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和特点(共12篇)
内涵和特点 篇1
摘要: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肩负着国家治理的重任, 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实施者, 他们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 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内涵,特点
随着我国现阶段全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我们必须明确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特点和重要意义,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 具有崇高的政治信仰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之所以能够取胜, 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密切联系了人民群众。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才能实现。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情感应该比一般群众更深厚, 广大领导干部只有爱自己的人民,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断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才符合党员干部的政治宗旨。
(二)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为人的基本道德
领导干部要遵守基本的为人之道。作为子女, 领导干部要孝顺父母;作为丈夫或妻子, 要遵守家庭美德, 承担起家庭中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公职人员, 要体恤下属, 为人和善, 讲求工作效率, 不损公肥私, 要大公无私;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 能够做到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在执行公务时, 要遵守办事原则和程序, 做到公平公正, 提高办事效率。
(三) 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领导干部岗位作为特殊的职业, 是权力的象征, 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全局性和示范性。作为领导干部群体, 他们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 唯有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从约束体制上来说, 不仅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定, 还要受到党纪党规的约束, 首先要从一名党员的要求做起, 而党员所遵守和达到的要明显高于一般群众。
二、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特点
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内容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 人民性
领导干部来源于人民群众, 必将服务于人民群众, 人民性是领导干部的本质属性。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 领导干部的人民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各级领导干部要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要带头促进国家、社会改革发展, 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大的贡献。
(二) 廉洁性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 不要有个人的私心杂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就必须具有廉洁性。廉洁性是人民性的体现, 唯有廉洁守法, 才能做到公正无私, 把人民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 才能不断凝聚人心, 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
(三) 政治性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党, 从建立伊始, 就把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和行动, 作为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起来的党, 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要恪尽职守, 要为人民服务, 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四) 示范性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本身的优秀性、大公无私的品质和清廉性, 决定了领导干部队伍的示范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领导干部, 这些都为其他党员和人民群众发挥了良好的模范作用。
三、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 而党员领导干部就是发挥领导作用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立场、能力素质、作风和精神状态是关键。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才能让领导干部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发挥好员领导干部的旗帜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
(二) 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领导干部如果能够以身作则, 认真履职,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就会杜绝违法乱纪事情发生, 以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领导干部是国家公权的代表, 是民主法治的化身, 只有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 才能促使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而化解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些不满情绪。
(三) 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保障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 党中央做出的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让人民群众内心充满了喜悦,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的决定, 从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人民有了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的决心。
内涵和特点 篇2
什么是男女平等?
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中下的定义是: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
什么是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普遍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而确定的带根本性的总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具体政策起导向和制约作用。现阶段我国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保护土地、保护环境、男女平等。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涵盖“男女平等”和“基本国策”两个要点,但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拼接,而是对迄今为止的男女平等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具有人类朝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时代目标奋进的时代特色。
男女平等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首先,男女平等意味着将社会中的男女两性作为平等的人予以尊重,反对任何基于性别的偏见和歧视,体现公平、公正、平等的社会价值观。
其次,男女平等包含男女两性独立、自主的意思,只有将男女两性看作独立、自主的人,才能谈人格、尊严、权利的平等。
第三,倡导男女平等是对人权的尊重,即主张将女性看成是与男性平等的人,认为女性应该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包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就业、参政等)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产、生活、生育和休闲娱乐)。
第四,将男女两性置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大系统中考察,男女平等的核心内涵就是男女的权利和机会平等。
第五,男女平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具体的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有五个方面:
1将妇女的发展权放到重要位置。作为基本国策的男女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尊严和价值的平等,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男女平等首先是指妇女的平等发展。贯彻这一国策的直接要求是在妇女得到应有的生存权、人身权的同时,给予妇女应有的与男性同等的发展权、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如果妇女得不到这种发展权、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2重视性别差异的存在。实施这一国策的前提是尊重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问题上实现男女平等。这一在承认性别差异基础上提出的男女平等,既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避免了在男女平等问题上“左”的倾向和偏激的平均主义,又体现了在争取男女平等问题上实事求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3对女性给以关爱和援助。男女平等的原则,体现的是相对的性别公平和公正,而不是绝对的“男女都一样”。这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目前妇女整体素质低于男性,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男女占有资源不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时期、部分方面男女社会地位差异有加大趋势,男女两性起跑线不同,社会有责任对她们进行援助,给以必要的性别倾斜。
4强调女性的历史作用和男女作用的平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强调并重视妇女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简单地将妇女作为一个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而是作为伟大的人力资源,作为创造和推动历史的伟大生力军,将男女平等的含义由权利、地位的平等,进一步深化为男女历史作用的平等。
内涵和特点 篇3
关键词: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及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迫切需要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内化、知行脱节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体验、互动合作、勤于动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多种心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走出“自我中心”,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投入、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体验与感悟,关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2.“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能力
“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整合,抓住“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特点,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平台,探索“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创新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教学,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利用心理社团、心理咨询中心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志英,严云堂,吴云助,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
[2]马桂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21).
注:本文系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SKG269;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069JG2015105。
内涵和特点 篇4
福州伬艺又名伬唱。以唱为主, 渊源于唐朝中叶, 地方典籍《重篡福建通志》载:唐朝中叶, 福州南门安泰桥一带“两岸酒市歌楼, 箫管从柳荫榕中出。”张固《幽闲鼓吹》云:唐大历年间 (公元766-799年) 福州观察使寄乐伎十人, 献给朝中权臣元载之伯和。说明当时福州专业说唱的乐伎, 已达到向京师输出的水平。
到了明代末年, 伬艺开始萌发。起初有三个分支。开头是专唱逗腔的“儒林伬”, 然后有专唱江湖调的“江湖伬”, 到了清代中叶, 又崛起了专唱洋歌调和小调的“洋歌伬”。儒林伬的创始人为明末闽侯洪塘乡宦曹学佺, 他创立了“逗腔”, 组建家班演唱, 被称为儒林班。清初, 曹家儒林班流入社会, 被平民所接纳, 活动范围扩大, 班社拓展。清初有“洞中春”“景国风”等伬班以儒林自标榜, 以风格细腻见长, 清末民初, 原来专唱逗腔、洋歌、江湖曲调的三种伬社, 相互吸收、渗透, 在为各自的曲目配曲时, 除了仍以本伬种的基本曲调为主外, 也采用其他两种伬种的曲调, 丰富了各自的音乐唱腔曲牌, 从而产生了儒林伬、洋歌伬、江湖伬三伬合一的“平讲伬”, 或称“三下响”从“儒林伬”到“平讲伬”, 其演唱形式多是坐唱, 亦有沿街走唱, 而歌唱与伴奏多分为两部分, 各司其职。后受北方曲艺影响, 崇尚自拉自唱。
二、福州伬艺的文化内涵
伬艺祖师爷, 既是身兼风流才子与忠臣烈士的闽都人曹学佺, 冥冥之中成就了她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点。曹学佺在明朝万历年间追随叶向高 (也是闽都人) 与魏忠贤奸党斗争失败后, 回到家乡闽侯洪塘民间, 乃运用其高深的文学和音乐素养, 创立新腔, 撰写曲本, 组织训练演员传唱, 以托情寄志。他所创造的逗腔, 后来成为伬唱的骨干声腔, 他所撰写的曲目成为伬艺典范曲目, 他们组织训练的家班, 成为伬艺的第一个班社, 因此伬艺的起点、伬艺的格调, 一开始便很高。积蕴深厚, 雅俗共赏, 成就了这一富有文化内涵、乡土气息的民族化、大众化的闽都表演艺术。由于长期的血肉联系, 它深刻地反映和影响了闽都人的情感性格和精神风貌, 适应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娱生活需求。数百年弦歌不断。
曹学佺本就精通音律, 在创立逗腔中他又与当时词曲名家陈鸣鹤、徐大勃、谢在杭等切磋砥砺, 得到他们的协助和称赞。他立足于乡土俗曲小调, 紧紧结合福州话口音特点, 吸收昆腔、海盐腔等精华, 因而逗腔清雅婉约, 既大气, 又有乡土味, 被称为“儒林雅韵”。先在士大夫中经过观摩欣赏, 其后, 又流入民间, 受到老百姓的接纳和喜爱, 在情感和格调上相应通俗化, 流传四百年仍然耐听, 逗腔可谓曹学佺音乐上的最高成就。
以伬艺的典范曲目《紫玉钗》为例。曹学佺的诗文早有盛誉, 但传播最久远、影响最大的也是他亲自撰写的儒林伬本, 如《女运骸》《水漫金山》等, 其中尤以《紫玉钗》为其代表作, 其文字既清雅华丽, 又明白流畅, 突出了说唱文学刻划性格、抒情传神、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文风也区别于原著《紫钗记》而自成风格。
请看伬艺《紫玉钗》的叙事:女主人翁霍小玉质问她的负心郎时唱道:
回忆当年初夏/你薄幸回里觐亲/临行把袂/热泪盈襟。说不尽平生絮语/分手时再四叮咛!你一去断魂落魄/两年里鱼雁无音, 竞把恩情一旦倾!
请看她的感伤和控诉:
未到春残红先坠/埋香何处卜佳城?从今后妆台锁月, 镜槛封尘/只剩那残脂冷翠, 断线飘零。恩情从此绝/凄苦尚填膺。自恨雁行失序/顾影茕茕, 倘有风云不测/难逃不孝罪名。最可痛六旬老母/长此寂寂门庭, 愁容对影/触景伤情, 切不要开儿东阁/启儿西棂, 开儿东阁/启儿西棂么娘!哎呀, 娘亲啊!
《紫玉钗》一经传唱, 就在士林中引起轰动, 文人墨客, 一赞三叹。流入民间后, 老百姓也听得懂。不但唱词写得好, 而且与逗腔的成套唱腔“十三腔”十分贴合, 非常动听、感人, 以后便成为伬艺艺人出师必学且衡量其艺术水准的典范曲目, 又经过不断的琢磨修炼传唱四百年不衰。它开创的儒林伬本文风, 也影响带动了其后的《红裙记》《二度梅》《拜塔》等曲目, 共同构架了伬唱曲目雅俗共赏的文化品位。
如果说儒林逗腔是先雅后俗, 先文人后民间的话,
那么伬艺另两支民间土调“洋歌伬”与“江湖伬”的情况又如何呢!以江湖伬的代表曲目《开封府》为例。《开封府》唱腔尤以“三大段”脍炙人口。
“三大段”中的“说胎”:金龟母回忆张泉出世后所承受的苦难彰显母爱历程:
生婆报一声生了唐铺仔, 我娘奶欢喜未过, 玉牙咬断人昏迷!禽兽你自幼不“酬债” (乖) , “啼麻蟹”故连“泄尿王”!你床沿泄尿目困“壁里”, 壁里泄尿困床沿, 你目困干娘目困滥, 手肘掏 (给) 你做枕头, 腹肚掏 (给) 你做眠床。
你自幼多病又多疼:
你出疹, 爹告佛;你出痘, 娘求神;
你三日风两日雨;我罢奶三惊十八慑, 日夜目困无眠。 (过门) 依喂喂, 兴豢豢, 豢你奴才到两三岁, 当你掌上明珠一般同。
你不懂讲, 教你讲, 你不笑, 教你笑, 你笑娘也笑, 你啼娘也啼, 教你到会讲又会笑, 你娘奶手上脱去几层皮!
(插白) 你五岁, 上学堂, 你八岁, 死郎罢, 你九岁, 火烧厝。我娘奶半边手邀着你, 半边手邀着你的弟, 躲到破瓦窑。
难得乡亲穷邻里, 有老嬷的就回家, 跟伊老嬷讲, 有罢奶的就回家跟罢奶讲:“真可怜啊泉泉依奶!。”“真受罪啊义义他娘!”也有抱柴给你奶, 也有量米给你娘, 一阵一阵来到破瓦窑。也有喊“张家姆姆!”也有喊“张家婶婶!”“让我各人劝劝, 事到如今, 还守什么寡, 立什么坊?不如去做新妇, 招夫匡仔, 天下四角也占一角!”为娘长长夜、十八更, 一直楞, 一直想, 喉头两头管, 思量去又思量转, 也想红鞋拔起后跟, 去做人新妇!这时候, 你岁数大一点, 就叫:依奶, 仔身上真冷啊!你弟就跟着叫:依奶, 仔腹内真空啊!为娘被你兄弟叫得心肝裂去大半爿。当真为娘再嫁, 你成了没奶仔。企人门翅边, 泊人家门咀角, 跟臭头鸡仔相似, 这个赶过来刨, 刨, 刨!许只扑过来啄, 啄, 啄!到那时你爹死娘嫁, 何等样掣肘么奴才!因此上娘立志不嫁, 扯你到这高这大。你若无母弟与乡亲那有今日?自古道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就那山林鸟兽, 都知衔虫饵母么奴才!
插进一段罕见的长道白, 紧接着不容辩驳的严词长牌唱词, 谴责张泉为官后的忘本行径, 雷霆万钧:
可怜娘千难万难/抚养你成人。实指望, 你登金榜, 跳龙门, 荣宗耀祖报答你双亲。又谁知强盗你/起枭心, 三年前别母弟/上帝京, 蒙天侥幸中进士/抓签补缺祥符首县管万民。你都知写信迎接你妻子/丢煞, 丢煞我母弟在寒窑。不能够荣宗耀祖/不能够改换门庭/不能够奉亲事母/不能够爱惜子民/贪富贵/灭天伦/宠妻背母该何罪?五雷该打你小畜生!
