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现状分析(共12篇)
网络的现状分析 篇1
一、网络广告的概述
1. 网络广告的含义
网络广告就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即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 在互联网刊登或发布广告, 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
1997年3月, 在中国的CHINABYTE网站上出现了第一条商业性的网络广告, 标志着中国网络广告的诞生。
2. 网络广告的优势
(1) 自由性与互动性优势
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 其最大的优势不是表现在客观因素上, 而是表现在主观非强迫性上。网络广告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广告形式。消费者拥有比传统媒体更大的自由。他们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 根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是否接收, 接收哪些广告信息。一旦消费者选择点击广告条, 其心理已经首先认同, 在随后的广告双向交流中, 广告信息可以毫无阻碍的进入到消费者的心理中, 实现对消费者的完全劝导。
(2) 跨地域性优势
网络具有全球性、跨地域性特点, 因此通过互联网络发布广告信息范围广, 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传播角度看, 作为广告媒体, 其传播信息的范围越广, 接触的人越多, 广告效应越大。从广告投放市场看, 用户市场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即使是一家小公司, 都有可能迅速成为知名企业。
(3) 低成本高容量优势
在互联网上广告主提供的信息容量是不受限制的。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可以提供数量众多的广告信息和说明, 而不必顾虑传统媒体每分每秒增加的昂贵的广告费用。
(4) 视听效果的综合性优势
网络是伴随着新科技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告由于先进的科技, 具有了传统媒体在文字, 声音、画面、音乐、动画、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方面的一切功能, 实现了完美的统一。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广告在传播信息时, 可以在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方面给消费者以全面的震撼。
(5) 实时性与持久性相统一的优势
网络媒体具有随时更改信息的功能, 广告主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广告内容的更改, 并且网络媒体也可以长久保存广告信息, 广告主可以随时等待消费者查询, 从而实现了实时性与持久性的统一。
(6) 市场定位精确的优势
一切广告的投放都需要精确的市场定位。一方面是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标市场的精确性。网络上诸多群体的组织成员往往具有共同的目的和兴趣, 无形中形成了一个个具有相似需求的顾客群。另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待广告的主动性上。上网是按时付费的, 消费者浏览站点的时候, 只会选择真正感兴趣的广告信息, 所以网络广告浏览的主动性高于传统广告。
二、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
1. 市场细分形式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各细分形式中, 品牌图形广告市场规模为90.2亿元, 同比增长12.2%, 仍然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达43.5%;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达69.5亿元, 其市场份额位居次席, 为33.5%。视频广告市场规模为5.7亿元, 虽然其市场份额仅为2.8%, 但同比增速远超其他细分形式, 高达72.0%;而富媒体广告也表现不俗, 增速达37.5%, 其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5.7%上升至2009年的6.4%。
中国网民偏好的互联网应用更具娱乐性, 而视频网站以其丰富的娱乐资源正好契合了中国网民的需求, 从而使得视频网站的媒体价值得到凸显。
2. 中国网络广告的特点 (1) 市场竞争激烈
网络广告市场的兴旺, 不仅促使原来的广告代理商向网络广告行业倾斜, 也催使越来越多的广告代理商加入到网络广告市场。面对巨大的利润空间, 互联网广告市场已经成为很多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网站之间的竞争也就愈加的激烈。由于以上原因,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网络广告的出现为广告业拓展了新天地, 是对传统广告媒体的补充, 但只有掌握了网络广告的特点, 扬长避短,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先机, 才会给广告主和广告商带来无限的商机。
(2) 发展势头迅猛
根据CANA数据2007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1887亿元, 较上年增长20.1%, 2008年总体市场规模为2201亿元, 增速有所放缓, 达到16.6%。2009年规模增至2515亿元人民币左右。2008年底, 网络广告营销 (包含搜索引擎在内) 在中国广告市场所占比例已达到7.7%, 2009年底这一比例增至12.5%左右。
中国网络营销市场2007年、2008年平均50%的高速增长为这一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除了网络广告的支柱行业之外, 有更多行业的广告在网络广告上日趋活跃, 广告主数量大幅提升, 这标志着我国在线广告逐渐成熟起来。
(3) 整体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至170亿元人民币, 较2007年增长60.4%, 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奥运会为互联网企业的广告收入贡献比较大, 品牌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 各类视频网站在营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一方面受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加快, 网络广告成本进一步降低等利好因素的促进, 另一方面,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减速的影响, 2009年的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达到207.3亿元人民币, 增长率为21.9%。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 (DCCI) 预测, 2010年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转折点, 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303.2亿元人民币.
(4) 关键词搜索成为网络广告新的增长点
不管是传统媒体上的广告, 还是网络媒体上的旗帜广告、按钮广告等, 都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为诉求的, 因而被称为“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而网络搜索引擎则代表了一种新的虚拟经济形态, 即“搜索力经济”。所谓搜索力经济, 其特征就是受众从以往的眼球被动接受信息状态转为主动搜索信息。
搜索引擎的出现很好地切合了“受众本位”的传播方式,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主动搜索信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最多, 达到39.1%;而用户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网站, 比例高达70.7%。
具体到广告上来讲, 搜索引擎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广告形态中受众被动接受的状况, 而是将受众处在信息的中心位置, 受众具有极强的选择权和主动性。另一方面, 由于搜索引擎用户在搜索信息时极强的针对性和确定性, 因而极有可能就是所搜索产品或服务的潜在购买者, 这种有效到达的广告模式也深受广告主喜欢, 因而因搜索引擎发展而带动的关键词搜索广告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中国网络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中国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 (1) 创新不够
在中国的网络媒体中, 充斥着按钮广告、旗帜广告、弹出广告等落伍的网络广告形式。这些广告形式给网民的印象更多的只是不断地骚扰, 单调无味, 很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消费者的眼球滞留时间。网络广告量虽多, 但更多的是类同性的, 不断的抄袭, 不断的模仿。
(2) 垃圾广告阻碍正常的网络浏览
伴随着中国网络广告的发展, 垃圾广告也越来越多, 许多人都深受垃圾广告的骚扰, 尤其是电子邮件广告的骚扰。只要你的电子信箱地址被广告发布者知晓, 你就无法拒绝。电子邮件广告以Mailing list的形式, 在理论上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一到无限大, 个体可以向无数的信箱发布广告邮件。利用电子邮件促销不失为一种方式, 可是, 促销者不看对象, 把那些“垃圾”强行塞入他人的信箱, 收信人既无可奈何, 又十分反感。
(3) 网民对网络广告的信任感不高
网络广告凭借自身特点和诸多的优势以开天辟地之势进入广告市场, 但步入2000后, 以网络作为载体的网络广告开始出现滑坡。传统公司包括一些互联网公司, 已经习惯了传统媒体的广告, 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网络广告同传统的广告相比, 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表现形式:媒体新、运作模式新、表现形式新、计价方法新等等。这使得广告客户在面对网络广告时持一种狐疑态度, 而现有的广告效果统计方式, 要么统计方式不科学, 导致广告效果大打折扣;要么统计数据来源不明, 令人生疑。因此, 在有限的广告预算下在网络广告和传统广告之间做出选择, 绝大部分企业还是会选择后者。
目前国内的网络广告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来自于传统企业如广告公司等, 拥有丰富的传统广告经验, 但是在对网络广告和传统广告的关系上, 不知道什么应该继承, 什么应该抛弃、什么需要修改。因此网络广告的进一步飞跃还有待于经历时间的洗礼。
(4) 监管力度不够
对于传统媒体广告, 多年来国家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范性措施。但网络广告的出现只有几年时间, 目前这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 监管上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很多网站发布虚假网络广告, 欺骗消费者;有的网站发布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发布的商品或服务的广告;有些特殊商品广告发布前未经有关部门审查, 内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些网站在广告经营中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等, 凡此种种现象都严重制约着互联网广告这一新生事物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 针对网络广告存在问题的对策 (1) 注重网络广告策划
在网络广告的策划过程中, 重视网络广告投放的细分性和准确性, 不同的广告针对不同的人群, 在传播的重点上, 要善于对自身的宣传, 要使广告做到“润物细无声”, 特别是要关注网民的口碑和社区内的BBS、公告板等内容。
(2) 加强立法, 打击垃圾广告
垃圾广告快速增长势头难以遏止, 最有力的措施还是立法;其次还要借助广大的媒体与舆论以及广大的网络浏览者的监督, 让垃圾发送者得不偿失。
特殊要尊重浏览者, 策划广告与发布广告时要站在浏览者的角度, 让广告传播给浏览者有用的信息, 而不是无穷无尽的垃圾, 做到广告闭合自由, 浏览自由, 不要将广告硬塞到浏览者的手中。
(3) 提高网民的信任
首先,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网络广告的本身必须要是真实非欺骗的, 任何形式的欺骗只能是埋葬自己的坟墓;其次针对一些网民对网络广告本身的不够了解乃至产生的可能的误解, 网络广告业也要进行适当的自我宣传;最后还要靠政府的监管, 清除部分的害虫之马, 给网络广告行业一个清朗的净空。
(4) 加大对网络广告的监管力度
目前要对网络广告实行监管, 应该实行对网络广告的在线监控。虽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网络广告的依据, 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迅速了解网络广告的发展情况。例如:当前网络广告的发布形式、网络广告特点、收费标准、发布前的审查方式、网络广告制作标准、传播特点等。
通过在线监控, 及时发现、总结网络广告发布存在的问题, 网络广告发展的趋势, 为下一步上级机关制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铺垫。另外还可以运用媒介的优势, 在网络广告行业中进行广泛的宣传, 实现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这也是当前网络广告监督管理形势的需要。同时大力宣传和提倡网络公司的经营者加强自律, 在相应的法规没有出台之前,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中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前景
1. 网络广告市场呈多元发展趋势
与传统营销渠道相比, 网络广告以其更高的性价比, 更实时准确的效果监测, 吸引了不少品牌广告主试水互联网广告, 这是中国品牌网络广告主数量在2009年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网络广告营收排名中, 共有两家搜索引擎运营商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各细分形式中, 品牌图形广告市场规模为90.2亿元, 同比增长12.2%, 市场份额仍居于首位, 达43.5%;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达69.5亿元, 其市场份额位居次席, 为33.5%。
2009年, 在中国网络广告各细分形式中, 视频广告市场规模为5.7亿元 (按广告形式统计, 仅包括视频贴片广告。视频贴片广告指视频播放前, 播放中或播放完毕后出现在视频播放框中的广告) , 虽然其市场份额仅为2.8%, 但同比增速远超其他细分形式, 高达72.0%;而富媒体广告也表现不俗, 增速达到37.5%, 其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5.7%上升至2009年的6.4%。
与此同时, 有几家垂直类媒体进入前九位, 如电子商务类的淘宝网、视频分享类的优酷网等。优秀垂直类网站的媒体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初现多元发展趋势。
2. 互动网络广告将逐渐成为主流
互联网提供了表达丰富的网络广告创意的平台, 互联网的互动特质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网络广告虽然现在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仍然以旗帜广告、弹出广告等强迫式广告为主, 但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互动特质将在网络广告中得到充分利用。
