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瓶颈

2024-06-09

文化瓶颈(精选9篇)

文化瓶颈 篇1

鲁迅说过:“世上本无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 在企业文化建设领域, 国内很多企业算是有路可走了。但无路走难, 有路走更难。难就难在如何摆脱“老路”和“别人的路”, 真正走自己的路。仅以2009年为例, 捷盟咨询企业文化服务客户涉及了烟草、煤炭、广电、建筑、医药、物流、电力、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 客户的性质、规模、经营管理状况各不相同, 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几乎都遇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同质化问题。如何突破瓶颈, 解决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做了一系列思考与探索。

突破“特色”瓶颈

近年来, 我们发现, 在每个项目的理念体系构建阶段, 都会遇到企业文化的“特色”问题。客户首先关注的, 就是希望给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什么样的特色定位。而且, 只要一提企业文化特色, 无一例外会以华为的“狼文化”为参照标杆。本来, 企业希望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自身特色, 是个十分正常的现象, 本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出现在总结提炼过程中, 双方对“什么特色”, “特色如何来”的分歧上。不得不承认, 现在的企业, 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理念体系构建研讨会上, 企业代表言必称海尔、联想, 可见这些标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积多年企业文化咨询服务经验, 捷盟咨询对企业文化特色进行了系统研究, 认为企业文化特色定位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去解析:

内涵定位也称内容定位。内涵定位是否准确, 反映在体系完整、要点到位、逻辑严密、表述明确。目前, 我们通常看到的理念体系结构一是核心理念部分, 二是经营管理理念部分。无论哪种结构, 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体系当中, 为什么要有这些理念?每条理念要解决什么问题?各条理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体系?共同要达到什么目的?为此, 每条理念所倡导的价值观或方法论要明确无误, 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操作。

特色定位也称特征定位。目的是保证企业文化理念自成一体, 具有鲜明特色, 成为行业的标杆。衡量企业文化是否有特色, 有以下指标:一是行业特色, 二是地域特色, 三是阶段特色, 四是企业特色。前三个特色最终都要汇集在企业特色中, 并最终为企业特色服务。然而,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轻易获得自身的特色, 特色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自然形成的。

风格定位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员工的素质不同、产品不同、消费群体不同, 均可以导致企业文化的语言表述风格不同。有的企业讲究文采, 有的企业突出实用, 有的喜欢严格的对仗, 有的喜欢自由体的表述, 不一而足。

名称定位概括起来, 企业文化命名有形象和内涵之分。形象命名的典型代表, 比如三元集团的“大地”文化, 北京自来水的“京水”文化, 吉安烟草的“山”文化, 天鸿集团的“天道鸿心”等。内涵命名的典型代表, 比如国电靖远发电的“三能”文化、同仁堂的“五同”文化、红塔辽宁公司的“家园文化”、郑州卷烟厂的“能力”文化等。名称定位, 也分阶段, 早期以形象物为主, 主要通过市场和品牌理念来体现。稍后以内涵定位为主, 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观上。这一转变, 与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化相一致, 表明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逐步由表象深入到本质。

回顾以往, 企业会把“牛”、“鹰”之类的雕塑树立在企业的重要位置, 现在更多的企业已开始意识到理念本身更根本, 本企业的标识更重要。在以上特色定位中, 内涵是最重要的, 其它都是为内涵定位服务的。在企业文化项目中, 一些企业往往被后三个定位所误导,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企业文化名称、语言风格、自身特色等形式上的追求上, 偏离了企业文化建设应有的方向。

突破“理念”瓶颈

在理念体系结构搭建完成后, 理念的表述上升为头等难题。在具体理念的总结提炼研讨过程中, 企业往往列举国内一些企业文化标杆企业的理念, 比如, 海尔的“真诚到永远”, 希望本企业也有一套“叫得响”的理念, 妇孺皆知, 远近闻名。最为典型的是, 在某企业的理念研讨会上, 有人举例说, 蒙牛的人才理念好, “如果你是一只虎, 就给你一座山头;如果你是一条龙, 就给你一片水面”。且不论蒙牛是否真有过这样一条人才理念, 就算是有, 假设在蒙牛白手起家的初期, 一无牧场, 二无市场, 唯有创业的激情和成功的梦想, 当时能给你的也是寸草不生的荒山头、没有鱼虾的死水面, 一切都需要大家去开创。然而, 蒙牛发展至今, 在全员职业化、管理精细化、市场统一化的条件下, 这样的表述恐怕就不再适合了。再看海尔的服务理念, “真诚到永远”, 研讨时, 有的企业认为好, 但这种表达方式用在他们企业时, 却难以被接受。最常见的理由是“语言平淡、缺乏新意、没有气势”, 或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没有我们企业的特色”。为什么在标杆企业行得通的, 在有些企业就行不通呢?捷盟咨询认为, 标杆企业之所以成为标杆, 是两眼向内, 提升自我。而有些企业则是两眼向外, 盲目跟风。在理念提炼过程中, 标杆企业针对的是理念如何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而有些企业针对的是理念本身如何才能好听。

孔子曰:词达意而已

那么, 理念提炼的标准是什么呢?捷盟咨询认为, 关键要满足以下要求:

符合实际 理念的总结提炼和表述要以本企业的实际为唯一依据, 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要以战略为中心, 以提升管理为根本目的, 这是战略导向型企业文化的关键。战略一变, 企业文化理念随之也应当改变。比如, 人才理念,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张不同。企业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来提炼。有些企业, 希望理念不但有传统文化的厚重感, 还要文采飘逸, 同时还要一听就知道是某个行业甚至某个企业的。为文辞而文辞, 偏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方向, 这就难免导致不符合实际。

操作性强 关键要体现在方法上。有的企业会认为, 一条理念, 放在任何企业都可以, 所以就认为不是自己的, 不乐意接受。他们特别想听到一条只有本企业适合的、别具一格的理念, 完全不顾倡导这条理念的出发点和目的。比如, 某企业领导很喜欢“处处有激情, 时时在状态”这一人才理念。然而,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是没有应有的激励机制, 普遍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甚至多干比不上不干的分配机制。由此可见, 人才理念应当解决的是如何用人和如何分配的问题, 只要理顺了这两点, 自然就会出现“处处有激情, 时时在状态”的良好局面。方法没有找到, 结果就不可能实现。更有一些企业, 对企业文化寄予不切实际的幻想, 认为一条好的人才理念, 只要提出来, 企业员工的精神就会被激励、被感召, 甚至达到干活不要命、加班不要钱的效果。这种非理性的期望, 在二十一世纪, 如何可能实现?

