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标准

2024-06-11

好课标准(精选12篇)

好课标准 篇1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关于“好课标准”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一堂课的评价,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评价, 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可谓“各花入各眼”。同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课, 同样按照新课程标准去教学, 为什么产生的课堂效果却千差万别呢?其实, 再好的理念也需要教师去践行, 再好的课程标准也需要教师去落实, 教师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水平决定了课的优劣。好课需要预设, 好课更需要生成, 课程标准中生硬的文字只有有效地融入变化万千的课堂中才能产生神奇的功效。本期“专题”栏目, 我们请到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胡英江, 天津市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霍晓宏, 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特级教师徐长青, 天津市塘沽区第十五中学校长潘怀林、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校长唐增波, 共话“好课标准”。我们说的“好课标准”并不是一纸文书, 而是一种思想和理念的延伸, 一种彰显个性的思维方式, 一种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

好课标准 篇2

张增良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应包括如下原则:

一、目标原则:

就是指课前要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知道每节课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主体原则:

学习是教师的主导的教和学生主体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把学生只当作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接收什么,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让学生这个主体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思维动起来。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主体参与的方法。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种种的训练活动,教师持续性讲课时间不至超过10分钟,一堂课的讲课时间不宜超过25—3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动的时间、动的深度,是今后听课、查课的必要标准,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分层原则:

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例如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可出示A、B级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去掌握或A或B。

四、反馈原则:

即在每节课的每层次的教学中,即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必须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即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尝试成功的快乐;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矫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老实效益。我校有单元考试和月考,但还不够,必须堂堂有考核有反馈。

五、电化教育原则:

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是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密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电教教育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能通过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空间的、宏观的、微观的知识;能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化理解教材。特别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这方面青年教师必须走在前面,电脑课件,可以丰富了自己的课堂。当然电教教育手段不仅仅指课件的制作,投影、幻灯片,教学中都可以用。

六、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及时肯定表扬的做法,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会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我校,如何调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正相关作用,是我校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最简单的,就每位教师都立刻能掌握的方法就是表扬、鼓励学生,激励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能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是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敏感性强,自尊心脆弱,他们尤其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记住,你的一句评价可能开启或关闭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户,永远记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有的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尊重教育的理念的归根结底是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青少年即然有这样的心理规律,我们还是按规律办事吧。

以上六点是我们认为一堂好课必须包含的内容,让她成为全校教师的意识。以上讲的观点原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我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大力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节好课的标准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心声。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呢?

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每个人的看法又都不同。那就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以下所谈的观点,是我校教师和学生的一些思考。

一、行云流水,如沐春风

一堂好课,应该使人听起来非常舒服。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于不知不觉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的学习,感情投入,兴趣高涨,思维的碰撞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听课的教师,仿佛刚刚开始听课,但很快的就下课了,就像吃了一道有名的菜,满口留香;又向走进大自然,如沐春风。那种感叹真是难以形容。

我校很多教师曾经听过王琪老师讲的《数列》,当时听完课就是这种感受。王老师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不着痕迹地引导下,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学生的倾听、表达、概括、思维等多种能力得到了训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听者听得轻松。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一堂课,老师教得过于细致,就有串讲串问的可能;相反老师不讲,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就会使人感到教学松散。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评价一堂好课很重要的标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解疑,倡导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那么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了,教师又如何定位呢?很多教师进行了实践思考后,提出了“多角色”的观点即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其中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指导者,没有教师的指导,就没有学生有效的学。所以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

例如,蒋涛老师经常适时创设思维障碍,就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进行思维的训练,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所不能替代的。

三、精心设计,有效调控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正是很多老师,甚至是特级教师成功的经验。备好课的关键是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特别是要精心设计提问,一个好的问题要能使学生找到理解的重点,并进行有价值的思维,产生交流的意愿。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使学生的活动有法、有序、有效。备课是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是一项很辛苦的脑力劳动,一份好的备课就是一份艺术品。

有了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产生一节好课。有时往往教学设计很好,但上得效果却不好,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

进行有效的监控。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观察学生的理解接受的情况,以便随时进行微调,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尝试,合作探究

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学生在情景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合作解决,而是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能发表于别人不同的独立见解打下基础。这种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

在学生自主尝试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的相互比较,相互补充,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倾听、表达,口语交际能力等都得到训练。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活而不乱的,教师的导也应该在参与之中得到体现。

五、师生和谐,气氛活跃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教师的语言精炼富有情感;教态自然、大方都会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维,不怕自己说错了而遭到教师的批评,也不怕自己的发言受到学生的嘲笑,相反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和作者同喜同悲。

师生的关系和谐了,课堂的气氛自然就活跃了。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就像在游戏中学习;就像在与合作者交流思想;就像在进行一个科学试验;就像在进行一次学术研究。这里仿佛不是课堂,没有教和学的界限,没有一问一答的形式,没有了师道尊严的桎梏。返朴归真,水到渠成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如何“说”好“课”

说课,是教师在有限时间(一节课的1/4-1/3)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呈现给听众,它不失为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但由于受说课时限、听课时对象以及理论要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给说课者带来了比讲一节课更大的难度,把握不好不易成功。一般来说,说课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抓住一个“课”字,突出“说”字说课,要用一节课的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经历一节完整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新授课──举例──巩固──置疑──小结──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前置补偿──揭题展标──实现目标──检测目标──反馈矫正──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

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不能照教案说;

②“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

③“说课”不等于背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只字不漏的背下去; ④“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前写好的材料去读。

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

遵循“课”路,选准“说”法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在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

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理论联系实际说、陈述说、问语说。

但无论怎么

“说”,均要遵循课堂教学这一主线。

三变换“说”法,找准“说”点

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组教师,其它学科的教师以及教科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人员。但无论怎样,这些听众都会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你所说的课,去审视你说课的时的一定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音、语气、表情、称呼等。因此说课者要置身于听众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与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如下图所示:

┏━━━┓

┃听┃

┃众┏━╋━━┓备说讲

┃思┃说┃学生┃课点课

┃维┃位┃思维┃

┗━┻━┻━━┛

图a 图b

图a表示“说”法,图b表示“说”点。

四把握“说”度,把课“说”活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过程、说出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一堂家常好课的标准 篇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好课”的标准,人们有着个性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从课堂教学的宏观层面上看,依然存在着很多共性。在此,笔者把“一堂好课”定义为“一堂家常好课”,即既是公开课也是日常课。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一堂家常好课应该是真实的、有效的教学过程。

