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标准

2024-10-14

经验标准(共11篇)

经验标准 篇1

近年来, 镇江市标准化工作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延伸工作触角, 提升服务层次, 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致力于为振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进程中, 倾情诠释“镇江标准”服务品牌:全市建成了20多个省级以上、涵盖一二三产的各类标准化示范点 (示范区) , 另有30多个标准化示范点 (示范区) 正在筹建之中, 建立了3个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 主导起草了一项国际标准, 制定了两项联盟标准, 今年各级财政拔付了近300万元的标准化专项扶持资金。标准化工作有力提升了镇江市经济运行质量, 提高了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 通力合作, 变“独唱”为“大合唱”

质监部门是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但仅靠质监一个部门单枪匹马, 标准化工作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为此, 江苏省镇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以下简称镇江质监局) 在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内外界的通力合作, 协同推进。对外, 镇江质监局横向注重与农林、经信、发改等部门的强强联合, 信息互通, 资源共享;纵向则注重向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请示汇报, 以最大程度取得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对内, 标准化工作主动加强与计量、质量、认证等工作的协调沟通, 合力推进。从而, 形成了内外联合、上下联动的网格化工作格局, 标准化工作由质监部门一家“独唱”变为全社会的“大合唱”。

2“查”“帮”结合, 倾力打造“镇江标准”服务品牌

上半年, 镇江质监局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近1500家市属企业、5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标准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中, 镇江质监局始终坚持“查”与“帮”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寓调查于服务之中, 着力打造“一企一策、有求必应、全力以赴”的“镇江标准”服务品牌:既调查企业在标准化方面已经做了什么, 同时也指出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并有侧重地给予技术指导, 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通过调查, 镇江质监局掌握了企业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等标准化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建立了有效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建立了标准化从业人员数据库。通过调查, 一方面, 畅通了质企双方标准化工作沟通的渠道, 形成了质企双方标准化工作互动的机制, 另一方面, 也为镇江质监局今后的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

3 建立专家库, 为标准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构筑人才高地

人才是事业发展之基。经过长期酝酿和层层筛选, 5月份, 镇江市第一批标准化专家库正式建立。专家库由26名政、企、研、检等方面资深的标准化专家组成。为进一步明确权责, 镇江质监局召开了隆重的成立大会, 给各位标准化专家颁发了聘书, 解读了《江苏省镇江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专家管理办法》, 专家代表作出了恪守职业道德的庄严承诺。

4 培植典型, 为标准化工作鼓劲造势

多年的艰辛努力, 换来的是镇江标准化事业可圈可点的闪耀。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主导起草了IEC 61169-19:2011《射频连接器第十九部分SSMB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部分规范》国际标准,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大全集团建成了“江苏省风力发电变流设备生产标准化示范试点”。镇江质监局十分重视对这些标准化成果典型案例的宣传造势, 带领热心标准化事业的相关企业和标准化从业人员到这些成果取得单位进行走访学习、交流研讨。

5 创造条件, 帮助企业成功申报标准化项目

为进一步彰显标准化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作用, 镇江质监局紧贴镇江市委、市政府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心, 积极帮助企业创造条件申报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等标准化项目。

在项目申报上, 镇江质监局秉承了宁缺勿滥的原则。首先, 对申报主体的硬件进行确认, 在确认合格的基础上, 再从技术上帮扶企业加强软件建设;其次, 为避免项目申报上出现同质竞争的现象, 镇江质监局要求市级及辖市区质监部门, 在项目申报前相互通气;最后, 镇江质监局在应对项目答辩技巧方面, 根据各申报主体情况进行一一辅导。上半年, 在镇江质监局的精心组织、筹划下, 全市有“超纯净、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等8个项目获江苏省省级标准化示范点 (示范区) 立项, 8项标准获省地方标准立项。镇江质监局对以上获批立项项目进行了有效启动, 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6 严格“期中考试”, 确保项目开花结果

为防止项目承担单位出现前紧后松、导致项目流产现象发生, 镇江质监局在试点项目运行中间时段, 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期中考试”。今年, 镇江质监局深入到2013年立项、2015年验收、承担“海洋工程用高强度耐磨橡胶输送管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江苏太平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查看试点项目进展情况。对照验收细则, 镇江质监局进行了模拟验收, 现场发现部分单位在标准体系建立的完善性、标准由停留在纸上的文字到真正付诸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镇江质监局在提出整改意见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指导。

7 协调发展, 延伸标准化工作触角

以往, 镇江质监局标准化工作更多侧重在工业领域, 随着农业和服务业标准化呼声的日渐高涨, 镇江质监局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 变过多侧重二产为协同一、二、三产同步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 镇江下辖句容市于2013年建成了全国首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县) ”。在创建该项目过程中, 镇江质监局对数千农民进行了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 使他们熟练掌握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技能, 指导示范区内农户执行各级标准400多项, 帮助农户主导制定了省级农业地方标准41项, 从技术上支撑了26个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成,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占到可耕面积的81.5%以上, 示范区内年人均节本增收1, 000元以上, 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达2.4亿元。

继要求金山等传统旅游项目严格按照旅游标准体系进行规范运作之后, 镇江质监局在拓展工业旅游标准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镇江质监局帮助4A级旅游景区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建立健全了交通管理等涉及旅游环节的系列标准, 以规范整个旅游过程, 真正实现了“有人就有工作标准, 有事就有管理标准, 有物就有技术标准”。7月份, 该馆以96分高分通过了江苏省工业旅游标准化试点验收。自开展工业旅游标准化试点以来, 该景点的旅客接待量由2010年10万人左右, 飙升至现在的30万人左右, 游客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游客人均购物30~50元, 恒顺的股市行情也由最初的每股10元左右上升至最高位的40元左右。

8 顺势而为, 拓展标准化工作新领域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的一项产业政策。丹阳飓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第三方物流上市公司, 尽管如此, 该公司在物流规范化运作、普及标准化知识等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为进一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保证资源在流通中的质量, 镇江质监局帮助该公司收集、制定了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物流行业相关标准, 建立了物流信息等标准体系, 并对全员进行了物流全过程的标准化培训。该公司最终获批为江苏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试点运行以来, 公司进一步拓宽了业务渠道, 大幅度降低了物流成本。

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标准化作用也初步显现。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厂家, 之前, 该公司常受因售后服务不到位而遭客户投诉的困扰,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镇江质监局以建立售后服务标准化示范点为抓手, 帮助企业打造“诚实”企业文化。在质企双方共同努力下, 由该公司承担的“江苏沃得农机售后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成为了2013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标准化试点, 该公司的农机售后服务流程更加规范,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客户对售后服务平均满意度由原来的95%左右上升到98%左右, 这些无形中推动了该公司农机销量的持续上升。

标准化将在创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5月份, 镇江市荣膺“国家生态市”称号, 为巩固和提升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 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建设绿色生态城区,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已成必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将有力支撑镇江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的落实, 全面助力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建筑建材相关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标准等系列标准, 将在技术上支撑镇江49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建成。

实现政务标准化是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的有力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 镇江质监局帮助镇江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了江苏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在项目创建过程中, 镇江质监局指导市政务中心先后制定完善了1, 094项标准, 系列标准对规范窗口接待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通过全员贯彻实施标准和持续改进, 中心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服务行为不断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在原来的基础上压缩了52%, 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的平均满意率比2011年增长了两个百分点以上。市政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圆满建成, 为进一步优化镇江市发展环境增添了一份力量。

9 扬长避短, 推动标准化事业再创辉煌

镇江市的标准化工作有其闪耀的一面, 也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另一面:标准化工作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社会各界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标准化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标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问题所在, 即是努力所向。镇江标准化事业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光辉事业, 回首望, 筚路蓝缕, 硕果累累, 向前看, 任重道远, 信心满满。今后, 镇江质监局将紧紧围绕镇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倾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进一步提升“镇江标准”服务品牌含金量, 为推动镇江标准化事业再创辉煌而奋发作为!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协会, 上海信息培训中心.标准化实用教程[M].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5.

经验标准 篇2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项目部成立以来,按照先进性、系统性、统一性、文化性的要求,把铁路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目标。以管理制度化为基础。以严格考核为保障,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为支撑,全面落实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形成现场配备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标准化的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此,结合武咸城际铁路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项目的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只有制度健全了,严格管理,严格考核,管理才会走上新台阶,取得明显的效益。同时,结合项目运转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严密、更加有可操作性,正是通过武咸项目的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才有今天的武咸面貌。才有武咸城际铁路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落实“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要求,建立健全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项目各项工作闭环管理、有序可控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

(1)关于三大标准。认真贯彻执行铁路的各项技术标准。根据我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吸收、吸取其他项目的管理经验,在“施工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更具体和系统的高标准施工标准,经监理、业主单位批准后实施。

关于管理标准:铁道部制发的统一管理标准涵盖了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各个方面。这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是铁路建设的管理标准。我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管理标准,按照管理制度的不断更新,不断修订、完善管理标准,不能因标准问题造成施工瓶颈,因标准问题影响施工,各项施工正常进行。

关于作业标准:作业标准主要包括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作业要点卡片,试验、测量作业标准等,我项目部根据实际工程结合新技术、新标准。编制完成四电集成方案,报铁道部审批通过。完成四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报监理及业主审批通过,并根据工期调整,进行了七次修订完善。修订编制专业作业指导书,2011年新验标出来后,又根据新验标要求重新进行修订完善。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中不合理部分。作业指导书经监理单位审核后,汇编成册,下发所属单位执行。技术交底实行四级作业交底,技术交底内容传达到作业人,施工作业要点卡片下发到作业人,结合作业人从事的作业,以相应的作业要点卡片为教材进行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应知应会。在铁道部首件工程验收中,各专业又根据首件要求,修订、完善相关资料,从而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编制了各专业施工组织设计、重难点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

专业针对武咸工期调整,施工速度放缓这个情况,积极进行技术储备、探讨质量管理的完善办法,按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狠抓程序管理,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基础台账,梳理技术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充实内业资料,为施工安全和质量铺平道路。

(2)讲科学。铁路工程要求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平顺性,广泛应用四电集成施工等技术,必须尊重科学,以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实施。我项目部充分借鉴其他客运专线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研究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项目,正是这种做法,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受到上级的表扬。

(3)不懈怠。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应该看到,在项目成立之初,大部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消极应付;技术人力资源短缺,有的参建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自控体系不健全,个别人存在较严重的落后的工作习惯,管理粗放、凭经验自以为是。使标准成为习惯是个长期的转变过程,又往往不是自觉接受和完成的过程,有的经过反复纠正有时时反弹。为扭转这种不良风气,项目部狠下力气,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以更大的力度,高强度、深入持久地推进标准化管理,以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考核,以制度管理人,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各项管理进行有序,这不仅是武咸城际铁路建设的需要,也将为培育现代的标准化管理企业,为铁路建设做出贡献。

三、注重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

(1)抓源头。一是加深对推进标准化管理的思想认识,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提升铁路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二是按标准化要求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