宣传到位企业文化理念如何才能深入人心, 变成员工遵守的信条, 甚至化为企业品牌的一部分?近年来, 我们在企业文化咨询服务调研中, 一提到企业文化, 员工们言必称海尔、华为、联想、蒙牛等知名企业。殊不知, 这些标杆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对内对外宣传上、推广实施落地上付出了多少努力。也有一些员工已经认识到, 一些企业的文化理念, 说起来光芒万丈, 到用时销声匿迹。所以, 关键在于宣传到位, 并且要说到做到, 否则, 宣传力度越大, 越有可能成为笑柄。

突破“落地”瓶颈

企业文化不是单纯的思想工程, 更不是单纯的形象工程。离开了企业战略与企业管理, 它将没有任何意义。然而,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有些企业却将企业文化局限在精神领域, 认为企业文化解决的是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问题, 不与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 自然导致了“落地难”的问题。

比如, 一些企业, 在理念总结提炼过程中, 不敢理直气壮地召集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来讨论, 认为他们都很忙, 反而召集企业里的“秀才”和“笔杆子”出主意。用这种途径和方法得来的理念, 可想而知, 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起来会多难。

因此, 要解决企业文化“落地难”的问题, 就应当在理念总结提炼阶段, 让领导层和管理层深度介入, 借理念提炼, 达成一致的战略目标, 确立一系列工作方法, 使理念体系的构建过程成为企业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规划未来的可靠载体和有效形式。

在理念体系构建完成后, 为了使企业文化得以有效贯彻落实, 自然要引进价值观管理。概括起来, 价值观可以分为道德类、能力类、方法类、绩效类。这四类价值观均可按具体企业的表现程度进行细分。如果一个价值观,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正在起负面作用, 那就应当坚决抛弃。如果正在起正面作用, 那就需要坚持和维护。如果一个价值观, 目前还没形成, 但却是企业未来发展所必须的, 就应当大力培育倡导。同时, 企业已有的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当及时升级。以前先进, 不代表永远先进;现在适合, 不代表永远适合。企业习惯于说“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不如说“解放思想, 升级观念”。因为, 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时, 不尊重规律, 不按实际办事, 刚起步就想一步到位, 以为一句有激情、感召力的口号, 就可以一刹那间化腐朽为神奇, 救企业于危亡。

无数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 行动, 是对理念最准确的释义;实践, 是形成特色的唯一的途径。除此以外, 没有任何捷径。

文化瓶颈 篇2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旅游业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层次。草原旅游业亦如此,拉动了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吸纳了许多闲散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一、草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利与弊

(一)草原旅游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1.内蒙古大草原以其广阔无际、自然秀美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享受,“草原旅游是指以草原生态系统为对象,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规划、项目选择、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空间配量、游客引导等行为,它包括开发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各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活动行为。”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大片优质草场,是我国温带草原的主体,依托于此而发展起发达的畜牧业,跻身为全国四大牧场之一。“从东至西由草甸草原逐渐过渡至荒漠,期间亦伴有森林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大漠戈壁,草原类型丰富多样,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景观观赏系统。”来到草原游玩的旅游者来说,都被它的广阔无垠所吸引,内蒙古草原成为夏季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2.独特的民族风情时草原旅游文化的另一大特色。蒙古族独特的游牧方式、独特的宗教信仰与传统的祭祀活动源远流长,华美的民族服饰,精致的装修风格,精彩的歌舞演艺,以淳朴天然的“乌兰伊德”(红食,即牛羊肉为主)和“查干伊德”(白食,即奶食品为主)为特色的餐饮文化,这些都在一代代人的延续与改良中成为了现代草原旅游文化的精髓。正因为独特而传统的民族文化,悠久源远的历史,让草原旅游文化不同于华夏民族其他的旅游文化,被刻上了天然的民族性。这是草原旅游文化得到青睐并且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重要原因,蒙古民族的智慧结晶与坚忍不拔的精神毅力都融合于草原旅游文化中,向世人展现出其他旅游文化所没有的魅力与不凡。

3.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具有发展草原旅游的区位优势。从古至今,内蒙古高原都是绝佳的交通枢纽,在古代,它是通往丝绸之路至波罗的海的重要区域,而今,它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地跨三北(华北、中北、西北)、内连八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外邻两国(俄罗斯、蒙古),是距离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三大旅游市场最近的草原旅游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政策的扶持,内蒙古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日趋完善,拥有多条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国道公路和省道公路,机场建设也随之发展,而在今后几年还将陆续开通动车、高铁,这为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交通区位支持。

4.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可以吸收大量闲散的劳动力,解决就业压力,最终形成规模效益。依托草原文化逐渐发展起来的草原旅游文化,提炼了数代蒙古民族智慧的精华。居住在苏木嘎查这类最基层的地方的农民、牧民,其中有很多掌握着祖传下来的蒙古手工艺技术,比如缝制蒙古袍、蒙古靴,制作蒙古画等,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这些很难进入市场被广为认知,而草原旅游文化的兴起为传统蒙古手工艺技术的发扬带来了机遇,更多的优秀民族工艺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得到推广。与此同时,草原旅游业为聚集在草原牧区的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吸纳了劳动力,缓解就业问题,让草原旅游文化具有更实用而丰富的内涵。

二、草原旅游文化发展的弊

(一)观念落后,品牌化创新化的意识淡薄

由于游牧民族本身的生活习惯与传统,导致对草原旅游的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不足,逐水土而居的生活方式带给蒙古民族的不仅仅是豪爽热情的性格,还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思想闭塞,性情散漫。而传统的放养式畜牧方式,使得草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草场退化。许多中小型旅游企业并不注重长远,不掌握大局,只看眼前,不计后果,使得草原旅游始终无法形成大规模、重品牌、高收益的行业。

(二)重复建设问题广泛存在

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还处于欠发达的阶段,由于政府投入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全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整体还有待提高、草原旅游开发的门槛过低等问题,致使草原旅游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不仅让远道而来的游人感觉到草原文化名不副实,也阻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同时,重复建设所产生的浪费与污染,更让草原旅游文化的充实出现尴尬局面。

(三)旅游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从事草原旅游业的人,大都来自牧区,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草原牧区旅游。在这些从业人员中,真正学习过管理、旅游、民族学、生态学、经济学的人寥寥无几,他们思想守旧,创新意识薄弱,管理水平欠缺,无法很好地将草原文化――生态平衡――经济效益这三者很好的结合到一起,他们经营的草原旅游业带给游人的或许不是草原旅游文化应有的品质,而是落后与散漫的表现。草原旅游文化的未来,与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与素质水平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前景也受制于这一因素。

