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模式

2024-06-26

网络传播模式(共12篇)

网络传播模式 篇1

随着现代传播科技不断发展, 传媒格局出现了极大变化, 互联网媒体迅速崛起之后, 促进了各传统媒体的信息化转型,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媒介融合形式。可以说, 媒介融合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处于该种发展态势下, 网络新闻传播呈现出独特的活力, 是业界重点发展的新型传播平台。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模式就是二级传播, 是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模式---二级传播。

1 网络新闻传播概述

简单来说, 网络新闻传播, 就是通过互联网媒介, 所开展的一系列新闻传播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形态, 网络新闻传播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渐发展, 充满了蓬勃生机, 使原有新闻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人类社会新闻传播活动, 逐渐进入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的暂新时代。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一方面是有互联网媒体的技术特性、网络传播特性决定的, 一方面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相对而言的。网络新闻传播内容呈多样化、海量性特点, 发布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 传播主体多元化, 时间推移性, 网络新闻具有超链接方式。网络新闻传播的形式呈超文本、多媒体特点, 由最初的口头、文字传播, 发展到电子传播。接受主体呈主动化、个性化特点, 个人主动控制信息的接受行为, 按照自身需求, 选择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快捷性, 传受关系呈交互性特点, 传者与受者之间具有纵向意见反馈。传播范围呈全球化特点, 在网络时代, 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无一不处于公共与个人数据网络的影响之下。同时, 由于网络开放性、匿名性特点,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一定消极影响, 对网络新闻事业造成严重阻碍。

2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模式“二级传播”

随着网络新闻传播的逐渐普及, 极大影响了社会发展,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一种特殊的社会影响力, 称之二级传播, 网络新闻能否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 主要在于传统媒体反应状况, 对于网络报道信息, 传统媒体深入报道与否。若一则网络新闻经过报道后, 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反应迅速, 进行转载或深入报道, 可提升这则网络新闻的影响力, 进一步扩大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反之, 该条新闻的受众面缩小, 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小。将这种现象规划为一种模式:“网络报道、传统媒体反应、社会受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扩大”, 反之, 即“网络报道、传统媒体无反应、社会受众关注度低、社会影响力小”, 而这种模式就是称之为“二级传播”。

3 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网络的全球化、虚拟化、全新化发展, 网络语言具有极大的随意性、随时性,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定社会影响, 对个人、媒介也有一定影响。

首先, 社会层面影响。立足网络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而言, 网络新闻传播受到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影响, 具有双向强化态势。随着网络化趋势不断全球化, 网络新闻传播对社会必然具有重大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从某种程度而言, 网络技术的扩张, 带动了各领域、各部门业务开展的网络化、知识化与信息化。使人们更好在社会、企业内部获取相关信息, 具有传递新闻信息、处理新闻信息、再生新闻信息、交互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 网络新闻传播促进了信息全球化, 随着网络技术变迁, 网络知识、网络技术对社会渗透日益增强。另外, 网络新闻传播促进了社会制度结构的转换、过渡, 立足文化价值角度, 网上生活作为现代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网络新闻活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 是一种网络新文化形式, 促使人们不断反思、检讨传统的主流文化价值, 塑造全新的文化价值体系。

其次, 个人层面影响。网络新闻传播, 对于个人而言, 最大突出点就是匿名接触, 接受者的身份隐匿, 参与者的主体间关系在迅速切换。立足技术角度, 网络新闻传播支持了匿名接触的开放性、无限性。网民在接受新闻信息之后, 可给予实时评论, 且网络保护个人信息, 使得个人意见在网络上得以显现、流传。同时, 网络新闻传播的全时呈现, 使得新闻传播信息呈扩展、待续等方式。新闻报道由最初及时性到全时性, 信息时间由完整性到连贯性、非完整性, 网名通过电脑、网络, 随时可接受新闻信息,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极大便捷性。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为争取时间, 通常新闻事件一发生, 就立刻上网, 网上新闻缺乏简洁性, 无效新闻信息较多, 新闻信息重点不突出。网络新闻的及时更新, 使得部分网名查阅新闻时, 总有一种漏掉新闻的感觉, 心理上不能完全信赖网络新闻传播。

第三, 媒介层面影响。立足人类发展史角度, 人们的社会行动过程, 不断寻求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网络新闻传播作为综合传播通道, 促使人们的时空界超越上升到一个全新阶段, 操作方式的双向交互, 媒介表现形式的多角度, 网络提供信息环境, 是一个开放性与全球化的环境。所谓新闻信息价值标准, 呈泛化与全球化, 或个人化、小众化化。所谓独家新闻, 不仅是时间占先、速度占快, 还可体现报道角度与报道观念的独特, 不同视角者, 体现了完全表达自由, 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是一个宽松、丰富的信息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 网络是继广播、电视、报纸后, 是一种新兴的“第四媒体”, 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速度快、海量性等优点, 传统媒体是无法比拟, 正由于网络传播的这些优点,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呈高速化发展态势, 也逐渐衍生了特殊模式—二级传播, 主要对社会、个人、媒介具有极大影响, 网络新闻传播作为新型传播平台, 为更好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网路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 是今后新闻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樊亚平.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兼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J].科学·经济·社会, 2004, 22 (1) :94-96.

[2]钱海红.媒介公共关系的理念与运作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 2007.

[3]陈长松.论门户网站提升网络新闻影响力的策略[J].编辑之友, 2010 (8) :73-75.

[4]周鼎.网络言论:以传播学的角度--"高山积雪"的传播模式[J].理论界, 2005 (7) :108-110.

网络传播模式 篇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上网群体的日益庞大,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上网群体的日益庞大,网络在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的一个重要渠道的同时,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广大大学生中进行行之有效的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

开展此次教育活动是深入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加强我市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大学生中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规范。

一、“文明网络,从我做起”活动策划: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社团等教育阵地,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

其次建设建立健全各相关网站,利用网站达到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传播,促进网络安全,引导文明舆论。

二、“文明网络,从我做起”活动方案: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网络安全,针对当前大学生上网聊天、游戏无节制、无自律现象带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积极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规范网上言行。要组织大学生学习好《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并在学校开展大规模的《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逐步使广大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

(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室这一教育载体对大学生开展直观、生动的教育活动,并通过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等内容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彩的主题团队活动和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要号召广大大学生自觉、主动地维护网络文明,努力形成“文明上网,从我做起”的新风尚,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良好平台。

(三)充分利用社团开展有关大学生网络文明、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社团团长和副团长要充分利用好社团这一大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对《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的宣传活动,使公约深入人心,努力形成广大大学生都来学习公约,遵守公约和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网络文明、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对学院网站的版块重新设定,加强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各专业也要建设相对应的专业性学术专题供学生平日学习讨论。并有效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支持学生网络社团建设。同时设立网络监督员,负责舆论引导、网络监管、网络技术,各版块设BBS版主,主要任务是管理学院网站各版块,健全强大监督员和版主队伍。

(五)对现已有的学院微博(新浪微博@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每日分话题发布微博,以及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微博评论引导、微博法制教育等。各专业、班级微博互相联系、配合学院微博,以学院微博为首,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在微博上达到对我院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的宣传效果。

三、“文明网络,从我做起”活动部署

(一)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拟定于10月下旬伊始举行,邀请校领导和学院领导及各专业主任参加。届时仪式上将宣布以“文明网络,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启动时间及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欢迎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创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学习网络文明知识。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思想

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学院宣传栏等设施,宣传文明上网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明是非、辨美丑,逐步形成正确的上网理念,自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不违规进入营业性“网吧”和在网上有违法行为,多进知名网站和中央网站,不看不健康的网站,学生不宜进的网站,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了,应立刻离开。不要在微博或BBS上散布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话语,也不能传播或转发他人那些违反大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应立刻离开,自己也不要散布不正确的言论,或攻击别人。不制作、传播非法的图片、网页或动画,危害他人和社会。网上网下都得做守法的小公民。引导他们参加学校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对经教育仍未改过的学生要给予纪律处分,并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做好档案记录。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

1、安排学生会宣传部举办“文明网络,从我做起”的海报设计大赛,要求主题要与“文明网络”相关,对海报内容中能体现网络文明传播和网络法制教育的参赛者给予高分,优胜者获得学分奖励。

2、组建绿色上网团体。学校或班级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鼓励这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电脑水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网络知识竞赛活动。

3、“我是网络文明人”主题征文活动。在学院开展主题征文活动,鼓动全院同学积极参与,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绿色上网的精神理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结合亲身体验,写出积极向上、有宣传倡导意义的征文。

4、“大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活动。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调动学院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以激烈的辩论形式培养绿色上网的理念,明是非、辨美丑。过程中须有老师做思想指导及评委,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网络观。

5、开展如何安全上网主题班会。各班结合专业知识,通过班会形式讨论安全上网的必要性及如何让安全上网,规范网上行为,倡导和践行文明健康的上网方式。

网络传播模式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视听复合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4—0087—(05)

