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话语突破(共3篇)
网络传播的话语突破 篇1
网络媒介作为人们传媒所加冕的“第四媒介”,让信息时代的媒介定位扩大了成倍的立体面积,网络技术的发展成功地给这一新生媒介提供了硬件支持和平台。网络对社会和人的影响是迅速而广泛的,甚至是革命性的。
2009年CNNIC最新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互联网事业正在持续快速地发展,并在普及应用上进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审视以往传统媒介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关注网络这一新型媒介的发展和影响,但与以往媒介比较的同时,我们用已有眼光来审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需要我们深刻而理性地细化审视网络传媒的发展。从传播及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话语权”这一概念是受众对一次或几次传播过程中的一种权利自然和不自然的赋予,这种权利的赋予类同于受众在传播中的其他特有地位,应是受众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传播者的义务。
网络正在实现着受众话语权的更深层次的突破,所以,它不是突破,而是更深层次的突破。在它向传统媒介显现它无可比拟的话语接近权或其他更多优势的时候,也在自身弊病的另一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此时,网络“话语权”成为网络传播的双刃剑,让网络传播在自我抉择和辨证统一中发展。
一、网络传播:受众传媒话语权的突破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曾经指出,“网络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掘墓人”,传统媒介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他们的产品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网络媒介的融合性让它的特质远远高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介更加的适应现代社会传播的需要,网络传播模式也更加的适应受众分化和个性化发展中对信息的需求。网络用户可以自由发送信息、交流观点、展开讨论,为民间信息和意见提供一个重要集散地。
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选择更多的每一个个体作为自己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在虚拟的社区背后,自己就是一个网络上的言论者。然而接近权的概述并不局限在发表意见,也在于受众是一个事件真实性的探询者,用一个虚拟的称谓了解到更多的事实真相,继而对事件进行意见发表和评述。
1. 信息准入特权在网络传播当中被打破
正如新闻记者曾经被视为无冕之王一样,传统媒介也被视为是未被加冕的信息权利,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一种变相延伸。传统媒介是一种信息机构,它的监视环境职能是人们赋予的。同时,人们也赋予了它选择的职能,对信息的选择慢慢可以上升成为一种特有权利:“准入权”。这样产生了媒介之内、环境之外的把关人,他们拥有信息准入的特权,符合把关人利益的信息被传播,符合公众利益,而与把关人利益相违背的信息则可能被遏止,把关人(媒介)利益超越于公众利益之上。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强势力量可以利用媒介,处于弱势地位的声音难以接近媒介。
网络技术使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有了倍增的扩展,网络在传播结构上是开放的,在自我的存储能力上是“无限量”的,这对于受众的接受环境来说提供了很大的选择和反馈空间,他们可以接近任何一个想要和需要的点或者层面。
对于受众来说,网络技术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提高了他们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在网络媒介中,他们更多考虑的似乎是对传统媒介的颠覆还是重建。
2000年,韩国记者吴延浩(OhYeonHo)成立了自称为“新闻游击组织”的网站,以“市民新闻学”这一全新理念为标榜,他曾经提出“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这句口号,最初目的是在主流媒体之外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调动每一位市民的潜能进行新闻报道。如今该网站已经由一个四人团体发展为拥有53名全职成员的集体,为该网站写作的“市民记者”的数字由700人增加到大约26700人,每天有200万人上网收听收看“oh my news”的新闻。吴延浩认为,对于传统主流媒体的不满意和不信任程度的增加,使人们表达自己的愿望日益强烈。现代科技的进步,为每位市民成为一名记者提供了现实条件。网络较低的准入门槛(一定的技术、文化和物质条件)为大众发表多样的意见提供园地的同时,其实也就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
2. 个人意见在网络中有力传播
大众传播中的传统媒介往往会限制作为普通民众的受众的个人的声音,使其成为传播的弱势群体,个人意见要想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希望是渺茫的。都是给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话语权,现在,网络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状况。虽然目前从总体势力来看,网络影响力还不敌传统媒体,但传统媒体也不可轻易忽视之。古典自由论所极力倡导的“观点的自由市场”,已经慢慢体现出来,更多的时间给予将会发展成为媒介的主流。
3. 受众对“话语权”的使用
网络传播的低门槛使得更多的人在考虑信息发布的时候不再有所顾忌。发布信息不再是一种特权,这似乎就以为是对媒介“话语权”的使用。
