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与视觉表征

2024-07-14

网络传播与视觉表征(精选7篇)

网络传播与视觉表征 篇1

英国艺术史学家约翰·伯格 (John Berger) 在《观看之道》一书中写到:“观看先于语言”。“看”可以说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第一手段[1]。信息传播日益便捷的时代背景和网络传播的信息海量化, 使以图像传播为中心的传播手段更加受到推崇。一图胜千言, 这种跨越国界, 排除语言障碍的传播方式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视觉符号作为图像传播的主要方式, 其所构建的视觉形象与网民心理会产生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对了解事实, 推进事件发展和形成舆论起着重要作用。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网络媒体以其速度快、交互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 使大众传播迎来新的时代变革。网络媒体下, 受众即网民, 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以2012年在网络上引起轰动和网民热议的“微笑局长”事件为例, 试分析网络传播中图像传播的视觉形象与网民接受心理的作用关系及其传播说服。

一、“微笑局长”的视觉形象建构

人的视觉系统并不是早期认为的如同照相机一样, 是一种机械的如实记录的机器, 而是一个逐步建构的过程。理解视觉信息的是大脑, 而不是眼睛。正如美国传播学者保罗·M·莱斯特所说“根据认知理论, 视觉过程并不像生态学研究方法所认为的, 只是观者简单地目睹有光线结构的物体, 而是他们积极地通过大脑活动达成一种知觉理论”[2]。视觉图片带来的是直观的视觉刺激, 对视觉形象的解读则是受众通过大脑进行图像分析和理解, 从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从心理学上讲, 形象属于“知觉”范畴, 所谓“知觉”是指各种感觉的再现, 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味觉等感觉系统来感知事物, 在人脑中形成对于事物的整体特征, 就是“形象”。这里视觉形象与罗兰·巴特所说的“被编码的图像信息”类似, 具有相应的隐含意义, 是指同一类图像所代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 具有一定的典型性[3]。

2012年8月26日凌晨, 陕西延安境内包茂高速发生重大车祸致36人遇难, 2人重伤。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赶到事故现场, 同时在现场报道的新华社记者用相机拍下事故现场。下午四时左右, 网友@JadeCong在浏览这则事故报道时捕捉到一个诡异的表情, 随即放大, 发现画面中一张清晰的笑脸, 他出于“丝毫不尊重死难者”的愤怒将照片截图发上微博, 此微博在当天晚上得到网友六千多条的转发, 不论是论坛、贴吧、微博都活跃着这幅“微笑”照片。面对36人遇难的特大事故, 在惨不忍睹的事故现场, 杨达才没有任何沉重的表情, 却流露出让人不解的笑容。这种被认为“泯灭人性”的“形象”激起了网友的愤怒。也正是这一形象中当事人刺眼的表情和姿态, 成为网民对其进行网络监督的开端, 同时成为引燃整个事件的导火索。自此, “微笑局长”的形象定格在受众面前。事件发生当晚网友“百姓大于天”在微博爆出涉事官员为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身份确定之后, 网友“卫庄”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张杨达才佩戴手表的照片, 并称“网友怀疑此手表是价值3.8万多欧元的欧米茄”。渤海论坛的新浪官方微博随即发布了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五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 称“这是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的爱好”。第五大道奢侈品网首席运营官孙多菲在微博上详细分析了五块表的品牌和价格, 此微博被网友转发上万次, 引发5000余条评论[4]。从一张微笑照片到被网友搜集整理的各种名表照片的广泛传播, 事件也从“微笑门”转而变成“名表门”, 杨达才的“微笑局长”形象升级为被网友戏称的“表哥”形象。

二、视觉形象作用于网民心理达到的传播说服

近年来很多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视觉图像的传播, 这些视觉信息成为网络议题的主要来源。随着网民参与、表达、监督热情的日益高涨, 网络问政、网络督政得到不断发展。正如罗兰·巴特所言:“形象永远决定最终的定论”[5]。从2008年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到如今的“微笑局长”杨达才, 从网络上图像传播对网民的视觉冲击到网民心理作用于事件的发展升级, 推动事件的清楚化、明朗化。这其中视觉形象对网民心理的传播说服作用也愈加明显。

(一) 视觉形象诱发受众情绪

2010年底浙江乐清钱会云事件中, 卡车和被碾压其下的钱会云的事故画面至今仍让很多网民印象深刻。2011年郭美美事件因当事人公然在网上晒出其奢华生活的众多照片而引发轩然大波。在此, 笔者所要分析的杨达才事件也是由一张让人不解的事故现场照片引起。照片视觉作用下的受众心理经历了由图像本身对受众情绪的激发到受众情绪的发酵的这样一个过程。

1. 受众情绪的激发

图1[6]中事故现场燃烧的只剩残壳的双层大巴车照片与大腹便便面带微笑的局长照片形成对比, 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事件中不合常理的微笑是引起网民疑惑的起点, 但这并不足以激发网民太多想象。视觉观看的过程本身是大脑借助以往的视觉体验进行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观看者会受到以往和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经历的影响。当受众观察到杨达才的体态时, 会不由地与现实中的官员形象联系起来。所谓“五貌瘦必肥天下”, 可五貌肥从传统意义上讲实在不符合为官者清廉的形象, 这也就易让人产生其他的联想, 在此基础上理解他的微笑表情很大程度上就不会被受众认为是偶然或一瞬间的事情。这种体态和表情对受众直接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受众怀疑和不满的情绪。

2. 受众情绪的发酵

当怀疑产生后就是对真相的猜测。网友通过对杨达才出席不同场合的照片进行搜集, 搜出了其多达十一块奢侈名表的图片 (如图2[7]) , 猜测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证实, 又提高了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和共鸣, 网民的情绪也随之升级。随后又发现其佩戴奢华眼镜和高贵皮带。事件发展到让人敏感的官僚腐败等社会问题更加速了网民情绪的发酵, 使整个事件陷入一种“怀疑-猜测-证实-再怀疑-深挖掘”的螺旋式过程, 网民的情绪也经历了由“激发”到“发酵”的过程。

(二) 视觉图像对网民心理的传播说服

保罗·梅萨里认为:比之文字和手绘符号信息, 经由“自动拍摄”的视觉形象以其真人、真物、真景之“文献特征”在受众心里更能产生一种“的确存在过”的证据作用[8]。杨达才事件主要是以拍摄的纪实性照片为依据, 引发事件曝光、调查分析、引起网络舆论和网民共鸣。这种纪实性照片的真实性、直观性使其更具说服作用。

1. 以原始样态的纪实性照片为依据

由记者或网友拍摄的记录事件原始样态的图片能够带给受众视觉真实性。杨达才事件中由于引起事件开端的微笑照片是在新华社记者对事故的客观报道中被发现, 因此它的真实性不会引起怀疑, 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网民产生一定的说服作用。

2. 以标记、拼贴的纪实性照片为依据

这种照片的形象说服是网友不仅上传照片, 并对照片做出人为的特意标记 (如图1) , 或者将照片拼贴并置 (如图2) , 进而引导受众, 并深化图像的说服作用。图1中网友通过刻意标记箭头将画面中的涉事人物指出, 并将事故现场的照片与局长的微笑照片进行对比, 这种鲜明的图像对比更加强调了网友怀疑愤怒的来源。图2中网友通过将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名表的照片进行拼贴并置, 以眼见为实的照片集合让受众确信不疑, 达到“有图有真相”的说服目的, 强化了其对网民的说服作用。

