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语音教学

2024-05-18

不可忽视的语音教学(共10篇)

不可忽视的语音教学 篇1

在哲学认识论中, 理性是指人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能力, 它是存在于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一种独有特性。神在创造人时, 首先创造理性灵魂, 再创造非理性部分。人除了有欲望和情感的灵魂, 还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理性灵魂。它能使人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和事物的规律性。所以我们要“把理性放到灵魂里边去, 把灵魂放到身体里边去。”[1]在对待问题时不至于停留在表明现象, 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有层次的分析问题, 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在生活中, 我们需要感性维护人际关系, 也需要理性解决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 处理工作事物, 这二者若不能平衡, 生活也就不能平衡。所以感性与理性缺一不可并且还要尽量使二者达到平衡状态, 忽视一方都不会达到理想状态。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教育领域, 人们似乎更为重视感性, 因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向来比较注重情感。作为教师更应该是一位温暖的教师, 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关爱,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教师逐渐向感性的一方倾斜, 忽视了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实际上, 教师的关爱不能盲目, 需要用理性加以把握。教学活动中, 应该更多的运用理性思维进行设计和指导, 理性指导教学工作更为公正有效。

一、教学活动中的理性

教学是有组织的学习活动, 按照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原理选择教学内容和顺序, 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保证教学的科学与效率。

1.教材编排

遵从科学, 讲究效率就必然要用理性的思维指导教学, 教学中处处以理性为主导, 首先, 在教材的编排上要遵循客观规律。例如语文教材,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有目的, 经过许多学科专家讨论研究编排成系统, 呈螺旋式上升结构, 不能因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教材的编排。教材涉及多种文体, 教材的选文不仅具有文体代表性, 并且文质兼美, 有健康积极的思想内涵。选文的作者大多是具有较高造诣的文学大家。编排的时候, 还需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由低到高, 易到难,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总结, 教材的编排不断在改进, 人们意识到不能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其他能力的培养也不应忽视, 例如口语交际能力, 在新编的教材中, 就逐渐重视口语训练, 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主题, 让学生进行交际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理性审视与反思带来的进步。

2.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体现理性的重要性。科学是理性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是既重视经验的积累, 又不满足于经验层次上的知识的刨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方法需要科学的选择和运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教学风格, 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若教学方法不讲究理性, 教师按照自己的喜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想怎样教就怎样教, 岂不是一塌糊涂?所以,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 应遵从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如王荣生教授提倡的, 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拿语文学科来说, 一篇课文, 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重难点, 选择教学素材, 每个程序都要有一定的标准, 设定最高要求和最低要求,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低要求, 鼓励大部分学生向最高要求努力。在讲散文的时候应通过诵读品味文章的优美语句, 体味形散神不散的精妙。讲小说的时候, 以范文为例, 讲解小说的三要素, 了解小说创作背景, 重点学习人物的性格塑造, 训练学生将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习诗歌时, 则要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诗人的思想情感。总之无论上什么类型的课文, 讲什么内容都有其适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设计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用理性的思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3.教学语言

理性是一种思维品质, 语言则是思维的镜子。语言干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一语中的体现一个人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反之, 里嗦、含含糊糊、支支吾吾则反映一个人没有严密的逻辑, 思维水平不高。一堂课就像一个人, 每个板块和环节就是器官, 语言是联合器官运作的血肉, 如果器官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人就会变畸形, 课堂语言使用不当, 教学效果也会畸形。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 处处都少不了语言的引导。开头的导入应尽量吸引学生, 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上, 采用什么方式的导入更能切合本课的主题, 这是老师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的, 比如在讲古诗词的时候, 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导入, 会更吸引学生, 激发学习兴趣。与导入一样重要的就是结语, 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时段, 课堂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结语的最大作用就是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加深学生的记忆, 所以简洁明了、逻辑层次分明的总结性语言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加深记忆。除了导语和结语, 课中也需要理性的运用教学语言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通过质疑解答、梳理文章思路、归纳文章主旨等方式, 带领学生由文章语言层层深入, 探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理性组织语言, 如怎样设计串词吸引学生去体验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怎样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框架、表现方式, 品味文章语言等等。另外, 教师要理性地对学生课上回答的问题进行语言反馈, 不能一味地给予肯定, 学生回答错误要委婉的指出学生的错误, 并且尽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答案偏离课堂内容, 教师需要把话题带回到课堂当中, 所以课堂语言的运用都需要经过理性的选择与思考。

