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真情

2024-05-25

抒写真情(共7篇)

抒写真情 篇1

感情真挚是高考语文大纲提出的作文基础等级之一。所谓“感情真挚”, 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 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 而不是生硬地装饰, 更不是虚情假意。怎样抒写真情实感呢?

(一) 借事抒情。

通过叙述事件, 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江苏高考作文《怀想天空》的梗概是这样的:我小时候就有落枕的毛病, 早晨起来, 常歪着脖子, 疼得哭爹喊娘, 母亲用棉花做个枕头。到了夏天, 棉花被汗水一浸, 发出汗霉味, 母亲又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 托人从外地带来一大包绿豆壳, 缝制绿豆枕, 让我睡得很香。到了高中, 母亲又在我的行李中塞进一只新枕头, 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 沁人心脾, 这是父亲特地到南京买的。文章通过叙述枕头的故事, 抒写了父母对儿女的关爱之情, 说明父母给了儿女一片爱的天空。文章叙事含情, 以情动人, 获得高分。

(二) 借景抒情。

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 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如学生佳作《让生活更美好》:窗外昏暗的灯光闪现, 蛙鸣划破天际, 一声声地刺激耳膜。月凉如水, 已是深夜, 我却依旧无法入眠。月考失利, “怎一个愁字了得”独自起身, 与月为伴, 倾诉愁肠……这段文字描写了昏暗的灯光, 刺耳的蛙鸣, 冰凉如水的月光。这些景物衬托了“我”月考失利的愁苦心情。

(三) 借物抒情。

通过对事物的描写,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这种方法, 关键是找准事物与人类的相似点。如散文《葵花之歌》:葵花呵, 你不择地而生, 立足在那“十边”地上, 不侵占良田一分。你不要人锄草、捉虫, 也不需要人灌溉、施肥, 全凭自己的根须, 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全凭自己的绿叶, 从太阳那里吸取光和热。你不怕旱, 不惧涝, 挺直腰杆, 对着大地。你谦虚赤诚, 你不招引蜂蝶为你歌舞, 不向人们夸耀金华。你的果实愈饱满, 你愈是默默地低头, 向着太阳致以崇高的敬礼, 向土地致以亲切的问候。这篇散文借助对葵花的描写, 赞扬了人类所具有的那种谦虚、顽强的精神。

(四) 借细节抒情。

所谓细节, 是指对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 生活中的细微末节进行描写。如学生作文《精彩瞬间》:俯身, 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夏日的微风掠过香樟翠绿的树梢, 飘来菊花茶淡淡的清香。母亲的长发柔顺地在脸旁垂下, 嘴角微抿, 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纤细却并不白皙的手指在父亲的鞋带中穿梭。夏日的阳光像一层薄纱, 在父亲的侧脸上打出一层光影的圆圈。父亲低着头, 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孩, 柔和的目光像一潭深邃的湖水, 仿佛隔了千年, 恒久不变地穿过那些空气中氤氲的阳光与浮尘。他望着母亲, 四目交错的瞬间, 相视一笑, 没有声音, 没有语言, 只有灿若夏花的笑容。作者描写母亲为父亲系鞋带这一细小的动作, 把它定格为精彩的瞬间, 表现了平凡人之间的真挚爱情。

(五) 借议论抒情。

作者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 来抒发内心感受。运用这种手法, 能让读者既明白作者所说的见解, 又能受到感情的感染。如《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

在回来的路上, 我不断地想着, 并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 多么简朴!”

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 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 好像我的声音全世界都能听见似的:“看啊, 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这两段话中, 作者借议论“他是多么劳苦, 多么简朴!”“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抒发了对周恩来总理无限热爱之情。

(六) 直接抒情, 就是作者不凭借其它任何事物的帮助, 直接吐露出自己的爱恨情仇。

这种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细腻描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 如你之所以会发出“我深爱着我的祖国”的呼唤, 那是因为你描写了秀美壮丽的山河;二是在动人情节的基础上直抒胸臆, 如你之所以会发出“母亲是我心中最美的光芒”的感言, 那是因为你叙述了母亲细腻感人的故事情节。

让我们再看一看学生作文《天堂里的漓江》中的一处片断:山体上那一条条色彩斑斓的石纹, 于水中映现, 酷似一匹匹黄布倒映在水中。船只过处, 搅动水中黄布飘飘柔柔, 令人心醉神怡。漓江是一幅画, 就连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它独到的创意;漓江是一首歌, 就连这里的一花一水都跃动着清丽的音符。望着这奇异的山水, 我真想大声呼唤:“漓江, 我爱你!我爱你, 漓江!”这段文字最后一句抒写了热爱漓江的强烈感情, 是作者通过前边对漓江山水进行的详细描写, 然后流露出来的, 所以作者情感才如此真切自然。

