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标准

2024-10-15

内控标准(精选5篇)

内控标准 篇1

企业内控标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为确保产品质量,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尤其是本企业产品的弱点,而自行制订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不合格必须有明确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产品标准,而标准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质量的高低。因此,产品质量的问题首先是标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质量的竞争实际上是标准水平的竞争。在标准种类繁多的当下,企业如何通过标准去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通常有其内部施行的内控标准,通过内控标准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控标准的特征

内控标准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先进性内控标准是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而制定的标准,因此,其主要性能指标往往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先进性。

灵活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备案的产品标准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有一定的修订周期,不可随意变动。而企业内控标准只限在本企业内部使用,不需经历申报上级机关批准、发布等一系列程序,只需要企业法人(或法人授权)批准即可发布执行。所以,企业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以及用户需求随时制定和修订内控标准,适时提高标准水平,以提高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实用性企业内控标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既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产品各项指标的完整标准,也可制定仅有几项重要指标的部分标准,或制定生产过程中对制品、半成品或关键工序的标准。

循环上升性当企业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为了达到标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的过程中,会促进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又会进一步推动内控标准的升级,这一良性循环必将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发挥巨大的作用。

如何制定先进的内控标准

要保证和提升产品质量,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成为畅销产品,企业就必须紧紧围绕产品质量这个中心,时时瞄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制定先进、合理的内控标准。企业在制定内控标准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高于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标准化法》这里所指的就是企业内控标准。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用户对产品潜在的需求,对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内容进行提高和补充,制定出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保证内控标准的先进性。

采用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企业应以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为目标,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特别是合理采用发达国家的公司标准,并转化为企业内控标准。这样的内控标准才具有先进性,以这样的标准组织生产,才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成果、专利技术标准化企业可以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关键工序)、新检测和试验方法、自主创新的成果和专利技术制定为企业内控标准,适用于生产过程,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体现出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特长,实现“人有我优”的差异化设计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内控标准 篇2

我是绍兴县公司柜面主办,主要负责:日常柜面管理事务、客户服务、回访岗的工作、并兼反洗钱联络员,销售督察员,因兼职岗位较多,所以涉及的内控标准执行工作范围也较广。

它在我的工作中起到了一个主导作用,从事每一项工作它引导着我该如何去执行?该如何去控制此项工作的风险点,不仅仅是自身岗位上,并且也带着我去管理我的柜员,指导她们如何控制她们岗位的风险点,参照内控标准及时发现她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避免风险的延续性。内控手册和标准的内容涉及公司运营的各个方面,它内容的广泛性和知识的专业性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了解,从中体会出此项学习不仅仅是在此岗位上需要,也是踏上社会必须的知识。例如从客户服务、回访岗的角度出发,我对95519系统以会办单的形式发下来的新单及其他回访中发现的营销员违规行为及客户的不满诉求总会深入地去了解,真实的将情况反馈给上级公司的销售督察部,从不隐瞒任何真实的错误,所有的委托给付件,我总会认真分析受托人(业务员)的信用情况,根据金额的大小,客户资料信息的完整度采取事前或事中、事后的方法来控制给付风险的发生。例如从柜面主办的角度出发,不管是对收付费岗还是保单服务岗或综合处理岗,我总会定期(一星期一次)的查看一下她

们的处理档案及支票、印章等使用情况,在平常的会议中也会做一下工作上的指导与不足之处的指点,它让我去执行时有了标准,有了依据。

加强内控自律,完善内控管理 篇3

1.强化内控风险管理意识。针对有的员工认为强化内控管理会制约业务发展的错误观念,建议组开展“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辨证关系”的讨论,通过专题讨论,引导大家认识到: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是稳健发展业务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证,提高经营水平、促进各项业务发展是强化内控管理的最终目的。

2.强化员工教育培训。一是结合以往的案例和上级行通报案例教育员工,帮助他们增强认真执行内控管理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二是每天营业前组织员工对前一天业务经营、内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小结讲评,表扬鼓励先进,及时批评和纠正违章操作行为,促使员工增强严格遵章守制、规范操作的责任感。

