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课堂教学

2024-10-20

高中化学课课堂教学(通用12篇)

高中化学课课堂教学 篇1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突出探索性、创新性的特点。通过教师合理引导, 富有个性地学习, 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改变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模式, 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必要的化学探究性实验,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获取必备的知识, 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抓实抓好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应认真思考的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感悟。

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自主选择学习模块,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根据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特点, 化学知识的呈现一般以“模块”的形式,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找出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模块, 引导学生围绕知识体系的核心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这要求改变传统的程序式课堂教学形式, 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新课标中对高中化学知识的模块划分比较清晰, 知识体系比较完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中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学习的模块, 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学习, 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借助多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并对学生正确的想法给予支持与指导, 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 让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特点, 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应注意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 并根据知识模块的不同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探究有关“你知道了什么、活动与探究, 联想与启示, 交流与讨论”这类的课程模块时, 教师可以充分放手, 让学生自主实践, 合作探究, 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形成结论。这样的课堂教学策略目的在于学生养成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步形成探究意识;再如在学习有关物质的结构分布时, 这是本章的化学核心问题, 其目标是不仅知道并理解重要的物质结构, 还需要培养学生化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这需要从把握内容的整体性出发, 通过观察、实验和视频演示等形式, 给学生直观感受, 以此为基础创设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研读教材, 把握物质结构的内在规律。又如,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 其内容主要是讨论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较为抽象, 在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上的要求比其他课程模块要高。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 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 尽可能通过已有的化学知识, 根据化学实验, 引导实验事实,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还可以用模型、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视实验探究, 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这要求教师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的能力。在探究实验时, 需要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入手, 通过猜想与假设进行探究实验, 最后获得结论并总结与反思,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比如在讲授“钠的化合物”这节时, 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 水通常用来灭火, 你能相信滴水能生火吗”问题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在包有少量钠 (事先不让学生知道) 的棉花上滴几滴水, 当学生观察到棉花剧烈燃烧的现象后, 明知水不能使棉花燃烧, 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提升探究能力。另外,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能生动准确的讲授, 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学生, 具有幽默大方的举止, 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通过课外化学小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外小实验, 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也能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化学实验联系起来, 实现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比如, 在家里制作水面鞭炮, 取一只100m L烧杯, 加入20m L浓盐酸, 再加入约20m L水, 搅拌均匀, 配成约18%的盐酸溶液, 冷却后待用。其实原理是镁粉和二氧化硅粉在引燃时发生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2Mg+Si O2=2Mg O+Si, 2Mg+Si=Mg2Si, 产物 (Mg2Si) 遇盐酸会产生一种叫硅烷的气体, 它跟空气里的氧气接触, 会自燃地爆鸣, 发出火光和“噼啪”声。这样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将课本知识变为现实,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 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 结合学生的实际,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大胆探索, 努力实践, 将新教材倡导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高中化学课课堂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

教学工具

多媒体翻页笔白板笔白板刷

教学过程

[投]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讲]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

(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讲]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关于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_ide)和三氧化硫

[投影视频]硫磺的存在形式和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讲解并投影小结]

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铜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

[板书](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_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熔沸点都很低。

[思考]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

(用CS2 洗涤,加热升华法)

[问]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见化合价为-2,0,+4,+6,你能说出其代表物吗?写出你所知道的硫化物

[投影]

[问]硫单质的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那么硫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讲]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板书]2、硫的化学性质

① 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投影]Fe+SFeS Cu+SCu2S (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

2Na+S==Na2S (研磨并轻微爆炸)

Hg+S==HgS (除去有毒的Hg的方法)

[板书]与非金属反应:H2+SH2S

[讲]制得的H2S是一种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有强还原性。

[板书]② 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

[投影]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化学方程式:S+O2SO2

[板书]③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 +3H2O

[设问]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什么?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这就是我们这节书所介绍的内容,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板书](二) 二氧化硫

[展示]一瓶盛满的二氧化硫集气瓶

[问] 二氧化硫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有什么气味?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问]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过渡]刚了解SO2的物理性质,下面重点研究SO2的化学性质,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秘密?

[板书]2、化学性质

[引导]请大家从理论上及已有的知识推测。如前面第一章学习过物质的分类,SO2属于什么氧化物?分析SO2的化合价,结合第二章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思考。

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可以跟碱或碱性氧化物直接反应;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因S的化合价为+4价。

[引导]非常好,那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投影]二氧化硫可溶性的视频

实验现象: 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SO2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板书](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讲]H2SO3是一种不稳定的二元弱酸,有强还原性,弱氧化性。

[引导]通过现象,可以得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但H2SO3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对于这样的反应,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我们称它为可逆反应。

[板书]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这二个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不是,条件不同

[引导]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怎么样呢?(为操作方便,是加进亚硫酸。)

[板书]② 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SO2 + NaOH == NaHSO3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Na2SO3 + H2O + SO2 == 2NaHSO3 ]

[思考与交流]能否与石灰水反应?有什么现象?方程式如何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起初会看到沉淀,继续通入,沉淀消失

SO2 + Ca(OH)2 == CaSO3↓+ H2O;

SO2 + Ca(OH)2 + H2O ==Ca(HSO3 )2

[SO2 + Ca(OH)2 == CaSO3↓+ H2O;CaSO3 + H2O + SO2 == Ca(HSO3 )2]

[问]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 与CO2 ?