网络广告的根本特性之一就在于交互性, 网络广告的核心优势就是“双向互动”。互动不仅是互联网的强势, 而且可以吸引受众亲身投入其中, 加深对所在广告产品或服务的全面了解, 加强对所广告品牌的熟悉度和忠诚度。
在日本, 网络广告与网络趣味性互动游戏相结合已经是一种趋势, 因为这种游戏式广告最能体现网络广告的交互性。电通负责网络广告的部门的正式名称是“交互广告局”, 而不是网络广告部。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呈现网络特质并迎合受众的双向互动广告模式会在中国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网络广告的主流。
3. 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融合加快
网络和传统媒介融合的加快是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融合加快的主要原因。网络技术经过长期发展, 越来越注重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和促进。网络广告也因此更加注重文字、声音、图像的充分融合和全面利用。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网络视频广告的兴起。早在10年前, 网络视频广告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只是限于网络速度的原因, 在音色等方面的冲击力一直逊色于电视广告, 才导致吸引力不足。如今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 网络视频广告最终发展成为主流。虽然现在网络视频广告的市场规模还很小, 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这一作为电视广告延伸的网络广告必将在网络广告市场上占据更大的比重。伴随网络视频广告增长的, 是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进一步融合, 彼此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先抑后扬, 全年市场规模达207.4亿。第一季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34.3亿元, 环比下降17.3%, 同比下降4.7%跌入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谷。然而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出现较快回升。2009年全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207.4亿元, 同比增长22.0%。同时权威机构预计, 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300亿元。
摘要:网络广告充斥着因特网, 是众多网站的重要收入来源, 中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就中国网络广告的优势、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特点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就中国网络广告的未来前景发发表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网络广告,现状
参考文献
[1]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杂志, 2009 (03) [1]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杂志, 2009 (03)
[2]余爱云: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33) [2]余爱云: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33)
[3]张齐:李开复解读Google盈利模式[OL].北方IT网, 2007 (08) [3]张齐:李开复解读Google盈利模式[OL].北方IT网, 2007 (08)
[4]杜军:中日网络广告的比较与借鉴[J].现代广告, 2005 (6) [4]杜军:中日网络广告的比较与借鉴[J].现代广告, 2005 (6)
网络的现状分析 篇2
[摘 要]
本文认为网络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前制约远程学习者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我国目前网络教育学院开发和使用的网络课程作为调查和分析的对象,结合对“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二期的部分网络课程以及部分网络教育学院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的调查分析,对网络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同时提出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应用等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
从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试点现代远程教育至今,全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随着网络教育试点实践的实施,对我国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制约远程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课程问题。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课程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适应网络学习者的需求;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网络课程始终处于非主流的辅助地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当前网络课程的现状作一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网络课程之角度对远程开放学习做一反思。
本课题调查与分析的对象,涵盖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二期的部分网络课程以及部分网院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涉及网院的母体学校包括,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学科包括理论力学、日语初级教程、刑事诉讼法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脑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原理、针灸学、财政学、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动物生物化学等等。
一、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后的总体评价
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如下:
1.几乎所有的网络课程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演示”环节,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各展所长,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h动画等,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以尽可能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讲系统,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课本章节顺序编排。
2.网页的设计在布局、风格、色彩、链接、超文本等诸方面已相当专业化,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3.学科特点非常突出。不同学科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及内容安排上皆能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符合学科特点。比如,语言学科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读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则利用各种图片、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等演示与讲解原理与过程;其他学科如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医学的各种病理图片、
[1] [2] [3] [4]
网络广告互动性的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网络广告;互动;互动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85-1
一、理解互动
互动这个词汇最早来自对英文“Interactive”的解释,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意思。互动在汉语中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两个汉字的构成意义来说:“互”是交替、相互、表示动作交互进行的意思,用作副词。“动”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与“静”相对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动作行动;使起作用或变化;触动、感动。将两个汉字结合起来对互动的字面解释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互动的本意强调相互推动、相互沟通、与共同参与,源于人们对交流的渴望,显示了人类追求平等的姿态。
二、网络环境下的广告互动性
如果我们把广告的内容比喻成一杯水,由于被倒进了不同形状的杯子里面,似乎体现了不同的形式但是本质上,水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性质。事实上网络广告与其它媒体广告在广告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传播商业信息。其中网络广告最具有优势的特点就是“互动性”。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指出,网络引发并实现媒体革命的核心动力就是“互动性”。互动性作为一种媒体特征以更高的程度、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发展,互动使网络拥有独特的个性,同时,网络也赋予互动更多的设计空间,丰富了网络艺术的表现形式,转变了视觉传达的模式,这对于广告设计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笔者认为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具体表现为: 受众对网络广告有充分的参与权、控制权,受众在网上观看广告时可以直接参与到广告情节中,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根据自己的愿望控制广告的发展。网络广告互动性把受众的互动放到广告活动的首要位置,网络互动广告把选择的权力交回给受众,这与广告大师奥格威的理念不谋而合:尊重消费者、理解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自主决定的愿望。
三、网络广告互动性的现状分析
网络广告凭借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传播媒介其优势不言而喻,网络广告的未来似乎会毋庸置疑的美好,但是就其现状来说出现了繁荣背后的隐忧。
(一)网络受众的参与意识崛起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受众不单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发挥创造能力做信息的参与者和发布者。最近一种由用户自发娱乐的网络视频在视频网站上频频浮现,还涌现出了大批由用户自己创作的娱乐广告形式,这些发布者被称为“播客”,他们凭借一定的网络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传播。这种现象说明,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受众接触信息的渠道增多,与此同时,选择信息的自由度也不断增加,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无意识的接受信息,其参与欲望不断增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主动的寻求信息。受众的互动和参与意识崛起使原本的网络广告形式变得被动,传统形态的网络广告设计仅在视觉上要求吸引用户,却无法满足受众的互动要求。
(二)网络广告的互动性残缺
目前的网络广告从形式上可分,静态展示广告、动态展示广告、互动广告。根据斯特沃特·阿肖普“互动四个层次”的理论,前两者广告形式只停留在“观看”和“浏览”的层面,其互动性是不完整的,只有将“使用”和“控制”也融入进去才能让广告的互动性出神入化的表现出来。面对新兴的媒介,广告主应该转变思维,变展示的广告形态为互动式广告,让消费者通过主动互动心甘情愿认知品牌。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内一些互动广告公司的成立,具有互动性的网络广告如“小荷才露尖尖角般”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但是从创意、设计和执行等方面较国外网络广告还有一定差距。
(三)网络广告的互动方式扭曲
很多人浏览网页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屏幕上不请自来弹出一个窗口,点击关闭的按钮却又被带入另一个网络页面;或者当你正浏览网页时,一则浮动式广告不慌不忙的在页面上滑动,如幽灵般遮挡住你的视线。心理学实验表明:抱怨、反感的情绪和态度会严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处理,浅则影响对信息知觉过程的解释,深则让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产生抵御。长此以往,受众因不能忍受这种严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侵略式互动,从而在心理上筑起了防线。虽然侵犯式的互动方式通过强制获得了一定的出镜率和点击率,但从品牌认知和广告根本效果等方面来看其实是背道而驰,无论多高的点击率都只能是荒唐的“数字游戏”。
(四)网络广告互动的艺术性与技术性脱节
目前国内网络互动广告创意与制作大部分是由计算机人员或传统广告人承担。传统广告人,在处理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关系上,不知道应该吸收什么又该放弃什么,同时在技术上也受到一定限制,最终让互动艺术设计不伦不类,从而产生网络广告互动设计存在严重的设计局限、缺乏新意等问题;对于计算机人员而言,艺术设计知识匮乏,不能充分将艺术审美和网络技术结合,只是单纯地利用计算机技术直接表达促销的目的,使互动广告枯燥单调,而无法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心。
真正优秀的网络广告互动艺术设计应该以用户互动为前提目的,同时满足艺术和技术的要求,将这三者彼此穿插、有机结合的创意才是成功的网络互动广告。笔者希望通过这篇论文携手广大广告人做出更好的作品,赋予网络环境更多人性化特征,让网络成为真正的心灵交流空间和信息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万惠玲.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27).