二、教学情感中的理性

情感中的理性是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说到情感, 我们理所应当将其归到感性认识的一方, 认为感性意识调节下的情感才是温暖的。“打”和“骂”都传达着不满和讨厌的意思, 但不都是如此, 有时候严厉且“粗暴”的关怀也是有温度的。在教育学生时, 一味地顺从学生, 不让学生碰壁不利于学生成长和锻炼坚强品格, 应该软硬兼施, 不让感性冲昏头脑, 对待学生犯的错误要理性的惩戒和教育。

1.让每一朵花都享受阳光

师生关系是一种不能被感性完全主导的情感, 师生关系是一种艺术, 我们常常以感性的眼光看待, 认为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多一些感性, 少一些理性, 少一些冰冷。但理性并不等于冰冷, 师生关系中的理性应该是理智。教师最不能缺少的理智就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现实生活中, 教师偏心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小学开始, 成绩好的, 听话的学生坐在前排, 落后的学生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教师不但没有因为其落后而更多的给予帮助, 反而是听之任之, 不加理睬。到了中学, 从位置上看不出教师的偏心, 而是在语言上总是含沙射影的夸奖其喜欢的学生, 贬低那些不喜欢的学生。有的老师虽然道德底线没有低到这种程度, 但上课屡屡提及令他骄傲的学生, 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偏心, 改作业就抽几个他喜欢的学生的作业批改, 交流也是和其喜爱的学生频繁交流, 被冷落的那些后进生, 虽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但心里一定是非常不平衡, 非常无奈的, 他们又何尝不想成为受教师喜爱的学生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用理性控制自己的偏心, 使心中的天平一直保持平衡状态。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优点, 教师应该多去挖掘学生的优点,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成绩好的学生不自满, 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不自卑, 让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被特殊对待, 也没有被放弃。让每个学生不自暴自弃, 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像魏书生对后进生的要求, 不要和其他同学相比, 只和过去的自己比, 哪怕今天只比昨天多写一个字, 那也是进步!所以他们班的学习氛围非常好, 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因为教师不偏心, 每个学生都给予同样的关注, 最后一个学生也没落下。

2.忠于教育, 不忘初心

初心是最纯粹的, 教师不能失去初心,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育人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每个教师都想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受到学生欢迎, 不打骂学生, 在生活上多关爱学生, 走进学生心灵,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光依靠感性的感染是不行的, 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 独立人格的人, 不是几岁的婴孩, 给些甜头就能哄好。有的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学生犯了小错误可以视而不见, 学生犯了大错误, 温柔的“教育”一番, 美其名曰:不能体罚学生, 不使用语言暴力。等到学生误入歧途久矣, 才感叹学生真是难教啊。这样太感性的教师, 其实是害了学生, 学生有错误应该及时指出, 适当进行惩罚, 督促其改正, 不能因为害怕学生讨厌自己就放任其所作所为, 这样不是爱学生而是对学生不负责, 是害学生。成长总是疼痛的, 过于溺爱学生, 放任学生, 将来会给学生造成更大的痛苦。有时候强制和压迫是一种必要手段, 等到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 会真心感谢教师的这种不感性行为, 因为这是为学生好。温柔有时候是一种毒药, 感性何尝不是如此, 亚里士多德曾说:“对于人, 符合于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 因为理性比任何其他的东西更加是人。因此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2]苦和甜是人生重要的两味, 感性和理性也是教学中重要的两种态度, 单一的味道总会使人厌倦, 调和调和才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2]徐长江, 宋秋前.班级管理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古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育 篇2

一、爱祖国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小学德育纲要》告诉我们,要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是靠爱国这个情怀维系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而古诗中表达爱国主义教育的诗歌非常多。比如,伟大南宋诗人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诚挚热爱之情;伟大的宋词家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伟大唐代诗人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总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金窝银窝不如老家的草窝。”每一位真正有学问的人他必定是热爱自己家乡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从这里足见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因为家乡是生育和养育自己的地方,哪个人不都是靠家乡水养大的呢?要想爱国,首先就要做到爱自己家乡。因此,家乡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唐代大诗人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深切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爱亲友教育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然情感,它是一种骨肉之情。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母爱的颂歌。每个人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最早沐浴到的爱,是父母的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深挚、最持久、最无私的爱,也是父母的爱。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以之来讴歌母之爱——这一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这种手足之情,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那么友情同样是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诗关于友情的诗歌也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各种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审美教育、真爱大自然、环境保护、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无不渗透在古诗歌中,我们在教学中时刻注意每个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得到终身效益。

