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数字鸿沟

2024-07-22

语言数字鸿沟(共7篇)

语言数字鸿沟 篇1

据联合国网站2009年12月14日报道, 12月14日, 联合国负责沟通与公共信息事务的副秘书长赤坂喜代 (Kiyo Akasaka) 在巴西圣保罗召开的第二届语言多样性、全球化与发展国际研讨会 (Global Seminar on Linguistic Diversity,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上强调, 多语制必须依托互联网保护语言多样性, 缩小数字鸿沟。

有数据显示, 全世界约有7, 000多种语言, 其中96%仅被占世界总人数4%的人口使用;其中一半因为不在官方语言之列, 未出现在教育与传媒中而濒临消亡。全球有35%的互联网用户以英语为母语, 以英文形式呈现的网页占总数的70%, 居于统治地位。赤坂副秘书长在发言中引用了以上数据, 并强调应当利用互联网保护语言多样性, 缩小数字鸿沟。

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而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 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它对人类而言正如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赤坂副秘书长指出, 传媒能够开发多语言网站与更快捷的翻译工具, 通过语言内容与技术扩大并鼓励跨语言的思想、知识、文化交流。“在这一潮流中联合国是媒体的坚定同盟”, 不断生产与传播不同语言的多媒体新闻产品与服务。目前联合国网站共使用6种正式语言对外发布信息, 每周以13种语言制作节目, 拥有63个新闻中心网络, 定期出版超过40种语言的出版物。

数字鸿沟问题研究 篇2

数字鸿沟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但是, 追溯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相关理论, 则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知识沟理论。

数字鸿沟本身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跨学科性。数字鸿沟涉及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信息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范畴; (2) 动态性。数字鸿沟研究的ICT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化, 从传统的电报、电话到互联网, 从拨号网络到发达国家的宽带上网, 数字鸿沟的范畴在不断发生变化; (3) 综合性。人们必须从多个视角来描述数字鸿沟, 因为数字鸿沟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素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 为数字鸿沟的研究造成一定的难度。

因此, 针对数字鸿沟具有的特征, 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数字鸿沟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讲, 所谓的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从广义上来讲, 数字鸿沟是ICT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的集合体, 表现为个人和企业在ICT接入、使用、生产和应用创新上的差距, 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与信息的创造、理解、应用和吸收能力的差距。其中, 狭义的概念强调时效性, 主要针对目前互联网这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普及和扩散问题, 强调数字鸿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均衡, 表现为各个主体在信息通信技术拥有数量上的差异, 强调“硬”鸿沟;广义的概念则将数字鸿沟的范畴扩大化, 将“数字”泛指信息通信技术, 从信息化的广度来理解数字鸿沟的动态性和综合性, 强调“硬”鸿沟和“软”鸿沟两方面的内容。

二、数字鸿沟的属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界定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后, 本文归纳数字鸿沟具有如下的基本属性。

1. 技术属性

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的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早期的电报、电话、传真等基础技术, 到目前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 在应用和普及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的技术差距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而不断缩小, 但是新的技术差距又不断出现, 说明数字鸿沟的研究范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造成的。就像20世纪80年代强调电话接入的差距一样, 当前的数字鸿沟主要针对互联网接入, 关注不同地区、种族、年龄、收入之间在互联网接入水平上的差距,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更多地关注互联网宽带接入上的差距。

因此说, 只要客体目标在变动, 技术水平的差距持续存在, 数字鸿沟的技术属性使数字鸿沟同时存在着量变和质变的发展形态。不同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普及都遵循S型增长曲线, 其中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传统ICT的普及过程, 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兴ICT正处在快速增长期。这种技术扩散的变化趋势对数字鸿沟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很大的影响。

2. 社会属性

数字鸿沟同时表现出社会性。不同年龄、种族、性别和地理位置的个人和群体是否能够访问和使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 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 体现了社会包容和数字民主, 数字鸿沟的存在无疑导致部分弱势群体的边缘化。ICT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道德、传统家庭的看法, 决定了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如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的:“计算机不再与计算有关, 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我们经由电脑网络相连时, 民族、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将会改变, 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数字鸿沟的存在, 无疑将产生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网络生存观的并存与冲突。

3. 经济属性

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传统的技术差距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延伸, 这些差距与信息经济特征与规律的融合和发展, 将对微观个体的经济效益提高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作用, 从而很大程度上凸显出它的经济意义。在2002年世界电信发展报告中, 研究者就曾经直接将数字鸿沟等同为经济鸿沟。

从ICT本身的经济特征来看, 互联网为代表的ICT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和特征, 表现出网络外部性、知识溢出以及报酬递增等特点, 对于各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 从经济视角考虑, 消除数字鸿沟的实质就在于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主的ICT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宏观上促进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数字鸿沟的特殊性正在于将工业化中的物质财富差距延伸到信息化时代中的数字财富差距, 又进一步影响到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差距。

4. 知识属性

从狭义概念上看, 数字鸿沟表现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在不同主体中的普及和使用水平的差异。数字鸿沟溯源于知识沟和信息沟理论的基本思想, 也就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知识沟现象。信息通信技术只是承载知识的工具, 数字鸿沟的存在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发现、获取、理解、吸收和应用上的差距。在新经济形态中, 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信息通信技术上的优势, 不断扩展知识的边界, 导致发展中国家所追赶的始终是不断变动的目标。因此, 数字鸿沟更多地表现为创建知识、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等能力上的差距。

