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影响(精选12篇)
运行影响 篇1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与常规电源相比,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受人为因素干预较小,几乎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随机变化的风速、风向导致风电场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的特点,大量风电机组集中并网运行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影响,并成为限制电网接纳风力发电的主要障碍之一,风电机组并网及运行已成为风力发电发展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开展前瞻性研究工作,积极搜集有关技术资料,学习和探索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逐步积累经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 政府管理是风力发电发展的导向
为了促进风力发电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资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从上网电价、进口关税、贷款、税收等方面支持风力发电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电监会2011年12月2日发布的《风电安全监管报告》显示,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快速发展,装机容量达到近4 000万kW,风力发电量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5%,预计到2015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将翻番。
当前,我国风力发电已经正式步入了规模化发展的阶段,而且产业基础有了明显改观,政策的着眼点已经从过去促进产业发展、建立装备和技术基础,转向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解决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和消纳方面。从政府管理来看,要做好规划和建设的衔接工作,强化全国风力发电规划的调控作用,做到全国规划与地方规划有效衔接,建立风力发电项目与电网配套工程的同步规划、同步投产机制。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将促进风力发电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专题开展了风力发电输电规划研究,通过加强跨区电网建设、构建“三华”(华北、华东、华中)电网等多种措施,使全国电网对风力发电的消纳能力可提高一倍以上。2009年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集约化开发,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高效利用,实现各类集中/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用电设施并网接入标准化,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化。智能电网能够解决风电机组并网的远距离传输和调度控制问题,这两点目前都是制约风力发电发展的重要问题。
2 加强风力发电设备性能和风电场运行管理
我国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能力,为促进风电场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2009年12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Q/GDW392—2009《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下称技术规定),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为加强风电场调度运行管理,2010年2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Q/GDW432—2010《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2011年山东电网制定了《山东电网风电调度管理规定》及《山东电网新建风电场并网验收流程》。
2.1 风电场应建立风力测量及功率预测系统
风电场应建立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具有0~48 h短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以及15 min~4 h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功能,功率预测值的时间分辨率为15 min。
对风电场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被认为是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增强电网接纳风力发电能力,改善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通过进行风力发电功率预测不仅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价值,也会给单一的风电场带来效益。通过功率预测,风力发电将从未知变为基本已知,调度运行人员可以根据预测的波动情况,通过合理安排电网的运行方式,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和风电场的安全运行;而将功率预测与负荷预测相结合,还有利于调度运行人员调整和优化常规电源的发电计划,改善电网调峰能力,增加风电机组并网容量;根据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结果,只需增加对应预测误差的旋转备用容量,可以显著降低额外增加的旋转备用容量,对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风力发电企业来说,风力发电功率预测还可以增强风力发电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助于风力发电企业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减少风电机组检修损失电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家电网公司于2011年3月3日发布了Q/GDW588—2011《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规定了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预测建模数据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测功能要求、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要求、数据输出及性能要求等。
2.2 风电场应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
风电场应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具备单机有功功率控制能力,以接收并自动执行省调发送的有功功率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有功功率值符合省调的给定值。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应根据省调统一安排逐步实现自动发电量控制(AGC)功能。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风电场应能快速自动切除部分风电机组乃至整个风电场。
2.3 风电场无功配置和电压调整
风电机组运行在不同的输出功率时,其功率因数应在-0.95~+0.95可控。风电场必须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容量应满足《技术规定》和省调要求。风电场无功功率的调节范围和响应速度,应满足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调节的要求。电网电压正常时,风电场应能自动调整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为额定电压的97%~107%。风电场应配置无功电压控制(AVC)系统;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风电场通过其AVC系统自动调节整个风电场发出(或吸收)的无功功率,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控制,其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应能满足电网电压调节的要求。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应根据省调统一安排逐步实现AVC功能。
2.4 风电场运行能力和电能质量要求
对风电场运行能力的要求如下。
1) 运行电压要求:
当风电机组并网点的电压偏差在-10%~+10%时,风电场应能正常运行;当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偏差超过+10%时,风电场的运行状态由风电场所选用风电机组的性能确定。
2) 运行频率要求:
风电场应能在频率为49.5~50.2 Hz时连续运行;在频率为48~49.5 Hz时,每次频率低于49.5 Hz时要求至少能运行30 min;在频率为50.2~51 Hz时,每次频率高于50.2 Hz时,要求至少能运行2 min,并且当频率高于50.2 Hz时,不能有其他的风电机组启动;在频率高于51 Hz时,风电机组逐步退出运行或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指令限出力运行。
3) 低电压穿越能力:
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并网点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 ms的能力;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 s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电网故障期间没有切出电网的风电机组,其有功功率在电网故障清除后应快速恢复,以至少每秒10%额定功率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
在风电场应配置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按照《技术规定》中对电能质量指标的要求,以实时监测风电场电能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偏差、电压变动、闪变、谐波等),并按照调度要求能够上传有关信息。
3 加强电网调度管理
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风电场装机容量在某个地区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其负面影响就可能成为风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风电场影响电网的调度计划和运行方式,稳定性、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运行成本等。
3.1 对电网调度计划和运行方式的影响
1) 风电机组出力的随机性,给电网有功、无功平衡和调度计划带来困难。
目前,传统的发电计划、检修计划以电源的可靠性以及负荷的可预测性为基础,调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了可靠的保证。但是,当电网内含有风电场,而风电场出力有极大的随机性,调度计划的制定变得困难起来。由于自然界的风速不断地变化,风电机组的出力也随时变化。当风速大于切入风速(一般为3 m/s)时,风电机组启动并网运行;当风速低于切入风速时,风电机组停机并与电网解列;当风速大于切出风速(一般为25 m/s,最新的5 MW风机可达30 m/s)时,为保证风电机组的安全,风电机组也要停机。因风电机组出力有较大的随机性,一天内可能有多次启动并网和停机解列。风力发电不稳定的功率输出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许多问题,风力发电的波动需要通过常规电源的调节和储能系统来平衡,这是长期困扰风电机组并网的最大难题。因此,在电网中风力发电容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后,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会给传统的调度安排和实施带来难度。例如,某220 kV变电站接入的风电场总容量为444 MW,在安排该变电站检修方式时,必须考虑风电场机组的运行情况,某些特殊检修方式下,部分风电机组必须停运。因此,如果对风电机组出力预测水平达不到工程实用程度,电网调度计划的制定会很困难。
2) 风电场运行影响节假日电网运行方式和机组发电计划安排。
在节假日大量厂矿企业放假,尤其是春节期间,电网用电负荷大幅下降。因风电机组出力受风力的影响,如果将风电机组纳入电网的调峰和调压,则必须正确预测未来24 h的风力情况,才能制定风力发电曲线,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还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风电机组参加电网的调峰,势必会增加电网运行难度。在各类机组的发电计划上,因火电机组的调整能力强,安排部分火电机组担任电网的调频、调压任务,一般要求某个时段风电机组停运,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2 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风力发电规模越来越大,风电机组并网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由于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将导致并网线路的输送功率大幅度的变化,进而引起线路充电功率的大幅度波动。因此,电网必须具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和调节能力,才能实现电网电压和频率的有效控制。
1) 在电压稳定性方面,由于风电场都远离并网变电站,呈现出经过长距离输送,然后经一点接入电网的特点。如果大规模风电场群集中建设,在遭受风速扰动或其他系统故障时,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以及风电场群的动态特性,将对电网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一般要大于风电场分散接入电网时的情况。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或电网发生故障时,风电机组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并网状态,风电机组的脱网会导致电网电压的突降。当电网故障或受到冲击出现电压闪变时,风电机组往往采取切机方式保护机组,会使电网事故处理变得更加困难。当风力发电接入容量较大,因并网变电站配出负荷量较小,大量有功功率会通过并网变电站的变压器外送,从而导致在某些运行方式下地区电网电压稳定性降低。
2) 在频率稳定性方面。随着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风力发电容量在电网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输出功率的随机波动性对电网频率的影响越来越大。当电力系统遇到扰动时,往往会造成电压降低,并可能导致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故障下停机;同时,部分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在穿越过程中有功功率降低。消除对频率稳定性影响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和采取优化的调度运行方式;当电力系统较大、联系紧密时,频率稳定性问题不显著。
风电场一般分布在距电力主系统和负荷中心较远的偏远地区或沿海区域,与电网相连相对较为薄弱。接入风电场较多的变电站,在风电场集中发电的情况下,通过并网线路向主网倒送,如果线路故障,风力发电功率波动会引起频率波动,因此,考虑风电场突然功率全停时并网点频率波动的限制,风力发电容量不能太大或并网点不能集中。
3.3 对电网潮流的影响
风电机组并网将直接影响电网的潮流分布和事故后的潮流转移。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风电机组大量脱网,引起电网潮流出现较大波动和转移。其中,风速是影响风力机组运行的重要因素,当风速小于3 m/s时,或风速大于25 m/s时,并网的风电机组将自动脱网,较多风电机组可能会受到区域气象的影响而集体脱网。另外,对于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当出现故障电压短时波动时也可能导致风电机组脱网,若风电机组数量很多,则电网潮流也将由此发生大规模转移。
