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2024-10-14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精选6篇)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篇1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初,凯文·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率先从感觉形式出发,提出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概念,对城市和区域形象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1]。此后,旅游目的地形象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旅游学、心理学、社会学学者的广泛关注[2,3,4,5]。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代旅游活动与互联网之间产生了日益密切的联系。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尝试从互联网中提取相关数据,用以进行旅游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率先起步。O′Connor、Murphy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被广泛应用于酒店、航班、旅行社预订,游客通过浏览互联网相关信息了解旅游目的地。有鉴于此,互联网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旅游目的市场营销组织[6]。Govers、Go的研究表明,由于世界范围的网络比传统旅游宣传提供了更丰富的旅游信息,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络搜寻信息[7]。Stepchenkova、Morris通过对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旅行社网站内容的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国家网站对俄罗斯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存在差异[8]。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注重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并将旅游网络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和传播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肖亮、赵黎明分析并提炼出了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9]。朱晓辉研究发现,国内外游客在出游之前上网查询旅游信息或通过网络约定行程与客房已日趋普遍,网络传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已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宣传的重要因素[10]。马咪咪通过分析不同来源的网络资料,探讨了大同市的网络形象[11]。但总体而言,互联网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途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西藏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1990年始,西藏旅游业发展态势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青藏铁路、林芝机场的开通使西藏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旅游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西藏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10467.5万元,西藏旅游事业在各方面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如何进一步促进西藏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旅游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互联网在对西藏旅游形象宣传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互联网传播的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国内外旅游者赴藏旅游市场的开发、旅游产品营销和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探讨国内外相关网站传播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和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以测量变量为目的,对传播进行系统、客观和定量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12]。目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内容分析已逐渐代替传统的媒介内容分析方法,成为目前内容分析的新方向。本文通过对样本网站文本内容的词频分析,提取描述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高频特征词,提炼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并把这些高频特征词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变量。

对应分析法又称“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13]。本文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将文本分析中得到的高频特征词表作为变量进行对应分析,比较不同类别网站反映西藏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差异。

2.2 研究步骤

样本选取:旅游者从互联网获取目的地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各类旅游网站,而旅游者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为互联网上的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因此,本研究以各类旅游网站为研究样本,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Tebit tourism”等与西藏旅游有关的英文关键词,按照搜索结果排序依次从中甄选出介绍以西藏旅游为主要内容或开辟专栏介绍西藏旅游相关信息的旅游代理商网站(主要是旅行社网站)作为“旅游代理商网站”类样本,分别选取国内、国外代理商网站各10个。国内、国外网站判别依据是注册国别,以“Tebit tourism bbs/blog/review”为关键词搜索获得旅游论坛网站,选出10个国外旅游论坛网站的内容作为“旅游论坛网站”类样本。搜索出国内旅游官方网站,包括西藏旅游信息网、西藏旅游网、西藏频道、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中国国旅官方网等5个官方网站作为“国内旅游官方网站”类样本,共获取35个网站334个网络文本,分为4大类,包括国内旅游官方网站、国内旅游代理商网站、国外旅游代理商网站、国外旅游论坛网站。

文本内容预处理:按照内容分析方法的一般要求,为保证词频分析软件能准确识别文本内容,对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使用Office Word 2003软件把4个文档中意义相同的单词都归纳为同一个单词,主要包括同义词的归并,如“Temple、Monastery”都替换为“Monastery”;单复数的转换,如“restaurants”全部替换为“restaurant”;地区名称的统一,如“Shigatse”全部替换为“Xigaze”。

文本内容分析:本文采用Ant Conc 3.2.0软件分别对修正后的4个txt.文档进行内容分析。经过分析和统计,获得4类网站内容的高频特征词表(表1)。

对应分析:将经过Ant Conc 3.2.0软件分析得到的4类网站中每个网站的前50个高频词表制作成Excel表格,将表格导入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首先预处理数据,其次将变量“频数”加权,使用菜单中分析/降维/对应分析命令,设定“特征词”为列变量,“网站类别”为行变量,在“模型”对话框中制定维度,测量距离,采用标准化方法和正态化方法设定进行数据的对应分析。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内容分析结果

表1是所有样本总和与各样本分类的内容分析结果(由频数从高至低排列)。从结果可见,最终提取出的用于构建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高频特征词主要包括名词和形容词,名词主要集中在旅游吸引物方面,形容词主要表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统计所有网站文本内容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特征词,互联网传播的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可归纳为自然景观、社区生活、宗教文化、地域名称、旅游服务、旅游体验6个主题。

对比各类网站的样本高频词发现:“Tibet”、“Lhasa”是所有网站频率最高的特征词。藏传佛教作为西藏独特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教文化方面的“monastery”、“Lama”、“Buddhism”、“Buddha”等词汇在各类网站中都比较受关注。“Great”、“Highest”、“Ancient/Old”普遍出现,说明西藏地区高海拔、古老震撼的形象得到了普遍认同。在高频词表中可发现一些词在不同网站中的排名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地域名称方面,“Xigaze”在国内官方、国内代理商、国外代理商网站中排名前12位,而国外论坛网站中排名36位。该地区相对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国外论坛中反映出国外游客实际对该地区的关注度不及其他网站宣传的程度高。自然资源方面的“Mountain”、“Lake”排名均处在网站的前15位,“River”在前三类网站中排名靠前(分别为第9位、14位、15位),而在国外论坛中排名第40位。还有一些词仅仅出现在部分网站中,在另外一些网站中缺失。如世界第一高峰“Everest”在国内代理商网站中未出现,而在国内官方、国外代理商、国外论坛三类网站中都排名靠前(分别排在第27位、13位、10位)。“Yarlung”在国内网站宣传较多(排名第39位、46位),而在国外网站前50个高频词中未出现。地域名称方面,国内代理商推荐的“Nyingchi”、“Nagqu”、“Shannan”等地区在国外代理商和国外论坛前50个高频词中未出现,说明这些地区在国外网站的关注度不高,而国内代理商却很注重对除拉萨之外其他地区的宣传。国内官方网站和国外代理商网站对“Gyantse”关注度也较高(分别排在第28位、31位),国内代理商和国外论坛网站前50个高频特征词中却未出现。同时,日喀则地区的“Zhangmu”在国外代理商网站中排名第41位,而未在其他三类网站的前50名出现。社区生活宣传中的“Festival”、“Tea”在国外论坛网站中也未出现,而在国内官方、国内代理商、国外代理商网站中均排名前35位。在国外论坛网站中,“train”排第16位、“bus”排第34位,而“train”在国内官方网站中未出现,在国内代理商网站排名第30位,“bus”则未出现在国内两个网站词表中,说明国内网站对西藏旅游形象的宣传很少涉及到旅游交通方面,而国外游客对其非常关注。旅游体验方面,国内官方和国内代理商网站强调唯一性“unique”、“special”、“famous”,而国外网站均未出现。国外论坛网站中的文本内容是由在西藏旅游过的国外旅游者所写,其内容表现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主观评价。“amazing”、“experience”、“cold”仅在国外论坛网站中出现;“beautiful”在国外两类网站和国内官方网站中出现,而没有进入国内代理商网站前50个高频词排名,说明国外论坛网站关于游客体验的信息相对丰富。

3.2 对应分析

通过对应分析,将50个关键词在4类网站的使用中频率列联表变换为散点图(图1),图中各散点的空间位置关系反映出“网站类别”和“关键词”两类变量之间的关联信息。结果汇总(表2)显示,前两个维度共携带了85.8%的原始信息量。其中,维度1(横轴)约占55.6%,维度2(纵轴)约占30.2%。从图1可见,4类网站在两个维度上均有较高的区分度,50个关键词与相应的网站分别在1、2、4象限中形成聚集,网站2、4分别与关键词分别在1、2象限中聚集,而在网站1、3同聚集于第4象限,表明各类网站构建并传播西藏旅游形象有所区分。初看1、3网站(国内官方和国外代理商网站)在进行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而实际上国外代理商网站变量由于从两个维度只提取了该变量13.2%的信息量,未能很好解释。而网站1(国内官方网站)、2(国内代理商网站)、4(国外论坛网站)构建并传播的西藏旅游形象具有分裂特征。