综上所述, 数字鸿沟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 从技术层面来看, 数字鸿沟是技术鸿沟, 信息通信技术本身的特点影响其普及和扩散;从社会层面看, 数字鸿沟就是社会鸿沟, 是传统社会分化现象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续;从经济层面看, 数字鸿沟是经济鸿沟, 不仅仅是各主体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在网络经济中的体现, 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恶化;从知识层面看, 数字鸿沟是知识鸿沟, 是不同群体在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上存在的差距。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数字鸿沟的相关问题, 从数字鸿沟的特征引申出其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鸿沟的技术、社会、经济和知识等相关属性。

关键词:数字鸿沟,特征,属性

参考文献

[1]卢斯夏诺?弗兰克:数字帝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5)

[2]陈志良高鸿: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悖论之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2) :8-12

数字鸿沟与信息素质简析 篇3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 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数字鸿沟真正引起全世界重视源于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 于1999年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系列报告。其中, 《在网络中落伍之三: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对数字鸿沟的定义为, 数字鸿沟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1]。

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 不仅导致信息富有和信息贫困不断分化, 还导致各国在经济发展与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成为信息时代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战略和对策, 弥合与跨越数字鸿沟, 必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带来不利影响, 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2]。

首先, 数字鸿沟是一种信息交流中间存在的鸿沟, 或者说它是一个“比特流”的鸿沟。我们知道物质的流动符合从高密度到低密度这个方向。但是, 在信息交流这个范畴之内, 信息的流动在信息交流伊始应该是先从低密度向高密度流动, 在信息达到一定的密度后才从高密度向低密度流动。此外, 信息交流要求交流双方必须符合信息对称的原则。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之下, 是没法进行很好的交流的。

第二, 数字鸿沟是一个经济现象, 它符合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 而在经济发展的增长中, 当它达到第一个临界点时, 可能有爆发性的增长;到第二个临界点的时候, 增长会开始缓慢下来。如果达不到一个临界点, 网络产业或者网络经济就发展不起来, 此时要想填平数字鸿沟是不可能的。

第三, 数字鸿沟是一个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鸿沟。我们在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上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笔者认为这也是数字鸿沟现象。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问题上也存在一种“马太效应”, 即学习能力越好的人越爱学习, 创新能力越高的人越追求创新;创新能力不高的人, 以及学习能力弱的人, 都不喜欢创新和学习。

二、我国数字鸿沟的表现及成因

1. 我国数字鸿沟的表现

在中国信息化综合水平蒸蒸日上的同时, 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各地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正在拉大, 一条无形的“鸿沟”开始阻隔在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6年1月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 我国的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1000万人、4950万台, 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8.1%和19.0%;我国域名总数为2592410个, 在所有国家顶级域名中, 稳居亚洲第一, 在世界排名从第13位上升到目前的第6位[3]。但是, 国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形势严峻。

2. 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简析

就我国而言, 造成数字鸿沟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信息化基础设施、知识资源占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差异扩大造成的。数字鸿沟不仅反映在我国东西部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上, 社会分配的差距扩大, 也会加大社会的数字鸿沟。

在《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一文中, 作者从区域层面着手, 主要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政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数字鸿沟的现状及成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造成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四大要素: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政策。这些要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导致了数字鸿沟的产生。其中, 信息主体在该系统中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 它通过制定信息政策和发展信息技术, 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决定着数字鸿沟的发展趋势 (扩大或者缩小) 。技术因素仅仅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4]。

由此可见, 信息主体及其所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是造成我国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当信息主体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同时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好的信息技能时, 才可以消除数字鸿沟。

三、信息素质浅析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信息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 能否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决定了个人和组织能否生存和发展, 可见, 信息素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 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和组织应该具备的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多种信息品质。

1. 信息素质的提出

Information literacy一词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 (IIA) 提出, 当时的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将信息素质解释为“经过训练能够在工作中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生存技巧, 是个体认识、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是“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及准确定位、评价并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5,6]。吕庆阳等[7]对国内外信息素质的概念演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他指出, 国外信息素质的概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 (20世纪70年代前) 、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 和成熟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国内对信息素质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张文娟等[8]通过中外比较研究来分析信息素质的结构, 指出国内的研究注重理论, 缺乏应用性和科学性。

纵观国内对信息素质的研究, 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讲, 信息素质主要是针对信息主体而提出的。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 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主体都应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要有信息需求, 即需要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来解决问题;二是具备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9]。

2. 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的内涵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中, 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信息主体对信息社会的理解以及与外界做有意义的沟通时所需要的多种信息能力, 具体地说, 包括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信息实践能力、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等多方面的素质。

(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信息存在的客观反映, 它是信息主体需求和鉴别信息的首要条件。信息意识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信息流动的全过程, 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信息主体的信息行为效果。信息意识强, 信息主体就能够自觉地对客观存在的信息进行鉴别和利用, 创造出新的信息, 即知识。

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了我国公众对“INTERNET”一词的了解情况。结果表明, 选择“了解”的公众比例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选择“没听说过”的公众比例则恰恰相反。截止到2003年, 我国仍有约61%的人不知道“INTERNET”的含义[10]。可见, 信息主体的信息意识薄弱现象令人堪忧, 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公众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2) 信息技能。信息技能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普通公众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技能一般包括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具体内容。

信息技能低下主要表现为:信息主体欠缺对信息的再利用能力, 不能很好地将信息应用于实际问题;对文献检索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低;缺乏整理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技能;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缺乏信息综合利用、信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 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信息知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 而信息道德的约束力则是信息素质的保障, 整个社会的信息知识水平和信息道德的约束程度决定了信息主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的发展水平。目前, 我国公众的信息知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据报道, 美国国民的信息知识水平总指数为71.76, 日本为69.97, 中国仅为6.17[11]。

