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资助(精选5篇)
博士后资助 篇1
随着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意义凸显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博士生培养质量、修业年限和完成率等逐渐成为中西方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来看, 生源、学习方式、导师指导、院系文化、质量标准等方面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已经被广泛证实, 但相比而言, 博士生资助模式对这些问题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或者说研究还很不充分。
博士生的资助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 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就是获得学费、生活费、杂费等方面的经济来源。笔者试图从资助类型及其目的、覆盖面与资助强度、资助来源等三个方面概述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的特点, 并分析这一制度对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修业年限、完成率、职业发展的影响, 最后从中国博士生资助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 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概述
(一) 资助类型及其目的
美国高校奖学金 (校内奖学金) 分为非服务性奖学金 (Non-Service Scholarship, Grants, fellowship) 、服务性奖学金 (Service Assistantship) 和学校贷款 (loans) 三种。其中非服务性奖学金是指不需要偿还或者以工作为交换的资助, 按其来源渠道来看, 又可分为全国性的、竞争性的、私人和外部奖学金 (private/external, nationally competitive fellowship or scholarship) 和学校或院系层面的奖学金两种;服务性奖学金是以工作为交换获得的资助, 主要包括助教金 (Teaching Assistantship) 和助研金 (Research Assistantship) 两种;而学生贷款是需要在未来偿还的资助形式, 如联邦斯坦福贷款 (Stanford loan) 、珀金斯贷款 (Perkins Loan) 、学生家长贷学金 (PLUS Loan) 等。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等单位对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调查 (SED) 结果显示, 近10年来, 助研金是博士学位获得者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其次为奖助学金和贷款等个人或家庭支出 (见表1) 。其中, 从1998年到2008年, 以奖助学金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从16.3%提高到26.9%, 而以贷款等个人或家庭支出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从32.2%下降到19.8%。如果和20世纪60年代相比, 这一变化就更加明显了。相比而言, 1965年美国共有47万研究生, 其中获得助教、助研、奖助学金的比例只有43%[1]。
但是, 不同学科之间有很大差异, 以2008年为例 (见表2) , 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博士生主要依靠担任研究或教学助理的比例较高, 生命科学博士生主要依靠奖学金的比例较高, 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类博士生个人负担的比例较高。
单位:%
数据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等,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UniversitiesReport———SED (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1998-2008.
单位:%
数据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等,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UniversitiesReport———SED (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2007-08:49-50.
除了对博士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和贷款外, 美国的博士生还能以独立的身份申请研究课题, 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principal investigator, 简称PI) 。
在设计博士生资助制度时, 制度设计者的一个基本考虑是博士生资助应该能够让博士生在生活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博士生学习和博士论文研究。2004年6月17-18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和研究生院理事会 (CGS) 联合举行的有关博士生资助问题的会议指出, 博士生的津贴 (stipends) 水平最起码应该能够保障博士生的基本生活。辛辛那提大学副校长Howard Jackson指出, 对博士生的资助应包括5个方面:学费、津贴 (Stipend support) 、健康保险、房租、交通费, 津贴的水平要特别考虑那些已婚者和一年级新生 (他们很少能获得助研岗位) [2]。
(二) 覆盖面与资助强度
根据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开展的全国中学后学生资助调查 (NPSAS:National Post-Secondary Student Aid Survey) (2007-2008年度) 显示 (见表3) , 博士生获得资助的比例为85.9%, 平均资助强度为23800美元。其中, 奖学金的资助面最大, 达到了53.8%;贷款的资助强度最高, 为20300美元。同时, 博士研究生获得各项资助的平均强度均高于第一专业学位学生, 但获得雇主和贷款的资助比例低于第一专业学位学生[3]。
注:总计包括亲属、朋友之外的所有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学校和雇主的资助;奖助金 (Grants) 包括奖学金、学费减免和雇主资助;助学金 (Assistantships) 包括助教金和助研金, 前者来自学校, 后者可能来自多种渠道。数据来源:2007–08 National Postsecondary Student Aid Study (NPSAS:08) .pp13-14.