好课首先是真实的课。这里的“真实”有两个涵义:一是不作秀;二是有待完善。

一堂家常好课,必须是师生经历的“真实的教与学过程”,这是经历了课程改革初期阵痛后所作出的最理性的概括。

新课程下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变革了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课堂出现了生机与活力。但是,有些课只适合让人在特定的时间里去“观摩”,而不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再现,缺乏推广价值。因为,一节公开课的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设计流程一般是这样的:第一步,选课。选容易设计学生活动、容易引起学生兴奋点的课。第二步,构思,包括整个教学设计和安排。第三步,师生的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或进行表演,或进行讨论。第四步,教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按照教师预定的教学需要修改学生的作品。第五步,教师先找班级试教,请同科组的老师听课,提建议,进行全面调整后再试教、再调整。第六步,公开课展示。

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在上公开课前,已经在不同的班级上过数遍了。最后,呈现出来的课可能就具备了如下特点: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提问恰当、课件精美、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气氛活跃、实现了师生互动……。从讲课本身来说,似乎无可非议,但是细细想来,我们就会发现,课的每个环节更多的不是上给学生的,而是上给听课老师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呈现出来的课是非常态的。

这些虚假作秀的课,追求的是虚情假意的表演,危害的是“诚信”的道德风范和学生真情实感的学习过程,毒害的是孩子们的纯洁心灵和他们的健康成长;最为严重的,是使人们产生了对课程改革的怀疑甚至反感,破坏课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追求学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划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识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通过课例研讨、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教改成果是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途径,但应该追求平实,而不是作秀。一堂实实在在的课,应该是:不仅在公开观摩时可以上,而且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不仅对着自己的学生可以上,而且换了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上。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有待完善的课,需要教师去反思、重建。

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老师要上公开课,往往追求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目标预设本身就是错误的。真实的课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值得反思,需要重建。反思是一种思想与行动的对话。通过反思,我们看问题就会有新的视角与新的理解;通过反思,我们就能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通过反思,会减少我们行为中的盲目和冲动,增强我们行为中的目的性和正确性;通过反思,会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使我们获得教育最本质的意义。由于自己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反思的缺失,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比如,有的老师由于思维僵化,固守着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出了“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感叹。拿着旧船票,登上新客船,唱着“涛声依旧”的歌。这样怎么能使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呢?所以,在教学上,教师要成为一个时时反思者,时时行动者。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教学工作。

好课同时还是优质、高效的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目标完整而全面的。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落实这“三维”目标时必须注意三者的有机交融、渗透。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情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学生科学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科学性,应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该听讲接受就听讲接受,该观察模仿就观察模仿,该独立思考就独立思考,该探索发现就探索发现,该小组讨论就小组讨论,该动手实践就动手实践,该抄写就抄写,该背诵就背诵。教师应本着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原则,从教学容量、教学时间、学生基础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等。而不能一味讲授,模仿记忆,机械训练;或形式主义的探究,故弄玄的讨论,毫无价值的合作,等等。而学生该做什么,必定是教师课前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发展规律、学科知识规律等教学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师生在教与学当中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过程。

所谓“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过程”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了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就是说,虽然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已经设想了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如果按部就班地执行预定的教学设计步骤,那样的课堂必将死板、单调。在创造性的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师生的思想和心灵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学目标在对话中生成,师生在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学生各得其所的过程。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和乐趣。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明白,学生没有“活”起来或“动”起来的课肯定不是好课,但是“活”起来“动”起来的课是不是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呢?

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全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看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应付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是浮光投影,浅尝即止,还是潜心钻研,情动意发?所以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只是少数优秀生展示才华,大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的课不是好课;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让优等生“吃得饱”,早日脱颖而出,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

例说“好课”的标准 篇4

我快速地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 然后“摆菜谱”似的向她介绍了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四种观点.叶澜教授提出的“五个实”标准:一是有意义的课, 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 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 即真实的课.郑金洲教授概括的“十化”标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崔允漷教授归纳的“十二个字”标准: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邱学华和袁洁等人提倡的“四字”标准:趣、实、活、新.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 最后怯怯地追问到:江老师, 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您能不能举个实例说说您自己的标准?原来, 一线教师最缺的不是理论指导, 而是实实在在的案例分析与实践引领!

于是, 我通过QQ聊天的方式与她分享和反思了下面这节云南本土的初中教学展示课《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美》.

【课堂片段】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 是否能够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师:很好!请大家讨论一下, 怎样推导这个公式?

小组展示: (教材方法)

师:现在, 请大家认真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说说你认为它具有哪些美.

生:?

视屏演示: (云南大理) 蝴蝶的翅膀、 (昆明长水机场) 飞机的机翼……

生2:对称美!

师:很好.你们看两个根非常对称, 就像蝴蝶的翅膀、飞机的机翼.

视屏演示:1999年 (昆明) 世博会会徽、全国第七届 (昆明) 残疾人运动会会徽.

生3:简洁美?

师:对!求根公式只与字母有关.

视屏演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装、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歌.

生:?

师:还有和谐美!你们看这两个根像不像云南26个民族兄弟和谐相处?

【分析反思】

结合本课, 我从三个维度谈谈心中“好课”的标准.

一、教育的广度

我认为, 一堂好课既不是“照本宣科”的课, 更不是“瞎学乱教”的课, 而应该具有教育的广度, 要立足“智能的开发点”, 以教师为主导, 通过听、说、读、写、算等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深化认知、发散思维和拓展技能.

本课教师不是单纯的课程的执行者, 而是积极的课程的开发者, 他另辟蹊径, 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美”的角度切入,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数学素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求根公式的推导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在介绍教材推导法的基础上, 通过师生互动, 得出直接配方的推导法, 不仅起到了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 本课是一节具有教育广度的课.

二、学科的厚度

一堂好课仅有教育的广度远远不够, 还应该具有学科的厚度.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学科味”, 要抓住“知识的吸收点”, 以训练为主线, 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帮助和学生的探究、感悟、交流、提高, 夯实学生的“四基” (即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运用) .

本课的学科味显得较淡, 在“求根公式的美”的欣赏环节, 不像是一堂数学课, 更像是一堂人文课.我个人觉得, 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效果会更好.

第一步, 从公式推导的角度, 谈求根公式的“思维美”.除了本课介绍的两种一般性的推导方法之外, 还可以向感兴趣的学生补充两种非常规的推导方法, 让他们感受数学思维的创新美.

【韦达方法】 (类比转化法)

【英国哈利奥特方法】 (因式分解法)

第二步, 从公式记忆的角度, 谈求根公式的“和谐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求根公式的结构形式, 发现其对称性、统一性、简洁性等和谐美, 以加深对公式的记忆.随后可以设计一道简答题, 检验学生的记忆情况.

【习题1】指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第三步, 从公式运用的角度, 谈求根公式的“奇异美”.根据公式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从量变到质变的奇异美, 提醒学生在运用公式时, 务必先讨论判别式b2-4ac的符号:

接着, 可以设计一组覆盖各种情况、有一定梯度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习题2】求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三、人文的温度

一堂好课除了要有“教育的广度”和“学科的厚度”之外, 还应该有“人文的温度”.具体地说, 一堂好课要明确“思想的提升点”,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情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和真实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达到知、行、意、情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 实现人人“自求自得”、“各有所得”、“一举多得”.

