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感不容忽视

2024-08-17

孩子的情感不容忽视(共11篇)

孩子的情感不容忽视 篇1

一、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1. 动力功能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知、情感的互动与发展过程, 情感的活动往往先于认知活动, 情感因素是认知活动开始的诱因, 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只有情感因素的积极参与, 认知领域之门才更易开启, 整个教学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2. 调节功能

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指出:“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绪感受还决定着学生在教学中是注意、集中、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消极、散漫、不满足、压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 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 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 由喜欢教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 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 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 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当然, 情绪情感的程度也要处于一个适宜水平。

3. 感染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具有感染性, 这种感染性具体表现为“共鸣”和“移情”作用。“共鸣”是指师生双方的情感高度一致, 共同处于兴奋激动状态。师生情感共鸣, 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习积极性, 激发智慧潜能,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重要意义;“移情”是指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赋予他人或他物。教师对所教学科、所从事教学活动的移情体验,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会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去, 转移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上去, 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学习需要, 积极主动地走上乐学的道路。

4. 发展功能

认知与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情感消极的高智商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时并非处处一帆风顺, 有时往往会一筹莫展。而那些智商平平的学生却能急中生智。只有高智商和高情商集于一身, 将情感与认知协调统一,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心智。况且, 情感、意志、性格、爱好、气质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 其中情感的地位尤为重要。只有情感与其他心理因素渗透, 积极发挥作用, 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主动有效, 学生的人格才能得到完善, 成为一个独立的、睿智的、顽强的、富有活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物理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1. 以知育情

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认识越准确、全面、深刻, 情感就越合乎目的性、越稳定、越深厚;否则, 认识错误, 出现偏颇、浅薄现象, 情感就会陷入误区、走入极端。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物理学知识时, 既要注重其意义、结果, 又要注重认识过程本身, 同时也要不折不扣地挖掘情感教育因素, 以激发、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 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首先必须结合学习物理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介绍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以及我国科技人员的奋发图强的事迹等, 让学生认识祖国, 了解祖国的今天、昨天、明天, 使学生在“知我中华”的基础上产生“爱我中华”的情感。

2. 以情育情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时, 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 对客体产生影响, 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以及良好的情感智力, 并使其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要知道, 没有情感健康的教师, 就不可能有情感健康的学生, 教师情感真切、情绪饱满、信心十足地进入教学角色, 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 教师带着消极的情绪进入教学, 就会把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 长此以往, 可能使学生的情感偏离常规、心态扭曲、行为异常。因此,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源”, 也是学生情感的“激发器”和“调节器”。

3. 以境育情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 不同的情境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要因素, 对教学情境的设置和构建起主导作用, 决定着教学情境的品位, 直接影响着学生情感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活泼、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情境有多种, 如问题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等。其具体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例如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 可以利用幻灯片和flash动画创设科学家形成该概念时的情境, 利用科学探究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认识过程, 亲身体验科学家的想法和做法, 使学生在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4. 以评育情

赞可夫曾指出:“不管积极情绪, 还是消极情绪, 其起源首要的不是认知本身, 而是分数或教师口头评语的形式对学生的作业所作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引起学生成功或失败的感觉, 导致学生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正确的、恰当的评价能够满足学生自尊自信的需要, 更易使其产生成就感、满足感、勤奋感和自我效能感, 而不当的评价则会导致学生的失意心理, 使其自尊感受损, 出现自卑、冷漠或自傲、狂妄等消极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基础, 进行合理的评价, 尤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物理学习的后进生, 更不能冷谈、嘲笑、讽刺、挖苦, 而要更多地寻找这些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思维过程中闪现的点滴火花, 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是对自己信任的, 是对自己充满着期待的, 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章丘市文祖中学)

融会变通为随时可用的知识。

孩子的情感不容忽视 篇2

学校恐怖症

小时太溺爱长大怕上学

案例:张先生的儿子在小学一二三年级一直表现得非常优秀,成绩名列前茅,跟同学也相处得非常好,三好学生年年有他的份。到四年级时,因为工作调动,张先生举家迁往另一个城市。换了个学校之后,张先生觉得儿子整个就像变了个人。老师总反映他上课不听讲,和同学也很少交流,这可愁坏了张先生一家。

“其实,孩子不愿意上学,多少是种可以理解的行为,就像许多大人也不愿意上班一样。”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解释说,这属于一种适应障碍。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小学到中学,由于孩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就很有可能出现“恐学”的表现。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孩子在学校里不能跟同学融为一体,或是经常被老师批评、有其他同学欺负他,都有可能导致“恐学”的产生。