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 从宏观上保障信息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通过实施信息素质教育, 能够提高信息主体的信息鉴别能力, 加强信息道德修养, 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信息道德准则, 从而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同时, 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 不做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不良行为, 自觉清除和抵制有害信息以及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干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信息素质是影响信息主体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信息主体之间信息素质的差异性是导致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 即使是在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前提下, 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素质差异导致他们对信息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以及利用的结果都不尽相同, 这样, 数字鸿沟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 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公众的信息素质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从而消除数字鸿沟。笔者在以上研究中针对我国公众信息素质差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期能够促进数字鸿沟的弥合乃至消除: (1) 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使大多数人不仅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条件, 而且具备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 (2) 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大众传媒应加强合作, 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 宣传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介绍与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 报道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发生在最前沿的消息, 培养人们的信息敏锐性, 使人们在生活中树立信息意识; (3) 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对广大在校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4) 完善信息中心建设, 为用户提供有效获取信息的渠道;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和完善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我们正处在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 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 “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研究表明, 信息主体所具有的信息素质对数字鸿沟有着极大的影响, 本文正是致力于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期能为消除数字鸿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字鸿沟,信息素质,表现,成因

参考文献

[1]薛伟贤, 王涛峰.“数字鸿沟”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4 (1) :190-193.

[2]王云生.数字鸿沟的内涵、成因及其对策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7, 27 (4) :6-18.

[3]谢琳惠.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情报, 2007, 27 (9) :13-14, 17.

[4]陈艳红.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基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5][9]陈艳红.基于信息素质差异性视角的数字鸿沟成因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30 (6) :102-106.

[6]罗启恩, 王政军.浅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 2009 (6) :396.

[7]吕庆阳, 刘孝文.国内外信息素质概念的界定[J].河北科技图苑, 2008 (2) :40-42.

[8]张文娟, 翟云波.中外信息素质结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 2008 (4) :636-640.

[10]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

大数据能否弥合全球数字鸿沟? 篇4

新公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表明, 在建立网络化国家的过程中,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还只是成功了一半。

凭借90%的上网人口、高水平的技术革新以及政府和个人对于信息通信技术投资的齐心协力, 芬兰再次位列《201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所颁布的网络就绪指数排行榜的榜首, 该报告是由英士国际商学院 (INSEAD) 、世界经济论坛和康奈尔大学共同起草完成。

芬兰与新加坡、瑞典、荷兰、挪威和瑞士之间都存在某些共通之处。和2013年一样, 所有这几个发达经济体都牢牢占据着领先地位。另外两个亚洲国家亦挤进了前10名行列, 香港从第14位升至第8位, 韩国则从第11位前进至第10位。美国的排名也稍有提升, 英国则从第7位掉到了第9位。 (图1)

尽管具体排名稍有起伏, 但无碍于这些发达经济体的整体领先地位, 信息通信技术就绪化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映了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不平等性。虽然新兴国家对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资, 但它们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 从这一技术领域获取同样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不断扩大。

不止是基础设施建设

“新兴大国正在遭遇难题, ”英士欧洲竞争力倡议组织的执行理事布鲁诺·朗万说。“它们没有享受到信息通信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益处……某些障碍, 尤其是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不足, 阻碍了这些国家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 这种数字鸿沟并不存在同质性, ”朗万补充道。“在欧洲, 北欧与东南欧之间存在一种数字鸿沟;在中东地区, 海湾合作委员会 (GulfCooperation Council) 国家与北非国家之间存在另一种数字鸿沟;在世界其他地区也能发现其他类型的数字鸿沟。”

政策至关重要

朗万强调了政策的重要性, “政策影响的不止是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具体措施, 它也关系到环境、商业氛围以及吸引外国投资和人才的能力。从今年报告所公布的排名情况来看, 所有这些因素又一次清清楚楚地显现了出来。”以毛里求斯为例,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一直处于数字化水平的较低层次, 但位于该地区的毛里求斯却努力将本国的排名提高了7位, 即上升至榜单的第48位, 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排名最高的国家。“有些地处更为不发达偏远地区的国家以创造力、创新性和调整信息通信技术投资来获得更高水平的竞争力、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从而成就了活生生的现实例证, ”朗万补充说。

东南亚国家的崛起

尽管有来自于新晋国家的挑战压力, 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金砖四国) 在今年的排行榜中依然稳居中游。“金砖四国中有几个国家的排名下滑了;这与它们在高效使用本国信息通信技术系统方面做得不够关系不大, 而是因为其他国家进步得更快, 于是在排行榜上超过了它们,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和标杆网络高级经济学家贝纳特·毕尔巴-奥索里奥说。

这些在网络就绪指数排行榜上的后起之秀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前者的排名提高了12位, 升至第64位, 后者提高了8位, 升至第78位。

朗万表示, 这些国家的成功应主要归功于它们地处动态区域的地理位置, 即很多邻国已经铺好了将信息通信技术转化为强劲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道路。“有些区域动态正处于成型之中, 通过吸收这些动态, 后起的国家就能够从邻国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某些时候, 相比世界其他地区, 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都相类似的邻国借鉴经验会容易得多, ”他补充道。

大数据能够弥合鸿沟吗?