江湖伬全用福州白话, 连唱词也是。但这段金龟母说胎, 义严理透, 情真意切, 散文化的唱词宛如黄河落九天, 直泻三千尺, 何其自然、流畅、有力。
江湖调源于外来声腔, 但经本土化后与福州话咬合紧密, 唱来明白如话, 粗犷苍劲, 自然奔放, 活现一位刚强的老妇, 凛然不可侵犯, 也承载展示了福州伬艺的艺术品位
“江湖伬”中的《珍珠塔》也循此文风而与江浙弹词的纤雅细腻不同。其中方卿与小采屏盘答的风趣, 与姑母唱道“十不亲”的挖, 及庵堂会母中母子互诉的倾情, 无不曲尽其妙。
“洋歌伬”曲目的文风与江湖伬相近似, 但更多些活泼、形象生动, 善于营造民间故事的喜剧气氛。著名曲目如《蟠间祭》《甘国宝与王莲莲》《苏百万讨亲》中的婆媳盘答与三庄事, 《淑贞哀史 (灶君报之整理本) 》中的前后婆媳盘答, 《张凤与秋香》盘答、《亲母闹》以及《招姐做新妇》经典唱段等, 常令听众百听不厌, 耳熟能详, (本文不再例举以节省篇幅。) 他们都善于运用福州的口头话俗谚语, 机智灵巧, 形象生动地刻划人物, 描写人情世态, 宛如一幅风俗画。加上唱腔与语言贴合, 明白如话, 明快跳跃, 轻松活泼, 另具生活韵味。
“洋歌伬”的清新活泼的艺术韵味, 在清光绪年间强烈吸引了一批文人 (多为小吏和商人) 的兴趣。他们因此组织票房, 学习“洋歌伬”的全套曲目音乐唱腔。由于审美趣味的诱导, 他们变洋歌伬的清新活泼为平稳悠扬, 变通俗为雅致, 甚至连曲目也改了名, 如《和尚讨亲》改为《空中色》, 《搬厝拍荡孥》改为《徙宅忘妻》等等, 连曲种名称也改了, 改“洋歌伬”为“飚歌社”, 以自标榜高雅, 走了一条由俗入雅的发展道路。
伬艺由于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历史上, 演出除了主要面向劳苦大众外, 也不乏知识阶层的垂青。书画篆刻名家陈子奋、潘懋勋、周哲文, 解放前两任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李黎洲等等都是伬艺的喜爱听众。前清翰林学士、辛亥革命元老、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文史馆馆长陈培锟更可谓伬艺迷。曾长期为伬艺名家陈润春, 指教曲文, 并画画赠联, 加以推许鼓励。傅作义将军在内蒙古抗日时的秘书和主持其《绥远日报》笔政的主笔和专栏作家林超然, 更动手的其编篡曲本《六月雪》和《兰子写信》。
三、福州伬艺的艺术特点
1. 伬艺既有很大的包容性, 又保持了曲种的本土特点。伬艺在音乐声腔上现在拥有五大类曲调, 这是在历史上不断包容吸纳融化的结果。曹学佺创造逗腔时, 就是立足于乡土俗曲, 同时又吸收了他所熟悉的昆腔与海盐腔。江湖调源自江西来的弋阳腔, “洋歌”也是立足本土吸收了弋阳腔, 而小调则来源于邻省江、浙、赣一带的小调。“啰啰”更是来自外地剧种的腔调, 如昆曲、吹腔、徽调、乱弹以及杂腔小调。
古人曾有“南腔北调乱交加”的感叹, 历代伬艺艺人可谓“拿来主义”, 兼收并蓄, 但不是“乱交加”, 而是加以本土化的改造, 都适应了福州方言发音, 并与原有的曲调相磨合。逗腔、江湖、洋歌分别吸收了这些外来声腔之后, 都曾自成章法, 独立演出, 然而融化并未停止, 结果又出现了伬艺形式的联合而成为所谓的“三下响”。在“三下响”内部又进行了互相的磨合谐调, 使现在包容五种曲调和 (板歌) 的伬艺音乐形成多元化结构, 色彩多样而又互相谐和, 与福州话水乳交融。
伬艺的包容性还表现在演出曲目上。它除了自己创作的曲种特有曲目外, 还改编创作了一批全国性的著名曲目。如《开封府》《珍珠塔》《李亚仙》《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书目, 也都拿来我用, 但绝不是照抄照搬, 而是根据福州人的人情世态、审美感受和福州方言音韵及作者对原作的理解, 加以改编, 也就是说变他为我, 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像上述《开封府》的三大段, 《珍珠塔》的《庵堂会母》与《十不亲》《梁祝》的《事久见人心》《白蛇传》的《拜塔》等都是具有曲种个性的闪光篇章。
2. 以专业为主, 长期与文化市场结合, 增强了伬艺艺术的活力。伬艺由于历史久远, 有了专业艺人在民间400年的频繁活动, 广大百姓“不会做诗也会吟”, 业余的自娱共乐活动也很不少, 但其主体仍系专业艺人班杜通过书场和高台演出进行的有酬服务。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末, 即使文艺界绝大多数人吃“皇粮”, 端“铁饭碗”, 但伬艺仍然向文化市场讨生活。
3. 伬艺为福州方言的一座宝库。伬艺运用福州方言进行艺术创造, 经四百年的应用、提炼、推广和积淀, 形成福州方言的一座宝库。福州方言, 既存在汉语的共性, 在语音、语汇、语法、修辞以及口头语、熟语、俗谚语的创造上又都有许多特色和闪光点, 值得我们珍视和利用。
4. 伬艺是维系海内外乡亲的又一条纽带。改革开放之后, 伬艺数度应海外乡亲的邀请, 与福州评话联袂出访美国、新加坡, 也来到香港和台湾演出。在首届世界福州同乡大会上为来自11个国家、地区的乡亲献艺.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显示了乡土艺术维系游子增进乡情的作用。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与特点 篇5
(一)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在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渴望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具体地说,生态园林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50%以上)。市区内遍布公园、街心花园草坪广场,住宅庭院化、街道林荫化。绿地点、线、面连接成片。市区周围的山丘也为绿树遮掩,海滨、湖滨和河流旁形成一条条绿色走廊。
生态园林城市又是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空气清新,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污染指数在50以下,即一类空气标准)。无酸雨、扬沙之虑。河水清澈,水质应保持1-2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后被安全输出。城市通风良好,排水顺畅。
生态园林城市还是一座宁静的城市。交通运输由高耗能、高污染、高噪声、高事故转向使用清洁能源,低噪声、低事故,污染能自然净化,生产和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噪声源和居民区之间被森林、高墙等隔开。
生态园林城市还是一座美的城市。城市园林既是天然的自然景观,又是高雅的人文景观,是人间最美丽的画,更是最激动人心的诗。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意境美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秋天的色,引人人胜。大型园林以开放型空间为主,依山傍水,奔放豪迈。小型园林以封闭空间为主,小巧玲珑,纤细秀美。由于园林风景,是处在蓝天白云之下,有阳光、雨露、朝日、晚霞,气象万千,千姿百态,情景交融,使人沉浸在无限美的享受之中,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能最大可能地充分利用天然、再生能源,使用的是可循环再生的、无害、无污染材料,环境整洁幽雅,废弃物收集达到100%,并讲究高尚的文化品味,能提供高品位的景观和文化享受。
生态园林城市还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栖居于此的人类、动物、植物都能和平共处,按自然的规律生存,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园林城市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园林城市的灵魂。总之,生态园林城市就是生态健康的城市,它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也就是说,生态园林城市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发展的城市。城市以健康的状态运行,并具有独树一帜的魅力。
(二)生态园林城市的特点
1、生态园林重在发展城市森林,突出森林的主体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一旦森林消失,对人类来说将是灭顶之灾。正如鲁迅先生指出:“林木尽伐,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城市的无林化,同样也是一场灾难。森林的生态功能之大,是其他生物不能比拟的。在城市园林发展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城市森林,使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世界生态化城市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城市园林建设应该突出以森林为主,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点”要绿树成阴,“线”要绿树成廊,“面”要绿树成林。公园、庭院、街心花园、行道树等,都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常绿和落叶相结合。在城郊和远郊地区,凡是自然的山地丘陵大力植树绿化,建立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区,发挥城市“绿肺”的作用。
2、生态园林重在生态,突出生态系统的支撑力
生态园林是重在大生态、大园林。传统园林具有重情感、重审美,轻生态的特征,因此受到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更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所以城市园林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更要从生活上和工作上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绿色空间。其范围从孤立的市区公园绿地扩大到郊区的农田、林地、菜地、牧场、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主题公园、苗圃等,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空间。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小植物群落到大森林群落,其目的是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3、生态园林重在人文生态,突出以人为本的生态生产力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识,减少矛盾和冲突,改善人的生态心理,恢复人的自然属性,始终把人视为自然的一员,始终如一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热爱自然,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国外园林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
1、城市公园运动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城市公园运动在美国蓬勃开展。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马歇(G.P.March)从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中看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他的理论在美国得到了重视,许多城市开展了保护自然、建设公园系统的运动。1851年,在美国第一个造园家唐宁(A.J.Downing)的积极倡导下,纽约市开始规划第一个公众公园,即后来的中央公园。
1858年,政府通过了由风景园林建筑师奥姆斯特(F.L 01msted)主持的公园设计方案,并根据法律在市中心划定了一块大约3.4 km。的土地用于开辟公园。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成就,受到了高度赞扬。人们普遍认为,奥姆斯特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改善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改善了环境条件,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税金收入,其设计十分成功,继而纷纷仿效,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
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2、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理论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Howard,1898)提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即“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
霍华德对他的田园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用宽阔的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把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定在3.2万人左右。他认为,城乡结合首先是城市本身为农业土地所围,农田的面积要比城市大5倍。霍华德确定的田园城市的大小为直径不超过2 km。在这种条件下,全部外围绿化带步行可达,便于老人和小孩日常散步。他在城市平面示意图上规划了大面积的公共绿地,用于中心公园的土地面积多达60 km2。除外围森林公园带以外,城市里也充满了花木茂
密的绿地。市区有宽阔的林阴环道、住宅庭园、菜园和沿放射形街道布置的林间小径等。他还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应超过35 m2,平均每栋房
屋要有20 m2的绿地。
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1英亩为0.405 hm2)。城市居中,占地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为5 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和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 240码(1码=0.914 4 m)。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 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 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以铁路相联系。
霍华德有关“田园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对20世纪全球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绿地生态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雷德伯恩体系与绿带城
这是在美国社区运动影响下,由建筑师斯泰因(Clarence Stein)规划师赖特(Henry Wright)按照“邻里单位”理论模式,于192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规划的雷德伯恩(Radbum)新城,1933年开始建设。其特点是: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构成口袋形。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这种规划布局模式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斯泰因又把它运用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其他新城建设,如森纳赛田园城以及位于马里兰、俄亥俄、威斯康星和新泽西的4个绿带城。
4、广亩城市
这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赖特(F.L.Wright)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城市分散主义”的规划思想。他在1932年发表的著作《消失中的城市》(卟。Di。.appearing City)以及随后发表的《广阔的天地》(Broadacres)中对此有所阐述。他主张将城市分散到广阔的农村中去,每公顷土地的居住密度为2.5万人左右。每个独户家庭周围有一英亩土地(大约4 047 m2),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粮食和蔬菜;用汽车、飞机作交通工具,居住区之间有超级公路连接,公共设施沿公路布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一些州的规划中,曾把“广亩城市’’思想付诸实践。
5、设计结合自然
这是由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麦克哈格(I.L.McHarg)于1969年提出的,他在《结合自然的设计》(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提出了建立一个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生态学框架,认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他通过案例研究,对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应用方法及绿地在其中的结构和功能作用做了较全面的探讨。他的生态规划框架对后来的生态规划影响很大,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规划及绿地景观和生态建设的一个基本思路,被称之为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法。
麦克哈格法的核心在于: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性能,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以确定土地利用方式与发展规划,从而使自然的利用和开发与人类其他活动和自然特征、自然过程协调统一。他的生态设计思想在田纳西河流域绿带及美国一些高速公路绿带的规划建设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6、绿色城市运动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绿色城市”运动,将生态学、社会学原理与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工作相结合,把保护城市公园和绿地的活动扩大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范围,形成了富有新意的理论。1978年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发表了《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全书全面引入生态学观念,把风景园林师的目光引向生态系统,直至整个地球,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作出了贡献。1994年西蒙兹出版了《21世纪花园城市:创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一书,提出“高效、健康、有活力”的“花园公园”城市模式。
绿色城市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国际上愈来愈多的城市注意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利用林地与河流来形成城市绿化的基础。例如大伦敦地区的环城绿带圈,德国科恩市利用森林和水边地形构成环状绿地系统,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利用水系组织园林绿地系统等。过去烟雾弥漫的伦敦和鱼虾绝迹的泰晤士河,现在都变清洁了,大伦敦周围建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绿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占地160万平方米,有40~50种鸟类繁衍,约为城市周边地区的4倍。人们称之为“伦敦之肺”。德国的“煤铁之都”鲁尔重工业区,过去是污染的重灾区,现在已是一片绿色;鲁尔区埃森市的森林面积超过50%,经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出没;波恩人口不足30万,人均绿地面积160平方米;淄博人均绿地面积是4.19平方米。柏林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40%,人均绿地面积41平方米。俄罗斯圣彼得堡城市森林公园面积400平方公里,市中心的卡马诺夫植物园是全球最大的植物园,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6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49平方米;莫斯科有8条20米宽的林带将市内的公园林地和郊区的林带连成纵横交错的绿带网,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40%。波兰华沙有公园65个,与郊外防护林连成一片,人均绿地78平方米。澳大利亚悉尼人均绿地70平方米。美国华盛顿人均绿地接近41平方米。
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亚市内有连片的草地、森林和人工湖,人均绿地面积达72 m2;人工湖周长约80 km,面积达44 km2;大半个城市傍水而立,湖畔建了不少俱乐部和旅游点。市内无污染工业,环境质量可列世界名城之先。
日本横滨市的市内公园面积有600 hm2,市郊还有4 500 hm2林地。多年来,市政府一直在郊区购买用于造林的土地,将其作为“绿化保护区”或“市民林”加以保护。1980年制定了绿化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保护和扩大城郊绿地,并列入了横滨“21世纪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正按照计划,从关内绿州的莳田公园到横滨公园、日本大街、山下公园总长约2.5 km的地区,修建“绿色中轴线”,并使之成为新横滨都市空间的象征。到20世纪后期,“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即“环形城市”。它的特点是:若干组群的大小城市环绕一大片“绿心”发展,市域间的边界相互重叠,使得作为“绿心”的农业地区成为环形城市的“中央公园”。这样的环形城市,已经在美国的芝加哥至明利波里之间出现,预计将来类似的城市会更多。在21世纪以生态文明为先导的城市化进程中,“绿色城市运动”将带来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它是现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二、淄博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情况
2006年,我市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同时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新目标。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求:在确立地区发展战略时,优先考虑生态工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支持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各项具体工作时,优先落实保护生态措施,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争把淄博建设成为生态、和谐、宜居的城市。
