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拟题训练例谈论文(共4篇)
作文拟题训练例谈论文 篇1
“今日说法”是央视的品牌栏目, 它采取以案说法、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 贴近百姓, 重在普法, 记录着中国的法治进程。已走过10个年头的“今日说法”, 自2010年10月8日起, 全新改版扩容, 好评不断, 收视率再创新高。从语文的视角观察, 那些或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或悬念丛生扣人心弦、或言简意赅醒目突出的标题, 也对中学生的作文拟题不无重要的启示。本文就以2010年10月8日改版后的节目标题为例, 谈谈“今日说法”的拟题艺术。
一、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以生动形象的语句作标题吸引观众
设问修辞以问代题, 容易引起观众注意。如《子债谁来还》, 父债子来还, 那么“子债”谁来还呢?《谁用熨斗烫我脸》, 熨斗本是用来熨衣服的, 是谁狠心拿来烫我的脸呢?《谁拿走了救命钱》, 钱是用来救命的, 此刻钱就是命, 是谁拿走了?还有如《人老了谁来养》《谁把父亲逼上法庭》《他为何要对父母下手》《什么让他们疯狂》《什么污染了孩子的血》《上学的路还有多远》等等。
拟人修辞赋予没有生命的东西一些人的性格和特点。如《被推下楼的母爱》, 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儿女长大成人, 母爱如水, 如今母亲被推下楼, 与其一起被推下楼的还有那深深的母爱。还有如《偷来的婚姻》《幸福来敲门》《被毒害的青春》《暗藏杀机的深山》等等。
比喻修辞形象生动, 醒目引人。如《小心情感陷阱》,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非永远是真实的, 其中也有陷阱。还有如《狙击白色诱惑》《桃色陷阱知几多》《无处不在的“眼睛”》等等。
反复修辞凸显某种感情或行为, 达到强调的目的。如《17年绝情17年爱》, 17年, 如此长久, 其中的恩爱情仇, 道不尽, 说不完。
二、巧妙设置反常的悬念, 用有违常理的行为作标题吸引观众
此类标题有违常理, 故意设置悬念能够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理。如《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 妻子是生命中最亲的人, 可他却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 如此绝情是为何?《百万豪车被砸记》, 百万豪车, 应该十分爱惜才对, 怎么被砸了呢?还有如《外婆绑架外孙》《千万富婆等你来》《父母走上被告席》《无法被判刑的凶手》《继父占了我的房》《七旬老人无家可归》《敬老院里的非正常死亡》《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离不了婚的新郎》《邻居抱走我的娃》《老人在五年前离去》等等。
三、善用事件的矛盾情节, 以巨大的反差对比作标题吸引观众
这种命题技巧性大, 同样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如《放火点了自家房》, 放火点他人房屋倒是某些犯罪分子的理儿, 可放火点自家房, 这不是傻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千万富翁的凄惨生活》, 千万富翁, 理应衣食无忧、幸福无比, 怎么过上了凄惨的生活呢?《保险柜为何不保险》, 保险柜竟然不保险了, 这是为何?还有如《复活的丈夫》《酒宴后的悲剧》《美景中的致命危险》《我的儿子谁的娃》《徐顺顺的不顺经历》《一百万救不回一条命》《我爱, 可我要离开》《让公车不再私奔》, 等等。
四、活用影视、名著、歌曲名称及俗语、广告语作标题
这类标题在“今日说法”中也比较多, 很有时代感。
活用影视剧名称, 如《幸福来敲门》, 活用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 还有如《赌神》《古墓疑影》《新警察故事》《消失的罪名》等等。
活用名作名称, 如《谁动了我的饮料》, 活用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作品《谁动了我的奶酪?》 (Who Moved My Cheese?) , 还有如《最后的午餐》《无人驾驶的青春》《好老师坏老师》《不能承受的养老之重》等等。
活用歌曲名称, 如《睡在下铺的兄弟》, 活用高晓松的歌曲作品《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等。
活用俗语, 如《可怜天下父母亲》, 活用俗语“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
活用广告语, 如《我的生命你做主》, 活用中国移动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
五、以串联事件的中心人物作标题
每个法制故事背后都有一个中心人物, 他们串联起了整个事件, 以中心人物为题, 观众容易接受。如《失踪的病人》《闯进法庭的女人》《早点铺里的神医》《消失在黑夜里的孩子》《铁链锁住的女孩》等等。
六、以串联事件的中心事物作标题
常有一些事件成了法制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或线索, 它们是事件的焦点。如《临终录像》《婴儿的哭声》《破案密码》《少女的遗言》《敬老院里的两记耳光》《红板小学的免费午餐》《18岁男孩的八封遗书》等。
七、以体现节目的主旨观点作标题
作为一档法制节目, 为百姓办实事是它的宗旨, 选择一些观点鲜明的语句作标题, 简洁有力, 操作性强。如《小心来电》《等你作证》《打车要小心》《请为良知作证》《咱家的老人别上当》《寒假里别掉进陷阱》等。
八、以促成矛盾的中心事件作标题
文艺性的标题欣赏性强, 也易于冲淡事件的法制色彩, 法律毕竟是严肃的, 以促成矛盾的中心事件作标题, 庄严肃穆。如《淮南盗墓案侦破纪实》《江西修水尘肺病调查》《深圳650万元假币大案》《黄冈博物馆文物抢劫案侦破纪实》《百万黄金被劫案》《聚焦宋山木强奸案》《河南天价过路费真相调查》《宝马车致死儿童事件调查》等。
九、以温情脉脉的语句作标题
法律是冰冷的, 以温情脉脉的语句作标题, 可以彰显与之相对的人性与柔情,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如《走出蜗居》《平安回家》《莎莎找爸爸》《“棒棒”的梦想》《16年的牵挂》《爸爸, 请不要打我》等。
十、以震撼性的词语为语素作标题
这类题目震撼惊悚, 挑动观众的敏感神经, 如《亡命鸳鸯》《动物凶猛》《家暴惨案》《万里寻子》《惊魂公交车》《夜闯深山老宅》《危机四伏的校车》《十个月的黑色婚姻》《12小时危机营救》《男生宿舍里的罪恶》《失去自由的1589天》。