“恐学”并不像“广场恐怖症”、“高楼恐怖症”等,有明确的定义,真正因为怕上学到了病态的比较少见。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学、换班、换学校都是一种可以适应的状态。杨甫德说,那些不能适应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小家长过度溺爱、过度保护,觉得自己的家就是一座大山,突然要上学要离开这座大山了,内心觉得失落,无法适应这种分离状态。尤其是到了学校可能面对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孤立,就更加不想上学了。如果孩子从小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提早 “适应”了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出现“恐学”的几率会低得多。

所以,家长一定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当发现孩子有不肯上学的现象时,家长应该与他们谈心,尽可能了解所有与他们上学有关的情况。要注意开导,不要采用简单恐吓的办法,迫使孩子去上学,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要正面诱导,讲清上学和将来工作的关系,让孩子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切忌各种强迫性、惩罚性的言行。

考试焦虑症

平常考试化 考试平常化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将来临,来医院咨询的考生父母也越来越多。“我家的孩子平时学习都挺好,但是一到考试就失手。平时小考也就算了。万一高考也这样可咋办?”“我们家孩子现在茶饭不思,晚上也睡不好觉,考试是重要,万一试没考好把身体弄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在考试前,绝大多数考生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焦虑情绪。想想这不仅是一次考试,而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和分岔口,有些紧张其实是很正常的。其实,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孩子在考试时发挥到最佳状态,如果孩子真的一点都不紧张,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家长们反而需要有所担心了。

但是,也有些孩子身上的焦虑情绪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在心理上表现为过度的紧张、担忧、恐惧;在躯体上则出现吃不下饭、呕吐、腹泻、头晕、头疼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具体说来,他们可能会上课心不在焉,十分焦急自己马上临考却仍然什么也记不住;烦躁不已,见到任何事情都有发火的欲望;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浪费时间;吃不好,睡不香,精神一直萎靡不振。通常,在临考前一个月左右,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几率最大。

可能有些人会问,是不是平时成绩特别好或是特别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考前焦虑?其实也不绝对。考前焦虑其实是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期望值过高,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二是对于结果的接受程度差,因为过分关注成绩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从心理调节上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平常考试化,考试平常化。平时的模考要认真对待,让自己多体验进入考场的感觉,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学上常用的“脱敏”疗法。其次,要树立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能考好,即使不超常发挥,也能保持一贯的水准。同样,假设自己可能发挥不好,那就想想,也许是题目比较难,其他同学也有可能失手。再次,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哪怕一天不看书,舒舒服服睡上十几个小时也没有问题。最后,多运动让自己出出汗。对于考前的孩子来说,运动可以让他们从头到脚重新寻求一种新的平衡――让大脑从兴奋到平静,让身体从平静到兴奋。有张有弛,身体才能保持最佳的状态。

选择缄默

多交几个朋友

如果孩子在家里好好的,到了学校和人多场合就不说话了,很多家长就问,这是不是说明孩子过于内向了?

其实,孩子这种选择场合开口的情况,也被称为选择性缄默。“要明白选择性缄默绝对不是孤独症,家长们可以不必担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季建林指出,该病的起病年龄可能在四五岁或七八岁。孩子在发病前智力正常,已有相当的语言能力。对少数熟悉的人,孩子可正常讲话。但与外人交往时仅用手势、点头或摇头表示自己的意见,偶尔也用文字表达。

“说到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就是现在的孩子过得太独了。”季建林表示,一旦突然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很难适应这种和同龄人交往的场合。从某些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交恐惧。

对此,家长不要强行逼迫孩子说话。如果孩子还小,要让他们多和陌生的孩子玩。大点的孩子,可让他们与一个熟悉的人在一起。还可以让他们通过电话、网络聊天等方式与人交流,直到他们能直接沟通。

攻击性行为

小霸王多是跟父母学的

案例:黎女士说起自己的儿子就头疼不已。在学校里,他是出了名的小霸王,隔三差五就把同学的文具弄坏,或是把同学打哭。老师三天两头地往家里打电话,其他家长也反映我儿子就像《机器猫》里的胖虎一样,别人见了都得躲着。我是好话说尽了,打骂也用上了,他就是改不了这欺负人的毛病。

家里有这样的小霸王确实让人挠头。“一般来说,孩子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大概因为以下两类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委员梁月竹说,一类是“心理冲突”,属于发育问题;另一类则属于病态的范畴了。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在家里、学校比较受冷落,希望通过“暴力”的方式寻求别人的关注;还有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习得性”的,他们从父母或电视里学到这些,认为暴力才能解决问题,“这两种有原因的攻击性行为,都属于发育问题”。还有些孩子,因为自身烦躁、心性不稳定,或是有被害妄想而无缘无故地去攻击他人,就是病态了。