(2)抓过程。要强化过程控制,以过程保证结果,以施工工序控制严格确保单位工程质量优良。落实各方责任,注重闭环管理。要落实各方责任。施工队伍是现场管理的主体,健全自身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配齐符合要求的质量安全保障人员是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有效地实行质量安全自控自检是过程控制标准化的核心,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不好,工程安全质量就没有基本的保障。注重闭环管理。每一项作业、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安全质量问题和每一个违犯标准化管理问题,都必须闭环销号。各施工队都要建立各类工作台账,做到有关工程事务凡事可追溯,有据可查。

为保证施工质量,我们对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对工程质量实行逐级负责制。坚持班前安全质量讲话,周末例会制度,有针对性地讲解、布置质量标准和质量防范措施。建立技术档案,专业主管工程师、工长认真填写工程日志,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纠正预防措施,对不合格工程项及时处理;加强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的联系配合,及时向监理通报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展情况,主动征求意见,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项和重大、重要电气设备安装,及时请监理到场检查确认。对隐蔽工程做到随工检查,及时签认。安质员负责协助隐蔽工程检查,隐蔽工程记录应详细真实。建立原始资料档案,保证技术资料、竣工文件、原始凭证、数据和记录的完整清晰、真实准确。此项工作实行分工负责保管收集。坚持“四验”制度,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建立物资进出库检验制度,凡不合格物资器材不得使用。加强大型设备的开箱检查工作。做好物资设备的运输、仓储、安装、调试各环节的安全工作,设备自身完好率达100%。各级安质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验标”、定测纪要、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标准检验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抓细节。细节是否精细处理,表征了施工管理水平。要求施工工艺精益求精,要以细节的可靠性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注重细节是“质量通病”,是酿成严重安全质量隐患的重要原因。

项目组建之初,还存在这样那样做事不认真,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要想保证一个由无数个环节所组成的机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通过制定和贯彻执行各类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从技术和组织箮理上把各方面的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才能保证其生产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无数个细节结合起来的统一体,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想象不到的灾难。

而且,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施工流程中比如一个基础,要不高不矮、不粗不细、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制作基础上都要无任何偏差那就是难上加难。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在我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正是我们项目部这种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的做法,确保我们施工质量得到业主的认可。

(4)强化标准化管理支撑条件。工程建设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是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支撑条件。为此必须由专业队伍使用专业设备进行专门管理的施工;积极组织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形成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全面、认真贯彻,使建设管理过程实现信息化。

(5)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要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基础和支撑,必须摒弃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方法,只有具备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这个平台,才能扩展创新。在吸收国内外建设高速铁路的技术、经验为我所用,实行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生产的基础上,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开展铁路建设的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大力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创建可以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更安全的新工艺、新工法;鼓励参建员工提出疑难技术问题,根据需要组织技术攻关。组建技术咨询专家库,与群众性的创新活动相结合,针对项目建设中的专项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咨询。

(6)信息化管理。按照要求配置硬、软件,配备信息化管理专业人员,接受信息化管理的培训,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上,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

四、重抓思想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始终把建设职工队伍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发展的根本之路,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新、奠定丰厚的人力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员工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等级考试,尽量为其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为此职工学习氛围高涨。

五、狠抓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更是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之又重的位置,从抓员工安全教育入手,培训员工操作技能,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从而大大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稳定了安全生产局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组织全员进行安全和技能培训,利用工期拖后的时机,组织技术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学习,对新进员工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教育活动等,结合新员工多的特点,签订师徒合同,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学习、考试。结合项目部技术人员年轻化的特点,组织科研课题培训、TQC培训等。

(2)、按照项目部全年开展的各项活动,结合专业特点,细化措施,围绕安全、质量开展各项活动。

(3)、组织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大反思活动,全员参与,查找不足,进行整改。

(4)、按照项目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身边无事故无违章活动。

(5)、组织开展项目部和工程部的内业资料大检查和劳动竞赛活动。

(6)、组织开展派员到其他项目部学习活动,学习其他项目部优点,查找自身不足,为以后开工做好准备工作。

六、抓好技能培训工作,为施工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经验标准 篇3

【关键词】早期学习标准;质量评定和推进系统;早期教育质量;美国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42-05

一、从标准到教育标准

标准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相关机构批准,以供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标准作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的对策,在工业企业中最早出现和被运用。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扩展到商业、政治、教育乃至艺术等诸多领域。现今时代,人力资源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由此,经济领域内的标准化做法被移植到了教育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教育标准。

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学生基础学力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下滑。受此触动,8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府开创性地为全美基础教育设立了教育目标。与此同时,各学科国家级的专业协会纷纷围绕教育目标展开了相关研究,全美数学教师协会率先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标准。那以后,各州纷纷开始制定本州的教育内容标准。一时,标准化运动成了教育改革的抓手。〔1〕

二、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

21世纪初,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在个体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此,美国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在K-12(幼儿园~中学12年级)标准化运动的引领之下开始为儿童制定早期学习标准,即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的标准。至今,美国各州均已为本州3~5岁儿童制定了早期学习标准或指南,超过半数的州还专门为婴幼儿制定了早期学习指南。〔2〕

由于美国的早期教育服务项目类型繁杂、资质不一,政策上的支持缺乏明确的可持续性,管理上也呈现多头化的局面。因此,不同于K-12标准化运动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是否应该设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如何利用标准促使教学效益最大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运用标准来促成各种早期教育模式的融合,即借助早期学习标准,创建一个统一的保教系统,整合原本零散且缺乏有效组织的各类保教项目,以提升早期教育质量。〔3〕下文将先介绍早期学习标准的几个主要运用,并介绍学者们就如何通过早期学习标准来提升教育质量形成的相关思考。

三、早期学习标准的运用

美国的早期学习标准通常将儿童的早期学习内容分为身体发展与健康、语言、数学、社会与情感、艺术、科学、社会学习及学习品质八个领域,〔4〕基于早期学习标准的主要运用包括: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举措,以及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等,它们既与早期学习标准密切相关,也是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1.早期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

早期学习标准规定了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与此相适应,早期学习标准也成为了各州制定早期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简称ECEPC)标准的重要参考。

根据美国各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2009)的调查,已有33个州基于本州早期学习标准分别制定或修订了ECEPC标准,该标准明确了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早期学习标准对于ECEPC标准制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ECEPC标准明确了教师应该掌握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内容,早期学习标准与教师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直接对应;其二,ECEPC标准明确了一名优秀教师在有效支持和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时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与早期学习标准密切关联的。

目前,美国的一些州将达到ECEPC标准作为教师职前获得学历和资格证的要求,还有一些州将ECEPC标准作为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晋升考评的部分依据,也有一些州对职前和在职教师都提出了ECEPC要求,如弗吉尼亚州于2007年根据其早期学习标准制定了早期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标准,并要求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将这些标准内容纳入其培养方案。

2.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目的之一,但标准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如果不能加以恰当理解和有效运用,则可能会对教师的儿童观、教学行为等产生负面影响。〔5〕要使教师深入理解早期学习标准,并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就需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发展支持。专业发展支持有两种基本类型——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早期学习标准推出之后,美国各州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各种举措,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高等院校职前教师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强调对早期学习标准的理解和运用。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当时已经有30多个州的高等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而2008年之后的早期教育专业大多已将早期学习标准纳入课程体系。比如,缅因州的2年制社区学院和4年制早期教育专业学位课程就已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融入其中,其中还有一些课程把早期学习标准作为教材内容。同时,不少州也开始强调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关服务,比如,南卡罗来纳州要求2年和4年制高等院校的教师参与“培训者培训”项目,学习如何在课程中有效运用早期学习标准。

(2)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迄今为止,美国各州已设计了一系列与本州早期学习标准有关的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比如,罗德岛州设计了三层次的在职教师早期学习标准培训项目:第一层次为对早期学习标准的普及性学习;第二层次为对特定主题的深入探究和学习;第三层次是专为管理人员提供的培训课程。另外,“培训者培训”也得到了重视,如肯塔基州已在全州范围内为地方培训中心人员和儿童保教支持人员提供了早期学习标准的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者将进一步为在职教师提供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6〕

另外,各州均重视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可在线获取的网络资源,以便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早期学习标准时得到及时的支持。比如,印第安纳州为早期学习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案例,内容包括领域和标准知识介绍、儿童的活动和成人的支持活动案例等。其中,成人活动案例部分提供的是日常活动情景案例,以方便读者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3.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

各州在颁布早期学习标准之后,开始关注课程及儿童发展评价与早期学习标准的衔接问题。目前,大多数州都对本州早期学习标准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明确要求各类早期教育项目要选择或积极推荐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的课程。〔7〕比如,明尼苏达州课程审核委员会认为,早期教育的课程目标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非常重要,与早期学习标准一致性不高的课程将不会被推荐。

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教师还需要运用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的教学评估标准去获取相关的儿童发展信息。目前,大多数州均要求各类早期教育项目必须采用与早期学习标准相符合的评估工具。以康涅狄格州为例,该州专门开发了与早期学习标准相符合的早期儿童评估框架(Preschool Assessment Framework,简称PAF),并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他各州也对一些通用型的早期儿童评价工具与本州早期学习标准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比如通过对“教学策略GOLD”与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以及新近推出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进行一致性分析后发现,它是一个合适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工具,目前已得到较普通使用。

四、提升教学质量的系统化策略:早期学习标准与质量评定和提升系统相结合

关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早期学习标准、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升早期教育质量,Kagan、Scott-Little等学者提出,应从系统的角度着手,对早期学习标准加以统筹运用。把早期学习标准融入到提升早期教育质量的整体框架之中,已成为当前美国提升早期教育质量的政策发展方向。〔8〕Scott-Little、Cassidy、Lower和Ellen把早期学习标准与质量评定和推进系统(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s,简称QRIS)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推进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模型。〔9〕早期学习标准反映了各州对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待,而QRIS则凝聚了各种改进各类早期教育项目质量的力量,并为检验各类早期教育项目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框架。将早期学习标准和QRIS相结合,能够通过更为系统、协调和有效的方式来提升早期教育的质量。

如下图所示,早期学习标准是整个系统框架的核心。早期学习标准在早期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落实由QRIS负责监督与调控。QRIS的绩效责任为早期学习标准的达成指明了方向。QRIS的健康运行需要外围环境的有效支持,这既包括政府的支持,如州教育厅和州社会服务厅的协调和支持;也包括有质量的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同时还需要其他机构的支持,包括资源、咨询和服务机构的协助等。下面对模型中的几个要点加以具体介绍。

1.许可证与早期教育项目标准

尽管早期教育项目的许可证通常强调结构质量(如师幼比,机构规模)以及儿童健康、安全方面的有关要求,但参与QRIS的早期教育项目标准涉及的诸多内容旨在提升各类早期教育项目的质量。将早期学习标准作为各类早期教育项目标准的基础,能够使各类早期教育项目标准的制定有章可循,并为提升早期教育项目质量提供指引。比如,早期学习标准强调儿童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因此早期教育项目标准倾向于低师幼比和较小的机构规模;早期学习标准强调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品质,因此早期教育项目标准要求教师参加有关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相关培训,确保在活动室环境创设过程中能够提供支持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操作性材料。

各州在制定验收早期教育项目的措施和程序时也将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作为重要依据。QRIS的验收内容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将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2.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