(一)做好生态功能区划
这是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
1、科学界定生态功能区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追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区域经济复合特色发展、生态多样化功能综合发挥、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生态景观谐美。我市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市域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南部山地生态区、中部丘陵生态区、北部平原生态区三个生态功能区。
(1)北部平原生态功能区:位于淄博市北部,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农业发达。但经济相对落后、第二及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其发展方向:规划巩固、建设沿黄生态防护林带;治碱改土、改善土壤环境,建立多种模式生态农业,发展优化立体种植模式,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开发工程,建设观光农业示范区。
(2)中部丘陵生态功能区:位于淄博市中部,本区经济发展程度高,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结构性污染、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状况严重,矿山开采管理不善、复垦水平低,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边缘或超负荷状态,为生态脆弱区。其发展方向:加强该区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布局优化;加大城市土地调整力度,控制建设规模,加强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大力消减污染物排放量,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3)南部山地生态功能区:位于淄博市南部,作为市域的农林产业供应基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该区域是淄博地势最高的地区,全市多数河流发源于此,沂河源头和淄河上游区域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具有涵养地下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通过自然恢复的手段,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2、制定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要实现功能分区的目标成效,必须加快建设一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我市已制定了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切实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人为活动,恢复其生态功能。
(1)重要自然保护区
(2)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
(3)湿地多样性保护区
(4)重要水库保护区
3、科学划分了四类主体功能区
(1)优化开发区
(2)重点开发区
(3)限制开发区
(4)禁止开发区
(二)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尽最大努力做好环保工作 淄博市特有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在污染治理方面必须要付出比别的城市更高的成本、更大的代价,抓住了环境保护就等于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促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对建设项目实行“双重控制”,对不符合资源利用标准、不符合排放强度限值、不符合生态优先原则的建设项目一律“亮红灯”,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中,我市先后实施了《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2005—2007)》和《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2008—2010)》,铁腕治理建材、陶瓷、水泥、造纸行业和化工企业重污染项目,全市关停取缔水泥立窑生产线31条,淘汰落后产能310万吨。关停、取缔燃煤工业炉窑700条,对1300多条炉窑实施了清洁燃烧技术改造,拆除废弃、闲置烟囱1000多条。近几年用于各类环保工程的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8天。
水是城市之魂。为使水更清,几年来我市狠抓“清水润城”工程,对13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新扩改和配套管网工程建设,综治了猪龙河、孝妇河、淄河、沂河、支脉河五大流域,封堵河道沿岸排污口879个,整治河道48公里,建成5个氧化塘生态湿地,累计投资15.8亿元。通过几年治理,我市城市地表水质量标准保持在三类标准以上。
(三)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我市围绕“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布局和“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具体目标,精心规划设计建设好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片区、每一个公园广场,相继建设了齐林公园、芦湖公园、淦河公园、黄甲渡口公园等8处大型公园,建设完成便民游园53处。截止2008年底,我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7480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214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 %,绿地率达到35.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7平方米,全市已建成33个城市公园,140处街头绿地和游园及23 个绿化广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加快城乡大环境绿化进程,我市以四宝山区域生态修复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近郊山体绿突化和环城绿化,对自然条件恶劣的荒山荒坡和废旧矿山,采用“客土吹覆”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植被恢复,对四宝山、牧龙山、黑铁山、柳毅山、花山等近郊山体进行了大面积的植树绿化,完成造林5500亩,建设了大量的风景林地、防护绿地。
近三年来,我市新增道路绿地805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 %,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86 %,构筑起纵横交织的城市绿网。张店昌国路、临淄辛河路、高新区化北路、博山西过境路等园林景观路相继建成。在全市大力推行“行道树双多排种植模式”,凸显城市林荫大道特色,建成中润大道、临淄大道、桓台大道、沂源新城路等行道树双排种植的示范路。先后对城市出入口进行了植绿造景为主的综合整治,实施了滨博高速公路博山立交桥绿化工程、张店昌国路立交桥绿化工程和济青高速路淄博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增加绿化面积85.8万平方米。
社会绿化一直是城市园林绿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社会绿化管理,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我市深入开展了花园式单位、小区和绿色文明家园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共有花园式单位360家,花园式小区35 家,有1048家社会单位、社区被评为“绿色文明家园”。
从2008年开始,市里对中心城区化工企业开始布局调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将地处该区域的新华制药、大成农药、东大化工、东风化工四家大型化工企业全部搬出,总投资达60.99亿元,给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让路。为解决低收入人口住房难题,我市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从2004年至今,全市经济适用住房累计竣工面积达10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14亿元,解决1.2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2008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时机,制定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大力建设廉租房,先后对滨河片区、洪沟片区、杏园路片区等旧工矿居住区进行了改造,启动首批廉租房改造500套。截至2008年,我市为7700户廉租住房户发放货币补贴,补贴金额954.4万元,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10平方米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达到100%。
我市生态城市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要做的事情更多。
三、淄博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着力点
(一)精心做好生态园林城市设计,塑造美丽城市 城市设计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规划设计是政府的第一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首要依据。在编制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园林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上。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2)节能低耗无污染。3)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4)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5)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规划,20世纪60年代就专门委托联合国帮助开展城市发展的概念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概念规划为基础、总体规划为统领、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等各专业规划为延伸的规划体系。在规划设计定位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新加坡善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上世纪60年代初,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就从柬埔寨学习引入“花园城市”的理念,以种树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并坚持不懈地实施,持续不断地创新。新加坡人善于学习、能够学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建设任务,从种树到种草到种花,从点到线再到面,永不停步,不断推进,现在又提出建设“花园中的城市”目标,把花园城市建设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规划设计编制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尊重民意,柔性研究。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理性推进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决策过程。城市规划设计说到底是为了民众,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批准前必须公示两周,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在充分听取民意吸收民智后才上报批准。在规划设计实施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有章可循,刚性执行。上世纪80年代,历经了道路绿化、建造公园、引进植物等工程,新加坡制定了宏观的远期绿化总体规划。新加坡的规划法令具有法律效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城市发展蓝图原则上五年修订一次,不得随意变更。
我们从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规划设计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规划设计的资源是最大的资源。早在20年前,生态学家Odum(1982)就指出由于人类的小决策主导,而不做大决策,是导致生态与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人也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对异常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不应只忙于应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而更应把眼光放在区域和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的或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因为只有这样,城市的使用者才有其长久的安宁和健康。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1 9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1858年奥姆斯特德及其助手在设计之初,就预见到在城市中心地带保留一块绿地的巨大生态意义。中央公园坐落在摩天大楼耸立的曼哈顿正中,占地843英亩,是纽约最大的都市公园,也是纽约第一个完全以园林学为设计准则建立的公园。从纽约的发展过程来看,像中央公园这样大规模的绿色空间只有在城市化之前预先规划设计甚至建造才可以实现。城市一旦形成,几乎不存在形成大面积绿色空间的可能。像“私人所有的公共空间”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 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Park System),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波士顿还是个小镇,城市的决策者们在土地还没大规模开发前,先廉价地购得郊外大片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沼泽、荒地、林阴道以及查尔斯河谷,他们立法保护它作为永久的绿地系统。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扩大了好几倍,昔日的郊外已变为市中心。现在,这块宝贵的绿地,成为市民身心再生的场所,成为波士顿人最为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二)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
1、建立城市森林生态圈,筑起生态的绿色屏障
城市森林化这是大园林发展的必然。把森林引进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因此淄博必须建立城市森林生态圈,扩大淄博的生态空间,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的保障能力,形成“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格局,使森林成为淄博市的“绿肺”。
根据我国的国情,城市所处的气候带、自然地貌、地理结构、生态区域、人文景观、文化传统、绿化基础以及城市森林的发展趋势,城市森林的范围大体可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
一是城市园林方面
城市园林方面含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主题公园、花园广场、儿童公园、街头小游园、植物园、动物园、寺庙园林以及各种纪念性园林(如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等)的绿化部分,这些园林产业是城市绿化系统工程和建设城市森林的专业化部分。二是城市绿化方面
城市绿化方面含道路绿化(如市内及市郊公路、铁路、街道、便道的绿化)、水域绿化(如江、河两岸及天然或其他人工湖池外围及水体绿化)、公共场所绿化(如体育场、俱乐部、医院、广场、交易场所或其他活动中心等的绿化)、居民区绿化(院落内外、楼体周围及其他空闲地域绿化)、庭院绿化(如机关、学校、厂矿、部队驻地等的绿化)、各种范围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以及市内风景林、环保林和功能区域之间的绿色隔离带等等,这是多方位、多跨度营建城市森林的主要方面。
三是市郊森林方面
市郊森林方面含环城林带及其他防护林、市郊人工林(如果园、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天然森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陵园、公墓绿化区等,这是城市森林的外围部分。我市最新完成的规划总体目标:
以南部自然山体林地和北部大面积农田作为生态基准面,以沿黄河、小清河生态链、大型市政走廊、各城区间绿化隔离带等大型带状绿地为基础,以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两侧的防护绿化隔离带和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公共绿带为骨架,以淄河、孝妇河等水体作为绿化走廊,以城市公园和大范围均匀分布的街头绿地为生态节点,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达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通过建设以生态恢复为主的城市公园,保护以山地为特征的生态林地,建立以水体为依托的绿廊网络,控制以农田为机理的生态田地,建成以林木为主体,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城区公园、园林绿地、河流、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最终要在城市的中心区、近郊和远郊协调配置成“绿色生态圈”,保持生态系统联系,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了保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满足人类的需要,联合国生物圈组织规定:城市覆盖率为50%,城市居民人均绿地60平方米。从淄博市的实际出发,重点抓好绿地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在空间上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是斑块,“线”是廊道,“面”是基质。垂直和平面相结合。在时空上落叶树和常绿树相结合,四季有花。在品种上,乔灌草相结合,以乔木为主。在城市用地上,力争做到建筑物、道路、绿地各占1/3。通过绿色廊道、绿楔、绿链、绿圈等将城市各类绿地纳入绿色网络,健全生态系统结构,发挥绿地生态功能。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三维绿量、绿视率。要形成乔、灌、草的立体结构,选择叶面大、肉质厚、光合效率高的树种,提高生态效益,满足市民的需要。(1)公园绿地
围绕丰富植物品种和群落、增加园林绿地文化含量两大重点,大力增加公园绿地面积,努力提高建设质量。今后10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设20处大型公园、100处游园绿地,增加公园绿地1500万平方米,实现市区内任意一点500米半径内有一处公园绿地。同时,对广场绿地进行以增植乔木为主的充实改造,建设绿荫广场,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中心城区为例:
依托四宝山区域植被恢复和山体绿化,建设淄博市乡土树种繁育推广基地(牧龙山森林公园),总面积66.6万平方米,建成我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生态效益最显著、植物品种最丰富的专类公园,打造成为中心城区的“绿肺”;同时完成菩林生态公园、新城区中央公园、炒米山森林公园、张店温泉度假公园、黄土崖湿地公园等工程;对淄博动物园、张店青年公园、张店植物园、张店儿童公园、威尼斯乐园、西五路游园等原有公园绿地进行升级改造。确保2015年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库里蒂巴的绿化工程,是和环境再利用以及垃圾回收等相结合的。很多公园过去都曾经是废弃的采石场,比如,北郊的坦古阿公园在建园之前曾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在改造之后如今成了一个占地23万平方米的休闲场所,园内青山绿水,是当地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被誉为再利用的典范之作。20世纪70年代早期,巴西欢迎任何形式的工业投资,不顾污染后果有多严重。但是库里蒂巴不同,只允许无污染的企业入住。库里蒂巴建立的工业区,留有足够多的绿地,被昵称为高尔夫球场。当拉丁美洲别的城市的工业区纷纷衰落的时候,惟有库里蒂巴依然欣欣向荣。库里蒂巴城建造了24个公园,多数都有湖泊,在为当地人提供娱乐场所的同时,在雨季也可以起到泻洪的作用。虽然库里蒂巴也同样经历了人口大爆炸,但还是成功的把人均绿地面积从5平方米提高到56平方米。(2)道路绿化
对城区道路实施以补植、增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化改造,确保每条城市道路两侧都种植行道树,有条件的种植两排或多排行道树,建成林荫大道。进一步推行拆墙透绿,加强街头游园建设。在城区外围道路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塑造各具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要加快高速公路、环城公路林网建设,城区间绿色通道要通过丰富植物品种和群落体现植物造景特色。在立交桥等道路空间节点处,建设大面积、高品质的游园绿地,形成景观亮点。(3)风景名胜区绿化
