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细节

2024-10-14

不可忽视的细节(共12篇)

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1

一、从细节处深入理解概念

概念具有简洁性、精确性等特点, 很可能缺少其中的一个字都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偏差, 因此, 教师更加要引导学生注重细节, 通过细节的解读来帮助学生正确和深入地理解概念.

例1已知集合M={y|y=x2+1, x∈R}, N={y|y=x+1, x∈R}, 那么M∩N=___.

分析:这道题目看似很简单, 但还是很多学生做错了, 看到集合中的x和y, 很多学生都想到了函数中的有序数对, 于是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0, 1) (1, 2) }或 (0, 1) (1, 2) , 而且有很多学生在知道错误之后还是意识不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将集合中的元素搞混了.在这里, 集合中的元素是关于y的, 而学生的错误思维是把这个当成了x和y的数对的集合.

在高中数学集合的学习中, 涉及比较多的概念, 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 在意识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因此导致了这样的错误.这道题中的两个集合所含有的元素都是实数y, 学生却把题目看成了是以x和y的数对为元素的集合, 对元素的概念还存在一些混淆之处, 因此, 教师要强化对集合以及元素的概念的理解.

二、从细节处理清题意

在解题的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因为一些比较相似或类似的一些条件或结论混淆使用, 导致出错.这除了要对使用的知识或概念有很熟练的掌握之外, 还要仔细审清题意, 从题目中找到线索, 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 理清思维, 确立思考的方向.教师可以围绕有关条件和结论这样的整个审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训练学生对问题的识别能力和根据条件得到结论的推理能力.

三、从细节处增长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 教师应该针对错误, 对错误进行深入分析, 让学生明确到自身思维中的错误之处, 理解正确思维的整个过程, 并且通过题目的变形和巩固,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做到会一道题就会一类题,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正确答案的表面.

其实这类题目并不算难, 但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的话, 就非常容易出错, 特别是在一些分类讨论的时候, 一定要全面考虑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隐含在题目中的一些条件.教师要常以这样的细节意识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还要通过变式训练,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实现能力的提升.

摘要:细节就是一些比较细微的地方, 在高中数学的教与学当中, 细节常常作为一些关键部分, 在数学问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我们忽视了细节, 那么就可能是导致了直接的失败.重视细节不是简单的理解为细心谨慎, 我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细节的探究,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细节教学,解题能力,方法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少文.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3 (19) .

[2]潘宇.高中数学分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 (13) .

[3]王迎曙.大方向, 小细节——谈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的教与学.学园:教育科研, 2012年15期;

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2

实践中的具体案例

1.符合性审查环节如何认定重大偏离问题

案例:某货物采购项目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一投标人投标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而招标文件未明确此为★号指标。

问题分析:在符合性检查环节中,评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从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进行符合性审查,存在重大偏离的投标文件为无效标。在该项目中,招标文件规定:重大偏离是指投标人投标文件中所述货物质量、技术、规格、数量、交货期等和服务明显不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后经评标委员会2/3以上同意认定为重大偏离,该投标文件被判定为无效标。

2.评标过程中能否寻求外部证据问题

案例:在某办公家具采购项目评审阶段,某评标委员会组员为了解投标产品是否检测合格,要求一投标单位提供产品检测报告。问题分析:评标委员会决定投标的响应性只根据投标文件本身的内容,而不寻求外部的证据。因此,该评标委员会的要求被拒绝,并由监管部门予以警告。

3.采购人代表干扰谈判小组评审问题

案例:某校园监控和广播系统采购项目,在谈判期间,采购人代表多次发表有倾向性言论,干扰谈判小组评标,评审报告出来后又以某些理由要求采购中心组织评审专家复议。最后,复议仍维持原来评审结果。

问题分析:采购人代表出于某些目的在评标期间影响谈判小组评审。对此,需要加大对采购人的考核管理,建立采购人诚信公示平台,对有不良行为的采购人进行定期公布。

4.应急采购项目评标难问题

案例:在某单位布展工程采购项目中,采购单位提出项目为市政府重点项目,工期要求非常紧,要求采购代理机构在5天内完成。公告发布后,共4家供应商参与报名,其中3家均是采购单位事先联系的供应商,1家为本土企业(后因准备不足还是未能参与投标)。经谈判小组谈判,结果中标价仅比预算低2%,采购效果不理想。

问题分析:应急项目公告时间短,一是公告流于形式,导致竞争不充分;二是极易引发串标。项目结果公示后,后期办理手续的均是当初参与投标的另一供应商工作人员。建议严格控制公开招标改为谈判方式的申请,实行财政、监察部门联动审批,强化采购人依法采购意识。

5.评委自由裁量权限定问题

案例:某物业管理项目评分标准中将服务技术方案分为6项标准,共48分。在审查中,采购代理机构发现各评标专家打分存在明显差异,有的专家给某物业公司服务技术方案的打分较高,而有的则给某物业公司的打分过低。

问题分析:评分标准赋予评委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加之评标专家专业素质存在差异,对于投标人提供技术方案的认识有所不同,导致评标结果的差异性。另外,供应商制作的投标文件追求多而全,空话套话较多,针对性条款不足,给评委正确判断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要进一步瘦身招标文件,细化评分标准,合理限定评委自由裁量权。同时,明确细化投标文件组成部分,要求投标文件要具有针对性,避免多而空、虚而假,凡与该项目实施没有直接关系的条款内容一律删减。

◎ 加强评标工作的对策

一是固化评标工作程序。要制定详细的评标规范,严格按照评标程序进行评审,不得随意减少中间环节,尤其是评标现场招标文件和评分标准学习、重大事项讨论、废标界定等环节,一定要制定相关制度,按规范操作,避免评标专家评审的随意性、不规范性。同时努力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评标工作的程序固化,最大限度地避免评标不规范行为发生。

