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论坛

2024-05-15

网络教学论坛(精选12篇)

网络教学论坛 篇1

网络论坛是网民意见表达的主渠道, 也是网民表达情绪和评论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大部分网民的新闻获取在门户网站, 展开讨论在互动社区, 网络论坛作为互动社区中言论的集散地, 是最强大的网络舆论载体, 为舆论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在网络论坛中, 人们发布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一些信息以不同于其他网站新闻的特点吸引着受众, 形成网络的舆论场。近些年来, 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 如“周久耕案”、“局长香艳日记”、“杭州飙车案”都发源于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以不可抵挡的态势聚合人气, 形成舆论场。笔者在分析舆论在社区内形成和扩散过程的基础上, 揭示网络论坛舆论场域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并提出网络论坛舆论的疏导策略。

一、“天涯”热帖的分布与热点议题的形成

天涯社区以社区、部落、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 以开放、包容等特色备受全球华人网民的推崇, 目前已成为华语圈最具影响力网络事件聚焦平台。天涯社区中, 帖子的内容范围面较广, 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 共有922条帖子被设置为热帖, 笔者分析了这些热帖内容分布, 结果如图1所示:

在网络论坛中,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议题, 这就使得网络议题与网民的关系更加紧密、比传统媒体的新闻事件更具贴近性。在传统媒体中, 受众对信息的筛选往往表现取决于事件的新闻价值, 即事件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而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显著性与趣味性就更加凸显出来。在天涯社区中, 表现为娱乐八卦类易形成热贴。

而在对社会事件进行讨论时, 受众也有其关注的特定领域。2012年, 网络热点事件集中在食品药品安全、官员违法乱纪、涉及现实社会阶层深层次的矛盾、垄断特权的央企、民族利益、政府某个部门腐败、滥用权力、信息不公开或不作为等领域。在天涯社区中, 能够引起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议题包括: (1) 涉及阶层分化、贫富不均的矛盾, 能激发人们不满情绪的事件; (2) 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 (3) 具有显著性, 即事件主体是名人或知名团体的新闻事件: (4) 涉及民族间、国家间利益的事件等。

网络舆论的构成有三个要素:第一, 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有争议的公共问题, 并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第二, 必须有相当多的人对这个问题表明态度或发表意见, 经过这些众多的个人意见的充分互动, 最终为一般人普遍赞同。第三, 这种一致性意见对公共问题的存在和变化, 及与此相关的人们的行为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网络论坛中, 舆论往往表现为人们对某些话题互动式的讨论, 他们在这里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 这种意见或直接影响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活动, 或作为传播过程的一部分, 继续得到传播。

网络舆论的形成, 基于人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除了直接的留言与评论外, 还包括转贴、转达、参与意见调查和投票等。在舆论形成之前, 这种反应是松散的, 只表现为个人意见的表达。通过在社区内的互动, 人们才形成相对一致性的意见, 并加以传播。

二、不同论坛的发帖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在网络舆论集中、扩散和深化中, 不同论坛的发帖量不尽相同, 但不同论坛的发帖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2012年发生的毒胶囊事件、陕西“表哥”杨达才事件、北京暴雨事件、重庆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浙江幼儿园女老师虐童等热点事件发生后, 天涯、凯迪、强国社区、西祠胡同、猫扑成为网友聚集的主要空间之一, 大量的网友发帖、跟帖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态度。我们采集了30个热点事件中天涯、凯迪、强国社区、西祠胡同、猫扑的发帖量等数据, 并将这些数据导入了SPSS进行相关分析, 发现不同社区发帖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具体相关系数的值如表1所示: (N=30)

从上表中看出, 在舆论形成过程中, 强国社区发帖量增加时西祠胡同也在增加, 强国社区发帖量与西祠胡同发帖量发帖量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r的值为0.217;而强国社区发帖量与天涯发帖量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的值r=-0.323;天涯发帖量与西祠胡同量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的值r=-0.129。这些数据表明, 在网络舆论集中、扩散中, 不同论坛的发帖量虽不相同, 但不同论坛的发帖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三、网络论坛舆论的疏导策略

网络论坛已成为民意表达的与汇集渠道, 是网络民意监测点之一。在网络舆论集中的过程中, 社区的成员意见表达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作用最大是网络编辑。网络论坛编辑对舆论引导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编辑手段来实现:

(一) 网络编辑通过设置热点议题引导共鸣方向

在天涯社区最显眼的地方, 网络编辑设置了“热贴榜”,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成员的注意力。“热贴榜”把有限的几个帖子从海量信息中抽离出来, 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取得受众的注意。另外, 它提示了一种“其他人在想什么”的情境, 人们在社区中往往害怕与他人关注的热点不同而受到孤立, 在这种心理扩张的作用之下, 社区成员往往对“热帖”表现出很大的关注度。天涯社区中的“版面排行”也有着类似的作用机制。它们都是网络编辑对社区成员集体意见的运用, 用“大多数”的意见去影响“少数派”的意见, 从而形成热点的关注度螺旋上升的趋势。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必要条件是在影响力大、吸附网民多的社区上呈现, 即该事件必须被“主流化”。

(二) 网编的推荐有助于提高网民对贴文的关注度

网络论坛是用户分享与传播信息的平台, 也是论坛成员交流的空间。在社区中, 网络编辑往往处于隐蔽的地位, 但他们也会适时地出来表达他们的意见, 给予其成员直接的意见。天涯中“推荐版面”就是典型的网编推荐。即使网络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传受双方的地位, 但网络编辑的媒体背景, 会使其他的社区成员对他有一种信任感——网络编辑的意见比普通成员的意见要权威、要更有价值。“天价烟”事件的转折点就是网络论坛编辑发现了该帖的新闻价值和评论价值, 将该贴加精放在天涯社区首页上成为重点推荐的“红脸贴”, 从而引起了大量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从而使该事件成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公众事件。

(三) 运用其他的编辑技巧影响舆论场

相对于网编的直接推荐来说, 利用其他的编辑手段来影响受众的注意力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 这种引导往往作用于受众的感官。在天涯社区中, 这种引导往往通过加粗字体和改变字体颜色来实现。例如, 天涯社区的主页上把“传媒江湖”、“公益中华”、“舞文弄墨”、“天涯摄影”等内容用红色字体标记出来 (一般字体为蓝色) , 使社区成员在进入社区主页之时, 最先注意的便是这些版块, 从而把一部分的受众吸引到其他的页面。

除了网络编辑, 舆论领袖在聚合与引导舆论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与舆论领袖不同的是, 网编通过编辑手段和内容设置去影响人们的注意力, 这种影响停留在“告诉人们去想什么”的层面, 而舆论领袖的作用则体现在“告诉人们想什么”和“告诉人们怎么想”两个层面意义上。前者是通过舆论领袖为社区成员“设置议题”实现的, 后者则通过舆论领袖的意见表达来实现。例如:在“周久耕案”中, 网友“华阁”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他首先注意了“天价烟”这一线索, 在天涯经济社区中发表《赞一下那个要处罚低价售房的局长, 看人家抽的烟》的帖子, 使周久耕成为全国性的话题, 进而启动全国范围内的人肉搜索。当然, 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许多网民在许多中介因素的作用下, 还是选择保持个人的、独特的见解。

综上所述, 在网络论坛这个场域中, 人们的普遍关注会形成舆论热点, 在网络编辑和舆论领袖的影响下, 使人们的意见和态度汇集形成舆论波, 再经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式的传播, 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促进事件的解决, 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完善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 网络论坛既是舆论形成的基础, 又是舆论传播的重要环节, 网络论坛编辑不仅是舆情的发现者, 也是意见的平衡者和舆论疏导的主体。

摘要:网络论坛不仅网民意见表达的主渠道, 也是网民情绪表达和评论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作为互动社区中言论的集散地, 网络论坛已成为强大的舆论能量载体。本文通过对舆论在社区内形成和扩散过程的分析, 揭示网络论坛舆论场域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并提出网络论坛舆论的疏导策略。

关键词:网络论坛,舆情分析,疏导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秋菊.网络舆论生态系统运行过程分析[J].新闻界, 2010 (4) .

[2]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 (2012) [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

[3]王秋菊等, 网络舆论生成机制与引导规律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2.

[4]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网络教学论坛 篇2

选择浏览模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论坛注册、发帖、回复的方法。

2、体会用网络论坛进行交流的便捷和惬意。

3、会用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用网络论坛进行发帖、回复的方法。难点:会用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 练习法 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故事模式 |

单张浏览 |

3D画廊 酷!| 幻灯片

体会清华大学的“水木社区”论坛,观看并阅读“水木社区”的帖子,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论坛,大家登陆“高青县实验中学2011级”贴吧,来尝试一下发帖、回复。

2、自主探究

学生先注册百度账号,然后尝试在贴吧上发帖、回复别人发表的帖子。可以参考课本97、98页。

3、展示交流

发表新话题:注册用户名及密码登陆“高青实验中学2011级”、选择与主体内容相对应的专题区、单击发表话题、发表帖子。

回复话题:点击回复帖子、输入内容、发表。

4、达标拓展

在“高青实验中学2011级”贴吧中留下自己的班级姓名。三分钟之后查看贴吧,看哪个同学留下了自己的帖子。挑选四个小组,每组出一名同学进行发帖大赛,看那位同学操作熟练。

5、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用网络论坛进行信息交流。

网络论坛与城市形象建构 篇3

【关键词】强国论坛 城市形象 形象建构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经过了农业时代的精英传媒和工业时代的大众传媒,当今全球新闻传播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的自媒体阶段,以网络论坛、博客、播客、社交网络、微博等为主要形式的自媒体对当今全球新闻传播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中国网民力量的崛起,已经催生出一个强大的网络舆论场。这个新兴的网络舆论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的影响,相对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传统媒体对人们的影响而言,凭借着它独特的多样的传播方式、广泛的传播范围、独特的传播语言和快捷的传播速度的先天优势,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构建城市形象的态度与方向。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内在实力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名片。良好的城市形象不仅能够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上,还能使城市的政治更加开明、经济繁荣发展、文化积极向上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更能够更深层次的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凝聚力,从而激起市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共鸣,更加殷切的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使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葆青春和活力。