波及一时的甘德怀考博事件,从网络上强调了话语权的重新审视。甘德怀是河海大学法律系教师,2004年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博士。2004年4月19日,笔试成绩第一的甘德怀在复试中落榜。他认为复试过程不合理,存在不少漏洞,并开始和北大法学院交涉。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公开对此作出回应。双方的观点之争在网上引起一场大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博士生复试中,校方和导师的选拔权到底应不应该受考生笔试资格限制
4. 传统媒介监督和自律受到拷问
自从传播学的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如何监督媒介的问题。人们寄希望于媒介自律、媒介管理、媒介教育和公众监督等渠道。但细想,媒介的权力并非一种实在赋予的权力,它是依靠其在信息传播中的特殊地位,作用于社会舆论而产生的特权。因此,监督媒介权力,只有先打破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垄断地位。现在,网络承担起了这个角色。我们已经在不止一个案例中看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舆论氛围被打破,不得不尊重事实的真相和真正的社会舆论。
二、网络传播:正在实现受众接近权
1. 信息传播中的渠道底线
其实很多个人的受众信息是不可能完整地在传统媒介上展现出来的,流于弱势的群体以及信息又试图引起关注。这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进入大众媒体的信息,可以首先在网络上找到存身的空间,并可以获得一些浏览者的关注,传统媒介所制造的权力空间在他们自己的传播领域之外被开了一个领域。马特·德拉吉率先向全世界传播着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就是一个例子,他让传统媒介在网络媒介的面前有了一次低头。
2.“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无话
大众传播学有著名的“沉默的螺旋”学说,人们总是处于“沉默的大多数”的位置,他们的意见总是处于意见领袖的跟从之下,也需要有意见领袖的言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却只是在自我意识中形成,不能通过传统媒介对其进行发表或传播,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通过网络,在大众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信息,绕过大众传播的环节而有可能在网民乃至网外产生一定的影响。似乎正是如此就印证了“蝴蝶效应”的原理,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毫无相关的意见,可能就会引发大规模的网络传播风暴。直击网上的“孙志刚事件”就足以证明,“孙志刚事件”始于报纸,但是在网络的传播作用和大面积的意见呼声下,成为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
3.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效应
不少信息源因为获得在网络上的表达机会,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并进而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形成了一连串的波动效应,最终可以形成网络和传统媒介的多方观察和关注。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联动如今也日见“亲密”。首先是纸质媒体与网络搭上姻缘,全国上网的报纸已达200多家。报纸电子版的开通,方便了广大网民在网上纵览各报信息。同时,网络因自身采编权受到限制,新闻来源有限,很自然地会广泛地从各家报纸上选择资讯。网络与报纸的联动增加了新闻传播的广度和范围,大大提升了新闻合力。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也纷纷登录网络媒体,并以全新的数字技术“流”的方式向受众传播,使网络平添了不少魅力。借助网络传播的互动优势,广电媒体增添了任意时段即时点播等多种功能。一篇题为《TOSHIBA还要蒙中国消费者多久?》的文章在新闻网站——千龙网开通之日登出,一周后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众多媒体陆续跟进,质问东芝为什么对中美两国消费者采取不平等侍遇:为什么美国人和中国人同样是东芝的消费者,美国的消费者可以得到10.5亿的美金补偿,而中国人却没有,凭什么东芝只赔美国人不赔中国人?舆论界的意见出现了惊人的一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估计有上千篇文章出现,这些报道很快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三、网络传播:不可忽视的负面
从目前来看,网络也是在不成熟中慢慢趋于完善,受众接近权已经开始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特性,但是这种网络特性是否就是受众的保护伞和一成不变的法宝呢?答案是不。接近权的双面刃也往往造就了网络媒介在传统媒介面前的不可认同性。很多受众往往都相信传统媒介所播报的信息,但是对于网络消息总是持有观望态度。主要就是信息的可信度低,一部分人无事生非,制造信息垃圾使人们真假莫辨,从整体上降低了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同时也影响其更好地实现受众接近权。
网络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往往会超出人们的预计,但是在现阶段传统媒介的天下,网络媒介还是处在媒介的等同从属地位,我们应该在媒介之间互相借鉴,让接近权的突破达到受众满意的位置。网络媒介作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之后的被奇予厚望的第四媒介,接近的不应该只是受众的权利,受众不仅仅该接近事实事件本事,更应该人性化地让我们彼此接近网络——这个第四媒介。
网络传播的话语突破 篇2