各散点离原点的距离和散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两类变量的类别联系,并结合前文对各类网站高频特征词的分析结果发现,各旅游网站分别侧重于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一个或几个主题。国内官方网站、国内代理商网站分别位于第四、第一象限;国外代理商网站和国外论坛网站分别位于第四、第二象限。从网站分布的大体的形势来看,论坛网站与其他网站传播内容有所区别;其他三类网站,国内外代理商网站传播内容有区别也有一致性;国内代理商和国内官方网站区别较大。此外,国内网站注重宗教文化、社区生活、自然景观主题的宣传,国外论坛网站更加注重旅游服务、旅游体验的宣传,同时也注重宗教文化的宣传。其中,国内官方网站位于第四象限,对西藏的自然景观主题的关注度较高,但关于自然景观的描述(Mountain、River、Plateau)相对较为宏观抽象。在地区地名方面,国内官方网站相对较多地提及“Xigaze”、“Gyangtse”。国内代理商网站位于第一象限,该类网站偏重于宗教文化的主题介绍(Buddha、Buddhism、Religious、History),而在地域名称方面较多地推荐了“Nyingchi”。同时,国内代理商还很注重游客消费的便捷性,如“Visa”。此外,通过分析可见,国内网站更加注重神圣、古老、壮丽的形象宣传(holy、Ancient、traditional、large)。国外论坛网站位于第二象限,该类网站注重体现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的主题,如反映旅游服务的“camp”、“train”、“permit”;反映旅游体验的“beautiful”、“enjoy”、“highest”。同时,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主题的描述更为具体,如“everest”、“potala”、“jokhang”、“barkhor”。此外,从所提取的4类网站的高频词结合分析来看,国内官方和国外代理商网站主要围绕拉萨—日喀则地区进行宣传,而国外论坛网站也有一定程度的回应,国内代理商网站的宣传较分散,对拉萨、日喀则、那曲、林芝、阿里、昌都、山南地区都进行了平行宣传,重点不明确,与论坛网站存在差异。

4 结论

主要结论为:①网络上的文字内容会成为潜在游客获取信息和形成引致形象的因素。尤其对自助游客,这些内容会影响到其旅游决策行为。因此,对不同网络传播主题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了解不同网站旅游形象传播主题的一致性状况,从而分析形象传播的有效性。考虑到国外旅游运营商更加了解本国市场,因此国外网络宣传的主题应成为国内宣传的参考。②不同网站传播主题有差异。国外网络论坛传播的形象主题与其他机构网站不同,有其自身特点。由于旅游网络化的增强,网络论坛成为许多游客旅游决策的重要信息源。旅游论坛的信息来自于游客本身的旅游经历分享,具有更加细致、贴近游客需要、可信度高的特征,因此网络论坛对一个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应引起关注。③与其他机构网站相比,旅游论坛网站更加关注宗教、旅游感受、旅游服务和设施主题。虽然旅游服务和设施不属于目的地吸引物,但这更提醒我们:游客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感知是综合的,旅游形象的塑造应突破旅游吸引物范畴。此外,应关注游客体验与感受的形象描绘,注重形象塑造中的感性色彩。④国内代理商网站对西藏的区域宣传较广,而其他网站相对集中,这反映出形象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国内代理商宣传的那曲、林芝、阿里、昌都、山南等地,由于特色不鲜明,导致形象不明确,吸引力降低。

摘要:互联网是旅游地形象传播诸多媒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藏旅游形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传播的西藏旅游形象可归纳为6个主题:自然景观、社区生活、宗教文化、地域名称、旅游服务、旅游体验,而不同网站对西藏旅游形象的传播主题存在差异。与其他机构网站相比,旅游论坛网站更加关注宗教文化、旅游体验、旅游服务主题。同时,不同网站在传播西藏旅游形象的有效性方面存在差异,网络上的文字内容成为潜在游客获取信息和形成引致形象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旅游形象,西藏,国际互联网,内容分析,对应分析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篇2

总之,MTV是品牌的概念,MV是作品的概念,MTV本来是电视台的一个称呼,但由于中国把MTV等同于MV,所以这两个概念就混淆了。

二、MV的基本属性

(一)MV具有电视的意识形态

MV是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以音乐为听觉表现形式,以活动画面为视觉表现形式,声画相辅相成的一种艺术作品,是电视文艺节目的一种类型,当然它也具有电视的意识形态。

一些MV通过爱情、性、暴力等角度来反映社会中人性与物欲的冲突,从表象来看,它以震耳欲聋歇斯底里的听觉表象、拼贴的画面、断续无逻辑的结构、快速的剪接等表现方法,使观众消耗并丧失了自己,它成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

(二)MV表现手法具有电影的形式和风格

MV音乐电视虽然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介传播,作为电视艺术的一种形态独立存在,但以音乐和画面结合作为主要表现手法的MV与电影有着更久的渊源。从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长片《爵士歌王》的面世到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上映,人们在欣赏画面影像的同时,也满足着听觉的享受,人们的欣赏方式变得复杂很多。20世纪初,人们领悟到无声电影可以用音乐来渲染剧情,也可以以此掩盖放映机的噪音,于是就尝试在电影中加入音乐。当初音乐和画面的结合主要是起辅助画面的作用,而到了1982年由同名专辑翻拍成电影《迷墙》的出现,完全颠覆以往电影的传统做法将音乐作为主角,画面影像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尤其是欧美的MV不管是形式还是风格上更多受电影的影响。迈克尔杰•克逊的许多MV都是最好的例子,如最近人气较旺的Lady GaGa《Telephone》,在一些非叙事式结构的MV中,更尝试一些具有先锋性的、抽象的、前卫的、后现代的手法来表达。

(三)MV具有广告的属性

MV不仅是一种视听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更加是一种广告。MV最初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推销唱片和歌手,特别是对于新出道的偶像歌手或者团体,除了商演和参加综艺娱乐节目,最好的宣传方式就是推出MV。最经典的案例便是1982年迈克尔•杰克逊的MV《thriller》大获成功,让他在当年的流行排行榜蝉联37周冠军,截至1985年底,专辑销售突破3800万张。

与普通商业广告单纯直接推销商品不同,MV的广告性承载着更多内涵,它的背后有着一连串的商业势能,同时视听艺术处理也将其广告性变得更加隐蔽,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被动接受许多信息和内容。

(四)MV是包装明星,造“神”的平台

MV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制造和包装了出许多偶像明星。MV的出现,成为这些偶像歌手展现自我个性和表达自我的最佳平台。如台湾歌手范晓萱,最初被公司定位为儿童偶像,在她早期的MV作品,如《健康歌》、《猪你生日快乐》中可爱健康活泼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在2000年后她决定做真实的、叛逆的自己,走出了一条成熟中性的摇滚朋克风格。如在《管他什么音乐》中,表现一群年轻人随着歌曲在街头表演“快闪”行为艺术,简单直接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无厘头滑稽的舞步,更是引起现实中喜爱嬉皮生活的年青人们的疯狂追捧。

MV无疑是包装歌手明星,造“神”的最佳平台。它可以平实亲切地表现明星的内心独白(如《爱上一条街》、《最终话》蔡依林),也可以五光十色地描绘明星的绚丽生活(如《日不落》、《桃花源》蔡依林),更可以让明星尝试各种光怪陆离的另类人生(《特务J》、《舞娘》、《许愿池的少女》蔡依林)。MV无形中更加拉近明星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MV的传播效能

MV的这些属性很大程度上蕴含了商业社会所形成和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幻觉文化,它以虚构的方式带给人们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从而诱发人民的占有欲和追随倾向。MV轰炸和冲击人们的感官,激发人们的消费和窥探欲望,同时也在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方式。“幻觉文化的功能在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人生关怀。但是,幻觉文化的允诺是虚假的,对于更多的民众来说,那一切都是只能期望而毫无指望的梦想。”

法国思想家波德里亚认为,当代媒介社会是一个模拟的符号世界,这就构成了一个仿像的世界。视像不仅构成了对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构成了一个现实的本身:视像在塑造现实,也同时在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方式。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会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作为受众,我们应该主动积极接受MV带给我们愉悦的视听享受,避免被动地接受MV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

