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2024-10-14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通用9篇)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1

近日, 大唐创新港—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正式启动, 这标志大唐电信正在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 打造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文资办、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大唐创新港—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是基于大唐电信旗下新华瑞德现有数字文化及民生信息服务云平台产业基础, 充分整合政府、资本方、合作伙伴等各方优势资源, 构建一个面向行业机构、中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打造一个集可共享的云服务基础资源、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园区及产业扶持政策为一体的基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将为有资源优势的行业服务机构、传统服务型企业以及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 已相继推出面向教育行业的“教育通云平台”、“教育行业即时通信系统IME”等项目, 在业内已获得高度认可, 并且在面向金融、文娱、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也已开始推广。

探索移动互联网新模式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公司副总裁陈山枝在发言时表示, 希望通过大唐创新港——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进一步探索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 打造产业生态圈, 共同挖掘发展空间, 增强大唐电信品牌在未来市场中影响力, 实现产业创新, 行业融合。

“一体两翼三阶段”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曹斌在发言时表示, 通过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大唐电信以开放兼容、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和产品形态, 构建垂直行业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打造移动互联网商业生态环境。

未来, 大唐创新港——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将采用“一体两翼三阶段”的发展模式, 以新华瑞德数字内容云服务平台为主体, 以投融资服务和实体园区服务为两翼, 重点孵化资源型垂直行业移动互联网应用项目, 通过“规模化、集群化、开放化”三个阶段, 打造可协同的垂直行业移动互联网产业群。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业内领先的信息通讯技术高科技骨干企业, 大唐电信紧抓市场机遇, 应势而为调整产业结构, 借助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与应用、终端设计的竞争优势, 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商业模式, 打造平台运营、解决方案和产品一体化布局, 通过其终端、芯片、软件等产业协作, 实现了“终端+平台构架+技术支撑+运营服务”的完整移动互联网产业布局。同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化服务战略, 大唐电信通过开放兼容、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和产品形态, 构建了垂直行业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打造了移动互联网商业生态环境。

在启动仪式上, 大唐电信与多家基金公司签约成立了投资联盟, 并与IME艾米科技、妇幼保健网盟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大唐创新港—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合作伙伴签约。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2

经过里讲述的创业起步过程,几个月之后不少团队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有着不错的增长。但很多团队往往就卡在发展期这里,而你的产品一旦验证效果比较好,竞争对手往往也会风起云涌。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个比较难一概而论,我分几个方面讲一讲。

团队

很多早期团队,往往过于注重做事和产品,忘了发展团队,尤其是和创始人能力互补的核心人员。我们最近收到的助跑计划申请里,很多草根团队,产品做得很大了,还是那几杆枪,尤其核心成员就创始人那一两个,和其他的人能力差距非常大,这样的团队会很快被赶超。要知道发展期的比拼就是团队,说难听点,项目没了,团队在,并且强,就还有机会,项目在,团队没了,也完了。所以创始人要有胸怀。在发展期要把一半以上的时间要花在核心人员招募和团队能力发展上,这是第一优先级,不要一发生什么状况,就把这个排到后面去了。这个阶段,就要开始学习找到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事上,而不是自己都扑上去。

在早期十个人以下时,人贵精不贵多,雇人反而要挑剔,宁可2个人干3个人的活,不要3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这不是为了省钱。

早期开发,做一个东西的人越少,效率越高,沟通成本低,更容易统一思想。

早期的每个人员,每一个都是希望以后能成长为团队领导骨干的人员,雇两个人比雇三个人,你可以给更高的工资股份雇更好的人。

做更多的工作,可以让每个人成长的更快,人员更精简,创始人可以对每个人有更多培养。

创业公司都要有一股气,朝九晚五,往往会不利于公司精神文化形成,那种激情气势。

产品开发的递次扩张

产品新特性的开发演进要遵循递次演进的原则,新开发可以是同一功能或产品扩展/移植到更多用户群/平台,或者向现有用户群挖掘拓展新的需求或功能。不要一次性的开发全新的功能去面向全新的用户群,这样一次跨越太大,失败率非常高,消耗时间/资源也很大。

总体上演进要以核心功能或核心用户为基础,向外围用户和外围功能有节奏的递次扩张,比如按着用户/平台扩展->功能拓展->用户/平台扩展->功能拓展->这样的步骤逐步演进。

在开发新特性的时候,要有60%以上的资源还是集中于原有核心需求和用户群的继续开发以巩固优势。新特性开发也要按我第一集里的原则,同时只做 1,2个,敏捷开发验证,1-2周验证一个新功能,快速决定放弃/增加资源,而不要花5、6个月同时开发10个功能。最近收到的助跑计划项目里动辄就有要做平台的,往往计划把盘子铺得很大,这样的项目我们都建议能找到好的切入点,扎实的开始。我们之所以设定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应用为此次助跑的主题,除了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势头、项目在三个月内产品原型的可完成性、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因素之外,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考虑,

推广

渠道、媒体、市场、商务合作、口碑设计、产品机制设计都是广义推广的一部分。下面是推广的基本原则,但往往会被忽略:

1 明确推广的真正的目的。这点经常会搞错,比如明明是想要活跃注册用户的,结果搞了一大堆PV。所以明确目的是第一重要的。你想要的是用户,还是流量,还是数据?是验证产品使用规模,分析目标人群,还是其他有效度?