“城市形象”,早在1960年,它就出现在由凯文·林奇编写的《城市意象》一书中。何为“城市形象”?他给出了具体定义:城市的每个市民都对城市有自己的理解和印象,把每个个人的理解和印象综合丰富起来的一个合集,也可以是不同的市民对一个特定的现象有着相同的理解和认同①。但他的研究仅片面的停留在城市外在事物的具体形态上,而没有作进一步的深入。

经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城市形象的内容得到了扩展,它把城市精神面貌、城市文化内涵和政府行政行为、市民综合素质等因素加入到了构建之中,使城市形象的内容更加丰满。这样,城市形象就更能真实具体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内涵和个性。

由此可见,城市形象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综合的概念,我们不仅可以从“实体的城市形象”中认识城市,还能从“虚拟的城市形象”中更真实的了解城市。人们不仅能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知城市形象,还能通过自己所见所闻而丰富自己对城市形象的认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城市形象构建的一个大众平台,成为广大网民了解城市形象的一种快捷便利的方式。

二、研究方法

文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研究,将定量分析穿插进定向性分析中,对强国论坛河北版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有关城市形象的论题作归纳总结分析。

1、网络媒体的选择

本次研究选取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河北版作为样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浏览国内论坛时,很多人会很自然的选择有影响力的强国论坛。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这一行为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群体激愤,为了响应民意,人民网随即开通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②刚刚开通,海内外的爱国人士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发帖评论。于是人民网在6月19日将其改名为“强国论坛”。强国论坛作为讨论时事和政治的论坛先驱,成为国内新闻事业在互联网上最具权威性和实时性的互动版块。强国论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主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响应,拥有“最著名的中文论坛”的美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强国论坛”在2005年又成为“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中唯一的一个论坛社区。仅仅在2009年6月10日,强国论坛的注册用户就达到了100万。

2、时间选取

强国论坛创建于1999年,到本次研究为止,强国论坛已经运行了13年。为了选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本次研究以2012年两会3月3日到3月14日12天为中间段,分别从两会前和两会后选取9天时间,即时间范围是2012年2月23日到2012年3月23日。

3、样本抽取

本次研究选取强国论坛河北版从2012年2月23日到2012年3月23日近一个月全部帖子,共选出相关论贴245个(为使分析更加客观,所选取的245个帖子已将同一作者发表的相同帖子归为一个)。

4、编码标准

“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和“城市视觉系统”构成了研究当前城市形象的3个方面,据此共建立3个编码项目:网民关注城市形象议题、网民对城市形象内容的倾向、议题和态度的交叉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网民关注的城市形象议题

通过调查统计,网民对城市形象的关注议题主要有五类:分别为政府形象、民生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其他等。其中有关政府形象的107个,有关民生形象的95个,有关经济形象的13个,文化形象的10个,其他20个。从图1可以看出,网民最关注的城市形象议题为政府形象,其次为民生形象。

2、网民对城市形象论题的评价

关于网民对城市形象论题的态度问题,我们可以分为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和中性评价三部分。经调查分析,在所有论题中,网民持正面评价114个,占46.5%,持负面评价的为82个,占33.5%,持中性评价的为49个,占20%。从图2可以看出,网民持正面态度的不到一半,但持负面态度的却达到了将近34%,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3、网民对城市形象关注议题及态度交叉分析

经过调查和统计,网民对政府形象及民生形象的关注度比较高,其中,在对政府形象关注的107个帖子中,正面态度70个,负面态度21个,中性及无法判断的16个;在对民生形象关注的95个帖子中,24个持正面态度的,60个持负面态度,中性及无法判断的11个。从图3可以看出,网民对政府形象和民生形象正负面态度有鲜明的对比,对政府形象的正面态度占大部分,但对民生形象则负面态度占大部分。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1、网民对城市形象的关注呈现不均衡状态

网络论坛危机管理实战 篇4

>爆发期:快速出击

论坛危机爆发初期的关键是发现、决策、速度和沟通。主要步骤如下:

1、与专业监测公司进行合作, 在第一时间发现论坛中的负面帖子, 并及时向客户反馈。同时, 迅速调查该帖子的来源和扩散范围。需要说明的是, 在爆发期速度是第一要素, 但速度取决于日常工作的积累。因此, 公关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平时就需要对目前国内的主要论坛的版主、影响力、风格、参与人群等进行全面了解, 并记录在论坛上经常灌水的ID。

2、仔细阅读帖子的内容, 分析帖子针对的目标和切入点, 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 及时和客户沟通, 并尽可能从客户那里了解与帖子相关的信息, 初步判断危机级别。不过, 在论坛的相应版块, 只浏览新闻标题是不够的, 还需要全面了解整个版块中的敏感帖子的内容。此外, 根据与客户商定的策略和处理方法, 成立专项论坛危机处理小组, 及时撰写危机预案, 包括公司声明、关键信息、Q&A等, 对外统一口径。

3、媒体沟通和拜访, 并进行相关技术操作。根据既定的处理策略和口径, 与相关网站、论坛的高层和具体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 争取达成一致意见。论坛能够撤帖是最好的沟通结果, 如果不能, 可采取后台操作, 比如关闭回复功能等。

以发帖声讨某电脑品牌欺诈性销售的帖子为例。一篇题为《某电脑欺诈性销售!!!……你也可能被骗了》的帖子的发贴时间是22点11分——网友参加睡前讨论的高峰时段。帖子的标题很直白, 也很震撼, 它突出了两点信息:第一是欺诈性销售, 第二是所有用户都可能被骗, 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帖子的内容讲述了一位老客户最近购买了某电脑公司推出的一款新产品后, 发现液晶显示器为21.6英寸, 而非广告所宣传的22英寸, 随后其与客服进行多次沟通后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最后只好到论坛上进行曝光。如何处理这一因液晶显示器尺寸所引发的论坛危机呢?首先, 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事情的整个经过, 并明确之所以会存在尺寸差异的原因在于液晶面板厂商在切割工艺上的差别——拥有5.5代切割生产线的厂商切割22英寸的宽屏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步入6代生产线的厂家为了增加产品性价比, 推出了21.6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其次, 在厂商与该客户协调解决问题的同时, 工作人员可以在论坛危机处理上采取“转移话题”的策略, 把网友的注意力引导到对“切割工艺”、“宽屏与视觉”、“高性价比”等热点问题的讨论上, 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持续期:灵活跟进

论坛危机的持续期往往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 需要牵涉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才能应对随时会出现的负面帖子和浑水摸鱼的跟进者。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灵活跟进, 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撤稿或进行其他后台处理, 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危机帖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 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论坛危机的持续期有三种比较常用的策略:一是堵, 二是疏, 三是观, 需视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在“堵”中, 比较常见的操作方法如下:

1、沉, 即将危机帖子沉到目录的非首要位置。以天涯论坛为例, 由于没有设“固定置顶”功能, 无论是多少年前的帖子, 只要有新回帖即可让其成为首页的置顶。因此要沉下一个帖子, 就必须“炒版”, 即把置顶帖沉到下一页。而如果遇到刻意“炒版”的“对手”, 那所做的一切将是无用功。但对于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的论坛, 都具有“固定置顶”功能, 它们对“沉”是免疫的。

2、水, 即将一个帖子水掉, 常用的方法是回复大量的不相干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干扰甚至打消网友互相回帖讨论的积极性, 从而减少关注。对于“固定置顶”的负面帖子, 这样的方式比较有效。

3、引, 即发表能引起网友关注的其他事件, 转移网友注意力。操作巧妙者, 可以将这些帖子变成斗牛士手中的红布, 无论是多强壮的公牛, 都不能伤你分毫。但当一个危机事件成为热点后, 这样的操作方式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你可以用红布迷惑住一个方向的公牛, 但却迷惑不了围绕你的所有公牛。

以上三种方法均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舆论引导, 而只是治表, 在情况不明和危机程度不高的处理上可以使用。但要治本, 则需“疏”, 其主要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布公司声明。特别是针对比较重大的危机事件, 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也是不可缺少的方式, 但要严谨,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媒体。

2、发布引导性的文章。邀请意见领袖、专家、资深记者等撰写文章或博客, 并进行论坛发布, 这对于处理重大危机事件也能起到引导舆论的效果。

3、对于危机级别并不是特别高的帖子, 采取发帖回复进行正面引导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正确的策略和精准的执行可以起到百川归海的作用, 前提是必须口径统一, 不能偏离制定好的主要信息。

第三种策略是“观”, 审时度势, 静观其变, 视事态的发展决定下一步的策略和举措。在这一点上, 时间节点的把控和拿捏尤其重要, 需要随时与客户和媒体保持密切的沟通。

>减弱期:刚柔并济

论坛危机的核心是保护企业品牌不受侵害, 公关公司在处理此类危机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用专业的手段解决和处理问题, 不给业界和网友落下口实。在论坛危机后期尤其要谨慎, 在论坛负面声音减弱的情况下, 工作的要点是“刚柔并济”, 不给竞争对手和好事者以可乘之机, 导致新一轮危机的爆发。具体的操作手法与中期相同, 但要控制好节奏。

同时, 任何一个危机的爆发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在后期对论坛危机进行全面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对客户方来说, 需要自省企业本身的制度是否有缺陷, 企业文化是否适合公司的长远发展, 如何防止内部员工利用知名论坛进行负面信息发布等;对于公关公司, 则需要向客户提交完整的论坛危机处理报告, 同时与客户一起, 对相关媒体记者和意见领袖表示感谢, 并与之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网络旅游论坛发言 篇5

这几年,湖南旅游界对旅游网络营销是非常重视的。据调查,全省专业的旅游网站已经超过400家,几乎所有实力较强的旅游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它们所涉及的领域已经覆盖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各个环节,或者说涉及了旅游六要素。

最近两年,湖南很多省市旅游局都开通了官方微博,郴州、邵阳、岳阳等市旅游局的官方微博听众都数以万计;前几天,省旅游局又在腾讯微博开通了“三好湖南”——好美、好奇、好玩,设计很不错,已经有很多收听者和转发者。