严格遵循风景名胜区规划,按照大绿量、多栽树的原则,在风景名胜区特别是近郊景区实施大规模植树绿化,逐步建设完成90平方公里的城市近郊景区生态植被带,充分发挥风景区绿化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作用。风景区植树绿化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景观树种和经济树种。要注重景区原有植被,特别是构成景区特色的原生植物群落的保护与巩固,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做好古树复壮和濒危树种保护,加强对古树后续资源的监管与保护。重点规划建设花山柳毅山景区生态恢复、黑铁山景区绿化、蟠龙山景区绿化、玉黛湖景区绿化、炒米山景区绿化、萌山风景区绿化、樵岭前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泉河景区上下龙湾绿化和马兰峪生态保护、杜坡山景区生态综合保护、文峰山景区绿化、齐故城景区绿化及小城墙遗址绿化、田齐王陵保护绿地、安平高阳故城保护绿地、九天洞景区生态保护、马踏湖风景区湿地植被恢复、黄河风情区绿化等景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2015年前实现山岳人文型风景名胜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湖泊水体型风景名胜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4)水系绿化
在城市河流、水库、湖泊等自然湿地与人工水体周边区域建设大面积生态保护绿化带,塑造生态驳岸,避免人工砌筑河堤与河床,形成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滨水植物、陆生植被组成的水系植被系统,推动湿地公园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到2015年,河道两侧全部实现绿化覆盖,90%的河道形成生态型驳岸。中心城区重点抓好孝妇河、猪龙河、涝淄河、玉龙河绿化,在城区段河道两侧建设游园绿带,在城市外围段建设生态保护林带;淄川区抓好孝妇河流域、般阳河流域绿化;周村区抓好淦河流域、米河流域、涿河流域绿化。(5)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与村镇绿化
严格按照《淄博市城市绿化条例》中关于各类社会单位和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的要求,落实单位庭院与居住区绿化建设。在具体绿化建设中,大力推广乔木群落造景、垂直绿化、见缝插绿、破硬造绿和屋顶绿化。
纽约中央公园折射出的是一种经营城市的理念,在日益膨胀的城市建设中,纽约人并没有忘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再造,他们秉承城市和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总体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城市森林建设,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在,仅纽约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城市森林就达2800多公顷,森林公园上百处,有1500多人管理。这些森林绿地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纽约市区,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绿肺”,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现在纽约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这对于一个拥有12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来讲的确难能可贵。应该说,这功劳除了市政府加强生态保护以外,大量的城市森林发挥了重要的涵养水源的作用。
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对于自然的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多重功能,被称为大地的“肾”,对城市和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休闲娱乐等功能。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市湿地主要包括马踏湖洪水调蓄生态功能保护区、大芦湖湿地及河流水库岸边湿地等236.9平方公里。保护措施:
①加强生态景观设计,控制人口规模,建设湿地生态环境,保持湿地生态景观特色;
②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发挥调水控水净水功能,发展景观休闲娱乐;
③禁止过度开发,停止一切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发展污染治理资源化技术,控制面源污染;
④加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保护动植物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 ⑤湿地周边农田限控供用农药和化肥。
美国华盛顿州Renton的水园(Water works Gardens)工程是一项集生态和艺术为一体的工程。水园面积3h㎡,原有一块湿地,位于一个废水处理厂旁边,暴雨的时候,从周围20h㎡范围的道路和停车场汇集而来的泥泞雨水,最高会达到每分钟7600升的流量,如果用排污管道处理,代价昂贵,且会破坏原有的湿地,与生态原则相违背。水园的建设能够处理雨水,增加湿地,创造花园空间。¬雨水被收集注入11个池塘以沉淀污染物,然后释放到下面的湿地,以供给植物、微生物和野生动物。一条小径曲折穿过池塘和湿地后与园外的步行路相联系。颗粒状的污染物首先在池塘中沉淀,然后顺水流到湿地,通过呈带状种植的湿地植物如莎草、灯芯草、黄鸢尾、红枝山茱萸等得以完全的过滤。水潺潺流过,途经5个种植一些大型开花植物的花园空间,水通过净化得到的再生。
伦敦坎姆雷大街自然公园。这个公园占地0.9公顷,原先只是一个废弃的火车站。从1981年起,生态学家和园林建筑师们共同合作,花了四年时间,在这里种植了乔木、灌木和各种花卉,敷设了草地,堆起了沙丘,还建造了一个人工池塘,种上了芦苇。多种多样的生态群落,吸引了大量野生生物,现记录到的已有350种植物和200多种无脊椎动物,还有大量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鸟类等在此定居,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公园每日都向公众开放,让人们能直接与自然接触,摆脱工作的压力和都市的嘈杂。孩子们在这里追逐蝴蝶、捕捉甲虫,看蜻蜓点水,观蜗牛爬行,不但扩展了游戏空间,同时也增长了生态学知识,从小树立了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
¬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的规划建设可以实现淄博市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变,实现由生态环境恶化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转变,实现传统齐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把淄博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高效、社会文明繁荣、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鲁中经济强市、绿色城市和文化大市,并充分依靠淄博市组群式城市的优势,使其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1、发展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网络
淄博市生态工业发展应在三个层次上进行构架:企业内部,主要是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全过程控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企业间物质、能源、信息的循环;区域工业经济范围内,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市域经济内部与外部经济的整体循环。
(1)生态型企业
清洁生产是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企业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在方法和手段上,注重7个环节:资源的合理利用、改革工艺和设备、组织厂内物料循环、产品体系改革、加强环境管理、必要的末端处理、合理的生命周期设计,在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宣传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污染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淄博市清洁生产推广工作重点应放在化工、建材、冶金、造纸及纸制品、纺织工业、机械制造等行业。
(2)生态工业园区
淄博市应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积极建设现有工业园,进一步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寻求区内企业之间的链接点,形成企业组群,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具有强势效益和良好生态的生态工业园。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丹麦在生态建设上的最著名成就当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建设”,这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工业生态园先驱。卡伦堡(Kalundborg)位于北海之滨、哥本哈根以西约100 km处,人口约2万人,是一个拥有天然深水港的工业小城市。
其工业企业主要有5家:包括丹麦最大的火力(煤炭)发电厂、丹麦最大的炼油厂、丹麦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酶和胰岛素生产厂家之
一、硫酸钙厂和建筑材料公司各一家。这5家企业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数百米,在生产过程中,它们逐渐地、自发地相互交换“废料”:蒸汽、水(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以及各种副产品,并用专门的管道体系连接在一起。其中,发电厂烧炼油厂排出的废气,炼油厂则与其他企业共享冷却用水,发电厂的炉渣可用作建材厂、建筑公司的原料,工业余热可为附近的居民或企业供热等,从而形成了一种“工业共生体系(Industrial symbiosis)”,工业共生体系奠定了工业生态园(Eco—industrial park,EIP)建设的基础,使得各企业易于合作,以达到最优化利用资源,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上一级企业或工艺的废料可作为下一个企业或工艺的原料)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的管理与发展部门从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在这个工业小城市,已经形成了蒸汽、热水、石膏、硫酸和生物技术污泥等材料相互依存、共同利用的格局,形成生态工业园的雏形,卡伦堡因此而闻名于世。
(3)区域工业经济建设
以产业链构建为主,突出 淄博产业发展特色,明确区域生态工业发展方向,构建本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循环模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淄博市全市范围内生态工业链网。下面以化工产业链为例:
2、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要充分借鉴生态区县、生态村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一是完善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形成“农田、粮食、秸秆、畜排泄物、有机肥、农田”为基本途径的营养循环链条。二是继续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完善“种-养-加”、“猪-沼-果”等产业链条。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南部山区重点发展苹果、葡萄、干果等林果产业和黄烟;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花卉、蔬菜保护栽培和农产品加工业;北部平原重点发展奶牛、肉牛、水产和优质专用粮,促进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四是加强循环农业经济载体培植。重点搞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规模化畜牧小区建设。
3、发展以现代商贸物流业和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结合,加快景区建设,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有效带动旅游配套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一批资源消耗低、增加值率高的服务业。尤其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为重点,加快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服务业。
(3)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引导金融业务创新,增强金融业务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有效改善金融生态。同时,要加快发展法律、咨询、研发、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四)建立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淄博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首先,应发挥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优势,建设对外交通联系通道,衔接大型客货运枢纽之间的联系。其次,强化各城区间交通联系,构建由城区间快速路、快速公交形成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形成“网络——枢纽”城区间交通格局。并且,还需要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加强次干道和支路建设,提高路网整体使用效率和容纳力。最为重要的是积极发展大容量、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巴西库里蒂巴市公共交通体系 库里蒂巴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建立的整体公共交通系统因其高效、舒适、方便、快捷而被誉为“路面地铁”,这个快速公交系统包括设立公交专用道、修建管状的公共汽车候车站、分散运输线路和在公共汽车候车站设立售票处等,采用专用道与运输线路一体化的作法,充分实现大容量、快速运送。公交专用道与城市发展结合的非常紧密,城市在扩展的同时发展公共交通,即沿着公交专用道发展,保证密集的居住区和商业区集中在公交站点附近。同时自行车与步行区是库里蒂巴公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不惜占用机动车道来建设自行车道,步行区则往往位于整体公共交通系统的总枢纽换乘站附近,而且政府采取用对社会发展有利的经济政策来鼓励人们利用公共交通,体现了公共交通和步行者优先的思想。前市长雷勒说,在当时多数市长还在为私人汽车铺路的时候,我们通过城市改造,向世界宣告:城市不是为汽车准备的。库里蒂巴的公共汽车是巴西最密集繁忙的交通系统,日平均输送190万人次,在繁忙的上下班时间,人们只需等45秒钟就可以乘上公共汽车。尽管城市有近100万辆小汽车,但目前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这个比率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库里蒂巴成了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其使用的燃油消耗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尽管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库里蒂巴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周密的城市规划和决策者的英明决策。城市决策者最初就确立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理想居住模式,即一个线型城市,然后采用一个集成的、由主干线和支线组合的公交网络来促成城市的发展形态。明确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然后取得社区民众的支持,之后按规划持续实施,最终建设一个让很多城市羡慕的、创新的和集成的公交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社区发展的目标,保障公共建设投资合理高效,选择最合适的公共交通服务类型和规模。自行车和步行区应当是公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库里蒂巴市大力兴建自行车车道,并在市中心设有大面积步行区,这些步行区既在市中心商业区,又在Metrobus系统的总枢纽换乘站附近,因此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考虑到其他城市强化公路建设的计划却导致交通更加拥挤,库里蒂巴市并不重视发展私人机动车,结果是轿车的使用量减少了,污染也减少了。
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追求,生活的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追求。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五)建立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建立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对于淄博的高效发展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发挥设施的最大效益,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支撑“大淄博”城市空间的发展战略。
1.统一规划建设大型公共设施,重要公共设施按市级和区级两级标准配置。
2.建立区域供水集中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3.建立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4.加强电网建设,完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5.加强对各通信公司通信管道的管理。
6.协调燃气经营市场,因地制宜,统一建设天然气输配体系。
陈云党建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篇6
陈云党建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 迟爱萍
本文从九个方面提炼和概括了陈云党建思想中最主要的观点。这些思想观点,许多已被人们熟知。重温这些已被党和国家历史反复证明是正确的真理性认识,对于我们今天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云;党的建设;思想观点
陈云一生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曾担任中央组织部长近七年,担任中央纪委书记近九年。这种长期独当一面的党务工作领导实践,使陈云形成了系统丰富的党建思想。他的许多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深刻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对我们今天搞好执政党的建设有着重要启示。陈云党建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九个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陈云在1939年5月30日发表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指出:“我党是以彻底解放中国无产阶级和全国人民、全中华民族,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职志的政党。”他在党的七大发言中说:中国共产党要对人民高度负责,“党的工作好坏,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命运。”[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恢复与发展经济的任务提上日程。陈云告诫做财经工作的党员,要有群众观点和政治观点,其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党领导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建设更是如此。“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有没有办法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问题,这是政治问题。经济不摆在有吃有穿的基础上,建设是不稳固的,民心是不稳固的,政权自然难以巩固。改革开放后,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蚀使一些党员和干部出现信仰危机。陈云敏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利用各种党的会议的公开场合,坚定指出:我们国家现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进行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陈云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政治保障,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二、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是党的理论建设的核心内容。陈云一贯重视党的理论建设。他认为:“共产党员有了革命的理论,才能从复杂万分的事情中弄出一个头绪,从不断变化的运动中找出一个方向来,才能把革命的工作做好。”[3]在理论学习中,陈云强调最多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曾在党的历史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号召全党要学哲学,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他认为这对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尤为重要。“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4]