2. 推广前建立符合你的目的跟踪系统、antispam和效果衡量指标。

3 选择渠道时不是看渠道总流量有多大,而是看这个渠道有效用户有多少,和你的目标用户群的重合度。追求总量忽视有效是早期公司常犯的错误。

4 反过来说,如过要找到真正有效便宜的渠道,就要深入研究你的目标用户的习惯,比如他们是谁,在哪里上网,用什么软件,去什么网站,生活习惯是什么等等;

5 任何推广,哪怕是“免费”的推广,类似SEO、媒体、交换、独占合作,都是有成本的。最少也要消耗团队尤其是创始人的时间和人脉,甚至产品体验,合作限制等等。有时候免费的反而是最贵的。选择的时候要把所有的方式放在一起比较衡量。

6 如果做大规模付费推广,最好等有收入以后,推广流量能把推广费赚回来。

7 每新增一个渠道,要先免费或小额测试效果,算清转化率和ROI后再正式投放。

8 选择渠道要和你现在的产品成熟度和需要的规模匹配,最好的渠道不见得要在早期就使用。

建立壁垒

早期的用户需求一旦确认,有了不错的增长之后,就一定要考虑如何建立壁垒和竞争优势。可以建立壁垒的地方有:

1.团队人力优势

2.产品功能优势

3.核心技术优势

4.内容优势

5.资源优势

6.渠道优势

7.口碑品牌优势

8.商务运营优势

9.用户优势:用户数,关系网络,或数据

10.生态系统优势

要分析所有潜在对手的优势和位置,对比自己的团队,用户群,资源和产品,来确立我们适合去在那里集中资源,建立壁垒。

当然人人都想要9和10. 但早期团队往往只能从1、2、3、4起步,向5、6、7、8发展,最后到达9和10。一般早期团队最少要达到的是,产品在功能和技术上比竞争对手快4-6个月,团队能力上比对手强。

建立壁垒往往可以和用户需求和技术结合,从没有壁垒的地方创造出壁垒。比如迅雷,我当时为什么投资迅雷,在迅雷之前,下载软件除了品牌是没有壁垒的。你用网络蚂蚁,切换到flashget没有区别。迅雷的p2sp创建了第一个壁垒,同样下一个网页上的文件,用户群大的下载软件就是下比用户群少的快,这样,就算有一个新软件比迅雷好,只要他的用户群比迅雷小,他就比迅雷下载慢,就发展不起来。生生为下载软件建立了用户数壁垒。 Gougou从下载扩展到了资源获取的领域,创建了技术和内容的壁垒,让flashget很久都赶不上,当然后期还有商务运营的壁垒等等。

本来还想写早期团队最容易犯的错误,战略决策,团队建设,没想到光这个就写了这么多,没有时间了,其他内容就放到下几集吧。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移动互联网将带来下一个机会。到2020年, 移动互联网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3.9万亿美元, 带动就业2870万人。移动互联网仍然是信息通信产业最重要的驱动力和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领域。

从2007年以来, 全球最大的创新浪潮来自移动互联网, 这个浪潮中, 中国抓住了这个机遇, 在终端应用和网络技术, 以及芯片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 形成了几千亿的市场, 过去8年, 中国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当前, 传统互联网行业规模化的创业机会很少, 应用和服务层面还有面临机会。所有产业在未来十年都将互联网化, 没有人再讨论互联网产业, 在未来十年, 非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是竞争关键, 核心的融合点是数据。在融合的过程中, 应当敬畏非互联网产业。

DT大数据带来的增量与变量, 将成为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未来十年, 整个互联网将从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时代向DT (Data Technology) 时代演进, 企业需要研究如何让数据驱动业务, 让数据变成业务。伴随DT演进, 过去集中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浪潮将会扩散到全社会三百六十行, DT时代是创业创新最好的时代。

凤凰网总裁兼一点资讯CEO李亚:兴趣引擎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从门户到搜索再到个性化推荐, 到社交化阅读, 其中一个特征就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个人化, 入口越来越变得更加个人化。兴趣引擎是正在兴起的个人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及入口。兴趣引擎有机融合了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基础上的一个新的颠覆性技术和产品理念。未来一点资讯将充分发挥技术的可拓展性, 进而打造作为社交的入口、电商的入口和服务的入口。

携程高级副总裁李小平:旅游经济——从OTA到MTA。携程15年来专注旅行业务, 只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从呼叫中心、PC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 将不同时代的技术运用到产品中。携程的在线旅游份额已经超出了50%的市场, 关于度假的份额, 2014年已经达到31%。

除了移动方面的投入, 携程还在智能、信息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携程花了大量的精力改善信号, 从呼叫中心到web到OTA到MTA, 再到平台战略, 充分利用IT技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张云勇:互联网背景下联通的转型。从云计算的市场趋势来看,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 都一致认为整个市场空间都非常巨大。而且它的年复合增长率依然非常迅猛。因此, 无论是互联网的需求还是运营商以及跨国公司和本土的公司都纷纷进入到这么一个行业。

“互联网+”背景下联通的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说起, 一是“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宏观的形势;二是中国联通自主研发整个情况;三是中国联通的愿景, 助力“互联网+”。

中钢网创始人姚红超:互联网+助推传统产业突破钢铁行业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困境, 现在钢铁的价格达到了二十年最低价, 但是物价飞涨。现在进入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中钢打造一个全行业生态和应用的电子商务平台。

未来3-5年, 中国钢铁电商, 包括其他的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做到五家百亿级市值企业, 会有一到两家千亿级上市公司, 兼并重组, 包括整合, 包括淘汰, 不可能一两百家企业在这个行业生存。

