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人才

2024-07-27

网络传播人才(共7篇)

网络传播人才 篇1

网络时代的来临, 新闻传播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1]。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正确引导公众社会行为的重要职能。因此, 在网络时代, 要建设一支好的新闻队伍, 必须要着手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新闻传播人才思想素质的内涵

新闻传播人才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一切新闻活动的出发点, 这是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首要思想政治素质[2]。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保障。要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必须要具有政治责任感, 一切工作从维护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服务人民群众和社会安定团结出发。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向公众传播真实的、观点正确的新闻, 才能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在网络时代, 新闻传播人才依然是传递新闻信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同时, 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先进的理论素养。

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与所接受的理论更为多元, 因此, 以正确的理论对新闻传播工作进行指导十分重要[3]。在网络时代, 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 信息传播量与范围已经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同时对于信息的审核难度剧增, 致使在新闻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尤其是网络的存在往往会使与事实相悖的新闻在社会上传播, 这就需要新闻传播人才具备先进的理论素养, 始终保障传播的新闻信息与主流社会一员相符, 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相符。

(二)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网络时代, 新闻传播人才所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广泛, 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从业人员往往存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被忽视和淡薄的问题。因此, 这就需要新闻传播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切实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网络时代旗帜更为鲜明的为人民服务, 真正为党和人民代言[4]。

(三) 较强的自律理念。

在网络时代, 新闻传播人才对于信息的发布变得相对容易, 同时在考核方面也与传统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 新闻传播人才应当逐步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 树立自律理念, 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 接受别人监督, 对于出现的问题积极进行自我改正。

(四) 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传播信息是新闻传播人才的本职责任所在, 在网络时代海量的新闻信息中, 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信息, 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要时刻以一颗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担负起对社会的应尽责任, 不漏报、不瞒报、不假报。

(五) 高尚的职业道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传播人才职业道德的根本, 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工作中, 更是不可偏废[5]。对于新闻传播人才而言, 应当全心全意的为新闻受众服务, 在工作中公正无私, 坚持真理。同时, 作为新闻传播工作者, 面对网络时代多元化的新闻来源和各种影响, 要尊重事实, 坚守据实报道。

三、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在网络时代, 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培养,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是从事新闻职业所应遵循的核心准则。因此, 应当着力推进新闻传播人才对此方面的学习。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纳入到新闻传播人才的日常学习之中, 在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可以采取定期培训、集体讨论等方式。要创新学习方法, 在具体实行过程中, 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事例的示范效应重点展开教学, 并辅以现代高科技的教学与学习手段, 让新闻传播人才从中学经验, 受教育。

(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网络时代的来临, 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 对新闻传播人才的信念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新闻传播人才具有教育责任的各级机构与部门要积极探索出一套有益于新闻传播人才理想信念教育的体系。在方式方法上, 除了通过传统的集体讲授方式深化新闻传播人才理想信念之外, 还可以开展现场体验、情景模拟以及经典案例教学, 加深学员对理论学习的思考, 加强理想信念。

(三) 加强新闻传播人才职业道德建设。

树立新闻传播人才良好的职业形象, 纠正新闻行业不正之风是加强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因此, 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新闻单位强化道德教育活动。新闻单位应当坚持把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采取有效形式对新闻传播人才开展职业道德强化教育活动。二是建立日常检查机制。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 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加强对违反职业道德者的教育和处罚, 以保障新闻传播人才职业道德建设所应有的效果。

(四) 加强新闻传播人才自律能力。

在网络时代, 加强新闻传播人才自身教育,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报道新闻事实时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真实反应最广大人民的呼声;随时保持高度的质疑, 将客观正义带给社会。二是提高新闻传播人才职业修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方式, 善于抓典型, 利用正反两方面的教材, 来增强新闻传播人才的自律能力。同时, 要立足于同行控制, 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的内化而形成, 对新闻传播人才加强职业理念和职业教育的培养。

在网络时代, 新闻传播人才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才能切实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众。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 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阐释了新闻传播人才思想素质的内涵, 然后对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论述, 最后, 提出了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举措。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传播,新闻传播人才,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文萧.论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中国报业, 2013, 6.

[2]徐秀云.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与新闻从业者.新闻爱好者, 2011, 11.

