Azahar儿童学校

2024-06-28

Azahar儿童学校(通用5篇)

Azahar儿童学校 篇1

留守儿童成长现状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顽症。他们外在表现为不服管理,常常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打游戏甚至赌博。心理上,他们表现为敏感、脆弱、孤僻、偏激、自卑等,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人格缺陷。为此,我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教育过程中受社会原因、教育原因、家庭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表现出了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期望过高型等。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存在人格缺陷。如因贫穷带来的自卑而又敏感脆弱的性格;因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品质退化;因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闭塞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封闭的环境导致视野狭窄、思想保守。

留守儿童顽疾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德育的缺陷

1. 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 也就是说, 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定的德育要求, 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 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 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2. 重智育轻德育的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3. 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姿多彩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4. 教师思想不统一,德育体系没形成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

(二)家庭原因

1. 家庭关爱的缺失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孩子没有人带,通常把他们寄养在祖父母家、亲戚家,甚至很小年纪就住校,使得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而亲戚、祖父母虽然对孩子也有或多或少的关爱但毕竟不能取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孩子遇到问题或不愿与他们交流或虽然和他们有一定的交流但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引导,便会逐渐关闭自己的心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日积月累最终造成孩子的人格缺陷。

2. 家庭教育的缺陷

由于长期和父母分开,孩子缺少父母正常的教育引导,价值观念模糊,缺少是非善恶判断的尺度,而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节目良莠不齐,加重了孩子的分辨是非的困难。

他们的父母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没有一个系统的教育意识和观念,甚至不懂教育。以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对孩子心灵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关注。又由于长期不在一起,一旦在一起就会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的欲望,不管这要求是否合理,以为这就是关爱,殊不知这又造成了对孩子的溺爱和放纵。还有些父母平时不关注孩子也没时间关注孩子,等到孩子犯了错就大发雷霆,却不认真思考,以为毒打一顿就完事。

为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核心理念,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为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势在必行的。

解决途径

1.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

建设一支有技术、有能力、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温馨的心灵家园。在育人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是育人的主要环境。因此充满爱心的校园环境对于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无异于沙漠中的一股甘泉。德育为立校之本,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健全了“一套班子十条线”的德育工作网络:“一套班子”,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即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长为组长,对全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线”是: (1) 校长———政教———班主任一一学生一条线; (2) 校长——政教———文明岗———学生一条线; (3) 校长———政教———班委会———学生一条线; (4) 校长———团委———团员同学———学生一条线; (5) 校长———教导处———科任教师———学生一条线; (6) 校长———住管员———学生一条线; (7) 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楼层值周教师———学生一条线; (8) 校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生一条线; (9) 校长———家长委员会———社会人事———学生一条线; (10) 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一条线。这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收到了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2.抓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精神家园,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班级这个家园尤为重要。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级是留守儿童的隐形老师,对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3. 制定转化、管理、教育方案

(1) 通过师生共同评定,确定突出生。通过调查,确定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

(2) 针对突出生的个性,做个别研究,对症下药。分析中学生的问题,也要像医生治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若一味追究学生的责任,往往会陷入与事无补的窘境。问题的原因找准了,解决起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因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情况(身体、心理、个性、思维等)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一种好方法,不同的家长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点因人而异的变动才能奏效。

(3) 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A与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学生的个性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以便对症下药。B对特殊学生,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周五在校由班主任签名,反应该生本周在校情况,回家后由家长签名,说假期在家的学习及表现情况。C引导学生每周做好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及措施,对上周的情况加以小结。一式两份,一份班主任签名,带回家与家长见面,家长签名,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校联合,共同教育。一份上交政教处存档。D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与严格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要引导孩子接触优秀的文艺作品,使孩子得到美好与享受。和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新打算,探讨如何交友问题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

4.改革德育方式,改变德育评价是根本

(1) 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改为比较人性化的关怀和帮助。比如,建立心理咨询所、学生交流站、手拉手俱乐部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解开心结。

(2) 改传统的德育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以便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好自查,及时调整不当之处。如,制定个人档案袋。

