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2024-07-07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精选9篇)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篇1

摘要: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学生群体成为网民的最大群体, 其中人际交流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 QQ、微博、人人网、飞信等即时或非即时的通信工具则是他们人际交往的主要网络媒介。新兴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带给了大学生与传统的交往方式不同的新鲜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媒介的深入使用, 由此而产生的高校学生的网络媒介依赖问题引发各方关注, “网瘾”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等概念被学者相继提出, 并加以佐证。本文将以QQ这种人际传播的新形式为例, 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依赖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媒介依赖,QQ交往

人际传播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交往方式。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而以文字、书信为媒介的人际传播则逐渐让位于电子技术革新下新兴的人际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中国互联网第30次调查报告显示, 学生是网民规模中的最大群体, 以20到29岁为最多, 与这个年龄段相适应的大学生群体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网络媒介的高触性群体。人际交流和资讯获取是当代大学生上网活动的主要项目, 即时通信工具QQ是拥有人数最多的网上交流工具。当大学生们乐此不疲地沉醉于这些网络人际传播工具带来的便捷之时, 却不自觉地成为了网络寄居群体当中的一员。对以QQ为代表的这些网络媒介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际传播的方式, 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此, 许多学者的研究已表明中国高校的学生

音或数字谐音, 如“9494”即“就是就是”的意思, “GG”是哥哥的意思, “鸭梨” (谐音压力) , “围脖” (谐音“微博”) 等等。还有一些为表情符号或随意错写误写的网络词语, 如“童鞋”是同学的意思。此类词语用于标题, 会让人误解, 同时也误导受众尤其是青少年。

5加强新闻工作者专业素质

新闻工作者不应追求一时的潮流或有意迎合某一部分受众, 而滥用那些未均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现象存在,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的调查指出网瘾青少年比非网瘾青少年拥有更多经常通过网络成功获取学习、求职、创业等社会机会的经历, 也有更多利用网络论坛、博客等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的经历。被调查的青少年网民在现实中均存在一定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情况, 但是网瘾青少年人际不和谐的比例却比非网瘾青少年高了近10个百分点。那么究竟是网络人际传播弥补了现实中人际交流的缺憾, 使得有网瘾倾向的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实现了人际和谐, 还是这样的虚拟和谐并不能等同于现实和谐反而使得其更加依赖于网络人际交流并逐渐上瘾呢?

1 媒介化生存

当麦克卢汉发表“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言论时, 我们无法想象今天的生活竟是如此。施拉姆曾说, 大众媒介充

得到广大受众认可的新词酷语, 努力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践者和宣传者。具体而言, 将其提升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认识, 采取得力措施, 大力推广普通话、推广规范汉字。

6结语

报纸借助网络流行语的生动活泼、草根色彩, 希望以此来强化自己的亲民性和贴近性, 这无可厚非。就当前网络发展的态势来看, 网络流行语正大行其道的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 作为纸质新闻当着“时间的窃贼”, 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它的盗窃, 依赖于此, 并且习惯于此。“早起定时通过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 驾车去上班途中进一步收听广播, 而工作中则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媒介接触各种信息, 下班回到家中可以选择观看电视、使用电脑或杂志书本等进行休闲娱乐”这是传播学家罗杰·菲德勒描绘的一个美国人一天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更是越来越多地深陷于这种媒介的包裹之中。

对于大学生来说, 高校的媒介环境相对于工作和家庭环境是来说是较特殊的, 他们处在一个传统媒体资源 (尤其是电视) 相对稀缺的环境中;再者, 众多高校能够提供免费的校园网, 几大主要的互联网宽带供应商也覆盖着高校的每个角落……这些先天的媒介环境因素为大学生们高频度地接触电脑和网络媒介提供了可能性。在“一个美国人的

媒体在谨慎引用的同时更应注重思想引导, 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对影响日常的影响, 正确规范引用网络流行语。

参考文献

[1]李珂.从网络词语的被游戏化看现代汉语的规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郭玉锦, 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5.

(内蒙古呼伦贝尔日报社, 内蒙古海拉尔021000)

一天”的描述里, 大众媒介不仅仅承担着为人们提供信息咨询的功能, 还支配着人们的时间、交往、娱乐, 甚至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模式。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萧铭钧将“网络成瘾”解释为:“因为有着无法克制的再度使用欲望, 而藉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大学生们置身于网络媒介环境的包围之中, 并具备了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校园生活条件, 媒介环境使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传播在不断地加深、重复, 最终导致成瘾的“病症”。这种媒介化生存的现代人生活方式构筑着人们媒介成瘾形成的温床。

2 QQ人际传播的特质与大学生人际交往

2.1 跨越时空——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

网络媒介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 人们基于认同组建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社区, 借此逃避压力、现实的人际关系或是为获取心灵自由。QQ几乎也完整了这样一个世界, 不管身在何处, 不论距离远近, 拥有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登陆QQ找到你想要联系、交流的对象。再者, QQ能够满足一对一, 一对多, 与不同身份对象的群聊交流的同步进行, 这是传统交流方式无法做到的, QQ却用三个对话框解决了时空问题。节约时间和成本又准确迅速, 超越时空的限制与束缚, 这是QQ比之面对面交流的主要优势, 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 QQ还推出了视频聊天, 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宣告了其与现实交流的无异性。对于化繁为简的东西, 对于媒介为人们提供的安全有序的世界, 人们的择优倾向是不言而喻的。

2.2 虚拟空间里的真实互动

戈夫曼的前后台理论对虚拟身份作出了这样一番解释:就像演员表演活动有前台和幕后之分一样, 虚拟身份也带来了角色扮演的前台后台之分。尽管网络社交媒介营造出的空间是虚拟存在的, 人们可能使用“假身份”和“非真实的文字”与网络另一端的一个同样“虚假”的人进行互动, 但这并不等同于人们通过网络媒介的交际活动就是虚拟而没有意义的。QQ功能不断的延伸拓展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提示:虚拟空间里也有真实互动。且让我们探究一下一个使用QQ的大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流:一个普通学生刚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或同学, 询问QQ号码后加其为好友, 用备注的方式将其虚拟的网络昵称修改为对方的真实姓名, 以供记忆识别;打开对话弹窗, 发现对方在线, 与其进行对话交流, 从对方口中得知班级群号和其他同学的QQ号码, 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加为好友……敲击键盘, 听不见有声语言却对着电脑屏幕微笑、惊叹或是忧伤, 一个个键盘上跳跃的手指你来我往地构筑着“倾听”与“倾诉”的宣泄场;打开QQ列表, 把刚加上的同学朋友编排一个组, 备上“大学同学”字样的组名, 与“闺中密友”、“亲人挚爱”等组群区别开来, 如同现实中把自己的生活圈子进行社会分类一样, 复杂的记忆检索呈现简单化和规律性;好友头像闪动, 闪出一个文件传输的弹窗, 点击接受相关文件资料和表格;聊天结束、QQ新闻阅毕、QQ音乐听完后, 准备“下线”, “临走”之前不忘更改一个QQ签名以抒发当日的心情和感悟。次日“上线”, 自己的QQ签名有评价提示, 点击查看并进行回复, 顺带点击进入QQ空间, 传上生活照片, 撰写QQ日志, 设置访问权限, 再逛逛好友的空间、相册, 评价或是回复, 留言或者给好友进行印象评价……现实交流里人际性社会互动行为在QQ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切现实中的事物几乎也在QQ交往中呈现和得以复制, 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不确定的因素极大减少, 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的人际交流在这种形态里是富有人情味的, 情节完整, 框架明晰。QQ人际传播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一个部分, 如果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就是对生活的依赖和崇拜, 那么对于QQ这种网络媒介的依赖和崇拜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是否也等同于生活呢?

2.3 规避现实交往“尴尬”的风险

比之现实的人际交往, 以文字为信息负载工具的QQ真的就比现实人际交往的效果更好吗?一方面, 在现实的人际交流中, 目光接触、肢体动作、表情和语音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往往附加态度和倾向, 若有稍有辞不达意、表情不当, 便可招致现实交往的尴尬或失败, 而在QQ的世界里, 交流双方看不到彼此, 仅凭文字的想象去解读对方传递的信息, 那些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说交流者本身存在的交流障碍便因为这种“看不见”而化解掉了紧张等情绪, 从而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以完整、从容的方式去进行文字表达, 人们可以按照与自己认知一致的信息含义进行信息的解码, 以实现人际交流“理想中”的和谐状态。另一方面, 除了文字符号, QQ表情的嵌入也丰富了交流的手段, 这种看似模糊的图像符号却能以最简洁明了的姿态传递信息。例如表达“笑”的含义文字QQ表情里就有微笑、憨笑、大笑、偷笑等几种表情, 这些表情不但含义丰富而且还呈现出动态化的特色, 一些细微的设计和处理更加准确地表达出说话者内心的情感, 即便是在二人“语塞”状态下, 这些表情的使用也能起到缓解气氛、调节情绪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的戈夫曼的前后台理论中提及的前后台角色扮演那样, 在QQ和现实中, 一个人的性格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 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们身心发展处于个性化和自我认同意识强烈的阶段, QQ为其提供了心灵释放或是心灵庇护的场所, 在现实的台前无法实现的自我内在在“风险度”低和“安全性”高的QQ中却能实现幕后的华丽转身。“在这里人们暂时丢掉了平日在现实社会中经臾不离的生存面具, 实现了自我的短暂回归。”这样的网络媒介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诱惑, 使其“无法克制重复使用的欲望”。