[2]白雪竹,李顏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分析 篇4
1.1 病毒感染问题严重
自“小球病毒”被发现之后, 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开始在国内肆意流行, 而病毒泛滥导致计算机网络损害越来越严重, 每年由于计算机网络被侵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最近几年, 随着网络化的普遍, 计算机病毒在市场上可谓越来越活跃。2012年网络信息相关数据显示, 有百分之八十的网络用户受到不同病毒侵害, 而且多次受到侵害, 很明显, 病毒感染问题已经不可忽视。
1.2 遭受黑客攻击的现象比较常见
与最初的计算机网络不同, 现代的网络资源共享、开放导致黑客容易趁机而入。1993年, 首次由于黑客攻击导致网络安全不佳。近十年, 黑客的侵犯力度增大, 许多企业、单位、高校、社会部门都曾遭受黑客的不法入侵, 不少企业等部门因为黑客的攻击损失了大量重要数据和信息。其中, 金融行业遭受黑客攻击的次数最多, 而金融机构的数据信息也相对重要。因此,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 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其进行安全防护。
1.3 垃圾信息、不健康信息太多
无论是网页还是论坛, 都存在大量垃圾信息和不健康信息, 这些危害网络健康的信息严重破坏了网络正常运行。比如, 在上网时会突然蹦出一些页面, 在点开邮箱时会出现很多垃圾邮件。尽管垃圾邮件的危害性不强, 但是已经在网络泛滥, 铺天盖地的垃圾邮件让人们没有心情进行工作和学习, 不小心点开的垃圾信息就有可能带有病毒, 让人防不胜防。只有采取合理措施才能够大量将垃圾信息过滤, 为人们营造更绿色的网络环境。
1.4 互联网犯罪比率增加
网络技术为人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帮助, 也被不少不法分子所利用。很多对计算机应用比较精通的商业诈骗团体, 往往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 比如非法越权访问、篡改用户个人信息等, 冒充网络个人用户实施钱财诈骗等。日益上升的犯罪比率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损害了上千万网络用户的利益, 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民众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因此, 只有加强互联网安全防范, 降低互联网犯罪比率, 才可以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 网络信息安全防范对策
2.1 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防范网络信息安全不仅要提高全面的安全意识, 还应该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研究, 通过技术来有效预防安全隐患。
现阶段, 针对网络安全防范所采用的技术通常有:1) 网络监测、监控技术。该技术能够合理控制网络流量, 而且还可以进行外来垃圾信息、不健康信息的清除和过滤, 以防垃圾信息带来的网络威胁, 保持网络健康运行。2) 重要信息加密技术。该技术能够保护网络传递的信息不被病毒肆意攻击, 同时防止重要数据在传递时准确无误, 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加密, 限制了信息获取权限, 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存贮。3) 安全审计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不同网络区域的管理人员进行网络管理, 借助于该技术, 可以有效避免管理时的违规行为, 减少网络管理时出现的失误。
2.2 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政策支持
进行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时, 不仅需要网络研发人员及广大网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立足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现状及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出台强化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并且对已有的网络安全平台进行升级和完善, 从自身完成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此外, 在《网络信息安全法》的支撑下, 从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例和标准, 促使每一个政府部门尽到职责, 切实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可靠, 贯彻落实制定的所有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推动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有力进行。
2.3 加强个人计算机操作安全防范
首先,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要留心一些未知网页, 禁止浏览安全度不够的网页, 禁止因好奇心随手打开一些小窗口、小广告。此外, 要选用最新的杀毒软件, 养成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扫毒的习惯。其次, 运用入侵检测技术进行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与一般技术不同, 该技术可以将网络用户的信息分类进行安全性分析, 对计算机中存在的任何安全漏洞进行扫描, 进而进行修复, 有效防止了计算机被病毒破坏。最后, 采用PKI进行安全防范。对网络信息安全实施一种安全伞, 并且只有用户可以进行访问, 为用户网络信息创造更安全的运行环境。
3 结语
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还需要网络用户从自身做起, 坚持通过合法途径应用网络, 辅助先进的网络信息保护软件, 共同保证网络安全健康有序运行, 保证我国网络环境绿色健康。
摘要:互联网的特征是开放、共享、便捷、高效, 既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来自不同地方的信息, 还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传递信息、交互信息,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绝大帮助。但是, 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做的不够到位, 当前还没有研发出有效防范计算机安全问题的措施, 这使得网络漏洞随时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只有加大信息安全技术, 切实做好一切安全防范问题, 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网络安全可靠, 保证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对策, 笔者具体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针对现状提出合理防范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互联网,现状,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彭珺, 高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 (11)
[2]何悦, 郑文娟.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研究[J].科技与法律, 2011 (1)
[3]唐明双.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建设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 (12) .