3.强化内控管理,提高工作质效。一是大力营造遵纪守规、严格管理的氛围,着力培养员工遵章守制合规经营理念;二是科学细化明确各类岗位职责,注意对内设岗位实行有效管理,经常性地开展专项抽查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完善;三是致力规范内部管理,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经济运行的需求,合理设置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岗位职责的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直接挂钩措施,以调动员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促进全员工作绩效的提高。

4.强化内控监督,防范各类风险。一是加大对信贷风险内控的监督力度,严格落实信贷第一责任人和经营主责任人问责制,督促做好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贷前调查、项目审查、贷后管理工作,增强信贷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有效优化资产质量;二是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加强会计监督,确保会计内控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三是认真执行对内设岗位的定期轮岗制度和日常业务对账核查制度,杜绝岗位操作风险;四是加强对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的监督,及时纠正违章操作行为,保证内控管理到边到角、不留真空,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类业务操作风险,确保安全经营无事故。

5.强化内控管理,推进业务创新。注意在全面强化规范、有序内控管理氛围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市场业务变化情况大力拓展业务创新,努力提升经营水平和业务发展速度。

内控标准 篇4

1 现有泡排剂的评价标准

市场现有泡排剂标准种类繁多、内容参差不齐, 除了各类厂家的产品内控标准, 目前, 比较权威的泡排剂标准主要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61-1995 《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 和SY/T 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 》[2,3]。 其中,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 只有评价方法, 未规定技术指标、且评价温度低 (仅40℃) , 评价方法简单, 评价条件单一。而《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是1995 年制定的针对单一泡排剂产品CT5-2 的检测标准, 技术指标较低, 且起泡力和稳泡力仅有矿化水条件下的评价, 携液量仅有石油醚条件下的评价。 同时, 这2 个标准规定矿化度都很低, 最高仅为50g/L, 且对其他实验条件都未规定, 例如现场经常要考虑的凝析油含量、甲醇含量, 还有对现场气井流量的模拟条件的规定等储多问题。

2 各类内控标准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对各类泡排剂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发现其送样单位所提供的产品内控标准五花八门, 这些单位既包含了研发产品的各生产厂家、高校、研发机构, 也包括产品的使用机构各气田的采气厂。同时, 也进行了产品的自主研发, 对现场的使用条件进行了调研, 从各方面真实的反映出各类内控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2.1 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

技术指标的差异主要反映在起泡力、 稳泡力和携液量。

对于含矿化水条件下使用的泡排剂, 起泡力有定0min泡高 (HO) >60mm、>80mm、>90mm、>120mm, 最大相差60mm;稳泡力有定5min泡高 (H5) >40mm、>50mm、>60mm、>90mm, 最大相差50mm, 还有稳泡力定3min泡高 (H3) >60mm、>80mm、>100mm, 两者相差40mm, 甚至有些标准根本没有定稳泡力指标。 对于含凝析油条件下使用的泡排剂, 起泡力有定0min泡高 (HO) >20mm、>40mm、>60mm、>90mm, 最大相差70mm; 稳泡力有定5min泡高 (H5) >10mm、>20mm、>40mm、>60mm, 最大相差50mm, 还有稳泡力定3min泡高 (H3) >20mm, 甚至某些内控标准中完全没有稳泡力指标。在不同条件下评价携液量差异更大, 指标有定0.29L/min、3.0L/min、57L/min, 最大相差190 多倍, 且评价装置不尽相同, 有的加压, 有的未加压, 造成评价结果差异较大。