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融汇到领导和工作方法中,是陈云的理论素养,也是其领导作风的突出特点。1940年他撰写的《学会领导方法》总结了十二条领导和工作方法:1.领导干部要有对政治路线的正确了解,也要有对具体情况的切实了解。2.领导机关决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工作,都必须主客观相一致。3.主观计划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能的基础上。4.新发展要从旧阵地出发。5.工作要抓住中心,照顾其他,全局与局部要一致。6.开展工作要大刀阔斧与精雕细刻相结合。7.检查工作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考察、补充和修正决议。8.对基层组织工作的检查,要抓一两个典型,总结经验。9.领导方式的中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上级的基本态度是帮助下级,下级要尊重上级。10.领导机关要区分命令和建议。必须有命令,但在某些问题上允许下级根据实际情况处置。11.领导要具备区别主要和次要工作的能力。12.分清中心与经常工作,防止事务主义和乱无头绪。除这十二条外,陈云还多次提出:一切工作方法,必须随每个地方不同情形决定,一般原则和方法可参考党中央各种决议,同时要审慎结合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形,灵活运用各种工作方法。
上述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工作原则都是陈云在解放战争前提出的,可以说是陈云历炼为成熟革命家的记录和总结,并在他以后的领导生涯中发扬光大。晚年,陈云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了对全党都具有启发意义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没有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陈云认为,干部在党的事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对于党的事业负有重大的责任,应该成为一般党员和群众的模范。”[5]为建设好党的干部队伍,陈云在当中央组织部部长的七年中,对干部的提拔、使用、培养提出了系统观点:挑选干部的标准。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与群众有密切联系;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守纪律。挑选干部的标准,同时也是干部自查的标准。提拔干部的原则。“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坚持人、事两宜的原则”。[6]晚年,陈云又提出“提拔干部要注意五湖四海”,并总结说:“五湖四海,再加一个德才兼备,这是我们提拔干部的大方针。”“德才兼备,才干固然要有,但德还是第一。”[7]在干部提拔上,陈云特别强调两项政策:一是干部不能越级提拔,二是干部队伍要保持梯形结构。使用干部的方法。陈云提出了著名的十二字(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用人之道”和量才使用的原则。陈云认为,这只是党使用干部原则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是主要方面,要服从党的事业需要。“只看重个人,不顾及党的利益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实际上是不了解干部政策。”[8]这两个方面之和,才是党的全面的干部政策。培训干部的思路。陈云尤为重视干部的实践锻炼:“革命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教育要一致起来。”“没有革命斗争经验的人,如果不到工作中取得实际经验,单靠听讲看书,甚至饱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原则,想在政治上真正开展是不可能的。”[9]
四、严肃党纪是保障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陈云长期负责全党的组织和纪检工作,对执行党的纪律有过许多精辟论述。他强调:“全党严守党纪是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是保证政治上组织上统一的武器”。“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共产党员“行为的好坏就立刻影响到人民对共产党的观感”。[10]一个有着严格组织纪律的党,在人民群众中才能树立起威信。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有鲜明的特点。遵守纪律不在口头,而在实际行动。“迅速确切地执行党的决议”,是遵守党纪的实际表现。“纪律是自觉的,又是强制的。”“只有使全体党员自觉地遵守纪律,纪律才能成为铁的、不可动摇的、有效的东西。”在党纪面前,无特殊人物,无特殊组织。但严格党的“纪律并不妨碍党员、党组织应有的权利。党内有发表意见的自由”。[11]
用党内的制度,约束党员的行为,是党的纪律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1954年陈云提出,党的巩固要靠党的制度。1979年,在中央纪委恢复时,陈云进一步指出,中央纪委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12]。鉴于“文化大革命”对党内生活的严重破坏及造成的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现象,陈云领导中央纪委拟订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法规文件——《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保障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和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和纪律的保证。
五、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保障党的决策正确和活力的前提。1947年,针对辽东党内存在的组织生活不健全的状态,陈云提出了处理党内生活的三条原则: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党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每个党员都有在党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权利,但又必须有服从决定、积极工作的义务。这三条切中了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的要害。党取得全国政权后,由于种种原因,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力,在重大决策上出现失误,直至发生“文化大革命”,造成危害国家全局的错误。痛定思痛,陈云深刻指出:“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13]为了汲取历史教训,1980年陈云提出:书记处应该采取办公会议的集体领导方式,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只有党内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体现好政治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和优势。
贯彻民主集中制,包括发扬党内民主和维护中央权威两个方面。陈云认为,发扬党内民主是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一个人看问题总是有局限性的。集体讨论、大家交换意见,是达到全面认识的重要方法。”“相互辩论,也是一种比较,可以看出哪种意见是对的,哪种意见是不对的,然后取得一致看法。”[14]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反面意见,这有益于活跃党内民主生活。陈云说:“相同的意见谁也敢讲,容易听得到;不同的意见,常常由于领导人不虚心,人家不敢讲,不容易听到。”能够听到不同声音,决不是坏事。有了反对意见,可以引起思考,避免片面性,少犯错误。这和同中央保持一致并不矛盾。“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15]陈云也反复强调要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成大事,社会也无法稳定。”有了不同意见,要在党内说,在所在党支部、或所在机关按照组织程序和组织原则严肃地提出来。这样,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就会兴旺发达,大有希望。为畅通党内言路,陈云特别强调,要使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化。“常委多少时间开一次会,政治局多少时间开一次会,要立个规矩。”[16]
六、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在延安,当我们党还只是拥有一个根据地政权的党时,陈云即意识到权力将会给党的建设带来的问题。他说:“当权的党容易只是向群众要东西,而忘记也要给群众很多的东西。”并因此被群众“看成强迫摊派的命令机关”,[17]所以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我们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环境的变化使党风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提出“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端正党风的关键是提高党员素质,尤其是提高高中级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等重要观点。陈云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18]把搞好党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联系的观点,是陈云党风建设思想的特点。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我们党没有取得政权之前,陈云就反复强调,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党组织巩固的条件。“没有一个脱离群众的党组织是巩固的。”“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测量党组织的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19]陈云特别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廉洁自律,切勿居功自傲。他在党的七大发言中提出的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尤为值得回味。陈云说:假设你在党的领导下做一点工作,做得还不错,对这个功劳怎样看?我说有三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个人的作用是有的,不过自己不要估计太大了。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中国共产党里有好多这样的例子,觉得个人作用大得很,超过人民,超过党,最后跌下爬不起来。”[20]
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方面,陈云论述比较多的是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他说:“共产党是做事业的党,共产党员是做事业的人,做事就不可能没有错误。”犯了错误必然会危害到党和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党掌握了政权以后,犯了错误会更直接更严重地损害群众利益”。所以,共产党“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21]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22]
七、执政党必须具备“灵巧的工作方法”和“艺术的领导方式”。陈云认为,党的领导方式极其重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行动的指南,要想“把正确的决议运用到群众中去,成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还必须经过一种灵巧的工作方法和艺术的领导方式”[23]。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中,对党的执政能力从方法上有许多总结。最主要、具有全局意义、值得今天大力倡导的有以下几点:
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基础。陈云认为,实事求是是保证决策正确的根本条件。“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只要弄清了情况,不难决定政策。”[24]这就决定了调查研究在正确决策中的重要位置。“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陈云特别推崇两种调查研究的方法:一是亲自率工作组或派工作组下乡、下厂;另一种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要交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经常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
重视总结经验。陈云说:“随时总结经验,这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25]“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过去做对了的和做错了的加以分析,使我们头脑清醒,把工作提高一步。”特别是在工作转变关头,要改变过去的旧办法,建立一套新办法,必须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各地和中央部门总结的经验集中到一起,加以分析、综合、提高,包括参考以往经验和外国的经验,进而改进工作。
领导干部要具备战略思维。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陈云曾多次对做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说:“过去旧商人中,有一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人,他们是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的。”[26]我们的经济工作部门也要有这样的战略家。党的干部“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拟定的国家发展规划越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就越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工作中,兼顾“七分经济,三分政治”[27]的全局视野,是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中最基本的战略思维。
扎实务实的作风。这是陈云一贯倡导,亦身体力行的。“工作要抓实”[28]。有好的方针、政策后,落实就成了关键。工作部署要反复考虑,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稳扎稳打。慎重一点,看得准一点,解决得好一点,比轻举妄动、早动乱动好得多。病急乱投医,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凡是看准了的确实有效的办法,就要集中统一,全力以赴。
八、党员质量重于数量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针。“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是陈云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党员数量的多少标志着党的存在和发展的范围、规模,而党员质量的好坏体现着党的性质。“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党的建设上的一个根本问题。”[29]怎样提高党员队伍的质量呢?陈云重视思想建党,主张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吸收党员。他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将党员标准概括为六条: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第二,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议。第五,群众模范。第六,学习。这六条标准,是党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党员标准问题的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论述。
陈云特别注意党员教育问题。他提出,党员教育应包括党员自我教育和党组织教育。党员自我教育是党员自我修养,内含党员自省和自律。党组织教育是外力促进,主要有党性教育、基层实际锻炼、党的纪律教育三个方面。在党员自我教育方面,陈云十分重视学习问题,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强调党的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要注意学习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加强对党员的组织管理,是保证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组织措施。陈云强调,必须经常有系统地调剂党员成分,严格入党手续,做好候补党员的管理教育和转正工作,对恢复党籍或重新入党人员要慎重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措施是陈云在延安时,针对增强新党员、新干部的党性提出的,从方法来说,为后来党员的组织发展和管理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框架,至今仍然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手段。
九、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益于增强党的社会动员力和整合力。陈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观点主要集中于1939年他撰写的《支部》中,其中论述十分精辟的是基层党支部的地位和功能。他认为:党的基层“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的组织,也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党的支部按最低级的行政单位组织起来”。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主要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组织”,“征收党员的机关”,“教育党员的学校”,“领导党、政、军、民、学各项工作”。[30]政党的社会动员力,主要体现在基层党支部号召、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方面。“充分发动群众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支部在周围群众中间工作的好坏是测量支部工作好坏的尺度”。[31]党的一切口号、主张、政策,要依靠支部在群众中的日常宣传组织工作,落实到实际中去。党的组织要反对行动中的关门主义,广泛发动、团结、深入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努力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群众工作千头万绪,基层支部如何通过恰当有效的方法,实现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社会动员呢?陈云认为:“领导的艺术在于了解群众的心理。”从“维护群众自己的利益出发”,“注意群众的切身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是发动群众的关键。”[3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把依靠群众,提到与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说:“因为思想方法不对头,所以经验提不高。这一点,对于任何工作岗位的同志,对于解决任何问题,都是最重要的。此外,还要解决依靠群众的问题。”“没有这一条,不能算马克思主义者”。[33]陈云还反复强调,在发动群众的同时要坚持党对群众的领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这种领导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党的领导是否得以实现,最具体的就是基层党支部能否有效实现所在单位群众的社会动员。
[1][3][5][6][8][9][10][11][17][19][20][21][23][27] [30][31][32]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8、297.142.211.214. 215、124-125.216、251. 196、139、213、196、128.126、197、128、197.173.165、156.293、295.268、183、296.24.377、45.145、146、148、149、151、152.162、148. 23、164、172.
[26] 陈云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34.
[2][4][7][12][13][14][15][16][18][22][24][25][28][29][33]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60.359.240.274. 46、47.188、361.380、359.273、363、348.187.188、46、34.108.376.541.46.
D20
A
1009-928X(2012)05-0015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学校文化渗透的内涵、特点及模式 篇7
进才中学在以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回归本真的感恩教育为依托的德育之路上不断开拓和前行, 努力探索实现从学习、辨识、感悟到践行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 真正让中学德育走向生活化和实践化, 使学生们在种植感悟和感动的同时, 收获感恩的快乐, 并最终成为祖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接班人。学校深知,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是在一节课或一个活动结束后就能产生显著效果的教育行为, 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 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校的感恩教育之路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吴柳云.加强感恩教育架起孩子道德的支点.南方论刊, 2006 (6) .
[2]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范志英.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德州中学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朱洪发.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6]邬跃.感恩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口.教育探索, 2010 (4) .