3.4 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风是优质能源,但风电不是优质电源,风电机组并网和运行将给电力系统带来电压闪变和谐波问题,影响电网电能质量。
1) 电压闪变问题。
风电机组大多采用软并网方式,但是在启动时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风电机组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运行,如果多台风电机组几乎同时动作,产生的冲击明显,容易造成电压闪变与电压波动。不但如此,风速的变化和风电机组塔影效应(主要是对于下风向风电机,由于一部分空气通过塔架后再吹向风轮,这样,塔架就干扰了流过叶片的气流而形成塔影效应)都会导致风电机组出力的波动,因此,风电机组在正常运行时也会给电网带来电压闪变问题,影响电能质量。
2) 谐波问题。
风电机组本身配备的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带来谐波问题;风电机组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可能和线路电抗发生谐振,在风电场出口变压器的低压侧产生大量的谐波,影响电网电能质量。
3.5 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对于并入电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容量较小的情况,在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时往往未考虑风电机组容量的影响,而是简单地将风电机组容量视为一个负荷,或将风电机组作为同步发电机处理,不考虑其提供的短路电流。然而,当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时,在电网发生故障时,风电机组将向短路点提供持续的短路电流,风电场附近节点的短路容量明显增加。在此情况下,应考虑已有设备的短路容量校核,如果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仍不考虑风电机组的影响,实际运行时可能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
3.6 增加电网运行成本的影响
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网的可靠性可能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也可能增加。为了克服风力发电给电网带来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等问题,会增加必要的研究费用和设备投资。
4 对电网接纳大容量风电场的应对措施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着改善能源结构、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但许多未知的运行特性需要认识、了解和熟悉。为加强风力发电调度运行管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规范电网调度机构和风力发电的调度运行管理,针对风力发电的特点和风力发电调度运行中所面临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Q/GDW 432—2010《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规程。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准确的风电机组模型及计算参数,风电场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需从以下方面加强风力发电的运行管理工作。
1) 为保证风电场设备的安全及电网的安全运行,风力发电企业应按照国家电力行业技术监督的要求,定期进行风力发电设备的检修,同时要坚持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服从调度的统一指挥,严格遵守调度纪律,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在电网建设方面,应根据电网电源建设情况,加强风电场与电网统一规划,充分考虑电网结构、调节能力和负荷特性,研究确定并网变电站所能承受的最大风电容量,坚持风电场的有序开发和分散开发相结合,有效解决单个变电站承受并网的风电场多、容量大的问题,彻底解决局部区域大规模的风电场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3) 各风电场严格按照电气设备交接验收试验规程,加强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和投产验收。如2011年12月27日,对山东省广饶国华风电场并网工程严格按照《山东电网新建风电场并网验收流程》及《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对该工程进行验收,重点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及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进行现场验收。
4) 随着科技的进步,应逐步提高对风力发电出力预测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电网接纳风力发电的能力及安全经济运行;着力改善风电场的控制能力,使风电场在某些方面接近常规发电厂的控制性能,以利于制定调度计划,优化电力系统运行;加强风电场大风期间的运行监视与分析,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制定合理的反事故预案,做好事故预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5) 加强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管理,督促风电场投入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等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自动调整功能,并确保发生故障时电容器支路和电抗器支路能正确投切。虽然风电场机组本身带有无功补偿装置和消谐装置,但风电场的接入,风电机组大量电子装置必然造成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在风电机组并网变电站加装电能质量分析仪,对注入电网的谐波分量进行监视,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
6) 做好风电场接入电网继电保护定值整定梳理工作,特别是风电机组的主控定值和变流器定值等应与低电压穿越功能相配合,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和频率保护等应与电网保护相协调,充分发挥在运风电机组所具有的抵御扰动的能力。《技术规定》要求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并网点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 ms的能力;风电场并网变电站中低压侧其他出线故障时应保证在并网点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切除故障的时间应不超过0.3 s。通过全面梳理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对于低电压穿越能力不合格的风电机组,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风电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
7) 督促风电场开展35 kV及10 kV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完善改造,实现风电场汇集线单相故障的快速切除,避免故障扩大。
8) 收集积累风电场的运行资料,风电机组的运行参数资料,建立风电场机组参数模型库,研究探讨风电机组对电网短路电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高调度管理风电场运行的水平,进一步改善其并网性能,降低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调度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
5 结语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大量风电场接入电网。由于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随机性,会对电网运行带来冲击,通过及时跟踪、分析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发电机组的建设与运营,加强风力发电设备性能、风电场运行管理以及电网调度管理,提高电网接纳风电机组并网运行的能力,降低风电机组并网给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Q/GDW392—2009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国家电网公司.Q/GDW432—2010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国家电网公司.Q/GDW588—2011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国家电网公司.Q/GDW432—2010山东电网风电调度管理规定[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5]朱祚云,孙健刚,毕毓良,等.风力发电对上海电网的影响[J].供用电,2007(4):5-8.
运行影响 篇2
汽车节油技术开始与日本,原因是由于它是一个资源小国,必须注重节能。在这方面日本的技术上也走在了前列。节油技术的研究在世界上普遍引起重视的应该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后,由于产油国组织欧佩克联手提高油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能源链上的断裂,造成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另外,也由于对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越发注意对汽车节油技术的研究……
影响汽车经济性的主要有四大方面的因素:
1、汽车本身的质量。
2、汽车车身的风阻系数。
3、汽车发动机的技术水平。
4、用车者的驾驶习惯与驾驶技术。
汽车车身质量研究也是未来汽车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即车身轻量化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材料科学和机械结构分析尤其是车体有限元方面。目前汽车车身轻量化研究还尚未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不过进展方面还是一日千里。
汽车的风阻系数方面的研究是伴随着汽车极速的不断提高而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的。德国的保时捷汽车公司拥有目前世界上汽车行业最后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室。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在于尽量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汽车发动机技术时至今日,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尤其是日本的汽车公司在这方面保持领先,尤其是发动机的经济性方面的研究。目前车用发动机,尤其是乘用车,多用汽油机。但是,由于压缩比方面的问题,汽油机的燃烧效率远不如柴油机,由于节能方面的巨大压力,柴油机在乘用车上的应用也将是以后节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趋势。
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目前汽车制造商在动力总成方面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以油为能源的范畴,比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相关技术都已经接近商用水平。另外,天然气汽车、酒精汽车也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以上都是汽车制造商在节油方面的工作,对于车友而言,良好的驾驶习惯对节油也影响很大。如起步是大脚油门,之后来个紧急制动,电喷车的空挡滑行等……
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汽车的油耗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究竟怎样开车才更省油?
1、新车磨合专家提醒新车在最初的3000公里行驶里程之内一定要磨合。新车磨合要注意时速控制在每小时80公里以内;尽量减少急加速、急减速。
2、合理保养汽车——定期保养要知道车况良好的汽车可省油15%到20%。对于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每行驶5000公里以上配件都需要更换,因为空滤堵塞会引起气量减少,导致汽油燃烧不充分,降低燃油效率,而汽油滤清器的阻塞也会使发动机工作异常;对于机油:加机油需要适量,注意机油标尺所标示的刻度。机油太多将曲轴淹没,增大阻力;机油太少则无法起到润滑和封闭作用,甚至会影响发动机效率;对于轮胎状态:胎压偏低会造成油耗增加。根据美国能源部调查,如果每辆车的轮胎气压比标准气压少了1磅/平方英寸,美国每天就要多消耗1500万公升的汽油;要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是否均匀。如发现轮胎偏磨,或方向盘不居中等异常情况,需尽快到专业修理厂咨询修理;另外切忌装饰过度,如扰流板、防雨罩等,会破坏原车设计的丰足,提高油耗;后备箱中不要放很多不常用的东西,增加无谓负载也会增加油耗,统计显示每增加1千克的负载会增加1%油耗;有的驾驶员为了节油,采取高速关闭空调而打开车窗通风的办法,这是不可取的,当车速高于85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开窗后的风阻消耗比空调系统消耗的燃油更多,它会让您的燃油经济指数下降10%。
3、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根据不同路况选择合理的驾驶状态:减少紧急加减速和紧急转弯。行车时不仅要看前一辆车,要同时看到前两三辆车的情况,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急刹车;不要猛加油,一次猛加和缓加到同样的速度,油耗相差可达12毫升;匀速行驶,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最经济工况:发动机转速2000到3000转、车速60到90公里每小时。换挡时机:选择最佳时机换挡(发动机转速处于2000到3000转);杜绝低挡高速,低挡高速行驶往往使油耗超过正常值的45%;手排车用户应杜绝高挡起步。减少怠速状态:适度热车是个好习惯,建议让车慢速行驶一段距离来完成,长时间的原地热车将增加油耗;长时间怠速和怠速状态下运行空调尤其消耗燃油。
4、如何正确测量实际油耗正确的油耗测量方法是:将油箱加满,并记录首次里程数;再度将油箱加满,记录第二次加油数和第二次里程数;将两次里程
数相减,除第二次加油数,得出百公里油耗;依照这一方法多次实验,求出平均值。
节约燃油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往往牵涉的因素也很多。因此车辆如何节约燃油最好不要局限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从以上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车辆的节油主要和“人”有直接关系。驾驶员对驾驶操作技术和车辆运用方法的关注和学习才是节油的真谛!天下没有秘笈可言,只有对车辆的熟知和了解加上正确的使用,才可能真正进入车辆节油的境界!
疲劳驾车的危害与预防
据统计,去年我国因司机疲劳驾车共发生交通事故629起,死伤538人。交警部门提供的资料说,当前特大交通伤亡事故中,由于疲劳驾车造成的约占40%左右,对安全行车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研究,在行车初期驾驶员对复杂动作操作出现过失的概率为12%,随时间延长,过失也增加,8小时后行车操作过失比初期增加一倍以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李舜伟教授表示,疲劳驾驶不但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判断和视觉,也会影响他的警觉性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特别是由于疲劳而产生的三分之二秒左右的“微睡眠”期增多,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
那么,如何避免疲劳驾车呢?
