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点表(精选10篇)
信息点表 篇1
一、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现状及分析
(一)信息披露统计
纵观我国上市银行年度财务报告基本上都是洋洋洒洒好几百页。除了四张财务报表外,其他都是表外信息。表1是我对我国上市银行2012年年报各部分内容披露篇幅的统计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16家上市银行财务报告页数为194-385页不等。基本上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披露方式,披露内容也是各具“特色”,即使披露内容相同但披露顺序也很不统一。
(二)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表外信息内容丰富,包含的信息范畴很广。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1. 披露超载但关键信息不足。
目前表外信息披露出现“披露超载”和“披露不足”并存的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表外信息内容庞杂,而且表内、表外信息主次关系不清。关键信息缺乏或者被大量无关紧要的信息淹没。
2. 披露超载但可靠性差。
由于表外信息不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随意操控可能性大,导致表外信息可靠性越来越差,资本市场信息数量超载而质量无法保障。再加上目前违规成本小于违规收益,在利益的驱动下虚假披露信息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3. 披露超载但相关性不强。
表外信息是基于自愿性披露,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企业为了传递良好的企业形象,表外信息披露往往报喜不报忧。从表1可以看出有10家上市银行把董事长致辞,行长致辞,监事长致辞放在财务报告,还有8家上市银行把公司获得的荣誉与奖项放在财务报告。例如工商银行2012年财务报告就有12页介绍他获得奖项。而这些信息与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相关性不是很大。
4. 披露超载而及时性不强。
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才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但是一些上市银行为了公司的形象,对公司有负面影响的重大事项延期披露,让有用的信息失去时效性,使得信息披露失去应有的效用。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除平安银行外都是三月底之后披露,还有5家银行在4月底进行公告,信息披露及时性不高。
5. 信息披露可比性差。
巴塞尔委员会在《增强银行透明度》中指出:“信息在各银行之间、各国之间具有可比性,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比较不同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还没有对如何披露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从表1可看出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在披露形式、披露内容披露秩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削弱了信息的可比性,影响了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不利于使用者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6. 信息披露相对不足。
现今的表外披露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对某些使用者(如经济分析师)而言严重不足,而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而言,高度专业化的会计信息数量就相对超载了。对于广大投资者,日趋膨胀的会计信息不仅无法消化处理,反而加大了理解信息的难度。
二、信息披露超载的原因
目前我国上市银行表外信息披露超载严重,经过内外部原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相关规定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上市银行表外信息披露体系尚不完善,制定相关法律条款的部门分工不明确,导致披露标准不统一。上市银行年报披露既要遵循财政部制定的准则,又要服从证监会的规定,形成了双头领导的现状。多重领导将直接导致我国上市银行年报信息冗长,甚至重复。此外,目前财务报告披露要求的制定通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导致各准则制定机构的每一项新要求都是一份独立的文件,使得总的披露要求在不断地增加。
(二)自主披露范畴不清
鼓励自愿性披露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的海量披露模式导致信息严重超载,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的解读难度和信息分析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导致上市银行披露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全面,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让使用者对公司有更全面的了解。但是否应该就此放任自主披露,任由银行把管理层分析与讨论、管理者素质、公司未来价值趋势等内容通通放进去呢?
(三)重要性与相关性权衡有误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会计信息披露事项的要求日渐具体化,强调以相关性和充分性作为信息披露的标准。从表1可看出,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把董事长致辞,行长致辞放入年度财务报告,有7家银行把管理层的讨论与分析也编入年度财务报告。这些内容看似不属于财务会计的内容,但它又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相关信息。然而充分是一个没有限制性的概念,一味的朝着充分披露的方向改进,就很可能导致报表编者没有以重要性为原则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造成披露过载。
三、国际方面的经验
会计信息披露超载的现象在美、英等国已有先例,尽管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指定机构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但各种解决方案尚未能完全实现方案设计者所期望的结果。但其中引起较大关注的,属美国SEC组建的简化披露工作组,以及英国的双重财务报告体系。
(一)美国SEC的简化披露模式
对于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改进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认为详尽的信息披露虽然增加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但也增加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负担。他们非常注重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格式,在制定各项规则时把成本效益性和可理解性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SEC也很关注改进信息披露系统的效果和效率,希望通过简化财务报表来突出报表重点项目,更加有效地向报表使用者转递会计信息,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在剔除重复的和不再有用的规则、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的文件、降低证券发行成本和鼓励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这三个方面提出了140条建议。
(二)英国的双重报表体系,信息浓缩模式
除美国SEC的简化披露模式外,英国已经有了一套双重的财务报告体系,它于1989年修正了《公司法》,允许公司向股东编报财务报表摘要(SFS),以代替完整的年报。英国的《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财务报表摘要的内容要求,主要包括:简要的董事会会议报告、董事名单、可比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摘要,其中报表只包括几项主要科目。另外,财务报表摘要还必包括一份独立的审计报告,通常3~4句,用以声明财务报表摘要是否与整个财务报告和董事会报告一致,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要求。财务报表摘要必须注明它只是一份简明报告而不是完整的报告,股东可以免费得到完整的年报。
四、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表外披露制度
由于目前统一的表外披露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多头领导下造成的重复披露的情况依然比较多。在建立统一的表外披露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表外披露范畴,对企业应该对哪些重要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做出较规范的统一规定,并要求企业以简洁精练的语言进行披露,或者借鉴英国的做法在我国的年度财务报告披露的准则中允许上市公司试用某种报告摘要的形式进行披露。
其次,就是对那些不影响财务报表项目但对决策有用的非财务信息,如企业愿景、社会责任、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不属于财务报告的内容不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而根据需要单独列报披露。简而言之,企业应该区分财务报告和公司报告,财务报告并非是公司向外披露的所有事项。一个公司应当对外报告(广义的披露)的事项,不等于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信息,更不等于财务报表中确认的会计信息(葛家澍,2003)。即:
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
公司报告=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其他非财务报告
(二)提倡多层次信息披露体系
狭义的信息披露是指对市场的信息公开,而广义的信息披露是指所有内幕信息在外部任何层次的公开。广义的上市银行信息披露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第一层次是银行内部披露,即银行的各级机构之间的信息披露。第二层次是向各监管机构(银监会、中央银行、证监会等)的信息披露。第三个层次则是各上市银行面向市场的直接披露,通过该层次的信息披露达到市场约束的目的。多层次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区分对不同信息使用者披露最相关的信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信息披露相对过剩的状况。
(三)强化社会中介的外部审计
由于目前表外披露的内容(除附注外)不需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使得信息质量缺乏保障,可靠性不强。很多公司不是按照决策有用观进行表外信息披露,而是简单地依照相关法规规定机械地进行披露。对此就需要相关中介机构提供相应的辅导,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简洁的表外披露方式。另外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公司报表审计的同时也应该对表外披露的真实可靠性进行审计,防止企业利用或有事项的评估,关联方关系及交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手段来控制利润,欺骗信息使用者的行为。
(四)加强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合作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因此,充分发挥法律监管,政府监管,行业监管和社会媒体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对于提高监管效率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其次,证券交易所应当设立专门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部门,负责上市公司日常的活动和会计信息披露的详细监管,同时,对其监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一线监管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已经构建了诚信档案机制实施信息披露考评,应当继续健全这一机制。再次,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的舆论监管作用,积极倡导和鼓励广大投资者、新闻媒体乃至社会大众参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而且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点表 篇2
