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运行

2024-07-13

规划运行(精选10篇)

规划运行 篇1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和未来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任何一个地区都希望有一个经济可靠安全运行的供电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带来长远的保障。合理的利用资源,适时构建资源设施,要求做到既能保证满足经济发展,又不能过度浪费电力资源。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县域电力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让更多的工、农、企业在当地经济开发区落户,这就把长期占据生活用电局面被慢慢打破。电力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县域电网的规划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县域电网的规划和运行方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县域电网运行的问题

1.1 电网规划发展不平衡,远期规划滞后

长期以来,受到当地历史发展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网建设处于一种欠发达状态,目前来讲,县域电网网架结构较为薄弱,很多变电站仍为单电源供电,不能满足N-1备份,有些变电站仍为单主变供电方式。供电超半径现象依然存在。电网远期规划不能满足地区的需求,县域电网的规划建设不平衡将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者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是县域电网规划运行最薄弱的环节。

1.2 电网事故影响较大

由于当地用电负荷的逐年增加,对县域电网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电网事故一旦发生,将危及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供电企业也蒙受着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电网的事故发生是短暂的,事故一旦发生,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恢复运行是十分困难,往往会用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状态。县域电网涉及的面积较大,但是其事故的发生与其所管辖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地形特点和当地经济开发程度不同,供电企业在开展检查工作困难程度大大增加,排查事故隐患的周期加长,给供电企业抢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 电力安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电力关系到千家万户,和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社会中的诸多因素都影响到县域电网的安全运行,人为环节出现操作性失误,也会增加系统电网事故发生的机率。不可预见性的自然灾害也会给系统电网带来安全运行风险。同样,县域电网与上级主管部门电网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更严重者将影响到上级电网的安全运行。

1.4 电力预测准确性较低,县域电网运行规模难确定

电力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产供销一并完成的模式往往让企业工作人员对供应和需求无法做出合理的预测,对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要求非常的严格和谨慎,电网事故的发生,很多时候都是瞬间发生,可预见性差。破坏程度高,维修较为困难,社会影响力广等特点,对很多运行人员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县域网络的规模越大,其维护和检修的难度也就越大,在事故发生后的影响就越大。但县域的电网规模必须满足所在区域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生产。

1.5 县域电网供电不足

原来的供电方式是许多县域电网目前的供电形式,传统方式产生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的需求,其运行方式的不灵活,单辐射供电和单电源供电等方式将影响着整个系统的科学分配,造成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均或缺额情况。

2 解决县域电网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统一规划和实地结合方式实施电网建设

电网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目前县域电网建设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行宏观的调控,从电网整体规划上着手,才能更好的使电力的分布得到均衡。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资源使用率也出现偏差现象,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实地情况,在整个电网建设的宏观目标下实现因地适宜的构建设计。

2.2 加强对日常检修与维护

电网的大部分输送设备都在室外,长期受到自然天气影响较多,日晒雨淋、其设备自然老化率大。县域电网存在隐患排查抢修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加强日常的检查是一种增强县域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方法。日常的维护也有利于排查出电网潜在的隐患,从而降低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率。

2.3 提升对电网电力的预测能力

县域电网的优化需要有较好的预测和规划,按照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来进行规模建设,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抓住重点,解决难点,确定项目建设的细分,落实项目到部门,实现逐个项目轻重缓急的一一落实。这样的方式能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和电力预测不够的缺点。

2.4 进一步实现县域电力结构优化

让电网的配电规划与县域城市的规划保持协调的发展,需做到优化县域的电网结构。优化电网结构,实现电源点配置的最优,正确认识电源点的位置和容量,让供应和需求保持一致,提高电网供电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县域电网建设要进一步引进先进的供电设备和技术,根据需求改进或者摈弃传统的供电方式,重视县域电网设备的投资建设。

2.5 建立和健全电网安全运行的相关法律

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源于经济的需求,其产生带有宏观的统一调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力工业有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法律法规,而不足是电网投入和薄弱的电力环节,都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电力改革,实现了厂网分开,也让电力逐渐走进了竞争上网的大环境。电力有着产供销一体的特点,改革前没有其特有的安全标准,而电力事故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市场的秩序,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需要有一套更加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证,起到行政制约的作用。

3 结束语

县域电网运行的复杂性源于其发展的复杂性。只有正确的使用了理论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获取多种多样的数据与信息量,才能更好的解决电网规划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安全、可靠的电网规划是进行电力运行的基础,也是内在需求。县域电网经济运行方式需要建立不断的改进和摸索过程中。电网是一个整体,只有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质量,才能让整个电网的能力得到质的飞跃。电网的建设,运行方式的构建,都需要结合整个电网的总体目标,并且结合县域的实际情况实施进行。

规划运行 篇2

在合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广西海酩威酿酒有限公司于今年三月份落户于合山市境内,并已顺利展开朗姆酒生产线的建设工作。现将公司发展方向、朗姆酒的生产规划以及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1.朗姆酒团队的科研成果与实力

在科研经费十分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朗姆酒团队仍然艰苦奋斗,成果累累,已获得三个国家发明专利(甘蔗汁和糖蜜生产复合型兰姆酒的方法、低浓度糖浆生产重质朗姆酒的方法和糖蜜生产混合型朗姆酒的方法)、一个朗姆酒蒸馏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三项有关朗姆酒的国家发明专利。

2.合山市朗姆酒生产基地的规划 公司规划在合山市境内建设一个年产朗姆酒6万吨的朗姆酒生产基地,目标建设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在合山市产业转型工业园4号标房内建成一条年产1000吨的以甘蔗为原料的朗姆酒生产线和年产高蛋白饲料4000吨的生产线,投资总额约3000万元;第二期,在合山市产业转型工业园桂中机械厂片区,建设以甘蔗为原料年产朗姆酒2万吨,年产高蛋白饲料4万吨,投资总额约为5.6亿元,实现年产值30亿元的朗姆酒生产基地;第三期,建成以甘蔗和糖蜜为原料年产朗姆酒6万吨,生产朗姆酒品种5个以上,年产高蛋白饲料8万吨的生产基地,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3.公司经营管理规划

今年9月底完成第一期建设的设备安装和调试,11月底进行正式生产。8月中开始进行第二期建设的融资工作,争取年底前或明年初融到建设所需资金,明年开始生产线建设,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完成第二期的建设,再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公司经营达到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上市标准要求,让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上市发行股票;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在股票市场融到第三期的建设资金,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建成最终的朗姆酒生产基地,达产后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的计划。

4.公司朗姆酒品种生产规划

1)以甘蔗汁或糖浆为原料生产的高档朗姆酒,此产品为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2)以糖蜜为原料生产的混合型中档朗姆酒;3)甘蔗汁为原料生产的营养保健型朗姆酒,此产品为世界首创,内含全部甘蔗营养、30多种氨基酸和有血管清道夫之称的多廿烷醇(多廿烷醇相对百分含量3.71%);4)果汁型朗姆酒(包括椰子朗姆酒、芒果朗姆酒、橙汁朗姆酒等);5)朗姆预调酒;6)朗姆酒酒渣和甘蔗为原料的高蛋白饲料。