人类的文化传播活动,经过了20世纪,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媒介迭加过程,进入了21世纪的网络传播时代。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旋律构思五彩缤纷的时代,又是一个文化传播高度民主化与自由化的时代,文化传播的一切都带有合理性和可能性。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所有环节上,挑战与机遇、竞争与发展、碰撞与包含、理解和宽容,已经成为不可回避而应积极面对及利用的现实。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演变

人类历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到文字,从广播到电影、电视,再到网络的发展历程。先秦时代,对话是人们生活交际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各种非物质文化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其他口头传承艺术,自此开始世代传承下来。中世纪开始,人类进人了以书写、文本为标志的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时代。书写这种传播方式虽然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得以记载和保存,但它不仅丧失了口语传播的当下性、即时性和现场感,与音乐、节奏、庆典和宴饮等一系列的超语言因素剥离开来,而且也抛弃了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泯灭了其中双向、互动的对话精神。

20世纪,人类进入到以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为标志的电子传播时代。“收音机的对象是世界,而不是个人。”于是,个人性的传播完全被公共性的传播所取代,因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时代。在此,人的感官的这种“延伸”,使听广播的听众和看电视或电影的观众在声音和图像面前完全沦为一个失去了言说权和书写权的被动“受众”,一个无法参与的、剩余的“他者”。可见,大众传播离口语传播的那种当下性、实时性和即时性越来越远,使直接参与的对话愈发变得不可能,因而沦为纯粹的“独白”。

从上述意义上说,文字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的出现,对非物质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口头传承艺术来说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及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负载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

进入20世纪末,出现互联网这种所谓的“第四媒介”,人类进入到波斯特所谓的“第二媒介时代”。迅猛发展的网络使整个社会信息系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互联网不仅适用于大众传播,而且也应用于人际传播。网络全方位、立体型、双向地延伸着人的所有感官,使上网的双方获得亲密的“接触”,并且实现了能够共享同一人文环境的“虚拟社区”。由此,人类重归“亲自接触”的口语传播时代。总之,文化传播回归于对话。

因此,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必须在对话和交流的土壤中才能获得真正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获得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而这仅仅是个前提,不能忽略的问题是,现代社会的民众能否以久违的激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对话优势,传播代表着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身份认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理论上的可能变为现实中的实践,还需要我们立足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时代传播的土壤,并深入探索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

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时代传播的土壤

能够实现互动与对话、营造必要的人文环境,网络时代具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的客观条件。而真正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还是人心向背。一个漠视民族传统文化、疯狂满足物质欲求而不惜丧失灵魂和精神的群体,是不可能给予非物质文化足够重视和关注的。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时代传播的土壤,首先需要解决人们对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五花八门的网络时代里,我们必须以尊重和亲近的态度拥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不等于低俗,民间不等于无价值,风俗不等于迷信。俗的意义有两种,一是通俗,一是低俗,通俗是一种风格,不等于没有文化,没有思想。土气不等于低俗,洋气也不见得高贵。只有民间的,才是世界的。只要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能引起百姓大众共鸣的就是有价值的,民间和官方并非意义和价值的分水岭。风俗是一种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是在任何民族、任何社会阶段、任何国家都存在的,在今天它还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所言,既有情,又有信仰,那我们的民族前途就是“有望的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最深厚的战略资源。随着西方思潮、理念的大规模入侵,相当数量的民族传统文化趋近消亡,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正在削弱。曾几何时,吃麦当劳、啃比萨饼、喝咖啡,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竟成为时尚,而对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熟视无睹。长时期文化交流的“逆差”和“赤字”所带来的,决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而是民族文化的丧失,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作为政治、经济、军事等力量无法替代的“软实力”,文化认同较之于军事意义上的国防更为牢固和稳定。“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不仅要读出声音,更要刻到心里。

如今,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已深入人心,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资源的文化经济必将成为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将会出现消费转变和结构的重大调整、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快速增加、消费‘拖物化’等趋势。”因为就人的本性而言,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却是无限的。事实上,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宰”经济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已经开始显现。比如,“原生态”大型艺术表演、各地的民俗风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只有在充分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传播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强调特殊性、多样性的网络对话,才能搭建起一个能容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及其诸多诉求、而不仅仅是追求同一和普遍民主的新的公共领域——“电子民主广场”,最终构筑一个媒介学者霍华德·莱恩格尔德所倡导的“意义共享”的“网络社区”。

三、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听复合传播模式

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种方式:一

是少数人专事学习传承;二是立法保护,如法定民族节日等;三是划定“保留地”或称整体保护。但就开展情况来看,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还停留在一个发掘和宣传阶段,比较多的还只是在政府及学术研究的范围内,并没有广泛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终的目的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仅靠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媒介的相关报导、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间歇性活动就能保存下来的。如何将广大群众纳入到保护大军中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诉诸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互联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一级传播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及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1)基础信息数据库

基础信息库应容纳尽量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承传人、保护方法与传承方式等信息,让数据库成为向百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中心和代言人。在这里,应该可以寻找到鄂伦春人一匹烈马一杆枪、獐狍野鹿打不尽的生活及其信仰和习俗,可以看得到鄂温克人猎熊的生活和隆重仪式,蒙古族的歌舞和“长调”,以及赫哲人的生活和渔歌《拉网小调》,等等。2006年以来,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运河文化研究,山东聊城大学建立了中国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运河沿岸的文化古迹、遗物逸事、风俗人情等统统搬上了网络,这一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对于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2)理论科研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学科的建设落后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体系的形成,乃至于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存有神秘感、片面性和局限性,给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带来困难。近些年来,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界人士已经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研究对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他们从本学科的建设,从社会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一般理论诸多角度作了尝试,发表了许多颇具学术造诣的专著、论文,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领域。然而现在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大范围的交流,只限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许多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宣传推广。理论科研数据库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已有的和最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科研成果收录进来,为理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科研数据库”,不仅扩大了科研成果的交流范围,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老百姓从理论层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3)商业信息数据库

在传统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文化附加值、文化效益(由文化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集文化传承、修身养性、欣赏娱乐等多元价值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文化项目,具有更多的产业潜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活动,还包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有关的一切经营和生产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地、模具、物品等)两大类,现实中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附着于外观、样式、色彩等物质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限的文化多样性。所有的这些信息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信息,对于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信息资源库就是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信息收录进来,这相当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一个大型广告平台,不仅可以增强普通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也可以通过这一举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赢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模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是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之间的关系好比是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是中心数据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则是其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在前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的现状中我们提到,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要想真正融入到网络传播中来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这里,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定义为“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其目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表现传播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反馈、信息融合、意见碰撞,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方式把论坛、BBS、E-mail、聊天室的信息互动简洁而又有效地表现出来;将虚拟的信息交流平台放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通过其中介作用表现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受双方的信息互动,这将成为本模式最为独特和新颖的地方。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管理平台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管理平台为管理、控制中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生成、传播、使用、反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整个过程中的技术设备、工作人员、资金等诸要素进行宏观调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平台包括个人电脑、终端机和信息交换设备,它实际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的枢纽。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可以利用这一渠道进行“传”“受”活动。一级传播者将经过筛选过滤的资源库资源和网站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汇集到这个平台上,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自己所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反馈都通过这个信息交换平台完成,实现理论意义上的“面对面”交流。针对网络传播流程中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平台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筛选

在有关传播的理论中,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所提出的“守门人”或“把关人”理论十分有名。他在194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着‘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事实上,每一种精神产品,从最初的信息源到最终的成品,都必定经过许多人的“关口”。目前过滤Intemet中违法与有害信息的最全面、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采用PICS(Platform for Intemet Content Se—lection)。它的主要工作是对每一个网页上的内容进行分类,并根据内容特性加上标签,同时对网页的标签进行监视以限制对特定内容网页的检索。PICS具有过滤信息范围广、过滤信息的智能程度高、可根据用户需要选择过滤有害信息、适合多用户多语种环境、统一标签格式、对网页的内容描述详细等特征。它提供了一项更加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手段。

(2)用户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都是信息资源,是可以产生一

定经济效应的。用户在进入资源库或网站时要输入用户口令,这不仅可以帮助记录用户访问的信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一些非法用户。

(3)信息调控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信息资源中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只有把它们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配置组成一个信息系统,才能显示出其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受上述诸要素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网络传播要达到最优化效果就必须对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因此,我们在管理平台设置了“信息调控”这个任务。

(4)安全维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网络传播常常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如日益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数据处理过程的完善管理、信息病毒的威胁、信息过剩问题、信息获取和分配中的不平等问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就必须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的顺利进行。为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运行环境,我们的管理平台还必须肩负起“安全维护”的重任。

(5)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的主要任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的传播效果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接收者在Internet浏览器上输入Internet地址,打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或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主页(homepage),该网站的服务器就记录了这次访问,记录内容包括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接收者的访问时间、IP地址和浏览器类型等详细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接收者对主页上的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感兴趣,就会点击它的链接,点击就是给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接收者的浏览器发出打开这个链接的指令,浏览器接到指令就到该网站服务器调用这部分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平台通过Microsoft Site Server Analysis软件分析各部分的浏览信息及意见反馈,对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等提出指导性的改善意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二级传播者——地区管理平台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模式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传播。由于地域、民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域的群众在认识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中所遇到的最主要的难题。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播机构,但是由于资金、人力的限制,在当地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扩大传播范围,使传播更有针对性,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网络传播模式中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二级传播者”,即“地区管理平台”。