梁月竹解释说,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跟父母和管教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有可能父母关系不和,在家里经常吵骂,孩子潜移默化就会把这种交流方式学了去。也有可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打骂孩子,同样会让孩子觉得,在解决和其他同学的争端时,也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达到目的。但是,一旦家里出现了小霸王,很多家长不是过分迁就就是过分苛责,这样,不但没有办法纠正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者可能会危害社会,轻者会处理不好跟同事、朋友、亲人的关系,与社会格格不入。

因此,如果家里有了小霸王,父母首先应该检讨纠正自己的行为。并且阻止孩子接触不良传媒,特别是暴力影视剧。此外,还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他们,遇到的是什么事情;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应该选择哪一种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比如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你想得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该怎么办?在孩子不知情的状况下,可以创设真实的情景,检查他是否真正学会解决问题。如让一个学生假装不小心,把他的书本碰掉,看他如何解决。家长和老师可根据解决途径的好差,给予奖励或建议。

孩子的性教育不容忽视 篇3

给儿子洗完澡,儿子爬到床上,很快进入甜甜的梦乡,而我却久久不能入眠。幼儿对男女在外貌及生理上的差异非常好奇,常常会提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幼儿所接受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是其成年后性心理的基础,对他的性格乃至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关键时期是在14岁以前,尤其是在五岁以前。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能大胆地正面回答,要么采取回避的态度,要么采用欺骗的手段,编造故事搪塞了事,更有甚者训斥和打骂孩子。这种不正确的引导,极不利于儿童形成正确健康的性观念,会给其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许多成人的性心理障碍都根植于幼年时期,所以幼儿期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非常重要。可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年轻的父母们商榷。

一、帮助幼儿形成性别认同

一两岁的幼儿就能认识到男女在外貌上的差别,随着认知的萌芽,在此阶段可帮助幼儿凭外观特点,来辨认男女两性的差异。如:帮助幼儿去认识男孩所穿的裤子跟女孩所穿的裙子有何不同,男孩和女孩发型的不同等。男孩穿裤子,留短发,女孩穿裙子,扎辫子,以具体、明显、简易的形象区别性别。这样可逐渐帮助幼儿形成性别认同,让孩子懂得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即性的社会角色,男孩要勇敢,女孩要温柔。在日常生活里,要训练孩子穿属于自己性别的裤子或裙子,强化自我性别的认同,以免将来性别混乱不清,或者产生性别认同对换的可能性。

二、正确回答孩子的性问题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一般幼儿到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开始探究一些有关性的问题。其中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家长可能会回答:“你是从街上捡来的”;“你跟孙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医院抱来的”……或者有的家长干脆就粗暴地拒绝回答。这种做法会压制孩子的好奇心,会让孩子感到这些问题是肮脏的,不应该问的,从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性是神秘的、卑下的不正确观念,不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它,自然也会影响以后他对性的正确的、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孩子的出生问题父母可借用自然现象、寓言故事、童话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笔者在文章开头对孩子的讲解可供年轻父母们参考。

孩子们除了对自己的身体好奇之外,还会对别人的身体感兴趣,因此同龄的孩子会经常互相注意对方的生殖器官,他们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尤其是身体器官的差异),会向父母提出“男孩与女孩為什么不一样?”对于孩子提出的性别差异问题,父母要按孩子的认识水平来回答,回答要简单易懂,语言既要科学化,又要儿童化。应该像回答其它问题一样,轻松自然地告诉孩子,就如指出孩子的五官一样,为孩子指出生殖器的名称。因为性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人体各部位的名称。人体各部位及相关功能都有标准术语。在教幼儿认识时,要采用术语和儿童化语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认识性器官时说:男孩的阴茎是露在身体外面的,像小鸡鸡,小鸡鸡是男孩的宝贝,自己要保护它。女孩没有小鸡鸡,是因为女孩的生殖系统隐藏在身体里边。父母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故事的方式,给予巧妙的回答,或用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比喻,帮助孩子理解性。不能过分详细地讲述性、生殖等情节,如果讲不透,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更觉得神秘,这样会给孩子带来更不好的影响。解释的时候要坚持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明。这样,幼儿的好奇心既得以满足,又使问题得到科学的解答。

三、引导幼儿的性游戏和性行为

有的孩子不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做出一些大人们不易理解的行为,如摸摸乳房、摩擦双腿、玩弄自己的外生殖器,有性的感觉与满足。还有的男女幼儿相互抚摩生殖器。家长看到幼儿的这些行为可能会很不理解,甚至很生气。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性蕾期从大约3岁至5或6岁,性满足的来源从肛门区转移至生殖器期。在这一年龄,抚摸和玩弄阴茎或阴蒂会产生快感。所以,幼儿的性游戏是儿童成长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正常的举止,对于孩子的性游戏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呵斥或惩罚,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阴影,对孩子的性游戏和性行为应正确引导,家长应设法用玩具、讲故事、游戏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从小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甚至产生性神秘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是父母、学校、社会不容推迟的责任。开展幼儿性教育活动要求教育者(主要是孩子的父母、老师)对有关性的问题及其重要性加以认识,对性知识有科学、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与解答。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89,291