3 认识媒介依赖的实质

麦奎尔等人建构的媒介满足了人们消遣娱乐、人际关系、个人认同和监视环境的需要, 人们对媒介的理解依赖、导向依赖和娱乐依赖也因需要的满足而逐渐形成。在大学生使用QQ的过程中, QQ弹窗里的网页新闻能为使用者提供外部环境里的一切信息, 每个使用电脑登陆QQ的人都会被迫“弹窗”而强制接触到媒介信息, 这时传播媒介成为人与外部世界最主要的中介;另一方面, QQ作为一种人际传播媒介, 满足了人际交流的需求, 同时它也具有行为导向性, 也就是使用者会普遍依赖传播媒介所提供的社会规范、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如上文提到的QQ签名和评价等互动行为;且QQ游戏、QQ音乐亦是大学生们经常使用到的娱乐消遣功能, 一个QQ就能整合性地实现人们依赖媒介所满足的各种需求, 令人惊叹的是它的传播界面只占据了电脑屏幕的一隅而已。在接触使用媒介的过程中, 人们一开始是基于上述各种情况的需要而主动地寻求媒介来满足自己, 接着由于使用的便捷和畅快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的提高, 对于上网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感则表现出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当这种依赖一旦形成, 对各种信息的需求就逐渐被对媒介本身的需求所替代, 本身使用行为的目标性的依赖转化为了非目标性的依赖, 比如惯性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QQ, 或者上网时即使在做其他事情也挂着QQ, 结实新朋友除了记下手机号码还会习惯性地加对方QQ号, Q龄长达5年甚至十年以上……这些都是大学生使用QQ过程中常见的上瘾症状, 即他们对QQ的使用以满足信息获取和人际交流为目的的初衷转变为了对QQ这种媒介工具本身的需求, 目标性的媒介依赖逐渐消解, 而非目标性的媒介依赖日渐成形, 媒介不再是工具, 而成为目的。

尽管QQ是被人创造出来的一种介质, 但是由于其功能的拓展和强大在不断地延伸着人体功能, 在渐渐地成为一个媒介化的“人”时, 也应注意到这种媒介对人主体地位的消解而产生的媒介异化。“异化”一词创始于黑格尔, 继承于费尔巴哈, 完成于马克思。它精确地描述出了大众媒介与人现代人的关系:媒介本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物, 是人们用以传播信息的工具性存在, 但媒介的发展 (如QQ功能的拓展:整合了咨询、监视环境、交际、娱乐等功能) 使其不满足于自身的工具性存在, 有了独立的可能。媒介借助其掌握信息流的优势与垄断资源, 获得凌驾于任何社会个体之上的地位, 传播媒介反过来成为支配控制人的主体。但是这样的压制不是媒介刻意安排的, 媒介是不会说话的, 而是由于人们的工具理性促成的。工具理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 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 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也即是说人们把工具当作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或者是方法, 但不关心这种“冰冷的”器械对人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有着怎样的意义。工具理性所导致的结果是使人成为媒介作用的对象, 而不再是主宰媒介的主体。反观我们当下的生活, 已经是被各种各样的媒介实体所包围着, 人们无法脱离其而生存:电话里存着上百个联系人, 一旦丢失电话, 自己的人际联系将处于“危险”之中;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 如果一天都不使用它们, 人们将处于信息隔绝的状态……大众就正处于这样一种被媒介所支配、包围的状态之中, QQ一己虽不能说明代表全部的媒介, 但作为大学生最常最主要使用的人际交流工具, 它还是发挥着其支配性的魔力作用的, 在前文中所阐述的种种QQ成瘾现状正揭示着这样的“异化”趋势, 媒介依赖或者说媒介成瘾的实质就是一种人的异化。那些频繁的QQ使用者依赖着自己之外的力量的一种‘物’, 把生活的实质投射了到这个‘物’上, 而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体验生活。

4 结语

QQ作为一种对现实人际交流的补充, 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际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调节作用。即便如此, 它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一方面, 除了正常的校园活动外所占用的时间外, 大学生们剩余可支配的时间都主要穴居于电脑屏幕或是寸大的手机屏幕前, 长此以往, 生理健康问题必将是一大隐患;另一方面, QQ交流具有随意散漫性, 交流双方并不能完全洞悉、掌握彼此在交流时的真实状态, 有时两个交流者只是漫无目的闲聊, 并不涉及具体的事件和内容;再者网络上的活跃和现实中的沉默反差也会使得那些孤僻的学生更加依赖于网络却陷入现实的“封闭”的状态, 阻断一切与外界交往的“心理”可能。这个时候的QQ就不是有益的人际交流形式的补充了, 反倒成了其人际交往的一把枷锁。

没有媒介, 在这个时代我们定当无法生存, 人类凭借聪明才智创造了诸多媒介以帮助其实现不同的目的, 然而面对走向“被控制”的事实, 人类又显得脆弱而无力。大学生是网络媒介使用的“大众”群体, 这个时期的人际交流是其个性特征和人生发展的重要节点, 对大学生来说, 辩证合理地使用网络媒介, 别让仪式性的使用依赖成为我们被媒介左右的常态是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宏观上来看, 媒介依赖所导致的人的异化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大趋势, 在这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前, 也不妨畅想一下, 兴许未来科技的发展能将我们带向“人媒合体”的新境地, 我们将作为自身的承担者把握生活的实质。

参考文献

[1]王宏, 陈小申, 张星剑.《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2]龚新琼.《关系·冲突·整合——理解媒介依赖理论的三个维度》.《当代传播》, 2011 (6) .

[3]中国联合市场调研网.《2009-2011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 2011 (6) .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2年 (7) .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篇2

对于聊天室的聊天来说,大多数聊天对象是随机形成的,双方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交流。因此,传播的目的不明确,传播的效果也不好。而通过即时传呼产生的聊天对象,常常是老朋友,相对来说,交流的目的和效果会更好些。

另一个特点是,在聊天室里,人际传播的网络十分复杂,并且具有不确定性。

网络媒质下的人际传播模式探究 篇3

一、魔力所在:腾讯QQ特性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上聊天, 一般是指通过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新浪UC、网易泡泡等手段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作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腾讯QQ, 原名OICQ, 是深圳腾讯公司于1999年2月推出的可以即时传递和接收文字、图片信息、语音、视频聊天、自由选择聊天场景、为对方播放音乐、视频, 并具有与手机聊天等功能的软件 (1) 。作为新兴的传播, 腾讯QQ具有如下特点:

1. 传播主体“个性十足”———随意性

QQ聊天时, 你可以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对方也可以拥有单一或多重身份并同时与你聊天。QQ名字只是一个代号, 在网络上, 彼此既可以选择避开对方的表情, 又不受物理环境的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 心理上的防护可以通通甩掉, 同时避免人际传播中面对面交流的紧张感, 遇到不想接触的人, 可以选择把其加入黑名单, 或选择忽略消息, 整个交流过程随意轻松。

2. 传播内容及效果“面面俱到”———丰富性

虽然只是靠单一的网络传播媒介, 但腾讯QQ整合了多项服务, 以2009版为例, 单QQ界面的服务就有:QQ手机短讯, QQ游戏、QQ浏览, QQ聊天室, QQ宠物中心, QQ企业好友面板, QQ空间等, 同时还有吸引广大的商业用户的TM功能。

其次, 它还打破时空距离, 即时交流。只要有一台电脑, 一根网线和电源, 上网打开, 它便自动和支持软件的服务器连接, 好友一上线, 头像就会变为彩色, 用户即可与其交谈。刚开始使用QQ一般是以文字聊天,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 用语音、视频聊天也逐步盛行, 人们同样可以通过声音、语调等手段来获知对方的性情、情绪等信息, 甚至有些还可通过视频聊天感受到对方的音容笑貌, 交互性更强。

二、区别所在:比较传统人际传播和以QQ为代表的网络人际传播

传统的人际传播包含有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两种形式, 言语传播主要指语言与文字上的交流, 而非言语传播则通常是指在一定交流环境中言语因素之外的, 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 (2) 。而网络人际传播与传统面对面传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 传播实体不在同一现场

在网络人际传播中, 交流双方实体不在同一现场。网民之间的交流借助的是电脑, 也正是因为需要电脑这个硬性的物质条件, 来上网QQ的一般都不是为了生理上的吃喝住行需要, 而是情感上的需求。这时, 交流双方都不在同一现场, 反而有可能创造一种双方合意的交流语境, 使网络人际传播具有与传统人际传播不同的另外一种真实感。

2. 传播情境的主观性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 传播情境强烈影响着人际关系和传播, 在很多情况下, 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而在网络传播中, 传受双方不可能处在完全相同的传播情境中, 他们之间所营造的传播环境主要是靠二者之间的语言、QQ表情等透露出来, 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很少, 一旦二者的交流出现断层, 他们可以选择离开、隐身等方式而不会陷入尴尬。

三、关于网络人际传播过程模式的思考

网络人际传播过程模式, 强调传播双方的互动性无疑是正确的。可是用在网络传播中,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便显得缺乏人情味, 网民仿佛成了“电脑”, 从前文对以QQ为代表的网络传播的分析来看, 笔者反而觉得下面模式能更明了地说明网络人际传播:

1. 这里, 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网民, 他们之间是一种相对对等的关系。

而且, 这里的网民之所以没有标网民AB, 主要是因为他们之间不断交换信息的缘故, 角色可以不断转换。所以在传播中, 网民本身就是自由的、分散的, 即使最后网络人际传播已经不是点对点, 而是点对面, 或面对面, 这个模式同样适用。

2. 双箭头, 是网络传播即时交互性在这里的完好体现。

在一方网民文字输入并发出之时, 电脑便能快速编码译码, 对方便能收到内容, 而这个中间间隔的时间又是相当短的, 它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多媒体互动传播模式。有人甚至提出人际传播是走了一条这样的路:面对面传播———多元化传播———回归“面对面”。现在的网络人际传播正是处于中间这条路段,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相关软件的完善和丰富, 网络人际传播的内容会更加丰富。

总之, 网络为人与人之间提供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平台, 在网络里的人际传播模式, 少了现实人际传播中种种限制因素的困扰, 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新形式化, 使网络人际传播和传统的人际传播在功能和效果上也是互为补充, 一个主观一个客观, 一个复杂一个简单, 恰好可以在时空、真实上互相弥补, 更好地促进交流。■

参考文献

[1]http://www.qq.com, QQ官方网站

人际情报网络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 篇4

竞争情报与信息服务课程论文

题目:

院系名称:管 理 学 院专业名称:班级:学号:B10111733姓名:周亮

人际情报网络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

人际网络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人际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企业或者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无形资源,。企业人际网络又分为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和企业外部人际网络。竞争情报是植根于人际网络中的一项社会活动。在详细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 充分揭示出广泛隐藏于企业人际网络中的竞争性信息,提出必须培育企业内部人际情网和企业外部人际情网以获取竞争情报;同时也提到在竞争情报收集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技巧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人际网络;企业人际情报网;竞争情报;情报收集。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种过程。国外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表明,企业想获得的竞争情报中80%的信息潜藏在企业内部。企业员工与外界的联系是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鉴于人际网络对网络中成员活动的影响作用,人际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竞争情报领域的青睐。1人际网络的构成人际网络,又称社会网络(HumanNetwork或SocialNetwork),是重要的非公开情报源,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工具。通常可以被定义为一组节点(个人或组织),通过一套特殊形式的社会关系(如友谊、买卖、相同的会员身份等)所形成的联结]。人际网络是由某些个体(个人或组织)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包含两个要素: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联系。两者互相依赖、互为依存。节点的角色属性(如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职位等)是客观的、显性的,较长时间内固定不变,便于测量与确定。节点问的联系(如个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企业问的供需链关系、战略同盟关系,企业与顾客间的关系等)却是主观的、隐性的、动态变化的,不容易被察觉到。

1.1节点

节点就是指网络中的个体或者机构,根据来源角度的不同,可将节点分为:外部节点,即企业外部的个人或组织;内部节点,即有可能和企业外部供应商、顾客、销售商等打交道的部门与个人均可成为企业的内部节点(见表1)。

就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为例,内部节点常常被忽视,但很多外部节点往往是通过内部节点与企业发生联系,通过企业的内部节点可以侦测外部节点的相关信息。另外,企业内部节点及彼此间的联系往往隐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而且内部节点的创建和管理成本远远要比外部节点小。

1.2联系

联系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构成了人际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正是基于彼

此之间的联系,网络内的节点才能互相关联,发挥各自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亲属、朋友等角色,组织与组织之间通过咨询、合作等关系,形成彼此之间的联系。根据节点间联系的不同,可以把人际网络分为友谊网络、咨询网络、信任网络和工作流网络。如下图。

友谊网络是以节点问的相同爱好、频繁交流为基础,保持亲密关系而建立的人际网络,如亲人、朋友。节点间通过语言、肢体接触等方式巩固彼此问的联系。咨询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组织在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中遇到的问题而建立的人际网络。节点问通过签订合约、履行职责的形式实现联系。信任网络是个人或组织为追求共同利益、相同日标而达成的基于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而建立的人际网络。节点间主要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等正式文件的方式形成联系。工作流网络是组织为了促进工作流程中各环节的交流与合作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节点间依靠传统的层级管理或合作协议来维持联系。

2人际网络在企业竞争情报中的作用

普赖斯科特先生在为《竞争情报丛书》所写的序言中将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机制作为西方竞争情报工作实践的4项经验之一。我国的包昌火研究员提出人际网络是竞争情报的重要平台,即平台论思想。晏创业博士认为竞争情报活动是嵌人人际网络的一种社会活动。笔者认为人际网络对于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联系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桥梁。

2.1竞争情报收集阶段——核心节点

人际交流作为人类交流的主要模式,是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竞争情报中的四分卫法就是通过人际交流获取情报的重要方法,由人际网络中节点间联系架构而成的网络结构也是重要的情报源。面对覆盖范围较广的信息来源渠道,人际网络的相关理论能够辅助企业识别出最有价值的情报源,找到切人点开展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工作。

劳曼等人提出了确定网络界限的两种途径,即唯实论途径(realistapproach)和唯名论途径(nominalistapproach)唯实论途径注重各个行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界限。唯名论途径依赖于网络界限确定自己的理论偏好。由于网络内的节点变动比较频繁,其数目往往很难确定.使用唯名论途径的网络确定者通常自己给出边界的标准,根据这种标准。大体上可以确定哪些节点可以纳入网络之内,哪些不能。人际网络的研究者常常根据行动者之间的相对互动频次或者关系密度来确定网络的界限。参照这些理论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情报源,识别与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相关的“核心节点”。在此基础上,企业员工才能明确对企业有价值信息的来源渠道,使企业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从外界吸取对企业有影响的情报,并转化为企业的价值。

2.2竞争情报分析阶段———提供基于相似性角度的新分析途径

企业竞争情报的来源非常广,除了内部成员外,企业还可以从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等外部节点上获取大量的情报。由于信息的流通,这些情报源之间互相联系,使得企业所获得的情报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加之情报的量大,对这一部分重复情报的辨别与筛选势必会加大企业竞争情报分析的难度。例如,有些企业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某些部门的成员全部拥有相似的背景和经历(如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或同一个争业等),总是使用同样的假设和分析工具来评价某种观点这虽然能增进成员问的了解和沟通,提高管理效率,但也会造成企业整体的惯性思维,缺乏创新性。同时.情报源的相似性容易导致情报的多余,而非互补,造成情报偏差的出现,增加竞争情报分析的工作量。实践表明,在个体所熟识的人群巾进行深度挖掘往往会得到更多相似信息。因而,从人际网络的相似性角度分析企业所获得的竞争情报,能够降低重复情报}lj现的可能性,减少竞争情报分析员对情报的筛选与甄别工作。人际网络的相似性越低,就越能提高获取相关情报的可能性。另外,从相似性较低的情报源获得的资源可以使竞争情报分析员比较不同来源的情报,并评估其准确性。

此外,为了从各种情报源巾提炼出对企业有用的情报,不仅需要竞争情报分析员、竞争情报部门的努力,还需要高层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域专家及企业人际网络内、外部的其他节点的参与。实际上.竞争情报分析所得到的成果是文献资源和人际资源、文献交流和人际交流的结品。

2.3竞争情报服务阶段——连接隐性知识服务

在竞争情报服务阶段,人际网络通过把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联系起来,能够为企业提供隐性情报(隐性知识)。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竞争情报活动可以发现:竞争情报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知识与情报相互交流与转换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知识管理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以获取和共享存在于个体或组织巾的隐性知识为目的,即绘制“谁拥有知识”和“如何找到拥有知识的人”的知识地图的过程。而这恰好是人际网络应用于竞争情报领域的根本目的所在。人际网络巾的节点不仅能够通过彼此间的联系传递信息,节点自身也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如企业员工的工作经验),而节点间的联系是传递知识的途径,也是隐性知识的来源之一。

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指出:不同群体问的沟通有赖于两组织巾各有一名成员相互认识,而形成唯一的一条通路即“桥”,桥这种跨越群体的弱连带关系是通向有价值资源的关键,可以传递信息与知识等资源。罗纳德·伯特(RonaldBur1)在结构洞理论中探讨商业机会的逻辑时提出:作为“桥”这样弱连带广布的人,最容易发现甲地之有与乙地之无,并居问操控搬有运无.从而获得商业机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拥有竞争对手所没有的情报,“桥”这样的弱连接就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银行与企业之间高层管理者的兼职就反映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而对于企业的实力、近期的规划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人际网络是获取、分析和交流非公开信息和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实现对企业中隐性情报的识别、搜集、处理、利用和管理,使其巾的隐性知识最大限度服务于企业。IBM用人际网络改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

知识是企业进行决策、制定竞争战略的关键因素。下面以IBM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如何利片J人际网络从内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除了联想到数据库或应用手册等信息资源外往往还会透过其人际关系以获得所需信息。基于此,IBM知识研究所设计了“KnowxAccessxEngagexSafetyxNetwork”网络模型.并提出了有助于提高网络节点问协作的几种干预。

通过考察网络的4个因素可以判断什么是阻碍知识共享的普遍因素。一旦鉴别出来这个因素,就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1)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有助于组织巾的成员对彼此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谁”有哪方面的知识,知他人之所知,并可以要求及时地获取他的知识。

(2)互相读取、彼此交流。单纯的了解并不能帮助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有别于文件或数据的传送,只有拥有知识的人积极地帮助缺少知识的人思考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知识创新。组织成员问互相读取、彼此交流有助于需要帮助的成员评估哪些人会积极地和自己交流.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3)安全感。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系具有一些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影响交互中出现的学习和创造性的程度。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咨询信息时,这个人自然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求助对象的攻击,因为这一行为暗示着无能力和依赖。因而以安全或信任程度为基础,可以为组织成员间知识的探讨和创新提供空间。组织成员以安全或可靠为特征的联系能够提高组织知识创新的能力。

分析组织内的这些因素,可以了解组织成员彼此对对方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理解,评价组织的整体凝聚力;识别网络巾的中心人物,以理解组织中对知识刨新和应用方面最有影响力的人;了解那些没有和网络直接联系的成员,因为他们可能代表没有充分利用人际网络资源的个人.是组织知识交流与创新的突破点所在。

网络的四要素分析,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而且还适用于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以更有效地做出决策、制定竞争战略。

4结语

正是人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使得我们认识到“知识管理”与“合理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相通的。这也是“先进事物常常是相通的”的很好体现。当我们把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实践的指导思想时,便自然地将实践性极强的竞争情报工作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了起来。加上我国社会成员问的联系主要建立在由亲缘、地缘等决定的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因而人际网络携带的信息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较之两方社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并南技术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知识、人才的竞争,因此人际网络也将会在企业竞争情报活动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包昌火,李艳,竞争情报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30-172·

【2】王翠英,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初探,科技情报开发,2005(6)

【3】晏创业,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人际网络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5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篇5

2008年11月,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网络调查显示, 58.1%的中国网民上网一定要打开QQ或者MSN等即时聊天工具, 以实现与他人的联系与沟通。可是, 当打开这些即时聊天工具之后, 很多人选择隐身。“隐身族”一词一度在网络上流行, 并成为很多贴吧、论坛的讨论热点。网民大多围绕“为什么要隐身”进行讨论, 但众说纷纭。网民的热讨, 折射出他们对网络社交的焦虑。笔者认为, 隐身是人际交往的结果, 同人的交际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QQ隐身”的心理学探析