纵观本课, 不难发现, 教师的初衷是想改变长期以来数学课“僵化”、“呆板”的面孔, 回归教育的本真, 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 体现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遗憾的是矫枉过正, 一方面, 教学资源利用不当, 教学活动脱离了科学性 (没有真正揭示求根公式的数学美, 而是停留在类比美的表象上) ;另一方面, 教学情境创设不当, 教学任务“游离”了三维目标 (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 而是强调在“师本教育”理念下的预设成果) , 因而, 教师的人文关怀失去了“附着物”, 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和多向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不可能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美”感同身受.这从学生“启而不发”的表现之中便可得知.

所以, 只有教师教什么心中有数, 怎样教心中有路, 学生才能自主地、真实地参与到课堂生成之中, 去感悟知识的魅力和文化的温度.

一堂好课的标准 篇5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

周晓宇

我们常常听说某节课很精彩,某节课很有“味”。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一节课上得精彩,上得有“味”呢?一节好课到底应该有怎样的一个标准?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其实不光是我,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曾今的私塾老先生、教育大家乃至现在新时期的老师甚至于教育界的资深人士们都深深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今天在这里,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对自己本专业的音乐课堂进行一个浅方位的谈论。

在当今新课程教学的背景前提下,我觉得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评价一堂课好与不好,站在不同的角度标准自然也就不一样,众说纷纭。而且我认为,对一堂课如果提出过高的、过多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中国教育不缺乏理论家,更不缺少理想主义者。在个别所谓专家的眼里,教师不是人而是“神”。因为,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只有“神”才能够做到,我想他们自己也做不到。对于一堂课,越是理想化的标准,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越是不可行的。只有让老师一目了然、容易做到的标准,才是有效的的标准。只有在此稳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升华、去发散、去拔高。上好每一堂课与上每一堂好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意思,我认为,前一种“上好每一堂课”才是教师的必备技能。对于上好每一堂课,我有着自己的一番认识,一节好课不能只是单纯的从上课铃打响开始算起,而是应该具有完整的一套流程。下面我就拿我的音乐教学来说一说我认为的好课的要求(而不是标准):

一、提高教师素质,用语言艺术、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要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首先得让学生对老师感兴趣。老师上课的语言功底、个人魅力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艺术化、达到用魅力去感染学生呢?

个人认为,第一、老师在讲课时,语言要表达准确、精练、合乎逻辑。第二、教学语言应具有趣味性。用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传神的姿态、绘声绘色的描述来感染学生,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至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上课的无穷动力,自己也会情绪高涨,激发了上课的兴趣。这样一来,自然就了启发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你的教学方式,开创“亲其师,信其道”的局面。

二、精心设计教案,做到胸有成竹

要使一堂课上得精彩成功,教师必须要花大量时间认真备课。现阶段我们的老师有的带多个班级的课,这样就会出现同样的授课内容,你会重复好几遍。很多老师都说,这样的课越到后面的班级授课效果就越好。为什么呢?因为在前面授课的时候课堂上出现什么问题在后面的班级都能避免了,所以效果好。试问一下,这样的话,你是在授课中有进步了,但是前面听课的班级不就是你的实验品了吗?你能不能在第一堂课就可以胸有成竹呢?授课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效果不同,原因当然是每个班级学情不同,也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样,上课的配合能力不一样。其实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尽量克服这种现象:半星期实验课,半星期的精品课。这时候就要求老师你充分的备好课,更要对你授课的班级有全面的了解。或者从其他课程的老师那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借鉴。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第一,认真备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的,不游离于大纲之外,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第二,认真备教材,反复阅读教材,做到烂熟于胸;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引经据典地加以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第三,认真备学情。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方式,采取相应的教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样一来,上课时,教师对教材熟悉,教态也就自然,胸有成竹,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课堂效率则会大大提高,事半功倍。

三、狠抓课堂纪律,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

各位老师经常在参与各类评比课、观摩课或者观看优质课的录像时也发现,上课的班级因为教师事先有交代,学生的组织纪律好,思想上重视,因而教师授课进程都很顺利,学生也能积极配合。

可是,在平时真正的日常教学中,总有很多的教师感叹上课难。尤其像音乐、美术等常识学科的老师,一堂课已经打铃几分钟了,学生仍然在喝水说话,搞作业或干别的事。等到上课时,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而音乐课本身就是比较”活” 的课程。如果不在一定要求下开展活跃的教学,课堂将是一盘散沙,毫无秩序,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甚至影响到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而音乐课本内容老套,不合他们所谓的“潮流”,对课程内容没有兴趣。音乐作为常识学科,学生思想上也不重视,普遍认为音乐课就是放松课、可上可不上的课。教师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不配合,个性学生问题多多等。这时,对音乐课堂有效的组织就成了不能回避的话题。所以,我认为,严格的纪律要求是搞好组织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首要方面。尤其是在所带班级的第一节课尤其重要,“严放松”容易,“松转严”难于上青天。这其实就好比放假,放一个大长假再让你上班,无精打采,没有动力;而如果上很长时间的班让你放两天假,得到一定的休息,工作会更有干劲。所以,如果一开始怕学生不喜欢自己,对他们比较放松,到以后再想抓严则非常困难,学生已经形成习惯,不会再去听你的教导。而如果我们一开始抓得非常严,到后面我们根据学情适当的放松下,学生反而会更加喜欢你,认为老师懂得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放松,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干劲。

但是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喜欢老师,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思维去走,根本想不到会去不遵守课堂纪律,扰乱课堂秩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准备,对整个课堂的进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注意调节和引导,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灵活处理,不因一些特殊情况使教学受到干扰。(黄典楚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个人认为很有一套方法,可以借鉴)。

说到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课堂的教学也十分重要,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课堂进行时了:

四、生动活泼的课程导入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场戏,课程导入便是戏的序幕,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就象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情景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比如在上《梨园金曲》时,因为是京剧内容,学生感兴趣的就更少,因此我就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李玉刚来导入,让学生逐步去了解一些京剧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在《渴望春天》里,我又运用和学生一起背诵语文课上他们学过的散文《春》来进行课堂的导入等等。

当然,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记住,只有多样化,学生才不会感到“老生常谈”,始终会保持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来接受学习。

五、形式多样的教法

在各门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各班的学情出发,采用不同形式的教法,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切忌不可千篇一律,每个班都是同一种教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无聊,教师也会逐渐感到乏味。