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篇5
05级应用(1)班姓名:李忠友学号:2005081116
【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论文对我国网络银行与发达国家网络银行进行了对比研究。我国网络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利用网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传统银行业务和网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走出一条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网络银行发展道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银行信用机制
1、引言
自1995年美国诞生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以来,网络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作为传统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银行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银行都将发展网络银行作为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论文对我国网络银行和发达国家网络银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希望能从中寻找突破口,确定我国网络银行在现有基础上的深层次发展战略。
2、电子商务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商家和消费者的开户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支持,有效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技术为突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武器。网络银行以优质、快捷、全面的服务为人们展现了未来银行的发展模式,成为金融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给银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巨大的市场,全新的竞争规则
数以亿计的网络用户被互联网连接起来,而且以每年70%的速度增加,为银行业展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赋予银行业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带动金融业实现国际化,并重新构架市场竞争规则:所有银行无论实力和规模大小,在网络上一律平等,跨国经营不再是大银行的专利。这预示着电子商务时代的银行,主要靠先进科技所增加的竞争力来确立竞争优势。
2.2、全新的服务模式
电子商务时代的银行突破了传统的经营和服务模式,出现了网络银行、自助银行、无人银行、电话银行、信息服务中心等,以此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功能、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
2.3、全新的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时代的银行,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运作模式趋向虚拟化、智能化。现代银
行不再需要在各地区设置分行等分支机构来扩展业务,而只需连入Internet的终端即可将银行业务伸向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主要借助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向客户提供服务。而网络银行主要借助智能资本,靠少数智能劳动者便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3、网络银行的运作模式
3.1、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E-Bank,ElectronicBank)又称在线银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网上金融服务。这里的网上金融服务是指实质性的金融服务,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之外,还可以进行网上支付结算。那些拥有自己网站,但仅仅进行形象宣传和业务介绍的传统银行,充其量只能算“上网银行”,而非“网络银行”。
E-Bank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网络银行,这类银行所有的业务交易依靠Internet进行,如世界第一家全交易型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简称SFNB);另一种则是在现有商业银行基础上发展起来,把银行服务业务运用到Internet,开创新的电子服务窗口,即所谓传统业务的外挂电子银行系统。目前我国开办的网络银行业务都属于后一种。
3.2、E-Bank的运作
这里简谈一下基于SET协议的网上交易(BtoC)E-Bank的运作。
首先客户要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安装一个电子钱包,然后需要到CA认证中心(到CA的网站)去申请一个证书,这个证书用来在做交易的时候跟商家与银行做身份上的认证。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以后,客户便可以进行在线支在线支付了。
以网上购物为例:客户通过自己的浏览器在某网上商店选取好商品后,把它放在购物车里结算,在结账单里填写姓名、地址、联络方式;接着启动电子钱包,输入自己的密码,在钱包中选取一张卡来付款;此时,计算机上会出现一个窗口来确认商店,实际上这就是证书在起验证作用,表明这家商店是一家经过认证的真实的商店,这些信息则来自CA和支付网关;确认商店后,下一步就是验证一下客户的账户是否有足够的钱;当通过支付网关进入银行网络完成验证并反馈回来的时候,客户卡中的钱实际已经从账户中扣除去了。至此,客户的购物程序已经完成。而对于网上的商户来说,货款虽已从客户卡中扣出,但还没有马上放到商户的账户里,银行会定时自动生成一个报表,然后跟商户服务器上生成的报表进行对照,一旦确认,银行便会把钱划到商户的账户里。这时商户的服务器已收到定购要求和订单号码,可以开始发货了。在基于SET协议的整个过程中,客户的信息是分开走的,银行只看到客户卡信息而看不到订单信息,商户则反之,这样就保证了整个交易过程信息的完整、保密、安全。
4、我国网络银行与发达国家网络银行发展情况比较
我国网络银行起步较晚,许多新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都在建设之中得以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外包技术在我国金融业的兴起,我国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大都由IBM、NTT、HP等国际著名的IT企业提供。从技术因素方面看,我国网络银行并不比发达国家落后多少,差距主要体现在非技术因素方面。
4.1、经营环境比较
4.1.1、Internet的社会普及程度不同
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上网人数还不及总人口数的2%,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绝大多数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真正使用网上支付服务的用户少之又少,网民进行网上消费及网上支付的意识和习惯还不强。因此,单从用户角度讲,西方网络银行的优势是我国网络银行所无法比拟的,Internet的社会普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4.1.2、网络银行法律制度及相关标准的完备程度不同
由于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存在着很大差异,现有的传统金融法规及银行行业标准都已明显不适应网络银行的发展,新的针对网络银行交易规则的法律制度及相关标准亟须制定。欧美发达国家已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大成果。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还是空白,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标准工作制定的滞后使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时踌躇不前。同时,数字签名在我国还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也使网上支付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4.1.3、社会信用程度不同
由于在网络银行上进行的支付与交易都是在不见面的“虚拟”环境中完成的,所以健全的信用机制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网络银行在美国之所以很快地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正是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方面的建设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及其他电子交易方式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4.2、经营观念及内部管理制度比较
由于新经济的巨大冲击,西方金融业经营观念及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早已开始。在西方,金融业非常注重市场营销,并将市场营销观念作为指导银行经营的基本思想。现在西方银行已普遍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营销模式,同时,其内部管理制度也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改革还刚刚起步,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还远远不够。管理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如果我们只是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而没有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5、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及问题。面对明显不相适应的经营环境,现阶段我们必须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发展,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
5.1、确立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实践经验,“网络银行”可以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值: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确立银行的企业形象,改善客户服务手段,提高金融创新速度,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工作效率等。我国网络银行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经验的同时,根据目前的经营环境来确定适合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西方有许多网络银行都以盈利作为其战略目标,而在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阶段,面对尚不成熟的经营环境,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仍是由银行分支机构的多寡及所提供传统业务种类的多少为主要决定因素的,网络银行在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会很大。因此,我国网络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利用网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吸引高质量的黄金客户。
5.2、确立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并行发展的战略
现阶段我们应该把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并行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由于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各有优缺点,两者将会作为同一银行的不同平台共存。前者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平台,可以向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而后者则允许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直接接触。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应逐步形成传统银行业务和网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即以传统银行业务支撑网络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并以网络银行业务带动传统银行业务持续发展。首先应当注意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需依靠传统分支机构和原有信息资源。传统分支机构直接与银行的广大客户联系,若能将其工作和网络银行业务结合起来,则在促进网络银行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分支机构业务的开展,从而提高银行整体的效益。
5.3、确立网络银行的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应用水平是否能够快速提高是决定网络银行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银行现在普遍采用国际一流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但我国网络银行的技术应用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网络银行系统与传统的后台业务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较低。同时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网络银行的建设也缺乏系统规划意识,这都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在实施科技发展战略时,我国银行应增强系统集成意识,尽早实现网络银行系统与传统的后台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把组织内外的各种孤立信息结合起来并建立企业数据库及银行的决策支持系统来提高我国网络银行的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5.4、确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战略,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建立固定客户制度
在网络时代,银行的经营理念将发生根本转变,银行将从主要靠存、贷利差获取收入,转向靠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获取效益,银行将不再单纯地追求外延扩张,而是更加重视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届时,客户将成为决定银行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竞争中谁拥有数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体,谁就可以占有竞争优势。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全局角度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的经营思想,强化“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并及时确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战略,提高客户的信任程度,建立固定客户制度。
6、结论
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使网络银行成为网络时代全球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网络银行也将成为我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但是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还面临着众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制度和经营环境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应冷静地对待网络银行的发展,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应根据国情实际选择发展战略,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网络银行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网络的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漏洞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021-01
如今,越来越多的安全漏洞被发现,使得利用这些的安全事件数量日益上升。Gartner研究机构曾经预测:到2008年90%成功的黑客攻击都会使用众所周知的软件漏洞。CNCERT/CC也始终认为,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是各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在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漏洞问题更需要被特别关注。做好漏洞管理工作,也是用户在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时,需要重点考虑甚至优先考虑的问题。
那么,如何做好漏洞管理工作呢?唯一有效途径是:在漏洞被利用以及信息系统遭受危害之前,正确识别并修复漏洞和错误配置,预防安全事件发生。但是,信息系统复杂性和安全漏洞的多样性给漏洞管理实践带来更大挑战,将如何应对?
1 遭遇漏洞危机
随着技术进步,漏洞发掘水平和速度一直在提高,而其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漏洞危机,主要表现:
(1)全球漏洞数量在持续快速增加。据CERT/CC统计,该组织2006年收到报告并确认信息系统安全漏洞8064个,平均每天超过22个,与2005年相比增长34.6%。1995年到2008Q3,报告安全漏洞总数达到44,074个,具体结果如图1:
(2)应用软件漏洞增势明显。在所有发现漏洞中,基于应用系统尤其是Web应用漏洞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已占到70%左右。另外浏览器漏洞也在不断增加,微软IE和Mozilla Firefox浏览器是用户常用网页浏览器,其漏洞数量也位居所有浏览器之首。
(3)从发现漏洞到攻击程序出现时间在不断缩短。据权威机构统计,从发现漏洞到发布相关攻击程序所需平均時间越来越短,现在仅为一周,“零日攻击”现象也显著增多。从另一方面统计来看,厂商在发现漏洞后,平均要50天发布相关修补程序。一旦漏洞公布但没有被及时修补,用户系统遭受攻击可能性大大增加。
(4)漏洞可以被购买。漏洞可以被购买的报道并不少见,甚至在有些网站上公开叫卖。这表明漏洞已经跟利益集团联系到一起,作为获取非法收益的工具。一旦一个重要业务系统漏洞被非法分子利用,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综上所述,漏洞数量在快速增加,种类越来越多,受到漏洞影响信息系统也越来越易遭受攻击——我们正在遭受的漏洞危机在日益加剧。
2 面临的挑战
据一项“全球信息安全调查”数据,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安全挑战是“预防安全漏洞的出现”。信息系统管理员通常要借助漏洞管理工具来识别和修补漏洞,但在漏洞危机日益严峻形势下,使用漏洞管理工具能否应对如下挑战:
(1)在漏洞数量每日剧增情况下,如何全面、准确识别各种信息系统漏洞?(2)在分析漏洞信息进行时,是否能够保证内容完整性和权威性,并能够有效指导漏洞修复?(3)在面临种类繁多的各种漏洞时,如何对漏洞进行统一客观评级,合理安排修复工作优先级,以保证最危险漏洞最先被修复?(4)在企业进行风险监控要求下,如何评估漏洞带来脆弱性风险?(5)在阶段性漏洞修复工作完成后,如何对修复工作成果进行检验进而对漏洞管理策略调整提供依据?(6)在面对具有多个网络域、分布在不同地区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如何实现全网扫描部署和统一管理,并实施有效监管?