抒写真情 篇2

抒写心中真情

——“亲情故事”写作评讲课

武穴实验中学

张赛珠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与修改,训练并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学习具体清楚地叙事,尽量做到融入真情,力求生动。

2、继续训练学生养成自改与互改作文的习惯,逐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确立“好文不厌百回改”的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写作文、乐改作文的兴趣。教学重点:

1、运用精彩展示,欣赏鼓励学生,让他们享受思考与写作的快乐;

2、通过讲评与修改,提高学生具体清楚地叙事能力,学习并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

运用典例剖析,让学生明白清楚具体叙事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回顾写作要求,简说写作概况。

1、回顾作文要求,明确训练目标。

同学们,上周我们学完了第五单元亲情系列的文章,心有触动。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完了一篇亲情作文。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次习作进行讲评。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上次的习作要求,请看大屏幕:

写作要求: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具体清楚,尽量融入真情,力求生动。

告诉老师,我们的写作内容是——家庭生活,亲情故事

我们的训练目标是——叙事具体清楚,尽量融入真情,追求生动。

2、简评写作概况,肯定鼓励学生。

习作优秀:徐

朱思怡

万 鹏

陈心怡

张锦淋

汪雨奇

习作优良:陈友文

廖子淳

吴天乐

曹晓涵

胡 蝶

邹照伟

吕志琼

张可欣

魏立成 汤

吴凯胜

胡均清

进步明显:徐

万 鹏

邹照伟

吴天乐

魏立成何开元

崔港洲

吕志琼

魏立文

胡均清

陈伟力

郭 好

我们的习作是否符合要求,达到了目标呢?阅读同学们的作文,我被你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所吸引,被你们的喜怒哀乐所感染,只觉得浓浓的亲情环绕着我,让我沉浸和迷恋。同时,老师就像农夫看着自己长势旺盛的庄稼,园丁欣赏自己群芳竞艳的花圃一样,很有成就感,因为我明显看到你们的成长与进步,由衷地感到快乐和幸福。谢谢同学们!

这次作文,我们90%的同学都能围绕一事一物来写,切入点小,选材恰当。75%的同学基本能达到训练目标。经过同学们的自评互评与老师批阅,我们很有一批同学这次习作表现出色,他们是—— 榜上有名的请骄傲地举起手来!祝贺你们!表现优良的是—— 也请举起手来!本次习作中进步特别明显的是——

加进来!很好,让我们再次为自己的成绩和进步鼓掌加油!没能入围的也请见贤思齐,继续努力!

二、“我文我秀”——精彩展示

1、同桌交流,诵读自己习作中最精彩的句段(师评或自评),并说说精彩理由。

下面老师想把时间交给大家,请大声地、自豪地把我们习作中漂亮精彩的地方读出来,也就是老师或你自己画波浪线的地方,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2、部分学生展示自己习作中的优秀片段(互荐或自荐),他生聆听评价。

恩,大家读得很自信,也有感情!下面看看谁最慷慨,最勇敢,乐于把自己习作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注意阐明理由!我们其他同学要仔细聆听,学习欣赏,并及时点评啊!课前老师还特意做了准备,把大部分同学习作中的精彩地方摘录了下来,做到课件中去了。谁交流我点谁的,同学们可以边看屏幕边聆听。

„„

还有这么多高举的小手、热切的眼神啊!我们留到呆会儿交流好吗?静下心想想,刚才展示的片段大都有什么特点?

„„

对!叙写具体生动,情感真挚饱满。这个做成功了,我们的习作就会漂亮,我们的亲情故事才会动人心弦。

三、“见仁见智”——典例剖析

1、典例剖析

一次特殊的考试

七(19)班 崔港洲

今年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全家去武汉玩了。因为那天晚上去得比较早,九点多就到了武终于,外面传来敲门声,我连忙飞奔着去开。只见爸爸拿出两张电影票对我们说:‚今汉。爸爸说他去买点宵夜,我和妈妈在宾馆里等着。

天晚上看电影。‛‚看什么?‛我问爸爸。‚《诸神之战》,这电影是你喜欢的打仗电影,而且是美国拍的。唉,可惜只剩下两张票了,我把它们买了下来。不过我们有三个人,反正我是去定了的,你们俩谁去谁留,你们商量决定吧。‛爸爸一口气把这么多话都说完了。我们边吃着宵夜边讨论起来,我的眼睛总是盯着那张电影票。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呀,还是让港洲去吧!我在房里还要卸妆洗面呢,最起码要搞一个多小时。让港洲去吧。‛‚算了,算了,还是妈妈去吧!我还想上一会网呢,关注一下新闻。俗话说得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今天还要关心呢!‛我和妈妈推来推去,最后决定我和妈妈去,让爸爸‚镇守‛房间。最后爸爸又把手放进了裤子的插口里,拿出来一张电影票,边拿边说:‚看来不揭开真相是不行的了。这几张的确是最后的几张,但不是两张,而是三张。我本来想搞个‘爱心考试’。但是我……唉,现在宣布你们的分数都是大零蛋。‛ 听爸爸说完,我们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了起来。读《一次特殊的考试》,围绕训练目标,说说该篇习作亮点、不足。