[7][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刘永庆)
筅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帅军卢盈
学校是维系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场域, 在我们创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 学校教育享有正式、正统的文化地位, 学校教育不仅具有传输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和训练理性思维能力等教育功能, 它还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1]。可见, 文化功能是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然而, 作为传播正统的文化的学校却在逐渐丧失曾经所拥有的文化。缺少对学生、教师和其他人员的文化关怀, 不仅使师生在学习、工作中迷失方向, 也使学校管理陷入了困境。
一、学校文化渗透的内涵
文化渗透首先出现在企业管理的策略中, “文化渗透策略”是指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推广过程中, 把企业倡导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职业操守、为人处世之道等,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潜移默化地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达到本公司所追求的共同的奋斗目标, 让公司员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 从而达到管理员工、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学校文化渗透是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 把学校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办学理念、教育信念等, 通过教化和熏陶的方式, 渗透到学校的课堂、建筑、制度之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式, 形成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而达到管理学校的目的。学校文化渗透和企业文化渗透有一定的区别。企业的文化渗透在于形成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 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从而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学校文化渗透在于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 通过文化渗透, 使学生真正成为至真、至善、至美的人, 使学校管理充满文化色彩。
二、学校文化渗透的特征
1. 学校文化渗透是主流文化的渗透
学校是传播文化, 创新文化的场域。文化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别。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也传播了出去。学校的人才培养, 首先是对人格的培养。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但却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 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学校文化同样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但却直接关系到身在其中的教职工和学生的精神、意识、思想和品格。学校文化的渗透应该是, 也必须是主流文化的渗透。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倡导的, 被人们所共同认可的、起着主导作用的文化。学校通过主流文化的渗透, 使教职工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给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在面临文化选择时提供引导作用, 引领大家学习并继承发扬主流文化, 避免消极文化的侵蚀, 使学校真正具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 学校文化渗透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
学校文化渗透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性。多层次是指学校文化渗透不仅是停留在课堂这个基础层面, 也会逐渐渗透到学校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教职工以及学生的行为方面, 进而触及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层面。学校文化渗透的多样化表现在文化的内容上, 包涵学校所弘扬的主流文化, 也包涵与其相悖的非主流文化, 以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学习文化、生活文化、寝室文化以及一些外来文化, 如日本动漫文化、美国的好莱坞文化等。多样化也表现在面对主体的多样化, 学校文化渗透不仅仅对人有渗透作用, 同样对学校的生态环境、固定建筑、规章制度也起到一定的浸润作用。正是文化渗透主体的多样化才促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文化校园, 让学校浸润在文化的气息之中。在面对学校文化渗透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时, 学校应积极引导、充分考虑文化渗透的多层次和多样性, 循序渐进, 让学校沉浸在文化的海洋之中。
3. 学校文化渗透的方式是教化和熏陶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 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2]。文化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它表现为人们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 是让彼此之间感同身受, 形成彼此共同的体验、共同的思维方式和理念, 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 让大家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从而影响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文化之中包涵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文化渗透的方式不是硬性地强加于某人身上。文化渗透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所以文化渗透的方式应该是通过教化和熏陶。运用错误的方式进行文化渗透, 只会造成文化渗透对象的排斥, 并不能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 效果会适得其反。
4. 学校文化渗透是渐进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
学校文化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将一种文化渗透到某个人脑中或领域之中,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文化渗透的过程也是旧文化与新文化进行斗争的过程。在新文化没有完全占据优势或者没有完全被个人和组织所认同时, 文化渗透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放弃原来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是不易的。在渗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 一旦人们形成对新文化的共同认可, 转化成为学校成员的一致追求, 那么便完成了文化的渗透, 而且会成为一种新的共同追求。为此, 学校的全体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渗透的渐进性, 不能急于求成, 应耐心接受学校文化的浸染和渗透, 只有这样, 文化渗透的影响才会更加深远。
三、四位一体的学校文化渗透模式
学校文化渗透涉及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活动是由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活动、规章制度的制定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与此同时, 学校文化渗透具有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征。这就要求在文化渗透上既要注重对基础的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文化渗透, 也要注重对较高层次的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行为, 以及学校生态环境进行文化渗透。从层次上看, 是一个由浅至深的渗透过程;从内容上看, 是学校活动各个环节的整体渗透, 从而构建出一个整体性的、多层次的文化渗透模式。
1. 渗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单元, 也是师生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 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进行互动, 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 课堂就是一个思维碰撞的场所, 课堂就是不同文化交织的地方。课堂文化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人生信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因素构成的复杂整体, 它具有多元性、独特性、差异性等特征[3]。然而,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引导下, 我们的课堂缺少了应有的活力, 学生的思维跟着固定的模式进行,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呈现出单一化的“标准答案”, 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是跟着老师的思维方式走, 学生丝毫不能有越界的行为, 课堂上缺少活力和创新。致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像工厂所生产出的“标准件”一样, 毫无特色。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一切课堂的教学都应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进行, 在不违背教学目标和课堂秩序的前提下,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 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让学生充分感受自身的主体地位, 对自身的价值充分体认, 并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 改变传统的唯书至上、唯师至上的课堂文化。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引领和指导, 而不是批评和惩罚。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中对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认识, 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求知欲, 做学生思想的指导者, 做好学生思想、意识的引领者, 而不是强硬地对学生行为直接加以干涉, 要使学生和教师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 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 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2. 弥漫教育意味的学校环境文化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其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校内生态环境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固定建筑不是死的, 而是具有生命力的。让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 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草地都传达出优雅、大气的文化品位。学生整日穿梭在教室、寝室、实验室、餐厅。学校应充分利用优质资源, 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合理规划校内的生态环境建设, 让学校的建筑活起来, 起到教化、感染广大学生的作用。例如, 树立一些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在某项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或古代圣人等的雕像、名人警句, 使学生生活在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气息和教育意味的学校环境之中, 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文化的气息, 感受文化的魅力, 让学生身心放松、心旷神怡。使学校真正成为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 处处体现育人理念, 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的品格, 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场所, 更是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品格的高雅殿堂。通过具有教育氛围的学校生态环境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让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浸润每个学生, 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和自觉。
3. 彰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每个组织的运行都要依据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 在办任何事的时候都可以有矩可循, 按照原则做事。但是, 学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 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科层化的组织, 学校中的行政人员和教职工之间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学校中的行政人员有着双重的身份, 他们既是一个行政工作者, 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如果仅以行政关系维系是很难保持学校组织的稳定性的, 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机构“梗塞”, 组织运转也可能失灵。他们保持着彼此的相对独立, 尤其是人格上的独立, 学校政令的下达, 往往要顾及教师的感受, 也要普遍征求教师的意见。规章制度是硬性的、可控的指标, 规章制度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 而不是约束人。制度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此, 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要把人的因素考虑在内, 一切规章制度从教师出发、从学生出发, 以人为本。要在制度这一硬指标的要求下, 顾及在制度下生存的个人, 考虑教职工和学生的诉求, 想其所想, 使制度更富有人性, 促进学校组织的融合。
4. 践行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行为文化
学校组织内成员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学校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场所, 传播知识的主体是教师, 而教师又是作为一种特有的知识持有者而存在, 教师们追求的是真理, 而对真理的向往必定是自由和民主的。学校中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自由, 教师之间在进行交流时, 会充分尊重他人的表达权, 允许别人和自己的意见存在分歧, 而这也正是知识所能发展和进步的最基本的条件, 知识和真理总是在教师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论证中被我们所了解和发现。教师之间即使职位存在着差别, 但对知识的掌握和对真理的渴求是相同的, 否则学校就不能称之为学校, 学校应该视学术为自己的生命, 不能以简单命令与服从的方式来作为彼此之间的行为方式。
随着知识和信息的快速发展, 教师似乎也在渐渐失去其绝对权威的地位, 教师并不是百科全书,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 教师也同样要面临着身份上的改变, 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 也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求知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在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 不是惩罚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应形成同事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行为文化和氛围。
通过四位一体的学校文化渗透, 引导师生追求主流文化,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师生生活在充满诗意和书香的校园之中, 在以人为本的制度规范下, 形成彼此尊重、民主和谐的行为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感受到文化气息;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人文气息, 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学校的管理工作, 并使学校持久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令永.学校的文化功能——一种社会学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4) .
[2]赵中建.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攀峰, 赵云来.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中国教育学刊, 2008 (9) .
对话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特点 篇8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1. 何为对话
“对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意思:一是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 (多指小说或戏剧里人物之间的) ;二是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在教育学领域“对话”的意思并不完全等同于以上两种, 但却是由第一种引申而来。我们一直认为的“对话”更多的倾向于“谈话”但又有所不同, “谈话”是人与人之间言语的交互, 它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未经思考的脱口而出。但是“对话”着重于交谈者们通过相互思考、理解产生的有意义的、融入个人思维、性格特征而得出的回答。就这点上来说, 英语中的“对话”意思更明确。“英语的‘对话’ (Dialogue) 一词源于希腊词‘dialogos’。Logos的意思是‘词’ (the word) , 或者按照我们的理解来说它代表着‘词的意义’ (即meaning of the word) 。Dia的意思不是‘两’个 (two) , 而是‘穿越’ (through) 。因此对话不仅局限于两人之间, 它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之中进行。”[2]由此我们可以将“对话”理解成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意义的探讨, 而且是共同参与和分享的一个过程。
最早提出对话哲学思想的是德国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他提出“世界的二重性”即“它”之世界与“你”之世界, 相应的人就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即“我-它”人生和“我-你”人生。布伯认为的“对话”是在“我”与“你”平等的基础上本着最真实的想法所进行的一种体验过程。在中国最早将“对话”运用于教学的是孔子, 而希腊则是苏格拉底并且产生了有名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两者都是通过与学生真诚地“对话”从而来指引、点拨学生思考, 帮助答疑解惑或者点燃潜在的灵感火花。不同的是孔子的“对话”是适可而止,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而苏格拉底法 (也称助产术) 则是刨根问底式的“对话”, 所谓“助产”就是要求对话者有所“产出”。
在对话教学中, “对话”的形式更加多样, 不仅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有生本对话以及学生的自我对话, 这些“对话”已经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 还有人与物以及人与内在的“我”之间的沟通。综上可初步将“对话”看作是以语言、行动、表情等各种外在表现方式结合内心最本真思维, 在对等开放、共享创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意义或理念的交互过程。
2. 何为对话教学