摘要: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蓬勃发展,但国内尚缺乏对表外业务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专门规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运用会计准则对表外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信息披露
一、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界定
2011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1]31号)(以下简称《指引》)对表外业务及包含的类型进行界定,明确规定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三种类型的业务。可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界定并无争议或不明确之处。
二、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现状
(一)表外业务界定不清,会计核算对象缺乏规范性
尽管《指引》)对表外业务进行明确规定,但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出于不同利益的考虑,普遍存在将表内业务及备查类事项纳入表外业务核算的问题,导致一系列不规范和蕴藏风险的现象的出现。具体可歸纳为:
一是超范围核算现象突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核算对象普遍包括金融服务类业务,如客户委托理财、待出售代销黄金和证券承销等。这类业务属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广义表外业务,其发生会影响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并不符合表外业务特征,应纳入表内核算;
二是核算内容更新不及时。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属于传统表外业务范畴,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发〔2000〕344号)中,明确其为三类表外业务之一。但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发布,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的会计核算发生显著变化,开始作为金融资产纳入表内核算。但截止至2012年9月,部分国有商业行仍未按照新会计准则和银监会的规定,及时将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纳入表内核算;
(二)缺乏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信息可比性、可理解性弱
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其突出表现为:
一是记账方法不统一。资料显示,建设银行采取单式记账法;农业银行对表外业务全部采取复式记账式;交通银行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保函业务、信用证业务采用复式记账法,而对承诺业务采用单式记账法。各行记账方式不统一,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是会计科目设置混乱。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农业银行设置“银行承兑汇票应收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交通银行设置“应收开出保证款项(应收承兑汇票)”和“开出保证款项(应付承兑汇票)”科目进行核算;中国银行设置“银行承兑汇票—0781”和“银行承兑汇票—0881”科目进行核算。各行会计科目名称混乱,不利于使用者理解。
(三)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充分性明显不足
一是缺乏专门的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我国目前尚未针对表外业务制订会计信息披露规范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主要遵循《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等相关规范进行信息披露。这些规范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简单,并且多为定性原则,缺乏强制性规定。各行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规定进行披露,披露的业务种类、内容、深度等均有不同,造成信息披露规范性不足、可比性弱。
二是尚未建立专门的表外业务报表制度。我国银行目前没有专门的中间业务报表制度,表外业务自身不须编制专门报表,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对表外业务从总体上做出评价和风险分析;并且表外业务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或者不反映或者合并反映,使得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编制具有相当大的活动余地,加剧了报表隐含的风险。
三、改进表外业务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表外业务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是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真实反映表外业务,维护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由途径。对此,我们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明确表外业务核算范围,规范业务分类
各行应严格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1]31号)的规定,正确界定表外业务范围,统一表外业务的核算口径,将不属于表外业务核算范围的金融服务类业务以及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及时调出表外核算体系;对未决诉讼仲裁等非银行业务以及重要凭证、有价证券等备查类项目,可单独建立备忘项目核算体系,进行备查登记或采用单式记账方式进行核算;对担保类业务和承诺类业务存在混淆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类调整,将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保理等业务归入担保类业务进行核算,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二)建立规范、健全的表外业务核算体系
一是要合理定义会计要素。表外业务属于或有事项,而传统的会计要素设置主要依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分类,因此可考虑结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特点,在建立表外业务核算体系时,将会计要素分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或有权益,或有收入,或有支出,或有利润六大类,与资产负债表原有的六大要素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二是要统一设置会计核算科目。根据对表外业务会计要素的定义,统一设置表外业务一级科目,并明确各科目名称及使用规则。各行也要依据业务具体情况需要,自行设置二级及三级明细科目。三是规范记账方法及账务处理过程。表外业务应采用复式记账法。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等的增减变化;账务处理过程应统一规范。
(三)完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
可建立包括表外业务信息和风险信息的披露标准和程序。业务信息的披露内容应包括商业银行编制的“表外业务状况报告表”、“表外损益明细表”,通过报表的形式对分类的或有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单独披露,预计其产生的财务影响;风险信息是根据商业银行的不同风险技术管理水平,采用一定的风险计量模式和具体的方法,计量和分析表外业务的风险程度,提供相关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蔡国政.浅析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2,08:83.
[2]郭占海.浅议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与会计核算[J].现代商业,2013,07:39.
信息点表 篇3
一、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及其有关人员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 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和操作上的问题。
(一) 对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观点认为, 表外信息无关表外负债融资的大局, 表外融资信息只是表内信息的附带而已, 只要正确披露了表内信息, 表外信息是否披露或披露多少并不重要;有的甚至认为, 表外信息披露过多有损公司的商业利益, 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因而应尽量少披露。这些就都属于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对其重视不够。这样, 忽视了表外信息披露的工作, 归根结底就影响到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的工作, 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二) 表外信息披露不详细
有些管理者或公司拥有者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甚至不愿意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少, 不详细, 或者是无用的信息, 结果使投资者信息不完整, 无助于公司的融资发展。
(三) 表外信息披露的业务不熟悉
由于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认识不足, 又直接产生了对有关业务的轻视。一些公司的有关工作人员, 不懂得表外负债信息的操作技术方法, 使得表外信息披露无法正常运作, 影响了外界对公司信息的了解和掌握, 公司对市场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没有渠道正确反映, 因而使公司经营发展受到影响。
(四) 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 也叫非对称信息, 这是信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我们认为, 信息不对称可作如是界定:“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 (不对等) , 即一方掌握的信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 而另一方则掌握较少, 信息质量较低。对于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来说, 如果表外信息不公开, 或披露不完整, 不准确, 就会造成公司的客户、市场关系对象和社会公众等, 对公司信息不了解, 或了解不够, 产生信息不对称, 无法作出与公司合作或支持公司发展的有关决策, 就会影响公司的运作和发展。
公司表外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损于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工作, 不利于公司的负债发展。而在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投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 表外负债融资至关重要, 因此, 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 就直接关联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如何抓好公司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
从公司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抓好公司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 下述一些基本的策略是极为必要的。
(一) 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
现实的状况是, 我国很多公司根本不提供表外信息, 即使提供也非常粗略。这与认识不足, 忽视表外信息的重要性, 存在直接关系。首先, 无论是公司管理者, 还是有关财务人员, 都要重视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工作。不但重视表内信息公开, 而且要把表外信息披露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重要事项, 认真抓紧抓好。一要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 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 把这一工作当做公司负债发展的要务, 认真抓紧抓好。二要经常组织员工, 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掌握市场发展趋势, 懂得表外信息披露的功能和作用, 进而提高认识, 凝成共识, 齐心合力, 自觉做好表外信息披露工作。
