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喻体(精选6篇)
动物喻体 篇1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符号系统, 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形式, 文化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基础, 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 语言与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等文化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西方民族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语言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习语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习语 (idioms) , 即习惯用语 (idiomatic phrases) , 包括成语 (set phrases) 、俗语 (colloquialisms) 、谚语 (proverbs) 、俚语 (slang) 、典故 (allusions) 和歇后语 (enigmatic folk similes) 。习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 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习语一般来自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通常都带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 和动物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国自古就有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命名十二个地支的传统, 而西方更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倡导保护生态环境, 善待动物。因此在习语中可以找到大量以动物作为喻体的例子。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 对动物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 造成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别十分明显。本文主要以《汉英成语例解词典》 (桂延芳, 1999) 中关于动物习语的例句为例, 探讨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别的文化根源并分析汉语动物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1. 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主要差别
1.1 意义对等, 动物喻体有差别。
汉英语中有些习语意思相同或相近, 但在喻体选择上却不同。如:
强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杀鸡取卵 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
一箭双雕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对牛弹琴 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
1.2 看似可对译的习语, 意思却不同。
比较下列句子:
例1.This is an imperialist dog-eat-dog type of war.
这只是一场“帝国主义狗咬狗”战争。
例2.Capitalism has carried over and greatly intensified this feudalist dog-eat-dog element in social relationship. (W.Forest, On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s)
资本主义把封建社会那种人吃人的关系保留下来而且大大加强了它。
“dog-eat-dog”与汉语中“狗咬狗”的意思相同的情况十分有限。大部分情况下, “dog-eat-dog”是一个形容词, 表示残酷争夺的意思。但汉语中“狗咬狗”指的是卑鄙之徒之间的斗争。
1.3 源语言动物喻体的喻义在目的语中不存在。
这种差别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习语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 翻译成目的语后, 文化背景不存在, 所以体现文化背景的动物喻体也不存在。如:
rain cats and dogs (下) 倾盆大雨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雪中送炭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分清良莠
单枪匹马 be single handed
鱼贯而入 enter in single line
2. 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
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 “语言是社会现实”, 而社会现实或文化本身则是意义的大厦, 因此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进行。探究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异主要应从文化根源上入手。由于文化的概念十分丰富,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动物习语的出处。
习语的出处很多,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其来源,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文化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历史事件、地域环境, 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 等等。比如, “得鱼忘筌”出自《庄子》, 鸢飞鱼跃出自《诗经》, “rain cats and dogs”来自北欧神话, “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就来自希腊寓言 (李延林、郭勇, 2003:66-71) 。可见动物习语的出处直接造成动物喻体的不同。
2.2 中西方在观察和思维上的差异。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语言文字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同一动物喻体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狗。汉语中往往看到狗摇尾乞怜, 跟着主人跑前跑后的一面, 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以贬义居多, 如:“走狗”、“看门狗”、“狗腿子”、“哈巴狗”等, 以狗为喻体的习语也多带贬义, 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然而在西方, 狗是最早被驯养的家畜, 它是人类的保护者和忠诚的朋友, 是忠诚和警惕的象征。在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带褒义, 当“dog”指人时, 其意思相当于“fellow”, 使语气诙谐风趣。如:
acleverdog 聪明的小孩子, 伶俐的小伙子
a jolly (or gay) dog 快活的人, 有趣的伙伴
to be top dog 处于支配地位, 优胜者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渡过难关
2.3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别。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 所以它也是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一。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 具体地说, 就是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可能是两种差异最大的文化类型, 因此中西方在词语的意义联想和文化意象 (culture image) 上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贾德江, 2002:216) 。
例如:汉语中的“龙”常常带“吉祥”、“勇敢”的比喻。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 自称是“真龙天子”, 龙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力的象征。因而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的说法。但在西方, 龙 (dragon) 是一种恐怖的怪物 (英文词典上的解释为myst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 , 象征着凶恶。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可见中西方关于“龙”的文化意象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 中西方民族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决定了一些动物喻体的选择, 也为翻译带来了难度。
3. 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 其设喻方法不尽相同, 但语义贴切, 言简意赅。翻译时既要考虑词语中形象的处理, 又要斟酌喻义的表达, 既要考虑汉英语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结构, 又要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 (包慧南, 2004:294-295) 。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所举例句均出自《汉英成语例解词典》 (桂延芳, 1999) 。
3.1 保留形象直译法
这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 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由于语言的共性, 同一动物喻体的文化内涵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在进行汉译英时, 可以保留汉语中的动物喻体, 进行直译。一方面可以保留汉语习语的民族色彩, 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文化交流。例如:
那妇人顶住着门, 慌作一团, 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 也吓一交!” (施耐庵:《水浒传》, 第25回)
His wife was crouching with fear behind the door.But she shouted out, “You always said that you could use your fists or a stick, but now there is a fight you will not use them.Now if you saw a paper tiger you would fall down before it.” (杰克逊译本)
“纸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纸老虎”, 被直译为paper tiger, 喻义分明。
3.2 改换形象意译
一般来讲, 动物喻体的形象决定了词语的比喻意义,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 汉英习语采用不同形象表达同一喻义。在翻译汉语习语时, 可以舍弃动物形象, 在与原作上下文不发生矛盾的条件下, 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来表达原作思想, 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 审美心理和语言习惯。例如:
我们承认她是一个弱女子, 但你也不要欺人太甚。俗话说:“猫急上树, 兔急咬人。”
We admit that she’s a weak lady, but you mustn’t bully her to the extreme.As the proverbs goes, “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
汉语习语“猫急上树, 兔急咬人”与英语习语“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意义相近, 这时借用英语习语, 言简意赅, 和上下文联系得也比较紧密。
3.3 去除形象意译
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汉英语中动物喻体的形象和喻义, 出自典故、寓言、神话传说等, 在特定的语境下另有隐含之义。翻译时文化背景不存在, 动物喻体也失去了原有的喻义。因此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原文, 只好牺牲原文引用习语的风格, 将原文中的动物喻体拿掉, 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例如:
问题很明显,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人家推动起来去打鬼子, 这一下全完了…… (姚仲明、陈波儿等:《同志, 你走错了路!》, 第3幕)
It’s perfectly obvious.With great difficulties we pushed them forward to fight the Japs, but now everything’s finished.