1.孟繁华《众神狂欢》

2.邬玲 《浅议MTV文化的影响》

3.陈红 《中美音乐电视比较研究》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篇3

本文拟从网络论坛传播秩序这个角度来对网络论坛的特性进行研究, 将具体研究网络论坛的传播秩序是什么, 有什么性质以及与政府引导行为的关系。

一、自生自发秩序

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书中认为:“所谓‘秩序’, 我们将一以贯之地意指这样一种事态, 其间, 无数且各种各样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我们对整体中的某个空间部分或某个时间部分所做的了解中学会对其余部分作出正确的预期, 或者至少是学会作出颇有希望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2]这个定义表明了秩序是来源于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出来的, 代表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观。哈耶克认为社会中存在两种秩序:人造的秩序和增长的秩序。“我们把‘人造的秩序’称之为一种源于外部的秩序和安排, 这种人造的秩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建构或一种人为的秩序, ……, 另一方面, 我们把‘增长的秩序’称之为一种自我生成的或源于内部的秩序, 这种秩序最为合适的英语称谓则是自生自发秩序”。[3]这两种秩序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不同的起源方式, 人为的秩序是人类理性审慎思考之设计的产物, 而自生自发秩序则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4]在此, “自生自发秩序”并非经由人的智慧而预先设计的产物, 而是许多遵循那些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的规则的人的各自行动的必然结果。

哈耶克从本体论上批判对世界进行的“自然”与“人为”的二分法, 建构社会秩序规则的二元观, 即作为“人之设计之结果”的人为的秩序和作为“人之行动非人之设计之结果”的自生自发秩序。同时, 哈耶克从知识观上反对那种行动者对相关事实拥有完全知识的完全理性, 承认人对事实性知识的永恒局限。人的行动能在处于对事物无知的状态下取得成功, 是因为遵循了非人之设计的规则。这些规则也并非行动者所能了解, 但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受这样一些规则的调整, “这些规则是在他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中经由一种选择过程而演化出来的”。[5]这种选择过程也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那些能使遵循它们的群体得到更大优势的规则, 才能为人们所选择, 因为它们使选择它们的群体更具竞争力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看出, 这些规则是通过人们的选择而演化的结果, 并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因此, 这种“在人们社会交往的行动过程中经由‘试错过程’和‘赢者生存’的实践以及‘积累性发展’的方式而逐渐形成的社会秩序就是‘自发秩序’。”[6]

二、作为自生自发秩序的网络论坛传播秩序

(一) 什么是网络论坛传播秩序

博登海默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中认为秩序“意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7]秩序也就是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的代名词, 是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表述, 但这种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并不是说有秩序的事态是静止不变, 按博登海默的概念, 秩序是指变动中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 这种变动是有规律的和具有可理解的模式。

根据前文哈耶克关于秩序的定义, 再参照博登海默的概念, 本文中认为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指网络论坛中存在这样一种事态, 即在网络论坛参与者围绕话题进行意见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这个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来源于网络论坛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出来的。网络论坛中的主要要素包括发帖者、回帖者和话题。秩序就产生于发帖者和回帖者围绕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中, 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其二, 哈耶克认为对处于一种秩序状态下的整体, 部分的了解会对其余部分做出正确的预期, 这说明秩序状态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稳定性, 只有稳定才能使一种预测成为现实。这种稳定性也就是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哈耶克认为秩序是“我们不可能用肉眼看到, 也不可能经由直觉而认知到这种颇具意义的行动构成的秩序, 而只能够经由对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探索而从心智上对它加以重构。”[8]按照哈耶克的说法,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秩序”, 它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不是对某一次发帖者和回帖者围绕某一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的概括, 而是对网络论坛整个运行状态在心智上的一种抽象和重构。

(二)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自生自发性

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一卷) 中提出了自生自发秩序三种鉴别性特征:“一是自生自发秩序未必都是复杂的, 但是与刻意的人为的安排不同, 它们却有可能达致任何一种复杂程度;二是自生自发秩序未必是抽象的秩序, 然而它们常常是由那些只能根据抽象特征加以界定的要素之间的抽象关系构成;三是自生自发秩序不是由一个外在的能动者所创造的, 也就不可能具有目的。”[9]以这三种鉴别性特征观之,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包含这三种特性:

第一,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人能所审视和把握的那种程度。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者人数的不确定性, 网络论坛作为一个虚拟交往空间, 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 因此, 网络论坛参与者的数量时刻都在变化;二是话题的不确定性, 网络论坛中的话题是不能预先确定和安排的, 它随着现实社会的变动而变动, 但现实社会到底会发生什么, 这也是难以预料的;三是参与者意见的不确定性, 虽然参与者对具体某一话题的意见是确定的, 但他们对不同话题的意见是不确定的, 话题不同, 意见也会不同。如果将人数、话题和意见三者相乘, 得到的结果那将是一种人所不能审视和把握的复杂状况。

第二,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某种程度的抽象秩序。哈耶克在论述自生自发秩序的抽象性特征时指出, “秩序的抽象特征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 乃立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尽管这种秩序所包含的所有特定要素乃至这些要素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它们仍然会存续下去。”[10]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这样一种抽象的秩序, 在网络论坛中, 尽管参与者是变化的, 话题是变化的, 意见也是变化的, 但共意达成的秩序依然存在。

第三,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并不存在一个人为的目的。前文已经说到,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在网络论坛内部运行过程中

2012年第6期 (总第94期)

产生的, 它是网络论坛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的结果, 因此也不存在一个人为的目的。

虽然网络论坛网络论坛传播秩序具备了自生自发秩序三种鉴别性特征, 但还不能在完整意义上说是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因为构成自生自发秩序的关键条件是这种来源是“人之设计的结果”还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下面将要说明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一种“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

哈耶克认为, “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乃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11]同时, 这些被遵循的规则也是自生自发的, 它们是在人们的选择过程中逐步演化而来的, 它们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增加了遵循它们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 自生自发秩序的产生是其要素遵循了一种自生自发的规则, 只有具备这种自生自发的规则才能被视为自生自发的秩序。在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中也存在这种自生自发的规则, 那就是网络论坛中的共意达成机制。共意是指在网络论坛中论坛成员围绕某一话题达成的一致性意见。网络论坛作为一个论坛成员发表意见和讨论的社会交往虚拟空间在其内部运行中必能发挥某种功效。功效在这里是一种连续体, 它的最低限度是论坛成员能自由平等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高限度就是共意的达成。其中, 论坛成员自由平等的发表意见是共意达成的基础, 作为发表意见和讨论的虚拟社会交往空间, 网络论坛内部运行所能达到的最大功效就是共意的达成。

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写道:“当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意并且往往是彼此互相冲突地在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时, 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是朝着他们自己所不认识的自然目标作为一个引导而在前进着, 是为了推进它而在努力着。”[12]就如康德所言, 网络论坛的参与者也是持有自己的意见来参加讨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 甚至有些意见是相互冲突的, 但往往也会朝着一个不知道的“自然目标”发展, 这个“自然目标”就是达成共意。为什么在网络论坛中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会达成共意?这是因为他们遵循一种自生自发的规则———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是一种自生自发规则, 在于共意达成机制包含在“坛内环境”中实现的共意的产生、形成和转化三个阶段。

1. 构建共意达成的“网络论坛环境”

维系网络论坛的纽带是话题, 论坛的每个参与者都在提供各种话题, 将现实世界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在论坛中进行“报道”, 一个话题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描绘, 就像拼图的一个板块, 众多的话题被“贴进”论坛, 拼凑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环境的“坛内环境”。网络论坛营造的“网络论坛环境”与客观现实环境的不同在于, “网络论坛环境”是对客观现实环境的一种“凸显”, 只有那些被论坛参与者认为重要的, 值得一发的事实才能进入论坛, 不是对客观现实环境比例性的缩小, 而是过滤性的“凸显”。同样地, “网络论坛环境”与李普曼所说的“虚拟环境”也存在差别。其中最关键的差别是两种环境的构建者的不同。“虚拟环境”是大众媒介对客观环境的报道而形成的, 大众媒介是“虚拟环境”的建构主体。而在“网络论坛环境”的形成中, 在大众传播中的处于“受众”地位的一般网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报道”营造出一个“坛内环境”。