不可忽视的语文德育教学内容 篇3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实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

语文学科的德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别于一般的德育活动,它不是单纯进行说教,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借助教材中生动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思想,激发学生内在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达到单纯说教达不到的效果。语文学科总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着丰富的德育营养,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语文德育在德育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语文教材中不难发现,语文学科的内容遍布所有知识领域,不仅包含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容,还包含有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内容;不仅包含有历史风云人物,还包含有自然的山川风貌……丰富的德育内容为语文德育提供了广泛的资源,融知识教育、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又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并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当的素材、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教学中把蕴含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入学生的内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1. 在阅读写作中渗透德育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指出:“教育对象是活泼的生命体,在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须扣紧语文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牢牢抓住阅读和写作两个主阵地,在阅读写作中渗透德育。

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饱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阅读思考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不断扩展自我世界,并发现生活的意义。

在语文教材中,关于这方面的德育内容有许多。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德育因素,如《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涉及对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外,涉及人生观教育的篇目还有庄子的《逍遥游》、苏轼的《赤壁赋》等。在这些文章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正是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过去与现在的人们对问题的看法或对人生的理解,并且在不断的交流与对话中逐步确立对世界的认识。

作文离不开材料,材料离不开生活。学生的写作材料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学生需要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美的感受能力,通过生活现象去发现和感悟生活,认识客观世界,从而在写作中受到教育启迪。在批改作文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发现学生美好的心灵,加以表扬,让好的思想品德得到发扬光大;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能出现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以及消极错误的东西,老师要通过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

2.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回归生活,加强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应是语文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尝试臻于完善。

周记可以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周记,通过周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比如记录亲人之间的代沟、学生之间的纠葛、考试失利等。格言流传久远,言简意赅,启人心智,往往比长篇大论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坚持每天给自己抄写一则格言,比如可以用“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来激励自己苦读。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课前三分钟讲诗歌讲故事、课本话剧表演、办黑板报、征集对联、写作竞赛、演讲、辩论赛等来渗透德育。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影视赏析活动,通过优秀影片表现的美的思想、美的行为来感染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教育,以其丰富的内涵教育学生。生活即语文,还可以利用假期开展一些活动,如创作书法或其他艺术作品;阅读名著或名人传记,撰写读后感;写一份社会调查报告,等等。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坚持立德树人,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作自己的高尚职责,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

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更不是全部内容。语文教学还是以传授语言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不能将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否则就是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应本着适度的原则,在正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的德育切入点,既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对思想教育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又要注意防止刻意突出语文德育,忽视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变式教学,不可忽视的教学模式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变式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49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规律和公式等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概念类变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往往把握不住关键点,导致记忆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进行变式教学,将概念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促进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

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多数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识记梯形的概念,即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在进一步学习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时,教师可这样进行教案设计:

首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4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和1把剪刀,然后如下图所示将平行四边形分别剪成两个四边形(应注意不能剪成平行四边形)。

其次,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梯形,教师还可让学生准备一张半透明长方形纸和3个三角形,将半透明长方形纸和三角形分别重叠,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四边形。

对于特殊的梯形,教师同样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剪纸去发现它的本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述案例中,教师将文字概念教学转化为直观的图形教学,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了概念的本质内涵,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概念的变式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基础,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正融入课堂中;另一方面,它使学生对概念有了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规律探究类变式教学

规律探究类题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其形式多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启发学生多思考,并由易到难开展变式教学,通过变式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水平。

例如,按照排列规律,分别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4、7、10、13、16、( )、( )

(2)2、4、7、11、16、( )、( )

(3)2、3、5、8、( )、17、23、( )

这三道题的难度较小,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第一题中,后面的数等于前一个数加3,所以括号应分别填上19和22;第二题的规律稍显复杂,需要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得出2+2=4,4+3=7,7+4=11,11+5=16,16+6=22,22+7=29,所以括号应分别填上22和29;第三题则是第二题的一个变式,两者有很大的联系。在学生熟练掌握该部分题目后,教师应让他们进一步练习一些简单的变式题,如2、4、8、14、22、( )、44、( )。

其次是中等难度的规律探究题,如找出下题中每组数之间的规律:2、4、8、14、22,3、4、6、9、13。

再次是高难度的找规律题目,如“一座拱形桥的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是15米,现在桥的两边各有10根柱子,试求这座桥有多长。”这类应用题。