常用习语“九牛二虎”意即费劲, 其“牛”、“虎”的形象也已消失, 译者结合上下文把它意译为great。
3.4 增添法
汉语有些动物习语直译, 保留喻体形象, 但译者又担心译文读者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内涵, 因此就根据上下文的需要, 在译文中增加一些汉语习语中没有的字眼, 以便帮助外国读者正确理解译文。例如: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 unaware of the oriole lurking behind itself.
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处理这个习语, 但在译文中增添了unaware of (没有察觉) 和lurking (潜伏) 等字眼, 清楚地交代了原文的意思。
3.5 注释法
在翻译习语时, 为了正确严肃地对待原文, 译者必须考虑是否要利用注释的帮助, 有的习语只有在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说明之后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我们虽可用增添法及上下文联系来把这些交代清楚, 但往往仅靠寥寥数字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注释来加以说明。比如, 在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的第22章中有一句是:“这样, 他采取‘守株待兔’的态度, 还是当他的乡董。”现有的英文译本是:“Accordingly, having adopted this attitudes of‘watching the stump and waiting for a hare, ’he continued with his councillorship.”习语“守株待兔”是一个来自《韩非子》的古代寓言的缩写, 译者把它直译成英语后, 另加注释:From the story of a peasant who, seeing a hare run headlong against a tree-stump and break its neck, abandoned his plough and waited by the stump in the hope that another hare would do the same thing.这个注释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读者不会因此而感到多费周折;相反地, 它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使译文增色不少。
4. 结语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它是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 因此习语的处理在翻译中有它的头等重要性。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 在翻译习语尤其是含动物喻体的习语时, 要注意习语背后的文化背景。译者在掌握好双语 (Bilinguialism) 的同时, 更要重视双文化 (Biculture) 的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再结合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本文以动物习语为重点, 列举了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异, 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最后探讨了汉语动物习语的几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汉英习语,动物喻体,差异,根源
参考文献
[1]桂延芳.汉英成语例解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3]包慧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4]李延林, 郭勇.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5]傅晓玲, 尚媛媛.英汉互译高级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动物喻体 篇2
比喻词语是通过比喻的造词方式孳生的词语。由于过多地涉及意义, 该类词语饱受质疑, 与其他造词方式造出的词语很难截然分开。需要正视的问题是, 比喻词语的结构和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 有时成为中文信息处理时的瓶颈。比如结构相同而意思不同的“白菜”和“木鱼”:“白菜”是“菜”而“木鱼”却不是“鱼”。
就意义而言, 比喻词语也有其特殊之处。比如, 古时许多动物的分类是非常精细的。像“马”可以分成非常细致的类:骊、骓、骢、骆、骠、骏、骁、验、骥、驳、骄、骐等。这表明当时人们已具有在牲畜的年龄、大小、体形、性别等方面的充足知识。动物比喻词语则通常取该类词语的类名作喻, 如:角马 (比喻事物失去本来面目) 、跃马 (策马飞奔。比喻富贵得志) 、筹马 (古代投壶记胜负的用具[1], 我们归纳成下面公式:
(1) 必要的语言规则知识
(2) 共享的背景假设
S相当于本体, P相当于喻体, R为通过喻体P想表达的实际意义。这是塞尔关于隐喻在句子中意义真值的公式。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比喻词。比如:
【木鱼】打击乐器, ……
由于文化背景差别 (语言规则知识当然也有差别) , 人们更愿意在默认的共时条件下探求P和R之间的意义关系并比较不同语言里比喻词语之间的不同, 借此彰显汉族文化和进行汉外对比的文章随处可见。不大在意分析本族语言内部比喻词语的历时变化———一般认为, 共同的文化隐喻真值R的P的意义的确大多传至后世, 同时也在缓慢发生变化, 其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可能无法准确理解比喻词初始表达意向, 或者理解出现偏差。因此, 从这个角度上说, 了解P的历时变化, 是探求隐喻真值R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 本文致力于阐述下面两个问题:
1. P古与P今的关系。
2. P范畴内联想特征的古今变化。
比喻词语内部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本文以动物比喻词语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语料来源有两个:一是《古代汉语词典》[2]中的比喻词语, 二是《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3]中的比喻词语。《古代汉语词典》收词范围主要是“古代以正统书面语言写作的有代表性的古籍, 其中又以先秦两汉的古籍为主。唐宋以后古白话作品中的词语、佛经中的特殊用语、诗词曲中特有意义的词语一般不收。”《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 它主要记录现行普通话词汇。现行普通话词汇中包含部分传承自上古的词汇, 这会导致比较时出现词语重叠现象。但两部词典的词条仍在词语数量和词语意义方面有很大差别, 从这个方面来考虑, 《古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动物比喻词语可以进行比较。