所谓国家形象, 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 是“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 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 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 (1) 。国家形象的内涵“首先是一种主体意识, 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 (2) 。国家形象传播的渠道总的来说有两种:一种是民族——国家体系中的国家形象传播。这种传播以政府和国家为主体, 多通过政府机构、主流媒体、官方活动等形式实现。另一种是民间体系中的国家形象传播, 多通过民间团体交流以及民间群体或个体话语的表达。在过去, 国家形象传播以第一种渠道为主, 政府通过议程设置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做出时间、阶段、主题、方式等规定, 通过主流媒体或官方活动予以实现。其传播路径是自上而下, 所使用的话语框架相对固定和模式化。随着信息时代国际传播的日益增多, 民间渠道传播国际形象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见的活动, 如民间文化艺术交流、NGO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等。而互联网的发展为民众参与国际形象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民间话语参与对话:打破被定型的“他者”形象
在传统语境中, 因为信息流动的不平衡, 少数西方媒体在国际传播中行使着话语霸权。在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 “落后”、“专制”、“缺少人权”、“国家内部缺乏法制”等负面评价经常与中国形象连在一起。而在国际舆论格局中, 中国媒体的声音是微弱的, 很难做到与西方强势媒体相抗衡。
Web2.0时代, 传统媒体对于舆论的控制和主导权大大削弱, 网络媒体为民间话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原来只有掌握着一定媒介权力的人或机构才能进行大众传播, 普通民众在国家话语体系中是被动的, 个人话语表达缺少便捷而及时的通道。而在网络环境中, 网民个体获得了强大的传播能力, 并因网络的“全时性”和“跨文化”特征使国家形象的传播持续不断, 具有广泛的渗透力。网络将来自民间单个话语的能量汇聚起来, 变成一种群体诉求。公众不仅是国际交流和外交谈判的旁观者, 也可以成为谈判的参与者、事件的评论者、政策的推动者。国家形象传播成为“全民参与”式的共同行为。
网络改变了国际传播的格局。传统的以少数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传播将被多极化传播所取代, 互联网为相对弱势国家提供了获得平等话语权的工具, 而通过这种工具所能爆发的舆论影响力则可能是巨大的。西方视野中的“他者”不再沉默, 而是以主体姿态参与国际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使得国家话语体系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种种尴尬。国家话语依靠某种政治力量得以传播, 多被认为是“被操控”或“被矫饰”的话语, 它被赋予太多政治意味或者是官方思想, 有时甚至与事实背道而驰。如果两国政府之间本身存在对立和抵抗情绪, 那么国家话语的说服力和传播效果将更差。而民间话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它来自草根, 代表了民众的看法,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的传播力来自于观点本身的影响力, 与高高在上的国家话语形成对照和补充。在国际传播中,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他国事务时, 不只满足于获取来自他国的官方消息, 同时把各种民间的声音也作为认知他国形象的重要依据。若国家形象仅通过官方渠道来表达, 难免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另外, 民间话语通过网络交流产生的“心理共通感”和“主体参与意识”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感决定了人们如何对自己的国家定位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是建立良好国家形象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动力。民族认同感的强化虽然可以通过国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创设“仪式化”情景、建立主流话语等方式来实现, 不过其核心在于, 让每一个人真正意识到“我是谁”以及“我们是谁”, 即形成一种“集体良知”。而这种群体身份的认定仅靠强制性灌输是不行的, 它更多来自于个体通过参与公共事务以及融入群体场域而体验到的“主体性”存在。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 网民对此次灾难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他们在网上提供救援建议、发布寻人信息、鼓励受灾群众、商讨灾后重建, 无数个体的声音汇聚成舆论的海洋, 人们在沟通与交流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在这种情境当中, 个人被群体的力量推动着, 主体的参与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与祖国一起共同面对灾难的勇气, 构建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而海外媒体对汶川大地震当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和力量也大为肯定和赞赏。
网络民间话语参与建构国家形象的途径