“今日说法”节目历十余年而不衰, 栏目形象之好, 观众热捧之切, 这些新颖别致的标题功不可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标题是节目的窗户, 也是文章的窗户。试想, 在众多高考试卷中, 一个醒目靓丽的文章标题对炎炎夏日、伏案数天的阅卷人来说, 无疑是一缕凉爽的清风, 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可想而知所起到的良好效果。
“今日说法”的标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只要我们在作文时能够学以致用, 在题目拟定上匠心独运, 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拟题训练例谈论文 篇2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第一眼留心的地方。常言说得好:“题好文一半。”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就是一面引人注目的招牌,就是作者审题立意的透射,就是作者语言功底的展示。有一个好题目,便是成功的一半。许多考生非常注重这一点,努力令阅卷老师的双眼为之一亮。
一、拟题中常见的问题:
例:以“亲情”为话题拟题 1.直接以话题作题目:《亲情》 2.俗套:《母亲的温暖》 3.过于宽大:《母爱》 4.题文不符:《安详》
二、拟题要求:
就话题作文的拟题来说,作文题目要准确,更要讲究生动、凝练、含蓄、新奇,要有美感,并能使阅卷老师一看题目就大体知道作文内容的写作方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能概括话题的整个内容。
2.题目要力求简洁凝练。简洁。恩格斯说:“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短小简单的文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应当辩正地看待出发和到达的关系》就不如《出发和到达》简洁,有吸引力。
3.题目要含蓄隽永,忌直露浅显。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入胜的效果。
4.拟题要准确。标题的范围要尽量小且合理,要避免空泛,空洞无味,下抽象定义,喊标语口号,要防止浅、偏、散。
5.题目要醒目、新颖诱人。文题要紧扣文章内容,让人一看一目了然,但又独出机杼,不落窠臼。善于应用艺术手法引人读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拟题方式归纳:
(一)修辞式:
比喻、借代、反问、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运用会使标题富有文学色彩,能够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或生动形象鲜明或含蓄蕴藉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比喻法:
例如:鲁迅先生把回忆早年生活的一组散文结集为《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诚信”话题——《诚信是金》;以“沟通”为话题《墙,推倒便是桥》
2.拟人法:
比拟的实质就是把写人的词语和写物的词语互换,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作者的爱憎。例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又如《树的“叹息”》、《地球就诊记》。
3.对偶式:
“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松》;表现母爱《悠悠慈母情,拳拳赤子心》
4.双关法:
双关可以调节语言风格,使之委婉、曲折,从而产生含蓄的美感。
①谐音双关:如《从心做起》、《向前看与向钱看》。
②语义双关:关于“温情”的话题,《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利用双关语“暖阳”和“春”来关和“温情”。
5.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在拟题时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来表达思想的修辞方法。通过前后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减负,让人欢喜让人忧》、《铁汉柔情》、《“清水衙门”有“脏官”》、《独木桥与双行道》、《偶然与必然》等题目通过强烈的对比勾起了读者一看究竟的愿望。
(二)借用化用:
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影视片名、时尚广告等引入标题上,或略加改造,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
1.一些俗语、成语蜕变后可做标题。如《诚信顶天,善良立地》,将诚信与善良作为顶天立地之本;《失信猛于虎》,直接由孔子的名句“苛政猛于虎”蜕变而来;再如《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是如此。再如《扬长避短,成功之道》、《“李鬼”打假》,这些文题巧用名人名字,耐人寻味。
2.歌名、剧名、歌词、广告等大众娱乐传媒中的词汇凡是有思想性的、有哲理性的都可以善借巧代而妙笔生花。
如: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个题目就是麦氏咖啡广告语;还可用《常回家看看》;
《离开诚信的日子》(化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名); 《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
写见义勇为,可用《该出手时就出手》;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
3.运用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名人、名事、名物拟题。
如《寻找自己的桃花源》、《愚公与智叟》、《人在异乡不为客》。
4.引用诗词文赋,使文题儒雅庄重。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用《横看成岭侧成峰》题,就选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诚信”话题的《众里寻它千百度》、《问君能有几多“诚”》。
(三)反弹琵琶:
求异思维是作文创新的一个体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有时正面无从下手,何不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异向思维”,来个反弹琵琶,焕然一新。例如以“竞争”为话题:对待敌人,应该像秋风扫落叶。可是,往往没有对手,没有敌人,自己也就变得懒散而缺乏进取精神,是敌人催你进取、快速成长,可拟出《感谢你——我的敌人》。《忠言亦可顺耳》《人定胜天吗?》《开卷一定有益吗?》《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四)设置悬念:
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或故意使题目自相矛盾,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
“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
(五)公式符号:公式符号有着特殊的表意功能,用这种形式来昭示所要表现的主旨,具有简洁醒目,富有哲理,造成悬念等特点。
1.数学符号:
例如:“勤劳”话题——《“勤劳×高科技=致富”》;“诚信”的话题——《诚实+信用=财富》暗示了“诚信”这一个背囊的重要性,去掉了“诚信”,其他的“美貌、金钱、荣誉”等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如:“团结”话题——《1+1>2》;“品德”话题——《忍让≠懦弱》、《情商>智商》;“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
2.标点符号法:
标点符号属无声语言,用它们来拟写文题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考余地。《我?我!》《10000元的价值=?》《好女孩?坏女孩?》。
四、实战演练:
(一)、以“幸福”为话题,现场拟题比赛、我和幸福有个约定
2、难报三春晖
3、别让幸福擦肩而过
4、拒绝幸福的“侵蚀”
5、采撷幸福
6、幸福之吻
7、幸福的滋味
(二)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上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人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捐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贫寒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作系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人辍学,就连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示例以“贫困”为话题,来拟题目:
(1)《敲响自强的钟》(2)《对贫困说:“不” 》(3)《贫儿当自强》(4)《富有的贫困生》(5)《穷且益坚》(6)《“贫”出一个未来》(7)《感谢清贫》(8)《我自横刀向贫笑》(9)《天降大任于贫者》(10)《青山在,何以贫?》(11)《贫困是首歌》(12)《最贫是无志》(13)《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五、总结规律
拟好话题作文题目歌诀:
文好题一半,拟题须思量。
话题作文好,佳题不可少。
增删最方便,引用更奇妙。
比喻和拟人,新颖又独到。悬念和联想,文题不要跑。
方法用得好,读书少不了。
六、课后练习
(一)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标题。
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
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
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
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欲,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境界高”。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
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二)每天中午放学时,妈妈就送来可口的饭菜;每天晚上做作业时,妈妈总是静静地陪在我旁边;节假日,妈妈总是抽空带我去散步„„
请以“母爱”或“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500字以上。
(三)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四)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 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父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
师父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碗中。沙子一点也没有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
师父又抓起一把石灰,轻轻撒下。石灰还是没有溢出。“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父又倒了一盅(杯子)水下去,一滴水也没有溢出。“满了吗?”师父笑着问。徒弟无言以对。
这个小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呢?请以“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不要离开文中所说的“满”这个范围。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篇幅在600字以上。
(五)礼物
(六)难题
作文拟题训练例谈论文 篇3
郑板桥说过:“题高则诗高, 题矮则诗矮, 不可不慎也。”拟题对于诗人写诗如此重要, 其实, 对于学生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 标题自拟就成了学生作文写作中的一道风景, 一门学问。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为了让学生深悟“题好一半文”的奥秘, 我们有必要研究一番作文拟题的技巧。文章的标题是传递作品主题的艺术形式, 是打动读者的直感工具, 是文章的艺术魅力所在。那么, 学生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应从哪儿学习拟题技巧呢?
