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基因突变

2024-05-18

K-ras基因突变(通用6篇)

K-ras基因突变 篇1

胰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0%,而未手术者仅为1.8%。提高疗效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水平。影像学检查所见常需细胞学的最终结论,而ERCP(内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术)时胰液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仅为50%~76%。已开展针吸组织、胰液、粪便标本、血浆K-ras基因检测的研究。最近从胰腺癌的标记物联合诊断上给胰腺癌的早期鉴别带来了新的观念。以K-ra联合CA1929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0%,而K-ras联合P16和DPC4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敏感性至96%。本文就K-ras基因突变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筛检的前瞻性研究进行综述。

1 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K-ras基因位于染色体的12p12,长度约45 000个碱基对。编码2.0 kb,高度保守位于膜上的p21-ras偶联蛋白,功能是将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信号由激活的受体传导于蛋白激酶[5]。研究表明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性[1]。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2]。有学者研究证实在胰腺癌切缘正常组织→癌周导管增生→癌周不典型增生→胰腺癌过程中,K-ras突变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1.1 Ras蛋白

正常情况下,ras蛋白始终处于GDP结合失活和GTP结合激活两种状态的循环中。一般p21的GTP酶活性很弱,当和GTP酶激活蛋白(GAP)结合后其水解速度可提高1万倍而使p21失活。p21和GDP结合后可以激活鸟苷酸释放蛋白(GNRP),GNRP使p21释放GDP结合GTP,因此通过GTP和GDP的相互转化可以有节制地调节p21对信号系统的开启和关闭,完成生长分化信号传入细胞内的过程。K-ras基因点突变一般指发生在密码子12,13,61上的点突变[3,4],可使K-ras基因激活,K-ras基因激活构成癌基因,其表达产物ras蛋白发生构型改变,功能也随之改变,与GDP的结合能力减弱,和GTP结合后不需外界生长信号的刺激便自身活化。此时ras蛋白内在的GTP酶活性降低,或影响了GAP的活性,使ras蛋白和GTP解离减少,失去了GTP与GDP的有节制的调节,造成细胞不可控制地增殖、恶变。

1.2 信号传导途径

活化状态的ras蛋白通过ras-raf-MEK-MAPK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该通路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连造成细胞不可控制的增殖、恶变。此外研究还发现该信号转导途径与癌细胞的侵袭力相关[5]。活化状态的ras蛋白还可通过,ras-ral/cdc42-MEKKI-JNK/SAPK,ras-PI3K-Akt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促进细胞恶变。另外K-ras基因能下调经DPC4-SMADsTGF-2β途径产生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效应[6]导致细胞生长失控。K-ras突变与p16失活是相互关联的,而P16-CDK-cyclin D-Rb途径的失控导致细胞分裂周期的失控。

2 K-ras基因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B超、CT或EUS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FNA)细胞学已在临床普遍开展,但对胰腺小病灶其诊断价值有限,临床上对疑有胰腺癌患者经皮细针穿刺检测K-ras-12密码子点突变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Pinto等[12]研究发现FNA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76%,K-ras-12密码子点突变检测则为82%,而细胞学加上K-ras-12密码子点突变检测其诊断敏感性可提高到94%,提示K-ras-12密码子点突变分析可增强胰腺癌FNA细胞学诊断敏感性[7]。

由于90%以上的胰腺癌起源于导管上皮,因此可利用内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术(ERCP)检查收集胰液进行相关癌基因的检测,并且胰液K-ras-12密码子点突变早于影像学表现[8]。胰液标本K-ras基因突变检测诊断胰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58.3%)和特异性(88.5%),但是检测到K-ras-12密码子点突变是否就意味着肿瘤和恶性病灶的存在,目前有不同的看法[9]。