(3) 建立鼓励机制,培养广泛兴趣。俗话说“无事生非”,要想让孩子少犯错,就要让孩子忙起来,让其拥有广泛而健康的业余爱好。业余爱好可以占去他们过多的业余时间,就可以减少无事生非的可能性,还可以陶冶情操,增进同学间交流。但是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呢?教师要巧设台阶让他们都尝到成功的甜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

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和生活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

用儿童观修正学校 篇2

关键词:儿童观;教育;责任心

我们常听校长们在讲话中谈“以人为本”,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看到孩子们在做着不情愿的事。比如,去年的“六一”儿童节,有的学校着重排演供领导检阅的方阵,有的学校注重文艺表演,看着整齐划一的队伍,看着机械重复的动作,我深深地感到“以人为本”在学校里就是一句口号。

坐在电脑前,我上网详细地对“六一国际儿童节”进行检索,发现了以下信息:

1.“六一儿童节”源于纪念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在芬兰杀害了一批儿童。显然,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儿童免受伤害,与“设立节日是为了庆祝”大相径庭。

2.为了保护儿童,后来又签署一个《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这个公约最基本的要求是以儿童利益的最大化为首要考虑,“最大”一词在公约里反复提及。也就是说,在保护儿童的基础上,把儿童的利益提升到高于一切。

作为校长,我们办学,根本观念是儿童观,心里一定要想着孩子,想着孩子的需求,一切都要为孩子的发展谋划,而不能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孩子。做教育如果不端正这个观念,一定教育不好儿童,也一定办不出好的学校。

“六一”,我们不能仅仅happy,还需要静静地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儿童观。

儿童是值得尊重的,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不是成人的拷贝,是独立的有着强大生命力与智慧的不成熟体,犯错误是儿童的权利;儿童是值得敬畏的,因为他代表着明天,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一个校长、一位老师,如果有了儿童观,就会真正蹲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就不会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的现象,就会时刻想着孩子的需求。

胡适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第一看怎么对待孩子,第二看如何对待女人,第三看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小原国芳说:“按照成人的方式来约束儿童,是对儿童最大的犯罪,是对人性的最大犯罪。”

把儿童放在什么位置,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芬兰在为每一个来这个国家准备的旅游手册上写着:为儿童和童心未泯的人而准备!当政府提出要减少国民税收时,人民根本不同意,原因是担心对教育的投资受到影响,对儿童的发展受到影响。或许,相比之下,我们的路更远、更长。

这就是儿童观!

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地想着孩子,想着他们的发展,想着他们全方位的发展,才是最重要问题。希望所有的校长能真正蹲下身子,问一问孩子在想什么,孩子需要做什么,更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这不是幼稚,这更不是天真,这是真正的在办学,在办孩子需要的学校。

尊重儿童的视角、感同儿童的内在、敬畏儿童的未来、用儿童观来修正学校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校长努力所向!

关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探索 篇3

1 国内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现状

1.1 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体状况的评价, 国内研究者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其状况不容乐观

就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而言, 赵芳的研究发现, 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比较差, 而且孙晓莉的调查也得出, 与本地儿童相比, 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有学者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I的家长使用版) 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对185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尚有20.33%的流动儿童觉得城市人“瞧不起”自己, 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流动儿童的教育与发展, 是城市教育整体发展中的应有之义, 是流动人口发展与城市进步双赢的义利之举。只有流动儿童也能够受到正常的基础教育, 给处于思想成型过程中的青少年全面接纳、学业关怀、精神抚慰和道德引领、提供给他们健康成长, 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符合城市社会规范的新一代市民, 才能促进未来城市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可持续地发展。

1.2 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 但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自我概念中的成就自我低于城市儿童。此外, 同伴交往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重要因素, 许传新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同伴交往状况越好, 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越好。所以, 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师生关系是流动儿童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促进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资源, 也是他们学校适应状况的反映;其次,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问题。目前, 虽然许多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 但是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仍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绝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 其师资水平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提并论。最后, 尽管近几年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是在教育领域内进行, 但专门针对流动儿童师生关系所作的实证研究还未见发表。并且有研究认为:父母在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无论父母是否在身边, 他们都在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