2. 共意在“话题焦点化”中的产生

共意的产生阶段在网络论坛中表现为:在众多的话题中, 某一个话题被焦点化, 在论坛中出现大量围绕该话题的帖子。“网络论坛环境”中关于某个话题的意见和情绪的积累和酝酿, 为这个话题的焦点化提供了环境基础。而话题焦点化的动力来自于作为“导火线”的某个社会大事件或大问题的刺激, 使人们已有的态度、情绪和意见以大量的发贴和回帖的形式表达出来。

3. 共意在“意见整合”中的形成

共意的形成阶段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意见在激烈的摩擦、交锋和碰撞中产生一个共同的意见。共意的达成需要在网络论坛的意见传播过程有一种“意见整合”的机制。在网络论坛的“意见市场”中, 各种意见的陈列与分布, 形成诺曼所说的“意见气候”。网络论坛的信息具有保存性和共享性, 对所有关于该话题的发贴与回帖的查看, 可以感受到这个的“意见气候”的分布状况。意见的性质与立场、意见的强度与方向以及某种意见支持或反对的人数的多寡, 都会影响“意见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对意见气候的感知, 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一个重大影响源, 同时也对意见的整合产生重大作用。

在意见整合过程中, 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意见领袖的意见代表了意见整合的方向, 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同一“类”人的共同看法, 将这“类”人想要表达的意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具有权威性, 因此, 公众将参照这些意见领袖的意见而修正自己的意见, 以达到整合。

4. 共意的消退与转化

当某一共意所关注的事件逐渐淡化或问题等到解决时, 这种共意就处于消退阶段, 但也会出现共意的转化, 一种新的共意代替老的共意, 实现共意的更替。网络论坛能出现“共意转换”, 在于话题的非连续性和多样性。非连续性是指话题的多变, 网络论坛联系的纽带是话题, 当一个话题失去其吸引力时, 新的话题将取而代之, 以维持这个论坛的存在。人们在网络论坛上结成的关系是一种“弱关系”, 他们依靠兴趣和话题而聚集在一起, 当一个话题失去其吸引力时, 会不断的补充新的话题, 从而出现新老共意的更换。

综上所述,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能作为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是因为它具备了自生自发秩序所必须具备的三种鉴别性特征, 更为重要的是, 从起源上来看,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形成是其要素遵循了共意达成机制这种自生自发规则所产生的结果。

三、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与信息引导

哈耶克认为, “在任何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中, 人们之间的合作都始终是以自生自发的秩序和刻意建构的组织为基础的。”[13]在一个大社会中, 存在各种组织, 而政府在这些组织中占据极为特殊的位置。虽然自生自发秩序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也存在, 但哈耶克认为在大多数场合, 政府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政府具有两种分立的功能, “一是‘强制实施该秩序赖以为基础的规则’, 二是‘提供自生自发秩序所不能充分提供的其他服务’。”[14]本文要重点讨论的是政府的这第一种功能, 即强制实施该秩序赖以为基础的规则。保证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实施也就是在促使自生自发秩序的正常运行, 但对强制的方式, 哈耶克认为“所凭靠的并不是操纵或控制社会成员的方法, 而只是一种间接的方式, 亦即对那些有助益于型构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予以实施和改进的方式。”[15]本文认为政府对网路论坛传播秩序的规则予以实施和改进的方式是信息引导。

杜俊伟在其博士论文《论舆论的自组自稳———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舆论研究》中认为, “舆论引导的根本性手段应该是基于信息的———通过扩充信息的总量来促使公众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通过完善信息的结构来消除公众对事物形成的片面性认识。”[16]这里强调了信息对于公众对事物认知的重要作用, 但尤为关键的是公众是根据对事物的认知来形成自己的意见。Wryer和Sully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表明, “对社会信息的早期理解方式会影响人的后期目标定向阶段的信息加工。”[17]如果公众一开始对事件的认知是片面的或错误的话, 往往会导致最后形成错误的意见。

网络论坛作为发表意见和讨论的虚拟社会交往空间, 参与者对话题中所包含的社会事件或问题的认知, 会影响其发表的意见的正确或错误, 所以能否获得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至关重要。因此, 政府的信息引导行为就是要为论坛参与者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及时, 是时间维度, 快速的提供信息, 可以防止公众无谓的猜测和谣言的产生;准确, 是要如实的客观的提供信息, 形成正确的判断基础;全面, 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信息, 防止意见的偏差。政府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也就是在促使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的良好运行, 从而使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与整个社会秩序相和谐。

参考文献

[1]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 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54.

[2][3][4][5][8][9][10][11][13][14][15]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一卷) [M].邓正来, 张守东, 李静冰,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54, 55, 63, 7, 57, 57-58, 58, 63, 67, 69, 73.

[6]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36.

[7]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27-228.

[1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

[16]杜俊伟.论舆论的自组自稳——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舆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7.

体育解说的传播属性辨析 篇4

不同时代的体育解说具有不同时代的文化性状。2008年北京奥运会充分利用奥林匹克丰富的人文资源, 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体育解说作为奥运文化的一种有声语言传播形态, 为实现“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以及“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等理念, 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体育解说事业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根据时代特点和代表人物的语言表达特征, 新中国体育解说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拓荒者是张之和电影演员陈述, 他们俩共同奠定了我国体育解说的基本模式;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宋世雄。宋世雄是张之的学生, 他在广播解说向电视解说转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第三代以孙正平、韩乔生为代表, 他们是伴随我国电视事业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专业群体, 他们继承了第一代体育解说员的传统风格,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解说风格;以黄健翔为代表的第四代体育解说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塑造了多种风格并存的解说模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 中央电视台特邀早已退休的中国体育解说界旗帜性人物宋世雄重披战袍, 并在奥运会期间与当今活跃在体育转播第一线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体育解说员一道, 组成阵容强大、风格多样的奥运会体育解说团队。老中青三代体育解说人齐聚北京奥运, 不同体育解说风格交相辉映, 这在中国体育解说史上是一次难得的机缘。

(一) 传统体育解说风格

每一代体育解说风格的形成和发展都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息息相关。新中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张之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演员陈述在上海卢湾体育馆共同解说了一场前苏联男子篮球队的访华比赛。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当时体育比赛转播还只是以广播为载体将比赛现场实况传递给赛场外的听众, 要求解说员以尽可能详尽的语言向听众描绘瞬息万变的赛场风云。

由于受时代语境的作用和广播媒体传播特征的影响, 当时的体育解说大多语速较快, 声调高亢, 铿锵有力, 态度倾向鲜明, 解说内容多以对比赛进程的还原性描述为主。这些表达特征与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高调门、大音量、远距离、求规范、憎爱分明”以及注重整体统一性、相似性、标准化及字正腔圆的传统播音风格极为相似, 是传统播音风格的一种变体。

我国电视体育解说起步较晚, 最初的电视体育解说员大都是由广播同行转行或兼职的, 所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电视体育解说都呈现出“广播化”的倾向。体育解说员往往只是根据电视画面将比赛过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 很少提供比赛以外的其他背景信息, 至于评论那就更少了。

电视传播的特征与广播不同, 电视传播的现场感和直观性已然使观众对比赛现场的概况了如指掌, 因此, 电视体育解说员就不必像广播体育解说员那样始终站在语言传播的“前沿”位置上, 以解说语言与电视画面“抢戏”。如果体育解说员仍停留在“嘴巴跟随球起球落”的“文字直播”式的广播解说层面上, 喋喋不休地向观众描述他们已经通过电视画面了解到的赛场情况, 不仅很难满足电视时代观众的观赏需求, 而且还会喧宾夺主帮倒忙。2008年北京奥运会宋世雄激情复出就适应了时代的变化, 明显改变了原先“宋氏解说”所特有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连珠炮式的解说方式, 转而深婉不迫, 雅正而活泼, 在解说中融入了不少时代新元素, 如他在解说描绘比赛实况、赛场情境的同时, 加入了一些评论成分, 而且语速放慢了, 声音也不再那么尖利;语言节奏不像原先那么激烈、跳荡, 大起大伏;音节疏密度也比较宽松了, 使观众在安静、轻松的观赏氛围中尽情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

传统体育解说风格与传统播音风格一脉相承, 带着明显的意识形态时代特征, 以政治为统帅, 讲究慷慨激昂、鼓舞人心、字正腔圆等, 追求“宏大叙事”式的表达气势。解说内容存在着比赛背景信息不足、传授双方缺乏互动性、表达形式单一、解说多评论少等不足, 是一种比较单调和模式化的解说风格。