一、从语文课文中学习拟题技巧
语文课文是学生读写的典范, 篇篇都熔铸着作家的智慧和心血, 包含丰富的营养, 仅拟题的艺术性一项就值得学生学习和模仿。具体来说, 课文标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拟题方式。
1. 表露文体式。
(1) 标题显示着议论文的特点, 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2) 标题显示着记叙文的记叙范围, 如《幼学记事》。 (3) 标题显示着作者的抒情特色和思想感情,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 (4) 标题显示着说明文的对象, 如《语言的演变》。
2. 逆向反常式。
即启动逆向思维, 把位置倒过来, 从反面进行思考, 使具体概念脱离了常规。这类标题, 初看有点反常, 其实, 正是在这种反常中撞击出诱人的火花, 撞击出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如《伟大的悲剧》《为了忘却的纪念》等, 就是运用了逆向反常式的拟题方式, 一下子抓
3. 巧用比喻式。
美妙贴切的比喻, 往往能像磁石一样吸引住读者的心, 极大地强调被比喻事物的某些特征, 或深入浅出地阐明某种道理, 引起了读者的联想与共鸣。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就是巧用比喻式拟题的典范, 开题就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二、从各地考生的优秀作文中学习拟题技巧
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话题作文的出现, 为学生作文自拟题目开创了新的天地, 许多考生的优秀作文命题, 又为我们学习拟题技巧高悬起了一盏盏成功的明灯, 一座座航行的灯塔。
如2004年广西中考作文试题“感受”, 有学生拟题为“感受苦药的甜味”, 此题采用矛盾拟题法, 耐人寻味, 很有借鉴意义。又如, 2004年四川省内江市的中考满分作文的标题就很有文采, 用一句充满诗意和真情的语句作标题, 亮人眼眸, 即《夕阳去了终有月》, 是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很好范例。再如, 2005年安徽省中考满分作文的标题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贫困本是令人害怕和厌恶的事情, 但这位考生却胆大立意, 独辟蹊径地拟题为《珍惜贫穷》, 大有出人意料之感。这种逆向思维的拟题技巧, 能一下子扣住读者的心弦, 得到作文阅读者的肯定和青睐, 从而获得作文得分的制高点。
三、从生活经验和素材积累中学习拟题技巧
生活经验是指学生从自己切身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经验, 也包括在社会生活中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理论。素材积累, 专指学生自己写过、见过的作文题以及见过的新闻标题等。这些“素材”积累起来就是精神财富, 就
———作文拟题例谈
可以形成较厚实的文化积淀, 成为取之不尽的拟题借鉴。
生活信息是丰富的, 反映到我们头脑中, 也应该是多彩的。一名初中学生, 从小学到中学, 少说也写过近百篇作文了, 这都是学业路上留下的深深脚印, 仅就拟题一项而言, 应该说是积累了一些经验的。这里, 我就常见的作文命题、报刊标题等语言形式, 再总结几点拟题技巧。
1. 直抒胸臆法。
此法就是标题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 坦诚相见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常常采用呼告的修辞方法拟题, 开“题”见山, 点明题意。如《老师, 请不要叫我们“差生”》。
2. 悬念吸引法。
即指标题设置了一些悬念, 引诱读者去解谜, 看一眼, 就能揪住读者的心, 让人非读不可, 此类标题名多见于新闻标题或通讯文体中。如某报刊的新闻通讯《一个特困生帮困的故事》的拟题就很耐人寻味。
3. 通感修辞法。
甲乙两种事物有一定联系, 而把描写甲事物情状的语言用来描写乙事物, 这就是通感修辞法的拟题特点。如一位初中学生写自己的老师时, 曾拟题为《甜甜的教鞭》。从这个标题中, 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小作者对老师的无限赞美之情和歌颂之意, 拟题可谓技高一筹。
4. 象征表现法。
此类拟题可启发读者的联想, 从眼前的标题, 联想到更广阔、更深邃的含义和信息。如某作文书上曾刊登一篇写助人为乐的小作文, 题目是《雨中, 那把小红伞哟!》, 标题之幽雅, 内容之清新, 主人之伟大, 自在不言中。
中考作文模拟题训练一 篇4
[命题预测]
中考正向我们走来,要写好占中考“半壁江山”的作文,明确命题的基本趋向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据推测,20中考作文可能会出现以下走势:
形式上,由于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仍会以话题作文为主,同时兼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看图作文、选择作文等形式,小作文将不再直接考查,而是在基础运用中考查。书写考查将会被更多地方采用,分值也会作适当增加。
内容上,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除保持原有的开放性、普适性,面向全体考生,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熟悉的话题,有一定想像空间,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未来,但不一定追踪热点等特点之外,将会更加注重题目对学生的发展性(通过本次作文使自己的某个方面得以提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尤其在思想品德方面,可能会更为注重些,因为这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实践性(为改变大部分学生只重书本,轻视实践的现象,体现命题的导向作用,估计在题目内容的实践性上会有所侧重,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等)、创新性(这是全社会都非常重视的内容)、思辨性(受全国高考作文题的影响)、综合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难”中着力提倡的)等方面的考查。