同时, 根据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对不同学习方式博士生完成学业所需预算的调查, 对于公立学校就读的博士生, 全时/全年、全时/非全年、非全时/全年、非全时/非全年四种不同学习方式的总预算分别为33000美元、21700美元、20300美元和20400美元[4] (见表4) 。也就是说, 即使按平均水平计算, 博士生如果能够同时获得奖助金和助学金, 则足以支付除“全时/全年”学习方式外其他情况的经济支出。
(三) 资助来源
单位:$
数据来源: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CES 2010-177)
从对博士生提供资助的主体来看, 为博士生提供资助的主体主要包括联邦政府、教育机构 (institution) 、慈善基金会、个人等。当联邦政府对博士生的资助减少时, 主要的资助责任就落在了各个大学身上。当然, 历史地看, 美国联邦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是逐渐加大的。1954年, 仅有10%的自然科学类全日制研究生获得联邦资助, 到1969年, 这一比例上升到36%[5]。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研究生资助来源的结构逐渐稳定, 联邦政府资助约占20%, 非联邦资助徘徊在45%-50%, 自筹约为1/3[6]。
从联邦政府层面来看, 20世纪初叶, 联邦政府几乎没有介入到研究生资助事宜。作为一项政策, 美国联邦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始于二战后。1945年7月, 布什发表了《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 建议提供研究生奖学金来吸引青年致力于科学事业, 但由于种种政治上的争议而没有马上得以实现。1948年以后, 原子能委员会 (AEC) 、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科学基金会等机构先后开始以助研、奖学金等形式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提供资助[6]。以2003年为例, 联邦政府向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的资助总额达到了10亿美元, 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 、美国教育部 (Department o Education) 分别占69% (6.93亿美元) 、15% (1.49亿) 和7% (0.74亿) [7]30。例如, 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 的GRFP (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 Program) 是开展最早的研究生资助项目之一, 主要支持STEM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展研究。该项目资助周期为3年, 每年提供10500美元的学杂费 (tuition and fees) 、30000美元的生活津贴 (stipend for living expenses) 和1000美元的一次性交通补助。1952年以来, 该项目总计对50万申请者中的46000人提供了资助, 其中已经有20多位受资助者获得了诺贝尔奖[8]。此外, NSF还于1964年启动了研究生培训金项目 (Graduate Traineeship Program) 。但是, 总体来看, 联邦政府机构提供的奖学金竞争非常激烈, 且主要面向理工科, 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获得联邦奖学金的机会相对较少。
作为研究生主要培养场所的研究型大学, 更是将研究生资助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几乎所有高校都通过制定详细的资助政策、设立固定的资助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处理研究生资助问题。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对研究生院院长进行的年度热点调查表明, 近10年来, 无论在公立学校, 还是在私立学校, 研究生教育资助问题始终是院长们最为关切的话题。为研究生寻找资助, 设立丰厚的奖学金以吸引最优秀的生源始终是美国研究生院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9]。
除了联邦政府、大学之外, 慈善基金会以及个人也是博士生资助的一个来源。比较有名的竞争性奖学金里波曼奖学金 (Dolores Zohrab Liebmann Fellowship) 就是私人捐赠的。该奖学金对申请人的资格要求是美国公民、本科成绩优异, 等等。
二、资助模式对博士教育质量的影响
(一) 资助模式与修业年限
不同的资助模式对博士生的修业年限会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学者霍华德·图克曼 (1990) 等人的研究发现, 以1987年的数据为例, 在所有学科中, 以自己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博士生的修业年限都比获得助研、助教或奖学金的博士生要长得多。相对来说, 在以资助为主要来源的博士生当中, 以助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博士生的修业年限最长, 以奖学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博士生的修业年限最短[10]。这里所说的修业年限 (TTD) 包括三个部分:本科毕业后到在研究生院注册之间的时间 (Time spent prior to graduate entrance, TPGE) 、博士生毕业前在研究生院注册的时间 (RTD) 和不在大学注册的时间 (time not enrolled in the university, 简称TNEU) , 获得资助显然有助于缩短TPGE和TNEU的时间。
单位:年
资料来源:Howard Tuckman, Susan Coyle, Yupin Bae.On Time to the Doctorate:A Study of the Lengthening Time to Completion for Doctorat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1990.p.40.
(二) 资助模式与完成率
美国学者舒奇塔·古鲁拉杰 (Gururaj, S.) 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回归分析表明, 研究生获得的资助总额 (以1000美元为单位) 、奖学金、助教助研津贴、助学贷款和学费均与保持率 (retention) 显著相关 (P≤0.05) ,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084、0.186、0.093、0.076和0.030。也就是说, 研究生获得的资助总额、奖学金、助教助研津贴、助学贷款和学费每增加1000美元, 保持率将分别可以提高8.4、18.6、9.3、7.6和3个百分点[11]。此外, 罗纳德·艾伦伯格 (Ronald G.Ehrenberg) 和帕纳吉奥提斯·马罗斯 (Panagiotis G.Mavros) 在1992年对一所研究Ⅰ型大学1962年至1986年间经济、英语、物理、数学四个专业博士生数据的分析显示:资助模式对博士生的修业年限和完成率均有重要影响, 并且对完成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 获得奖学金和助研金的博士生, 其完成率更高、修业年限更低[12]。另外一些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3]。
(三) 资助模式与职业发展
助教和助研不仅为博士生提供了学习生活的经济来源, 而且有助于博士生融入学术共同体, 并促进博士生的专业发展。阿丽斯·罗登 (Arliss L.Roaden) 指出, 助研制度是一种研究学徒制 (research apprenticeship) , 她以美国教育研究协会 (AERA) 的3963名会员为样本的研究表明, 那些拥有助研经历的学者, 其学术产出相对更高。具体来说, 有助研经历的学者的学术产出和获得研究基金的数量是没有助研经历的学者的2.5倍[14]。科琳娜·埃辛顿 (Corinna Ethington, ) 的研究发现, 和没有获得助研、助教的博士生相比, 获得助研、助教资助的博士生在学术研究和学术发表方面往往更加活跃。从某种意义上说, 助研和助教制度履行了学徒制的功能, 通过它们, 博士生得以习得科系、研究小组等学术共同体的规范和文化, 并成为教学团队或研究团队的一个部分[15]。
三、结论与启示