(四)草原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

首先,内蒙古草原旅游出现的时间较晚,发展较为缓慢,而其他省份的旅游区,有的甚至有几百年的历史,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行业,并能够很好地解决与其他两大产业的关系,同时协调文化与物质、原居住人口与外来旅游人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内蒙古草原旅游业虽有悠久的历史基本,但形成独立产业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暴露出各类问题。其次,无规划、无标准的开发,使得草原旅游或呈现饱和状态,或出现稀缺状态。以呼和浩特周边为例,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周围就设立了很多草原旅游景点,如辉腾锡勒、格根塔拉、希拉穆仁,它们之间相距也不过几十公里,这些景点食宿环境雷同,反而降低了草原旅游文化的深层意义,也出现了资源浪费的问题。最后,内蒙古周围其他省份的旅游业日趋完善,给原本滞后的草原旅游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压力。

三、草原旅游文化发展的策略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文化瓶颈 篇3

一、贫困文化的内涵

“贫困文化”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它无所不在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使其在思维上、心理上、行为上等都打上特有的标记。贫困者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目光短浅,视野狭窄,且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

第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贫困者总是满足自己的现状,对什么都不在乎;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种田为饱肚,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喂鸡喂鸭换油盐。”自足自乐和满足现状的心态,使他们没有激情和恒心去冲破在小农经济罗网中所编织的安贫乐命的心理保护机制和平衡机制,没有突破陈规陋习的行为意识。自得其乐的生活使他们在困苦中清闲度日,追求生活的安逸使他们不愿规划未来,进而形成认命的人生态度。

第二,家庭本位,排斥合作。贫困者一般都持利己主义观点,以家庭为本,排斥合作,并对社区进行区分认同。行为上,表现为独来独往,不关心他人。人际关系上的生性多疑和盲目排外,使他们很难去和他人合作。他们往往是以个体或家庭甚至是家族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坚守自然经济下的家本位思想和生活方式。家本位使贫困者以家庭的力量来谋求生存,也就难以与他人合作,并会极力排斥合作。以家为本触及的是贫困者的心灵,拨动的是贫困者的情感,也就直接决定着贫困者的外化行为,排斥合作也就很自然了。

第三,固守传统,拒绝革新。“饿死不离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使贫困者恪守传统观念,顺应贫困,拒绝变化,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贫困网”中。封建迷信使他们节衣缩食,甚至倾家荡产也乐此不疲。观念上的陈旧、文化知识的欠缺使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死不离乡,穷死不经商”,使他们农闲时睡觉、聊天和晒太阳。贫困者从不想做革新尝试,甚至反对革新,即使有外在力量抱着善意的愿望去改变他们的生活,也会遭到他们的反对。

二、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对其专业成长的制约

“贫困文化”虽特指贫困阶层的文化,但对照教师群体文化特征,也有类似的“贫困文化”,且它使教师消极地生存着,适应着并自我维护着,阻碍教师成长。

1.安于现状的心理,使教师不愿专业成长

安于现状的心理,使教师表现出育人理念的缺失,懒散怠惰,没有职业追求,没有深化职业情感和专业精神的思想。表现为:第一,专业信念缺失,专业情感淡化。专业信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是教师执着追求的支撑力。专业信念缺失,使教师满足现状,失去对专业的追求和激情,而淡化的专业情感,使教师随遇而安。第二,课程意识淡漠,教学得过且过。课程意识是教师基于职业生活实践对课程的本质、功能、性质以及课程与自身职业角色内在关系的独特体认;是教师自觉地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与学生成长有机统整,走向理性课程实践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性和敏感性等专业实践性智慧的集合。淡漠的课程意识,很难使教师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得过且过就行。第三,满足已有成绩,消极应对变化。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些教师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固守着自我的教学习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成绩铺就的稳定、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愿追求,满足当下,消极应对变革,不愿打破“自我感觉良好”的专业生活和“自我编织”的平衡心理。

2.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使教师难以专业成长

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造成教师教育信息和文化的贫乏,导致教师难以专业成长。第一,职业的封闭性,使教师之间彼此隔离,缺乏交流。教师在工作中独立地实现自我,其成长空间和力量极为有限。虽然对教师来说,独处有时不仅意味着一种高贵的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后现代教学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即独立判断能力、自主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缺少集体智慧的提携和帮助,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为艰难。第二,被动封闭,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如果说教师职业的个体性使教师在有限的空间中艰难地成长着,那么地理空间上的封闭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设置了一道屏障。尤其是农村教师,由于艰苦的地理环境,使教师从群体上与外界丰富的信息隔断。教师数量少,经费紧张,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而学者、专家到农村学校去培训、交流等也很少。农村教师在经济、文化和成长机会三重贫困下,很难成长。第三,主动封闭,充耳不闻外界信息。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信息丰富多元的城市中小学为追求学校的名气和教学质量,教师们在集中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无暇顾及外界的新鲜信息和变化,无异于画地为牢。

3.重视利益的价值取向,使教师排斥专业成长

人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以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为前提。学校、家长、个体的功利化,使教师排斥专业成长。第一,学校关注名声,忽视内涵发展。名声给学校带来利益,给教师带来效益。在教育资源不丰富、不均衡,择校还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学校的社会声望就是学校的牌子。学校的声望更多来自学校的升学率,而升学率来自教师的教。教师会运用有把握的方法进行教学,轻易不敢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第二,在升学的竞争中,大部分家长看重的是分数。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择校和升学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孩子能上名校,家长不惜任何代价,但投入和产出是成比例的,家长的高分数愿望就成为家长为孩子和教师设定的目标。因此教师轻易不会改变学校、家长认可的教学。第三,部分教师担心运用新方法,一旦学生成绩下降,会失去原有的利益和待遇,失去原有的光环。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相辅相成,但重视利益的价值取向,使教师排斥尝试、创新和变革。

三、教师群体“贫困文化”改造的策略探讨

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像玻璃罩一样罩在教师的潜意识里,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贫困文化”不改变,再完美的促进专业成长的计划也难免流产。因此,我们必须改造它。

1.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使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开放的环境,不仅仅指校内教师之间的开放,还包括与其他学校的开放。第一,针对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以及教师的主动封闭,学校要采取措施打破这种因个人主义文化而造成的相互隔膜。要营造信息交流氛围,使教师在互助互动中成长。学校可组织本校教师或校外优秀教师一起自由讨论课程与教学问题,进而形成常规制度,并给予积极参与讨论的教师以奖励,激发教师参与讨论的愿望;可通过校园网为教师讨论提供平台。第二,按照评价新理念,多层面、多方式地评价教师。有新制度必然会有新行为。改造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必然促进教师之间和学校之间竞争的良性循环。目前学校层面的教学评价制度,学生成绩还是唯一的标准,我们要切实改变这一评价标准,还教师以成长的权力,使教师在资助中成长。第三,对于农村教师的封闭处境,除了营造交流氛围和改革评价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由外向内输入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顺畅流通。可通过行政手段,加大教育投入、不定期的捐书、资助教学设备等,来实现农村教师与外界信息的互通;可通过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城乡教师的双向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乡村教师在互帮中成长。