不能

[板书] ③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CaO==CaSO3

[讲]利用这点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含硫矿物燃料燃烧排放SO2的问题,可以把生成的SO2 最终转化为石膏,称之为钙基固硫

[过]二氧化硫中的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板书]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讲]将SO2与H2S气体混合后可看到混浊

[讲]SO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板书] (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① 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讲]SO2不仅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反应,而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板书] ② 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 + 2H2O+ 5SO2 === K2SO4 +2MnSO4 + 2H2SO4

[讲]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变浅。但这并不是SO2 的漂白性所起的作用,是它们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漂白是对于有机色质来说,卤水与酸性KMnO4不是有机色质。

[过]SO2除了可以被溴水、酸性KMnO4溶液氧化外,还可被HNO3、氯气、氧气等强氧化剂氧化。如工业上生产H2SO4就可以用到以下反应。

[板书]③ SO2的催化氧化

2SO2+O2 2SO3

[讲]SO3 是无色固体,熔沸点都很低。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硫酸的酸酐,典型的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强氧化性。

[投影]实验视频:SO2的漂白性。

实验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再加热,颜色又复原。

(品红溶液是一种有机红色染料)

[讲]SO2有漂白作用,但漂白后的新物质不稳定,易恢复。

[板书](4) 漂白性

[投影]SO2 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而生成不稳定的物质,该物质易分解恢复为原有色物质

[讲]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SO2的漂白性与氯气和活性炭不同,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投影小结]常见漂白剂及其原理比较

[过]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应用它,SO2的这些性质决定有哪些用途呢?请大家总结并回答。

[讲]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板书](5) 用途:制H2SO4 ;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问]关于酸性氧化物,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CO2,那么SO2与CO2有哪些异同呢?

[投影小结]

相同点:都是无色气体且密度大于空气;均为非电解质;都是酸性氧化物

不同点:SO2 有刺激性气味,有毒;SO2 能使品红退色

[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SO2和CO2 呢?

鉴别SO2用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鉴别CO2用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SO2中混有CO2,不影响对SO2的鉴别

但当CO2中混有SO2时,则需要除去SO2

[思考与交流]如何除去CO2中的SO2呢?

可通过足量溴水(氯水)或酸性KMnO4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吸收SO2 ),再通过品红(目的是验证SO2是否被除尽)

[过]根据SO2的性质以及以前学习过的气体制备知识,设计一下SO2在实验室取的装置。

[板书] (6) SO2的实验室制法

① 反应原理:Na2SO3 + H2SO4=== Na2SO4 +SO2↑+H2O

② 制备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3 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4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

5 检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6 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

[过]虽然SO2在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但因SO2是有毒气体,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当空气中含大量SO2,对环境危害极大,请大家观看有关视频。

[板书](7) SO2的污染

[讲]SO2的主要危害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板书]酸雨:空气中SO_和NO_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5.6

[讲]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正常雨水的pH 值在5.6左右,然而,当空气中大量N和S的氧化物随雨水降落下来就会使得雨水的pH 值小于5.6而形成酸雨。

[讲]SO2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含S矿石冶炼等工业废气

[思考与交流]如何控制酸雨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1、改善燃料种类,积极开发新能源;

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如选洗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排放的烟进行处理以回收SO2 .

3、种植能够吸收SO2 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

[过]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降低,这是因为H2SO3被空气缓慢氧化成H2SO4而造成的,由此我们可知道,SO32―会被空气缓慢氧化成SO42―,但是SO2被氧化成SO3却需要很高的条件,生成的SO3是硫酸的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固体

[板书](三) 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问]那么SO3的通性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投影小结]

(1) 与水反应: SO3 + H2O==H2SO4 (放出大量的热)

(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3 + CaO==CaSO4

(3) 与碱反应: SO3 +Ca(OH)2 == CaSO4 +H2O

[过]最后,请大家阅读资料卡片,让我们拓展视野,一同来了解一下硫化氢的知识。

[讲]给大家读一段资料:敦煌石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是艺术珍品,但令人奇怪的是,美丽的飞天的脸为什么都是黑的呢?经调查研究,这是自然界中H2S搞的鬼。原来壁画是用碱式碳酸铅做白色颜料,用PbO做_颜料。本来飞天的脸都是白的,但日久天长,空气中的H2S跟Pb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所以飞天的脸都是黑的。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家具涂上白漆后,显得明亮洁白。但一两年后变得棕黄了,时间再长又变得棕黑了,原因是有些白漆是用PbCO3 做颜料,空气中H2S跟油漆中的PbCO3 反应生成棕黑色的PbS。