要避免疲劳驾驶,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通宵达旦地加班、跑长途,甚至打牌、聊天、泡吧,对司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即中午、黄昏和夜里,这三个时段开车更要格外小心。其次,要让大脑皮层有恢复的时间,最好不要长时间地持续开车,大约每持续驾驶100公里或两小时就应该停车休息,途中感觉单调犯困时索性停车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千万不可强打精神开车。
驾驶员进行长时间、长距离驾驶时,影响最大的是与驾驶直接有关系的身体这部分器官的各种机能。因此,行车前必须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据统计,大部分车祸是在夜里零点至6点和白天13点至16点行车时造成的,此时段人最容易感觉疲劳。司机朋友应该注意保证休息。跑远途时应该几个司机轮换着开车,一人开车其他人睡觉,还可适当调节座位和椅背,或过一段时间就下车在路边放松一下自己,驾车时眼晴不要老盯着公路的中心线,必须与其他车辆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再有就是要自寻感官刺激,可收听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或听些笑话;吃清淡食品、多喝水,喝茶有柔和的兴奋作用,是长时间开车中的上等饮料,烟虽然刺激神经系统,但也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促使疲劳。不过,千万要记住,不要事先确定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以防止为赶时间而疲劳驾车。
除了合理安排时间保持睡眠、控制连续驾车时间外,驾驶员还应该适当多吃些抗疲劳的食品。
此外,驾驶员应该学会一些消除肢体和器官疲劳的保健操,利用驾车间隙或者休息时间缓解疲劳。下面提供几种消除肢体器官疲劳的保健操,以供参考:
1、眼睛。驾车时眼睛是最难偷懒最易疲劳的器官,驾车时间过长极易引起眼部疲劳,因此,可利用各种休息间隙做一些眼部保健活动,如眺望一下远处或天空;转动眼球;用手按摩眼眶四周;用热毛巾敷眼等都可起到缓解眼部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防止眼睛患病的作用。在景物过于单调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应该适当地左顾右盼变换视觉焦点,用不同的景物来保持一定的视觉兴奋度。还应该时刻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沾上油污等脏物以及质地较硬的布料来擦拭眼睛。在正面阳光太刺眼时,除了使用遮阳板,最好戴上太阳镜。
2、耳。由于汽车噪音的影响,长期驾车的过程中听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下降,会觉察不出可能发生事故前的危险信号。因此,驾车时不宜听强烈的曲目,音量以不影响驾车安全为好。休息间隙别再听音乐,以便让耳朵得到休息,并按摩耳廓等部位以缓解听力疲劳。此外,还应该定期检查听力,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3、手。长期驾车,受车身震动的影响,尤其是经常在颠簸路面进行长途越野驾车,不仅会使手掌多汗、手臂麻木,握力下降,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肌肉痉挛、萎缩、引起骨关节病变,严重的会致使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另外,天热驾车手容易出汗,处理紧急情况时手打滑也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驾车时最好戴上手套,既可以防止出汗手滑,又可以在方向盘与手之间增加一个减震层,缓冲车辆对手及人体的震动。
4、足。不走路但也不轻松。脚虽然不用经常和地面直接接触,但也并不清闲,油门、离合、刹车,一个都不能少,随时伺候着。因此,保护好您的脚,对于一个司机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选择一双保暖、透气、大小适中、穿着舒适的鞋子,并多备几双棉袜和鞋垫,出汗后勤更换鞋袜,临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并按摩足掌部位,刺激足部穴位等都有助于解除疲劳。
5、身。驾车时身体长期相对固定,会引起颈肩及腰背部的肌肉、韧带慢性疲劳性损伤。另外,由于安全带的束缚,头颈部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导致对颈椎的伤害,因此,正确的驾姿很重要,上身挺直,抬头收颌,肩部放松,膝盖略屈,臀部尽量靠紧椅背,握方向盘的手臂应稍弯曲。驾驶间隙和平时休息要多活动一下身体,尤其是肩颈和腰背部。如果发现有难以缓解的疼痛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也是有效防止疲劳驾车的一个绝招。因为只要驾驶员心中装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交通法,并将之落实到行动上,就会自觉抵制疲劳驾车行为,确保行车安全。
2005年过去,又要迎来新的一年,我们党召开了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回顾我们这一年来的工作,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不足,我们力求认真总结今年的工作,使明年做得更好。对于我们来说,安全生产就是生命;认真贯彻公司及厂里的各项任务,在2003年即将结束之时,根据厂里的工作要求,现对自己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锅炉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篇3
锅炉的设计很复杂,工作环境也很差,属于承压特种设备。锅炉通过燃烧内部的燃料来增加自身受热面的温度,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通过受热面将锅炉内部的水加热成蒸汽供生产或生活使用。锅炉在整个燃烧过程中需要承受着高压和高温,还需要承受交变应力的相互作用,从确保锅炉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要正确操作锅炉,加大对锅炉的维护和保养力度,做好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锅炉安全运行管理现状
锅炉作为提供一定参数蒸汽的承压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供热、取暖等生产生活中。锅炉及其辅机的安全运行对蒸汽用户的安全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近些年来,由于锅炉的违法违规使用、所用燃煤煤质得不到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缺失等原因,锅炉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出现恶化现象,比如炉膛爆裂、四管泄漏、垮焦灭火等问题时有发生,使锅炉使用单位的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存在着导致或诱发人身设备事故的隐患。
锅炉安全运行影响因素
a使用未办理使用登记证的锅炉
锅炉作为特种设备,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要具有使用登记证才能够使用,其需要在出厂和使用过程中经过严格检验,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取得使用登记证,即便是锅炉进行改装,也需要对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之后方能办理使用登记证,如果说锅炉没有使用登记证,那么这种锅炉多属于非法制造或者是非法改装的,锅炉没有经过相关检验和校准就投入使用会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b管理和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锅炉属于特种设备的一种,对锅炉进行日常管理和操作均需要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有关工作,但是现阶段有些单位的锅炉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不熟悉锅炉工作原理,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依然在从事锅炉的管理和操作工作,很容易出现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行为,容易因为管理不到位,操作错误发生锅炉安全事故。
c锅炉没有定期检验
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锅炉必须由取得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内外部定期检验,一般外部检验每年一次,内部检验每2年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并进行处理,確保锅炉的健康运行,只有经定期检验合格的锅炉才可以继续使用,而现在许多单位不重视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长期超期未检运行,给锅炉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d擅自解除锅炉保护
锅炉作为提供蒸汽的高温高压特种设备,为了保证其安全性,防止锅炉发生爆炸、缺水干锅等重大事故,一般均设置了完备的保护系统(如水位保护,炉膛压力保护、全炉膛灭火保护等),保护系统通过计算机或电子元件将各种测量数据与预设的保护动作值进行比对,经逻辑判断达到保护动作条件时,保护动作,切断进入锅炉的所有燃料,锅炉停止运行,从而保证锅炉安全。
e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锅炉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锅炉生产工艺以及事故总结整改制定的,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标准制度,锅炉的日常运行维护操作均要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主要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锅炉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些操作人员并不熟悉这些规程,更没有按照规程操作锅炉,容易发生误操作和错操作,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提高锅炉安全运行状况的对策
a使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锅炉、检查锅炉各种证件齐全有效
核实锅炉生产单位和安装单位资质真实有效,检查锅炉出厂合格证等出厂资料完整齐全,锅炉安装过程要按国家规定由专业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报告,根据上述资料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办理锅炉使用登记证,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管理,避免因为使用不合格锅炉带来的安全隐患,取得使用登记证后锅炉才能投入使用。
b锅炉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
锅炉投入运行前,使用单位必须组织锅炉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到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学习,经系统全面的培训并取得相应上岗资格证后,才可以参与锅炉的管理工作和日常操作维护工作。
c对锅炉内外部及安全附件进行定期检查
严格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 G7002-2015)规定对锅炉进行定期检验,确保每年进行一次外部检验、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其中电站锅炉内部检验可结合锅炉检修周期进行,但一般应保证每3~6年进行一次。通过强制性的定期检验,对锅炉各部件及安全附件在高温高压磨损环境下的变化进行检查,看是否有高温蠕变、腐蚀、严重磨损、裂纹、部件连接不牢、安全附件失效等情况,及时发现锅炉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避免安全隐患发展为生产事故。
d督促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生产负责人要组织制定操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促使锅炉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精心调整、细心操作,避免锅炉超参数运行,同时严格执行电力行业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设备巡检制度、设备定期切换试转制度,确保锅炉及辅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结
总而言之,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锅炉安全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制定完善的锅炉操作规程和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
[1]徐康华.浅谈锅炉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J].科技资讯,2014(03).
[2]曹伟、张春林、潘君华.锅炉安全运行分析及管理建议[J].河南科技报,2012(02):156-157.
[3]胡海鹏.锅炉安全运行的分析和管理策略[J].工业工程与技术,2012(01):87-88.