[3]刘慧.网络时代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窗, 2010, 12.

[4]康樱南.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1, 1.

网络传播人才 篇2

1.1 目标定位不清晰, 课程结构设计失衡

通过国内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教育教学现状来看, 无论是业务指导还是行政管理, 基本上都是将专业、课程设置在传播学范畴, 课程安排也沿袭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内容。从师资力量上来看, 这一专业的代课老师, 多为新闻传播专业, 无法体现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特点。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标定位不准确、不清晰, 且课程结构设计失衡, 导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含金量少、重理论轻技术, 甚至缺乏具体的培养方向。

1.2 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从当前行业及学术界来看, 真正研究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并不多, 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高校老师多来自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及信息技术学等学科教学阵营。但传统的学科和教育教学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与新的专业融会贯通, 尤其是一些课程的设置与新型人才的培养期待存在较大的差距, 且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未能完全打通, 导致学生变为老师的“忠实听众”, 机械、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凸显新课程的特色。

1.3 实验设施不配套, 缺少实践基地和条件

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 且对摄、录、编和播等要求非常高, 实验室、配套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但调查发现, 除少数一本院校具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外, 其他多数高校教学配套设施不全或根本没有配套教学设施, 仅有的一些设备也因硬件缺乏、教学设备老化, 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教育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 在二三线城市中的高校理工科院校内部设置的文科院系, 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办学资金严重不足, 加之投入不够, 缺乏实践基地等, 教学难见成效。

2 加强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丰富和健全课程内容体系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 传统模式上的厚基础、宽口径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 已经无法有效适应现代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强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为此, 各类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 应当立足本校特色、优势及办学传统和宗旨, 强化、细化和深化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目标, 重点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其主要依托于广告学院办学的优势, 在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上立足于新媒体广告策划及营销;其中, 汉口学院的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重点课程是素描、色彩、透视及三维动画和摄影等, 致力于培养学生新媒体领域的艺术创作和研究能力。

2.2 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力度, 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形势下, 国内各类高校均应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 尤其要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基层进行实践和锻炼, 协调好教学与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 实行统一管理, 强化院媒之间的互动。在聘请专家时, 应当适当降低学历门槛, 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授课、讲座及技能培训和相关项目合作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和模式, 大胆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完成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课题作为目标, 并将课题理论层面的知识结合实际技能。选取的项目应当结合多个知识点和层面, 具有实用性、综合性。例如, 数字报刊编排及课程设计,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取, 并自定义相关主题文字和图片等内容;同时, 要与文案写作、摄影和PS处理等课程关联起来, 做好学科之间的交叉, 使各学科的教学成为一个整体,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对实践操作的要求非常高, 多媒体实验室和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笔者建议, 高校之间可以进行跨校、跨院合作, 多种专业共用, 打通教学和实验平台。例如, 本专业可以与新闻学、广告学专业共建共用摄影摄像室、虚拟演播室, 并与信息技术专业共建共享网络实验室等。除适当增设实验实训室及相关设备外, 还要加强课程合作以及项目合作, 结合专业特点, 充分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处及记者团等校内机构和社团作为实践基地。

3 结语

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 传媒从业人员供需存在着失衡现象, 美工、编辑、设计、APP研发及新媒体运营和推广人才短缺。高校应当立足实际, 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摘要:本文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和教育专业人才, 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传播人才,高校,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夏莉霞.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新闻传播, 2016 (3) .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3

1.1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

新闻传播学在中国的学术界的地位是“一级学科”, 其下面还有5个二级学科, 分别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都是为了是我国在传媒行业有专业的技术人才。

传媒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需要有专业人才对新闻传播学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学校也需要有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教学者和研究者以便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所用。

1.2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由上文所述可知, 中国社会对于新闻传播学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但是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太过单一, 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存在冲突。早期, 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是独立存在, 传统的新闻性实践性更强, 对于理论的界定研究不强, 自从传播学被应用到新闻学后, 经过双方经过近二十年的磨合, 彼此间进行了融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比如, 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 (包括批判学派的) 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经验主义传播学的量化分析方法, 已经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 不再显得新鲜了。现在的新闻传播学所涉及的内容也更为广泛, 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 所以新闻传播学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而像我们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才结构形式较为单一, 而且理念较为落后。