我所带的是七、八两个年级。由于七、八年级学情的不同,教学的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八年级使用的依旧是老版教材,很多歌曲、教学内容已经年代久远,学生并不是十分喜欢。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九年级,由于课程较多,学习压力较大,主课老师经常拖堂、考试、作业负担重等缘故,已经有些死气沉沉的感觉了,再加上年龄增长,进入青春期,心理变化大,容易害羞,不愿意展现自己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兴趣,也想了不少的办法。比如在上《难忘今宵》时,因为这是一首人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因此我也为此设计了一个活动。即让每班音乐课代表、班长负责,挑选主持人、歌手,写主持词,唱这首歌,来模仿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这个活动让学生十分的感兴趣,因为春晚离他们本身就很近,通过这样的方式即让他们对于歌曲本身有了很深的印象,又让他们进一步对音乐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美丽的村庄》时,这是一首需要学唱的歌曲,歌词里有很多的“啦”。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个闯关类的小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去学唱这个“啦”,学生同时也挺感兴趣,再学习歌曲时也就没那么排斥了;再比如《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我就从历史、政治的角度来讲述长征的故事;多学科协同教学,将不同的学科知识与自身的音乐教学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多样的教学方式,是音乐教学不再那么死板,又让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而七年级使用了新版教材,无论在歌曲编配、内容选定、知识点的划分上确实很不错,比老版要好了很多很多。像《爱我中华》、《青春舞曲》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红河谷》是闻名世界的歌曲等等。因此,新版教材适当的歌曲,加上七年级学生向来活泼的劲头,让我的音乐课上起来就十分的顺手。另外,时不时的插入表演环节,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上台大胆进行自我展示,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六、良好的收尾

一部好的电影,即使到了尾声乃至影片结束,也同样让人回味无穷。有的老师把课上完后,还有几分钟就无所事事,或者认为结束前的几分钟无所谓,没什么可以说的„„本人认为,这是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的。我觉得一节课的结尾跟导入一样重要,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课尾的几分钟,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又可让学生提出疑问,引起议论,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思维,拓宽思路,还可以鼓励学生表演展现自己。这样长期下来,学生们也会对音乐课也越来越感兴趣,对课堂产生留恋之情。

因此,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潜心钻研教材,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既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教材本身特点的课堂结尾。但它绝不是单纯地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更应是知识的转化和升华,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的心时时牵挂着这门课,期待着下一节课。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科、学情的不同来设计一些课堂结尾的教学活动。

刍议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学生

前些日子,我区的政治教研员老师来我校指导,她在听了我校一年轻老师的一堂复习课后,对这节复习课的评价不是凭借一张经过量化的评价标准表几大项几小项的进行打分、划等次,而是侧重点评了复习课的复习效果。除此之外,还从理论高度点醒我们: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怎样学习、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要牢记“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言传身教。王老师的这次点评让我感触很深,也引起了我对一堂好课评价标准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的日益智能化以及高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非人云亦云的知识继承者。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教学观念已被大家接受。然而,也许是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仍然影响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仍在影响课堂教学,也许是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出现了一些只追求表面形式的趋势。

二、问题的解决

(一)积极的课堂环境

教学环境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古代的“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能力的表现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环境和情境,那种只单纯要求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那种压制个性、排斥标新立异的环境,都极不利于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 、学生才能充分地弘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意在、信念、动机、需要等;才能保持着“童真无邪”的本性,心灵得到解放,学习自然地转化为一种乐趣;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

(二)真实的教学过程

1. 多元的目标

王颖老师在评课时讲了板书的重要性,她说:“一手飘逸灵动的好字有助于弘扬传统的书法艺术,陶冶个体情操,增强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教师认真的板书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这就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教学不等于智育,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份知识。好的课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指出的那样: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仅有认知过程和理性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创设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2. 有趣的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学过程》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教材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起来易觉得枯燥无味,这就更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吸引学生。比如新授课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便利,通过图文、表格、信息、漫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和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比较贴近的感性材料的理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对于复习课,如果只是重复新授课、“炒冷饭”,即使课件再新奇,教师讲解再风趣,学生也不会提起兴趣。因此,有趣的内容除了呈现方式不单一外,还要注意一个“新”字,即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复习鲁人版初三《思想政治》有关“责任”的内容时,照本宣科没有任何意义,那怎样上出“新意”,吸取学生的兴趣呢?那就是要联系公平、正义谈责任,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谈公平、谈责任,这样的复习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出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外还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的复习课怎么可能不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有了興趣又怎么会学不好呢?兴趣可是最好的老师啊!

3. 有效的互动

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这个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动发展的人出来。而主动发展的人并不是简单地由外来因素施加影响就可以培养出来了,必须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因此,只有个体积极参与,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才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内化。基于这些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教学也会有问有答。

4. 递进的练习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顿悟所习得的知识是不会遗忘的,因为它是长时记忆。这样一来,似乎习题显得不那么重要。其实不然,因为:①并不是所有学习材料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而顿悟是建立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独立练习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收集反馈信息和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的机会;②有一组递进性的练习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而且也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否则“双基”如何落实?③有了递进性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的通过探究所得的成果有了用武之地,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所以练习的设计应以低起点,多阶梯、高要求为原则,重复的操练只能使学生感到厌倦,递进就是要求逐步提高,既符合知识内化、深华、以展示不同性质的要求,又产生不断激励学生的作用。

评课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评课的观念落后,就会导致课堂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所以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政治课应该怎么上?如何让学生享受快乐政治?一堂政治课应具备那几个要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我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然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刘杭玲、肖龙海主编.《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杭州出版社,1997.6

好课的十个标准 篇7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 师生认同, 指向明确。

二、重点突出。

难点要突破, 疑点要解决, 特点要抓准, 重点能突出。立足教材, 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

课堂上学生真学、真思、真练、真会, 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 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师生互动, 交往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

课堂流程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 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规律, 顺理成章, 严谨流畅, 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使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 文而不野, 雅而不俗, 活而不乱, 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

课内外、校内外、各学科之间相互沟通, 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

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质疑, 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 鼓励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合作精神。

八、多媒体运用得当。

根据需要, 恰当运用多媒体。常规手段与现代多媒体各展齐长,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 能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

面向全体, 全面提高, 因材施教, 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

音乐“好课”标准基点新探 篇8

2.从基于教学大纲走向基于新课标的音乐好课标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中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标准的确立必须基于音乐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3.从关注教师的教音乐走向关注学生的学音乐的好课标准。在一堂音乐课上, 只有学生学音乐的任务完成了, 教师教音乐的任务才真正完成了。因此, 审视一堂中小学音乐课是否是一堂音乐好课, 必须将关注的视角由教师的教音乐走向学生的学音乐, 学生学音乐的优质课堂才是判断一堂音乐好课的标准。一堂音乐好课还需考虑教师教会学生学音乐的标准, 只有学生学会了学音乐, 才能与时俱进、终身受益。