5.建设运行情况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第一期的生产线设计和设备采购工作,目前正在安装设备,计划9月底完工;已经建设完成朗姆酒化验室和菌种培养室。

6.公司经营运行情况

1)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朗姆酒生产经营管理团队;2)正在编写为融资而作的《中国朗姆酒商业计划书》;3)已委托南宁轻工设计院进行编写年产2万吨朗姆酒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正全力以赴地进行融资的前期准备工作。

广西海酩威酿酒有限公司

规划运行 篇3

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生活的质量。所以,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城市配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配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规划,首先要遵循规划原则做好负荷预测这项基础工作,其次要按照具体的规划方法进行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1.配电网规划原则

城市配电网要以《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为依据,结合城市供电的实际情况,加强配电网规划,合理调整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运行安全性。配电网的具体规划原则包括: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资源利用和信息共享原则、可维护原则、可扩充原则、简化原则、信息就地处理原则以及因网制宜原则。通过配电网规划,使城市配电网实现以下目标:(1)供电能力提高,与用电负荷增长速度保持协调一致。(2)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达到相关标准。(3)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成本,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配电网络得到完善,实现合理布局,配电设备得到更新,技术达到现代化水平,配网规划与社会环境最终实现协调发展。

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前提和准备,是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基础工作。负荷预测是对规划用电区域的负荷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用电负荷构成,进而预测该区域的负荷发展水平,根据负荷发展水平进行配电网络规划。负荷预测决定着网架结构、电源点布点和电压等级的选择,所以要十分重视电力负荷预测。负荷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综合用电水平法负荷密度法。在实际预测时,不能单一地运用某一方法进行预测,而是要结合功能分布、地理区域、用电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预测,这样才能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面具体介绍综合用电水平法和负荷密度法:(1)综合用电水平法。此方法是根据单位耗电量推算出各分类用户的用电量,如根据每户或每人的平均用电量可推算城市生活用电总量,根据相关资料和具体调查可推算出现在和历史的综合用电水平。(2)负荷密度法。按照功能的不同把规划区划分为商业区、居民区和工业区,在每个功能区中选择一个负荷密度值,利用公式计算出该区域的用电量。选择负荷密度时,要以该规划区基本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该区人口数量、居民收入等因素,同时参照其他类似地区的用电量,进而得出各功能区的负荷密度。

2.关于做好线路运行工作的管理措施

(1)明确线路巡视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巡视工作要求,线路巡视工作通常可以分为正常巡视、特殊巡视、检查巡视、登杆塔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等。当线路事故发生后为便于对事故进行分析研究,一般还应组织线路巡视,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具体位置,对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进行了解,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于重大线路事故还应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强化“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则不明不放过、防范措施不到位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及事故责任者和应受到教育不放过。线路运行特殊区域的划分通常是指运行时35kV及以上送电线路频繁发生故障的线段,对于特殊区域应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认真做好重点线路巡视工作。一般包括雷击区、覆冰区、风害区、鸟害区、易受外力影响区等。

(2)发动群众进行线路维护除了工作人员的日常线路巡视外,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普及线路维护的常识与经验,设立专门的奖励措施,激发群众护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效的起到确保线路运行安全的作用。

(3)贯彻落实配套设施的检查测量工作为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还应加强对线路配套设施日常、定期的检查和测量工作,主要包括:线路接地、导地线、线路杆塔倾斜度、拉棒腐锈程度、绝缘子清扫、零值测试以及架空线路交叉跨越其他电力线路或弱电线路等方面。

3.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

(1)绝缘子的防污闪长期暴露在户外的绝缘子,常年受到工业气体排放的烟雾、有害气体或自然界盐碱蒸汽侵蚀、尘埃沉积等污秽的污染。在毛毛雨、雾、或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尘埃被润湿,表面电导剧增,使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剧增.其结果使绝缘子在工频和操作冲击电压下的闪络电压(污闪电压)显著降低,甚至有可能使绝缘子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对于运行中的线路。应该防止绝缘子的污闪,保证电力输配线路的安全运行。

电网规划及安全运行问题探究 篇4

1 电网的合理规划

1.1 输电线路的容量和布局

首先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地方不同的特点, 根据该地区的预期负荷大小和负荷特点, 确定该地区负荷的中心变电站, 原有供电线路能改造的进行升级改造, 不能升级改造的应淘汰更新, 通过负荷中心变向该地区供电, 根据该地区的规模可设计多个负荷中心变电站, 每个中心变电站即能独立运行也能环网运行, 从电网布局上来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在现实阶段输电线路的容量和布局往往落后该地区用电的实际用电需求, 电力供给滞后该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这不仅造成该地区供电负荷的急剧增长, 同时使得供电工程不得不随着该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被迫改造或新建增容, 这样势必会造成电力工程建设好没有使用几年有要进行改造扩建, 若改扩建仍不能满足该地区负荷需求, 将在该地区继续新建供电设施, 这样将造成供电系统的复杂性, 也将会造成许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1.2 电力系统规划应全国统一协调

电力已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 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电力能源的规划布局也是现代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根据电力工业的特殊性, 电力产品不同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其他商品, 电力规划既要考虑其经济性, 又要考虑其科学性、战略性, 这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前提。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工业化, 城市化步伐加快, 城市结构和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只考虑当前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 却往往忽略该地区地理位置和能源问题, 如果该地区城市化, 工业化速度加快, 电力能源是很难满足该地区的正常需要, 势必要考虑外接能源的引入, 这样将会造成土地资源, 环境资源, 原材料资源的浪费, 同时在能源输送过程中会造成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将现在全国电网的能源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损耗统计出来, 也将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应首先考虑地域优势和能源问题。区域规划问题将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规划优劣问题, 社会资源的浪费问题, 能源使用的浪费问题, 以及诸多社会化问题, 因此, 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布局应由国家统盘考虑, 战略布局, 准确定位, 突显区域优势, 不能由各个地方自由发展, 盲目扩张。如果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政府制约, 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候鸟式企业的短期效益, 迫使电力规划和建设规模增加。随着候鸟式企业的迁移, 大量的基础设施及电力建设将闲置, 这将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解决电力规划的优劣与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的前提是国家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定位发展的有序控制。

1.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电力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复杂性突出地表现在其分布面广、规模大、负荷需求不确定、涉及部门多和专业领域广的特点。电力规划工作不仅需要大量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 还需对现在电网进行深入的分析, 同时亦要对社会未来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计算机高度发展的今天, 在电力规划中仍然要特别强调人的主导作用,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人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非技术因素和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问题, 处理越来越复杂的电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降低电网计算的复杂性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电力规划工作,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规划难度更大, 对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工作者应当加强电力市场调查研究工作, 分析经济结构趋势, 优化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开拓等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收集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 充分研究本地区用电量和负荷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 做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 对各种有效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协调发展, 对规划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分析, 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切实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 确定符合电力企业实际的电力发展目标。