当然,本次习作中也有位同学觉得自己的叙写不是很成功,但他又不太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他很想请同学们告诉他,并帮他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习作——《一次特殊的考试》

首先有请崔港洲同学为我们读一下他的作文,大家边听边思考:本篇习作的优点是什么?根据本次的训练目标,习作的不足又是什么?我们比比谁的眼睛最亮,思维最敏锐?

„„

先说优点,谁先来?

„„

善于欣赏的人是心里有爱,充满阳光的人。看到同学们小手如林,老师很欣慰。

大家看,崔港洲在那里偷着乐呢!不能让他太得意,说说他的不足吧,围绕我们的训练目标。

„„

英雄所见略同,我们达成了共识:第三段部分地方,如“我和妈妈推来推去,最后决定我和妈妈去,让爸爸‚镇守‛房间。”不能达到习作要求。叙事不清楚:为什么突然变化?情节不具体:怎样推来推去?还有,为什么前面的言行不统一?

实在是火眼金睛,老师佩服。

2、现场修改

提出修改意见,现场修改。

既然找准了病因,我们就该对症下药。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试着补充修改,把第三段这段的中心情节写得更清楚,更具体。看看谁想得更合情合理,说得更流畅清楚。

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

大家看,经过我们的一修改,故事情节不但清楚,而且具体。同时,因为心理活动的加入,情感就有变化了,更浓烈了,整个片段的叙写也生动起来。

3、方法小结:

现在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我们的修改过程,思考:怎样才能使事件叙写更具体清楚,并尽量融入真情,力求生动? 生交流认识,师归纳总结。

同学们真是聪明爱动脑,一个个说得很好。把大家的话总结一下,大致就是大屏幕上的意思,齐读:

事情经过细回想,中心情节写具体。

波折之处要过渡,前后连贯方清楚。动情瞬间重感受,巧用心理真情露。绘形绘神多对话,细节刻画文生动。

四、“活学活用”——完善习作

1、生再读自己习作,运用方法,修改完善作文。师巡视辅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明确了方法,让我们赶紧操练一下,就用这方法来修改我们的作文,让我们的习作更上一个档次。轻声读,边读边修改。自己改之后也可找同桌交换改。

2、学生代表(各级别选一个)部分习作展示,他生聆听点评

大家改得很是认真和投入,不少同学的眉批处都写满了,老师看了真是笑在眉头喜在心啊!来看看我们有进步没?谁愿意上台来展示?请把本子带过来放到投影仪上。

五、课堂小结——教师寄语 教师寄语:

短短一节课,我们重温了大家的亲情故事,我被同学们的真情所感动,我为同学们的进步而欣喜。

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继续在家庭中细心观察,留心感受,用自己的笔拍摄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编辑成一个个美好的故事。让亲情滋养我们的生命,伴随我们的成长,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快乐前行吧!

课后作业:

1、继续完成自己的习作修改(可同桌互改)。

展现个性,抒写真情 篇3

一、感受生活,抒写真情

语文新课标中提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2]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情从生活中来,自然、社会、人生都是写作的沃土。我们要获得生活的真情实感,根本的办法就是去观察生活、亲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情感。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山川草木等,美不胜收;改革开放带来的新事物、新气象等层出不穷;我们身边每天又上演着多少精彩的故事。我们只要随时随地充分调动各种不同的感官,就能捕捉到因外界而引起的某些情绪或情感的波动,将对人事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发现到周围人们身上的美,品尝到周围事物特有的味,积累起丰富的生活情感。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强调真实。如果一篇文章的材料失真,又谈何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这就叫“文学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许多同学总觉得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其实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真实感人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生活中,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只要认真体会,用心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极好的题材。如有位同学在周记本上写了《我的父亲》这篇文章:

