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信息表(共11篇)
业务信息表 篇1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 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 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能给银行带来收入而又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
由于表外业务长期游离在表外, 商业银行对它的信息披露又有很大的保留, 所以对广大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造成很大的障碍。下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 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制
在2007年《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颁布之前, 我国没有专门正式规定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 而是散乱分布在各种法律规范中。一类是所有商业银行都适用的, 比如《商业银行法》、《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另一类是规范上市商业银行的, 比如《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直到2011年我国才颁布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但是在规范表外业务信息披露方面依然缺乏更加权威的法律作保障。
(二) 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做法各异、计量简单、记录失范
各商业银行未能对表外业务的确认达成统一, 例如部分商业银行将委托贷款、衍生金融工具等纳入表内核算, 部分商业银行仅作表外披露。计量方面, 由于表外业务主要通过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得非利息收入, 因此大多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只进行“收”方面的处理, 仅列示其期初期末余额及本期发生额, 并未提及表外业务的风险。目前, 同类表外业务各商业银行采取的方式不同, 缺乏可比性, 例如表外科目记账法、表外科目复试记账法、表内科目复式记账法都是商业银行的常用方法。
(三) 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态度消极
在我国商业银行间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 即认为披露的信息过多会给银行自身的盈利带来负面影响。除了法律法规指定要披露的财务信息外, 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意披露过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这其中就包含了对表外业务的数据、构成、风险等问题的揭示, 管理层的思维局限、视野狭隘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缺乏配套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法律制度规范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 使得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立法上却存在很大的漏洞, 没有与之配套的、权威性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法律制度来规范, 而只有一些对商业银行普遍适用的法律。
(二) 外部监督管理的覆盖面不完整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放在机构审批和合规性检查上,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力监管。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监管者对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监管没有实质地覆盖到, 致使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放松了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
(三) 管理层目光狭隘及风险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 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狭隘的理解, 认为在附注披露表外业务增大了工作量,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且主动披露太多信息这种自报家底的做法会使商业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加之我国的制度规范模糊, 各商业银行就大量简化披露内容。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失范的对策
(一) 统一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标准
国家须从法律上制定统一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标准。例如准确界定担保类、承诺类、衍生金融工具等表外业务的范畴, 可以仅将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风险业务纳入表外业务进行确认, 而对应的非风险性业务如有价单证、空白凭证等均不计入表外科目核算;可以结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设置“或有”会计要素, 把表外业务纳入表内进行确认, 统一表外业务核算口径。
(二) 改善披露方式并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管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首先, 表外业务可以采取报表附注披露和补充报表披露的方式;其次, 将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再者学习新加坡, 区分监管和非监管信息。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管是指相关部门在事前、事中、事后对表外业务提供客观、独立的监督和保证。及时识别风险、提示商业银行和投资者的同时, 还能促进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 使其对表外业务合理披露、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 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当局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态度主要是鼓励, 远没有达到强制的地步, 对各大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风险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层应正确认识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更加主动、自觉地披露有关计量、风险和控制等信息。其实, 当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更完善和充分, 投资者对其的信赖度会加强, 这将促使商业银行收益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表外业务逐渐取代传统的存贷业务, 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日趋成为目前我国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表外业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及其信息披露缺乏操作层面的规范约束, 致使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尚不能满足内外部使用者对信息披露的需求, 其实用性和充分性受到质疑。同时, 又存在会计信息披露形式过简, 相关信息少, 缺乏潜在风险披露等问题。笔者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出发, 参考国内外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邵波, 王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披露失范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9) :26-27.
[2]朱美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基本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5 (1) :87-90.
[3]孙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4]李文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5]章蕾.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7.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金融创新;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理论界定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含义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不列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仅可能出现在财务报表脚注中的交易活动”’,表外业务又分为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和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两大类。
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也称为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不涉及资产负债表内金额的变化,但是构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交易活动。这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以及投资银行类业务。
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又称为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涵盖所有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经营活动,除了狭义的表外业务种类,还包括银行从事的无需列入资产负债表脚注中,在传统意义的中间业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服务性业务,主要包括代理、信托、咨询、结算支付等服务。
本文所指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广义的表外业务。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特点
与商业银行传统的表内业务(资产/负债业务)相比,表外业务具有以下特点: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身资金来提供服务;操作灵活,发展迅速;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金融杠杆高,盈亏数目巨大。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现实意义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提供全面银行服务是商业银行的未来生存之道,因此发展和创新表外业务,拓宽业务范围和品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表外业务,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经营利润;可以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拓宽业务领域;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可以吸引客户,增强银行的竟争能力。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表外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表现在:表外业务的大量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投机的蔓延,同时,表外业务的过度扩张给中央银行等外部监管工作带来困难。
二、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
(一) 表外业务发展动因对比
从内部动因看,理性的利益最大化,无论是对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来说,都是最大的内部推动力。另外,满足金融监管的要求,即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也是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共同动因。
但从外部环境来看,中西方商业银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金融环境的差异;金融管制程度的差异;科技和创新水平的差异。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经验借鉴
从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值得借鉴的经验:
1.表外业务已经成为当今、乃至未来银行业争夺客户、争夺市场的竞争关键领域。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改变长期以来重信贷、轻服务,重表内、轻表外的经营思路,加快发展表外业务,迅速扩大其规模。
2.产品创新是发展表外业务的核心。产品创新不仅仅是推出新产品,而是银行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新产品不仅能防止优质客户的流失,更能在新业务领域中抢占先机,树立品牌形象。
3.风险管理是保证表外业务健康发展的命脉。国内商业银行尚缺少控制相关风险的经验和机制,因此在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无论在监管层还是银行内控机制方面,都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核心问题—创新与风险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需求和问题分析
1.市场环境的变化:2006年是我国履行金融业全面开放入世承诺的最后一年,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加快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步伐。各中资银行加快了在资本市场筹集资本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使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大幅度改善,资本急剧扩张,缓解了不良资产率较高带来的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危机。外资银行也加快了网点建设、收购的进程,如汇丰参股交通银行、恒生入股兴业银行、花旗投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事件,证明外资银行有着清晰的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同时,无论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面临着相同的监管环境,也同样面临着业务同质化的危机。传统表外业务由于产品虽然发展比较成熟,操作性较强,但由于缺乏特色,而且大多数产品技术门槛不高,容易模仿,导致了过度竞争、价格竞争而使其收益有下降的趋势。
2.创新的需求动力:表外业务创新的原因:规避风险的需要;规避管制的需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需要;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3.传统表外业务的劣势:传统表外业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非常成熟,一些产品的操作规程甚至已经形成国际惯例,如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发展成熟意味着操作规范、认知度高、国际通行等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产品同质化的劣势,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可以提供传统表外业务,只不过在服务水平上有所差异而已,而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差异,这就出现了和表内业务相同的问题,激烈的竞争必然带来价格竞争,丧失优质客户,最终导致银行收益的下降。
4.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存在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我国的表外业务从引进国外商业银行新业务,到开发适合我国金融环境的新产品,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0年为存款导向阶段,发展表外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稳定和增加存款,相应地,表外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委托贷款等业务领域;2000年以后,逐步过渡到收入导向阶段,以防范风险、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与此相适应,代理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高收益表外业务成为创新的重点。在短短的数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和创新的重要领域。截至2008年底,中资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己经涉及九大类420多个品种,部分业务品种已经享有较高的市场声誉,树立了良好的品牌。虽然从历史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在20年里不断创新发展,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面临着未来的激烈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发展速度缓慢,滞后于市场需求;从产品结构上看,偏重于低水平金融服务业务的开发;表外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营销思路;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二)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对表外业务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界定不明确,在管理上将表外业务等同于中间业务,忽视了表外业务的风险性;在开展的业务品种上,多局限于传统的票、证、函等表外业务;在表外业务的定价上,没有考虑银行承担的风险值,不是按风险的大小和信用等级定价,而仅仅将其视为开展表内业务竞争的一种手段;在保护措施上,仅是规定内部的直接责任、审核责任、领导责任,对外没有对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担保条款;在会计处理上,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无法正确确认收入和支出;在统计报表管理上,没有编制专门报表反映表外业务的风险类别、各种交易的契约金额、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等。