Caldas等[10]用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出胰腺癌患者粪便中K-ras突变率为55%(6/11)。与直接收集胰液相比,粪便中检出率较低,并且25%大肠癌和30%大肠腺瘤粪便中也可检出K-ras变异,所以这种方法的特异性不高,但由于简单易行,可用于胰腺癌的普查。

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利用血浆代替以往的样本,采用连续富集酶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CED-RFLP/PCR)检测K-ras基因的突变[11],正常人血浆中有极微量的DNA,其浓度大约10 ng/ml,而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NA浓度常常显著增加,而且这种DNA来源于恶性肿瘤细胞。Shapiro等[12]检测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浆DNA浓度平均为(171~646)ng/ml,实验结果显示,所研究的胰腺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为73%,无假阳性率,优于报道的经ERCP收集胰液、十二指肠液的结果,但低于使用相同的CED-RFLP PCR法报道的细针穿刺结果,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67%、63%和80%[13,14,15]。虽然血浆没有组织标本检出率高,但克服了应用组织标本的弊端。现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单纯血浆检测是诊断胰腺癌的一项重要方法,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够满意。目前研究发现,将敏感性较高的三个指标K-ras、CA1929、CA242两两组合联合检测,采用平行法(两项指标之一为阳性即为阳性)分析检测的敏感性,采用系列法(两项指标均为阳性才为阳性)分析检测的特异性。结果显示,与单个指标相比,三个组合经平行法联合检测均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系列法联合检测均可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其中以K-ras联合CA1929检测的价值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0%以上[16]。显示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Salek于2007研究表明对于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基因检测技术是K-ras基因突变分析联合P16基因9p的杂合性缺失(LOH),K-ras基因检测联合P16和DPC4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敏感性至96%,通过Youden指数表明既提高敏感性又增强特异性的检测手段是单一的K-ras(70%)或者联合LOH9p(57%)检测,由于采用肿瘤标志物能大大提高其检测的特异性,恶性肿瘤,通常已经依靠单一的正向检验表明。因此,只有负反馈样本,通过进一步标记,随后进行测试,以便增加这种检测的成本效益[17],有学者认为c-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除在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中检测到之外,还在部分胰腺外分泌良性肿瘤和慢性胰腺炎及胰腺非典型性增生组织中检测到[18]。出现K-ras基因突变并不能诊断胰腺癌,认为从胰液、胆汁、十二指肠液、粪便、外周血中检测K-ras-12密码子点突变来诊断胰腺癌,是为细胞学、影像学、酶学等检查的重要补充。

3 小结

综上所述,人们在K-ras基因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将之应用于胰腺癌的基因诊断中,获得了一定的临床意义。已有证据表明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尚未发现的异常基因可能起主要作用。未来的分子标志物研究领域内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在胰腺癌的早期阶段。

摘要: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K-ras基因突变率最高,K-ras基因突变通过多条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使细胞增生,转化和抗凋亡,最后恶变。胰腺癌患者的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是对胰腺癌有效的早期基因诊断方法,而K-ras联合其他基因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总结近10余年来胰腺癌K-ras基因突变研究的进展及其在胰腺癌筛检和诊断中的价值。

关键词:胰腺癌,K-ras基因,诊断

K-ras基因突变 篇2

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节重点是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以及基因突变的原因。难点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概念枯燥,学生参与的时间少,如何化繁为简用具体的、形象的实例去剖析概念,就成为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我采用分析联系遗传学上的典型病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基因突变的定义。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突破“基因突变的特点”,学生通过具体的资料,直观的得出结论,归纳出特点。关于基因突变的意义,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分析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利用图示引导学生回忆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是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如何发生的,有什么样的意义。最后针对本节课进行课堂小结,比较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加深学生的印象。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分析基因突变特点过程中,没有用实例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与随机性进行分析比较,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在讲解基因突变的类型时,由于很多同学前面的减数分裂知识的遗忘,导致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不理解,进而对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和类型的不理解。