我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对我很少说过关爱方面的话,而往往是通过一些意想不到的行动使我感动。记得前一段时间的某一天,在放学途中我自行车的链子坏了,一步也不能骑,只好推着车子摸黑回到家,直到八九点钟,还未见到爸爸的面,只好把此事告诉给妈妈。附近又没修车的,明天的学怎么上?当我们正发愁时,爸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得知我的车子坏了后,手没洗一把,水没喝一口,就找上钳子锤子等工具维修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干着修车的活,怎么也修不好,我快等了一个多小时,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去睡觉,睡梦中偶尔还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当我第二天早上去看车子时,见到车链已经修好了。从妈妈的口中得知,爸爸午夜才睡觉,早上五点多又起床上班了。当我得知这一切后,我的鼻子酸酸的,不知不觉中有一些咸咸的东西流到我的嘴里。早饭后,我骑着爸爸修好的车出发了。路上,我想了很多,觉得只过了一夜就长大了许多。

这篇作文虽然篇幅很短,取材也很普通,但所写的正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凡人琐事,文章言简意赅,寥寥几句就把一位勤劳、朴实、默默奉献的父亲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淡淡的语句中体现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二、展示个性,放飞自我

1.展示个性。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飞翔。我们要求作文就是要让学生真情表达,张扬个性,作自己的主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往往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思维狭窄、题材雷同、语言无味,千人一腔,缺失了个性与真情。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3]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大胆作文,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个性色彩。为此,笔者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中,注意引用唐宋诗词和散文的名家名篇来说明他们在创作中是如何写出个性特点的。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自已对封建权贵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上流社会中污秽、庸俗、丑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的个性。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首词写出苏东坡贬居黄州而依然坦荡旷达的个性,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当然,像这样的文章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不胜枚举,只要我们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就能在作文中写出有个人风格的文章来。

2.放飞自我。当前,许多学生的作文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空话、假话、套话多;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流于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特别是叙事类文章中有“我”的存在,则文章情真事真,富有感染力。如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冯骥才的《书桌》等叙事类散文都是至情至性的有“我”之作。因此,我们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便会使所写的文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书信等表现出较高写作水平的原因。如一名学生在《我》这篇随笔中写道:

……

回想初三时,我还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生,那时常被顽皮的男生捉弄,逗得哭笑不得!我常常会为一道题而和他们争得脸红勃子粗,有时还会和他们一起疯,在教室游戏,在球场抢球,……那时我也会因一次考试不及格而大哭一场,害得我的“金豆子”满桌滚。可下课铃一响,我马上收回“金豆子”,又出现在草地上,或坐或卧,眺望远处的群山,仰望满天漂浮的白云,此时我的心也会越过重重山岭飞上高空,飞向白云,和白云一起去追寻我的梦想。有时我会毫无顾忌地向着远方或天空呐喊,“啊”……回声一次次地反弹回来,我一次次地呐喊,听着一声声的回音,好像在倾听群山、白云给我的回答,更像在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这是一首自编的乐曲。不论高兴或者伤心,我所有的感情都将从这一声声的呐喊中释放出来,好不惬意,我也不必在乎别人怪异的眼光,有时我也会在这狭小的校园里充满幻想地勾勒出我的“未来的蓝图”。这里虽然狭小,却给了我无限的思想空间。

……

短短的一段话,写出了“我”幼稚、好动、率直和充满幻想的个性特点,充分展现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大胆地写出现实生活中“我”的形象。

三、巧用描写、抒情手法

1.描写。描写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写好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腻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4]好的细节描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真实感,让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丰满,让文章的内容情节更生动感人。如有位学生在写《心灵的距离》一文时,作者就只截取了市区早晨挤公共汽车的一个镜头:一位老人带着小孙女也挤上了拥挤的公共汽车,没人给老人让座,更可恨的是小女孩因为“还不到买票的高度,夹在大人中间似乎连呼吸都是个问题,但是周围坐着的人都没有站起来的念头。售票员也似乎深知这种现象,所以都没有鼓励大家给孩子让座的举动”,“车过了两站,终于有一位孕妇要下车,这时售票员示意要孩子过去等着座位,我也正想这孩子终于不用再被挤来挤去的时候,但是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就那么地发生了——孕妇旁边坐着的一位中年妇女很自然地往里面空出来的座位上一挪,一位肥胖的中年男子顺势就坐了下来”。整篇文章只详细地记叙了这一件事的经过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但作者能抓住其中的细节集中精力对它进行细致的描绘,所以材料就显得特别具体,觉得这件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身所为,亲身所感。这样具体的材料,怎能没有表现力,读者又怎能不为之所动呢?

2.抒情。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前人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5]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使用抒情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林觉民写给他妻子的绝笔信《与妻书》就是一篇入情入理的美文。为了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爱憎,作者并非情意缠绵,泪语柔情,而是以理代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6]作者将爱妻之情与“勇于就死”之理熔为一炉,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样就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总之,真挚的情感来自生活,我们应该热爱生活,保持对生活的激情,悉心体味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写山就能情满于山,写海就能意溢于海。只有把自己投入到写作当中,动真感情,把个人的真感情溶入到作品当中,当作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写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文章便也成功了。

注释:

[1]蒋凡,郁沅.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831612

[4]孟迎新.细节描写在写人叙事中的妙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0,(2).