为此,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 开展结对子行动, 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相互了解彼此的差异, 在差异中赢得彼此的相互尊重, 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2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适应的评估指标问题, 学校适应就是要调整自己以前的生活学习习惯, 来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个体的适应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 另一个是行为。据此, 心理学家一般将个体的学校适应操作定义为两个方面:一是外显行为 (如, 学习成绩、行为问题等) , 二是内隐问题 (如, 抑郁、主观幸福感等) 。参照学校适应的以上概念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 可以发现, 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某个或某些方面, 缺乏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总体把握。由此导致的问题是, 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描述和解释既不全面也不充分, 无法为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因此, 日后的研究应该注意同时从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两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评估。首先, 在外显行为方面, 评价一个学生能否适应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学业成就成为了决定要素。另外, 流动儿童从来到城市学校的第一刻开始, 就受到了来自新的学校文化的行为塑造。典型的城市学校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期待是:举止文明、言行一致、尊老爱幼、遵守纪律等。但根据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反映, 这些流动儿童在新的学校文化中, 或多或少地暴露出各种不符合学校要求的行为习惯, 如卫生打扮, 有的同学头发乱, 不梳, 衣服穿得很脏;还有语言方面, 有的同学说话比较随便、随意地带点脏字, 说粗话。在内隐问题方面, 同学交往和学校适应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并且同学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最重要因素。同学关系能够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 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其次, 儿童成就感的需要同样可以通过发展同学关系得到满足。

2.2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个体差异问题, 个体差异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释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个体差异应该成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即, 面对同样的压力和新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有些流动儿童适应良好, 而另一些却适应困难?显然,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探索帮助流动儿童更好进行学校适应的方法和对策。首先, 在学习基础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有些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薄弱, 不适应城市学校的要求。其次, 学习方法的不同,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 在一定意义上说, 方法问题就是能力问题, 农民工子女对学习方法的适应对于其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

3 针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相应措施

首先, 对现行教育需求相违的户籍管理制度、入学制度、升学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其次, 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的关怀网络;并且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 变“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城乡统筹, 协调发展”, 破除城乡分割, 保障教育投入, 维护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此外, 教育安置方式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关键因素。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公立学校的教育渠道作用, 增强其吸纳流动儿童入学的能力。

流动儿童能否受到优质的教育, 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 还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教育公平, 而且事关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 不仅关系到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增强情感投入, 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 改善其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情况。总之,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有效途径。

摘要:伴随进城务工就业人员而来的, 是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进入城市社区, 进而对流入地的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诉求, 同时还带来了社会多元文化沟通与融合的问题, 以及社会不同群体互动与整合的要求。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学校适应

参考文献

[1]赵芳.需求与资源: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J].社会科学, 2011 (3) :80-86.

[2]李晓巍, 邹泓, 王莉.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9) :81-85.

浅谈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篇4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 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如身体素质差、成绩不佳、亲情缺失、责任心下降、自卑懦弱、多疑敏感, 性格偏执、逆反心理强、自律能力差等) , 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群体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更应引起学校的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 笔者认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 学校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成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如何采取适宜的对策, 实施留守儿童教育, 形成有力的学校教育平台,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 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 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学校要切实为留守儿童办实事, 形成留守儿童工作层层有人抓, 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2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教育

各学校应将心理咨询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当中, 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并在每周固定的开设心理健康课, 将心理健康课落到实处。通过设立“知心信箱”、设立留守儿童“谈心室” (心理咨询室) 、开设“青春热线”和借助校园电脑网络的“花季心语”等多种形式, 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使留守儿童有地方倾诉其心事,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疏导和情感教育, 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3 逐步建立留守儿童监测制度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 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 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 以便及时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家庭和生活情况, 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 将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 对监护人的相关基本情况和“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也应进行登记。成长记录袋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 包括父母的期望, 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 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 自己满意的作品, 等等。让留守儿童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 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班主任可以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形成家长和学校的合力, 检测并共同帮助留守儿童进步。

4 加强学校和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

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定期举行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 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 相互沟通交流, 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 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要及时处理, 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最后, 学校和留守儿童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老师应定期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反映留守儿童在校学习表现, 并了解其在家的学习情况;解答监护人在教育中存在的困惑, 与家长充分交流, 形成合力效应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留守儿童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 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要及时处理, 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与父母面对面的沟通, 消除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 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5 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