2.中国人民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监管
近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有所认识,但总体看来,对表外业务的监管与国际惯例还有很大差距,许多监管方面还存在空缺。
(1)管理规章制度方面:没有系统的管理法规,有些散见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中。
(2)资本充足管理方面:目前是采取过渡性的办法,对表外业务直接按项目类型给定信用换算系数,并将信用换算系数与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合二为一,折算的金额汇总到表内业务相对应的金额中。
(3)事后监管方面:由于管理法律、法规不系统、不健全,中国人民银行对表外业务的事后监管近似空白。己开展的全国性检查为数不多,并且着重点都是对表外业务转换到表内业务后的检查,处罚力度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会计统计制度方面:我国对数量繁多的表外业务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会计统计报表,更没有详细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制度。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探讨
(一) 表外业务创新策略
通过分析历史上表外业务创新的原因,结合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以及银行业竞争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策略应坚持客户导向,提供全面银行服务;满足监管要求,完善监管体制;创新表外业务的营销模式;加快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二)风险控制策略
1.信用风险管理
(1)建立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商业银行许多表外业务属于金融创新品种,技术要求较高,操作环节较为复杂,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对其风险评估和监测还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及时建立严密的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的评估和监测机制,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评估和监控能力。
(2)建立表外业务信用风险准备金补充机制。虽然信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范和化解,但是风险的发生却不能完全避免。因此,作为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手段,信用风险准备金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商业银行在严格按照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规定,提取相应的风险准备金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根据自身表外业务的风险状况,建立符合自身状况的风险准备金补充机制,提取符合自身风险状况的追加风险准备金。
2.流动性风险管理
表外业务的流动性风险相对较为隐蔽,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相当大,为避免因从事表外业务而使银行陷入清偿力不足的困境,商业银行应该针对某些业务量较大、风险系数较高的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备付信用证等业务,适当提高流动性比例要求,并可以在贷款承诺、备付信用证等业务中要求客户提供补偿金额或提供押金,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保证商业银行拥有足够的清偿能力。
3.操作风险管理
完善表外业务内控管理机制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内控措施;提高表外业务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4.市场风险管理
对于表外业务而言,其市场风险主要集中于外汇风险和衍生金融商品交易风险。
(1)外汇风险管理:选择防范外汇风险方法时应选择容易操作且成本较低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选择的防范措施包括:一是通过与客户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来防范。如选择有利的币种作为计值结算或清偿的货币;在合同附加货币保值条款、货币平价条款等货币保护性条款以提高保险系数;二是借助某些金融交易进行外汇风险的防范。如采取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与期权交易、利率和货币互换等多种金融交易方式控制外汇敞口风险,进行套期保值。
(2)衍生商品的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从事衍生金融交易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规避金融商品的交易风险,而以盈利为目的的交易相对较少。衍生金融工具投机交易会产生巨大的风险,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如对未平盘衍生工具设定最大风险限额,并对其设置止损限额;采用总抵算协议和各种信用升级措施来减少衍生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对衍生工具交易对资金需要量及其流动性做较保守的估计,以应对市场紧缩时迅速增强的流动性需求等等。
5.法律风险管理
建立合规部门,引进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员工的法律意识;建立与完善业务文件、法律内审制度。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1.建立和健全表外业务管理法律法规。
2.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监测体系。
3.完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方法。
4.加强表外业务授信管理,有效防范关联交易引致的市场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简析 篇3
关键词:表外业务,特点,发展现状,对策
一、表外业务的界定和分类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具体是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造成潜在或实质的影响,但不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对银行资金构成一定程度的或有损失,但不占用银行资金的银行业务。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衍生产品名目繁多,表外业务更加复杂化,不同业务的性质界定更加难以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表外业务界定和分类原则的制定。当前,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该方法通过“信用转换系数”将表外业务额加权转化为相应的表内业务额。具体计算方法为:将表内业务中同等性质的项目加权后的和,与表内业务得出的风险加权资产进行累加,得到银行总的风险加权总产额。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表外业务按“信用转换系数”的不同被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转换系数为100%,50%,20%和0的表外业务以及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二、表外业务的主要特点
表外业务虽然种类繁多,复杂多变,但是,表外业务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自由度较大,风险相对较高
所谓自由度较大指的是表外业务具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受现有法规的限制较少,监管较为困难。实践中,商业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的场所,既可以从事场内交易,也可以从事场外交易。由于表外业务相对于传统业务,并不需要相应的资本准备金或者较少,所以表外业务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制约于资本金的规模,且受金融法规的控制相对较宽松,因此风险较大,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二)运行透明度较低,监管难度较大
所谓的运行透明度较差,具体指的是绝大多数银行表外业务并不反映或只是间接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金账户、资本账户和负债方的借款等项,这一缺陷使得多数表外业务并不能在资产负债表等银行报表上得到真实的反映。这就导致债权人很难了解银行的全部业务范围,监管当局也很难评估其经营成果并对风险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加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难度。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由于表外业务具有上述特点,商业银行在拓展表外业务时必然要承担较高的表外风险,因此,能够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并控制表外业务风险就成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是否赢利的关键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表外业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受到盈利压力的影响,各家商业银行都加大了表外业务的拓展力度,创新表外业务产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银行业开展的表外业务普遍比较单一,且规模较小、效益较差。从监管角度来讲,各级监管部门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重表内,轻表外”的情况,涉及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离国际银行业表外业务先进经验还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症结:
(一)表外业务品种单一,档次有待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办的表外业务主要是代收代付业务以及与信用证、保函相关的出口贸易服务,高收益品种少,大多数商业银行依靠网点优势,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二)管理松散,缺乏统一规范。
许多商业银行把表外业务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各自开发,自成体系,缺乏统一操作规范和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体系,还有一部分商业银行随机的把表外业务分派到某一部门。导致表外业务在制度完善、操作实务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违规操作层出不穷。
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和监管体系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缓慢。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监管体系,为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充分运用金融市场的功能。最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应加快法律体系建设,对商业银行拟开展的表外业务,应从经营原则、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加以明确的约束,唯有这样,才能把住表外业务违规的“入场券”。此外,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银行表外业务的合规性,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有效遏制违规经营和风险行为。
(二)加大创新力度,扩大产品服务类别,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客户的表外产品服务体系。
各家商业银行应利用其在不同背景优势或经营地域的便利,实行差异化策略,开发新业务品种。
(三)加强管理,建立专业部门从事表外业务的开发、营销与管理。
商业银行应制定统一的表外业务发展规划,明确表外业务的发展目标、步骤和方法,并具体指导原则和操作流程;同时,加强对表外业务发展的组织领导,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经营机构,适应表外业务服务专业化经营要求。
(四)注重人才的培养。
必须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加强表外业务人员培养,注重和珍惜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去影响员工,防止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刘园.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6页.
[2]徐镇南.金融风险与银行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版, 259-261页.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篇4
一、西方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一)表外业务的含义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Items,简称OFSI),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内充分反映的业务,它本身往往并不形成新的资产或负债,不改变资产与负债的现状,但这种影响在业务过程中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形成“或有项目”。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不需要运用自有资金,而仅仅依靠银行的信誉,依靠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以改变当期损益和营运成本,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表外业务是一种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互联系又有差别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的银行的三大支柱产业。
(二)表外业务的分类
通行的做法是根据其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将众多的表外业务划分为四类:(1)传统中间业务: 最典型的就是银行结算业务,另外还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如证券承销、投资咨询、信托、租赁、委托存贷款、代理等业务,这类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物质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金融辅助性业务,从而带来手续费收入;
(2)承诺类(Commitments):就是银行向客户承诺在未来某个时候,当客户需要资金时保证向其贷款,从而建立了一种潜在的借贷关系。即使客户没有向银行实际借款,银行也收取承诺费。承诺类业务主要有备用透支、贷款额度、票据发行便利、回购协议、循环包销便利、普通跟单信用证、贷款抵押等,这类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
(3)担保类(Guarantees):就是银行担负起为被担保方偿付债务的责任。一旦被担保方违约,银行必须代为履约,可能因此遭受损失,而更多的情况是转化为银行对被担保方的一种追索权。担保类业务主要有:带追索权的资产出售、银行担保、履约担保、还款担保以及备用信用证等;
(4)交易类(Transactions):此类表外业务是指与汇率、利率有关的协议,几乎覆盖了全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金融期货、期权、货币与利率互换、股票指数交易等,这类业务本身只改变资产结构而不改变资产总量,但其损益最终要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来。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的动因及特点
(一)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
在50—60年代, 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处于从属于资产负债业务的地位,表外业务量占全部业务总量的比重仅为5%左右。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创新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首先是表外业务规模迅速发展。以美国银行业为例,该国花旗、美洲等五大银行集团1985年表外业务活动量近6000亿美元,而同期表内业务总资产为5300亿美元,总资本为250亿美元,表外业务量已经超过表内业务总资产,表外业务与其总资本之比为24∶1;1988年五大银行集团表外业务总量已达2.2万亿美元,而同期它们资产负债表项下资产总和为7800亿美元,资本总和为450亿美元,表外业务分别是表内资产和资本总和的3倍和49倍;年中表外业务增长速度年平均高达542%,而同期表内资产年均增长仅为9%,资本总额年均增长216%。另外日本商业银行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展表外业务以来,表外业务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
其次,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净收入迅速增长。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从表外业务获得的收入已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基本与表内业务收入持平,有的甚至超过了表内业务收入。据有关资料介绍,1992—1993年,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利润的60—70%;1992年,德国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为302亿马克,占总利润的62%;法国银行表外业务收入是总利润的77%。