三、视觉图片与网民接受心理

(一) 视觉图片传播的特征

图像自身生成的视觉形象能够构成直观的视觉刺激和视觉信息。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中, 图像的作用不可小觑, 正因为如此, “有图有真相”日益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趋势, 图像具有引发进而引导舆论的强大功效。

首先, 视觉图片具有直观性。人类视觉系统相对于听觉、触觉等其他系统而言在接收信息方面具有第一重要性。图像通过各种符号能带给人们直接的视觉信息, 较之于其他传播方式来说更具直观性, 使人们能一目了然。杨达才事件的客观报道事故现场的照片让网民可以直接地看到他不合时宜的表情, 这类图片并不是虚构, 足以产生让网民信服的真实、直接的效果。直观意味着易懂、易传播, 进而就有了快速在受众大脑中投射的功能。这也是视觉传播的基本特征。

其次, 视觉图片具有纪实性。图像表现的是客观事物具体形态、样态, 可以作为事故发生并被拍摄记录下来的证据。在该事件中, 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客观报道照片被受众视作事故现场情况的真实保留或还原, 拥有无可置疑的客观性。台湾艺术大学陈儒修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影像与形象的世界, ‘以貌取人’或者‘眼见为信’, 已经成为人们看待事物惯常的方法[9]。”受众通过图像的纪实性完成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 从而拥有强大的传播说服功效。

最后, 视觉图片具有煽情性。视觉形象能够诱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图像与受众情感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直接和丰富。图片通过特写、拼接等手段增强其信息传递的效果, 从而增强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感受力和接受信息的共鸣度。不论是五年之前的“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还是现在的杨达才, 之所以能被网友深入挖掘到曝光, 正是因为事件报道图像对网民的心理产生刺激, 触动网民对贪污腐败的敏感神经, 民众对社会不公和腐败滋长日益严重的忧虑和愤怒, 驱使他们产生对此类事件早日真相大白的迫切希望, 大规模的图像挖掘和分析甚至成为网民泄愤的出口。

视觉图片的这些特征, 使受众情绪在网络环境中得以成倍的激发和扩大, 也是动员大规模网民参与、监督此类网络事件的原因。

(二) 网民接受心理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网民提供了新的言论空间, 在网络媒体低成本、高互动、高开放等特点下, 网民更乐于通过网络表达意见, 参与监督公共事件。“人人掌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 一句话、一幅图片往往能引来网民对涉及事件的大量关注和传播, 以及对事实真相的挖掘。从2010年钱会云事件网民对官方事实真相报道的“怀疑“到2011年郭美美炫富事件大规模引发民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再到杨达才事件中政府官员存在腐败行径的深恶痛绝……网民对此类事件的接受心理存在多方面心理因素。

1. 从网民自身心理需求方面分析

(1) 网民满足好奇心探求真相的简单接受心理。对新事情充满好奇, 想要追根溯源, 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当一幅车祸现场的图片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悲恸, 但当事故图片中一副不合时宜的笑脸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时, 不由引起网民的好奇:这个笑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笑?为什么在这么悲惨的事故现场能笑得出来……自然而然会产生这一系列的疑问。经过网友的搜索确定此人正是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 随之而来的名表照片成为事件发展的一个新焦点, 网友很快将其出席其他场合的照片进行搜集, 发现他并不是只有一块名表, 那么他这些价值不菲的名表是哪来的?这其中会不会有腐败等问题继而引发网友的质疑, 使这一事件如连续剧般持续上演。

在人民网“今日舆情解读”显示, 截止8月30日, 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陕西安监局长回应质疑”。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腾讯新闻“陕西安监局长:车祸现场微笑是让基层同志放松。”截止当日下午14点30分, 此新闻有超过十三万的网友参与, 一万五千条评论[10]。杨达才从“微笑局长”到“表哥”再到“眼镜哥”的视觉形象的步步升级也是网民在好奇心驱使下探求真相的过程。

(2) 网民行使权利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 受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而且是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和制造者。微博所产生核裂变效应可以使信息实现高速大范围传播。它可以让每个人都发挥过去只有传统媒体才能发挥的作用。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事官员进行质疑、追踪、搜寻线索、刨根掘底, 并进一步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使其存在严重违纪行为得到证实。这一过程中网民行使自己作为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认为杨达才的落马与网民的行动力量息息相关, 也被网民认为是一次集体的成功, 是网络监督的胜利, 惩治贪污腐败的正义之举, 是个人对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也使网民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得到了满足。

2. 从社会两极化和世俗化方面分析

(1) 社会结构断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深水期,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社会阶层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富裕与贫穷、城市与乡村、上层与下层之间出现巨大断裂带。社会现实和民众期望之间出现很大落差, 各种现实因素增加了民众心理的不确定性, 使民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越来越多的疑虑。贫富差距的扩大,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民众对社会不公的认同心理以及日益加剧的不满情绪。网友搜集的多达11块的奢侈名表和价值十万多元的豪华眼镜及名贵皮带的数张照片呈现出的这个“浑身是宝”的局长形象对网民心理产生严重冲击。对于一个年收入不会超过十五万元的官员来说, 如何能有如此强大的奢侈品购买力, 这不得不引发网民深层次的怀疑。“不患寡而患不均”, 网民渴望维护社会的公正平等, 希望能通过网络揭露真相, 惩治腐败, 还社会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因此, 任何企图破坏正义的行为都会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

(2) 社会世俗化。贫富差距的扩大使人们在消费市场的购买力出现巨大偏差。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 一小部分富人及依附于政府的事业单位职工加上少量外资企业白领员工, 成为消费主力, “公款吃喝”成就了消费市场“局域性”繁荣, 追求享受、奢侈品消费成了一部分人竞相追求和炫耀的消费取向。社会表面呈现的良性发展趋势掩盖了大部分失去土地、无权无势者的贫穷处境。在这种对比下无权者的怨愤日益增加, 这种情绪直接导致他们仇富仇官心理的日益加重。名表、名眼镜无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也正成为网民对其收入是否存在腐败进行深挖的线索。在这一事件中, 网民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事件本身, 更多的是在其背后所透露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社会问题上。

四、结语

在如今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觉传播时代, “图像无处不在”较之于上世纪中叶贡布里希所阐释的这一特征, 当今的图像传播除了更及时、更便捷、更纪实之外, 因为大众传媒和网民的广泛参与而更加大众化、受众化[11]。网民作为网络传播的受众, 既是网络媒体的传播对象, 又是读图活动的主体, 在接触图片、理解图片、对图片做出反馈等一系列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所分析的以“微笑局长”为代表的网络事件是由于图像的视觉信息对网民的情感, 心理和利益产生冲击。网民的心理作用于图像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事件的发展变化。在这其中, 图像的说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网民的接受心理在受自身心理需求影响的同时, 两极分化和社会世俗化等社会环境也会影响民众的社会心理。正是在这种影响下网民对涉事案件和当事人穷追不舍, 不断挖掘, 直到事件明晰化。但是, 在这一过程中视觉图像不免存在着利用技术操作的虚假行为和虚假信息, 网民的心理也存在从众、暴力等问题, 甚至会被某些网络狂热分子所利用, 因此, 不论网民、媒体还是政府都应该及时采取对策, 以免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危害。相信随着网民网络素养的提高和网络民主的不断发展, 网民的问政督政会向着更健康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70.