比喻词涉及到造词理据, 而部分词语由于年代久远, 其理据或出现讹误现象, 或已不可考。谨慎起见, 我们选择理据相对明晰的比喻词语。具体判断标准笔者另文已有阐述 (2009) 。
二、P古与P今——动物喻体的计量与比较分析
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 比喻词语喻体古今趋于一致是大多数人的直观认识。这是因为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些问题:喻体是否被后世全部传承?传承至后世的喻体其数量与比例是多少?古今喻体的使用频率是否一样?为此我们搜集了《古代汉语词典》中434条动物比喻词语 (其中涉及的动物有105种) 。《现代汉语词典》中776条动物比喻词语 (其中涉及的动物有100种) 。并对作为喻体的动物从种类、数量、使用频率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和比较。
1. 喻体的计量与比较
种类与数量:
我们把比喻词语中涉及的动物分成5类:禽鸟类、走兽类、昆虫类、水族类, 还有一类较特殊, 是传说中的动物 (龙、凤等) 。传说中的动物按功能本可以归入这四类之中, 考虑到它主要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非现实动物, 因此单独列出。
下面用表格列出比喻词语中应用动物数量比:
从表中可见, 在总数上, 古今动物喻体的数量相差不大。古今动物喻体种类比为:
古代:
走兽类>禽鸟类>昆虫类>传说中动物>水族类;
现代:
走兽类>禽鸟类>昆虫类>水族类>传说中动物。
前三种动物喻体的数量排序相同, 只有后两种顺序略有调整, 今天传说中的动物作为喻体的机会日益减少。
另外, 在古今205种动物喻体中, 有115条词中的动物古今都用作喻体, 有90条词中动物喻体古今不同。很多动物只出现在特定时期, 如“狮子”“豹”“象”“鳖”“蚯蚓”“蜻蜓”“螳螂”“鳄鱼”“猩猩”等都是上古没有出现的喻体, 而“蜉蝣”“青蚨”“蠖”“羯羠”“虮”“虱”等动物喻体今天也不再应用。动物喻体从比例上看, 56.1%古今相同, 43.9%古今不同。相同的动物喻体优势并不特别明显, 不同动物喻体的数量则相当可观。
频率:
我们对动物比喻词语的喻体使用频率做了整理, 排除类名“动物”“鸟”“虫”“鱼”, 古今应用频率最高的前十种动物是:
在古今应用频率最高的前10种动物中, 有6种动物:马、虎、龙、狗、牛、鸡古今相同并始终位居前列。除此外, “鹤”“雁”“凤”“鹄” (天鹅) 在古代使用频率较高, “猫”“羊”“鼠”“狼”今天使用频率较高。
综上所述, 假设动物喻体为P, 那么古代动物喻体P古和今天动物喻体P今呈下面关系:
图中阴影部分为古今动物喻体的相同点。这一部分面积较大, 表明动物喻体在种类、数量及使用频率方面古今相比同多于异。动物所承载的文化也伴随词语传承到后世, 继承是文化传递的主要特征。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P古与P今的差别并不在少数。大的类别如禽鸟类、走兽类、昆虫类、水族类、传说中的动物使用数量与比值大致相同, 但具体的动物种类则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 (在古今共205种作喻体的动物种类中, 相同的动物有115种, 不同的有90种) ;使用频率方面古今的同异比值为6:4, 古代在人们精神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吉祥动物“鹤”“雁”“凤”“鹄” (天鹅) 让位给今天生活中常见动物“猫”“羊”“鼠”“狼”。
2. 喻体古今继承的典型个例
作为文化稳定的例证, 水中动物是比较有趣的一类。如图:
如果把自然界的动物粗略分成鸟、兽、虫、鱼四类, 那么水中动物用作喻体时与其他类动物是有区别的:其他类动物用作喻体时大都为个体动物名称, 如上图加框的动物, 这些动物是“鸟”“兽”“虫”这样的“属”的下位“种”这一层次。但是水中动物大都用上位层次作喻体, 即泛指水中动物的“鱼”。如:池鱼 (1.隐喻受仕宦束缚而丧失自由者;2.隐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者) 、贯鱼 (穿成串的鱼。隐喻前后有秩序) 、鱼鳞 (军阵名, 意指像鱼麟一样相互接次) 、鱼目 (隐喻以假乱真;隐喻眼泪) 、赪尾 (隐喻忧劳) 、鱼贯、鱼丽 (古代车战的一种阵法, 似鱼之比附而行, 故名) 、曝鳃 (隐喻挫折、困顿) 、枯鱼 (干鱼。后用以隐喻人身处困境) 等等。只有少数时候会出现具体的鱼名, 如:鲸鲵 (隐喻凶恶的人;隐喻遭杀戮的人) 、涸鲋 (喻身陷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以及今天的“炒鱿鱼”。
隶属不同层次的喻体反映了人的认知范畴的自然离散性。即在人们的心目中, “鱼”和“狗”“马”“蜂”“蝶”等是并列分离的, 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不符合生物学需要, 但契合当地的文化心理。这种认知心理一直传递到今天, 现在, “鱼”仍常作喻体, 如从古代传承到今天的:鱼贯、池鱼、鱼目 (混珠) 等。其他《现汉》中出现的:鱼白、鱼龙混杂、鱼水、如鱼得水、鱼水情、鱼死网破、鱼尾纹、鱼游釜中、衣鱼 (昆虫) 、鱼雷等。
当然,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 方言中有许多以具体水中动物作为喻体的比喻词语, 如闽语中的:螺、蚶、虾、鲈、鳗、龟、蛏等等[5]。
三、动物喻体P范畴内联想特征的古今变化
比喻词语中的动物喻体在历时发展过程中有传承、有变化, 前者阐述者众, 后者谈者不多。较为重要并且通常被忽视的是普通动物喻体。一般认为它们在民族内部的心理印象始终如一。事实上, 随着时间的发展, 人们对于动物的心理态度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一旦稳定, 势必反作用于词语, 影响比喻词语的生成。那么, 怎样观察人们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呢?本文从比喻词中动物喻体突显的特征入手。动物自身具有多种属性, 如年龄、生活习性、牙齿、翅膀、外在形体、声音、颜色、动作等等。一般说来, 动物喻体范畴内典型、突出的特征更容易激发联想, 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时期突显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动物认知情感的变化。通过语料分析, 我们认为动物喻体范畴内的特征变化大致可分为突显特征增多、减少和变换三种情况。
1. 动物范畴内突显特征变化类型
A突显特征减少
