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新闻实践

2024-08-16

行走新闻实践(共4篇)

行走新闻实践 篇1

2011年是新闻名著《中国的西北角》出版75周年, 新闻业界和学界纷纷追忆范长江的从业经历, 学习、总结范长江的从业经验。这在当下新闻教育高速发展而新闻业界名记者严重匮乏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可贵, 学习、总结长江经验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名记者是如何炼成的。范长江从一位签约通讯员快速成长为蜚声国内外的著名记者, 其中固然有个人禀赋和历史机缘的原因, 但是“行走新闻实践”的这种特殊实践方式显然功不可没。

一、行走新闻实践的界定

1935年7月, 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 开始了他那著名的新闻采访实践———西北旅行采访, 期间采访的成果在《大公报》上连续刊登后, 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后来, 这些“旅行通讯”结集出版, 成为一代新闻文体的典范, 在新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旅行采访也叫巡回采访, 是记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线路围绕采访主题进行的系列采访活动。与一般的现场报道或体验报道不同, 旅行采访要求记者走更多的地方, 需要经历更长的采访时间, 也需要涉及更加复杂的主题。与调查性报道相比, 旅行采访则一般不事先确定单一的报道主题, 相反只有一个大致的采访范围, 在采访过程中通过记者较长时间的体验、观察、采访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的主题或新闻事件。

旅行采访是一种既具有开阔记者眼界、培养优秀新闻素养, 同时又能创新报道形式、活跃报道风格的新闻实践形式, 特别适合对某些特殊的、重大题材进行采访报道。当下新闻报道大多是目的性报道, 即有目的下乡、有目的采访、三段式报道;而旅行采访, 则是有目的下乡、无目的采访、实录性报道。[1]行走新闻实践与旅行采访是一对相近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互相指称, 只是由于一方面行走新闻实践的提法相对比较科学避免了歧义, 另一方面行走新闻在当下运用较广, 因此本文采用行走新闻实践的概念。如果要对两者做一个严格的区分, 本文认为行走新闻实践包含旅行采访, 旅行采访是行走新闻实践中一种特殊的职业方式。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所谓行走新闻实践, 是指新闻实践者以社会调查的方法, 按照预先设计的大致线路, 对沿途的多个地点进行体验观察和深入访问, 做出多篇连续的具有实录性质的新闻深度报道形式。行走新闻实践具有以下四个要素:

第一, 行走体验。行走新闻实践最重要的特征是行走体验, 行走的原意是行路、走动, 这里是指亲身经历、近距离接触采访对象。早在辛亥革命之前, 黄远生就提出了著名的“四能”理念, 认为新闻记者应该能奔走, 即“交游肆应, 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 以时访接”, [2]套用当下的话语, 就是说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行走新闻首推徒步或者骑自行车, 路线较长则以自驾车为宜, 反对乘坐飞机、火车等快速交通工具进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采访。体验是指记者赶赴采访地点, 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观察来认识事物, 获取的是第一手的、鲜活的新闻素材。好新闻不是道听途说来的, 更不是编造出来的, 一些需要深度解剖的事件, 仅通过电话采访恐怕不行, 需要跑, 需要在场, 需要掘进, 更需要体验。[3]

第二, 现场实录。现场实录首先是一种采访状态, 是一种无目的的采访。行走新闻实践要采访的主题一般是不明确的, 加上不熟悉采访对象, 最好的采访方式首先是看, 其次是听, 采访时不一定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 有时也不一定直接采访。[4]实践者沿某条线路进行社会调查, 行至某个地点时, 突然发现新闻线索或者突然有所感悟, 才开始采访。现场实录是一种采访状态, 也是一种报道形式。现场实录性报道又称纪实性报道, 是深度报道中的重要文体之一。作者必须客观地展示事件发生时的场景以及相关的背景材料, 尊重被采访者的原意, 而不能进行主观地想象, 也不应加入任何感情色彩。与调查性报道相比, 实录性报道不依赖解释、分析, 而是追求场景再现, 并通过场景再现将记者和读者融入现场与同一情感之中。行走新闻的现场实录特质使其本身往往具有史料价值, 无论是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 还是宁波理工学院的《行走的新闻———宁波60个公民的60年》, 都成为了今天的深度新闻、明天的厚重历史。