1主要职责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管理平台下设立地区管理平台,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做出相应的筛选和调整,包括对文化的解释、语言的翻译、风俗的导读等。如果一级传播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搜集、整理、建立成为一次开发,那么,二级传播平台所作的就是二次开发了。

二级传播平台在安全维护、信息筛选、信息反馈、信息调控、用户管理方面的职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平台是一样的,只是内容和范围更具体一些,即,对网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再加工,如重组、浓缩、定量定性处理,提高网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利用的量与质。

2内容构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模式中的二级传播者主要是由多个地区管理平台组成的。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地区管理平台的职责和工作原理,可将其划分为A区、B区、C区、D区、E区管理平台,这也充分显示了地区管理平台的针对性。各区管理平台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交叉进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接收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网络传播涉及到全国每一个角落,其信息接收者来自四面八方,而且他们之间是没有地区和民族界限的,但是为了与地区管理平台对应,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接收者从理论上划分为A区、B区、C区……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接收者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是互相联系的。另外有一点还需要说明一下,根据传播理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除了信息直接接收者外,还有间接接收者,也就是说,一个用户从网络上得到信息后,可以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将信息转达给其他用户,也就是间接接收者。我们所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模式主要是对这一模式进行构建和分析,所以对其所产生的间接传播就不做详细的论述。

(四)互动反馈系统

网络信息的传播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一方接收到后做出反应,传给传播者,是循环往复的,每一个传播的主体既是接收者,又是发送者。传播者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对于信息传播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正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而利用网络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及时性。

反馈信息经过分支管理平台整理后,汇总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管理平台。然后,中心管理平台对资源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做出相应的调整。网络传播中的反馈有同步的如在线聊天、网络会议等;也有异步的,如电子邮件、BBS公告板等。互动反馈系统中,各级传播者之间、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接收者和接收者之间以及各个平台之间都可以通过Intemet进行交流、反馈,但最终这些反馈信息都将被送入中心管理平台进行汇总,给出解答和对策,并将新信息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模式的构建中,必须自始至终注意多媒体和数字化手段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独特文化的体现,我们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行为来研究,其中包括物质行为、个人背景、个性特征、全部技能、创造力、审美、制作事件、反馈和强化等。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也就必须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手段,注重这种整体的传承。2007年6月,在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云南在全国率先开发出一套具有动漫特色的数字化系统,并把它应用于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们在演示屏幕上看到,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祭署”仪式过程、“署”神的由来通过三维动画得到精彩的感性还原:祭场、神坛、鬼寨……一部以数字化解读少数民族文化的作品以极其鲜活的方式绘制出纳西族的“文化基因图谱”,形象生动地再现和解读了东巴文化中已濒临消失的文化场景。据悉,这部反映东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维动画,也是世界首部运用三维技术虚拟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

四、结语

可以预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将在新一轮的岁月流动中向我们展示出它惊人的成就和迷人的色彩。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由于其自身特性和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仍处于喜忧参半的境地。正如一位作家所指出的,文化在中国一些领域的商业化过程,表现出过激和无序的姿态。商业化将文化的情感升华、道义和道德的教化功能大大压抑,而将官能娱乐的功能大大强化,娱乐感官,娱乐好奇心、娱乐窥视欲等等,使低俗文化渐成主流。对此,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将是有待继续深入思考的课题。

网络推手的传播模式与特点 篇4

1网络推手现象的传播理论分析

网络推手在传播信息、策划网络事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 网络推手熟练使用网络技术并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传播信息, 各大论坛、贴吧、 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都是他们传播信息的主要场所。通过网络炒作, 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市井平民、草根人士或是名不见经传的产品迅速走红, 达到快速推广的目的。无论是网络推手们无心插柳的“芙蓉姐姐”, 还是有意为之的“天仙妹妹”“凤姐”, 都昭示了网络推手的巨大能量。其次, 进行议题设置, 充当“意见领袖”。网络推手活跃在不同的人际传播圈, 比如聊天室、BBS等, 使用推荐首页、制作专题、加精华、置顶等手段保持观点的广泛和持久的关注度, 通过“网上发帖”→“沟通版主”→“写手炒作”→“媒体互动”等议题设置过程使自己想要传播的议题成为舆论热点, 实现策划炒作的营销目的。

拉扎斯菲尔德在他的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意见领袖”理论, 是指“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 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 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1) “意见领袖”通过对事件根源、诱因的看法, 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开来影响他人对事件的认知。2) “意见领袖”对事件发展、变化的分析, 影响着他人对事件的预期。3) “意见领袖”对组织所发布信息的态度, 影响着他人对信息的理解。 网络推手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

2传媒假事件引发的危机

卢因 (Lewin) 的“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 代表对于可以进入下一传播渠道的信息也有选择权。网络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中“把关人”的角色和地位。在网络传播中, “把关人”概念一度缺失, 论坛版主取代了受过职业培训的记者和编辑, 成为控制信息传播程度的最主要力量之一。由于各大网站都希望提升网站的点击率, 将商业利益放在公众利益之上, 并没有履行好“把关人”的责任。传统媒体一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把关意识, 受众养成了对媒体的高度信任感。商业网站提供的信息已经严重失真, “把关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2016年2月6日19时28人, 发帖人“想说又说不出口”发表了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帖子随即成为网络口水战的热点, 成为了春节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 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 瞬间刷爆朋友圈, 点击量达40万, 评论数万条, 就连《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也针对此事件发表了《农村, 说声爱你太沉重》的评论。而之后在网上自称为“江西男友”回应的网友“风的世界伊不懂”则是话题的碰瓷者, 与发帖者徐某某素不相识。经过后续的发展, 此次网络事件被证实为假事件, 网络营销痕迹明显, 版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未履行“把关人”的职责, 或者说版主就是此次网络事件的促成者罢了。

诸多媒介假事件引发了网络信任危机, 一些网络推手将目标事件与热点议题相关联, 进行恶意炒作, 由于网络信息源的权威性和可辨性极其复杂, 再加上网络推手的推波助澜, 导致谣言在网上流传、 扭曲、裂变, 许多网民难辨真假、信假为真。

对名利的追逐, 是网络推手将炒作利益置于道德之上的重要原因, 降低了网络推手的责任感。“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 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点均能激起人们调侃和娱乐的心理, 博取关注度。

大众媒介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强化行业自律及职业道德约束, 公众要提高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 批判地解读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 分清客观世界与媒介构建的世界, 促使民众对媒介及其传达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摆脱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观察者.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EB/OL].[2016-2-21].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2_21_351652.shtml.

[2]宫承波.新传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网络传播工具策划 篇5

一.部门:新闻中心

二.人员:王思琪、赵晓莹

三.目的:建设服装学院良好的网络形象,发布服装学院最新活动动态和重大活

动事件,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和消息发布。及时将第一手资料发布给外界。

四.活动时间、地点:网络

五.内容:

1.对于人人网活动的分类为 【学院动态】【精彩活动】【激情赛事】【部门风采】【最in时尚】这五个板块。

2.状态的更改:

【精彩活动】提前公布服装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所举办的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的结果。

【激情赛事】介绍所举办活动的进程和赛况,并且宣布比赛结果。

【学院动态】介绍学院近期的动向和参与学校的活动。

3.日志

【学院新闻】转载腾飞新闻网上有关服装学院的各种新闻。

【赛事盘点】比赛之前回顾历届活动的亮点和冠军,比赛后介绍此次活动的晋级人选。

【部门风采】介绍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他们的特色活动、公布部门活动照片。

【最in时尚】介绍各个专业的特色和各种和服装流行有关的事。(例,时装发布。)

4.相册

【xx部—活动名称】分团委学生会各个活动的照片和海报。

【院刊】院刊的照片格式。

【集体风采】各个部门的合照或单独照。

5.音乐:活动中的演唱或T台音乐。

6.视频:活动视频(例,校园女生大赛的视频,新生晚会的视频。)

7.皮肤:活动照片或海报,和服装时尚的T台照。

8.更新时间:活动预告的时间提前至活动一星期左右;

比赛和活动的结果活动结束当天发布;音乐、视频和皮肤都根据近期活动而定。

六.细则

由于人人的皮肤、音乐的本地上传有等级限制和VIP限制,希望申请人人的会员,10元每月

七.预算

从公益传播看网络传播 篇6

关键词:公益传播;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79-02

1969年9月2日,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克莱恩洛克教授的实验室里,克莱恩洛克和他的学生用一根15英尺的灰色电缆将两台庞大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让一串串毫无意义的测试数据静静的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这一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日后成為互联网主干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在这个网络迅猛发展的年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借助于网络这一平台进行相关信息宣传,公益事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开始借助于网络这一平台。下面我将从我最近所接触到的一件事情为切入点对网络媒体进行一定的分析。