教师经验缺乏, 培养人才观念传统。现在的高校教师专业化不强, 学校经常资源利用, 认为只要将课本内容了解并教授给学生们理解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其他的专业的老师也会教非所学专业的课程, 这不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现在学校的老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部分老师是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任教, 缺乏对专业知识实践性的理解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利于学生理解学习。所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创新。

2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2.1 教学课程安排需要不断完善

学生毕业后是要进入社会的, 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适合社会需要的课程。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市场调研, 了解社会上新闻传播人才的发展需要, 然后有针对性的培养, 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找工作同时满足社会的需求。到现在为止我国关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课程教材经过不断的改版已经很完善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就是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的改变。高校的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专业课和实践相结合阶段。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的不同安排课程学习时间段不同, 笔者认为在轮科学习中要提供完整的设备使学生获得最好的资源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识, 缩短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 使得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运用起来。可以增加校企合作, 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参加实习。

2.2 增强对学科专业性的控制

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方面是否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性, 在该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针对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性发展上都增设了新闻转播学专业的硕士,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然而社会上需要的人才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可以快速轻松的上手工作,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其专业化更强, 同时进行全面化教育, 新闻传播学所涉及的内容本身就是社会的各行各业所以人才的全面化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应该尽其所能引进完备的设施使学生可以专业系统化的学习。

2.3 改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一讲一听”的模式, 缺乏交流。新闻传播学需要的是知识的摄取、提炼、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和人不断的交流实践来收获, 师生间的交流可以使教师快速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使学生提升速度更快。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的指导,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课堂的教授多数是课本上的内容最多增加一些老师的经验, 但是学生们不能切身体会, 如果是在实践中教学就会使学生们及早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可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 进行改正。

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 所以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 老师的职业素养、态度以及专业化都对学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库, 与社会发展接轨, 将时代发展与教育事业很好的结合做好领路人。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化的国际型人才, 这种人才的培养, 要彻底改变思想, 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 师生平等共处, 这样便于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 大家可以放开思想大胆提问, 结合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提升集体对知识的见解。注重对第二语言的培养, 社会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变, 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的语言只有英语和中文是不够的, 所以要加强语言的学习。

3 结束语

从我国现在的状况来看, 新闻传播性人才我国的需求量的不断的加大, 并且需要的是专业化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 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虹, 郑广嘉.全球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5, 05 (15) .

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研究 篇4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人才

大多数媒体已经组建了知识结构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采编播一体化队伍, 尤其是在世界经济政治形式动荡的今天, “如何面临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资源竞争?”“在新闻传播行业国际化的比拼中, 我国新闻学子是否能够以特有的新闻人素质和优势站稳本土新闻界并向全球新闻传媒发起冲击?”这些自我国新闻教育诞生伊始就不可避免存在的重大问题再度困扰着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和育人工作并亟待研究和解决。

1 关注新闻传媒前沿, 帮助学生扎实新闻基础素养。

教育教学应紧跟新闻传媒前沿和发展趋势。从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性来看, 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导致新闻教育必须随时适应社会需要, 紧跟世界的步伐, 并站在“巨人”的肩上放眼看世界。

帮助学生全面储备与夯实新闻基本素质和技能。在就业形式与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 无论怎样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新闻基本素质和技能应该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其他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知识、素质、能力、精神, 包括新闻敏感、新闻视角和新闻的专业文化底蕴与精神, 以及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力, 善于运用新闻传播的手段来服务和改善社会与人的能力。而要使学生们真正全面储备和夯实这些基本素质和技能还需要高校和教师的引导与帮助。

2 课程设置体系全面改革, 体现学生宽口径知

识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对接, 加强复合型开放式特色模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相呼应。

在针对几届新闻传播毕业生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学生们大多能够在采写方面崭露头角, 但在编辑、摄像、组版方面表现突出的较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能够写好深度报道、热点新闻、专刊、新闻评论, 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更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 懂得新闻传媒经营运作的真是寥寥无几了。更不用说“一肩挑多担”的奢想了。于是, 也就出现了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 媒体需要的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的局面。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依赖于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与专业课, 其开设的新闻课程中,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等基础课程及一些公共课所占的比例过大, 这就意味着混淆了新闻传播与汉语言文学传播专业学科性质, 这样的课程设置就容易使学生们偏采写而略其他;由于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而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新闻敏感性差、动手能力差。于是, 就连培养出大量拥有最基本技能的“工匠型”人才也成了难事。

那么, 面对这种状况该如何改革调整以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人才呢?