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 所谓的“大数据”代表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机遇。对此, 《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的起草者表示, 数据热类似于20世纪兴起的德克萨斯石油热, 热衷者将大数据视为了一种新的投资资产类型。

公司和政府分类和构建大量金融交易、社交媒体互动以及人类行为模式的能力会得益于上述投资机遇, 思科公司甚至认为大数据机遇的价值高达19万亿美元。

信息通信技术的未来

这份榜单对于政策制定者也会有所启示。那些能够作出最快速响应的政策制定者能够帮助国家和本国的公司获得成功。报告的起草者认为, 在未来几年中, 针对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政策甚至会显得更加重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 我们将对数据保密和网络管制等议题展开积极讨论, 还会大体上确定整体化的世界, 将如何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和网络全球化所带来的成果, ”朗万说。

《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利用了大量的公共数据和调查结果, 其中就包括世界经济论坛针对15, 000多名专家进行调查而得出的《专家意见调查》 (Executive OpinionSurvey) , 这份调查报告综合考量了惯例、社会经济影响、针对商业和革新的政治管制环境和氛围以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数字内容、信息通信技术承受能力和技能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注释

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篇5

传播效果研究中曾有一个“知识沟”假设,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他们在对电视进行研究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传播技能、文化水平、社交范围不同的人接收电视节目以后,原有的知识沟差异会被拉大。这个假设后来受到学界的质疑,首先对“知识”的内涵难以界定。其次,实践中电视节目并不会拉大不同人群之间知识方面的差距,因为电视传递的知识层次较低, 知识基础较好的人的知识量增长有限, 而基础较差的人很快就能赶上原本较多知识的人,从而缩小知识沟。[1]但在互联网时代, 数字化新媒体的形态或渠道层出不穷,“信息沟”的产生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与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使用密切相关的“数字鸿沟”的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

数字鸿沟最早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源自于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的系列报告———在网络中落伍之一:一项对美国城乡信息穷人的调查;在网络中落伍之二:数字鸿沟的新数据;在网络中落伍之三:定义数字鸿沟;在网络中落伍之四:走向数字化。这一系列报告使得社会各界对数字鸿沟有了初步的了解, 并让人们认识到了其作为一个网络技术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的严重性。数字鸿沟其实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它包含的现象范围非常广泛。此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过对其概念的一则描述:数字鸿沟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体、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使用机会和许多活动中的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隔阂。[2]而根据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的报告之三, 数字鸿沟的具体内容表现被划分为A、B、C、D四个方面:A(Access)指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 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B(Basic skills)指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 而这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D(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3]由这四项差异可以看出,数字鸿沟的产生与社会各阶层的不平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数字鸿沟出现之后, 有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关注数字鸿沟宏观方面的表现,并注重探究其解决方式,研究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旨在从数字鸿沟这一现象本身与社会不平等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入手, 以一个较小的社会学角度进行一些粗浅的解释与探究。

一、社会不平等影响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设备的技术领域, 也存在于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它既存在于多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社会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具体来说,根据数字化时代信息传达的两个步骤, 社会不平等对数字鸿沟的影响可以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信息技术设备接入前、信息资源使用和接收时。所谓的“信息技术设备接入前”强调的是网络信息物理接入模式和社会群体接触意愿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它包括但不仅限于硬件方面的条件性不平等。而“信息资源使用和接收时”强调在受众已接入网络后由个体自身各方面因素引发的信息接收结果产生的差距。

(一)信息技术设备接入前

这个阶段的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经济基础、教育程度和接入意愿。本文将主要使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相关数据, 具体分析与上述三个方面相关的社会学变量与其互联网技术接入的联系, 并重点关注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这些变量中的表现。

1.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一个与网络接入有着密切关系的变量。经济收入的差异可以从世界和中国境内两个维度进行划分。世界范围内的差异存在于国家内部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在诸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中,由于自身体制和历史发展诸多因素,以经济水平为基础的阶层、种族和行业差异明显,进而直接影响到不同人群的网络接入。其他网络设施的国际分配差异研究也显示了这样的不平等。一般来说,网络连接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紧密相关:越发达的国家往往比发展中国家有更高的网络接入率。在中国境内,以经济水平为基础带来的不平等主要是明显的城乡差异。根据《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如图1所示,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农村部分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从而导致农村网民比例下降,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

注:图 1 至图 3 数据图均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2014 年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经济差异带来的数字鸿沟在将来是否会像前文提到的知识沟一样逐渐被填平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许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答案。许多相关数据显示,经济差异正在被移动互联网填平, 最大的原因是移动终端设施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目前绝大多数移动电话都可以作为网络物理接入的入口, 相比其他网络接入硬件设施,其对经济水平的要求明显降低。“移动互联网在填平地域性数字沟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成本及技术优势,能够让较为落后的国家、地区或社会族群较快实现数字脱贫。”[5]在我国,千元智能手机大量涌入市场,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互联网接入的机会。“今天只有少部分人是由于缺少上网设备或认为上网费用贵而不使用互联网, 因此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互联网普及的最大障碍。”[6]

2.教育程度

教育因素一直是影响不同群体之间传播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水平。在信息接入方面,教育程度的不同,则会进一步影响个体对网络的认知度,以及其未来接触互联网的概率。不同教育程度者之间的数字鸿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网民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至高中或中专技校阶段,相比过去几年,网民有朝低学历扩散的趋势,但是通过数据仍然可以看到初中以上学历人群占据了我国网民的绝大部分,如图2所示。

3.接入意愿

人口统计因素的不平等带来的数字鸿沟已经得到了众多研究的证实, 然而即便是在互联网接入技术手段普及和确保普遍接收率的政策措施早已到位的国家,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群脱离网络。在中国,许多家庭和个体选择不接触互联网的原因中, 较大部分属于接入兴趣和意愿范畴。如图3所示,对农村和城镇非学生非网民的调查统计显示, 仍然有70%左右的非网民在将来没有上网意愿, 而表示肯定上网的人群比例仅在1%—3%之间,这组数据的差异深刻地体现了接入意愿引发的数字鸿沟问题。即使符合前两个条件(经济基础和教育程度),人们的接入意愿也会直接决定其网络接入情况。