李琴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擂鼓小学的一名三年级学生。2009年9月,8岁的李琴被诊断为淋巴性白血病L2型。当时在北川有一个刚刚注册成功公益组织“中国心”,此公益组织核心工作在于关注及援助震后灾区恢复和援建工作。李琴患白血病一事正好被这一公益组织发现。2009年11月17日,腾讯QQ空间出现一篇题为《羌历年:一个北川白血病女孩的告白书》的文章,呼吁社会为震后灾区白血病女孩伸出援助之手。2009年12月16日,中国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我李琴医疗费用用的筹集工作可以宣布完结了。因为我本人一直参与在整个事件当中,听到这个消息难免有些激动,这件事情以后我切做一些分析。

一、网络传播的便捷性

所谓网络传播的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就是指网络借助于自身的优势能够很好的达到对公众进行消息扩散的效果。到达信息的有效传播,网络系统只需要一瞬间的时刻而已。数字化的时代给了我们这种便捷性的网络传播。

李琴于2009年9月被确诊为白血病,2009年11月此事才被中国心这一公益组织发现并置于QQ空间这一网络媒介。这之间有两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李琴相关信息未被公布于网络平台,而了解李琴信心的人群仅为其周围的一些亲人、朋友以及参与治疗的医生。换句话说,在这些信息被散布在网络上之前,只是在采用最简单的口头传播中的人际传播方式,即靠一个人与一个人之间的口头描述事件进行传播。

二、网络传播的手段多样性

网络只是一个大的平台,而运用网络进行传播,还可以采取很多的手段进行。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传播方式被开发出来。网页、博客、播客、空间、微博等网络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在对李琴的相关信息进行宣传的时候,包括中国心在内的草根志愿者们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进行扩大宣传,以期李琴能够被更多的人关注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最起先的是中国心在空间上进行的宣传,被网友关注并核实信息之后,先后被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渠道进行过相应的传播;也制作了相关的视频传播于网络上。多种传播手段的综合运用,采取网址链接的方式,既扩大了宣传力度,同时还增加了整个网络事件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信息交流范围的广泛性

在整个李琴事件当中,参与其中的爱心人士分布于全国各地。且不说那些匿名进行爱心捐赠的人士,就仅仅是爱心QQ群里面的一百多号人都是来自于祖国的四面八方,成都、广州、重庆、北京、香港、台湾等地都有爱心人士的参与。众多的人群就以李琴事件为中心点聚在一起,只是简单的网上语言交流。加之网络平台的其他优势,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能够因李琴的事情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凝结性。这也是运用其他传播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至少是不能把每个人都鼓动起来的。此外,网民回归于现实生活中又会作出一定的宣传工作,关于小李琴的爱心募捐一事就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以上主要从网络传播的优势上进行了一定量的分析。无论如何,网络是这个新时代的产品,科技也带来的更多的是进步,因此网络传播的优势都要作为一个主要层面。通俗点说,如果网络传播不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为何又会有这么宽广的人群参与其中?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网络传播也一样,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绝对好处。

一、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匿名性

参与网络传播中的个体都是采用的匿名的方式进行,就算是有称谓,那些也不是现实生活当中所为人们所熟知的名称,网名是一个全然的虚拟的代号。因为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才一定程度上的引发了网络传播的如此繁荣发展。网络给我们造就了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也有所谓的道德底线之类,但因为匿名,道德很难找到那个应该承受到的惩罚的人。网络上流行的“人肉搜索”其实就是网民对网络道德的一种追求。“人肉搜索”固然也很大程度上揪出了一些不良网民,但是一旦“人肉搜索”走错了方向,道德的斧锯瞄错了人,无辜的人面临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那将是极大的灾难性后果;而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二、网络信息糅杂

每天充斥于网络平台的信息量之大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我们每天守在电脑面前也是无法消化这些不断产生出来的信息资源。在这些信息之中,一条很普通的信息其实是难到达极大的影响效果的。就像李琴相关的这些信息,淹没于众多的信息资源之中,全国如此之多的网民,也只有几百人关注了这条信息。如此众多的信息,要向某一条信息在同一类信息之中闪亮出现就必须在传播信息的手段上多下功夫了。

[1]赵志立.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21世纪的网络传媒[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周家群,张惠.网络新闻与传播教程[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全国学会网络科普知识传播模式 篇7

政府部门和学术共同体举办的科普网站不仅是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通道, 而且成为网络科普的重要平台。以美国为例,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等政府及科研机构开办的科普网站早已成为网络科普的重要基地。

我国的全国学会作为学术团体, 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 而且在在科普知识传播方面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 是科普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目前, 全国学会纷纷建立了本学会的网站, 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例, 中国科协所属208家学会已全部建立了本学会网站。学会网站逐渐成为学会与会员、学会和公众之间交流的平台, 并在学会的日常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站作为学会对外沟通交流的窗口, 其科普传播功能也日益被学会重视。

1 学会在网络科普知识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1 传播主体即为传播源

科技活动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参与, 科技知识到科普知识的转化也离不开科技人员的解读, 科技工作者往往会成为科普知识传播的源头。全国学会是从事某一学科学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 聚集着本学科、本专业大量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这些科技工作者掌握的本学科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科技信息直接传播给大众会增加他们理解的难度, 若经过专家的解读, 把科技知识转化为科普知识, 再经由大众传播渠道传达到受众, 受众就能获取并掌握这一知识, 从而达到科普的目的。

1.2 传播内容目标性强

全国学会网站传播的科普知识内容界限明确, 科普内容仅限于本学科、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随着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 学会可以调动本学科的专家、学者, 针对社会热点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科普, 传播目标明确, 传播内容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受众既可以直接获取准确、详实的科普知识, 又可以避免其它无关知识点的干扰, 科普效果事半功倍。

2 学会网络在科普知识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

网站虽然已成为学会进行科普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但其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主要表现在:

1) 网站科普内容更新速度缓慢, 不能紧跟社会热点, 错失对受众科普的最佳时期

以中国科协所属208家全国学会网站内容为例, 学会网站内容主要以学会通知、学术交流活动报道为主, 其中通知内容占学会网站内容40%以上的有156家, 占总数的75%, 网站内容做到每日更新的有2家为, 占总数的0.96%, 每月更新的有40家, 占总数的19%。其中科普内容能够做到及时更新的几乎为零。

进入2012年末以来, 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在互联网上沉渣泛起。随着12月21日的临近, 关于“世界末日”的谣言愈演愈烈。在西方社会各大论坛关于玛雅人末日预言的讨论此起彼伏, 越来越严重, 同时一群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散步一些谣言, 很多人开始内心忧虑。

如何从科学上正确解读、击碎谣言?只有几位有正义感的中国学者以个人身份面对面对媒体, 批驳谣言。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卞毓麟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2012世界末日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刘昌才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民对“世界末日”的说法可以一笑置之。

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 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网站内容特别是科普内容, 能在一周内围绕突发性公共事件反映的问题进行科普的几乎为零, 甚至事件发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仍见不到相关学会网站发出声音, 往往错失了科普的最佳时机。

2) 网站科普内容不能突出学会特色, 科技人物关注度不高

学会举办的大型科普活的宣传在网站上仅有只言片语, 没有对该项活动包涵的科普知识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以中国航空学会的重点活动“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为例, 学会网站对该项活动只做了简要的介绍, 并没有对“无人飞行器”等相关的知识进行进一步详实的介绍, 受众读完后对“无人飞行器”仍知之甚少。

学会网站对科技人物的宣传偏少, 不能树立本学科、本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不能形成宣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舆论氛围。学会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 科技人物的宣传报道应成为学会网站内容的重要部分。目前, 学会网站中报道科技人物的仅有中国力学学会等4家, 所占的比重极低, 拓展的空间很大。

3 优化学会网络科普空间, 创新传播形式

3.1 内容取胜, 夯实科普传播内涵

科普的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其特点表明, 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网络科普要做到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就必须注重科普内容, 以内容取胜, 丰富科普内容, 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 达到科技为内容, 以人为主角的科普目的。

以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内容为例, 学会网站的科普知识不拘泥于中医知识的说教, 而是不断扩展科普传播内容, 结合中药学科特点, 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科研资源的科普功能, 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 在开展科普活动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可以共享的科普资源。

如中药“地黄”的科普知识介绍, 在《滋阴养血话地黄》中, 文章首先以典故的形式介绍了中药“地黄”名字的由来:相传在唐朝时期, 有一年突发瘟疫流行, 无数老百姓因感染瘟疫而死亡, 当地的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灵护佑, 拜完后在供桌上发现了一个块状的草药根。因其呈黄色, 药人将其称为地皇, 即所谓皇天赐药。后来药人告诉县太爷在神农山北草洼有很多这种药, 县太爷告诉大家上山去采挖治病, 解救了当地的百姓。瘟疫过后, 百姓们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 因为它的颜色发黄, 人们就叫成了地黄。接着科普了“地黄”的特征及功能:地黄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地黄的根, 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以河南怀庆产者为上品, 是四大怀药之一。春秋两季采挖, 除去须根, 洗净生用或干燥用。其性寒, 味甘苦, 归心、肝、肾经, 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温热病见舌绛烦渴, 或热病伤阴见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或吐血、衄血等。《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折跌绝筋, 伤中。逐血痹, 填骨髓, 长肌肉”。随后文章介绍的“地黄”的食用方式。整篇文章融药材、药理及养生保健知识于一体, 极大地传播了中医药知识。