[2]张艳.从人生发展课题看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

不容忽视的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篇4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盖杰和伯纳在“教学心理学”中指出:“对教师来讲,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扬按随着某种行为的频率增加”.因此,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从积极的方面去入手,对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给予及时肯定表扬,换取了学生心理上亲近,感情上融洽.所以,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这一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且在平常的一些小细节都可以不断地得到体现和强化.

二、多种教法,激发热情

为了使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在常规教学中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充分发挥其个体的主体性.例如,每单元结束或者学期复习就可以用此方法,使枯燥无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首先,教师要事先把题目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作好课前准备,每个小组把自己的复习专题搞好,用多媒体或者其他行之有效的方式展示出来,并且轮到哪一个小组的复习专题,那么,小组的成员就要负责那堂复习课的复习内容的展示、解说,然后其他小组参与评分.这样下来的教学效果是一般常规复习反复做题、讲题无法做到的,因为,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都特别关注认真准备,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因为,学生必须对知识经过自己的再次整理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体系,对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内部的欠缺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在当小教师的过程中把适当的结果展现于人前.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当小教师,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精彩的发现.现在的学生能力差是我们不少教师的看法,其实我们只要舍得多给机会他们,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做得不错.

三、给予机会,感受成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适应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组织教学测验、考试或者设置教学环节时,要精心设计,不要让学生考得灰溜溜或者学得索然无味的,觉得自己怎样努力也学不好,要让学生从考试、学习的阶段性结果中知道他们已学到了知识,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数学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该多创造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比如,在讲到轴对称时,剪纸这个主题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在处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特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料的收集准备,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收集好的剪纸,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环节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将“自我”摆进了教学的内容,成功地塑造了自我、展现了自我,给心灵以触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更坚定了他们的心理价值取向.

四、形式多样,增进感情

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群体也是这样,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学生学习不如人意,而且这些学生一般比较内向,他们羞于向学生请教,更别说是向教师请教了.长此以往,就仿佛是水里拖稻草,越拖越重.采用记数学随笔这种形式,他们都表示乐意接受,学生普遍感觉书面交流比较自由,并且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曾有个学生在随笔中向我求助:老师,今天学的我还是不理解.看到别的学生飞快地做完课堂作业,我是多么羡慕又多么无奈,谁叫我这么笨,我都不好意思再去问他们了!老师,明天午饭后我到你办公室来,请你再教我一次,好吗?就一次!”第二天,我单独辅导了他,他听得特别认真.结束后别提多高兴了,他激动地说:“我原来并不是个笨孩子呀!”以后每天中午休息时,他总会主动跑来向我要习题做,而且会及时送给我批改.我发现他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了,进步也非常的快.

课堂中不可忽视的情感关照论文 篇5

“国培计划”高中数学集中培训结束返校后,我很高兴地向校长汇报了在集中培训中自己所收获的成果。校长听后,给予我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并鼓励、支持我,让我这颗国培种子,在我校生根、发芽、成长、结果。之后,我是否用一节课先来展示一下我所学的本领?我很有信心的接受了这项任务。

为了能让领导、同组的老师耳目一新,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我,从上课内容的准备,小组的分配,小组长的安排,自己都作了精心的准备。我想,作为一个有教龄的`高级教师,又加上刚刚参加完培训,对培训内容,还历历在目,展示一节分组合作交流课还不是小菜一碟。另外,也许是想让我校马上推进这种上课形式的急切心情,在上课的前一天,我主动提出:可以通知其他学科组的老师前去观摩。

那天,上课的内容是评讲试卷,铃声一响,我简单地说了几句开场白,小组马上就进入讨论,十分钟过后,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自己的题目。板书结束后,下一环节,小组代表讲解自己的思路,讲解完毕,其他小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路。当各个题目结束后,我又对此题目进行了点评,强调应该注意的问题。就这样,整个课堂师生的互动良好,每个环节,正像我想象的那样顺水顺风,当整个内容结束时,下课铃声响了。

下课后,同组的老师到会议室评课,当时,我沾沾自喜,想到这种上课形式,会带来许多赞美之词,评课开始时,我组的老师大都认为这种上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这是优点,但也存在问题。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板书不规范,还有,实验班这样上可以,普通班能否推广,还需要研究?(普通班学生底子薄,能否自己解决问题)同行们对这种上课方式褒、贬不一?褒者略占上风……