第三, 深度调查。行走新闻不是形式主义的应景之作, 也不是走马观花地采访、寥寥草草地写作, 而是扎扎实实的社会调查实践, 是有一定容量的深度报道。行走新闻不追求新闻的短平快, 而注重新闻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关联与影响, 在此基础上揭示事物的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所有这些都需要新闻实践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对事物深入细致的认知, 也就缺少对相关问题的准确判断, 也就难以写出全景式的深度报道。

第四, 连续系列报道。行走新闻实践可以采用一人多点的形式, 如范长江的西北之行;也可以采用多人多点的形式, 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09年150余名新闻专业学生围绕同一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5]无论是单人还是多人, 行走新闻都不是一篇单一的或孤立的报道, 而是要么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 要么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主题的系列报道, 多篇报道连续发布, 在一定时间内形成集纳式传播的显著效果。

二、行走新闻实践在当下新闻教育中的作用

当下新闻教育面临多重困境,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校教育与行业、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专业学生不专业, 上手慢、后劲不足,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应有的人文情怀。究其原因, 新闻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体验, 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 因此独立进行新闻采编的能力欠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在高校新闻实践教育的力度, 但是由于近几年新闻院系的大规模扩招, 使得新闻媒体的实习实践机会显得相对稀少, 而校内所谓的模拟新闻实践又显得单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行走新闻实践就成了解决当下新闻教育困境的一剂良药。

首先, 行走新闻实践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综合新闻业务能力。由于课程分隔和教学方式的限制, 新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新闻专业技能往往是零散、线性的, 缺乏系统的整合和实战的检验, 因此突然进入媒体经常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行走新闻实践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学习时段中, 集中锻炼了学生的体验观察、调查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多方面的能力, 而且这些能力训练模式是非线性、交叉的, 更加近似于社会媒体环境中的实战。行走新闻本身是系列连续报道, 报道体裁涉及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特写等多种形式, 这与在媒体实习长期进行某一类题材的同一种体裁训练相比, 更容易发现学生自身的特长, 全方位的锻炼也使学生未来进入媒体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与在报社和学校从事新闻实习实践不同, 行走新闻没有指定选题、也没有亦步亦趋的指导, 学生一切必须依据自己的分析判断, 自主发现新闻、提炼主题、确定题材、选择写作风格, 这种无预设的独立采访实践锻炼价值更高。一些优秀记者就是通过行走新闻实践, 才逐步锤炼出扎实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6]

其次, 行走新闻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当下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大多数已然是“90后”, 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恰好经历了改革开放成果的丰硕期, 小时候没吃过苦, 家庭溺爱现象严重, 中小学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大学又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心理和生理上承受能力差。[7]行走新闻实践通过较长时间的深入一线、深入社区、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 使得新闻专业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社会的现状, 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 这些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打下了基础。行走新闻本身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紧张, 这使得其过程就是一次真实的吃苦耐劳锻炼, 期间的各种未知状况无不时时考验着实践者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以及各种调适能力。行走新闻实践的丰硕成果反过来也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个正向激励和良好定型。