(二)信息资源的使用和接受时长

网络技术的接入并不能保证信息在各个群体之间的传播效果, 这部分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数字鸿沟既指人们在信息中介的接近和使用上的不平等, 也指人们在线使用上的不平等。”[7]即使物理接入具有普遍性,在这里仍然需要考虑各类人群在查找、处理、接收和利用信息资源上的方式及效果的差异。本文将网络接入后信息资源的接收这一阶段的影响因素概括为三点: 网络技术水平、信息使用模式和网络媒介素养。

1.网络技术水平

网络技术水平指的是对于互联网和相关网络设备的理论知识了解程度以及具体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它与很多人口统计因素有关。对这部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社会学家梵戴克(van Dijk)和范德森(van Deursen)。本文根据其研究成果将网络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粗略分为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职业、互联网使用时长和经验这四个社会学的人口统计因素。[8]

年龄对网 络应用技 术的影响 显而易见, 年龄越大者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和了解越困难。盖瑞·斯默尔(Gary Small)和吉吉·沃根(Gigi Vorgan)的《大脑革命:数字时代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大脑和行为》定义了大脑革命时代的两个新群体———“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9]“数字土著”是指那些在数字技术中长大, 随着网络发展一同成长的一代;而“数字移民”是指成年后才开始接触数字技术,学习如何使用电脑和网络技术的一代。作为年轻人的“数字土著”从小就生活在数字媒介中,受到电子媒介和互联网的影响,在课堂、家庭等各个环境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娱乐, 必然会习得一些网络技术知识、熟悉网络设施的操作。而老年人生活的年代与他们完全不同, 他们之前几乎没有接触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的机会, 在这个时代他们虽然可以轻易地接触互联网甚至进行学习,但他们作为“数字移民”必然会与年轻人在对网络设施技术的使用操作上产生落差。

受教育程度在这个阶段仍然深刻影响着数字鸿沟的形成。网络技术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在网络技术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社会职业不仅决定个体接触、利用和吸收信息的机会与能力,还决定着个体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而人群之间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差别也会造成合理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鸿沟。一般而言,从事政治、经济、学术领域的人群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 会与互联网进行长期接触并熟练使用,他们的办公场所一般都会有电脑设施,并与其工作内容相互结合。而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人员接触使用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频率明显要少于上述人群。

互联网使用时长和经验与上述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职业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不同人群的互联网使用时长和经验。使用时间愈长、经验愈丰富的人群对于网络技术展现出更好的操作使用技能。

2.信息使用模式

即便人们都拥有相近的网络技术水平, 不同人群在信息使用模式上仍然体现出一种不平等现象。个体对于互联网信息使用的模式和结构上也依然存在鸿沟, 有些人倾向于在网络上浏览较为客观和严肃的内容, 有些人倾向于浏览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娱乐性内容。表1为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李长江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 (http://www.cnidp.cn/) 上的数据进行的分析 ,[1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历较低的人群对于网络信息的使用模式重点在于购物、交友和获取日常资讯等生活服务上,学历较高者除了以上提到的生活服务, 还会访问主流媒体等相比较而言具有严肃性的内容。

3.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利用和接受的影响因素, 其本身包含的内容也是复杂而多样的。作为网民个体基础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应当包括以下三点: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辨识、分析和批判的能力;发布信息和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人们沉浸在信息的海洋中, 接触网络信息已经不再是重大难题, 最重要的是对海量网络信息的选择、分析的能力,以及信息生产与再生产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差异反映了一种实际意义上的新的社会不平等, 由此产生的差异化的信息利用和接受结果进一步拉开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

由各项因素带来的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不平等在网络技术接入前后分别影响了数字鸿沟的产生和扩大,而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鸿沟本身已经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社会不平等现象, 它甚至创造了新一轮的社会不平等。数字鸿沟不仅反映了社会不平等, 而且越来越成为它们再生产的一个要素。笔者尝试分析数字鸿沟加剧我国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一 ) 经济上 , 数字鸿沟会扩大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经济基础对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样地,数字鸿沟更将会拉大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在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再造财富的重要源泉。信息资源本身的“增值特性”以及“马太效应”深刻地影响了存在数字鸿沟的两者之间的信息财富差距。所谓的“马太效应 ”指的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信息富裕阶层利用自身的经济能力占领信息资源和技术并进行信息投资,积极参与信息经济,由此产生的优势积累又促进了其信息投资;而信息贫穷阶层缺乏这些资源和能力,甚至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新要求,进而导致其信息投资条件越来越差,最终成为信息穷人、知识穷人和被网络区隔者[11]。信息时代 ,数字鸿沟本身的“马太效应” 将会更加明显地反映到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中,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的现象。

另外, 国家与国家之间基于数字经济引发的不平等也将进一步加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副教授拉维香卡·沙玛曾经做过如此描述:“数字鸿沟的表现之一就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使用的不平等。目前,大多数用户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及韩国等地。经济因素是造成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 而数字鸿沟又进一步拉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互联网先进设备的成本较高,很多亚非国家在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不足, 导致这些地区信息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1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本就存在的数字鸿沟, 同样进一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经济发展失衡。

(二 ) 政治上 , 数字鸿沟使不同群体之间产生政治知识上的差距,从而影响了政治预测力

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会影响人们的政治相关知识和素养, 以及对政治形势的判断力之间的差距。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关于互联网对公民政治生活的影响调查, 参与互联网政治的个人比一般政治参与的个人有更好的预测力。对互联网的政治信息使用越多的个人也会拥有更多的政治知识。在此基础上, 人群之间的网络政治参与度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数字鸿沟对这一方面不平等的再造是不容忽视的。“各个高科技国家的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在的可怕威胁来自国民分裂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 这条大峡谷一样深的信息鸿沟最终会威胁到民主。”[13]

(三 )文化上 ,数字鸿沟将加深教育鸿沟 ,催生网络文化代际鸿沟,并进一步带来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的差异