由此可见, 表外业务不仅已成为国际性大商业银行与表内业务同等重要的业务,是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1.内因:商业银行内在本质所产生的追求利润的动力
现代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交换关系和金融关系日益复杂并已渗透于全部经济生活,一方面导致银行从传统的资产业务中获取的收入日益减少,迫使银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却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经济货币化向金融化发展之后,许多新的表外业务需求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产生,这对商业银行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每一种新的需求都意味着有潜在的市场或客户,都存在着盈利来源。
商业银行通过新的表外业务发展可获得较高的规模经济报酬。银行开办表外业务的“生产”成本低,利润丰厚。因为表外业务具有“或有的”的性质,很多情况下,银行无需动用营运资金而获得承诺费、担保费、期权费等收益。如在承诺类表外业务中,如果客户最终没有向银行提出借款的要求,那么银行无需动用营运资金而获得承诺费。在担保类业务中,如果买主不爽约,或者在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中,如果汇率、利率的变动在有利银行的范围内,结果也是如此。因此,银行能否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表外业务,对于承诺、担保类,关键在于银行能否最低限度地保留应付或有负债所需的备付金,从而把机会成本降至最低。这取决于银行预测客户将来需求状况或违约的概率的能力。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则取决于银行预测未来利率、汇率水平的能力。更进一步地说,关键在于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水平,包括风险的预测、风险资产的定价、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2.外因:是指来自外部经营环境及其竞争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银行客户对表外业务的需求剧增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率、汇率变动加剧,波幅增大,人们渴求能规避转移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于是,金融期货与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金融衍生工具类的表外业务有了广阔的市场。首先,从承诺类表外业务的需求看,随着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生存发展的竞争加剧,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资金需求的额度、时间也难以预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如果不为不确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筹资而事后筹资,必将面临着利率风险,导致筹资成本增加。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客户迫切要求银行向其提供贷款承诺。其次,从对担保类业务的需求看,随着企业经营的综合化、多角化和国际化的加深,交易双方关系的复杂多变性、信息不充分性和非对称性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常态,商品卖主远远比不上银行更能洞悉其客户(买主)的资信状况,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因此,客户迫切需要通过银行提供的担保业务来消除日益增长的信用风险。存在开展表外业务金融的内在驱动力
(2)非银行机构间的竞争加剧
二战以后,西方各国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限制较严,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却放松,这就使得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50年代大量出现。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对其利率限制相对于商业银行较松的优势,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手段从商业银行夺走了大量存款。而通货膨胀和旺盛的资金需求又使得美国联邦基金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利率不断上升,加上货币市场相互基金等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小额存款者也有了间接投资货币市场的机会,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又大量地流向了货币市场。而金融市场趋向完善发达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筹资者便乐于绕过银行,直接从金融市场以较低成本融资。其结果是银行的存贷业务日渐缩小(所谓“脱媒”现象)。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大量流失,严重地影响了贷款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借贷利差也大为降低。
最近几年来,不仅各种非银行机构介入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业务领域,而且由于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式分行网络在金融服务传递渠道中的作用减弱,通讯公司和软件公司也可参与银行业务,一些国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内部银行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产品,争夺银行部分零售服务客户。激烈竞争使商业银行传统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分流,营业收入渠道收窄,存贷款业务量相对比重、利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例如美国银行体系持有的资产占美国金融资产的比重从五十年代的75%降至近年的25%;德国银行业的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984年的21%降至近年的11.8%,三大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从1991年的0.95%降至1994年的0.79%;西班牙的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从1990年的1.53%降至1995年的0.69%,同期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0%降至5%。为了弥补利差收入的损失,商业银行便积极寻求其他的收入来源,开展既不直接运用银行自身资金,又能为银行带来手续费收入的表外业务,就成了商业银行在上述不利的竞争环境下增加利润的有效选择。
(3)银行同业间的竞争
随着传统的存贷款、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西方各国商业银行开始调整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开始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由以往注重外延式发展的战略转变为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由以往以贷款等资产规模扩大作为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与表外中间业务并举、不断提高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获取规模经营效益的目标。不仅重视运用货币资金资源,开展传统的存贷业务,而且充分挖掘和利用机构网络、专业人才、科技知识、先进设备、市场信息、商誉信用等经营要素之潜能,拓展新兴的表外业务,以达到边际利润最大化。另外,由于融资方式多元化,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公司、企业和私人客户客观上也需要银行扩展、延伸中介职能,为其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创新不仅符合这一趋势,满足客户需求,而且拓展了业务经营空间和盈利渠道,符合集约化经营战略目标。
(4)金融监管的强化
金融监管从两个方面促进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各国金融当局对银行都有一系列的严格的监督制度,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适用的管制措施也不断出现, 如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系数管理的规定,这就限制了银行扩大业务的能力,因此银行势必要千方百计在遵守管制的前提下,不增加资本以扩大业务,提高资本收益率;另一方面,因表外业务发展太快,金融当局尚来不及准确评价其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因而尚无明确的管理方针和措施,宽松的环境孕育了表外业务。当然,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和表外业务风险的加大,对表外业务的国际金融监管也迅速发展。例如在1987年12月,西方10国中央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就开始探索对表外业务进行有效监管。实践上证明表外业务监管能保证银行机构的稳定,从而使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三)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特点
下面我们将从业务内容、科技含量、专业人才、风险监管等几个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概括出如下走势与特点:
第一,表外业务内容异彩纷呈。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金融产品主要有三类:债务或利率,外汇或汇率,股票或股价指数;金融衍生产品也可概括为三大类: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和掉期(Swap),但是金融工程师却可以在这些基础上,通过各种派生技术进行组合设计,构造出品种繁多,特性各异的金融衍生产品:
首先,衍生产品与传统基础工具组合,如期权衍生产品与基础工具可以衍生出货币期权(Currency Options)、利率期权(Interest Rate Options)、指数期权(Index Options)等亚品种衍生物,而像指数期权这一门类,在美国就又有石油指数期权、金银指数期权、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期权等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品种;
其次,衍生产品之间再组合,构造出“再衍生工具”,例如期货和期权组合构造出“期货期权”(Future Options),掉期与期权组合构造出“掉期期权”(Swaption)。
另外,金融衍生产品自身也可以通过设定一些附加行使条件,改变个别参量和性质,衍生出许多再衍生产品,比如“两面取消期权”(Binary double barrier knock out option)、“走廊式期权”(Corridor Option)、“彩虹期权”(Rainbow Option)等,这些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
第二,表外业务科技含量高。
以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为标志的当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金融观念和金融运作,而且直接推动了表外业务创新,掀起了一场商业银行功能革命,使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和阶段。西方商业银行电子化经过了几个阶段: 最初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大批量、高速度地处理统计、记帐、转账、支票等业务,使资金转移和业务处理实现了电子化;
紧接着是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实行联机作业,各银行通过通讯线路将主机、分级和终端机联为一体,对存款、贷款、票据、汇兑、结算、代理、信托等业务进行综合营运,使银行经营管理实现了电子化;
而后是实现银行各管理部门的电脑自动化服务;近年建立电脑自动转账网络和金融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全国性和世界性的银行电脑网络,把银行、企业、家庭、市场联为一体,完成各种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实现了金融活动的电子网络化。西方新技术革命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使银行业务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业务处理手段和程序,存、贷、汇、取、证券买卖、市场分析、行情预测均通过计算机处理,电子化资金转移系统、电子化清算系统、自动付款系统等金融电子系统的创建,形成了国内外纵横交错的电子化网络,资金的调拨、转账、清算、支付和金融、经济信息的传递、储存、记录、分析等都可通过电脑完成。
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表外业务创新的平均成本,有利于发挥创新的规模效益优势;新科技成果的运用,不仅可以使银行迅速提高经营效率和业务处理能力,还能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或业务机会,创造出新的市场,给银行家提供寻求新的潜在收益的机会和途径。因此,西方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并大力推广运用高新科技。
第三,表外业务专业人才出类拔萃。
由于大部分表外业务,尤其是融投资中介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业务,均具有高科技、高智力、高风险的性质,必须涉及专深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因此,西方商业银行都很重视培养和拥有一大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如蜚声国际的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和西蒙兄弟(Salmon Brother)等西方国家投资顾问公司,主要任务是寻求公司并购机会、定价和融资;公司改组和资本结构的改变等,其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成果,因而,必须具备强烈的现代人才观,把高素质人才视为商人银行业的立足之本,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近乎苛求和完满。其专业人才结构包括:
⑴开拓型人才。主要从事收购机会确认、目标企业评估、收购战术策划、交易成本拟定等全面的收购战略研究,促使企业资产重组,社会可支配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企业经营向新方向开拓进取。
⑵分析型人才。主要从事业务组合和市场一般战略分析;作为战略选择的收购分析;不同收购类型的价值创造分析和收购的价值链分析;跨国收购的障碍分析等,从而对收购的目标公司作出审慎分析和评价。
⑶创造性人才。主要从事融资方式创新和并购产品创新,通过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对研究对象提出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预见性的认识。
⑷工程型人才。主要工作是正确运用金融组织、金融工具和金融工艺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公司理财、金融交易、风险管理等金融工程应用中融投资服务问题。⑸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各种经济金融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必须具备全面深厚的经济理论素养、哲学素养和文化素养。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所拥有的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专门人才在金融领域的创造性思维劳动,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四,表外业务风险监管毫不松懈。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积极开拓表外业务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并注重该项业务的风险性及其强化管理的重要性。表外业务曾被视为不形成资产负债的安全性业务,但是现在其风险性逐步显露出来。在表外业务创新中涌现出许多新型表外业务,如借款承诺、借款担保、备用信用证、备用信贷安排、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交易,这类业务因收益可观、灵活性强、管制相对宽松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日渐提高。
表外业务虽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但其随时都可转化为真实负债或资产,故同样存在清偿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结算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担保、承诺和金融衍生工具等涉及或有负债、或有资产,以及与利率、汇率相关的或有项目,在表外业务中占据很大比例。这类创新型表外业务出现的本意主要是减少或回避金融风险,但大量的过度投机使之成为新的风险滋生地。其风险的最大特点是潜伏性、杠杆性强,一般不反映在表内,但这些潜在风险因交易量倍增而累积,随时可能转化为现实风险,一旦爆发出来就会给金融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致命打击。
业务信息表 篇5
关键词:预付费IC卡“三表一卡通”电热水天然气
预付费IC卡是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是指客户先支付费用,而后才能使用的一种IC卡产品,与以往先使用后支付更先进,而发行机构更便于管理。目前我国预付费IC卡的种类众多,国内市场总体较为庞大,涉及的领域广泛。
当前,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信息的网络化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IC卡在信息网络化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确立。IC卡在信息的存贮、处理及传递过程中,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C卡广泛的应用前景,使得IC卡的应用迅速普及。随着发展的同时IC卡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的 IC卡应用使人们必须同时携带很多的IC卡,人们对IC卡的使用变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一卡通”这个重要概念。人们不必手工区分哪张卡属于哪个应用,对IC卡的操作更快、更方便。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使得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大大地加快了。