1. 窥视心理

窥视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暗中观察、偷看。窥视心理是指通过窥视别人的隐私获得一种快感和满足感。弗洛伊德说过, 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 而这种欲望从未减弱过。QQ隐身为人们提供了暗中观察的机会, 灰暗的头像制造了不在场的状态, 可实际上大多数隐身者都不会忽视他所关心的内容。他们打开群消息来了解大家关心的话题, 浏览别人频繁更新的说说和日志, 来推测他人的性格、喜好和生活状态等等。网络交往关系的脆弱性使人们更心安理得地以超然物外的心态来审视他人的行为, 从中获得快感, 满足自己的窥视欲。

2. 控制欲

心理学家、专栏作家孙未在接受CBN采访时提到, 人们对隐身的需求, 恰好是为了在人际交往之中寻求主动或者在竞争和战斗中占据优势地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对隐身的渴望, 首先源于人内心深处的控制欲, 当把QQ设置成为隐身状态时, 你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主动选择聊天对象进行沟通, 而当别人发来QQ信息的时候, 若不想回复, 可以以不在线的理由来拒绝。“你在明我在暗, 一切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隐身能给人一种旁观全局的感受。

3. 被动接受心理

舒茨的三维理论提到, 人际交往中有被动接受的需要, 具有被动接受需求的人表现为内心的自卑、孤独与矛盾, 他们希望别人关注自己, 却不会选择主动交流。当在线的时候没人找, 只能以“隐身别人看不见, 所以没人搭理我”的理由来宽慰自己, 以高姿态来掩饰自己的自卑, 但却时刻期待着别人的关注。在这里, QQ隐身表现了一种欲擒故纵的交际策略, 即明明期待他人找自己聊天, 却故意隐身起来, 表现出一副怕被打扰的样子。而当自己隐身却还能接到朋友发来的QQ信息的时候, 被动接受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4. 社交恐惧心理

社交恐惧心理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之中, 严重影响日常的交往活动, 为了避免尴尬, 只能选择沉默。“QQ群里大伙聊得热火朝天, 自己说话怕没人注意”, “事业生活不顺利, 在线怕别人问起”, 这些都是社交恐惧的表现, 因此选择QQ隐身, 制造不在现场的状态, 用隐身来保护自己的形象。

二、如何看待QQ隐身行为

网络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其传播主体依然是具有真实物质存在的人。因此, 现实人际交往的各种心理因素对网络人际交往依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人的交际心理会以具体的行为方式在网络上呈现, QQ隐身行为正是现实人际交往心理同网络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积极的方面看, QQ隐身恰好反映了人们对网络交流、交友的态度在不断成熟, 网民对待网络聊天更理性了。从刚开始时的疯狂聊天, 到后来的低调隐身, 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不断加深, 好奇心不断消退, 更愿意把它当成沟通联系的工具, 在必要的时候QQ联系, 没事的时候隐身。同时, QQ隐身体现了交往的选择性,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性地交流与吸收, 而不是像靶子一样, 被动地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从消极方面看, QQ隐身会加剧人际交往中的不良行为。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心理的驱使, 在现实生活中受到限制, 网络的隐匿性使人的控制欲、窥视欲、好奇心理等等挣脱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 在网络交往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但当人在自身欲望和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 会导致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的降低, 引发和加剧某些不良的行为, 如想方设法破解别人空间的访问权限, 窥探他人隐私。

总的来说, 网络确实在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但是人的心理依旧是影响交际行为的重要因素。对于现代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不应仅仅归因于媒介技术的发展, 而更应该从人的现实心理出发, 来认识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目前, 网络人际交往尚处于探索阶段, 还将面临众多的问题, 这要求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增强道德自律, 避免不良行为在网络上加剧。

摘要:近年来, 网络人际交往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交往方式之一, QQ作为一种在线聊天工具, 在网络社交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很多人在登陆QQ的时候选择了隐身。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 探讨“QQ隐身”产生的原因, 试图引导人们对网络交际行为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交往,QQ隐身,心理学

参考文献

[1]申凡.网络传播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篇6

在互联网世界里, 首个公认的网络表情被确定在1982 年9 月19 日11 时44 分: 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 因为苦于无法甄别学校电子公告板(BBS的前身)上的信息是严肃的通知还是恶搞的玩笑,不得不建议讲笑话的人用-)和:-(这种简洁的标识来加以区分。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不论哪一种语言文字,清楚表达编码者意图的诉求与掌上的小屏幕所希望的简洁性之间都存在天然的矛盾。 此外,社交软件所期待的即时回复诉求也与在手机上打出这些字词所需的时间耗费又构成另一对矛盾。 而表情符号,恰好可以起到平衡这两种矛盾的作用。

孤立的“呵呵”二字很容易结束对话,但换成一个可爱动态的傻笑表情,显然更善意,更有利于交流的进行;而像网络视频聊天,虽然也可以即时传达感情思想,但由于太过真实,一方面失去了网络虚拟交际的朦胧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泄露沟通者的隐私。 相比较而言,网络表情符号达到了同样好的交流效果,也让人更乐于接受。 表情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的,受众可以创作出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也可以通过专业的软件来输出。 “一个具有情感意义的网络符号是用几个简单的标点符号拼凑而成的, 却带来了自身所独有的符号意义, 俨然一个游戏般的创造仪式。 这种赋予意义的创造游戏,以自我想象的无限空间,愉悦精神的强大动力刺激着网络大众。 ”

一、emoji的流行:忽如一夜春风来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方兴未艾,ios和安卓两大手机系统的普遍应用以及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流行,使得网络表情成为网络人际交流(一对一或者群聊)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而当下全世界最火的网络表情,非emoji莫属:emoji第一次作为一种符号获得年度词汇的殊荣。根据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 《第15 届英语使用调查报告》 所提供的信息,emoji的心形图案被选为“2014 年度单词”,每天使用频率过亿次。 市面上各种emoji拖鞋、emoji套装、emoji枕头、emoji美甲更是大行其道,甚至有人尝试只吃emoji中所有的食物和饮料并得以生存。 有人用emoji表情符号逐字翻译了整本《爱丽丝漫游奇境》,emoji一词也于2013 年8 月被收录于《牛津词典》在线版。

“ 绘文字” (emoji) 一词来自日语, 意为 “ 图形文字”。 人们在短信或推特里最常用到的绘文字大约有600 种, 它们都能在ios或安卓系统的手机内置字符里找到。 emoji这个词来源于日本语里的绘(e=图片)文(mo=写)字(ji=字符),是一套起源于日本的12×12像素表情符号,在20 世纪90 年代由NTT Docomo公司的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创作。 emoji的设计最初是为了能在消息对话中, 相较于传统的纯文字或者简单的表情,提供出更丰富的感情色彩,让对话不至于被曲解。 它最初在日本流行,之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以一定标准写入了Unicode(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在邮件、网页、手机和电脑操作系统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emoji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因为网络、短信这些通信工具虽然能让人们随时随地交流,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感情色彩。 面对面交流或打电话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神情、语气感受对方的情绪,而冷冰冰的短信、邮件、聊天信息虽然便捷,却容易造成误解。emoji既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的面部表情和体态的模仿及再现,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创造,对于情绪和情感的表达细腻、夸张而又不失真实。emoji不同于一般的贴图或符号表情,简单性、多样性和拟物化使得它具有更强的可玩性,所以可使其传播广而快。

emoji和QQ表情或其他表情符号不同的是,它不光只有用来表达情绪的符号表情,还有如鲜花、建筑、人物等与现实世界对应关系的符号,从而构成了一种比较严谨的符号体系(见图1)。 这让emoji超越了一般表情的表达能力,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更重要的是,相比起火星文来说,emoji更容易被不同背景的人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emoji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美国的《纽约客》杂志在2013 年一篇名为Do you speak emoji(《你会说emoji语言吗? 》)的文章就说明了emoji的通用性。 2015 年4 月9 日, 苹果公司正式发布ios8.3 版本,进行了300 多个表情符号的更新,而这些更新主要围绕着肤色、性别、国家等进行更新,以解决在不同地区人们面临的对emoji的争议和压力问题。 此事让emoji从日本登上国际舞台,流行于全球,但也让emoji从另外一个角度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

不可否认的是,emoji表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符号,跨越语言障碍,建立起别样的沟通。 可以说,在社交媒体的交流中已经离不开emoji等表情符号了,表情符号的用与不用、用什么、恰当不恰当都对表意产生不同效果。

二、表情符号爆红的三大因素

笔者对emoji在全世界范围的爆红总结出三大因素:传播技术、传播者(使用者)与传播效果。 其中,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是基础, 传播者的模仿及社会认同心理是核心, 传播效果的双面矛盾性是其生命力所在。 如图2 所示,三个因素互相影响:传播技术为符号表情的诞生及应用提供了保障, 并产生了相应的传播效果, 而传播者的使用和传播效果反馈会进一步令传播技术做出改进(如苹果公司新推出各色人种图标);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互相影响,不同符号的选择、使用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其中的要素又各有社会化的含义。

(一)传播技术

1.网络化时代与社会媒体

以我国为例, 网络的普及与高使用率从数据方面可见一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5 年2 月发布《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即时通信服务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手机端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14 年12 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5.08 亿, 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化时代与手机时代, 这为网络表情的传播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与广阔的空间。

以微信、QQ、 微博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兴起后,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再次以一种新的形式激活了人际传播。 新形式的人际传播是以网络为中介,在传播方式上有别于传统的人际交流。 在面对面交流中,副语言对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如穿着、体态、语气、音量、面部表情等。 “一图胜千言”,新媒体时代是视觉时代,是读图时代。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可视化的信息显然更有效率。 在跨文化情境中,不同的语言文字需要翻译并且不一定能准确及时, 而图片或符号在多数情况下却可以突破信息传递中的语言障碍。 也曾有学者提出“视觉语言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说法。 网络表情符号以其简洁、有趣、通用为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 在社会化媒体与网络化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技术的影响