2.2 矿化水的差异

矿化水条件下评价泡排剂时, 矿化度有100g/L、60g/L、54g/L、50g/L, 矿化度差异没有阶梯设置, 缺乏针对性, 且配制方法也存在差异, 不仅各厂家内控标准有差异, 行业标准也有差异。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61-1995 《 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 -2》 中矿化水矿化度太低, 是150mg/L硬水的配制: 称取0.099 9g氯化钙, 0.148g硫酸镁, 用蒸馏水溶解于1 000m L容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SY/T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中矿化水的配制分为2 种, 矿化水1 是以上150mg/L硬水的配制方法, 矿化水2 是50g/L矿化水的配制:称取10g氯化钙和40g氯化钠, 用蒸馏水于烧杯中溶解, 搅匀后转入1 000m L容量瓶中, 并用蒸馏水冲洗3 次, 冲洗液全部转入该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至总体积1 000m L。 可以看出, 对于含有高矿化水的气田, 2 个标准规定的矿化水的矿化度都太低, 最高仅为50g/L, 而长庆气田矿化水的矿化度普遍较高, 最高可达到200g/L左右, 且大部分水型都是氯化钙型, 因此, 在制定针对长庆气田的企业标准时, 采取了SY/T 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中矿化水2 的配制方法和比例, 制定了3 种矿化度50g/L、150g/L和250g/L, 这种对矿化水进行的梯度设置更适合于现场应用。

2.3 凝析油的差异

凝析油含量是影响泡排剂评价结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目前许多气井含有凝析油的情况, 许多标准采用煤油或石油醚替代凝析油进行评价, 造成携液量结果偏高, 尤其是用石油醚进行评价时, 起泡力评价结果比采用凝析油高出几倍, 即使采用凝析油评价, 各个标准的含量差别也较大, 有5%、10%、20%, 而长庆气田大部分气井含凝析油较高, 普遍在10%左右, 最高达20%以上, 较低的凝析油含量对长庆气田并不适用。此外, 凝析油品质差异对实验结果影响也较大[4], 不同凝析油评价的起泡力和稳泡力差别可达10~60mm, 携液量差别可达5~40m L。 因此, 在制定针对长庆气田的企业标准时, 采用10%、20%和30%的措施井凝析油进行评价。

2.4 温度的差异

温度对泡排剂的起泡力、稳泡力、携液量和表面张力均有所影响, 特别是对稳泡力的影响最大, 温度低的稳泡力较高, 温度高的甚至没有稳泡力。在检验过程中发现, 2 个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评价温度仅有40℃, 而各内控标准的评价温度有定40℃、50℃、60℃和70℃, 这就造成各产品评价结果之间没有可比性[5]。

2.5 评价加量的差异

不同厂家泡排剂的评价加量也不尽相同, 有0.5%、1.0%、1.5%、2.0%和3.0%, 对于液体泡排剂, 加量每增加0.1%, 其评价结果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而现场实际生产中的加量一般都在0.5%左右。

3 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在泡排剂的各类标准中, 在对其性能进行检测评价时, 除了基本的物理性能外, 最主要的几个技术指标是起泡力、稳泡力、携液量和表面张力。 根据气田现场实际生产需求和大量实验室现场模拟实验, 在制定泡排剂的内控标准时, 规定各指标的评价温度为60℃, 加量为0.5%。

3.1 起泡力和稳泡力

起泡力和稳泡力, 有些标准中也叫起泡性能和稳泡性能。目前, 除个别厂家的内控标准采用瓦楞法来检测这2 项性能外, 其他厂家均采用现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Ross-Miles法来检测。 参照GB/T 13173-2008《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4]中11.4.3 和4.5.2 的中规定的方法和仪器来进行检测, 这也是目前仅有的2 个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61-1995 《 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 和SY/T 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 规定的方法, 唯一不同的是, 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更为细致、更为严苛的划分与规定。其他标准中, 对于配置泡排剂的试液, 最多的仅为4 种, 由于长庆气田的许多区块地质条件复杂, 地层水矿化度高, 还含有凝析油等, 例如苏里格气田, 其地层水矿化度最高可达250g/L, 凝析油含量在10%~30%之间, 因此, 根据气田生产中的实际条件和需求, 按照将矿化水和凝析油试液的配置扩大到6 种, 分别为50g/L矿化水、150g/L矿化水、250g/L矿化水、10%凝析油、20%凝析油和30%凝析油, 以保证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的质量。 在制定泡排剂产品的内控标准时, 除了以上对实验条件的细化外, 规定含凝析油条件下起泡力不低于150mm, 稳泡力不低于40mm, 含矿化水条件下起泡力不低于150mm, 稳泡力不低于150mm, 这些指标都高于目前的行业标准和厂家标准。