[讲]以上资料中提到的H2S究竟是一种什么气体?下面的时间我们来研究H2S的知识。

[板书](四) 硫化氢

1、H2S的物理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剧毒。

2、实验室制法: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FeS + H2SO4 == FeSO4 + H2S ↑

FeS + 2HCl == FeCl2 + H2S ↑

FeS + 2H+ == Fe2+ + H2S ↑

[问]由实验原理,我们可知,制取H2S应采取什么样的装置呢?

固、液混合,不加热,可选用和H2、CO2相同的装置

也可用启普发生器。

[讲]但在制备气体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问]那么收集装置是什么样的呢?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2S,理由是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问]H2S气体有剧毒,造成大气污染,那么尾气吸收试剂应用什么呢?能用H2O吗?

H2S是酸性气体,应用碱液吸收,不用H2O是因为H2S在H2O中的溶解度小。

[投影]资料卡片------常用干燥剂

酸性:浓硫酸、硅胶、P2O5

碱性:NaOH、碱石灰(CaO、NaOH)

中性:CaCl2 、Na2SO4

但CuSO4 只能证明有水存在,却不能大量吸收水

[问]要制得干燥的H2S应怎么办?

H2S是酸性、有强还原性的气体,可选用P2O5和中性干燥剂。

[问]如何验满呢?

[板书] 用湿润的Pb(CH3COO)2试纸

Pb(CH3COO)2 + H2S == PbS↓ + 2CH3COOH 试纸变黑

[问]下面我们可利用课前制备的H2S气体,研究一下H2S气体的化学性质

[板书] 3、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请大家分析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并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推测其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S的,故在发生氧化还原作用时只显还原性。

[视频实验]在导管口用火点燃H2S气体,观察完全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然后用一个蒸发皿靠近火焰现象,皿底部附有淡_粉末。

[问]由此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 (1) 可燃性

[讲]H2S燃烧的产物与O2用量有关,当O2充足时,H2S能完全燃烧而以出淡蓝色火焰,并生成H2O与SO2。

[板书] 2H2S + 3O2 2H2O + 2SO2

[讲]当火焰罩上蒸发皿时,有淡_粉末出现时,是由于H2S不完全燃烧生成S之故。

[板书] 2H2S + O2 2H2O +S

[思考与交流]请大家分析上述两反应,讨论出H2S与O2按不同比例混合时的氧化产物

[过]由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H2S具有还原性,可被O2氧化为SO2或S,那么能否被具有氧化性的卤素单质所氧化呢?

[问]碘水、溴水、氯水能将H2S氧化吗?氯、溴、碘、硫的氧化性顺序如何呢?

[板书](2) 还原性:H2S + _2 ==2H_ +S↓(_=Cl、Br、I)

[投影小结]单质氧化性:Cl2>Br2 >I2>S

离子还原性:Cl―

[小结]事实证明,H2S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可被O2、卤素单质、SO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

[讲]H2S除了有强还原性外,还有不稳定性,即在较高温度时易分解为H2和S,其稳定性弱于S的同族元素O所形成的氢化物H2O

[板书](3) 不稳定性:H2S H2↑+S

[过]H2S气体溶于水时,可得氢硫酸,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讨论它的性质。

[板书] (4) H2S气体的水溶液----氢硫酸

[讲]氢硫酸是一种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具有酸的通性。

[思考与交流]现有氢硫酸(H2S)、亚硫酸(H2SO3)、亚硫酸钠(Na2SO3)三瓶溶液,它们在空气中易变质。

(1) 分析变质的原因

均有强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H2S+O2==2S↓+2H2O 2H2SO3+ O2==2H2SO4

2Na2SO3 +O2==2Na2SO4

(2) 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发生变质

H2S :观察是否有浑浊

H2SO3:加BaCl2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

Na2SO3: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3) 设计实验证明溶液已完全发生变质

H2S :加入硫酸铜溶液,看是否有黑色沉淀

H2SO3:加入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Na2SO3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

[总结]本节从硫单质的性质讲起,从S的-2、0、+4、+6价的价态对它的氢化物、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和盐的氧化还原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学习了SO2的性质,使我们对酸雨的形成与防治有了一定的认识。

[自我评价]

1.在BaCl2 溶液中通入SO2 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别盛在两支试管,一支加HNO3 ,另一支加NaOH溶液,再通入SO2 气体,结果两支试管均有白色沉淀。由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BaCl2有_ B.两试管沉淀均是BaSO3