K-ras基因突变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检测标本分正常皮肤、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3组,均为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存档蜡块。其中,正常皮肤10例,皮肤病理性瘢痕16例,皮肤瘢痕癌20例。临床有瘢痕形成史,确诊为皮肤瘢痕癌者,从瘢痕形成到癌变的时间最短1年,最长40年。

1.2 试剂

AxyPrep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上海百赛公司,PCR反应试剂盒购自北京天根公司,K-ras基因引物设计参照文献[2]设计,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扩增目的片段长度162 bp,上游引物序列为5'-CTGCTGAAAATGACTGAATA-3',下游引物序列为5'-ATGGTCCTGCACCAGTAATA-3'。兔抗人K-ras多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S-P免疫组化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1.3 方法

1.3.1 免疫组化(SP法)

每组每例石蜡标本连续切片4张,切片厚4μm,备用。用已知阳性的结肠癌作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微波抗原修复,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经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干燥、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3.2 基因突变检测

(1)DNA的提取:选取皮肤瘢痕和瘢痕癌各14例,从石蜡组织中提取DNA,按AxyPrep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DNA。(2)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2×Taq PCR MasterMix 25μL,P1和P2各2μL,模板4μL,加去离子水至50μL。反应条件:94℃预变性5 min,94℃1 min,55℃45 s,72℃1 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取PCR扩增产物、分子量标准Marker各5μL分别与1μL 6x上样缓冲液混合后,点样于2%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后观察结果。(3)测序:PCR扩增产物送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采用双向测序)。

1.4 结果判断

1.4.1 结果判断标准

K-ras蛋白阳性表达信号呈棕黄色、颗粒状,定位于细胞质。PCR扩增观察到162 bp的单一条带表明扩增成功。

1.4.2 阳性表达检测

采用CCD成像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400倍),应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检测K-ras蛋白阳性染色表达水平(即阳性面积代数和与分析区域面积的比值,值越大,阳性表达水平越高)和表达强度(即平均光密度值,值越大,阳性表达强度越高),各取平均值,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Spearman等级相关。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突变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免疫组化结果

K-ras蛋白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瘢痕上皮呈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主要见于颗粒层和棘细胞层,基底层可见阳性细胞,且瘢痕上皮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皮肤表皮明显增多,在瘢痕癌中呈强阳性表达(图1~3)。其表达水平(阳性面积)、表达强度(平均光密度)在正常皮肤、皮肤瘢痕和瘢痕癌之间有差异(FPA=10.295,PPA=0.000<0.05;FOD=3.506,POD=0.039<0.05),瘢痕癌组分别与正常皮肤组和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附表。

注:PA代表阳性面积代数和/分析区域面积的比值;OD代表平均光密度;1)与正常皮肤组比较,P<0.05;2)与皮肤瘢痕组比较,P<0.05

2.2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从14例皮肤瘢痕和14例瘢痕癌石蜡组织中提取DNA,针对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选择及合成引物,经PCR反应,28个样本均成功扩增出162 bp的K-ras基因片段。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均未检测出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GGT、13位密码子GGC的突变。

3 讨论

3.1 皮肤瘢痕癌中K-ras蛋白表达的意义

RAS基因家族包含3种功能性基因:H-ras、N-ras和K-ras,编码产物均为分子量为21 kD的RAS蛋白。RAS蛋白是一种细胞信号传递蛋白,具有小GTP酶活性[3],对细胞外信息的跨膜传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能是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被称为细胞信号网络传递中的“分子开关”,在细胞外刺激所产生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处于中枢地位[4]。RAS基因作为第一个被鉴定的人类癌基因,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K-ras蛋白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瘢痕上皮呈弱阳性表达,但是瘢痕上皮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皮肤表皮明显增多,在瘢痕癌中呈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分别与正常皮肤组和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提示:瘢痕癌组织有着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的K-ras高表达,K-ras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关于K-ras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的机制,目前认为K-ras蛋白持续处于活化状态,可与下游的效应蛋白结合产生第二信使,不停的传递生长分化信号,使细胞增殖失去控制,导致细胞恶性转化[5];同时调控细胞生存,细胞凋亡减少也加速了这一过程。