再次, 行走新闻实践便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实践的新闻伦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当下各种新闻乱象的呈现固然原因复杂, 但是新闻实践者普遍缺乏尊重事实、尊重实践的新闻伦理仍为重要原因。尊重事实、尊重实践是最基本的新闻伦理之一, 只要存在新闻传播, 就必须尊重事实、尊重实践。[8]行走新闻来自于实践者的体验观察、社会调查, 来自于实践者对原生态社会生活的独立思考。另一方面, 大多数行走新闻以实录的形式呈现, 如“x月x日七点钟, 记者在巡回采访途经某厂时, 看到x名职工正在哄抢集体财产 (把哄抢的场景写下) ……对此, 记者采访了参与哄抢的职工。一职工是怎么说的, 另一职工又是怎么说的……随后, 记者找到这个厂的厂长 (描写厂长的神情) 。厂长说……”, [9]写作这样的新闻, 主要表现实践者的所见所闻, 这其实体现了纪录的手法和客观的原则, 是尊重事实、尊重实践的具体体现。

最后, 行走新闻实践能够全方位锤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宋朝大诗人陆游曾说, 功夫在诗外。对报道新闻而言, 则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记者善于与人交朋友, 只有当获得了信任与友谊, 才能获得全面、真实、独特的新闻素材;二是指记者要善于分析和思考, 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及时获取新闻线索, 迅速摸清事物真相, 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好新闻。行走新闻实践没有事先确定的采访对象, 没有接待单位, 衣食住行以及采访工作的开展全部依赖实践者自己, 在此过程中实践者的各项社会活动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 为以后采访驾轻就熟奠定了基础。

三、行走新闻实践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行走新闻实践是一种全方位的记者素养锻炼模式, 是培养优秀记者最为有效的方式。目前很多学校正是看到了行走新闻实践的扎实效益, 纷纷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 组织学生仿效范长江早期的旅游新闻实践。但是, 真正要使行走新闻实践教育落到实处, 出好成果, 锻炼优秀队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行走新闻是新闻实践的重武器, 挑选参与者要有较高的标准。行走新闻实践是在某种意义上是旅行采访, 而新闻教育实践往往是成建制的, 这就意味着这样的实践方式往往时间长、任务重、强度大、成本高, 因此需要选择一些有基础、有能力、有理想、有意愿、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人参加。

第二, 行走新闻实践虽类似于旅行采访, 但在旅行与采访之间不能本末倒置。行走路线的选择主要看是否有调查采访的价值, 而不是看沿途的风光是否绚丽独特。为防止行走新闻实践沦为旅游观光, 新闻实践应该与服务性学习结合起来, 新闻采访致力于报道当地状况, 改善当地民生, 实践者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 要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更要对被采访的对象负责。

第三, 行走新闻实践要有周密的策划, 作品整体上要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虽然没有明确的采访对象, 也没有预先确定的采访主题, 但是在实践启动之前, 指导老师一定要提前做好前期的调查和周密的策划, 否则仓促上阵, 难免沦为“行新闻采访实践之名, 成旅游观光之实”。行走新闻实践需要整体策划, 考察对象和写作主题要紧扣时代脉搏,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采访日程要充实、细致, 并逐一落实。

四、结语

当下新闻处在一个融合媒介的时代,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面临缺乏名记者的尴尬处境。名记者不可能在象牙塔里培养, 也不可能仅仅进行多次重复实践、简单积累而成, 而是需要一种关涉知识、能力、意识和责任的全方位锻炼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 行走新闻实践就是这样一种锻炼模式, 是培养优秀记者最为有效的方式。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经过2-3年的系统专业学习和基本的专业技能训练之后, 通过行走新闻实践可以有效地整合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从而为今后真正进入社会媒体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4][9]范军, 张国轩.巡回采访实录:一种有效的新闻报道形式[J].新疆新闻界, 1989 (3) :17.

[2]张洁.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J].新闻大学, 2006 (3) :32.

[3]刘成友.记者是行者:“跑两会”与“走基层”[N].人民日报, 2011-03-09 (04) .

[5]严红枫.让学生“动”起来[N].光明日报, 2010-06-18 (02) .

[6]张风.巡回采访[J].新闻大学, 1982 (3) :31.

[7]赵忠诚.高校校园安全危机成因分析[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09 (4) :43.