如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 班主任根据留守学生的校内外表现, 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 帮助监护人教育管理留守儿童, 每月定期通电话, 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便于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6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

爱是教育的基石, 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 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 对爱的渴求是十分迫切的。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 要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 与“留守儿童”交朋友, 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 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 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 要细心观察, 多方沟通;在学习上, 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 鼓励他们融入班级大集体中, 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 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此外,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的各个环节。对留守学生开设法制、安全、生存、心理、理想等教育讲座, 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教育的课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培养留守儿童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的良好品格。

7 加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采取集中开展安全教育, 利用班队课, 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把预防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防雷击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 提高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让他们牢固树立“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的思想。

总之,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 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 除了学校和老师无怨无悔地为留守儿童付出外, 更要呼吁社会加强导向, 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解决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 要努力形成主要依靠这四方力量的教育管理协作机制,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家、校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 2007 (10) :32.

[2]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17-23.

[3]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1) :156-157.

当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问题的探究 篇5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问题,对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 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区域转移的现象, 继而产生了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而与之伴随的必然是城市流动儿童数量的骤然攀升。流动儿童属于“被边缘化”了的相对特殊的受教育群体, 其教育问题已引起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关注。因此, 如何促使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学校, 已成为无法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问题。

一、流动儿童学校融入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流动儿童“入学难”、“借读费”等社会问题频现

具有城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是城市公立学校优先满足上学的对象, 随着庞大的适龄流动儿童的涌入, 很多城市公立学校往往因其招生名额受限而无法容纳。因而, 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频现, 其受教育权难以得到保障。1992-2009年, 我国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就学一般都承受着过高的“借读费”, 虽然后期逐步取消, 但由于“入学难”等问题, 使得各地再次出现“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各种形式的乱收费, 甚至部分留守儿童陷入无处交借读费, 无处可入学的困境。另外, 城市内流动儿童学区的划分不理智, 使得部分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在流动儿童家庭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流动儿童最终还是停留在“流动”的角色上, 很难融入学校。

(二) 流动儿童学校教师的刻板印象

学校中大部分教师对流动儿童形成了刻板印象, 普遍存在诸如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父母工作不稳定且自身素质学历较低、父母对孩子教育不重视等的偏见。因此, 很多老师早已认同流动儿童虽然懂事, 但却胆小, 缺乏自信, 人际交往能力弱, 没有礼貌, 学习习惯差, 生活不规律, 学习认知能力弱等刻板的认知结论。在每年的学生问题事件中, 校方常常会认为大多数是流动儿童, 且对问题事件产生的原因一概而论:流动儿童家庭缺少管束, 学生较多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偏见使流动儿童一入校便生活在一个不融洽的氛围中, 同时也会对其融入学校产生抵触心理。

(三) 流动儿童个人存在难以融入学校的现象

首先, 在与人交往合作能力方面, 流动儿童普遍较难与他人合作交流, 常常感受到歧视以致内心压抑是许多新进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的共同感受, 他们虽然居住在城市, 却内心很难融入城市之中。其次, 在学习成绩方面,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流动儿童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改变而时常需要改变学习环境, 受教育系统处于一个不断变动中, 且流动儿童大多来自农村或离城市中心较为偏远、教育薄弱之处, 学习生活习惯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学习成绩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而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学校融入问题。再次, 在性别方面, 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在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异, 其生理性能等对于性别不同的男、女生有着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人际交往能力上, 流动女生显著高于流动男生;而在适应能力上, 流动男生显著高于流动女生。掌握这些差异, 可以较为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办法。[1]

二、流动儿童学校融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政府层面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划定了人的社会角色, 对流动人口而言, 其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平等权利无疑也受到直接的影响。如户口的等级造就了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因此, 就业工作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处于中低水平。显然,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于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 使其家庭成员在城市入学、找工作等方面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 影响了流动儿童融入学校的步伐。