在规律探究类变式训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他们做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一题多变类变式教学

单一题型的教学往往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而言,开展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能使问题被阐述得更透彻,可效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出示三道题:(1)甲乙两地相距300米,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使60千米,而小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使40千米。问两车同时发动,几小时后相遇?(2)客车与小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客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小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三小时后两车相遇,试求两地之间的距离。(3)客车与小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三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试求小车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第一题求的是时间,第二题求的是路程,第三题求的是速度,这三道题是路程问题的变式,可全方位促进学生掌握路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对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对题目换个说法,简化问题,以便快速把握题意,从而将问题解答出来。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律与知识水平入手,合理开展变式教学,使教学策略更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篇5

一、师生之间要平等地对话

肖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教师, 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 你向我问路, 我指向我们的前方。”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地对话, 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会使他们为解决同一个问题而思考、探究。这种平等的对话, 有以教促学、互教互学之功效, 能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所学内容的愉悦。所谓平等的对话, 就是教师要以对待同事、朋友说话的态度、语气、语言面对学生说话, 教师的语言越亲切越诚恳越客气, 就越能形成一种平等的学习氛围。总之, 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如果能无拘束、平等地对话, 能尊重、信任学生, 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就会促进教学相长。

二、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课堂教学。因此, 首先, 教师要彻底更换教学模式,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下, 他们总是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被动地学习, 这样很难提高学习效率。如完成一个教学环节后, 教师可提出疑问:“这一项学习任务我们已经完成, 我们还有什么学习任务没完成?”学生会马上认真地进行思考, 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这样就改变了被动的学习局面, 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自觉学习、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次,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般的语文课堂都是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提出

(华问题, 让学生回答。学生虽然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 但他们不知道这一问题

对学习究竟有什么帮助, 就导致了学生为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 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不但联系了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 方便请教于教师或同学, 而且在教师或同学解答时, 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聚精会神地听, 积极参与讨论, 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长期坚持下去, 课堂上就会有很多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 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主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等巧妙地迁移到课本中。因此, 教师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应引导学生查找、整合并恰当利用学习资源。

教师在上课前, 就必须弄清本堂课所要涉及的资源, 并弄清通过哪些路径、在什么地方 (如借助哪些工具书还是电脑等等) , 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 教师上课时才能不失时机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发、利用合理的资源, 以为课堂学习之用。

2. 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堂课要通过哪些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应该提前思考。教师长期坚持并有步骤地开展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 就能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3.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并使这一评价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课文插图: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文插图作为教材中的非文字性资源, 也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的可视画面再现文章的重点内容或关键情节, 对文章进行着必要的补充和诠释。对于插图, 只要我们合理利用, 巧作安排, 必将让它焕发出“奇光异彩”。

感悟文本的切入点

阅读感悟, 需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只有生活经验与课文展示的情境相融合, 感悟才得以发生、发展,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在实现学生的经验与课文情境的有机融合中, 插图作为“可视画面”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请看《第一场雪》一课的导入片断:

师: (展示课文插图后问)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树木、房屋都被雪覆盖了。

生2:我看到雪后的孩子们欢乐的情景。

师:你有过看雪、玩雪的经历吗?

生3:有, 冬天下雪后, 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打雪仗、堆雪人, 可快乐了。

生4:我去过东北的姥姥家, 那里天气很冷, 经常下雪, 雪下得特别厚, 有时能没过膝盖。

师:遇到这么大的雪, 你们有何感慨?

生4:我觉得下雪真美。

生5:我觉得雪真好, 它一来, 患感冒的人就少了。

生6:我妈肯定会说“冬天棉被三层厚, 来年枕着馒头睡”, 她总盼望着下雪。

师:著名作家峻青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大雪之后, 有何感慨呢?他笔下的雪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场雪》。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

美丽的雪景插图是课文情景的再现, 它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诱发出学生对雪的不同体验与感受, 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课文情境的融合, 并促使学生产生了新的阅读期待。这种期待必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

情感共鸣的触发点

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文本精读深思、充分感悟, 产生了情感体验后, 教师要善于触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力求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 如何触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我认为课文插图便是很好的触发点。请看《我的战友邱少云》结课前的教学片断:

师: (展示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课文插图后, 凝视着画面, 深情地说) 邱少云壮烈地牺牲了, 他的名字已被他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染成了一座不朽的———

生: (凝望着画面, 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 丰碑!