2.改变观念,吸纳新知识,使教师在汲取中成长

“教师的转型只有在触及他自身内在隐性的观念体系,只有在新的观念体系能转化为他的新的行为方式时,才可能真实地发生。”否则,任何外在的强制都是肤浅的不彻底的。为此,第一,对教师进行校本教育。它是指以学校为主体,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经验”为直接目标,以“强化自主意识,提高发展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为间接目的的教师教育。借助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去触碰教师藏而不露,觉而不察的隐性观念,并渗透专业情感和专业信念教育,使其思想观念发生蜕变。第二,教师要坚持学习。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一个教师要涵养德性、积淀文化,就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理论,使教师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学习名著,使教师在和大师、名家的对话中,升华自己。学习使教师开阔视野,增加睿智,改变气质、精神和品性。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习惯,且融于生活之中。第三,立足实践,坚持反思。实践促进思考,反思升华智慧。实践使教师接触教育现实,面临教育问题;反思使教师内化显性知识,外化隐性知识,重构和优化知识结构。

3.营造进取氛围,引领教师理想,使教师在追求中成长

教师谋求生存、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理想、缺乏愿景。为此学校要营造积极进取氛围,使教师树立教育理想,形成教育愿景,成为有责任感、有事业心、勇于探索、敢于挑战自我、有实力的新型教师。第一,学校管理者应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积极创设向上、有为的环境氛围。第二,校长首先要有思想、善创新、有追求、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要以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教师。第三,要引领教师树立理想、形成发展愿景。学校要帮助教师使其树立教育理想,激发成长的意识和愿望,并为其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追求中自主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理财.论贫困文化(上).社会,2001(8).

[2] 赵永勤.马赛克文化抑或合作文化——课程领导转型与教师文化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3] 张骞,张建坤.校本教师教育与教师成长.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1).(责任编辑 刘永庆)

文化瓶颈 篇4

一、贫困文化的内涵

“贫困文化”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它无所不在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 使其在思维上、心理上、行为上等都打上特有的标记。贫困者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 目光短浅, 视野狭窄, 且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

第一,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贫困者总是满足自己的现状, 对什么都不在乎;不求更好, 只求温饱。“种田为饱肚, 养猪为过年, 养牛为犁田, 喂鸡喂鸭换油盐。”自足自乐和满足现状的心态, 使他们没有激情和恒心去冲破在小农经济罗网中所编织的安贫乐命的心理保护机制和平衡机制, 没有突破陈规陋习的行为意识。自得其乐的生活使他们在困苦中清闲度日, 追求生活的安逸使他们不愿规划未来, 进而形成认命的人生态度。

第二, 家庭本位, 排斥合作。贫困者一般都持利己主义观点, 以家庭为本, 排斥合作, 并对社区进行区分认同。行为上, 表现为独来独往, 不关心他人。人际关系上的生性多疑和盲目排外, 使他们很难去和他人合作。他们往往是以个体或家庭甚至是家族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坚守自然经济下的家本位思想和生活方式。家本位使贫困者以家庭的力量来谋求生存, 也就难以与他人合作, 并会极力排斥合作。以家为本触及的是贫困者的心灵, 拨动的是贫困者的情感, 也就直接决定着贫困者的外化行为, 排斥合作也就很自然了。

第三, 固守传统, 拒绝革新。“饿死不离乡”,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使贫困者恪守传统观念, 顺应贫困, 拒绝变化, 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贫困网”中。封建迷信使他们节衣缩食, 甚至倾家荡产也乐此不疲。观念上的陈旧、文化知识的欠缺使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死不离乡, 穷死不经商”, 使他们农闲时睡觉、聊天和晒太阳。贫困者从不想做革新尝试, 甚至反对革新, 即使有外在力量抱着善意的愿望去改变他们的生活, 也会遭到他们的反对。

二、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对其专业成长的制约

“贫困文化”虽特指贫困阶层的文化, 但对照教师群体文化特征, 也有类似的“贫困文化”, 且它使教师消极地生存着, 适应着并自我维护着, 阻碍教师成长。

1. 安于现状的心理, 使教师不愿专业成长

安于现状的心理, 使教师表现出育人理念的缺失, 懒散怠惰, 没有职业追求, 没有深化职业情感和专业精神的思想。表现为:第一, 专业信念缺失, 专业情感淡化。专业信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是教师执着追求的支撑力。专业信念缺失, 使教师满足现状, 失去对专业的追求和激情, 而淡化的专业情感, 使教师随遇而安。第二, 课程意识淡漠, 教学得过且过。课程意识是教师基于职业生活实践对课程的本质、功能、性质以及课程与自身职业角色内在关系的独特体认;是教师自觉地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与学生成长有机统整, 走向理性课程实践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性和敏感性等专业实践性智慧的集合。淡漠的课程意识, 很难使教师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得过且过就行。第三, 满足已有成绩, 消极应对变化。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一些教师满足已取得的成绩, 固守着自我的教学习惯, 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成绩铺就的稳定、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愿追求, 满足当下, 消极应对变革, 不愿打破“自我感觉良好”的专业生活和“自我编织”的平衡心理。

2. 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 使教师难以专业成长

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 造成教师教育信息和文化的贫乏, 导致教师难以专业成长。第一, 职业的封闭性, 使教师之间彼此隔离, 缺乏交流。教师在工作中独立地实现自我, 其成长空间和力量极为有限。虽然对教师来说, 独处有时不仅意味着一种高贵的品质, 而且有利于培养后现代教学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即独立判断能力、自主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缺少集体智慧的提携和帮助, 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为艰难。第二, 被动封闭, 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如果说教师职业的个体性使教师在有限的空间中艰难地成长着, 那么地理空间上的封闭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设置了一道屏障。尤其是农村教师, 由于艰苦的地理环境, 使教师从群体上与外界丰富的信息隔断。教师数量少, 经费紧张, 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 而学者、专家到农村学校去培训、交流等也很少。农村教师在经济、文化和成长机会三重贫困下, 很难成长。第三, 主动封闭, 充耳不闻外界信息。地理条件优越, 经济发达, 信息丰富多元的城市中小学为追求学校的名气和教学质量, 教师们在集中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则无暇顾及外界的新鲜信息和变化, 无异于画地为牢。

3. 重视利益的价值取向, 使教师排斥专业成长

人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以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为前提。学校、家长、个体的功利化, 使教师排斥专业成长。第一, 学校关注名声, 忽视内涵发展。名声给学校带来利益, 给教师带来效益。在教育资源不丰富、不均衡, 择校还相当普遍的情况下, 学校的社会声望就是学校的牌子。学校的声望更多来自学校的升学率, 而升学率来自教师的教。教师会运用有把握的方法进行教学, 轻易不敢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第二, 在升学的竞争中, 大部分家长看重的是分数。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 择校和升学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孩子能上名校, 家长不惜任何代价, 但投入和产出是成比例的, 家长的高分数愿望就成为家长为孩子和教师设定的目标。因此教师轻易不会改变学校、家长认可的教学。第三, 部分教师担心运用新方法, 一旦学生成绩下降, 会失去原有的利益和待遇, 失去原有的光环。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相辅相成, 但重视利益的价值取向, 使教师排斥尝试、创新和变革。