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林楚方:信息推荐的机遇、挑战和未来。目前整个的移动资讯客户端的DAU大概是1.2亿规模, 未来可以达到两亿。今日头条每天正为2500万日活跃用户提供资讯的服务, 未来将占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移动咪咕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鹏:动漫产业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2014年比2013年增长14.8%, 产业已形成一个井喷态势。这个环境下, 版权非常重要, 而咪咕动漫在版权保护方面主要从五方面入手: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运营推广、电子商务以及资本运作。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4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德生,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王留平,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副总经理陆翔,中国联通南京市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施巍巍等领导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龙虎网是由省市宣传部主管、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江苏省属重点新闻网站,也是南京市唯一的重点新闻网站,为市民提供了信息量最大的新闻发布平台、最贴近南京市民的社区互动平台和最融入南京民生的生活资讯平台。龙虎网日均访问者数达60万,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南京市第一门户网站。南京联通承担中国联通在南京地区的电信建设和业务发展,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宗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益,迅速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努力为社会提供综合、便利、有特色的电信服务,为推进南京实现两个率先、建立和谐社会和加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龙虎网一直致力于移动阅读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拓展,近年来,与电信运营商进行过多次成功合作:2006年创办了江苏地区第一家手机报,为手机用户提供“第一时间、无线阅读、图文并茂、超大容量”的贴身资讯,目前拥有订户35万,雄居全省第一,名列全国前十。随着3G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龙虎网也在这一新兴领域开展了有益尝试,致力于开拓移动新媒体的项目产品。南京联通为满足本地用户日益增长的阅读和体验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产品服务,也需要与龙虎网这样的地方互联网门户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更好的开展增值服务,为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龙虎网与南京联通双方将运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投入、联合打造南京3G互联网综合服务门户 “移动龙虎·无线南京”,该手机门户将集新闻资讯、生活服务、影视娱乐、游戏互动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南京手机用户“一网在手、玩转南京”的掌上综合平台。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搭建南京首家“全媒体移动采编传播平台”,开创3G时代下的“网络+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出版物”的立体化新闻报道模式,实现记者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向受众全方位、即时性的传播,并通过共同投入、联合包装一支全媒体龙虎网市民记者队伍等创新举措,推动南京传媒业的新一轮变革,为网友用户带来更为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5

主持人陈金桥:云计算这个话题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未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各位专家的理解, 对社会公众而言,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移动互联已经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钱岭: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带给大家的是非常便捷的生活, 中国移动的口号是“移动改变生活”, 云计算是我们的重要方向, 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赵方:我是一名高校教师, 移动互联网给我的学生带来创新的机会。传统的互联网主要集中在服务器端, 移动互联网则向终端转移, 给大学生带来外部开发的机会。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的学生今年拿到了三项奖, 一个是微软的创新杯, 另外是英特尔的创新杯, 都和移动互联网有关。四个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可以用半年到一年时间, 利用各种各样的终端开发出非常绚的应用。

文楷:移动互联网每个人永远在线, 还会向行业、企业蔓延。

郭鑫:我觉得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自己熟悉的社区, 可以在接入时看到自己的用户关系, 对这个领域会非常熟悉。它还有自己的个性化服务, 比如好友跟他说什么样的服务比较好, 哪家饭比较好吃。这样的概念会让人觉得不仅仅是一个手机, 而是生活。

郭志斌:云计算最大的价值是共享。为什么说是共享呢?举一个例子, 上海联通营业厅每天7点关店了, 营业厅服务器不需要再使用了。一个公司上门找到上海联通的相关部门, 想租用这些机器做游戏渲染, 分时复用这些资源。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 实现了资源分时复用, 最大的价值在于资源共享。

陆军: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司, 云计算执行起来比较酷。

陈金桥:互联网基本上已经是无处不在的网络, 未来还有无穷大的可能性。现在,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介入做操作系统, 运营商、设备商不敢落后, 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云计算也是狼烟四起, 不同类型的企业也争相进入这一领域。从全国的角度观察, 哪些类型企业比较占优势?设备厂商、软件企业、电信网络运营商还是其他的机构?领先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

赵方:我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是做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的开发门槛非常非常高。不仅包括底层驱动, 还包括整个调度以及体系架构等, 技术非常复杂, 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积累不多。现在的智能手机最大的不同就是操作系统, 各个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特色。i OS让用户有非常强的黏着度, 安卓系统让开发者上手非常容易, 当然Window的操作系统也不是不好。更关键的应该在应用。什么核心能有大剂量的应用?是互联网厂商?移动运营商?可能互联网厂商反而更好些, 因为他的思维是互联网模式的。互联网模式包括交互、随意、开放, 是非常容易接入的。电信网过多强调整个流程的连通性, 在生产链上不能全部拿到, 反而不灵活。我觉得应用还是最关键的,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就是创新, 因为跟传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关注二:怎么看待热火朝天的云端产业

陈金桥:刚才联通专家提到云终端概念, 现在已经有具体产品。云终端的用户体验、网络的连接和支撑能力、云应用都很重要。云端, 端在用户手上;云海, 海在另一端。各个厂商都有机会到海里表现自己。从运营商的角度观察, 目前云端生成原因是什么?怎么去看待?为什么大家把很多精力都放到云端产业上?