[5]中国五千年诗词文库[Z].射天软件实验室出品.

[6]语文(必修2)[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7).

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抒写生活 篇4

一、“造假”案例

1.胡编式作文。

习作《我的妈妈》, 80%的学生习作都选取了自己生病时妈妈是如何背自己去医院看病、挂号、找大夫。并且为了让作文感人, 还虚构一些成分, 如:天气恶劣, 妈妈衣服都没有穿好;自己体重大, 母亲却比较瘦弱;当时没有车, 且路途遥远, 妈妈是直接把我背到医院……

2.抄录式作文。

学生作文里, 常有类似的句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班伊伊老师使出全身的力气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节课, 累倒在讲台上, 甚至是离我们而去;坐上公交车, 我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做完好事后冥冥“谢谢你!小朋友, 你叫什么名字?”我拍着胸脯回答:“我叫红领巾!”

二、现状分析

1.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学生习作不真实, 很大程度上教师是“始作俑者”。教师过分注重形式, 通常要求学生注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及选取的事例, 注意细节描写, 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所以学生就尽量发挥其“想象”, 把作文写得一波三折, 扣人心弦。

2.学生的错误认识。

一部分学生觉得生活中没有东西可写, 然而许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往往是一些好的题材, 但学生并没有细心去观察, 甚至是视而不见;而另一部分学生是有东西却不会写, 由于心中积累词语较少,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真切感受与体验视如废铁, 弃之不用。于是这些学生就生搬作文书上常看到的例子, 再加一些空话、假话, 就像拼七巧板一样凑成了一篇作文。

三、“真情”出路

1.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

要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首先,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因为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次, 教师要敢于转变自己的评价方式, 对于学生的习作能表达自己内心的委屈、兴奋时, 要从正面引导并鼓励,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写的真实的东西打动了别人, 从而树立写真情习作的决心;而对于借助小学生习作书、网络进行造假的习作, 要及时予以否定。

2. 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习作的选材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去写、去体会, 但很多学生都视而不见。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并把感情融进写作中。如让学生走进自然, 在自然中去摄取语文素材;组织一些把家庭、校园生活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探访各种民风民俗, 参加公益活动来拓宽视野。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周围的事物, 从而建立感情, 最后把这些感悟融进作文中去。

3.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

教师引导学生要敢于表达, 大胆述说自己的情感体验, 不要限制学生的写作范围和写作模式, 否则, 只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不妨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变教学方式:首先, 拓宽写作的范围, 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命题的空间。其次, 丰富作文训练的形式。当前小学作文形式较为单一,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 教师可以丰富训练形式, 让学生敢于表达情感, 做到说真话、说实话。最后,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写作氛围, 对学生表达真情的习作要采用一种宽容、尊重、赏识的态度。

感悟生活细微 抒写人间真情 篇5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设计;高考

当前,从各省份高考作文题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少省份对文体做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如福建省、湖南省等。我想这有命题者的充分考虑:一来,这两种文体是学生所熟悉的,把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和高中阶段的议论文进行了结合;二来,改变考场上学生“滥情文章”大量出现的不良风气。

今天,我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结合身边的下水作文,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感悟生活细微,抒写出有真情实感文章的几点做法:

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从文自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子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小时候的沈从文对生活总是充满了疑问,为此,他自己去找寻答案,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等等。

虽然,小时候的他还无法用言语去形容,但是他捕捉到大自然的声音、颜色、气味等这些东西,就成了他一生宝贵的财富。生活就像一本大书,为我们这位乡土文学大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二、要善于感悟生活

我们不但要用明亮的双眸去观察事物,还要用智慧的心灵去认识事物,感悟生活的细微。让事物进入我们眼帘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心去思考,让事物进入我们的心灵。这时我们才会产生思想“火花”,才会有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如以前,听大学的老师讲余光中的《三个假想敌》,那时的我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感触不深。如今,年过40的我,在而立之年,才得一女儿。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现在已经是11岁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她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了,开始闹“独立”,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与妈妈发生争执、甚至吵架等。

一天晚上,我待在家里,陪她做作业,无意中读到了一个讲述感恩的小故事,触动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以及思考着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的事,于是,我敲打键盘,写了《蜡烛有心——给女儿的一封信》。

蜡烛有心

——给女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宝贝:

蜡烛有心,泪干而光灭;莲蓬有心,藕尽而籽留;父女有心,女大而忧至。

余光中的《三个假想敌》,时常在我心头萦绕。10岁以内,你是完全属于爸爸的女儿,活泼、可爱、单纯;10岁以上,你开始变得不听话,顶嘴,吵架,甚至和爸妈怄气!