(二) 建立并实施全面、规范的表外信息披露制度
表外信息披露, 应当作为公司会计工作的日常内容。我们知道, 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在于, 必须有效地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要求的正确信息。这是财务会计系统正常和成功运作的关键环节。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 资本法律责任的强化, 使得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 往往对报告现实和回避法律责任作出权衡, 在不同目标驱使之下, 使得表外信息披露往往水分多, 可信度低, 严重影响了外界的采信。为此, 必须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实施表外信息披露制度。在内容上, 要涵盖表外负债融资信息的全部内容。包括表外融资和不确定性负债两大类。我们认为, 表外融资具体可包括:租赁、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资产证券化、未合并实体、项目融资、研究与开发安排、产品融资协议、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等等。不确定性负债则包括:或有负债产生的表外负债、金融工具产生的表外负债、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环境负债、人力资源负债、币值变动负债、无形资产负债——负商誉、可赎回的优先股, 等等。这些具体的表外信息, 都要全面地予以披露, 不隐瞒、不虚报。必要时, 可以对现有的财务报表的若干要素重新定义、分解, 以使这些表外项目能得以列入和准确地披露。
同时, 要通过制度规范、财务审计等要求, 不断提高表外信息的质量。在披露表外信息时要做到计算准确、用词恰当、重点突出, 对一些较复杂的经济事项等信息的披露, 更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准确的语言, 以便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在披露盈利预测等信息时, 努力使假定条件充分, 编制和推理过程也要注意严谨, 运用的方法、措辞都要恰当, 要做到实事求是, 客观公允, 不任意夸大盈利能力。
披露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 可以根据表外负债的特点, 采用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或专门的信息发布, 我们具体多采用表格和文字补充说明等方式进行, 效果比较好。总之, 是要通过合法渠道, 发布表外信息, 满足客户的信息需要, 让公司客户和其他需要相关信息的机构和人员, 能通过一定的程序, 获得这些表外信息。以便客户和有关人员, 做出与公司合作或有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 有效发挥表外信息披露的功能作用。
(三) 加强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工作, 提高信息质量
对于公司强制披露表外信息, 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 多是以准则或其他形式做出硬性规定。同样, 我国已经制定了《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征求意见稿) 》。要求企业或公司在财务报表的注释中披露所采用的全部重大会计政策, 特殊行业还应当说明其特有业务的会计政策。同时, 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的表外信息的披露, 还要遵守一些特殊规定。但总体上, 我国许多公司的表外信息披露一直是公司会计工作的弱项, 人们大多不大自愿披露表外信息。因此, 必须切实抓好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 着重抓好几个具体事项:一是保证表外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确保公司信息资料的及其来源真实可靠;二是保证信息产生的程序科学合理, 表外信息表达要恰切、充分、完整。从这几个方面下力气, 才有可能使表外信息披露逐步规范化, 以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以往的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披露的质量低下。既然要把表外信息披露作为表外负债融资工作的重要内容, 就必须使其质量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表外信息和许多表内信息一样, 都有一致的质量要求, 包括相关性、重要性、可验证性、效益大于成本等, 这些质量要求, 既是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约束和规范, 也是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必须切实做好。
(四) 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要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就财务会计这一板块来说, 也要通过学习培训、教育灌输, 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特别要提高员工对表外信息披露的意义作用的认识, 使之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同时, 结合公司发展和做报表的业务实际, 引导财务会计人员, 做好表外信息披露的具体工作, 学会制作表格, 学会添加文字说明, 能正确、准确、完整地披露各种表外信息。同时, 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人本关注, 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促其自觉发展自己, 提高业务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 通过做好表外信息披露等工作, 努力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提高公司绩效。还要建立健全对称的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的激励约束机制, 多肯定、多支持、奖罚分明, 鼓励公司及其员工积极披露表外相关的负债信息, 对信息披露和表外负债经营业绩显著的, 给予表扬奖励, 对于违反企业管理要求, 造成信息不对称, 影响公司信誉和绩效的, 要给予批评和处罚。多渠道、全方位的有效管理, 就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促成表外负债的信息披露得到更好的执行, 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认真做好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工作, 意义重大, 上述一些基本的策略, 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意义, 值得在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业务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
摘要: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 对公司的负债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现实存在着有关表外信息披露的不少问题, 影响了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和有关业务运作, 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问题解决的策略很多, 最基本的是要做好以下几点: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 建立并实施全面、规范的表外信息披露制度, 同时要加强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工作, 提高信息质量, 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多方面、多角度、多管齐下, 有望促成公司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 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表外信息披露,问题,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何红, 徐晔.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财务与会计, 2000.1
[2]李露.财务会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过载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2
[3]高萍.浅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表外风险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调查信息表 篇4
1、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年:()
A1921B1949C1919D 1945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合作一共有几次:()
A1次B 2次C 3次D 无
3、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发动了什么事变:()
A 卢沟桥事变B一二•九运动C西安事变D 三一八事变
4、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后:()
A 火烧圆明园B虎门销烟C三元里抗英D鸦片战争
5、我国确知的最早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金牛山人
6、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A《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 《天津条约》
7、新中国成立是在:()
A1842B 1945C 1949D 1979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9、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王朝是:()
A 秦朝B 汉朝C 隋D 唐
10、康熙是哪朝皇帝:()
A 唐朝B 清朝C 隋朝D明朝
11、中国近代史上火烧圆明园是哪国所为:()
A 美英B 俄法C 俄美D英法
12、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对峙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13、明朝时是谁下西洋:()
A 郑成功B 郑和C 戚继光D 俞大猷
14、是谁进行了虎门销烟事件:()
A 洪秀全 B林则徐 C奕 D 张之洞
15、香港于哪年回归:()
A 1945B1999C1997D198916、“扶清灭洋”是哪一事件中提出的口号:()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17、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B黄遵宪C 林则徐 D 冯如
18、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
A李大钊 B严复 C 陈独秀 D 鲁迅
19、是谁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蒋介石B汪精卫C 袁世凯D 阎锡山20、1927--1937中国共产党一共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反围剿”:()
李志华:玩表需要先了解表 篇5
李志华我从198?年开始。我们家几代人都做这个,我爷爷修表,到我父亲这代做生意,我基本算是父亲带出来的。
《收藏·拍卖》国内腕表收藏经过怎样的历程呢?
李志华我们刚做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好的表。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有蓝盾、伯爵、卡西亚等等,那时候劳力士在中国人印象中是最好的。之前买这些东西的人主要收古董表,当然当时的古董表都是很好的,现在仍然不锚,古董表要求的东西很多,例如品相、机芯等等,比方说些日表机芯打开看非常漂亮,现在都是螺旋扣,或者是带螺钉的,因为要防锈。过去有些老表是翘盖的,防水性差,那时候戴这种表的人都是很有身份的,它也不可能戴这个表去干体力活。那时候想法很简单,感觉这些表好玩就跟货主买。
《收藏·拍卖》那时候他们还讲究什么?
李志华古董表首先品相是最重要的,玩老的东西品相非常重要,就是说有没有划过,包浆好不好,外壳和内在的机芯都很讲究。包括现在一些我们做的二手表,首先收购回来的东西品相很重要的,你得按这个品相定价,你给人家不合理的价位不行。很粗糙的、划伤很多的表,价钱肯定跟未使用或者九五新那种价钱是不一样。
《收藏·拍卖》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收藏者的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吧?