与原来的单一渠道相比, 民间话语代表了民众之间情感沟通的诉求, 是建立于民族认同基础之上的利益表达, 通过网络的传播能实现社会力量最快速度和最大程度的整合。具体而言, 网络民间话语参与建构国家形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热点问题通过论坛、即时通讯工具 (MSN、QQ等) 迅速汇聚民意网络论坛是民意表达的集散地。网络论坛的平等开放性使得每个参与到论坛中的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的交织和碰撞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海外传递期间, 遭到了一些反华势力的亵渎。面对祖国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 中国民众及海外华人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对反华势力的抗议及对奥运会的支持。网络论坛成了人们表达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很多网友用MSN红心签名来抵制反华声音, 还有数百万网友签名参加新浪网反分裂护圣火行动,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面对公然挑衅, 中国网民没有沉默, 他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又如, 网民针对CNN主持人卡弗蒂公开发表的辱华言论, 通过网络论坛等形式进行声讨, 并严正要求CNN道歉。在寻求公正的呼声中, CNN最后迫于压力而向中国人民道歉。
第二, 通过构建网络圈子进行“口碑传播”, 促进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全球化语境中, 网络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通过SNS (社会网络服务) 等工具, 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志趣相投的网友并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网络圈子的建立和扩大为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每个人被推到前台, 直接面对可能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度的交流对象。这种交流消除了因政治纷争和国家利益所带来的隔阂, 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普适价值观和文化理解之上的真诚沟通。通过人际沟通的拓展建立起来的互信关系比利益至上的关系更为持久。“口碑传播是形成国家品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形象传播的方式中, 可信度强, 说服力强, 最易为他国公众所接受” (3) 。这类传播虽然可能只是涓涓细流, 但从长远来看, 其产生的累积效应将会对国家形象的建立带来深远的影响。每个网民都成了国家形象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使者, 而且这种传播显得更富有人情味和灵活性。
第三, 通过“公民媒体”进行国家形象传播互联网赋予个体表达话语的机会, 实现了“无门槛”、开放式的传播。表达权的释放带动了网民的自主传播意识。博客、播客、公民新闻网站等传播形式的勃兴, 为国家形象传播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渠道。“公民记者”和“草根媒体”虽然有别于专业记者和专业传媒机构, 但这些看似分散的个人力量蕴藏着突破传统报道视角、改变传统新闻语态的强大生命力, 在特殊情境中也可能会卷起注意力“风暴”, 产生联动效应。而对于那些拥有较高媒介素养、不满于西方媒体“独霸天下”的人们来说, 这种践行着“我们即媒体”的传播方式无疑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一些网民用英文在博客中传播和诠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或是通过照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从个体化视角来记录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
理性表达:网络民间话语的建设性意义
虽然网络为民众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 但可以肯定的是, 民间话语对于国家形象传播所带来的作用不全是正面和积极的。正因为网络表达的匿名性和随意性, 使得很多网民认为自己的言论是不受任何约束的, 也不必承担任何的责任。这种对言论的放任不仅会产生大量的语言垃圾, 也会令国家形象为之蒙羞。以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为例, 此事在强国论坛、天涯社区、凯迪网络等论坛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网民对萨科齐的行为表示愤怒和抗议。萨科齐总统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中方的一再严正交涉, 执意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的双重身份会见达赖, 干涉了中国内政, 也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是一意孤行、不顾后果的错误行为。这个问题应属于政治性的公共事件。但是, 在网络中, 却有很多的网民在批评萨科齐错误行为的同时, 对他的私人生活也指指点点, 甚至用到很多粗俗不堪的词汇。网民的愤怒可以理解, 但是表达愤怒不应该以恶语相向为方式。个人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人权、自由通常都会被赋予极高的地位。在西方人眼中, 公共生活应该与私人生活分开。即使是像总统这样的公众人物, 当他回到私人生活中时, 他有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有些评论虽然只是调侃或玩笑, 但通过网络无障碍的传播之后就有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于热点事件。试想, 如果中国网民的言论被国外媒体或国外受众看到, 可能又会在评论中国形象时多增加几个负面词汇。