对于什么是对话教学, 现在国内外学者尚未给出普遍认可的界定。张华认为:“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 整合反思与互动, 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该实践旨在发展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关心伦理和民主的社区。”[3]刘庆昌认为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进一步讲, 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他认为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的、互动的、交往的以及创造的和生成的教学[4]。杨成认为对话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借助一定的中介在一定的情境下达到彼此之间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交融、积极互动, 生成新观念的实践活动[5]。还有学者认为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和原则。
以上种种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那就是“平等自由、创造共享”, 而且他们都不否认对话教学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合作的过程。那么对话教学到底是教学活动还是范围更为宽广的实践活动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首先教学活动是学校中或者说各类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 “对话教学”也是最先被教育者所注意以及运用于教学中的, 所以若将其定义为教学活动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我们不难发现, 虽然各个国家都有所谓的教育机构以及专门的教育场所, 但是教育是无处不在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为师, 人人为生,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教育教学过程, 正如“对话”随处可见, 只是他们并没有那么严肃正规, 但是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如果把对话教学仅限于正规教育机构中的教学实践则显得狭隘, 更全面的观点应该是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将对话教学定义为“对话者们在语言、思维、情感以及认知等多方面进行相互影响, 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以一种动态互动、合作方式进行的创造共享的实践活动”。
二、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
1. 体验性对话理论
体验性对话理论作为对话教学的先导是以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为代表的。在他的著作《我与你》中清晰地阐述了体验性对话思想。作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他认为:我们所应该形成的是平等的“我—你”关系而不是被经验和利用的“我—它”关系。他提出的“你”与“它”截然不同, “你”是平等的、相遇的存在, 是不可被经验、利用之物。“你”不是“我”所对应的客体, 而是跟“我”一样具有现时存在性的主体。“我”不是去经验你, 不是用“我”原有的一切去指挥、控制、利用你, 而是与“你”一样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同为施动者和被动者。相比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学生作为客体不断灌输作为间接经验的知识, 布伯的“我—你”关系要求的是两者之间直接的“对话”, 在直接的体验中获得知识。
2. 理解性对话理论
理解性对话理论是以伽达默尔和巴赫金等人的对话思想为代表的。伽达默尔作为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和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提出了文本理解的“对话”过程。不同于传统解释学将文本的理解当成“独白”模式, 认为对话没有必要, 伽达默尔提出理解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对话中的创造。他认为解释者和文本具有不同的视域, 理解的过程是两种视域的不断交融和对话, 直至“视域融合”, 形成一个新的视域。这个新视域既受解释者和文本的原视域的限制, 又超越了这两个视域, 从而形成新的理解。因而我们“对话”的过程就是在产生新的理解, 或者说对话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而这种理解是以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的, 理解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过程。巴赫金从语言学基础出发结合人文科学研究提出了富有人文精神的对话理论, 重视人的存在、命运、自由、平等, 认为主体建构只能在自我和他人的对话交际中实现。他将自己的对话理论归入超语言学的范畴, 以“言词”、“言谈”和“情境”这三个概念为基础诠释了他对话性的语言观。他认为让“言词”具有意义的唯一方法是让人理解, 而言词作为“我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桥梁”, 它的意义生成取决于它本身和人的对话性语境的双重作用。“言谈”作为复杂的社会情境的产物, 是说者和听者在对话交往中的双向理解过程。
3. 批判性对话理论
批判性对话理论作为对话教学的重要依据是以巴西著名对话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为代表的。他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 批判了教育中将知识作为具体化的和静态所有物的观念, 指出正是这种观念致使教育成为“存储行为”, 即将知识和真理“储存”进学习者的头脑中, 形成了教师越是灌输得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听话地被“储存”就越是好学生的观念。他提出“提问式教育”, 强调教学不是单向的传递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来“生成”知识, 通过提问来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更好地认识自身和世界。在批判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对话式教学”, 提倡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 在批判、反思中更好地改造世界, 充分发挥人的本性使之趋于完善。由此他提出了“人性的解放”, 要求人们认清自己“被压迫”的现实, 认为“被压迫‘我’必须打破对压迫者‘你’的依附, 远离后者以便更客观地看待他, 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己与压迫者是矛盾对立的”[6]。而要做到“人性的解放”, 归根到底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能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来思考和作出行动。
三、对话教学的特点
1. 主动对话, 平等交流
不同于传统教学, 对话教学要求学生认清自己的主体性, 发挥主动性, 在对话中积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受其他对话参与者外在身份、权威的打扰, 只关注对话过程。对话者们必须平等地看待对方, 时刻保持对等意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开展对话前都应该明白的一个前提就是:对话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用自己的经验去征服别人, 而是抛开自己原有的固执, 平等地去审视双方的观点。正如伯姆所言:“在对话中你不会试图去赢取对方, 也不会强求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相反, 我们通过对话, 来发现任何人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 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2]对话教学不是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假定, 沉迷于过往累积的经验, 而是要摆脱约束自己的种种因素, 释放最真实的自我, 将自己变成一个空杯子重新去汲取对话中产生的“真理之水”。平等的交流也意味着更多的尊重对方, 尊重对方的观点、想法。
2. 动态发展, 指向生成
对话教学是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 没有固定的范本, 因而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在对话者们思维的触碰发展中不断地改变,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无法清晰地列出它的每一步骤, 它如流水般善变易动, 但是教学所追求的东西只能在对话的过程中去一点点积累、探索。“我们在对话中所形成的想法、进行的沟通, 以及产生的观念就像种子, 一旦机缘巧合, 就可以导致变化的出现”[2]。而这种变化是无法预知的, 即使我们事先确定了对话最终的走向, 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有其独特的个性思维, 因而同样的对话方式也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即使是同一棵树开的花、结的果也没有完全相同的, 我们是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 对话也是无法重复的。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结果为何,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 就是对话中肯定会生成新的东西———只要对话有意义。无意义的对话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对话”, 它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随意之语。
3. 互动交往, 和而不同
在对话教学中, 对话双方在对话精神的指引下, 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对话交流, 在认知、思维的不断互动中, 内化对话交往中获得的经验。哈贝马斯把语言作为交往行动的杠杆。要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 对话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正确的语言来恰当地表达自己, 否则交往行动的互动作用就无法达成。因而在对话中我们要善于选择正确的话语, 言辞要清晰明了, 不可模棱两可或者多有歧义, 不然容易造成对方误解而使对话难以为继或使结果相去甚远。所以适当的提升自己的话语艺术或者对话技能也能使对话教学取得更好效果。对话教学反对单一声音, 要求对话者各抒己见, 而在听取别人想法时又要搁置己见不执着于自己原有经验, 这就要求对话者做到和而不同。在对话教学中, 对话者们不能不加思考附和别人, 也不能过度自信而忽视别人。若是你的观点足够正确, 别人自会心悦诚服, 乐于接受。因而作为教师来讲, 他要“随时与学生处于二元关系中, 把他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同时, 为了让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充满整体意义, 他不仅需从自己一方, 且也需从对方的角度, 根据对方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7], 决不能独断专行。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戴维·伯姆著, 李·尼科编.论对话[M].王松涛,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6) .
[4]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 2001 (11) .
[5]杨成.中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4.
[6]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内涵及特点 篇9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的存在方式, 其话语权力的拥有与否, 关系着学生能力的提高, 品性的养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话语”被解释为言语, 说的话。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 (M.Fouc a ult) 则赋予话语以一种新的意义。在他看来话语不是单纯的语言和文本, 而是一种具有历史、社会和制度独特性的陈述、术语、范畴和信仰之结构;话语系统涉及一系列边界, 它规定什么可以说, 什么不可以说, 它是塑造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 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 谁无发言权。一些人得保持沉默 (至少在某些场合) , 或者他们的话语被认为不值得关注。语言系统在情感和思想层面上产生压制, 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 然而它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这种权力不同于国家专政机构的权力, 蕴藏于制度、知识、理性中, 福柯称之为话语权力。它传播着权力影响, 在特定情境中形成一种控制性关系和行为。隐含在言说者与听者之间, 并体现在由该话语所传达的权力关系之中。它可以是就明确了说者与听者的权力关系之后的述说, 如教师向学生提问“请翻开书的第几页”的要求;也可以是言说者与听者双方先前并没有明确权力关系, 而是由于言说才呈现出言说者对听者的支配关系。话语含有一种权力支配作用, 首先在于话语本身所运用的语言就有一种给事物标定秩序的作用。其次话语本身是一种表述, 它包括话语的说者、听者及其双方相关的语境。在话语的讲述中, 言说者本身就要使话语起到一种支配、评价、指认等方面的作用, 或者为自己的某一可能被指责的方面提出辩护, 而这些都无形地使听者受到一定的影响。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是指课堂教学话语中所蕴涵的影响力, 一种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无形力量。它内在地体现课堂教学中的权力关系并扩散着权力的影响。课堂教学话语言说的实质就是话语权力的运作, 也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形成一种特定的控制性关系和行为。课堂教学话语权力不仅仅来源于符号系统本身, 更是由教学互动中“说者”“听者”所在课堂权力结构中的位置赋予的。它表明课堂教学言说主体在言说时的位置关系, 彰显着师生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课堂教学话语是课堂教学主体行使权力的公开载体, 教学主体搭载着教学话语实施权力控制。课堂教学话语这个载体的主动权掌握在谁手中, 谁就拥有了由此构成的话语权力。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之间以话语交流为中介, 以理解为指向的交往实践活动必然少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课堂教学中, 谁在说 (who) , 怎样说 (how) , 说什么 (what) , 都表现出言说主体的地位、身份和资源。
二、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特点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 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权力, 交织在课堂教学过程, 体现在课堂教学话语中。主要具有构成性、隐蔽性、生成性、民主性和适度性等特点。
1. 构成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作为人的因素, 各自有特定的身份标志。作为人被命名为教师或学生, 这不是自封的, 而是当一个人经过不同的阶段而走进同一个地方 (学校) 被赋予了不同的身份, 发挥着不同的能动作用, 履行着不同的话语权力。为了知道自己具有某种经验 (体验) 的个体被置于对象领域;为了知道自己个体必须被自己或者被别人区别对待。米歇尔·福柯认为“现代的个人既是知识的客体, 又是知识的主体, 他并不是一个‘受压制’的存在, 而是一个在‘科学———规戒机制’ (scientifico—disciplinary me c ha nis m) 之母体中被积极地构筑的存在物”。由于身份使教师和学生与其他人不同, 既是课堂知识客体又是知识主体。与此同时, 进入课程的知识是经过特定的选择, 走进教科书而进入课堂的。课堂教学话语权力是有不同的话语权力构成的。因此, 具有构成性。
2. 隐蔽性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隐蔽性是指它不是直接就可以看出, 而是体现在一定的人、事、物中。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教学话语来影响学生的一些举止和行为态度, 使其社会化。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持久的效果。师生交往中彼此运用自己的话语权力, 潜移默化中成为对方话语实施的对象。其隐蔽性可见一斑。进入课堂的知识也体现着话语权力的隐蔽性, 并非所有知识都可以进入课堂的, 必须经过选择符合一定的标准, 再经过专家的组合方能走进教科书, 呈现在课堂上。选择、取舍、组合表面上是一个很透明的过程, 实际上, 亦彰显着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隐蔽性。
3. 生成性
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力, 具体地说, 是在教与学这一沟通过程中生成并发挥作用。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权力生产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 产生于话语的流动中。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生成并作用于师生的交往互动中。课堂教学是以教科书知识为蓝本、教与学交织在一起的对话活动。在这一活动中, 话语权力通过教和学而明晰出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生成并对其影响、控制, 传递着权力构成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功能。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生成于教师和学生的生生不息的言说中, 呈现在社会机制潜在影响下师生的对话、交流和沟通中。
4. 民主性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从而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 把人还原为“人”, 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课堂教学以民主的方式展开, 是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的对话过程。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 认为人与人的对话是思想本身的实现和真理的敞亮, 任何中断这种“你”与“我”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在课堂教学这个话语场域中, 是“众生喧哗”, 话语之间体现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游戏”式关系, 每一种话语都是“游戏”的平等参与者。在这个“真实性”的课堂话语实践中, 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话语空间。因此,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具有民主性的特点。
5. 适度性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适度性是指在保证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话语权力的共享。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运用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内在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年龄、性格、气质和能力, 教师的实践智慧、知识的广博度, 教科书知识的特性等;外在的因素包括班级规模、媒介手段、教学时空和教育资源等影响。显然, 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力不是随意地滥用, 而是有一定的度。合理地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和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 反之亦然。由此, 体现出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适度性。
课堂教学中话语权力的拥有与否关系着师生在课堂场域中的位置。位置不同, 话语的表现形式就不同, 课堂教学就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也就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学生。事实上, 教育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从狭义的角度看, 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学校, 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接受主流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 使之成为自觉自愿的态度和习惯。学生在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中, 受到不同话语权力的影响。课堂话语中有体现国家意志和专家学者权威的课程知识话语、教师学生话语和“他者”的话语 (呈现于课堂教学中非教师学生课程的话语) 。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都有言说的权力。教师在传递课程知识、国家意志和编者的意图时, 既要有自己的话语, 又要留给学生话语权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学生新的角色, 人格上的平等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本该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力。
摘要:课堂教学话语权力是课堂教学话语中所蕴涵的影响力, 一种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无形力量。具有构成性、隐蔽性、生成性、民主性和适度性等特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话语权力,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杨大春:身体经验与自我关怀——米歇尔·福柯的生存哲学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2000 (4) .