(二) 新时代体育解说风格

“中国电视解说新时代”的划分标准, 业界一般比较认可的是以1995年夏天黄健翔首次以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美洲杯足球赛解说现场为标志。黄健翔、刘建宏、张斌等一大批体育解说员群体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这批体育解说员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播音或主持专业训练。他们的解说一般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 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解说语言平实客观、朴实流畅, 口语化强, 是一种具有真我风采的“本色解说”, 同时, 他们中许多人本身就是体育爱好者, 对体育运动的熟悉和热爱使他们的解说不仅感情真挚、充满激情, 而且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 有效信息丰富, 能够引起观众, 尤其是体育爱好者内心的共鸣。

进入21世纪, 电视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队伍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一批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加盟, 给电视体育评论员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热爱并熟悉体育, 尤其熟悉他们所从事过的体育项目。他们在比赛转播过程中以“专家型主持人”身份出现, 对比赛的技术、战术等专业性问题直接发表评论或为观众释疑解惑。比如, 北京奥运会期间, 与宋世雄联袂转播中国—古巴女排比赛的前国家女排主力队员、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的陈招娣少将在解说评论过程中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中国、古巴两支女排的辉煌历史、技战术特点、以往的成绩、本场表现以及处理关键球的技术手段等等, 不仅让排球爱好者欣赏到高水平的比赛, 而且还把广大观众带回到对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激动人心的美好回忆中。较之其他非体育专业出身的播音员、解说员来说, 这些专家型体育评论员的点评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并且他们中的一些人本身就是观众和体育爱好者心中的偶像, 对于观众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自不必说。

新时代体育解说员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平民化、专业化、娱乐化、细节化、纵深化的解说风格迎合了审美情趣日益多样化的当代电视观众的视听需求, 大大提高了体育节目的观赏性。不足的是, 新时代体育解说风格全然没有了前两代那样的激情, 而且解说员语言面貌缺乏规范, 吐字发声基本功薄弱, 说起话来拖腔拖调, 不温不火, 缺乏鼓动性和感染力。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不可逆转的“话语权分化”过程, 普通民众对社会公共语言生活的参与意识、参与机会和参与能力明显增强, 过去那种一元化的媒体话语权格局被喧哗的大众话语所取代。当代体育解说员所处的社会话语环境比前几代体育解说员有了明显改善, 话语空间更广阔了, 评论解说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个人情感的倾向性也更敢于表达, 这对于增加评论解说的有效信息量, 增添人文色彩和个性色彩, 提高体育评论员、解说员的知名度, 提高节目收视率等, 都产生了积极的因果效应。然而, 全方位、多向性沟通必然引发多变数, 使沟通充满困难和挑战。“话语一方面是权力的产物, 另一方面又产生权力”。 (2) 宽松的社会语境本该是滋生话语民主的沃土, 可是它非但没有削弱, 反而强化了掌握媒体话语资源的体育解说员的话语权位意识。媒体一元化话语权格局的改变并非孤立的现象, 它是整个社会多元化的结果。多元社会必然意味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 无疑要求媒体扮演一个公正、客观的角色, 而不是倾斜于某些特定的倾向。因此, 掌握了媒体话语资源更大自主权的体育解说员对此要有清醒的意识, 不然就容易沉溺于某种话语权位意识, 并使他们的语言交流意识容易受到“权力”的“诱惑”和“扭曲”。一旦拥有这样的“权力欲”, 传播者的角色属性就会发生畸变, 公共话语平台就容易成为传播者宣泄情感、满足个性、实现“主体意志、目标或利益”的私人领地, 结果导致公共话语平台发生倾斜, 媒体的公信力势必受到损害。2006年央视体育解说员、第四代体育解说员队伍中的标志性人物黄健翔在足球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1/8决赛中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激情解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黄健翔对意大利队几乎不加掩饰的偏袒赢得意大利队球迷的欢呼呐喊, 但却伤害了更多非意大利队球迷的感情, 因此, 这一被舆论戏称为“解说门”的事件在各网络论坛上招来一片争议声, 甚至引起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严重关注, 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可见, 权利不仅可以影响人的价值取向, 而且还可以影响人的语言交际方式。这种权位意识扭曲人的语言交际方式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 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更是屡见不鲜, 特别是各地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体育新闻》、《焦点访谈》和新闻评论等宣传导向性较强的节目这种倾向尤为突出。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使人自恋和麻木”。 (3)

社会学家们通常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论述权利概念, 一是“影响权利”, 这是一种广义的权利概念, 即权利主体凭借和利用某种资源能够对客体实行价值控制, 致使客体改变行为服从自己, 以实现主体意志、目标或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和特殊的影响力, 也就是所谓“软权利”;二是“职能权利”, 即与政府机构相联系的政治权利, 它与职权、政权紧密相连, 也就是所谓“硬权利”。

显然, 体育解说员所拥有的“话语权”属于“影响权力”范畴。这种权利不同于个别的人际交往行为权, 而是一种面对社会大众的神圣的话语权, 实际上也是一项社会公共制度规定的特殊权利。诚然, 传媒所拥有的虽然不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直接管理的“硬权利”, 但因其所具有的对广播电视传播资源的垄断性、对大众传播话语权的占有和使用、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使传播者仍然可以运用手中掌握的传播资源登上权利主体的“高位”, 并以其拥有的“权利资源”吸引社会大众的目光, 对权利客体的思想或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体育解说员的职业行为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 他们所拥有的“话语权”属于社会公共制度规定的权利体系范畴, 在社会主义国家, 这种权利行为理所当然属于公共秩序的一部分。因此, 体育解说员必须正确认识和行使“话语权”, 防止“话语权”私有化, 即防止用狭隘的个人感情代替党和人民的利益, 用个体意志代替国家媒体的集体意志。尤其是在以“双向型、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型互动交流”成为主流对话模式的今天, 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人们需要平等对话, 任何对于受众的轻视和怠慢最终都将损害传播者自身的利益。也许正因为如此,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广大观众和球迷才呼唤以宋世雄为代表的传统体育解说风格, 尤其是前两代体育解说员所秉持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回归公共话语平台。

作为体育文化的传播主体, 体育解说员必须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坚守这一行业的专业理念、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 不断强化“人文体育”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原则的前提下, 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展现“话语权”的权威性、可信性、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以及视听美感, 为构建体育文化传播领域里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体育解说不是单纯地在体育比赛现场为谁喝彩, 为谁加油的问题, 而是一个把群体文化和个人情感的倾向性转化成具体语言的传播过程。其中渗透着体育解说员的语言立场、评说角度以及对解说对象的感情态度, 具有鲜明的语言站位特征, 而且不同时代的体育解说具有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播性状。

关键词:体育解说,时代性状,和谐传播

注释

1 辛斌:《当代语用学---理论与分析》,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329页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篇5

1 用户属性及关系数据的采集

分析用户影响力的一般过程, 首先是通过采集器采集用户属性数据及其关系数据, 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规整和建模, 最后建立评价指标对用户影响力进行评价。

1.1 采集策略的制定

采集论坛用户数据的最有效方法是论坛管理员直接获得后台数据, 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实施,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网络爬虫对特定论坛进行抓取。要想高效地获取有价值的用户数据, 必须遵循一定的抓取策略。抓取策略主要包括初始用户集合的确定、搜索算法的选取、干扰用户的鉴别、终止条件的确定等方面。

(1) 初始用户集合的确定。可以有多种方法, 例如可以选择论坛热帖的楼主和跟帖者作为初始用户集合, 也可以选择某主题新帖的楼主和跟帖者作为初始用户集合, 还可以以各版块版主作为初始用户集合等。

(2) 搜索算法的选取。主要分为广度优先、深度优先和最佳优先策略三种算法。广度优先算法以初始用户集合为中心进行逐层扩展, 采集的用户与初始用户关系密切;深度优先算法以初始用户集合为起点进行深度搜索, 易搜索出复杂的关系网。

(3) 干扰用户的鉴别。论坛中除了大量的僵尸用户外, 还有不少水军, 排除这些用户更利于提高用户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通过查看用户登录时间、发帖数量、发帖质量来进行有效鉴别。