二是强化评委独立评标。建立相互分离的评委独立评标室,明确规定重大事项讨论、集中学习的具体程序。以外,评委之间不得相互交流讨论,切实强化评标工作的独立性,提高评标专家的责任意识。对打分明显偏差的,要求在评标报告中说明打分原因,对评标专家不专、评标质量不高的列入考核范围。

三是加强评标专家考核。建立评标专家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完善评标专家的管理制度,加强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其一,完善评标专家征集和清退的长效机制,不断补充新的专家。其二,对评标专家进行专业划分、整合归类,以解决专家资源不足、部分专业评标专家过少的问题。其三,对评标专家实行“一标一考核”,加强信用等级管理。其四,加强评标专家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考试管理,提高评标专家整体素质。其五,建立评标违规行为的通报机制,严格考核、严肃处理,确保评标专家队伍的风清气正。

四是加强评标现场保密管理。评标现场有评标专家、招标代理、现场监管和服务人员,给评标工作的保密带来隐患,应当重点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尤其是对评标资料及投标文件的保管、查阅等进行严格规定。同时,大力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对评标专家进行不定点集中接送,切实保障评标专家与投标人的隔离。

五是创新评标监管方式。建立评标现场直播室,开通网上在线直播系统,要求招标人代表、纪检监察、监管人员通过电脑显示屏,对评标现场进行实时全程监督。

六是建立招标文件的公示制度。建议对招标文件的审核要借助潜在投标人的力量,规定招标文件提前2个工作日公示,公示期间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正式发布。

七是推进电子评标系统的应用。加快电子评标系统、电子档案系统、CA认证服务等系统建设,全面实现包含政府采购、建设、交通、水务项目的招标投标全程电子化。

八是建立评标结果预警制度。全面梳理评标工作中客观分不一致、主观分偏差过大、报价较低的投标人中标情况等风险点,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分析和情况预警,全面控制评标工作失误情况,建立重点项目评标结果复核、异常打分书面说明制度。

不可忽视的细节描写 篇3

【摘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的重要组成单位。细节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助于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 环境 感染力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写是由许多细节描写组成的,细节描写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的。”这是周振甫先生在《小说例话》中有关细节描写的论述。可是,实际上很多教师在讲授小说时,都是把授课的重心放在对物、情节和环境的分析处理上,而很少有人对其中的细节描写进行过认真的品味和探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损失。

一、细节的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中心思想的表达

如在《祝福》这篇小说中,作者鲁迅先生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就是这一类,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假道学先生的书房:“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地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是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段具体可感的细节描写,给读者刻画了一个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书房环境,凸现了生活在这书房中的鲁四老爷这一特定的人物形象。这一段描写,可以让读者想象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同时,作者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相对于整个鲁镇上的大的环境而言,又是属于点上的具体刻画。正是有了这个细节的具体描写,才使得读者对祥林嫂生活的环境既有宏观的认识,又有具体的感受,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达,这些都需要细细地去品味,而不能一笔带过。

二、细节描写有助于再现当时的环境,给读者一个具体可感的印象

如在《边城》这一课,就有这些细节描写: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就忽然哭了。这是写翠翠在溪边等着爷爷回来时的情景,这同样是一个细节描写,沈从文先生也同样是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立体可感的风情画面。在这里如果说溪面的暮色是一个远景的话,那么那个吸着旱烟在船边上剥剥地敲着的人,就是一个近景了,甚至是一个大镜头。这远近的有机结合,吸引着读者随着翠翠的目光一起看过去,和翠翠一起去体会那种暮色中的凄美,去体会翠翠由于看到别人而自伤情怀的那种内心的凄凉感伤。这些立体的语言如果不细心体会,怎么能够领略作者行文的妙处呢?

三、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如在《荷花淀》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孙犁先生也有这样优美的细节描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是水生嫂们去看望自己的丈夫时,在路上的一段描写。这里依然是采用了细节的描写,给我们刻画了水生嫂们的生存环境,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晰的水乡画面。那棵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的菱角是一个特写镜头,活灵活现地浮在我们的心头,挥之不去。的确,细节描写既体现了作者行文的细密周到,又展现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对我们品味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不可忽视的小细节 篇4

我单位1辆采用CA6102N2型发动机的双燃料汽车, 行驶10万余km。近期驾驶员反映怠速不稳, 动力有所下降。打开发动机盖检查, 发现发动机前气门室罩盖周围有许多机油, 起动着车后看到有许多油雾从前气门室罩盖孔经空气滤清器罩孔喷出。打开空气滤清器罩, 发现罩内油污斑斑。取下空气滤清器, 气门室罩盖孔内机油挡板完好。后气门室罩盖孔经曲轴箱单向阀接发动机进气总管, 正常工作情况是:空气从空气滤清器经前气门室罩盖孔、气门挺杆孔进入曲轴箱, 未完全燃烧的废气从后气门室罩盖孔经曲轴箱单向阀接发动机进气总管, 其作用是将未能完全燃烧的混合气进行再次燃烧, 保持曲轴的通风, 以提高其经济性, 环保性。此故障多数是因为曲轴箱单向阀损坏, 使未完全燃烧的废气不能重新吸入燃烧室, 积累太多使曲轴箱内压力过大, 便从前气门室罩盖孔喷出;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发动机活塞环或气缸损坏使发动机下排气严重所致。拔下单向阀检查, 性能良好, 便怀疑是发动机活塞环或气缸故障。经测量气缸压力都在0.9MPa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所有气缸压力不应低于1.0 MPa, 且各缸压力要均匀, 看来此车缸压有点低, 于是解体发动机更换活塞环, 研磨气门。