课程与儿童发展评价和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与早期学习标准保持一致,不仅意味着课程要培养儿童与早期学习标准相适应的技能,而且,应遵循早期学习标准的理念。

3.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一方面,QRIS通过ECEPC标准确保教师掌握与早期学习标准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QRIS也采用一些工具来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比如,北卡罗来纳州在本州ECEPC标准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与早期学习标准相适应的学前教师表现性评价工具,用以评估职前教师的能力和在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

4.教师的专业发展

QRIS要求教师拿出一定比例的培训时间用于早期学习标准的学习。如果教师有关方面的专业发展通过高等教育机构来实现,那么高等教育机构的培训课程应当明确每门课程所应关注的早期学习标准的具体内容,并明确2年或者4年制学位课程中哪些课程需涉及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参与QRIS项目的教师必须能够提供学习早期学习标准内容相关课程的证明。

QRIS还通过绩效责任考核来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如通过考察教师的教育实践来确定其是否已经拥有足够的教学经验,或者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

5.其他外围条件

与QRIS密切关联的一些机构或职能部门提供的专业发展服务或颁布的政策对QRIS产生直接影响。

首先,早期学习标准通常由州教育厅或者社会服务/人类服务厅制定并负责实施,但这些部门通常不直接负责QRIS。因此,为了确保早期学习标准与QRIS的有机结合,QRIS的管理人员应参与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以利于QRIS管理人员更加熟悉早期学习标准,将早期学习标准融入到QRIS之中。

其次,高等教育机构、咨询机构以及资源及咨询和服务机构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推动早期学习标准的实践运用。理想的状况是,这些组织和机构提供的专业发展支持既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一致性,这样,教师在不同机构所接受的专业培训才能够保持一致。

五、早期学习标准与QRIS的启示

早期学习标准明确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而QRIS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和早期教育项目的质量。以早期学习标准为基石和核心,通过QRIS形成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支持系统,是美国近年来早期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抓手。尽管这种系统化建设在美国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它对于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作用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检验与论证,但毫无疑问的是,以系统性的策略推进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以早期学习标准为核心,系统性地推进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美国,这样的一种努力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持和各方的理解与妥协。〔10〕只有在各方充分认识到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时,这种系统化的推进才会顺利进行。〔11〕或许这种系统化的推进在中国会相对比较容易些,但同样需要协调好行政和管理方面的诸多事务。

另外,关于早期学习标准能否作为这个系统的核心,早期学习标准作为系统核心的基本前提是什么,目前理论界的思考并不多。笔者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或许是没有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一定要置之于特定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之中。从美国当前的早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以早期学习标准为核心、系统化推进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做法,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美早期教育既有明显的社会情境的差异,同时也有共同的时代特点。在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行将颁布实施之际,继续深入地、系统性思考如何用好这个指南,将其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密切结合起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JENNINGS J. Reflections on a half-century of school reform: Why have we fallen short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J〕.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2012,(1).

〔2〕SCOTT-LITTLE C,KAGAN S L,FRELOW V,et al. Infant-toddler early learning guidelines: The content states have addre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Infants & Young Children,2009,(22):87-99.

〔3〕〔11〕KAGAN S L,KAUERZ K. Early childhood systems:Transforming early learning〔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2.

〔4〕〔5〕郭力平, 武玮, 孙慧妍. 早期学习标准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12):49-54.

〔6〕KAGAN S L. United we stand: Collaboration for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ervices〔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1.

〔7〕SCOTT-LITTLE C,LESKO J,MARTELLA J,et al.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to document trends in state-level policies and practice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7, 9(1).

〔8〕SCOTT-LITTLE C,CASSIDY D J,LOWER J,et al.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and program quality-improvements initiatives: A systemic approach to supporting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P W WESLEY, V BUYSSE.(eds.) The quest for quality:Promising innov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Baltimore,MD:Brookes Publishing,2010: 69-89.

〔9〕郭力平,谢萌.美国的早期教育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547(5):46-50.

〔10〕GOFFIN S G,MARTELLA J,COFFMAN J.Vision to practice: Setting a new course for early childhood governance〔M〕.Washington,DC:Goffin Strategy Group,2011.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and Education Quality: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lightenments

Guo Liping, Xie Meng, Wang Xiaoju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Follow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in the states, academia and government’s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how to employ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quality.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and the systematic strategy on how to combine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 with 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Some enlightenments are provided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经验标准 篇4

1 广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提出

200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结合企业标准化工作中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开展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系列工作。2004年3月起,国标委全面开展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指导和帮助一批试点企业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并为其他企业起到示范作用。为推广“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广东积极组织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摸索出一套“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机构辅导,协同督导”的创新模式,为全国“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广东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具有四个典型的特点。

1.1 服务企业,以企业自愿申请为原则

广东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坚持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将政府引导与企业自觉性、主动性相结合,使“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得到顺利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建立在健全的标准化行为基础之上,是一种企业全体追求卓越、高效的“良好”行为,可以说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先进竞争力的代表。因此,“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需要企业本身自始至终积极配合、贯彻执行,并不断创新改进。

1.2 有的放矢,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

广东紧紧贴近本地实际,结合特色产业,选准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广东的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均为其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是广东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重点。广东标准化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道路,立足优势产业,大力助推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广东“标准化良好行为”名牌企业不断壮大。

1.3 循序渐进,以提高标准化水平为目标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目标就是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需要从企业标准化的总体方针、目标和要求出发,从构成企业标准化的各个要素着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改进等各个过程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和保证,更需要有序开展,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1.4 构筑平台,以标准创新应用为动力

企业标准是企业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成果,这些成果不断地通过企业标准的形式得到有效地转化、利用和推广。创建工作的成果之一就是为企业搭建了一个标准化管理平台。企业借助管理平台,通过科研工作推动标准的创新,同时,以制定先进标准为目标,标准化也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实现良性和互动的发展。

2 广东“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实践

广东省质监局在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抓。截至2008年12月,广东通过审核确认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共有100家,其中AAAA级85家,AAA级13家,AA级2家。

2.1 统一规划,分段推进

按照国家标准委《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试行)》要求,结合广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进行统一规划,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分门别类,将企业所属各厂、管理部门、二级公司、事业部都纳入创建范围。创建活动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计划阶段成立创建专项小组,进行“一对一”式跟进指导工作;组织宣传,举办培训班,开设专家咨询平台等。实施阶段着重修订和完善企业相关标准,完善标准化管理机构,使标准体系有效运行;对标准化工作、标准体系文件及现场进行评价或评审;制定和落实纠正措施等。验收阶段对提出申请的企业进行专家评审确认,颁发《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证书》。

2.2 细化分工,规范管理

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规范有序的发展,广东省质监局根据国标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广东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条件和任务,申请和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确认、监督以及改进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明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具体分工,把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相关工作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落到实处,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2.3 宣传培训,打好基础

充分利用“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活动,通过论坛、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大标准化知识普及,增进公众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的了解,营造全社会关注和重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氛围。组织举办《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宣贯学习班,培训企业标准化专业人才,加强企业对“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认知和认同感。

2.4 示范带动,典型引路

为增强企业对标准体系建设的直观认识,组织申报创建的企业到典型示范企业现场参观考察,学习了解先进企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为了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组织企业参加“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研讨会,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确保“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扎实推进。

2.5 严格要求,认真确认

对于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的企业,进行精细检查、严格把关。组织行业标准化专家、企业标准化分管人员等组成确认工作组,严格根据有关确认工作细则逐项进行深入的检查,统一掌握确认标准,并与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使企业对工作的成绩、不足及对今后改进的方向有明确的认识,使确认工作成为继续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动力和契机。

2.6 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建立起来后,应开展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这是确保体系良好运行的重要工作。通过自我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推动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使标准体系更趋于完善、合理。

3 进一步推进广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思考

近年来,广东在推进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将广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不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将来广东全面推进此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针对广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勇于探索,促进广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有更新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

3.1 进一步树立企业主体意识

企业是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的主体,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及标准化工作原理、经济效果及先进单位经验介绍给企业,增强企业主体意识,提高企业参与“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2 进一步推进实施分类指导

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和管理特点,对企业内的技术事项、管理事项和工作事项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标准体系,使企业标准化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充分发挥企业标准化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要理清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实现互补增效,减少重叠与交叉。

3.3 进一步组织实施动态管理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得到很好的运行。要对标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标准体系的评价,找出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通过制定纠正措施加以改进。要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模式,对体系的运行进行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实现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最终目标。

3.4 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

本着“服务企业”的宗旨,深入企业实践之中,加强重点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创建,引导企业增强“标准化良好行为”意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摸索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工作途经,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服务水平,促进标准化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3.5 进一步融合标准国际化

标准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5

几年来,我校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以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先后荣获“林业局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总局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进入总局级标准化学校行列;我校教师年富力强,敬业爱岗,多名教师分别荣获局级或总局级“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能手标兵”、“骨干教师”、“德育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多年来我校的教学成绩一直居全局四所小学之首。

在局党委、林业局的大投入、大力支持和强力推进下,在教育局的积极支持和指导下,我们积极致力于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着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理念先行,为争创省级标准化学校引航

xx小学教育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创造优质的办学条件;如何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如何全面提升林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并努力在林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展开探索和实践,这是我们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之初就面对的问题。温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办好教育,理念先行。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我们的目标是一切为素质教育打下基础,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打造一切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环境,营造一切有利于感染、陶冶学生素质教育的氛围。我们首先确定了“自信学习、快乐成长、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为强”的四小教育理念,并把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校训固定下来,写进我们新创作的校歌,在教学楼大厅展示出来,并将其作为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行动指南。

在局党委、林业局决定年度办的十件实事中,把第四小学纳入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指导思想明确,创建目标具体。我们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从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统一创建思想,到分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从办学理念的重新梳理,到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等整体工作的细致构思与深入开展;从积极促进办学条件的全面升级,到师生队伍对外形象的再树立以及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都做了充分准备。为此,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决心举全校之力,乘争创省级标准化学校之机,使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达到新的高度。

二、抓住机遇,为学校全面发展奠基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局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师生的内力助推。建设省级标准化学校是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不容错过的机会,在局党委、林业局及教育局的鼎力支持和大力投入下,我们克服重新选择校址,基础建设薄弱等诸多困难,全校师生共同拼搏,辛劳的汗水和收获见证了在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历程中69名教职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执着奋斗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坚韧不拔的赶超精神。我们抢抓机遇、不畏挑战;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我们心怀感激、回报社会;我们历经风雨、乘势发展;我们把机遇作为发展的奠基,起步的开始。经过努力,学校达到了新的标准。

三、把创建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

(一)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升级,全局领先

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是衡量其标准化程度的重要依据,而完善的设备设施是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

经过努力,我们在办学条件上达到了新的标准。校园分为以教学楼、综合楼、艺体楼为主体的标准教学区,基本功能区、特色功能区三个区域,布局较为合理。校内校园环境静谧,文化氛围浓厚。学校本着以学生为本,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努力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对学校的楼廊文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布置,楼廊文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一廊一品,使人抬头低头皆在文化之间。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想象力,在创作的同时体会到了过程中的喜悦,处处角落都张贴着学生自己的作品,张张作品都凝聚着学生的智慧;个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成功的喜悦。精心布置的校园文化起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处处环境都育人的作用。学校专用教室齐全,建有图书馆、微机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档案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体育室、卫生保健室、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与各馆、室相匹配的藏书、器材、工具齐全,各专用教室整洁卫生,制度上墙,同时学校派专人管理,使用率高,充分发挥了专用教室的作用。新建了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等离子电视和计算机。我校办学条件、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在全局小学中领先。