(4) 终止条件的确定。用户搜索必须设置终止条件, 例如:可以设定用户数量上限、可以设定搜索次数、可以设定搜索深度等。不同的用户分析需求应该选择不同的终止条件。

依据采集目的, 本文采取的策略为:以涉军板块新帖楼主和跟帖者为初始用户集合, 采用广度优先的搜索算法, 屏蔽长时间没有登录的用户和发帖质量较低的用户, 直至搜索不到新的有效用户为止。

1.2 采集步骤的设计

本文采集的论坛中, 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关注的方式将其他用户加自己的“好友”, 好友的最近动态将被自动推送给关注用户。关注某用户的用户称之为被关注用户的“粉丝”。

本文以涉军板块近期新帖楼主和跟帖者为初始用户集合, 采用广度优先搜索近期登录的用户和发帖质量较高的用户, 循环以上步骤直至搜索不到新的有效用户为止。采集步骤设计如下。

(1) 查找该论坛11个涉军板块近一个月的新帖, 将楼主和跟帖用户确定为待搜索用户集合。 (2) 遍历待搜索用户集合中的用户, 选择粉丝数大于10或者年发帖量大于50或者年精华帖大于2的用户, 采集该用户的粉丝。 (3) 遍历待搜索用户集合中的用户, 选择关注数大于10或者年发帖量大于50或者年精华帖大于2的用户, 采集该用户的好友。 (4) 将待搜索用户集合清空, 并将步骤 (2) 和步骤 (3) 中采集到的新用户添加到待搜索集合。 (5) 重复 (2) 、 (3) 、 (4) 步骤, 直至待搜索集合为空。

1.3 采集的量化结果

经过两天时间的采集, 用户关系网络得到收敛, 获得一个联通有向图。本次采集, 共抓取用户14 509个, 用户关系163 647个。分析该联通有向图, 存在13个环, 平均度数为22.56。用户网龄最长的为12年, 用户最多发帖222 076个, 用户最多精华帖1 604个, 用户最多粉丝数432个, 用户最多好友数为353个。

2 从用户属性分析用户的影响力

用户影响力是指用户驱使其他用户认同某观点或使信息广泛传播的能力。国外较早开始对社交网络的研究, 主要是针对Twitter用户, 多数算法是基于著名的网页排名算法Page Rank算法, 对影响因子的选取主要有转贴、回复、提及的能力。不同论坛的用户属性数据有所区别, 但最重要的是发帖数量、精华贴数量及点赞数等属性。

2.1 用户影响力相关主要属性

直接采集到的论坛用户属性主要包括发帖数量、精华帖数、好友数和粉丝数。

(1) 发帖数量。发帖数量指的是用户发表的主题帖和评论帖的总数。发帖数量的多少直接体现了用户的活跃度, 显然用户发帖数量越多, 影响力就可能越大。经统计, 用户发帖量符合二八原则, 发帖最多的前21.7%用户发布了80%的帖子, 而近3%的用户没有发帖。用户发帖量与用户数分布近似指数分布。

(2) 精华帖。精华帖是指引起热议的原创帖。精华帖数体现了用户的发帖质量, 是其他用户对该用户发帖的认可度, 可以体现出用户影响力。

(3) 好友数。好友数是指用户关注其他用户的数量。好友数的多少反映了该用户获取信息的愿望和能力,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影响力。经统计, 26.7%的用户关注了多于10名的好友, 其中1%的用户关注了多于100名的好友, 没有好友的用户几乎没有。

(4) 粉丝数。粉丝数是其他用户对该用户关注程度的直接反映, 是反映用户影响力最为直接的属性。经统计, 35.3%的用户拥有超过10名的粉丝, 其中1.3%的用户拥有超过100名的粉丝, 56%的用户没有粉丝。

2.2 用户影响力分析

用户属性中与用户影响力相关的属性主要有发帖数量、精华帖数、好友数和粉丝数。使用4种属性对用户进行评价并对用户进行排序, 得到4种不同的结果, 见表1。

2.3 属性相关性分析

用户的发帖数量、精华帖数、好友数和粉丝数是与用户影响力最为相关的几个属性。经分析, 发帖数量、精华帖数与粉丝数均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存在很多精华帖不多、但粉丝数很多的用户;也存在不少精华帖较多、但粉丝数较少的用户。发帖数量、精华帖数与好友数也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发帖数量与精华贴数也不存在明显线性相关性, 好友数与粉丝数也不存在明显线性相关性。

3 从用户关系分析用户影响力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 以社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 而不特别关注个体属性。

3.1 社会网络中的用户影响力

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 用户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和信息控制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用户收集特定主题信息的能力。在社会网络中, 好友越多, 越容易获得信息;好友影响力越大, 越容易获得高质量信息。信息传播能力是指用户发布的帖子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在社会网络中, 粉丝越多的用户, 发布的帖子传播越广;粉丝的影响力越大, 发布的帖子传播得越快。信息控制能力是指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作为“消息中间人”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网络中, 经常作为其他用户中间人的用户信息控制能力较强。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 “中心度”是用来描述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网络中居于怎样地位的一种度量, 主要度量有“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邻近中心度”等。

(1) 度数中心度是描述节点度数的一种度量, 用节点的度数表示。如果某节点具有较高的度数, 自然与其他节点“关系密切”。在有向图中又分为“内中心度”和“外中心度”, 分别对应“点入度”和“点出度”。“内中心度”可以描述用户传播信息的能力, 粉丝越多, 传播能力越强;“外中心度”可以描述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 好友越多, 获取信息能力越强, 从而进一步影响其粉丝。

(2) 中间中心度是描述节点发挥“中间人”作用的一种度量, 用节点通过任意其他两个节点最短路径的次数表示。如果最短路径是某两个节点的唯一最短路径, 则次数增加1, 否则增加m/n (其中n为最短路径的条数, m为经过该节点的最短路径条数) 。如果一个节点多次位于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上, 则此节点居于重要地位。该指标可以描述用户在传播信息中发挥“消息中间人”作用的重要程度。

(3) 邻近中心度是描述节点与其他节点邻近程度的一种度量, 用节点与其他节点最短路径之和的倒数表示。如果某节点与其他所有节点的总距离较短, 则该节点对其他节点的影响则较为直接。在有向图中, 该度量又分为内邻近性和外邻近性。内邻近性越大表示该节点的消息扩散越快, 外邻近性越大表示该节点能够较快获得其他节点的消息。

3.2 用户影响力分析

使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 计算用户关系网络的“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邻近中心度”3个度量共5个指标, 并对用户进行排序, 得到5种不同的结果, 见表2。5种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用户在关系网络中的中心地位。

3.3 指标相关性分析

“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邻近中心度”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用户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 从计算方法来看, 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经分析用户度数中心度与邻近中心度存在相关性, 内中心度与外中心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中间中心度与其他中心度指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4 用户影响力的综合评价

从用户属性分析用户的影响力, 主要关注用户创造信息的能力, 而从社会网络分析用户的影响力, 则主要关注用户传播信息的能力。笔者使用投票法对多种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对该投票法计算方法进行如下所述。

假设存在m种评价指标, 分别表示为Ci (i=1, 2, …, m) 。用Ci (n) 表示节点n在第i种评价指标中的得分, 用Si (n) 表示节点n在第i种评价指标中的排名, 用Nia={n|Si (n) ≤a}表示在第i种评价指标中排名在前a名的节点集合。用C表示使用m种评价指标进行投票的综合评价指标, 则Ca (n) =F1a (n) +F2a (n) +…+Fma (n) (其中Fia (n) =1当且仅当n∈Nia, 否则=0) 。用Sa (n) 表示节点n在综合评价指标中的排名, 用Nba={n|Sa (n) ≤b}表示在综合评价指标中排名在前b (b≤a) 名的节点集合, 则Nba即为综合评价的结果。

从两种视角共9种指标中选取相互独立的发帖数量、精华贴数、好友数、粉丝数和中间中心度5种指标对用户进行综合评价, 取a=20, b=10, 则可以计算出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名的用户, 见表3。

从表3中看出, 影响力前10名的用户中, “1306246”和“1857202”在关系网络中地位最为重要, 在5项分指标中3次进入前20名;其他用户则仅有2次进入前20名。因此, 用户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主要属性和社会网络关系, 能较为客观地对用户按照影响力进行了排名。

参考文献

[1]张殿芳.基于网页分块的论坛爬虫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唐飞龙, 叶施仁, 肖春.基于用户质量的微博社区博主影响力排序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 (4) .