师:他的名字将随着焰火一起, 燃遍朝鲜的每一个角落, 燃遍中国的每一座城市, 也将燃遍我们的每一片心田, 我们会由衷地说———

生:邱少云, 共和国不会忘记你, 朝鲜人民永远记着你!

正是那幅生动、逼真的课文插图, 拨动了师生积蓄已久的情感之弦, 那深情的凝视、真诚的对白、不约而同的回答, 是师生全心感悟文本后的情感共鸣。此时, 师生共同经历着对生命的全新体验, 他们内心承载的是对邱少云的怀念与崇敬。

反思生成的突破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多方面的, 反思也是多方面的。以课文插图为突破,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思探究, 也会创生出新的资源, 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 在《长城》一课的教学中, 我抓住插图中的鲜花这一资源引发学生思考, 生成了新的资源。

师:课文读到这儿,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都不出声)

师:请大家看课文的插图, 里面把鲜花和长城画在一起, 是什么意思呢?

生1:可以表现长城的美观, 说明长城像鲜花一样美。

生2:这是把鲜花比喻成了那些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他们在守卫长城, 保护长城。

生3:这些鲜花是为缅怀修筑长城而死去的劳动人民。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忽视不得 篇7

一、勤于练习, 反复操练

在学生初学英语时, 不适合集中教学音标, 因为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如果集中教学音标, 容易和拼音相混淆。因此, 音标教学不适宜集中学习, 可以采取分散学习、各个击破的方法。如学习hi时, 将每一个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写在黑板上, h发音/h/, i发/ai/音;学习like时, 告诉学生l发/l/、i发/ai/、k发/k/, e是哑e不发音等, 以后见到开音节单词, 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元音字母i在开音节中发字母音/ai/。而通过his、is、it、thin、pink等词汇的逐渐积累, 以及这些单词的拼读规则, 是重读闭音节单词, 元音字母在闭音节中发相对短元音, 这样逐渐积累, 经过长期的有效训练, 学生看到单词就能读, 走出了教师一遍遍带读, 却不见效的弊端, 这样教单词的同时也教音标, 使音标与单词紧密相连, 并能在学习中触类旁通, 起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使学生对学过的单词记得更牢固。

二、各个击破与集中训练相结合

上文提到,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在初级阶段, 最好采用各个击破法, 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 对音标的逐渐认识和熟悉后, 可以集中教学48个国际音标, 使学生对音标从宏观上把握, 从整体上认识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让学生务必清楚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多是汉语拼音, 如Bb、Pp、Dd、Tt、Gg、Kk等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均为汉语拼音音;再让学生清楚一些辅音组合的发音如ck、th、ph、ch、sh等的发音, 这样特殊与一般相结合, 将音标教学细化, 利于学生分辨和掌握;再让学生了解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和变化特点, 让学生清楚元音有单元音、双元音之别, 单元音又有长元音、短元音之说等, 并结合所学的单词对这些音标进行分解, 如针对字母Ee在单词中的发音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之分, 将所学的单词含字母e的进行归类划分为he、we、she等以及bee、meet、see、teacher、sea、seat等的发音和bed、leg、pen等的发音, 学生对字母、字母组合以及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有了全盘的认识, 通过例词, 让学生反复朗读和记忆, 学生对音标清楚认识, 学会了音标, 用音标记单词、读单词,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学、讲结合, 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

音标教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 也有规律可循, 规律的探寻应走出教师的讲授法, 应鼓励学生“自主观察、用心体会、合作探究、总结规律”等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标准对音标教学的要求。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知识等。

如学习字母A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时, 出示一组单词name、age、table、same、game等, 启发学生观察这组单词, 发现这些单词的相同之处, 根据这些规律, 再学习含有A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以及单词的发音就易如反掌, 读出新词不费吹灰之力。

待学生分散掌握了语音知识和拼读规则之后, 结合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让学生拼读, 既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拼读的能力, 又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 把单词的音、形快速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学习一个新单词时, 让其想到学过的含有相同的音标和拼读规则的单词, 以此触类旁通, 依旧带新, 在单词的拼读中体会、摸索, 语音能力定会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四、活跃气氛, 激发兴趣

教学中, 应注意发现和收集感兴趣的素材而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如绕口令、竞赛、游戏等的有效运用, 比传统的认读、识记效果要好的多。