传统的电表和燃气需要抄表人员定期挨家挨户抄取数据,结算出费用后,再到各家索取,误差大、统计工作量大,人为的错误给供电、燃气部门和用户带来极大不便,也造成了用户和各部门的纠纷。抄表难、收费难困扰着运营商,抄表人员的不断增加提高了经营成本,也给管理带来许多麻烦,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开始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于是IC充值卡表诞生。以前使用机械电表的时候,每月都要去营业厅交费,较为麻烦和耽误时间。现在不用愁了,一次存入足够的费用,想用多长时间就用多长时间。
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电、热、气多元发展的经营格局,在已有的预付费电表、天然气表基础上,开发的“三表一卡通”项目正在投入使用。“三表一卡通”是指的辖区内的电表、燃气表、热水表用户,可以通过安装新式的卡表来实现用一张卡来进行电、燃气和热水的充值业务。也就是电表、热水表、燃气表共用一张卡实现三项充值功能,用户只需要到一个营业点就可以进行这三个表计的充值业务。从水、电、气三表技术规范定稿,随着各个厂家的样表开始陆续到货,目前通过四轮测试;经过各项严格的测试,全部合格后的表計着手试挂,已经投入使用。“三表一卡通”的实现首先要换上符合技术规范上各项功能要求的电表、热水表、燃气表。
“三表一卡通”包括七大系统:表计功能测试系统、一卡通开户管理系统、供电维护系统、业扩系统、计量系统、电费系统、预付费系统。表计功能测试系统是进表后资产入库前对表计的功能进行检测和参数预置的工具。一卡通开户管理系统主要是进行一卡通用户信息以及热水、燃气用户业务流程的管理。供电维护系统主要是针对表计的参数类型和电能表中转库进行维护管理。业扩系统和计量系统主要在原来的流程基础上,针对预付费表做了功能改造,使其满足预付费系统和电费系统的使用要求。电费系统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预付费表在费率维护方面和电费报表方面做了功能改造。预付费系统主要是完成日常用户IC卡的读写操作,包括开卡、充值、补卡等日常业务,预付费系统通过浏览器经网页登录,方便各个营业点登录操作。
“三表一卡通”的电表采用金额方式在表内直接进行计算,显示数字单位为“元”。燃气表、热水表采用流量单位进行计算,显示数字单位为“方”。
用户家中安装上“三表一卡通”后,用户所交的电、热、气费用完时,“三表一卡通”就会根据用户提前约定的条件自动断电,只需要重新交费就可以迅速开通,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更不会产生拖欠电费的情况。用户需要了解自家智能电表安装的准确位置,以便定期查看用电状态。表计有两次报警功能。达到第一个报警值时会有背光点亮,液晶显示“请购电(气、热)”的字符,表计不跳闸。当达到第二个报警值时表计会跳闸,提示“请购电(气、热)”的字符,这时用IC卡插表就可以重新合闸继续使用。但为了方便使用请及时充值。若仍未充值,剩余金额到“0”时表计会自动跳闸。
用户通过去营业厅进行充值,将已充值的IC卡插入智能电表卡槽,待液晶屏显示“读卡成功”,说明金额已经成功输入电表(水表、气表),方可将IC卡取出,安心用电。购电卡中已购金额输入智能电表后,方可再次对卡进行缴费充值。
考虑到用户在保存和使用三表一卡,其卡信息安全性很重要,由于三个表计共用一张IC卡,采取一卡一密、一表一密的设计方式,卡片的密钥配对使用认证密钥是要分散的,从而实现IC卡表的对应,“三表一卡通”采用的IC卡发行时密钥序列号分散原则,实现不同IC卡对应不同的密钥,建立起IC卡与表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用户的帐户信息和金额都保存在计算机服务器中。当用户的IC卡丢失也不必紧张保存在卡内的金额会丢失,也不会造成用户表内的数据与原IC卡内的信息不一致,在IC卡失后可及时到营业厅进行补卡。
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与作用探讨 篇6
(一) 表外业务的含义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 但能改变当期损益, 从而影响银行资产收益率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以及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如期货、期权、互换交易、远期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狭义的表外业务特指有风险的表外经营活动, 包括各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性质的业务。对这些业务, 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 银行必须承担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而广义的表外业务则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和无风险的金融服务活动。后者是指银行只提供金融服务和中介作用, 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业务。这类业务不会转化为表内业务。本文所述表外业务指广义的表外业务。
(二) 表外业务的特点
1. 利用非资金资源提供服务
表外业务是银行集合和依托其信誉、人才、信息、技术和机构网点等资源方面的优势, 为客户提供的非资金服务, 其并不要求银行运用资金, 或不涉及资金同时转移, 只有在未来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 才会有资金的交割或支付。它集中体现银行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扩张。
2. 成本较低、收入相对稳定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展不需要运用存款和市场借款所获得的资金, 因此其业务成本较低。同时, 银行可以利用自身搜集、分析和评价信息的比较优势, 以低廉的交易费用为客户提供担保、承诺、咨询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另外, 随着电子化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银行在业务领域广泛运用这些电子科学技术, 通过建立电子资金转账系统、信息网络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提高经营效率, 降低了银行表外业务交易的单位成本。
3. 经营状况的透明度较低
在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中, 通常只有或有性质的表外业务被要求在附注中披露有关情况。由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性质决定, 对这类交易是否导致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银行, 以及其产生的时间和金额不能可靠地测量, 难以对银行的财务影响作出恰当的评价。而其他银行表外业务根本无法体现在银行的会计报告中。因此, 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具体的业务量上, 银行表外业务都无法通过会计报告来体现, 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经营的透明度。
二、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
(一) 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需要
从本质上讲, 银行是盈利性的企业。除了某些特殊目的外, 银行开展各项业务都是出于追逐利益的需要。但应当注意到的是,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使得经济中的风险大量地集中在了银行。对于表内业务来说, 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 其风险控制也相对较强。但对于表外业务来说, 基于表外业务的含义与特点, 我们可以看出表外业务使得商业银行能够绕开对于表内项目的监管, 为银行创造新的收入渠道, 但同时也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事实上, 正是出于规避监管的需要, 才使得表外业务得以发展, 然而其游离于资产负债表外的这一特性在给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灵活性的同时, 也可能造成银行的损失。表外业务并不进入资产负债表, 最多只是作为或有资产或负债出现在会计报表的附注当中。由于经营透明度低, 对其业务的风险管控较少, 这些具有较大风险的或有负债很容易成为银行的实际负债, 由表外转移至表内, 使银行遭受损失。另外, 表外业务的披露信息较少, 管理者难以从会计报表中充分提取有关表外业务的信息, 因此, 有可能导致管理基于较少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 从而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因此, 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一项既艰巨又必要的工作。一方面, 表外业务形式种类繁多, 涉及部门广, 流程复杂, 又缺乏相对透明的信息披露, 这给其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 不对表外业务进行监控其风险有可能随时从表外转为至表内, 由或有损失变为实际损失, 甚至影响到表内业务的开展, 不利于银行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 所以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十分重要的。
(二) 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
对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可以分为外部管控和内部管控。
1. 表外业务的外部管控
外部管控主要是指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和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规范表外业务的业务范围
各国银行监管机构都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能够从事的业务做出规定。例如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在涉及证券, 保险业务领域时不能提供相应的综合理财业务。分业经营极大的限制了表外业务的拓展空间, 割裂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使商业银行经营的表外业务品种单一,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表外业务的发展, 但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另外,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 也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必要的材料, 证明其有能力经营表外业务且能够承担其带来的风险, 监管部门审批许可后, 商业银行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2) 限制表外业务的业务规模
根据《巴塞尔协议》, 银行表外业务纳入银行风险资产的计算范围。通过相应的“信用换算系数”将不同风险级别的表外业务以不同的权重算出表外业务风险资产总额, 再加上表内业务的风险资产总额, 最后算出银行的风险资产总额。《巴塞尔协议》规定,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商业银行为了遵守这一规定就必须要控制其风险资产总额, 因此其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张也就受到了限制。
(3) 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程度
银行表外业务虽然不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出现, 但是却需要在会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 要注明表外业务的种类、到期日及期初、期末余额等方面的信息。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第18条中强调了“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应当有完整、准确的会计记录, 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表外业务的透明度 (虽然其效果并不非常明显) , 使得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能够受到市场纪律的约束, 从而使银行表外业务更加稳健。
(4) 加强表外业务的操作规范
相关监管机构还会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状况、操作流程以及合规性进行调查, 使得银行表外业务更加规范化, 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
2. 表外业务的内部管控
内部管控则是指商业银行自身通过相关业务规则、操作规范等来对本行人员的表外业务行为进行监管和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进行表外业务的风险识别与监控
商业银行通常会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职业、信用历史等信息, 对表外业务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并评级。对资信状况差的客户收取较高的费率或拒绝为信用过低的客户提供相关的表外业务, 以此来降低风险。此外, 银行还会针对表外业务中的市场、流动性等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来监测表外业务的风险, 并运用适当的金融工具、衍生产品或分散性策略等进行风险管理, 从而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水平。
(2) 对表外业务进行授信管理
银行对表外业务规定内部的直接责任、审核责任、领导责任等, 从而保证了表外业务的各流程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如担保类业务需要在银行内相关业务部开展表外业务后, 由信审部进行审批, 以此来避免审批人员和客户的直接接触, 确保了担保业务的规范性。
(3) 制定内部业务规章
各家商业银行都会在其内部业务规章中规定各类表外业务具体操作流程、规范等。银行相关从业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表外业务, 不得违规操作。这使得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4) 提高内部信息披露程度
银行管理层会要求银行内部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表外业务信息, 从整体上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与控制, 以避免出现表外业务风险过高的情况。但应注意到的是, 管理层能否根据行内表外业务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还取决于信息的全面性和管理层的综合素质。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其业务规范性、风险度和信息披露而展开的,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提高其经营透明度。
三、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的作用
(一) 能够降低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由于表外业务受到的监管较少, 对于对高利润的追求, 商业银行很容易在开展表外业务时, 只重视利润而忽视其所面临的风险。通过规定银行表外业务的业务范围并对其业务规模加以限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能够防止表外业务的泛滥, 从而保证了表外业务不至于处在过高的风险水平之下。另外, 银行内部还针对具体的表外业务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 对表外业务所蕴含的风险采取积极的管理, 能够有效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
(二) 能够提高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透明度
银行表外业务游离于表外, 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也只是出现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通过银行的会计公报, 仅能知道部分表外业务的种类、日期等信息, 但对表外业务中实际所面临的风险, 我们从报表中无法确知。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程度, 能够使管理层对表外业务的经营状况、风险水平有了深入的了解, 也能促进市场对银行表外业务形成有效的约束力量, 增加表外业务的经营透明度。
(三) 能够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化
银行表外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流程复杂, 可能导致表外业务操作过程中违规现象的发生。银行表外业务操作规范的加强, 能够促使银行制定符合监管要求的具体业务规章, 严格授信管理, 使得具体从业人员能够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银行表外业务, 提高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化程度。
(四) 能够促进银行表外业务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能够降低风险、提高透明度和规范表外业务, 这使得银行在充分利用表外业务的灵活性来为其创造收入的同时, 其风险能够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规范的业务流程也使得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既富有纪律又富有效率。另外, 不断提高的业务透明度, 也能够增强市场对表外业务的信赖度。从长远来看,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对其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制定与施行, 有效的管控措施能够促进表外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而保证表外业务在长期中能够为银行带来利润, 并作为多样化经营的手段有效分散表内业务的风险。
四、结语
通过对银行表外业务含义与特点的了解以及对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其业务规范、风险水平等。这些监管措施具有降低表外业务风险, 增加其透明度, 促进业务规范化和促进表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因此,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 其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盈利来源。与此同时, 表外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监管问题。文章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进行分析并讨论其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肖佳丽.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外资 (下半月) , 2011, (10) .