教育无论是在互联网的接入还是使用中始终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样地,数字鸿沟反过来也会进一步恶化地区和人群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快,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拥有不同教育基础设施的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会带来高等教育水平者和低等教育水平者之间的差距再扩大。两者在教育机会的获得、教育信息资源的掌握、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都会显现出明显的不平等。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 存在数字鸿沟的群体间对网络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会自然地存在一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最甚。代际鸿沟几乎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现今的年轻人与其父辈一代。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有些人担心,社会将因此分裂为不同的阵营———信息富有者和信息匮乏者,富人和穷人,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但真正的文化差距其实会出现在世代之间。”[14]以网络语言为例, 年轻人可以顺利使用网络流行语和惯用词, 但其父辈一代或许就很难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四 )社会上 ,数字鸿沟将带来不同人群社会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文中明确指出,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是什么神秘的感官平衡, 而是我们表演舞台的重新组合,以及我们对恰当行为认知的变化。[15]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情境, 而新的情境又促使人们产生了新的行为。存在数字鸿沟的人群之间会因此习惯于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 包括思维方式、交往方式、表达方式等。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社会不平等。以前文提到的“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为例,“数字土著”通过熟练使用在线交流工具,在更广阔的世界中交友、学习和讨论。他们使用诸如Facebook(脸书)、新浪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更加便利、简单和及时互动的交流,在数字技术的浪潮中受益颇多。而“数字移民”具有与“数字土著”明显不同的社交和学习方式, 他们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和冲击甚至觉得恐惧, 高速发展的技术并不能带给他们强烈的新鲜感,甚至会使其陷入时空的紧张感之中。久而久之,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思考问题、表达情感的方式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三、结论

浅析数字鸿沟下的慕课应用 篇6

一、数字鸿沟的研究视点

数字鸿沟是“知沟”理论的拓展。上世纪60年代, 美国政府为平等教育机会, 为贫困家庭的学龄前儿童增开电视教育节目。但是, 教育信息传播的绝对流量和接触量的增长并未使每个受众同等受益。为此, 以传播学者蒂奇纳对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 表明当媒介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流通不断增加时, 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传播学家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 不久, 数字化浪潮深入推进, 网络社会崛起, 引发信息爆炸, 使得个体因社会地位和媒介接触的差异而在信息获取和利用上产生巨大的悬殊, 导致“信息沟”发展裂变为网络传播时代的“数字鸿沟”。

从本质上看, 知沟理论及其数字鸿沟现象表明在一定社会系统中, 由于传播媒介、受众自身、社会机制等因素影响, 不同群体或个人之间必然会形成相应的知识差距。因此, 数字鸿沟的研究范式分为社会地位和个人动机两个层面。社会地位方面, 经济状况直接导致社会性知沟的存在, 芬兰学者艾莉娜·索米嫩在《谁需要信息、为什么》一文中提出越是客观信息欠缺的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 其主观信息需求越低。个人动机方面, 个体接受信息的主观动机也导致个体性知沟的存在, 艾玛特和克莱提出个人对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 当达到某一上限后, 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二、慕课应用中的数字鸿沟分析

慕课, 简称“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是一种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2012年, 斯坦福大学两个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公开课程平台,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发布网络在线教学计划, 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慕课平台。在我国, 清华大学创办“学堂在线”、上海交大推出“好大学在线”, 开启慕课应用尝试。

从发展形态与趋势看, 慕课呈现开放性、低成本、重需求和个性化四个鲜明特征, 正在引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的根本性改变和社会个体学习方式的重大变迁。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极不平衡, 教育技术应用与普及存在分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需足够重视, 更要从社会环境和使用群体的差异视角来创新使用, 减少数字鸿沟。

(一) 个体差异

1. 传播技能差异

采用新技术传播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相关基础设施, 截至2014年6月, 只有20.6%的网民接受过高等教育, 79.4%的网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互联网的发展受到复杂的相互影响的驱动, 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教育。”即便是大学生群体, 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教育信息资源分配也是不均等的。此外, 不同的学科背景, 拥有不同处理资讯的能力。理工科学生网络接触技能较为通晓, 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信息传播。文科类女学生传播技能相对较弱, 网络技术缺陷会限制在新兴传播领域作用的实现。

2. 信息储备的差异

个人知识背景不同, 对于一些教育信息的互动反馈机制不同。大学生互动活跃, 可藉由以往的教育和接触的媒体报道, 获得较多知识。截至2014年12月, 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 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6.8%与30.6%。能够接受慕课教育的潜在消费人群有限, 同时, 43%的大学生表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上发布信息, 网络互动与教育信息发布的依赖性并不是特别强。这决定慕课教育难以走向大众化与全民互动, 其本质依旧是精英化教育。

3. 传播需求差异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任何受众在接触信息时都以自身需求为归依。2014年, 即时通信作为网民第一大上网应用, 在高使用率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微博、电子邮件等其他交流沟通类应用使用率持续走低;博客媒体功能凸显, 使用率回升;电子商务应用快速发展, 手机预订应用表现突出。从传播需求和媒介使用上看, 慕课教育平台依旧属于网络媒体的边缘化应用, 使用群体相对狭小, 影响极其有限。大学生群体社交活动越活跃, 交往范围越广, 信息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在网络使用上, 情感交流处在群体传播的第一动机, 专业学习在需求上关注度较低。

4. 媒介素养差异

媒介素养研究的重点在于受众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大众通常以自主化符号来解释和记忆信息。个人社会化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 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即便是同一教育传播平台, 对信息的关注也有巨大差别。调查显示, 54%的大学生知晓自己上网的目的:搜索专业信息和娱乐信息是主要媒介接触动机, 对于新闻关注一般都是被动参与。表明当前大学生媒介接触上追求个性, 对外界充满好奇, 消遣娱乐性较强。网络崛起所形成的浅阅读和快餐化信息习惯养成, 使得精英取向的慕课难以有所作为。