三、教师群体“贫困文化”改造的策略探讨

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像玻璃罩一样罩在教师的潜意识里, 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贫困文化”不改变, 再完美的促进专业成长的计划也难免流产。因此, 我们必须改造它。

1. 打破封闭, 走向开放, 使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开放的环境, 不仅仅指校内教师之间的开放, 还包括与其他学校的开放。第一, 针对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 以及教师的主动封闭, 学校要采取措施打破这种因个人主义文化而造成的相互隔膜。要营造信息交流氛围, 使教师在互助互动中成长。学校可组织本校教师或校外优秀教师一起自由讨论课程与教学问题, 进而形成常规制度, 并给予积极参与讨论的教师以奖励, 激发教师参与讨论的愿望;可通过校园网为教师讨论提供平台。第二, 按照评价新理念, 多层面、多方式地评价教师。有新制度必然会有新行为。改造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 必然促进教师之间和学校之间竞争的良性循环。目前学校层面的教学评价制度, 学生成绩还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要切实改变这一评价标准, 还教师以成长的权力, 使教师在资助中成长。第三, 对于农村教师的封闭处境, 除了营造交流氛围和改革评价制度外,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由外向内输入的方式, 来实现信息的顺畅流通。可通过行政手段, 加大教育投入、不定期的捐书、资助教学设备等, 来实现农村教师与外界信息的互通;可通过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城乡教师的双向交流,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使乡村教师在互帮中成长。

2. 改变观念, 吸纳新知识, 使教师在汲取中成长

“教师的转型只有在触及他自身内在隐性的观念体系, 只有在新的观念体系能转化为他的新的行为方式时, 才可能真实地发生。”否则, 任何外在的强制都是肤浅的不彻底的。为此, 第一, 对教师进行校本教育。它是指以学校为主体, 以“解决实际问题, 改进实际工作, 优化教学效果, 提升教学经验”为直接目标, 以“强化自主意识, 提高发展能力, 转变教育观念, 改善教育行为”为间接目的的教师教育。借助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去触碰教师藏而不露, 觉而不察的隐性观念, 并渗透专业情感和专业信念教育, 使其思想观念发生蜕变。第二, 教师要坚持学习。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一个教师要涵养德性、积淀文化, 就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理论, 使教师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学习名著, 使教师在和大师、名家的对话中, 升华自己。学习使教师开阔视野, 增加睿智, 改变气质、精神和品性。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习惯, 且融于生活之中。第三, 立足实践, 坚持反思。实践促进思考, 反思升华智慧。实践使教师接触教育现实, 面临教育问题;反思使教师内化显性知识, 外化隐性知识, 重构和优化知识结构。

3. 营造进取氛围, 引领教师理想, 使教师在追求中成长

教师谋求生存、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理想、缺乏愿景。为此学校要营造积极进取氛围, 使教师树立教育理想, 形成教育愿景, 成为有责任感、有事业心、勇于探索、敢于挑战自我、有实力的新型教师。第一, 学校管理者应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 积极创设向上、有为的环境氛围。第二, 校长首先要有思想、善创新、有追求、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其次要以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教师。第三, 要引领教师树立理想、形成发展愿景。学校要帮助教师使其树立教育理想, 激发成长的意识和愿望, 并为其创造条件和机会, 使教师在追求中自主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理财.论贫困文化 (上) .社会, 2001 (8) .

[2]赵永勤.马赛克文化抑或合作文化——课程领导转型与教师文化选择.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1) .

文化瓶颈 篇5

青藏地区哺育了横贯东南亚的多条大江大河, 它的存在对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是亚洲气候及其变化的主要启动区和调节区, 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独特的生态地位。同时, 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 是当前亟待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然而, 令人忧虑的是, 这里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日益加重, 目前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趋向减少, 草地退化和沙化加重,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中国生态安全, 也严重影响着青藏地区乃至更广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阻碍着青藏地区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未富而生态环境先衰”的特殊经济社会背景下, 青藏地区选择生态文化, 发展生态文化, 依靠生态文化, 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价值观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显得尤为必要, 尤为迫切!

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 以及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 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距离生态文明还有较大距离, 还存在不少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实现进程。青藏地区只有认清并不断化解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才能使生态文化走向繁荣, 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 成为主流文化。

二、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1. 生态意识不强, 生态文明理念公众化程度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 青藏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遗憾的是, 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文化氛围不浓, 发展理念落后。从州、县基层政府及企业单位来看, 有的为了所谓的政绩, 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追求GDP的快速增长, 而置环境生态承载能力于不顾;还有些认为, “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补偿”是不可逾越的定律, 以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结果, 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 出现了局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 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 雪域高原一度也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从普通群众层面来看,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特别是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偏低, 很多地方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小农意识导致农牧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缺乏全局观念, 不少人甚至认为环境生态问题那只是政府的事情, 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冷漠, 参与程度低。当政府部门组织的环保活动给自身带来一些不便或需放弃一些既得利益或要进行一些必要投入时, 大多数村民往往会选择放弃, 甚至消极反对。

以上种种忽视环境与生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矛盾的对立面去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 以及“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把自己置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外的态度, 都势必影响生态文化的建设。

2. 经济发展滞后, 经济实力薄弱。

从横向上看, 青藏地区经济状况十分落后又是客观的现实。加之认识水平不高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青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的不少地方政府和官员, 虽然也能看到环境生态问题的存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把发展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 甩掉“贫穷”、“落后”帽子的愿望十分强烈, 而没有意识到或没有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对这些工作的推动作用, 所以, 文化建设涉及较少。即便是在一些重视文化建设的地方, 因为经济实力的限制, 也只是热衷搞一些投入少、难度小、看得见的“硬件” (诸如图书室、阅报栏等) 建设, 或者组织几次政绩色彩浓厚的“送文化下乡”活动, 少有涉及到变革观念、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而这正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这种经济落后的现状, 严重制约着青藏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