装复后发现此故障有所减轻, 但怠速还是不稳, 仍有一部分气体附带一部分机油喷出。当时我们就感觉挺纳闷的, 就又从简单入手, 还是怀疑曲轴箱单向阀有问题。在更换曲轴箱单向阀时, 无意间用手指堵住回气管感觉不到任何吸力。卸下回气铜管发现, 回气管在接进气总管处已被油泥完全堵死, 疏通后装复试车, 故障现象消失。

故障分析:故障主要是曲轴箱单向阀长期没更换, 含有机油的混合气通过曲轴箱单向阀再经回气铜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管, 久而久之将回气管堵塞, 使进入曲轴箱的一部分废气不能顺利回流进行二次燃烧, 造成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过大, 于是混合气便从前气门室罩盖孔喷出。由于当时忽视铜管会堵的细节, 造成解体发动机更换活塞环、绞气门等不必要的维修, 既劳民伤财, 又减少收入。这也告诉我们在维修工作中, 任何一点微小的细节都不可忽视。

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5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雅思考生口语成绩能达到七分或以上的不到5%,过半的人为了六分而奋斗。缘何如此?高分只是梦想?当多次努力屡遭失败后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是否自己的努力选错了方向?在口语考试当中我们除了要关注自己表达的内容,还得注意表达的方式,专家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交流——常常被考生忽视。

整个口试过程,考生过分的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被询问对象的角色,设法拼凑出符合问题的完整答案,这不仅给自己增加了难度,也误解了雅思考试的宗旨。雅思口语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测试者是否具备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以便在英语国家生活或学习。我们在考试中应该关注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交流!

航天灾难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6

1967年1月,美国飞船模拟发射时失火,飞行员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遇难。

1980年3月18日,前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在加注燃料时发生爆炸,致使50人无一生还。

1990年2月22日,法国欧洲“阿里亚娜”运载火箭在起飞1分40秒后发生爆炸。

1993年8月2日,美国“大力神4”型火箭发生爆炸。

1996年2月15日,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的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发射时,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

1997年5月20日,俄罗斯“天顶2”型运载火箭起飞48秒后出现发动机故障,导致火箭坠毁。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爆炸坠毁。

2003年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在测试中点火装置出现问题爆炸,21人死亡,20人受伤……

据统计,截止2006年,全世界共发生航天灾难30余起,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灾难从来也没有真正阻挡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在载人航天领域,航天人员用行动甚至生命实践着人类的使命。可是,航天有价,生命无价,纵观历次航天灾难的发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突发的灾难竟然跟一些被科学家忽视的“细节”有关,只要航天人员能够细心从事,或许,这些灾难就可避免。

降落伞失灵

时间:1967年4月

发生地点: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中心)

死难者:弗拉基米尔·M科马罗夫

灾难原因:降落伞失灵

灾难简介:1967年4月23日凌晨3时35分,前苏联的宇航员科马罗夫上校乘坐“联盟l号”飞船,在一片欢呼声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准时发射升空,他此行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计划中的登月飞行交会对接模拟试验。

“联盟l号”飞船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后,莫斯科电台的播音员兴奋地宣布:“科马罗夫上校即将返回地面。”人们欢天喜地地等待着英雄归来。

返回途中,当飞船飞行到第2圈时,科马罗夫报告说:“飞船左边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没有打开,电源供电不足,无线电短波发射机没有工作。姿态稳定系统也受影响,飞船处于不规则运行之中。”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飞行经验将飞船的左边朝向太阳,试图打开帆板,但没有成功。

到第5圈时,飞船故障进一步加剧。科马罗夫尽力排除故障,试图启动飞船发动机以稳定飞行,但没有成功。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的科马罗夫在飞行第10圈时请求睡一觉。经允许后,他中断了与地面的通讯联络。

当飞行到第13圈时,科马罗夫恢复了同地面飞控中心的通讯联络。他报告说,飞船故障还未消失,姿态仍不稳定。这时,飞控中心决定让“联盟l号”立即返回。

技术人员研究了3种可能返回的姿态控制及导航方法,即星座定位、离子定位、手动控制。第2种方案在日出时不安全,因日出时会出现离子空洞,传感器可能失效;第3种方案要求航天员从地平线获得手控方位,但如果飞船处在地球阴影中,地平线不易看清,操作相当困难,而这次返回恰恰是在凌晨。

经过慎重研究,飞控中心向科马罗夫发出命令:在第17圈时,用第2种方案返回。飞行到第17圈时,调姿失败,飞船未能返回。

到第19圈时,科马罗夫手动控制返回,飞船进入返回轨道。

当飞船降至离地面10公里的高度时,地面指挥人员听到科马罗夫报告说“降落伞没能打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经允许,科马罗夫通过电视与妻子对话。他镇定地脱下航天服,包好随身携带的钢笔,深情地对妻子说:“这支笔伴随我邀游了太空,有着特殊的价值。一会儿飞船撞地时它应该不会被损坏。我就把这支笔作为礼物,送给你未来的丈夫。”妻子泪如雨下,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4月24日6时24分,飞船带着一团火光,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冲向地面,坠落在乌拉尔地区奥尔斯克以东65公里处,并发出几声猛烈的爆炸声。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飞船残骸还在燃烧。

科马罗夫为航天事业英勇献身,苏联为他举行了国葬,他的骨灰安放在克里姆林宫的城墙下。

宇航服缺席

时间:1971年7月

发生地点: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中心)