一堂家常好课的标准 篇9

好课首先是真实的课。这里的“真实”有两个涵义:一是不作秀;二是有待完善。

一堂家常好课, 必须是师生经历的“真实的教与学过程”, 这是经历了课程改革初期阵痛后所作出的最理性的概括。

新课程下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变革了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课堂出现了生机与活力。但是, 有些课只适合让人在特定的时间里去“观摩”, 而不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再现, 缺乏推广价值。因为, 一节公开课的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设计流程一般是这样的:第一步, 选课。选容易设计学生活动、容易引起学生兴奋点的课。第二步, 构思, 包括整个教学设计和安排。第三步, 师生的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 或进行表演, 或进行讨论。第四步, 教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按照教师预定的教学需要修改学生的作品。第五步, 教师先找班级试教, 请同科组的老师听课, 提建议, 进行全面调整后再试教、再调整。第六步, 公开课展示。

也就是说, 一个教师在上公开课前, 已经在不同的班级上过数遍了。最后, 呈现出来的课可能就具备了如下特点: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提问恰当、课件精美、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气氛活跃、实现了师生互动……。从讲课本身来说, 似乎无可非议, 但是细细想来, 我们就会发现, 课的每个环节更多的不是上给学生的, 而是上给听课老师的。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呈现出来的课是非常态的。

这些虚假作秀的课, 追求的是虚情假意的表演, 危害的是“诚信”的道德风范和学生真情实感的学习过程, 毒害的是孩子们的纯洁心灵和他们的健康成长;最为严重的, 是使人们产生了对课程改革的怀疑甚至反感, 破坏课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追求学真实的学习过程, “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 不会到会, 模糊到清晰, 错误到正确, 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 真诚帮助, 严格要求和规划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 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识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通过课例研讨、交流, 推广教学经验、教改成果是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途径, 但应该追求平实, 而不是作秀。一堂实实在在的课, 应该是:不仅在公开观摩时可以上, 而且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不仅对着自己的学生可以上, 而且换了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上。

一堂家常好课, 必定是有待完善的课, 需要教师去反思、重建。

只要是真实的, 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老师要上公开课, 往往追求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 这种目标预设本身就是错误的。真实的课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值得反思, 需要重建。反思是一种思想与行动的对话。通过反思, 我们看问题就会有新的视角与新的理解;通过反思, 我们就能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通过反思, 会减少我们行为中的盲目和冲动, 增强我们行为中的目的性和正确性;通过反思, 会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从而使我们获得教育最本质的意义。由于自己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反思的缺失, 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比如, 有的老师由于思维僵化, 固守着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 发出了“对着新标准, 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 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 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 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感叹。拿着旧船票, 登上新客船, 唱着“涛声依旧”的歌。这样怎么能使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呢?所以, 在教学上, 教师要成为一个时时反思者, 时时行动者。只有这样, 才能搞好教学工作。

好课同时还是优质、高效的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一堂家常好课, 必定是目标完整而全面的。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 在落实这“三维”目标时必须注意三者的有机交融、渗透。知识是基础, 是依托, 是载体, 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情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堂家常好课, 必定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学生科学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 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科学性, 应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该听讲接受就听讲接受, 该观察模仿就观察模仿, 该独立思考就独立思考, 该探索发现就探索发现, 该小组讨论就小组讨论, 该动手实践就动手实践, 该抄写就抄写, 该背诵就背诵。教师应本着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原则, 从教学容量、教学时间、学生基础的实际出发, 深入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 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等。而不能一味讲授, 模仿记忆, 机械训练;或形式主义的探究, 故弄玄的讨论, 毫无价值的合作, 等等。而学生该做什么, 必定是教师课前认真分析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发展规律、学科知识规律等教学规律,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

一堂家常好课, 必定是师生在教与学当中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过程。

所谓“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过程”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合作、对话、碰撞中, 出现了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就是说, 虽然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已经设想了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但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中, 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甚至截然不同。如果按部就班地执行预定的教学设计步骤, 那样的课堂必将死板、单调。在创造性的课堂中, 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师生平等对话、交流, 师生的思想和心灵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碰撞, 产生智慧的火花, 教学目标在对话中生成, 师生在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

一堂家常好课, 必定是学生各得其所的过程。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 一种需要和乐趣。在实际教学中,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明白, 学生没有“活”起来或“动”起来的课肯定不是好课, 但是“活”起来“动”起来的课是不是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呢?

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全的确立, 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 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 就谈不上“主体”。看学生的参与状态, 既要看参与的广度, 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 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 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 学生是被动应付学习, 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是浮光投影, 浅尝即止, 还是潜心钻研, 情动意发?所以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只是少数优秀生展示才华, 大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的课不是好课;表面热热闹闹, 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是否能让优等生“吃得饱”, 早日脱颖而出, 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 真正学有所得, 各有发展。

论一堂好课的标准 篇10

一、评价好课的基本原理:是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对好课的判断是一个评价问题。评价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主体的需要取决于主体的目的。因此, 主体的目的不同, 需要就不同, 价值标准就不同, 这就是评价标准多样的原因。因此, 在探讨好课标准的时候, 首先明确评价目的。我们对好课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评价的根基。其次, 我们还需要明确:什么是质量?这是一个看似简单, 实际却很复杂的问题。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里的解释无疑是最权威的:“质量, 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总体特征和特性, 基于此能力来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 质量, 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 就是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将此定义引入教学就会得出教学质量就是教学产品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程度。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学生学习后所取得的成果, 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实施必须考虑到“顾客”的需要, “顾客”是上帝。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教学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设计。这是判断好课标准的基本原理。认清并认定了这一点,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也就有了准绳和途径。满足学生的需要不是一个满足或者不满足的简单过程, 没有一个教师可以做到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也没有一个教师一点也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是一个在满足和没有满足之间的连续体, 存在着不同的满足程度。好课的标准就如同好车的标准一样, 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好课的具体标准没有上限。

二、评价好课的具体标准:为学生的理解而教

由于学生学习需要层次多样, 因此评价好课的标准的层次也是多种多样的。设定好课评价标准需要区分是原理性的标准还是具体标准。原理性的标准与具体的标准居于不同层次。具体评价标准可以从基本原理推导而出。显然, 若要探讨好课的具体标准, 必须首先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到底需要什么。这就需要清楚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话题总是从评价开始, 但是, 很快就会扩展到教学与学习方面。

1. 学习的本质:“解释学循环”