美国博士生的学习成本较高, 但资助体系比较健全, 形成了一个包括联邦政府部门、州政府、基金会、企业、个人等在内的复杂的资助网络, 即使对于那些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博士生, 平均获得的资助强度也足以满足学杂费之外的生活需要, 一些顶尖大学甚至能够为全部博士生提供全额资助[16]。2000年, 美国研究生联合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raduate Professional Students, NAGPS) 对全美400所大学中近500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展了问卷调查, 共有32000名学生返回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对资助表示满意的比例均为73%。相比之下, 人文学科、教育学、社会科学的满意度分别为55%、58%和59%[7]69。
就我国而言, 博士生资助不足所导致的巨大生活压力一直被广为诟病。根据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2008年的调查, 家庭支付是博士生费用的最主要来源, 其中有51.1%的博士生一半以上的经费依靠家庭支付, 有22.4%的博士生九成的经费依靠家庭支付, 而奖助学金、助研收入、勤工俭学、助学贷款、亲友借款等方面的来源十分有限, 能够占到总费用一半以上的仅分别为25.4%、23.2%、12.8%、4.7%和4.4%。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
近年来, 随着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项目的陆续实施, 以及一些学校的自主性探索, 博士研究生的生活、学习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并为博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打开了一扇窗口。然而, 长远来看, 经费短缺仍将是中国博士生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2006年以来推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通过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 激励了导师培养博士生的责任意识, 也促使他们更多地为博士生提供科研机会, 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些弊端, 例如急功近利地追逐课题、盲目追求课题经费的数量、基础研究和人文学科研究受到忽视等等。要消除这些弊端, 不仅需要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 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
博士后资助 篇2
(1993年6月4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
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告的通知》(国发〖1985〗88号)精神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目的是,支持有突出科研才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研工作,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第二章
资助金类别、等级与金额
第三条 资助金分为人民币(A类)和外汇(B类)。第四条 人民币与外汇资助金额各分为两个等级。A:人民币: A1.一万元; A2.五千元。B:外 汇: B1.二千美元; B2.一千美元。
需特殊资助者,资助金额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上述最高等级的50%。
第三章
申 请
第五条 申请资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在研究工作中做出过优异成绩;
2.申请资助项目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3.具备完成申请资助项目的基本工作条件。
第六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到设站单位(含接受留学博士做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报到后,即可根据科研工作需要提出资助申请。可以单一申请人民币或外汇,也可以同时申请人民币和外汇两类资助。第七条 申请者须将如下书面材料送交所在设站单位。
1.申请表,内容包括个人获得学位情况;过去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申请资助项目的内容、意义、目标、创新和特色、进度、预期结果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现有科研条件;申请资助金种类、金额和用途等。
2.本学科领域内两位教授(研究员或其他相当职称人员)的推荐信。第八条 属于下列情况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能再申请资助。1.在本期博士后工作期间内已经获得过一次资助金的; 2.在本期博士后工作期间内曾申请过两次但均未获批准的; 3.将在三个月内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四章
评 审
第九条 评审工作每年进行两次,第次评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十条 第一阶段的评审工作由设站单位负责组织。
1.设站单位对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表现、科研成果、申请项目的重要性及申请资助金的必要性等进行评议,签署意见。
2.设站单位邀请三名外单位同行专家(非同一单位的具有教授、研究员或其他相当职称人员)以通讯评议方式对申请者是否应给予资助及资助等级提出意见。专家填写的《同行专家评议表》,由专家密封寄回设站单位,任何人不得启封。各设站单位不能邀请基金会专家组成员作为同行专家,申请者也不可自行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议。
3.各设站单位应于每年三月底和九月底期间将各申请者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申请表》(一式六份,含原件)连同由三位同行专家分别密封的《同行专家评议表》报送基金会。
第十一条 第二阶段的评审工和由基金会负责组织。
基金会将所收到的申请材料在限期内分送给各有关学科专家组成员,由专家组成员根据择优的原则对申请者是否予以资助,以及人民币、外汇资助等级或金额,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二条 基金会根据各学科专家组成员的评审意见,审查和批准获得资金的人选及资助金额,并予以公布。
第五章
资助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所获得的资助金只能作为科学研究经费使用,如: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图书资料;聘用临时辅助人员以及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等,不能用作个人的生活费用。第十四条 资助金获得者在研究工作中可以自主支配资助金。资助金获得者期满出站时,可以将未用完的资助金带到下一站或工作单位,继续用于研究工作,其中外汇资助金只保留使用期一年。
资助金获得者在站期间,应根据研究工作计划和实际需要,合理使用资助金,既不能浪费,又不可有意留在出站后使用。设站单位应对资助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五条 用资助金购买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图书资料等物品都属于国家财产。资助金获得者流动到第二站或期满安排固定工作后,凡属其当时研究工作所必需的上述物品,均可由本人带到新站或工作单位使用,其余的留给设站单位。物品交接时,应由单位之间办好交接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资助金获得者期满出站后如果不再从事科研工作,用资助金购买的物品不得从设站单位带走;其未用完的资金,由设站单位负责退回基金会。
第十七条 资助金获得者中途退站或被设站单位除名的,亦按照第十六条执行。
第十八条 基金会对博士后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办理资助金的拨款手续,并对资助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使用不当者,基金会有权追回其部分或全部资助金。
第十九条 人民币资助金由资助金获得者所在设站单位的财务部门单独立帐,代为管理和监督。设站单位各级财务部门均不得直接或变相收取管理费。
第二十条 外汇资助金由基金会财务部门直接管理。资助金获得者使用外汇时,须按使用类别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并填写《博士后科学基金外汇使用申请表》,经所在单位审批后,由基金会办理使用手续。