从管、理二字的特点论管理的内涵 篇10
关键词:管理,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刚柔相济
关于管理的内涵, 不同的专家和学者给出过不同的解释。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强调操作的科学性, 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 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法国的法约尔非常强调管理作业过程, 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美籍澳大利亚人梅奥强调对人的管理, 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 所以应研究人的心理、生理, 激励职工的工作动机, 调动人的积极性;美国梅隆大学教授西蒙强调决策的作用, 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决定了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 即“管理就是决策”;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则认为管理是把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一个有效率、有目的、有生产力的特殊过程。到目前为止, 管理学界对管理的定义尚无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中也可以看出管理的复杂性。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 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 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 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将从“管”、“理”二字的字音、字形和字意等特点来阐述管理的内涵。而在作者看来, 在管理的所有对象中, 人是最复杂也是最难管的, 因为人有七情六欲、私心杂念, 只要将人管好, 调动组织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组织的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本文所论述的管理的内涵主要是针对人的管理。
首先, 从字音上看, “管”字音同“关”, 意为关押, 可以引申为威严;“理”字音同“礼”, 意为礼敬, 可以引申为恩惠。“管”、“理”二字代表了威和恩, 说明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做到恩威并施。因为如果有威无恩, 虽然人们表面摄于威权不得不屈服顺从, 但内心却充满抱怨和愤恨, 组织的运行效率是低下的, 这种状况如果一直持续下去, 组织的秩序将会被彻底破坏, 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俗话说:“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秦始皇曾利用手中强大的武力横扫六合, 但一统天下后并没有轻徭薄役, 与民休息, 而是滥用民力, 法令严苛, 最终导致秦帝国二世而亡。相反, 如果有恩无威, 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 但时间一久, 人们将因缺乏约束而变得有恃无恐, 从而恣意妄为, 使组织的运行出现混乱。汉宣帝时期虽然以尊崇的态度对待儒学, 但是在用人方面却仍然重用那些熟悉法令政策的大臣, 并且以刑名为基准考核臣下。太子以为当时持刑过于严酷, 建议重用儒生主持政法。汉宣帝则严厉训斥道:“我汉家自有制度, 本来就是以霸道和王道杂和相用, 怎么可以单用德教, 回复儒学倡导的周政呢!”在汉宣帝看来, 周朝之所以出现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的乱局, 是由于重礼而轻威的结果。而汉朝在汉宣帝恩威并施的管理之下, 内政外交都很有建树, 从而出现了“昭宣中兴”的盛世。
在西方, 这种管理方法被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在古罗马军队中, 一方面士兵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可以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酬报, 从而使自己和家人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 由于懦怯或不服从命令, 士兵也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军团百人队队长有权用拳打作惩罚, 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 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 有时像绵羊。我的全部成功秘密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 什么时候是后者”。
其次, 从字形上看, “管”字的上半部分是“竹”, 下半部分是“官”, 像一个官员举起竹棍在打犯人, 这在古代被称为“笞刑”, 始自战国, 为古代“五刑”之一, 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 当今世界上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十六个国家仍在实施类似刑罚。因此, “管”字代表了惩罚。“理”字的左半部分是“王”, 右半部分是“田土”, 像一个君主拥有着大量土地。在古代, 君主通常将土地作为赏赐分封给臣下, 以达到屏藩王室的政治目的。因此, “理”字代表了赏赐。综上所述, “管”和“理”分别代表了惩罚和赏赐, 即赏罚分明。而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只是做到恩威并施是不够的, 因为恩要有底线, 威要有尺度, 滥施恩威不如无恩无威。因此要想凝聚人心, 激励士气, 管理者还要做到赏罚分明。
战国时期, 秦国以边陲荒蛮之地击溃优势的楚、赵、齐, 灭天下诸侯而使山河归于一统,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明的奖罚激励制度。商鞅变法, 实行20等爵制来奖励军功, 秦军不论官兵, 立了军功, 爵位就逐级递升, 即“斩一甲首, 赐爵一级”, 实行定额制, 规定斩敌数量按爵位高低, 享受种种封建特权。官兵凭借获得的成功可以换取良田奴仆, 加官晋爵, 摆脱奴隶身份。同时, 秦法律又规定:“军有千人以上, 有战而北, 守而降, 离地逃者, 身戮家残, 男女公于官。”军队实行“什伍连坐”的规定:一伍中有一人逃跑, 其余四人就要受罚。如果能斩敌首级一颗, 就可免除刑罚。“百将”、“屯长”在作战时若得不到敌人首级是要杀头的, 如果得到敌人33颗首级, 就算满了朝廷规定的数目, 可以升爵一级。所以, 秦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不只是在于秦军先进的武器装备, 还在于严明的奖罚激励制度。
在2011赛季中超联赛中, 作为联赛的“升班马”, 广州恒大足球队以领先14分第二名的优异战绩, 提前4轮夺得冠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也与广州恒大俱乐部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不无关系。首先, 广州恒大为征战中超投入巨大, 并制定了高标准的福利待遇和奖金政策。恒大在这方面可谓中超标杆, 在每场赢球可获500万元奖金的承诺下, 俱乐部从未失言, 而在联赛过半之时, 球队的奖金已经达到了5400万元。除此之外, 每场比赛的拼搏奖, 足协杯失利后的鼓励奖, 也让球员们倍感温馨。与此同时, 恒大俱乐部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俱乐部管理规定。这套被称为“三五政策”的管理规定包含:赛前赛后必须向全场球迷示意致谢等“五必须”, 不准迟到、早退、怠训、旷训等“五不准”和开除不服从主教练安排者等“五开除”。这些硬性规定, 让球员们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赛季首回合恒大主场与国安的比赛, 因为不满中途被换下的雷纳托就以身试法, 结果被扣罚当月工资2万美元, 扣罚前3场比赛个人所得奖金30万元人民币, 内部停赛3场, 并下放预备队。这样的重罚对每名球员都起到了警示作用。
最后, 从字义上看, “管”字在古代有“钥匙”的含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记载“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若潜师以来, 国可得也。”而钥匙代表了权力, 权力则是硬性、刚性的;“理”字的本义是加工雕琢玉石。《说文》当中记载:“理, 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这说明工匠在加工玉石的时候, 要顺着玉石天然的纹路进行加工, 不能蛮干硬来。因此, 理代表了软性、柔性。综上所述, “管”和“理”分别代表了刚与柔, 即刚柔相济。《孙子·行军篇》中说:“故令之以文, 齐之以武, 是谓必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要用“文”的手段, 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 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来统一步调, 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 从弱变强, 正是由于做到了“令之以文, 齐之以武”。在文上, 设立政委制, 注重对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武上, 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加强对部队的纪律约束。
这一思想和原则也同样适用于管理企业, 孙子所讲的“文武”之道, 也就是当今企业的“刚性”和“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主要体现为企业制度, 制度是以规章、条例、准则、纪律以及责任书等形式存在的, 侧重于外在的、硬性的调节;而柔性管理则体现为企业文化, 文化则是抽象、无形地存在于人的头脑和周围的氛围里, 强调心理认同和自主自律。两者对于有效的管理来说缺一不可。没有制度, 即使员工的价值取向和企业愿景有高度的认同, 也难以形成行动上的高度一致。相反, 再周密的制度也不可能滴水不漏, 只有文化才能够时时处处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因为一个卓越而科学的制度管理可以约束和命令员工出满勤、干满点, 但永远也不可能让员工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高效率地自觉工作, 只有文化管理能做到这一点。
学校体育生态化内涵与特点 篇1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环境因素的角度,对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笔者认为,学校体育生态化以人与自身的和谐为目标,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条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
关键词学校体育生态化内涵特点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其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生态环境。学校体育亦是如此。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是以学校体育为中心,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体育等活动的基础起始点。因此,笔者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生态化的概念,既“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校体育新理念,使受教育者从小就获得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规范,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内涵
从狭义上讲,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含义是:将生态局限于自然环境,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学校体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含义是:对生态的认识突破了自然生态,同时还涵盖了自身与社会人文的生态,即通过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具体表现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和谐在内的整体动态和谐。
二、学校体育生态化的特点
(一)学校体育生态化以人与自身的和谐为目标
人与自身的和谐体现在生理、心理、形体三方面。人类一直把学校体育作为个体优化的工具,通过学校体育使自身人性完善,人格健全,人体完美,获得人与自身的和谐,保持人体内、外部的平衡与协调,人与自身是否和谐,是衡量学校体育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越是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关注自身的健康。良好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教育生态发展的土壤、气候和阳光。没有良好的教育思想,就没有良好的体制与制度。构建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生态教育思想,不是对现有学校体育教育体制与制度的否定,而是对现有学校体育教育体制与制度的丰富与发展。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生态教育思想,必须把“人”放在学校体育的首位,要尊重“人”这一生命的固有元素;其次,要构建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生态体育课堂,这就要求学生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不仅要获得运动素质、身体机能等生理效应,还要获得生命的快乐、自由和情感。
(二)学校体育生态化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条件
一般来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例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村落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等。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所以社会环境又称文化-社会环境。整个社会环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学校只是其中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是人为的生态环境。政治已经成为学校体育主要生态因素之一。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学校体育遵循客观规律为广大学生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经济从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投入反映出经济对学校体育的制约,而学校体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能够通过各级人才的培养,促进经济的发展。
社会体育的大环境始终与学校体育息息相通,每一次体育热、每一次国际大赛、每一块金牌的争夺,没有一次不在校园中掀起波澜。但同时恶劣的社会环境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变迁。体育暴力行为、假体育、体育腐败、滥用违禁药物以及过度的商业化体育,这些行为将会严重破环学校体育生态环境。因此,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建设,应融合政治和经济,以人与社会和谐为条件,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学校体育生态化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
人类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在改造和被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进的。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都从自然环境中直接或间接获得,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料,并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
学校体育自然生态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自然环境和建筑、绿化等人工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情趣有着不同的影响,可以铸就不同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文化态度。例如,我国北部地区喜欢冰雪运动,南方热衷水上运动,西部则经常开展登山、马术、摔跤、漂流等活动。
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而且能喚起人们对运动的渴望。例如,合理安排的学校建筑,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愉悦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可以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学校体育器材和场地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全面成长,特别是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运动技能的掌握关系极大。学校体育自然生态还包括种树、种草、保留和改善原有生态和人文景观、大气污染的治理、消除噪音、消除光污染、交通便利、无公害材料在体育场馆中的应用、运动后垃圾的处理等,它主要体现体育运动与环境的表面作用和影响。学校体育生态化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人们不能因强调学校体育而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为强调保护环境而限制学校体育的展。
参考文献:
[1]周君华,韩晓东,丁永玺.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内涵和特点 篇12
一、高职学院内涵分析
从上述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简短述评来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微弱到强大的上升式发展过程, 其内涵包括职业定位、专业定位、校企合作定位三个重要方面。
(一) 职业定位:职业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存在价值, 它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成人教育并称为我国的“四大教育”。指接受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训练, 有时亦被称为实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 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工种的日益细化, 职业教育随之不断完善与拓展, 已经形成了由技术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教育等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职业教育相比, 在教育内容与途径上更加注重实践。[2]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与“教育”相结合, 将学生的技能作为培养重点, 注重挖掘学生的职业潜能, 进而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不断磨合与统一。
(二) 专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在其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与定位上, 可以说, 专业定位清晰、专业设置思路明确是确保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坚实基础。2000年教育部目标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不断提升人才的应用性能力。由此可见, 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定位是否得当。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的内容包括专业建设的重点、特点, 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规格等, [3]专业定位是学校发展的主线与创建特色示范的关键, 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品牌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品牌性比本科院校更有市场优势, 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是检验其自身品牌战略实施状况的最好证明, 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是学校制造的“商品”, 要将不同“材质”的学生塑造成为专业技能强、社会认可度高的人才必须注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 还应不断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 这就是其内涵中所涵盖的第三个要素, 即校企合作定位。
(三) 校企合作定位:高等职业学院的第三个重要法宝也是其内涵化建设的关键就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定位,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与企业合作的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中设置的各种专业都为满足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是要推向市场, 实现自身就业与创造价值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教育者越发认识到这一点, 逐步将人才的培养由简单的传授技能与知识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在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教育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定位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客观反映, 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尚有不足, 在双方关系的界定上尚存一定的认识误区, 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过多地将目标放在为自身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上, 过多地注重利益,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则是将注意力放在解决由于资金问题而导致的自身实习场地与设备等不足的问题上, 帮助学校提升学生就业率上, 而非着眼于主动帮助企业发展。从这一点来看, 学校与企业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形成合作共识, 端正合作目的, 真正实现功能的相互补充、相互提升, 在效用上实现相互发展, 实现共赢。
二、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新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三大发展时期, 其基本特点是沿着职业性这条主轴不断延伸、变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期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结合的教育方式, 以职业教育内容为主, 坚持学历教育并重的方针, 在学制上设置了两种学习方式, 分别为长学制学习与短学制学习, 并适当加入了“入厂锻炼”、技能性“实践操作”等实践环节。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必须帮助个体实现个人的发展, 而这里的“发展”包含多种内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我国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对于人的个人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教育相对薄弱。自步入新时期以来, 高职教育日益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与素质提升, 如2009年温家宝同志在湖北对职业院校考察时, 指出新时期, 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学会知识、学会技能;学会动脑、学会动手;学会生存, 更要懂得做人。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4]这一论断将道德教育放在职业技能之前, 也说明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性, 即本事再高, 方向不对, 也是无用的。“面向人的发展”这一目标是由高职院校自身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 对于这一问题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高职院校在新时期除了教育方式上有所转变外, 更要注重自身特色建设, 综合来看, 这里的“特色”有三层含义, 即高职院校的层次特色 (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性) 、类型特色 (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区别) 、个性特色 (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形成自身有力竞争优势的核心) 。其中, 个性特色更为重要, 它包含校园文化、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特色、服务管理特色、校企合作特色等多方面内容。新时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呈现出以工学交替为核心的, 以实现终身学习为目标的非连续性的往复式学习与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其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专业精、技能强、具有学历与技能资格证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与学习一般大学文化课程外, 还必须具备法律常识、组织管理、公关等多种能力, 这些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 被看做是次要的理论学习。但是实际来看, 这些课堂所传授的各类知识与能力同样是职业人才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 这些知识应该同技能型的理论与实践一样重视, 采用系统性教学方式, 让其更显化, 这是今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走向。
三、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影响
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群体与本科高等普通院校的教育群体是有区别的, 总体来看, 首先, 高职类学生与本科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被称为大专生, 是高考成绩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中专、职业高中或高中毕业生, 现有一些高职院校也接收技校的“对口招生”, 由于这一类学生群体文化基础较差, 其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有限, 学习经常遇到困难, 对于学习懈怠。其次, 这类群体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 再加上社会普遍对高职学生认可度不高, 其自身对高职院校和专业的认识往往也存在一定偏差,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深他们的自卑感。最后, 高职学生思想情况要远比普通大学生复杂, 主要体现在其思想具有多边形、差异性、独立性, 价值观多样化, 由于其自身学习背景与知识素养相对较差, 因此在面临价值选择时, 许多学生往往会陷入焦虑, 产生迷茫与困惑。虽然高职生有这些相对不足的一面, 但是他们也有积极的一面, 如自身思维较活跃、具备大学生群体爱表现、彰显自身才华的天性。在专业技能、动手实践方面高职高专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陈英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
[2]李继坤.职业教育内涵探析[J].大学时代, 2006 (11) .
[3]吴建桥.对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和品牌战略的思考[J].2003 (06) .
【内涵和特点】推荐阅读:
内涵与特点08-05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与特点08-02
晋文化内涵的基本特点09-11
内涵和意义06-05
内涵和定位12-10
内涵意义和作用09-26
情感的内涵和作用11-24
汉学的内涵和外延论文06-19
什么是学校特色和内涵08-27
论礼仪的基本内涵和原则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