1.巧妙利用句子巩固音标教学。语言重在运用, 音标也离不开运用, 将所学音标融于一个句子中, 使每一个单词都含有要学习的语音, 将句子反复读, 体会音标的发音, 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如学习Ii (Yy) 的发音时, 让学生说出Mikelikes my bike。当然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 引导学生“搜索”出更多的单词, 将他们连成一句, 看得说得多、说得好, 这样更利于调动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也利于学生的语音知识的提高。

2.抢读音标, 引入竞赛机制。所谓抢读音标, 就是把音标制成卡片的形式, 出示音标后, 看谁读得快、读得对, 就给谁加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较强, 会争先恐后, 积极踊跃举手, 避免音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重要性人人皆知, 学生学会了音标、学会了发音规则, 就基本能拼读出新单词, 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中, 我们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落实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将音标教学落到实处, 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语音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小学英语学习必须从语音开始学习。如果英语教学中只教单词, 不教音标的话, 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将会事倍功半, 只好一遍遍跟着老师读, 反复记, 单词的记忆效果之差不言而喻, 且容易遗忘。因此, 语音教学忽视不得。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语音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露.浅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3 (36) .

古代散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精神 篇8

一、古代散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由乐至痛到悲的复杂情感。文章开头, 极力叙述渲染视听之娱, 发出“信可乐也”的赞叹, 这应该是集会兰亭的目的。那么, 作者因何而痛呢?又缘何而悲呢?从“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等语句不难看出作者的痛来自于乐境易逝, 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敏感感受。作者清醒地知道, 流光溢彩的生命、快乐自足的生活短暂易逝、不可挽留而无奈而心痛。古人总是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比照中产生慨叹, 对欢乐时光的容易消逝和美好事物的不可久留有异常敏感的嗅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呜乎!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的抒写, 感受是如此相似。人们因聚由乐生悲的感慨屡见不鲜, 王羲之却更掘一层幽思, 以今及古, 以今推来, 认为“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由己悲人, 产生“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的深刻而沧桑的悲叹。是的,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 世界怎么变化, 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是一致的, 作者正是穿越古今, 超越时代的界限, 淡去个体的形象, 得出普遍的情绪, 这种“千古同悲”的厚重, 怎能不引人共鸣?

同为山水游记类散文, 在《赤壁赋》中, 苏轼也经历了三种情感变化:乐—悲—喜。作者因“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 既是“七月既望”的良辰, 又有“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的美景, 更有“诵诗”、“纵舟”、“饮酒”、“扣舷而歌”的乐事而“乐甚”。但乐极而悲来, 作者巧妙地通过音乐的变化写出了情绪的转喜而悲, 并巧设对话体形式, 借客之口, 通过三组对比:历史人物的强大尚且“安在哉?”与自身渺小的对比, 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 愿望美好与现实无奈的对比, 表达了悲伤的情感。《兰亭集序》中的情感是由眼前而历史、由个人而群体的层层深入的悲痛。而苏轼则不然, 一味伤感不是苏轼的风格, 他深邃的思想取法于自然, 从变的角度, 由水的“逝者如斯”, 月的“盈虚者如彼”想到人的生老病死;从不变的角度, 由水的“未尝往也”, 月的“卒莫消长”, 想到人的代代传承。从而辩证地看待人生的短暂和挫折, 达观地看待有无:“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超然地享受自然, 享受“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遥想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不断, 却始终政绩卓越, 即便是身处蛮荒, 亦能保持积极达观的心态, “能处富贵, 能安贫贱”能“也无风雨也无晴”。究其根源可能在于苏轼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兼容。南怀瑾先生对“三大教”有过妙喻, 他认为儒家是粮食店, 经营精神食粮, 佛家是百货店, 人生必需之物不可缺少, 道家则是药店, 给人带来精神慰藉与救赎。苏东坡通达的思想应该在于多种思想作用下的长期的自我调节, 儒家思想驱动他积极进取, 努力有为。一旦遭遇挫折, 道家的无为超脱、自然淡泊和佛家的静达圆通, 就导引他看淡功名, 自我解救, 包容宽宥, 走向达观和融通。