在这些旅游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称得上经典的事例。2009年,张家界举办首届国际乡村音乐周时,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以卡通形象出现,一身休闲装扮,捧着吉他载歌载舞,穿行于张家界的各个景区景点,从天子山到黄龙洞、到宝峰湖,到天门山,人们称之为“卡通市长”。这段视频一上网络立即引起轰动。据统计,在百度、谷歌等各大网站上的信息、文章数以十万计,点击率共达到两亿两千万人次。继在网络广泛传布后,又引发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台湾《新生报》、日本《东方时报》、加拿大《环球华报》、美国《国际日报》等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其影响几乎辐射到了全球所有的华人居住地区。这一事件所造成的效应是巨大的,但成本却很低,所以有媒体称这个策划为张家界节约了1个亿的广告费用。2亿2千万的点击率、节约1个亿的广告费用,这些数字不一定很准确,但这一事件对宣传、推介张家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则是毫无疑问的。

卡通市长这一事件网络营销事件的成功,给了我们两点启发,一是要充分重视网络在旅游营销中的作用,显然,只有利用网络才可能达到这样广泛、轰动的效果;二是网络营销需要有创意。目前,人们已意识到了网络在旅游营销中的作用,各种宣传广告、文章、图片、视频也早已遍布各大网站,就拿政府官员以卡通形象出现来说,其实在江浙、河南、大连等地也早有先例,但为什么没有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张家界卡通市长这一网络事件更富有创意。

还有很多案例可以说明,在网旅游络营销方面湖南在不断地策划创意,营造轰动性事件。如去年,2011年5月举行的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中,以“心中有话向党说”为主题的红博征集活动在新浪微博平台发起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获得了超过10万的粉丝量,与当时快乐女生长沙赛区的粉丝量持平,也造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就在这几天,湖南又有几个旅游网络营销事件正在进行中,譬如从3月31日到4月30日,蓝山梨花文化旅游节微博大赛正在热火朝天的举行中;从4月19日至21日,张家界正以“探访潘多拉,追爱张家界”为主题,在广东寻找“微博旅游达人”。它们也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反响。

论坛留言:网络时代的百家争鸣 篇6

一、论坛留言的内涵与特点

(一)基本内涵

论坛留言常指BBS留言。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就是“电子公告板”。论坛留言是指在网络论坛,一般以匿名的电子信息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支持,或反对。按论坛讨论内容可将论坛留言分为商用留言、生活留言、政论留言、学术性留言和综合性留言。

(二)基本特点

网络的开放和虚拟,决定了论坛留言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性。热点事件,突发新闻,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

2.匿名性。BBS对所有人免费开放,登录BBS,用户无需注册,即可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注册,也可以隐匿自己的社会真实身份。

3.偏差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论坛容易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评论一旦带有情绪性,观点未免偏差。

4.广泛性。一是内容广泛,柴米油盐,治国方略,无所不包;二是人员广泛,板夫走卒,达官贵人,尽在其中。

5.虚拟性。“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留言者的身份、地位可以随时设置,年龄、性别可以任意更换,实话实说或信口开河,全凭高兴。

6.主题性。无论是一般看法,还是独特观点,都针对某一事件发表,不能旁逸。

二、论坛留言的写作技法

(一)经典范例

天涯论坛2007年经典网络留言(节录)

1.在国外,死人的矿难叫新闻;在国内,救出来的叫新闻!

(所跟主贴概要:山西矿难频频,震惊中外。)

2.嫦娥一号发回来的照片不是假的——因为市面上还没有发现月球的年画!

(所跟主贴概要:中国国防科工委2007年1月31日宣布,嫦娥一号卫星获得月球极区图像,这是中国首次获得此类图像。有人质疑是假画。)

3.两样东西阻碍了中国男足冲出亚洲——他们的左脚和他们的右脚……

(所跟主贴概要:中国有两个体育项目极其没有悬念,一个是乒乓球,一个是足球。前者老是获胜,后者老是败北。)

4.美国自南北战争后就没有奴隶了,黑人奴隶变成自由人和国家公民;而在新中国的山西黑砖窑,却把自由人和国家公民变成了黑人奴隶!

(所跟主贴概要:400多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一天工作20小时,不听话者被活活打死。)

5.和平年代能让一个地方(太湖蓝藻)的居民受到生命威胁,这在任何一个渴望和平的国家人民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所跟主贴概要:太湖蓝藻暴发污染水质 市民恐慌,抢购纯净水,原本6元一桶的纯净水被卖到了10元。)

6.几间破陋的小屋,先后经过了开发商与房主的谈判、房管局的行政裁决、听证会以及法院的裁决,其命运最终尘埃落定,一切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不过以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精神以及刚通过的《物权法》来审视这一过程,就会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瑕疵。《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也就是说,拆那几间破陋小屋若没有明确的公共利益作为理由,之后的程序就算再公正,也无法树立拆迁的合法性和说服公众。

(所跟主贴概要:位于重庆九龙坡区杨家坪鹤兴路17号的房屋主人因与开发方协商不一,僵持三年,网称“最牛钉子户”。)

7.以色列告诉美国,巷战要用土机!不用往里冲,砸死他们就得了!

(所跟主贴概要:以色列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强硬入侵巴勒斯坦,美国的态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8.山西——中国矿难事故的形象代言人!

(所跟主贴概要:一说矿难,十之八九在山西。)

9.你们也不能太侮辱周正龙的智慧,至少他自己没顶片树叶,然后宣称自己是华南虎!

(所跟主贴概要:周正龙造假华南虎相片,喧嚣一时,“挺虎派”与“反虎派”阵营分明。)

10.张纪中版《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将在全国各地城管中进行海选,因为城管队员不论是形象作风,还是战斗力都非常有震慑力,非常适合演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所跟主贴概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集中行使对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等管理,但由于执法粗暴,市民极其反感。)

(二)技法指津

1.揣摩句子形式

论坛留言追求的就是个性。如何个性化?主要有两种。

其一,仿写。仿写是论坛留言的常见形式,要的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效果。比如:

在国外,死人的矿难叫新闻;在国内,救出来的叫新闻!

山西矿难频频,背后耐人寻味,事件令人发指。该留言仿照西方新闻界的金科玉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其概括性之高,令人赞叹。

其二,倒装。能用倒装绝不用“顺装”,常用关联语,习惯把前关联词置后,以突出后者。比如:

嫦娥一号发回来的照片不是假的——因为市面上还没有发现月球的年画!

太空探险,讲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智力。中国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跨越式前进,令世人震撼,难怪有人怀疑月球相片造假。留言用调侃的语气,轻松回击质疑,可谓神来之笔。

“两样东西阻碍了中国男足冲出亚洲——他们的左脚和他们的右脚……”有同工异曲之妙。

2.掌握表达方式

其一,直截了当。评论语言犀利,具有强烈的冲击力。比如:

美国自南北战争后就没有奴隶了,黑人奴隶变成自由人和国家公民;而在新中国的山西黑砖窑,却把自由人和国家公民变成了黑人奴隶!

“山西的GDP是用黑煤和红血构成的”。从这里看来,这不仅是“黑煤”,还有“黑窑”;不仅是“红血”,还有“红颜”。法治社会,民主社会,竟出现如此咄咄怪事,令人发指。该留言评论单刀直入,让人痛快淋漓。类似的有:“和平年代能让一个地方(太湖蓝藻)的居民受到生命威胁,这在任何一个渴望和平的国家人民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直奔主题,绝不旁及。

其二,迂回婉转。对敏感话题不进行直接评论,而是采取间接方式。比如:

几间破陋的小屋,先后经过了开发商与房主的谈判、房管局的行政裁决、听证会以及法院的裁决,其命运最终尘埃落定,一切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不过以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精神以及刚通过的《物权法》来审视这一过程,就会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瑕疵。《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也就是说,拆那几间破陋小屋若没有明确的公共利益作为理由,之后的程序就算再公正,也无法树立拆迁的合法性和说服公众。

“我不是刁民,我只要房屋。”对于网上一些敏感话题,一些网民通过一些相关的事件来发表看法。《物权法》2007年被审议通过,一些网民通过“最牛钉子户”来表达对《物权法》的看法。虽然议论的对象改变了,但实际上讨论主旨仍然是《物权法》。

其三,直观呈现。利用计算机键盘符号表情达意最具形象化,最能通过视觉符号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

以色列告诉美国,巷战要用推土机!不用往里冲,砸死他们就得了!

键盘符号是网络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信息的传达和接受,不仅更加传神,同时体现网络传播“超文本”的特点。

3.善用修辞格式

其一,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比如:

山西——中国矿难事故的形象代言人!

商品代言的应是美好的一面,与矿难扯在一起令人难以置信。该留言把山西与“矿难形象代言人”联系起来,用心良苦,反讽意味辛辣深刻。

其二,冷笑话。冷笑话一般超出常规思维,不符合逻辑和生活实际,让人听了为之深思。比如:

你们也不能太侮辱周正龙的智慧,至少他自己没顶片树叶,然后宣称自己是华南虎!

冷笑话经过重构后,可以表现微妙的含义。周正龙们造假,还振振有词,无异于掩耳盗铃。该留言寥寥数语,就能一针见血,让人回味无穷。“张纪中版《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将在全国各地城管中进行海选……”的“冷”就显得悲愤填膺:城管,拜托,“文明”应该,“威武”不要也罢——否则要死人的!