运行影响 篇4
互联时代的电网系统管理, 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 如果电网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往往可能带来电网运行的奔溃, 导致整个区域的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后果, 伴生巨大的经济损失。高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电网系统管理当中, 固然为我们的电网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 同时, 对于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带来诸多挑战。
一、新时期电网运行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急需加强
在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 高科技成果的不断运用, 固然对电网管理带来了诸多方便, 同时, 对于电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网运行管理中面对的各种数据内容, 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和各种设备采集到的实时监测数据, 包括, 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等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这些数据不单单是一些简单的数字, 如何将他们结合到一起进行分析, 如何发现其中内在的联系, 如何分析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各种信息, 如何发现这些数据变化所带来的信息, 都是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这些能力的要求, 都是对电网调度人员提出的新的挑战, 都是需要电网调度人员在掌握很高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经过多年反复的操作经验, 才能熟练和完全掌握的。
2、电网及输电线路设计需合理
电网及输电线路的设计, 不仅要满足其只能要求, 同时也要满足安全要求。在电网设计过程中, 要坚持施工方便, 造价合理, 便于管理这几大原则。
在电网设计当中, 路径的勘探工作是设计的关键所在。路径的选择, 要遵循经济, 合理的原则。在我们原来的电网建设过程中, 由于施工水平, 技术水平的限制,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置, 往往存在较大困难。如遇到电网交叉跨越的情况时, 就会有较大的处理难度, 有时甚至需要改造原有线路, 这种情况在山地地区会经常遇到, 只能抬升线路高度来避开原有线路, 这样就造成施工难度的不断加大。所以我们在进行线路勘探设计时, 一定要充分搜集当地资料, 尽可能选择长度短、转角少、交叉跨越少, 地形条件较好的方案。综合考虑清赔费用和民事工作, 尽可能避开树木、房屋和经济作物种植区。
3、输电线路塔基的设计问题
通常情况, 输电线路塔基的施工周期大约占到整个工期的50%左右, 费用占到总费用的30%左右, 而且基础的还坏, 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所以塔基的设计与施工, 对于电网质量的优劣, 有着直接的影响。塔基的设计不像普通建筑, 它跨度大, 通常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 所以在进行塔基设计时, 要采用逐个勘探, 逐个设计的原则。特别对于影响造价较大的承力塔, 由四腿等大细化为两拉两压或三拉一压才是经济合理的。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 尽量采用桩基础, 避免大开挖基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输电线路设计要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通过优化方案, 科技攻关, 不断探索与创新, 才能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4、输电线路塔杆的设计问题
电网中塔杆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不同的情况, 选用不同的塔杆, 塔杆耗费的费用, 大约占到整个工程费用的30%-40%。由于电网发展的需要, 新建线路一般都尽量避免采用水泥杆塔, 这对造价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如果一定要使用水泥杆, 一般都是采用φ400型水泥杆塔, 跨越、耐张和转角尽量选用角钢塔, 材料准备简单明了、施工作业方便且提高了线路的安全水平。对于同塔多回且沿规划路建设的线路, 杆塔一般采用占地少的钢管塔, 但大的转角塔若采用钢管塔由于结构上的原因极易造成杆顶挠度变形, 基础施工费用也会比角钢塔增加一倍, 直线塔采用钢管塔, 转角塔采用角钢塔的方案比较合理, 能够满足环境、投资和安全要求。
二、认为破坏, 也是电网运行管理的一大挑战
由于电网的设置最大的特点就是点多, 面广, 线路长, 所以不可能做到人为的实时监管, 这就容易遭到一些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差, 和不法之徒的侵害。
1、由于人们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差造成的破坏
近年来, 我国经济突飞猛进, 大量的建筑在城市甚至农村拔地而起, 其中也不乏一些违章建筑。很多违章建筑设置在输电线路下方, 导致电网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或者垂直距离小雨安全距离, 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 就很容易造成瞬间接地的情况发生, 从而导致跳闸现象的出现。也有一些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不当触碰到电网线路, 造成安全隐患。还有一些情况, 如在线路保护区内种植高大植被, 农田内使用塑料膜, 遇到大风天气时, 就很容易将薄膜刮到线路上, 造成短路现象;还有人们在春秋两季放风筝的时候, 不小心吧风筝吹挂到线路上, 造成跳闸现象;秋收季节焚烧秸秆, 也很容易造成线路的瞬间跳闸等等等等。
2、由于认为故意破坏电网造成损失
电力作为现代生活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是总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一点蝇头小利, 不惜铤而走险, 盗窃电力设施当废品销售谋取利益, 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种行为何其可耻!有统计资料显示, 近年来, 我国电力设施被人为破坏的事件, 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北京有一起案例:海淀区的一条高压输电线路遭到认为盗剪, 裸露的线头拖到了京包铁路的线路上, 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挂拽到这条拖下来的线路上, 将临近的三座输电铁塔拉弯, 结果造成了京包铁路, 京包公路和北京轻轨一度中断, 好在当时路上没有行使的汽车,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起案例, 在我国某市, 不法分子窜入到10千伏高压输电井下盗锯线缆, 造成严重的爆炸事件, 盗剪线缆犯罪分子当场死亡, 周围建筑不同程度受损, 同时造成周围大面积长达四小时的停电情况的发生。万幸的是, 由于此次事件发生在深夜, 没有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 却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防止和遏止输电线路人为破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去做许多说服、教育和宣传工作, 使沿线群众爱线、护线意识得到不断提高, 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限制外界一切损害输电设施的不安全因素, 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可靠供电。
三、加强管理, 提高电网保护意识
1、加强管理是实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
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尊重科学, 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不仅要牢记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条文, 更重要的是落实, 要坚决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有纪必守、有禁必止, 坚决杜绝随心所欲、各行其事的倾向。只有这样, 才能把安全生产搞好。
2、保证设备状态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通过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可以有效组织人、财、物等管理要素,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力。根据具体情况将线路划分为不同区段加以管理, 并在线路巡视检修过程中突出重点, 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这样即确保了线路安全运行又节约了维护费用。
在线路巡视中, 我们将定期巡视与特殊巡视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重点地段和非重点地段区别对待, 组织技术人员对有疑点的设备或部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试验, 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认真分析解决。及时总结运行经验, 分析设备现状, 掌握设备运行规律, 预测设备安全运行的不利因素。科学分析缺陷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及时提出反事故措施, 控制设备缺陷的发生、发展。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实现输电线路安全生产的保证
在当前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必须不断学习,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就无法应对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发展形势。
BAF池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篇5
BAF池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根据BAF池最近研究成果和实际运行情况,阐述了滤料、底物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和反冲洗等因素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运行效果的影响.
作 者:万大军 作者单位: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公用工程中心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34)分类号:X7关键词:BAF池 影响因素 运行
浅议唐代皇帝制度对行政运行影响 篇6
行政法律;唐代;皇帝制度
[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76-02
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的专制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利。这一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历代帝王不断完善、强化。
唐代皇帝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帝国运转。他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军政信息,进行日常统治。皇帝通过口头或文书下达制令,其形式有谕、旨、策、制、诏、诰、戒、朱批等,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政务,均具有绝对权威。
一、皇帝参与制定的具体行政法律制度对于唐朝行政运行的影响
李渊建立唐朝后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把《唐律》分成为名例、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总共502条律文。后又命人逐条解释律文,撰成《唐律疏义》。唐朝律法体现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意志的精神。对于敢于破坏唐朝封建中央集权秩序者一律严惩。它也规定了贵族、官僚以及他们的家族能够向后多方面特权。唐律的制定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防止了封建地主官僚过分迫害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唐律》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唐玄宗还编撰了一部有关唐朝中央与地方管制的法规大全《唐六典》。《唐六典》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开启了中国行政立法的先河,从此编制行政法典成为中国古代立法的传统。
二、唐朝皇帝的集权行政对于封建政权的作用
唐朝在确定中央政府的体制时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所设的三师、三公、仅是虚衔,中央政府实际权利掌握在三省六部手中。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执行,本系同等地位,但由于现实操作原因,尚书省成为中书、门下两声之下的行政执行机构,难以与两省平起平坐,较早被排挤在宰相之外,中书与门下侍中被确认为正式宰相。中书门下两省虽然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相互扯皮,严重影响了行政效能的发挥。唐太宗看到这种情况,曾说:“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位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随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遂产生了中书和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场所——“政事堂”。政事堂初设,仅仅是宰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随着议事的制度化,政事堂地位也随之提高,逐渐成为唐朝最高决策机关。政事堂制度,在唐代确实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防止宰相专政。高宗以后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主要为中书、门下长官,他官凡冠以参豫朝政、参议得失、参加政事、参知机务等衔者,皆可以参加政事堂会议,也就是以他官加衔入相职位,这样既能缓和统治阶级矛盾,又能选拔大批人才参与朝政,巩固唐代政权。
三、唐朝皇帝完善科举制度的作用
唐朝承续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使唐朝的科举制度更加完美了。唐朝的科举制主要分为常举制和制举制两种。唐朝的常举制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童子等。通常以礼部为主考部门,也俗称贡举。常举就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的考试内容就是帖经、却以诗赋为主。唐朝考帖经只能靠背诵,但是做诗赋就需要独立思考。唐朝的制举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俗称殿试。它所考科目非常多,而且是属于不定期举行的那种,但是他的限制较少,任何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以应试。只要及第就可以直接做官,制举在科举制度中地位没有常举高。后来武则天修订了《姓氏录》用来重点打击当时的官陇士族以及大力选拔庶族地主扩大取才层次。
唐代是我国的盛世,其最盛时疆土,据《通典.州郡典》所载,盖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版籍,共为十五道,三百二十九州府,一千六百零一县。其疆界:东至海并兼有朝鲜半岛,东北至今外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南有今越南之北越地区;西面几有今阿富汗全境。作为高度发达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控制庞大的疆域,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皇权的稳固,唐代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自隋以来的“三省六部制”,基本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比较完整的政权组织形式。自唐代定制,尚书(或中书)六部遂成为封建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一直延续到清代。从秦汉三公九卿制过渡到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国家政体建设的历史性进步,对东亚周边国家的影响也甚为深远,直到现在,在东亚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还遗留有尚书六部的某些痕迹。不仅为唐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制定了初始框架。
[1]陈顾远著.《中国法制史》,中国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2]陈寅格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礼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徐道邻著.《中国法制史论略》,中正书局,1958年版.
[4](唐)李林甫著.《唐六典》,校注:陈仲夫,中华书局,1992年01月出版.