1.4 电力规划中电压在电网划分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 超高压和特高压技术在电网中的不断应用, 以及用电负荷和配网范围的扩大, 应该从原来110KV以上作为电力输送的主网络, 调整为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为电力输送的主网络。330KV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络作为地区配电网络。通过电压范围的调整, 在配电网络中尽量建立以110KV为配电输送网络, 这样即提高了配电网络的可靠性, 又提高了供电的输送半径和电能容量。尽量减少35KV及以下的配电系统的建设。这样有利于电力系统的总体规划和配电网络的优化配置。

2 电网运行的安全

电网的合理规划是电网运行安全的基础, 在电网合理规划的前提下, 电网运行安全也是电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联系, 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电力系统远距离、大容量联网运行, 电网的安全运行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年来, 国内各大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有发生, 给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分析其原因主要为规划滞后、人员责任、产品质量、设计质量、安装质量、验收质量、校验质量、维护质量不高及反事故措施执行不到位等方面引起, 以下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电网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责任心不强, 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不清楚, 没有意识到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性, 现场工作存在侥幸心理, 标准化作业意识不强, 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防范事故意识欠缺, 自我保护能力差, 人员责任事故屡禁不止, 保护人员培训工作仍需加强。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小富即安, 在工作中缺乏继续学习的劲头。仅有的技术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长此下去必将被工作所淘汰。

2.2 工程设计缺陷

随着电网的发展, 上下级电网运行的配合日趋复杂。设计人员缺乏现场经验, 对工程细节把握不足, 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形成了电网安全运行环节的薄弱点。

2.3 继电保护设备因素

部分微机保护厂家产品质量不高, 抗干扰能力差, 硬件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 软件编程存在致命缺陷, 装置经较长时间运行后元器件老化性能严重不稳定, 装置性能发生变化后故障自诊断能力差, 不能及时报警以便有效处理, 存在保护误动或拒动的安全隐患, 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极大威胁。

2.4 施工及验收

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 工程细节不完善, 监管部门得过且过。设备的交接验收和系统调试是确保设备质量的最后关键一环, 对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非常关键。近年来, 电力工程建设周期缩短, 留给运行方进行交接验收的时间被不断压缩, 交接验收管理不细, 验收标准化程度不够, 方案不细, 项目不全, 过程把关不严格, 没有做到按照工艺标准和要求全面核查设备, 造成一些隐藏的缺陷没有及时消除, 设备运行后, 随着设备的运行不断发展直至酿成事故或造成设备故障。

2.5 生产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严重不到位

电网运行管理手段落后, 监管不到位。检查时往往上下通气, 走形式, 走过场, 不能真正发现安全隐患。基层主管为了政绩, 缓报、瞒报现象较为普遍。

目前多数运行单位的技术监督仍然停留在按周期开展的一般性预防性试验工作上, 缺少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特殊方式、重点设备和重点时段的针对性的检测试验。继电保护设备的周期校验或和设备停电时进行试验传动仍然存在项目不全, 传动不细的问题。

针对各种可能影响到电网运行安全的因素, 必须有针对性地“下药”, 才能更大程度上地防范事故的发生。以下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有助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措施。

(1) 定期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制度、技术等培训, 使其熟练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 明确各自安全职责, 提高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水平。对不能胜任岗位需求的技术人员强制脱岗培训, 直至合格为止。增强部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努力做到发现隐患不回避, 隐患不解决不放手。

(2) 对设计方提供的图纸不能完全放松式信任, 应建立完整的审图机制。根据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和电网的运行经验, 可有效地解决设计中的疑点、盲点,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3) 严把继电保护产品的质量关。根据保护规范和相关文件, 保护配置齐全。条件允许时可考虑双重化配置。可有效防止一套保护因检修或退出运行失去保护, 线路或母线发生故障危及系统稳定和使事故扩大。

(4) 拒绝人情工程、裙带工程。严格对按照招标流程对施工单位把关, 再施工过程中全程实施监理,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如施工中反映部分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应尽快协调各方, 避免遗留隐患、返工等情况的发生。施工过程中如条件允许, 可派运行人员全程跟踪, 完全了解施工的全过程, 也是一次现场的学习机会。交接验收不能因为时间紧张而走过场, 需指定详细的验收计划, 可化整为零严把质量关, 不符合标准的工程绝不放过。

(5) 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标准化和精化管理, 电网运行也要大力推广现场作业流程指导书, 使每项操作、维护都有标准化作业指标书指引、有一定的标准, 使现场作业由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化、制度化转变。安全作风要“严、细、实”, 许多事故的发生, 是由于忽略了技术细节引起的, 细节决定成败, 在平时的工作中从小事抓起, 从细节入手。

不同的情况,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不同的措施。在当前,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必须要加入系统思维方式和安全生产软管理方式, 以科技进步为手段,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总之, 无论是电网的前期规划还是后期的安全运行, 宗旨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 保证人民的生产生活。事实证明, 只要做到科学规划, 遵章运行, 就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EB/OL].国家电网, 2005, (6) .

[2]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 (第三版)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6) .

规划运行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传统制造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芙蓉区工业运行的上行压力较大。

一、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3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4.04亿元,增长1.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18亿元,增长3.2%。较去年14.3%和11.3%的增速,增速大幅下降,工业经济增长形势较为严峻。

二、规模工业经济存在的挑战

(一)退出企业基数大,起步困难

2017年,因拆迁和规模不达标等原因退出11家企业,其中长沙华建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要求带基数运行一年,合计产值同期数为9.44亿元,占2016年工业总产值的2.1%。二是大中企业停产多,步伐沉重。今年有长沙金苹果饲料有限公司和长沙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自年初即停产报零,合计产值同期数达29.25亿元,占2016年工业总产值的6.4%。停产企业均为年产值2-8亿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年初即报零严重拖住我区规模工业的发展步伐,直接拉低规模工业增速,是低增长的主要原因。

台招商转变,打造集生产区、商业区、生活区为一体的宜居宜商宜业的总部基地。加速推进广发隆平现代产业园、东福装饰产业园、湘粤先进技术产业园项目建设,壮大创业平台建成总体量。加大平台招商管理,提高创业平台的招商入驻率,做好“空间换地、腾笼换鸟、电商换市”文章,以高端、高新、高效为目标,提升入驻企业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创业平台服务,积极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进一步强化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平台配套设施建设,督促各创业平台优化服务,形成规范化、个性化、有特色的平台服务体系。为后期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夯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重点企业,稳增长

为确保计划顺利实现,下阶段要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加大生产运行调度力度。一是强化预警措施。对17家重点企业要专人负责,随时关注企业动态,在搞好服务的同时掌握企业最新的生产经营状况,加强对重点企业生产指标的调度力度。二是完善预测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预测机制,建全重点企业预测报告,在第一时间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做好重点帮扶。认真落实“进园区、下企业、送服务”春风行动方案(芙经信〔2017〕4号)工作要求,做好重点企业帮扶,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三)抓改革创新,调结构