死难者:乔治·多勃罗沃尔斯基、弗拉基斯拉夫·沃尔科夫、维克多·帕查耶夫

灾难原因:飞船失压,宇航员未穿宇航服。

灾难简介:上世纪70年代初,苏美在宇航事业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在这场竞争中成为赢家,前苏联不断加快宇宙飞船的设计,并增加发射频率,宇航员的安全问题渐渐被忽略。为赶超美国人设计的两座舱飞船,前苏联的设计师们紧急将原有的两座舱“联盟号”飞船改成了三座舱。由于座位太小,要“挤进”这个窄小的飞船,宇航员只好放弃占用很大空间的宇航服。虽然这种做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联盟号”的主设计师却一再夸口说:“就算宇航员只穿内裤飞行也是一百个安全。”

1971年6月6日,多勃罗沃尔斯基、沃尔科夫和帕查耶夫乘坐“联盟11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打开舱门进入了空间站。

他们在空间站共停留了23天18小时22分,进行了一系列天文观测、植物在失重条件下生长的实验和一些医学实验,获得不少宝贵资料,干得相当出色。

6月30日,三位宇航员进入“联盟11”飞船准备返回地球。就在飞船即将进入大气层的一瞬间,座舱中与外界连接的通风安全阀意外松开。安全阀松开后,飞船上的通气小窗口快速地一开一合,舱内的空气迅速地向太空中散去,飞船内的气压在20秒钟内从900毫米汞柱一下子降到了500毫米汞柱,1分钟后气压表上的水银柱低至170毫米!在飞船出现漏气现象4秒钟之后,多勃罗沃尔斯基每分钟吸气48次,是正常人的3倍,这时的多勃罗沃尔斯基几乎进入濒死状态。

尽管返回程序正常,返回舱也安然着陆,但当人们打开舱门时,3位航天员已遇难。医生们在尸检中发现,3位宇航员濒死症状几乎完全相同,他们都有脑溢血、肺部充血、耳鼓膜破损和血痰的迹象。如果他们当时穿了宇航服,这个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垫圈怕冷

时间:1986年1月28日

发生地点:美国(卡纳维拉尔角)

死难者:弗朗西斯、迈克尔、鬼冢、朱迪斯、罗纳德、格里高利、克里斯塔

灾难原因:“挑战者号”右侧助推火箭发生故障,由于航天飞机发射时气温过低,寒冷的天气对火箭垫圈产生影响,最终导致爆炸。

灾难简介: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宛如一条火龙腾空而起,直上云天。虽然当天天气奇冷,却没有减少美国公众的热情,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站在看台上,期盼着发射的成功。同时,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们则正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着“挑战者号”发射时的壮观景象。

“挑战者号”发射后徐徐上升,上升段尽善尽美。

出人意料的是,发射前和发射时连续多天气温过低,导致助推火箭连接处的“○”形合成橡胶密封圈失去弹性,无法起到密封的作用(这个小缺陷由于以前发射时不碍事而未能引起专家们的注意)。火箭点火后密封圈受热发生破裂,燃料外泄,固体火箭助推器尾部的接头处,蹿起一缕橘红色的火光。火势越来越猛,顺着向后的气流喷向外挂燃料箱。燃料箱里的液氢和液氧迅速变成气体,并剧烈地膨胀,导致外挂燃料箱破裂。成吨的氢气燃料从箱子下端燃起,接着支架脱落,助推器向内旋转,撞破了液氧箱。仅仅几毫秒时间,成百吨的火箭燃料被引爆,在大西洋上空15000米处,出现一个巨大的燃气团。正当地面上人们惊愕之际,一声巨大的闷响在头顶炸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了!

看台上一片痛哭声。

人们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教堂响起了为死者哀悼的钟声,通常灯火辉煌的纽约帝国大厦当晚一片漆黑,洛杉矶纪念运动场重新点燃了为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燃烧的火炬,佛罗里达州大西洋沿岸,20000支手电光同时射向夜空,各家住宅前院的树上都挂满了黄色的彩带,以示对英雄的怀念……

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宣布1月28日为全国哀悼和纪念日。

隔热泡沫闯祸

时间:2003年2月1日

发生地点:美国(卡纳维拉尔角)

死难者:里克·赫斯本德、伊兰·拉蒙(以色列)、威廉·麦库尔、迈克尔·安德森、戴维·布朗、卡尔帕娜·乔娜、劳雷尔·克拉克

灾难原因: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外脱落的泡沫材料,击中了左翼的第8号增强型碳基复合材料板,导致飞机解体。

灾难简介: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起飞后约87秒时,外挂燃料箱上的一块重约1000克的隔热泡沫材料脱落,并以220米/秒的速度撞向轨道器的左机翼。当时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飞行的决策者认为,这不会对此次飞行造成危害,飞行按计划进行。

2003年2月1日8时15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脱离运行轨道,开始返航。宇航员们聚精会神地驾驶着航天飞机,一边听着激昂的歌曲《勇敢的苏格兰》,一边憧憬着返回地球后与亲人团聚的美景。

8时45分,飞机开始进入稠密大气层,这时机身左边出现一小团浅粉色火光,接着变成亮粉色,再到乳白色,并逐渐包围了航天飞机。但返回程序仍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无论天上和地面的人员,都没有意识到大祸即将来临。

随后,地面指挥中心监控器上的指示灯显示,航天飞机左翼和左着陆架上的温度传感器接连失灵、轮胎压力异常,地面人员向机组成员发出各种警告和提示,指令长回答说:“收到,但是……”之后再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传来的只有刺耳的静电噪音。

原来起飞时从燃料箱上脱落的那块隔热材料砸碎了左翼前缘的防热瓦,机翼被砸开一个洞。这对航天飞机轨道飞行并无大碍。但在返回时,在经受发动机点火、熄火和冲入大气层的振动、冲击后,航天飞机的结构受到损害,接着由于气流加热的高温侵入,航天飞机迅速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防火门控,不可忽视的细节设计 篇7