3.2 皮肤瘢痕癌中K-ras基因的突变分析

Ras基因最常见的激活方式是点突变,约有30%的人类恶性肿瘤存在Ras基因的点突变[6]。最常见是K-ras的点突变,常见的突变位点是12、13、61密码子,其中又以第12位密码子突变最常见,而且多为GGT突变成GTT[7]。在对人体肿瘤的研究中,K-ras基因突变多表现在胰腺癌(90%)、结直肠癌(50%)、肺癌(30%)、子宫内膜癌和胆管癌。在皮肤肿瘤中JAN GERRIT等[8]从3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和12例鳞状细胞癌中,仅发现4例基底细胞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存在K-ras基因12位密码子点突变,其突变率似乎较低。本研究在14例皮肤瘢痕癌中均未检测出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GGT、13位密码子GGC的突变,提示在瘢痕癌中可能不存在K-ras基因这两个位点突变,K-ras基因在瘢痕癌中的激活表达可能还有其他方式,或者突变于其他位点,也揭示了K-ras基因在不同来源肿瘤组织中的激活形式和突变位点可能有特异性。另有报道,在皮肤的癌前病变中可检测出某些基因的突变,NINDL等[9]研究75例光化性角化病(AK),发现1例有H-ras基因突变,5例有P53基因突变,ZARAVINOS等[10]测序分析26例AK,发现1例H-ras的12位密码子第2碱基G>T置换,研究者认为在非肿瘤性病变进展为恶性病变的过程中基因突变可能是一个早期事件。本组在14例皮肤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未发现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该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有异,可能与受检标本量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皮肤病理性瘢痕与瘢痕上皮癌变发展成为瘢痕癌,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事件,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组将进一步研究报道Ras基因家族中H-ras和N-ras在瘢痕和瘢痕癌中的表达和突变情况,探讨Ras基因与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SERVOMAA K,KIURU A,KOSMA VM,et al.p53 and K-rasgene mutations in carcinoma of the rectum among Finnish women[J].Mol Pathol,2000,53(1):24-30.

[2]SATISH L,LYONS-WEILER J,HEBDA PA,et al.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in isolated keloid fibroblasts[J].Wound RepairRegen,2006,14(4):463-470.

[3]VAKIANI E,SOLIT DB.KRAS and BRAF:drug targets andpredictive biomarkers[J].J Pathol,2011,223(2):219-229.

[4]SCHAICH M,LLLMER T.Mdr1 gene expression and mutationsin Ras proto-oncogen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Leuk Lym-phoma,2002,43(7):1345-1354.

[5]甄时建,杨举伦.以ras信号通路为靶标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5):607-611.[5]ZHEN SJ,YANG JL.Ras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target an-ti-cancer therapy progres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Experimental Pathology,2008,24(5):607-611.Chinese

[6]YU SH,WANG TH,AU LC.Specific repression of mutantK-ras by 10-23 DNAzyme:Sensitizing cancer cell to anti-cancertherapies[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09,378(2):230-234.

[7]KARNOUB AE,WEINBERG RA.Ras oncogenes:split personali-ties[J].Nat Rev Mol Cell Biol,2008,9(7):517-531.

[8]VAN DER SCHROEFF JG,EVERS LM,BOOT AJ,et al.Rasoncogene mutations in basal cell carcinomas and squamous cellcarcinomas of human skin[J].J Invest Dermatol,1990,94(4):423-425.