煤质对锅炉设备运行的影响 篇7
近年来, 由于外部煤炭市场形势变化, 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燃煤采购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为此燃煤品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灰分高、挥发分低、硫分高、热量低等等。锅炉的设计煤种是一定的, 受热面的布置型式、大小、管子壁厚余量的选取、燃烧器的型式以及燃烧室的高度、宽度、深度的选取均取决于煤种。锅炉对于煤种的适应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 偏离设计煤种就会造成设备健康水平的降低, 以及设备维护费用的增加。近年来由于煤炭供应紧张, 煤质变化较大, 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炉燃烧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同时也对输煤和锅炉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很大影响。通过分析煤质不同成分对锅炉燃烧的影响, 提出了在煤质发生变化时的应对措施, 来保证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2 煤质对锅炉设备影响分析
2.1 煤质对锅炉承压部件泄漏的影响
近年来, 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四管泄漏次数明显增多, 其中与煤质有关的约占1/3。大多数机组的运行接近和超过100 000 h, 炉管趋于老化不可避免。但由于煤质变化较大, 造成燃烧状况恶化, 加速了炉管的老化进程, 增加了炉管泄漏次数。
由于近年来入炉煤热量低、挥发分低、灰分高, 导致的结果就是煤粉在锅炉内的着火推迟,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升高, 但水平烟道后部和尾部受热面处烟温偏低, 吸热量不足, 再热汽温上不去。为了调整汽温, 必须加大燃煤的投入量, 为此又进一步使前部受热面壁温超温, 形成恶性循环。机组在大负荷运行或是负荷大幅度调节及制粉系统的启停操作中, 受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过热现象, 受热面从原来的局部过热发展向高度、深度、宽度全面过热。主要表现形式有:高度向顶棚发展, 主要为高过、高再, 宽度也由原来的对流热段向对流冷段发展, 深度由外圈向内圈发展。
由于燃煤的灰分高, 热量低, 使锅炉的耗煤量增加;煤中带有大量石头, 使灰的硬度增加。高灰分、大流量的煤以及高硬度的灰, 不仅造成尾部烟道受热面磨损加剧, 而且造成水平烟道受热面磨损现象, 磨损有从尾部受热面向水平烟道受热面移动的趋势。
煤中的硫分在高温下形成SO3气体, 该酸性气体对受热面金属直接产生腐蚀, 此腐蚀气体混合于熔融的灰分中, 形成垢下腐蚀。目前, 燃煤的硫分超过设计值2倍~4倍, 垢下腐蚀的速度也大大提升, 此种腐蚀对于受热面管子的寿命影响大, 而且面积分布广泛, 已深入内圈管排。
近年来设备抢修增加, 每次抢修材料费用为5×104元左右, 每年抢修费用增加50×104元之多。近年来每次小修费用由原来的15×104元~16×104元升至25×104元~26×104元, 每年小修费用增加60×104元之多。
2.2 煤质变化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2.2.1 挥发分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挥发分是固体燃料的重要成分之一, 对燃料的着火和燃烧有很大影响。挥发分是可燃性气体, 其着火温度低, 易于从煤中析出。挥发分含量高, 煤中难燃的焦炭相对含量少, 当大量挥发分析出着火后, 燃烧放出热量较多, 有助于焦炭的迅速着火和燃烧, 因此挥发分高的煤易于燃尽。挥发分从煤粉颗粒内部析出后使煤粉颗粒具有孔隙性, 挥发分越多, 煤粉颗粒的孔隙越多, 与助燃空气接触面越大, 因而易于燃尽, 燃烧损失较小。反之, 挥发分低的煤较难燃尽, 燃烧损失较大。由试验可以说明飞灰可燃物是随着煤质挥发分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的。
2.2.2 固定碳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 挥发分析出后剩余的主要是焦炭。固定碳含量较高的燃煤, 在燃烧过程中煤粉颗粒周围助燃的空气量相对较少、燃烧时间长、燃尽程度差、火焰中心上移, 飞灰可燃物相应升高。燃煤中固定碳的指标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也较大, 飞灰可燃物随固定碳的降低相应降低, 当固定碳接近设计值时 (不一定低于设计值) , 飞灰可燃物低于较低水平。
2.2.3 煤中灰分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煤中灰分有两种:a) 原煤形成过程中所固有的有机灰, 此种灰质地松软易于破碎, 其对设备的磨损小:b) 原煤开采过程中人为夹带进去的矸石或石块等。灰分在煤中不具有热量,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一方面被工质吸收, 一方面被灰分吸收。而且灰分越多对固定碳包裹越厚就越不容易燃尽, 灰分粘附在受热面上形成的热阻很大, 影响传热效果, 再热汽温偏低, 燃烧不完全使飞灰可燃物升高, 锅炉效率下降。因飞灰增大使飞灰可燃物升高而形成的飞灰浓度也增高, 飞灰浓度与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是成正比的关系。飞灰浓度越大, 灰的颗粒撞击受热面的点数多, 磨损加剧, 尤其是省煤器外侧部分将产生较大的磨损。每年仅因“四管”磨损泄漏所造成的非停达36次, 累计抢修时间100 h~300 h, 按可调负荷220MW计算, 影响发电4 000×104k W·h~7 000×104k W·h, 如将人力、物力、燃油及调度罚金均算其损失更大。降低燃煤灰分无论对设备磨损还是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影响都是很大的, 据测算煤中灰分每降低1%其对设备的磨损就减少1%, 设备可靠性就增加1%。也可减少锅炉因“四管”磨损泄漏所造成的频繁启停, 提高机组的使用寿命。由于灰分增加造成受热面积灰, 预热器堵塞等, 使传热效果变差, 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温度每升高10℃, 锅炉效率下降1%, 影响机组煤耗升高2 g/ (k W·h) ~4 g/ (k W·h) 。
2.3 煤质对制粉设备及单耗的影响
由于入炉煤热值低、灰分大, 造成燃烧困难使原煤消耗量增加, 只有采取降低煤粉细度值R90的方法来提高煤粉的燃尽程度, 从而达到降低飞灰可燃物的目的。由此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磨煤机出力降低, 导致磨煤机长时间运行, 加之高硬度 (包括石头) 、多杂物、大流量的煤造成制粉系统磨损加剧, 钢球耗量大大增加, 磨煤机出入口经常出现漏粉现象, 排粉机叶轮检修次数增加、损坏严重, 检修周期缩短, 维护费用增加。每年加钢球400 t~700 t (包括小修、技改及正常维护补充) , 按每吨钢球7 000元, 年消耗约150×104元~300×104元。
为保证制粉系统的运行, 公司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派专人对上煤各环节进行监控, 拣出煤中杂物, 防止铁块、木块、石块等进入磨煤机;在各原煤仓来煤口均加装了篦子, 并严格控制篦子网格尺寸, 防止大块进入磨煤机, 造成磨煤机的损坏;对磨煤机装载钢球量进行技改, 减少制粉单耗, 延长钢球的使用时间等等。
3 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煤炭供应的紧张形势和煤质变化,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积极试验和摸索, 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 切实做好燃煤的掺配工作, 努力调整好锅炉的燃烧运行工作, 以保证整个机组工作的安全、平稳、经济运行。上述分析只是建立在煤质常规试验上的, 要达到更好的掺配效果还需要进行掺烧试验, 对煤种化验煤、灰特性, 对不同比例的混煤进行燃烧试验和结渣性评价, 在高、低负荷时对锅炉进行热效率试验, 找出对制粉系统和燃烧的影响, 从而制定相应措施, 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确定混煤比例。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3.1 加强燃料管理
由于煤炭本身存在偏析现象, 即使同一批来煤也存在允许差, 需提高煤质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强化人员责任心, 保证入厂煤和炉前检验的准确性, 为配煤和燃烧提供依据。由于火车或汽车进来的煤需采样化验才知道数据, 而化验单又不能及时出来, 又因锅炉急需上煤时, 输煤运行只能根据调度室提供的预报目测数据进行配煤, 加之配煤不能做到精确配比, 因此造成配煤的误差, 从而直接影响锅炉燃烧的经济性和稳定性。由于燃煤的短缺经常会出现来煤矿点多、煤种复杂的情况, 对于不同煤种的入厂煤和煤质波动大的矿点要实施分矿堆放, 依据烧旧存新的原则进行配煤。加强对进煤质量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开辟煤质较好、较为稳定的煤源市场, 及时准确地掌握进煤的工业分析数据, 提供给运行人员, 以便运行人员选择较为适应本单位锅炉的煤种, 进行相应的运行调节。
3.2 严格标准规范采样
燃煤质量验收工作的采制化应以国标为依据, 不能随心所欲。采制化各环节在整个电煤验收工作分析过程中给最终结果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采样误差约占80%以上, 制样约为16%, 化验约为4%。因此采制化各环节的操作均是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一环, 其操作程序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国标规定执行, 按照国标所规定的要求去采样。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掺杂使假的现象在所难免。针对个别来煤煤质不稳定这些情况需要管理者做到查、检相结合、动静相结合。所谓查就是根据工作经验, 观察煤车装煤情况, 抽查部分车辆并结合过衡计量去发现装车异常, 查看时要做到全面彻底;所谓检就是要对来煤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抽检, 对于信誉高、煤质稳定者可放宽采样深度;对于不稳定者就要相对增加深度和改变采样方式以采到有代表性的煤样。对于车辆的采样, 不需要做到每车必检, 不然既增加不必要的劳动量, 又影响进车速度。因此有条件的可进行现场监装, 了解供方情况、运输情况, 做到及时反馈, 使质检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这就是动;所谓静就是要在卸车时到货位上去检查煤况, 根据卸车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以便及时对采样方式做调整, 尽可能地采取到有代表性的煤样, 问题特严重者应及时制止, 并积极与供方联系来共同处理解决问题。
3.3 优化配煤方式
燃料运行人员应掌握火车和汽运煤以及煤场存煤的煤质情况, 依据有关数据对不同煤种精心计算配煤比例, 对于不能直接进入煤仓进行燃烧的煤质普遍采用的是从不同的煤源取煤在式输送机上混合, 煤场取煤受煤堆平整、操作人员技术和斗轮机“月牙损失”的影响煤量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到配煤效果, 可以给煤源设备上加装电子皮带秤便于随时了解运转出力, 进行煤量的调整。燃料运行人员必须及掌握来煤煤质和煤场存煤的煤质情况, 精心计算配煤比例。通过皮带电流显示和工业电视等手段认真监护和调整, 配煤时严禁劣煤超比例。
3.4 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