钱岭:产业链分工因为云计算的出现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运营商没有办法把所有的用户笼络到移动通信网里。移动互联网上的更多用户会使用一些业务, 从而产生一些运营机会, 但这些机会很多集中在互联网企业手里。一些终端企业, 像苹果、小米也在干这些事。为什么叫云手机?是炒作的概念, 就像安卓、苹果等新的时尚名词有一定冲击力, 所以云手机。云手机的出现是为了运营, 通过手机里植入一些应用, 把用户行为, 特别是上网行为、互动行为等数据抓在一起, 这些东西的黏性大于移动运营商通过语音和短信吸引用户的能力。所以, 运营商也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争做智能管道。但是智能管道并不完全是通讯网, 范围很广泛。云计算平台也是智能管道, 因为它完成了用户应用到后端数据的连接。宏观管道也是管道系统, 运营商也是大有所为。但无论如何协调配合, 最后受益的还是用户。

文楷:从云计算这个角度来讲, 华为是一个聚焦平台, 提供这个平台跟合作方一起服务, 平台从i OS层面通过虚拟化来提供虚拟资源池服务, 为移动互联网提供弹性的资源出租。移动互联网也是资源变化的市场, 我们一方面降低创业门槛, 另外也满足它的动态需要。另外, 我们也提供一些通用的、成熟的计算能力。对于编解码处理、基因计算等,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计算模式。华为平台做的, 应用于不同行业产品的模式, 可以为众多行业服务。同时, 这些能力也可以开放给互联网应用, 毕竟能力开放得多, 互联网应用才能呈现出多样化局面。当然, 存储方面不仅仅提供像上海电信的匿名存储这样的存储产品, 还开放给第三方的互联网应用来使用, 通过面向对象的接口, 聚焦在这种平台上。

郭志斌:我也从个人角度来看, 因为我觉得这个方面已经有很成熟的东西, 尤其是北京公司分管产品的王总, 他更有发言权。为什么大家现在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都在互相渗透?现在的产业, 边界越来越不清晰, 华为这样的设备提供商也在做终端工作, 我们也在做终端、开发应用, 这是相互渗透。为什么要做渗透?其核心就是汇聚用户。大家知道新浪微博是最好的, 因为新浪是最早的, 用户的汇聚决定了强者恒强, 大者越做越大。模糊的产业链环境下, 现在要做的是用户的工作, 运营商为什么要做?电信、联通、移动在管道层面争夺用户, 现在升级到应用层面, 其他的层面也在做用户会聚, 谁掌控了用户谁就掌控了未来。

陈金桥:提一点个性问题, 你们公司创业, 目前感觉到比较得意的是什么?

陆军:后台服务器。我们认为到了用户手上, 他们也不会理解什么叫云终端。我讲一个苹果案例。一些经济学家、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的都在讲苹果, 为什么大家都关注苹果?苹果最关键的是渗透, 粉丝都去排队。安卓也是一个补充, 因为安卓最便宜的才一千多。我们做终端应用的程序, 万事万物包括一些色彩通过一些特定的编码程序可以读取出来。说得简单一点, 大家看到的1号店商品, 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处理。我们公司最大的理想是从用户体验角度, 因为从人类研究生理学的医学专家来说, 一生当中信息70%来自眼睛, 一般人一生中接触的信息多是从眼睛得到。而手机最大的功能, 从运营商角度来说, 以前是听、说, 发挥了嘴巴的功能, 然后眼睛可以看到。但是手机有一个很大的契机, 就是摄像头。摄像头的功能就是拍照片, 看到好朋友分享一下, 通过短信、微博。但是摄像头通过读取万世万物, 可以通过特定的软件把数据分析出来。当用户对同一个图片感兴趣的时候, 就在社交领域发挥了作用, 包括支付领域, 我相信这个功能一定会让年轻人感兴趣。

关注三: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的影响和发展如何

陈金桥:玩酷的主角乔布斯已经去世了, 但是行为还在继续。今天香港排队买i Phone4S的也非常多。云计算主要在企业级市场, 所谓的大众消费市场方面, 还处于概念阶段、培育期。从大的商业化、社会化角度来说, 各位分别评价一下, 今天我们从新技术、新平台、新商业模式的改变来看,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分别打多少分?也许设备厂商、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和一线开发厂商大家角度不同, 大家给一个总体印象。

钱岭:移动互联我觉得打3分。现在才3G, 就这个水平, 2G就是2分, 2.5G就是2.5分。云计算高得多, 可以打到5分以上, 6、7分的水平。因为无法预计未来的新的应用。

赵方:我同意这位先生的说法移动互联网打3分。3G为什么打3分?因为我觉得移动互联网最核心的, 目前状况是互联网往手机上搬, 手机的特色是基于位置服务没有挖掘, 这块还有未来非常大的市场。而云我觉得, 也不能打那么高, 因为我觉得云本身是移动互联有很多将来的, 首先智能感知各种应用, 有了以后才有会聚、存储, 整体性能协调、提供信息终端的要求, 我也打2.5分。

郭志斌:移动互联还是6分。移动互联网现在差不多了, 最初的阶段过去了, 现在游戏、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用的人比较多。云计算5分吧。云计算面向公众、面向中小企业市场, 安全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整体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做出规范, 首先从服务质量、安全、可靠性定义一下应该提供怎么样的服务, 将来可以让用户定义方便选择。

文楷:我对移动互联网的评价是5分, 它已经渡过了20%的快速发展拐点。另外从新浪微博的手机上网用户看, 只占50%的微博用户用移动互联网, 所以大概得5分。

对于云计算, 2分不到。因为它还属于各家运营商、运营平台处于努力的阶段, 还需要进行市场教育。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才能达到移动互联网的热度。