亲爱的孩子啊,我该怎么对你说,现在,你多了一份叛逆之心,可你也要同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明白社会的道理。让爸爸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个小女孩和妈妈怄气,摔门就离家出走,一个人在街上又饿又渴。结果是一位好心的卖面的阿姨给了她一碗热腾腾的面,当她吃完面后,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连声对阿姨表示感谢。阿姨却说:“不用谢,不就是一碗面嘛!你天天吃妈妈烧的饭,有没有说过谢谢呢?”“你对只给你一碗面的人表示真心的感谢,为什么对父母为你做的那么多的事视而不见呢?”小女孩听完以后,连忙跑回家里,看到在门口焦急张望的妈妈,她一边流泪一边:“妈妈,对不起,请您原谅我。”妈妈吻着女儿的脸,高兴地说:“乖孩子,你长大了。”

亲爱的孩子,我也希望你有一天会像那位小女孩一样,真正的长大,但不是在你受到伤害以后。你是爸爸的宝贝,更是爸爸心窝上的一块肉,爸爸最怕的就是你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我都将无法忍受。

你是知道的,自从你来到我们的身边,爸爸就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半夜醒来,总是要看看你被子盖好没有,担心你着凉了。因为,要是感冒了,你的扁桃体总要发炎,总要吃那些带有激素的药物(医生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才能好,这一点,是爸爸最不放心的。

爸爸学你的奶奶那样,她活着的时候,对我们的爱,永远是那样的无私。至今,在我耳边还一直保留母亲轻声呼唤我起床的声音。上学时,早上起不来,母亲就是最好的定时闹钟,她时常不敢入眠,早上五点起床煮饭,从五点半到六点,就在我的窗口,轻轻地叫我起床,伴随着她的咳嗽声,直到我醒来为止。

亲爱的孩子,你体弱多病的奶奶,如今,已成为爸爸一生永远的记忆。爸妈就成了你最亲的亲人。今天,当你写字时,把头低得要贴近桌面时,爸妈就怕你近视了,怕你背驼了,老是要提醒你,而你总是怒气冲冲,不是顶嘴,就是责怪。每天中午及晚上你做作业的时间段,就成了你和你妈吵架的战场,哪怕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母女俩也要争个不休。爸爸的心烦透啦!气急之下,恨不得用衣架或小竹条,把你抽打一顿,让你明白道理。可每每打完之后,爸爸内心总是有一种莫名的难受,就像打在自己的身上。

亲爱的孩子,也许这只有等到你长大以后才能明白。爸爸现在要告诉你的是,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把话好好说出来。你要开始学会倾听爸妈的唠叨,学会观察和发现,爸妈为了能让你过上和别人一样的生活——穿漂亮的衣服,学书法,学乐器等,自己却连一件好的裤子都舍不得买。你可是11岁的孩子了,要变得越来越懂事啦!

最后,爸爸希望你快快的长大,更希望你健康、快乐,还要做一名尊敬父母,爱父母,学会感恩的人!

永远爱你的爸爸

对女儿的爱和内心的担忧,没想到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文里,这种感受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

三、要学会放大生活细节

有位学生在文章里描述到:一次,他父亲在刹车失灵的紧急情况下,奋不顾身,一脚把站在车边的他,用力踹开,他倒在地上,哇哇大哭,刚开始时,他被父亲的这个动作吓坏了,很不理解,后来才明白,父亲是怕他受到伤害。父亲这个本能的反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他把这细节写进了感恩父亲的文章中,通过详实生动的描写,成为一个非常感人的细节。

所谓学会放大生活细节,就是要学会把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或者说,放大细节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能使作品的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使文章具体真实、生动形象。所以,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善于大细节,其作用能远远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

四、要懂得以小见大写出真情感

以小见大,首先要有独到的眼光,学会细腻观察。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其次,还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给你一滴露珠,你要会想象那黎明的清新;给你一颗寒星,你要会想象那夜空的宁静;给你一朵浪花,你要会想象那大海的浩渺。要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能够一泣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

如这是我们学校一位年青教师写给未出世的宝宝的一封信,他以即将当爸爸的身份,通过自己细腻的观察和感受,从妻子怀孕那时起,他们夫妻俩生活一系列的小变化写起,如妻子告别了心爱的高跟鞋和泛白的牛仔裤,不再在意自己的腰围能不能穿紧身裤了,最重要的是她下定决心和冷饮、泡面、零食说再见,她也由原来只有80多斤的窈窕淑女之身变成一个足有100斤的臃臃小少妇……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未出世的宝宝的殷切希望,感情非常真挚,非常动人。