最后,等王校长下结束语、表态了。王校长说:对这种上课方式,是否适合我校,仅凭这一节,还没法下结论,我仅想对骆老师上课的语言艺术提几点建议:比如: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讲完一道题的第一问时,你还没有等他叙述第二问,马上就说“下去吧”,语言生硬,有不够尊重学生的地方。当时,你也可能认为第一问和第二问类似,没必要讲了,但是该生第一问讲的很好,你应该进行肯定、进行适当的表扬。你用简单的三个字“下去吧”,这样使整个课堂逊色不少。

还有一个学生在讲题时,多说了几句,你就下结论,你哩嗦,把简单问题说复杂了。你讲评时,也确实简明扼要。

但用这样方式对待上台发言的学生,极大挫伤了该生的积极性。对他今后课堂的发言,是个打击。其实,你完全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去点评:咱们数学,体现的是语言的明确、简洁、合情合理,和解决问题不相干的话尽量避免,这样既指出了该生存在的问题,又维护了他的自尊。所以,上课除了内容、形式上需要认真准备外,课堂中的过度语言、评论语言也应得到重视。 在王校长的点评后,评课活动结束了……

之后,回到办公室,回想起王校长提到的这两个课堂情景,确实如此!当时,我对处理这两个环节,确实有点武断,作为有16年教龄的高级教师,平时,我也看了许多课堂艺术的书籍,每本书都提到:上好课,语言艺术必不可少,我怎么这点常识就没有注意到呢?

我把这节课的上课方式和课后的评论贴到国培论坛上:

河北正定县老师(国培学员):教师的语言应是优美的,语言,不仅要精确,到家,生动,而且应有音乐之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河南洛阳老师(国培学员):善教育者,不仅应该是一位渊博的学者,而且更应该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

安徽老师(国培学员):语言不仅要表情达意,而且要有文采,要给人以美感。

辽宁老师(国培学员):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新疆老师(国培学员):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言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要真诚。

即便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言也要委婉、轻柔、谆谆教诲、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

……

别忽视省心的孩子 篇6

画面中孩子们在高兴地玩拖拉玩具,旁边一个小小的身影呆呆地站在那里,与画面显得格格不入,那不是蕾蕾吗?她眼睛里的那份失落让我的心顿时沉甸甸的!

脑海里马上开始搜寻让她失落的原因,昨天的那一幕情景又闪现在我眼前:孩子们在选自己喜欢的拖拉玩具,只听见“哇”的一声,我寻声过去,原来是蕾蕾和豪豪在争同一个玩具,爱哭的豪豪蛮横地把玩具往自己这里拽,蕾蕾什么也不说,但就是不松手。为了尽快平熄战火,我就建议懂事的蕾蕾把玩具让给爱哭的豪豪玩,蕾蕾不情愿地松手了。我来不及多想,就叫蕾蕾去另外选了一个玩具……

蕾蕾温和、安静、乖巧,从来不让人操心,是个很省心的孩子。即使有时她来和我说了些什么,也似乎从没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反应。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因为做了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集体正常的秩序,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为了班上那些出色的孩子一个精彩的作品而用尽了赞美之词,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忽略了他们眼里的那一抹抹失落!不管他们是否很敏感和脆弱,我想,老师对他们的忽视同样造成了心理伤害,一想到这里,我的心泛起一阵抽痛。

在幼儿园里,常常最遵守规则的,是那群省心的孩子,学习活动中,最认真的,还是那群平凡的孩子,他们虽不像“优秀”孩子那样给你一个个意外惊喜,也不像“调皮”孩子那样“引人注意”,但他们用最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自己的精彩,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别忽视省心的孩子 篇7

脑海里马上开始搜寻让她失落的原因, 昨天的那一幕情景又闪现在我眼前:孩子们在选自己喜欢的拖拉玩具, 只听见“哇”的一声, 我寻声过去, 原来是蕾蕾和豪豪在争同一个玩具, 爱哭的豪豪蛮横地把玩具往自己这里拽, 蕾蕾什么也不说, 但就是不松手。为了尽快平熄战火, 我就建议懂事的蕾蕾把玩具让给爱哭的豪豪玩, 蕾蕾不情愿地松手了。我来不及多想, 就叫蕾蕾去另外选了一个玩具……

蕾蕾温和、安静、乖巧, 从来不让人操心, 是个很省心的孩子, 即使有时她来和我说了些什么, 也似乎从没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反应。所以, 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因为做了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集体正常的秩序, 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 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为了班上那些出色的孩子一个精彩的作品而用尽了赞美之词, 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 忽略了他们眼里的那一抹抹失落!不管他们是否很敏感和脆弱, 我想, 老师对他们的忽视同样造成了心理伤害, 一想到这里, 我的心泛起一阵抽痛。