在涉及外交关系的诸多问题中, 中国网民表现出来的“网络民族主义”同样值得注意, 尤其是部分网民在评价国际问题时显现出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狭隘民族主义的特点是“自我封闭、自高自大, 拒绝同其他民族 (国家) 进行有益的交流, 拒绝认同普世价值规范和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最后孤立于世界的情绪和由此产生的对抗意识” (4) 。狭隘民族主义不仅会损害一个国家的良好形象, 也会损害其国家利益。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网民误把“狭隘民族主义”当成是爱国主义的表达。例如, 对于中日关系, 由于两国对历史的认识问题存在巨大差异, 中日公众相互对立的情绪浓厚。2008年5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展开了访问日本的“暖春之旅”。此次访问对增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信, 构筑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此次访问, 网民表示极大的关注。笔者观察了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在线等重点新闻网站, 网民的评论很热烈。大多数网民肯定了此次访问的重要意义, 并着眼于中日两国未来关系的发展提出了理性的观点。但也有一些网民仍采用偏激的语言表达了对日本这个民族以及日本人的反感和仇视。如“日本是世界上最残暴又不认罪的民族!要防止小日本奴役我们的一代又一代啊!”、“日本人天性残忍不是人养的, 和这种没心没肺没肝的人交朋友你敢吗?我是不敢!”、“日本亡我之心不死!让我接受日本人?办不到!” (5) ……这些言论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 挑起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无疑构成了不利于两国关系良性发展的刺耳音符。除了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之外, 一些网民在言论中表现出来的“民族中心主义”也应引起警惕。例如, 在China Daily (《中国日报》) 网站的BBS讨论区中, 有这样的一些话题:“中国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吗?”、“什么时候中文会代替英文?”、“中国40年的历史等同于欧洲4个世纪的历史”、“中国:所有国家的榜样” (6) ……这些帖子暴露出盲目的民族优越感和排外思想, 他们虽以爱国主义的面目出现, 却表现出一种极端和蛮横的情绪, 损害着一个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网络民族主义”直接指向“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体现了网民对中国外交及国际关系的主体性认知, 它直观地从网络舆论中反映出来, 同时作用于更广泛的社会舆论乃至国际舆论, 从这个角度而言, 网民作为对话主体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社会中的话语互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曾对“话语伦理”提出了重要的观点。他认为, 话语行为的三大有效性要求——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7) 国家形象传播中民间话语的积极意义在于它通过调动民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强化民族认同感, 并为国家形象提供一种理性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不可否认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初衷和动机, 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狭隘民族主义背离了国家利益, 也阻碍了国家融入世界的脚步。如果民族主义的情绪不受控制或由其放任, 对国家形象传播产生的将是反作用。
国家形象传播中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互动
在跨文化传播中, 民间话语提供了崭新的传播视域和传播形态。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其传播主体可以是多元的, 这当中既包括传统的官方渠道, 也包括在网络浪潮中不断崛起的来自民间的“新意见阶层” (8) 。两者互动的前提在于政府对网络新媒介的定位以及网民使用媒介的能力。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 一方面, 应适当放开民间渠道, 鼓励民间话语。如合理利用网络论坛展开新闻话题的讨论, 或通过策划专题的方式来吸引网民的参与。在涉外事件中, 使用灵活的组合式传播策略。既通过官方媒体表达政府立场, 也利用民间渠道反映民众呼声。另一方面, 对民间话语也应进行适当调节和引导, 通过意见领袖、舆论引导等方式控制有可能滋长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经常邀请政府官员或外交大使与网民在线聊天, 民众可能存在的疑问被解开, 并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 形成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良性互动。
而作为民众来说, 应加强“文化自觉”, 更好地理解本国文化, 把握政府在外交及对外传播中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并充分利用网络来对外传播和展现国家形象。民众要增强“走出去”的意识, 正视差异的存在, 与外界主动沟通, 合理利用各种论坛, 包括国外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及网络论坛实践多元对话中的主体性。在涉及国际关系的敏感问题上, 应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用“和而不同”的理念指导传播行为, 在沟通中促成相互理解。
摘要: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 民间话语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为民间话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众不仅是国际交流和外交谈判的旁观者, 也可以成为谈判的参与者、事件的评论者、政策的推动者。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 应适当放开民间渠道, 鼓励民间话语参与, 同时对民间话语进行引导, 形成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良性互动。而对于民众而言, 应加强文化自觉, 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媒介素养, 主动与外界沟通, 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和展现国家形象。