李志华有钱人玩好的,一般工薪阶层玩表的当时在天津也有很多。那时候五十来岁左右喜欢玩表的人很多,玩车、玩表、玩相机的都很多,比如有的人就喜欢玩欧米茄,精刚的、全金的,各种类型的都玩,那时候还是喜欢比较多,经常出去四处找货。玩古董表的人也很多,上海、天津、广州、北京都有,但圈子不是很大。现在不同了,玩的人比较喜欢拥有比别人更好的手表,也有很多人将之作为投资,但对表的了解程度非常高,会去买些高端表,有的人是喜欢,这样的人也很多。
《收藏·拍卖》他们也会有一个专门方向吗?
李志华有的人上手可能就玩高端腕表,甚至还有更高端的,比如珠宝表。
《收藏·拍卖》现在收藏腕表的人大概是什么心理?之前是什么心理?投资的心比较重还是消费的心比较重?
李志华都有。有的互相送礼,有的自己把玩,有的送朋友,各种情况都有。感觉还是自己玩的多。我感觉中国人比较喜欢拥有比别人更好的东西,但这个行业真正喜欢而且买挺多表的人也很多,他们也不一定成系统的收藏,完全是自己很个性的玩。
《收藏·拍卖》首先还是得对腕表感兴趣。
李志华当然是得感兴趣,对腕表得了解,不能不了解就下手。有的人喜欢玩儿相机,有的人喜欢玩表,各有所好,你也不能强拉人喜欢你的手表,你给他讲的满嘴吐唾沫星子,他也未必明白,他就看不上,有些人对腕表根本没有感觉,最后把钱都扔进去买的都是垃圾。
《收藏·拍卖》好比说有人喜欢多功能、复杂性的表,有人喜欢镶嵌珠宝,或者珐琅彩绘手表,这也是很讲究的是吗?
李志华当然讲究了,不然怎么叫钟表艺术,有些腕表做得确实是一门艺术,如果懂表的话可以拿去看,非常值得欣赏。现在像拍卖会应该经常搞一些活动和研讨会,把一些玩表的人聚在一起,聊聊表,互相了解一下,形成这种氛围。
《收藏·拍卖》腕表的鉴赏会不会相对容易一些?
李志华腕表应该还好一点,只要你认识这个品牌,关注这个品牌经常出的一些新款表,了解以前做工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有什么变化。首先得了解机芯,玩表的人必须要懂机芯。
《收藏·拍卖》您自己会戴什么样的表?
李志华我经常换着玩,比较喜欢设计漂亮,休闲一些的,不喜欢戴需要穿正装的表。
《收藏·拍卖》您喜欢哪些品牌?
李志华我比较喜欢的就是百达翡丽、朗阁、宝玑、积家、劳力士,这些品牌都还不锚。像欧米茄机芯做的非常好,而且历史悠久,新开发的产品也很多。
《收藏·拍卖》您当时为什么喜欢像您刚才说的百达翡丽等等品牌腕表,理由是什么呢?
李志华就是东西好,没什么理由,机芯、打磨还有它的款式各方面都很好。首先是手工制作而且产量很低,限量版更厉害了。
《收藏·拍卖》腕表市场是一直在上涨还是最近几年上升比较明显?
李志华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涨的比较厉害。前些年的东西怎么收都合适,因为那时候很便宜,过去的普通的没有什么功能的百达翡丽也就是几万块钱,现在它的简单款价格没有低于十万的,都是十几万。所以人们有一种心态,买表都是买大品牌,这样比较保值。
《收藏·拍卖》您如何评价上年秋拍在国内出现的腕表拍卖?
李志华还在观望。我感觉国内腕表市场还是没真正成型,氛围还不太好。拍卖行和买家都有这种心态,不是说真正去喜欢,都想去捡漏,国内拍卖的腕表有很多都是从香港、台湾过来的,从国内的收藏家、玩家手里出来的拍品我感觉还不是很多。
《收藏·拍卖》像拍卖公司拍的腕表,或者能够在全国各地找到感兴趣的人,这不是也挺好的吗?
信息点表 篇6
简单而言,房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楼盘表具有以下特点:
(一)形象、直观
楼盘表改变了原来用数据清单和文字描述房屋的方式,通过图形、颜色、符号、标注等手段,将整同一楼(幢)中各房屋(户)信息图形化地展现出来,简洁、生动。
同时,图形化的展示方式延续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对建筑物的直观认识,使得房屋的表现更直接、更形象,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大大方便了阅读。
(二)主题丰富
在楼盘表中,房屋的任何属性都可能作为一个表现的主题。各属性叠加综合起来还可表现为更复杂的业务主题。信息系统中的楼盘表可根据业务需要可定制多种多样的业务主题,并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展示,方便操作人员的更直接地获取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三)可动态维护
楼盘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其数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楼盘表必须通过数据的动态更新、图形重绘、实现动态维护,才能向阅读者传递更为准确的信息。楼盘表动态维护的基础,是数据共享与实时更新。通过楼盘表数据与各类房屋业务数据共享、互交互换、实时更新,可实现楼盘表的实时动态维护管理。
二、动态楼盘表的相关技术
动态楼盘表管理技术,是房产信息系统中使用相对频繁的技术,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操作性等。动态楼盘表相关技术包括了楼盘表框架搭建、多主题楼盘表展示、楼盘表动态更新、楼盘表版本管理与历史回溯、楼盘表与房产分层分户图/房产业务/GIS/房产档案等信息联动等。
(一)楼盘表框架搭建
楼盘表框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某一楼栋中各房号的空间位置、空间大小与空间关系,是主题信息的基础和依托。楼盘表框架搭建好以后,可直接在其上展现楼盘表的主题信息。楼盘表框架是基于房产测绘成果这样的静态信息完成的,是楼盘表中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
楼盘表框架搭建应采用统一的规则。板楼的搭建可以按单元、层次自动绘制完成,而对于跨层、跨单元、地下车库、阁楼等特殊户型,需要通过专门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人工分割、合并、变形、插入等特殊模式操作完成。因测绘变更引起楼盘表框架变更时,需记录变更前后的楼盘表框架关系,使得系统能够动态反映房屋实体的历史变迁。
(二)楼盘表数据动态更新
业务办理后楼盘表相关数据更新的问题,有几种思路可以解决:
1.“不作为”模式
即各业务自己办理,不去理会数据同步的要求。业务办理完成后,根据业务的情况更新自己的业务数据。楼盘表读取各业务数据,完成数据处理后,进行图形重绘。
2.“都作为”模式
即设计楼盘表属性状态表,存储各业务审批结果状态,各业务办理结束后,及时更新相应的状态标识。楼盘表重绘时直接读取楼盘表属性状态表的数据,按要求进行展示。
(三)楼盘表的主题表现
1. 数据和表现分离
数据和表现的分离体现在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表现手段和数据分离。在表现手段上可以采用真图形或假图形手段。真图形手段主要是指采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形手段来展示楼盘表;假图形是指用户看上去是图形,实质上是采用了表格、带格子的列表等非图形手段展示。三维楼盘表功能,需要真实模拟显示房屋空间立体构造的三维楼盘表,设计时不过分强调房屋实体的虚拟仿真,但能够从形状上快速模拟房屋的物理现状,包括房屋长、宽、高,以利于进行深层数据分析。考虑到当前条件下楼盘表功能的扩展以及楼盘表绘制和更新的速度问题,推荐使用二维图形技术表现楼盘表。
第二个层次是表现的内容与数据的相对分离。楼盘表的属性数据是按照语义不交叉的原则,设定语义上达到最小原子级的数据,但是应用过程中不一定直接以这些语义最小的数据项作为楼盘表的属性,而是根据业务需要定制的楼盘表主题,将这些语义最小的原子级数据项进行运算之后,生成一个复合属性在楼盘表上进行展示。
2. 楼盘表专题表现
如果把楼盘表的框架作为画板的话,楼盘表的专题属性才是其真正精彩之处,可以采用色彩、符号、标注或混合多种手段进行表现。
有学者研究得出色彩是最高效的信息传输手段,正是有了五颜六色才使得图形丰富多彩,便于区分、更具立体感。单主题或复合后单主题的情况下,推荐首先使用色彩修饰楼盘表。
多主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叠加的方式显示。如房屋的生命周期采用颜色表示(如期房在楼盘表框架中对应位置中涂粉色,现房涂绿色,已灭失的房屋涂灰色);而抵押、查封状态采用符号(如抵押就在楼盘表对应的位置标记图标,查封就在楼盘表对应的格子内标记图标)。
(四)楼盘表数据历史回溯
房产业务办理系统一方面需要通过业务操作,完成数据加工、数据更新从而不断获得现有数据;另一方面必须保存历史数据以便进行业务历史查询和数据对比等操作。数据回溯有两种回溯机制:时间的回溯和空间的回溯。时间回溯指的是根据指定的时间点进行历史信息状态的定位;空间回溯是根据信息加工后的数据进行钻取,获得加工前的原始信息。在信息系统中,要根据需要对这两类回溯进行单独处理。
1. 时间回溯
根据时间点定位到相应的历史数据。主要应用在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审核的业务环节。实现时间回溯,最基础的要求是对数据库保留数据变化的全部历史轨迹。
2. 空间回溯
对不同口径下加工生成的数据,以及经过逐层加工的数据,要能够纵向回溯,找到对应的原始数据。如,对统计报表分析可经过数据回溯找到原始数据。
时间和空间的可回溯性,体现了一个信息系统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在这方面要考虑以下几个业务要素:(1)业务的时效性。在业务处理中,除了考虑基本的发生时间、机关、操作员等信息外,还要考虑记录有效期间起止等信息。根据存储空间或性能要求,可采用全部存储或者增量存储的策略,保留信息变更的历史记录。时间作为一个数据访问的参数,根据时间提取相应时刻的即时信息。(2)不同口径数据的一致性。对于需要根据不同口径进行数据加工的业务,保证取数的来源一致,按照统一口径进行提取加工后,得到的结果反映源数据真实的一面,无前后矛盾的结果产生。(3)数据加工前后的一致性。在数据加工前,对需要加工的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审核,不通过的不进行加工。记录加工过程信息,在源数据、中间数据以及最终结果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保证信息不丢失、不重复。
楼盘表的历史回溯,主要分成楼盘表框架信息回溯和楼盘表状态信息回溯。楼盘表框架信息的回溯,主要是房产测绘变更前后,房屋的空间位置、空间大小和空间关系的变化。表现为图形的变化,适宜用时间回溯的方式。楼盘表状态信息回溯,主要是房屋业务办理后,引起房屋的各种社会状态属性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有非常明确的关系,适宜时间回溯为主、空间回溯为辅的方式。
三、杭州房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动态楼盘表的建设