[2]孙本年, 刘振, 袁海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 .
[3]王旭丹.试论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系策略安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4, (9) .
[4]顾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 2012, (17) .
有关租赁业务表外融资的思考 篇7
(一) 我国会计准则对租赁的分类
租赁业务作为一种传统的表外融资方式, 存在经营租赁和售后回租两种形式。在租赁的实务操作中其分类十分复杂, 从会计的角度看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我国会计准则将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中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在实质上发生了转移, 在会计处理上要求将其资本化, 确认相应的资产和负债, 对承租人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它是一种表内融资方式。根据我国租赁准则, 融资租赁之外的租赁都属于经营租赁, 在会计处理上不要求资本化, 只需将租金均匀地计入租赁期各期的费用, 反映在利润表中。
(二) 租赁业务被用于表外融资的前提条件
我国会计准则按照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来区分租赁的类别;根据租赁资产投资收回的程度对不同类型的租赁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融资租赁相当于承租人向出租人贷款购买资产, 出租人类似于借款合同中的债权人, 它使承租人对该项资产具有了实质性的控制权, 同时也使其承担了以约定的付款方式向出租人转移经济利益的义务, 因此, 必须将其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对于经营租赁来说, 由于租期较短, 人们自然容易假设它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无重大持续的影响, 因而采取简化的会计处理方式较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正是这种分类标准和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构成了租赁业务被用于表外融资、粉饰会计报表的前提条件:现行租赁分类标准在资产的所有权、使用年限、公允价值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承租人依据这些规定逃避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进行表外融资;租赁分类标准中需要多次用到主观估计, 如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剩余使用年限、租赁资产的折现率等, 这种主观估计也为承租人进行表外融资创造了条件。
二、租赁业务表外融资的利弊
经营租赁是一种绝对合理合法的表外融资, 承租方在整个租赁期内支付的租金价值一般要高于借款购入设备需要偿还的本息价值。如果企业预计设备租赁期短于租入设备经济寿命时, 经营租赁不仅可以节约企业开支, 还能避免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在企业的空耗, 合理配置资源。一般而言, 采用经营租赁这种融资方式对企业有以下益处:
(一) 改善企业的财务报表质量, 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租赁可以避免表内融资行为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后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进而影响企业的再融资, 如信用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 其本质是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负面的财务信息, 用巧妙的手段来阻断负面信息的传递。企业通过经营租赁进行表外融资, 至少从表面上使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改观, 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增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利益。
(二) 开辟融资渠道, 拓宽融资范围, 规避借款合同限制, 增大企业的举债能力
经营租赁最为直接的结果是为企业开辟了融资渠道, 在使出租人获利的同时获取相应的利益, 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经营租赁所租入的设备无需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 从而使得企业在获得可用资源的同时, 又保持了法规所要求的资产负债率, 规避了会计准则及公认会计惯例的限制, 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融资渠道。
(三) 扩大企业经营成果, 加大财务杠杆效应
经营租赁所租入的设备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 而占有设备资源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却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根据财务杠杆原理, 当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时, 企业负债越多,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其净资产收益率则越高。表外融资加大了财务杠杆作用, 提高了自有资金利润率;同时使得另外一些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 如总资产利润率、固定费用利润率等看起来也更乐观。
(四) 应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举债能力造成的压力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以物价稳定或者币值不变为前提条件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很可能造成资产负债表上的许多资产项目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及相应的资产被严重低估时, 企业的举债能力就会大大降低。通过经营租赁将租入设备置于财务报表之外, 作为对这类资产被低估价值的抵销, 可以应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举债能力造成的压力。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租赁业务的表外融资在改善企业财务报表、优化企业财务状况、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扩大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 也易对企业造成潜在危害:
一是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掩盖企业财务风险。经营租赁中租赁资产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出现, 阻断了信用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负面信息的传递, 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藏匿了真实的财务风险。这不仅可能成为企业管理者蒙蔽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工具, 而且会干扰正常规范的经济活动, 甚至会将企业自身推向崩溃的边缘。
二是过宽融资渠道, 潜藏融资风险。经营租赁所租入的设备无需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 所以易使企业管理者忽视其带来的偿债负担, 宽广的融资渠道潜伏着融资风险, 如果企业过分利用经营租赁进行表外融资, 而不能在短期内交付大额租金, 极易影响现金流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三是夸大企业经营业绩, 虚增企业经营利润。经营租赁加大财务杠杆作用, 使得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看似乐观, 实则夸大企业经营业绩、虚增企业所获利润。影响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正确绩效考评, 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
三、租赁业务表外融资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因经营者、所有者和债权人各方利益不同, 租赁业务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有所差异, 导致各方对利用其进行表外融资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一) 对企业经营者的影响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 通过经营租赁方式进行表外融资通常可以带来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 能增加其可占用的资源扩大生产能力, 并运用该租赁资产获取经济收益。同时, 也为经营者的工作业绩增添光彩, 给人以企业有着扎实固定资产基础的假象, 为骗取收益提供方便。因此企业经营者主观上最愿意采用表外融资。
(二) 对企业所有者的影响
通过经营租赁进行表外融资可以借助财务杠杆作用, 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或每股收益, 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时, 表外融资可以使所有者从企业表外融资中得到利益;但是表外融资因其隐蔽性, 可能使企业所有者无法得到企业实际投资收益信息, 难以辨清企业经营状况, 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前景。只有当所有者能够明确预见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时, 才会对表外融资采取支持态度, 否则就可能会对表外融资采取慎重处理甚至反对的态度。
(三) 对企业债权人的影响
对企业债权人来讲, 租赁方式的表外融资对债权人是不利的。首先, 与表内融资比较缺乏更多法律上的利益保障。加大了企业实际负债比率, 使得企业负债比率相对加大, 所有者投资对债权人投资的保护作用降低, 表内债权人收回投资的保证性也随之降低。其次, 表内债权人利益受到表外债权人利益的侵害。由于表外债权人本金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低、风险大, 因而表外债权人往往通过提高资金使用费来补偿风险, 而表外债权人要求较高的利益是对表内债权人本应得到收益的掠夺, 会造成表内债权人的收益减少, 加大了表内债权人收回本息的风险。因此债权人对表外融资主要持反对态度。
(四) 对潜在投资者的影响
租赁方式的表外融资对潜在投资者也是不利的。由于表外融资会使投资收益率、经营利润率偏高, 不能提供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 对市场的潜在投资者会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潜在投资者对表外融资也持反对态度。
四、对现行租赁会计处理方法的思考
现行租赁会计对不同类型的租赁采取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下承租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承租人来讲经营租赁有明显的优越性, 这样的现状为承租人利用经营租赁获得表外融资提供了机会。在对表外融资的一般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经营租赁, 有必要对现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改进, 通过会计信息更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一) 实质重于形式角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在实际应用中, 因其描述的原则化, 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往往过于片面化和对称化。当判定某项交易是否使得交易中一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发生偏离时, 人们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交易中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均发生偏离的一方, 并由此推断其对交易另一方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状态。但是事实上, 一项交易对双方的经济影响并非总是对称的。具体来说, 该原则要求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影响来判定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是否发生了实际的变化, 同时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也应当考虑计量结果的经济影响。
(二) 经济利益流入角度
承租人通过经营租赁获取了租赁资产的使用权,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未获得其所有权, 但是承租人为取得生产能力支付了相应的使用费。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都增强了企业运行的物质基础并相应增加了一项在未来逐步转移企业资源的义务, 都是通过让渡资产的使用权而使承租人获得这种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控制权, 从本质上都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可以说这种“未来经济利益的控制权”才是租赁的“实质”。
综上所述, 经营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表外融资方式, 在改善企业财务报表、优化企业财务状况、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扩大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 也使得会计报表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并被很多企业作为粉饰会计报表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 影响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营决策。现行的租赁分类标准和会计处理方法在理论认识和实务操作中, 不符合企业行为市场化、规范化、透明化的要求, 隐匿了企业真实的信用水平。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 应当及时对现有租赁会计的分类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反思并作适当改革, 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有重要意义。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对租赁的分类及会计处理方法, 区分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大类别, 使得租赁业务衍生出表外融资的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表外融资方式, 在改善企业财务报表、优化企业财务状况、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扩大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 也使得会计报表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影响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营决策。文章从财务会计角度, 就租赁业务的表外融资进行了相关阐释和思考。
关键词:租赁,表外融资,会计财务
参考文献
[1]、高风.表外融资的主要方式[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8 (7) .