孩子的情感不容忽视 篇8

一、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 教师的情感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伴随着师生情感信息交流过程。教学活动是传播知识的过程, 知识的传播不但通过信息交流, 而且还受到情感交流的影响。一位教育家说过:“知识的传播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灌入另外一个头脑, 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这种心灵接触大部分都是通过情感的交流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对每一位学生都保持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 并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 那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激励, 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 形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

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 理解和尊重学生, 把热爱学生与管理学生结合起来, 平等关爱每个学生, 民主管理每个学生。教师在教学中, 要以情感为出发点, 做到以情感化学生, 以情管理学生, 以情教育学生。一个情感欠缺的教师, 即使管理上做到严格十分, 也很难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分。教师对学生要给予深厚的感情, 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教师对他的信赖和期盼, 进而激励他们的自信与自强。这样, 学生在情感的强烈感染下, 就能释放学习激情, 发挥聪明才智。

二、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1.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

庄子说:“真者, 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情真才能意切。教学过程中想要做到以情打动学生, 教师必须对隐含在教学内容里的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才能去感染和打动学生。几乎所有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文科 (如语文、政治、历史等) 类的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情感, 诸如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可谓人间滋味尽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理科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类学科, 教师往往会忽略教材中内含的情感, 其实每个定理背后都存在着科学家们艰辛的努力、坚强的意志, 还有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些同样是让我们钦佩和学习的。就教材本身, 数字和图形的演变、自然和生活的融合、魔法般的反应无处不是体现了认识多样到统一、复杂到简单、奇异到和谐、抽象到直观, 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出不一样的情感。教师只有深刻认识、领略了教材中的情感, 才能将自己的体验转化到教学语言中, 才能让自己的讲授充满激情。教师对学科内容钻研得越深刻, 对隐含在教材背后的情感体验得就越深刻, 运用语言时的情感体验就越细腻丰富, 这样, 讲授得就越容易字字含情, 真挚感人。

2. 将情感运用在语言和表情中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爱学生, 并对自己的学科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后, 自然就有真情的流露。可是, 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 去感染和打动学生, 勾起学生的共鸣。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是否善于表达的问题, 即有声和无声的语言艺术。“有声语言”就是说话。讲授时不仅要做到“以情发声”, 更重要的是“用声传情”。因为声音是有声语言的一种载体, 讲授时的情感流露, 要靠声音的快慢强弱、轻重停连等的起伏变化。教师只有正确掌握和处理好这种起伏变化, 才能将内在的情感变化表露出来, 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无声语言”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身体语言。如教师流露出来的期待、严肃的目光传递着期盼、认真的情感, 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教师面带慈祥、满意的微笑, 则传递着关爱、鼓励的情感, 能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教师自然安静的手势, 表示在陈述一个简单的内容;放松而缓缓移动的手势, 表示在表达一个抒情的内容;有力急剧挥动的手势, 是在表达着慷慨激昂。总之, 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以传递潜在的心声, 展现内在的情感, 增强其言语的感染力, 给学生留下鲜明的视觉效果,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情感的自我调控

教师情感的自我调控主要源于课前或课堂上外界条件的触动。教师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依然要依靠社会, 受到社会的影响, 其情感也是时刻变化着的。

1. 课前的自我调控

情感的调控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修养和个性品格。首先, 教师要注重陶冶情操, 把心理冲突转化到事业追求上。在追求中不断洗涤自己, 在洗涤中完善自己, 使自己不断上升到新的境界, 使自己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境。其次, 教师要加强个性修养, 从工作的基本要求出发, 严格自己的行为,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加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 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融。

2. 课堂上的自我调控

课堂上偶发事件很容易引起教师的负面情感。对偶发事件的处理, 尤能反应教师的课堂驾驭和情感自我调控能力。不管不问是教师的失职, 激化矛盾是教师的无能。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应做到“冷热并举”。“冷”即“冷静”和“冷处理”。偶发事件出现后要保持沉着冷静, 三思而行, 不能被怒气冲昏头脑, 失去理智, 进而侮辱体罚学生, 要冷处理, 留时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下课后冷静和学生平等地交换意见, 使其心悦诚服后进而给予合理的处理结果。“热”即“热处置”。面对偶发事件, 教师要能保持头脑冷静、反应迅速并对事件的发展作出准确的预见, 抓住时机, 很快化解矛盾, 巧妙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情感的作用, 合理地应用好自己的情感, 善于调控情感因素, 将自己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充分融合,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对孩子的“忽视”就是“虐待” 篇9