(二)升华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陶冶诱导

在省标准化学校建设之初,结合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想,确立了我校整体发展思路、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办学思路: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兴校、发展强校

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风:和谐进取务实创新

教风:爱岗敬业启智育人

学风:勤学好问自主互助

校训: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为强

我们还发动全校师生集思广益,开展设计校徽、校歌活动,把它做为一个过程启迪师生的心智、教育师生,校徽、校歌确定后,又开展了校徽内涵讲解、制作、传递活动,大唱校歌活动,在师生中传递我们的教育理念,陶冶诱导学生接受、消化教育理念。在科学教育理念的引航下,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认识小学教育;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活动;以新的业绩诠释教育的丰富内涵,最终达到学生“自信学习、快乐成长、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为强”的素质教育目标。

(三)锻造教师队伍,德能双馨,为人师表

创新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推动学校长期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唯有老师的人格高尚,才有学生品德的美好;唯有教师的学问广博,才有学生知识的丰厚。

在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师德、师能建设为两翼,提倡做一专多能,师德高尚的研究型教师,做到师德、师风建设无死角,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树立正确价值观。要求教师要以教育这一特殊的职业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经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确定了《第四小学教师誓言》,面对学生进行庄严承诺,并公示于教学楼正厅,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二是树立自律意识。我们建立了教师约束机制,完善了师德档案,严格师德考核,坚决杜绝教师违纪现象。三是要求德能并重。开展“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营造“以德促能,德能共进”的发展氛围。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在教师考评、课堂教学、科研培训、常规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在教师评价中,坚持一评教师师德;二评教学能力;三评教学质量。定期开展“读书心得”、“师德论坛”、“公开课”、“样板课”、“研讨课”、“教学反思”、“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等活动。促进学习型教师团队,学校特色教育名师团队建设,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情感育人,奋发向上

我们树立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大德育观,不断探索先进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情感化教育手段和途径,彰显学生个性,展现学生价值。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情感教育力度。强化“两个团队”建设。一是拓展了值周生、校园广播站等学生工作团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自我推荐和选拔,组建合唱、舞蹈、演讲、手工、绘画、田径、乒乓球、微机等学生特长团队。通过特色团队的建设,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对学生在上学放学、早自习、课堂课间、午休两操、仪表着装、文明礼貌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开展养成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走进校园,你是四小的主人;走出校园,你是四小的名片”的自信意识和自豪感。我们利用班队会,开展《小学生守则》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系列德育教育讲座,在毕业生即将毕业时开展“放飞理想毕业生思想教育会”;依托升旗仪式、团队活动、课间操进行情感教育;在重大节日、活动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支冬运、保冬运、送温暖、献爱心”、“师生美化校园”、“又回集体大家庭”、“弯弯腰净化校园”等系列活动;安全日开展“安全伴我行”活动,积极营造德育教育整体氛围,形成多维情感德育教育空间。我们还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特别是我校处于全局贫困地带,贫困生、留守生、单亲生多。学校要求班主任要用慈母般的爱心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采取了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同伴互助等方式,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交流、研讨教育教学及班级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各班每周召开一次班队会,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为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途径,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里都记录下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每一个学生留下一段快乐、美好、多彩、难忘的小学回忆。同时,我校也为教师建立了《教师德育教育案例档案》,记录下每一位教师在学生德育教育道路上难忘的收获。艰辛的努力与付出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及家长的信任,虽然我校地处偏远,但生源是全局最好的,很多其它学区的家长不顾路远把孩子送到我校就读。

(五)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方法,取得新效果

在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快乐化教学,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了教师对教学流程的精心设计,制定了检查督促制度,构建了个人自检、组长检、教导处检的备课流程;形成了有效备课、有效教案、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批改、有效教研的教学流程。制定了互听互评课制度,组织开展了引领课、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同组同课等一系列展示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执教新课程,展现新课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涌现出了王玉华、张淑娟、盛振梅、王秀义、王桂环、刘丽等16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局级、总局级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出色的业绩。几年来,四小在全局小学毕业统考中都名列榜首,受到上级领导、家长及兄弟学校的认可。为了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增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我们积极开展“教师论坛”、“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活动,并通过积累信息资源、学习前沿理论、参与课堂实践等多种方式扩大培训范围。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教师结对子等形式,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如今青年教师继承和发扬了四小敬业奉献的精神,正迅速茁壮的成长,王桂敏、于志峰、王丹等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骨干。为了延伸学科知识,拓展教学深度广度,挖掘教师潜能,实现全面育人目标,我们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目前,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一年级手指操、二年级快板三字经、三年级古诗配画、四年级速算、五年级手抄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评价学生,不断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坚持客观性、激励性、过程性、导向性、阶段性评价原则。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求知的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评选“十佳学生”、开展“校园艺体节”、“庆六.一展才艺、展特色”、“美术作品展”、“我运动、我健康、我成长、我快乐智能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不断完善多元性评价机制。

(六)细化学校管理,研究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质量

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第四小学各项规章制度汇编》,使每个工作环节都做到了有章可循,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为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提高管理效能,我们调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聚合多方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形成了以校长、教导主任、学年组长为主体的常规管理机构;以校长和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包教研组工作机构,各方力量的有效聚合,极大的提高了各项工作效能。为充分动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我们充分发挥名誉校长的作用,发挥法院院长的作用,劳动社会保障局长的作用及聘请校外辅导员,为学校管理增加力量。在评优晋职、选拔推荐等方面持续推进校务政务公开,强化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通过座谈、调查问卷、民主测评、提案征集等形式,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明确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状,完善了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控救灾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积极打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特别是国内校园出现暴力伤害学生事件后,我们上设备、加人员,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沾河临近火山,是地震多发区,我们定期演练避险,上下楼采用安全模式,用“小脚丫”标志指示,上下楼形成习惯,做到了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经验标准 篇6

关键词:农村水电站 标准化 创建 示范推广

1 标准化电站创建的主要做法

1.1 扎实调研,制定标准

温州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标准化电站创建工作,通过对辖区内农村水电站进行调研后,起草了《温州市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县(市、区)水利局、水电行业协会和水电站,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开展了代表电站的试评分工作,期间修改、完善几易其稿,经局长办公会议通过后,于2012年底制定印发了《温州市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实施办法(试行)》,并以年初预算的形式在水利专项资金中安排标准化创建经费,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

1.2 分步实施,试点先行

2013年初开始,全市积极开展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宣传发动工作,各地对符合申报要求的电站开展自查、评估工作,确定各电站的创建内容和实施计划,召开项目分析会,选定了文成县靛青山水电站等6个典型示范创建电站,第一批推广电站20座,并列入市政府管理改革创新项目。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创建目标,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成县靛青山和泰顺县仙居水电站已通过标准化电站验收,在全员参与创建、制度建设、安全文化、设备维护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可用于推广的创建经验。

1.3 互看互学,全面推广

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电站创建工作,结合前阶段典型示范电站创建经验,提出了创建安全型、高效型、创新型、和谐型、秀美型的“五型电站”总体要求,为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奠定基础、提升品质、指明方向。在文成、永嘉、泰顺3个水电大县召开了项目推进会,并组织县与县、电站与电站之间的互看互学活动,对靛青山水电站编制的7个设备管理制度、27个生产管理制度和22个日常管理制度进行推广,集中查看了包含201万字、1142张图表的23本台账。各创建电站在学习对比中不断完善创建内容,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1.4 行业自治,注重引导

强化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充分调动水电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标化创建的积极性,发挥水电行业自我管理作用,温州水利局委托市水电行业协会开展督查和技术服务工作。由协会从各电站、设计单位、管理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家组,分批、分片开展标准化创建督查,形成督查负责人和联络员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督查活动,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由于专家组成员大部分为标化创建单位人员,通过对其他电站的督查,不但指出对方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把其他电站的先进做法引入到本单位,形成行业内的良性互动。如泰顺仙居电站对辅助设备标示、苍南桥墩电站标示安全距离等做法在督查活动中被推广。

1.5 严格验收,注重实效

根据标准化电站验收要求,水利局组织了5-7人的验收考核专家组,对标化创建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维护、文明生产等四个方面的49项内容进行逐项量化打分,80分以上为合格、90分以上为优秀,并给予授牌和一定资金奖励。在量化打分过程中,对电站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等进行考量,把标准化电站创建后的保持措施、管理长效机制进行评估。考评结果实行年度考核,重点检查在标准化创建后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各项台帐是否按要求进行记录,对复查结果进行通报,对达标后工作退步的,要求限期整改,直至取消标化称号。

2 标准化电站创建的初期成效

目前,温州市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工作已全面开展,在建设安全型、高效型、创新型、和谐型、秀美型的“五型电站”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打造安全型水电站,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通过标准化创建,农村水电站大幅增加了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强化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手段,安全生产更有保障。一是设备设施更加可靠。标化创建过程中,电站的设备性能、运行现状得到全面排查和维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厂房、水工建筑物等进行改造,对机电设备和安全工器具进行消缺处理与更新,进一步加强了设备设施的定期安全检测,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年检得分率平均提高20%。二是安全意识更加到位。通过组织管理建设形成了安全生产与职工福利、职务晋升相挂钩的机制,全员参加制度汇编使职工观念改变、不良作业习惯减少,在潜移默化中使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三是生产运行更加科学。在标化创建中,细化了运行管理的各个细节,对电站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重建,更加符合企业化管理。如文成靛青山水电站制定了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物品定置化的“三化管理”模式,形成了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合乎标准的良性循环。

2.2 打造高效型水电站,全面提升经济运行增效能力

效益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标准化电站的每一分投入都是为了获得资源水利的持续回报,充分体现了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核心理念。一是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标化创建,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了各类事故发生率,生产秩序明显好转,确保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乐清白水漈电站以标化为契机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实现了高效利用水能,提高电能质量与可靠性,达到了一次投入持续回报的经济运行目标。二是社会效益显著。标准化电站对运行规程进行修编,制定科学合理的发供电调度计划,进一步提升峰谷比,充分发挥企业发电效益,促进了节能减排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先保证了农民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充分发挥电站水库的防洪、抗旱作用,更好的服务三农。三是生态效益显著。通过标化创建,水利局提出了保证河道生态流量的要求,促进下游河道水景观的形成,保证河道生物多样化;通过厂区绿化和道路硬化,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3 打造创新型水电站,全面提升规范管理创新能力