三、论坛留言的实战演练

(一)问题

任长霞是2004年度央视评选出的十大杰出新闻人物之一。作为人民的好公仆,任长霞的事迹家喻户晓。作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当代中学生,一定想在互联网上发表你对任长霞的敬意或看法。请你为人民网论坛写上一条留言,不得超过50字。

(二)提示

网络论坛舆论引导力研究 篇7

随着网络的发展, 其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逐渐的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论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发表看法、讨论问题的场所,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发生的大事, 论坛都会立刻出现相关的帖子, 并引起网民的广泛讨论, 这样一来, 就会对社会形成比较大的舆论压力, 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 为了避免舆论带来负面影响, 就需要加强对网络论坛舆论引导力的管理。

二、网络论坛舆论引导的特色

(一) 平民性

在传统的媒体中, 报道事件的方式是自上而下报道, 报道的过程几乎不会有受众的参与, 而在网络媒体中, 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进去, 通过网络媒体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另外, 除了参与者的平民化之外, 平民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在对网友的舆论进行引导时, 更多的是以平民化的姿态进行引导。例如, 在发表帖子时, 帖子内的语言更加的接近受众, 能够被大部分受众所接受, 从而使网友参与网络媒体的兴趣被提升起来, 实现有效的互动。

(二) 交互性

在传统的媒体中, 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在进行舆论引导时, 更多的是依照传统媒体自身的意愿来进行, 不过在网络媒体中, 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来选择信息,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受众的地位。对于媒体, 受众希望与其进行平等的交流, 而非被动地接受, 另外, 信息的有效性及真实性也需要受众的参与。实际上, 受众手中是会掌握一定的信息的, 网络媒体要充分的利用交互反馈机制, 获取受众的信息, 从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动。

(三) 强势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网络舆论引导的强势性是指网络舆论充分发挥监督性的作用。在网络中, 人们所具有的参与社会、发表意见的方式可能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具体说来, 就是在网络论坛中比较活跃的份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从来不看报纸的评论文章, 这样一来, 就需要发挥监督性的作用, 保证网络舆论的正确性。

(四) 多元性

网络在传播信息时, 具有即时性、共享性的特点, 由此也使得网络论坛讨论内容的范围扩大, 大到国家大事, 小到生活中吃、喝、住、行, 都可以在网络论坛中讨论, 这样一来, 网络舆论就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另外, 在网络论坛中, 即使是同一个事件, 由于网友价值观念的不同, 所形成的看法也不相同, 这也形成了网络舆论的多元化, 因此, 在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时, 同样要坚持多元化。

三、网络论坛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 语言偏激, 缺乏理性

在网络论坛的帖子中, 人身攻击、地方歧视等语言随处可见, 实际上, 这是一种言论缺乏理性的表现。网友在看一篇帖子时, 自身的情绪会随着帖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当情绪比较激动时, 网友就会无法控制自身的言论, 产生具有攻击性的语言, 而这个问题的存在不只是网友自身的问题, 网络的特点也导致了这类问题的存在。另外, 网络论坛的网友中, 大多数都是学生, 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会缺乏理性, 而且比较容易冲动, 同时, 行为也比较容易受到群体思维的影响, 由此也导致了语言偏激问题的存在。

(二) 媒介审判导致舆论引导的偏失

所谓媒介审判, 是指案件还处于审理中时, 媒介报到超越法律的规定, 提前对其进行审判, 并产生一定的舆论压力, 导致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对于网络媒体来说, 当舆论发生之后, 会存在过激的言论, 而网络论坛并未对其进行引导及处理, 而是任其发展, 或者在引导时, 出现引导偏失的情况, 最终造成比较严重的舆论影响。

(三) 媒介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的滞后性

当网络舆论产生之后, 由于主体的分散性影响了网友的理性判断, 这时, 媒体如果及时地进行了正确的舆论引导, 那么就会避免非理性舆论的产生, 从而保持舆论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中。网络媒介的特点导致网络舆论具有时间短的特点, 因此在进行引导时, 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进行主流舆论引导。在舆论引导方面, 传统媒介的引导效果更为长效, 而且权威性也比较高, 不过, 传统媒介在进行舆论引导时, 存在着严重的滞后问题, 从而导致网络舆论中负面的舆论传播开来, 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四) 舆论引导环境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利益, 自我意识得到了有效地加强, 当人们的自我意识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时, 就会产生各种问题。而网络论坛成为人们宣泄自身情绪的主要渠道, 在当前的网络论坛帖子中, 都可以反映出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 这其中就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言论, 对社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这些行为的存在导致舆论引导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影响了引导的有效开展。

四、加强网络论坛舆论引导力的方法

(一) 挖掘论坛领袖的潜力

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 存在着二级传播理论, 所谓二级传播, 是指信息在传播时, 传播的过程为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再到一般受众, 在这个过程中, 舆论领袖的中介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网络论坛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其所具有的参与群体会逐渐地变得稳定, 参与群体的成员在对某件事情发表言论时, 会对其他网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会决定着整个舆论的发展方向。因此, 为了有效地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力, 就需要充分的挖掘论坛领袖的潜力。

(二) 加强网络论坛的议程设置功能

在网络媒体中, 所谓议程设置, 就是指为了让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论坛会制定一些有意义的话题, 吸引网友的注意力, 进而展开积极地讨论。作为论坛的管理者, 要对当前的新闻热点有充分的了解, 之后针对热点结合网友的实际生活, 选择出贴近网友现实生活的主题, 以供网友讨论。一般来说, 在进行议题设置时, 更倾向于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话题。

(三) 充分发挥版主及嘉宾的作用

在网络论坛中, 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些精英的言论具有更好地引导作用。因此, 在选择人选时, 一定要慎重。当一个主题确定之后, 可以邀请主题相关的专家到网站论坛做客, 让网友与专家一起进行讨论,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舆论的正确引导。另外, 在选择话题时, 要以网友的兴趣为主, 如果网友对话题不感兴趣, 那么话题的设置就毫无意义, 一般来说, 话题要在当前的热点问题中选择, 以便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网络舆论来说, 主持人或者编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 在进行话题讨论的过程中, 编辑或主持人要进行积极地引导, 以便于良好的掌握舆论的方向。

(四) 创造品牌论坛

当前, 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保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需要创造自身的品牌。网络论坛属于网络媒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就需要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论坛品牌, 同时, 网友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时, 要注意引导, 从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舆论特色, 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 要坚持真实性, 也就是说舆论引导要以真实为基础, 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舆论的引导力。在对正确的舆论进行引导时, 可以调动论坛可用的力量对引导进行强化。

五、结论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获取信息, 这样一来, 网络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论坛是人们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的地方, 所以网络论坛具有更多的舆论, 不过网络论坛舆论有好有坏, 为了保证论坛的发展, 就必须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当前, 网络论坛舆论引导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针对存在的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的措施, 通过措施的实施, 保证了舆论的引导力, 从而发挥出舆论引导对社会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淑娟.新媒介环境下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J].新闻前哨, 2015 (02) :74-76.

[2]蒋忠波, 邓若伊.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阈[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03) :100-105+113.

[3]钟名扬, 鲁雷.后现代视域下高校网络论坛舆论引导困难与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1 (05) :18-20.

[4]陈然.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识别与筛选——对凯迪社区的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 2010 (02) :75-77.

网络教学论坛 篇8

网络论坛, 也叫网络社区 (Network Community) 、虚拟社区 (Virtual Community) 或在线社区 (online Community) 。1993年瑞格尔德 (Haward Rheingold) 在《网络社区》 (The Virtual Community, 1993) 一书中最先提出网络社区定义[1], 将其界定为:一群主要媒介为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 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 所形成的团体。甚至每个成员皆在社群中具有身份, 并具有某种规范的共识。目前网络社区的表现形式有论坛/讨论组、即时通讯 (QQ学术群、MSN讨论群) 、电子邮件、新闻群组、网上校友录、博客、网络聊天室、个人主页空间、交友/社区俱乐部等[2]。

斯米思 (Smith, 1999) 认为, 网络社区是通过电讯传播网络, 显著地发生在与经由计算机所连接起来的一组进行中的许多方面的互动。P.库伯斯 (Pricewaterhouse Coopers) 提出, 网上社区应以“会员之间的归属感”为中心, 并由以下几大要素来强化:对品牌的认同;对其他会员具有强烈的志同道合的感觉;可以藉由网站产生会员之间彼此的互动;对该网络社区的发展有参与的机会;会员之间能借由该网络社区产生并拥有共同利益。Haward Rheingold将网络社区界定为:一群主要媒介为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 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 所形成的团体[3]。本文主要讨论学术性比较浓的网络学术论坛。

史密斯[4]认为, “一个网络社区是通过电讯传播网络, 显著地发生在经由计算机所连接起来的一组人进行的许多方面的互动”。要成立一个社区由下列四个条件构成:A、要有联络的手段, 要保障网络社区会员可以畅通有效地进行在线交流 (技术层面) ;B、要有主题, 然后根据这些主题, 进一步地讨论和互动 (技术层面) ;C、要建立会员之问的忠诚度, 并在情感、心理、兴趣上产生交流, 彼此联系在一起 (精神层面) ;D、必须要建立规范 (精神层面) 。本文则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对网络论坛中的科研合作行为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论坛中参与者的科研合作诉求、科研合作行为、科研合作效果、科研合作保障机制等内容。

2 网络学术论坛中的科研行为分析

合作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 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也是为共享利益或各得其利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互动过程[5]。合作的结果是共享其利或各得其利。从总体上看, 合作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 合作是一种调整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第二, 合作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是合作各方为达到共同目的或各自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相互配合的活动。第三, 合作的本质是共享其利或各得其益[6]。而科研合作就是科学工作者为了达到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科研合作贯穿于科研活动诸要素之间。

当前, 网络学术论坛已经成为学术思想汇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以小木虫学术论坛为例来分析这种学术论坛中的科研合作行为及运行机制, 为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提供帮助。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 成立于2001年3月1日, 是一个独立、纯学术、非经营性的免费个人论坛。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学术前沿站点, 为中国学术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倡导学术的交流与共享。访问域名是:emuch.net。小木虫论坛已发展成为拥有会员近30万, 日访问量将近30万流量, 涵盖化学、化工、医药、生物、材料、食品、理工、信息、经管、外语等10个学科门类的专业性学术科研交流合法论坛 (京ICP备05001187号) 。会员主要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 企业研发人员, 这里拥有旺盛的人气、良好的交流氛围及广阔的交流空间, 已成为聚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资源、经验交流平台[7]。目前共有论坛94个, 主题数约62万多, 帖子数约65万, 平均每个主题被回复次数9.28, 平均每日新增帖子数3166, 注册会员588234个[8]。