医院建筑消防系统的设计涉及方方面面,甚至门控五金安防子系统的设计也与其紧密相关。

在设计门控系统时,设计师既要解决建筑内部财产安全问题,又要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内部人员可以快速逃生,还应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联动功能。

医院建筑根据消防要求设计,设置防火安全通道和安装防火门是有效的“控灾”手段。有时,为了加强建筑的防火能力,医院可采用“系统加固”的措施。门控五金产品(四项基本要素:悬挂件、锁闭件、控制件和保护件)是消防“系统加固”的基础。

门五金的结构形态和配置必须符合使用者的管理需要,能最有效、合理地连接各个部门,使联系、沟通、交换、传输过程有效而且快速、易于管理。

考虑医院建筑的防火问题,首先应确定防火重点位置,如:楼梯间、外围疏散门、放射科、生化检验室、药房、制剂室、手术室、病房、门诊楼、化学危险品仓库以及变配电室等。然后,确定门禁控制点,如:收费室、新生产儿室、药房、实验室、病历室等部位。而这些重点防火位置的门控设计不容忽视。

楼梯间门、外围疏散门:有耐久性和可靠性

楼梯间门、外围疏散门设计时,应考虑逃生、人员疏散、防火等紧急功能要求,以及相关规范、非紧急情况下的使用、反向授权进入、耐久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对于普通区域的楼梯间门或疏散门可选用防火型美式铰链、带有静音装置的防火型美式逃生装置、美式闭门器等高强度、高寿命的门控五金产品。而对于具有门禁控制点位要求的位置,可以使用电控把手型逃生装置以及过电铰链来实现门禁系统的控制;在高保安区域则可以选用与消防系统联动的出门延时型双向电控逃生装置。这样,既可以解决日常使用过程中的门禁使用要求,又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解决人员疏散逃生的要求,实现了安防控制系统与消防系统的有效结合及联动。

常开通道防火门:具备自行关闭的功能

常开通道防火门设计时,应考虑到日常状态下始终处于常开状态,并满足遇火警或突发情况时实现与消防控制系统联动的可应急自动关闭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到关闭后人员的逃生疏散。

常开防火通道门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保持常开状态;在火警状态下,应具备自行关闭的功能。目前可有两种方式实现此功能,第一种方式为电控型闭门器,即正常工作时,电控型闭门器处于常开状态;当遇到火警信号时,电控装置接受火警信号并断开常开部件,从而使得门扇在闭门器作用下自行关闭。第二种方式为机械闭门器配合电磁门吸工作,即闭门器为纯机械式,当遇到火警信号时,电磁门吸接受火警信号并断电,从而使得门扇在闭门器作用下自行关闭。

在第一种方式中,电控型闭门器是将纯机械式闭门器与电磁门吸二者结合成一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有效节省门墙空间,简化施工流程,是国际上较常采用的方式。

对于电控型闭门器,应考虑到产品的电气参数。在与消防系统的联动时,消防中控系统发出火警信号,火警信号需将电控型闭门器(或电磁门吸)进行断电。此时,门体开始在闭门器的作用下,自行关闭,从而进行有效的防火、隔烟,分区。门必须具备检测开关,用于日常维护检修之用。

重点区域门:门禁控制与消防要求相结合

此类功能用房多为重点功能房如收费室、新生产儿室、药房、实验室、病历室等,进出这些房间需要授权控制管理。同时,其内部会存有易燃易爆品、贵重设备以及重要数据信息,因此,该区域门禁应具有授权进出(即人员身份识别)、防火性、安保性、耐腐性等功能。

对于此类重点区域房间,应结合门禁控制系统与消防系统要求,可通过读卡器、密码键盘、掌形仪等设备实现授权进出的要求。在锁具方面应选用高强度美式密码锁或美式机电一体锁,在发生火灾时,实现室外侧把手的断电关或断电开功能。

普通用房门:锁具用防火型执手锁

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8

喷墨喷码是食品企业常用的标识手段之一, 食品企业通过采用喷码机为产品喷印生产日期、批号以及商标图案、防伪标记等, 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 帮助企业管理产品质量, 而且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在喷墨喷码方面,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喷墨墨水都适用于食品标识, 因而墨水的质量和类型对食品标识来说非常重要。在一些国际标准如欧盟EuPIA (欧洲印刷工业协会) 和CEPE (欧洲涂料油墨颜料工业委员会) 中, 对喷墨墨水在食品标识方面的使用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多米诺标识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墨水通常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可适用于食品包装的墨水

可适用于食品包装的墨水, 是指可用于食品外包装上、不会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墨水, 如饼干、休闲食品等的外包装。此类墨水还可以分为低气味专业级丙酮基黑色墨水, 加热杀菌型黑色墨水等。

2.可直接喷印于食品表面的墨水

可直接喷印于食品表面的A系列墨水, 符合欧盟食品标准和美国食品标准, 如在鸡蛋、饼干、利乐包内侧或者冰淇淋等产品上应用的墨水。

3.非食品医药行业使用的墨水

除了食品级墨水, 多米诺还可以提供非食品行业用的墨水, 如抗酒精墨水、多米诺的A+系列墨水等。抗酒精墨水由于含有某些特定成分, 不适合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包装;多米诺的A+系列墨水的研发和生产, 完全符合欧盟EuPIA和CEPE的相关标准, 此系列墨水除在颜色方面区分外, 还严格按照标准对墨水级别做了区分。