3.2 借势造势, 创新科普传播形式

科普是以时代为背景, 以社会为舞台, 以人为主角, 以科技为内容, 面向广大公众进行的一项社会教育。以时代为背景, 科普就应紧跟时代发展, 以社会大背景中的重大事件为契机, 开展科普传播。

2011年正值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 (IACS) 成立100周年, 也适逢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中国化学会充分利用这一机遇, 在其网站开设了“国家化学年在中国”专题, 专题列举了国家化学大事记和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 并对化学界两位知名科学家诺贝尔和居里夫人的事迹进行了介绍。同时, 网站还推陈出新, 详细地对与化学学科相关的知识进行了科普。通过这一系列的科普, 公众对化学学科纵向和横向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结合社会背景, 特别是利用社会大事件进行科普知识传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会凝聚着本学科优秀的科技人才, 并掌握着本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社会热点事件发生以后, 学会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网络窗口进行解读这本身就是极好的科普过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 创新传播形式, 进行更深层面的科普, 增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度。

3.3 加强开放, 扩展科普传播外延

某些学会每年会定期举办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科普活动, 活动多以夏令营的方式举办。活动的举办既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又让他们接受了科普教育。科普活动的结束不应是科普传播活动的结束, 学会应该通过网站把活动的科学知识传播出去, 让没能参加夏令营活动的更大范围的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

2009年12月15日,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全国青少年研制一颗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卫星,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宇航学会在学会上开设了“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科普专题, 围绕小卫星研制、发射和使用不同阶段的知识向全国的青少年航天爱好者进行科普。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学会网站可以利用微博直播、即时通信、网上直播、虚拟博物馆等形式, 扩展科普活动外延, 增强网络科普活动的互动性和公众的参与度, 扩大网络科普的社会影响。

4) 加强资源建设, 搭建科普共建共享平台

2012年4月15日上午, 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北京启动, 这次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主办。

中国抗癌协会以“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为契机, 联合了中国科协网、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网站, 内蒙古抗癌协会、湖北省抗癌协会、辽宁省抗癌协会等10多家省级抗癌协会, 以及航空总医院等医疗单位, 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癌症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这次大型科普宣传和网络科普公益活动, 搭建了传播科学理念、普及抗癌知识、提升公众防癌意识的防癌抗癌科普平台。

学会网站在建设中, 应重视网络科普资源建设, 搭建合作平台, 比如与兄弟学会网站联合征集优秀科普文章、优秀栏目, 进行整合后, 实现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学会网站还可以开展网络科普原创作品征集活动, 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以繁荣网络科普创作, 还可以把优秀网络科普资源通过光盘等形式送到农村、学校、社区、企业, 满足不同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汤书昆.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98-99.

[2]李浩鸣、陶贤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15-217.

[3]文小森.浅谈网络媒体的负面效应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1) .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5]陈玲.从食品健康传播看电视媒介的影响力[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6) .

[6]张群.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7]刘祥平.从“躲猫猫”事件谈对网络舆论的引导[J].新闻知识, 2009 (5) .

网络口碑传播模式的透视及重构 篇8

1 网络口碑的涵义及特点

伊曼纽尔·罗森曾经给出过关于口碑的管理学定义, 他说:“口碑是关于品牌的所有评述, 是关于某个特定产品、服务或公司的所有的人们口头交流的总和。”[1]若将口碑传播运用到网络传播中, 就形成了网络口碑。中国第一家网络口碑研究和咨询公司CIC将网络口碑定义为:公司或消费者 (合称网民) 通过论坛 (BBS) 、博客和视频分享等网络渠道和其他网民共同分享的关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文字及各类多媒体信息。这些讨论相应的传播效力会影响到这个品牌、产品、及服务的信誉度, 也就是网络口碑, 从而也会在某些方面对其生意造成一定的影响。[2]网络口碑具有以下特点:

网络口碑的传受双方都是网民。网民通过网络了解外界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并热衷于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通过博客、论坛、社区等各种网络渠道传播出去。所传播的信息可能是重大新闻, 也可能是对某品牌商品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这就形成了网络口碑。

网络口碑的信息可信度非常高。参与网络口碑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是独立于企业、商家之外的第三方。网络口碑只不过是网民对某品牌产品的质量服务或某次购物经历的客观陈述, 相对于商业味十足的广告宣传而言, 网络口碑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被认为是客观和中立的, 更为受传者所信任, 不会引起受众强烈的戒备和排斥心理。

网络口碑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全面性。Web2.0的精髓正是人人贡献, 人人参与。在网络口碑传播中, 网民朋友们对企业商品信息的传播既涉及到正面的信息发布, 也会有负面的口碑传递, 而不像传统的商业广告, 只是不断地向消费者灌输产品的正面信息。所以说, 通过网络口碑获得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全面。

网络口碑的传播速度更快, 影响范围更广。在网络中, 信息的流动通常是一个网状渗透型结构。它沿着网络的物理结构渗透, 在这个渗透过程, 信息本身不断复制繁殖, 形成分流, 最终呈几何级数增长。[3]

2 网络口碑的传播模式研究现状

网络口碑本身是网络传播众多传播形式的一种, 兼有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网络口碑有以下几类传播模式:

AISAS模式, 一种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模式, 该模式的观点是, 现在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都会习惯性的去搜索它的网络口碑如何, 会去专业的BBS网站看看其它网友的评论及测评文章。网民只要轻轻点下鼠标就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主动搜寻 (search) , 掌握充分的信息, 然后经过分析比较评估, 马上就可以在线购买。购买行为结束后, 顾客还会在相应的社区与其它网友分享自己的购后感受。

L-K-P (听-识-融) 模式, 它是CIC倡导的品牌进行网络口碑研究的模型。“听” (Listen) , 指倾听网民的建议和反馈, 了解网民在关心什

么;“识” (Know) , 指认识和了解各类产品品或或品品牌牌相相关关的网络社区以及他们的社区文化;“融” (Participate) , 指企业通过聆听和互动参与来为网络社区中的网民提供更多的价值, 让网民感受到企业对他们意见和建议的重视。L-K-P模式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的, 企业先了解网络平台, 熟悉网络文化, 找出本企业商品的目标消费群体, 识别出具有超强影响力的人物, 即意见领袖。然后通过各种网络渠道与意见领袖及广大的普通消费者进行互动营销沟通。

口碑传播的形成机理模型, [4]此模型把握住了口碑传播过程中的口碑传播者、口碑传播渠道、口碑接受者三个重要环节, 并着重分析了各个环节中对口碑传播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关键因素。此模型注意到了口碑传播者与口碑接收者的关系强度, 但却是一个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 而在实际的口碑传播过程当中, 这种现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口碑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是存在互动的, 有时候传者同时也是受者, 受者也会变成传者, 传者与受者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种现象在网络口碑中尤为明显。

3 网络口碑传播模式的构建

基于前文对网络口碑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 以及前人对网络口碑研究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自己的网络口碑的传播模式, 如图1所示。

对网络口碑传播模式的结构解析如下:

网络口碑传播者。网络口碑传播者的传播意图、能力、产品及服务等因素都会对网络口碑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为提高口碑的传播效果, 常会挖空心思制造有吸引力的传播点。如Gmail邮箱在开始推出市场的时候并未大规模地对用户开放, 而是采用邀请注册的模式, 让一部分人进行体验注册, 随后这部分人向朋友、同事推荐, 送出邀请注册码。

网络口碑接收者。网络口碑接收者是网民, 他们的接受意愿、接受能力及其个性特征是影响网络口碑能否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有些网民喜欢逛BBS, 有些网民喜欢在社区里游荡;有些网民热衷于传递消息, 有些只接收信息而不在网页上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因此企业在实施网络口碑时应密切注意网民的一举一动, 掌握他们的特点。

网络口碑信息。网络口碑信息既含有正面的信息也含有负面的信息。网民对企业品牌信息的传播是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的, 他们的传播商品信息或是出于个人的喜好或是为了社交的需要。

网络渠道。网络口碑的传递渠道是多种多样, QQ, MSN, 博客等各式各样的方式都可以作为网络口碑的传播渠道。并且,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研发, 可用于网络口碑的渠道也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因此,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品牌网络口碑传播的渠道是企业研究的重点。

意见领袖。网络口碑的意见领袖往往喜欢在论坛、社区发表他的言论,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需成立专门的的机构, 保持同这些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联系, 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 尤其是对他们的批评意见。

反馈及关系强度。网络口碑的整个过程是双向的互动过程, 传者与受者的界限相当模糊, 消费者对口碑的反馈非常及时, 反馈方式也多种多样。另外, 传者与受者的关系强度也决定了网络口碑的传播效果与质量。一般来说, 强关系的推荐比弱关系的推荐有可能引起双方主动地搜寻和传递信息, 而且强关系对接收者的行为影响要比弱关系大得多。

摘要:网络口碑 (IWOM-Internet Word of Mouth) 作为一种新兴的口碑传播形式,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网络口碑的内涵及特点有较多的关注。在前人提出的相关口碑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建构出网络口碑的传播模式, 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口碑,传播模式,透视,重构

参考文献

[1]祁定江.口碑营销:用别人的嘴树立自己的品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2008.