3.2 携液量

在现有的泡排剂的各类标准中, 对于其携液量的测定, 尚无统一定论, 尤其是对携液装置的规定问题, 差异较大, 直接影响到对泡排剂最重要的指标–携液量的测定。 参照SY/T 5761-1995《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中规定的携液量装置 (图1) , 将连接气体分散头的进气管, 由发泡管管口进入改为发泡管出液管口进入 (图2) , 并将原有的气体分散头, 直接置于发泡管管底, 这样不仅保证所有待测液体都能得到气流的冲击, 避免了原来气体分散头以下的液体并没有得到有效气流的冲击, 而且进气管由下端进入, 也使得整个发泡管内部的待测液体, 都得到较为均匀稳定的气流冲击, 也为后续的排液和清洗工作创造了方便。 除了以上对实验仪器的改进外, 规定含凝析油条件下携液量不低于100m L, 含矿化水条件下携液量不低于120m L, 这些指标也都高于目前的行业标准和厂家标准。

3.3 表面张力

按照SY/T 5370-1999《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的规定[5], 采用先进的KRUSS K100MK3 表界面张力仪进行测定, 参照其他标准最高要求, 规定在30℃, 1.0%的加量下, 表面张力不低于35m N/m。

按照以上要求, 参照其他各类泡排剂标准, 对差异较大的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更加严格的修订, 以保证泡排剂在现场应用中的产品质量, 最终制定了Q/CHG 070-2014《油气集输用泡沫排水剂烷基氧化胺类CQF-1》。

4 内控标准实施相关问题探讨

内控标准的实施不是简单的发布, 而是需要企业各部门的严格遵守, 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文件支持[5], 这就需要配备必需的检验手段和试验设备, 编制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 在内控标准发布实施后, 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检测, 但仍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4.1 起泡力和稳泡力的重现性较差的问题

目前, 内控标准中对起泡力和稳泡力的评价, 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Ross-Miles法及其配套的罗氏米尔泡沫仪, 即GB/T 13173.6 的规定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发现, 即使严格按照内控标准执行, 多次试验的数据依然重现性较差, 经过仔细的查找, 发现几乎所有相关标准中, 都要求将滴液管垂直放置刻度量管内径中心, 下端与罗氏泡沫仪刻度量管上口要求的刻度线对齐。 标准中的规定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几乎所有企业在固定滴液管的时候, 均采用铁架台或类似的工具, 其在每次拆卸安装时, 都是目测校对滴液管位置, 难免造成平行样测定时的人为误差, 尤其是要求在刻度量管内径中心位置, 稍微有所偏离, 就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误差, 而每次的目测校准也较为麻烦, 必须经过几次测试, 才能达到要求的位置。 为了保证内控标准的准确性, 我们仔细分析问题, 精确测量仪器, 制作了与滴液管配套的敞口玻璃管, 其内径与滴液管外径相同, 保证其可以将滴液管稳稳地固定于其中, 下端口比滴液管短, 保证待测液体在流出滴液管时, 不受配套玻璃管的影响, 上端为开放式, 方便其取用。 将其按滴液管的位置要求, 固定于铁架台上, 每次测定时, 只需将滴液管轻轻放入或取出即可, 基本每次将滴液管都置于一个固定的位置, 操作简便, 清洗容易, 大大减少了每次装卸校对的误差。

4.2 凝析油差异的问题

内控标准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其中对矿化水有明确的配制方法和矿化度的规定, 而对于凝析油, 内控标准仅对其浓度进行了规定, 因为气田生产中, 各区块所含凝析油的成分差别较大, 实验中发现, 不同区块的凝析油对泡排剂起泡力、稳泡力和携液量均有所影响, 起泡力和稳泡力的差别最高可以达到上百毫米, 携液量的差别最高可以达到几十毫升。 针对此问题, 为了保证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 内控标准中往往采用泡排剂适用区块的凝析油来评价此泡排剂, 若泡排剂的做对比评价时, 必须用同一区块的凝析油评价各待测样品。

5 结束语

自泡排剂产品内控标准颁布以来, 泡排剂在性能评价时, 实验条件的划分更为细致准确, 更符合现场实际需求;规定仪器的改进, 使准确度提高, 人为误差减少;技术指标也更加严格, 均高于目前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使泡排剂产品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为气田生产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牛振群.气井泡排及泡排棒在榆林气田的应用[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 2010.