食品行业用墨水之所以要求严格, 是因为食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但是市场上一些伪劣墨水则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成分, 如甲醇、汞、铅、镉等。这些物质可通过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严重时会导致人体器官受损, 甚至死亡。多米诺提供的墨水、溶剂和清洗液中均不含甲醇、汞、铅、镉等有毒有害成分, 因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并且多米诺研制的特殊的食品级墨水具有快干和自消毒功能, 可直接标识在食品上;而多米诺还提供热铭墨水, 可专门用于打印在需要高温消毒的各种产品上。

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9

服饰, 即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

郭沫若说过:“服装是文化的表征, 服装是思想的形象。”人的性格、风度、气质、修养等是内在美的表征, 这些特征与着装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服饰细节描写的作用

成功的服饰细节描写, 可以显示人物境遇经历, 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反映作品的主题和时代特色, 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一) 表明人物身份地位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 到了埠头, 气也不透一口, 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戴“毡帽”是江浙一带农民的习俗, “旧”突出其贫穷, “旧毡帽”既是服饰又是借代, 人物身份不言自明。

(二) 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 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 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 七皱八褶, 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 (约翰尼斯·延森《安恩和奶牛》)

这段服饰细节描写突出安恩的并不富有, 她的衣着陈旧, 表现出她的节俭和朴实。处在这样境况下的一位老妇人是有可能卖出她的奶牛的, 然而结果并不是这样。从衣着陈旧, “可是很干净”, 可以看出她的自尊, 这和故事中她安静从容的性格是合拍的。

(三) 突出人物精神面貌

5时28分,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 微笑着向大家走!!来, 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 (廖文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

“乳白色航天服”衬托出杨利!!伟饱满自信的精神面貌。!!

(四) 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穿”军大衣的细节。他刚要威风凛凛地恫吓狗的主人, 决定严惩, 忽然听说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 他为自己的放肆而不安, “天这么热……帮我把大衣脱下来……”又得知狗不是将军家的, 他说要法办狗的主人。巡警判断这狗可能是将军家的, 他又恐惧了, “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奥楚蔑洛夫的心理——恐惧紧张, 就是通过一冷一热、一脱一穿“军大衣”表现出来的。

(五) 显示人物境遇经历!!

与此成对照的是, 有一位40!!岁上下的男人, 他衣衫褴褛, 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川!!端康成《父母的心》) !!

“衣衫褴褛”表明这个男人的!!穷困潦倒。!!!

(六) 推动情节发展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按照“ (皇帝) 爱新装—— (皇帝让骗子) 做新装—— (皇帝) 穿新装—— (皇帝) 展新装”等情节展开。文章一开始就写到皇帝嗜爱新装成癖, 为骗子行骗埋下伏笔, 骗子抓住人们的自私、虚伪的弱点成功行骗。由于皇帝的愚蠢以及大臣的愚弄, 致使出现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的丑剧, 最后不懂世故、无所顾忌的小孩一语道破“天机”, 石破天惊。作者用“新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丰满人物形象, 骗子的狡猾, 大臣的奉承, 皇帝的昏庸, 百姓的无知, 是非黑白颠倒, 都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

(七) 渲染气氛, 暗示感情!!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 韩麦尔!!先生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特意!!!“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打着皱边的领结, 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巾帽”, 而这套衣帽, 韩!!!麦尔先生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他的这身穿戴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表达出他对祖国语言的敬意, 表达出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八) 反映文章主题和时代特点

我掀开帘子, 看见一个小姑!!娘, 只有八九岁光景, 瘦瘦的苍白!!的脸, 冻得发紫的嘴唇, 头发很!!短, 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 光脚穿!!一双草鞋。 (冰心《小桔灯》) !!!

“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 光脚穿一双草鞋”, 而当时的时间是“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隆冬腊月, 天寒地冻, 小姑娘破旧单薄的衣着, 让人不能不想到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贫困痛苦的生活, 而就是这样一个贫困的小姑娘却有着无比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二、服饰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 描写服饰颜色

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 !!头戴纱帽, 身穿葵花色圆领, 金带!!!皂靴。 (吴敬梓《范进中举》) !!

古代服装的颜色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一般说来, 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 多属于达官!!贵人;青蓝黑白, 则属于平民。张!!乡绅“身穿葵花色圆领, 金带皂!!!靴”, “葵花色”、“金色”显示出张!!

(二) 描写服饰新旧!!!

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 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茹志鹃《百合花》)

“洗淡了的黄军装”说明衣服少, 穿的次数多, 已经很旧, 由此可以反映出战争年代解放军生活条件之艰苦, 也从侧面写出了小通讯员的朴实。

(三) 描写服饰质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朱自清《背影》)

这里三次突出“布”字, 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

(四) 描写服饰整洁

可是每星期日, 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 “衣冠整齐”表明他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 一心想爬到上流社会的心态, 刻画出其虚荣的性格。

(五) 描写服饰长短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鲁迅《孔乙己》)

咸亨酒店里的下等人是一身短打扮, 站着喝酒。上等人、读书人是穿长衫坐着慢慢喝酒的。惟有孔乙己是身穿长衫站着喝酒。鲁迅先生正是从服饰长短与身份的落差上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尴尬的社会地位。

(六) 描写服饰装饰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的华丽装饰显示了“同舍生”都是大户人家或官宦人家的子弟, 与作者“缊袍敝衣”的寒酸作对比, 突出了作者的家境贫寒与学习条件的艰苦, 强调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功并不起决定作用, 暗含对马生的勉励之情。

(七) 描写穿衣习惯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 鲁迅是这样描绘藤野的服饰的:“穿衣服太模糊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即使在冬天也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还曾被人疑心是“扒手”。

藤野先生不修边幅的穿衣习惯从侧面反映出他的治学严谨和生活的简朴。

(八) 描写穿衣动作

吃到日西时分, 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 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 腆着肚子去了。 (吴敬梓《范进中举》)