1.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其它学术交流活动,须持有关出国审批件(复印件,每种各两份)及《博士后科学基金外汇资助金使用申请表》,在出国前十五天内由本人到基金会办理取款手续。回国后,必须在三十天内到基金会办理报销事宜。
2.购买科研工作所需的进口材料、仪器设备及零配件、图书资料等,须首先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批件、专控商品准购证及订货单,然后持这些材料的复印件和《博士后科学基金外汇资助金使用申请表》到基金会办理用汇手续,并在三十天(对京外人员可放宽到四十五天)内,持原始发票和所在单位物资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登记证明,到基金会办理报销手续。
3.用汇者所在单位设有外汇帐户的,也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办理取汇和报销事宜。首先,用汇者将《博士后科学基金外汇资助金使用申请表》(原件),及有关出国任务审批件或货物进口批件、专控商品准购证和订货单(均为复印件)寄送基金会。然后,由基金会将外汇拨付给用汇者所在单位。该单位收到外汇后,须及时将收据寄回基金会。最后,用汇者所在单位办理用汇、报销和资产登记手续。
第六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一条 基金资助项目所获成果符合鉴定条件的,由资金获得者和所在设站单位按照国家科委规定的程序申请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书报告基金会。
第二十二条 基金会对资助金获得的科技成果享有相应的权益。资助金获得者国内外发表有关论著时,在题目上应标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Project Support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字样;获得特殊冠名的博士后基金资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著时,亦应标明所冠名的博士后基金资助字样。资助金获得者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如属产品并取得经济效益,或者资助金获得者直接对成果进行转让时,基金会按资助金在项目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回收相应的报酬。
第二十三条 资助金获得者期满出站办理分配手续时,须向设站单位提交书面报告(内容包括资助金的使用情况;资助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取得哪些重要研究成果,其理论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产品或与市场接轨的意见等),设站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基金会备案。
第七章
附 则
德国与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比较 篇3
近年来,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以导师资助制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2010年1月, 教育部、财政部下发通知 (教财[2009]20号) :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由原来的200多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博士生教育资助的广泛关注, 也折射出政策改革背后的价值判断。单纯提高博士生奖学金, 是否能有效解决博士生的学习与发展问题?换言之, 政策改革方向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否合乎博士生教育目标?这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并予以回答。德、美两国既是博士生教育大国, 又是博士生教育强国, 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与问题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一、德国与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的特点
(一) 德国博士生资助制度的特点
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是在研究所进行的。德国博士生教育被归纳为“学徒式”培养模式, 其特点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培养, 大学中没有专门负责博士生教育的机构和系统的博士生课程, 指导教师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像一种私人关系。具体来说, 德国博士生资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博士生是导师或教授的助手, 定位为科研人员。在德国, 博士生培养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受雇于学校, 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从事课题研究, 作为研究员在研究所工作, 边工作边写论文。博士生与研究所签定雇佣合同, 由研究所提供资助。在理工科中, 参加大型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多, 论文往往结合项目进行。有一小部分博士生 (主要在文科中) 得不到职位, 只能靠政府或私人基金会的奖学金, 或父母、配偶的资助进行论文工作, 有的在校外谋到一份职业, 职业之余进行论文工作。[1]可见, 德国大学把博士生看作是大学雇佣的科研人员, 博士生享受教师的工资与福利, 通过获取工资解决经济问题。因此, 所谓的博士生资助, 其性质是工资或劳动报酬,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资助。
第二, 科研报酬是资助的主要方式。博士生通常从四种渠道获得工作报酬:大学的初级职位、大学外研究机构的初级职位、来自不同机构的补助金以及自我支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aional Science Foundaion, 以下简称NSF) 的调查显示了1995年德国博士生资助来源的比例和绝对数, 其中, 高达70%的博士生通过“大学的初级职位”获得资助, 7%的博士生通过“大学外研究机构的初级职位”获得资助, 另外有14%通过获得各类赠款获得资助。[2]博士生的工作主要有两类:一是帮助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例如, 授课, 批改作业, 负责带领学生实习, 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 以及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设计等。第二项工作是参与校方安排的或自己联系的科研项目。[3]德国博士生教育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在大学中的兼职, 担任助教或助研, 这样就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助教或助研博士培养体制。[4]
第三, 资助水平较高, 基本能满足博士生的生活需要, 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德国博士生不用交学费, 还享受生活费用和奖学金的资助, 获得的资助基本上能满足学习期间的生活所需。就博士生的生活费用而言, 约有14%的博士生能够享受到奖学金, 60%~70%的博士生在大学里工作。自然科学类专业的职位较少, 通常是两个博士生占一个职位, 每人获得该职位工资的50%;工程类专业博士生在校工作的机会较多, 几乎每个在学校里工作的博士生都占有一个职位, 每个月领取大约4, 000马克的工资;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博士生则大约是三个人占两个职位, 每个博士生的月收入约为3, 000马克。[5]如果博士生不需要供养家庭, 那么, 维持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6]可见, 德国博士生资助水平较高, 基本能满足生活所需。
(二) 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的特点