标准化电站在创建过程中,通过互看互学、取长补短,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标准化制度体系,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维护、文明生产等方面有新突破。一是制度更加健全。根据标准化创建要求,制订了7个设备管理制度、27个生产管理制度和22个日常管理制度,按照4个一级项目、16个二级项目、49个三级项目建立了23本台帐,形成了职责清晰、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水电站运行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技术更加先进。以“两票三制”为主轴,发动职工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制度体系全面梳理,采取对不合时宜的摒弃、内容相似的合并、有所欠缺的完善、确实需要的补充的思路,对现有规章制度、规程进行创新发展,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是管理更加规范。以岗位练兵为平台,着重培养职工的实际操作和专业技术能力,解决“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工作标准是什么”的现实问题,增强判断和解决日常故障的能力,把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渗透到每个环节。努力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制度化”,实现安全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2.4 打造和谐型水电站,全面提升和谐社会融合能力

农村水电受大环境影响,存在行业技术含量低、人员文化素质低、总体经济贡献低等问题,导致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形象丑化,通过标准化电站创建,彻底改变了这种现象。一是完善自身建设实现文明生产。通过标化创建,营造一个学技术、促技能的良好氛围,提高职工的凝聚力、自豪感和归属感,实现运行工和安全监察员100%持证上岗,全面推进职工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审工作,如乐清水电总站今年就组织了50多人参加大专班学习、泰顺仙居水电站中级以上职称占76%,极大提高职工文化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二是提炼水电文化增强社会认同。农村水电历史悠久,老电站基本见证了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各个阶段,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社会认同感不强,以标化创建为契机,深度挖掘和提炼水电文化,树立了农村水电的正面形象。如苍南桥墩水库电站建立了水电文化墙,瑞安林溪电站正在建设的水电文化教育基地,文成靛青水电站编著厂志与拍摄宣传片等。三是加大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把水电课题调研、水电文化宣传作为标准化创建的内容,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加大水电宣传力度,正确认识、认真对待社会监督,使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真正起到推动和改进工作的作用,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水电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把农村水电所承担的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供应、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展现出来,着力增强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2.5 打造秀美型水电站,全面提升美丽乡村服务能力

通过标化创建,充分发挥水电站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把电站与温州山水融为一体,建设成有山、有水、有灵气的花园式电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厂美。创建前后厂容厂貌得到根本性改变,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设备得到更新和维护,制度上墙、安全警示标语、各类图表和标线等色彩亮丽,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景美。结合温州市开展的“四边三化”活动,整合项目资金,开展农村水电站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促进水源涵养林建设,提升林草覆盖率;苍南桥墩电站的花园式厂区和文成靛青山水电站的安全文化园都独树一帜,成为景区的一部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人美。

通过标准化建设,电站厂房的噪音、温度、湿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工作环境舒适度得到提升,职工都配置了统一的工作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劳动者体面劳动的诉求。

3 下一步工作建议

3.1 建立长效机制,把标准化创建成果进行巩固

标准化电站不能因为创建而创建,要把创建成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应用,主管部门要继续细化标准化电站的年度考核制度,坚持标准化电站的持续管理,获得持续性的综合效益。

3.2 全面示范推广,形成县级标准化实施细则

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措施,示范带动2000KW以下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在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水电站达标建设。

3.3 创新驱动发展,以标准化电站为基础促提升

积极探索多元产权体制下的农村水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维修养护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水电行业队伍素质,推动水电运行管理机制改革,着力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晓庆.温州市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J].水利发展研究,2013(11).

[2]卓跃飞,吴缝妹,朱长春.文成县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实践与成效——以文成县靛青山水力发电厂为例[J].小水电,2013(6).

经验标准 篇7

1 提高重视和加大宣传

青贮玉米生产做为富民工程的重要配套产业, 各级领导要重视, 市、 (乡镇) 、村领导亲自抓, 技术部门领导重点抓, 有关科技部门人员全力以赴, 宣传到位, 让养殖户听了动心, 有信心。

2 政策倾斜

为推广好青贮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各地可以结合其他工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种植青贮玉米面积大的农户, 经济上扶持, 帮助农户联系落实所需资金, 还请畜牧专家细心传授养殖技术, 为种植农户排优解难, 从而驱动养殖户户的种植积极性。

3 搞好技术培训与服务

在技术培训上做到四结合, 即青贮玉米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讲解相结合;讲课内容上种植青贮玉米与养牛技术相结合和龙头企业挂钩;一般技术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真正做到了种植、养殖、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绿色食品玉米栽培相结合。

4 青贮玉米特征特性

青贮玉米植株生长繁茂、高大, 在玉米乳熟末期蜡熟初期, 将全株 (茎、叶、果穗) 地上部分收割、切碎并贮藏于青贮窖中进行青贮, 可获得优质的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具有抗病抗倒、持绿性好的特点, 作为奶牛全年常备饲料, 四季可供应。青贮玉米种植管理方便, 茬口轮作容易安排, 成熟期较晚, 生物产量较高, 产量一般为30~50 t/hm2。

5 主要农艺措施

5.1 选茬

选择豆茬、麦茬或马铃薯茬, 忌甜菜、葵花等瘦硬茬口, 禁止使用前两茬用过豆磺隆、绿磺隆、普施特的地块。

5.2 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的水岗地、平川地, 不宜选用低洼易涝地块。进行秋整地、秋起垄、秋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 对3年以上无深翻基础的地块, 进行深翻20~25 cm, 对有深翻基础的地块, 进行耙茬整地, 做到翻、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5.3 选种

由于天气复杂多变, 玉米病虫害及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选择综合抗性比较好的品种对玉米高产至关重要。选用适宜密植, 植株高大, 株型紧凑, 茎、叶、穗产量高, 适应能力强, 抗倒伏, 抗病虫, 不早衰, 营养成分丰富的品种。品种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品种约高200℃, 可选择垦单7号熟期品种, 如德美亚1号、中原单32、阳光1号、龙巡32。

5.4 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8℃~10℃即可播种, 一般播期在5月上中旬, 为了防病保全苗, 应尽量争取早播。实行开沟、施肥、点籽、覆土连续作业。争取一播“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为实现玉米高产奠定基础, 要注意提高播种质量, 减少缺苗断垄现象, 做到一播保全苗。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闭, 植株之间相互遮阳使茎秆徒长纤细, 造成田间倒伏;过稀又影响产量, 所以在生产中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耐密性比较好, 适宜密度范围可大些;平展型品种不适宜密植;半紧凑型品种耐密性中等。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要密些, 因为多数植株高大, 茎叶繁茂, 常有分蘖。密度的选择还要结合所选地块的水肥和土壤情况考虑。一般地区用种量37.5~45.0 kg/hm2, 株距20~25 cm, 保苗6.75万~8.25万。

5.5 施肥

施肥青贮玉米的用肥量原则上比一般玉米田的施量相应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底肥为主, 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 有机与无机配合;氮、磷配合, 增钾补微;基肥、种肥及追肥平衡配合施用。一般结合整地的垧用玉米专用肥500~600 g, 有条件的农户垧用有机肥30~35 t, 重施拔节肥, 拔节肥的用量比常规玉米田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5.6 化学除草与中耕管理苗前每公顷用玉草净4.5~5kg兑水300~400 kg封闭, 播后主要用优玉捷作茎叶处理。

中耕除草是苗期田间管理的一项工作, 是促下控上、增根壮苗的重要措施;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 提高地温, 加速有机质的分解, 增加有效养分, 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等。一般在播后苗前进行一次化学除草, 如遇干旱化学除草效果不佳时, 可在出苗后进行苗后化学除草一次, 一般选用玉农乐。

第1次中耕一般在定苗前, 幼苗4~5叶时进行, 后两次中耕在定苗后到拔节前 (在大喇叭口期) 结合施肥进行。必要时放秋垄, 拿大草。

5.7 收获

玉米绿色体的鲜重以籽粒乳熟期最高, 就单位面积生产的饲料来说, 蜡熟期最高。所以, 青贮玉米乳熟末期, 蜡熟初期收获。

6 注意问题

中小企业产品标准审查的几点经验 篇8

社会整体的标准化人才储备缺失, 导致现有标准化从业人才分布不均匀, 大部分专业标准化人员都集中在国家单位、事业单位和国企单位, 中小企业的从业专职标准化人员数量极少, 大部分都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职从事标准化工作, 而导致中小企业的产品标准编制相对薄弱, 产品标准编制和审查缺乏相关经验。下面介绍中小企业中标准审查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2产品标准的名称不规范

在GB1.1附录D中规定“标准名称无须描述文件的类型、不应使用****标准等表述型式”, 但是在审查中发现, 这个错误还是经常出现, 后经过了解大家对于“产品标准”这4个字的理解上都是用产品的具体名称替代了“产品标准”的产品2字, 标准名称就出现了现在这种状况XXX标准, 实际上应为“XXXX”。审查时应注意。例如:投影机产品的产品标准, 错误的名称为“投影机标准”或“投影机产品标准”;正确的标准名称为“投影机”。这里还应注意一点, 就是企业产品标准名称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协调性。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都是用“投影机”一词, 而在企业产品标准中也应使用“投影机”, 而不要使用“投影仪”, 这样很容易让使用者混淆, 也妨碍了标准的贯彻执行。

3标准年号的确定出现分歧

在编制企业产品标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制定的产品标准编制计划跨越一个自然年 (或若干个自然年) , 但是在订立计划的时候要给出编制标准的名称和标准编号, 可标准编制完成的时候是下一个自然年, 这样就开始纠结于选择哪个年代为最终标准编号的年代。其实这里可以这样操作, 在制定编制计划的时候, 只给出标准的编号不给年代号, 或者模仿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做法, 给出一个计划的编号。在标准编制完成后, 以标准通过批准发布的时间为标准编号的年号。这样既能保证标准年号与发布时间统一, 又能保证标准的有效期以批准时间为准。

4范围内容的表述不完整

GB 1.1中规定“范围为必备要素, 应置于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界定标准化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使用界限。必要时, 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

任何一个标准中规定都不可能在所有专业技术领域内适用, 而只能在所界定的范围和特定的领域内才具有适用性, 也就是说标准中的条款在“范围”所界定的界限内才是适用的。通常范围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阐述标准中“有什么”, 即“本标准规定了……XXXX”;另一部分阐述标准能“有什么用”, 即“本标准适用于……XXX”。在编写“有什么”的时候不仅要对应标准名称, 还要对应标准的规范性要素。在确定范围内容“有什么”时, 首先要将标准名称纳入到范围中来, 其次要将标准内容中的规范性要素也纳入到范围中来。审查时最常见的错误是:内容中有“交货准备”一章, 却在范围中没有被提及, 错误地表述为“本标准规定了XXX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正确的表述应为“本标准规定了XXX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交货准备等内容”。所以“有什么” 的编写和重点是要涵盖所有标准内容的规范性要素。在编写“有什么用”的时候, 要在范围中说明标准“所涉及的各方面”, 阐明标准的适用性或标准的适用领域, 由此指明标准的使用界限。审查时最常见的错误表述为“本标准适用于XXX和XXX产品”。 这种表述只表达了哪些产品遵守本标准, 却没有表达标准本身有什么用, 正确表述为“本标准适用于XXX和XXX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作为质量检验的依据”。

此外若标准名称太长或产品名称太长, 在后面的内容中提及的时候反复使用该名称, 内容上不是很重复, 而且使用者也感觉到不方便, 这时应适当的使用简称, 并在范围中明确。