C.SO2 有还原性,酸性 D.升高PH,使SO2 水溶液中SO32― 浓度增大

2.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 的是( )

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D.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3.用1L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SO2, 所得溶液中SO32― ,HSO3―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

A.2:1 B.1:3 C.3:2 D.2:3

4.检验SO2 气体中是否混有CO2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5.能证明SO2 具有漂白性的是( )

A.SO2 气体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溶液紫色褪去

B.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显红色的酚酞通入SO2后,红色褪去 D.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

课后小结

见教学过程。

课后习题

1.有关亚硫酸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亚硫酸是SO2的水溶液,显酸性

B.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水和SO2

C.亚硫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

D.亚硫酸对人体有害,所以用SO2漂白过的食品不能食用

2.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 )

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无色气体一定是SO2

C.某酸性溶液经分析其中含有大量的S2-,SO3(2-)

D.用NaHSO3,Na2SO3与浓硫酸反应都可产生SO2

4. .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

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

A、N2O B、NO C、NO2 D、N2O5

5. 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F________。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 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SO32-、OH-中的两种组成。

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① A不溶于水和盐酸 ② 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 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H2SO4反应生成A

④D可溶于水,与H2SO4作用时放出的气体E可使溴水褪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1)推断A~E的化学式:A. ;B. ;C. ;D. ;E. 。

(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B与盐酸反应 ;②C与硫酸反应 ;

③D与硫酸反应 ;④E与溴水反应 。

7. 下图是实验室制SO2并验证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①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

(3)②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__。

(4)③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性。

(5)④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性。

(6)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高中化学课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和促进终身的发展,所以化学教师一定要在转变观念、教学方式、细化目标、关注细节、师生关系方面做到重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要搞好化学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素养。化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应用素质,还要有广博的相关科学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才能适应化学知识急剧增长的需要,掌握化学学科的规律,更好地了解化学的发展方向。二要具备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观点。三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不是机械重复的简单行为,一个高素质的化学教师必须树立高品位的学术思想,才能高屋建瓴地把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渗透融合到教学中去。四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科研能力。化学教师要经常参与教育研究,克服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教改,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方式独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开动脑筋。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做到精神饱满、感情充沛、用词准确、语音流畅以外,还要注意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老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适当加入新颖别致的课堂引入,直观形象的媒体画面,贴近生活的动手实践等等,使整节课趣味盎然,轻松愉快,不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扩大参与面,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多样性的课堂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等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更能为乏味的学习增加趣味性,使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①讲故事——借助此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学会多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搜集有关故事或是教师搜集,让平时有点内向的、不善言词的同学展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②猜谜语——可以用猜谜的形式巩固加强记忆。

三、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经。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把握好时间安排。教师在课堂上要惜时如金,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其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愉快,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讨论探究式、实验探究式等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上好实验课,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实验有观察实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高效实验,不一定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才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本质。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国内的一位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经说过,只有实验室才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佳场所。只要让学生亲历一个个实验过程,不管实验结果怎样,都能增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而一个成功的化学实验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无限积极性,能够促使学生始终怀揣着一颗轻松的心情去接纳更深、更广的知识,更加积极的探究化学的奥秘所在,提升学生实操的动手能力,逐步学会独立自主的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知识的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有效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不断学习决心、动力、意识和能力。

五、注意联系社会与生活,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关注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运用化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紧密联系当今社会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能源危机、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用最科学经济的方法加以探讨,提出解决的方法,可使学生切实感到学好化学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现实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和启发学生对化学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对深层次化学人才的培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作用。

高中化学课课堂教学 篇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一、组织好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现阶段,班级授课制仍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仍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组织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为了让教师能用好新教材,搞好新课改,我们除强化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搞好新教材的培训,认真开展新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抓好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外,还应重点引导教师组织好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要组织好化学新课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点:

1. 更新理念是前提。

理念是实践的前提,行动的先导。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使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面对全新的课程理念,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要从潜意识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2. 重视设计是基础。

教学设计是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组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按新课程要求统筹安排好“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尤其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3. 转变行为是关键。

有人说,课改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这是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转变,才有学生的地位和行为的转变。课堂上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得不到发展。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4. 改变方式是核心。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改变上。化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接受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听、记、背、练”的被动状况。

5. 优化实验是重点。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所以化学新课程把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实验,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从实验中收集证据,验证假设,使问题获得解决或取得探究的结果。

二、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课前反思和教学过程中反思,而且教师要注意他人的反思,相互交流反思内容。

1. 课前反思: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课前反思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反思主要是反思过去的得和失。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师有必要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它。

2. 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但它其实是教师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教师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教师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教师就得改,就得变。教师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养成“问题意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反思: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得和失,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对于课后反思,一些教师总认为它是亡羊补牢,其实不然,教师不但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而且要反思成功的地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教师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化学课教学反思 篇5