一是要进一步修订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结构。新闻传播的应该有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传播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加大新闻专业的技术知识层面的教学内容, 如开设广播电视事业运营及管理、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主持、报纸栏目与编辑、新闻与广告摄影摄像等, 并且要尽量使实践类课程与理论技能课程设置的配比更符合新的供求形势的需要。

二是要扩大学分制选修课程的比例, 增加任意选修课学分的比重。同其他专业一样, 现在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分制必修课所占比重太大, 一般为70%, 选修课一般为30%, 学生选修的余地太小。学生的知识视野难以开阔, 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学选修课程。

三是要加快主辅修制的步伐。实行主辅修制是扩大学生知识面, 多快好省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措施。目前许多新闻类专业的学生学有余力, 应当鼓励他们跨专业、跨系乃至跨校修习课程, 一些多科性综合高校更具有这方面的条件, 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四是真正实行学分制, 加大继续教育的步伐, 采用终身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如果能真正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条件, 允许在修满某专业学分过程中出去参加一般工作或打工, 也允许在职人员脱产或不脱产再修习某些专业课程, 那么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天地就会宽阔得多。

3 教学方式方法大力改革, 注重实践教学。

加强教学的新鲜性,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新闻传媒教育以培养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为主, 因此教学方法要更加灵活多样, 教学手段要更加实用有效。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 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只有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建立起与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 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创新的目的。

3.1“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针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广泛采用“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是打造新闻教育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尽可能的摒弃“满堂灌”式的传统做派,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使他们勇于站在时代前沿对媒介及其报道进行品头论足并在比较学习中得以提高。同时要采用“鼓励式”教学指导学生从身边的新闻事件着手, 自己动手进行新闻传播实战。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过程中, 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从新生入校起就要倡导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努力寻找和培育自己的个性发展方向, 在学术和新闻传播实践上积极创新。

3.2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深刻变革课堂教学模式, 而且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教学“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单单有老师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实践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 作为检验教学成效,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实习作为打造新闻传播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 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实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日常的实践, 在高校内建立传媒培训基地, 利用各种校园媒体进行模拟运作, 展开各种各样的竞赛和活动。例如让学生们在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区电视台担任记者、通讯员、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策划部门经理等职务, 或有计划的经常举行播音比赛、主持人大赛等。二是将学生驻扎到各大媒体进行实战操作, 让学生们在一线体会已经熟识的和还未完全掌握的新闻技能, 并补充实践经验。

4 师资与设备的综合配套。

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 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认识。为了适应这些要求, 新闻传播院系除了拥有一部分能够提高教研理论学术水平的高学历教师外, 应该借鉴比较规范成熟的美国新闻传播教育, 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教师。同时, 对于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 应与新闻媒体合作, 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个时期, 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新闻传媒人士定期不定期地到新闻院系开设讲座或选修课。

当前是新闻传播教育充满发展机遇的时代,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综合化和瞬时化, 高校应以力求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紧跟新闻传媒教学前沿, 更新教育理念, 加快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调整,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走出校门,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注重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重规模特色、数量质量、软件硬件配套, 随时适当调整学生的宽口径知识结构使其与市场需求稳步对接。只有这样, 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才能为新闻传媒业输送新一代优秀人才, 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蔡雯.论新闻资源开发[J].新闻战线, 2003 (3) .

[2] (美) 詹姆斯·J·杜德尔斯塔特.面向21世纪的新型大学[J].高教文摘, 2000 (11) .