2.1 科研合作诉求

网络学术论坛的主要参与者是科研用户, 主要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 企业研发人员。这些用户大多具有较高学历, 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方面的教学研究、技术研发以及各种涉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他们主要是利用论坛中的各种资源作为他们研究的素材或对象, 这关系到他们在科研方面的成本和研究的进程。他们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内容的专业性:科研用户需求满足研究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资源, 需要更深入的内涵与性质揭示;第二, 服务的及时性。获取资源与服务的时间要求苛刻, 所需的资源、信息与本身从事的专业和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是实现其价值的必然选择, 为此, 在时间节点上有严格要求, 往往和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的时间节点重合;第三, 需求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科研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从继承、累积和探索的角度系统地掌握完整的资源信息;第四, 需求的连续性和针对性:伴随着科研项目, 及对资源的研究的进展而产生对资源与服务的需求, 往往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在诸如小木虫这样的网络学术论坛中, 参与者的需求更是呈现出多元化信息的需求, 包括资料、文献、工具、软件、消息等方面的需求;由国家、地区性的书目情报需求转向对全球信息需求;对文献的需求转向对浓缩的、序化的学术信息特别是一些非正式信息的需求, 例如小木虫论坛中的科研经验版面, 主要为分析、评论性二次文献, 会使参与者感到共鸣;另外分出、催化、环境、有机、化工、晶体、高分子、材料、纳米、物理、药学、医学、生物、食品、理工、信息、经济、理财、管理、地学等专门学科的专题服务, 并提供学术求助、翻译求助的咨询服务等;小木虫论坛参与者的关注点比较集中, 例如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博硕士论文、科研报告等方面的各种信息需求。

2.2 科研合作契约

网络社区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失真和迷失, 特别是目前网络社区管理基本源于个体的社会道德, 学术论坛中则主要靠参与者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 没有有效的法制手段。网络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需要参与者之间真实、有效的网络心理契约。契约最初是合约、合意, 双方都同意在未来的这件事情上要这样做, 不能那样做。而网络心理契约是非正式的、含蓄的、具有默契的。网络心理契约是一种参与者行为规则的彼此认同和可预测性程度, 这显然对于网络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网络心理契约的实质是成员间在心理层面共享的、比较一致的互动行为规则。这些规则表现在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过程中。只有网络社区成员之间, 以及网络社区会员之间以及不同的网络社区之间建立了良好健康的网络心理契约, 才能使一个网络社区有效地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9]。

网络社区成员之间契约的形成关键点在于有共同的信念和追求, 准确把握参与者的心理状态, 使其在网络社区中科研活动的角色较为固定, 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合力。在小木虫论坛中, 科研合作契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共同的科研兴趣。参与者都期望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方向或某一内容做出科研成果;第二, 自由式表达。语言风格不限、发布时间和区域不限[10];第三, 角色之间的认同。所有参与者在科研合作方面有着相同的价值观、相互认同。第四, 主题突出。知识点高度聚类, 并形成知识库供利用, 这样知识和信息得以共享与传承。而且通过热点置顶、难点搜索、主题与分类相结合、讨论小组设置的切入点满足各个学科、各种身份、科研人员不同的需求。

2.3 科研合作规范

网络论坛的规则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论坛运行的必要基础。即由国家颁布的关于互联网使用的法律法规。如小木虫论坛遵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第二部分是论坛内部的规范, 是由小木虫论坛本身依照上述法律、法规而制定的专门适用于各自论坛的相关规则。其中, 参与者角色及其权限显得尤为重要, 是基础性的合作规范, 管理员、版主、游客等在论坛中有不同的权限, 针对管理员有《管理员管理规定》, 针对斑竹有《斑竹管理规定》, 针对社区一般成员有《处罚规定》等。此外还有《金币制度》、《通行币制度》、《版主制度》、《社区删帖标准》、《ID管理制度》等规则。

金币, 作为小木虫论坛的一种虚拟参数, 拥有金币可以查看被限制的资源 (金币数越多, 用户在论坛查看帖子受到的限制越少) 、换取超级通行币 (查看限制级别的帖子) 、论坛求助 (在求助版发布帖子, 用户必须要支付金币给回答者。用户支付的金币数目越多, 用户的问题被别人回答的可能性就越大, 越快的被解决) 、获取下载流量 (金币来购买流量) 。而金币的获取是免费的, 但是却需要用户参与论坛讨论或者提供其他用户可能需要的资源:例如点击广告、论坛每日派送红包、参与论坛活动及讨论、回复别人提问帖帮助解答问题, 发布好的资源帖。

2.4 科研合作保障机制

2.4.1 斑竹的导航与监督机制

小木虫论坛采用斑竹控制式管理 (expert control) 。在类似的学术论坛中信息和知识共享的成本越来越低, 而处理信息的成本 (例如“时间”) 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 信息的费用超过一定限度时, “雇佣”比较专业的斑竹成为合理的选择, 这就要求斑竹具有相当强的专业知识水平、文化层次、操作技巧、人格魅力等。他们专门将专业知识与其它类别的信息适当整合 (做合集、删贴子等) 的工作以应付参与者的大众需求, 达到深层次的知识共享与科研合作。

2.4.2 版规的约束机制

规定了发表内容与本讨论区主题不符、张贴广告、重复发帖、大量转贴等违例行为。凡属违例行为, 管理员或版主有权编辑、转移、锁定甚至删除帖子, 并视情节轻重扣除个人金币, 以示警告。屡屡违规者, 管理员将注销其注册名并阻止其登录IP。

2.4.3 和谐轻松的互助氛围

小木虫鼓励各种学术探讨, 提问获得解答后, 在帖子最后注明问题已解决, 并鼓励获得帮助的用户对资源提供用户表示感谢, 使互相之间的气氛更加和谐。而即使是参与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也可以将该帖“顶”起来, 从而使得该帖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 尽早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2.5 科研合作效果

2.5.1 资源利用方面

主要表现为:

(1) 资源提供与资源获取的互动方式。新用户注册约72小时后可以在论坛发帖。随着其他用户关注的好帖的发布, 用户的金币在增加, 同时用户的级别也在上升 (虫子级别与金币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 级别的升高, 用户在论坛的权限 (论坛权限) 也在变大, 一些较低金币限制的资源, 不用通行币也能看了。对于文件上传基本没有限制, 可以通过分卷压缩的方法将一个较大 (<10M) 文件变成几个连续的小文件 (符合相应的上传权限) 后依次上传。大于10M的文件可以通过G宝盘、网络储藏室等方法与虫友分享, 同时用户可以到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方式中分享其提供的资源。

(2) 避免资源重复, 保证了共享信息资源的质量。发贴前可以对小木虫站内的资源, 进行全面详细的全文搜索, 避免发重复帖。从而可以维护论坛讨论主题的学术性和纯洁性, 使广大参与者的讨论在一种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有效阻止泥沙俱下的局面。

(3) 资源的聚类和累积效果。相关主题的帖子最好发在同一个话题之中, 可以使用编辑功能, 也可以以跟帖的形式发表, 以方便查询与整理。

(4) 严格的发帖格式使得发贴提问和帮别人回答问题时都尽量详细。能够清楚表达各个用户之间的资源获取和利用诉求。各版又细分出许多小的板块, 例如基金申请下又分出标书共享、学术信息、经验体会、基金快讯等几个小版面的讨论选题, 也很受参与者的欢迎与热捧。

(5) 序化的帖子保证查询者能够快速进行检索。可根据发帖时间、发帖主题等进行排序。

(6) 资源利用只有通过积累金币来实现, 体现了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而没有金币的话可以在资源利用时间上进行一些调整, 即在每天24点到7点之间进行资源下载, 既保证使用者能够得到确实需要的资源, 又保证了在工作时间 (早8点到晚8点) 高峰时间广大高级虫友 (对论坛资源贡献多) 的网络畅通。

2.5.2 参与者方面

主要表现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后:

(1) 问题符合程度。实际上是指参与者在获得论坛中各种资源后, 与其最初的科研需要进行比较, 如果完全符合 (consistency) , 在论坛中发布科研求助信息者会给出相应的跟贴, 表示问题解决, 以减少别的浏览者为本问题所作的工作。如果不是很符合, 则会有更多的“知情者”参与问题解决或者讨论, 直到与需求一致。

(2) 资源导向 (navigation) 作用。通过交叉参考 (cross-reference) , 即每一参与者的陈述都以其他结点的陈述为注解或前提。每个参与者都是一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个体。每一个页面都可以做别人的链接, 作为自己的参照。每个页面也都有同样的概率被别人链接, 作为别人的参照。独立延伸 (genetice independence) , 每一参与者的对同一问题的陈述都是独立的、从其个人知识传统抽取的一个片断构成的。

(3) 心理满足程度。主要是参与者在需求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 (feedback) 。这种满足感会进一步推动该参与者为论坛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 从而促进论坛的良性循环。

3 网络学术论坛的发展及其对科研的影响

3.1 松散型的合作方式对于创新思维的迸发

网络论坛中科研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共享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种行动当中: (1) 参与者与他人知识的共享:参与者获得自己不能够完全拥有以及没有必要拥有的知识, 通过与他人特定的交互情景获取。 (2) 参与者发现自己的隐性知识:参与者在某种情况下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通过与自己知识量相当的参与者的交流, 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整合, 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或新的想法。 (3) 参与者共享整个论坛累积的知识:参与者定期不定期地发布有关基金申请、论文写作、科研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心得体会、研究过程及阶段性成果, 这些知识除了以上述第一种方式共享外, 还作为知识源储存在论坛的知识库中, 备参与者查询。

小木虫论坛这种简单的规则、可互相理解的网络语言、松散的结构、对所有科研人员开放、既严肃又活泼、匿名性等表现出松散式的合作方式;可以自由选择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科研信息合作交流, 改变在非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以学术刊物为主媒体、学术会议为辅的科学交流模式;登录网络论坛的读者可隐匿白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使得参与者在进行讨论时比较容易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便于科研人员平等地沟通和情感交流, 能调动读者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网络学术论坛这种自由、充分、松散式的交流, 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迸发, 有利于从别的参与者的只言片语当中充分挖掘和得到自己、别人的显性、隐性知识, 提升科研能力。

3.2 无时空限制的合作对于创新灵感的捕捉

主要表现为参与讨论和交流的各成员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各种非有意的结果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对于论坛中各个讨论话题而言, 每一个参与者有自己的独立时空 (relativity of time-space) , 而每一发言者只对自己感兴趣或者有判断力的上一发言者进行评论, 但每个参与者发言又与他人言论、观点相融合, 形成整体知识, 而这种整体知识的获取需要参与者对论坛讨论交流的方式比较熟悉, 能够从错综复杂的过程中发掘自己的兴奋点, 这个兴奋点可能是自己观点的延续, 也可能是别人观点的延续。