还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班的学生小组成果报告ppt做得特别好,我想拷贝一下,老师爽快地同意了。等下课我去拷贝,电脑启动非常慢,老师很耐心地等待,明知电脑运行速度慢,老师还是很有耐心地把每一个ppt的每一页检查了一遍,我开始不解,原来她把ppt中学生的名字一一删除。这种保护学生权益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

学校要成为一个像家一样甚至比家更安全的地方,这是学校提出要努力实现的。如果看到孩子穿着的衣服不够整洁、看起来饮食营养不好,像没有吃饱的样子,或者心情不好闷闷不乐却没有得到关心,说明他在家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与保护,这种虽然比不上直接的打骂虐待,但这种忽视也是一种虐待。副校长说上面这些话时带着严厉。

既然家长对儿女的忽视就是一种虐待,那么作为理想中安全的学校,就更不能忽视孩子的任何言行心理。对于学生有任何的疑似现象,都应该得到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的关注。“有一天,有一个不是你们班的孩子在操场上若有所思的样子,你是否会主动过问?”也许平时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一个安全的学校,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有任何的忧虑可以告诉学校的任何一个人,即使是在家里遇到的忧虑。不难发现,学校所关注的安全不仅涉及学生的身体安全,还涉及心理安全。

在国内时,常常听到或者看到发生在校园的安全事故纠纷,我想虚构一个大致的场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一个孩子早上从家里来上学,忽然在某一节课的课间感到不舒服,后来,学校把他送到了医院,最后在医院进行抢救时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甚至失去生命。每当发生这样的校园安全事故,每一个人都会悲伤,家长痛心,学校伤心,家长说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说不可能监控到每一个孩子,显得都很无奈,重责面前难免相互推诿,甚至诉之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安全事故处理意见》等等法规都有,如果细究其中的职责,每一件事情可能各有原委,但可能根源上都来自于成人对儿童的“忽视”,或许是对其身体状况的忽视。有的案例中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却未被家长长期重视;或许是对其心理状况的忽视,成人的批评已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或许是对设施可能造成影响的忽视(有的学校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却熟视无睹);或许是对发生了紧急事件后严重后果的忽视,没有详细的预案,也没有采用快速有效的应急措施……实事求是地说,谁也不能保证到底怎样做就可以完全避免任何的校园事故,但是我们应该体会到:只要不“忽视”更多应该得到重视的因素,一定会让更多不该发生的事不发生,或者说即使发生了也不会那么严重。

不忽视,就是重视,可是重视什么呢?或许前面的案例涉及人的生命,因此我们的视线会马上聚焦于身体,事实上,该得到重视的远远不是这一个方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益其实远远不止这一方面。

我在访学期间,刚巧碰上Kendrick学校进入了学校发展新时期。广大教师开始重新思考学校的办学目标,有很多老师认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太长,好几页纸记不住,能不能变得简短一些,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因此最近正在修订学校的办学目标。于是,在学生的集会上,校长就征求学生的意见,想听听学生对学校办学目标的意见,尽管我不知道最后学生会不会提意见,学校是否能采纳学生的意见,但是,仅凭这一做法,在我看来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重视学生话语权就是尊重学生的最具体的表现。

或许,家长认为自己一直都是重视孩子的,现在独生子女,哪一个家长不重视孩子?!但是,据相关调查,家长最喜欢问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好没有”,家长成了孩子最不愿意交流的对象,或许家长会说,我们这么爱孩子,孩子怎么体会不到呢,其实有时成人所认为的“爱”的表达并不是孩子所期待的。需要什么玩具,买;需要吃什么,买;需要穿什么,买。成绩考到多少,给予一个怎样的承诺,不能简单认为给孩子相应的物质和金钱就是重视,尽管作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在目前这个社会,必要的经济基础是无法回避的,但对学生的重视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方面。不仅重视物质的给予,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也要关注孩子的品格;不仅要着眼未来,也要着眼现在。有时总是假想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让孩子遭受一个痛苦的现在,一个今天都不会快乐的人,明天也不会快乐的,因为明天又会成为新的今天。重视孩子,重视学生,就实实在在地从最具体的最现实的点滴开始。

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骨肉,在“棒打出孝子”的文化根源影响下,可能在西方社会认为的“家庭暴力”在我们看来却“习以为常”,他们所说的“忽视“或许我们也早已习以为常。但是,以“为了孩子”的名义,还是需要呼吁我们每个人再一次审视,“你的教育过程中是否忽视了孩子的什么了?”让我们一起共勉努力。