[3]周勇, 黄雅兰.从图像到舆论:网络传播中的视觉形象与意义生成[J].国际新闻界, 2012 (9) .

[4][10]微笑局长、表哥事件始末[EB/OL].http://msn.ynet.com/1183/2012/09/23/504@362680.com.

[5]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54.

[6][7]杨达才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word=%E6%9D%A8%E8%BE%BE%E6%89%8D&ie=utf-8.

[8]苏状.视觉形象在网络督政中的传播说服[J].新闻爱好者, 2011 (3) .

[9]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30.

[11]谢昌军.读图时代-与受众的读图心理研究[J].新闻窗, 2007 (3) .

视觉传播在网络时代对行为的影响 篇2

关键词:视觉传播,网络时代,行为

视觉传播是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一种传播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会被电影、广告、电视等虚拟影像所包围, 视觉传播已不单单只用于新闻报道, 更是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 相比于过去的以文字、语言文化为中心, 视觉文化的出现占据了今天主流媒体的方方面面。

1视觉传播与传统传播手段的对比

相对于传统传播手段来说, 传统传播主要是靠报纸、广播等手段。而传统媒体譬如报纸来说, 传播的方式比较单一, 仅仅通过阅读文字得到对应的新闻信息, 这也单单是用到“看”或者“听”来获取信息, 而这类的传播途径自古一直延续到当代, 逐步形成了以文字或者语言为中心的文化方式。

最早的传播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 人们通过听觉来互相传递信号, 随着历史的发展, 有声的传递方式已进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这时文字符号传递方式开始走上舞台, 从有声的传递到文字符号的出现, 标志着人类行为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同的符号在传递信息中有不一样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文字符号也逐渐演变为文字, 文字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同时也标志着人们告别了原始时代走进了文明时代。相对于语言来说, 文字只是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 语言一经说出就可能很快就会被忘却, 而记录成文字, 则可以长久地流传下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社会发展进程骤然加快,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 社会资源分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播方面, 视觉传播的崛起更是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几年数字技术、电影技术和图片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信息传播时告别了单一的传播途径, 接受了身边大量视觉传播产物, 如数字广告、电影、新闻的视觉信息, 现代人的心智就是在不断认识、理解、鉴别、取舍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的。

2视觉传播对行为的影响

有学者说过, 视觉文化的发展, 不仅真正引发和巩固了消费社会的工业化体系, 而且极大地影响人们共有的模式化行为和思想。由此可见, 视觉传播文化相对于传统语言、文字文化传播对人们行为及思想的影响更甚。视觉传播从视觉上, 通过一系列图片、动画等直观的事物图像作为元素, 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2.1视觉传播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 视觉传播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通过图文并茂将产品直接传递给受众人群, 一方面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于一个物品的占有欲望, 直接刺激了消费, 相对于以往只能通过耳闻来了解一件物品, 现在还可以目染了, 消费者的热情被一次又一次点燃;另一方面, 正是由于人们的物质需求量上升, 反过来又对生产力起到了反刺激功能, 工厂不得不研究更高科技来满足人们日益生长的需求, 同时也加大视觉传播广告的投入。相互形成了一个刺激与反刺激的功能。

2.2视觉传播对学习、人际的影响

学习是人们进步的推动力。在传统社会中, 人们主要是通过阅读书本和自己实践活动来得到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 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 很多以前只能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文化都可以转变为视觉传播, 通过声音和图片的结合直接传递给大众, 对于书本的需求量越来越少, 学生可以从当初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可以去网上找自己想学的、感兴趣的知识来学习。“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使地球真正变成了一个村落,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 而视觉传播的出现, 可以使相距千里之外的两人面对面坐下来交谈, 对人际关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结语

网络时代下, 视觉传播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工作各个领域, 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对此, 不能仅仅只看到视觉传播好的一面, 也要注意其负面的影响, 视觉传播的时代已经来临, 应去其糟粕用其精华, 使视觉传播更好地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周敏, 何谦.视觉生产的狂欢与吊诡——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挑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 17 (3) .

[2]张舒予.符号的挑战——论网络时代话语权的竞争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6) .

[3]李晓春.网络时代视觉传达对媒体呈现的影响研究[J].新闻战线, 2014 (12) .

[4]鲁珂.试析信息时代下新媒体新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现代装饰:理论, 2015 (4)

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篇3

一、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当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网络具有交互特点, 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网上内容, 而且网上内容极其丰富, 受众有着宽松的选择余地, 因此, 网络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媒体, 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阅读特点, 这既是一种优势, 同时又是一种不足。由此可见, 基于网络的这一特性, 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中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网站本身的内容以外, 视觉传达设计起着挽留受众的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为:

1. 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目前大多数网上信息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罗列层面。浏览者置身信息海洋, 但很难找到所需的信息;传播者也无力将信息做有效传播。利用视觉传达设计, 将文字、图形等信息加以整合, 重新布局, 引导浏览者的视觉流程, 提升信息的有效传播。

2.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这是网络传播的最基本任务, 也是一切网络建设者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由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对人对信息的认知方式、记忆特性、学习神经机制、疲劳有深入的研究, 因此, 可以提高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3. 艺术表现

网络视觉传达设计的题材丰富, 表现形式宽广, 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容易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生动的网页设计, 不仅能有效地传递信息, 而且还影响着上网者对于该网站品质的形象认同。因此, 设计师必须精心刻画、追求完美, 通过对文字、图形、色彩的艺术加工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4. 情趣性

当现代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时, 当人们为紧张的生存危机而奋斗时, 情感和趣味等精神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 视觉传达设计的趣味图形开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网页当中, 它门不仅积极地发挥着传递信息、促进点击率的作用, 也在人—网络—社会之间, 协调着各种矛盾和紧张的关系, 创造出互相信任彼此融洽的人文环境。

二、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中的具体运用

1. 最佳视域与视觉流程的确定

“最佳视域”是指在某界定距离内, 计算机显示器所显示画面最引人注目的那些方位。心理学家葛斯泰在研究画面视觉规律时, 结论为上侧的视觉诉求力强于下侧, 左侧的视觉诉求强于右侧。因此, 画面左上部和中上部称“最佳视域”是最优选的方位。网页设计中重要的信息和图片, 一般应编排在这些方位。在一纵长形画面的中心线上, 同时划出三条等距离的平行线, 便在中心线上出现三个等距离的焦点。当人们的视线在这三个焦点上来回移动时, 发现第一个焦点——中心线上部1/3处最为引人注目, 这是画面的最佳“焦点”方位。在最佳焦点的周围, 有着一个放射状的平缓递减区域, 直径为画面宽度的5/6许, 这是画面的“最佳视域”区。人们在上网浏览或学习时, 其视线有着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 普遍都是由左到右, 由上到下, 即存在一种由左上沿着弧形线向右下方流动的过程线, 沿着这条线其注意值逐渐递减。在此流动线上的各点, 都会比流动线外的任何点明显, 这种流动线称“视觉流程”。但“视觉流程”通过设计者的巧妙编排, 又可以自行改变视线流向:如平行线, 可使视线左右流动;垂直线可使视线上下流动;倾斜线可使视线不稳定流动, 因而更引人注目, 往往为网络视觉传达设计所运用。网络视觉传达设计编排视觉流程, 在于诱导人们的视线按照设计的意图, 感受最佳的映象。成功的视觉流程, 首先应符合人们的认识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 自然、合理、畅快, 有着创意性的传达;其次, 画面上各传达要素, 在一定的限度内应目力所及, 具有可读性高的特点。