课一开始通过小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引入课题,并提出问题,手帕为什么烧不坏?随即指出经过这一节课的探究便可释疑。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利用小石块、酒精灯、坩埚钳、红磷、水、烧杯、铜片、导管等仪器分组进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后同学们讨论、交流归纳出结论。由于是亲身实验获得的成果,因此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主人。

随后的教学任务“灭火的原理及方法”,通过小组竞赛形式让学生运用一些工具,结合生活和化学知识,采取不同的方法,将一支支燃着的蜡烛熄灭。同时运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在学生们完成任务同时,教师不失时机进行拓展。对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自然也水到渠成。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讨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探讨

一、我们应比较新旧教材的教学思想在哪些地方存在差异,找到转变教学思想的方向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历史,总是在“学科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之间来回摇摆,有时以“学科”为中心,有时又以“社会”为中心。但从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以来,人教社出过的几套教材,课程模式是基本固定的,虽然相互之间有一些差异,但在编排思想上来看,则属于大同小异,都是侧重以“学科”为中心,偶尔照顾社会的发展来编排。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看,是以课堂为中心的,强调以统一性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从师生关系来看,是以教师为本体的,强调教师的权威与作用;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是以注入式为主的,强调教师的灌输与学生的接受。也许有人会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演”,就要制订纯粹的人本主义课程,把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贯彻到底,这也是偏面的。其实,美国早在70年代就施行过纯粹的人本主义课程,但几年以后,他们发现,过分地强调了学生个人的需求,忽略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科本身的发展,是“不完全的、不稳固的”,从而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美的“恢复基础”的教育运动。看来,单一的人本主义也是行不通的。

新教材是以“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两个基本点” ——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组织起来的,我们应该摆脱“让学生学会”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建立起“让学生会学”的现代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我们教师在适应新教材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5.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下,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怎样合理地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4.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

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探究 篇7

1.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没有依据教学内容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 尤其是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课堂上, 教学重点模糊不清, 重要知识点与习题之间的关系复杂,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没有详细了解,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能明确表达教学重点, 对学生缺乏针对性的训练, 课堂教学随意性比较严重, 教师根本不能有效抓住教学重点, 这样学生就不能快速掌握化学习题解题技巧, 严重影响了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

2. 化学习题缺乏实时效性

在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 教师在选择习题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挑选和设计, 化学习题的选择比较随意, 导致化学习题训练缺乏针对性, 同时具有陈旧性和滞后性。通常教师所选择的化学习题都比较老套, 解题思路都比较固定, 不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开发。而且所选择的一些化学知识都停留在比较早的时刻, 缺乏时效性。大多数教师只是负责将习题布置给学生, 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 这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道路十分不利。

3.实验操作缺乏可行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而教师在选择化学习题时, 考虑不充分, 导致实验操作缺乏可行性。一些化学习题只是具备理论性, 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什么实质作用, 但是一些专业的化学习题, 需要大量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来加以论证, 这根本就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而且也失去了化学学习的趣味性, 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课堂中, 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 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要教授给学生解答化学习题的技巧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掌握的化学知识, 然后通过习题引出, 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题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鉴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可以从旁进行协助, 纠正学生的错误,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化学解题习惯的培养。

在下述这道化学选择题中, 要求学生通过几个选项, 分析选项中的化学内容是否正确, 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分子数目也不变。

B.60周年国庆阅兵车HQE顶级红旗采用全铝车身, 铝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时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根据化学知识对A选项进行分析, 可以有效结合化学反应的定义, 分子数目不变, 快速判断这个选择是不正确的。而B选项中说铝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应该是两性氧化物。而C选项中纯碱溶液与油污会发生化学反应, 这是正确的。在D选项中这几种混合物质中都含有水, 而水是电解质, 所以这个选项也是不正确的, 最后答案就是A、B、D三个选项。

2. 加强合作与自主的结合

化学教师要加强对习题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要不断学习化学习题解题技巧。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游戏活动, 给学生设置一些化学习题, 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解答,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教授学生解题方法

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对化学习题缺乏解题技巧, 所以教师可以在习题中设置一些关键语句, 让学生能够快速发现, 并给予相应的提示, 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解答习题, 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掌握化学习题的解题方法。

4. 巧妙设置问题

在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 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巧妙设计设问方式, 教师需要大量查阅资料, 总结化学问题的精髓, 然后设计的问题要能符合教学内容, 还要能直击要害。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概括性, 能够突出重点, 此外教师也要避免设计一些较难的问题, 这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 要避免容易产生歧义的词句出现, 确保学生能快速理解。

综上所述, 想要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模式, 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积极引导学生, 教授给学生解题技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化学是高中课程中的必考科目, 占据着很重要的分数比例。想要学好化学, 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还要掌握实践操作知识。但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很多化学教师只侧重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 根本没有注重对学生化学习题解答能力的培养, 这就导致我国高中生化学实践能力较差。在本文中就详细介绍下当前我国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的现状,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确保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现状,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秀玲.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J].成功 (教育) , 2012 (06) .