如何更好地教必须奠基于对学习的本质的理解之上。新兴的学习科学对学习的本质进行了多种维度的研究, 但多种看法的一个共性就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因此, 弄清学习的本质我们需要理解“理解”是什么。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 有助于我们理解“理解”是什么。解释学者施莱尔马赫认为理解是一个循环过程:部分的意义只有在整体的背景下才能被理解。但是若不理解部分, 就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因此, 理解需要一个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循环运动, 称为解释学循环。亚里斯多德曾经提及它:“所有的教学和所有的智力学习都来自于我们现有的知识”。海德格尔对这个循环进行了补充, 在我们明确地理解某种东西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有关的前概念。“理解从来都不是没有预设的理解我们面前的事物的过程”, 我们只有在对某事有预先理解的条件下才会走向有洞见的、明确的对某事的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理解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 永远不会终止或达到完整”。人类的理解包括持续不断地即时地修改的过程,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脱离这个循环, 而是以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显然, 理解的循环本质与传统认识论的直接认知相反, 学习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是一个解释学循环运动, 需要某种认知上的反复, 我们不可能直接了当地占有知识。这意味着讲授法的无效。如奥古斯汀所言,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重新组织。

2. 理解的维度

理解的维度可以表达理解的复杂含义。理解有六个维度: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教师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评价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管理者可以从这六个维度对教师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进行评价。

(1) 解释

解释指能对现象、事实、数据进行全面、可靠、合理的解释, 并进行恰当的论证说明。若能够对“为什么会这样?”“用什么来说明这类现象、这类行动?”“它与什么联系?它是怎样起作用的?”“它有什么含义?”等一类的问题提出成熟的见解, 对使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数据、情感、思想进行言之有理的说明, 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含义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就证明这一维度的理解已经发生。这一维度的可以看作是一种得以确证的看法, 学生不是简单照搬别人的观点, 对阐述的事物, 自己可以给予证实, 即学生能对答案进行说明, 并能阐明它的导出过程, 同时还能证明它的合理性。在这一维度理解深刻的学生, 既能准确了解和阐述各种现象, 又能抓住事物 (如思维、经历) 的潜在本质。思考全面、精确、考虑周全。是一种对为什么和怎样的知识的真正获得。

(2) 释译

释译指能够揭示出事件的意义, 对于涉及到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阐释、叙述。

阐释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是解释, 当我们以特定的方式提出对自身具有实质性的挑战, 且不能完全得到证实的观点和见解时, 理解就不期而至了。通过回答“它意味着什么”, “它对我们大家、对我自己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 通过讲述的方式阐释某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揭示某一观点的重要性, 或提出人们产生共鸣的释译, 就实现了这一维度的理解。

(3) 应用

应用指熟练地掌握了概念、原理或技能, 并把它们有效地运用于新环境之中。布卢姆称:一个学生真正理解了, 就能将其运用于实际。让·皮亚杰称:对一种理论的真正理解, 意味着学生对这一理论的重新发现。一个孩子能够重复某个观点, 并能指出一些学习情境下的应用性实例, 他往往给人一种已经理解了这一理论的印象。然而, 这并没有显示其完成了重新发现的目标, 不一定是实现了理解, 自然而然地应用知识才是检验真正理解的根本标准。这个维度的理解要求进行以实际行动为基础的学习。学习应该更多地集中体现在现实的应用任务上。为了实现这一维度的理解, 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用在何处、如何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校正以适应特殊情况的需要。

(4) 洞察

洞察指观点深刻并具有批判性。杜威曾言“教育的优势在于它那种通过事物表面判断内在实质的能力, 正是通过这种能力, 在重点事物和特殊的事物之间, 显著的事物和重要的事物之间做出了区分。”洞察能对“它究竟是什么?”产生自己的看法, 并且把任何答案都看作是一种视角下的产物, 即便对老师的和教材的看法也是如此。洞察是一种极有力度的深刻的见识, 赋予常规性的思想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如果学生能洞察, 就有能力揭露各种似是而非的假设和结论。当学生有了洞察力的时候, 他会站在一定距离之外, 对那些未经认真思考的习惯性观点进行审视, 知道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洞察意味着提出以下问题: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前提假设是什么?接下来是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怎么看这个问题。我们如何不懈地进行追问?实现了这一维度的理解, 就能对“从谁的立场?从哪一个有利的立场?”“需要明确考虑什么样的前提预设?”“哪些观点需要阐明?哪些已经得到确证?”“证据是否足够?合理吗?”“这些观点的优缺点是什么?是否可信?其局限是什么?”等问题轻松做答。

(5) 移情

移情能深入体会另一个人的感情和观点, 是一种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理解世界的认知能力。

(6) 自我认识

一种认识到自己无知的智慧, 能够理智地认识自己思维与行为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3. 教学:为理解而教

尽管很多教师都宣称, 他们以学生的理解为目标, 但他们倾力追求的东西却是他们极易忽视的东西,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记住课本内容, 能在测验中取得高分就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知识, 记住术语就等于概念内化, 把讲解等同于理解。既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考虑学生的需要, 对课堂上学生是否形成理解只有模糊的自我感觉, 不会采取措施去了解。他们声称是为了理解而教, 但是对什么是理解, 对怎样促进学生的理解, 对学生是否已经实现了理解却一点也不关心。在学生出错后, 不会探索学生是如何形成错误答案的, 只是简单推断学生的想法可能是什么, 然后告诉他正确答案以节约时间, 对如何让他们生成合乎逻辑的答案也不关心, 丝毫没有关注到学生怎样想、怎样建构概念为己用, 怎样理解。对理解的漠视, 对内容的关注使讲授法理所当然得到青睐。讲授法助长思维的被动性, 被动性不仅表示缺少判断和理解, 也表示好奇心的减弱, 会使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使而索然无味。对于学生而言, 阅读课文时, 没有生词, 但是却不能推导出内在的意义。拥有足够多的资料, 却无法对之进行解释。对一个高中生来说, 对下落的物体加速度减小, 速度却在增大迷惑不解。小学生会应用乘法规则进行运算, 对两个分数相乘却得出一个更小的结果不解。只是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方法, 只是记住了相应的公式, 会套用公式, 却没有对问题形成真正的理解。学生分数不高、成绩不好, 真正的问题是对内容只有一点理解或者根本达不到理解或者缺乏实质性理解。然而, 学生如果没有理解, 就意味着他们根本没做任何学习。“任何人从事任何事物, 都根据某种看法作为行动的理由, 不论他运用哪种官能, 它所具有的理解力都不断引导他, 所有的活动能力, 不论真伪, 都受这种看法的指导, 人们心中的观念、意象才是不断控制他们的无敌的力量, 人们普遍地顺从这种力量。”理解的质量决定了学习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好的教学必须为了学生的理解而教。

4.“为了理解而教”的标准

怎样使学生达到理解?怎样证明学生已经实现了理解?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深刻的理解而没有流于表面的理解?为了实现“为理解而教”, 教师要设定清楚的理解性目标, 并且应该像陪审团成员一样进行思考, 以明确无误的证据证明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 对学生是否理解进行评价, 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外在的行为设计。

(1) 设定理解性教学目标:评价先于教学

为了理解而教则需要首先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内容和组织活动。即评价先于教学。必须先期确立学习目标, 这是我们进行学习评价的根据, 是证明学生已经达到了对学习内容的精通和理解的证据。仅仅从外在形式上追求超越那种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低效的。