2. 网络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 (1) 文字

文字在网络传播中, 不仅仅是局限在信息传达意义上的概念, 而更是一种高尚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字的功能已提升到形式的启迪性和宣传性上, 成为引领人们的审美时尚的新视角。文字是网络传播的核心, 也是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运用经过精心处理的文字材料, 完全可以设计出效果很好的网页, 而不需要任何图形。所以说, 能驾御文字, 设计便算是成功了一半。

(2) 图片

图片在网络传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视觉冲击力比文字强85%;图片在视觉传达上能辅助文字, 帮助理解, 更可以使网页布局立体、真实。图片能具体而直接地把设计者的意念高素质、高境界地表现出来, 使本来平淡的事物变成强而有力的诉求性画面。图片在网络视觉传达设计构成要素中, 形成了独特的性格从而成为吸引视觉的重要素材。它具有两大功能:视觉效果和导读效果。

(3) 色彩

在网络视觉传达设计中, 尽管文字、图形是信息的主要载体, 但视觉冲击力最强的要数色彩。色彩是第一性的。网站的个性化特征也是有色彩感知的, 色彩是影响视觉感受最活跃的因素。在实际应用中, 以艳丽夺目的原色为基调, 多采用色块、线条的组合, 强调形式感。主要表现在同类色与异类色、对比色与调和色、单纯色与强化色、系列色与统一色等方面。网络视觉传播中的色彩, 采用系列化的手法, 统一网站各页面, 以此来获得特色鲜明的系列化效果, 形成强烈的视觉识别攻势。

参考文献

[1]叶万春, 万后芬, 蔡嘉清主编.企业形象策划——CIS导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季阳编著.平面广告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0.

微电影的传播特质与影像表征 篇4

1 概念界定:微电影与微电影产业

1.1 微电影

微电影是伴随新媒体环境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它以传统电影特性和互联网传播为土壤,满足受众在移动、网络、碎片化时段的观影诉求,具有“微投资”“微制作”“微时长”特征的短视频,时长通常在0.5~30分钟之间[2]。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电影具备传统电影创作与传播的主要环节:完整的创意策划、完整的编剧、完整的制作体系、完整的播放流程。并且,微电影既可以做成与大电影类似的独立短片,也可做成与电视连续剧类似的系列剧集。

1.2 微电影产业

微电影产业是伴随微电影的兴起而迅速萌芽、蓬勃发展的新产业。它与传统电影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联,甚至可以视为传统电影产业的分流或者传统电影产业在融媒体大潮中的新形态、新发展。换而言之,微电影产业尚未成为全然独立的新业态。具体来讲,微电影产业是基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以新媒体作为发布与传播平台,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消费与传播的文化生产活动。微电影产业囊括微电影生产与经营、播映与传播乃至后产品开发等所有活动。

2 微电影的传播特质

2.1“三微”的传播内容

前文已述,具备“微时长”“微投资”“微制作”的“三微”是微电影的基本特征。首先,“微时长”是将微电影与传统大电影加以区分的重要特征。时长的简短微小,使得微电影能够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迅速地、裂变式地传播,这也切合了当下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态势。也正因如此,在基于新媒体的播放与传播平台上,0.5~30分钟时长的微电影能够迎合受众的诉求。其次,“微投资”是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显著特征。在传统电影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条中,涵盖了宣传、制作、发行、播映、后产品开发与流通等多个环节。由此可见,传统电影行业投资规模巨大,具有极高的行业壁垒。与此相比,基于较小的投资规模,微电影不具有明显的行业壁垒,进入门槛较低,也能够召集范围足够广的参与者和传播者,是平民的狂欢。再次,“微制作”是微电影所固有的重要特征,它与“微投资”“微时长”一并成为行业壁垒低、准入门槛低、波及范围广的微电影的重要依托。制作一部微电影,耗时仅需几天至几周,这便使得它的制作过程既简易又快捷,制作设备也多为民用摄像机和剪辑软件。即便是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民众,在稍加了解摄录编的基本操作方式后,亦可加入微电影制作的队伍中。微电影的“三微”特征,使得电影创作与传播从庙堂走向民间,从精英走向大众。

2.2“草根”的传受双方

微电影的萌芽与迅猛发展,离不开各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售价低廉的摄录编设备,比如家用数字摄像机、可摄像的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摄录编设备的大众化与平民化,使得昔日隶属精英与庙堂的影视创作变得简单而快捷。对影视创作饱含兴趣的广大民众,仅需不多的经济、时间和精力投入,便可加入到创作队伍中,做出自己的微电影作品。这些微电影作品类型不同、题材各异、风格多样,呈现出审美类型精彩纷呈、价值取向百花齐放、题材选取丰富多远的微电影创作局面。与此相应,微电影的受众特征也具有草根化、平民化、大众化的突出体现。这是因为,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与发展,使得草根阶层拥有了广阔的“秀场”。而平民化、草根化、大众化的微电影在广阔的新媒体平台上必然吸引来更多的同类草根受众。正是他们将微电影进行病毒式、裂变式的二次、多次传播,由此将微电影打造为全民参与的网络盛宴。传受双方的草根性是微电影有别于传统电影的重要特性,这种特性在促进微电影行业繁荣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作品水准不高、通俗乃至媚俗等一系列问题。

2.3 融合的传播媒介

在媒介融合态势愈演愈烈的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作为平台提供者和媒介融合的促成者,在居功至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的时间、注意力、阅读方式、观影方式也随之呈现出碎片化状态,这也使得受众很难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得统一、完整而流畅的观影体验。在碎片化传播已成定局的当下,微电影应时而生,满足了受众碎片化的审美诉求,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观赏到一部情节跌宕而完整的电影作品。微电影这种超常规的全新观影方式,建立在基于移动媒体播放终端的技术基础之上,这也是有异于传统影院、电视、PC播放器的重要特性。受众在持有移动设备的情况下,只需下载相应终端,便可随时随地上网观看微电影。

2.4 交互的传播方式

在传统电影的单向传播方式中,传受双方地位不平等,且无法及时交互。而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则大为不同,它所依托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自身便具有交互性、多向性的特点,这也便使得微电影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传统电影。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二者可达成实时交互。甚至在微电影的草创期,受众便可通过网络交互的方式加入其中,为创作者提供不同的视角与观点。而商业性微电影早已深谙此道,充分利用微电影传播的交互性特点,设置各种网络互动单元:投票、竞猜、剧情补完等。传受双方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使得微电影成为创作者与受众才华融汇的舞台。

3 微电影的影像表征

3.1 微言大义的影像世界

在以“三微”为主要特征的微电影中,受众在观影过程中体验到的是短小的时长、紧凑的情节和多变的剧情。而从微电影的创作全过程来看,它具备电影创作所需的一切元素。以摄制过程而言,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区分并不明显,它所涵盖的环节包括:创意策划—文本编创—组建团队—筹措资金—影片拍摄—后期剪辑—包装合成—影片播映。其中,与传统电影的最大不同似乎体现在制作的精细程度上,然而有些微电影的制作水准也在与大片靠拢,如早期的商业微电影《一触即发》。