古代汉语中以“虎”为喻体的比喻词, 突显出“虎”的多个特征, 如:
市虎、虎将———勇猛
虓阚———声音
虎穴———住地
虎变, 彪炳———斑纹
虎视———目光
虎步、虎踞———动作
虎口、虎吻、履尾———形状/部位
《现代汉语词典》除传承自古代的比喻词语, 新增加的如:
拦路虎、母老虎、纸老虎、老虎凳、虎狼、拉大旗做虎皮骑虎难下、虎口拔牙、捋虎须[7]将动物比喻词语喻体范畴内特征大致分成习性 (包括动物自身的习性和人们赋予的性质, 如龙的高贵) 、视觉形象 (如形状和部位) 、动作、声音、颜色五方面, 进行归纳统计。
在《古汉》434条动物比喻词语中, 排除典故造出的动物词语, 如“狐首” (为狐死首丘的简缩) ;相关的动物词语, 如“网漏吞舟”等, 剩下344条。在344条词语中, 人们创造比喻词语所关注的动物特点顺序依次是:
习性 (147条) >视觉形象 (122条) >动作 (60条) >声音 (8条) >色彩 (7条)
在《现汉》776条动物比喻词语中, 按上面标准排除典故造出的动物词语 (鹿死谁手) 及相关动物词语 (溜须拍马) , 剩下609词条。除去2条关于动物气味比喻词语, 其他关注点排列顺序依次为:
视觉形象 (328条) >习性 (145条) >动作 (109条) >色彩 (21条) >声音 (6条)
可以看到, “习性”在古代是造词取象的重点, 而“视觉形象”则是现代造词取象的重点。
动物喻体范畴内突显特征的变化实际体现了关注焦点的转移, 这有些类似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图形 (figure) 与背景 (ground) 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中感知突出的部分, 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图形/背景的区分有其心理基础。”[6]如果暂时忽略其他突显特征, 只比较动物喻体两大特征“习性”和“视觉形象”, 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今突显特征的转换, 如图:
黑色圆点表示突显特征, 灰色圆点表示退居其次的突显特征。如同图形/背景理论所揭示的一样, 图形与背景在一定的条件下催生了变化:古代人们与动物关系密切, 在与动物频繁的接触中, 感知到了动物“习性”这一突显特征, 它成为关注的焦点;今天, 城市化的生活使人与动物拉开了距离, 动物的习性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心, 人们更多感知到的是动物的外形特征, 即“视觉形象”。
这种图形/背景的转换条件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心理的变化, 最终促成人们感知图形的转换。
结语
上面我们分析了比喻词中的喻体尤其是内部特征的历时变化情况。喻体中所含意象是中国古典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以“象”为基础来感知世界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这种象在每一代人习得母语的过程中自然获得, 因此是一个社团稳定的基础。但并非一成不变。动物比喻词语喻体的传承与变化表明:一个民族选择的意象具有稳定性, 能够传承下去, 可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意象内的特征同时进行着缓慢地变化。这就使后世人对于古时的比喻词有时难以理解真正含义。因此, 探求喻体P的历时变化对于解码隐喻真值R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掌握隐喻真值R对于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则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说明的是, 动物喻体的意象, 其内涵特征不仅仅存在于词中, 也存在于其他语言单位中, 如短语和句子。但是, 词作为固定在词汇系统中的语言单位, 已经获得全民认可, 具有稳固性, 出现在词中的动物喻体表现出来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时代的基本面貌。
参考文献
[1]John Searle, Intentional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6
[3]《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8
[4]肖模艳《基于语料的比喻词构词规则研究》,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肖模艳《闽南方言隐喻词语研究》,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英汉喻体选择的文化取向性 篇3
人们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常把事物的外部表象或内部品质特性与另一种事物或表象体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以产生某种联想,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喻。比喻句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喻词。不论是哪一类比喻句,喻体都必须出现。比喻句中的喻体大多是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客观事物或是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结果。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比喻用法,其喻体有相似甚至相同的一面,这是因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类似的特性。但中英两国由于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语言中用作比喻的喻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烙上了各自深深的社会文化印记,因此,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赋予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之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喻体的选择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也体现了英汉不同文化人群的文化取向性。