首先, 教师必须十分清楚如何确定哪些内容需要被理解, 什么内容最值得理解, 而不仅仅是匆匆掠过。教师对学习达到的结果必须有清楚明确的预期: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理解了学习内容?当学生真正理解的时候, 学生应该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反之呢?学生如何才能获得理解?第二, 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理解。通过什么样的智力运作使学生理解重要概念?为了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的,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事实、概念、原理) 以及技能 (程序) 的储备?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第三, 对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做出评价。如何证明学生已经获得了理解?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基于基本问题的目标系统。

如何表述理解性目标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它可以确认学生实现了真正的理解。弄不清这一点, 我们还会保持陈旧的评价习惯。这一过程与选择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相比处于重要地位。把实现理解作为教学的真正目标, 不仅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 而且导致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分界的明晰化, 使得学生也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学与学习行为之间的有机关联会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2) 围绕问题组织教学: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途

知识和技能不会自动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组织内容以促进学生实现理解?策略:围绕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对那些重要的观念, 我们想要理解它们, 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借以检验。伽达默尔说过“有问题的人才会达到真理”。问题作为一种标准决定着学生素质的现状及他们理解的程度。若把教学作为接受固定答案的过程, 就会压制学生自由探寻的倾向, 学生的理解意识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萎缩, 学习过程就会沦为一种没有问题的机械接受过程。因此, 我们必须把学习内容的主题与结论性陈述转换成问题的形式, 进而设计相应的激发问题答案的方式。只有围绕有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学, 才能克服那种以表面的活动为基础, 以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指导。

问题一般都要是令人困惑的两难问题, 是一些连环式追问。要使学生意识到, 学习过程表现为问题———回答———再问题的环状连接。追问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来解释、验证和支持自己的所思所想, 让学生有机会重新考虑、重新回顾或反思, 更新他们的初始回答, 完善观点以及追踪自身思考经历进而能帮助学生理解自己被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思想。因而提问就成为促进学生理解的工具。

(3) 对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进行评价

如何证明教学实现了理解、预期的教学目标?对理解的评价需要各方面具体而明确的证据。理解的维度指示我们寻找证明理解的出发点, 应该根据每一个维度的核心体现出来的实践能力来证明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我们可以把理解的维度的核心内容具体明确化, 并以此为标准, 实现对理解的完整评价。这里要区分:作为实践能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实践能力。传统的评价方式常常致力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理解性教学提倡评价实践能力, 会对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进行评价。

三、一堂好课的指标体系

对教师是否为了理解而教进行评价。第一, 要看教师是否以帮助学生理解为核心设计教学目标与过程;第二, 要看教师对学生是否已经实现理解进行了判断;第三, 评价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即理解程度。在大家对应该怎样评价一堂好课的评价原理形成共识后, 对具体的好课的指标,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这一评价原理加入具体的评价标准。下面是一个供参考的指标体系。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 以理解为目的的教学要求尽可能地少教。理解的含义更接近于澄清思想, 而不是教给事实。苏格拉底称, 严格而论, 理解只有学会, 无法教会。如果学生要理解复杂观点的意义, 教师提供的那些理解远远不够, 学生应该做出自己的理解。理解与思考有关, 我们当然希望学生善于思考, 但是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思考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正如苏格拉底指出的, 把问题想透彻需要勇气。对于思考来说, 它是自己主动引发的结果。让学生离开“洞穴”的原因不是教学, 而是建构性地理解。在理解性教学中, 学生必须意识到, 理解的实现靠自己的领会, 而不是靠记录教师的答案。教师们往往有一种表达的愿望, 这正是他们苦恼之源。实质上, 使学生少接受或者不接受那些事实性的东西, 他们更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聪明的举动。只有明确教学目标, 同时使教学指向这些目标, 教学才能表现出高质量与高标准。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的最大愿望不应该是传授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单纯的讲授不会使学生真正理解老师教给他们的东西, 教师所作的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设法使学生了解自己观点的局限性, 为学生创造条件促进理解的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的是在不同的背景中表现出的非凡的理解力, 好课的标准就是为了理解而教。

参考文献

[1]http://dreamimage.blog.163.com/blog/static/20705832200791703821501/.

[2]http://baike.baidu.com/view/13930.html.

[3]Shaun Gallagher, 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59.

好课标准 篇11

基本事实(公理)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让学生体会其合理性。

不同于其他八个基本事实,该基本事实对于初学者并不那么显而易见。“四条线段成比例”很难凭直观感受到,基于测量计算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又往往受到测量精度、误差等影响。因此,让学生理解其内容,体会基本事实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

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一个课例说起

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活动1】(1)让学生任意选取横格纸上的三条横线,画出三条平行线,分别记为l1、l2、l3。(2)任意画一条直线l4与这三条平行线相交。(3)分别度量所截线段的长,然后计算其中两条线段长的比,做好记录。(4)猜想:比值与什么因素有关?

交流:每个人画出的平行线有什么不同?直线l4被这三条平行线所截,得到几条线段?分别是被哪两条平行线截得的?每个人计算的比值相同吗?你认为比值与什么因素有关?

(5)再画一条直线l5与这三条平行线相交。度量l5被这三条平行线所截线段的长,计算其中两条线段长的比。

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你能用文字语言归纳这个发现吗?

这个结论尚不具有一般性,它是我们在横格纸上发现的。如果将横格纸换成白纸,结论还成立吗?

【活动2】(1)在所给的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平行线,分别记为l1、l2、l3。

(2)任意画两条直线l4、l5使它们被这三条平行线所截。

(3)度量所截线段的长,计算对应线段的比,做好记录。

(4)与同学交流你发现的结论。

【活动3】用图形计算器拖动其中一些点和直线,以改变其位置,观察数据的变化。与同学交流你发现的结论。

问题:平行线间的距离会不会是无理数呢?

教师在引导学生连续拖动平行线相对位置中让学生体会比值是无理数时仍然成立,在此基础上得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结论。

接着,教师让学生对照图1写出基本事实的题设和结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还能得到哪些比例式?

引导学生得到几个典型的等价比例式。

【练习】

已知:如图2,AD∥BE∥CF,AB=3,BC=6,DE=2,

则DF= 。

【思考】已知:如图3、图4,在△ABC中,DE∥BC,且分别与边AB、AC(或两边的延长线)交于D、E。你能说明图3、图4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图形的关系吗?你能得到对应的比例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相应的比例式。

【小结】1.本节课我们分别进行了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分别得到了什么结论?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基本事实的内容是什么?