[2]、刘东辉.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3) .
[3]、姜泓涛.论租赁与表外融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2) .
[4]、毛维靖.浅议租赁的表外融资功能[J].财会研究, 2006 (8) .
[5]、张华.有关租赁业务表外融资租赁功能思考[J].财会月刊, 2005 (28) .
[6]、牟文华.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北京经济, 2008 (20) .
[7]、施颖燕.从表外融资看承租人租赁会计的改进[J].决策探索, 2007 (3) .
业务信息表 篇8
一、表外业务概念
所谓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OB) 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 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 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 所以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通常我们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指的是狭义的表外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担保类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 包括担保 (保函) 、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 包括贷款承诺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 (包括外汇) 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二、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一般在银行收入中占比达30%以上, 而国内商业银行则远低于这一水平。过去我国银行业只经营传统的存贷业务, 表外业务仅限于设置表外科目用于反映和控制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获得了一些发展。由于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收益, 还可提高银行社会化服务水平, 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份额也在逐渐加大。但是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 运作透明度不高, 因此其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较难预测和评估, 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 暴露的问题也比较多。
首先,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表外业务大都比较单一, 而且业务对象比较局限。一般是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 主要是贷款承诺,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保函和信用证, 而票据发行便利、资产证券化、互换、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都没有开展。而目前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企业是部分国企和部分外企, 这类企业有政府相关的支持和银行相关条款的支持, 且这部分企业与银行有良好的关系, 其相关款项能为银行带来大量存款, 因此银行更愿意为此类企业贷款, 而忽视中小企业的表外业务的开展。
其次,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目前,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同时银行也没有设立相应的部门进行专门的从事管理。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有政府的支持, 而主要业务仍集中于存款贷款, 通过产品创新来扩大业务范围并没有在相关部门中形成观念, 且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 有时甚至是恶性竞争, 没有为发展表外业务建立良好的环境。
再者, 我国中央银行监管重表内轻表外的情况依然存在。对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规定只散见于一些其他的法规条例中, 同时我国对表外业务监管与国际惯例还有较大差距。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 我国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下, 如何处理各机构之间的协调, 避免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 是摆在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表外业务风险
正如所有资产负债业务一样, 尽管被列为表外业务, 但是表外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偿付能力, 当某一或有事件发生时, 它们将会由表外转至表内成为银行实际的资产和负债。这种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由于其不确定性, 往往伴随着比表内业务更大的风险。概括起来, 表外业务的风险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表外业务服务的对象违约, 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各种表外业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风险, 如担保业务中, 被担保的客户因某种原因破产, 无法履行合同义务, 担保银行便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 在票据承兑、有追索取的贷款出售等业务中, 银行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信用风险。
(二) 利率、汇率风险
利率、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 导致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中蒙受损失的风险。在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及远期利率协议等衍生金融工具中, 利率、汇率发生于银行不利的变动, 都会使银行面临这种风险。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的趋势下, 利率、汇率风险对银行收益的安全性威胁日益增大, 如在贷款承诺协议期间, 借款人可以按照固定利率或可变利率获得一笔贷款。但在这期间里若市场利率上升, 银行的资金成本升高使贷款协议利率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利差变得非常小或者成为负值, 而借款人必然会在有利的利率下最大限度地使用贷款, 银行将承受较大的损失。
在后危机时代, 人民币面对较大的升值压力, 且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将会不断加强从而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因为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
(三) 流动性风险
流动风险是指可转让金融工具不能以接近市场价格很快出售而遭损失及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转化成现实资产和负债时, 银行面临头寸短缺的困难。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 通过资产证券的发行, 银行融通了新的资金, 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 但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风险。因为当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 投资者、银行都想到转嫁风险而抛售证券, 反而使流动性风险加大。另外, 表外业务大多使用创新金融工具, 它们的市场往往还未充分打开, 遇到条件不利时, 要承受市场流动性的严竣考验。同样, 在信用证业务中, 商业银行也面临债务人违约, 或有负债变成现实负债的流动性风险。
随着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加, 国际游资涌入国内金融市场, 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一定冲击, 一旦汇率不稳定加剧, 国际游资的频繁进入和撤出也将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四) 清算风险
清算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每日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 在规定的清算时间内, 应收款项不能及时清收, 而面临经营计划被打乱, 陷入头寸短缺的困难。
(五) 经营风险
表外业务的经营风险是由于银行对该类业务不熟、经营不慎, 管理不健全或不能适应突发性市场变化而使自身遭受损失的风险。上文提到, 表外业务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业务其发展在不同银行、不同地区是不平衡的。多数涉内机构对表外业务的基本知识缺乏全面了解, 在经营管理中必然难以对其风险有较周密的防范。
四、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我们一定要正视我国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 要把握谨慎原则, 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
第一, 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说, 商业银行在经营表外业务之前, 要加强贷前调查, 进行主动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选择。要进一步强化贷前风险经理的责任意识。另外, 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 尽量不采用无条件赔付方式。尽量争取保函规定的业主的书面索偿与付款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同时要尽量争取在保函中明确保函的有效期。
另外, 商业银行要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计量和风险缓释管理, 发挥经济资本工具作用。要充分发挥内部评级、资产组合等信用风险管理基本工具的作用, 提高经济资本对风险管理的分析、监控和决策支持作用, 以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为核心引导结构调整, 进行客户选择和市场拓展。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树立价格底线意识, 针对客户和产品特点制定差别化的价格底线, 在价格底线之上积极营销客户, 达成共赢。
再者, 商业银行自身要充分发挥监测系统作用。主动运用组合风险分析系统, 通过风险管理工具中的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损失率、经济资本、风险回报等, 测算客户的风险收益和综合贡献, 为差别化定价、综合信贷方案设计、贷后风险缓释措施制定等业务经营和管理提供量化支持。还要通过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 监控客户的财务指标、授信持续条件和行业限额等整体风险状况。
当然, 最重要的是, 商业银行自身要加强表外业务的创新, 不要仅仅把表外业务当作附属, 而要真正通过表外业务创造利润。
第二, 从国家立法的角度制度说, 政府要加快金融法制建设, 保证表外业务有法可依。我们必须在健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 尽快制订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美国和日本的表外业务的发展有依赖于良好的法律规章,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予以借鉴。当然, 在立法过程中, 立法原则既要符合国际惯例又要考虑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 要鼓励银行开发新的经营品种, 引入现代化的交易方式, 允许银行逐步拓宽业务领域, 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宽松的法律政策空间。同时, 要依法管理商业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为表外业务的展开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 从外部监管的角度说, 要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央行应建立、强化各类有风险的表外业务的报告制度。要尽快研究制定针对表外资产业务记账的记账原则, 以确保银行提供的表外业务财务信息具可比性和有效监督性。在此基础上, 可要求建立关于表外业务的单独的资产负债表, 以更好的管理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的发展给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在处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表外业务存在的风险, 承认并认识表外业务的特殊性, 加强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 加快表外业务产品的创新, 使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 由此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经历了从空白到如今逐步发展的过程。根据表外业务近些年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业务比较单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 表外业务缺乏有效管理等。同时, 本文列举和阐述了表外业务经营的相应风险, 比如利率和汇率风险, 信用风险等。最后, 本文从银行本身、立法方面和外部监管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针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相应管理对策。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淑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J].财政研究, 2004 (5) [1]吴淑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J].财政研究, 2004 (5)
[2]夏鲁惠.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控制[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1) [2]夏鲁惠.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控制[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1)
[3]吴振宏.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 (5) [3]吴振宏.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 (5)
业务信息表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策略
近三十年来, 整个国际金融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金融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面对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 众多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堪称未来国际金融业三大发展趋势之一的表外业务的飞速发展。据统计,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40%, 最低的已超过25%, 大银行基本上都已超过50%, 而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把表外业务定位于业务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但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 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实践经验的欠缺, 导致表外业务层次较低, 市场份额较小, 与外国商业银行差距十分明显。本文认为,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研究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整个银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重要性