二、喻体选择的文化因素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英文化是两种平行发展、各有所重、各具特色的文化系统,这种差异性体现在比喻中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即使是同一喻体,也不能完全唤起人们相似的情感,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造成英汉喻体选择性差异的原因很多,如果从文化层面加以考察,则可从物质、民俗、历史传统及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研究。
1.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生产模式、生活习惯等。物质文化基础决定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文明程度,都无疑会导致在喻体选择上产生差异。
生产劳作方式直接地影响到英汉比喻句中对喻体的选择。英国是个岛国,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到的自然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有关海洋的事物,采用的喻体自然有不少来自海洋。例如:to drink like a fish(牛饮),tide over(顺利渡过),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不难看出,这些词句都与海洋有关。
相比之下,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大国,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依附于土地,汉语中因而出现了许多与农耕相关的比喻,如以农作物设喻有“斩草除根”、“瓜熟蒂落”等,以牛设喻有“力大如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而英国农业的特色是耕作业从属于畜牧业,其畜牧业和饲养业非常发达,因而英语中使用喻体时则有a willing horse(工作认真的人),hold one’s horse(沉住气)等。
2.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本质文化。民俗既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个人在社会中所经历的婚、丧、嫁、娶等仪礼习俗,又包括人类群体为适应生存和发展共同创造,约定俗成的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和岁时节令习俗,民间流行的崇拜心理观念及禁忌等。
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大量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英汉两种语言喻体的选择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则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令人恐怖的怪物。因此,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名词。
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也影响到了喻体的选择。“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汉语中将它用作喻体时大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狗则被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喻体大都没有贬义,如an old dog意为“老手或有经验的人”,而汉语中的“老狗”则是一句骂人的话。
3.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将历史典故作为喻体的修辞用法比比皆是,其表达形式简练,意义简单明了。但是这些喻体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必须掌握其词语的出处和表达的搭配意义。
英语中运用典故作为喻体的用法也比较广泛。例如,源于古希腊故事的“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the heel of Achilles”都用来比喻一个人致命的弱点。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遭失败,“Meet one’s waterloo”用来喻指惨遭失败。汉语中也经常使用历史人物或历史典故设喻。例如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在形容一个人很精明时称其为“小诸葛”,同时,也还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此外像“东施效颦”、“卧薪尝胆”等故事也都被人们广泛使用。
英汉喻体还有借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来喻义的,其表达效果显得较为独特。如在汉语中以《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为喻体,则喻指多愁善感的人。英语中以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物哈姆莱特为喻体,如Hamlet’s characteristics(哈姆莱特的特点),则喻指优柔寡断的性格。
4. 宗教文化: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能反映不同的文化,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不同也能反映在喻体的选择上。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极深,很多人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佛教对中国思维的影响在汉语喻体的选择上得以反映,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等。
英美人多信基督教,他们把上帝视为万能的神,基督教的影响已渗透到他们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由于《圣经》对英美社会思想和文化影响极大,英语中喻体取自《圣经》的情况比较常见,如“Noah’s Ark”(诺亚方舟),“Juda’s kiss”(口蜜腹剑)等。
三、结语
一种语言喻体的选择反映出其文化取向性。英汉喻体选择上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其中各自民族的物质、民俗、历史传统和宗教等文化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喻体选择的文化取向性,有助于更好地加深对汉英文化差异性的了解,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1984, (1) .