[2]姜晓峰.成才视野下高中化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 2013 (34) .

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 篇8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具体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让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 然后再因势利导导入新课, 这样能让学生在疑问的驱动下认真听课。例如, 在教学“电镀”时, 我在讲台上首先展示漂亮精美的银色手机, 然后导入新课:手机和开水杯, 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有。大家看我手里这款精美手机和开水杯, 银光闪闪色的金属机身, 一看就很有美感;那么大家知道这银光闪闪的机身和开水杯身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要想得到答案, 就需要同 学们认真 学习我们 准备上的 这节新课———电镀。接着, 我展示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和开水杯, 简单明了, 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知识和理论大多都是通过实验得到,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教学的开头, 做好演示实验,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讲到“氨”一节时, 可以在新课前做一个“空瓶生烟”的实验, 即事先收集氨气到集气瓶中, 然后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在微微打开瓶盖的集气瓶上方比划简单的字, 立即看到有白烟形成的“字”出现, 玻璃棒伸入瓶中立刻观察到瓶中出现了大量白烟的现象, 学生不禁会想“白烟”到底是什么呢, 急于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入氨气的学习,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当然, 教师在后面讲到氨气和酸反应的性质时, 还要呼应一下“空瓶生白烟”实验, 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导入新课

一首好的流行歌曲, 一幅幽默的漫画会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人难以忘怀。在教学中, 如能运用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导入, 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新颖有趣的感觉, 同时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如讲“环境和生活”时, 我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机器声音轰轰响, 高耸的烟囱冒出滚滚黑烟, 小鸟四处乱窜, 未经处理的红色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河面上浮起很多死鱼, 沿岸的庄稼枯死, 到处是被酸雨腐蚀的建筑、文物;市区排放的尾气, 路人戴上了口罩……然后提问:同学们, 我们身边是否有环境污染?请列举出来, 应该怎么 解决这些 问题?“一石激起 千层浪”, 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列举自己所看到的环境污染现象, 并用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提出了治理方案。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 通过讨论了解到了什么是环境污染, 掌握了环保的概念, 环保的重要性已深深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 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利用生活实例及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 为此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所涉及的生活实例, 选择与新课有关的生活问题并抛给学生, 要求他们用化学知识解释, 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入新课。例如, 讲“中和反应”时, 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患胃酸时吃几片氢氧化铝或小苏打片即可治愈, 这是为什么?而胃酸过多且胃穿孔时只能用氢氧化铝, 这又是为什么?夏季不小心被蜂蜇了, 涂些稀氨水可治痛治痒又怎么解释?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了解的, 但又不能完全回答的生活问题引入新课,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可见, 典型的生活问题能够迅速启发学生思维, 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 使其情绪高涨, 从而步入求知兴奋状态,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抛置高考考题导入新课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设计科学合理, 更注重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考核。在上新课时, 适时地抛置与新课有关的高考试题, 可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 让学生更能认真听课。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解题思路有很大的作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探究 篇9

一、教学前反思:明确教学目标,左右相关教材,制定教 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和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转变原来的教学主导地位,提升个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引导学生能够转变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要领,能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创新教学,构建互动的、体验式课堂教学活动。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教材内容很凝练,但是如果展开的话,确实很丰富的。比如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关于“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内容, 提及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却没有提到“阿伏伽德罗常数”这一概念的内容,而实际的练习及相关的课堂讨论都与这一概念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有些教学内容是有必要拓展的,只有学生掌握好知识点,才能够保证练习中不会出现困惑。

(2)研究学生,制定发展目标。新课程的宗旨是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生长期以来的被动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调整过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各异的。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主动的原动力,在于兴趣。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帮助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的状态,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逐渐能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 生行为

课堂教学过程中,反思也要同步进行,因为反思可以起到调控教学的作用。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好教学流程,组织好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可能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反思,主动地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反映和反馈, 及时将设计好的问题做出适当的改变。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然后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展开自我实践,实现深化讨论,从而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课堂学习氛围的构建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教学,充分体验学习主人的角色, 进而有利于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从而学生也会处于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构建师生与生生的良好合作教学关系。以“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的教学内容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探索什么是化学变化。学生针对实验作出一些议论,提出了“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只有三种吗”等问题。针对这些困惑,教师可以及时地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整个教学过程更为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升。

(2)优化学习过程。在新课标的提倡下,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需要作出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需要发生彻底改变,要从原来的学会转变为会学。据统计,在学校的学习知识量能够占到人一生获取知识总量的15%。所以,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倡教师“教有教法”,教的最高的境界就是“不教”,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最优化,实现真正“会学习”。