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 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 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 以利于燃烧, 调整锅炉负荷按规定操作, 监视炉膛负压、排烟温度、O2、CO2等含量, 使锅炉运行参数保持到最佳数值。采用周界风可以扩大燃烧器对煤种的适应性。燃用较好烟煤时, 可以起到推迟着火, 旋托煤粉, 遏制煤粉离析, 以及迅速补充燃烧所需要的氧量。对于挥发分高的优质烟煤, 周界风量开大。周界风有阻碍高温烟气与燃烧器出口气流的掺混, 降低煤粉浓度, 当燃用低挥发分的贫煤或者无烟煤时, 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对于贫煤或无烟煤, 应适当关小或者全关周界风, 减少周界风量和一次风刚性, 使得着火提前稳定燃烧。
燃用灰熔点低容易结渣的煤种时, 燃尽风量影响有2个方面:燃尽风增加, 主燃烧区温度相对降低, 对减轻结渣有利;但是主燃烧区出现还原性气氛, 又会使得灰熔点下降, 加重炉内结渣。
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 燃尽风应适当减少, 否则过大的燃尽风会使得主燃烧区相对缺风, 主燃烧去温度降低, 不利着火稳定。
燃用灰熔点低容易结渣的煤种时, 燃尽风量影响有2个方面:燃尽风增加, 主燃烧区温度相对降低, 对减轻结渣有利;但是主燃烧区出现还原性气氛, 又会使得灰熔点下降, 加重炉内结渣。
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 燃尽风应适当减少, 否则过大的燃尽风会使得主燃烧区相对缺风, 主燃烧去温度降低, 不利着火稳定。
3.5 严格监督入厂入炉煤采制过程
不定期抽查采制化过程, 检查是否符合采制化标准要求, 最大限度保证机械采样, 做到采样具有代表性。监督制样系统完整、科学, 各级破碎必须达到标称粒度后方可缩分、制备。根据实施情况确定是否可调整筛孔尺寸, 使最大出料粒度小于13 mm。根据现场情况, 将入炉煤采样周期调整为3 min。入炉煤缩分器接料口尺寸调整为25 mm。
采用真实的水份值:
当入炉煤水份大于15%时, 按以下公式计算真实水分值:
式中, Y为真实水分值, %;X为采样分析值 (X>15) , %。
按上述公式计算真实水份, 以真实水份计算低位热值。
3.6 对混煤的燃烧工况进行监视和调整保证燃烧的稳定和经济性
项目绩效预算运行影响因素浅析 篇8
一、绩效预算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 绩效合同
绩效合同在绩效预算中是一种绩效协议书, 既有核心预算部门同各部门即支出机构之间签订的绩效合同, 也有部门内部各部部长通气下属的主执行官之间的预算协议。签订绩效合同对于实施绩效预算意义重大, 绩效合同将传统预算中存在的隐性合同转化为显性合同, 从而将公共预算转变成为一种合同预算。在绩效预算中, 各个组织之间的预算关系从一种等级制的关系转变成为平等的讨价还价的合同关系。这种基于平等、共同协商制定的合同更容易得到执行, 并且减少执行成本。
(二) 绩效报告
绩效报告中的年度绩效报告是对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的一种反馈, 报告所花费资源和取得的成果, 即如何完成原始目标。项目管理者最好能更加定期地获得此类信息, 最少也需提供一个成果的年度总编和报告。政府绩效要求任何支出机构在报告时, 应该将绩效评价信息和项目评价结果联系在一起, 并且必须和以前的绩效计划目标相一致。在对绩效进行评估和报告的时候, 必须紧扣开始在绩效合同中设定的结果, 而不能偏离。这就是绩效预算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内控机制。在评估过程中, 绩效报告制度是部门实现内部控制、自我约束的一种重要的机制。
(三) 绩效审计
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手段, 是一种事后监控。与绩效预算的实施相结合, 在所有实施绩效预算的国家中, 都广泛地开展了绩效审计。不同国家实施绩效审计的共同特征是:首先, 都有严格的立法, 以此来保证绩效审计的权威性;其次, 各国的审计机构都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 因此, 他们的审计结果相对比较公正。绩效审计也被称为“3E”审计, 主要是指对指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cy) 、效果性 (Effectiveness) 进行的审计。绩效审计要更好实现其功能, 首先要最大限度培养职员的能力;其次建立并遵守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的统一透明的标准以及程序性规则;第三对财政信息系统的控制实现标准化和集中化。
(四) 公共预算部门组织流程再造
绩效预算中的部门组织再造是基于大幅提高公共预算部门的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及创新能力, 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 来对政府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改造。
二、绩效预算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 民主政治制度
公共财政既然是政府作为主体进行的经济活动, 就不能像民间部门的经济活动一样由市场控制, 因为政府作为经济主体, 在根本上还是在公共领域活动的政治主体, 所以必须有一个由政治过程决定的控制系统。同时公共财政也要进行资源配置、产品分配, 这个控制系统就不同于一般的政治过程。这就要有把政治决定“翻译”“转换”成经济决定的特别的装置或系统, 这种以政治决定为基础的控制政府经济活动的系统就是预算或预算制度, 民主政治在绩效预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预算控制体制改革要提到政治改革的高度, 树立人大权威, 落实公共责任。人大行使预算包括预算调整的审批决策权, 首先必须掌握充分的财政经济信息, 这就需要有制度来保证, 有渠道来提供, 有专业人员来审查;其次必须保证足够的审查时间来保证审查程序和审查质量, 这就需要人大内部机构、机制进行适当调整改革;再者体现公共责任必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预算管理人员包括行政官员的预算责任, 确保预算控制的公正透明。
(二) 法律制度因素
绩效预算实施主要涉及到预算资金使用部门、人民代表大会、纳税人这三方的法律关系, 其中预算资金使用部门是实施绩效预算的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 纳税人是实施绩效预算两个最重要的外部监督主体, 因此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设立就构成了实施绩效预算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三) 市场机制
绩效预算是与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的预算管理方法, 因此要实施绩效预算, 必须对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和财政的公共化程度进行考察。在完善的市场机制条件下, 市场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决定了必须实行以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 而作为公共财政制度起源的公共预算不仅是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基础, 而且是实现市场对政府行为的约束, 体现纳税人对公共服务要求的中枢。
(四) 新公共管理
传统的政府行政理念和以官僚制为基础, 庞大的政府雇员队伍既是选民, 又是管理对象, 这使政府管理中出现失调、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现象, 导致公众不满, 对政府的信任感下降。要摆脱这种困境, 提高部门公共行政效果, 公共部门就必须对自身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以及现行的公共管理模式等进行检查、评估, 找出症结, 以寻求改革和创新之路。西方国家开始把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运用到政府公共部门之中, 政府改革中出现了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的潮流, 出现了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 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重视产出目标、限制性项目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新管理风格。
摘要:绩效预算是一种新的财政预算理念和方法, 它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理念融入公共财政管理之中, 能够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成本,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但是当前绩效预算缺乏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分析绩效预算运行的影响因素, 有助于加快其实施进程。
关键词:绩效预算,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韩锟.实行绩效预算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 2009 (9) .
[2]张宝文.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
影响注水系统平稳运行因素讨论 篇9
1 注水系统运行状况
目前作业区注水系统实施的三级管理模式:水源井—注水站点—配水间—注水井, 各级管理单元是单独运行。
1.1 水源井
目前作业区有水源井19口, 直接由应急抢险班直接负责管理, 日常的启停、管线巡查、维护等工作。
1.2 注水站点
目前作业区有注水站点六座 (学1注水站、学2注水站、学1脱水站、学2脱水站、学36注水撬、元194注水撬) , 其中3座注水站点由业务承包公司承担日常管理、运行, 学36注水撬由本单位员工承担管理运行, 主要负责站点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 过滤器、注水泵的日常运行。大型设备的维修由专业维护公司负责。
1.3 配水间
目前作业区有配水间36个, 负责作业区88口注水井的稳流配水作用, 由应急抢险班管理业务承包公司人员一同管理, 对设备负责日常巡查、保养、维护, 其中流量计由专业公司人员负责维修。
1.4 注水井
目前作业区有注水井88口, 由应急抢险班管理业务承包公司人员对井口设备的日常检查, 保养、维护。
2 注水系统运行存在问题分析
作业区注水系统通过5年的运行情况, 日常运行能够基本实现, 但保证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还存在不少问题, 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为因素
各级管理单元的现场人员的操作技能、责任心情况直接决定注水系统能否平稳运行的前提, 无论物的前提保障如何到位, 一旦现场操作人员出现错误, 都将导致整个系统运行紊乱, 直接导致注够水成为一句空话, 2010年因现场操作人员不能执行指令, 管理人员失职没有到现场落实, 致使注水主管线冻堵, 使下辖7口井停注3个月, 导致该油藏欠注11800m3, 致使油藏产量由21t, 下降至15t, 维持时间近7个月, 后注水恢复后, 产量得以恢复, 直接影响原油约1200t, 影响规模巨大。
鉴于自身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有限, 目前注水系统部分维修工作由业务承包公司承担, 虽然维修水平得到了保障, 但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 往往是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处理问题时间一般要推后2-3天, 这直接影响注水系统的平稳运行, 不能按照要求达到注够水的这一最简单目标。
2.2 物的因素
物的好坏, 直接决定注水系统能否运行, 他是这个系统最直接的实施者, 没有物的存在, 其它因素都无从谈起, 更不要说运行系统的存在, 对于注水系统来说, 各级管理单元的水源、设备、电力保障等都是实施者,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系统运行紊乱, 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2.2.1 电力保障问题