3. 人口增长过快, 群众文化素质较低。

青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环境承载力压力增大。资料显示, “从西藏和平解放到2008年, 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 西藏总人口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万人, 当地的藏族人口从100万左右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270万人。中国内地广泛开展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在西藏广大农牧区实施, 相关统计机构对西藏自治区1%的常住人口抽查结果显示, 近十年西藏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青海也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的地区, 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末, 全省总人口551.6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 与2006年相比, 自然增长率下降0.17个千分点, 但仍高于全国同期水平3.83个千分点。”[2]对于经济欠发展的青藏地区而言, 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就业文化、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现总人口约1 000万, 但由于经济的、宗教的和其他原因, 青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据统计, “青海藏区到2005年底, 还有18个县尚未实现‘两基’目标, 青海牧区六州‘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37.5%, 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2.7年, 比全国平均年限少5.8年, 小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现只有68%, 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现仅为16%, 文盲率在15%的县有11个。”[3]人口增长过快, 群众文化素质较低, 无疑对生态文化建设构成了制约。

4.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缓慢, 难以形成共建生态文化的合力。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作保障。建设生态文化, 使之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 不光是文化部门的事情, 而是需要包括文化部门在内的教育、宣传、环保、工商、信贷、经济、立法等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单打独斗地完成生态文化建设这一浩大工程。但是, 各部门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做哪些工作, 承担哪些责任, 建设成效如何考量, 都还不够明确。青藏地区适应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还未建立, 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文化管理体制, 很难适应生态文化建设的需要。另外, 由于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基础设施等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

5. 民族及宗教问题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响。

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 因此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一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利益分配的差异, 进而引发民族之间的一些显性和潜性矛盾。另外, 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有时会引发一些误会和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在生态文化建设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制约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软瓶颈。二是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矛盾。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占青藏地区总人口的46%以上, 且大多数都信信仰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这样, 该地区就存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 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 往往也会导致建设生态文化的力量趋于分散, 难以形成强大合力。

另外, 民族及宗教问题, 也是导致青藏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藏独”势力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也不排除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制造矛盾、破坏团结的情况。“3·14”事件就是明证。稳定是青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 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能否坚持好、运用好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解决好民族和宗教问题, 是青藏地区各项建设包括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对策与建议

1.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也应该是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 我们应该自觉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使生态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和繁荣。

2. 要普及生态文化的宣传与教育。

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文化, 往往都是随着社会关注程度的提高, 逐渐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因此, 要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 就要让先进的生态文化思想在各种媒体中占据重要位置, 切实发挥媒体传播知识、统一认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功能。“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教育, 生态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教育是文化形成生产力的前提基础, 是生态经济的有效保障, 能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4]学校教育是普及生态文化的重要渠道, 因此要抓好各层次学校的生态文化教育, 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3.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建设生态文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特别是在青藏地区这一欠发达区域, 人才缺乏, 条件更差, 困难更多, 工作的难度更大, 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好、落实好党的计划生育政策, 狠抓教育事业, 切实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 保持区域稳定作为头等大事, 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克服劣势,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履行好政府职能。

摘要: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是当前中国各族人民共同面临的历史性任务。近年来, 青藏地区为实现生态文明, 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仍然存在着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诸多因素。要化解这些瓶颈因素,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普及生态文化宣传与教育,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瓶颈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009-03-30.

[2]曹文虎, 李勇.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9.

[3]马志伟.关注青藏高原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EB/OL].http://cppcc.people.com, 2008-04-23.

文化瓶颈 篇6

关键词:创意产业,现状,问题,途径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追捧和青睐, 纷纷将它置于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重点产业。目前, 文化创意产业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 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新增长点。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全国各地创意产业园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招商引资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江西如何使创意产业园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让创意产业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一、江西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江西创意产业虽然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发展势头迅猛。一是从总量看, 2014年南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0亿元, 同比增长15.6%, 占全省的23.7%;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地区还有萍乡268.9亿元, 增长19.8%;九江231.1亿元, 增长20.2%;宜春226.8亿元, 增长14.1%。二是从行业看, 南昌行业覆盖最为全面, 其主导产业包括文化用纸制造、印刷、图书报刊发行销售、广播电视传输服务等;景德镇形成了陶瓷工艺品为特色的产业聚集;萍乡和宜春的焰火鞭炮, 赣州的玩具制造, 吉安的工艺美术品制造, 抚州的油画与工艺美术产业都有一定的特色。

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热潮给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2015年7月份数据显示:创意产业园区 (基地) 省级试验基地3家, 省级以上示范基地90家, 还有增加的趋势。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在创意产业发展的背后存在许多问题, 影响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约江西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 创意产业的研发、科技含不高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其核心是创意, 灵魂是文化, 支撑是科技。但江西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高。2014年全省共有文化制造业534家, 其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47家, 文化科技融合度 (按企业数计算, 即文化制造业企业中开展了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 仅为8.8%。

2. 创意产业规范化管理、特色不足

目前, 江西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 创意产业园区缺乏理论支撑, 特别是立足于江西自身特色进行理论研究成果还不多, 这导致了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在定位方面不够清晰, 管理也不够规范, 存在许多不到位之处。有些园区认定的管理制度中规定:入园或签订入驻协议的企业只要满足租用建筑面积的相应数量方面的条件, 这就导致园区经营者在招商时为了短期利益, 让很多并不符合园区定位的项目入驻。实践过程中, 园区内的企业有些名为“文化创意”, 其实非真正的“文化创意”企业, 有些就是文化消费终端。同时, 尚未规范的准入机制, 园区内企业业态雷同, 不仅园区难以形成特色规模, 而且对于这些匆匆上马的项目, 导致效益不高。2014年全省47家创意企业拥有资产132.2亿元, 较上年下降20.6%,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6亿元, 实现利润15.2亿元, 分别下降了12.7%和18.3%。

3. 创意产业链打造、拓展不够

创意产业园因为自身的特点, 其前期对市场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论证十分必要。但是, 目前江西有部分产业区并没有做这些前期的调研工作, 对园区的战略定位等方面还处在初级、模糊的认知阶段, 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产业只是简单的招商, 园区仅仅成为产品、生产的集聚, 没有建立文化产业的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配套, 造成产业园在低层次运作, 产业产业链大多相对较短, 增值能力欠缺, 拓展不够, 还未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

4. 缺乏大型企业和竞争力

江西创意产业产业规模小, 大型企业少。以2013年我省前100名年营业收入文化企业为例, 其年营业收入总额不到800亿元, 平均每家企业年营业收入仅为7.4亿元, 只有1家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 排名最后的只有3.4亿元, 超过八成企业的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因为规模小, 技术含量不高, 江西创意产业竞争力缺乏。2014年全省47家创意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1亿元, 投入强度为1.0%。虽然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0.56个百分点, 较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 但按国际通用标准:研发投入强度在5%及以上的企业才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2%及以上的企业只能维持基本生存, 在1%左右的企业生存就非常困难衡量, 这些创意企业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弱的。

5. 缺乏高端人才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与高文化紧密关联的领域, 对人才有着特殊要求。众所周知, 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直接决定创意企业的创新能力。江西文创人才数量上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比较单一, 缺少高端的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的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园区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同时, 创意企业、创意人才及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 导致在创意产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缺乏保护规范和力度仍, 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盗版、仿造、抄袭等现象, 特别是相关的设计和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对创意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尚未建立。