在叙事方式上,微电影的剧情更加凝练,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管中窥豹是主要模式,而历程式、线条式的情节并不太适合微时长的微电影。在情节模式处理方面,微电影遵循传统电影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段式。在开端和发展的部分,微电影通常会进行大幅度的压缩,以汹涌澎湃的高潮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随之进入极具戏剧性的反转式结局,令人意犹未尽。以早期微电影《一触即发》为例,开端与发展仅占片长的1/6,高潮时长占到全片的2/3,而结尾更是仅占片长的1/18,戛然而止。

3.2 雅俗共赏的影像世界

微电影虽生于草根,兴于草根,但在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微电影作品中,故事情节和精神内核却是相同的,即:紧追社会热点、吸引受众关注、激发受众共鸣等。这也就意味着,深具草根味道的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能够激发广大民众的情怀。如:点击量一度爆表的微电影《老男孩》,它便是以广大民众所共同拥有的“青春”“怀旧”情怀为指向,通过巧妙的故事讲述来激发人们的共鸣。微电影并不擅长讲述复杂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它所展现的世界往往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点。而能够感人至深的,往往是以点带面的情感戏,所以,若能在情感层面唤起受众的共鸣,微电影便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14/c_119769524.htm,2014-03-14/2016-10-11.

视觉传播与电视剧文献综述 篇5

从20世纪30年代起,最早的机械电视发展到电子电视再到数字电视,电视成为技术发展和艺术实践的结合物,一直是具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体,而在大众媒体中的视觉传播是最具有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渗透力的信息传播形式,从电视的诞生注定了其成为视觉传播的重要研究对象。而电视剧则是一种依托电视媒介展现摄影叙事的艺术,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电视剧传播中最具有本质特点的角度即视觉传播角度的研究有可能能够真正接近电视剧的核心。基于视觉传播的一个基础理论框架体系,笔者从知网、万方选取了近十年来关于视觉传播与电视剧的文献,来分析研究目前我国视觉传播与电视剧研究的现状、特点、反思、总结,并进行文献综述。

二、视觉传播的理论:视觉语言特性与电视剧

视觉语言的特性包括视觉认知、视觉表征、视觉修辞和视觉的审美特征四个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关于视觉语言特性与电视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笔者对此作了简单梳理。

(一)符号学与电视剧

法国人麦茨最早将符号学理论运用到影视研究,他探讨法意两国的电影符号学。而中国电视剧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又引进了西方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影视符号学开始慢慢研究发展起来。

目前,关于符号学与电视剧的研究还是较为缺乏,符号学与电视剧相结合的研究理论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近十年的视觉传播与符号学的电视剧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两大理论的研究:一是符号学家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二是约翰·菲斯克在《电视文化》一书中列出的三级代码理论。例如,在《当代电视剧中剩女符号的建构》一文中就对“剩女”的能指与所指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它在引用能指所指理论和对剩女符号进行解读之外,又提出了电视剧作为一种影视艺术,在与画面和声音进行结合后,其能指与所指的元素含义将更加深刻起来。而三级代码的理论研究在近年的个案文献研究中会略有提及,在《从〈甄嬛传〉看电视剧对女性符号的塑造》中,作者则根据约翰·菲斯克的三级代码理论引入了对甄嬛的三级代码的一个具体分析。在《符号学视角下的江西本土电视剧文化传播研究》中,作者用三级代码理论研究电视剧个案中是如何利用影视艺术的特性,通过摄影、音乐等多个方面来解读三级代码构造电视剧中情节与现实的“对话关系”。

近十年来电视剧与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方法。《我的团长我的团叙事传播研究》《符号透视:韩国电视剧的文本和诠释》中研究了电视剧中文本符号的应用,这是目前研究的创新点。但是目前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缺陷。现今大多数的研究是从个案入手,对一部电视剧或一种类型的电视剧进行分析,案例分析得非常详尽,同时对案例的细节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是现在论文的一个可取之处。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很翔实,但是在宏观层面从符号学角度对电视剧和视觉传播进行的研究几近于无。

(二)接受美学与电视剧

长时间以来,在我们国家,由于影视观众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创作者没有对受众足够重视,所以学界对影视受众心理的探究不是很多,对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产品的受众心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20世纪60年代,两位国外的学者——姚斯和伊泽尔提出了“接受美学”这一理论。它主要是以人的接收实践为依据,把文学研究从过去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观者为中心的审视范围之中,重视观者,强调观者对作品接受的能动作用,把观者放在主要的位置。因此,有些学者则利用这一理论对观众的主体性进行研究分析。例如,《电视剧<蜗居>的接受美学解读》从《蜗居》这个个例研究,运用“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这两个理论来分析,将现实生活艺术地反映在剧集中,同时当今中国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在剧情中都被淋漓尽致地呈现,从而引发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因此能迅速热播,受到人们的追捧。《韩剧情感诉求与观众心理接受浅析——以<蓝色生死恋>为样本》则分析了韩国电视剧,韩剧在当今中国社会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受女性观众欢迎。电视剧的创作者要明白观众的真正需求,观众通过观看电视剧在现实与虚幻的爱情中得到情感上的放松和寻找一种平衡感来实现自我满足,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剧的产生要以观众的需要为中心,使观众在电视剧中获得渴望的情感体验来弥补与现实的差距。另外,在《从接受美学维度看受众对电视剧人物的认同心理》中认为受众对同一人物有不同的认同心理,它在很大程度上随着受众观剧心态的改变而变化,而且不同类型的电视剧一般都有特定的人物类型,同时,如果要具体到某一个观剧的个体,有可能又只有一种人物认同心理,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具有多数的人物认同心理。

除了符号学、美学两大视觉语言特性外,视觉景观、视觉文化、视觉消费、视觉审美、视觉叙事等也是视觉语言特性的表现形式。尽管目前研究不足,但仍然有利于推动其他学者在其他理论的研究来提高学界的理论研究水平,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电视剧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

三、视觉传播的实践:电视剧的视觉创作以及电视剧的视觉传播效果

文献对视觉实践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体现:生产层面和影响层面。生产层面更多的是电视剧的实践创作与视觉传播的关系,而影响层面的传播效果是电视剧实践的外化,主要通过电视剧与视觉传播效果的关系来研究电视剧与视觉传播效果的关系。

自1928年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进入大众视野开始,电视就作为一个以视听觉为主导的大众媒介形式存在。本段以“视觉传播下的电视剧创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相关文献综述。所谓“视觉传播下的电视剧创作”,是指以达到最佳视觉传播效果为导向的电视剧创作原则,而目前对电视剧视觉创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电视剧的生产美学、视觉思维与镜头编辑以及电视包装这几方面。

关于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接受信息后对人的知识、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产生的有效结果,这通常意味着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传播的意图或目的。电视剧实践的外化就体现在电视剧的视觉传播效果,在对电视剧与视觉传播效果这类文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电视剧视觉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类:

(一)视觉刻板印象与电视剧

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指的是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在20世纪70年代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对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主要在认知方面探索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影响信息加工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但在电视剧视觉刻板印象的研究上,更多地侧重于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效果层面的影响。