“横披”是胡屠户的穿衣习惯动作, 这个细节活画出他是个“杀猪”的, 非常符合胡屠户的身份。

(九) 与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及其他肖像描写配合运用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 无力地垂下脑袋, 慢慢松开手, 从大襟棉袄口袋里, 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 麻烦……给孩子。” (黄飞《甜甜的泥土》)

“大襟棉袄口袋”是服饰细节描写, 这里还运用了语言、神态、行动描写。

(十) 对比手法

《孔乙己》中, 断腿前的孔乙己是穿长衫站着喝酒, 断腿后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 只“穿一件破夹袄”, 盘着两腿, 不能站立, 服饰的前后对比, 暗示孔乙己已到了肉体彻底摧残、濒临死亡的悲惨境地。

(十一) 反复呈现、前后呼应的手法

他这才绷了脸, 垂着眼皮, 上去接过被子, 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 就听见“嘶”的一声, 衣服挂住了门钩, 在肩膀处, 挂下一片布来, 口子撕得不小。……

他已走远了, 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 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 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他安详地合着眼, 军装的肩头上, 露着那个大洞, 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她低着头, 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 什么也没听到, 依然拿着针, 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茹志鹃《百合花》)

通讯员被门钩撕破了衣服, 这一服饰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 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

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10

1 不能忽视自认为不太重要的细节问题

有些谈判人员在对外贸易交易磋商过程中往往仅就交易的几个重要内容反复磋商, 而忽视了对次要环节的讨论, 而这些所谓的次要环节往往有可能就是引起后面纠纷的祸根。

一般地, 国际贸易主要磋商应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 (装运) 、保险、交付、商品检验、索赔与仲裁、不可抗力。但在实际交易磋商中, 有不少业务员很看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七个交易条件。而对其他的三个交易条件却觉得无足轻重, 或根本不谈, 或敷衍了事, 正因如此, 在交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这三个方面的纠纷时常出现。

例如, 我国某外贸公司在与外商进行的某种工业品出口的交易磋商中, 双方未就商品检验问题进行磋商, 合同中也未明确规定。结果买方收到我方货物并进行检验后, 认为我方所交货物不符合同规定, 并提出索赔。尽管我方在货物运出之前, 请国内某商品检验局进行品质检验, 取得的检验报告也证明上述商品品质与合同相符, 但买方断然拒绝我方检验结果, 坚持索赔,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虽然事情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但这次教训却很值得我们吸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本案例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 交易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严防每一个可能出现潜在纠纷的细节, 才能防范于未然。

2 不能忽视合同中某些条款文字表述的具体明确

谈判是一个紧张的过程, 尤其是对一些新业务员来说更是如此, 这种紧张的情绪, 加上经验不足, 很容易影响到对某些关键性语言或词句的阐述表达, 从而将某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带入合同, 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例如, 在规定信用证开给卖方的最后期限时, 写成“买方应该于2009年9月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给卖方。”很明显这一描述有三个漏洞: (1) 时间的确立不明确, 不知是北京时间还是其他时间; (2) “于2009年9月6日”之前是否包括“6日”这一天; (3) “开给卖方”是以开到为准, 还是以投邮为准。为此, 上面的描述可以修正为“买方应于北京时间2009年9月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

因此, 对国际商贸谈判中怎样把握好细节性、关键性的环节很重要, 需要谈判人员提高不断自身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 只有做到临危不乱, 才能于冷静中占得主动, 避免风险, 把握成功。

3 不能忽视对谈判对方心理状态的揣摩研究和谈判时机的把握

国际商务谈判也有技巧, 要善于对谈判对方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 对谈判对方心理状态揣摩不够, 有可能会影响到商机。

曾有一个日本商人与我国某外贸公司洽谈进口某产品, 日商面对这外贸公司给出的优惠条件却久拖不决。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 原来一直兴旺的该类产品国际市场货满为患, 价格暴跌, 这时日商再以很低价格收购, 使我方吃了大亏。日本商人经常采取拖延战术稳住谈判对手, 谈判中一定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商务谈判人员更应重视谈判原则, 否则会造成谈判失败。某国一公司曾派代表前往日本谈判。日方在接待时得知其在两个星期后返回。日方没急着开始谈判, 而是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陪他到处游玩, 晚上安排宴会。谈判终于在第12天开始, 但每天都很早结束, 为的是安排其去打高尔夫球。直到最后一天, 日方才谈到重点。但这时外贸公司人员已无时间和对方周旋, 只好答应对方条件, 签订了协议。这手段不仅仅拖延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能软化人的心理, 如果接受了其邀请, 这已实现了日方的第一步。另外, 也会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的要求, 毕竟“吃人家嘴软, 拿人家手短”, 其实该代表已违背了商务谈判原则, 公事绝不能成为私利的牺牲品, 这关系到一个谈判者的根本素质。

4 不能忽视对谈判对手特点的充分了解

各国历史文化背景、商务惯例等差异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障碍。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充分了解对手情况, 尤其是其信誉、文化习俗和贸易习惯特点、实力, 乃至其谈判特点及其惯用手法和以往实际。

如日本人谈判很有忍耐力, 擅长拖延战术, 在拖延中想方设法了解谈判对手的真实意图, 对方若急于求成, 其就乘机抬价或压价, 把对方弄得筋疲力尽、焦躁不安。另外, 日本人的情报意识非常强, 谈判之前广泛地收集情报, 并以情报为依据作出决策。所以与日本人谈判, 要注意做好商业保密工作。并根据日本商人的特点, 与其谈判时, 必须搞清楚对手有多大的权力、能作出什么决定。谈判时, 语言应尽量婉转, 如果不得不否定某个建议, 也要以明确、委婉而非威胁的态度来陈述理由。注意谈判策略, 不要公开批评对方, 不要直截了当地拒绝, 而说你还得进一步考虑。