论新闻传播业的人才培养 篇5

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制定与修订问题

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修订, 应适应河南省目前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需求, 更新教育观念, 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 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制定与修订, 在其过程中应把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已有成果及经验, 及时固化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中, 并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 使河南省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促使河南省加快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目前河南省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 问题主要集中在其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计划性, 实用性不强, 缺少河南特色。

培养计划的执行问题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目前河南省的相关培训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市场上打着“认证培训”牌子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 有的是正规大学的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年或两年的长期培训项目, 有的是一些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主办的短期培训, 有的是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联合兴办的人才培训中心。这些机构在师资、设备等培训保障上很难控制, 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高校师资观念落后、教材陈旧。目前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的各个高校, 共有十多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但由于一些学校的课程实用性不强, 教材陈旧, 不少教师自身对创意设计观念、趋势不了解, 致使培养的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有学历缺能力。而大量的设计机构本来就人才紧缺, 无暇也无实力去培养新人, 因而望新生而生畏, 在招聘时一再强调要找熟手。这也导致了不少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教育培训与实践脱节。河南省的各个高等院校和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受设备、场地、经费等问题的局限, 同时又与一线企事业单位联系不够紧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理论教学, 被培训人员的实践环节设置过少, 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 导致培训后的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培养计划的针对性

培养计划中针对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对于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是集中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本科人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上, 解决的是从业人员的数量问题和就业问题;其次是通过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和专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和即将从业人员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使之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再次是依托高校和文化机构开展中短期的文化创意培训和讲座交流, 解决从业人员对新闻及传播行业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通过以上对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可以保证从业人数的稳定, 保障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并能够从中培养和选拔出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培养计划中针对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中端人才是新闻及传播行业的中坚力量, 对于中端人才的培养, 首先是通过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 解决中端人才的策划、管理能力或高级技术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可通过脱产全日制或从业人员在职攻读的方式进行;其次是通过高等院校和专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中端从业人员开展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 其目的在于强化专业技能, 掌握领先的专业技术, 使之能够满足较高难度工作的需要;再次是依托高校和文化机构开展中长期的文化创新培训和短期的人才交流, 使之能够掌握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创新思想。通过对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可以保障中端从业人员的较高素质并能够从中培养和选拔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培养计划中针对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是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引导力, 高端人才决定了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对于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可通过高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级管理与设计策划能力;也可通过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为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提供创新性研究的平台, 使其具有开创领先技术与先进思想的能力;还可依托共同平台开展中长期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交流, 使高端人才能够掌握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创意思想, 交流创新思想与经验。通过对高端人才的培养, 可以进一步提升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能力, 为我省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指明方向。

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学历 (学位) 教育。学历教育, 即通过高等院校培养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这是发展新闻及传播行业、解决人才匮乏的战略途径。学历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及后继研究阶段。

本科教育阶段: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省教育厅应当根据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客观发展需要制定具有详细指导意义的文件, 各高校根据省内统一计划, 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设相关专业。二是为完成河南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各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当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具有河南特色的课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河南文化底蕴。三是扩大授课平台与新闻及传播行业一线的企事业单位联合, 邀请一线专业高端人才走进大学开设课程。四是扩展实习实训基地, 让学生走出学校亲身参与到新闻及传播行业第一线,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硕士研究生阶段:一是通过课程体系或课题研究加深其对河南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 使之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河南文化的精髓, 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发掘能力。二是通过课程设置加强人才的高级专业技术的掌握, 并通过课题研究使其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开发能力。三是为研究生搭建高级研究、实践平台, 通过文化系统和新闻及传播行业一线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参与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运营与操作的高级实践平台。解决其深入研究与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四是开设交流课程, 聘请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与研究生交流, 或派出研究生到其他高校、文化创意机构作访问学习, 拓展其眼界, 积累经验。五是开设时尚流行课程, 提高研究生创意的时尚把握能力。

博士及后继研究阶段:一是通过课程体系和课题研究, 使博士生及后继研究人员能够全面理解与掌握河南文化的精髓, 并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与表现能力。二是通过高校、文化机构的共同平台, 使博士生及后继研究人员能够从事主导新闻及传播行业的活动, 在发挥其高级人才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三是依靠高校设立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的高级研究机构, 为高级人才进行新闻及传播行业的相关后继研究提供支撑。

资格认证培训。一是省内依托教育管理机构设立新闻及传播行业的资格认证体系的监管机构, 对资格认证培训进行管理与控制, 依据我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控制培训项目, 监督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 对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进行指导。二是理清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的关系, 从业资格培训通过中短期基础培训解决新闻及传播行业中对于从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执业资格通过中长期专项培训解决新闻及传播行业从业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三是对职业资格培训进行等级划分, 对新闻及传播行业中端人才进行高等级职业资格培训, 加强新闻及传播行业中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 篇6