三、推进江西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

1. 加大创意产业的研发与科技含量

首先, 加大文化传统产业的创新力度。新闻出版、烟花制造业等是江西传统文化产业。当前, 传统新闻出版业正面临来自手机、i Pad等移动式阅读的威胁, 严控PM2.5的新情况也给传统烟花制造带来了新挑战。因此, 要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加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标准和关键元器件等, 侧重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 突破传统文化产品制造、传播和消费等环节的关键技术, 通过核心技术研发打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 要积极培育文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鼓励和支持多元化投入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数字出版、印刷、网络、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重点领域, 支持文化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科技含量。

2. 规范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

为了加强创意产业的管理规范化和促进其发展, 江西应该加强创意产业园区的总体设计。首先, 要对江西创意产业管理架构, 规范园区管理体制, 做好顶层设计。从制度方面明确了产业园区的组织管理体系, 明确界定管理职能, 探索建立相对先进的管理模式。其次, 对全省园区进行分类, 根据“一个园区, 只设立一个主管单位”的原则, 分别确定相关的部门作为园区主管单位。再次, 研究制定《江西创意产业园区中长期总体规划2014-2020) 》, 规范园区的企业类型及入园标准, 加快推进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特别是建立以下几个重要的平台:园区发展资料库平台;园区创新平台;创意产业营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活动平台。

3. 增强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为了增强江西增强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文化创意产业, 注重培育发展新兴创意产业, 加强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意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优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 完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积极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市场等各种融资手段, 充分运用社会资本投资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建立健全创意产业引导政策、扶持政策, 大力扶持有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 鼓励创意产业向聚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制定优胜劣汰机制, 引导错位发展。文化具有地域性, 原创性是创意产业的生命。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不能盲目、简单地复制其他地区的样板产业, 而应发挥江西地方文化的特色, 进行目标定位, 培育出具有生命力、增长潜力的创意产业、创意产品, 从而使创意产业成为增强江西现代经济竞争力真正助推器。

4. 打造和拓展创意产业链

为了使创意产业效益最大化, 应该研究制定鼓励各园区与创办各类大型活动对接办法。促进各种大型创意设计展览的举办, 激发创意人才创造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和动力, 推进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产品融合、技术融合, 使他们的产品更具江西本土特色, 更符合市场需求。创意发展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 是高附加值、高回报的产业, 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 只要消费者认可, 就能对产业链是进行打造和拓展, 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 实现一次投入、多次转化、持续回报。因此, 通过拓展文化消费市场, 促进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有效衔接, 从而推动和促进创意产业与购物、旅游、文化消费结合起来。利用江西丰富区域特色资源, 融入创意元素, 提升江西的吸引力, 促进江西商贸、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休闲、购物, 为江西创意产业创造市场机会和提升文化积累厚度, 互促互进, 实现良性发展, 在创意产业园区集聚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周边业态, 共同发展, 互相渗透。

5. 加快推进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根据江西创意产业的规划, 制定江西创意人才引进计划和方案, 大力引进新兴文化产业的创作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文化经纪人、投资家等高级人才, 明确在人才引进和留用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江西高校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在高校招生计划中有意识地增加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和专业招生人数。鼓励各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如游戏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等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 提高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可以调整人才教育结构, 选择部分园区作为试点单位, 研究实施文化创意人才专门培训计划, 探索设立文化创意职称系列, 制定岗位资格证书制度。

6. 加快推进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尊重和保护, 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和动力。首先, 通过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实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 加强舆论的监督和宣传, 改变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 要加强创意企业、创意人才和公众对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特别是政府部门和创意产业的管理者, 在江西形成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意产产品创作、交易和流转的社会环境。其次, 江西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 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保障体系, 这是维护创意企业、创意人才合法权益, 激发创意热情, 推动创意研发持续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再次, 完善江西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管理和执法者要从原来被动执法向主动执法转变, 设立知识产权投诉维权中心和领导小组, 主动发现实践中存在的违法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蔷.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 2013, 08.

[2]于力.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J].人民论坛, 2014, 02.

[3]袁新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与融资困境[J].求索, 2013, 08.

[4]金小军, 刘剑, 苏敏俊.浅议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中国陶瓷, 2013, 12.

[5]徐丽艳.创意产业与产业价值链重构[J].南方金融, 2013, 1.

文化瓶颈 篇7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系统性的概念。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企业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内涵结构主要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维度,即企业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四者在交融互动中共同促进企业文化形成丰富深刻的内涵、 创新进取的品质。

企业文化的内涵很丰富,核心是价值观,外在表现就是行为方式,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 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等。企业文化主要分三个方面,企业形成自己特别的精神理念系统,约束和指导员工的行为文化,良好的企业经营生产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产品层竞争,包括以产品和质量、成本控制能力为代表的企业生产水平、企业服务水平、以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为代表的市场适应能力;第二层是制度层竞争,包括企业环境优劣、企业资源厚薄、经营机制的优化程度、品牌策略及制度等;第三层是核心层,包括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为内容的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其中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显现旺盛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企业文化是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企业的粘合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励士气,使人奋发进取,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还可以使员工自觉认同和遵守企业的价值理念,实现企业与员工的融合,员工的成长同企业的发展同步,员工对企业更具有信赖感和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一些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进入再次创业阶段,一次创业靠机遇和个人素质, 二次创业则要靠团队奋斗。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聚力的源泉,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达成共识,增强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相互理解和沟通,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塑造企业品牌和形象。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且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企业必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员工就会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企业形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人们可视的可感觉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品牌形象,使顾客在产品体验中熟悉企业,认同企业。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深厚的企业, 企业的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就愈高,企业的整体业绩就会上升。

二、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制约因素分析

近年来,浙江省民营企业形成了丰富多样、体现创业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不少民营企业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内容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变成全体职工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对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民营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在参与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好感;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企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扬弃,在企业文化上进行更新和深化,力求用崭新的中小企业意识来培育职工;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针对知识密集、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特点,普遍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视为中小企业的灵魂和生命。

近段时间通过走访调查多家民营企业,我们感到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企业文化的构建缺乏特色,把企业文化理念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企业不多,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融入到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建设中的企业更是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存在认识误区。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仅局限在口号、标语等形象文化上,只是找一些华丽动听的词汇, 给企业贴上几个标签,搞几条朗朗上口的口号;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深,将企业文化口号化,立足于硬性规定、钢性管理,强调贡献,淡化关心,缺乏理性和人性化,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达不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一些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或等同于企业形象工程,如搞一次读书活动,一次文艺演出,或在电视上频频亮相,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一些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没有专项经费投入,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2.企业精神塑造缺乏个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价值理念是在长期经营中自发积累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内容,但往往带有较明显的模仿性,盲目照搬照抄,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不够,造成内容上空洞化,表述上的趋同化;一些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与企业经营管理联系不紧,企业精神既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实效性不强。