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调互动,为重点企业及重大产业项目及有潜力的项目争取更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培育企业成长;二是加强协调,着力解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扫清障碍。

2017

规划运行 篇6

规划作为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其意义在于对建设用地开发控制要求的具体落实。然而在不确定因素和社会多元化背景下, 规划实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规划实施结果偏离控规目标、规划重要指标屡屡被突破的现象日益凸显。

规划实施结果偏离规划目标, 使得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以应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十分必要[1]。本文以2007—2015 前后9 年跨度的合肥市滨湖新区规划实施为例, 分析规划实施机制的不足, 进而寻求规划有效实施的途径。

1 滨湖新区规划实施机制的不足

滨湖新区规划实施过程中, 政府掌握着新增建设用地处置权, 土地收益也基本由政府支配。因此政府的运行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划实施的效能[2]。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政府部门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协调机制, 最终决定着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在自上而下、条块分割的政府运作体系下, 仅仅依靠规划部门单方面的努力难以推进规划有效实施。

1. 1 耗时过长的规划审批程序

滨湖新区总体概念规划自2006 年编制开始至2013 年审批通过, 历时8 年之久。规划迟迟未能批下与总体规划审批周期耗时过长有很大关系。滨湖新区总体概念规划于2006 年开始进行国际招标, 经历了方案评比、中期评审、专家评审、方案公示等阶段, 最终确定了由深规院负责将8 家入围单位的方案进行深化整合。2007 年2 月25 日, 滨湖新区概念性整合规划获2007 年合肥市第二次规委会主任会通过, 滨湖新区概念性整合规划工作告一段落。此后, 由于2011 年合肥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骆岗机场的搬迁、合肥市省直机关迁入滨湖中心的一再推迟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原先在2006 版合肥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的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新形势和新需求, 规划又经历了多轮修改, 至2013 年7 月才形成《合肥市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的最终成果。

而控规审批更是多次修改、耗时较长: 2007—2008 年度先后共编制了6 个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直至2012 年才陆续评审通过; 小地块控规的审批同样也耗时过长, 地块控规成果约15 d完成, 但规划审批程序最少50 d。

上述数据表明, 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编制审批周期都太长, 导致规划刚批准就已经过时了。

1. 2 规划后置的项目办理流程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规划方案得以落地需要一套完整的项目办理流程。一般而言, 滨湖新区项目办理流程遵循着“立项—土地—规划—初步设计—实施”的先后顺序 ( 如表1 所示为滨湖新区建设项目办理流程) 。项目先行、土地指标计划与规划的矛盾, 使得规划实施中规划先行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通常是发改部门提出项目需求, 才编制规划 ( 如“滨湖中心”控规、总部基地控规) , 然后再进行规划审批、报建程序。这种项目导向的被动规划, 很容易因为项目的原因频繁修改规划。如滨湖新区核心区的单元控规几经修改, 与万达旅游城项目、宝能、恒大CBD项目自身需求有很大关系。

2 规划实施机制建议: 规划先导、部门协同

对于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探索, 许多城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深圳市对规划实施机制进行了近10 年的探索, 包括强调空间统筹与部门协同的年度实施计划制度、空间管制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制度以及注重利益平衡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实践内容。规划师也将更多地参与类似确权、算账、讨价还价等超越传统规划范畴的工作, 空间设计工作反而可能退居其次[3]。

基于对滨湖新区规划现行实施机制的不足进行分析, 以及其他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借鉴, 认为应建立规划先导、部门协同的机制 ( 表2 为规划先导、部门协同的规划实施机制) , 集目标谋划、空间规划、开发策划、土地计划于一体, 共同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2. 1 规划—发改协同机制

发改部门主要侧重从经济发展角度对项目进行安排, 较少从空间资源配置角度安排项目及其建设时序, 缺乏空间上的统筹与协调, 各类项目由于空间配置和建设时序上的不协调, 导致应有的协同效益难以发挥。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 规划部门应提前介入, 对规划项目选址提出意见, 并开展用地规模、开发容量预审, 根据已批准的规划提出规划约束条件, 条款应一并写入土地划拨协议之中。项目选址以及用地规模、开发容量预审作为项目用地 ( 计划) 安排的依据, 弥补了项目招商时忽视空间资源配置的不足, 避免了项目引导规划, 导致拼贴式空间增长的现象。

2. 2 规划—国土协同机制

规划部门还应根据规划在空间和时序上的实施要求, 结合规划选址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工作需要, 对供地类和选址类两类项目进行土地指标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在土地指标有限的情况下, 规划部门应与国土部门一起从空间分布角度对项目进行研究, 先安排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重点地区发展的项目用地。通过对空间布局的把握对土地指标进行合理分配, 就可以确保城市空间结构能够逐步形成, 也保证了在有限的土地指标下高效推进城市发展, 避免无限突破土地指标、扁平化低效蔓延的现象。

2. 3 规划—财政协同机制

规划实施与财政部门的协同, 是将自身的运作纳入政府的计划体系, 将空间规划与年度财政预算对接, 将空间布局与投资安排和重大项目建设相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一般只注重大型基础设施的布局, 但它们的建设时序却由于建设资金和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等而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 因此就需要考虑在不同时期的建设行为对周边地区的可能影响。城市规划应事先结合政府的财政计划, 针对城市开发预期做出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对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 如机场、高铁站、地铁等) , 还必须对其开发运作过程、经营方式、外部效应进行分析和预测, 才能保证政府的公共投资有效落到实处, 避免重复投资、低效投资。

3 结语

城市规划的实施不应单方面依靠完善的规划编制, 或者规划管理单方面的努力, 而应积极融入现行政府操作体系。只有规划部门与发改、国土、财政三大核心部门建立良好的协同机制, 形成一套土地、资金、项目、空间的多维约束机制,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应对变化的项目需求、有限的土地指标计划和未来的重大项目投资等不确定性因素, 保障城市规划得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于立.城市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与规划效能理论[J].城市规划汇刊, 2004 (2) :37-42.

[2]张炳宣.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2-4.

[3]邹兵.行动规划·制度设计·政策支持——深圳近10年城市规划实施历程剖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1) :61-68.

[4]合肥市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Z].

[5]合肥市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Z].