(一) 发展表外业务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主要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 业务种类基本上集中在存贷款业务上, 利息收入几乎是其经营收入的唯一来源。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我国的利率变动越来越频繁, 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 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获利空间不断缩小, 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就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获取最大收益。发展表外业务能够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 提高资产报酬率, 还将为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各种表外业务在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上赚取高额利润。
(二) 发展表外业务可以优化银行资源配置, 拓宽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开拓表外业务不但把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业务扩展到了表外业务, 而且更进一步把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拓展到了各类非信用业务, 并利用自身在信用业务中形成的良好信誉、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经验等优势, 在新的业务经营领域中开辟并巩固自己的阵地。
(三) 发展表外业务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增加经营利润
由于表外业务基本上无需运用或较少运用自有资本, 而且还可以放慢资产增长速度, 因此可以避免资本充足率的限制, 无需为这类活动及其风险提取相应的准备金或一定水平的资本额, 所以具有降低经营成本的功效。
(四) 发展表外业务能有效地转移或降低商业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和证券投资的收益, 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证券投资, 都是对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 商业银行一方面面临着本金损失的信用风险, 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利率、汇率波动等市场风险, 通过开展表外业务, 则可以避免、转移和分散上述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对转移或降低风险都有很好的作用, 譬如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具有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
(五) 发展表外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资产流动性
很多表外业务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可转让性, 例如商业银行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 可以将流动性差的贷款证券化, 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 加速银行资金的周转。借助于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大大弥补了其资金缺口, 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1.表外业务业务品种匮乏
我国商业银行从80年代以来陆续开展了一些表外业务, 目前表外业务的品种范围已基本涵盖了中央银行规定的九大类表外业务, 虽说涵盖的大类比较广泛, 但每个大类中具体的业务品种较为单一:业务仍以传统的结算、代理、担保类业务为主, 收入占比超过50%, 咨询、基金业务占比极低, 投资银行业务甚至亏损2.48亿元。
2.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还比较低, 基本不超过20%, 而表外业务收入的比重更低, 基本在10%左右。相对而言, 中国银行则由于历史原因, 外汇业务收入较大,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收入占比均较低。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全部经营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40%, 比较大的银行基本上都已超过50%, 表外业务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收入。
3.表外业务发展不平衡
对于公司、居民需要的理财、咨询、信用卡、外汇衍生保值、投资银行等业务, 国有商业银行的开发严重不足, 供需结构失衡。从业务领域来看, 由于国际领域所受限制较小, 国际领域表外业务的发展较强, 而在国内领域, 表外业务的开发显得相对薄弱, 仍然依靠网点优势推行各种代收代付业务。
4.表外业务管理不规范
国有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统一的管理, 内部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 各部门相互制约也不够完善;在业务操作程序上, 许多业务品种没有完整和统一的操作办法, 也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指标统计、考核体系, 使表外业务的市场需求不能迅速反馈, 制约表外业务的拓展。
(二)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因素
1.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
当前, 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国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初衷是为了分散经营风险, 规范银行运作, 在股市操作不规范、风险较大的情况下, 阻断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股市的渠道, 解决金融秩序混乱的问题。但分业体制又确实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空间, 商业银行不能从事相当一部分资本市场上的表外业务, 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都不能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宽泛。
2.商业银行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银行长期受传统经营理论影响较深, 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 没有深刻认识表外业务创新对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作用, 更多的是把表外业务当作“派生业务”, 作为吸收和稳定存款的附带服务, 而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金融商品来开发和推广。
3.表外业务产品开发管理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 难以很好地针对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 一方面出现了部分产品的投资成本与实际收益未形成合理比例,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许多产品的重复开发、重复投资, 既增加了成本, 又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操作规程, 无法突出特色。
4.表外业务的收费不尽合理
表外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为目的的业务。在美国, 仅存款账户服务费收入就占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相当大比重, 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银行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宣传不力及客户金融意识较弱等原因, 迄今为止整个银行业没有合理的服务收费标准, 大部分表外业务成为银行的无偿服务, 不讲价格, 不计成本, 致使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 导致银行应得收入流失。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策略
(一) 营造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宏观环境
逐步允许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 为表外业务的创新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既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也是顺应国际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对现行的分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是政府部门和金融界共同的目标与任务。
面对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和国外银行表外业务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长远的发展态势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应逐步从以代理收付、结算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 向以涉及资产业务的资金密集型和以金融衍生品种为主的知识密集型转变, 如租赁业务、期货期权等。因此, 迫切需要国家的政策法规支持, 解除某些领域不让商业银行介入的限制, 允许各金融机构在业务上的交叉合作, 或成立金融控股集团, 采取恰当的方式开展混业经营。
(二)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主动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我国表外业务发展参差不齐, 各个行程度不同, 同一个行在中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 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刚刚起步, 法规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 表外业务人才匮乏, 要想在短期内达到国际同等水平是不现实的。因此, 在进行表外业务新产品开发时要采用以下几个差别策略。
1.采取差别客户策略
表外业务服务的客户对象是千差万别的, 其为银行的贡献度也有大有小。但是目前, 我国多数银行都存在千差万别的客户完全享受同等服务的现象。这既影响根据不同客户的情况满足其不同需求的需要, 也阻碍了银行吸引优质客户, 顺利发展表外业务。因此, 根据效益原则, 在对待客户方面决不可千篇一律, 而应当实行差别化策略, 依据客户对银行收益的贡献度的不同, 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
2.采取差别业务策略
当前在发展表外业务的过程中, 各家银行存在着一哄而起, 竞相发展, 你有我有, 全都有的现象。这种全面开花, 各家银行在大致相同的领域展开全面竞争的局面, 必然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各行的优势, 不能获得最大效益, 而且容易出现市场上的过度竞争, 造成大的损失和恶性循环, 并形成巨大风险。所以, 各行必须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采取差别业务策略, 有取有舍, 突出重点, 形成合理的业务结构。
3.采取差别投入策略
表外业务虽然原则上不需要直接动用自己的资金用于经营, 但并不说明发展表外业务不需要投入。实际上, 投入资金构建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表外业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 在投入方面也要采取差别化策略, 突出重点, 向重点客户、重点业务倾斜, 最终实现更高的投入产出率。
4.采取地区差别策略
在当前表外业务拓展过程中,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和发展表外业务, 重点引进和开发多种高层次的表外业务, 将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金融服务产品传递给内地商业银行。位于内地不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 应以传统表外业务的拓展为主, 逐步创造适宜表外业务开展的环境, 提高公众和企业的金融意识, 培育不同市场主体对表外业务的不同需求, 尝试开拓低风险、高社会效益的表外业务。
5.采取时期差别策略
近期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开展风险较高的信用性、融资性表外业务, 重点发展贷款承诺、贷款出售、担保、保函、保理、资产证券化、票据发行便利、商业信用证及备用信用证等。由于这类业务与银行的传统资产负债业务联系紧密, 是资产负债业务的延伸, 因此大力发展这类业务, 能有力地推动资产负债业务的拓展, 有利于打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业务单一的格局。
远期阶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建立, 金融市场的健全规范发展和全面对外开放, 我国金融业必然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这一阶段表外业务的定位, 可着重向金融衍生工具拓展。
(三)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方面可以从现有人员中选拔精通业务、善于钻研的人才, 安排到表外业务岗位上, 对他们进行表外业务方面较高层次的知识培训, 为表外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面向社会、大专院校、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 引进、培养熟谙金融市场业务、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洞察客户需求、把握金融创新最新进展、了解金融法律法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表外业务具有种类繁多、形式灵活、收益性高、监管较少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表外业务创新更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为银行带来利润增长点。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于附属业务的状态, 表外业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品种单一, 业务规模小, 层次低, 收益差, 创新不足等。因此, 我们建议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不仅需要有一个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 更需要银行自身加快发展表外业务, 从表外业务的市场定位、新产品的开发、定价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环节上做出努力, 推进表外业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明柱亮.混业经营趋势下的中间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 2005, (1) :32-35.
[2]凌江怀.商业银行风险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79-283.
[3]陈卫红.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3.