1.视觉认知来源于电视剧视觉刻板印象的建构。文章《“剩女”集合:国产电视剧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分析》《解读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的女性刻板印象》都提到电视剧对视觉刻板印象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媒介的外部运用和内容的建构来体现,在电视剧中所表现的性别观念对观众来说有强烈的暗示作用。此外,大众传媒在电视剧和观众之间扮演着“意见领袖”角色,在“沉默螺旋”下将强势观点放大,而弱势观点消失于无言之中,来引导受众对电视剧的解读,并且也使得观众对电视剧呈现社会问题的观点趋于同一化。在镜头运用上则更多是放大女性的细腻情感,通过侧重女性的镜头来表达对女性角色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看法。内容建构层面主要通过画面的展现看出,女性更多在家庭中展现,男性更多在事业中展现,女性更多的打扮是为了不给男性丢脸等,对于“剩女”形象则更多出现在相亲大会上,这为受众呈现的是女多男少的假象,不自觉中强化了男权的主导地位。此外历史文化渊源也是构建女性刻板印象较多的原因。

2.视觉态度来源于电视剧视觉刻板印象的作用和影响。受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刻板印象会被不自觉地激活,因此电视剧视觉刻板印象的作用和影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态度,在文章《刻板印象:影视误读的话语主体》中指出人们总想在维护积极的自我认知过程中遵循自尊原则,这是一种无意识、难以控制的认知归类的刻板印象,对不一致的总是批评和否定,这也体现了受众的主动性。但这样的刻板印象研究不注重刻板印象与新事物的研究,非常不利于社会观念进步。

3.视觉行为说明了改变刻板印象的必要。先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大众传媒具有教育和娱乐受众以及整合社会的功能,但是不合理的议程设置或者是“媒介真实”会给受众以误导,进而造成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其次是媒介发展角度,主要研究视角从电视剧的海外化进行论证,“意义差异”是海外消费的重点,如果国内电视剧同样侧重与国外电视剧一样的内容研究,那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市场的狭隘性;最后是社会公平的角度,改变以往的刻板印象,如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更能体现出时代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方不仅仅是女性,男性也将通过刻板印象的改变展示其更多的正面形象。

(二)视觉展示价值与电视剧

目前,关于视觉展示价值与电视剧的研究还是较为缺乏,视觉展示价值与电视剧的实践层面研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是最近五年才发展起来的。但目前文献总体的认识是将展示价值作为视觉传播效果的认知层面。这近五年来的研究态势如下:

1.概念的理论定义时代特色明显。展示价值作为电视剧价值体系中新的价值形态,学者潘可武对其做了定义,定义中他特别强调数字技术的大规模无损复制和广泛传播的作用使得电视剧的展示价值展现出影视与现实的关系、视觉美感与视觉冲击力。

2.实践层面的研究视野。除了对电视剧借助的电视媒介技术属性研究之外,更多集中在视觉实践的两个层面,第一是电视剧的展示价值与视觉传播效果实现这两者的关系研究;第二则是展示价值对电视剧的意义研究。在电视剧的展示价值与视觉传播效果实现方面,研究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内在的审美设计和外在的技术要素、传播范围、受众规模方面。内在的审美具有稳定性,要求电视剧的生产要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审美、演员的表演要到位、视听语言风格要有美学体验,可以说是美学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即外在的技术要求、传播范围、受众规模等因素对传播效果实现的分析,在一定的内容和视觉审美价值条件下,电视剧的复制数量、传播范围与受众规模影响电视剧这部分的展示价值。

3.展示意义研究拓宽视角。在展示价值对电视剧的意义研究方面,同样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展示价值对电视消费主义的影响,二是对影视形态的影响。电视消费主义的影响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文献主要集中在艺术消费方面,电视剧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作品,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消费这一艺术性商品。当生产的在电视剧的展示价值脱离其他审美价值成为观众主要的消费商品时,此时展示价值以形象或者景观的消遣性进入观众的消费视野。在影视形态方面,个案分析较多,但共同特点是展现新形势,创造不同的微观体验。

(三)视觉传播媒介与电视剧

在市场化经济的今天,追求电视剧的热播也许是电视工作者一项重要的驱动力,收视率就成为视觉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电视剧的热播也必然与电视作为视觉传播的媒介选择密不可分,因为电视剧借助大众媒介来形成自身艺术独特的文本创作与观众交流机制,而这些机制对电视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传播效果中视觉传播媒介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1.热播剧分析视觉传播媒介的重要性。热播剧在利用视觉传播媒介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电视剧叙事主题的选择。通过研究发现,经久不衰的叙事主题是现代都市男女情感话题,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题材青春有活力,更重要的是这些电视剧可以体现出电视的现实主义,以平凡小人物的情感作为主题来呈现社会热点问题,使得这类电视剧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能增加收视率,获取商业利益。赵宝刚导演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婚姻保卫战》《男人帮》《老有所依》都是典型例子。二是创新叙事结构。在《创新中的“赵氏电视剧”》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当今中国的电视剧应该走北美模式,给每一集一个特定的主题,这种叙事结构对于观众观看连续剧的时间要求降低了,极少产生剧情障碍。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转型也非常适合当今时间的碎片化,与当今观看电视习惯相符,同样也是促进电视剧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时尚元素融入的重要性。这里的时尚元素并不是所谓的大品牌,而是一种与生活贴近的广告植入,这种植入广告通过电视的视觉传达也可以增强现实感,但也不宜过多。第四点是传播力度。当下大多数的影视剧作品在正式播出之前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在前期宣传上,如流传剧情片段、搞笑花絮等,这也是充分利用视觉美学的“期待视野”的体现。

2.视觉媒介品牌与视觉传播效果的相关性。在当今,互联网的发展对电视的冲击越来越大,互联网接入设备情况——多元化,手机比重大,电视面对互联网的冲击越来越大。

在文献《视觉传播的电视媒体策略》中,作者指出,如果要保持电视剧在电视上的持久影响力,就不得不考虑电视的媒体策略。在研究中作者指出,目前的媒体策略研究与互联网结合紧密,电视媒体的发展受文化背景、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对收视率和盈利指标的压力以及品牌化、频道专业化等多种新名词的频频来袭,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自身如何更好地发展。因此,电视媒体的生存策略就不得不考虑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塑造,用独特完整的媒体品牌形象来提高受众对媒体的认知度。为了提高电视剧在电视平台上的热播,除了选择质量好的电视剧外,播出平台的影响力也很重要。笔者发现在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两台都播放《抓住彩虹的男人》,但是浙江卫视的收视率高于东方卫视。同样的电视剧,同样的播出时间,但两卫视平台的收视率却是有差别的,这足以说明品牌的重要性。

同时在文献《视觉传播的电视媒体策略》中作者指出,明确的目标受众也是必需的。湖南卫视走青春路线,因此在电视剧的选择上也结合频道的优势和特色与其他视觉传播媒介的融合。在网络上观看电视剧的主力军是青少年,最近湖南卫视扩大自己的芒果TV视频网站的开发,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的交互性,用户有广泛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扩大了自己的受众范围,可以看出借用其他视觉媒介对电视剧的视觉传播也起到很大作用。

四、视觉传播与电视剧目前研究现状评析以及未来展望

在符号学与电视剧方面,总的来说在对电视剧中蕴含的符号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论文的论述中会对个案中的某一情节进行深度分析,将具体的情节和电视剧的符号进行一个联结,然后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符号研究带到具体的问题上进行研究。这是现在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这种个案分析法,有助于观者对作者写的个案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同时也使观者的了解更为深刻。这是目前研究方法的一个可取之处。