3.本节课的活动过程体现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这一课例的设计,是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基本事实作为孤立的知识点来探究的。这样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但是课堂中没有学生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首先,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基本事实?它有什么作用?其次,学生怎么能想到要在横格上画平行线l1、l2、l3及另一直线l4?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吗?第三,教学中只是把教材中的验证活动具体化、系统化,整堂课只有测量和验证,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验证。因此,这种探究是假探究。第四,为什么要用手持技术?是技术为教学所用,还是教学服从于技术?尽管答案是无可争辩的,但由于操作前缺乏事实的自然猜想和验证方案的设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技术绑架了教学。本课产生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不够到位,导致孤立地看待教科书中的“探究栏目”,没有从几何图形研究的基本套路出发思考问题,没有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基本事实放到相似三角形判定探究这一大背景中思考教学设计,缺乏几何研究的大视野。

二、教学改进建议——用几何研究大视野设计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讨论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后,根据几何图形研究的一般套路,先研究特殊的相似多边形——相似三角形,在给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后,自然要提出研究其判定的问题。类比全等研究相似三角形判定,在寻求减少条件判定相似的目标下思考问题:怎样减少条件?仍然采用全等中的实验操作方法吗?显然,由于相似没有全等那样直观,难以用实验方法直接探索,于是,需要理性分析:如图5,通过把两个三角形移到有一个角重合,思考能否减少条件?显然,直观地看,其余的两个内角相等可以用边的平行关系来代替(即可以减少一个角相等的条件),如果能用平行关系推出边的比例关系,比如■=■=■——就最好了,于是提出研究主题:首先要研究平行线截两直线,截得的线段是否对应成比例?■=■是否成立?

2.直观观察,提出猜想

学生直观观察,提出猜想(如图6)。

如图,如果l1∥l2∥l3,是否有■=■,如果这个式子成立,则只要等号两边都加1,等式仍然成立,于是就容易得到■=■,再把直线DE平移使点A与D重合,就得到“两条平行线截三角形两边所截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这一命题。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研究需要结合图形直观得到猜想:“如果l1∥l2∥l3,那么■=■。”

3.测量计算,验证结论

引导学生用手持图形计算器从特殊到一般地验证结论:

(1)借助等距平行横格(如练习本中的横格线),若■=1,通过直接测量可得■=1;

(2)若■=3,通过测量计算可得■=3;

(3)若■=■,测量计算可得■=■;

(4)借助手持图形计算器验证:若■=k,测量计算可得■=k,可以让k变化并用动画展示。

(5)让学生想象当k为无理数时,(4)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教师说明可以证明这一命题,限于所学知识不够,这里不加以证明(用手持图形计算器也无法检验比值是无理数的情况)。

4.理解事实,得出推论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基本事实,形成对基本事实的理解。在基本事实基础上根据比例性质得到另两组比例线段:如果l1∥l2∥l3,是否有■=■,■=■?

(2)把把基本事实特殊化,得到推论:

如图7,若BC∥B′C′,则有■=■。

相应地,比例还可以表示为另两种形式:

如图,若BC∥B′C′,则有■=■,■=■。

5.应用新知,拓展研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成立?要证明这个命题,只要证明■=■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已知BC∥B′C′要证明■=■,主要困难是线段AB′、AB和B′C′、BC不是平行线截得的四条线段,为此,过C作AB′的平行线CM,交B′C′于M点,则四边形BB′MC是平行四边形,于是有BC=B′M,问题转化为证明■=■,而■=■问题转化为证明■=■,

这可以由CM∥AB′利用基本事实的推论得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证明过程。

(2)形成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由(1)可知,在BC∥B′C′的条件下不仅得到△ABC和△A′B′C′的三个角分别相等,而且也证明了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成比例。于是,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了。因此,可以得到如下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原来三角形,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三角形两边的延长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吗?并把这个问题的证明留给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

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结。

三、基于课例的思考: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才能发展大智慧

同样的内容,在理解教材程度上的不同,就会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学生所得也是不同的。数学的核心教育价值在于发展学生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能力,在于用数学发展智慧。如果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看作一个孤立的基本事实进行探究,其结果可能只是让学生验证结论,难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果把该基本事实作为相似三角形判定探究的逻辑出发点,让学生在几何图形研究的大视野和研究三角形相似条件的大背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则不但可以让学生基于几何研究的一般套路中自然合理地提出猜想,然后通过测量和实验验证猜想(当然用现代技术让每一个学生都借助图形计算器进行独立验证效果更好)。而且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几何研究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篇12

笔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编剧和导演, 舞台和掌声应该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时间、材料和活动;学生通过这节课有所收获, 有所展示, 有所提高, 那么这就是一堂好课。

笔者基于平时的教学经验及实践和教研组活动, 对各种评课标准进行对比, 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现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以改进我们的教学。

一是有意义的课, 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也慢慢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是有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就效率面而言, 是指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 其中包括了对于好的、中等的、有困难的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效率;其次, 是效率的高低, 如果没有效率, 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 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如果一堂课中不管老师表演的多么卖力, 课件制作的如何花哨, 而大多数学生却魂不守舍, 昏昏欲睡, 脑袋中一片空白, 那么这就是一节极其失败的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 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 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 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 又有过程的生成。有些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面面俱到, 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在哪里咳嗽都写上去了, 然后上课的时候照着自己的教案本一字不落的照本宣科, 不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所补充, 有所删节, 适当发挥。这样的课既枯燥无味, 无实质内容, 又严重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发展, 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效果。

四是常态下的课, 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 一遇到有人听课, 容易出的毛病就是过度准备, 这样教师很辛苦, 学生很兴奋, 到了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 表演一下, 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近年来科技的进步, 学校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 我们学校大多数老师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每个教室里都配备了背投电视或大屏幕, 一到公开课就非要有课件, 学生就非得活跃, 却忽视了该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一节课下来, 花花绿绿一大片, 教师的任务就是点点鼠标, 学生的任务就是看红火热闹, 大量的内容一闪而过, 脑袋里却是空空如也。一言概之:老师学生都处于非正常状态, 简直让人不敢恭维。难怪有的老师戏噱说多媒体变成了“倒霉体”。

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 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要有相互的交流, 相互的讨论, 相互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相互构成, 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因此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 上课时, 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 教师要尽量做到旁若无人, 不能被别人左右我们的思维, 因为, 你是在为学生上课, 不是表演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 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如果是, 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 因此是值得反思的, 需要去重建的。教师上完了课, 总是要反思和重建。只要是真实的, 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 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问题也没有的课, 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总之, The proof of teaching is in

learning。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老师只是教学的指挥者和引导者, 老师要采取启发式、创造性教学方式,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鼓励和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 这样的45分钟才是精彩的、高效的45分钟。

摘要: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在此问题上, 众说纷纭。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 认为只有扎实, 充实, 丰实, 平实和真实的课才是好课。

关键词: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参考文献

[1]. (苏)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1. (苏)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2005年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2005年

上一篇:外语教学改革下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