3 结语
因此,在选用漏洞管理产品时,必须考虑以下方面:(1)厂商是否具备持续性的漏洞跟踪及研究能力,以确保产品中漏洞知识库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并且能够做到及时更新,甚至能够对重大突发漏洞事件应急;(2)厂商是否在漏洞检测领域有长期积累,以保证产品应用成熟度;(3)产品是否能够对不同软件、系统类别的漏洞进行统一评级,并保证评级开放性和客观性,为修复工作的优先级提供指导,为漏洞评级的交流提供方便;(4)产品是否能够实现对扫描资产的管理,并能够结合漏洞评价,计算主机和网络的脆弱性风险,为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提供必要支撑;(5)产品是否能够对历次扫描结果中的漏洞情况、脆弱性风险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检验修复工作有效性,并为漏洞管理策略合理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6)产品的部署应用是否足够灵活,是否能够适合各种规模的网络,突破逻辑网络域的界限,形成统一的漏洞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加权复杂网络的研究现状分析 篇7
复杂网络经历了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几个阶段。在现有文献中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针对无权网络的, 但现实世界中很多网络都是各个连接间具有不同权值的加权网络, 例如航空网、科学家合作网等就是典型的加权网络。加权网络能够对实际复杂网络的动力学演化特性提供更加真实、细致和全面的描述。因此, 对加权网络研究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 研究现状
复杂网络就是由节点和连线画出的一种网络。在考虑实际网络的时候, 我们通常关心的是节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 而不考虑不同节点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即边的权值。事实上, 许多网络的节点间相互关系的强度是不同的, 仅知道边的有无还不足以准确反映个体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此时就不能再将系统抽象成无权网络了, 必须引入一个新的维度来描述和区分边与边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权重将提供更加细致的刻画, 加权网络的研究就在这种要求下诞生了。事实证明复杂加权网络能够更贴切地描述实际复杂系统, 提供了人们深入探索实际复杂系统特性和复杂行为的一个数学工具, 也拓展了复杂网络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际的许多系统都可抽象为加权网络, 例如人际交往网络, 对于传染病的传播, 有无接触虽然起着决定作用, 但频繁接触者和偶尔接触者被感染的几率应该不同。在科学家合作网中, 任意两个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次数是不同的, 合作一次与合作十次对信息传播的贡献显然不一样, 应用不同的边来表现两个人合作的亲密程度和思想传播的难易程度, 此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每条边赋予权重才能反映出现实网络的特点。因此研究网络的权值问题是有必要并且是有意义的。
目前对加权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静态统计特性、网络上的动力学特性和网络演化模型等几个方面。对于加权网络统计特性研究:除要研究拓扑结构之外, 还需要分析在拓扑结构上的权值分布情况, 以及引入权重以后网络几何量的重新定义和实证分析等方面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许多实际加权网络中, 除了幂律度分布、平均最短距离小、聚类系数高这些无权网络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外, 点权和边权也遵从幂律分布。
对于加权网络上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加权网络将不同的边赋予了权值, 必然会影响各种物理量如信息、流量等在网络上的动力学特性。Brau nstein等[1]引入了随机权值, 研究了这种加权网络中权重随机性强弱对最优路径的影响。Crucitti等[2]基于网络上流量简单再分配过程, 研究了加权网络关于一系列点 (或边) 瘫痪与失效的模型, 指出负载量最大的节点受到攻击将会最大程度地降低网络的有效性, 甚至使系统瘫痪, 这对于具有负载广泛分布的Internet网和电力网等实际网络预防攻击是有重要意义的。
对于加权网络的建模研究:在加权网络中, 模型的建立以及运用必须充分考虑各个网络节点和通路由于不同的实际权值所造成的网络总体统计特性的极大差异。最近, Zheng等[3]研究了随机分配权重的加权网络模型;Gao和Zhao等[4]首次提出了网络形成的机制源于系统的阶段平衡, 这种平衡是确保新加入节点不能再通过改变自身的选择而获得更大的效用。
2 研究方法
(1) 建立复杂网络模型。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复杂系统都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网络加以描述。比如人际关系网络:以人为节点, 以“认识”为连线, 全中国某一天的人口就组成一个复杂网络。在交通系统中, 以地点表示节点, 以公路、铁路或航线表示边而建立起来的公路网络、铁路网络和航空网络等等。这些关系网都可以用一个复杂网络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2) 复杂网络的权值研究。采取一定方式给网络的边赋权值, 计算并分析点权的分布规律。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给网络的边赋权重: (1) 常数权重:网络中每条边的权重均为常数构建的加权网络。 (2) 服从指数分布的边权重:假设边的权重服从指数分布, 即P (w) =θe-θw, 其参数为θ>0。 (3) 服从节点度乘积分布的边权重:设节点i与节点j的度分别为和, 则连接这2个节点的边权重定义为j) α, 其中α可有效地调节节点强度大小。 (3) 加权网络的稳定性分析。可以采用选择性攻击和随机性打击的方法考察加权网络的容错能力和抗攻击能力, 讨论网络的静态统计特征量的变化及特点。 (4) 实际应用。以现实世界的各个网络为例抽象出相应的加权复杂网络模型, 并对其统计特性及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 得出相应分布规律, 以指导实际。例如, 公交站点网络, 通过模型的建立及静态统计特征量的分析, 可以给出缓解交通压力的方案, 以指导实际。
3 结语
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网络都是加权网络,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加权复杂网络的研究队伍, 研究其几何性质、形成机制、网络演化的统计规律、网络模型的性质以及网络的结构稳定性, 并把它与真实系统结合起来。但由于目前对小世界网和无标度网相关的工作还相当有限, 并且复杂加权网络已展示出比拓扑网络更广泛的统计特性, 所以对于复杂加权网络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许多方面要加强探索, 许多相关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raunstein L.A.Buldyrev S.V.CohenR.et al.Optimal paths in disordered complex networks.Phys.Rev.Lett.2003, 91:168701.
[2]Cru citti P.Latora V.March iori M..Model for cascading failures in com-plex networks.Phys.Rev.E, 2004, 69 (4) :045104.
[3]Zheng D.Trimper S.Zheng B.et al.Weighted scale-f ee networks withstochastic weight assignments.Phys.Re v.E, 2003, 67:040102.