从宏观的时间线条来看, 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 这是我国大学教育中新闻传播学刚刚起步的时期, 北京、上海、厦门等地的高校纷纷开始创办这个系科;第二阶段是50年代时期, 彼时正处在建国初期, 新闻科系展开了相应的调整, 培养目标也在不断改革;进入60年代初期和中期迎来了新闻传播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个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调整, 全国上下整体的学术氛围都更为活跃, 对于新闻科系的培养目标中也加入了“新闻教学与科研人员”这样的方向;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已有的培养目标被完全否定, 教学课程的设置也不成体系;粉碎“四人帮”后一直到现在, 这是发展的第五阶段, 现今的新闻传播科系的教学在不断趋于规范化, 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都更为明确与合理, 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也很适应当下社会对于新闻从业人员的需求。

二、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生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

新闻传播学科中主要涵盖以下四个专业: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编辑出版专业, 这几个专业的培养能够为社会上很多媒介产业输送优质的人才, 尤其是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与持续的发展, 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需求量日益扩大, 这也让很多毕业生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与市场。

新闻传播学科的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类型媒介与出版机构对于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随着近年来媒介行业的总量、规模与品质都在不断提升, 行业内部更是需要吸纳大量优质的人才来做内部人员补充, 在这样的前提下给新闻传媒学科毕业生留下了广泛的就业空间;2.党政机关及企业对外宣传与公关部门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毕业生也有较大需求, 新闻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和企业的这方面发展需求相吻合的, 因此这也是新闻传播人才毕业后的一个就业渠道;3.随着新闻传播学科自身的发展, 需要越来越多优质的专业人才对于这个学科展开进一步研究, 很多高校都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和教学人士, 这也是毕业生可以选择的一条道路。

三、学科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

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教材建设要进一步推进,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建设, 相关的课程设置有了明显的调整, 一方面课程设置中增加了更多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则一定程度有所压缩;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大量新的选修课程, 其中有新闻伦理、媒介管理、网络新闻传播、新闻传播心理学等, 这不仅丰富了原有课程,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对自己喜欢的方向展开研习。

另一方面, 在我国的新闻传媒学科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闻传媒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 但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则应当受到更多重视。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教学中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势, 在这一点上学科建设过程中也在积极做出相应调整。

四、借鉴国外有效经验加快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

与很多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的新闻传媒学科的发展建设是相对较晚的, 正是因为如此, 国外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从而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革新。首先, 在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上应当更多地以现代传媒与社会的需求而设定, 在这一点上很多西方国家的新闻院系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的。国外的很多大学会和用人单位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最新的行业资讯, 在人才培养上也更有针对性, 让今后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 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 让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所创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新闻传媒行业需要更多的具备国际视野的综合型人才, 这也为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指明了方向。我国高校应当更多地吸收国外好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资源, 可以更多地引入国外师资, 推行双语教学, 这样才能够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五、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的竞争格局下, 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不断完善与革新才能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具备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推进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教材建设, 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并且更多地吸收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 只有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让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曼.我国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年.

网络传播人才 篇7

一、全媒体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它决定了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应媒体职业要求。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课程体系应该有大的改革,才能培养出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人才。

首先要淡化专业界限。在国内有些高校新闻传播类各专业间的壁垒正被打破,教学内容实现了跨专业融合,甚至实现了校内跨学科的合作培养。这一改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走在了前面,他们的“2+2”培养模式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这种培养模式要求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任选一个非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并系统修读所选专业的主要课程。[1]虽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经验不是所有的新闻传播类院系都能借鉴的。但至少这种思路带给我们启发:在新闻院系内部应该着力打破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间的壁垒。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不分专业,专业课设置可以完全一致,大三的时候再根据学生的发展意向,适当体现不同媒体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同侧重。

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要达到的效果,使实践教学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改变目前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流于形式的状况。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也要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特别是适应媒介融合要求的新闻业务课程。除了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摄等相关课程外,各专业都要开设《网络新闻写作》、《网络编辑》、《网页设计》、《融合报道》、《数据新闻》等课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多媒体新闻报道任务,能够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提升其品质和价值。[2]即使是传统的理论色彩比较强的课程,也要注重和新闻业界实践的密切结合,将理论融合在实践中,使理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只在于采集和发布新闻信息,它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提升其品质和价值。同时,媒体的细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精确区分新闻市场、实施行业新闻的分众传播已成为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