[3]路远聪, 刘云.基于用户能量排序的论坛用户影响力分析[J].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4 (12) .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篇6

1 应用学视阙下跨文化传播学的概念

在传播学中, 作为重要的分支之一, 跨文化传播学自20世纪80 年代发展成独立学科, 具备独特理论体系, 引入我国是在90 年代。它作为一个知识系统, 阐释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关系, 把不同文化背景个人等的交往特点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阐释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等。当前国际政治等方面呈现日益频繁态势, 而跨文化传播学把多种学科资源融会其中, 其在学理探索中趋于成熟。跨文化传播学是对文化研究和传播思想成果的综合运用体现, 是对人等层面开展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规律的研究, 立足于基础性和调节性作用, 并把理论目标锁定在新文化主体与新知识生产上, 通过过程与关系等视点的融会, 是对不同文化理解和合作等方面可能与机制如何实现进行探讨的交叉学科。

2 应用学视阙下跨文化传播的模式构建及要素分析

2.1 构建模式

模式是简化理论形式而已, 能够把事物的整体信息提供给人们, 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构造功能:立足于跨文化传播过程, 对其各系统要素次序等方面进行揭示, 并把其中内部构造与作用机理依托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 进而整体认识事物;第二, 阐释功能:传播过程具有复杂性与动态性, 运用最简洁的方式把其与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体现;第三, 启发功能:模式构建密切联系着理论发展, 两者是相伴相生的关系, 会进一步启发扩展研究范围, 对人们在新未知领域的探求发挥着引导作用;第四, 预测功能:主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并且能够对事物发展进程和结果进行预测。

2.2 跨文化传播者及其文化身份

在传播活动中跨文化传播者扮演着主体和起点角色, 而且在传播活动中, 跨文化传播者处于中心地位, 制作和传播信息是其基本职能。而且跨文化传播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传播者自觉与主动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文化群体成员认同自身文化归属感, 通过成员的所言和所行等方面体现出其特征。自我意识和表现方式等方面为其内涵。通过传播信息内容与环境的变化, 对不同文化属性人们编码等使用方式起着决定作用。研究文化身份对不同文化群体传播模式的分析具有帮助, 有利于促进跨文化沟通的进一步加强。在跨文化传播中, 交际双方对自己文化身份特点等方面进行解释能够尽快增进彼此信任, 从而把偏见减少。一般在跨文化传播交际活动中融入理解和信任, 有利于使传播过程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3 跨文化传播的媒介、方式及途径

3.1 跨文化传播的媒介

以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划分传播媒介, 是以传播技术为标准进行的划分。报纸和书籍以及杂志是印刷媒介主要形式, 较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具有悠久的历史, 通过大量印刷语言文字形式, 开展大规模传播, 形成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对人类文明进程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电报和传真等为电子媒介形式, 其是近代产物, 而使用计算机与因特网使传播史进入新阶段。形成最简单的跨文化传播关系必要条件, 是组织或个人, 通过跨文化传播信息渠道, 实现彼此相互联系。在传播关系的联结中, 传播媒介发挥着工具和手段的作用, 以人或物或社会组织形式呈现。

3.2 跨文化传播的方式

跨文化传播具有不同的过程与方式。一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为其主要方式。第一, 直接传播。在跨文化传播模式中直接传播属于最简单最基本的, 单向传播是其表现形式, 与接力赛跑模式相仿, 传播者与接受者一站一站地传到远方。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中国造纸术的推广。第二, 间接传播。主要对交流某种文化因素借助第三者作媒介实现, 一般常见的传播方式就是贸易。例如, 我国在明清时代向菲律宾等国输出过铁器。而历代商人贩运精神文化产品也较多, 朝鲜和日本人就喜爱唐代白居易的诗等, 唐代商人为谋取利益甚至白居易诗进行伪造。

3.3 跨文化传播的途径

依托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和交流实现所有的跨文化信息传播。人类社会发展程度与跨文化传播紧密地交织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程度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 在不同文化交往活动中, 跨文化传播属于不可或缺环节,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立足世界文化发展史分析跨文化传播, 具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种:一是跨文化传播的自然式模式。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在大自然有限的赐予对人类需求无法满足时, 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人们就会出现大范围的迁徙。而迁徙的人们与沿途居住地的人们开展跨文化交流, 或是部分成员定居在新地方。任何一种情况, 跨文化传播结果都会产生。二是跨文化传播的强迫式模式。三是跨文化传播的交流式模式。就是基于加强理解与共同促进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互相介绍, 并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推广。这种跨文化传播方式具有积极主动性和文明性, 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社会文明到一定程度时, 实行的主要跨文化传播方式, 具有多种多样的具体途径。

总之, 新的历史时期, 跨文化传播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尤其是在不断提高现代传播技术, 不断的提高的技术手段影响跨文化传播程度在不断扩大, 发展趋势向媒介化靠近。在创新和发展人类文化中, 跨文化传播属于有效方式, 对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 跨文化传播被他们视为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弘扬, 促进文化实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3.4 跨文化传播的受众分析及效果影响

在传播中, 传播效果占据要素地位, 在研究跨文化传播学领域, 其地位也较高, 因为自传播者发出跨文化信息后, 就会对异质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没有接收到, 就意味着传播的失败, 传播效果就无从谈及。传播信息顺利实现在来源到受传者这个过程, 效果就会体现出来。有的传播对受传者的态度等方面发挥改变作用, 甚至有的传播对一代人三观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成为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导火索。疾风骤雨迅猛呈现是有的传播效果的反映状态, 潜移默化以润物细无声呈现则是另一种传播效果状况。

3.5 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方式——翻译实践的突出作用

精神交往和信息交流被实施在主体间的就是跨文化传播, 符号为其载体, 跨文化传播的文本等构成要素就是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 声音与文字形式以同声传译和文字翻译呈现。当前在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下, 加上大众媒介全球化趋势, 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翻译所起到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翻译功能重要性凸显, 从字面转述已经向文化阐释进行转化, 通过翻译真正地实现了东西方平等对话, 在东西方误会隔阂消除, 促进国际关系改善上, 翻译发挥出重要意义凸显。

4 应用学视阙下跨文化传播的功能分析

我们应该清楚人类文化发展史实质就是人类跨文化传播史。跨文化传播实质就是人类分配和共享异质文化的过程, 是社会需要和社会过程以及社会现象的必然产物, 跨文化传播能够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 在政治和经济以及教育意义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着推动作用, 在发展社会各个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也是独特的, 不可替代的。

4.1 整合平衡异质文化

跨文化传播可使异质文化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 发挥着启蒙和宣导作用, 能对该社会人们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影响, 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改变作用, 进而实现了全社会文化的整合。就整合异质社会文化而言, 跨文化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在人类文明均衡和社会规范传播以及社会秩序控制上, 跨文化传播扮演着重要组织环节的角色。综观人类历史宏观共时状况, 完全“均衡”和“趋同”不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特点。但是, 这是借助跨文化传播实现传递异质文化信息, 社会成员能够实现交流, 人们对异质文化差别进行比较和鉴别, 从而使优存劣汰或优劣互转成为可能, 使人类文明发展向均衡方向靠拢, 而且推动“同质化”或“均质化”在异质文化间逐渐实现。

4.2 促进人类主体间的社会沟通

跨文化传播对于人类主体间实现相互沟通发挥着促进作用, 在社会期待等方面实现在不同文化人与人间, 跨文化传播扮演着桥梁和纽带角色。就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而言, 其都与他人具有紧密的联系, 独立于他人之外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人类创造文化信息, 满足人的交流与沟通, 是其主要的宗旨。立足这个意义视角来看, 跨文化意义信息传播过程实质就是交往与沟通不同社会文化过程。在信息传播中一旦跨文化意义失去, 生活在不同文化间的人们共同的语言中介就不存在了, 他们顺利交往不可能实现, 正常的社会沟通在彼此间很难进行。