[8]杨保军.新闻控制:实质与特征目的与限度[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29.

记者要在行走中写出好新闻来 篇2

双鸭山市的新闻媒体坚持把开展“走转改”活动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坚持顶层设计, 不断深化拓展, 并取得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作为其中的一名记者, 我也参与其中, 带着感情, 带着真诚, 带着责任, 沉下身去接“地气”, 脚踏实地转作风、情真意切改文风。

我认为, 深入基层的新闻报道不仅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还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走转改’活动, 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只有敢于、乐于、善于为人民群众鼓与呼, 才能赢得基层的信任。

走基层———我们的记者紧跟中央和省市精神, 在“走转改”活动中总结经验, 不断在基层写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批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的好稿件, 深受广大读者关注和喜爱, 也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亦是未来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 以建设“时代新城”的创新举措, 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努力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报社记者在走基层中写出了“时代新城, 让农民变市民”等一组稿件, 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和省长王宪魁等省领导先后来双鸭山视察了时代新城建设项目。吉炳轩对集贤县“时代新城”建设理念新、转移农民快、农民变市民的做法给予高度赞扬, 王宪魁希望双鸭山把安居工程同城乡建设结合起来, 拉开城市框架, 建设好新农村, 打造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整洁优美、功能配套的宜居环境, 让群众居住得安心舒适。

我的体会是:进社区、访民生, 与居民手牵手互动;下农场、入农户, 与农民心贴心交流;走车站, 入现场, 与群众情换情体验。深入基层, 不仅要用真心交流、真情打动, 更重要是解决实际问题, 不走过场, 力求实效。

转作风———我们的记者把“贴近生活”的目光一直转向人民群众, 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放在首位, 把新闻报道视角转到群众最关心的角度上来, 把工作性采访报道转变到贴近性报道上来, 真正使新闻报道成为人民群众的“好参谋、好帮手”, 拉近新闻与读者的距离。

2011年10月25日, 我的同事在基层走访时写出了一篇“桥面裸露大洞、一年近10人受伤矿工大厦每天几百人走危桥”的报道, 见报后引起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高度重视, 并作出重要批示。11月7日, 龙煤双鸭山分公司路桥公司出资6万元对危桥进行修缮。获知此消息的业户和市民前来围观并感叹———媒体真的起到作用, 这么快就修好桥了, 真没有想到这点小事竟得到了市委书记的高度关注, 感谢媒体仗义执言, 为民解忧。

2012年2月17日我报安邦河晚刊走基层记者以《15岁少年独自撑起沉重的家》为题报道了岭东区外来15岁少年张国超一家所接连遭遇的不幸和生活的艰难,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一些单位部门以及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 先后为其送去现金10000余元, 捐赠物品累计折合人民币近5000元, 使张国超的学习和生活有了保障。

我的体会是:及时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为他们提供最需要的信息及政策法规等。察民情, 解民意, 把新闻做到他们的心坎上。

改文风———我们的记者把“贴近群众切身利益”当作首位工作来抓, 记者在写时政、要闻、民生等一些老套的新闻报道稿件的同时, 深刻思考、转变观念、认真总结, 密切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改进报道的角度和写作文风, 以更好的提高新闻记者服务意识和职业水平。

2012年4月份我报社的记者在走基层中发现曾经环境秀美的岭西, 河道上私建公厕和乱扔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记者写出了《污染源遍布河道粪便污水直排入河》的报道, 引起了岭东区委区政府和区环保等部门的重视。5月3日, 岭东区组织百余人, 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河道垃圾清除行动, 共清理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漂浮物共计500余吨, 拆除沿岸厕所10余个, 植树200余株, 维修整治河道2000余米, 岭西重新变的美了起来。5月7日, 我们的记者再次深入这里, 写出一篇题为《让安邦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报道, 消除了社会和群众对岭东区的不好看法。