网络成为人类交流工具的同时也具备了一种虚拟现实心理空间的功能。 “虚拟现实”的意义在于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思维空间和传统符号空间的内在突破和超越。 随着人类不断运用符号来扩大和超越现实世界的边界,他们的思维与视野也在不断地扩展。符号化思维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它赋予了人类一种新的能力,一种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 正是在这种能力的运用中, 人类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世界。 虚拟现实使人不再单纯地生活在一个物理宇宙之中,而是同时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网络表情可对使用者产生生理上的影响, 这一点为其爆红提供了科学上的依据。 发表在Social Neuroscience(《社会神经科学 》)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也开始将表情符号视为真正的脸部表情。 研究发现,大脑在看到笑脸表情符号:)即冒号和半括号时能激活大脑枕颞部分在看到真实世界人类表情时做出相同的面部识别反应。 这种反应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后天获得的。 但并非所有的表情符号都能激发大脑神经反应, 这需要根据熟悉程度而定。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 表情图标比文字更直观生动,而且“萌”态可掬,因此可在非面对面的交流场合起到“软化、缓和”的作用。 这也是它广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 另一项研究对比了网上人际交流与传统的面对面交谈。 瓦尔特和伯贡对16 组面对面传播和CMC使用者进行了长期的、 反复的有关人际关系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这两种不同的交流方式之间差异很小;(2) 面对面传播和CMC的使用者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人际交流中达到同等水平的亲密关系;(3)由于交流方式的不同产生的差异较少;(4)使用电脑进行交流的人, 实际上比面对面交流者更专注于发展社会关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进一步依赖,使人类日益依赖于一个远离人类心灵的中介化、 形式化和技术化系统, 人们判断生活的标准也日益服从于一种技术规范和数字化标准,代表着一种“离心的生活”。 真正的网络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学概念,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对传统的社会规则、 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造成强烈的冲击,它逐渐演化成一个心理概念。 网络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体应用工具和载体, 已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依赖品。

(三)传播者

1.场域及其影响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了“场域”的概念,“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 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 总体而言,它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 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 也包括他人的行为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在人们相互交往时, 现实社会中的那些各种各样的、显著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种族、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等,而人际传播在通过网络传播时会出现变异现象。 1987 年学者库尔兰和马库斯提出“线索消除论”,认为网络人际传播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中。 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渴望像日常交际中那样看到对方的表情,及时了解对方的感受。表情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了类似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的场域,在交流时起到制造气氛、补充情感的作用。 另外,有学者提出“网络符号从创造意义到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都带有网络大众渴望自由和轻松的情感寄托,都有与游戏、娱乐相联系的文化享乐主义趋势”。

基于988 份网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对于“您在跟别人发送网络表情符号时期待别人的回应吗” 的提问,38.9%的人选择了“比较期待”;对于“如果别人对您发的网络表情符号经常不理睬, 你会继续再发送吗?”,41%的人选择了“不会”。由此可见,网上人际交流时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所处情境和对方互动的影响。

2.模仿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

对于人际传播模型和过程,薛可、余明阳(2007)认为人际传播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即两人之间的传播、小群体传播和公众传播。 而网络表情在这三种类型中应用都很广泛。 以我国目前主流的社交软件微信为例,无论是一对一聊天或是群聊、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中的某些文章中,emoji表情随处可见。而在这种现象中, 模仿心理与社会认同心理对于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起到了潜在的推动作用。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刻意模仿和潜意识模仿在人际传播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 六十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道拉德在《社会学习和模仿》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 模仿对方的行为包含寻求认同的意味:当网络表情最初使用并流行开来之际,传播者通过模仿可获得社会认同感。 “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是网民交际的内在心理需要,也是视觉文化发展趋势与读图时代表达和审美的需要,更是新一代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寻求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在互联网出现伊始, 以网络为中介的人际传播因为种种技术问题而造成非语言符号的缺失。 有学者认为,缺少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某种情绪、展示个性、实施控制或者展示感召力,交流者虽然享有更多自由,但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展示个性。 网络表情符号提供了张扬个性的机会, 而使用同一类型或同一种意义的表情符号又可以提供与对方同在一个场域并得到社会认同的心理感受。 有学者认为,青少年特有的叛逆和张扬个性心理,可以通过网络表情符号来赢得别人的认同,展现自己的风格和品位, 这一事例便说明了表情符号在获取人际认同方面的作用。 网络上的人际交流,可以突破空间、时间、场合和身份的限制,通过聊天时建立的虚拟私人空间, 可以获得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建立和得到的认同感。

(三)传播效果

1.意义的矛盾性:横看成岭侧成峰

人们创造出表情符号后, 却又被它的意义所束缚,不得不去知晓这些符号的意义。emoji等网络表情符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类似于文字中的标点符号,所以,如果要全面理解对方的信息,就要正确解读它们的含义。 尽管emoji越来越通用,但人们理解它的方式却并不一致。 技术解决了符号的传递问题,但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却依赖每个人的大脑及大脑里关于客体的参照系。 而表情符号的丰富性、文化差异性都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正如它的发明者Kurita所说:“我很想知道它们的使用程度以及地域上的细微差别……可能有一些东西只有日本人才理解, 或者只有美国人才会懂。 ”

一个笑脸可以表示愉快, 但也可以仅仅表示礼貌, 或者是表示讽刺的邪恶的笑, 甚至表示无话可说。 若没有谈话的背景和对谈话中双方的了解,就很难猜测某个emoji背后的意图。 俄国语言学家巴赫金认为:“意义并不存在于词中, 也不存在于说话人或听话人的灵魂里, 意义是说话人和听话人进行互动的结果。 ”这些分歧可以用传播学上的“符号互动论”来理解。 米德认为,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地赋予的, 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是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的,不是绝对不变的,加之文化背景、生活阅历的不同, 对同一个文字或符号的理解都不会完全一致。 emoji虽然被广泛使用,但也会出现“图不达意”、误解图标的状况,但这反而是emoji的生命力所在。

2.模糊性:距离产生美

针对众人大规模使用emoji的情况,《纽约时报》的Jessica Bennett写了一篇总结众人大规模使用emoji状况的文章,以及众人对这种现象的反应。 有的人觉得符号太小,阅读起来困难;有的人则一直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背后的意思;有的人觉得emoji现在的表达方法还比较粗糙;有的人觉得emoji包含的表情符号太少,这限制了它的表达能力。

《隐私已死,还是我们误解了隐私? 》一文写道,为了在社交网络上保护自己的隐私, 美国青少年通过创意使用代词、身边人才懂得的笑话、歌词等文化上的工具,达到能够跟朋友任意交流,却又让别人看不明白的意图。emoji也是这种“社交密写术”之一。绝大多数表情图标表意直白, 但也有少数图标曾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困惑和误解。 例如,北美的用户无法理解为何日本人会在表情图标中设计一坨 “微笑的大便”。 事实上,在日本文化中,“金大便”被视为好运的象征,因为日语“大便”的发音与“运气”相似。

当下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是, 有时在即时的信息交流时, 双方或群聊时会经常发送一些没有特别意义的表情, 仅仅是为了说明在线或者是在参与对话。 在其他人看来,这些表情符号的意义是模糊的、无法解释的。 但这样的用法却不妨碍交流,可以说,这种模糊性反而是表情符号的魅力所在。 表情符号的使用偏好也受文化、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emoji可谓东方文化语境下的产物:“东西方思维方式对峙性的显著特征, 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性,东方的思维方式体现整体性、具象性、辩证性、主观性、模糊性和思维的顺向性;东方比西方更为含蓄。 语言学家Tyler Schnoebelen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emoji是模糊的,语言本身就是多义的。 “emoji是新事物,所以它们并没有完全被传统接受。 但是它们和我们了解的许多事物的性质是一样的。 就像仅凭一个词语或者大笑判断意思一样,根据一个符号作出判断是相当危险的。 ”

3.传播局限

人的表情千变万化、 丰富多样, 模拟毕竟是模拟,比如“笑”的表情又可以分为多种细微表情,全都用图标来表现,目前看来是不现实的。 表情符号相对于真实表情做了很大程度的简化,相比起照片,符号的真实性与可还原性更低;而比起文字符号,表情符号虽然包含更多信息,但由于使用过程更加独立,在符号所维持的“向心力”不足时,其带有的人文含义也更容易变化。

表情符号的使用局限性,部分是由即时信息的使用而带来的。 即时信息指可以在线实时交流的工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线聊天工具。 在问题“有因为不恰当地使用网络表情符号造成误会的经历吗?”的回答中,39.4%的受访者选择了“有过”。即时信息有一种“浓厚的社区气氛”,因为双方一般都在“好友名单”上或是亲密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气氛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沟通区域。 而在关系不是很紧密的人之间或在严肃场合,表情符号就没有文字适合交流, 并且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与网络流行语相比,丧失了口语传播空间。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的“在和哪类人群聊天时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表情符号( 多选)” 的选择中,91.5% 的受访者选择了 “ 朋友”,而1.6%的人选择了“领导”,10.1%的人选择了“陌生网友”, 可见表情符号的使用更依赖于现实中关系的亲疏等级。

三、结语

表面看来,网络表情符号是高科技的新产物,有人甚至认为其引起的效应可能会在网络上发展为一场代替文字的革命; 但在研究人类文字和语言的专家看来,它更像是一种对原始的回归。 人类最初的记事方式就是用简单的图案和符号, 象形是最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 象形广泛运用于中国汉字、古埃及文字,到今天仍是人类最直观、最常用的创造符号的方法。emoji等表情符号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是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拼音文字和会意文字的区别。 拼音文字和会意文字对于文化的影响不同, 用拼音文字书写的词汇以其简单性牺牲了文字本身的丰富意义, 后者在埃及的圣书文字和中国的会意文字中得以保存, 但与之相并存的是严密的家族网络和部落式结构。 也就是说,就某种程度而言,在使用会意文字的文化传统中,个人的确受到较大限制, 不容易从传统世界转入以线性逻辑为特征的视觉世界。 在数字媒体出现以前,人类的语言媒介系统先是由口语、身势语、有意义的图案和符号为基础,后来出现了文字系统,使信息和文化不再难以保存和难以复制。 自此之后,以“口语—文字”为核心的媒介形态就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表情符号的广泛传播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麦克卢汉有关“地球村”的预言。 在他看来,“地球村”指人们的交往方式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 表情符号在社交媒体的火爆,有时候反而显得文字语言冗余。 “在网络沟通及时便捷、表情符号又高度发达的当下, 人们越来越少地深思熟虑、 再三斟酌、反复推敲一个情绪的表达,我们越来越习惯把情感表达让渡给表情符号, 把自己变成一个在电脑屏幕前表情冷漠而在网络世界里热情奔放的怪异动物”。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篇7