英汉比喻喻体的趋同性 篇4
一、以颜色为喻体
人类生活的自然世界, 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 色彩斑斓。“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条七色的彩带为人类编织出了光彩夺目的生活环境。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 对颜色的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应该没有质的区别, 所以出现了本体、喻体、喻义的全部相同比喻。比如:黑色、白色是对比强烈的颜色, 就有如下喻体:call black white/turn white into black (颠倒黑白) 、in black and white (白纸黑字) ;黑色代表阴暗的事物, 如:the black market (黑市) ;东西方现在都认同green (绿色) 为环境保护的代名词, 如:green food (绿色食品) 、Greenpeace (绿色和平组织) 、green revolution (农业改革) 。
然而, 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迥异, 观察的角度不同, 因此对颜色的感受往往也不尽相同, 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比如:Blue (蓝色) 在英语中蓝色通常表示不快, 汉语中则用灰色来表示这种情感, 如“灰溜溜”、“心灰意冷”。有一首流行的歌曲“Love is Blue”会使英语国家的人感到忧郁、沮丧, 相反, 汉民族的人们一听到这样的歌名, 会理解为“爱情是蓝色的”, 会引起无限的憧憬和遐想。这是由于汉民族对蓝色的好感, 蔚蓝色的天空和大海能激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遐想。蓝色在英语里还表示色情, 如:blue film (黄色电影) 、blue revolution (性解放) 等, 但也象征显贵, 表示社会地位高, 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等, 如He’s a real blue blood (他是真正的贵族) 。在美国英语中blue book (蓝皮书) 是刊载知名人士、尤其是政府高级官员名字的书。汉语中却用黄色来表示吉祥、高贵和色情等, 如:黄道吉日、黄袍、黄色书刊、黄色电影等。
有趣的是, 在不同的语言中对同一物体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来加以描述 (喻体不同, 喻义相同) 。英国人喝的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而叫“红茶”。美国人谈到皮肉受伤时说be beaten black and blue, 而中国人则说“被打得青一块, 紫一块”。
二、以自然现象为喻体
自然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共同认知对象, 无古今之别、疆域之异, 并且客观自然现象的规律具有相对的恒一性, 因此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自然有相似的认知体验, 比如:
Her eyes were raining tears.她泪如雨下
At lightning speed以闪电的速度
a thunder/storm of applause雷鸣/暴风雨般的掌声
a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
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虽然以上的例子显示在英汉语言中, 有些以自然现象为喻体的比喻, 不但喻体相同, 喻义也相同。然而, 由于各民族特定的心理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 人们在使用比喻时, 出现了另一种喻体不同, 喻义却相同的比喻。如英国诗人John Masefield的作品《西风歌》中的西风, 是带来无限生机、引来美丽春天的温暖之风, 而在诗人Percy Shelley的作品《西风颂》种, 西风还具有横扫枯枝败叶、席卷残云、掀起巨浪的磅礴气势和无比威力, 是“革命的象征”。但在汉民族眼里, 使“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是东风, 而不是“西风”。东风是“摧枯拉朽、唤起民族觉醒”的象征, 具有革命的先进意义, 如:东风浩荡、东风劲吹。毛泽东在《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说:“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 也就是说, 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据了优势。”东风、西风更具备了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斗争的喻义。由此可见, 汉民族的东风和英美民族的西风用在比喻中时, 虽然喻体不同却表现了完全相同的喻义。
三、以动物为喻体
以动物作为喻体的比喻也常常出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人们对某些动物的联想相似, 所以产生了本体、喻体、喻义全部相同的比喻。例如:
He’s as sly as fox.He’s foxy.You’ve got watch him.
他滑的像个狐狸。他很狡猾。对他你可要当心点儿。
He doesn’t have an idea of his own.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
他没有自己的观点, 只会鹦鹉学舌。
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
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
中国人对上述动物的联想同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一样。实际上, 在汉语中也有“鹦鹉学舌”、“狐狸一样狡猾”等的说法。
但是由于各民族在自身发展繁衍中的不同体验, 有些以动物为喻体的比喻喻体相同, 喻义却不同。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蝙蝠是幸福、吉祥、如意的象征。这些联想来源于“蝠”与“福”同音。但在英语中, bat (蝙蝠) 常常与丑陋、凶恶、吸血鬼等不好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as blind as a bat (瞎得像蝙蝠、有眼无珠) 、as crazy as a bat (疯得像蝙蝠) 、have bats in the belfry (发痴、异想天开) 。又如, 在中国文化中, 立喻较多的褒美之物是“龙”, 它是古代帝王的象征, 如“龙袍”、“龙颜”。中国人常把自己比作“龙的传人”, 而把中国称为“东方巨龙”。这一系列比喻无一不是赞美之词。它们渲染热情洋溢的气氛, 显示威武、奋进的力量。而在英语中, “龙”是一种恐怖的怪物, 称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 (像爬行动物般的神秘怪兽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 。The Dragon比喻圣经中的魔兽撒旦。
四、以植物为喻体
除了用动物为喻体外, 植物也被用在英汉语的比喻中, 有些比喻的本体、喻体、喻义全部相同。如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在其传诵不衰的爱情诗歌A Red, Red Rose中, 将“红玫瑰”、“甜甜的曲子”等比作“情人”、“情歌”, 不仅使英美人领悟其美, 而且汉民族也能从中共享美的愉悦。究其原因, 是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的联系中, 很多相似的经历决定了知觉感受的相同性。
而在另外一首Robert Herric写的诗歌To Daffodils中, 诗人用黄水仙来比喻“时光易逝”, 而汉民族一般会联想到织布机上的梭子或勇士的箭, 如“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因此, 民族氛围的不同、与自然界联系中所获得经验不同, 又使英汉民族使用的喻体体现出了相异性。
总之, 比喻是人类共有的语言手段, 不同语言中比喻结构的构成可以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个性与民族间的文化共性。不同民族可能借用相同的喻体, 但未必有完全相同的喻义。相同的喻义又可以通过不同的喻体表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从另一个方面看,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这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能反映相似或相异的文化, 而用于体现语言艺术魅力的手段之一的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 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它贯穿人类一切自然语言之中, 是语言思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对语言中喻体取向的探究, 更能有助于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异同。尽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喻体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但喻义却不尽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对喻体的“趋同性”研究, 探讨喻义鲜明的文化烙印。
关键词:比喻,本体,喻体,文化
参考文献
[1]Edward, P.J.and Corbett Robert J.Classical rhetoric for the Modern Student (fourth Ed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 2002.