[2]油田化学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SY/T 5761-1995[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3]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SY/T 6465-2000[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3.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T 13173-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内控标准 篇5

施工内控标准的通知

张吉怀铁路各参建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贯彻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要求,切实加强隧道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高隧道施工机械化水平,通过先进工装设备和施工工艺保质量安全,怀邵衡铁路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了研讨,制定了怀邵衡铁路公司关于铁路隧道施工内控标准,现予发布。

张吉怀铁路隧道施工内控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按照《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铁总建设〔2017〕310号)相关规定,并结合《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9226-201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工管质安函〔2016〕23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隧道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高隧道施工机械化水平,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提升施工工效,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隧道施工内控制定的前提条件及原则

1、前提条件

⑴超前加固和初期支护按照设计施作到位; ⑵初期支护及早封闭成环;

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作二次衬砌。

2、原则

⑴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 ⑵满足机械化施工的要求;

⑶充分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成果、监控量测数据。第三条 本内控标准适用于张吉怀铁路隧道工程施工。

第二章 机械配置

第四条 铁路隧道施工前应对规、对标、对设计、对方案开展施工机械配置方案设计,并纳入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五条 铁路隧道施工机械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辅助坑道设置、围岩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工期要求、施工场地等综合因素进行配置并遵循下列原则:

1、施工机械配置应与主要施工方法相配套,与施工工期相适应。

2、施工机械配置的生产能力应大于均衡施工能力,均衡生产能力应大于施工进度指标要求。

第六条 隧道施工应按Ⅰ、Ⅱ级机械化配套要求,优先配置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自行式长仰拱栈桥、多功能二衬台车(带端模夹具、带压注浆和自动布料系统)等,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劳动强度,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第七条 鼓励各参建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结合项目实际改进、创新和研发隧道专用机械设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

第三章 开挖与支护

第八条 Ⅰ级机械化配套工作面,在设计建议工法基础上,Ⅲ、Ⅳ(Ⅳa、Ⅳb衬砌类型)级围岩增加全断面施工工法,Ⅳc衬砌类型增加二台阶法,Ⅴ级围岩施工工法可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动态调整工法(三台阶法、二台阶法)。第九条 Ⅱ级机械化配套工作面,在设计建议工法基础上,Ⅲ级围岩增加全断面施工工法,Ⅳ级围岩(Ⅳa、Ⅳb衬砌类型)增加二台阶施工工法,Ⅳc衬砌类型、Ⅴ级围岩施工工法可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动态调整工法(三台阶法、二台阶法)。

第十条 隧道辅助坑道宜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第十一条 全断面法或微台阶法施工,初支封闭仰拱有钢架地段不大于35m,仰拱不一次开挖到底且无钢架地段不得大于60m;台阶法施工,初支封闭成环距掌子面不大于60m。

第十二条 Ⅲ级围岩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4m,Ⅳ级围岩按设计进行超前加固后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3榀钢架间距,Ⅴ级围岩按设计进行超前加固后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2榀钢架间距。

第十三条 建议下台阶与仰拱一次开挖到位。

第十四条 初期支护是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是施工安全最关键、最重要的保障。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要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结果纳入信息平台管理。

第四章 衬砌

第十五条 隧道衬砌应及时施作,二衬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170m。第十六条 隧道二衬环向钢筋与仰拱钢筋可采用一端机械连接,一端采用绑扎连接,衬砌环向钢筋之间采用机械连接。隧道衬砌纵向钢筋可在施工缝位置断开施工。

第五章 其他

第十七条 对于栈桥小于40m且未实行机械化配套或设计有特殊要求的隧道施工,仍按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文件规定和标准执行。

上一篇:ERP沙盘模拟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思维激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