网络自制视频的传播现状分析 篇8
一、网络自制视频的兴起
网络自制视频是指由各大视频网站自己的团队或个人制作的独家节目, 主要包括:自制剧、微电影以及自制节目。
从全球视频网站的整体趋势上来看, 拥有自制内容的视频网站, 市场核心竞争力普遍较高。美国的视频网站Youtube以及各国类似You Tube模式的网站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Facebook以及谷歌的视频分享也一直很火。2012年初, 美国视频网站制作出了《House of Cards》引起了美国观众非常大的反响, 同时也展现出了其要打破传统电视产业格局的趋势。在这种国际大环境的刺激下, 从2010年左右起, “自制”开始成为诸多视频网站以及电视机构不约而同选择的新的发展道路。我国各大视频品网站纷纷推出了一些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自制视频作品, 例如搜狐推出的《钱多多嫁人记》, 优酷推出了《泡芙小姐》系列剧, 土豆网推出的《乌托邦办公室》等。
二、网络自制视频的特点
由于播出平台的不同, 网络自制节目和传统电视播出的同类型节目, 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 网络自制节目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制作低成本
网络自制视频采取低成本、互动性强以及低门槛的制作。并且能够实现即拍即播, 在推广方面, 也因为拥有网络平台这一天然优势而省了不少力, 因此也吸引了一大批非专业人士前和中小型的制作公司前来策划和拍摄, 在生产过程中迸发出更多创意的火花。网络自制能实现的低成本高产出是与购买传统的电视剧版权相比较而言的。公开资料显示, 一部在一线卫视热播的剧, 需要视频网站花费5000万元甚至是更高去购买, 但在网站热播的自制剧当中, 《灵魂摆渡》每集的制作成本不到10万元。
2. 生产精简化
网络自制视频篇幅短小、内容紧凑、节奏快, 突出表现在其节目时长的控制上。网络自制视频大多采用20多分钟的一集的剧集长度。以《老友记Mr.Pan》为例, 该节目是国内首档网络跨界神侃节目, 由潘石屹先生坐镇, 交汇四方好友, 畅谈天下大事。其题材涉及乐时事、人文、经济、环保等许多方面, 每期都邀请一位人气名人, 形成精彩的对谈、交锋与碰撞。节目没有固定的时长控制, 节目录制出来都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但为了保证精彩有看点, 通常都会剪辑到二十多分钟的长度。《老友记Mr.Pan》的效率非常高, 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能出首期的节目, 片头片尾包装成型之后, 就有条件进行批量生产了。
3. 受众年轻化
受众年轻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受众的年龄构成。易观智库监测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关注网络视频的年龄分布, 集中在了20-29岁, 占据了网络视频总用户的近59%。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 。根据数据显示表明网络视频的用户更加偏向于年轻化, 而大部分的自制视频的受众群体也是年轻人, 这一点对于网络自制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网络受众的年龄层次分布越低, 自制视频的题材选择就越趋近多元化和年轻化, 同时也要加入偶像化的元素。在题材的方面, 网络自制剧题材更加多元和现代, 在内容选择方面也更多了一份对现实的关照。
三、网络自制视频的现状
网络自制视频从在国内兴起, 就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讨论。对这一新鲜事物, 应当客观辩证看待。
首先, 网络自制视频为大众提供了更有新鲜感的视频资源, 带给观看者一种持续的新鲜感, 这种持续的新鲜感一旦形成, 就会形成网络电影和网络自制剧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今时代各视频终端的迅速发展下, 观众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 表现在对视频的观赏性、创作性以及互动性上, 一些受到观众高度关注和好评的自制视频如《老男孩》《万万没想到》《晓说》等等都与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紧密相连, 包括让观众产生了共鸣的青春、就业、梦想等等。
其次, 网络自制视频为视频制作爱好者开创了更开放的创作空间。网络平台相对宽松的管理制度, 不像电视平台一样, 对节目内容、时长、广告等各方面有严格的控制, 各网站上上传的自制视频, 可以是由创作者“放开手脚”, 用最简单的拍摄工具, 易操作的拍摄方式来进行制造和创作, 当然在节目的精良度方面, 一定程度上会不如正规的电视节目制作, 但在剧本的创作方面, 自制视频比传统模式的电视节目, 在抛开“束缚”的创作中, 可能迸发出更多创意的火花。
当然, 事物的发展过程必然是矛盾的统一体。网络自制视频,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其发展必定也有弊端的。一方面, 网络自制视频的内容和品质有待提高。一些门户网站为了追求点击率, 以暴力、色情等类似低俗文化为自制内容。另一方面, 网络自制在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过程当中, 行业之间呈现出的一些恶性竞争严重导致了网络自制的泛娱乐化倾向。再者, 版权问题也是网络自制剧与网络短片电影正面临的。目前各大视频分享类网站上都有许多网友上传自制的视频短片, 别人都能够任意的转载和观看, 并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版权的保护的系统。
四、结语
总的来说, 网络自制产生的社会意义具有双面性, 作为视频网站和主流门户网站, 如果想要获得深远持久的发展, 就必须端正传播理念, 应承担起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意识, 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 创作出精细并且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作品。
参考文献
[1]杨瑶, 唐巧盈.网络自制剧的运营模式初探[J].行业经济, 2012 (10) .
[2]李卉.视频网站的美国经验[J].外滩画报, 2012 (5) .
[3]吴江涛.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发展初探[J].北京日报, 2013 (3) .
[4]周再宇.视频自制节目:被忽略的营销金矿[J].新营销, 2013 (5) .
网络的现状分析 篇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当今社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高校应创新教学模式, 强化学生主体性参与和能动性学习;利用网络技术、教师充分优化教学方法, 增强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2]”。网络环境具有开放、互动、多元和探究等特性, 为学生与教师沟通架起了桥梁,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将是切实可行的。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通过实践、质疑、解答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学习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内涵, Holec和Dickinson将自主学习分为两类: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参与, 完全由学习者自我决定, 就是“完全自主学习”;如果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参与, 就是“指导性自主学习”。
目前, 我国应用型本科生尚未具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受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由教师“背着走”, 一旦离开老师就没有可学习目标, 不能完全自主学习;另外, 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性, 时间利用率低, 自我和教师监控体系不完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反馈内容缺乏正确处理意识, 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学习计划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 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决定了大学生课程自主学习策略是:由教师参与的“指导性自主学习”, 而不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完全自主学习”。
本文将以培养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 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基于网络环境指导性自主学习模式下[3], 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监控评价如何?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研究概述 (Research summary)
本文研究对象为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三年级学生, 共160名, 其中男生125名, 女生35名。已经在网络平台下进行了两学期《多媒体技术》指导性自主学习。我们发放160分调查问卷, 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学习能力、评价与监控等方面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便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3.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是“学习的动力”, 它可以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学习动机对学业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 学习积极性不高、贪图近景性目标的实现, 以至于学风不正、考试作弊等现象盛行, 这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其实, 种种现象都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 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就业与生活”当前是大学生的主导动机, 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现实, 是近景性的动机;而回报与奉献等的长远性动机所占比率较低。目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是外在动机。但是无论是“就业与生活”“争取更好的深造机会”, 还是“回报家人”, 这些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都属于外部刺激。然而, 外在动机容易发生变化, 对行为产生的驱动效用持久性不强, 对象往往于外在刺激消失之后导致行为的终止。相比之下, 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了解到学习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 就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这样的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 更有利于保证他们的学习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3.2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是指学生在一定学习环境下, 自我探索求知、做事情、求发展的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相关信息, 进而加工和利用获取的信息, 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学习能力主要是指自学能力, 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 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主地进行学习, 这是创新和应变的前提。学习能力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4]。有关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
现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结果总结如下:50%左右的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学习, 能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和同学交流、讨论问题, 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遗憾的是有40%多的同学不能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主学习计划, 有65%同学不会自主安排学习任务, 这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教育条件下, 老师对学生“抱着走”, 学生离开了老师就寸步难行, 有45%的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意志力不强, 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致使遇到问题就放弃了自主学习的想法, 而去获得一些似乎更实际的东西 (打工赚钱等) 。
3.3 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监控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起着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从具体教学方法出发, 建立一个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监控方式是极其重要的。自我监控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 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测、不断地随时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 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并进行实时反馈、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校正的过程[5]。学生自我监控评价能力的高低, 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评价能力, 是促进学生主动、自觉、有效学习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证。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监控调查结果统计如表3所示。
从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监控调查表可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比较自由, 超过半数的学生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 中学阶段过分追求考试分数, 忽略了自主学习的自控能力培养, 大学阶段表现为许多大学生无法适应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方式, 特别是是自控能力差致使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无法保证。90.2%的学生同意“自控能力差是自主学习的主要障碍”这个观点, 91.4%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监督评价很重要”,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由老师督促, 自主学习对老师的依赖性大,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之前必须利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逐渐使学生明白自主学习对提高学业水平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监控的习惯, 逐渐进入自主学习过程, 让学生逐步培养自我探索, 不依靠老师获得知识的能力。
4 分析 (Analysis)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知, 学生自主学习存在几个方面问题: (1) 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外部动机, 内在动机弱。在这种情况下, 一旦学生失去外部动机, 便失去自主学习动力。 (2) 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的能力差, 选择自主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进度等不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缺乏对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监控的意识, 即使在老师指导性实行监控, 也对自己自主学习情况缺乏分析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学生自我监控评价和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与评估体系不完善, 监控不到位, 评价不及时。 (4) 自主学习平台不能及时维护, 学习资源内容单一, 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 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无用,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我监控评价能力较差。
(2)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方式不当, 如搞题海战术。课堂枯燥无味等;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监控、管理不到位, 不评价或评价不合适。
(3) 网络硬件维护不及时、网络学习资源库的学习内容更新时间长,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激发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2) 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 及时了解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内容、时间、进度、阶段性评价及反馈等, 并将学习过程信息记录在“学生学习档案”中, 作为考核学生的依据。
(3) 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监控和评价很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做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 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有用的信息, 逐渐完成自主学习过程由外部监控向自我监控的转变。
(4) 学校要及时维护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学习内容要丰富并及时更新,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5 结论 (Conclusion)
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针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多而杂的特点, 采用在自主学习的方法, 可以实现多位教师与学生交流, 教师各有专长, 使学生有某方面问题时能找到有相应特长的教师交流指导, 避免课堂教学中教师固定, 教师知识的局限性影响该门课程学习的情况。今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意识、丰富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指导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多媒体技术》课程自主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评价与监控等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问题为:受当前社会环境影响, 自主学习内在动机缺乏;受传统教育条件影响, 学习能力低下, 缺乏评价反馈和自我监控意识, 自主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针对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形成性评价反馈与监控意识。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评价与监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6-13.