[9]NINDL I,GOTTSCHLING M,KRAWTCHENKO N,et al.Lowprevalence of p53,p16(INK4a)and Ha-ras tumour-specificmutations in low-graded actinic keratosis[J].Br J Dermatol,2007,156(Suppl 3):34-39.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案 篇4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能力方面

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方面

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K-ras基因突变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46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胰腺癌患者24例,将其作为研究组,非胰腺癌患者2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6.9±8.6)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7.1±8.2)岁。两组受检人员在性别比例构成、平均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时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3ml左右外周静脉血,于常温下进行15min的离心,对血清进行分析,放于低温保存备用。根据QIAamp Blood Kit操作步骤进行DNA的抽取,采取突变富集PCR-RFLP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要求执行,若电泳结果为135bp条带表示突变阳性。采取放免法检测CA19-9,若结果>30U/ml则表示阳性,反之则是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本文全部数据均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查诊断,研究组中有18例患者K-ras基因发生突变,K-ras基因阳性率为75.0%;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K-ras基因发生突变,所获阳性率为13.6%,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19-9的检测上,研究组有17例患者为阳性,所获阳性率为70.8%;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为阳性,所获阳性率为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A19-9与K-ras基因突变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1中数据的分析可知,和各指标单独检测结果相比较,联合CA-19-9和K-ras基因检测所获敏感性更高。

3 讨论

胰腺癌症状表现取决于癌病变位置、邻近器官累及、病程早晚和有无转移等,该病病程短、恶化速度与病情发展速度均比较快,常见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者饱胀不适,尽管存在自觉痛,但非全部患者均存在压痛,若存在压痛则与自觉痛位置相同,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黄疸、消化道症状(恶心、食欲不振、腹泻、黑便或者呕吐等)、症状性糖尿病、消瘦、血栓性静脉炎、乏力、精神症状、腹水或者其他等[4]。在胰腺癌的临床诊治中,基于患者发病特点,多认为年龄超过40岁、无诱因腹痛、腹泻、饱胀不适、腰背部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无家族病史突发性糖尿病或者胰腺炎反复发作等为胰腺癌高危人群,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到院就诊时应特别注意,同时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应和胆囊癌、胃部疾病、壶腹癌、黄疸型肝炎、原发性肝癌、胆石症、急性胰腺炎以及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相区别[5]。

在胰腺癌检查诊断中,CA19-9作为常用肿瘤标记物,因其于很多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疾病均可表达,因此在胰腺癌检查诊断特异性、敏感性上不是很高。在正常状态下,K-ras蛋白所处位置在细胞膜内表面,和GTP相结合后可把K-ras蛋白水解成为GDP,于信息传递和细胞分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K-ras基因发生突变以后,其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此时K-ras基蛋白氨基酸序列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机体内GTP酶活性下降,不可快速分解成为GTP,并产生相应的刺激信号,促使细胞生长,于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胰腺癌早期就可出现K-ras基因突变,因此可当作早期检查诊断胰腺癌的标记物[6]。本文结果显示,和对照组非胰腺癌患者相比较,研究组中胰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高,同时和单个检测指标相比,联合检测CA19-9和K-ras基因突变所获敏感性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胰腺癌临床诊断中,K-ras基因突变是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获得比较准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以此为胰腺癌早期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胰腺癌行CA19-9与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到本院实施诊治的24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基于此,选择同时期到我院实施诊治的22例非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对象入院时采集外周静脉血,经血浆分离提取DNA,检测CA19-9和K-ras基因突变,比较分析两组受检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有18例患者K-ras基因突变为阳性,阳性率为75.0%;对照组K-ras基因突变为阳性3例,阳性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单个指标检测所获敏感性明显低于联合K-ras基因突变与CA19-9诊断的敏感性。结论:胰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联合实施K-ras基因突变与CA19-9检测,检出率高,诊断结果更为正确且合理。

关键词:胰腺癌,K-ras基因突变,CA19-9

参考文献

[1]滕卫军,朱以军,陈燕萍,等.粪便K-ras12基因突变和血清CA19-9CEA联合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2):184-185.

[2]靳大川,李军.平行检测血清CA19-9和血浆K-ras突变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08-113.