产品的名称较长, 在内容中多次使用, 在范围中“规定了XXXXXX设备的技术要求等”在后面的要求与试验方法等内容中却只使用设备或产品一词代替整个设备的名称。可以这样更改在前言中XXXXX设备 (以下简称设备) 【注:这里的设备一词可以被本单位或公司熟悉的设备名称所代替。】

比如:本标准规定数字显示拼接墙系统, 这个名称比较长, 在内容中使用不是很方便, 可以在范围中这样描述“规定了数字显示拼接墙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

5术语的错误使用和错误引用

在术语一章的内容中要区分哪些是术语, 哪些不是术语。在光学的测试条件中, 就必须明确正常的亮度位置和正常的对比度位置。“正常的亮度位置” 和“正常的对比度位置”不是术语, 不需要在术语和定义中出现, 只需要在测试的条件中详细规定即可。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界定的术语可以直接使用, 只需要按GB 1.1的要求增加XXX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最常见的错误是, “重新”定义, 就是把已有的术语和定义原封不动地抄录到产品标准中。比如图像的“几何失真”, 这个在GB XXX里已经有规定了, 不需要在产品标准中重新规定。不否认这样增加了抄录术语标准的方便阅读性, 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标准编制人员的负担、审查者的负担和使用者的负担。

6技术要求中的规范性引用不具体

在标准的技术要求部分经常会引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技术性内容, 常见的引用内容在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条款。这个时候多数的企业产品标准都会按GB 1.1或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例子进行照猫画虎。GB 1.1给出的示例或例子, 一种正确表达规范性应用和资料性应用的格式, 标准的编制人员应根据具体的标准内容进行正确的选择。

例如:某产品标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表述为:“无线电骚扰值应符合GB 9254-2008的相关要求”。在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中信息技术设备 (ITE) 分为A级和B级, B级可以在生活中使用, A级是在工业和商业中使用, B级的指标比A级高10d B。如果在电磁兼容性一条的要求中没有确定产品是属于A级还是B级, 标准使用时, 测试人员就不清楚级别, 就无法开展测试, 同时也不利于指导客户采购产品。正确的描述应为“无线电骚扰值应符合GB 9254-2008的B级要求”。环境试验的引用也容易出这种错误, 比如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中低温试验方法细分为3种, 在产品标准的要求和试验方法一章的内容中就要明确采用哪种试验方法。

7标准的内容中不提及具体的图表

在审查中发现, 标准内容中的很多图和表没有在内容中提及, 或者章、条款和图表之间无过渡性文字。可以使用类似的语句进行过渡, 比如:应按图X连接设备, “XXX产品应支持的分辨率见表X”或“XXX指标应符合表X的要求”。这样不但在内容中提及图和表, 还使章条款与图表之间过渡自然。例如:在测试方法中, 往往要绘制测试图或者测试框图, 表示测试设备之间的联系关系, 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测试, 开始使用“按图X连接设备”。

8审查中的一致性原则

(1) 一致性审查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标准内容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一致性;

2) 标准内容是否与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致, 尤其是标准中有关安全、电磁兼容和环境保护等内容是否与强制性条文一致;

3) 标准中的内容是否前后一致。

(2) 前2个一致性要求针对产品标准是否合法, 是否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的方面, 这里重点说说第三点。

1) 与国家标准不一致

例如:在GB 50464-2008中4.2视频显示屏系统设计中色坐标误差采用的是△x, △y, 使用的是x, y坐标, 而在GB/T 7921-2008中色坐标采用的是u, v。 比较两个标准发现《GB/T 7921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是专业规定色域空间和色差公式的计算方法的标准。

2) 量和单位的一致

通常是在前面具体的要求中与后面测量方法得出的量和单位不一致。

例如:HJ 2516-2012标准中3.5工作模式的能耗, 就不应使用流明每瓦 (lm/W) , 应为瓦 (W) 。

3) 名词术语前后使用一致

例如:GB 50464-2008中定义了“视频拼接显示屏 (墙) ”的术语, 但是在内容中有关视频拼接显示屏的地方却经常使用显示屏一词来代替, 给使用者的理解造成不便。

4) 内容编排前后一致

产品标准内容编排要注意3部分内容一致:要求部分内容、测试方法内容和检验项目表。

(3) 一致性审查技巧

前面技术要求内容与后面测试方法相一致, 要做到有要求, 就有对应的测试方法, 同时还要注意检验项目表中要求和试验方法相对应。很多的审查经验都给出“要做到提到的要求要有对应的测试方法”, 但是都没有给出具体实施的方法。经作者实践发现:以检验项目表为基础, 从检验项目表向前看, 就能检查是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进行了检验或检验项目是不是存在多余要求;从检验项目表向后看, 就能检查是不是前面的要求都有检验方法或者存在多余的测试方法, 并且也能同时检查是不是前面的要求与后面的检验方法相对应。

参考文献

[1]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S].

经验标准 篇9

1997年, 新西兰政府宣布在新西兰所有学校强制实行绩效管理制度, 并将这些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结合起来。为了发展和维持学校优质教学和领导, 改进学生学习结果, 教育部采取了很多策略, 出台的教师专业标准便是策略之一。1999年教育部颁布《专业标准:优质教学标准——中学教师与学校所有者标准》, 规定新西兰教师的资格分为三级:新教师 (beginning classroom teachers) 、课堂教师 (classroom teachers) 和有经验的教师 (experienced classroom teachers) 。“有经验的教师”是具有高度熟练技能的实践者和课堂管理者, 他们对教和学有深刻理解, 能创造非常有效的课堂环境, 能为同事提供支持和帮助。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九个维度, 内容如下:

标准一, 专业知识。具有深厚的以下相关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理论的知识:与他们教学专业相关的课程, 学习和评价的理论及发展, 当前教育包括毛利教育中的问题和行动。

标准二, 专业发展。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积极鼓励和帮助同事的专业发展。

标准三, 教学技巧。展示以下方面的专门技术和熟练策略:开发和实施教学计划、学习活动和评价制度、高效教学技巧, 评价、评估和反思自己及他人教学实践, 且富有成效。

标准四, 学生管理。通过认识并迎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建立和维持促进学习的环境, 有效管理学生行为。

标准五, 学生激励。高效地鼓励学校范围的学习;促进和实践学习和成就文化。

标准六, 毛利教育。促进毛利语的适当与准确使用, 促进在适当的场合采用毛利族礼仪。

标准七, 有效沟通。具有与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 向学生、学生家庭或学生照顾者汇报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 与学校员工间有效沟通的能力。

标准八, 支持同事并与其合作。积极鼓励和促进与他人及他人之间有效工作关系的形成, 为同事提供适当支持和帮助。

标准九, 对学校活动的贡献。为整个学校的有效运作做贡献, 包括学校与家长及更广泛的社区的关系。

该标准从九个维度描述了“有经验教师”所需要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态度, 对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规定性说明, 将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整合起来, 关注教师的使命感、价值观、专业信念和奉献精神。要求“有经验教师”以学生为根本, 以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内在目的, 突出了教师在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该标准还要求“有经验教师”教学要有计划,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强调课堂教学技能之于教师和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传达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凸显了教师的专业服务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 反映出时代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新要求。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具体、详细、操作性强, 明确了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到什么, 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弱点所在。它们是每个学校绩效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专业标准是建立在现有的绩效管理制度要求的基础上的, 着重强调了专业标准对加强和有效实施绩效管理制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标准的出台有助于教师和管理者确定绩效期望, 为专业和个人发展确定目标。

在中国, 没有“有经验教师”这一提法, 从新西兰教师生涯规划的三个阶段来看, “有经验教师”类似于我们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是指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在教育教学中起骨干作用的教师, 学科带头人是指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能对其他教师起引领、带头作用的教师。我国教育部没有评选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标准, 而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县级市、县都有评选自己辖区内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标准。下面以海南、云南两省为例, 了解一下这两个省的评选标准。

2007年海南省教育厅颁发了琼教师[2007]44号《海南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 (试行) 》的文件, 省级学科带头人考核认定的内容和标准是:1.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师德高尚, 为人师表;2.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及全省、本市县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和取得的成绩突出;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4.中学高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 近3年内坚持在教学、教研第一线, 并为当地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5.最近3年内做过省级以上的示范课、教学经验介绍或教研辅导等;6.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近3年内承担学科教研或教育科研课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有较高水平的经验总结, 有教科研论文、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7.在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或进行教育科研方面有显著成绩;8.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能恰当或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2010年云南省教育厅颁布了云教师[2010]3号《云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 (试行) 》文件, 在这个文件中规定骨干教师选拔的标准是: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热爱祖国, 热爱教育事业。2.以人为本, 教真育爱, 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治学严谨。3.具有《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及以上学历, 并取得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证。4.教学工作量饱满, 周课时量不少于8节。5.终身学习, 具有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6.其他教育机构的参评人员坚持参加教学、上示范课和公开课等教学活动, 具有州市级骨干教师或高级教师资格。7.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在县 (市、区) 级层次及以上开设过较高水平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示范课或专题讲座, 教学效果好, 获县 (市、区) 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8.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 对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有独到的见解。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过州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并有阶段性成果;或在州市级以上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本人独撰的2篇以上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实验报告或专业论文。9.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起示范作用。在教学中起骨干作用, 热情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发挥传、帮、带作用。按照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 关爱学生, 成绩突出。10.获得“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学人员, 初级) 以上证书或者获得“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证书。11.从事教育教学工作6年以上, 小学教师具备小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中学教师具备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2.年龄不超过45周岁, 身体健康。13.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及相关培训。14.对民族、山区的中小学教师评选条件可适当放宽。

海南、云南两省的标准主要是由师德、教学业绩、科研成果、指导青年教师四个部分组成, 这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教师思想品德和教师专业技能, 体现了一个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但师德的标准过于笼统, 实际操作时不好掌握。海南省的学科带头人要求在教学工作方面要“为当地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云南省的骨干教师则是“在教学中起骨干作用”, 这种提法虚的成份太多, 随意性过大。教育科研成果是两省都极力强调的内容, 和目前所提倡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吻合。海南省的要求中提到“近3年内承担学科教研或教育科研课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指导”, 云南省则是“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过州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并有阶段性成果”。指导青年教师也是两省必备的条件之一。教育科研成果和指导青年教师往往受制于单位领导, 纵使你本事再高, 如果领导不推荐你去参与课题研究和指导教师, 那么这两项业绩就必定大打折扣。云南省的骨干教师评选条件中还有年龄、工龄的限制, 总体来说人为的因素过多。新西兰的标准不能说完美无缺, 但可供借鉴的地方还是很多, 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

1. 制定全国性的骨干教师标准。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任务不同, 这就需要相应的专业标准提供针对性的引领和指导。新西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特点, 制订了相应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我国教育部虽然于2011年12月12日正式公布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但这一标准是针对所有的中学教师, 不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层次性。我国有的省把省级优秀教师称之为“骨干教师”, 有的省则称为“学科带头人”, 个别省冠以“名师”, 为了统一称呼, 一律称为“骨干教师”为妥。我国骨干教师的评选标准各省不一, 评选出的骨干教师水平差距较大, 不利于教师的统一管理和使用, 因此有必要由教育部牵头组织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制定国家级的骨干教师专业标准。这个标准既要体现教师对教学知识的掌握, 又要重视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 突出教师主体性地位,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强调标准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促使教师不断进步, 实现自身价值。考虑到各省的差异很大, 允许在总的精神不变的情况下, 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省的评选标准细则。