【参考文献】

[1] 郝中恩. 记叙文的写作[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2] 王胜忠. 记叙文写作训练[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抒写真情 篇6

课堂的开始, 我就指出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是矫揉造作, 二是低幼化。学生们听见这样的评价都嘻嘻哈哈地笑了, 觉得这样的概括过于夸张, 于是我便读了一篇作文的开头。

“残阳用他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天空, 缓缓地倒下;枯蝶与败叶在风中奋起, 却无力垂下他的翅膀。我空倚墙壁, 拿着那蓝色的枫叶, 向着残阳投去那最后一束无助的眼神……”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的谴词造句有一定的基础, 知识作文从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玄之有玄的气氛, 故作深沉却毫无真情实感。“残阳”、“空倚墙壁”、“蓝色的枫叶”这样的词虽然有些美感, 但是大量的堆砌只会让人觉得是在买弄文章, 刻意营造的氛围毫无真实可言, 文字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怨自艾。

在诠释幸福的时候他又这样写道:“提起手中长剑;披上厚厚的甲胄;跨上英勇的战马;背上回家的信念。黑夜宾团败退, 天空依旧是湛蓝的, 怀中的战友即将离去, 他不舍地望了一眼这世界, 摘下一朵鲜花闻了闻, 用艰难的话语描述着:‘曾经我为有一个幸福的家而自豪, 今日, 幸福以我为自豪。’自此, 这里立起了一座碑, 碑上的字就为‘守望’。”

这篇作文读完之后, 课堂顿时热闹起来, 有的同学却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不错, 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 有的同学说文章写的很做作, 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让我不由的产生了思考:有些同学平常‘新概念’、‘创新’作文读的多, 写到文章就想在形式上求新, 在清洁上猎奇。其实写多了, 变不觉得新了, 而且在追求这些“新思维”的时候, 往往忽视了真实深刻积极意义的思想表达, 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多少艺术的真实性可言。

于是我旗帜鲜明地指出这类作文纯属无病呻吟, 文章的情感异常苍白, 文章过多地变现自我, 宣泄小我;内容缺少清纯、灵动的气息, 也不能给人以启发思考;表现手法上以彻头彻尾的心理景物描写表现事情主体的多愁善感、苦闷烦躁, 全没有一点当代中学生的蓬勃之气, 这种矫揉造作词语的堆砌全无真情可言。《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番评论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刚才支持这篇作文的学生已经若有所思地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圈圈画画了, 看着他们的转变, 我心里暗暗高兴。

接着我又在投影上打出名为《幸福的微笑》的作文的前三段:

上次回家, 妈妈心情不是很好, 当然我心情也不好, 我心情不好的原因是我被我妈妈训了顿, 我妈心情不好是因为昨天是她的生日。“儿子, 昨天是我的生日, 你怎么连个短信也不多发回来啊?”“昨天……”我吃了一惊。“居然忘了, 老妈每次都记得你的, 而你哪次想起我来的?”

回家走在路上, 对面走来了一位年轻的母亲, 而那位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 小婴儿估计年龄不大, 头却很圆, 脸上肉多得使得眼睛都睁不大。我不禁想起我小时候似乎也是这样的, 但似乎我更能哭些。母亲边摇边唱, 而母亲身后一指紧跟着一位年轻的小伙子, 估计就是婴儿的爸爸。当母亲摇着婴儿时, 父亲也没能闲着, 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奶瓶, 时不时喂两下, 另一只手拿着一只小鼓, 时不时转几下。看着这对年轻的父母忙前忙后, 我不禁又想起我小时候他们是否对我也是这么无私地关怀呢?年轻的父母虽忙, 可是我从他们脸上甜蜜的微笑不难看出, 他们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

我不忍再看下去了, 因为我上次做的事情足够深深刺痛一个母亲的心。于是我决定我要做些什么来弥补我的过错。

本来是一个很温馨的生活细节, 只可惜他幼稚的语言描述和部分情节的夸张, 让一篇本可以洋溢着暖意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 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真实, 我——一个十六岁的主人翁显得幼稚可笑, 妈妈这个形象显得势力, 没有母亲的隐忍与温情, 至于那个路上的一对年轻父母, 尤其是哪个尾随在后的父亲, 一会儿是小伙子, 一会儿是父亲, 一会儿又是爸爸, 动作麻木且混乱, 形象完全脱离美好温馨的场面, 还有哪个婴儿, 为何要塑造成“年龄不大, 头却很圆, 脸上肉多得使得眼睛都睁不大”的古怪形象?作者在写作时无意于夸张与变形, 但是由于语文素养的缺乏把生活中原态照搬而不加提炼, 造成这样低幼化的文风。