郭鑫:作为使用者, 我给移动互联网打6分。为什么打这么高呢?因为我觉得一些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超出自己的想象。我在一个朋友家作客时, 看到微信的功能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云计算给5分。为什么给5分呢?因为云计算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内部, 一个是内部支撑应用。内部系统应用上问题不太大, 一部分已经成熟, 并且数据库技术对现有的技术替代是非常好的, 非常成熟。但公众服务只有3分, 因为现在政策法规, 包括技术都达不到公众完全放心的程度。

陆军:大家已经认为云计算是一个方向, 但是还需要更多普及, 所以分数不高。移动互联网可以6到7分, 因为问一个15到20岁的孩子, 他都认为智能手机都是必需品, 这代表一个潮流。

武锁宁:首先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计算方式的革命, 计算机是中心在计算, 周围是傻瓜。到了互联网时代, 智能向周边分布, 中心傻瓜化, 解放了应用, 所以网上内容越来越多。现在云话题提出要分布式计算, 因为网上内容在爆炸式增长。如果用原来的简单个人互联网方式承载的话, 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内容爆炸已经超过了摩尔定理, 扩容方式、粗放方式进行内容承载和计算已经不现实了, 而且不经济。信息化如果走到遍地都是服务器, 节能的同时可能变成耗能大户, 所以需要对网络能量计算方式进行变革, 在它最需要计算的地方计算, 这就是云计算驱动的根本动力。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和互联网优化结合的产物, 把所有信息交流全部吸收了进来, 而且又增加了许多原来互联网空间不能做的东西。美国智能终端投入使用五年来, 网上数据流量增长了50倍。日本3G发展了十年, 到去年十月份的半年时间内又翻了一番。未来三年, 日本在前十年的基础上还会有30倍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流量的激增会对计算能力提出迫切要求。另外, 移动带宽有限, 频率是个瓶颈。这么多应用、功能要在上面承载, 移动互联网对云计算的需求最为迫切, 不管是做各种软件, 还是做内容承载、集散。所以云计算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是推进的必然要求, 而移动互联网将是这个领域当中最前沿、最迫切的。中国数据流今年上半年呈现翻番增长态势, 我预计两年之内, 将会有五到十倍的需求增长。这样翻番的增长, 九十年代初在移动电话的时代出现过, 九十年代中后期在互联网产业出现过, 在2003年短信业务中出现过。而对于云计算的成长, 我们应该给予更乐观的估计。云计算部署需要一个过程, 这是两种技术的磨合, 但是前景非常广阔。

以协同创新占据移动互联网制高点 篇6

在本届移动互联网大会上,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告诉与会者:“2011年以来, 我们欣逢两个历史性演变的交汇点。一是ICT产业向移动信息化、管道智能化、计算泛在化发展, 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占据战略性的重要地位。二是在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下, ‘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 与此同时,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

打造合作式无线接入网C-RAN

长久以来, 作为专注于计算创新领域的厂商, 英特尔一直在为整个互联网,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最为坚实的基础架构支撑, 其中包括硬件、软件及其支持服务, 以给业界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开发、运营环境。在此基础之上, 近年来英特尔积极推动与中国移动展开全面合作。在协同创新方面, 英特尔推出合作式无线接入网C-RAN, 并实现了LTE算法在英特尔架构上的研究与优化。

对此, 方之熙表示, 在英特尔架构上的软件实现, 性能可比专用硬件。一方面, 英特尔为C-RAN基站集中化和负载动态处理提供关键技术;另一方面, 为开发和提供英特尔架构的LTE基站参考设计, 以推动业界C-RAN的开发和推广。

根据英特尔“互联计算”的战略愿景, 英特尔架构将为所有设备提供计算支持, 以构建通用的硬件、软件和生态系统解决方案, 使跨设备的计算无缝协同, 实现一致的用户体验。

“客户端自适应”为云计算愿景

方之熙表示, 英特尔高度认同中国移动在物联业务方面的战略眼光, 并积极支持。

“在物联网领域, 我们的研究方向是超大规模物联网与海量数据云计算。今后英特尔将致力于从事物联网的中长期研究, 搭建跨行业的、通用性较强的物联网软硬件技术平台, 以及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方之熙讲述到。

在技术战略方面, 一方面, 英特尔将与产业伙伴和自有的产品及业务部门建立密切合作, 在示范应用推进、技术产业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所有突破;另一方面, 还将致力于开发分布式超大规模物联网IA云计算软硬件平台, 以支持对物联网海量数据的管理、支持、分析与服务。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智能设备

1 概述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远程教育的内容经历了窄带网环境下的单一文字格式阶段、宽带网普及初期的以音视频为主的单一多媒体格式阶段、到宽带网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聚合语音、视频、演示文稿、文字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再到今天3G、4G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电子阅读内容的分发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便捷程度,人们日渐养成的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随时随地进行电子阅读的习惯。我们在感叹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在思考作为百年大计之本的教育事业,该怎么调整自身的步伐,跟上这个瞬息万变的发展时代。

毋庸置疑的是,移动互联网中信息的传播、分发已是空前的便捷,这为远程教育内容的传播做了示范性的预演。高速的移动网络又为信息载量大的多媒体内容的传输创造了基础条件,从内容的分发、传输到最终的内容消费,已彻底消除了之前曾经遏制远程教育的技术瓶颈,使得我们能开始集中精力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

2 目前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通过考察市场上存在的远程教育产品,我们的发现有:

1)娱乐性的内容仍占主体,市场极度缺乏合适的远程教育内容。

大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地铁上、公交车上有低头看手机的习惯,这也被戏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们不是在滑动手指看网络小说,就是耳朵里塞上耳机看电影或连续剧。在他们消磨无聊时间的同时,我们也曾发现莘莘学子手捧厚厚的复习资料,紧张地喃喃默背。智能设备似乎只是一个闲暇时才会看看的“娱乐工具”,这些现象其实提醒我们,远程教育的内容还极度匮乏,学生们仍依赖纸质教育内容。举个例子来说,笔者甚少看到学生们利用智能手机来学习英语,但手机作为具备文字展示、媒体播放等功能的集合体有着先天性成为教育终端的优势,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初、高中同步英语教育内容出现在移动设备上,学生们动动手指就可以听到标准的课文人声回放,或录音复读,或阅读背诵,该是一种多么高效的学习方式。

2)重视幼儿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交互性,却忽略了更高年龄学生需求。

我们可以在App Store中发现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幼儿教育产品。家长们通过下载一个教育App,就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以游戏形式呈现的、备受孩子喜欢的教育内容。孩子动动手指,通过完成一些画线、排序、填空等游戏,就可以短时间快速掌握几个拼音或英语单词,可谓深度挖掘了孩子的学习乐趣,值得肯定。但继续搜索,面向更高学龄学生的此类交互式学习内容却鲜有发现。取而代之的是简单地以图片展示的数学题解题过程等,或大段枯燥文字构成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的互动性设计严重不足。

3)缺乏系统性的内容规划,在强调内容创新时容易陷入混乱的内容布局。

通过调研了几个教学软件案例,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少内容提供者在强调内容创新的同时,忽略了教育内容的路径特性,即平行、散乱的内容大量出现,各展示单元缺乏逻辑上的顺序,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结合上面的发现,我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目前存在的教育内容缺口,我们认为是一次重大的机遇。远程教育显然滞后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程度,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创造出新一代的适合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在移动智能设备上展示的教育内容呢?

3 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技术角度出发,我们产生了构建新型教育内容的新思路:

首先,内容的结构定义至关重要。我们应系统性地对教育内容的元素类型作出定义,比如确定设备所支持的MIME类型,以描述性文件的方式(如XML)对一项教育内容进行构造,以顺序或交叠的方式对内容的时序进行规划,建立适合智能设备特性的媒体内容描述文件;对内容各项媒体格式定义应充分考虑到移动设备的限制,选择编码效率高的编码器对视频内容进行编码,可在获得高质量内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缩减网络流量消耗;考虑实施内容的有效压缩、打包、并嵌入DRM标志,提高内容分发包的传输效率并保护内容的数字版权。

其次,我们应借助于现有的主流构建富媒体应用的开发方式,在规划内容格式中引入交互代码,比如HTML5/Java Script代码块,定义事件接口及服务端访问规范,初步实现具有统一定义的交互代码植入规范。交互式内容注入在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性及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将逻辑从展示型内容中分离并脚本化可以提高内容维护的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我们在新内容的设置上是极强调交互性的,为了实现高交互式内容,会开创新的媒体格式,即一种融合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交互式脚本的新型媒体,对该文件的格式及流式加载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最后,我们应充分利用设备端的特性,扩展交互式教学内容服务。例如利用设备的GPS模块,采集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利用设备的语音输入功能,开发语音交互式的内容;利用设备的视频捕获功能,开发视频交互式的内容;利用移动设备这一先天性的“社区化工具”驱动内容的社区化,借助社区化的传播效应和互动功能使难题的解决达到史无前例的便捷等等,使教育内容在如此完备的技术基础上产生革命性的进步。

从产品角度出发,我们应充分调研现有教学过程,对有远程教育需求的教学活动进行产品化的推动。在学校、学区或更高一级范围组织教师进行学术沟通,分享教学内容设置上的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对内容进行精品设计;突破原有教学内容设置的定式思维,让内容“动”起来,完成从“平面媒体”到“富媒体”的转变;教育内容设计的过程应聚集熟悉互联网、熟悉互动体验设计的相关人才,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做内容,以“移动”的思维来做内容,他们像一座桥梁,将经验丰富的教师群体和移动设备的用户连接起来,我们应重视这个角色。

从运营角度出发,如何把这些创新的教育内容推广出去,如何引导用户来尝试新内容并逐渐改变他们的使用习惯等问题,成了我们新的挑战。我们通过充分调研远程教育市场,并结合移动互联网大环境的媒体特性,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来循序渐进地开展运营活动:

首先,我们应重视现有远程教育渠道所积累到的用户资源,并尊重他们的使用习惯,采取从线下到线上(逆向O2O模式,Offline to Online)的方式来把传统的离线浏览视频课件的用户通过奖励、免费体验等手段吸引到我们的平台里来。我们可以提供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来快速地导入老用户,并用赠送积分和内容的方式对用户进行鼓励。

其次,重视主流的应用商城,包括Apple的App Store,Google的Google Play Store,以及国内占主流的安卓市场、应用汇、小米应用商城等App分发渠道,把我们的教育终端软件放在移动互联网用户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样能够方便有教育需求的用户在市场内搜索找到我们的产品。在应用市场的产品宣传应凸现我们新型教育内容的特性,包括一目了然的图片及详实且简洁的文字说明;我们应制作新内容为主体的视频演示片断,上传到主流的视频分享平台如优酷土豆、国外的You Tube等;与现有的App信息类网站如91手机助手、搞趣网等进行合作来推广我们的终端软件。