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说过:“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做出这样的结论:除了正常语言之外, 其他一切自主的传达观念的方式, 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 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做媒介。”按照萨丕尔的说法, 如果有声语言是商品, 那么无声语言就是货币, 货币没有商品做保障就一文不值, 也就是说无声语言如果没有有声语言做依托, 那么也就毫无意义了。所以, 人们日常使用的有声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正是由于这些有声语言的存在, 其他的符号才成其为符号, 才成其为有意义的代码。

一、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与准则

在传播交流中, 我们是传播的主体, 这个主体在单向传播的语境中是发话人, 在双向传播的语境中, 我们既是发话人又是受话人, 总之, 我们日常的传播活动主要就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当然, 社会学告诉我们, 我们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 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 也便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与语言表达。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指出:“语言的运用与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结构间存在有规则的联系。”因此, 无论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即使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准确使用,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适度的研究与学习, 否则, 我们将不能准确把握语言符号的使用规则, 便会使受传对象不舒服、难以接受, 甚至反感。

例如: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个人大摆筵席宴请宾客。时近中午, 还有几个人未到。他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话, 有些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 那我是不该来的咯?”于是起身告辞而去。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 连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其他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 看来我是该走的!”也纷纷起身告辞而去, 最后只剩下一位多年的好友。好友责怪他说:“你看你, 真不会说话, 把客人都气走了。”那人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们。”好友一听这话, 顿时火冒三丈:“不是他们!那只有是我了!”于是长叹一口气也走了。

这个人就是因为没有准确的把握住语言符号的使用规则, 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由于语言符号使用的不准确, 造成词不达意, 传达到受众那里, 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误人误己。所以, 我们要在了解了语言符号的重要性后要学会准确运用语言符号, 这样才可以准确的传情达意, 才会事半功倍。

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准确运用语言符号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借用著名语言学家格赖斯的“会话四原则”来说明语言符号运用的基本准则:

1、数量, 提供适量的信息:根据需要提供信息, 不要提供不需要的信息。

2、质量, 尽量说真话:不说连自己都认为是谬误的话, 不说缺乏充分证据的话。

3、关系, 说话内容与说话的关系, 也就是说话要切题。

4、方式, 表达清楚明了:避免表达含糊、有歧义, 讲话要简要有条理。

我们可以把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准则看作是“四个向度、四个角度、四个标志”, “质、量、关系、方式, 这四个概念可以说是对话情境的四个层次, 处于内核的是‘质’, 处于最外延的是‘方式’。”格赖斯的这个用语规则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遍意义上的。只要我们在使用语言符号的时候遵循以上四原则就可以准确的传情达意, 事半功倍。

二、语言符号在广电语言中的作用与准则

足以见得语言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更不要说是在具有广泛影响意义的大众传播中了, 这里着重通过大众传播中较为重要的广电媒体传播来提出几点适用于大众传播中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语言符号的使用规则。

1、话语的有效性

话语的有效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但我认为重点还在信息的丰富性。在表达当中必须紧扣栏目所界定的话题为受众提供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主持节目不同于谈心聊天, 不能没话找话、废话连篇。主持人应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平台, 有效的传播信息、交流观念、沟通感情。

如《东方之子》采访吴青, 主持人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有首诗这样写道:“女人幸福的钥匙, 女人自由的钥匙, 让上帝自己丢失了, 伟大的战士们至今还在寻找。”在妇女解放和妇女发展的诸多问题上, 妇女参政是最敏感最深层的一个话题。问题在于妇女参政应是积极的、主动的, 而不是生硬的、被动的、按比例分配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一连四届十年当选人大代表, 深受选民的信任, 她的母亲冰心老人曾幽默地抱怨她说:“你总是出去为人名服务, 好像我就不是你的人民了。”

这个例子中的四句话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书卷气息的开头符合了吴青大学教授的身份, 同时还点到了“妇女”这个采访方向, 紧接着提到了妇女参政这个看似敏感的话题, 同时表达出不应是“生硬的、被动的”, 最后还包含了吴青四届人大代表、深受选民信任、是冰心老人的女儿、尽职尽责的完成人大代表义务的等等信息。

2、话语的可接受性

我们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 要意识到传播永远都不可能仅仅是单向的, 最终都应是双向传播, 应该将语言传播与交际、受众、传播效果结合在一起。所以, 主持人的话语应该具有可接受性, 应该做一个“善于传播的主持人”。

可接受性体现在多种方面, 如:礼貌、谦逊原则, 适宜、得体原则等等。主持人应该将受众作为朋友, 从心中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与他们平等交流。

例如, 有一次广播电台某热线节目, 当听众电话好不容易接通后, 表达其内心激动情绪时, 主持人却极其不耐烦冷冰冰的说:“好了, 快点, 赶快说答案吧。”这位主持人的语言连最基本地礼貌、礼节都不符合, 更何谈对听众的尊重与情感呢?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注重话语的可接受性使交流与沟通顺畅、和谐。

大众传播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探讨, 他们大都指出大众传播的基础还是人际传播, 而人际传播的根本在于语言的双向交流。语言的双向传播不仅包含着有声语言, 还包含着无声语言,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所探讨的语言符号。因此, 语言符号无论在人际传播, 还是广电传播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常我们有一个误区, 认为大众传播一定是媒介的传播, 其实,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社交沟通等等都是大众传播的一部分, 已经属于大众传播的一部分了。因此, 我们应该意识到语言符号的重要性, 了解什么是语言符号, 掌握语言符号的使用原则, 争取做一个懂得传播、乐于传播、善于传播的新时代传媒人。

摘要:在人类传播过程中, 最便利、最通用的符号便是语言符号。语言不仅是最初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 而且也是最基本的媒介。因此语言符号不仅在人际传播, 而且在广电语言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其中语言符号的价值和作用又是怎样体现, 它的内涵和外延有何变化, 本文将试图解析。

关键词:语言符号,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广电语言

参考文献

[1]萨丕尔.语言论 (中译本) [M].商务印书馆, 1985:19.

[2][美]约翰·甘柏兹.《语言共同体》详见《社会语言学译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3][英]杰弗里·利奇.语义学 (中译本)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4]俞建章, 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篇8

关键词:医患关系,期待违背理论

近几年来, 国内各种医疗纠纷, 尤其是极端医患冲突事件频发, 哈尔滨市实习医生王浩被杀、北京市徐文医生被砍等事件的发生, 使医患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门诊中的医患人际沟通为切入点, 基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 考察医患之间的相互期待, 从而寻求改善医患间的认知和理解。

医患关系和期待违背理论

总的来说, 医患关系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关系、社会关系。广义来看, 医患关系中的医是指包括医生、护士、药检与管理等人员在内的医务人员群体, 患是指包括患者和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亲属、监护人员以及其所在的工作部门、单位等群体。狭义来讲, 医患关系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陈自强, 2005) 。本文主要研究狭义上的医患关系, 即医生和单纯的患者之间的关系。

人际沟通在医疗领域是极为重要的, 很多研究发现, 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照顾和健康结果 (Greenfield, 1985) , 那些善于提问、善于表达关心、善于讨论自己健康经验和乐于表达自身喜好的患者, 能够在与医生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和保证 (Sharf, 1990) 。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 沟通与期待常常在一起被研究, 期待违背理论认为 (M.Burgoon, 1974;Burgoon, 1990) , 在同一个社会中, 基于相似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规范, 人们对于某一个群体会有着相对统一的期待标准, 当该群体的实际行为与期待有所违背时, 如果该行为是正向的会更受欢迎, 如果该行为是负向的则会产生更加负面的评价。本研究认为, 在中国的医疗环境中, 也存在医患之间的相互期待, 这种期待更多地体现在沟通者本身——医者和患者身上。

研究问题和研究过程

基于以上论述, 本研究思考的问题是国内医患间彼此期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及这些内容如何体现。对此,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Q1.国内医患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期待?Q2.医患间的相互期待对医患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医生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和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 考察国内医患之间的相互期待和期待所存在的差异, 寻找促进医患关系改善的方法。

(一) 访谈对象的选择

依据研究问题, 本研究共对上海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的10名医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10名医生分别来自神经内科和心脏外科, 是具有较高风险的两大科室, 也是较容易产生医患冲突的科室。同时, 我们对26名患者进行深度访谈, 患者中在年龄和病情上有所区分, 其中8位患者是在医院环境中直接进行访谈的, 其他18位患者是有过就医经历的普通民众。访谈对象建立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基础上, 本次访谈的10名医生, 其中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任医师2名, 患者也有不同年龄的分布。

(二) 对医生的访谈以及内容分析

访谈发现, 医生提供, 在门诊诊断一名病人的平均时间为8分钟。根据医生的职称和从医时间的差异, 医生对8分钟的门诊诊断有着不同的看法:年轻的医生大多认为8分钟的时间很难讲清楚问题;对从医20年以上的医生来说, 8分钟的诊断时间是足够的。

在访谈的医生当中, 他们均表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首要职责。但如图一所示, 医生仍旧有自己心目中期待遇到的理想患者与非理想患者。

如图一所示, 50%的医生对患者最期待的不是“理解或尊重医生”, 而是“听从医嘱”。医生的专业建议往往决定着病人的治疗效果, 而听从医嘱能够减少很多的医疗冲突与矛盾。