[3]李宁,沈世强,刘建超,等.血清CA19-9,CA242,CEA及CA125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3):300-304.

[4]展超,金宇,张玉宝,等.早中期胰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糖链与CA19-9、CEA检测比较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5,29(1):7-11.

[5]王小玮,高军,顾俊骏,等.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活检物中Kras基因定量检测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3):126-130.

K-ras基因突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7—01~2008—11期间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及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确诊患者,具体分组如下:(1)胰腺癌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0~80岁,所有病人均经手术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证实。(2)良性胰腺病组36例,包括慢性胰腺炎24例,急性胰腺炎12例。(3)正常组20例,为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

(1)取外周静脉血5mL。分别注入肝素抗凝的试管1mL,分离血浆。另4mL注入试管中待凝固后分离血清。血浆标本保存在-70℃的冰箱内待测。血清CA-199与SA在一周内进行测定。血浆K-ras采用PCR扩增,SA的测定用全自生化分析仪日历7600测定,CA-199的测定用全自动Elecsys2010。(2)K-ras基因的测定:测定血浆K-ras基因密码子12突变采用突变富集聚合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ELP)法,可以检测出第12密码子的所有突变。引物合成委托上海生工工程公司合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i2检验。

2 结果

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见表1~4。

i2=134.96,P<0.05。

由上表可知,胰腺癌组血浆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显著低于胰腺癌组。

由上表可知,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上表可知,K-ras、SA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组中阳性率可达94.4%,较单独一项检测的阳性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3 讨论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胰腺癌的发生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从致癌因素作用于正常细胞到形成临床上可检测到的肿瘤往往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潜伏期,有文献报道了40例由隐匿性胰腺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从发病到诊断平均达9个月[1]。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胃癌、内分泌肿瘤、甲状腺滤泡细胞癌等K-ras基因都有不同等比率的突变[2]。国内外学者报道K-ras基因在胰腺癌突变率为50%~100%[3],被认为是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靶。自从Bitx(1936)[4]从牛颌下腺分离出唾液酸以来,人们对其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他在体内细胞识别、免疫反应等许多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SA的含量与细胞恶变、癌转移、浸润、失去接触性抑制、细胞黏附性降低以及肿瘤抗原性密切相关。近年来还发现带瘤动物及肿瘤患者的瘤体及血液中SA含量增加并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随病情的缓解而降低,从而被作为恶性肿瘤的存在和发展监控的一个指标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很多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监控。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检测K-ras基因、血清SA、可提高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性,弥补了单一检测的不足,而且是对细胞学、影像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可用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同时K-ras基因点突变在某些胰腺良性病变中发生,这些良性病例突变常列为胰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对K-ras基因突变阳性者随访,可能有助于早期胰腺癌的发现。

摘要:目的:研究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血清唾液酸联合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术前的36例胰腺癌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及20例正常人,同时行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唾液酸血清水平的检测,利用统计学方法t检验和2χ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胰腺癌中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率为69.4%,较胰腺良性病变的8.3%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血清唾液酸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比单独检测均有提高,且胰腺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该基因点突变检测对胰腺癌有诊断价值。K-ras基因点突变在某些良性病变中出现(如慢性胰腺炎),这些良性病例突变列为胰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对K-ras基因突变阳性者随访,有助于早期胰腺癌的发现。

关键词:胰腺癌,K-ras,SA,多聚酶链反应

参考文献

[1]Mujica VR,Barkin JS,Go VL.Acute pancreatitis secondary topancreatic carcinoma.Study Group Participants[J].Pancreas,2002,21(4):329-332

[2]袁耀宗,王兴鹏主编.胰腺病学新进展与新技术[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9

[3]陈兴玲,朱萱.胰液检查在早期胰腺癌诊断中的进展[J].江西医药,2002,37(2):154-157

上一篇:工程建设项目下一篇:节能型医院的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