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社区来推广我们的内容和产品。比如说,鼓励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教育内容的链接,新用户可以点击链接来快速体验我们的新型交互式教育内容,鼓励分享并赠送积分,确保有潜在教育需求的用户得到实质的收获;在我们的教育终端软件中设置“一键分享”的功能,并提供激励措施来促进用户对我们的内容去做社区化传播;我们应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并开发完备的公众平台服务,利于用户方便地进行内容体验及学习偏好设置,并通过公众平台打造一个与用户交流的渠道。

通过技术、产品及运营的思考使我们能够多方位地审视基于创新内容的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优势、产品特性、目标用户群体及所需的资源等各个因素,充分的准备和调查研究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可控因素,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

4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粗浅构想。以移动互联网的新思维构建新型的远程教育内容,将会显著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度,从而极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高度的互动性、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精彩的富媒体展示将使远程教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承载新内容的教育平台,我们从技术、产品、运营三个视角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到了进行新型教育平台的所需技术、产品特点及推广方式。

本文谨望抛砖引玉,寄望广大重视互联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共享思路,广泛交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找到远程教育内容设置的新方向,并且借助国家对互联网+教育的扶持机会,创建一个革命性的、可运营的新一代远程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吕佳.浅析移动互联网发展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182-182.

[2]董文琪.移动互联网对参与式教学的双重效应分析[J].江苏高教,2014(5):81-83.

[3]郭进明.关注移动互联网关注移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11(6):50-50.

[4]陶祥亚,杨成,胡建华.基于UCWEB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0(6):70-74.

[5]郑洁琼,陈泽宇,王敏娟,等.3G网络下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59-162.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8

eoe的华丽转型

eoe CEO靳岩首先宣布了eoe的两点转变:一, 作为国内领军的Android开发团队, eoe即将开放eoe开发者服务平台, 即eoe SDK。eoe SDK作为eoe长期与开发者关系紧密且最了解其所需要而开发出来的功能产品, 集成了各种有利于开发者进行产品开发的工具, 后台统计、产品分析等等, 帮助开发者更了解自己的应用, 找到自己应用的优劣势不足之处, 从而对应用进行升级改造, 创造出更适应市场、让大众喜欢的应用软件;二, 宣布eoeandroid开发者社区转型为中国Android开发者门户。靳岩表示, 此次转型,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开发者, 此举对业内来说意义重大, 同样更紧密地连结各个厂商, 峰会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产业, 每一个亮点环节都吸引了众多的开发者和风投。

此次eoe征集筛选出了多个优秀应用并在会上进行演示, 而多家风投和天使投资人也在圆桌会议环节中深度探讨了目前正在寻找投资的项目类型, 以及在未来几年内, 开发者应当如何从市场角度去做产品和开发应用。除此之外, 多家硬件厂商、广告平台商也根据行业内问题发表演讲, 探讨如何打造未来移动互联网生态圈。

开放合作迎接挑战

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篇9

1 中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的现状

当前, 中国的政府域名总数至少已达七万个以上, 县级以上政府的门户网站拥有率平均达到85%以上, 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的政府网站体系。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 让企事业单位和老百姓享受到了高效快捷的公共服务, 使政务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已成为连接政府与老百姓的重要交流渠道。但在实际应用上, 无论是用户数还是运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差强人意。据统计, 近30%的网民绝少或者从来没有访问过政府网站, 有45%的网民每月或少于每月访问一次, 只有7%的网民每天都访问。考虑到公务员因工作的原因需要每天上网, 则政府网站的用户比例恐怕更低。由此看出, 政府网站面临着点击率很低、长时间无人问津的窘境。

2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的产物, 已成为信息时代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宠儿, 其智能终端像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发送和查询信息的小电脑, 每个用户都有明确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信息, 这种集定位、搜索和精确数据库功能的服务必将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和用户数量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大约有15亿的用户来自移动终端。智能终端所提供的虚拟键盘、高清屏幕、超薄机身以及多点触摸功能, 已经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微博、微信、掌上游戏、手机视频、无线音乐、移动社交与购物等丰富多彩的移动应用, 正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不断攀升, 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数据显示, 中国的移动网民数为4.64亿, 占总体网民的78.5%, 已经远远远大于非移动网民数。移动终端已成为民众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在政府提供政务信息和公众服务中显现出巨大的潜力。

的确, 不管是查找特价酒店的“酒店达人”, 还是寻觅身边厕所的“噢粑粑”;不管是图像增强的“3D照相机”, 还是药品目录的“用药助手”;甚至连北京某寺院的一位和尚都扬言要做一款弘扬佛法的移动终端, 由此看出,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在产品的理念、业务的形态和用户体验上, 是多么的多姿多彩。

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可以通讯、拍照、网购、欣赏音乐、把玩游戏, 而且还有人员定位、相互对讲、信息处理、指纹辨别、身份认证、条码扫描、RFID扫描、IC卡扫描以及为避免酒后驾车而进行的酒精含量检测等功能, 将成为移动执法、移动办公的重要工具。移动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 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提高了秉公执法的效率, 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3 移动互联网在政务创新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如此广泛, 中国各级政府的网站也应该与时俱进, 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的电子政务, 推进政府网站的政务创新, 以解决公众漠不关心和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从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

3.1 个人信息定制服务

移动用户具有明确的身份和位置信息, 每个手机都带有号码和基站的位置信息, 部分智能手机还具备GPS定位的功能。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份识别, 若广泛采用实名制, 它也可成为信用体系的一部分, 一方面可有效地控制网上恶意的虚假信息和人身攻击现象, 另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中可以实现实名投诉、在线信访、市长信箱、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价等监督功能。此外, 政府的各个部门基于这些用户信息, 可以进行用户需求调查, 及时地为他们提供个人信息定制服务。