[2]教育部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010-7-29.
[3]梁淑梅, 曹玉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指导性自主学习”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 2007, (10) :61-63.
[4]谷峰.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启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2, (1) :96-100.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篇10
一、热情与冷漠并存
大学生在网络参与中表现出热情与冷漠并存,呈现出两极化特点,如表1所示,反映了问卷调查的第一个因素——热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待网络事件的热情与否:
由表1可看出,对待网络政治参与的态度,在38%态度热情的大学生中大部分(68%)的大学生比较热情,只有小部分(32%)的大学生是非常热情。在30%态度冷漠的大学生中大部分(65%)比较冷漠,还有小部分(35%)表现出非常冷漠。另外,还有29%的大学生表现出中立的态度。
调查表明,30%大学生对政治生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将自己的眼界只放在家庭、学习以及工作等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事件上,而对社会上与己无关的事不闻不问,抱着“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表现出政治冷漠。
从大学生的行为来看,另一部分大学生则表现出逃避的现象,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认为自己“人微言轻”,说了不算,并且发展到其该行使权利的时候,也会选择放弃,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冷漠的态度就像是流行病一样在大学生中迅速地扩散开来。
二、理性与非理性交织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呈现出不稳定性,正如表2所示,反映了问卷调查的第二因素——理性,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理性与否:
由表2可看出,理性地参与网络政治的大学生占53%,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大学生占36%,中立态度的大学生占11%。其中,在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大学生中70%属于非常理性的参与,而只有30%属于比较理性的参与,而在大学生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中比较不理性的和非常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各占一半。
由此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们在对待一些突发事件时能够非常理性地对待,例如,从2010年5月份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到2010年7月份的“郭德纲圈地事件”再到2010年10月份的“我爸是李刚”事件等,基本上能够做到理性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从而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而对于“人肉搜索”以及“口水战”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大学生们并没有选择盲从,而是理性地看待。
相反,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非理性的政治参与也不少,甚至是非法政治参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部分政治参与表现出情绪性、随意性、过激性等特点。因此,当社会上出现一些反面现象时,他们会表现出异常的愤怒,发表些片面的、与主流舆论相反的帖子,表现出对社会的抵触,而对于参与的方式是否合法、是否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等却不假思索。
三、理想与功利同在
大学生在网络参政中表现出功利性与理想性色彩,呈现出参与层次不均衡的特点,如表3所示,反映了问卷调查的第三因素——功利性,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网络参政的浅表与否:
由表3可看出,有48%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只有17%的大学生属于理想型政治参与,而27%的大学生处于中立状态,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或理想性参与倾向。其中,在48%的功利性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明显功利性的和有功利性倾向的政治参与各占一半。
我国当代大学生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处于从学校向社会、从青年向成年过度的敏感性阶段,并没有完全形成特定的社会角色。他们不管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还是作为一个逐渐成熟的青年人渴望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都会显现出特有的政治参与目的,折射出政治参与的独特动因。
政治参与动因就是促使人们去做某些事情的心理上的推动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动因可分为三种类型:信念型政治参与、分配型政治参与以及利益型政治参与。信念型政治参与在中国传统参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以人的感情活动为基础,如道德、正义、奉献等,为实现某种理想、原则而参与政治,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属于较高层次的参与动机。分配型政治参与是服从学校或组织等的要求而参与政治的,属于动员型政治参与。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说,这两种政治参与都属于偏理想型的政治参与,比如在问卷中发现,有32%的大学生回答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参加中国志愿者的行列;有49%的大学生愿意参加例如“大学生西部绿化”等公益活动,这都说明了部分大学生的参政动因处于较高的层次。
而利益型政治参与主要是指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参与到政治中来,这种类型的政治参与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社会的民主发展,是很容易产生分歧、矛盾的参与。在调查中发现,48%的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比如,从有些学生的入党动机来看,多达62%的大学生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国家,而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又或者学生干部的选举,有59%的大学生并不是为服务于同学,而是仅仅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等,都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功利色彩虽然源于竞争,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发展,但是隐藏在背后的东西令人堪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并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尚处于表层阶段,政治参与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对自身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缺乏深入的思考,从而造成对政治的认识肤浅表化、直观化,只注重现象而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最近发生的“唐骏学历造假事件”中,有些学生就认为是唐骏的欺骗行为,认为是不道德的,对其产生失望甚至憎恨等情绪,把焦点全部放在唐骏个人的身上,并没有认识到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即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根据调查分析,57%的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仅仅集中于关心时政要闻上,论坛上很多帖子,浏览数很多,但是跟帖的却很少,说明部分大学生参与仅处于表层,他们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且有一定的参与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投入实际行动,这也形成了大学生网络参政的一个共性———纸上谈兵。
四、认知与行为脱节
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认知与行为脱节,呈现出效能感偏低的现象,如表4所示,反映了问卷调查的第四因素——认知行为,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网络参政的认知与行为是否脱节:
由表4看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80%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政治认知,但有52%的大学生政治行为远远落后于其认知,其中与之形成明显反差的行为和有点脱节的行为各占一半。另外,27%的行为与认知一致的大学生中只有10%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最后还剩21%的大学生处于中立状态。
贪污腐败一直是大学生中最敏感的话题。继武汉大学龙小乐、陈昭方事件之后,一些交错隐秘的关系在网上依次被揭露,高校成了反腐重地。这些发生在大学生生活圈内的事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他们大多都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但调查中显示,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反差,一方面,94%的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自己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认为“惩治腐败”是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其实际的政治参与行为投入却很少,和其意识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在网上批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政治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但是实际中却表现出与认知相悖的行为,即参与中的价值判断与参与行为并不能相辅相成。在调查中还显示出,49%的学生为了增加老师的好印象,逢年过节都会给老师送礼;考试舞弊、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奖学金、抄袭论文等在大学校园里较为盛行,且有61%的大学生对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为了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中可能会出现“轻度腐败”的现象,而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安于现状,他们也求发展、求创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如果说给领导、老师送礼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学生们一般是会采纳的,这说明社会上的腐败之风已经开始影响着这些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表明大学生在参与认知与参与行为之间并不完全统一。
问卷中,75%的大学生在“认为自己人微言轻,说了不算,不愿意展现自己的观点”中选择完全符合,说明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偏低,而政治效能感偏低又是造成参与意识与行为脱节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对自身政治参与行为产生影响力的主观评价,在大学生网络参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身利益之所在,才会积极为实现和争取自身的利益而奋斗,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可以而且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才会去决定或参与决定涉及自身利益的政策”。虽然大学生具有较高素养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热情,但是在社会上,大学生的地位还处于弱势,学校对其参与没有达到足够的认识,往往对学生过于严格,只要是有一点会影响社会治安的活动都会尽力制止,但是有关管理学生的条例又过于笼统,使学生处在不能保障自身利益的环境中,再加上个人的政治参与并不能改变现状,他们的参与效能感就更低,因此就出现了消极的态度。
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参政中认知与行为脱节,既和他们的意识、行为之间的反差有关,又跟他们的政治效能感的高低有关。
参考文献
[1]顾晓英.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J].思想,理想,教育,2003,(6).