三、教学后反思:小结教学得失,关注过程效果,提高师 生素养

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次综合性梳理。可以通过记录“教学日志”的方式,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日志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第一,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第二,学生反馈的深入分析;第三, 未能解决的问题探索;第四,教学观念的变化动态等。

(1)教学是过程与效果的统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重视教学的过程化,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探索知识的历程和获取知识的体验。过程教学法,是新课标下的重要教学方法。但是,注重过程并非忽视结果,如果一节课只是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却不管他的学习效果,那么情况不堪设想。因此, 教学过程与结果要统一结合起来。真正的教学需要将化学的核心、基础内容深入讲解,学生能够具备举一反三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和反馈。

(2)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是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际教学中的教师将负责起引导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居于主导的地位。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教的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生通过学的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刍议高中化学课的创新教学 篇10

关键词:成功教育,自信心,教学方法

一、相信学生能行

这里的“能行”是指教师相信“学生能行”, 教师相信“自己能行”, 通过教师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最终使学生相信“自己能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 及时地进行鼓励性评价, 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相信自己能行, 进而转化为获得新的成功的动力。在学生遭受失败时, 不要一味地埋怨、批评, 而是要及时地鼓励, 老师一句亲切的话语, 一个会意的微笑, 都能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信心, 争取获得成功。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 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 应设法激趣, 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处处从教学需要出发, 深掘教材知识精髓, 探索学习兴趣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但能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积极性和自觉性, 从而, 成为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一条事半功倍的有效捷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 提高教学成绩,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三、进行分层次教学

每个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的初期, 实际上是盲目的, 对自己将来的要做的工作了解很少, 而且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去在教学中深入到学生群体, 了解学生非智力品质、习惯用的学习方法, 接受和运用知识的灵敏度等。所以老师在备课时, 要摸准起点, 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上, 将教学内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由低到高的、梯度较小而又层次的问题, 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 一步一个台阶上到本节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对于化学课的教学, 在讲课时力求安排内容合理, 讲解时结合生产实践, 举例生动, 用通俗的语言把化学与学生未来职业以及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练习中考查学生的领会能力, 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寓教于乐,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难度不同的练习和课后作业, 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这样既有互相学习的机会, 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就感。

四、实践先行

为了给学生创造进步与提高的机会, 有些实践教学可以适当“先”于理论教学。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先行的实习, 使学生爱活动的优势得到发挥, 首先从技能训练中得到提高, 找到自信。在实践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 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要紧扣理论内容, 把实验现象和理论内容连在一起, 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这门实验科学的魅力。

五、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际,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 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在逻辑上是非常严谨的。我们认为启发式教学的准则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三为主”, 即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教材为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二是“两结合”, 即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三是“一核心”, 即以培养和发展智能,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 正确理顺了学生、教师、教材三要素的关系, 摆正了个别与全体、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具有现实性和长效针对性。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往往是零散的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 这样下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例如在讲解理论内容时, 可先介绍基本概念, 一步一步的进行启发, 让学生做出结论;在习题讲解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路, 按照他们的思路, 逐渐找到方法, 如果还找不到, 我再结合基本概念讲解正确的方法。

六、适用性教学

职业类学校需要培养的是实践性应用人才, 学生毕业后是为了满足一线生产的需要, 作为以化学知识为基础的专业, 本着够用的原则来安排教学, 加强实践性的培养, 采用用多少学多少的教学模式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的知识将来工作就能直接用上,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七、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 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助益。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但多媒体课堂教学决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如我们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节时, 可设计NaCl、CsCl、C02等结构模型, 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 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篇11

关键词: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高中教学 方法探究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模块是高中化学选修模块之一,通过电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状态及排布规律揭示微观构成。但是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难以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模块,本模块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模型难以建立,因此就需要教师们选择合适方法,使细微和抽象的知识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学生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内容特点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内容都是以微观世界中的基本结构为立足点,因此有很多空间的理解和概念需要理解,具有理论性很强、结构严谨的特点。布鲁纳尔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才能掌握和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材料放到知识结构里,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牢记知识。物质结构与性质是研究化学物质变化的基础,是化学领域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的理念,如电子云、原子轨道、分子结构及电子气理论等。因此该模块学习不仅对学生的空间现象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理念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的空间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策略

(一)重视知识的衔接。

学习认知的理论告诉我们,我们所学习的一切新的知识都有与之对应的旧知识作为连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联系前后的学习内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很多知识都在选修2中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通过旧知识作为引导展开新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新旧知识之中相同的部分。学生明白了其中共同的规律,对学习新知识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配套练习的设置。