针对手机已成为个人数字助理的趋势, 各级政府可以提供象日程日历提醒、通讯录管理、信息订阅、办事指南等个人信息定制服务。比如, 随着私家车的广泛普及, 违章停车是一件令交通管理部门非常头痛的事情, 如果实现了车辆信息与手机号码的绑定, 一旦发现违章停车, 交警就可以发送违章号码到信息服务平台, 再由信息服务平台发送短信通知车主, 提醒他在15分钟内及时开走可免于处罚。此外, 通过手机内置的位置信息, 各级政府可以为某些特殊的人群提供基于地理位置应用的服务。比如, 利用智能手机可以快速追踪社区管辖范围内的痴呆老人、精神病患者或者离家出走儿童的位置信息, 确保人身安全;尤其是在紧急援助和抗灾救灾的过程中, 受灾的老百姓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向援助平台发送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 使救援人员快速定位、及时抢救。

3.2 不受时空限制地互动交流

智能手机携带方便, 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 移动互联网不仅可以低成本地解决政府基层单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还可以快速地实现网络覆盖, 便于公务员随时随地地处理基层的各种信息。

比如, 某家庭在美国度假旅游, 突然想起这个月的水电煤气费忘了交, 为了避免罚款, 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远程登录, 缴纳相关的费用。再比如, 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对武术感兴趣, 但苦于交通不便, 无法拜师学艺。有了移动互联网, 他可以登陆加入社区创办的武术群组, 此后, 通过一对一的视频交流、高手远程示范, 即使没有在现场当面请教, 武术功夫也日渐提高, 既经济又实惠。

3.3 微博问政

政务微博是传达政府消息、反映官方意志的麦克风, 是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举措。在微博上发布政务信息, 实现微博问政, 有利于政务公开, 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一些活跃的政务微博, 因其传播信息准确、互动沟通有效等明显优势, 逐渐成为网络社会的“意见领袖”。

政务微博为“三问于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但要真正发挥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各级政府首先要转变行政观念, 不做僵尸不作秀,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开通政务微博的出发点。对突发事件, 政务微博不能回避事实真相, 要及时发布信息“辟谣”, 缓解舆论压力, 要多发布实用信息, 满足老百姓对日常民生的关注。既要有对国家政策的通俗易懂的解读, 又要有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口味。

政务微博的传播方式要生动亲和、图文并茂、不打官腔, 既要保证一定的刷新速度, 又不能信息泛滥、杂乱无章, 这样才能吸引老百姓的眼球, 提升用户的粘性。政务微博可主动设置话题, 让老百姓积极参与讨论, 使舆情民意得到表达。政务微博只要解决了现实的民生问题, 切实为老百姓办事, 就会得到社会的肯定与支持。当然, 政务微博不能离开其他政务平台的大力支持, 应注重与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有机配合、分工合作, 充分发挥政务微博“短、平、快”的优势, 搭建一个公开、透明、双向互动的社会服务平台。

3.4 微信问政

作为移动互联网一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 政务微信也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与老百姓沟通的有效平台。“你好, 我在商场买了个爱马仕包, 你能告诉我如何辨别真伪吗?”这是某个消费者在一家皮包专卖店通过微信政务服务平台, 向工商局寻求帮助。由此看出, 微信政务平台快捷便利的特点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与响应。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平台二维码或通过查找微信公众号名称, 就可以加入关注。通过微信政务服务平台, 各级政府以及下属的各部门能够及时发布最新的政策法规及工作动态、服务指南、消费警示、消费热点及消费常识, 能够积极受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和各类咨询活动。

微信支持单聊及群聊, 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并且软件本身免费, 既能拓展移动问政的深度与广度, 又能使政务信息的获取途径丰富多彩, 办事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政务微信可以代替各级政府服务窗口的问询功能, 消除各级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隔膜, 促进官民对话。相比微博而言, 微信的传播更具准确性, 其点对点服务的特点在突发事件预警中日益凸显其优势。微信政务因为可以和老百姓进行语音沟通, 比枯燥的文字要来得亲切自然, 更容易与老百姓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当然, 微信政务只能作为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的一个辅助工具, 并不会取代其他政务服务平台, 把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紧密结合起来, 可以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3.5 移动支付政务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新焦点, 使政务平台延伸到工商、税务、社保、交通、教育等多个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缴纳个税、查询社保信息、买票、门诊挂号预约、药费缴纳、的士电召、交通罚没缴费、教育收费、水电煤气费缴纳、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多项电子政务功能将全部在手机上实现。NFC手机钱包可以将公交卡、商场会员卡、社保卡、银行卡、电子门票、停车卡等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衣食住行应用集成到手机上, 实现了电子政务的移动化, 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移动支付政务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 减少了老百姓排队浪费的时间, 节约了社会资源, 同时预约机制能够有效地管理好公众的时间日程, 避免公众同时涌入各种服务场所。

4 结束语

移动政务在世界范围内才刚刚起步, 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政务创新,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既要目光远大, 又要脚踏实地, 不断推进移动互联网与电子政务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摘要:电子政务与老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政务创新有了技术保障, 各种新颖的移动政务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如何发挥移动互联网在政务创新中的作用, 让老百姓充分体验到“指尖服务”的优越性, 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分析师现金流预测下一篇:不可忽视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