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与运行 篇7

10 kV配电网是连接110 kV高压供电与380 V普通用电的枢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宜居性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求我们电力的支持和配合。只有我们科学规划, 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才能保证电力的畅通无阻, 也就能达到服务于一方百姓的目的。在进行配电网规划时, 既要满只城乡规划的要求, 又要满足环保、美观的要求, 最主要的是能够安全可靠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运行时要掌握谐波的危害, 并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 真正做到“电力绿色, 用户放心”。

1 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

城乡配电网是一个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投资环境。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对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节约能源和降低电能损耗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规划的作用就在于能否适应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规划时, 既要注重实用, 还要有前瞻性, 要有对未来5~10年进行长远的规划。同时, 配电网规划要在城市规划的大局下进行, 只能作城市规划的绿叶, 而不能成为城市规划的败笔。还要注意争取公司的最大利益, 使规划取得最大的价值, 避免浪费。

1.1 配电网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配电网规划既要切合当前实际, 还要有前瞻性。既要根据当前的情况, 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所以在规划时要分层、分次合理布局, 主干导线的截面应按长远规划一次建成。如城区及重点镇区和建设力度较大的镇区可采用10 kV配电网规划, 一般镇和规模较大的自然村亦可采用10 kV配电网规划。而对于比较偏远的乡镇及自然村则可采用10 kV以下的配电网进行规划, 在负荷发展不能满足需要时, 可增加新的变电所, 从而保证供电质量。

1.2 配电网的合理布置和最大效益

配电网规划要考虑社会、经济、环保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既要为民服务, 又要增产创收。在布局时既要考虑到满足供电的总需求, 还要考虑到如何设置配电装置, 使布局最优化。同时, 电力公司作为企业, 要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 在配电网规划时要从土地、设备等各方面进行估算和预算, 保证能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收益, 绝不能偷工减料, 要保证工程的优质和服务的高效。

2 10 kV及以下配电网运行

10 kV配电网运行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配电网要定期巡视,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包括对变压器、电缆、电线、电杆等设备的检查与检修。同时, 谐波对配电网的运行有着极大的作用, 它的危害只有及时抑制, 才能保证电网的正常工作。

2.1 谐波的成因

电流和电压在正常的供电系统中都是正弦波的。流过的电流与施加的电压在只含线性元件的简单电路里成正比。非正弦电流是因电流流经负载或其与所加的电压不呈线性关系时形成, 谐波继而就产生了。产生谐波的主要原因可见是非线性负载。谐波电流是所有的非线性负载都能产生的, 哪里有谐波源, 哪里就有谐波产生。其中在配电网中产生谐波的主要是电力变压器。由于铁心的饱和, 变压器磁化曲线呈非线性时就会产生谐波。从经济上考虑变压器的设计, 磁化电流因其工作磁密基本选择在磁化曲线的近饱和段上而呈尖顶波形, 谐波也就产生了。谐波的大小由铁心的饱和程度、磁路的结构形状决定, 谐波电流因变压器的工作点偏离线性越远, 铁心的饱和程度越高就越大。

2.2 谐波的危害

单一而固定的频率以及规定的电压幅值应是安全的电网所提供的电压。谐波的出现, 使用电设备所处环境恶化, 同时也对周围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造成对电网的污染。谐波的危害表现为能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 使电网的电气设备过热、设备寿命缩短、绝缘老化、遥控功能失常等, 从而致使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加大, 电费支出增加, 供电的可靠性降低。谐波可引起电力系统局部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 造成电压互感器、电力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等设备的发热, 甚至烧毁, 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谐波还会引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或拒动, 引起区域电网瓦解, 造成大面积停电, 还能造成电能计量的混乱, 使电子仪表不能正常工作。当输电线路与通信线路平行或相距较近时, 谐波还会降低信号的传输, 影响正常通话质量, 严重时还会威胁通讯设备及人身安全。

2.2.1 对配电设施的影响

配电设施包括变压器、电容器、避雷器、电缆、继电器等, 谐波对它们造成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供输电的质量和安全。谐波电压引起运行电压偏高, 励磁电流中的谐波电流随着附加损耗, 使变压器的磁滞及涡流损耗增加而随之增加, 在发生谐振时, 因为合闸涌流中谐波电流过大, 将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电容器的工作电流由于电压谐波和电流谐波超标都会增大和出现异常。谐波使工频正弦波成为锯齿状尖顶波, 易在绝缘介质中引发局部放电, 电容器会因绝缘介质老化、自愈性能下降而损坏。由于电缆的分布, 电容对谐波电流有放大作用, 谐波引起电缆介质不稳定的可能性因电缆的额定电压等级越高就越大, 也就更容易发生故障。若电源谐波分量较高, 当继电保护正常运行时则可能引起过电压保护, 过电流保护的拒动、误动, 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2.2.2 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谐波能对电力系统造成较大的污染, 使用电能污染的电源, 用电设备又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用户电动机、补偿电容器、自动控制设备的影响及对电话通信、广播电视造成干扰和影响是对电力用户的主要影响。当产生电压波动的电机振动固定频率与主要低频分量一致时, 将产生谐振, 对电动机等造成损坏。同时, 谐波还会降低精密仪器的精确度,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3 谐波的抑制

对谐波的抑制, 在电力系统中就是减少或消除注入系统的谐波电流, 以便把电压控制在限定值内。常用的抑制谐波电流的方法有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 其中无源滤波器又可分为无源并联滤波器和无源串联滤波器。无源滤波装置成本低, 经济实用,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有源滤波器滤波效果好, 但是成本较高。

2.3.1 无源滤波

由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的无源滤波器, 得到当前大多数滤波装置的使用, 但是, 它需对每一种频率的谐波都安装一组滤波器, 且对谐波的阻抗很低;而如果我们构造一个串联谐振点为工频频率的串联滤波器, 并将其串联在线路上, 就可以滤掉所有的谐波。

2.3.2 有源滤波

有源滤波装置主要由电力电子元件组成电路, 使之产生一个和系统的谐波同幅度、同频率, 但相位相反的谐波电流, 从而与系统中的谐波电流相抵消。但是, 由于电力电子元件耐压, 额定电流的发展限制, 成本较高。所以用户一般不大愿意用有源滤波器, 并且对于谐波的含量, 也没有必要过滤得那么彻底, 只要不对其他电器造成危害就可以了。改善供电系统及环境, 尽可能保持三相负载平衡, 也可以有效减小谐波对电网的影响, 起到抑制谐波的作用。

3 结语

配电网的规划是为了正常的运行, 因此, 我们要将规划中涉及到的种种不利因素都考虑到并解决好, 保证有规划, 有落实, 做到规划优秀, 落实有力。同时, 配电网的运行是发电和用电的中间环节, 既要求有科学的管理, 还需要及时地检修。并且要找出对配电网有影响和危害的地方进行有效抑制, 这样才能使电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 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摘要:10 kV及以下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 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规划得当, 运行有力是我们的追求和目的。文章从如何科学规划, 怎样保证其正常运行进行了论述, 并对谐波的危害及抑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电网,配电网规划及运行,谐波的危害及抑制

参考文献

[1]张耀斌.浅析有效提高10kV配电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广东科技, 2010 (4) .