从接受美学与电视剧的分析角度可以看到,从接受美学对电视剧进行研究是比较具体而且是很分散的,可以这样说,电视剧的题材这方面是可以进行划分的,然后个案研究就没有办法把它们分类。大部分学者是选了某部电视剧来具体地对其中运用的接受美学理论来进行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是选取某一题材的电视剧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探讨和研究,这些都是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是从电视剧这一个大整体来进行总的论述,希望从宏观的角度对电视剧进行分析,如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比较等,还有一小部分的学者是对电视剧中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如电视剧中的人物及电视剧的语言风格,但是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未来的研究,应更多进行宏观的研究分析,同时还应该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研究。

在视觉传播下的电视剧传播效果研究方面,大多研究对象从热播案例选取,但热播不一定代表经典,因此对视觉传播效果的研究,应该从更多的优秀经典作品中去研究,应注意到当今互联网、新媒体的技术发展对电视带来的巨大冲击,今后我们更多的研究可以更多与时代结合,处理好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理论层面,视觉语言特性方面的研究,可以扩展到视觉认知、视觉表征、视觉修辞等方面的深层研究。总体上看,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经典研究和结合社会大背景的宏观研究,拓宽研究视野,规范研究方法,主张跨学科研究,这对学科理论的建设都大有裨益。

摘要:如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我们生存的整个世界已经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电视剧的诞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景观。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剧数量猛增。在电视剧与视觉传播领域的研究则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近十年的关于视觉传播与电视剧的文献梳理,发现在理论层面集中在视觉传播领域符号学、接受美学的视觉语言特性来展开对电视剧的研究,在实践层面上研究了电视剧的视觉创作以及电视剧的视觉传播效果。最后,分析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并对未来电视剧与视觉传播提出展望。

视觉艺术与新闻舆论的传播关系 篇6

视觉艺术的视觉冲击力与新闻舆论下的社会安定

视觉是接受事物的首要条件——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有95%来自视觉 (维基百科全书) , 视觉艺术正是通过直观的艺术形象来寻求和表达视觉上的美好形式。视觉艺术的传播力时刻关注社会责任和道德风尚在社会意义上的视觉媒体效应: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传播等视觉新闻方式, 如新闻图片、新闻题图、新闻图示、新闻漫画等作用, ①来影响公众心理和行为上的价值判断及态度倾向。新闻舆论的监督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下, 是以报道评价、新闻批评等形式对事件产生弘扬和制约的作用。视觉艺术的社会传播力依赖艺术批评来开展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 ②它与新闻舆论监督一样, 都推崇正面化宣传的社会积极因素。积极的正面化社会因素使视觉艺术形象的社会传播力具有社会责任感, 来引导社会公众视觉思维上的赞同。同样, 积极的正面化社会因素也使新闻舆论监督在及时传播、公开传播的性质下促进媒体舆论监督角色的社会职责神圣化。

视觉新闻图片等视觉直观形式往往伴随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产生, 并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影响公众心理和行为上的价值判断、态度倾向。公益化媒体新闻图片的视觉形式,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取向。如: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感人的新闻图片颂扬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处理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新闻图片起到了告知真相、杜绝谣言的作用;坚决查处强征强拆的违法行为等的新闻图片起到了社会稳定环境下维护法制和民权的和谐关系的作用。商业化媒体新闻图片的视觉形式, 新闻策划的商业性和舆论监督行为。如:食品安全中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对双汇产品停产整顿等新闻图片, 说明了新闻舆论监督下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

视觉化新闻冲击力与新闻事实影响力之间的结合, 会让人们注意到视觉传播的安全性意义对公众心理和行为的导向。同时, 在社会法律、道德和风气的约束下, 不同公众个体之间接受视觉冲击的强度会依赖与此事件相关利益的远近和大小来产生影响。因此, 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在视觉新闻的视觉冲击力下, 对公众造成的心理震撼会影响社会安定以及动荡的形成。如今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 使公众更容易去寻求事实的真相, 而视觉安全影响力也就更容易广泛地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精神和行为。

视觉艺术调节新闻舆论传播媒介的公益性

新闻舆论环境承担的社会责任, ③需要不同传播媒介的公共属性成为社会公益思想的传播标准和表现倾向, 来引导社会公众在精神、心理和行为方面所形成的社会健康观念。新闻舆论传播媒介的社会公益, 指符合社会和谐观念下开展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的社会传播活动。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来促进社会公益传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 通过调节媒体和公众的关系、媒体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关系来达到具有社会和谐意义的视觉认同。

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 来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媒体和公众的心理安全尺度。心理安全空间依赖于调动人体机体应激潜能 (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的应激学说) 和激发人内在潜力强度 (北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来改变心理面貌, 它是通过激发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理年龄和满足个人价值需求的心理年龄两方面的潜能来调节心理空间的消极状态和失衡心理。视觉艺术形式不仅以直观的形式描绘美好的形象, 而且更注重内在德行的美好感悟来影响人们心理年龄的年轻化, 来促使美好愿望的个人价值观。

新闻舆论传播媒介在责任目标、行为目标和服务目标并存下的监督力量, 期待运用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来提高社会新闻舆论媒体和公众的健康审美行为, 去扩大社会公益原则下的慈善理念, 从而推动社会传播媒介的建设力量来调节公众心理的安全空间。

首先, 视觉艺术形式成为新闻舆论媒体形象的导向心理暗示, 作用于新闻形象的心理安全空间。视觉艺术形象识别系统VI的传达意义所诞生出传播内容上的构建和协调, 是一种文化审美理念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整体心理感应——新闻舆论形象, 它是导向社会公众情感和行为过程的心理暗示, 是无声、无行语言的传播:正义和公正、社会和法制、公益和商业等协调。新闻舆论的媒体形象通过视觉艺术的整体协调也把公众情感中尊重、友爱和互助的社会凝聚行为作用于新闻舆论媒体形象的心理安全空间。

其次, 视觉艺术形式扩大新闻公德意识上的心理环境, 缓解社会压力下公众心理的安全空间。新闻公德意识和正义感的号召力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下的不断调节过程, 是民意反馈后对新闻德行的修正过程。视觉艺术通过理解美、欣赏美、参与美和创造美的培育思想将视觉新闻形式的公德意识、正义力量置于社会监督和法治意识下, 来发挥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理解意识、欣赏意识、服务意识和创造意识, 从而来保持公众心理安全空间的抗压性。

再者, 视觉艺术形式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媒体和公众在社会心理行为上的归属感, 来增强心理安全空间中的依托性。社会心理行为要求个体心理活动融于社会组织的群体活动。媒体和公众的社会心理行为在伦理道德、公益原则和互助行为等方面把握社会和谐发展的共性需要, 并通过新闻舆论环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理解、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 更好地展现公众在社会心理行为上的归属感。

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 来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的比例空间。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商业性是以商业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 而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公益性则以新闻舆论监督为导向, 传达出社会积极意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激起公众对社会形象 (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 的审美体验, 从而推动良好的社会风尚。视觉艺术形式在视觉新闻上以美感价值的传播意义来强化商业道德的公益行为和商业下的社会责任。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公益性质是一对展现社会职责和服务职责的行为取向。

第一, 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需要与时俱进式的审美效应来扩大社会公益目的。视觉艺术形式的审美效应注重时效性的变化因素, 注重审美对应的参照关系和动态审美心理。因此, 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媒体效应需要符合时代传播下的视觉形式, 表达出具有时效性的审美行为来扩大新闻媒体效应的社会公益目的。