[2]毕继东, 胡正明.网络口碑传播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 2010, 1

[3]高诚, 马映红.网络口碑传播效应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9

网络传播模式 篇9

1 突发事件传播模式的转型

在突发事件的传统传播模式中, 双向对称模式是“第一媒介时代”最理想的危机传播模式, 然而, 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 突发事件的传播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目前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先导的循环交互模式在我国的突发事件传播中已现端倪。这一模式的形成, 使得突发事件从窗口模式转型为压力模式, 并且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日趋完善。

所谓窗口模式, 是指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 与公众发生直接联系的政府部门对公众进行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窗口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迫切需求, 同时也造成了信息传播的不对称局面。为了改善这种局面, 压力模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其中作为诱因的特定事件, 往往就是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

所谓压力模式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多元化, 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日渐增强的情况下, 当突发事件爆发后, 公众通过各种直接与间接的渠道, 对政府提出不同的诉求, 而政府也通过倾听公众的诉求来制定决策, 从而形成的双向传播模式。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 它改变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传播关系。

压力模式的传播过程是——压力最初来自公众,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在特定事件的诱发下, 潜在舆论转变为显性舆论, 甚至出现行动舆论, 正式进入政府和公众视野, 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舆论压力, 从而影响政府行为。

压力模式与窗口模式共同作用, 加上网络媒体成为中间的媒介与桥梁, 形成了突发事件的循环交互模式。或者说, 正是由于在网络媒体中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从窗口模式向压力模式的转型, 促使突发事件原来占主导地位的单向传播模式, 逐步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双向循环传播模式。

2 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模式

在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中, 涉及到几个节点——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政府和受众。信息不再是自上而下地单向地流动而呈现出循环流动的状态;传、受双方的界线也变得模糊;政府与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趋向于平等。为此, 笔者总结出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先导的循环交互模式, 如图所示。

在传播模式图中, 可以看出, 传统媒体仍然是位于信息流动的核心地位, 然而其先导地位却不再保留, 网络媒体成为信息流的始发点之一和中介点;信息的归宿点不再是单一的受众, 媒体和政府极大程度地接受着反馈信息, 以便危机的解决;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信息互动更为直接, 甚至成为信息的把关人。政府的信息发布权威地位继续保持, 然而新媒体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又对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政府通过新媒体间接地得到公众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危机处理政策。

接下来, 从循环交互模式中信息流的四个节点对此模式进行分析。

2.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为节点的循环传播过程

在突发事件的初始阶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条件成为信息的始发站。网络媒体有助于公众通过此渠道获取有关突发事最新、最快的资讯, 因此也成为了发布公共突发事件信息的有效途径。

2009年7月5日, 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突发事件。和以往同类事件相比, “7·5”事件国内媒体反应适度, 信息充足, 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愿望得到了最大满足。在以往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信息传播渠道的始发站往往集中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传统媒体上, 其他媒体通过转载相关内容, 提高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参与和关注度。而在本次突发事件的传播中, 信息循环的始发站就是网络媒体。实际上7·5事件就是“疆独”分子通过设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的群组来发表各种反动言论, 从而煽动策划了这起暴力事件。事件发生后, 国内网民就事件和国外部分媒体及“疆独”分子开展了针锋相对的网络论战, 网络媒体成为信息来源的主要战场。以搜狐网为例, 事件发生的前4天时间里, 发布各类报道641条, 平均每天160条左右, 平均每小时刊发的信息在7条左右, 其中包括大量传统媒体刊发的报道和评论。一些传统媒体在强化现场和深度报道的同时, 注重媒介融合的重要性, 转载了部分网络媒体信息, 甚至包括个别网民的博客信息。

当网络媒体成为突发事件传播中信息的唯一来源时, 信息有两个流向, 一个是直接到达受众, 一个是到达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那里。流向受众的信息是没有经过把关人筛选过滤的, 尽管信息具有原创性, 但是真实性和信息的价值都得不到保证, 受众由此反馈的信息也是杂乱无章、真假难辨。这时如果传统媒体的权威信息没有及时出现, 就会出现“多种声音并存”的状态, 谣言在其中慢慢滋生, 引起社会混乱。经传统媒体权威证实后的危机信息以及经筛选的受众反馈意见在新媒体的巨大平台汇总, 以便于受众对危机事件形成更为全面、详尽的认识;这也方便政府搜集调查线索和集纳处理意见, 以便于出台一系列的危机处理措施, 由新媒体或传统媒体发布, 又回到了模式的一开始, 由此循环交互。

2.2 以传统媒体为节点的循环传播过程

尽管传统媒体的信息更替速度在技术层面上有可能慢于网络媒体, 但其主流权威地位和新闻采编队伍的实力无法被替代。目前, 传统媒体的采编队伍仍然走在突发事件爆发现场的前端。

2010年3月28日13点40分, 山西省的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全国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新华社的记者当天赶到事发地点深入调查采访, 冒着危险随抢险人员进入第一线, 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抢先发出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在当天17点41分《新闻直播间》插播了最新消息, 主持人援引了新华社消息口播王家岭矿难事故的情况, 当晚的《新闻联播》确认了消息。随后, 央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切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件, 利用直播连线、滚动播出结合新闻专题、特写及评论等多种方式, 全方位对事件进行报道, 满足和强化了公众的知情权, 积极有力地引导了舆论。

突发事件经传统媒体的报道, 一方面, 流向受众, 经受众筛选的信息进入受传者的心理系统, 并与其认知结构发生反应。媒体“回收”到受众心理反应的同时也在拓宽信息范围, 信息不再局限于传播者原先所掌握的范围内, 而经过受传者的反馈增加的信息在心理上更贴近受众。另一方面, 流向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信息播放和交流平台对信息加以无限地复制, 进而流向更大范围内的受众, 与之进行交流互动。

目前来看, 传统主流媒体仍然担当着控制和化解危机的重任。虽然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使一些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力和主导力量减弱, 但是目前来说网络媒体还不能替代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在突发性的危机事件中, 如果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能取长补短发挥效力, 将是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中最有效的“灭火器”。

2.3 以受众为节点的循环传播过程

在这一信息循环中, 信息的发布者并非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 而是普通的受众, 我们把他们称之为“公民记者”。“公民记者”的概念源自于“公民新闻”, 可以将其理解为普通“公民 (非专业新闻传播者) 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 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在近几年的公共突发事件中, 公民记者的作用凸显出来。许多现场的一手信息、资料包括画面都是由普通受众提供, 并被国内的主流媒体广泛转载。受众对突发事件早期信息进行原始采集、制作之后, 一方面, 他们需要借由网络的编发功能将信息发布到公共的信息交流平台 (BBS、网络博客、微博等) , 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从网络上寻找“公民记者”在网络上发布的有价值的危机信息, 以弥补传统媒体自身业务力量的有限性。

2011年7月23日发生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 受众在此次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事故发生后的10分钟, 一位微博博主通过手机发布了温州动车事故的第一条求救微博, 这条求救微博随后在各大媒体上疯狂转载;在整个事故的救援过程中, 受众利用微博将全国人民和事故的亲历者们紧密联系了起来, 在呼吁温州市民献血、微博寻人、掩埋车头、小伊伊获救等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开展救援工作。

2.4 以政府为节点的循环传播过程

作为政府是无法直接向大众传递信息的, 必须借助专业化运作的大众传媒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因此这就要求政府与媒体进行有效的合作, 而事实已经证明, 简单、片面地“防”和“堵”是无助于突发事件的危机缓解的。像2008年贵州瓮安的群体突发事件、2010年山西假地震事件就是类似的教训。

政府在介入突发事件后, 应立即成立危机处理小组, 由调查人员亲历现场调查事件真相, 形成报告, 并且出台一系列危机处理措施。经过证实的危机信息通过政府的审核成为权威信息。这些权威信息由传统媒体发布后, 或直接流向受众, 政府与受众进行互动, 人们最终是渴望通过权威消息来解除危机心理——不信任和恐慌, 这就要借助于政府和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信息。政府和危机公关人员了解公众的想法, 及时调整危机处理策略, 弥补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不足。

3 结语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防患于未然, 使公共危机消弭于无形。而要真正达到这一理想化的境界, 就必须利用信息来减少或消除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由上述可见, 目前突发事件的循环交互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减少或消除了政府与公众之间在突发事件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局面。

在突发事件中, 危机信息通常由政府掌握, 政府有采取合理手段发布信息的权利与义务, 承担着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责任。政府需要通过与外部的危机沟通, 在公众、政府、媒体三者之间建立信息良性互动关系。总之, 政府应充分利用突发事件的循环交互模式, 将自己所掌握的、涉及到民众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信息, 及时充分地告知民众, 因为他们既是突发事件的受害者即所谓“受灾体”, 同时又是抗灾救灾、应对危机的主体。这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有效处理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童兵.突发事件报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赵志立.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前沿[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3]柳村.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作用与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 2009 (24) .