杭州市在2001年启动了杭州房产信息综合系统建设,该系统集房产交易产权登记、房产市场管理(主要包含预售管理、经纪企业经纪人资格管理)、住房保障、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拆迁安置及拆迁单位、拆除单位资格管理)、物业专项资金管理、物业管理(主要包含物业用房和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直管公房管理、白蚁防治管理、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房产档案管理等业务办理为一身,综合利用GIS、工作流等技术,形成了杭州房管业务办理的支撑平台。2004年通过验收以后,又逐渐建设了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系统等系统,实现了与房产信息综合系统的衔接。
楼盘表作为业务审批办理系统中的一个统一的核心应用,2004年已经开始正式投入使用。房屋采用形象的格子表示,其上固定标注户室号,表现主题为单一的房屋状态,采用色彩表示。楼盘表框架搭建过程由系统根据测绘成果自动完成,其上的房屋状态包含已确权、已查封、已抵押、已预售、已销售等各相关业务。
目前楼盘表功能存在的最大问题是:1.期房和现房相互独立,虽然建立了数据关联,但是对于房屋分割合并等关联比较复杂情况下,数据衔接比较困难,导致楼盘表框架回溯很难。2.房屋状态作为一个笼统的业务状态,包含已确权、已查封、已抵押、已预售、已销售等,没有根据业务细分,对于多种状态并存的情况无法表现,且房屋状态回溯困难。3.由于采用规则的格子而非真实图形技术,各格子的大小是统一的,房屋的合并、分割或异形楼盘的展示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依托新一代房产业务系统建设,提出“以楼盘表为核心”的目标,重新规划了楼盘表的建设,除原有系统的优点之外,重点完成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首先,设立房屋身份确认制度,房屋数据统一管理。在房屋第一次测绘备案时,授予房屋唯一的“身份证号码”。因各业务以测绘数据为基础办理,所以“身份证号码”的使用和延续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变更测绘时,业务人员根据一定的业务规范判断房屋客体是否需要编制新“身份证号码”。如果需要编制新“身份证号码”,则按一定规则给出新号码,并记录前后的关系。
其次,对楼盘表相关数据的数据元标准进行统一定义,对房屋状态进行原子级的区分和规定。按照语义不交叉的原则,设定最小的数据元集合,并根据业务需要设定组合规则,生成具体语义,在相应主题的楼盘表上表达。另外为规范数据的加工过程,完成了对楼盘表数据操作相关业务的梳理,定制了业务流程规范。
通过数据元标准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的制定,理清楼盘表各数据元的来源、数据的规格、数据的关系,使得数据的原始生产者、加工者、使用者清清楚楚,为数据的历史回溯打好基础。
楼盘表数据的更新依托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业务协同来实现。系统采用“都作为”的数据共享思路,每个业务办理时,更新房屋状态属性,在楼盘表重绘时读取新的状态进行处理、绘制即可。
再次,采用二维图形手段表示楼盘表。房屋展示时,其大小可以房屋的面积、所在层次等为参数,通过计算得出。对于板楼自动绘制完成。对异形楼盘表,开发楼盘表手工搭建模块,该模块包含分割、合并、变形、插入等功能,由测绘人员操作完成。
信息点表 篇7
1 系统拓扑结构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智能电能表中的ONU光纤通信模块通过无源分光器上联中心OLT设备, 通过OLT设备接入大连供电公司局域网, 组成EPON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系统, 整个网络采用光纤通信。智能电能表与ONU光纤通信模块之间使用UART接口通信, 外部使用EPON光纤接口上联至OLT设备, 采用标准的TCP/IP数据协议进行登录和用电信息采集。
2 系统实现及原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安装具有光通信模块的智能电能表 (光纤表) , 采用高性能点对多点、高稳定性、高带宽、可管理的EPON方式实现光纤到户的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采用EPON实现远程通信技术分析:点到多点通信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终端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决定, 符合EPON星型网络结构, 各终端之间无需信息交互。1.25G带宽资源丰富、光纤传输稳定可靠。网络扩展性好, 扩展不影响整网架构。
现有远程通信ONU模块分为集中器ONU模块:P100C;采集器及单相电能表ONU模块:P100A;专变采集终端III型:P100K等。大连试点在单相电能表中使用P100A远程通信模块实现EPON系统的搭建, 完成对单相电能表的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用电信息采集业务中把相关电能表数据使用标准645协议封装, ONU模块需要开发嵌入645相关电能表数据协议, 并使用376.1协议实现与上行网络主站服务器交互数据, 从而实现对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3 系统功能
3.1 远程抄表功能
系统可以按抄表例日抄表, 并可通过接口将抄回的数据传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计算发行;系统可以进行实时抄表, 根据抄回的数据判断现场电能表是否出现故障、用户用电是否有异常。
3.2 远程控制功能
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当用户购电余额为零时发出跳闸指令实施远程停电, 当用户重新购电后系统发出合闸指令远程送电, 从而达到防止欠费的目的。
3.3 防窃电功能
系统具有电能表参数远程回读功能, 如回读参数与控制中心保存的设置参数不符, 系统则报警, 可以发现非法修改电能表参数进行窃电的非法行为。当现场多功能电能表出现失压、失流、错误接线等故障时可自动上报到控制中心, 用电检查人员可以根据电能表上报的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窃电嫌疑, 并可及时到现场进行检查。系统的这种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窃电行为。
3.4 线损分析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采集的关口考核表、配电考核表以及其所带的子表数据进行线损计算分析。
3.5 负荷管理功能
系统可以采集考核表、用户表的电压、电流、功率、电量等数据, 应用于负荷分析管理。
根据电流数据, 绘制负荷曲线, 监测用电负荷变化情况;根据功率数据, 对超负荷用电的用户进行控制。通过控制中心向现场智能电能表发出跳闸指令, 由智能电能表输出跳闸信号进行跳闸操作。根据电压数据, 计算电压合格率。
4 预期经济效益
4.1 直接经济效益
采用远程抄表, 可节省大量抄表员的人力费用;可对现场电能表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测, 可以有效防止窃电行为, 减少电量的不明损失;可采集现场负荷数据, 可以适时调整负荷, 使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有效降低设备损耗。
4.2 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系统从现场采集大量数据, 使线损分析更加准确, 可通过采取调整运行方式等有效措施大面积降低线损;由于可获得现场负荷曲线, 适时调整负荷, 及时对电网进行改造, 这就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 从而增加了售电量;远程抄表可以避免人工抄表差错、及时发现电能表故障, 提高了用户满意率。
5 结束语
信息点表 篇8
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首要工作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测量表。尽管对于健康素养的评价目前已有许多工具, 较为广泛使用的包括 (Test of Health Literacy in Adults, TOFHLA) [8]、Rapid Esti mate of Adult Literacy in Medicine, REALM) [9]等, 但对于健康信息素养评测量表的研究则较少。国外, 一个较为科学的健康信息素养量表是芬兰Oulu大学NIEMEL魧等学者设计的健康信息素养评价量表:Everyday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10Items (EHIL-10) [10], 包含10个条目。对217位高中生健康信息素养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 EHIL-10的三个独立因子分别描述了: (1) 发现健康信息的动机, (2) 发现、理解和使用健康信息的自信, 和 (3) 评价健康信息。Kristina Eriksson-Backa和STEFAN EK[11]也设计了一个8条目的问卷, 对芬兰的281位年龄在65~79岁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自评健康状况和健康信息素养维度与个体的受教育级别、对健康信息的兴趣和健康信息查找行为之间存在联系, 那些低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较差和对健康信息不感兴趣的老年人, 在获取和使用健康信息方面能力较弱。而在国内, 针对健康信息素养评测工具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健康信息素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已有研究报道的10条目甚至8条目自评量表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受试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由于健康信息素养评价工具的缺失, 导致以往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健康信息素养内涵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能力研究 (例如:健康信息获取、信息质量评价等) , 严重制约了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 有必要开发一套能够全面反映健康信息素养的评测量表。本文的目的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 针对普通公众的健康信息素养测评量表, 为客观、科学地评估我国公众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咨询专家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 选择公共卫生、医学信息学、健康管理中心从事健康信息管理、科研工作的15位专家作为问卷咨询对象。专家入选标准:对本研究感兴趣并愿意参与, 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 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1.1.2 预调查对象