随着各种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 患者在就医之前往往会在网络上查询建议并当做参考意见。与Imes等人 (2008) 所做的关于“患者会隐藏自己从网上获知的健康信息”研究不同, 本研究的访谈发现, 有多位医生表示, 国内患者会公开表达个人的治疗意见, 挑战医生权威, 甚至是固执己见。而医生在描述理想患者的时候, “容易沟通”也名列其中 (20%) , 主要是指患者知识水平较高, 同时也指患者能够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在谈论非理想患者类型的时候, 医生描述的特征主要是“质疑医生”、“固执己见”和“不听从医嘱”。

在医生看来, 现在的医患冲突很多是被夸大的, 事实上医生大多是敬业的。年轻的医生倾向于认为, 医生是“崇高、神圣”的职业, 而年龄较大的医生倾向于认为“医生是普通职业的一种”, 社会不应该赋予过高期待。

研究还发现, 医生认为患者到医院是一种被动行为, 所以医生倾向于把患者作为弱者对待, 这里的弱者是“可怜的、值得同情的”的意思。同时, 在信息化社会, 患者出现的新特点引起医生的关注, 如患者变得“更具有知识性、挑战性”。如何与患者进行交流, 需要得到更多思考。

(三) 对患者的访谈

为了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本研究中的访谈对象除了医院环境中刚刚有过门诊经历或是住院患者外, 还有有过就诊经历的普通民众。在对患者的访谈中, 主要问题包括患者的门诊经历和满意度以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同时还考察了患者对医生的期待。

访谈发现, 住院中的患者往往对医生有更深的了解, 对那些只有门诊经历的普通人来说, 门诊的过程更容易影响患者对医生的印象, 而且影响深远。有过门诊经历的患者只有15.40%的患者对医生表示很满意, 这种满意来源于医生好的态度、细致的询问和清晰的讲解, 而较差的评价则是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没有情感的付出, 态度冷漠、生硬。

如上文提到,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医生早已熟悉环境, 而患者却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 这种适应过程伴随着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这样就特别需要医生以积极的情感沟通 (如热情、亲切) 来抵消患者的消极情感 (如担心、恐惧、焦虑) , 从而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改善医患关系。

根据访谈结果, 在有过就医经历的患者中, 对就医过程呈中等以下的评价达到65.40%, 这说明在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当中, 除了受媒体负面报道影响以外, 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患者对医生的评价。

本研究在对患者的访谈中也提到了对医生的期待的问题。如图二所示, 患者对就医过程的期待并不如大部分医生所认为的“就是来治好病”, 他们对医生有着更高期待, 如很多患者在访谈中表示, 他们向医生寻求的是一种确定、理解和安慰。

经过访谈发现, 患者对医生最重要的期待是好的态度和高尚的医德, 这就颠覆了传统就医只为看病的认知, 这表明作为基本的职业要求, 医生往往被默认为是医术高明的, 而好的态度就成为患者最期望医生拥有的素质。在患者看来, 不理想的医生形象是态度冷漠、乱开药, 并以生硬的姿态出现在患者面前。虽然患者是将自己置于被动地位 (如很多患者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就是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 , 但医生过于强势和武断也会引起患者的不适。

小结

通过访谈发现, 从患者对医生的期待看: (1) 医德比医术重要, 详尽的信息说明比同情重要。 (2) 在患者首次就医过程中, 医生能够做到和蔼可亲、讲解清晰, 能够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使得医患之间较为容易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3) 掌握大量信息的患者会对“讲不清楚”的医生提出更多的质疑。 (4) 医生的强势与权威性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 并学会与具有挑战性的患者更好地交流。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篇9

所谓县城小区的留守妇女, 即指这样一个群体, 她们没有工作, 年龄及文化程度致使她们也不可能再去设法找寻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所以, 她们的活动范围除了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厨房用品等之外, 大多呆在家里或小区。而另一方面, 她们的丈夫在外有工作, 每天至少要到晚上才会回家, 更有甚者, 长年在外。再者, 她们的孩子或者在外求学, 或者外出打工, 或者嫁人居住在婆家, 或者娶妻在外自立门户, 这样, 她们就成了留守者。对于这样的她们来说, 大众传播十分重要, 但如今越来越明显的大众传播多元化趋势在她们中却成为了一种幻象。

“集体的独白”由皮亚杰提出, 是自我中心言语的一种, 意指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在说着什么, 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 但实质上他们在“自说自话”, 并没有真正去听别人在说什么, 并没有刺激到他人, 他们都是各说各的, 互不相干。[1]在人际传播中, 指特定群体表面上看似各抒己见, 谈论风生, 实际上每个人在“竹筒倒豆子”般进行着自己的叙事。他们自我感觉彼此在交流分享信息, 但其实信息很难在集体的熔炉中擦出火花, 是在集体中“独白”, 这一点在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中表现得很明显。

本文首先从宏观上试着揭开大众传播多元化面纱下的东西, 以期为传播管理者提供反思性建议;其次, 在实际层面上探讨小区留守妇女的媒体使用状况和困境, 找出问题, 对症下药, 服务社区;最后从微观上将人际传播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融合进来, 强化人际传播功能, 以更好地和大众传播相结合, 真正为小区的留守妇女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

二、研究缘起

(一) 媒体种类和媒体频道的多样化趋向存有虚幻性

当今社会, 大众传播的发展已势不可挡, 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技术的推动下, 从曾经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体传播到如今的网络媒体以及以微博、博客为代表的“微传播”, 技术不仅催生了新媒体, 它也为旧媒体开启了多种可能性。技术使得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更为多样化, 媒体种类、媒体频道和媒体产品呈现多元化趋向, 甚至有人认为大众传播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随着社会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小区妇女职业素质不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家庭男主人在外工作时间延长, 而妇女们却大部分留守在家, 这些特殊人群的传播现状如何, 应该如何管理, 这方面的研究容易被忽略, 因此, 有必要对小区留守妇女的传播现状进行初探式研究, 以试图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

(二) 媒体产品和媒体受众的多元化趋向存有虚幻性

大众传播类型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媒体间的竞争, 而发行量和视听率便是其核心指标。如此, 媒体的内容量大大增加, 以满足多种受众需求, 抢占市场, 获取丰厚回报。但不能忽视的是, 一方面, 媒体产品和媒体消费从总体上确实是日渐多样性, 而另一方面, 如果就选择而言, 媒体产品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2]鉴于此, 本文希望从海量的信息及广大的受众迷雾中走出来, 去考察小区留守妇女们的媒体接触现状及问题, 并力求思索其可行性策略。

(三) 人际传播功能需要强化

人际传播在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县城小区的留守妇女中, 由于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倾向成为了幻象, 所以她们的人际传播管理便很值得研究, 本文试图考察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现状,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思考出一些管理策略, 希望能够帮助强化这一功能。

三、传播瓶颈之一——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倾向成为了幻象

(一) 大众传播本应具有的多元化倾向

1. 媒体传播种类繁花似锦

在纸媒层面, 以报纸为主流, 还包括一些专门性杂志刊物;电子媒介层面, 有以听觉符号为主的广播, 有视听觉符号相融合的电视, 更有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而兴起的网媒, 其中, 微博、博客等新媒体正昂首阔步走来, 以手机报为主的三网互动中的电信网也姗姗走来。更进一步来说, 各个地方又细分为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媒介品种, 纸媒方面, 性质上有党报、都市报、晚报等;时间上有日报、晚报、周报等;内容上有财经报、法制报、生活服务报、教育报等等。电视层面, 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频道, 内容上分为新闻频道、法制频道、电影频道、体育频道等等, 时间上分为黄金剧场、周末剧场等等。广播、网络也同样, 栏目众多, 种类多样。

2. 媒体传播内容琳琅满目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所带来的大众社会的到来, 社会分工逐渐细化, 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媒体机构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 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都纷纷在传播内容上大展手笔, 以迎合各方口味, 照顾多方需求, 扩大发行量和视听率。如此, 媒体传播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板块里不断细化出纷繁的内容, 如在文化板块就可细化出诸如健康、时尚、美食、服务、娱乐等等。

3. 媒体传播形式百花齐放

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催化推动下, 当今媒体传播形式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从消息到通讯到报告文学等等, 从主持人到观众热线到嘉宾助阵等等, 从天涯社区到博客到微博等等, 无不体现着传媒传播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

4. 媒体传播受众百家争鸣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教育面的扩大, 使得媒介受众越来越多, 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依赖媒介来获得情况、沟通信息、规避风险、追求艺术。如此, 大众传播已成为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同时, 社会的分工使受众日益细化, 他们按照自身的价值观体系, 并根据自身优先考虑的事务, 会以特定的需求去接触和利用特定的媒介, 以特定的选择去理解特定的媒介观点, 受众会对媒体观点做出或主控式解读, 或替代性解读, 或抵抗式解读。[3]如此, 受众的观点自然而然也呈现多元化。

(二) 大众传播多元化在小区留守妇女中成为幻象的表现

1. 对媒介接触的多元化幻象

在小区中, 电视已普及, 电脑也为大多数家庭具备, 但广播完全缺席, 报纸也有一定程度的缺席, 即便家庭中的男主人订阅报纸, 但妇女们是几乎从来没有阅报习惯的, 而电脑也很少有妇女使用, 即便偶尔打开, 也只是玩诸如纸牌之类的简单游戏, 以作消遣, 而非用来了解信息。对于电视, 小区妇女接触虽较多, 但事实上她们获得的信息量少之又少。

2. 媒介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幻象

在小区中, 虽然电视在留守妇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视内容丰富多彩, 从新闻报道到娱乐选秀, 从财经资讯到时尚美食, 从纪录片到电视剧等等, 几乎是应有尽有, 但却很难有一个固定频道、固定栏目能够吸引她们长时间接触, 通常, 她们只是随意选择一个频道、一个栏目, 电视开着, 而她们间或做着一些家务活或别的分散注意力的事情。[4]总之, 她们百无聊赖地拿着遥控器搜索内容, 最终获得的信息甚少, 丰富性的内容在她们这里也只是幻象。