[2]程浩忠, 张焰.电力网络规划的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规划运行 篇8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能的重要职责[1]。配电网运行的好坏对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与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2,3,4]。我国配电网通常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存在着大量的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5],在正常情况下需根据不同的负荷情况,通过改变网络中开关的状态来定制配电网的运行方式,从而达到均衡负荷、提高供电质量等目的。然而,当前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通常依赖于调度人员的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仅可能无法满足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需求,而且也难以达到配电网运行经济性方面日益增加的要求[6]。

电网运行方式的定制是保障电力系统可靠、高效运行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输电网的运行方式。文献[7]在考虑网架结构的基础上将贝叶斯理论引入电网运行方式决策中,通过构建“决策树”来量化决策风险,为电网运行方式的决策提供参考。文献[8]综合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和故障后果两方面的因素,将风险评估理论应用到电网运行方式优选中。由于配电网与输电网在结构和运行目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前对输电网运行方式的定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配电网。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文献[9,10]对配电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文献[11]提出了配网设备的运行方式的评价标准;文献[12,13,14]分别从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等方面对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然而,当前对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研究的相关方法难以满足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的要求,也缺少对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的综合考虑。随着配电网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网络接线日趋复杂,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制定愈加困难,供电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规划算法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方法:根据定制周期内的负荷预测结果,考虑包括可靠性约束、电网结构约束在内的多种约束条件,利用结合改进随机变异策略的进化规划算法,通过改变配电网络中开关向量的状态搜索配电网运行的不同方式,找到一种满足多种约束条件下电能损耗最小的配电网运行方式。通过对IEEE33节点配电测试系统的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1 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模型

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定制是在满足多种约束条件下,根据定制周期内负荷预测的结果,通过调整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开、合状态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达到优化定制周期内某些指标的目的。为了体现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的合理性,运行方式的定制模型以低损耗为目标,考虑多方面的约束,并计及定制周期内负荷变化的影响。

1.1 目标函数

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方法的主要目标为定制周期内总电能损耗最小

式中:为定制周期内总电能损耗;n为定制周期包含总时段数;i为定制时段编号;m为总支路数;j为支路编号;分别为第i时段支路j的阻抗、有功、无功和末端电压;表示i时段支路j的开关状态,为0-1变量,0表示支路开关断开,1表示支路开关闭合;T为每时段时间长度。

配电网定制周期内的负荷是实时变化的,不同的负荷状态对应的系统损耗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提高运行方式定制的准确性与合理性,需要对配电系统的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式(1)中,根据负荷预测结果由实时潮流计算得到。

1.2 约束条件

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与可靠,在运行方式的定制中不仅需要考虑安全性条件约束,还要考虑供电可靠性约束。此外,与输电网不同,由于配电网接线具有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在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时还必须考虑保证配电网结构为辐射型,且不存在供电孤岛。

1)供电可靠性约束

为了保证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需满足供电可靠性约束,即供电可靠性指标应不差于预先设定的限值。选用供电可靠率RS-3和用户平均停电时间T指标表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15]。其中,RS-3指标应满足

式中:R1为运行方式定制后的RS-3指标;Ts为统计总时间;Toff为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造成限电的停电时间;R1N为供电可靠率RS-3指标的规定限值。

同样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T应满足

式中:R2为运行方式定制后的T指标;Nkoff和Tkoff为第k次停电事件的停电用户数和停电时间;noff为停电事件数;nL为用户总数;R2N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指标T的规定限值。

2)潮流平衡约束

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后形成的网络结构必须满足潮流方程,即满足KCL和KVL方程,且全网功率保持平衡。

3)电压幅值约束

式中:Ui表示节点电压;Umax、Umin分别表示节点电压幅值的上、下限。

4)电流偏移约束

式中:Ij表示流过支路j的电流;Ijmax表示支路j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5)配电网网络结构约束

配电网具有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要求低损耗定制的运行方式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配电网网架为辐射型结构;配电网不能有孤岛存在。

2 基于进化规划算法的模型求解

2.1 结合改进随机变异策略的网络结构约束处理

进化规划算法[16,17](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Algorithm,EPA)是模拟自然界中生物进化过程,实现随机搜索的一种优化方法。与遗传算法[18]相似,进化规划算法同样需要产生初始种群、突变、计算个体适应度、选择、重组种群,反复迭代,进化达到最优解。考虑到配电网网络结构的特点,采用结合改进随机变异策略的进化规划算法,对配电网开关状态进行0-1最优组合。

根据配电网的网络结构约束可知,配电网必须满足支路数等于节点数减去1。并且,为了避免出现孤岛和环网的情况,要求父节点与子节点满足单向连通性,即子节点之间不能互联。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对算法的变异操作策略进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闭合配电网所有节点之间的开关状态,生成节点关联矩阵LS,矩阵中的元素由0和1组成。其中,1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存在开关,0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不存在开关。

然后,取出节点关联矩阵LS中所有1的位置,并根据配电网中可开合的开关个数,并生成开关状态全为1的向量S。

其次,假设节点数为Nb,开关数目为Ns。由支路数等于节点数减去1的条件,对开关状态向量S进行随机生成,使得向量中1的个数为Nb-1-n。其中n为线路上没有开关的支路数。

根据节点关联矩阵LS中1的位置,可以将随机生成的S重新逆生成新的节点关联矩阵LS。如果配电网父节点i下面仅连接一个子节点,则LS的第i列满足和等于1;如果父节点i下面连接j1,…,jm个子节点,则LS的第i,j1,…,jm列满足各列之和大于或等于1,且总和满足等于2m。此时,若形成了环网,则总和大于2m;若形成孤岛,总和小于2m。

根据以上对个体特定“位置”和特定“个数”的变异操作,自动匹配了配电网网络结构约束,可以避免大量的无效搜索,大大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

2.2 模型的求解流程

配电网低损耗运行方式定制的目的是通过改变配电网络中开关向量的状态,即改变配电网络中开关的不同组合方式,定制配电网在满足包括可靠性约束、配电网网络结构约束在内的多种约束下定制周期内总电能损耗最小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输入配电网的基础数据,包括配电网络结构及其参数、节点间开关的配置情况、定制周期内负荷预测结果、线路故障率、故障修复时间、线路长度、分段开关的操作时间和联络开关的倒闸时间、断路器可靠动作率及负荷点所连用户数等。

根据当前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特殊要求等,对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周期内相关可靠性约束指标限值进行设定。

利用进化规划算法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寻优搜索。所建模型的目标函数是定制周期内总电能损耗Wloss最小。针对随机开关向量状态Si,反复求解定制周期内各时段的系统潮流。然后,对定制周期内的总损耗求和,即得出定制周期内的Wloss。因此,适应度函数采用如式(7)表示。

利用进化规划算法对配电网络开关向量状态进行寻优搜索。记寻优变量为x,其中xi={0,1}。则个体p满足

在每次搜索之前,需要对所建模型进行约束检验。由于适应度函数的评价是建立在潮流方程的求解基础上,故约束检验仅仅是对随机个体进行供电可靠性约束、电压幅值约束和电流偏移约束的检验。若约束不满足,则不再计算其目标函数,以节省计算成本;若约束满足,则进行适应度评估,并继续进行后续的寻优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Step1:随机生成包含Np个个体的初始0-1种群Pt。