因此, 具体知识共享的过程中, 同一讨论话题的各个参与者总是有因果性联系。但从总体来看, 知识的边界早已模糊经过时间的推移不断融合融合。

3.3 马太效应

1968年,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 K.Merton) 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 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 同样地, 在同一个项目上, 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后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主要表示一种趋同效应。在小木虫论坛中科研合作的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对下列内容的关注:

(1) 热点科研问题。即大多数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都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对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等的申请申报;资料、文献、工具、专利等的获取都是热点问题, 从而相应的版面关注度则比较高, 信息量大。

(2) 高产作者/发帖者。高级用户作为论坛主体的代表, 发帖数量较大, 影响力较强, 其发贴的受关注程度 (如点击数和回复数) 很高, 即所谓的热贴。这一传播过程启示我们, 如果能从帖子点击数 (或回复数) 所形成的时间序列进行网络论坛话题的热度趋势预测, 判断哪些帖子是热帖, 则可以根据预测挖掘潜在的高级用户, 进而通过对高级用户的分析实现对网络论坛的管理和分析[11]。

(3) 热帖。其中上述高产作者发布的帖子是其重要组成部门。还有一部分热贴比较偶然, 可能是在科研活动的经验总结, 也可能是对某一科研过程的描述, 还有可能是其他内容, 但他们获得的关注越高, 则会从论坛各个版面中抽提出来放到显著位置, 从而产生马太效应。

4 网络学术论坛的发展趋势

在看到网络学术社区对科研合作的共享之处, 还必须看到, 目前网络学术论坛数量庞大、精品较少、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比较突出, 今后还应在构建自身特色方面努力 (或资料、信息的权威性;或涵盖内容的全面性, 或满足各类科研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按学科、用户身份细分论坛, 使主题更加集中) , 并努力打造和积累自己的优势资源, 另外, 在版面中进行交流与讨论时, 有时会产生时滞, 实时交流功能有待完善。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网络论坛管理也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网络论坛话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在互动性的作用下, 由少数人向多数人传播的过程, 即高级用户 (各级管理者等) 牵头——中级用户反馈——普通用户点击、浏览。根据点击相关分析、链接相关分析、主题分析、关键词分析、帖子耦合、引用现象分析, 进行网络论坛内容的深度开发, 优化议题、参与方式等的设置, 从而为科研人员提高主动推送服务。

摘要:阐述了网络论坛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对网络论坛中的科研合作行为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论坛中参与者的科研合作诉求、科研合作行为、科研合作效果、科研合作保障机制等内容, 并讨论这种网络环境中的科研合作行为对科研活动及科技创新的影响, 最后提出学术网络论坛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学术论坛,科研合作,创新

参考文献

[1]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EB/OL].http://www.rheingold.com/vc/book/intro.html, 2008-09-15.

[2]陈远.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 2008 (3) :70-75.

[3]王欢, 郭玉锦.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19-21.

[4]李佳纯, 郑君良.虚拟社区介绍[EB/OL].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2/12_5.htm, [2008/9/12].

[5]谈蔓延.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哲学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 2000 (4) :71.

[6]谢彩霞, 刘则渊.科研合作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1) :99-102.

[7]小木虫论坛[EB/OL].http://emuch.net/bbs/.

[8]小木虫论坛[EB/OL].http://emuch.net/bbs/stats.php.

[9]李云鹃.试论网络社区发展的自发性[J].太原大学学报, 2007 (3) :27-29.

[10]佟立军.浅析网络社区语言与文化[J].长春大学学报, 2007 (4) :55-57.

论坛报告:网络安全研究进展 篇9

卿斯汉首先分享了Gartner预测的2015年中国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以及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的“大数据”战略, 他认为现在所说的大数据和以前说的大规模数据不太一样, 是小池塘和太平洋捕鱼的关系, 以前是小池塘, 捕鱼的数量、方法基本上都可以预测, 但现在太平洋捕鱼就不一样了, 很多情况都无法预测。

卿斯汉分析了大数据应用的三层结构:第一层主要是大数据的获取, 因为对不同种类的大数据获取不一样;中间是大数据分析, 包括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专家推荐系统、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最上面是大数据展现, 主要是可视化。卿斯汉强调, 大数据和云计算密不可分, 认为云计算和大数据有天然内在联系, 云计算是大数据概念提出的先决条件, 提供了数据集中采集和存储的基础, 而应用大数据则是应用云计算的必然条件。

卿斯汉认为, 飞速发展的世界为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安全性是云计算能够大规模推广的主要瓶颈。同时, 他还介绍了云安全的NIST模型, 以及中国两个已经颁布的云安全标准, 其一是《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其二是《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

在演讲最后, 卿斯汉对报告内容作了简要的全面总结:

1.网络安全的方方面面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中包括大数据安全、云计算安全、移动计算与智能终端安全、物联网安全等等。

从媒介语言的角度解读网络论坛 篇10

关键词:网络论坛,媒介语言,草根性,地方性,互动性,裂变性

数以亿计的网民在利用网络论坛进行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时,网络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形式。于是,网络论坛中出现了不同于现实社会人际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同于报纸和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介的语言,如“给力”、“美眉”等,可以称之为“网络论坛语言”。网络论坛语言具有草根性、互动性、地方性和裂变性四大特点,这些特点改变了语言的使用和传播方式,扩大了网络论坛中人际交往的范围,增强网民间交流的主动性,这些特点提高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效率。

一、网络论坛语言的草根性

网络论坛语言的草根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论坛使用者社会身份的草根性上。这些网民大多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聚集在网络论坛中。草根一族个人势力较弱,但是数量众多,工作时奔赴田间工厂一线,闲暇时长期活跃在网络论坛中。他们用所在群体特有的媒介语言交流互动,形成了特定思想和表达方式,不仅能将朴素又口语化较浓的民间表达带入网络论坛中,也能根据社会经历和现实生活创造出特有的语言表达,流行在网络论坛。他们多元化的语言文字大多跟日常的平凡生活有关,表达方式不太正规,甚至存在着许多语法上的错误,但由于近年草根文化的异军突起,部分“草根语言”约定俗成,由此在网上乃至现实生活中流行开来。

如天涯社区发帖《2012网络流行语——莫名其妙的流行》[1],评选2012年网络流行语,参加投票总人数为-1218人。其中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以731票高居榜首,当选年度流行度最高的网络语言。“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来源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剧中,神探狄仁杰大人胸有成竹的事情却总是喜欢问问下属,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

在各大网站论坛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引得网友们哗然不已!这种无厘头式的问候方式,为何会如此之红呢?不管是“元芳,你怎么看?”,还是以前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等网络热词,首先反映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网友调侃的心理特征。这些网络热词,其实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结构新奇、内容空洞,甚至可以说,它是无厘头的。这些词汇,它并没有一个很深的内涵,网友喜欢它们,第一个感觉就是好玩、有趣。同时也正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内涵,就可以让我们任意赋予它含义。当觉得有趣并加以相互传播以后,就产生了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你说、我说、大家说,导致它变成了一种流行词汇,给了很多网友一种心理附着力。

紧接着,其它流行的网络论坛语言依次为:“你幸福吗?”——央视外场记者突如其来采访各色人群,收罗各行各业回答,该新闻最大亮点,就是把严肃的新闻话题做成了一出娱乐大戏;“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食品质量问题依然让人胆寒,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的时候,反日游行示威之中出现了不少愤青砸日系汽车,很多理性的网友用这句话批评少数人不理智的行为;“我可以说脏话吗?”——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有车族“喜迎”油价上涨,却有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愤怒;“2012皮鞋很忙”—酸奶、胶囊、果冻都是旧皮鞋的下脚料,每个人都有一双旧皮鞋,每个人都可能会和酸奶、胶囊打交道,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愤怒;“屌丝系列”——白富美、高富帅、屌丝、女汉子,这些人群都有其显著特点,网友将社会阶层重新划分,并且自行归队;“表哥房叔”——周久耕倒在“九五至尊”香烟,杨达才戴着一块名表倒在灾难现场。这些都是草根语言的典型代表,表达了底层百姓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网络论坛语言的草根性改变着传统话语权力中社会精英的主体霸权地位,有利于话语权力的“传播赋权”[2]。这些语言来自民间,集中了网民的智慧,表现力很强。这种语言即使不可能真正颠覆话语霸权,但至少可以对其构成挑战,消解精英文化的同时,使得媒介语言的传播不再是简单和程序化的自上而下的过程。

二、网络论坛语言的互动性

网络论坛语言在频繁使用中,由于互动性强,广泛流行开来。网络论坛使用者作为受众,是相关的社会成员,他们接收到信息之后,出于一定的心理需求和人际关系的考虑会向他人转述这些信息[3]。天涯论坛、强国社区、汉网社区等等,都有“发帖”、“回复”、“分享”这些功能,网络论坛使用者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语言向网友转述。在公共领域中,他们这样做也许是出于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国计民生畅所欲言,也许是为了与他人分享网络论坛语言带来的感官舒畅,也许是为了通过与他人交换意见来证实自己的判断,也许只是为了通过闲谈打发无聊的时光。

2013年8月,强国社区发帖讨论教育问题,标题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们的教育在造庸人?3天之内,这个帖子引发17918位网友围观,一共有75个跟帖。

当前哪些教育问题是您最关心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如此升学口号背后的教育理念如何转变?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您的切身感受是怎样的?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家庭、社会都应承担怎样的责任?您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的是?面对网友,强国社区连发五问。有网友回复“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志不强者智不达”,强调志趣的重要性;有网友回复“学子强则国强,学子弱国将必弱”,强调学子成败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性;还有网友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反思现今不能大师辈出的原因;也有网友跟帖“教育不仅仅需要拼命学,还需要能够接受社会考验,拥有独立人格,对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能有用。”

在讨论中,强国社区不仅在主帖中附有小型问卷供网友填写,还设置“赞”和“拍砖”给网友直接表明立场的机会,另设有“回复”、“推荐”、“订阅”和“投诉”4个互动选择。网友选择“回复”,形成子帖之后,其他网友还可以针对子帖任意选择“回复”、“推荐”、“订阅”和“投诉”。同时,论坛还提供技术支持,可以将“回复”后的帖子,分享到“人人网”、“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网”等其它互动平台上。