目前的注水系统能否运行首先要看电力保障情况, 注水系统是高能耗系统, 在线路负荷一定的情况下, 如何做到系统效率优化, 提高注水泵等高能耗设备的效率是直接的决定因素, 目前注水泵变频控制使用, 基本能达到效果, 但部分井因地层物性差, 注水压力较高, 导致站点需要提升泵压, 实现注水[2], 能耗较大, 直接导致限电现象时有发生, 不能保证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2.2 注水设备问题
设备的完好、零部件备料、维修情况对整个注水系统的平稳运行及其重要, 尤其是冬季运行时, 发生设备故障、备用零部件不足, 维修不及时等因素, 对整个注水系统的平稳运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因工作区域气候寒冷, 一旦注水设备出现了不能及时解决的故障, 外部保障条件保障不力的情况下, 整个注水系统极容易瘫痪, 直接要影响到整个区域开发的效果。
2.2.3 水源问题
说到注水系统运行, 水源问题是及其重要的有一个缓解, 可以说没有水源, 注水系统运行也就无从谈起, 尤其是单一水源井供水的站点, 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一旦水源井出现故障, 不能正常供水, 可以说整个注水系统会成为一滩死水, 势必影响区域油田开发效果。
3 解决方案
3.1 首先解决人的问题
为了突出油水并重、注水先行的油田注水管理思路, 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 要从思想上提升对注水的重要性认识, 从观念上转变只抓采油, 忽视注水的管理误区, 作为注水系统的执行者, 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从管理人员、到现场操作员工, 哪一环节的人出现问题, 都将影响到这个注水系统的平稳运行, 这就要求要有一支管理思路清晰, 执行力彻底的现场管理操作队伍来对注水系统进行管理。
自身员工业务水平能力差的情况要彻底改变, 通过加强管理, 日常培训, 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尤其是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遇到突发情况, 知道如何处理问题, 不要使问题扩大化。
业务承包公司维修工作的滞后性, 要从根本上解决, 尤其冬季特殊天气情况下, 这种局面对注水系统的平稳运行影响是致命的, 工作区域的天气情况决定了恢复时间不能拖延, 最好要培养一支自身会维修注水设备的专业队伍, 尤其是到冬季, 一旦注水设备出现故障, 专业队伍人员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 这支尖兵要起到奇兵的作用, 使现场运行可以继续, 不要导致整个注水系统瘫痪, 造成更大的后果。
3.2 解决物的影响因素
没有实施者 (电力保障、设备、水源) 的存在, 注水系统就不存在运行, 所以如何消减物的影响, 对注水系统运行十分重要。
在现有线路负荷一定的情况下, 治理因物性差的问题, 降低泵压, 提高系统效率, 减少能耗是根本解决办法。
做好设备备用材料的储备, 出现故障后, 排除因零部件的问题, 不推后恢复时间。
目前作业区注水站的水源比较充足, 只要解决好水源井启停调整, 能够满足平稳运行需要, 但是注水撬只有一个水源井, 且没有储水罐, 一旦水源井出现问题, 尤其是冬季特殊天气情况下, 将导致整个注水系统瘫痪。这就需要备用水源井或储水罐, 用以解决这一问题, 但补充水源井代价较大, 目前情况看补充储水罐还是十分有必要, 且费用较低。
4 结论
作业区注水系统平稳运行目前急需解决人才储备问题, 有了自己的过硬的专业管理维修人员, 解决了好材料储备、注水撬水源储备问题, 整个注水系统将平稳运行, 为油藏稳产提供能量保障。
参考文献
风力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网运行,影响
0 引言
随着风电电源的规模在全网容量的比例上较大幅度的提升, 致使常规电源在电网运行中, 控制与调整的能力都被削弱了, 而风电电源在调压任务、执行系统调配和抑制系统功率震荡等工作上, 很难与常规电源相持平, 因而导致风力发电在电网运行中就比较容易产生许多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国电力企业需尽快实现风力发电的并网运行, 减少风力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使风力发电与电网运行能够协调的发展, 进而确保电网企业在效益方面的最大化。
1 我国的风力发电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 风力发电的起步较早, 在产业化方面的发展也比较稳定, 因而风力发电即将成为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后的第三个较大的发电电源。从风力发电的技术应用上来说, 我国的风电企业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对技术消化吸收, 最终能够把引进的技术经过改革和创新这三个步骤来进行的。
我国风力发电起始于二十世纪的50年代中后期, 自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时引入的55千瓦容量的风电机投入到商业化开始运行后,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在风电市场上已步入了稳定、长久的发展之路。自2009年起, 我国的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大约为2600万千瓦, 居于世界第二, 而新增的容量高达1300万千瓦, 已跃居世界首位。由此可见, 我国电力企业的风电产业已经进入了大跨步发展的一个阶段。
我国的风力发电和电网运行不够协调, 导致风力发电对电网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致使风力发电和电网运行不够协调的原因有三点:风力发电和电网建设的步伐不统一、风电的发展和规划侧重到资源方面的规划和风力发电的调峰容量不够。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风力发电在电网运行中的影响, 为此, 大部分电网企业都在积极的作出影响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 风力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分析
2.1 在电能质量方面的影响
风电机组在输出功率时, 产生的波动性会对其在运行中受到塔影、尾流、和湍流效应造成影响, 导致电压波动、偏差或闪变等现象发生。风力机组中异步的的电动机没有独立装置且网前自身没有电压, 因而在并网运行中有超过额定电流约5倍冲击的电流, 就会导致电压快速下降的情况。同时, 在变速式风电机组里, 大量的电力电子的变频设备产生的间谐波和谐波也会造成电压波形产生畸变, 这些问题都会造成风力发电在电网运行中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2.2 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影响
我国在风力资源富集的地区, 大部分电网都比较薄弱, 负荷量较小, 因而风电功率在环境的约束下, 在输入时必然要对电网潮流分布进行调整和改变, 这样就对电网节点电压产生了较大影响。风能属于不可控制的能源, 它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与风电机组的发电量的间歇性和波动性, 且网后风电场又有反调节的特性, 需预留更多的调峰容量和备用电源, 所以加大了风力发电的调度难度, 对电网调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3 在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影响
电网在设计的时候, 没有考虑风力发电机组在接入后, 电网的末端会更改配电网的功率的单向流动这个问题, 导致附近电网的电压超出了安全的范围。且大规模风力发电中的电量在注入电网的时候, 也会影响到电网暂态和频率的稳定性, 同时, 短路的电流一旦超过了附近变电站的开光及母线的设备遮断容量, 也会对电网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电网企业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3.1 减少在电能质量方面的影响
电网企业首先应改善及优化电网的结构, 因为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在公共连接点产生的短路情况的几率越大, 引起电压动、偏差或闪变情况的几率就越小。适合的网线路让有功功率产生的电压的波动可以补偿掉被无功功率产生的电压的波动, 所以, 电网企业可以通过电网线路的调节来减少风力发电在电能质量方面的影响。其次, 电网企业还应着力提高电网电压等级, 改变输电方式, 将高压的输电方式转换为超高压的输电方式, 并设计新输电线路安装到相应自动控制的装置上, 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风力发电分配和传输在电能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
3.2 减少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影响
电网企业应大力加强对电网接纳的研究, 从根本上提升其对风力发电产生的电量的接受能力。同时, 还应掌握电网可以接受的最大限度风电装机的容量, 将其作为在风电并网发展和规划上的参考数据, 以便电网企业能够尽快的完善风力并网的技术评价的机构, 给风电合理接入奠定良好的技术支撑。除此之外, 电网企业还应着力完善在风力发电的并网上电网调度方面的管理措施, 通过风电场风电功率的预测, 合理安排其他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
3.3 减少在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影响
电网企业应根据风力发电在电网频率控制、运行方式、电压调整、故障水平、潮流分布和安全性及稳定性中的影响, 对其采取针对性的相应解决措施, 大力加强并深入风电能力在电网接纳里的研究, 通过升级改善风力并网, 提高其相应的电力设备的能力, 以期能够增加在风电场周围开关装置的遮断容量。同时, 企业还应加装可以预防电网谐波的重要设备滤波器, 进而确保电网暂态和频率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减少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4结论
绿色能源的风力发电是未来利用新能源发电的主流, 电网企业要做到风力发电和电网运行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就应深入的分析当下阻碍风力发电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并找出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总之, 电网企业需掌握住风力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技术特点, 积极解决风力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才能实现风力发电与电网运行能够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传波, 舒仨东, 毕晓颖.我国风力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J].华电技术, 2011, 12 (33) :78-80.油膜以及
[2]污王染天物施, 苑舜.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对策[J].高压电器, 2010, 8 (46) :89-92.在不影响齿轮箱
运行影响 篇11
关键词:自备电厂;并网运行;小容量;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207-02
一、企业自备电厂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影响
小容量自备电厂的特点是,其并网的方式、运行方式,其以35千伏或10千伏并入供电网,它与一些区域上的电厂或大型的骨干电厂不同,有着很大的区别,并且会给自备电厂并入到电网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降低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企业的供电系统中,若增加自备发电机,可使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自动跳开。提高了其供电的可靠性能。自备电厂中,解列保护动作,可以在其并网运行中稳固其电压,保障其系统的自动装置正常运行。当电厂出现高周切机时,解列保护动作,就会孤立于系统,恢复其供电,将系统稳定的运行,还能恢复倒闸的操作。