二、古代散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古代抒情散文名篇《归去来兮辞》饱受赞誉, 欧阳修更是大加赞赏, 认为“晋无文章, 唯陶潜《归去来辞》耳!”。在《归去来兮辞》中, 作者在交代了归去的根本原因“心为形役”之后, 就向我们展开了农村生活中景、人、情的自由放松、和谐美好的种种。途中、家里、园中、地上, 人与人、人与自然, 无不和谐美好、引人向往。作家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中品陶渊明时认为:“中国历代辞官者, 数以千万计, 唯有陶渊明, 将朴素的欣悦, 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 官场内外, 朝堂民间, 所有尚存良知与美感者, 都会感谢他, 是他, 确立了人性的价值, 审美的价值。”是的, 山川大河固然壮阔雄美, 寻常农村的景物不也清新怡人?自然美景总能启人心智, 陶渊明深刻地感受到:既然“万物得时”“吾生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 何不顺从内心随心所欲地生活?既然“富贵非吾愿” (曾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表达过类似想法:“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又不像李白一样期待仙境, 何不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文章由景而情, 水到渠成, 卒章显志。陶渊明至此返本归原, 通达生死, 这一年, 他四十一岁。从他以后写的《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选入课本) 、《移居》、《五柳先生传》、《饮酒十二首》 (第五首初中应该学过) 等诗歌来看, 陶渊明确实“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 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陶渊明曾在《癸卯岁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写道:“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忧贫”则是他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有人说陶渊明选择“归去”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我觉得都有失偏颇, 他四仕四辞, 四仕多为贴补家用, 四辞多为“无适俗韵”、“质性自然”、“心为形役”, 而从其辞官后的生活来看, 他的确还是“性本爱丘山”的。所以, 对本心的顺从也是原因之一。于丹品读陶渊明, 认为陶渊明给我们“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即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不被世俗世相所牵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 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灵魂, 以务本求实的品质, 冲破世俗的勇气, 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可以说, 道出了陶渊明的精神内核及意义。

三、解析古代散文精神的途径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应努力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言文的教学, 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而且可以较完美地展示文章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诗文意境,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如在设计古典散文名篇《爱莲说》的导入时, 在屏幕上展示出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在一簇美丽的鲜花上闪出四个成语———花季少年、花容月貌、花团锦簇、花好月圆。鲜艳美丽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 不住地啧啧称赞。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 人们常常用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们对花的喜爱也是各不相同。

2.典范诵读。

增强语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多读, 熟读, 反复体味, 才能读懂, 才能增强文言语感, 获得能力。起初, 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诵读, 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参照书下注释自读课文, 扫除文字障碍, 再反复朗读, 其他同学可以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挑出毛病, 提出见解和建议。长期坚持, 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明显增强, 读得既准确流畅, 又满含表情, 同时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还要根据课文内容不同经常变换朗读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 鼓励学生分角色读。

3.朗读———“自读、诵读、悟读”。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 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 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

4.翻译———明内容。

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 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 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此外, 还应注意, 要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 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 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不能由教师一人包办。

总之, 尽管初中语文教学任务重、课时紧, 但思想智慧的传承与广大是不可放松的, 对作者思想精神的探索与知识点的传授积累并不矛盾冲突, 而是相得益彰, 而且这种探索既是把握文章内涵的钥匙, 又可以开阔、深刻我们的思想, 活跃、提升我们的思维, 滋养、丰富我们的情感, 潜移、默化我们的境界, 同时带给我们独特典型的写作素材, 万万轻视小觑不得。

摘要:语文课本所选古代散文皆为名家名篇, 其光华与智慧虽历经千百年仍然熠熠生辉。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归纳与推敲上, 作者们鲜明的个性, 广博的胸怀, 卓尔不群的思想, 独特而细腻的生命体验与参悟, 超越时代的眼光与觉悟, 以及曲高和寡的孤独, 都深深地浸透在文字中, 跃动在纸张上。学习这些文章不能忽略对作者深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关键词:古代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思想精神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本色语文”的探索与实践———对话语文名师黄厚江[J].中学语文教学, 2012 (10) .

[2]饶春荣.浅议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4) .

[3]孙东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其应试策略探究[J].学周刊, 2012 (09) .