由此可见,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中的公众是一个互动的概念,绝非是静止的、停滞不前的被动接受者或旁观者。作为公共领域,网络论坛实现了多向沟通,发表言论者同时也是阅读者,阅读者同时也是发表言论者。这种情况下,受众成为了网络论坛语言再次传递的中介。传者与受众接轨,进而产生互动,当传者与受众存在于同一个传播层次后,网络论坛语言甚至可以成为他们的“接头暗语”,成为两者互动的工具。网络论坛语言在这一社交活动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发展着更多的受众和传者。

无线网络不断升级,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公共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而扩展。手机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网络论坛,同时也会将网络论坛中的语言普及到日常生活中来,于是,人际传播又进一步增强了网络论坛语言的互动性。

三、网络论坛语言的地方性

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不同的生产交流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语音特点。北方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因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四川多山,山上山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更有山体回声,悠扬委婉;江南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语。而武汉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上的,它在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随着武汉商业的兴旺而发扬光大。

不同的社区有着各自的目标受众定位,例如,天涯论坛、强国社区是全国性论坛,而汉网社区则有着鲜明的武汉地域特色。汉网社区不仅是一家网站,还是一座城市的投影,其媒介语言深深打上了武汉腔的烙印。地方语言与网络论坛的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

武汉独特的码头文化,使得武汉腔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汉网社区的语言表达中。汉网社区中,常出现“信了你的邪”,在武汉话中带有特殊讽刺意味;而“掉得大”,意为“很丢丑、很没面子”;用“灵醒”、“俏皮”、“耍拉(借音)”来形容人干净、整洁、能干、爽快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你吓我”,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表示惊讶、不理解;“挑土”,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撮虾子”,指偶尔赚点小外快;“起篓子”,起网时捞起很多鱼,形容一下子发财了。

四、网络论坛语言的裂变性

新的媒介形态对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媒介语言衍生出新的特点。网络论坛扩展了技术的应用形式,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媒介语言的属性,使得网络论坛语言具有“裂变性”。

网络论坛语言的裂变性可以理解为,媒介语言在网络论坛中使用时,旧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会消亡,而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不断演变和传播,“滚雪球式”的发展,也不影响语言原义的理解和接受。传统媒介语言和新兴的媒介语言并不是对攻的关系,两者在网络论坛中更多的是互恋的关系,即新的媒介语言不断地更新演变旧的拼读写习惯,旧的媒介语言不断主动与之会师握手,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且很少影响读者的视听和理解。

网络论坛中的每一个帖子都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公共领域,楼主发帖,网友接着抢沙发、拍砖,通过发文、评论、分享等方式,联动、聚合形成了特有的种群。同时,通过病毒式传播和社会性转评,媒介语言将最具公共传播价值的舆情事件推送至舆论场核心区域,并将不断递增的信息量扩散至其它论坛和媒体。这一传播过程中,网络论坛使用的媒介语言也随之裂变,演变出许许多多与本义相同但形态各异的语言形式。

网络论坛语言的裂变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音同形不同,一种是音不同形不同,还有一种是前两者的结合。音同形不同指的是,论坛中的媒介语言在拼读传受过程中,读音不变,拼写发生裂变传播的现象。如论坛中,“你禽兽不如”变“你琴受不如”,将略显粗鲁的语言用其它文字替代。音不同形不同指的是,论坛中的媒介语言在拼读传受中,读音和拼写都发生裂变传播的现象。如天涯最开始的发帖者,被称为“版主”,到后来的“楼主”,再接着“卤煮”,再然后的“露珠”;“研究生”一路变身为“研究僧”,再变为“烟酒生”,涵义不断丰富深化。另外,还有一种裂变方式,是中英文掺杂,读音字形变化比较大,但不影响其原意。如“好高兴”,在传播过程中裂变成“好HAPPY”,再后来,“好嗨森”(广东话谐音-好开心)又悄然流行了。

结语

网络论坛语言对传统媒介语言是一种解构,其语言表达方式更多地体现出语言学的反规则、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因此,草根性、互动性、地方性和裂变性成为网络论坛语言中常见的风格,并且能够迅速得到追捧和传播。如今,大量网络论坛语言正在从不同方面质疑传统语言权威,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结构,同时也通过对不同字词、语句和语法的拼接再创造,形成一种新的立体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建构新的话语体系,散发出独特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2012网络流行语——莫名其妙的流行:http://bbs.tianya.cn/post-free-2864337-1.shtml

[2]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网络论坛齐休克 都是瑞星惹得祸 篇11

Leaderette: Rising 2009 anti-virus software has made so many severe mistakes within two months, which made people worry about its technology and attitude as well. It is a long way to win a good fame, so Rising would make itself abandoned if it keeps on offending users’ computers.

2009年1月5日晚,虞东像往常一样,回家、开机器、上网,但是与往日不同的是他在Discuz!里的帖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发布,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很多网络论坛貌似陷入了“集体休克”。

从1月6日中午开始,大量网民在访问论坛时出现故障,无法发帖回帖,或者页面出现大片空白,而且不止一家两家论坛,而是绝大多数论坛网站都出现了这一问题。此外,网易、淘宝等一系列知名网站,包括目前在公司白领中最流行的开心网也被株连,页面频频显示出错,甚至无法打开,中国互联网出现了罕见的“集体休克”现象。

次日,国内最大的论坛软件系统提供商Discuz!率先声明“此类问题均由瑞星2009更新导致”,众多网友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瑞星惹的祸!作为国内老牌的杀毒软件厂商,瑞星20多年来积累的用户数占了中国网民的相当比例,而目前国内近80%的论坛采用的都是Discuz!的系统,两者拥有很高的用户重合率。不仅仅是Discuz!,国内排名第二的论坛软件系统提供商动网,以及网易、淘宝等一系列知名网站,也在此次事故中被波及。

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常小姐在接受笔者的电话采访时强调,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瑞星在事发当日发布的补丁发生了技术性的疏漏,此后瑞星方面又发布了相关的补丁包使得大部分的网络论坛得以恢复使用。据专业人士分析,故障的原因在于瑞星最近大规模地将其2008版用户强制升级成了收费的2009版。几个月前,瑞星曾大范围地推广其2008版,并承诺对用户免费一年,由此吸引了大量用户下载安装。但是一年免费期尚未结束,瑞星转而将用户已安装的2008版强制升级成2009版。因其强制升级过程采用了后台静默安装的方式,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因而目前用户很可能尚未意识到自己被强行安装了2009版。

网友Tongdoor在Discuz!论坛中留言:“我要骂人了,破瑞星害我折腾一晚上!!!瑞星此次升级堪比汶川地震!!”“测试了好几个站,DZ、ECMALL等,很多按钮只要一点击,立刻跳掉,就显示一个网址,窗口上留个Javascript字样”。另一位名为 “其宾” 的网友说:“哈哈!还在用瑞星呀?几年前时,碰上一个删除一个!”“原来一直用瑞星,这次事件觉得瑞星确实有点垃圾,过火了”。瑞星的这次失误激怒了广大的网民,记者致电瑞星技术部,一位张姓的工程师表示,他们没有接到任何关于瑞星的不良信息,并强调瑞星2009是所有杀毒软件中最有价值的一款。如此看来瑞星要犯众怒了,如果瑞星方面不就此事做出解释,网友肯定不会放过瑞星。那么瑞星的品牌就可想而知了。

问题在于,瑞星2009似乎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随便在网上一搜,就可以发现有大量用户抱怨装了瑞星2009后,出现打不开网页、发不出邮件、反复重启和死机、蓝屏等现象。据专家介绍,这次“封杀”论坛的严重事故,原因即在于瑞星2009阻止了一些常规Js脚本的运行,而Js在网页中有着非常普及的应用,IE等浏览器在访问网页时会调用此类脚本,一旦失效,网页的显示和功能实现将遭到严重的破坏。此前沸沸扬扬的"删邮门"事件中,瑞星之所以删光了上千万Outlook Express用户的所有邮件,原因同样在于IE防漏墙在拦截异常代码时出错。

与此同时,百度知道等问答网站中也相继出现了大量求助者,一些网友在得知真相后,大部分人表示了对瑞星屡屡"误伤"群众的不解。木马、病毒的传播可以靠安全的上网习惯尽量避免,杀毒软件却是常驻在电脑中,而在一年内瑞星因为误杀系统文件和误删邮件,不得不多次作出官方道歉,又将迅雷、电驴、暴风影音、搜狗拼音等20多款最流行的软件一次性误报为病毒,对于频繁受到伤害的用户来说,"防杀软已经甚于防病毒"了。

由于论坛、开心网、网易等网站受到的影响不一,有的是部分显示错误或功能无法实现,有的则为完全无法使用,论坛站长们成为感受最深的受害群体。在Discuz官方论坛中,大量用户发泄着内心的郁闷。

一位用户发帖说,短短两个月间,瑞星2009杀毒软件就连续犯下这么多严重错误,其技术的严谨性不禁令人担忧。杀毒软件良好的口碑需要长期的积累,瑞星如果再不重视产品发布的测试和管理流程,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用户的电脑,即便炒作再多概念、投入再多广告,也难以挽回被用户抛弃的命运。(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

网络教学论坛 篇12

笔者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了基于网络论坛的协作知识建构学习模式 (BBS-CKB) , 即是在整合了网络论坛 (BBS) 的特性与协作学习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的一种网络协作学习模式或策略, 并在实践中加以开展, 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交互分析, 探索协作知识建构的具体过程。

二研究方案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笔者为云南师范大学2010级金融B班和旅游管理与教育B班本科生教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期间 (2010年9月~2011年1月) , 基于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开展协作学习讨论的所有内容为研究对象。论坛参与者包括:89名本科生, 1名教师, 共90人。论坛分为新闻广播站、网络学习课堂、小组协作区、小组学习成果四个讨论区。小组讨论区里又分为九个小组, 每个小组一个主题。 (在本次研究中均采用实名制, 已提前告知学生, 并取得了同意。)