关键词:国家形象,网络,民间话语
参考文献
①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 《国际新闻界》, 2002年第2期①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 《国际新闻界》, 2002年第2期
②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国际新闻界》, 2007年第3期②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国际新闻界》, 2007年第3期
③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和立体传播》, 《全球传媒学刊》, 2008年第3期③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和立体传播》, 《全球传媒学刊》, 2008年第3期
④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08页④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08页
⑤http://view.home.news.cn/comment?url=http://news.xin huanet.com/world/2008-04/14/content_7970738.htm⑤http://view.home.news.cn/comment?url=http://news.xin huanet.com/world/2008-04/14/content_7970738.htm
⑦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 《外国文学评论》, 2000年第1期⑦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 《外国文学评论》, 2000年第1期
网络传播的话语突破 篇3
关键词: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网络新闻传播,差异,突破
网络媒体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产物, 属于一种全新媒体, 网络媒体使观众和媒体的距离更近。网络媒体实际上也是经过传统新闻进行改良而成的, 网络新闻可以更好的调动广大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更多的观众参与到新闻传播中, 为观众提供更多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不管是文本编辑、文字编辑, 还是版面编辑方面, 网络新闻传播相对于传播新闻编辑的优势更加突出, 带来的影响也比传统媒体新闻更加深远。
1.传统新闻编辑和网络新闻传播之间的差异
1.1 网络编辑概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编辑也不断更新、扩充, 现代网络新闻采样也越来越多, 网络新闻并没有传统新闻如此严格, 更加宽松、自由, 同时也具备个性化、广泛性的特征。但是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编辑的把关难度, 传统新闻编辑的整个过程, 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是由多媒体技术来完成, 或者会联合其他的媒体一起合作完成, 外界并没有参入。但是网络新闻却大大不同, 整个网站发布新闻的稿件来源有多种, 可以是网站自我采编, 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和途径, 这样可有效避免网络媒体的单一性。
1.2 传统新闻编辑以及网络新闻传播之间的细节
通常情况下, 很难大面积的改版或者美化报纸版面, 主要是由于报纸本身的特性有所限制, 传统媒体传播很难随便改变版面, 但是网络媒体并不是这样的, 网络媒体会整体考虑进行设计, 也会考虑到广大受众群体的眼光, 网络媒体可以实现时时刻刻改版、编排新闻页面, 从而满足广大大众的审美需求, 更好的突出新闻。传统媒体版面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很难改版面, 但是网络媒体主要面对的是广大大众的审美观, 因此网络媒体可以更好的满足版面设计要求。网络新闻相对于传统新闻而言, 版面的可观性更强, 因此更能够激发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
1.3 对比分析传统新闻编辑以及网络新闻编辑
以往传统媒体基本上都是固定某一条路线, 因此如果改变或者改版其中一个新闻, 很可能会导致新闻整体改版, 甚至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排版。这样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可能也会导致新闻最终出版以及发表时间延误, 无法实现新闻的及时性。自从出现网络媒体后可很好的克服这个问题, 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丰富新闻编辑思路, 使新闻编辑越来越多样化。
2.网络新闻传播相对于传统新闻编辑的突破
2.1 突破了新闻传播区域界线
新闻能够抢在第一时间报道的价值是最高的, 传统新闻传播很难满足这一点, 但是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为不管是网络传播速度, 还是网络更新都非常快, 因此网络新闻传播也非常及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网络新闻传播很好的突破了传统新闻编辑的地区限制。一般情况下, 在不同地方, 同一条新闻的价值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新闻发生当地的新闻报道价值肯定会高出其他地方, 因此一条新闻价值在每个地方的价值是不均衡的, 这也赋予了新闻一定的地域性特征。网络媒体主要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旦发表新闻后, 可以借助网络自身的优势在全球各地进行传播, 使更多的受众可以尽可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内容, 这一点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真的突破了地理距离的限制, 进一步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这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2.2 突破了时间限制