采用偶遇抽样, 在某高校选择60位在读本科生, 在某医院选择20位候诊患者作为本研究预调查的对象, 对量表进行预测试, 发放问卷80份, 现场回收, 回收率100%。
1.1.3 大样本测试对象
在湖南省长沙市选择3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 每个社区采取选择性配额抽样获得性别和年龄分组大致相等的80位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当受访者愿意参与调查并且确定归入某一子样本中之后, 被要求填写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67份, 回收率91.7%。样本中, 男性207例, 女性160例) (18~30岁127例, 31~45岁112例, 46~60岁78例, 60岁以上50例)
1.2 量表概念框架构建及操作化定义
根据MLA提出的健康信息素养理论, 具备健康信息素养的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健康信息需求, 能够通过合理的途径获取健康信息;具备评价健康信息质量并应用健康信息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能力, 其内涵是信息素养与健康素养两个概念的融合。因此, 量表概念框架的构建是在MLA的健康信息素养理论基础上, 融合信息素养理论,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 使用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形成, 包含四个维度: (1) 健康信息认知, 指个体能够意识到健康信息的重要性, 认识并能表达自己的健康信息需求以及主动查找健康信息的意愿; (2) 健康信息获取能力, 指个体能够选择合适的健康信息来源, 具备获取健康信息, 并能对获取的健康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3) 健康信息评价能力, 指个体具被评价健康信息的意识, 能够理解接触到的健康信息, 并有能力对健康信息进行评价; (4) 健康信息应用能力, 指个体能够应用健康信息改变自己的健康状态, 愿意并且能够与他人分享健康信息的能力。初步确定量表包含以上4个维度, 但最终的维度划分将通过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来确定。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软件完成数据录入和得分计算;应用SPSS 19.0对问卷结构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并计算问卷条目及各维度条目的一致性系数;应用AMOS 17.0对问卷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 结果
2.1 条目构建与筛选
由于健康信息素养的评测不仅涉及到态度、观念的测量, 还涉及到信息获取能力的评测, 所以量表编制采取了“选择题”和“李克特量表 (Likert-Scale) ”相结合的模式, 选择题包括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李克特量表则采取五个等级评分制, 条目设计上采取了正向条目和反向条目, 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所有条目得分均归一化至[0, 1]区间。问卷得分越高说明其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越高。
条目池构建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1) 在量表概念的框架的指导下, 采取头脑风暴法, 收集量表条目; (2)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借鉴信息素养量表的相关条目。经过整理、分析, 将相近条目进行删减和归并, 最终形成包含36个条目的初期量表。
基于预调查数据, 对健康信息素养量表条目进行筛选。量表条目的筛选采取以下三个标准: (1) 因子负荷法因子负荷低说明该条目对量表贡献较低。通过对量表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删除共性方差小于0.4的条目, 共3项; (2) 区分度法对总分进行划分:高分组 (由得分最高25%的个体组成) 和低分组 (由得分最低的25%的个体组成) , 采用t检验删除得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的条目, 共3项; (3) 相关系数法用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进行二变量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越高, 说明该条目的敏感性水平高, 删除相关系小于0.3的条目, 共1项。最终形成一个包含29个条目的健康信息素养评价量表, 进入大样本测试。
2.2 量表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367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确定最合适的因子结构, 然后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计算量表结构与设想的理论模型之间的拟合度, 并给出量表结构效度的定量描述。
2.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最大四次方值法旋转得到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碎石图结果表明, 特征值的最明显拐点出现在第6个因子处, 首先抽取6个因子, 但结果发现第6个因子的初始特征值为0.914, 方差贡献率仅3.152%, 6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65.006%。而碎石图上次明显拐点的第5个因子, 其初始特征值为2.214, 其方差贡献率7.726%, 5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61.855%。因此, 我们认为选择5个因子更为合适。分析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865, 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804.553 (df=406, P=0.000) , 因子共性方差均大于0.4。对照条目内容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因子1的12个条目与获取健康信息的能力有关, 因子2的5个条目与评价健康信息的能力有关, 因子3的4个条目与健康信息的道德有关, 因子4的4个条目与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有关, 因子5的4个条目与健康信息的认知有关。除了因子3以外, 因子结构基本吻合量表概念框架的定义。虽然因子3在前述设定的量表概念框架以外, 但鉴于已有文献[12]支持信息道德是属于信息素养的重要范畴, 因此, 我们接受该因子分析的结果。对5个因子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 除了因子1与因子5 (Pear son=.203, P=0.004) 、因子1与因子4 (Pearson=0.314, P=0.000) 之间表现出弱相关以外, 其余因子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显著性, 提示因子间的离散度良好。2.2.2验证性因子分析为了更好的评价量表维度结构,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的维度划分结果, 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初始值进行设置并比较模型拟合结果, 最终确定健康信息素养因子的结构方程模型, 见附图。
基于AMOS17.0, 应用极大似然法对该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9个条目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介于0.581~0.876之间, 测量误差值均为正数且达到0.05显著水平, 变异量标准误估计值均介于0.004~0.010之间, 提示模型无界定错误问题, 其内在质量较理想。同时, 估计参数中没有出现负误差变异量, 且标准误估计值均很小, 表明模型的基本适配度良好。模型具体拟合结果见表2, 适配度标准参照参考文献[13]。
从拟合结果看, 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完全满足简约适配度要求, 并基本吻合增值适配度要求, 而绝对适配度指数也非常接近适配度标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3 量表信度检验
为了验证量表可靠性, 我们对量表做了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检验。重测信度的检验选择了30位大学生作为重测信度的研究对象, 间隔2周进行重测, 并计算他们的重测相关系数;内部一致性检验则采用Cronbach’sα系数法。结果表明健康信息素养总分及5个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5以上, 重测信度在0.67~0.79之间, 量表及各维度均表现出较好的信度。结果见表3。
3 讨论与结论