第二, 视觉传播的冲击力需要新闻舆论的公益因素作用于商业空间。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博弈过程需要强调社会贡献价值的期望, 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风尚, 需要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思想。视觉传播的冲击力通过视觉新闻的传播效应把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思想融于商业行为, 从而调整商业资本与公益责任的背离, 使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共同作用于商业空间。

第三, 新闻舆论传播下的视觉维稳态势需要提高新闻传播中的公益化比例。新闻舆论传播下的商业化新闻方式、娱乐化新闻方式与公益化新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多元化波动趋势, 致使新闻舆论传播形式的不明朗而产生道德冲突和社会矛盾。新闻舆论传播下的视觉维稳态势关系到社会安定的意义, 需要关注视觉新闻中社会公益内容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下的社会环境和公众之间的实际与理想、责任与宽容、价值与行为的关系。新闻舆论监督下的视觉维稳需要调低娱乐化新闻方式和商业化新闻方式的传播比例, 需要整体提升视觉新闻的审美形式和审美行为, 来提高视觉维稳状态下公益化道德责任的传播比例。

视觉艺术与新闻舆论的传播关系

新闻舆论传播在视觉传达功能的作用下, 完成视觉艺术的冲击力在视觉新闻内容上的技术形式和意义形式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同时, 视觉形式也优化了媒体的公众形象和媒体视觉信息——文字和内容的关联形式, 来促进新闻舆论媒介的传播责任。新闻传播及舆论监督的作用在于承担社会管理上的责任, 在于引导社会舆论的异同方向, 在于调节新闻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新闻传播及舆论监督的环境, 会造成传播媒体与公众的压力关系:媒体公信力和说服力的压力、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压力等。这种压力会由监督、促进、理解和保护等方式来化解对立为合作、会由谋求公平和公正的广泛性来协调社会的冲突, 以及会由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的慈善行为来关注新闻批评的力量。④新闻批评的力量借助视觉艺术传播力的视觉媒体效应来沟通媒体与公众的压力关系——来调节功利性向公益性转化的关系。

新闻舆论监督下的视觉传播效果, 是公众对媒体的视觉预期、心理预期与现实之间持续的理解程度和期望程度, 是媒体对公众展现文化意识、情感意识、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众权利等社会责任。如湖北长江大学90后三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组图, 彰显了当代主流价值的社会责任感;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尚景园公租房竣工图片及济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租房建设等视频的影响力, 反映了社会福利保障民生权利的政府职责和举措。

新闻舆论传播需要艺术化视觉媒介的沟通, 正如“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中“文”指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性需要有丰富的表现力, 需要舆论引导的娴熟技巧和艺术化手段 (5) 来更好地完成新闻舆论传播的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下的新闻舆论传播媒介需要与公众情感意识相匹配。公众情感意识需要情感表现形式——艺术媒介的感染力作用于新闻舆论监督下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需要超越时间限制的审美意识作用于社会价值的思想影响力和思想创造力。

新闻舆论传播形象的视觉意义, 需要视觉思维中视觉形象的力量作用于媒体视觉信息, 媒体视觉信息促使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社会意义达到集体意愿上的视觉认同。视觉认同度在新闻舆论环境中通过整体观察、局部调整或局部观察、整体调整的社会统一性, 把视觉聚焦到有意义的社会环境。“视觉先于意识、意识引导意义、意义作用视觉”的相互交会, 把视觉艺术形式中的视觉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两者, 以积极健康的社会意义作用于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媒体视觉行为。因此, 视觉艺术形式的视觉冲击力与新闻舆论的传播关系是形成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 是沟通社会公益原则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力量之一。

注释

1 李伟:《视觉新闻---读图时代的产物》, 《记者摇篮》, 2004 (8) 。

2 李心峰:《艺术批评---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机制》, 《文艺研究》, 1987 (3) 。

3 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 《新闻记者》, 2005 (10) 。

4 石家家:《强化新闻批评提升媒体引导力》, 《记者摇篮》, 2010 (5) 。

视觉语言跨文化传播的分析与界定 篇7

伴随着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日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上世纪80年代,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成功与国际接轨,以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高度开放的姿势积极地参与到了世界竞争中。而在新的世界,视觉语言借助于互联网络,以震撼性的力量向世人展示着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研究价值。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电脑互联网的应用已迅速普及,伴随着全球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形成以及世界信息产业的诞生,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交流得以加速,各个国家在积极推广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在迫切地汲取着其他国家或奇特民族的文化。日趋成熟的地球村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也是需要更加快捷的信息媒介的,这个信息媒介也要求能够成功地跨越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界限等因素,使得信息能够在世界各地得以有效的普及。多媒体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数字化媒体,为视觉语言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使得视觉语言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了一种世界所共通的文化理念。

一、视觉语言特性

所谓的视觉语言,就是人类眼镜能看到的、能直观反映事物一定特质的语言符号或者形象。线条、色彩、光线、形式等要素构成了视觉语言的得以传播的各种信息媒介,视觉符号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静态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的表现形式。表达的静态形式通常是广告、绘画或雕塑,表达的动态形式是电影、摄影、电视和动画等等。

(一)普遍性和广泛性

人的视觉经验和视觉语言符号的解释建设的必要基础,和人类的共同愿景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决定的,在同一地理区域,结合社会环境和几乎给人类一样的视觉体验。因此,公众可以对视觉符号的区域或地区进行有效的解释,因此,视觉语言也就具备了普遍性以及广泛性的基本特征。

(二)直接性和真实性

视觉符号不同于传统的文字符号,它是一种意象性的符号语言,它所承接的图像信息载体能够更接近于事物的真实性,视觉语言信息传递的方式更加得丰富和形象。

(三)多义性和开放性

电脑、网络以及电视电影的流行,为视觉语言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使得视觉语言符号的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平面图案的方式上,能够更好地进入到电视电影和电脑网络等非线性的传播媒介中,使得视觉语言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为广大信息受众群体提供了一个主动性的交互式的活动,因此视觉语言的传播更具有开放性。视觉语言的多义性就表现在:相对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信息,即便是有着相同的文化主题,但是由于人们生活经历的不尽相同, 同时还由于个体和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于某一个视觉符号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四)跨文化性

视觉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文字表达,它能够在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差异极大的背景下,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视觉符号是以视觉语言的图片、图像等为信息载体,哪怕是抽象的,它也能够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文字之间实现人们主观情感的充分体现。

二、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就是指,在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实现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一种交互方式。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个体间的信息交流,针对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文化就是传播的情景这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的。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正是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世界斑斓多彩,文化的跨地域传播,能够使得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 文化是多元化的,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都是依靠于各国之间的交流实现的。

三、视觉语言跨文化传播的分析与界定

(一)语境分析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自然环境中的。一般来说,所谓的语境也就是语言所使用的环境,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特定的情景和人物等,也就是人类语言所涉及到的背景和客观存在的条件。

然而语言的传播语境,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下图所示为视觉语言的传播语境分析:

(二)语义分析

所谓语义也就是我们平常说话的词语所表述的具体含义。在传播学中,语义就是指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事物所代表的概念,同时也涵盖了这些具体概念之间的关系, 是数据在某一个特定领域的解释。

上一篇:城市消防规划论文下一篇:餐厅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