2. 成立省级骨干教师认证的评估中介机构。

新西兰是英联邦国家, 国民的民主意识强, 各级、各校教师工会对有经验教师的遴选、聘任全程监督, 而我国各省骨干教师的评选是由校领导研究决定, 被推荐的教师只需填写相应的表格, 然后单位确认、盖章,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很少会对被推荐的教师作具体、细致的考察, 如果校长对某位教师有成见, 这位教师要想被评为骨干教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为学校是第一关, 学校不向上级推荐这位教师, 后面的程序就无从谈起。骨干教师的评选主要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持, 各级领导为评审主体, 有很多人为因素参杂其中, 骨干教师的评选缺乏监督机制,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 成立一个省级骨干教师的评估中介机构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骨干教师的评估中介机构是不受政府领导, 独立运行的组织, 教育行政部门对它的建立和运作给予必要的便利, 但不能介入其中的具体工作, 该机构人员应由教学教研机构中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人员、在中小学中有相当成就的教师、教师教育专家等专业人士组成, 他们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权威, 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机构人员实行流动制, 只要符合条件的人士都能成为评审者, 以保证评选的公正性, 评估中介机构成立后要委托各学科专业人士成立各学科仲裁委员会以接受未能通过评估认证的教师仲裁申请。

3. 建立与标准配套的保障体系。

新西兰“有经验教师”的培养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依靠健全的制度体系和法律政策保障。在我国, 骨干教师的培养被定义为在职教育的一部分, 教师的职前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在职教师进修三者基本是人为地被分裂, 这导致了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紧密联系, 高等师范教育的优势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出骨干教师培养的政策法规, 对骨干教师培养的内容、形式、考核等做出详细规定, 构建一体化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4. 促成骨干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评价能力。

新西兰“有经验教师”专业“标准一”中提到要“具有学习和评价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理论的知识”, “标准三”则要求教师“评价、评估和反思自己及他人教学实践”。这两项意味着有经验教师应具备教学评价的能力, 将教学评价能力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地运用评价方法, 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而我们传统的骨干教师往往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正确的评价, 因此我们的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出一系列决策和判断, 需要对学生的性格、成就、兴趣、潜能及发展等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的、多样性的, 评价的方法及其结论也应当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 评价的目的不再局限给学生排名次, 而是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 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确立信心, 认识自己的相对优势与弱势, 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评价的知识是骨干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修养, 评价学生的能力是骨干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强调普通教师的合作精神。

新西兰“有经验教师”专业“标准七”中提到要“具有与学校员工间有效沟通的能力”, 而标准八中的内容是“积极鼓励和促进与他人及他人之间有效工作关系的形成, 为同事提供适当支持和帮助”。这两点内容的主旨就是教师要具备合作精神。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专业社会化的过程, 需要教师与同事建立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关系, 通过交往、群体互动来获得支持和挑战。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谈及教师专业发展时, 人们往往强调教师学科专业的发展, 而忽视了教师心理及其他能力的发展, 如与同事的支持与合作的能力。虽然我国的很多学校开展教师集体备课、为新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多个教师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等活动, 但是教师之间的这种合作往往是人为安排的结果, 是行政化的行为, 而非教师自发、自愿、发展取向的。在多数情况下, 教师还是独自面对教育情境中的问题, 缺乏与其他教师以及教师群体的必要沟通和相互交流, 教师之间普遍存在相互隔阂与封闭、乃至防备与排斥等现象。

近年来, 世界各国都在强调教育的开放性, 并把学校、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看作是促进人的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共同因素。而教师只有学会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才能在学习型团体中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进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鉴于此, 要求骨干教师与家长通力合作、定期听取家长的意见, 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计划, 感受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变化, 最大程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另外, 也要求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 利用教师群体的资源差异, 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与大学、社区合作, 充分利用大学、社区的优势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6. 培养骨干教师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承认文化多元为前提, 在认同、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平等共处、协作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与实践, 维持多样性、尊重差异, 是多元文化倡导的主旨。在新西兰, 毛利族是少数民族, 是当地的土著人, 虽然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0%左右, 但是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却得到政府的极大关注, 对毛利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是每个中学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在新西兰, “有经验教师”专业“标准一”中强调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有关毛利教育的理论与实际运用理论的知识”, “标准六”则都是有关毛利教育的内容, 新西兰实施的全方位的多元文化教育, 既适应了社会的客观需要, 又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多元文化教育恰是我国关注得不多的领域, 随着贫富悬殊的加大, 少数民族的聚居,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我们也不得不面临着多元文化的问题, 作为骨干教师, 不仅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解, 还要增进对其他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把握, 使之能平等地包容、理解、珍惜其他民族的文化, 获得与多元文化社会所必须的价值、态度、知识与技能。骨干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信念:广泛而平等地对待不同对象、尊重学生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 并致力于所有学生的发展。

新西兰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标准:优质教学标准——中学老师与学校所有者标准》, 从专业知识、专业发展、教学技巧、学生管理、学生激励、毛利教育、有效沟通、支持同事并与其合作、对学校活动的贡献等九个维度对有经验教师作了说明, 确立了有经验教师的专业标准, 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对全国教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使教师不断努力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 因而, 它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明显的。我们应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 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够激励教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熊建辉.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基于国际案例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2]海南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 (试行) [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15/22792/2007/11/li654332544412211700224596-0.htm2012-05-06

[3]云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 (试行)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520247.htm2012-05-06

经验标准 篇10

一、中国工商银行和南非标准银行的基本情况

1. 中国工商银行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CBC)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 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 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2005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改制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并于2006年10月27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时上市, 成功融资219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在国内, 工商银行不断地寻求技术和服务上的突破, 并且积极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截至2013年末, 总资产达到189177.52亿元, 总负债达到176392.89亿元, 全年实现净利润2629.65亿元,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ROA) 为1.4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21.92%。其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金融资产服务业务、资金业务等。在全球业务方面更是从来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 目前已拥有境外分行及其分支机构32家、境外控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294家、境外中心及代表处2家。

2. 南非标准银行 (Standard Bank, 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代码:SBK)

1862年, 南非标准银行在南非注册成立, 当时作为英国标准银行南非分支机构来运营。1969年, 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成立, 成为南非标准银行的控股股东。当年标准银行和渣打银行合并, 成立了标准渣打银行。1970年, 标准银行在南非证券交易所JSE上市。1987年渣打银行撤出, 把持有的39%股份出让, 南非标准银行成为完全的南非本土银行。现在, 标准银行集团已成为一家全球新兴市场银行, 总部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它的基本经营战略为:扎根非洲、关注新兴市场, 重点是实现非洲大陆业务的持续增长。它在非洲1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拥有广泛的政府和商业资源, 是非洲最大的银行。该集团业务包括个人和商业银行、公司和投资银行、财富管理。其在中国北京设有标银投资咨询 (北京) 有限公司、在中国上海设有标准银行 (中国) 商贸有限公司, 主要为中国公司在非洲的投资提供各种咨询和融资服务。

二、并购动机

整体来说, 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的主要动机包括:海外扩张、追随客户、人民币国际化、增加投资机会、增加业绩等。

1. 加快海外扩张。

自从中国投资公司以30亿美元入股百仕通以来, 中国的金融机构就开始不断地谋求海外扩张, 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速度明显加快。不少金融机构都把并购海外的机构作为最直接也是最为简捷的一种入驻当地金融市场的投资方式。这其中包括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保险公司包括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而之所以中国工商银行会选择标准银行,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双方的战略目标都是着眼于新兴市场国家。标准银行的总裁杰克马理 (Jacko Maree) 曾经表示, “因为我们是非洲最大的银行, 很多欧洲和美洲的大银行都曾经表达过合作的意向, 但是我们选择了工商银行”。“我们是一个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银行, 因此理想的合作伙伴不是进军欧美的那些银行, 工商银行刚好符合这个条件”。而且工商银行也可以通过标准银行这个平台达到通过南非联系整个非洲的目的。

2. 追随客户。

自从1950年中国和非洲开始贸易往来至今, 我国政府一直秉承“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 与非洲多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 合作规模和合作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也鼓励国内企业到非洲去获取投资机会, 而这其中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工商银行在国内的客户。他们到非洲去投资需要有资金支持, 如果工商银行在非洲没有业务的话就会把这部分客户白白流失。因此, 只有追随客户到非洲去发展才能对工商银行本身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3. 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因为之前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基本上都是使用美元来进行结算的,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要承受的汇率风险, 也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再投资。而工商银行和标准银行的合作除了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能够在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之外, 标准银行还可以提供短期的人民币贷款和离岸的人民币货币市场储蓄, 以及一些对冲工具。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为离岸借款人提供了比在岸市场更低的人民币融资价格, 而且在岸和离岸储蓄利率可作为人民币利率差的指示。

这些方方面面的往来关系都说明了工商银行和标准银行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4. 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增加业绩。

杰克马理 (Jac-ko Maree) 执掌八年的标准银行有着深厚的英国传统, 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战略眼光、人才团队等。通过与之合作, 工商银行可以在实力上获得很大的提升。此外, 工商银行将借调一个团队派驻约翰内斯堡进一步加强管理, 从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在非投资机会。另外, 标准银行高达19.8%的年均收益率和长期保持在25%的股本回报率 (ROE) 高于工商银行, 合并报表有利于工商银行的业绩。

三、并购过程

2007年10月25日, 中国工商银行和标准银行联合宣布, 双方已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 工商银行将支付约367亿南非兰特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 成为该行的第一大股东。具体方式为:1.标准银行向工商银行定向发行相当于扩大后股本总数10%的新股, 发行价格为每股104.58南非兰特;2.工商银行按比例向标准银行现有股东协议收购相当于扩大后股本总数10%的股份, 收购价格为每股136南非兰特。两种方式互为前提条件。交易实施后, 工商银行将拥有标准银行届时股本总数的20%。收购之前标准银行的股份构成为:最大的股东是公众投资公司 (Public Investment Corporation) , 持有13.9%的股份;第二大股东Old Mutual是南非最大的保险集团, 持股8.2%;第三大股东Tutuwa Group是与保护黑人经济利益相关的机构, 占7.6%的股份, 而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超过5%。收购之后标准银行的股权结构如下:

其中工商银行持有其20%的股份, 为单一最大股东;公众投资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 而Tutuwa Group为第三大股东。

四、并购后的情况

在收购股权完成之后, 中国工商银行还与标准银行进行了其他合作。双方战略合作的领域包括公司银行、资源银行、投资银行、全球市场和资金业务、风险管理、直接投资、个人和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及基金管理。标准银行在北京设立了一个专业团队与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密切合作, 旨在把握中国、非洲和其他新兴市场之间巨大的贸易和投资增长潜力。中国工商银行借调了一个团队派驻约翰内斯堡进一步加强管理, 通过积极运作互惠业务加深双方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和我国政府鼓励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或者即将跨出国门, 走向非洲。而这些都为中国工商银行在非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业务和发展机会。因此, 有理由相信, 中国工商银行在与标准银行达成协议之后必将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五、启示

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之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希望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但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以成功而告终, 我们可以从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 应把目标瞄准新兴市场国家而非欧美等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大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投资机会较多。另外新兴市场国家不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进入门槛较高。事实证明, 在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时, 我国的银行及企业往往话语权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话语权, 即使付出了很大的成本, 也往往收不到较好的效果。而我国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有很好的贸易往来和合作关系, 根据追随客户的原则, 中资银行选择开拓这些国家的市场成功几率较大。

其次, 并购之前应对被并购对象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尤其是调查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众所周知的民生银行投资美国联合银行失败的案例就是因为事前没有发现被并购企业财务报表中隐藏的问题而盲目出手, 导致直接损失8亿多元人民币。

第三, 在选择并购对象时应该以自身的发展路径和战略目标为主要依据, 而不应该人云亦云, 盲目投资, 往往容易陷入圈套甚至陷阱。

第四, 并购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关注与投资和我国有重点合作项目的国家和地区, 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政策上的扶持, 还可以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获得帮助。

总之, 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切忌好高骛远、不经过充分准备就盲目出手。每一次成功的并购都需要在投资地域、合作伙伴、并购时机、战略途径等方面做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只有这样中资银行才能在海外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邓小东, 孙芳.从跨国并购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基于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的思考[J].金融与投资, 2009 (8) .