不可忽视教学中的个体差异 篇9

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精心备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用怎样的理念和知识储备做好课前准备,是教师需要反复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但是好多教师在备课时,站在教师的角度,只考虑如何在知识点上拓宽、挖深、求全。上课时纵横千里,好似挥洒自如。殊不知,一个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打转多年,本专业的积淀远远是学生不能比拟的。当学生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云时,对学生横加指责。所以在备课时,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教学环节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在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放低起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因为学生是首次接触相关知识点,需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螺旋上升,这既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授课和组织课堂。一班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和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智力,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同一知识时的千差万别。教师授课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教学应该是唤醒和激励,不应该是强制和灌输。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在授课时,不考虑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個体差异,按照教案的程序千篇一律讲解,结果大部分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就远远甩在了后面,学生在心里心急如焚,教师却难以感觉。所以教学过程的快慢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必须站在学生初学者的地位上严谨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知识底蕴和个体差异,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的困难予以表达。

三、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评价学生。评价学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确恰当的评价将是学生继续前行的号角,失当的评价将摧毁一个学生前进的道路。评价有教学过程的评价和教学结果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回答、讨论结果、作业结果、听课态度等。教学结果的评价主要是指测验和考试结果。评价时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出发,恰当定性个体差异的学生。不能对学习后进的学生参照学习先进的同学数落评价,更不能以自己的教学期望值否定评价。有些学生用尽了非智力因素诸如刻苦、勤奋但学习效果仍然很差,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心态只能激励引导,不能完全否定。所以,必须换位思考,用学生的视角看待学生,用学生切身的感受激励学生。

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计划和策略原本就是按照教材和学情制定出来的,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学情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果尽管拿着僵死的教学计划而不去调整,教师对变化了的学情浑然不知,教学计划已经不适合学情的要求,教师还在固守老套套,此时教和学就严重脱节。所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计划和策略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变化,“唯计划而不唯计划”,“有法中无法”,这些辨证的教学观点准确的反映了要随学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不可忽视的语音教学 篇10

一、学生的力量素质连年下降的原因

( 1) 高度文明的社会大背景造成了社会重脑力轻体力劳动, 这是社会价值趋向的偏离。现今甚至连农民自身都看不起种田耕地的人。其实各行各业之间只有分工不同, 没有贵贱之分, 靠自己双手去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这本应是最被人尊重的。

( 2) 传统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智育一元论, 讲的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它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好则一切都好, 左右了学生力量发展的可能性。自1997年我们国家在全国各地开展中学生体育加试以来, 学生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体育加试沦为形式, 并没有达到以考促练的效果。

( 3) 教育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脱节, 学生动手机会太少, 发展力量素质的形式太少。肌肉力量的增长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肌肉长期得不到有效负荷的刺激, 怎么能发展力量呢?

( 4) 中国的教育改革是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道路, 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照抄, 只能靠类似种植实验田的经验来积累改革经验, 在改革的实践中必然会出现诸多的不足, 像铅球投掷、单杠双杠都是发展上肢力量的有效措施, 可是现在中学的体育课上却很少见到这样的内容, 究其原因是现在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复杂了, 学校教育教学把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体育课堂上出了安全事故, 体育教师就是第一责任人,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 只能把这些看似危险的项目从课堂教学设计中删除掉。

二、力量素质练习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训练原则

( 1) 力量练习要把握度的原则。力量练习不要急于求成, 要遵循适度的原则。练习不足达不到对肌肉的刺激, 没有练习效果, 过度了则很容易超过肌肉承受的限度, 反而得不偿失。因此不管是力量练习的负荷强度, 还是肌肉拉伸的角度和幅度, 都要做到一张一弛, 张弛有度。练习的量和强度为学生身体出汗、稍微感觉疲劳即可。

( 2) 力量练习要遵循突出全面训练和重点训练的原则, 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训练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生理系统的发育规律, 组织学生科学地训练力量。同样地, 力量练习的过程中, 要把握系统论。也就是说在发展力量练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握力量发展的全面性、专项性以及核心力量的发展, 在把握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全面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发展相协调的训练方法, 并突出核心力量区训练的地位, 它对人体力量素质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三、训练学生力量素质的方法

( 1) 树立正确的力量练习价值观。要让学生认识到力量是一种美, 强壮也是一种美。认识力量素质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不要轻视体力劳动。要做到脑体结合, 在学校要重视体育课的健身价值, 重视体操课和器械操的锻炼价值, 摈弃劳动低人一等的看法, 树立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

( 2) 创新体育课的教学措施,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下工夫。例如, 铅球作为练习器械, 从卫生角度来讲有其不好的一面,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铅球表面罩上一层薄膜, 这就解决了卫生的问题。另外, 我们如果用沙瓶作为器械进行广播操练习, 肯定比徒手广播操的效果要好。要让学生知道力量训练是素质训练教育的一部分。让学生知道力量美也是一种时尚, 应该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追求。

上一篇: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下一篇:社会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