评价上,将更加看重文章的真实性、独特性、创新性,反对套用宿构。
[思路导引]
设计这一题目,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把眼光仅盯在要考试的科目上,处理:好专与博、基础与特长等方面的关系.明白触类旁通的道理,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利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本题带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很难套用宿构,话题的范围比较宽泛,但又规定了写作方向,关键是要抓住“做诗”与“诗外工夫”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立意构思。而“做诗”与“诗外工夫”在题中已具有了象征的意义,指的是一方面与另一方面的关系,既可理解为一方面的成功,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因素,必定还包含着其他因素,比如作文与生活、做学
问与做人、结果与过程、台上与台下、鲜花掌声与默默奋斗、砍柴与磨刀;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如何处理好这方面与那方面的关系,比如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知识的深与广、课内与课外、单一与综合、外因与内因、精神与体魄、基础与特长、动与静、大与小、难与易、长与短、进与退、利与害、华与实、古与今、强与弱、祸与福…。只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种关系处处都有。在文体上,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记叙一件自己触类旁通的事来点明“工夫在诗外”的重要性;可以写成议论文,以典型事例和道理分析来论证论点;可以写成散文,通过人物事件、事物景观亦或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来谈自己的感悟。一般说来,不宜写成诗歌。做好这道题的关键
是认真审题,搞清楚命题
意图,防止似是而非的立意。
[佳作示例]
在实践中学习
胥晴
诗人陆游在教他儿子写诗时说:“汝果放学诗,工夫在诗外。”在另一首诗中,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坐在家里闭门造车,哪怕诗的形式再好,也不过是穿在乞丐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再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习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让他代廉颇为赵将,他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书本上的兵法指挥作战,不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道理,更没有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因而惨遭失败,部下四十三万人不是战死,便是被俘,自己也死于乱箭。这就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引以为鉴吗?
脱离实践,一事无成,深入实践,智慧无穷。晚唐诗人皮日休,在青年时代曾作过一次远游,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到长安,“绕者两万里”’他的著作《皮文蒌》中有不少作品便是在这次游历中写成的。由于有广泛而深入的体察社会生活的基础,因而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有了尖锐的批评力量,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给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华罗庚伪“双法”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造福人们,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的赞赏。是实践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现在,我们学生的首要任务当然就是要读好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然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时代已:—去不复返了,若将学习变为只是对分数的过于看重,变为对书本外的一切事物的漠不关心,这对自身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落后时代的观念必然要被时代打得粉碎。学习知识只是一半,亲身实践才是更重要的一半,裴斯泰洛奇说过:“知识和实践就像做手艺一样,两者必须结合。”遗憾的是,许多学生现在正在家长影响下,越来越看重分数,整天埋头于书本之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甚至于学校为我们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有好多同学不重视它,我觉得我自己也似乎正在慢慢地转变为这样一类的学生,我感到恐惧。我们需要和自然接触,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与品质,增长自己的才干。即便是为了考试,我们也不能轻视实践;我坚信,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国家绝对不会让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沾光,也不会让实践能力强的人吃亏。
亲爱纳同学,现在已到了我们应该明白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头,是水之源,是木之本道理的时候了,不要再犹豫岔道,勇敢地到实践中去学习知识,实现我们的希望之梦吧!
[模拟评分] 90分
[评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