网络新闻媒体有机结合了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功能, 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发布相应的新闻信息, 在相同的新闻网站里可以同时存在月更新、周更新、日更新以及时更新。对于新闻报道而言, 报道的速度越快的话, 其新闻性也就会越强, 而新闻价值以及新闻作用也就会越高, 不然新闻报道速度太慢, 过了新鲜度, 可能就会变成“旧闻”, 新闻价值自然会大大降低, 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降低。因此, 新闻学一直以来都认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是时间性。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可以尽可能满足新闻报道及时性的要求, 网络新闻传播可以随着新闻的发展及时推送出最新的消息, 给人们一种现场实时直播的感觉, 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网络新闻编辑不管是在新闻发布前, 还是新闻发布后, 都可以很方便的改动新闻内容、版面等, 因此时间弹性很大, 也可以非常灵活的组合新闻内容结构。也正是由于网络媒体“非线性”编辑的巨大优势, 网络编辑人员可以任意提取文本, 不管是什么主文档中都可以插入声音文本、图画文本或者文字文本, 也可以结合新闻报道需求合理调整文本长度。
2.3 突破新闻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广大受众需求是多方面的、立体的, 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 看待问题的观点也有所不同, 但是他们希望可以提供更加立体的信息, 为此需要更大包容度的媒体可以尽可能同时呈现异类表现、异类声音, 展现出多种信息源。虽然传统媒体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传播方式比较单一, 一般都是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途径传播, 但是这些途径通常都只有声音、文字, 其中电视虽然有声音、文字、图像, 但是文字比较少, 只有网络媒体才可以真正有机结合图像、声音、图片以及声音等多种表现, 使广大受众在阅读新闻内容的过程中, 可以同时享受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的乐趣。网络新闻传播中, 就算仅仅有文字表现, 但是文字可以以多种形式来表现, 闪动的、滚动的、变体的。其次, 网络媒体也可以有机组合应用多种表现手段, 在一个页面上报道一条新闻的时候可以有机组合图像、文字、声音、图片等方式, 这样有利于广大受众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新闻信息。
2.4 突破新闻信息总量的局限性
随着存储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代网络媒体的信息存储空间越来越大, 可以容纳大量的信息。网络媒体可以突破节目容量、广播电视在固定时段播报以及报纸版面等各方面限制, 基本上可以包揽全球的新闻信息。对于过去发生的历史新闻信息, 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来保存, 从而为有需要的受众提供资料查询、检索新闻等多种信息服务。网络信息非常多, 但是信息质量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想要获取信息的受众肯定是想要得到最准确、最真实可靠、最完整的信息, 网络新闻可以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为受众传递最全面的新闻信息, 更能够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因此, 网络新闻编辑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海量信息的特点, 在新闻报道之前广泛收集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资料, 并且建立一个独特的新闻数据库, 以便为广大受众提供系统、全面、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
综上所述, 网络传播具有超文本结构、交互性强、多元化、海量性、即时性等诸多特点, 也是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 使网络媒体编辑突破了传统新闻编辑的诸多限制, 很好的弥补传统新闻编辑的缺陷和不足, 可以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及时、全面、多样化的新闻报道, 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 与此可见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任志明, 黄淑敏.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J].编辑之友·传媒, 2010
[2]孙玉洁.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革新[J].科技传播, 2014
[3]王世林, 董宝磊, 张立勇.网络新闻传播对文化发展的影响[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 (05)
[4]周渡.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