孩子的情感不容忽视 篇10

那么,是什么导致二者大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右边的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疾病或者可怕的事故?答案是NO~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对待他们的方式。左边的孩子有一位很疼爱她的妈妈,对她的任何言行都予以温柔回应。而右边的孩子则经常被自己的母亲忽视和虐待。

神经学家解释称,右边的大脑容量明显少了很大一块,这缺失的区域会使得孩子不可能拥有一些能力。与左边的孩子相比,右边的孩子在成年时将没那么聪明,缺乏同情心,更有可能沉迷于毒品和参与暴力犯罪。同时,右边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事业,并面临精神疾病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阿伦·斯霍勒 (Allan Schore) 教授曾调查了无数科学文献,据他发现,婴儿大脑发育和母亲的行为有关。

他强调道,大脑细胞的生长是“婴儿和主要看护者 (通常是母亲) 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婴儿大脑的发展确实需要母亲和婴儿之间的良性互动,脑回路的发展也取决于它。先天和后天是分不开的:一个婴儿的基因将会深刻受到其被对待方式的影响。如果婴儿在生命的头两年没有被好好对待,那么负责大脑功能各个方面———包括智商的基因,都无法起到作用,甚至不会存在。

人类80%的大脑细胞是在出生后的头两年中形成的。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差错,那么将对大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可以说,婴儿在2岁前是否拥有足够的爱,将决定其成年后的大脑功能是否齐全。孩子被忽视和虐待地越严重,其大脑损失就越大。

孩子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 篇11

身体健康权

案例:今年4月初,某小学4年级学生彬彬下课时去校门外买烤地瓜吃,结果上课迟到了3分钟。班主任齐老师当着全班学生面严厉批评了彬彬,并让彬彬在操场罚站10分钟。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彬彬很快出现眼神发直、表情呆滞等症状,后经医院确诊为轻度精神分裂症。

维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既有对教师、职工的教育管理责任,更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与义务。教师体罚学生致人损害的行为发生在执行教学职务中,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本案中彬彬所在的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

不得危害

人格尊严权

案例:某小学五年级的豪豪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一天,豪豪上课又做小动作了,老师生气地“教训”豪豪:“你这孩子总是死性不改,我看你简直无可救药了。你看班上哪个同学像你这样成绩一塌糊涂,还老捣乱呢?……”由于豪豪是个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常常遭到老师这样的“说教”,他慢慢变得异常紧张、恐惧和暴躁,甚至想自杀。家长带豪豪去看医生,医生确诊豪豪患上“儿童情绪障碍”。

维权:这是侮辱、伤害学生情感的行为,其伤害性、危害性比暴力行为更隐蔽、更不容易被人揭晓。一些老师常常对所谓的“问题学生”使用“笨蛋”、“傻瓜”等粗俗的语言,甚至恶言秽语,破口大骂等就即属于这类现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法损害学生名誉。教师粗暴的态度,尖刻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的伤害表面上是潜在无形的,但后果非常严重,对此家长决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理。家长可以通过学校领导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教师给孩子赔礼道歉,情节严重的,可通过公安机关依法要求对该教师进行行政处罚。

不得危害

个人隐私权

案例:14岁的吴珊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一次课后,班主任刘老师当着部分同学的面翻吴珊书包,翻出一封吴珊写给某男同学的信,看过内容后,当众严厉批评吴珊不自重。吴珊以刘老师侵犯自己隐私权为由诉至法院。最终,法庭认定刘老师侵害了吴珊的隐私权,判决刘老师向吴珊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金。

维权:隐私是自然人拥有的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个人生活信息和个人资料,属于人格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本案中,刘老师当众翻阅吴珊信件并披露信件内容,已经侵犯了吴珊的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通常应承担3方面的侵权责任:一是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二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三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不得危害

平等入学权

案例:今年初,7岁的玲玲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市,并在当地派出所办理了暂住证。近日,玲玲的母亲到附近某小学咨询入学手续时,学校告知她需交纳异地生入学费5000元。打工在外,5000元不是个小数,玲玲的母亲无奈只好将女儿送回农村老家上学。

维权:《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第21条规定: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依据上述规定,如果玲玲的父母所办理的暂住证是在该小学辖区内,那么学校就应“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如果额外收取异地生入学费,则属于乱收费的违法行为。玲玲的母亲可将上述规定向学校说明,若不被接受,可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不得危害

自主选择监护人权

案例:萌萌12岁那年,父母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很顺利,可在萌萌跟谁一起生活问题上,父母都主张抚养权,谁也不肯让步,让萌萌很是烦恼。

维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可见,萌萌虽然是年仅12岁的儿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与谁一起生活,当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应充分尊重萌萌自己的决定。

上一篇:基础性工程常见问题下一篇:“互联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