[2]招商证券.从南非标准银行成长之路看中国金融的发展[Z].证券研究报告.

[3]刘思.浅谈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对策——以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为例[J].财务管理, 2014 (2) .

[4]路杨.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分析[J].财经视点, 2010 (8) .

[5]中国宏观对冲研究院.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继续国际化拓围.

经验标准 篇11

1 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栽培推广

根据毛竹笋用林建设现有基础, 2004~2008年在广大林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 建立了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基地670hm2, 辐射推广基地1 413.3hm2, 主要落实在景宁县东坑镇何村、深洋、罗山等村和景南乡东塘、忠溪等村。通过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基地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了笋农生产积极性, 形成了以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基础, 不断向周边辐射的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格局, 竹农标准化生产意识大大增强, 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统一了品牌和经营销售,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大提高。

2 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的具体工作情况

2.1 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保障其标准化实施

笋竹业是景宁县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是景宁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抓好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示范, 对进一步提高毛竹笋品质、促进毛竹笋产业发展、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大中城市农贸市场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以来, 毛竹笋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景宁县委县府十分重视, 专门成立了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 县府办副主任、农业局长和质监局长为副组长, 县发展计划、财政、工商、科技、水利、环保等部门领导为成员, 把此类工作作为一件重要的农村工作来抓。在景宁县委县府和景宁县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 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示范基地所属乡 (镇) 村干部和农户也统一了思想, 充分认识到农产品标准化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乡 (镇) 政府和村委还落实了专 (兼) 职人员具体负责标准化推广工作, 有利地保障了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

2.2 制定管理措施, 健全相关制度, 推广工作有序开展

为切实保障景宁县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景宁县林业局下达了《关于加强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质量管理的通知》, 出台了《景宁县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生产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强调了标准化推广工作重要性和工作重点, 明确了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内容和组织管理办法;同时还制定了《无公害竹笋推广基地建设方案》、《无公害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竹笋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 对基地建设计划进度作了安排, 规定了基地建设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与有关乡 (镇) 林业工作站和村委分别签订了《无公害竹笋基地质量管理责任书》、《无公害竹笋基地质量管理委托合同》, 层层落实了责任制, 责任到乡 (镇) 、村和种植生产户;与丽水市林科所和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分别签订了《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技术合作协议》、《基地产品质量委托检验协议》, 落实了技术依托单位和产品定期检测委托单位。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 健全相关制度, 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2.3 积极筹措资金, 合理使用, 确保效率

采取竹农自筹为主, 政府、林业部门补助为铺的方式, 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遵循节约、合理、有效的原则安排使用资金, 其管理单位和实施单位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组织标准化推广等方面。4年多来, 共投入其建设资金316万元, 其中无公害竹笋基地培育投入253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万元, 示范及组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等费用支出37万元。在实施过程中, 其管理单位开展了经常性资金管理和使用督查, 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率。

2.4 规范管理, 严格标准, 提高质量

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基地的实施, 严格执行了《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333.1~3—2001无公害竹笋规定》, 印制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先后向农户发放无公害竹笋生产技术规程2 000余册, 做到户均一册。生产技术规程明确了无公害竹笋生产技术标准, 规定了施肥中允许、提倡使用的肥料品种和禁止使用含有害物质的肥料, 规定了可使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及“三致”农药。在基地建设中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制度, 详细记录标准生产全过程, 包括基地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产品采收销售等, 并对使用的化肥、农药作好重点登记记录。严格选择标准化生产基地, 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 对基地水、土壤环境质量和竹笋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 使所属基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均符合无公害竹笋标准质量要求。委托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对基地环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同时, 开展经常性基地建设和产品生产自查工作, 对基地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实行全面兼控。发挥县、乡 (镇) 、村林技推广网络作用, 利用示范户和合作社等相关主体, 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推广标准化生产, 使标准化推广工作深入开展。在实施过程中, 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履行《基地质量管理责任书》和《基地质量管理委托合同》, 做到奖罚分明, 兑现政策,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组织实施, 建立起生产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 以及有效的标准化推广模式、质量运行机制和自律约束机制, 确保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质量, 标准推广率和成果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

2.5 突出重点, 合理布局, 逐步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为方便林农竹笋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 在抓好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同时, 突出重点, 合理布局, 逐步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基地管理机耕路2.6km, 修建了基地生产作业便道5.3km, 利用天然水源修建蓄水池、铺设灌溉管道2套。在重点示范基地建设地段, 还设立了宣传展示牌, 加大了无公害竹笋标准生产宣传, 提高了建设宣传效果。

2.6 依托科技, 加强培训, 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以林业现有技术力量为基础, 以丽水市林科所为主要技术依托, 聘请林业高级工程师何林为技术总顾问, 充分发挥县、乡 (镇) 、村林技推广网络作用, 对基地所属区域林农进行有计划地培训, 使每个生产经营农户既弄懂竹笋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又明确认识标准化生产中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实施期间, 专门派出标准化技术人员参加省市林业部门组织的相关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标准化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依托上级林业技术部门, 专门聘请浙江省林学院竹类研究所副教授金爱武为林农授课;在其实施单位的争取和协调下, 依托单位丽水市林科所经常委派高级工程师何林前来指导和培训, 帮助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4年多来, 利用专题培训和结合兴林富民工程实施培训等形式, 举办了7期标准化生产及丰产栽培培训班, 受训人员达1 512人次, 并印发了相关技术资料2 000余份。同时, 其实施单位标准化技术人员也充分发挥作用, 不定期地在示范户生产作业中开展经常性现场技术指导, 逐步提高了林农标准化生产水平。

2.7 打造产品品牌, 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 促进产品销售

品牌是标准化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竹笋生产, 其实施单位申请注册了“胖胖牌冬笋”商标, 实行统一品牌生产和销售。在初步建立品牌的同时, 十分注重产品内在品质, 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无公害竹笋》要求, 结合景宁县实际, 专门制定了《胖胖牌冬笋县级地方生产标准》, 利用生产标准有针对性地指导冬笋生产。其实施期间, 通过与省林科院林产品质量检测站签订质量委托检验协议对基地环境和产品进行定期检测, 实行了基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管理的有效监控, 保证了产品品质。所属基地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均符合无公害竹笋标准质量要求, 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产品) 认证、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和丽水市绿色农产品认证。在实施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过程中, 该单位引导相关林农, 组建了胖胖牌冬笋专业合作社, 共同组织竹笋产品生产和销售, 提高了竹笋产品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 初步建立起“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便于林农竹笋销售, 在相关主体要求的基础上, 经该单位审核同意并签订商标使用协议后, 允许合作社及销售大户无偿使用“胖胖牌冬笋”商标。生产的冬笋统一印制产品包装箱度严格规定包装箱使用办法, 以“胖胖牌冬笋”品牌统一组织竹笋销售。产品统一包装销售后, 竹笋价格提高, 销售渠道看好, 把农民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竹笋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效果显著, 农民得到了真正实惠。

3 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的实施成效

3.1 完成了基地建设任务, 提高了产量产值, 带动了农民增收

其要求建立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示范基地666.7hm2, 联结农户1 500户, 度产冬笋500t、春笋4 000t、竹材1万吨;推广基地1 333.3hm2, 实现度增产值1 050万元, 带动农户3 000户, 户均度增收3 500元, 人均年增收438元。通过实施, 实际建立了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基地670hm2, 联结农户1 512户, 度产冬笋530t、春笋4 110t、竹材1.2万吨, 所产竹笋质量指标达到《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333.1~3—2001质量要求》规定。辐射推广面积1 413.3hm2, 带动农户3 023户, 建设前均度产值1.128万元/hm2, 实施后均度产值达到6 090元/hm2, 实现度增产值1 962万元, 户均度增收4 326元, 年人均增收541元, 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和任务。

3.2 完善了基地基础设施, 方便了竹农生产

在开展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同时,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利用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补助资金, 建设了2.6km管理机耕路和5.3km作业道路, 利用天然水源修建蓄水池、铺设灌溉管道2套, 大大便利了竹农竹笋生产。

3.3 严格了标准化质量要求, 基地 (产品) 通过了相关认证

严格基地建设和产品生产标准, 按照《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333.2—2001生产技术准则》要求, 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建立起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 以及有效的标准化推广模式、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和自律约束机制, 标准推广率和成果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 基地环境符合《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333.1—2001产地环境》要求, 生产的竹笋达到《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333.3—2001质量要求》规定, 所属基地和生产的产品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产品) 认证、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和丽水市绿色农产品认证。

3.4 初步建立现代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

生产的冬笋申请注册了“胖胖牌冬笋”商标, 统一了品牌和产品包装, 并由该单位和胖胖牌冬笋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 提高了示范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的组织化程度, 初步建立起“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为市场提供了安全、可靠农产品, 增加了产品知名度, 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使无公害竹笋产品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了产品销售, 提高了产品价格, 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景宁县农村农民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基础保障。

3.5 社会效益显著

其标准化推广的实施, 培训了一批无公害毛竹笋生产经营户, 掌握了标准化生产技术, 林农标准化生产水平普遍提高。通过组织无公害竹笋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 提高了竹笋生产相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为竹笋持续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有利于提高竹笋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 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的逐步增强, 为今后全面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促进了兴林富民工程实施, 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其标准化的实施和推广, 联结了众多农户, 辐射带动了广大周边群众;加上运销服务的发展, 增加了农村当地就业机会, 减少了外出务工人员, 返乡就业人员增多, 减轻了城市就业压力, 促进了城乡协调, 增进了社会和谐。

摘要:笋竹业是景宁县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抓好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推广示范, 对进一步提高毛竹笋品质, 促进毛竹笋产业发展, 保证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根据毛竹笋用林建设现有基础, 在广大林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 建立了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基地670hm2, 辐射推广基地1 413.3hm2, 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促进了林区发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

上一篇:措施:影响力下一篇: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