3. 传播受体及其观点的多样性幻象

小区留守妇女并不能够积极地接触和使用媒体, 她们作为受众的角色大大弱化了。此外, 她们不能够对传播内容做出选择性解读, 她们倾向于通过简单地忽略他方观点及信息的方式, 来保持自我认知相协调的状态, 而不愿去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重塑、组合和加工, 这导致观点多元化成为幻象。

(三) 大众传播多元化在小区留守妇女中成为幻象的原因

1. 小区留守妇女的个人属性使然

小区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文化水平的落后和知性兴趣的低下是大众传播无法在她们之中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她们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她们缺乏对有较高文字需要报纸的阅读能力, 她们的思维能力使她们很难实现观点的加工和重组。

2. 小区留守妇女的社会期待使然

县城小区的留守妇女被社会视为“贤妻良母”, 被媒体赋予“打扫家室、整理内务、相夫教子”等角色。有趣的是, 正是媒体通过一些肥皂剧将小区妇女的这一社会属性“神话化”和“自然化”, 媒体以某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再现这个特定群体, 同时, 媒体再现当中包含了有关这些群体的一些看法, 而忽略了另一些看法——这一切也是自然而然的。而这反过来又导致妇女们很少关注和接触大众传播。[5]

3. 小区留守妇女的社会关系使然

一方面, 小区留守妇女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小区, 每个妇女都不希望被孤立, 从众心理使得受众的观点很难实现多元化;另一方面, 小区妇女容易把家庭中的男主人当作舆论领袖, 所以她们的观点倾向于和男主人的保持一致。

4. 大众传媒受竞争因素和意识形态制约

在竞争机制下, 大众媒体易于将内容定位在人性的共同需求上, 如“星、性、腥”, 以赢得大量受众, 扩大发行量和视听率。如此, 小区留守妇女便难找到适合她们的传播内容。在意识形态层面上, 大众传媒维护的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即认同并强化小区留守妇女是“贤妻良母”的象征, 在这样的影响下, 她们逐渐接受了自己从传播多元化中“出局”的事实。

四、传播瓶颈之二——人际传播面临着“集体的独白”危险

(一) 人际传播本应有的功能[6]

1. 生存发展的需要

2.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二) 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出现“集体的独白”的表现

1. 日常生活交流中

小区留守妇女在互相诉说彼此的购物经验、育子心得的时候, 她们看似在听对方, 其实心里在建构着自己的经历, 准备随时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样, 双方只是“说过去了”, 说了自己的那一部分, 没有和对方形成一种共识和共鸣, 相比于“独白性”, “集体”只是一种形式, 一个语境, 而不是真正的共识达成或经验学习。

2. 新闻信息传递中

小区留守妇女的信息传递主要集中在生活资讯方面, 如天气、健康、安全等等, 她们从大众媒体中获取的信息是碎片化和不准确的, 这时候的人际交流非常重要, 但她们仅限于“独白”她们获得的那一部分信息, 而忽略或不屑于集体中的部分, 她们不希望观点在集体中交锋, 选择“独白”能够帮助她们自欺欺人地获得自我认知协调。她们一直在集体中“说话”, 但最后获得的还是以前旧有的那些信息。

3. 人际关系维护中

需要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的安全感和归属需要非常重要, 小区留守妇女害怕观点不一致而被孤立, 所以选择“独白”, 避免观点的碰撞。同时, 她们又希望满足归属需要, 所以她们会选择置身于集体中。这样, 人际关系靠“集体的独白”维护。

(三) 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出现“集体的独白”的原因

1. 信任危机和需要理论的矛盾

一方面, 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人们之间的差异, 造成了区隔的加剧, 当过去以礼俗为主的社会转变为如今以法理为主的社会, 当过去以人际为主要纽带的社会关系转变为如今以契约为主要纽带的社会时, 我们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8]如今, 人们间很难建立起信任机制, 对于经历了城市化的小区留守妇女而言, 尤其如此, 她们在人际传播中很难去相信对方, 因此她们不大愿意去和她们进行互动式交流。但另一方面, 人们有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9]这其中的情感和归属需求及安全感需求致使她们需要处于集体中。如此, “集体的独白”顺势出现。

2. 简单地保持认知相协调, 满足安全感和思维上的懒惰性

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 当人们发现他们所做的事情与他们所知道的不符, 或者他们听到的观点与已有观点不一致时, 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感觉, 这会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消除这种不适感, 这些主要依靠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解释、选择性记忆。[10]对于小区留守妇女而言, 她们的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普遍低下, 她们选择在“集体中独白”, 只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不愿去进行互动和反馈, 这样她们就跳过了选择性过程, 机械简单地避免了她们的认知不协调, 这种简单盲目的办法满足了她们的安全感和思维上的懒惰性。

3. 人际传播的期望回报性

佩特罗尼奥的隐私管理理论告诉我们, 为了防止出现边界冲突, 人们会对信息进行或披露或保密的管理, [11]这其中, 有一个人际传播的期望回报值, 小区留守妇女为了和某人打好关系, 以满足人际关系上的一个回报, 容易倾向于“集体的独白”。一方面, 她们在集体中说话, 人际关系不至出现孤立;另一方面, 她们对自己的那部分信息进行了披露, 即“独白”, 而对他人的信息选择保密, 或者保留意见, 以避免有任何不好的人际回报。

4. 自我披露可以简单地降低人际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通过传播, 人们可以减少彼此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降低为人际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成熟的条件。”这是由伯杰和卡拉布里兹提出的不确定性降低理论, 他们认为有两条途径可以帮助降低人际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即自我披露和提问问题。前者指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 后者指向对方提问问题, 获得更多信息。[12]在小区留守妇女中, 她们采用自我披露来降低彼此的不确定性, 但却避免向对方提问问题, 对思维水平较低的她们来说, 有时, 提问对方问题, 获得了更多对方的信息后, 反而会导致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更多的信息就需要较高的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 因此, 小区留守妇女们更愿意在“集体”中“独白”。

5. 小区留守妇女的舆论领袖暂时缺失

小区留守妇女以自己的丈夫作为舆论领袖, 当他们不在时, 这些留守者会暂时缺失舆论领袖, 从追随者的角色变成了“独白者”。每个“独白者”个体组成了一个集体, 但却没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信息主流, 这就易促成“集体的独白”局面的形成。

五、突破传播瓶颈——县城小区留守妇女该何去何从

(一) 政府给予本地媒体以帮助和支持

呼吁县政府给予媒体资金帮助, 同时配合政府宣传部门的得力宣传和积极引导, 帮助县城的晚报增添社区版, 内容上以报道几大小区的趣闻轶事、社区活动等贴金她们的“叙事”为主, 以社区新闻体现民生情怀, 让凡人小事彰显和谐氛围, 彰显服务性和实用性;题材上以故事, 微型小说、白描等为主, 以小人物、小事件、小角度体现三贴近;[13]版面编辑上以图片及简介文字为主, 一方面逐渐培养她们阅读报纸的媒介素养, 另一方面, 帮助她们扩大互相交流时的共同话语, 变“集体的独白”为在集体中交流。相应地, 县电视台除了报道县里主要新闻及领导人的会议活动外, 也应适当增添社区性活动及文化的报道。此外, 我县至今还没有设立电台, 这需要县政府在资金上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撑, 电台由于它特有的亲切性和感染力, 以及不需具备读写能力的优势, 对于小区留守妇女的传播会有很大帮助。

(二) 本地新闻工作者改变工作作风

县里的新闻通讯员及记者要改变工作作风, 改变过去“仅出入会议, 只采访领导”的工作形式, 而转向“加强对底层新闻的挖掘, 倾听他们的心声”。记者和通讯员可以从微小之处着手, 去发现值得颂扬的“普通人和事”, 人际从而增强小区留守妇女对媒介的接触兴趣。根据克罗农的意义协调理论, 人际传播中意义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资源的获取, 如果她们彼此获取的资源相距甚远, 就极容易出现“集体的独白”。

(三) 利用本地的公共基础设施

县政府要利用本县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公园等, 来组织针对小区妇女的集体活动, 如可以把公园中闲置的露天式舞池充分利用起来, 由政府拨款提供统一服装、音响设备等, 号召留守妇女们在固定的统一的稳定的时间内一起进行户外的集体舞活动,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和共同目标指向下, 认知不协调、人际传播不确定性及人际传播期望值的负面影响不容易发生, 她们的交流便是真正的意义共享。

(四) 积极开展小区集体活动

在小区内, 也应该积极组织一些针对留守妇女的活动, 如厨艺交流会、育子经验交流会、棋牌会等等, 从而帮助她们真正参与到集体交流中去, 并且, 共同活动的目标指向一致性会促使她们去接触与活动相关的媒介文本, 如厨艺、养生等相关节目, 这样既可以帮助培养她们日后的媒介接触素养能力, 实现大众传播内容丰富性;同时也能培养集体认同感, 对人际交流也是有益的。

(五) 家庭舆论领袖主动提供引导

家庭中的男主人要能在除了发挥舆论领袖作用之外, 适当引导妇女们提高大众传播接触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可以从家庭小群体的讨论中逐步培养引导, 帮助她们学会如何进行信息的管理和观点的建构, 这样利于实现大众传播的受众多元化, 也利于妇女们在留守期的观点实现多元化, 提高人际传播能力。

(六) 个人学会积极应对

作为留守妇女个人, 应调整好心态、主动学习、积极应对、踊跃参与到媒介和集体中来, 这是实现良好传播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 :33.

[2][3][5]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227-228, 92-93, 65.

[4][7]希伦.A.洛厄里, 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刘海龙,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37, 5-7.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9:81-83.

[8]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0:59-60.

[9]马斯洛.马斯洛的智慧[M].刘烨,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8:28-29.

[10][11][12]理查德.韦斯特, 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刘海龙,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33-138, 254-155, 168-171.

上一篇:后殖民时期下一篇: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