再次要及时实现课程更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传播业界不断创造出新的传播形态,媒介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重组。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形成的,多年来延承不变,已经和当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严重脱节。定期更替不适应新闻实践当下要求和发展趋势的课程,开设一批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新课程,成为全媒体记者培养的前提条件。

二、全媒体教学平台建设

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技术训练尤为重要,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朝着“全能型人才”转变。[3]搭建全媒体教学平台、开展全媒体实务类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是办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建设全媒体教学平台最重要的是建设全媒体实验室,训练学生利用多渠道采集、加工、处理信息,实现与纸质出版衔接的加工、制作、排版流程,以及与广播电视及网站内容制作相衔接的数字化加工、制作、管理流程,实现新闻出版的整体策划、整体实行,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能力,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工作要求。

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将全媒体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验室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目前来说,可以建设课程微博、课程微信,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互动与深化,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累积新媒体使用经验,提升全媒体实践能力。

三、与媒体合作办学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专业实践,特别是媒体一线的实战锻炼。这种媒体实践不仅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所急需的。中宣部、教育部于2013年秋学期启动了新闻单位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人员互聘的“千人计划”,为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单位的合作,为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机遇、搭建了平台。

老师进媒体。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媒体挂职或定期观摩、考察,参加媒体的编前会、选题策划会等,投身一线新闻实践活动,追踪业界新闻业务变革,将最鲜活的实践内容和业界最新动态带到课堂。以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保证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

记者编辑进课堂。由媒体指派资深记者,和专业课老师共同承担诸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学生进媒体。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力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进行传播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熟悉媒体和传播公司的业务流程,强化专业意识,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媒体的业务交流活动,开展学生评报等专业活动,保持课堂学习与新闻实践相一致。

学生办媒体。建立三个必备的学生新闻实践工作室:报编工作室、视频工作室和网络工作室,为学生搭建日常的媒体实践平台,做到人人参与,在新闻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

众包新闻合作。与相关报社、广播电视台、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等媒体、机构合作,由社会单位提出产品的制作线索和制作要求,新闻传播院系的师生负责实施,实现双赢。

四、加强校企合作

在传统媒体处于守陈的态势下,新媒体和企事业单位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媒体实践这一块,各院校相关专业都很重视,但和企事业单位公关宣传部门的合作很不足,应该说是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的一块短板。

加强校企合作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符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规律。具体来说,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微信营销、文化传播等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输送学生到这些公司从事具体业务,也可以在学院成立工作室,将这些伙伴公司的业务拿到校内做,甚至拿到课堂上做。将供给侧和需求侧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不至于和社会需求脱节。

学生实习的渠道也完全可以拓展到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使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宣传要求和工作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求学期间就有针对性地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五、案例库建设

在信息化环境下,知识的获取、疑难问题的解决都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依靠教师。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大的变革,教师角色也要重新定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是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重要教学方法。可以组建案例库、开发研究小组,从新闻业界的实践中研究、提炼教学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的案例库应包括新闻采访案例库、新闻写作案例库、新闻编辑案例库、新闻评论案例库、广播新闻案例库、电视新闻案例库、专题片案例库、新媒体传播案例库、广告案例库、新闻摄影案例库等10个案例库。

六、毕业论文改革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饱受诟病的问题,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存在抄袭等现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理论阐述来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甚至将此与学生的学位授予相挂钩,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弊端。

在毕业生中推行以作品代替毕业论文的改革,是适应新闻传播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毕业作品可以是毕业生公开发表的一定数量或字数的新闻作品,并辅以相关文字说明,也可以是虽未刊播但达到一定要求的音视频作品,或者是针对某一广电媒体或新媒体的创设或改版总体方案及样片等。

总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诸多实现的路径,其核心就是真正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同时满足传播技能掌握上的全面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瑚.媒介融合趋势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国际新闻界,2014(04):147.

[2]胡德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大学,2015(05):123.

上一篇:酒店企业下一篇:城镇化要加快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