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本研究的目的, 笔者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论坛的协作知识建构分析框架, 如表1所示, 第一步, 完善利用Gunawardena的交互知识建构模型进行内容分析, 探究协作讨论中学习者之间的学术、知识对话过程;第二步,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分析学习者的参与特征以及群体知识的协作建构质量;第三步, 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 搜集在网络之外, 学习者生活、课堂中的一些数据资料以及网络协作学习情况进行互证分析。

三分析过程及结果

1. 内容维度分析

本研究参照Gunawardena五阶段交互知识建构模型进行内容分析。与主题相关的有五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者相互分享各种信息、观点, 针对讨论的主题进行描述;第二阶段:学习者发现和分析在各种思想、概念或者描述中不一致的地方, 深化对问题的认识;第三阶段:学习者通过意义协商, 进行知识的建构;第四阶段:学习者对建构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改;第五阶段:学习者达成一致, 表明协作讨论后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应用新建构的知识;与主题无关的有:社会性情感交流和活动进程咨询。

第一, 总体分析。进行内容分析时, 网络论坛上共发布1294条帖子。下面就针对各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与主题无关的社会情感交流和活动进程咨询的帖子分别占39% (508) 和5% (59) 。虽然看似与协作知识建构无关, 但学习者之间加强情感交流, 能培养学习者的共同兴趣和归属感, 能让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中来, 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知识建构搭起了一座桥梁;与协作建构主题相关的帖子中, 47% (626) 的帖子集中在“信息共享及描述”第一阶段, 其中阐述个人观点的帖子占很大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学习中协作知识建构水平不高;5% (59) 的帖子属于“发现分歧、分析矛盾”第二阶段, 表现为部分学习者能发现不一致的帖子中, 但可以继续针对分歧进行探讨, 从而提出替代假设的帖子少之又少;2% (24) 的帖子属于“协商讨论、协作知识建构”。第三阶段, 这是协作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网络协作学习中, 总体上协作知识建构的水平并不高, 即学习者的社会性群体建构大多停留在信息、观点的共享及描述阶段。究其原因, 从协作学习的实验角度来说, 首先, 此次在网络论坛上进行的协作学习时间并不长 (大概6周左右) , 有可能学习者还来不及进行深层次的建构, 但协作学习实验却结束了;其次, 网络论坛属于异步交流, 虽然每个小组的主题、学习者同伴是确定的, 但讨论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 所以随着首帖不断更新, 原来的话题还没有充分交流, 主要页面位置就被后面的帖子不断替代了, 因此, 也就很少被关注到了。

从学生角度来说, (1) 学习者为大一新生, 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网络协作学习的经验, 对协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能迅速适应, 对网络论坛这个平台的操作也还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相应的网络社交技巧也不完备, 没有整合同伴观点的意识; (3) 该网络论坛上进行的协作学习只作为课外知识扩展, 与学习者学分、成绩等没有任何关系, 大多以随意、轻松的态度处之, 所以对此次网络协作学习并没有很重视。

第二, 小组分析。在小组分析中, 我们选取了差异比较大的2组和3组, 以及在教师参与度相同情况下的6组和9组进行比较分析。2组147条帖子中, 69%的帖子属于信息共享及描述, 而3组68条帖子中, 社会性情感交流占了55%, 后面的协作知识建构阶段几乎没有任何帖子。从两组的数据比较看出, 两个小组的协作知识建构程度都不高, 但2组协作知识建构层次明显要略高于3组。教师参与了2组的小组讨论而没有参加3组的, 说明教师的监督、指导对小组讨论有一定的影响。且情感交流可以使学习者感受集体的凝聚力, 对协作建构有促进作用, 但过多地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容易使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教师参与度相同的6组、9组分别发帖77条和100条:6组55%的帖子属于第一阶段, 最后两个阶段无帖子。第9组组长发布的帖子和获得的回复帖都明显多于6组, 说明了小组领导角色的重要性, 能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和积极协作。

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 (1) 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提升网络协作学习交互质量的重要因素, 但不完全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即使在教师参与度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小组成员也会有不同的协作建构结果。 (2) 组内一个好的领导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能组织、协调学习者一起围绕主题积极建构。 (3) 适度的社会情感交流能加强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对知识建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如果过多则又容易使小组讨论偏离主题。

2. 关系维度分析

教育传播学认为, 当学习者发出一个信息后 (在本案例中, 我们将其规定为发布一个帖子) , 只有获得了其他学习者的反馈信息, 才算完成了一个学习过程。因此, 在本案例研究中, 把那些没有回复的独帖都剔除了, 从数据结构角度来看, 并不影响学习者的交互关系。论坛的社会网络分析处理是借助SNA软件Ucinet6.0进行的。

第一, 总体分析。一是密度分析。在网络交互中, 个人能用于维持某些关系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实际投入到维持某个关系的时间更加有限, 并且随着接触人数的增加, 每个人投入的时间就更少。在实际网络图中密度大于等于0.5就表明该网络行动者联系非常紧密。运算结果见图2、图3, 金融班学习网络密度为0.1624, 旅管班学习网络密度为0.1910。因此, 本案例中两班级的网络协作学习网络密度与理想的协作交互还相差较远, 学习者之间交流互动得较少, 相应发送和接收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协作建构的知识也就不多。

二是中间中心度分析。中间中心度衡量一个人作为中介的能力, 中介性越高表明越多的人在联络时要通过他与其他人发生互动。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 金融班刘福庆和李晓琳及陈南初, 旅管班的张宇佳、张云平和韩文娟, 他们与其他学习者相比具有较高的节点中间中心度, 说明他们处于各自班级里大部分学习者交往的网络路径上, 是网络交互学习中的重要人物, 在协作知识建构中能协调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 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但同时, 我们发现, 其他学习者的中间中心度很低, 中间中心度高的学习者大多点度中心度也高。

在网络论坛中, 不同学习者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有些学习者喜欢积极发起话题, 也能吸引其他学习者的回复响应, 同样, 有些学习者喜欢积极响应别人的帖子。这些学习者由于其积极的行动, 所以中心度都较高, 在协作过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声望, 是其他学习者欢迎的对象, 是协作知识建构的推动者, 他们能使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更充分、积极, 对协作知识建构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凝聚子群分析。凝聚子群就是行动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或积极关系的子集。俗话说:“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 凝聚子群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中令人感兴趣的一个研究。本文利用SNA中的派系分析法, 由于两班人数并不多, 分别都把凝聚子群的行动者 (学习者) 的最小数目设置为4。

从表2可以看出, 金融班的学习者分为8个派系, 其中李晓琳、刘福庆和黄涛出现在四个及以上的派系中。如表3所示, 旅管班分为四个派系, 成语、韩文娟及胡维轩也同时出现在两个派系中。在整个网络协作学习中, 他们与较多的学习者形成了紧密联系, 彼此之间通过大量的帖子进行了讨论、沟通, 发生了较为频繁的交互。

四是核心—边缘分析。与前面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核心成员之间有较多的交互, 越往边缘学习者之间交互得越少, 而且边缘成员几乎不与核心成员进行交流, 这对协作知识建构是很不利的, 边缘成员很少参与到协作中来的话, 对群体的学习贡献也会减少。虽然不排除他们大部分会认真阅读、考虑其他学习者发布的帖子, 只是不愿积极发布自己的帖子来参与协作学习, 但随着边缘人数的不断增多, 这对开展网络协作学习和提高协作知识建构质量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教师在协作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引导处于边缘的学习者。

五是角色—位置分析。从计算得出的矩阵图可得出, 在对角线上的值都为0, 因为行动者与自身是相对的, 也有部分学习者和其他学习者的对应值为0, 表明他们在结构上都是对等的。如金融班的宋正斌和肖晓瑾, 旅管班的董海卫和赵凤翔, 他们在结构上完全对等, 在网络论坛中没有发布也没有回复一条帖子, 在协作学习中没有任何表现, 属于名副其实的“隐客”。

第二, 小组分析。通过对班级总体和小组的社会网络分析表明, 在网络协作学习中, 整体学习者之间的参与性特征是形成“关系”较少, 即学习者之间交流互动并不多, 相应的协作知识建构质量就不高。且在协作学习过程中, 不同的学习者参与情况不同, 也形成了不同的互动角色。有些学习者喜欢响应其他学习者, 并也能成功吸引其他学习者的“活跃者”“领导者”或“中介者”, 他们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有些学习者属于处在外围的“边缘者”;还有些属于不参与、不表达的“无作为者” (“隐客”)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 “领导者”“活跃者”是协作知识建构的核心推动者, 他们使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更充分积极, 对协作知识建构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一个现象:积极的讨论、交流主要在少数处于中心位置的“核心学习者”和“半边缘学习者”中展开, 大部分的学习者虽有参与, 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协作知识建构中来。所以教师在进行此类活动设计时, 要创建合适的群体交互形态, 针对不同角色的学习者, 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3. 互证分析

通过对班集体现实学习、生活的关系数据分析得出, 高校班级群体整体上具有很好的核心力量, 能保持较好的沟通交流关系。班级干部往往就是情感关系网的中心人物,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领袖。他们擅长交往, 能发出和接收大量信息, 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处于知识关系网的核心人物往往是学习成绩、同学互助学习方面较优秀的学习者。因此, 班级学生的人际交流对网络学习的交流有一定影响, 在现实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学习者在网络协作学习中也同样表现积极, 与多数学习者进行了协作、交互。

四讨论及后续研究计划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 利用网络论坛 (BBS) 作为协作知识建构的交流平台, 从内容维度、关系维度, 对整个协作知识建构过程进行了宏观 (总体) 和微观 (小组) 分析, 搭建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框架。通过在网络论坛中开展网络协作学习进行了实践研究, 得到了一些研究结论。但本研究只对协作知识建构的内容和最终交互情况进行了分析, 没有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否呈现出一些规律。如何建立一个全面反映协作知识建构的网络学习交互体系和设计一些辅助分析的软件工具, 以及不同角色网络学习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人际关系交互对网络协作交互的影响, 这些都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宋乃庆、刘鸣.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2) :55

[2]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1)

[3]刘箐、王陆等.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发挥技术工具的威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71

[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教材习题下一篇:玉米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