健康信息素养的构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本文基于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 (MLA) 提出的健康信息素养概念框架, 完成了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的条目设计;而条目的筛选则严格遵循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形成包含29个条目的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了5个因子, 从健康信息的意识、获取、评价、应用和道德五方面解释了个体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虽然在构建健康信息素养概念框架初期并没有包含健康信息道德维度, 但信息道德作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广泛的认可[12], 而健康信息素养又是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的融合, 因此, 我们在研究中对其予以保留。
相比较EHIL-10量表的三个因子维度, 本文提出的量表在维度划分上更加契合MLA提出的健康信息素养概念[9]。此外, 由于健康信息素养的复杂性以及EHIL-10量表较少的条目, 实证结果表明E-HIL-10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只有0.558。而本文提出量表对健康信息素养的考察指标更广, 29个条目的α系数达到0.847, 重测信度达到0.704。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 在信度、效度方面均优于EHIL-10。
信息点表 篇9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 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 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能给银行带来收入而又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
由于表外业务长期游离在表外, 商业银行对它的信息披露又有很大的保留, 所以对广大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造成很大的障碍。下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 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制
在2007年《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颁布之前, 我国没有专门正式规定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 而是散乱分布在各种法律规范中。一类是所有商业银行都适用的, 比如《商业银行法》、《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另一类是规范上市商业银行的, 比如《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直到2011年我国才颁布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但是在规范表外业务信息披露方面依然缺乏更加权威的法律作保障。
(二) 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做法各异、计量简单、记录失范
各商业银行未能对表外业务的确认达成统一, 例如部分商业银行将委托贷款、衍生金融工具等纳入表内核算, 部分商业银行仅作表外披露。计量方面, 由于表外业务主要通过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得非利息收入, 因此大多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只进行“收”方面的处理, 仅列示其期初期末余额及本期发生额, 并未提及表外业务的风险。目前, 同类表外业务各商业银行采取的方式不同, 缺乏可比性, 例如表外科目记账法、表外科目复试记账法、表内科目复式记账法都是商业银行的常用方法。
(三) 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态度消极
在我国商业银行间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 即认为披露的信息过多会给银行自身的盈利带来负面影响。除了法律法规指定要披露的财务信息外, 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意披露过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这其中就包含了对表外业务的数据、构成、风险等问题的揭示, 管理层的思维局限、视野狭隘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缺乏配套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法律制度规范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 使得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立法上却存在很大的漏洞, 没有与之配套的、权威性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法律制度来规范, 而只有一些对商业银行普遍适用的法律。
(二) 外部监督管理的覆盖面不完整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放在机构审批和合规性检查上,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力监管。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监管者对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监管没有实质地覆盖到, 致使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放松了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
(三) 管理层目光狭隘及风险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 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狭隘的理解, 认为在附注披露表外业务增大了工作量,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且主动披露太多信息这种自报家底的做法会使商业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加之我国的制度规范模糊, 各商业银行就大量简化披露内容。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失范的对策
(一) 统一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标准
国家须从法律上制定统一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标准。例如准确界定担保类、承诺类、衍生金融工具等表外业务的范畴, 可以仅将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风险业务纳入表外业务进行确认, 而对应的非风险性业务如有价单证、空白凭证等均不计入表外科目核算;可以结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设置“或有”会计要素, 把表外业务纳入表内进行确认, 统一表外业务核算口径。
(二) 改善披露方式并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管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首先, 表外业务可以采取报表附注披露和补充报表披露的方式;其次, 将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再者学习新加坡, 区分监管和非监管信息。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管是指相关部门在事前、事中、事后对表外业务提供客观、独立的监督和保证。及时识别风险、提示商业银行和投资者的同时, 还能促进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 使其对表外业务合理披露、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 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当局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态度主要是鼓励, 远没有达到强制的地步, 对各大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风险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层应正确认识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更加主动、自觉地披露有关计量、风险和控制等信息。其实, 当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更完善和充分, 投资者对其的信赖度会加强, 这将促使商业银行收益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表外业务逐渐取代传统的存贷业务, 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日趋成为目前我国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表外业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及其信息披露缺乏操作层面的规范约束, 致使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尚不能满足内外部使用者对信息披露的需求, 其实用性和充分性受到质疑。同时, 又存在会计信息披露形式过简, 相关信息少, 缺乏潜在风险披露等问题。笔者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出发, 参考国内外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邵波, 王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披露失范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9) :26-27.