Step2:对于初始0-1种群Pt,进行约束条件检验并进行适应度评估。

Step3:采用改进随机变异策略重新生成新的包含Np个个体组成的种群Ps,然后进行约束条件检验,并进行适应度评估。

Step4:重组种群P=[Pt;Ps],对P进行适应度排序,取出P种群中前面的Np个优良个体,生成新的种群Pt,返回Step2。

Step5:达到最大迭代次数Gmax,寻优结束,输出最优的个体p*。

到达最大迭代次数,结束迭代,输出目标函数最优的开关向量状态、电能损耗结果及相应的可靠性指标等。

3 算例

利用提出的基于进化规划算法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方法对IEEE33节点配电测试系统[19]进行了运行方式的定制。IEEE33节点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系统额定电压为12.66 kV,系统总的有功负荷、无功负荷分别为3 715 kW、2 300 kvar,共有33个节点,37条支路,其中有5条为联络支路(分别为8-21、9-15、12-22、18-33、25-29),其余32条支路为分段支路。初始状态时,分段开关闭合,联络开关打开。

取线路故障率为0.065次/(年·km),故障修复时间为5 h,各段线路长度取为1 km;分段开关的操作时间和联络开关的倒闸时间均取为1 h;断路器的可靠动作率取为1;每个负荷点的用户个数取为1[20]。供电可靠率指标的规定限值为99.9500%,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规定限值为4.380 h。根据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周期及负荷条件的不同,采用表1所示的两种情况分别定制IEEE33测试系统的运行方式。

根据IEEE33节点测试系统的负荷数据,以A地区典型日下的负荷96点预测数据,利用模拟方法构建系统各节点一日内96个时刻的负荷预测数据;以B地区多种气象条件下一周的负荷预测数据,构建系统各节点一周内168个时刻的负荷预测数据。

设定种群个体数Np为5,最大迭代次数Gmax为10。得到算例1和算例2两种情况下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前后的运行方式、电能损耗及可靠性指标等如表2所示。对于算例1,在未来一天内配电系统定制的运行方式为断开8-21、14-15、21-22、28-29、18-33等5个开关。相比于初始运行方式,系统定制周期内线损率从5.56%降低到4.90%,一天内可节约电能0.590 4 MWh;同时,供电可靠率从99.9526%提高至99.9552%,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也从4.152 h降低至3.924 h。

对于算例2,在未来一周内配电系统定制的运行方式为断开8-21、9-15、12-22、28-29、32-33等5个开关。相比于初始运行方式,系统定制周期内线损率从5.57%降低到4.63%,一周内可节约电能5.825 3 MWh;同时,供电可靠率从99.9526%提高至99.9533%,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也从4.152 h降低至4.091 h。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定制结果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电能损耗。

4 结论

针对现有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进化规划算法的配电网低损耗运行方式定制方法,对于科学地制定配电网运行计划,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规范性,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1)提出的基于规划进化算法结合了改进随机变异策略,能够保证配电网络定制的辐射型及无孤岛运行。

(2)提出的运行方式定制模型以定制周期内总电能损耗最小为目标,并计及了供电可靠性约束,能够有利于配电网运行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摘要:为了实现配电网运行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协调,提出一种基于进化规划算法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方法。以定制周期内电能损耗最小为目标,以供电可靠性、潮流平衡、电压幅值、电流偏移等为约束条件,并计及配电网辐射型、无孤岛运行方式的约束,通过结合改进随机变异策略的进化规划算法对配电网开关状态向量进行寻优搜索,解决了考虑多种约束条件下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定制问题。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获取具有低电能损耗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对于科学地制定配电网运行计划,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划运行 篇9

最近几年, 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逐渐枯竭, 另外化石能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性气体, 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采取环保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目前, 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逐渐应用到生产中, 风电是这几种新能源中技术比较成熟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发电形式, 在风电运行中可能会对电网的电压造成一定的影响, 造成电能质量不高、电压不稳和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文结合该问题探讨风电场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优化规划风电场电网的无功功率, 补偿无功功率, 分析电压越限指标和他的应用。

2 风电场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总所周知, 风是不可预测的, 不同地区和不同海拔高度, 风速存在着很大差异, 即使同一地点, 不同时间风速也存在很大差异, 并且与风电并网运行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是阻碍风电发展的一大难题。风电是一种间歇性和变化性较强的一种发电形式, 由于发电功率的不确切性, 难以准确计算风电场的功率, 影响电网系统的电压幅值偏移, 由于风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 随着电网功率的变化电压也将随之波动。

电网电压的幅值主要取决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当增加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时, 均会导致电压的升高, 当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满足有功点负荷继续向系统送功时, 此时有功电压将大于系统的电压, 所以对变电站节点电压的影响主要是由风电场送入变电站的功率大小决定。

在单风电场接入情况下, 将风电场的装机容量由0增加到150MW时, 记录各节点的电压, 分析风电场容量和电压的关系可知, 当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增加时, 风电线路中的各支点电压的最大值升高, 最小值降低, 距离风电场节点越近, 电压的最大值越大, 反之最小值越小。电压由于电损的增加, 电压最大值曲线上升的趋势越来越缓, 反之电压最小值曲线下降的趋势越来越陡, 说明风电场应当注意进相的程度, 防止电压崩溃。

在多风电场接入情况下, 随着风电场容量的增加, 风电支路各节点上的电压标准差越大, 即越靠近风电场的节点, 电压波动的情况越严重, 所以风电支路节点的电压波动往往大于中枢点的电压波动。多个风电场接入要高于单风电场接入的电压波动, 主要是由于其他风电场造成的, 在小于50MW容量时影响不大。不同片区对风电场接入的多少无影响, 其电压波动不大。

3 含风电场电网的无功优化规划

对含风电场电网的无功规划主要从输电的有功损耗、无功装置的安装费用和电压质量三个方面决定, 由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备的造价比较高、运行可靠性低, 所以含风电场电网的无功规划主要考虑电容器和电抗器, 设置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是根据电网负荷值决定, 在电网负荷最大值时采用电容器补偿容量, 在电网负荷最小值时取电抗器补偿。含风电场电网在进行无功优化时, 有功主要是由风速和控制系统调节, 无功是控制系统根据风电场的运行方式进行调节, 所以在电网负荷最大值时, 应使电压下降到最大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反之使电压上升至最大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我国国标要求风电场尽量运用自身的无功调节能力, 必要情况下采取无功补偿装置。总结以上分析, 优化含风电场电网的无功步骤为: (1) 核实变电站的间隔数量, 确定变电站的电容器和电抗器数量, 并确定单机组的容量。 (2) 通过对电网负荷的预测以及风电场的极端功率方式, 最终确定电网的极端运行方式, 其中包括电压的最低和最高两种运行方式。最高运行方式主要运用到感性无功补偿装置, 最低运行方式主要运用到容性补偿装置。 (3) 结合变电站, 规划线路, 搭建年电压最轻和最重的电网网架。 (4) 根据两种网架的线路, 确定无功规划计算, 最终确定感性和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案。