让作文行走在实践的大道上 篇3

一、在玩乐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特级教师周一贯倡导“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点”。教师应在儿童的玩乐天性与作文教学之间架设起彼此互通的“管道”, 让学生在玩乐中解放眼、耳、嘴、手、脚, 调动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从而使作文成为他们“心灵之声”的交响曲。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习作亦然。“米”从何而来?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的“‘前’作文”教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小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 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在作文前, 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让学生随时观察记录活动过程中的点滴情形, 在游戏中学习观察、学习写作。让学生先“玩”后“写”, 在先试、先演、先赛、先做的过程中, 经历感知、体验、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过程,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激发童真的真切表露,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领略活动过程, 体验成功喜悦……学生自然情绪高昂、思维活跃、乐于表达。

二、在历练中增强学生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要“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自信心, 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成功体验是一种使人身心愉悦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焕发出蓬勃的习作热情。朱春亚老师在《给“习作接力跑”的有力助推器》中提出了六项指导学生习作“接力跑”的方式:开办“习作题目超市”, 实施“团队荣誉捆绑”, 举行“词汇积累秀”, 开设“书面留言板”, 进行“好题招标会”, 出版“班级美文荟萃”。通过一系列创新舞台的搭建, 唤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唤醒了沉睡在他们内心深处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以及联想、想象和创造的意识, 同时激活了储藏在他们记忆仓库里的习作语言及其组合方式, 并促使这些经验、知识、语言相互碰撞和链接, 最终让学生创作出一篇篇内容、思想、语言等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习作。管建刚老师的“班级作文周报”, 利用班报、校刊等阵地随时展示学生的作品, 并在作品中附上老师热情洋溢的批注等。在这样的展示中, 学生往往会“莫名”地爱上作文。

三、在评价中提升学生的水平

行走新闻实践 篇4

一、讲述故事大概

寓言故事内容往往比较精炼, 通俗易懂, 很适合训练学生复述。学生通过自主阅读, 对寓言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 在教学一篇新的寓言故事之前, 可以让学生先讲讲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 可以是对整个故事的介绍, 也可以是对其中人物形象的描述。讲述是否完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让学生通过回顾其中的故事或人物, 逐渐走近寓言, 并激活相关认知, 进而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期待。

学生对于寓言内容的了解是学生进一步领悟寓意的基础。学习新寓言时, 也可以在学生了解故事内容之后让学生讲讲故事。让学生讲述寓言故事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 调动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强化对寓言的元认知;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寓言故事的了解情况, 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方法, 而这本身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有效训练。

二、品悟“人物”角色

品悟“人物”角色特点是领悟寓意的关键环节, 抓住描写“人物”角色的关键词句反复揣摩, 寓言中的“人物”特点就会逐渐显现出来。以《橡树和芦苇》为例:

师:《橡树和芦苇》这个故事中, 你觉得橡树怎么样?

生1:自高自大。

生2:目中无人。

生3:狂妄。

生4:不可一世。

师:芦苇呢?

生5:不卑不亢。

生6:有自知之明。

生7:知己知彼。

生8:柔里带刚。

师:分别结合文中句子说说。

在学生形成对角色的初步印象之后, 再让其回到文本, 回归语言, 结合句子再来揣摩表达方式, 是学习文本语言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之后, 指导其读好相关语句, 体会“人物”特点, 这样学生就能够对文本语言的表达构建起形式层面的认知, 而不仅仅是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语言训练和文本内容的拓展就会紧扣中心, 避免信马由缰, 偏离文本的核心取向。

师:从《橡树和芦苇》这个故事中, 你想对橡树说些什么?想对芦苇说些什么?