4.3 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进化

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化而言, 跨文化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纵观不同背景社会发展过程及其文明进化进程, 异质文化间相互传播是其中不可或缺环节, 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也是得到历史证明的事实, 原始游牧狩猎是人类社会最为低级的社会, 自此不断发展, 到当前的信息社会, 一直在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在文明的火种向世界各个角落传递过程中, 都是依托跨文化传播实现的, 正是借助跨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进而达到联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目的, 实现求同存异, 使他们能够彼此取长补短, 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社会发展到今天, 跨文化传播发挥出功不可没的功劳。

5 应用学视阙下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属性及因素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时代, 可以说在人类生活的任何方面就渗透着跨文化传播的踪迹, 其对我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源自不同角度进行的。亨廷顿为美国学者, 其提出在当今时代, 客观存在着文化差异, 而且未来世界冲突根源将会源于此。跨文化传播通畅程度将是爱和理解以及和平能否充满世界的决定因素。 然而, 依托文字 (翻译) 实现交流是多数跨文化传播活动实现宗旨的渠道, 跨文化交流基本形式就是翻译和写作, 因此, 演技跨文化传播, 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促进翻译研究内涵的丰富。

5.1 译者身份和译者行为

在这个环节, 译者就是跨文化传播者, 而且具有名副其实的特征, 译者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发挥着传播媒介作用, 通过其行为方式展示出来。

1) 译者身份

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 双语转换交流活动极为深远的影响到人类文明进程, 而且其意义凸显, 同时, 可以发展, 其间译者属于最为活跃的因素。因为在两种语言沟通中, 译者发挥着媒介功能, 而且是顺利进行交流的保障因素。 翻译完成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必要条件, 就是译者主体地位的发挥。两者都是在各自所处环境中不同文化的构建者。在对不同文化交流促进中, 译者所发挥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 对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传播语境译者身份的研究, 其必要性凸显, 而且极富有现实意义。 分析古今中外整体翻译历史, 多舛则是最为恰当描述译者这个翻译主体的命运词语, 当时盛行的翻译理念密切涉及他们与原作者地位变化。这些翻译理念对译者翻译实践活动具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从语言到文化等方面一系列转变成为研究翻译理论的经历过程, 更加彰显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身份。

2) 译者行为

在研究文艺学范式翻译中, 往往过于强调译者主体“直觉”和“灵感”, 使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事实上, 译者依托自己的灵性, 借助自己知识的广博程度和文学功底的深厚程度把较多灵气和创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虽然个人的感情色彩往往融入这种创见之中, 与翻译的客体本意脱离, 而忽略了译者受制约性和受体身份, 而他们往往在世人面前, 展现了一种独到的间接, 将许多不朽译作留给人们, 充分地彰显出译者主体性。

5.2 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

在跨文化传播中, 往往存在着一般目的性。翻译活动也如此。在这个环节中, 跨文化传播目的就是翻译目的, 而跨文化传播方式与翻译策略可以说是一回事, 也就是说策略方法的采取是以某种跨文化交际目的的实现为导向的。

1) 翻译目的

所有人类主动行为都离不开目的性, 翻译传播行为亦如此。对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尤其给予强调, 在文化传播等方面翻译所发挥出的重要意义也是格外注重的对象。由于翻译活动在人类主动跨文化传播行为中存在着特殊性, 因此决定了其目的特殊性存在。 就探讨翻译目的而言, 曹明伦在译学界把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首次提出, 并进一步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认为译者的基本行为就是翻译的文本行为。他认为翻译活动发起人的目的通过文化和政治以及经济目的等形式体现出来, 与翻译行为实施者目的并不等同。 文本目的就是翻译行为实施者目的, 简而言之, 就是让原文不懂的读者依托译文, 更深入地了解原文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而实施翻译的文本行为是文本目的实现的唯一途径, 也就是运用另一套语言符号, 对其负载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表达, 或运用另一套非语言符号。对负载的信息进行表达。翻译的文本目的实质就是译者的根本目的。译者的根本任务就是把这一目的实现。

2) 翻译策略及方法

一般情况下, 翻译既定目的存在于每一个翻译行为之中, 并尽可能的实现这一目标。为使翻译目的实现, 就需要选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是更好的发挥不同语言文化交流与沟通的作用, 而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中介功能, 而译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则扮演着使者的角色。译者意识形态等可变因素将决定译者选择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对翻译目的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加上全球化的推进, 这些对不同文化实现全面合作等都发挥出触发作用, 成为不同民族人们形成趋同认知环境根本原因所在。加上信息资源的丰富, 使各国读者实现相互沟通和了解成为可能。在目前信息化时代, 文化交流与融合全球性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各民族文化开放性程度很高, 渗透力强大, 认知环境呈现趋同性, 这就是适应这种趋势的表现, 也为在翻译中译者对异化法更多地使用提供便利。熊兵提出, 译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处理含文化因素的词语上对异化或异化加释意方法尽量使用。当然, 这种做法会进一步增大理解的难度, 因此要求读者能够具备更高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长远, 尤其是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发展不同语言方面发挥出的促进作用, 这样做的价值性就凸显出来。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 如果归化法是必须运用的, 那么归化过度的状况应尽量避免出现, 这有利于规避目的语读者曲解原文或原语文化。在此对异化重要性给予强调, 并不代表着一味的反对归化。归化自然有其用武之地。但是就对归化和异化采用问题上, 还是应该坚持存在的原则, 并将主次重点分清。

由于翻译是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本质, 因此译者就是两种语言文化传播者就是自然的。译者的职责就是, 在译文中再现原文语言信息, 同时更准确的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所以, 译者在对含有文化色彩的语句处理上, 以对理解不影响为基础, 在对原文处理上尽量用异化方式实现。如果属于归化、异化两可的状况, 也应对异化方法尽量使用。译者是文化传播使者, 在传播与融合各民族文化间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且在其民族语言丰富上发挥着主力作用。译者对于读者则承担着服务的义务与引导的责任。和翻译策略相比, 翻译方法具有更为具体性与多样性特征。而在传统翻译理论中, 讨论最多的就是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另外在翻译实践中, 增加或改动翻译策略和方法或多或少地被使用在一般的应用文体之中, 这些方法的行之有效性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节译和编译等也被人们以翻译方法看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以及对外宣传的不断加大。这类翻译的应用不断扩大。我们既要忠于原文, 充分发挥原文的功能, 同时又不能滥用, 绝对不能改变原文作为译文这一基础点。

6 结论

虽然有时翻译会负面消极地影响到译入语文化, 由于外来翻译文化的消融, 人的思想和精神可能会受到腐蚀。但从翻译事业的兴盛总体状况来看, 其在译入语社会进步和繁荣文化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借助译介活动, 实现了把新的活力元素融入译入语之中, 增强了外域文化的丰富多彩性和形式各异性, 成为译入语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跨文化传播活动是翻译的实质, 跨文化传播所有属性等方面, 翻译在本质上都存在, 因此翻译在跨文化传播的异族文化引介上, 在创新和发展译入语文化促进方面, 可谓是功不可没。如此可以在他族文化复杂广泛的背景中, 对本族文化进行认真审视, 同世界文明展开对话和交流。这是扩展译入语文化新思维的表现, 而拓展思维对原有的思维定势进行改变将是必然的结果, 这也是把新的创造甚至革命引发出来的根本原因所在。翻译具备对强大的力量催生功能, 能够借助社会运动方式, 对译入语社会产生影响甚至变革, 成为译入语社会历史和文化前进的驱动力。在世界文明进程中, 翻译所发挥出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 这是经过事实证明的, 翻译已经与人类文化的积累等方面形成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 必将会推动任何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鹏.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看翻译的功能——以建党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2]许门友.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传播及其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3]王英鹏.论翻译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4]王英鹏, 李维滨.论跨文化语境中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5]张文, 王永秋.描写译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10) .

[6]冯亚武, 刘全福.“文化转向”与文化翻译范式[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 (4) .

[7]贺爱军.中国译学三路向:文艺·科学·文化[J].上海翻译, 2008 (3) .

[8]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J].中国外语, 2008 (4) .

[9]徐锡祥.文学的文化政治适应性:《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的接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1) .

[10]林克难.翻译的规范研究和描写研究[J].中国外语, 2008 (1) .

[11]赵彦春著.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经验标准下一篇:验收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