美国对博士生的资助是多种方式的混合, 具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 工具主义取向。美国博士生的资助理念主要体现国家战略与竞争的需要。联邦政府以科研资助的方式, 把研究人员引导到他们制定的目标上去。博士生既被看作是学生, 又被看作是研究者。博士生一方面接受训练, 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参与国家课题研究, 为社会创造知识和发明技术, 推动社会发展。伯顿克拉克曾指出, “美国为了建立和加强科研训练机构, 一个精心设计的、分散的、竞争性的拨款制度, 把大部分基础科研资源, 以个人项目补助的方式分配给大学的科研工作者, 他们作为主要的科研人员, 在校园内的实验室雇用研究生科研助手……对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的统一的财政资助, 大部分是间接地而且更多地为了它的工具的价值, 而不是为了它作为一个理想的内在的合法性而取得的。”[7]这种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的模式, 创造出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又培养出优秀的创新拔尖人才, 被认为是美国一百多年来研究生教育最为成功的经验。
第二, 多样化的资助方式。美国博士生的主要资助来源有联邦机构、协会、学术机构和其他组织, 资助方式有研究助理和教学助理、奖学金、培训费、实习和学位论文津贴。[8]奖学金和助学金是为了使研究生能最大可能地去选学他所要学的专业, 研究生的助教津贴则是为了向研究生提供获得教学技能的机会, 研究生的助研津贴则是为了向研究生提供获得研究技能的机会, 而且常常使他们能进行论文研究。[9]博士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依靠不同的资助来源——通常头两年做教学助理, 做论文时则以研究助理为主。[10]
美国大学博士生的资助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类。[1 1][1 2]一是研究生奖学金 (Fellowship&Scholarship) 。这是美国比较普遍的一种资助形式, 主要是资助申请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或者在进修高级课程时的各种生活费用, 有时也将旅行开支以及学费一并给予资助。这种资助常常是由一些基金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或其它部门设立, 资格审查非常严格, 对申请人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 并且对研究方向有一定的限制, 有些还对受资助者从事研究的地点做出明确的规定。资助金的资助额度不等, 最高的甚至超过20000美元;资助时限也不等, 可以是一年, 也可以是两年或两年以上。美国许多高等院校自己也设立一些奖学金, 通常叫“一般奖学金” (Genera Fellowships) , 往往根据成绩对学业优异者进行资助。这类资助金多半资助额较低, 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开支, 但可以作为解决生活来源的一个重要补充。二是助学金。美国助学金的名目繁多, 如补助金 (Grants) 、助学金 (Grants in Ai) 、助教津贴 (Teaching Assistantships) 、助研津贴 (Research Assistantships) 、实习津贴、旅差补贴金等。一般而言, 补助金和助学金是为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所必须进行的研究工作提供的小额补贴, 如资助其购置材料、支付计算机上网费用、研究调研的车旅费等。旅差补贴金资助对那些因学习和研究需要赴外地考察、调研、查阅资料或者参加学术会议但又无力承担费用的研究生给予相应的补贴。助教津贴和助研津贴的发放对象, 是协助教授上课 (包括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验等) 或者协助教授从事某项课题研究 (包括收集文献资料、外出调研等) 的研究生。在很多情况下, 享受助教津贴或助研津贴的研究生, 其学费是全免的或部分减免的。实习津贴是为研究生实习而提供的一种资助,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研究生在某个机构 (如企业) 实习期间, 在实习机构的专业人员具体指导下从事工作 (包括研究工作) 所得到的一种“劳动报酬”。这种津贴, 有时采取计时工资制, 有时则按一个固定数额发给。三是奖学金、贷款与学费减免。美国在高等院校内设立数目不等的奖学金, 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尤其是发表优秀学术论文的研究生。这类奖学金一般金额不是很高, 但却是很高的荣誉。学生贷款涉及的学生面比较广。贷款分两种, 一是联邦政府优惠的学生贷款, 利息比较低, 而且稳定;另一种是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 利息比联邦政府贷款高很多。
传统上, 研究机构和院系主要根据学术成绩给予奖励, 但是近年来的资助模式呈现二元体制。助研经费、从联邦和私人渠道获得的奖学金仍然是根据学术竞争的标准给予, 而大部分的工作津贴、贷款和其他形式的资助则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13]为了迎接21世纪挑战, 鼓励博士生教育创新, 美国研究生院协会通过了《21世纪国防教育法:重新致力于研究生教育》, 此法案认为:第一, 继续使相当数量的研究生作为助理研究人员而获得资助;第二, 在保持现有的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同时, 增加竞争性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和可携带式奖学金项目。一部分资助通过竞争性的方式给予大学, 其余则通过可携带式奖学金的方式给予个人。[14]
第三, 较高水平的资助。美国的研究生教育, 虽然学费主要由个人和家庭承担, 但由于联邦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私人的广泛参与, 形成了多元投资、多元参与的合理格局, 资助体系十分完善, 而且资助力度和金额大, 不仅能够抵付研究生的全部学杂费, 而且还能满足大部分生活费用的需要, 实际上形成了多方参与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的格局。[15]并且, 研究生教育的经济资助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 因为研究生教育被认为是教育制度的最后阶段, 必须使研究生们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好成果,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必须筛选出最有才能的人才, 不断提高人才的质量。[16]充裕的各种资助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研究生个人财政上的困难。
(三) 德国与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特点的比较
从根据价值取向和资助水平两个维度来看, 可以把博士生资助分为高水平效率主导型、高水平公平主导型、低水平效率主导型和低水平公平主导型四种理想类型。总体来看, 德、美两国博士生资助都属于高水平效率主导型, 一是价值取向上体现效率取向, 二是博士生资助水平较高, 基本能够满足博士生的生活需要。但是, 两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与方式。首先, 对博士生的定位不同。德国把博士生主要定位为科研人员, 美国把博士生既看作学生, 又视为科研助手。其次, 两国博士生的资助方式差别较大。德国博士生资助以科研劳动报酬为主, 而美国通过奖学金、助教津贴、助研津贴、培训金等多种资助方式的配合资助博士生。
二、德国与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对其博士生教育的影响
(一) 德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对其博士生教育的影响
博士生担任助教或助研的工作, 这样既有助于减轻教授的负担, 使他们专心投入科研工作, 同时又锻炼了博士生的工作能力, 也能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这种资助方式有利于稳定教育与科研的关系, 让两者密切结合, 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但德国的资助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非议。其一, 博士生担任学术助理工作, 本来只是一种短期过渡, 旨在促进他们完成论文, 但由于指导放松及教学、科研辅助工作量太大, 致使他们长期滞留在其助理职位中。[17]其二, 博士生每周需在学校里工作50~60小时, 在雇佣的研究生中, 并没有做到按工作量支付报酬, 而且多数人忙于做和他们博士生项目无关的日常工作。[18]可见, 博士生资助的高水平, 是建立在博士生被看作研究所雇佣的科研劳动力获得劳动报酬的基础之上。