网络传播模式 篇10

1 校园电视台建设现状

校园电视台以电视为传播媒介, 以校园为传播区域, 以大学生为传播对象, 在引导校园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校园以及拓展学生知识面等多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校园电视播出平台主要是学校的闭路电视, 信号会覆盖宿舍区、教学区、办公区、食堂等场所。部分高校也利用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幕等平台, 都有一定的效果。

同时, 也有部分学校电视台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 提供视频点播。有的还可以提供同步收看的网络电视。在突破带宽、费用等限制后, 网络版的校园电视正在加速发展, 被更多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所熟悉和接受。但也有部分学校传播渠道单一, 少数学校甚至没有自己的闭路电视频道, 在公共场所缺乏播出终端, 网站水平低、视频播放不流畅或不稳定, 无法在学校教育教学发挥校园电视台的作用。

2 利用现有校园网建设网络电视平台

随着校园网络与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现在校园网络所具备的硬件基础、网络带宽已日趋完善, 可以通过校园网来组建自己的网络电视台, 进行视音频节目点播、网络电视转播、校内活动现场直播、课堂教学互动直播等一系列应用, 为教育教学增加新的手段与模式, 丰富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与生活。校园网络电视台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其发展空间大, 传播形式多, 改变传统电视媒体单一的报道形式, 互动交流强, 内容多元化, 而且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更加贴近生活, 传播速度快, 传播范围更广。

校园网络电视台借助于现有的网络环境, 以先进的流媒体技术, 实现媒体内容的网络发布,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 在互联网上进行发布和播出, 有直播、转播、点播等各种形式, 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可实现集文字、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的新型教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创建和发布, 为师生提供表现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电视, 可以把教学资源实时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 而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更可实现传统电视媒体实时互动功能;同时, 网络也易于升级维护, 根据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的进步发展, 系统可以方便的升级, 使系统更为稳定。

校园网络电视台实现了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进行点播、直播、转播等服务功能。与校园网络环境有机融合, 可减少学校部分重复投资, 是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好方案。校园网络电视台建设所需要的软件资源, 硬件设备都有很多成熟成套产品可供选择采购, 但成本较高, 很多学校承担不了, 如学校自己技术水平来搭建, 对很多学校来说实现难度较大, 这些因素都可能制约着校园网络电视台发展与应用。

3利用视频分享网站传播节目

在众多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中, 视频分享脱颖而出成为新的爆发点。视频分享网站是指在网上提供一个免费视频平台, 由用户自己通过电脑或各种移动设备创造和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 供大家点播分享, 交流互动, 分享视频短片, 展示自我, 提供了全面的视频上传、转码、播放、分发、管理等服务。在国外, 有广受用户欢迎的美国You Tube网站, 在国内, 有优酷, 土豆, 56视频, 腾讯视频, 魔方等很多几百个网站, 视频分享网站成为当前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视频分享网站之所以广受欢迎, 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首先, 视频分享网站硬件带宽资源强大, 视频质量高, 播放流畅速度快, 效果好, 传播方式多, 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其次, 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平台, 其内容丰富、反应迅速、技术完备, 用户不仅可以共享海量视频数据, 使用平台提供的接口, 创建个性化的应用或者使用应用组件, 还可以快速高效的搭建自己的视频平台;特别是支持“外引服务”, 具有生成音视频的外部链接地址功能, 通过其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视频转发到其它网站或平台, 如博客、论坛、朋友圈、微信等平台, 实现音视频节目在不同用户、不同平台之间的传播、分享和交流。

利用校园网站发布本地视频资源, 会占用大量存储空间, 增加服务器运行负荷。如果将本地视频资源上传到专业的视频分享网站, 再借助外引服务”, 将视频引用到校园网站, 既能降低服务器的运行负荷, 更能节约其存储空间, 降低运行成本, 也能实现传统网络电视台的大部分功能。

利用视频分享网站可低成本发布校园电视台音视频节目, 也存在一定风险和问题, 如不可避免的广告, 以及网站其本身生存问题, 和未来免费服务的不确定性, 各视频网站均有不同程度的审核机制对节目发布所带来限制和延迟, 对上传视频编码转换也影响画面清晰度和颜色保真度。

4利用移动设备订阅和推送节目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7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2亿户, 如今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看视频、购物、刷微博等。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成为当下获取资讯的最重要工具, 也是校园电视台需要建设的重要传播途径。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除了传统的发布校园电视台视频节目方式外, 更可利用多种社交平台手机客户端对校园电视台资讯进行订阅和资讯的推送, 如利用QQ空间添加好友动态关注, 就可以关注好友空间的更新内容, 包括相册、日志等信息, 校园电视台可以借助于其的这一功能建立传播渠道, 师生通过关注于校园电视台QQ空间, 了解校园电视台资讯和查看节目内容;再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作为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 以其传播迅速, 信息快捷, 即时分享, 评论方便特点, 迅速吸引广大用户的喜爱, 通过微博传递和发布校园电视台节目资讯给订阅的粉丝, 更加快捷;同时, 还具有转发分享, 即时互动等功能;特别是微信和微信公众号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 成为快速传递校园信息的又一全新方式。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庞大用户群, 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已有超过6亿人使用该软件, 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基新增功能, 能与第三方平台对接, 提供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全面。

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校园电视台节目资讯具有应用方便, 功能全面等特点:

1.订阅方式方便快捷, 可以通过发布公众号的二维码, 让微信用户随手扫描公众号阅, 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订阅微信公众帐号。

2.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所提供的用户分析统计, 群发图文消息分析, 用户消息分析等功能, 详细了解校园电视台节目资讯传播效果。

3. 消息群发, 不仅局限于推送文字消息, 还可以发送音频、视频、图片、网页等消息。内容可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自身固有内容, 更有互联网对其补充的内容, 丰富性极强, 群发内容包括:文字、语言、图片、视频和图文消息多种类型, 群发对象可以选择, 用户具有分组功能, 可对不同组别的用户发送不同消息。

4. 互动性强, 微信公众平台随着从服务号到订阅号的升级转变, 已经可以实现用户自行的菜单式选择操作, 接收方可以通过给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送消息, 发送方也可以即时的接收到彼此的消息, 实现了的双向互动性。设置用户消息回复, 会在收到用户消息时, 会自动回复所设置的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给用户。

微信公众号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 订阅号每天群发一条信息, 认证后有自定义菜单, 没有高级接口, 不能用开发模式, 服务号申请后自带自定义菜单, 认证后可以有高级接口, 每周群发一条信息, 均不可主动添加微信好友, 对校园电视台节目资讯传播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5 结语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校园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降低传播成本、满足师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的习惯、点播和定制功能实现精准的推送及用户锁定, 给传播效果带来无限延伸等方面, 都为校园电视带来全新的生命力, 通过新技术、新工具、新平台的应用, 校园电视台将迎来新的发展, 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校园电视台是校园传播媒介之一, 在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校园电视台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进行分析, 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传播模式及建设方案。

关键词:校园电视台,网络环境,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宋哲.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内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 2014 (21) .

[2]刘志勇, 冯志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 2014 (8) .

[3]张玥.高校校园电视信息平台设计初探[J].中国有线电视, 2014 (6) .

[4]贺德业.让校园电视台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新阵地[J].科学咨询, 2013 (30) .