动物喻体 篇5
关键词:比喻,喻体,文化
比喻是一种表达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修辞手段。比喻文化蕴含深厚,能使言语行文更生动、更形象,是增强语言艺术表达效果的重要修辞手段之一[1]。英汉两种语言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因而都积累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比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英汉民族形成了某些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使得一些比喻表现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特征。而英、汉语又是诞生于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地域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使他们在喻体选择中表现出独特的民族和文化色彩。
一、英汉比喻的共性
比喻就是利用本体和喻体质的不同而形相似之处和不同感官的相通性———通感,以喻为目的,喻于声、仿于貌、拟于心、比于物。英汉比喻常借通感使读者张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加深对语言内涵的理解,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如:Books are lighthouses erected in the great sea of time.———E.P.Whipple(书籍有如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书籍”被比作“灯塔”,二者本不属同一性质。但书能给人知识和智慧,使人明事理,正像“灯塔”能引路导航一样,“书籍”能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英汉民族所处的文化背景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使用喻体的语境不同,传递的情感方式有差异,但人类通感这一共性使得人类对内外界产生了一定的共识;又因为人类自身及其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都存在着相同之处,各民族人民也会因此达成一些共识。因此,这两种音系、形态、结构截然不同的语言里,某些比喻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golden age黄金时代、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以上例子中,英语比喻的本体、喻体与汉语的本体、喻体基本一致,语言结构也大同小异。还有一些英汉比喻是部分对应关系,如:as close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上例中英语的“oyster”,“rabbit”和汉语的“瓶”“鼠”喻体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和喻义却很相似。
二、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民族所处的地域不同,所经历的发展过程不同,操这两种语言的民族在观察世界和表达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手段的比喻,深深地被打上了各自民族地域、历史、宗教、传统等文化的烙印。
1. 地域文化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要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的,长期生活在不同生态环境中,人们形成的文化特征差异是十分显著的,比喻也因此镀上了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的印记,英语习语spring up like mushrooms,用来形容事物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汉语“雨后春笋”具有同样喻义。英语用“mushroom”作为喻体,而汉语选择“竹”作为喻体是因为英国的丘陵地形和潮湿的气候条件适于蘑菇的生长,春雨过后,蘑菇会长出很多;而中国盛产竹子,竹子与汉民族的衣食住行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中有许多成语与竹子有关。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立竿见影”等等。两个民族都选择了生动形象的喻体,使得比喻通俗易懂。
2. 神话与宗教文化
神话与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在比喻联想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英语国家长期以来深受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英语中的很多比喻都是与此有关的事物和形象。如:用源自希腊Achilles′heel(阿里基斯的脚跟),喻致命的弱点。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英语习语中有大量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喻体形成的习语;Job’s comforter约伯的安慰者———喻指只会增加对方痛苦的安慰者等等。
中国是个多神教国家,佛教、道教及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来源于宗教比喻的联想多与菩萨或神佛有关。汉语中许多习语如“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3]等都是用佛教中特有的事物如庙、和尚来作喻体。
3. 历史文化
一个民族文化遗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下来并体现在语言上。英汉两大民族都有自己悠久和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各自的比喻中就能表现出来。如“说曹操,曹操到”、“毛遂自荐”,这些具有鲜明历史色彩的比喻性词语必须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才能生动表现出其喻义,若不了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就难以理解这些成语的喻义。英语中的大量比喻也与其历史文化紧密相关。英语成语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出自罗马恺撒大帝,他带兵乘船出击外邦时常烧毁船只,使士兵断绝退路,狠下非战胜即战死的决心。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则出自秦末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4. 传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都积淀出独特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这种差异在比喻的喻体选择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如:out of bread(失业)、Its no use crying over the spilt milk覆水难收。这些比喻不难看出英语国家异于中国的饮食习惯。英国人的主食是面包和牛奶,他们常用这些食物作为习语、谚语的喻体。如:中国人的传统主食是米饭,汉语成语有“五谷丰登”、“粗茶淡饭”。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由远古图腾崇拜物演变而成的吉祥动物,中华民族又称为龙的传人,所以一般用“龙”来比喻君主或皇帝或非常的人、高尚正直的人、杰出的人、有眼力的人等等。如龙争虎斗、龙颜、龙凤呈祥。然而,在西方人看来,“dragon”龙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或恶人。如果说:“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 to her”,其意思是“她母亲待她像个恶魔”。由此看来,龙在东西方文化中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其文化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决定着该民族语言的某些特征,赋予其某些特殊的文化涵义。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思维模式和视角切入点也不同,因此英汉比喻在喻体选择上既有相似之处,更多的却是它们的相异之处,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交流,而且更要深入探寻其文化底蕴,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赖关系,准确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廖光蓉.《圣经》英语语言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动物喻体 篇6
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而当我们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文化定式去解读与本族文化并不相容或不完全相容的异族文化现象时,就难免会经历从不解、费解、误解、一知半解,终至理解的文化认知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异域的表达方式能否最终被目标文化接受,并不是经过译者完成了语码转换就一蹴而就的,其中隐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认知机制。源语言项目 (source language item) 在进入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时,要经过目标语言文化有形的语码转换(主要由译者完成)和无形的排异过滤(语言使用者来完成)。就实际情况而言,这时的源语言项目已经进入目标文化,但尚未被目标文化认同。在目标语言的读者的眼里,尚未被认知的源语言项目还具有很强的外来性或异己性,它与目标文化之间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让目标语言文化的人们接受它蕴含的异族的文化内涵。这一文化认知过程在修辞的喻体的选择与翻译上的表现十分显著。
二比喻喻体的文化认知