网络舆情现状分析与应对 篇11
【关键词】网络;分析;应对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加上网络的高速便捷性,人们往往更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而不再仅限于报纸和电视上。在看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生活诸多便利的同时,互联网自身的风险性不容忽视。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对社会突发事件或与人们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所形成的不同意见的网络舆论,是人们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具有时间短、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热点,懂得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意义重大。
一、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及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37次中显示,截至200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更是塑造了全新的一种社会生活形态。在当前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当突发事件被媒体或者网民曝光上传网络后,在短时间内会引起众多的关注,被大量地转发、评论,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扩散,形成网络舆情。从近几年的突发事件来看,涉及灾难事故、公共卫生、社会道德、网络反腐等都是网民热心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舆情分为形成、持续高涨、上下波动、淡化四个阶段。1.网络舆情的形成。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往往源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反映社会道德问题,或是和自身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是和弱势群体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事件,在经过媒体或个人报道后,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与热烈的讨论,从而广泛传播。2.网络舆情持续高涨。由于网络意见领袖的参与,使得突发事件得到迅速升温,左右着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在观点形成以后,网民易出现情绪化,意見不满不断高涨,关注程度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影响不断深化。有些网民不满足于仅仅网上评论,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3.网络舆情上下波动。没有一个网络舆情会一直高涨的。在热点持续高涨一段时间之后,随着网友关注度的降低往往发生一些回落,由于某些触发点进而又重新到达高潮期,如此反反复复数次。4.网络舆情逐渐淡化。在时间进行当中会出现一些新的热点事件,多数网民会转移到下一个话题。原来的热点舆情就会慢慢地降温直至“归零”。但是网络舆情不会彻底地“消失”,当有类似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会重新想起,再度成为特点。例如陕西发生孕妇卡护栏身亡事件,使网民想起了南京彭宇案。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是开放的,又是虚拟的,因此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播的爆炸性。网络舆情的形成时间较传统媒体更短,受众范围更大。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不需要排版、印刷等等,在突发事件正在发生时网络上就能同步报道,并配以现场图片及文字。一个热点事件加上带有情绪化主观性的想法,就可以点燃整个网络舆论热潮,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2.网民的互动性。通过社区论坛、微博、贴吧、门户网站等渠道,网民可以发表言论或意见,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3.主体的隐蔽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上传播主体是模糊的,信息可能是以实名制发表,也可能是匿名发表。匿名发表可以让其摆脱现实中的层层压力,使自己得到解放。但是匿名会让主体免于承担责任而发表一些不实的言论,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上当,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4.信源的模糊性。网络信息的来源往往有一定的模糊性,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信息内容没有信息来源;另一种是无中生有,凭空编造一条信息当作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权威机构不能够及时予以解释或澄清,或者将不可靠的信息删除,网民很可能半信半疑,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引起网络热议。对于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各级政府应当予以重视。对于网络中出现的各种舆论,要做到及时反馈,说明事实,和网民形成平等有效的沟通,加强控制和引导。
三、对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的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随之产生的各种矛盾逐渐凸显。网络舆情热点不断,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社会、经济、道德多个方面,如郭美美事件、温州动车事故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等,在网络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互联网的辉煌发展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需要政府部门认真思考。1.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应对网络舆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科学的管理应对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常规检测,每天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出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根据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制定处置工作预案,控制舆情发展态势。2.占据网络舆论话语权高地。网络舆情传播的爆炸性,要求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积极应对,通过政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准确发布消息,和网民平等沟通。如果信息不及时公开,就会给居心不良者提供可乘之机,使政府陷入被动当中。对于敏感问题重点督办,遵循“三不分”原则:不分大小、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组建一支政治坚定、责任心强、嗅觉敏锐的专业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把握舆情导向,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疏导,实时跟踪处理危机的进展情况,防止网民凭空猜测产生谣言。平时注重加强网络评论员业务培训,使其成为网络舆情引导员。3.加大网络违法惩治力度。对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故意造谣、发表、传播有害信息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监管部门要彻查不可靠信息,尤其是有损我党形象、混淆视听的不实言论的来源,一旦发现,从严处理。同时,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倡导网上文明发帖,做合格网民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国军.网络舆情发展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考量[J].理论研究,2010,(3):39-42.
网络的现状分析 篇12
1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示例一:美国的“棱镜事件”是美国秘密利用其软件监控网络、电话以及邮件, 使得各国的政事、军事秘密、金融等重要信息被窃取, 这让各国都陷入的恐慌。示例二:据相关机关研究发现我国被网络病毒感染的PC数量约为69.4万个, 其中又有被木马或被僵尸程序操控的PC约23万以及被Confi cker蠕虫感染的PC约46.4万。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个, 其中高危漏洞50个。
从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是关乎我们个人的事, 更是关乎到国家的发展。而现在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威胁到全人类的信息安全。所以不只是我国, 世界各国在网络安全上的技术以及金钱投入也越来越高。足可见其的重要性。
2 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的程序, 它被编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使计算机不能正常运作。但是这种病毒的存在需要依附在其他的程序中, 它并不可以单独的起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互联网中获得大量有效信息, 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 生活更加丰富。在我们获得便利的同时, 网络黑客也通过相同的渠道将病毒植入其中。在Internet中, 绝大多数的非法网站都是有病毒存在的, 只要点击病毒就会入侵我们的电脑。又由于这些病毒通常有很强的隐蔽性, 而且可以潜伏一段时间, 所以不易被发现, 而且它的传染性极强, 破坏力很大, 所以只要被激活就会对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2.2 黑客的蓄意攻击
对我们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大多数是人为的。除去一小部分的无意为之, 那些被称为网络黑客的就是有目的的恶意攻击用户的计算机, 使用户的个人财产遭受损失。这种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由于Internet的内容丰富, 这些黑客会明确的针对网络信息进行攻击, 使其破坏。还有一种是被动攻击, 就是在用户电脑正常运作的情况下黑客截取甚至篡改重要的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 这种情况一般很难发现。无论是哪种攻击, 都会对计算机的运行产生影响, 使得在计算机中用户的信息发送泄露。这是现在盗取机密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犯罪手法。因为能做出这种攻击的人都是具有很高的计算机水平的, 所以一旦遭到攻击, 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防御, 无论是针对个人还是企业又或是国家所受到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2.3 网络原本的漏洞
对网络信息安全产生威胁的不仅仅来自于外部因素, 还有在一些应用程序设计之初就存在缺陷的内因。在一个程序被设计出来的时候, 其自身的独特性和有效性使得这个程序会被广大用户所接受使用。但是正是由于这是一款新的程序, 所以它注定不会完美, 所以在设计上存在一些漏洞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正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大多数的用户对于网络安全的了解并不透彻, 所以他们自身的PC上所做的安全防护就很少, 这就让黑客可以轻易的得手。对于这个问题, 只有软件开发商在开发新软件的同时多做一些测试, 减少自身的问题, 在其发布之初就减少漏洞, 以及在后期发现漏洞是做好补救措施。
3 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
3.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可以将用户的内部网络结构进行隐藏, 控制网络间的访问, 对访问用户的权限进行限制, 可以防止来自外界访问对用户计算机隐私的威胁。在联网的情况下, 如果发现有可以操作时, 防火墙会向用户发出警报。防火墙可以划分内部网络, 将重要的内部网段单独隔离, 这样就有效防止了重要信息的泄露。这样降低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3.2 入侵检测技术
当我们的计算机可以在有未授权或是异常的访问的时候可以及时有效的向系统报告的话, 那么我们的信息安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障。而这种技术我们称之为入侵检测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PC的The security log, Audit data, 网络行为以及网络数据包, 这样就可以保持对用户的网络信息状况的监听, 当发现有对系统的安全有威胁的访问时, 在第一时间提供防护, 确保用户的信息资源不受恶意攻击。这是继防火墙之后又一道安全防护措施。
3.3 防治病毒
电脑病毒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来展示其强大的传染力的。互联网病毒的传播可以是通过点击一个网页或是接收一个E-mail来完成。病毒总是可以攻击计算机防御系统中最为弱化的部分, 所以想要加强计算机对于病毒的防御力就应该提高其短板的高度, 只有整体强化即整个网络的防御系统的提高才可以有效的防治病毒。用户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中要将服务器中的防杀毒板块和客户端的防杀毒板块有效的结合使用,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抗毒能力。将硬件和软件防火墙以及防病毒软件组合使用, 做好相关设置, 更加可以有效的提升电脑的防毒水平。各大软件公司会定期的更新软件, 其中有补漏洞的, 有更新病毒库的, 用户应该经常更新, 这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
4 小结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新型犯罪手法的出现,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 小到我们每一个人, 网络信息安全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果计算机遭到恶意攻击, 用户的信息资料外泄, 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只有不断的提升计算机的安全等级,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在网络发达的当今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瑶, 刘德强.网络安全现状与防范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董洁.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网络的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网络团购的现状分析06-15
网络现状分析08-11
网络教学现状分析08-21
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06-05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10-14
中国移动网络现状分析11-01
网络新闻评论现状分析论文12-25
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论文10-29
网络民意的现状10-20
网络文化的现状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