生1:不要嘲笑别人的弱小, 内在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生2:面对危险, 当你的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 应该学会随机应变, 相机而动, 而不是一味地硬拼。

生3: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弱点, 更应该多学学别人的优点。

……

如何读寓言, 是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但是学生往往只关注故事的内容, 对于寓意也是囫囵吞枣, 一知半解。而寓意才是寓言的生命, 让学生从故事走向寓意的有效方法, 就是让其分析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 进而领悟寓意。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总结阅读寓言的路径——知故事、品形象、悟寓意。无论是复述故事的内容, 还是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都能让学生在探寻阅读途径的同时得到口语表达训练, 做到学习过程亲历, 学习结论自得, 学习智慧共享。

三、探讨阅读方法

1. 学会比较——读深文本

在不同的寓言故事中, 不同的人物角色常常会表现出相同的特点。比较一下两个不同故事的相似之处, 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如学习《橡树和芦苇》、《鹰和鸡》这两则寓言,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 橡树和鸡有相似之处, 看问题片面, 嘲笑别人弱点或平常的一面, 而看不到别人优秀的一面。

(2) 两则寓言都启示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

这时候, 教师应给予及时总结, 告知学生, 从不同寓言中读出相同东西, 这叫“异中求同”, 是对寓意的丰富和深化。即使同一则寓言, 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我们需要交流, 这样才能开阔视野, 丰富理解。就一则寓言来说, 其核心价值取向往往是在多向交流以后才达成的。

我们还发现同一个角色在多个故事中出现, 比如《克雷洛夫寓言》中写到狐狸这一角色的就有十几处之多:《乌鸦和狐狸》、《狐狸和土拨鼠》、《悔过的狐狸》等等。写到鹰的也不少, 如:《鹰和鸡》、《鹰和蜜蜂》、《鹰和蜘蛛》等等。

这些相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故事中所代表的形象也不一样, 通过让学生比较相同的角色在不同故事中的形象特点, 学生会逐渐认识到“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以《鹰和鸡》、《鹰和蜜蜂》两个故事为例, 说说鹰在这两个故事中有什么不同, 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1) 《鹰和鸡》中的鹰是被鸡嘲笑的对象, 而《鹰和蜜蜂》中的鹰是嘲笑蜜蜂的。

(2) 《鹰和鸡》中的鹰是不爱张扬的强者形象, 而《鹰和蜜蜂》中的鹰是自高自大、到处炫耀的一类人的代表。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及时点拨“同中求异”的阅读方法, 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触类旁通, 逐渐拓展阅读寓言的视野, 建构起阅读寓言的方法。

2. 学会联系——读活文本

从寓言中我们常常会发现, 寓言中的形象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个人吗?的确是这样, 寓言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社会生活画卷。从这里面我们能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读出千姿百态的人间万象, 领悟做人的道理。

在学习《鹰和鸡》这则寓言的时候, 一位同学说道:“还说他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呢, 这次都考那么点分数, 比我还少呢, 不配当三好学生。”可他很少想一想, 人家在其他方面比他强得多。这位同学和《橡树和芦苇》中的那棵橡树是何其相似啊!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 让学生对寓言中的角色进行比较, 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又给学生的口语交际赋予了思想的内涵。让学生对不同文本中的同一形象进行比较, 学会寻找他们的异同点, 让学生逐步学会求异思维。让学生联系生活去读厚文本, 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语言表达的深刻性和条理性, 依据文本学习表达, 正是阅读教学的本位所在。

四、创生阅读体验

寓言的内容简明, 往往留给读者很多创造的空间,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 让学生在对寓言的再创造中历练语言, 升华寓意。如《橡树和芦苇》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想象:橡树倒了之后, 它会怎么想, 芦苇会怎么说, 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大家续写一个故事, 写好后再讲给大家听。

【行走新闻实践】推荐阅读:

行走,行走作文09-01

行走数据06-01

行走机构06-15

行走方式07-10

不能行走08-27

诗意行走09-08

行走模型09-14

行走07-24

行走的生命08-01

文明行走礼仪06-04

上一篇:正十八烷下一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