修辞活动是从提高言语表达效果出发的,修辞格无疑具有美学功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修辞格同时也具备不可忽视的认知功能和语义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修辞活动主要依赖于人类三种认知能力,即趋同认知 (cognition by convergence) 、趋异认知 (cognition by divergence) 和联结认知 (cognition by contiguity) 。比喻(figuration)修辞格,则是说话者利用相似联想,借助“喻体”和“本体”的某种类似性质,去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在比喻修辞格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往往借用类似的源域来表征共似的目标城,即将类似的喻体投射到同一概念范畴,表达相同的联想喻义。然而,文化固有的鲜明的民族个性,使不同的文化毫无疑问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个民族语言在其漫长的嬗变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因而不可规避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特质的印痕。独特的文化决定了各民族对客体体悟和意义取象的特性,使喻体及其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出一定的相异性。在人们将源域的概念映射到目标域的认知过程中,文化各因素时时影响着比喻概念的形成和意义的取象,从而使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文化个性。
三喻体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比喻对本体设喻时,是通过“相似联想”而进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联想时,其内容也有较大差异。Nida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由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文化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或对该事物的理解不同。中国东临太平洋,西部与亚洲大陆紧紧相连,春天时便会吹来东风,因而中国的东风 (east wind) 是温暖、希望的象征。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含义。相反,西风 (west wind) 在西方文化中是温柔的、富有生机的,在冬季为他们驱散寒冷。
2语言文化
汉英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我们常见的动物为例,dog的喻义一般是褒义的,常用来比喻人:Lucky dog (幸运儿) ,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Gay dog (快乐的人) 。但汉语中的“狗”用来比喻时则通常是贬义的,如“狗胆包天、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等。
3宗教文化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督教为主要教派的西方世界常用《圣经》里的人和物来进行比喻。如Judas (犹大) 是耶稣的门徒之一,为了三十块银币就出卖了耶稣,被喻指叛徒。世界末日 (End of the World) ,对于中国人来说,看到这几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恐怖时光。对西方人来说,它并无恐怖之意,而只表示基督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上帝为人类伸张正义的时刻。“世界末日”之说来源于基督教,是其基本教义之一。
4物质文化
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风物各异,由此而引起的联想也不同。一种文化中最普通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闻所未闻;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文化中因为跟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也会产生不同的喻义。比如跟农业有关的词语“牛”,汉语中“他壮实得像头牛”,在英语中却是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原因是在中国农村,牛是用来耕地的帮手,而英语国家早期则是用马来耕地的。
5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在社会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文化包括了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文学作品、思想意识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汉英语言在进行比喻时内容上的巨大差异,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四英汉喻体的翻译策略
在对比喻修辞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将原语中的本体及喻体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推导出二者之间建立在语义重叠基础上的可比性,将其文化倾向、知识结构、唤起的心理联想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在译语中反映出来。修辞手法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群体的认知和审美心理,而这种认知和审美心理既具有动态性,但更强调历史的传承,发展亦是基于继承的基础上的。
1保留喻体,直译翻译
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的英汉对应成语和谚语一般可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喻体。另外,原语喻体民族特征不很明显,目标语又无对应喻体时,译者也可试着采用直译的方法,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如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heart(眼睛是心灵的窗户)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书有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2舍弃喻体,意译翻译
如果原文的喻体形象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喻体,就只能舍弃喻体形象,采用意译的方法传达原文的感染力。如:He is now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他现在是一贫如洗。)
3保留喻体,异化翻译
人类共同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决定了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认知事物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原型、范畴结构相对稳定和基本一致的,而类似的生存环境和大致相同的社会历史发展也决定了人类感知、认知和思维结构大致相同。对于认知范畴相对应的喻体的翻译实质上是一个移植过程,因为两个民族在客体体悟和心理反映上相同。如:a Judas kiss(犹大之吻)(比喻背叛);涸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比喻残酷榨取,不留余地)。
4改变喻体,归化翻译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影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其结果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即使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也有可能形成不同的认知范畴,或同一概念范畴经过不同的喻体投射而得。这种情况下翻译应根据译人语的民族心理,采用译入语中内涵相似的喻体替换原来的喻体,将相对应的图式投射到译入语读者心里,使其产生对应的联想。如:She is as happy as a cow.(她快乐的像只小鸟。)挂羊头,卖狗肉(to cry up wine and sellvinegar.)
五结束语
不同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是以人类认知上的共性为基础的。然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性又决定了人类认知上的差异。人们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均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在处理修辞喻体的翻译时,应深人了解两种语言中源域、目标域之间的异同,喻体及其所投射的概念范畴的异同,充分认识和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心理的共性和接受异质文化和修辞美学的心理限度,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法互相补充,使源语言项目中的喻体文化在目标语当中得到最完美的再现。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张柏然, 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商务印书馆, 2002.
[4]廖七一.文化观念与翻译协.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动物喻体】推荐阅读:
英汉习语喻体选择制约因素探源10-03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07-08
我的动物朋友动物作文10-27
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平台方案08-09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06-13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练习题06-12
依法养殖动物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08-14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一课时教案09-27
动物蛋白07-18
动物新闻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