[2]朱美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基本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5 (1) :87-90.
[3]孙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4]李文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信息点表 篇10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数大量增加,原有的在ATCA(高级电信计算架构)硬件平台上实现WLAN(无线局域网)AC(接入控制器)的方式出现了很多不足,降低了AC数据转发效率,给AC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障碍。因此,如何在多核CPU(中央处理器)平台下实现快速转发,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国外已经成立了相应的公司,如法国的6wind公司,目前已成为走在世界最前沿的多核处理器支持厂商,该公司通过挖掘各种多核处理器的应用潜力来实现处理器的最高性能。多核快转软件平台本身结合Cavium多核平台,即用少量核跑控制面的控制信息,其他核运行SE(简单执行程序),在SE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协议栈, 从而实现对数据面数据信息的处理。AC运用该多核快转软件平台能够提高数据面数据的快速转发, 也能使AC在多业务、大容量环境下实现负载均衡。
由于AC运用该多核快转软件平台需要实现控制面和数据面的通信,因此需要将控制面Linux的邻居表项与数据面SE共享,进而实现基于该多核平台下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的同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核的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方案,该方案有效地利用Linux内核[1]源码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明显提高了AC控制面和数据面通信的工作效率。
1邻居表信息同步的总体架构及功能
运用多核快转软件平台实现AC邻居表信息同步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控制平面主要负责AP(接入点)及用户的管理, 动态路由计算、二层控制协议和维护与管理等;数据平面负责用户业务的数据转发。
为了保证AP和用户正常上线以及用户数据的快速转发,AC数据面中需要相关的邻居表信息,因此,AC控制面需要同步ARP/NDP(地址解析协议/邻居发现协议)邻居表信息到数据面。整个AC架构结合Cavium多核平台,1个核运行控制面,即Linux,N个核运行数据面。本文中,控制面和数据面的邻居表信息的同步主要是完成将在一个核上运行的控制平面上的邻居表信息同步到需要多个核运行的数据面,使数据面能够保存好完备的邻居表信息,从而保证控制面和数据面间的高效率通信。
注:Netlink Socket etc:Netlink 套接字是用以实现用户 进程与内核进程通信的一种特殊的进程间通信, 也是网络应用程序与内核通信的最常用的接口。
AC基于多核快转软件平台,控制面对ARP[2]和NDP[3]报文的处理均由内核态线程完成,用户态进行Netlink监听,接收内核态同步过来的邻居表消息,保存完备的邻居表,并对邻居表条目进行定时保活打通(针对某些进行保活)。内核邻居表的增删会通过Netlink机制发送通告给用户态ARPD/ND- PD(地址解析 协议线程/邻居发现 协议线程), ARPD/NDPD根据通告信息决定是否增加、更新和保活邻居表项。每一个邻居表都有一个状态,邻居表状态的迁移、邻居表项的增加、删除和获取都是通过内核态来维护和管理。用户态邻居表功能主要由命令行和ARPD/NDPD共同分担:命令行模块负责接收来自kernel(内核)的Netlink消息,并通知给ARPD/NDPD;ARPD/NDPD主要负责邻居表的增删、邻居表的保活和打通以及邻居表的同步。
AC控制面和数据面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邻居表信息的同步,有以下几点好处:(1)效率高。控制面和数据面可以直接读写内存,而不需要任何数据的拷贝。(2)使AC能够容纳大容量AP。在图1所示架构下,AC控制面的邻居表信息成功处理后需要存放在共享内存中,方便数据面对共享内存的邻居表信息进行读取。
2AC数据面和控制面邻居表信息同 步的设计原理
2.1通过 Netlink接口来操作邻居表
NetlinkSocket(套接字)[2]是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IPC(进程间通信),因此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采用了Netlink机制来实现。本文采用的是Rtnetlink(Rtnetlink基于Netlink,允许对内核的路由表进行读写)报文结构,从而能够支持发送邻居表的增加或删除通告。
当接收的Netlink消息类型 为RTM_NEW- NEIGH时,控制面内核态收到有效的ARP的请求和响应或者有效的NS(邻居请求)和NA(邻居通告),需要更新或者添加邻居表项到数据面;当接收的Netlink消息类型为RTM_DELNEIGH时,内核态需要删除邻居表项,控制面针对AC组网环境下的AP,上联口的下一跳、portal和radius的邻居表项需要进行保活机制,重新去请求获取邻居表项的物理地址,最后将新的邻居表项同步到数据面。
2.2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工作原理
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同步的处理流程如下:(1)AC控制面Netlink套接字从 内核读取Netlink接口信息,根据Netlink消息类型做邻居表重建、更新同步处理和保活处理。邻居表的同步是针对非用户邻居表同步的,因此要判断是不是用户的邻居表,如果是,就同步到数据面。(2)当收到有效的ARP请求和响应或者NS和NA时,就会查找邻居表,查看邻居表中是否存在该源IP对应的邻居表条目。若是邻居表中没有该条目,就重建一条邻居表条目,并且对该条目实现保活处理;若邻居表中存在该条目,则判断该邻居表项的物理地址与邻居缓存表中已有的是否一致,并且是否已经同步到数据面,若一致且已同步到了数据面,则该流程处理完成,若不一致,则更新控制面用户态邻居表信息,同时同步更新数据面邻居表信息。(3)当收到删除邻居表通告的信息时,先要判断是否是用户数据,如果不是用户数据,则针对要删除的邻居表中IP地址作为目的IP发送邻居请求报文,并且开启重传请求定时器,对该邻居表条目进行保活处理。
图2所示为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保活打通处理流程图。控制面内核态的非用户邻居表项老化时就会删除这些邻居表项,这时内核态会通过Netlink发通告告知用户态邻居表同步线程,邻居表同步线程会调用保活打通处理流程,该处理流程会创建一个重传定时器,然后发送邻居请求去请求邻居表的物理地址。重传定时器超时并且重传的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时,控制面需要删除数据面SE邻居表项,并且需要通知给控制面的路由同步模块。
3实验运行结果
本文用C语言编程实现基于多核的数据面和控制面邻居表信息同步,实验的组网环境是AC+ AP的无线组网环境,使用基于多核快转软件平台的单板环境。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基于多核的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项,通过图3和图4的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同步方案可以实现基于多核的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
4性能对比分析
目前其他厂家所采用的主流同步技术虽然也是把控制面邻居表同步到数据面,但是其软件架构是一个核运行SE,一个核运行Linux,其他核暂时没用。本文所采用的同步技术是基于多核快转平台的,即N个核运行SE,相对于之前单个核而言明显提高了数据转发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AC的性能。用性能测试仪与单板AC相连,分别测试了AC使用本文提出的技术和主流技术时的性能,相关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本文实现的系统的吞吐量是目前采用主流技术实现的系统吞吐量的两倍多,明显提高了AC的吞吐量。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本文实现的系统的延时相对于主流技术而言有所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AC的延时。可见,本文提出的同步方案提高了AC的性能和转发效率。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