习题的作用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及时查缺补漏,也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习题的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核心,如果教材上的习题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需要,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选择,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组合优化,可以事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例如:什么情况下水的密度最大,然后引导出温度影响液体密度,再指出随着温度升高,同时发生两种相反的过程,一是冰晶结构小集体受热不断崩溃,缔和分子减少,二是水分子间距因为热运动不断增大。0-4℃时,前者占优,4℃以上,后者占优,4℃时,二者不相上下,所以水的密度最大。凸显了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学生也就学得容易、学得牢、学得活。

(三)重视空间模型建立,多媒体运用。

本模块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其中内容,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在“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教学中,晶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及相关的立体几何的知识,这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晶体模型,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好地认识空间结构,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学模型或者指导学生自制一些晶体模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的课本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四)多重角度设置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背景,不能只从科学程序、认知程序、知识顺序等方面出发。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设置教学思路,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似懂非懂,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偏离教学目的。例如:在配合物的形成小节中,课本上呈现的探究顺序为“活动与探究”:CuSO溶液中滴加过量浓NH·HO—观察现象—结论—交流讨论—得出配合物概念—应用训练,虽然是按照教学探究学习的程序来设计,但是没有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相联接,不能有效衔接新旧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像面对一个从未见过无从下手的知识点,没有思考的欲望和积极性,因此可以将这节教学思路设计为回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通过:Al(SO)溶液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NH·HO溶液作用情况解释原因,然后让学生自主猜想再运用实验证实,阅读课本,讨论,得出概念,最后进行应用训练。

三、结语

新课程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必然和学生已经掌握的模块有所联系,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只有深入了解《物质与性质的结构》才能更好地驾驭相关知识,更好地设置课程,进而选择更好的教学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1]崔运成.物质结构与性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

[2]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中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篇12

一、小组合作, 培养探究能力

课改犹如一缕阳光映入视野, 拨开教学之迷雾, 进入一个新的天地。首先, 学生进行分组,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六个人一个小组;其次, 学生课前做好习题, 组内互帮互助;再者, 课堂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组员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示出来。教师在积极调动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的所在, 实现生教生, 一教一, 多教一, 一教多等多形式的交流与讨论方式, 让更多的人充当老师, 让所有的人参与课堂, 让更多不同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问题解决的乐趣和成就感。

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的习题练习中, 评价是武器, 教师应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案, 如评出优胜小组, 星级学习小组, 并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及鼓励。优秀个人可评出质疑之星, 助人之星, 点评之星等, 并设立优秀生和后进生不同层次的加分方法, 采用捆绑方法, 小组内成员作为一个量化的整体, 从而激发优秀生带动后进生的积极性, 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使习题练习回归生本, 在活跃中走向深入。

二、结合实验, 增强感性认识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高考必考的一道大题就是实验题, 而选择题中也常出现与小实验相关的题目, 这说明实验习题教学在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可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解决他们在做习题时遇到的问题, 学会自己探究, 学会从现象中挖掘本质, 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将一小块的金属钠投入到5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 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在液面四处游动

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这道题学生错误率很高, 而这道题目涉及的操作实验则简单易行, 教师可组织学生动手开展实验, 通过操作与观察, 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习题教学中融入实验, 增强感性认识, 理解习题情境, 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升华, 培养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 解读化学习题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更是一门生活学科。知识源于生活, 如果能把习题跟生活相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将知识活用于生活, 那么学生就不会觉得习题太过枯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生石灰与水产生化学反应, 将释放热量, 可举例:有一种便携盒饭, 分两层, 上面一层是食物, 下面一层是生石灰包。当将水加入下层, 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 释放出大量的热来加热食物, 反应过后由于它吸收了水中的氢元素, 所以变成了熟石灰。而石灰水是熟石灰的水溶液, 这样的现象学生理解起来, 就形象贴切了。

生活是一个知识的大熔炉, 通过生活习题教学与生活合理有效的融合, 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又进一步点燃了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四、微课辅助, 丰富练习渠道

微课教学已逐步进入我们的教学中, 同样也可以运用于习题教学, 老师可根据学生需要, 把重点的, 学生难消化的习题以微课的形式上传到学校网站, 学生可以下载到电脑或者iPad上, 自选时间播放, 并可回放桥段等等, 也可以在线与同学讨论, 可以在线请教老师,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比如:在碳酸钠的教学中, 少量或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办法内化吸收, 我们就可以制成一个微课辅助教学, 让学生再次探索, 自主分析, 找到写出这两个方程式的方法。

微课教学落实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相结合, 促进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 采用先进信息技术辅助自己学习, 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 我们可以组合出一条高效的新范式的习题课, 让小组合作, 捆绑方式为主, 让实验与生活一起解读习题, 让微课走进习题, 辅助习题教学, 实现学生为主体, 教学相长, 让学生经历一个更有意义更为有效的习题解决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慧莲.上好化学习题课的三点做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

[2]吴良根.新课程化学习题设计的策略与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 2009.

上一篇:学校食堂锅炉下一篇:全员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