网络传播“七宗最” 篇11

现玲的网络传播,其威力主要来自“七种武器”:

图文传播:最快的速度

图字传播是最传统的网络传播方式,主要载体是焦点图片和显著文字链,主要传播形式是显著报道、网络专题。网络的图文传播,将实时发生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公布到网络世界中去,其对即时新闻的报道速度远远超过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是现今社会人们获取即时信息最快的途径。

有时候你正沉浸于工作之中,腾讯,暴风影音等弹出式新闻窗口,将几分钟前刚刚发生的事情推送到你眼前,这样的速度,只能让平面和电视望网兴叹。

人际传播:最广泛的参与

在网络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成为传播源,都可以参与到庞大的传播运动中去,如此广泛的人际传播,唯有网络方能实现。“犀利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窜红全世界,人际传播是其最重要的途径。

人际传播是运用最广泛的网络传播方式,主要载体是数以亿计的BBS、BL06和SNS,主要传播形式是网友互动、话题炒作和舆论引导。我们每天关注的韩寒、王石、徐静蕾等名人的博客或“围脖”,其传播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一家大众的都市晚报。

IM传播:使用最频繁

网络世界的到来,让每个个体都成为了一个“传媒集团”,而其中的IM(即时通讯传播In-stant Messaging),是使用最频繁的传播方式,如QQ、MSN、Skype和Lava-Lava等。

1998年,当腾讯研发团队为QQ用户突破100人而“兴奋不已”的时候,世界绝不会想到,10年之后,OQ用户会突破10亿!IM作为即时沟通所特有的时效、互动、快捷的传播性,以及IM上的人际关系格局,使传播呈现出“病毒式”的扩张速度和范围,其形式的生动性,又让传播极具创意与新奇的特点。

SEM传播:最方便

搜索引擎的出现,让我们只需要“断章取义”地简单输入一两个字或单词,就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的背后,绝非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早就进行了诸多优化与管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与实际的真相并非完全吻合。

SEN(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营销)传播的主要载体是诸如百度、谷歌和搜狗等搜索网站,主要传播形式是竞价排名、关键词条和百科。 “组织”与“聚合”是SEM传播最大的特点,充分保证了有效信息展现的主动性。

视频传播:最生动

以前专属于电视的视频,早已成为了网络传播的主流形式。视频传播的主要载体包括播客、Flash和小游戏,主要传播形式是小视频、Flash动画和趣味游戏。越来越强大的手机拍摄功能,让分布于全球各地的几十亿人都成为了视频新闻记者,随时拍下一段视频,只要有足够的传播性,都可以迅速传播于网络,视频传播的生动性,让人们终于摆脱了木偶式的电视,进入了网络视频的无限空间。

人物访谈:最精确的名人传播

网络世界中的人物访谈,是网络传播提升权威性的重要形式。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都可以走进网络的访谈室畅谈一番。通过最被关注的人物,直接吸引目标人群,传播效果最精确、最直接。

传统媒体的名人传播,操作程序复杂,互动性较差。而网络传播中的人物访谈,简单易行,现场随时互动,拉近名人与目标人群的距离。人物访谈的主要载体是视频报道和图文报道,主要形式是视频直播和图文对话。

网络活动:最具整合性

网络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网络的世界中开展活动,要较现实的活动更具操作性和传播性,而参与的人数和传播效果丝毫不逊色于现实的活动,

网络传播模式 篇12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但凡重要的技术革命都伴随媒介革命, 人类活动本质上讲就是信息传播的活动, 动漫信息传播媒介的不同决定着漫迷接受动漫信息的方式不同。从网络社交的演进历史来看, 它一直在遵循低成本替代原则, 社交网络一直在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和物质成本, 或者说是降低管理和传递信息的成本, 这一模式也吸引了动漫信息在社交网络进行传播, 由于花费的成本低、时间少, 漫迷也愿意使用社交网络这一传播渠道获得动漫信息。与此同时, 社交网络在自身技术完善的过程中, 不断满足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的交流需求, 动漫传播也满足了这种从增值性娱乐到常态性生活的轨迹, 满足了漫迷的基本需求。

如今的动漫在制作、传播、识读上极易与数字化的互联网相结合。动漫的制作与传播是一个团队分工合作, 广泛运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媒介, 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过程, 连载的动漫一旦更新, 漫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看到更新的内容。动漫也能结合社交网络的高互动性优点, 在提升了传播速度的同时, 提高漫迷对动漫传播活动的参与度。很多动漫的运作推广团队抓住了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信息获取的习惯, 并改善自己的业务, 在社交网络中推出自己的动漫官方账号, 从而以这些官方公共账号为中心, 建立了忠实而稳定的漫迷群体。在互联网时代, 我们不仅仅只讨论内容为王或者渠道为王这两个传媒理念, 用户为王成为新兴的讨论热点, 谁能抓住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 谁就能在媒介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而基于社交网络的动漫传播, 是主动向漫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甚至让漫迷去参与动漫的传播, 扩大了其影响力与辐射力, 这就受到了漫迷的关注, 抓住了漫迷的需求。

只要是受人欢迎的动漫, 你就定能在社交网络中找到这部动漫迷的聚集地。为避免累赘, 在此笔者选取新浪微博这一在中国有着广大用户量的主流社交网络进行分析。

二、动漫在新浪微博传播模式中的解读

我们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作为自媒体的一种代表, 微博用户可以将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 贴上一张图片, 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随时随地在微博上分享、讨论。微博用户之间可以关注, 不需要别人的同意就能成为他的粉丝, 从而在第一时间得知所关注的微博发表的信息, 并对认同的信息进行评论或转发。显而易见, 粉丝数与转发评论数较多的微博是意见领袖。

新浪微博各个动漫的公共主页所发布的信息, 是漫迷得知该动漫信息的主要渠道, 作为其动漫的意见领袖, 这种公共主页的微博粉丝数量多, 微博内容被转发与评论的可能性大、受关注度高。

微博作为SNS的一种, 因其便捷的表达和交流的方便, 已经超越了其作为一种工具和平台的技术意义, 在与动漫传播相关的技术设置上, 微博也契合了动漫传播的需求。首先, 每条动漫信息都很短, 但言简意赅, 能传播最重要的信息;其次, 动漫信息在社交网络的即时性传播, 极大地缩减了漫迷接收到动漫信息的时间成本;其三是动漫信息的免费发布, 缩减了漫迷接收动漫信息的物质成本。

三、新浪微博中动漫信息的传播特点

1. 加V认证、官方资源, 低门槛

微博中各大动漫加V认证的官方主页是很多最新动漫情报的信息源, 漫迷极易搜索到这类公共主页, 加关注即可成为在第一时间得知此类动漫最新信息的粉丝, 只要漫迷拥有新浪微博账号, 就能随时关注或取消关注官方公共账号。各大动漫新浪账号的粉丝数也是动漫受欢迎程度的象征。

2. 内容丰富与窄播化的双向发展

各大动漫的公共主页会选择性发布任何与本动漫相关的信息, 包括最新情报、周边手办、动漫壁纸、线下活动链接等, 但随着漫迷群体的扩大, 满足不同漫迷需求的窄播化公共主页也悄然而起。以新浪微博的海贼王各大公共主页做比较:海贼王动漫专区的宗旨就是“每天为海贼王漫迷提供最新的海贼王相关信息”, “海贼王熊猫论坛”则是海贼王汉化组的官方微博, “海贼王精选”则是海贼王——淘宝店的微博专区, 偏重动漫的消费群体。窄播的主页有的偏向动漫人物, 有的偏向发布Cosplay信息。窄播化的公众账号满足了广大漫迷差异化的需求, 也为广大漫迷提供了展示自我、认知他人、沟通交流的平台。正是如此, 在数字技术臻于成熟的今天, 以社交网络为平台的动漫传播才会经久不衰。

3. 线上交流与线下活动相结合

作为社交网络的一种, 满足微博使用者即时在线交流是微博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之一, 因此漫迷与漫迷、漫迷与主页之间的在线互动, 包括私信、评论、@、转发, 都能即时显示、即时回应。很多群体还通过新浪微博组织线下活动, 这通常是由一部分发起者通过新浪微博发布消息, 感兴趣的人们广而告之, 决定参加与否, 很多动漫COSPLAY活动、动漫展、漫游同城交流都是通过这种形式发布的。

4. 用户接触方式多样, 内容保存周期长, 具有核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借助手机等可携带式设备的发展、APP软件的升级, 微博的登录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借助3G甚至4G网络技术的发展, 刷微博看动漫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 而微博信息一旦发布, 除非自己删除, 否则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被删除。由于微博的可转发性, 在微博中的动漫信息呈现出裂变式的传播轨迹, 动漫信息转发的常态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非漫迷微博用户有机会接触到动漫信息。

5. 微博的名人效应推动动漫信息的传播

这是微博的独有现象, 作为公众化和公开化的社交媒介, 新浪微博聚集了中国绝大多数的社会群体, 作为新浪微博中粉丝数最多的群体之一, 名人明星在整个微博媒介生态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名人明星也成为微博营销的重要手段。

6. 动漫语言与微博语言高度契合, 动漫符码造就特有的动漫文化圈层

语言作为交流的符号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微博言论具有段子化特征, 动漫信息的表达也是简化不累赘的。

不同的动漫有着自己特有的动漫符码——不看《ONE PIECE》的人不会理解“一顶草帽”背后的故事, 因为动漫符码嵌入到动漫文化之中, 维持着动漫文化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漫迷在交流中掺入动漫符码, 从中得到信息, 进行动漫文化的参与, 并在交流中创造新的动漫符码, 比如新的动漫语言的产生, 使得动漫文化能够成为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漫迷在社交网络集结起来的社区, 依靠的就是拥有的共同的动漫符码和动漫文化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维系着在线动漫社区的稳定性, 在达成社会沟通的同时, 维系着和谐的在线动漫社区分工。

参考文献

[1]SHEL ISRAEL.微博力[M].任文科,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曹林.微博传播的十大特点及对言论生态的影响[J].新闻记者, 2011, (9)

[3]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肿瘤标志下一篇: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