德国博士生资助模式是适应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而逐渐建立并完善的, 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成为世界博士生教育资助的效仿基础和模板。虽然德国“学徒式”在博士生小规模培养上具有天然优势,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大规模的需求, “学徒式”逐渐显露出其弊病, 建立在这种培养模式之上的、单纯依靠科研报酬的资助方式也显得不合适宜。因此, 德国近年正在推行相应的改革, 通过建立研究生院, 设立竞争性奖学金和科研课题来资助博士生, 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 就是延续通过科研经费来促进博士生教育发展和科研产出的效率取向模式。
(二) 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对其博士生教育的影响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保存了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印记, 并内化为一个普遍的信念, 即研究生教育和有组织的科研联系起来, 无论对研究生教育还是对科研都带来积极的影响。[19]美国高度依赖研究资助, 使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仅对教学, 而且对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 都有明显益处。经验表明, 研究生直接与那些才智出众, 在自己研究领域内积极从事科研且卓有建树的教授一起工作, 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后者则会为其年轻助手们的探索、钻研所激励, 而获益匪浅。[20]美国博士生在大学担任助教、助研对培养博士生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得到经济上的资助[21]此外, 大学或教授通过项目合同获得资金的做法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现国家战略。但是, 当大学资金变得越来越有限时, 美国的大学在寻求更多的研究基金和更多的学生资助过程中, 变成了争取资金的游说者, 同时也失去了大学的特别光彩。研究功能以及相应的需要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甚至超过了研究生教育的理想。因此, 有美国学者批评说, 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研究生教育资助机制”。[22]美国教育界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矛盾的事实, 这种极度分权化的科技政策是急功近利的。
(三) 德国与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对其博士生教育的影响比较
从博士生资助的理念、主体、方式及组合等方面, 可以概括德、美两国博士生资助的对博士生教育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表2-1) 。
可见, 两国的资助模式带来博士生培养的高质量、实现国家战略以及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等优势, 但由于过多依赖科研经费, 难免带来“违背博士生教育的理想”的问题。
三、德、美两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博士后资助 篇4
项目总结报告
姓 名
编 号
所
在设
站
单
位
项目名称
资助金额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制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须
知
1.本总结报告封面上的“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编号。
2.封面上的“所在设站单位”,含经批准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非设站单位。
3.剩余资助金和物品是留给设站单位或带走,请在相应栏目中画“√”。
4.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如有的栏目无内容可填,请写上“无”、“未”等字。
5.请打字或用钢笔、圆珠笔正楷书写。
6.到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人事部门办理出站分配手续的资助金获得者,在提交有关出站材料时,应一并将总结报告交给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人事部门。
各有关省、市人事部门于每年十二月底,将所收到的资助金获得者的总结报告转交基金会。
资助经费使用情况
开支项目名称
金
额
备
注
合计:
余额:
本研究项目其它经费来源情况
经费来源
金
额
合计:
剩余资金以及用资助金购买的仪哭设备、图书资料等物品的处理情况
剩余资助金或物品名称
留给设站单位
带
走
□
□
□
□
□
□
□
□
□
□
资助金在科研工作中起到的作用
研究工作总结
1.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研究成果(特别要说明主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并有具体的内容和必要数据):
3.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应用前景、推广开发价值、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4.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包括组织评议、鉴定单位及日期;授奖单位、奖励全称、等级及日期;获准专利国别、类别、专利号及批准日期):
5.资助项目完成论著情况(包括论著名称、发表时间、登载论文的刊物名称及卷期或出版专著的出版社全称):
6.与预期计划和目标比较,说明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产品或与市场接轨的意见:
设站单位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章):
单位(盖章):
博士后资助 篇5
2013年3月, 经国务院同意,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 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由过去的“双轨制”进入全面收费阶段。在此背景下, 如何完善博士生资助体系, 强化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意识, 改善博士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 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将成为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2]。
一、博士生资助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一) 博士生资助结构不合理
当前, 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主要局限于生活补助性质的助学金、学业奖励性质的奖学金和工资性质的“三助”津贴。一般来讲, 助学金主要包括生活补助和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困难补助;奖学金主要包括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和社会及个人出资设立的专项奖学金;“三助”津贴即博士生通过从事“助教、助管、助研”等工作获得的工作津贴。就资助理念中的公平取向而言, 资助的目标是促进教育公平, 使有意向进入博士生教育的群体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因此, 要通过助学金尤其是生活补助的方式来资助博士生;就资助理念中的效率取向而言, 资助的目标是提高博士生人才培养的绩效, 是为了激励博士生学习, 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因此, 要充分发挥各种奖学金和科研报酬的激励作用来资助博士生[3,4]。然而, 大多数高校由于资金缺乏等种种原因, 没有发挥各种奖学金和科研报酬等效率型资助方式的作用, 博士生获得的资助主要是以生活补助等助学金形式为主。
(二) 博士生资助水平不高