“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是些出来的, 也是该出来。教师应该把文章的修改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的习作和反复修改中悟出写作的东西必求毫发无憾而后已的习惯。

于是, 我给学生们明确修改作文的方法, 尝试着把第二篇作文修改。我选择把《幸福的微笑》前三段拿出来抄在黑板上修改, 经过三个学生的一次上黑板修改, 终于把这三段的出现的问题全部找出, 学生很感兴趣, 还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化修改。我想作文课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就很好了。

最后我让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重新改编这段文字, 经过修改, 很多作文还是能够很好得扬长避短。

翱翔写作空间抒写真情实感 篇7

一、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写作动机。小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只要抓住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就能引起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在平时的写作练笔前,我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与他们一起商量,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有一次语文课上,外面突然下起暴雨,狂风起舞,学生的书、头发都被吹得一团糟,雨点噼里啪啦地打下来,溅到书桌上。窗户好不容易在孩子们的尖叫声中关上了。突然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冒出了响亮的一句话:“老师,不如我们写写这场暴风雨吧!”我采纳了这一建议,很快,复习课变成了写作课。不久,这场暴风雨便在孩子们的笔下生动再现,孩子们好像突然找到了一个能抒发自己当时情感的灵感。但是,最令我欣喜的并不是他们对大雨的奇思妙想和生动的描写,而是他们对于写作的热情和浓郁的兴趣。我由此感到:蹲下身,尊重学生的选择,学会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世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开阔写作视野,丰富素材来源。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更是如此。说到作文,学生最头疼的是对着作文本,脑海却一片空白,没有材料可写。其实,我们可以引导小学生从生活、课外读物、课本中积累素材。首先,要指导学生立足生活,细微观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生活,教会学生将五官调动起来,通过看、听、闻、尝、接触,用心感受,用脑去思索,让身边的事物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塑造一个立体的写作空间,做到“言之有物”。

如: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及时把一些零碎却难忘的片段记下来,长此以往,储存材料越多,写作时就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其次,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以阅促写。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接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并通过与作品的交流,建构起自我的人文世界,提高个人素养: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提出每天在家中看书不少于30分钟的要求;在教室里设置“藏书角”等等,为学生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心灵。

三、倡导互动评讲,鼓励学生发挥。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集体评议、互批、自改等方式进行修改,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水平。

1.集体评议,互动批改。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包括写作前的合作与写作后的合作;有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师与生之间的合作、生与媒体之间的合作。每次浏览完全部的习作,我会在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标号,发回给学生后再进行全班点评,指出问题,提出具有启发性的修改意见;然后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习作放在实物投影机上,进行集体评议;接着,让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习作交换阅读,借鉴优点,分析不足,共同商讨修改意见。学生学会了修改,才可以受用终身,比老师帮学生修改文章更胜一筹。

2.教师细批,鼓励为主。合作评改以后,我还要对学生的“二次创作”进行细批,并注意评价语言的人性化。在遇到优秀的习作时,我会根据文章的亮点写上评语。

如:“笔下的小乌龟多有灵性啊,多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对描写不到位的文章,我更倾向商量性、鼓励的语言,如:“如果能把弟弟哭泣时的神情、动作写出来,大家一定会更加怜惜他的。”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加强“面批”,指导修改;对出色作文,推荐到小学生常看的期刊发表,每半个学期,我还会用孩子的文章做一本优秀作文集,进行作文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更自信。

四、回归真实本性,塑造健全人格。古人云;“心之精微,发而为文。”但是,现在很多的小学生说着大而空洞的假话,套用俗而陈旧的套路,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因此,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引导、鼓励学生回归真实的本性,给学生写作打开广阔的天空,放飞自由的心灵,让个性伸延,让真情流露。

如:一次我带回一大袋橙子,让学生先尝,再写一篇文章进行介绍。在学生品尝橙子的时候,我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这是老师精心挑选的,我尝了一个,很甜!”在交流的时候,很多孩子都用赞美的语言夸奖橙子如何的鲜甜,可我发现有几个孩子面有难色。我笑着说:“孩子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橙子酸酸的,不好吃。写作的时候,如果我如实写了,你会不高兴吗?”我欣喜地对他说:“孩子,老师很欣赏你的诚实,把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吧,虚伪的文章读起来如同嚼蜡,真情实感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很快,那些面有难色的孩子如释重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总之,作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教师的责任在于放飞学生的心灵,为个性插上翅膀,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写作的天空自由飞翔。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德兴小学)

上一篇:电子音乐作曲下一篇:防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