关于完善高校表外信息披露的思考 篇10
随着高校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者已趋于多元化。可现行高校财务报告实质上只是一个为政府预算管理服务的预算收支报告,财务报告中三大主表(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之外的表外信息只包括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在表外信息披露上存在目标不明确、信息不公开、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应借鉴上市公司及国外高校表外信息披露的先进经验,进一步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
一、高校表外信息披露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表外信息披露在遵循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有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同时,还应遵循下列原则:(一)需求者导向原则。以满足政府、学生和家长、银行及债权人、捐赠人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为披露目标,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二)信息公开的原则。在美国高校,任何人都可以从高校公开网站上获取财务报告。实行信息公开披露,有利于加强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财务监督,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率;(三)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并重原则。高校应同样重视反映教学、科研、服务功能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四)规范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借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经验,尽快制定规范高校财务报告(包括表外信息)的披露规则。如:明确信息披露期限;指定披露地点(建议高校在本校网站上公开披露,对于没有网站的高校可指定公共网站或报纸);对表外财务信息应统一规范内容和格式;对非财务信息可提内容要求但不规定统一格式,引导、鼓励高校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五)审计监管原则。高校应参照国外高校惯例,建立年度财务报告外部审计鉴证制度,并将独立审计报告与年度财务报告同时对外公布,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二、高校表外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
高校表外信息按披露方式可分为:附注、附表、补充报表、其他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通过表外信息的披露,拓展会计信息的内容,帮助报表使用者透彻理解报表信息,全面了解高校整体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一)附注
附注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概况、重大财务事项、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会计方针政策及其变更等。1.学校概况。学校概况实质上是学校管理层分析,应注重对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的披露。背景信息包括高校的办学目标、高校在同行中所处地位、办学结构调整等方面。前瞻性信息是对高校未来办学环境、发展前景、办学业绩、远景规划、面临的机会与风险所进行的事前评估。这些信息的披露有助于高校的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作出科学的决策。2.重大财务事项。根据四川省教育厅有关高校重大财务事项备案制度(川教函[2006]411号)的精神,高校应对下列需上报备案的重大财务事项进行披露:总额在1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投资;重大资产处置;重大基建项目;对内、对外举债,新增银行贷款;新机制办学(举办独立学院、联合办学等)涉及的财务事项;调整收入分配制度;非常规财务事项;其他对学校建设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决策。重大财务事项的批露有助于使用者评估高校未来的持续发展潜力,加强社会公众对高校的监督。
(二)附表
高校应在现有报表基础上增设的附表有:1.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结果及原因。增加现金流量表可以更加全面地揭示高校获得资金的能力、偿债的能力以及资金的流入、流出结构是否合理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高校的财务状况。2.教育成本报表。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按支出的用途把各项支出归集为学生培养成本与费用,从而正确考核培养一名学生实际所耗费的成本。由于学生培养周期与会计年度不同,高校可先按会计年度编制成本报表对外公布,另再按学年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比较分析。3.事业、基建会计的合并报表。近期可考虑先编制事业、基建会计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将基建资金平衡表的内容合并到事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表中;待事业、基建会计统一核算后,另行增设以下附表:基本建设投资情况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和借款情况表,反映基本建设总体投资情况、待摊投资情况及借款情况。4.收入支出表附表。在原有收入支出表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支配比原则,将收入支出在受益期内进行合理分摊,从而使各年的收支具有可比性,帮助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高校财务状况。
(三)补充报表
高校应在现有报表基础上增设的补充报表包括:1.学生收费情况表。学生收费情况表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进行编制,全面反映学生应收学费总额和欠费金额,真实反映高校债权资产状况。2.负债情况表。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编制,全面反映各种显性债务、隐性债务及或有债务信息,严格控制负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3.无形资产情况表。高校应重视对科研成果、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积极推进无形资产转化为生产力。4.捐赠资源及资金情况表。通过对捐赠资源、资金的具体来源、使用或结存情况进行详细披露,有助于满足捐赠者的信息需求。
(四)其他财务信息
其他财务信息应按规范披露原则进行披露,主要包括:1.收费项目及标准信息。高校公开收费项目及标准信息,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的监督。2.非经常性损益信息。高校应仿照上市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包括资产置换损益、专项经费收支等)进行披露,真实反映高校正常水平下的收支情况和资金状况。3.审计鉴证信息。高校应披露政府日常审计鉴证信息和年报的独立审计报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五)非财务信息
业务信息表 篇11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 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它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突破了传统的证券发行以企业为基础的融资形式。在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加快资产流动、周转以及创造有效的资金利用空间是助推资产出 表的核心环 节。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重点强调了发起人作为重要组织人员在结构化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延伸发起人在特殊目的载体(SPV)应覆盖的合并范围, 增加了以控制理论为主导确定合并报表的范围, 其中第二十四条明确指出: 投资性主体的母公司本身不是投资性主体,则应当将其控制的全部主体,包括那些通过投资性主体所间接控制的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当母公司由非投资性主体转变为投资性主体时,除仅将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外, 企业自转变日起对其他子公司不再予以合并。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探析信贷资产证券化中资产出表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有效的解决对策, 以为促进该项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资产出表问题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资产出表问题分析
在某项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证券化结构环节, 作为发起人一般情况下必须把具有的基础性资产通过合理有效的销售渠道提供给精心设计的介质SPV, 然后利用这个介质载体进行证券发行活动,也就是资产支持证券。所以,在该业务环节中,关于资产的出表,必须正确认识两大问题:一是构建SPV之后,发起人向该载体所转移的全部的基础性资产能否于单独的财务报表中得以最终承认; 二是发起人对报表进行编制以及合并过程中,是否对SPV进行有效的评价与控制,是否将其划分至合并报表涵盖的范围。从发起人的角度看,假如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承认并确认所转移的全部基础性资产, 那么第一步的出表也就完成了; 假如发起人未给予SPV相关的控制措施,并且将其划分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特定范围之外, 那么则是完成了第二步的出表。两种出表的最终实现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但不属于必然性联系,这主要是由于对两种出表方式的判断基础存在的差异决定的。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资产出表问题判断
按照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判断发起人转移的基础性资产是否已经得到终止性的确认, 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发起人针对所转移出去的资产在持有的所有权层面其报酬与风险的转移程度; 二是发起人本身是否自动放弃了关于基础性资产的有效控制。假如发起人既不具有对已转移资产风险与报酬的所有权, 也不具有对存留基础性资产的风险与报酬的所有权, 却依然对该项资产进行有效控制, 则需根据继续所转移的资产数量明确相关的负债项目与资产,这时候,发起人在SPV上的资产被分为两种: 一种是资产的报酬及风险已经被转移, 一种是资产的报酬及风险未被转移。两种不同形式也体现在发起人是否依然被保留在单独的财务报表中。
按照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假如投资方获得被投资方的相关权利, 经过积极参与被投资方的系列经济活动而获取可变报酬, 且能够通过利用权利因素对被投资方进行影响,从而对可变的报酬数额进行直接的作用,这种情况可视为投资方对被投资方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所以这时候母公司旗下被控制的所有的子公司(涵盖SPV)均应划进合并财务报表所覆盖的范围。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设计与资产出表方式
(一)实现在发起人单独财务报表上的部分出表
当发起人向载体SPV转移资产的过程中,持有某种占比的劣后受益权, 就会使资产所有权层面的报酬与风险无法实现全体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性资产中已经实现所有权上的报酬与风险转移了的部分资产, 则会在发起人的单独财务报表中得到最后的终止确认, 并形成相应的出表方式, 该类型交易结构的基本设计控制重点在于明确占比的劣后受益权,进而明确发起人最终的出表方式。该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保证较高的收益比例, 能够对资本的消耗程度进行有效控制, 对发起人采取全面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二)实现发起人单独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双出表”
当发起人向载体SPV转移资产的过程中,满足实现终止确认相关要求,并且不可对该载体进行控制时,这样就可实现资产出表的“双出表”。该类型交易结构的基本设计控制重点在于发起人需实现基础性资产所有权层面上的报酬 与风险近似全部转移,并且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实现转移: 发起人在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前提下出售全部的基础性资产;发起人在出售全部的基础性资产过程中,同时以公允价值对所兜售的这部分资产进行购置, 或者是发起人在出售全部的基础性资产过程中, 具有根据公允价值长期购置基础性资产的较大的选择权, 并且所购置的基础性资产不属于强制性的。通过这些方式最终实现将基础性资产的所有权涵盖的全部风险与效益均顺利转移至SPV, 使得发起人能够在单独财务报表上顺利转销这部分的基础性资产,最终完成“双出表”,然而该方式的一大劣势在于减少了得到可变回报的机遇。
(三)发起人单独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上均不能出表
当发起人向载体SPV转移资产的过程中,持有资产所有权层面的近似全部报酬与风险, 那么发起人均无法实现在单独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的出表。例如处于出售回购的交易环节,通过将回购价格设置为固定价格,或者清仓回购的所有条款等, 这些形式对于发起人想要实现最终的证券化影响不大。
四、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启示与建议
(一)选择最为合理的资产出表方式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 对交易结构进行科学合理有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多样性服务,信贷资产证券化形式不同,相应的收益要求、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形式与标准也不同。作为发起人必须正确认识资产证券化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目的所在, 并有效对交易的结构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筛选出最理想的资产出表方式。假如其目的是为了融资,那么可选择“双出表”的形式,在保持现有负债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存量资产的增值;假如设置SPV的最终目的是平衡收益和风险,那么可选择发起人单独的财务报表出表且合并财务报表不出表的形式。
作为负责监督和管理信贷资产证券化专门机构来说, 不仅需要按照不同发起人的资产证券化多样性的目的,开展针对性的监督和控制活动, 而且需要按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形式不断充实自身的监督与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以不断推进该项业务的持续稳步发展。
(二)加大对未并表 SPV 信 息披露的研究
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明确要求,未并表SPV的发起人需要严格遵守信息披露相关原则, 在呈交的合并报表中对SPV系列信息给予有效披露。然而,对资产证券化发行主体来说,不管通过怎样的渠道、利用什么方式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 其所披露的信息内容以及披露程度都是一项策略,因其会直接对公司的形象以及市值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资产支持证券属于次品市场,也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一般情况下,银行有充足的动机与强大的能力把低质量的贷款性资产实现证券化, 以达到回笼市场资金的目的, 然后把这类型的贷款性资产划出资产负债表范围。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银行,其内部通常会有大量的低质量的资产,因而,加大信息的公开和披露力度至关重要。基于此,我国必须加大关于未并表SPV相关信息的披露策略探索,通过采取合理科学的信息披露方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有效规避政策监管风险
会计准则的日渐完善与成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 多样化的金融创新不但给会计核算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也为实务操作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不断强调会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的今天,作为发起人必须重视本身经营业务的基本形式,关注业务特征,关注政策监督与管理方向,准确解读和把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积极规避政策风险,以期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 认识资产出表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实现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资产证券化发行主体来说,应正确认识资产证券化“双刃剑”作用,加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洞悉SPV带来的机遇与优势,选择最为理想的资产出表方式,重视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自身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摘要:资产出表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业务环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探究其资产出表不同类型存在的问题,分析基本的交易结构以及出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业务信息表】推荐阅读:
物流业务信息09-07
电信息采集业务06-26
气象信息业务平台设计09-04
信息服务业务申请材料10-02
信息披露业务办理10-28
全业务信息服务平台05-18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10-25
信息技术部业务流程11-07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业务自传07-25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