从现有的博士生资助体系来看, 博士生可以从“奖、助、贷、三助”等多种渠道得到资助, 但从博士生人均受惠情况来看, 博士生的受资助水平和受资助范围依然有限。助学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经费,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资助额度也相应受限 (哈尔滨工程大学现行1000元/月) 。以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为目的的奖学金, 主要奖励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力出众、成果突出的部分优秀博士生, 无法覆盖大多数渴望资助的普通博士生。再者, 由于学科差异和导师科研经费的差异, 只有部分学科发展较好、导师科研经费充足的博士生能够获得导师充足的经费资助。而受益面较广的“三助”政策, 资助水平一般为300元/月, 且需要博士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工作, 津贴水平与其工作价值和付出不成正比, 吸引力也在逐渐下降。因此, 从总体来看, 现有资助体系博士生人均资助额度不足1500元/月, 勉强可以满足博士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而无法满足博士生的发展需要。
(三) 博士生资助政策落后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各高校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博士生资助政策体系, 同时加强了对博士生资助工作的规范管理。但对博士生资助政策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博士生教育实践的发展, 无法满足博士生资助理念对公平和效率的要求。从宏观层面看, 研究生资助政策文件在制定过程中缺乏与其他涉及研究生人才培养领域管理文件的协调, 在文件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障碍和瓶颈。从微观层面看, 当前博士生资助制度还未完全以博士生群体的实际生活需求为参照, 没有考虑博士生的个体差异性[5]。同时, 博士生资助条款普遍缺乏对资助结果的反馈及处理, 缺乏具体实施和操作流程的监督管理, 很难保证博士生资助的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6]。
二、全面收费制对博士生资助的影响
(一) 全面收费制对高校的影响
首先, 实行全面收费制后, 学校的收入比改革前将大幅增加。一是国家财政拨款增加, 国家对纳入国家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包括博士生) 均安排定额拨款, 且大幅提高拨款标准;二是学费收入增加, 改变了以往博士生不交学费的传统做法。学校收入的增加势必使用于博士生资助的投入随之增加。其次, 全面收费制将对学校博士生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7]。从理念上来说, 博士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 对学习、科研环境的要求更高。在纵向上, 需要学校提供比本科生和硕士生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横向上, 需要学校提供比其他学校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否则, 将面临生源的流失。从培养模式上来说, 从课程设置到科研条件, 从导师选配到培养过程, 再到博士生资助体系的完善都需要与全面收费制相匹配。
(二) 全面收费制对博士研究生的影响
博士生是实行全面收费制政策的直接对象, 是受影响的主要群体。全面收费制促使博士生全面审视自己继续深造的动机和动力, 更多地考虑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以及研究方向, 考虑在付出一定成本的情况下, 接受更加符合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教育。同时, 就我国高端人才聘用市场的需求来看, 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有明显的名校学历需求倾向[8]。这必然使博士生将综合实力更强的985高校作为继续深造的首选, 这将进一步加速优秀博士生源向985高校集中流动的趋势。
三、全面收费制背景下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一) 博士生助学金
博士生助学金用于补助博士生的基本生活支出。根据资金来源, 可分为国家助学金和校发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即原有资助体系中的普通奖学金,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 调整为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覆盖全国招生计划内所有全日制博士生, 且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一万元, 具体标准由财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确定, 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校发助学金是实行全面收费制后, 学校统筹国家拨款、自筹经费、科研经费、社会捐助等资金, 根据自身财力设置的助学金。校发助学金除有补贴博士生基本生活支出的作用外, 还兼有补贴博士生发展支出的作用。
(二) 博士生奖学金
博士生奖学金是为奖励在读博士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设立的。根据奖学金的作用不同, 可分为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等。
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博士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学业奖学金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与学费相关的基础学业奖学金和与博士生发展相关的优秀学业奖学金两部分。基础学业奖学金可覆盖所有博士生, 奖学金等级可按照全部或部分支付博士生学费的标准确定。基础学业奖学金可解决实行全面收费制后, 博士生支付学费困难的情况, 支持博士生顺利入学并更好地完成学业。优秀学业奖学金覆盖部分博士生, 奖学金等级可按照为博士生提供发展支出经费的多少确定。优秀学业奖学金可主要解决以往资助体系中, 对博士生发展支出资助不力的问题。
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 已于2012年开始实施。每年奖励博士生1万名,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国家奖学金的设立很好地解决了优秀博士生发展支出的瓶颈问题。
专项奖学金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设立, 用于奖励在某学科、专业、领域或某方面特别优秀的博士生。学校应当广开渠道, 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博士生设置奖学金, 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取消或减少学科、专业等条件限制, 使更多的博士生有获得这种奖学金的机会。
(三) 以“三助”为代表的勤工助学金
勤工助学金是学校设立各类助理工作岗位, 以工作报酬的形式向研究生提供资助, 最主要的形式为“助教、助管、助研”岗位。对应到博士生教育层次, “助研”岗位津贴形式是最适合且应当大力推广的博士生资助形式。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基本上都参与了导师的科研活动, 在此过程中付出了辛勤劳动, 产生了知识, 应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 助研津贴或者叫作科研报酬是博士生经济来源的合理和有效渠道。对于科研经费充足的学校或学科, 应确定助研津贴的最低标准, 并规范和监督发放流程, 确保博士生助研津贴发放到位。当然, 助研津贴在学科之间会有较大差别, 对于人文学科的博士生, 可适当加大“助教、助管”岗位的设置比例, 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四) 其他资助项目
其他资助项目主要是针对博士生中特殊群体, 在鼓励其发展方面, 主要可设置以下几种资助。
博士生国际交流资助:对于有意愿了解相关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 积极拓宽学术视野的博士生, 学校可提供额外资助, 鼓励其参加在国外举办的一流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优秀博士创新研究资助:对于具备非常突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潜质, 博士在读的前期科研成果突出, 博士学位论文预期可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的博士生, 学校可提供额外的、有利于其后续发展支出的创新研究资助。