5. 媒介特性差异

媒介不同, 传播特性不同, 媒介特性的差别使其在受众选择和报道策略上表现不同。创新扩散理论认为, 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具有以下特点:受正规教育时间长;求知欲较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进取心较强;所属单位更有实力, 使其对前途更有憧憬、更有信心。因此, 收入、教育程度与职业三项指标是决定是否采纳新技术的主要因素。另外, 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 推广周期越来越短, 应用中很可能是老沟未平, 新沟又现。

(二) 社会差异

数字鸿沟不仅是经济和技术的鸿沟, 也是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的鸿沟, 更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社会发展失衡的“积累沟”。从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来看, 慕课应用必须兼顾以下现实传播环境。

1. 东西部发展失衡

东部地区借助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开放的人文环境, 媒介多元化和教育信息多媒体功能互补的态势已初具规模, 大众更便捷、更主动地最大限度获取知识。中西部内陆, 受限于地理环境和产业劣势, 传播环境虽有改善, 但与东部相比, 差距更加明显。网络基础设施和区域文化观念的落后等因素都使中西部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 加速了数字鸿沟。

2. 城乡间差距明显

近年来, 人们希望通过网络传播来合拢城乡数字鸿沟, 也未达到预期。据CNNIC第34次调查显示, 我国城镇网民规模达到4.54亿, 占比71.8%, 农村网民1.78亿, 占比28.2%。最需要教育信息化普及的群体却受制于经济发展滞后、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 发展缓慢。网络资源少, 网民规模小, 网际传播差成为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城乡数字鸿沟以加速度的态势裂变为纵深和立体。

3. 群体间差别显著

目前, 由于经济、文化、技术等个体差异分化, 也导致不同阶层媒介使用和教育信息传播存在悬殊的差别。社会群体在网络接入与使用、传播技能和信息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 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白领阶层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基础元素”, 在信息传播中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大多弱势群体的英语能力较低, 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慕课资源传播中, 这些人群很难高效参与。

三、数字鸿沟视域下的慕课应用认知

1.从产生动机分析, 慕课不是文化侵略

2013年9月, 《世界大学新闻》发表Karen Mac Gregor的文章《文化帝国主义?慕课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中推波助澜》, 认为慕课应用源自西方文化主导的英语课程, 显然无形中会将非英语的、发展中国家排斥在外, 是一种文化侵略。看待慕课应用, 要用“地球村”思维和全球眼光。如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立的慕课阵营, 已有30多家大学加入, 其成立的动因和《芝麻街》相同, 为实现教育的公平与优质分享。

2.从传播环境分析, 慕课加大数字鸿沟

目前, 慕课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两个:一是, 高校或社会大规模人群能否及如何利用慕课, 慕课能否提升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二是, 高校能否及如何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目前看来, 应对第一个挑战具有天然的优势, 比较乐观;第二个挑战是硬骨头, 质疑较大。笔者认为, 第一个挑战也很难乐观。无论是个体层面, 还是社会层面, 我国网民在教育信息化传播方面不仅存在鸿沟, 而且也未养成既定的目标受众, 慕课应用面临“好种子种在盐碱地里”的尴尬处境。

3.从渠道建设分析, 慕课应用不能定位于大规模传播

通过上文分析, 慕课属于精英传播。如果定位于大规模传播, 必然导致众口难调, 传播效果并非最佳。在小众化传播时代倡导大众狂欢, 与媒体经营理念和发展历史显然背离。2012年8月, Udacity宣布一门《离散数学》课程取消上线, 尽管授课教师花费45小时录制教学视频, 且每讲都要准备3小时。究其原因, 主要是慕课教学与社会需要之间有脱节, 怎样向众多水平不一的学生传播最有效的教育信息, 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推敲。

4.从发展趋势分析, 慕课不会颠覆传统大学

收入、教育程度与职业这三项代表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是决定是否采纳新技术的主要因素, 也是产生数字鸿沟的关键因素。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受众这三项指标骤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 从慕课应用的接触习惯到传播效果的终极实现, 都不可能改变中国教育的格局。

5.从传播效果分析, 慕课应用有待完善

慕课不是“必修课”, 是学习者自主的学习行为, 在传播需求与目标追求方面, 不同的学习者千差万别。2013年11月, 李洪波在多知网上发表文章《美国在抛弃慕课, 中国却趋之若鹜》, 指出“伴随慕课的急剧扩张, 许多教育界领导和理论人士针对慕课提供者在教学法、经费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也对慕课的成效及其可持续性提出了质疑”。慕课应用劣势明显:一是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二是同伴互评;三是学习效果无法检测。这的确是慕课未来应用中无法回避的挑战。

摘要:数字鸿沟引起的知识阶层分化和传播效果落差, 是信息社会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 也影响着国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鉴于此, 数字鸿沟所引起的教育信息传播分化现象, 理应成为当代慕课应用研究的题中之义。本文结合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与传播现状对慕课应用产生制约的因素进行分析, 旨在对慕课实践应用有所启发。

关键词:网络传播,知沟理论,数字鸿沟,慕课应用

参考文献

[1]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语言数字鸿沟 篇7

关键词:数字鸿沟,网络,参政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民众的政治活动有了新的变化。通过数字终端从事政治活动已经成为当代民众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式。然而, 由于社会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数字鸿沟, 却阻碍着一部分人利用新媒体来从事政治活动[1]。笔者希望通过对这种“阻碍”的分析, 找到应对的办法, 从而最大限度的消减这种不公平的现象。