(二) 学校层面

目前, 许多城市现有教育资源不能完全解决流动儿童入学困难的问题。因此, 为了满足流动儿童教育需求, 各地的私立学校日益增多, 更多的流动儿童是在私立学校就读。而私立学校普遍存在办学不规范、缺少办学资源和缺少监督管理的问题。在私立学校的设立和审批工作上, 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过松或过严, 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对于部分流动儿童学校整改和取消不及时, 严重影响私立学校的办学规范。同时, 由于资金匮乏等各方面的原因, 私立学校在办学条件上与公立学校差别较大, 在教学场地、师资、设备、管理人员安排方面, 大不如公立学校, 办学资源极度匮乏, 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家庭层面

曾守锤研究显示, 家庭教育情况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父母越关心子女学习情况, 与老师的交流越多, 对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越支持。父母越注重亲子间交流以及父亲对孩子的管教越多, 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度也越好。但是, 父母双方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影响流动儿童学校融合情况。[2]这就表明, 不管什么条件的家长, 他们更需要的是提高家庭教育素养, 以促进流动子女的学校融合。

(四) 个人层面

首先, 流动儿童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较差。由于各个地区之间存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差异, 导致流动儿童到一个新环境时融入往往较为困难, 在交往合作中, 导致其他儿童的排斥与歧视。其次, 受到学习成绩的影响。流动儿童常常身处一个变动的生活环境和不完整的受教育系统下, 学习环境不稳定、家庭不重视等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往往不如其他儿童。而在当代政府、社会、学校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现状下, 流动儿童往往会感受到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压力。

三、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应对之策

(一) 调整流动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

政府要合理规划流动儿童学校办学的规模及布局, 不仅要满足流动儿童入学需求, 还要避免因为办学自发性和盲目性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政府要保证每个乡镇集中办1~2所或几个乡镇合办一所流动儿童学校的合理布局, 并保证每所流动儿童学校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 同时促使各流动儿童学校积累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综合办学质量。[3,4]

同时, 要加大流动儿童学校办学资源的投入,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政府应当通过设立优惠政策或整合教育资源的方式, 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 对流动儿童学校在人力和社会上提供支持和帮助, 或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等财力扶持, 为流动儿童学校提供经常性的教育经费保障。

(二) 加强流动儿童学校的办学管理

合理规划对办学资格的规范, 如建立标准、审批清理等, 是对流动儿童入学的保障, 这样, 流动儿童学校的办学行为才可以有章可循。在城镇现有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流动儿童入学的现状下, 政府应当根据各地区流动儿童的分布情况, 合理规划, 在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的前提下, 鼓励私立学校的创办并规范其审批和整改标准。在满足办学要求的情况下, 政府部门应当以宽容的态度, 允许流动儿童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上的暂时落后。同时, 政府也要对符合条件的私立学校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其办学积极性, 缩短与公立学校办学之间的差距, 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 重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

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 可以提高流动儿童家庭在城市的生存能力, 增强家长自身的城市融合性, 增强家长对流动儿童的正确辅导, 减少家庭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亲子交流活动、家长学校等方式, 为流动儿童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也可以开展系列讲座对家长进行指导。学校可利用开学或家长会的时机, 对流动儿童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指导。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建立专人负责的家长教育咨询服务, 有针对性地解决家长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采用多种手段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促进家长以科学、积极、主动的方式关注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 帮助流动儿童自身积极、主动地实现融合

流动儿童学校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学校及教师应当帮助流动儿童改善其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 流动儿童对同学的主观感知较低, 因此, 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和心理课程的渗透, 给予流动儿童人际关系技巧的训练, 让他们更早融入新的环境, 得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和同伴的接纳。[5]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的流动儿童给予更多学习上的指导。同时, 全社会需要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场所, 让学生在正常的学习时间之外, 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国家也应当鼓励更多的关爱流动儿童志愿者, 给予适当的场合, 对流动儿童学习进行结对子帮扶, 这对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积极融入学校将会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兴红.福州市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周建芳.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学校融合的影响——以南京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3) :8-13.

[3]袁方成.农村流动儿童教育权利保障的国际观察与启示——以美国的“流动学生教育计划”政策为参照[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05) :109-111.

[4]陈红燕.流动儿童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05) :19-20.

上一篇: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研究下一篇:中职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