博士生综合素质培养资助:对于对各种学科竞赛或科研立项有兴趣的博士生, 学校可提供额外资助, 鼓励其参与各种前沿学科竞赛和项目申报工作。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遭遇突发性经济困难、遭受意外伤害等情况的博士生, 学校可设置专门的研究生困难补助基金, 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四、新资助体系的特点
(一) 博士生资助结构更加合理
与旧的博士生资助体系相比, 新资助体系是以满足博士生基本生活需要为底线, 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的发展需要为目标构建的, 兼顾了博士生资助的公平与效率理念。在满足博士生基本生活需要方面, 主要以国家助学金和校发助学金两种生活补助形式为主, 基础学业奖学金很好地解决了全面收费制带来的学费压力问题, 体现了资助的公平性。在满足博士生的发展需要方面, 新的资助体系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强化资助的工资性质, 二是突出资助体系对博士生的激励性质。强化工资性质主要体现在导师助研津贴发放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这种资助形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博士生资助, 实质上是博士生用劳动换取报酬。突出激励性质主要体现在国家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和对优秀博士生的专项资助的设置上, 注重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这些资助项目的设置更多考虑的是博士生资助的“效率”因素。
(二) 博士生资助水平大幅提高
新的博士生奖助体系的建立, 可大幅提高博士生待遇。从985高校和设有研究生院的211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 博士生每年所获得的学业奖学金的额度完全可以充抵博士生每年的学费支出, 一些优秀博士生还会略有盈余, 用于支付其发展支出。博士生每月可获得的固定收入一般在2500元以上, 完全可以满足其每月基本生活需要。特别优秀的博士生还可获得国家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用于鼓励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其他专项经费的资助, 满足其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 导师作用将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博士生教育是在导师指导下的科研训练活动[9], 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教育中的关键人物。新的博士生资助体系, 积极推进了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使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资助关系更为密切。在全面收费制背景下, 博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生要以一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为基础, 博士生作为导师的助手和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工作, 获得助研津贴。为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要赋予导师对博士生的考核权和对助研津贴发放的调控权, 导师有权根据博士生参与科研的情况, 增加或调减助研津贴的发放额度, 更有效的监督博士生参与科研工作。
五、新资助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博士生的定位
对于博士生的定位问题, 我国已经有了很大转变, 不再把博士生单纯作为学生来看待, 而是认为博士生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 他们是学生, 是作为未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大学教师或其他领域的高级人才供给;另一方面, 他们更是科学研究的直接参与者, 本身就是研究人员。因此, 对博士生的资助要充分体现博士生的双重身份特点, 即不仅因为博士生是“学生”而资助, 更因为其是“科研人员”而资助。有了这样的定位基础, 有助于我们对博士生资助的性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博士生资助的范围与结构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 相关政策的配套
博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教学、科研、财务等诸多方面。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与配合, 形成合力。当前, 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科研管理体制与博士生培养体制的配合与互动[10]。我国目前的科研项目经费中, 特别是纵向的科研项目经费中, 劳务费所占比重过低, 由于国家要求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中的劳务费列支, 这就使得参加纵向科研项目的博士生无法获得与之付出的科研劳动相匹配的助研津贴。一些博士生导师虽然有科研经费, 却无法以助研津贴的形式补助给博士生。因此, 应当改革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办法, 提高人才培养经费在科研经费预算中的比例, 鼓励博士生参加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的研究, 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 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三) 资助经费多元化
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教育的成本应由在教育中获得利益的各方承担[11]。除国家、学校必须担当博士生教育成本分担和资助的主导地位外, 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均能在博士生教育中获益, 都应该作为主体对博士生教育提供资助。学校可充分挖掘自身人脉资源, 发挥社会捐赠的重要作用;可充分利用科研优势, 通过科研成果转让、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等途径多方筹集基金;可以以联合办学或定向培养等形式, 吸引社会资源设立企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博士生的资助。
摘要:博士生资助工作关系到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背景下, 如何建立公平、高效的博士生资助体系, 是当前许多高校面临的新问题。文章从现行博士生资助政策的现状与问题出发, 分析了全面收费制对博士生资助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博士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建议, 并对新体系的特点和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全面收费制,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9]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基于12所大学博士生调查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
[2][3]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Z].校研字[2007]16号.
[4]彭安臣.大学博士生资助现状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1) .
[5][6]吴唐风.研究生教育收费背景下的资助体系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10) .
[7]何兴.全面收费制背景下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4) .
[8]张旭路.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对高校发展的影响[J].中国经验研究, 2013, (11) .
[10]王仰麟, 生玉海, 黄俊平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