日本商人在谈判中有很强的团队意识, 与日方谈判不能只重视对方谈判班子中某个人, 而要争取说服每个人。如果暂时未能全面达成一致意见, 也不要应急于催促, 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让日商了解我国厂家的国产化实力, 在实际工作中, 这招很灵, 往往会给其一定压力, 让其觉得他们没啥特别了不得, 自动降低要求, 降低价格。要不动声色, 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因为急躁和没有耐心在日本人看来是软弱的表现。在等待的时间里, 也同时做调查, 从别处尽量地多了解日方情况。

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商务惯例、宗教信仰等不同, 国际商务谈判中, 应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 积极地顺应和调适文化等差异, 充分重视容易产生潜在风险的各个环节。国际商贸谈判人员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合同的重要条款的周旋上, 忽视促成交易的某些外在细节, 如忽视谈判气氛的营造、对对方心理的揣摩、对对方的了解等。在对外贸易的谈判环节中需要我们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 只有把存在着风险的各细节都严谨对待, 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百战不殆。

摘要:由于国际贸易的环节和程序繁多, 操作复杂, 在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过程中都潜在着很大的风险, 签约前的国际商务谈判将直接影响到合同履行的顺利与否。本文针对国际商务谈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探讨谈判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问题, 并提出相关对策, 对企业顺利地开展国际商贸业务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谈判,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园.国际商务谈判—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不可忽视的细节 篇11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状态未注明等等,这些学生明明能知道答案,但却会而答不全,会而答不对,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高考越来越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

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规范能力的养成关键是在新授课中,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对错误也是根深蒂固,再谈规范已为时过晚。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若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细节,规范教育将为时不晚。

一、搞统计,作诊断,明重点——符合目的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作业,试卷总结出他们哪些方面存在不规范,分析造成不规范的原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而且高三复习时间紧张,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复习课才会更有效。

二、精语言,求规范,给方法——讲究示范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为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能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学生尊敬老师,常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操作进行实验,学生就按怎样的操作来做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就按怎样的方式进行书写。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还得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学语言示范化,使学生有样可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

2、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①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使用简便,又能表达确切的科学涵义;它具有形象直观,词简意赅的特点,既抽象,又严密。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笔画端正,不连笔书写,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受到规范的,严格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知识。而不要以为高三学生是无所谓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模仿性是与生俱来的,其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高三学生也不例外。②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三复习重要是对知识的梳理,教会学生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要么嫌麻烦,有意或无意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3、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很多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却不能将知识组织起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必要的句法结构,根据语法启动理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突破典型的问题。

三、创情景,激动机,唤欲望——增强情趣性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创造各种有利情景,寓教于樂,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练习,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动手写,动嘴说,以提高说,写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技巧熟练化学用语。

1、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过多遍不如教上一遍,其主要原因是“说”在起作用,从理论上讲是通过“说”对知识做了“精制”,所以记得牢。因此,教师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板书口述,转译,学生讨论等做法,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使学生在“说”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回归课本,给学生“读”的机会。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语文,外语等文科知识需要“读”,像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只要看懂,理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知识的载体——教科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又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通过读化学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术语,化学习惯用语,积累“化学词汇”,还可以学习化学语言的表达习惯,表达模式。比如,怎样描述物质的性质,怎样叙述实验操作步骤等。化学用语的知识点,考点几乎全部出自课本,“年年题不同,岁岁题相似”。

在学生不会,争议,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要回归课本。如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怎么办 先用“毛巾”还是直接“水冲”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30页倒数第二段,明确指出“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多种渠道,给学生“写”的机会。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好多教师认为上课时间紧张,练不如讲,教师认为讲清楚了,学生肯定会了。其实学生只知意思,而不会用学科语言规范表达。教师从严要求,营造各种环境,激励学生多写,在书写中总结经验,形成规范。不但在课堂上要求“写”,课后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究错,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头进行反思,确保在考试中做到“错过的不再错,会做的不失分”。

4、多给学生“练”的机会。错本,是教师将学生所犯的错误摘录出来的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可改编成选择题等形式,作为例题或练习给学生练习,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错误。

四、做好结语,强化记忆

学生学习化学用语,记忆负担是较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把符号、图式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以丰富联想为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理解记忆,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细节决定成败,在倡导“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要求普遍降低,但对解题的规范、实际的动手规范等细节方面的要求却逐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规范的教学会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不可忽视科学的价值 篇12

然而, 阅读, 既要读出作者, 也要读出自己。关于探险, 我们还应该超越作者的本意去思考另一个问题:仅有理想化的憧憬, 仅带着高贵的精神去挑战残酷的大自然, 足够吗?

失败不一定是耻辱, 但一定是悲剧, 即使再伟大的悲剧还是悲剧。透过失败的迷雾, 我们重新审视这场悲剧的发生, 是有着深刻教训的。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 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 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 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 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 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 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 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 结果, 狗跑掉了, 矮种马冻死, 在以后的时间里, 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 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

但茨威格竟然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 而站在文学家的立场, 运用文学的笔法, 从人类征服自然, 不畏牺牲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 读来令人感奋的同时也不免令人担忧。

文学家有文学的感悟和思考, 科学家有科学的视角和结论, 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中不妨交互一下, 追求文学与科学的两种价值观的平衡。我们应该想到, 阿蒙森的成功绝非偶然, 如果, 斯科特也能从实践经验出发, 制定可行的计划, 这场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成功也可能属于他们。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下一篇:低碳生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