1 数字鸿沟对民众政治活动影响的表现

1.1 信息弱势群体网络集体失声

政府网站、热帖回复、热点投票、微博等等, 今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表达我们政治述求的途径可谓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然而数字鸿沟的存在却致使处于信息弱势的群体无法体验这一切。当前, 我国数字鸿沟并不是单一类型存在的。从地域上来讲, 有国家间的数字鸿沟的存在, 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的存在。从人群上看, 有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下人群、收入水平低下人群使用网络等数字设备困难所形成的数字鸿沟。甚至, 对于经常接触网络的群体, 也存在着被网络的娱乐功能所捆绑而形成数字鸿沟的现象。而这些群体由于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等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故而往往都具有某种共同类型政治述求。数字鸿沟使这些群体在网络这个平台上集体失声, 这些信息弱势群体在网络上很难表达自己的政治述求。

1.2 数字鸿沟致使通过网络对当今社会生态的误判

数字鸿沟的存在致使一部分人无法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述求。同样, 一些通过网络来了解社会者也无法了解这部分人群的现状。信息弱势群体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技术能力、经济能力、政治行为能力都十分低下。经常上网的民众尤其是如今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 每日在网络上听到、看到、搜集到的与这部分弱势群体相关的信息十分的薄弱。这样的状况将为这部分民众造成一个不包括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社会印象,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扭曲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 使年轻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大大的降低。这从网络上的热点大多集中在“表哥”、“房叔”这一类的主题, 而很少有人关注上访、老年人待遇等问题看出端倪。

1.3 数字鸿沟催生了新型“网络种族歧视”

“网络种族歧视”的提法诞生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美国。美国学者Prieger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人口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了截止到2006年美国各种族的网络文化发展情况。统计结果表明, 互联网上白人种族的思想占据了主要地位, 而亚裔、非洲裔少数民族文化思想已经逐渐被边缘化。这一现状已经导致亚裔、非洲裔美国人在信息时代受到社会排挤, 从而引发新形式的“网络种族分化”。在我国少数民族受到排挤与歧视还并不多见,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多数为欠发达地区, 而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也比较低下, 多数少数民族沦为信息弱势群体却是个不争的事实[2]。另一位学者KIM在其研究中曾提到“网络种族歧视”, 会引发不同种族社会地位的差距即“种族数字鸿沟”, 它其实是阶层分化的一种新表现[3]。这种阶层一旦形成, 那么少数民族的文化思想将逐渐被淡化, 他们的政治述求也将在网络上得不到有效的表达。

2 弥补鸿沟, 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

2.1 加大资金投入, 强化体制建设

多年来, 我国的理论界以及政府部门对数字鸿沟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及重视。许多相关政策陆续颁布实施, 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在以惊人的数量不断的增加, 但是这里面仍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对于我们而言比较急迫解决的应当有两条, 一个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金投入仍然十分的有限。另外一个是很多相关体制不够健全, 好的政策却未必产生好的效果。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资金投入有限, 但关键的是这有限的资金使用却缺乏有效的统筹与监督。例如, 很多地方的社区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办信息室, 为低保户、农民工提供免费上网。然而由于监管不力, 很多这样的信息室成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 而真正能够为民众服务的却少的可怜, 这样的教训我们不应该认真的总结么?

2.2 注重网络参政, 政府加强引导

现在我国的各级政府大都实现了政务电子化, 甚至县一级的政府都开设了政府的门户网站。然而, 这些门户网站对民众的参政议政却重视不够。笔者调查发现, 除了人民网、新华网等有限的几个中央级网站设有比较明显的民众参与评论的论坛外, 其他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大多都没有明显群众可以参与政治活动的窗口。这无疑与网络发展的大环境是背道而驰的。尤其对信息弱势群体而言,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引导, 努力创造条件, 使民众通过网络参与到我们的政治建设中来。试想一下, 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的上访工作都没有登上政府的门户网站, 那么我们的电子政府又何谈其全面性, 民众又何谈网络参政。

加强政府的引导不仅仅是强化门户网站等微观事务上做些表面文章, 更要在宏观上做到政策、资金向弱势群体倾斜, 向少数民族地区, 向边疆地区, 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达到一个政府牵头, 发达地区拉、帮、带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新政治文明的新形势。

2.3 制定总体战略, 构建多维信息保障体系

2011年5月美国出台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美国正在改变以往由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分别应对网络挑战的作法, 由美国总统亲自出面制订战略, 从体制上形成政府部门间的“合力”, 全盘统筹和有机协调, 以进一步提升美国的网络实力[3]。反观我国这几年的表现仍然处于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的“神仙战”的局面。这样的战略布局又岂能不败?要想扭转这一局面, 我们必须拾起我们的优势, 那就是举国体制。通过制定总体战略, 政府牵头, 多部门、多单位共同参与构建起属于我国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多维度信息保障体系。

3 结语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否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是衡量当今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我国的数字鸿沟仍然巨大, 但我们应该将这一问题充分的重视起来, 加大投入、优化战略, 迎头赶上, 努力弥补数字鸿沟。调整体制、积极引导使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卡钦斯基.美大选网战, 抢年轻选民, 2012 (10) .[1]安德鲁·卡钦斯基.美大选网战, 抢年轻选民, 2012 (10) .

[2]PRIEGER JAMES E, HU WEI-MIN.The Broadband Digital Di-vide and the Nexus of Race, Competition and Quality[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8 (20) :150-167.[2]PRIEGER JAMES E, HU WEI-MIN.The Broadband Digital Di-vide and the Nexus of Race, Competition and Quality[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8 (20) :150-167.

上一篇:EPC承包模式下一篇:高校经管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