4 电压越限概率指标及其应用

电压越限概率指标是反映节点的电压在风电的作用下发生越限的概率, 通过对节点进行优化计算, 最后使电压越限概率指标达到最低。风电场一般处于偏僻地区, 往往远离负荷中心, 通常是采取放射式接线进入电网, 由于受到传输线路的限制, 110KV以上的风电场的容量一般不能超过50MW, 这样运行的功率因素比较高, 使风电场范围内的功率变化比较小, 这样使风电场的功率与节点电压的增长呈近似规律。当进行无功优化后, 节点的电压位于区间之间, 不管风电场的功率大小, 状态怎样变化, 在无功补偿的一个周期内, 节点电压是不会发生越限的, 即越限的概率为0。当风电场的容量较大时, 斜线区域一般不存在, 即使存在, 因为无功调节的资源有限, 电压也不一定能调节到斜线区域内, 可能会落在灰色区域, 此时的节点电压会因风电场的影响受到一定概率的越限。

以2011年国内某风电网为例, 该电网包含运行风电场X和Y, 装机容量均为49.5MW, 分别采取传统的无功优化和改进的无功优化, 根据计算风机的参数, 对风电场进行采样, 采取Matlab仿真工具进行概率分布分析, 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 得出理论参数。两种补偿形式都可以很好的控制当前时刻的电压, 但传统的无功补偿不能随风电的变化进行变化, 所以要适应风电的波动特性, 只控制当前潮流的电压是不够的, 通过优化无功补偿后的一段时间内只存在较高的节点, 可以更好的适应风电功率的变化, 另外无功优化后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降损的效果。

5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单风电场接入和多风电场接入时对电网电压造成的影响, 根据电网的极端运行方式, 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 根据网架确定规划无功计算, 确定最终无功补偿方案。简单介绍了电压越限概率指标和其应用。

摘要:虽然风电场并网运行技术比较成熟,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简单介绍风电场对电网电压造成的影响, 优化规划含风电场电网的无功功率, 开发控制含风电场电网的电压, 分析电压越限概率指标和其应用。

关键词:风电场,无功电压,规划

参考文献

[1]温步瀛, 江岳文, 陈冲.风电场并网运行的无功补偿优化问题[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 28 (05) :42-46.

[2]李钦豪, 张勇军, 王孟邻.风电并网对以正序电压极化的阻抗元件的影响[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40 (23) :54-57.

规划运行 篇10

1. 智能电网中的柔性

智能电网柔性主要就是指在一定的参数下,可以抵抗外部和内部的干扰的参数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智能电网就可以顺利的使用,在进行配电网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将智能电网柔性评价理解透彻,这样才能够做好柔性评价,否则是无法顺利的使用智能电网柔性技术的。在智能电网规划和运行控制中,需要将柔性评价做好吗,保证智能电网可以顺利的工作。

智能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中,要想做好柔性评价就要将发电、供电、输电等环节的运行工作都做好,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保证整个智能电网规划和运行控制中的柔性评价可以做好,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智能电网规划和运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有利于系统运行的方面来考虑,这一评价体系的好处是可以将原先固定的参数转变为可控的参数,这样就可以将整个工作做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是从不利的一个方面来看,那就是容易导致整个智能电网系统出现系统波动和负荷波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工作做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智能电网中的柔性评价指标

2.1 智能电网中的柔性与过程系统柔性的区别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系统的柔性与过程系统的柔性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的,但是仅仅是在在对参数变化上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这两种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过程系统中参数有着不确定性,在极端的情况下,参数值会达到设计值的30%—50%,这样就影响了整个系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智能电网系统,那么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就会增强,这样对整个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这样就给整个系统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难题,这样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是极其不利的,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在智能电网的运行中,一定要重视智能电网系统面临的危险性,将柔性评价做好。

2.2 智能电网电力系统中的柔性评价方法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是离不开柔性评价方法的,如果没有柔性评价方法,那么对整个电力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都离不开柔性化手段,利用柔性化手段,需要将整个系统的可控参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既定的刚性约束条件下,使整个智能电网都可以离开整个约束边界,在这样的条件下,就要将整个系统的运行工作做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与运行,在使用柔性控制技术的时候,还要将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全面的了解,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可以将整个评价工作做好。

2.3 智能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中的约束柔性评价指标

约束柔性评价指标是为了将整个系统的某一断面直观的体现在大众的面前,将整个系统的运行工作做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智能电网中的约束性指标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按照相关的负荷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评价的过程中,系统所具有的离约束边界的网最大的能力为这个电力系统的柔性指标,这一指标使用柔性公式表示如下:

在整个公式中Δh+与Δh-代表的是不等式所约束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一定的差值,范围是δξ[0,1],这就是系统的柔性指标,在进行系统柔性指标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系统的运行工作做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还要将对以上阶段指标进行分析,如果系统的约束性指标越来越大,那么整个智能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中的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可行域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对智能电网的利用是十分有利的,需要我们进行合理的控制。除此之外,如果整个电力系统需要考虑的指标过多,这样就需要将电一尺度的入刑指标进行扩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单一尺度的柔性指标变为多尺度的柔性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让整个系统呈现出指标综合的优势。

通过对上述公式进行分析得出的约束柔性评价指标充分的显示出了两种极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进行多目标的优化,取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这样就可以将上述公式变为以下公式:

在这一目标函数下,就要将这一典型的目标进行优化,求得一个较为满意的解决方式,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柔性约束下的智能电网中的发电机组的功率有着很大程度的下降,在使用了柔性评价的方法,电力企业就不在需要使用燃料费用进行降压,从而减少了整个系统的无功功率。

3. 现有电网柔性规划方法的不足

首先,现有电网规划方法大多基于电网负荷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对负荷预测结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同负荷预测结果之间的细微差异可能造成规划方案的较大差异。但是,任何一种负荷预测模型或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负荷未来的变化,这就造成得到的电网规划方案对未来负荷变化适应性的降低,还可能为满足未来负荷变化而产生巨额补偿投资。其次,现有电网柔性规划方法对未来不确定因素采用确定性方法进行描述,即基于一定的预测模型,对未来不确定因素进行数学描述。但是,现实中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经济、政治、市场等,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数学建模,即使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本质上仍是对确定的不确定性进行优化,弱化了未来电网不确定性的本质。

4. 结论

本文从加强电网自身网架结构坚强性的角度出发,在规划过程中预留一定的输电线路运行安全裕度与输送能力,增强电网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适应性。通过电网全规划周期内的柔性成本分析,综合评估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摘要:智能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智能电网的规划就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转化效率,这样就可以将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工作做好,要想保证智能规划与运行控制可以顺利的进行就要将柔性评价方法和分析方法弄清楚,这样对整个电力规划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在整个柔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对柔性评价方法和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智能电网规划,运行控制,柔性评价方法,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孙伟卿,王承民,张焰.智能电网中的柔性负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03)

[2]白玉东,王承民,衣涛,陈东,顾黎强,徐芳敏.基于柔性分析的风电并网容量优化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2)

上一篇:学科交叉与合作下一篇:基于脑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