(二)增加供电网三相短路容量。单台发电机,注入到电网的三相适中容量,其数值并不是很大,可称为小容量自备电厂。但是与变电站的母线短路容量相比,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当小容量的自备电厂并入到电网运行时,对其发电机注入到三相的适中容量中,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限制电网运行方式。当小容量的发电机在并网运行后,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考虑(发电机的开、停、出力的变化),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当其在特殊情况下或是检修时,就不一定能做到而受到限制。将电网的运行方式限制在10千伏,就能保证其合适的补偿度。
(四)增加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复杂性
1.首先需要考虑自备电厂发电机,所送出的短路电流,将其电流确定保护定值。当自备电厂停机时,其保护定值随发动机的开、停而变动,同时也降低了,电流对其保护的灵敏度。2.在供电网的各级电压中,设有线路重合闸,将其备用电源的互投与开关的自投相分开,降低了装置本身的可靠性,都要增加鉴别环节。3.对于正常方式,不接地运行的220千伏主变,运行110千伏主变,中性点需增加电压保护。4.考虑自备电厂,母差保护、主变差动保护是否改结线;需要对各级的联络线进行电流保护,对联络变压器进行验算并保护,看是否需要增加方向元件。
(五)增加电网调压的难度。当企业的自备电厂与电网并网运行后,其电网的电压会随自备电厂的发电机的变化而变化,其电网会因变化而进行调压。对电网进行调压可以在保证电压的合格范围内,利用载调压、投切电容器的手段进行调压。
二、企业自备电厂并网方式的基本要求
(一)非同期并列问题。在相应的自动装置中,对其装置增加鉴定的环节,这样可以防止自备电厂并网时,发生非同期的并列问题,也可避免对发电机的损坏。此项措施虽不能确保非同期并列问题不发生,但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可以减少自备电厂对供电网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解列点的确定。
1.系统故障时,首先切断自备电厂的电源,依靠其电厂的自动装置,恢复其系统的电源,在发电机的出口处安装上解列点。2.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企业可以利用自备的电厂,做为一个用户的电源,对企业进行供电。
(三)限制自备电厂对供电网的不利影响。在自备电厂中,并网的线路只能与一个并电站并列,而连接并电站时应采用专线。
(四)通讯、运动。加强对自备电厂的统一调度,与小容量自备电厂的运行状态,与电网的安全运行有密切的关系。自备电厂可靠的通讯手段,包括直通电话、其它方式两种通道。
三、对并网运行企业自备电厂的用电管理
(一)加强项目建设可行性的审查。小容量自备电厂在其研究阶段,应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取得意向书后,才能立项。企业不能建设13.5千瓦及以下的火电机组,若项目需要的,需报国家批准,否则不得开工建设。
(二)认真做好小容量自备电厂的接入系统设计。小容量自备电厂的并网运行,需在相关部门中进行立项,利用设计单位与电力设计的资质,对电网进行系统设计的接入,自备电厂的设计、施工、配套的工程都应与电厂的工程同时进行。
(三)严格执行自备电厂并网工作程序。
1.小容量自备电厂联网前,需经相关部门对其系统的设计、供电方案等,进行审核、批准,通过批准后,才可施工。不可出现先施工、后报审的现象。2.要严格把好小容量自备电厂并网关。当确认好其具有投运条件时,与相关部门签订协议,方可并网。3.需要掌握、了解自备电厂的整个工作过程(含设计的检查、审查、验收、送电)。4.小容量自备电厂,在其并网运行之前,需要与相关部门签订《并网经济协议》,坚持每年检查一次执行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对协议进行修改。
(四)加强电能计量工作,合理正确地计量电费
1.若是结算、售电、购电的电能计量装置,需要在相关部门,对其安装分算点,装设结算、售电、购电的专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互感器一般为0.2S级。2.小容量自备电厂的相关技术、指标(如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率等),都需要符合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以便于对其分析、考核。3.如果是自备电厂进行投资建设的,需要委托相关部门对其项目进行现场的检验、鉴定、监督,并负责其运行的维护管理工作。
(五)明确职责分工、各负其责
1.自备电厂被视为一个用户的变电站,它是自备电厂联网的变电站。(1)避免自备电厂,利用电网停电时,将反串电发向电网,从而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执行。(2)为了防止自备电厂中出现的内部故障扩大,明确分工,避免企业造成停电的事故。(3)自动装置的管理、并解列的保护、自动装置的调试。2.在自备电厂中的内部管理工作,若出现问题,一切后果由自备电厂自行负责。
(六)摆正关系,服从电网的集中,统一调度。为了保证电网的经济、稳定、安全的运行,必须要服从电网的统一、集中的高度。
1.对于燃油、燃汽等开停方便的机组,应做为调峰机组运行。2.在一般情况下,应对发电进行严格的要求(有、无功负荷曲线,调试命令发电),低谷时段出力,不得高于高峰时段的70%。3.小容量自备电厂的发电,主要是自用,不能向电网及以外的电厂进行送出(含有、无功电力,电量等),即使上网也不予计量付费。
参考文献:
[1]李林峰.关于湖北电网调峰手段问题的思考[J],2011,18
谈振动对机组转轮运行的影响 篇12
恰海电站位于伊犁特克斯河上, 坝高105m, 水库正常蓄水位995m。坝后式电站装机容量4×80MW, 水轮发电机由哈尔滨电机厂制造, 型号SF80-34/8800;水轮机由通用电气亚洲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制造, 型号HL (L241) -LJ-405。
水轮机转轮型号为混流L241转轮, 采用铸焊结构, 上冠、下环、叶片均采用06Cr13Ni5Mo不锈钢“VOD”铸造工艺。叶片为“X”型, 进行座标数控加工, 叶形准确, 三者焊为一体, 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在专门焊接转轮的支架上焊接, 预热到80~100℃后焊接, 焊接完后, 推入加热炉作应力释放处理后, 进行精加工。转轮在厂内做静平衡试验。
L241转轮内的流态、叶片正、背面的压力分布均衡, 压力差较小, 减小了局部高流速区, 减缓了转轮内的二次回流, 使进口后无涡流区, 解决了常规转轮内叶片背面的低压区和空蚀问题, 有良好的抗泥沙磨损性能。
相关参数:最高水头83.6m;电能加权平均水头72.45m;额定水头68m;最小水头51.2m;额定流量134.31m3/s;过机含沙量0.2kg/m3;额定效率92.17%;额定转速176.5r/min。
2 强振区运行对机组转轮的影响
电站2005年9月首台机组投产, 2006年9月, 4台机组交付电厂运行。
电站1号机组投入运行15个月后, 2007年1月机组大修, 对转轮进行无损检测, 采用着色渗透 (PT) 方法检查。上冠发现线性缺陷23处, 下环焊缝检查发现线性缺陷5处, 裂纹总长259mm。
电站4号机组运行15个月, 检修时发现转轮叶片甚至有一块约390mm×310mm缺失, 质量约20kg, 同时发现线型缺陷20处, 共计长度500mm, 其中裂纹4条, 如图1所示。
2号机组运行近2a后检修时, 转轮焊缝区共发现线型缺陷19处, 共计长度1 514mm, 其中有5条贯穿性裂纹, 最长裂纹:叶片正面240mm, 叶片反面320mm, 如图2所示。
3号机组运行1年半检修, 转轮焊缝区共发现线型缺陷12处, 共计长度1 608 mm, 其中裂纹12条 (有3条贯穿性) 。最长1条是566mm的半圆弧长, 正反裂纹长1082mm。如图3所示。3号机组转轮最长裂纹, 叶片正面566mm, 叶片反面516mm。
3 对转轮裂纹的原因分析
电站承担新疆电网的调峰、调频任务, 机组经常在强振区持续运行, 或往复穿越强振区。运行人员巡检时确认, 机组在强振区运行时的振动声音明显增高。电站水轮发电机强振区如表1。
电站4台机组检修所发现的裂纹, 多位于转轮叶片焊缝区、出水边叶片相对较薄的位置。检修人员在裂缝返修过程中均发现焊缝区内部或有气孔、或有夹渣等焊接缺陷。
由此判断, 机组长期在振动区运行, 引发焊接缺陷应力释放, 应力在叶片薄弱部位, 即叶片出水边根部集中, 振动频率影响分子固有频率, 导致裂纹产生, 并向叶片内部延伸。
通过向水轮机厂家咨询以及了解国内同类型机组水电厂的运行情况, 机组在强振区运行以及来回穿越强振区对转轮焊缝和叶片有很大危害。混流式水轮机在强振区工况运行时, 因涡带、叶道涡、卡门涡的产生会引起机组的振动、叶片的空蚀等, 机组振动将对设备本体、特别是对转轮造成破坏性的损坏。机组长期在振动区运行, 还会对水工建筑物造成破坏性影响。
因此, 国内外大中型水电厂一般不允许机组在70%额定负荷以下运行。
4 改善运行工况的处理方案
由于电站为新疆电网主力调频、调峰电厂, 电网要求AGC控制模式为“全厂模式”, 即省网调度员下达电站负荷, 由电站计算机监控AGC控制系统平均分配计算单机负荷, 并根据负荷变化实时调整。
2007年, 为改善机组的运行方式, 结合水轮机的模型资料和电站的运行经验, 多次向新疆电网调度申请调整机组出力负荷, 并提出如下方案, 方案按优劣顺序排序。
方案1:机组在70%额定负荷或50MW负荷以上运行。
方案2:省调向电厂下达日负荷曲线, 电厂生产技术部门根据日负荷曲线决定机组运行台数和负荷分配。
方案3:省调控制电厂机组运行台数和负荷分配, 但要做到在不影响新疆主网供电及旋转备用容量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本站机组运行台数, 让机组在稳定区运行;或仅让1台机组在振动区运行, 其它机组在稳定区运行, 在振动区运行的机组要避开强振区。
5 机组调整运行工况后的转轮运行情况
通过与省调的积极协调, 将上述我厂机组运行方案提供给省调值班员。在省调值班员的积极配合下, 我厂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基本上避开“表1”所列强振区运行。
2008年10月, 1号机组开展B级检修。检修人员在工作位置对1号水轮机转轮叶片进行了着色探伤检查, 转轮焊缝区共发现线型缺陷2处, 共计长度76mm。相对2007年1月对1号水轮机转轮裂纹检查, 裂纹长度减少约180mm。
2008年11月, 4号机组B级检修。转轮焊缝区共发现线型缺陷10处, 共计长度80 mm, 其中贯穿性裂纹1条。相对2007年11月裂纹长度减少约400mm。
2009年3月, 2号机组B级检修, 焊缝区共发现线型缺陷8处, 共计长度90 mm, 其中裂纹4条 (有1条贯穿性) 。相对2007年12月裂纹长度明显减少1 400mm。
2009年4月, 3号机组B级检修。转轮焊缝区共发现线型缺陷2处, 共计长度99mm, 其中裂纹2条。相对2008年3月, 裂纹长度明显减少1500mm。
6 结语
综上所述, 机组调整运行工况后, 对水轮机转轮叶片再次进行的着色探伤检查, 其明显减少的裂纹缺陷, 验证了我们制定运行方案的有效性, 即机组避开转轮的强振区运行, 可以有效地减少转轮叶片的裂纹, 减少机组的检修费用。
2010年4月, 通过与省调协商, 将电站的AGC运行方式由“全厂模式”改为“单机模式”, 省调给出全厂负荷, 由我厂值班人员调整每台机组所带负荷, 进一步改善了机组的运行工况。这样既满足了电网调频、调峰的需求, 又满足了我厂机组运行避开强振区的要求, 减少运行对转轮的损伤。
摘要:介绍了新疆恰海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 机组振动对水轮机转轮叶片产生裂纹的影响, 以及采用调整机组负荷躲避强振区的方法, 减小振动对水轮机叶片的损伤, 确保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运行影响】推荐阅读:
实验一 C语言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过程08-02
运行分析发电厂机组事故及异常运行处理总结07-31
消防运行07-14
运行能耗07-15
计量运行07-15
运行理念07-16
运行总结07-17
闭环运行07-18
工程运行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