3. 不同程度存在家族化色彩。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家族制管理阶段,企业文化中企业家个人意志烙印明显,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老板的文化。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初级阶段,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其价值观往往表现为家长意志。受企业主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家长制集权管理导致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家族力量对企业领导权的垄断,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如用人制度是唯亲是举而不是唯才是举,强化人情,聘用亲友。在企业发展决策上难于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有时不顾客观规律,盲目扩张,最后导致“激进后遗症”。

4.存在信用和责任缺失现象。一些企业守法意识不强,责任和诚信意识缺失,贪图短期利润而几乎不顾及顾客健康与生命, 甚至贻害子孙;一些企业管理政策和企业文化相脱节,管理政策往往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不一致,造成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轻于承诺、耽于信守”,无信失信,不履行对职工的承诺,伤害了职工的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

5.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许多民营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 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于相对注重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一些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缺失,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品牌和形象缺乏有效塑造;有些企业没有把企业创业初期的老板文化提升为企业家文化,沉迷于创业初期的“爱拼才会赢”,忽视在全企业范围很好地文化宣导、提升与继承,没有广泛的凝聚力与感染力,出现了“文化断层”。

三、推进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 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多而规模小、发展快而后劲不足、平均寿命短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企业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意识,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忽视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民营企业价值观,重点培育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价值取向,诚信为本的经营准则,创业创新的精神追求,合作共赢的发展指向。企业精神的提炼、企业发展理念的构筑、企业价值取向的确立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在对自身发展历程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请有关专家帮助和指导,发动全体员工共同讨论,注重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国内外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挖掘整理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并进行提炼和加工,使之得到提升。

2.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Werhane在研究了亚洲和新西兰的企业时强调企业家道德品质是决定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企业家有没有文化战略眼光,能否引导和创造文化,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强化和变革,是民营企业能否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重视企业家文化素质修炼和价值观培养。一是企业家要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成为由单一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做民族振兴的推动者;二是企业家要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辨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强化和变革,将自己成功的经验融入职业化团队管理,形成自己风格的管理文化;三是企业家加快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强做精做优企业,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3.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民营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汲取浙江商业文化积累的丰富营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结合企业特色优势,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大胆的创新,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可操作性,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带动职业价值理念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要围绕企业的产品特性、品牌特性、发展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善于挖掘真正属于自己、精华而有特色的东西,充分体现出具体鲜明的时代特点,显示出个性的企业文化。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借企业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经营过程中劳动者生产力这一要素的协调管理工作,使企业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家要善待员工,重视员工的思想情感以及合理要求,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实施“人本管理”, 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会极大地提高,并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企业文化和个人发展融合在一起,淡化家族观念,广纳天下贤才,让有能力的人来经营和管理企业,以保证每位劳动者个性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联想集团让产品开发者上主席台介绍产品,担任形象代表。给每个员工都压上略重于现有能力的担子,并经常性地变换工种,让最好的工人来搞技术,让最差的技术人员去当车间工人,打破界限,能上能下,最大程度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潜能,实现人尽其才。

5.强化企业品牌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品牌之所以生生不息,被人们所信赖所忠诚所热爱,是因为品牌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蕴含着鲜明的文化个性,流传着感人的文化传说,不断满足着顾客对它的文化诉求和某种情感需要。因此民营企业要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坚持面向市场做文化,强化竞争理念、顾客理念、创新理念、诚信理念、环保理念、社会责任理念、双赢理念等,增大企业文化的市场公信度和辐射力;其次要着眼文化做品牌,突出品牌的核心价值,把企业文化中的人本内涵及独特的审美倾向等注入品牌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当中,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三要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的“本土型”文化,员工来自本土,产品销售集中在本区域,品牌源自本土文化,深深保留地方文化印记。

6.推进企业文化可持续观。现代企业文化可持续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低碳理念。因此民营企业在追求效益增长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商业道德、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将循环经济、绿色GDP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流程和每一个环节,渗透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让低碳理念深入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坚持低碳和可持续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让低碳理念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

摘要: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化瓶颈 篇8

一、商务英语与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在国际上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 以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征而独树一帜。随着教育部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设置的批复,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和研究又迎来了一个高潮。温家宝总理在针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讲话中指出:教育要与社会需求接轨, 我们培养的应该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 商务英语教学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出发, 都要基于以实用为主的原则, 改变以往纯语言学习的局面, 要语言与文化并重,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能力、策略能力、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知识。而在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 依然把重点放在英语技能和商务知识两个方面, 忽略了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技能和商务英语结合较少, 或者根本没有结合。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 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畅地进行跨国商务活动, 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Thomas这样说过:“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可以看出来, 听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类错误, 这种错误一旦发现, 听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 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则不会像语法错误那样被看待, 若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错误, 他可能被认为缺乏礼貌和不友好。他在交流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为语言能力的缺乏, 而会被归咎为粗鲁和敌意。”所以,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一定要使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用错误比起语法错误要致命得多, 使他们了解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 增强其“跨文化敏感性”,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各类文化差异分析

(1) 社交语用错误, 导致误解。社交语用错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 牵涉哪些话该讲, 哪些话不该讲, 哪些属于个人隐私, 人际关系的远近, 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 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利奇曾说:语用原则基本上是共有的, 但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却由于文化的不同而相异。有些东方文化 (如中国、日本) 一般比西方国家更看重谦虚的原则。比如, 一个售货员把汉语中招呼顾客用语“您要点什么”套用到英语中, 去招呼说英语的顾客“What do you want?”对方就会感到这位中国售货员缺乏礼貌。而合适的问题应是“What can I do for you?”或者“May I help you?”一位访美女学者在宴会上听到别人称赞她的衣服“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她不会用“Thank you”作答, 马上按汉语习惯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结果闹了笑话。

又如:接待外宾时, 外宾用Thank you表示感谢, 可接待员却说:It’s my duty to do so.殊不知, 一句You are welcome就能解决问题了。到机场接一位重要的客人, 不能照汉语习惯:您一路辛苦了 (You must be tired) 。对方定会生气地以为你说他身体不行, 对你心怀不满。以上几个例子, 都是属于一种文化干扰, 即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或强加到所学语言中去, 产生理解的偏误, 直接导致交际的失败。

(2) 审美习惯差异, 导致误解。不了解对方与己不同的审美观、审美习惯, 会起到恰恰相反的效果。比如, 有一家宾馆为了吸引外宾, 在做广告时煞费苦心, 把宾馆作了一番描绘。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十里蛙声不断, 九溪曲流潺潺”。按照我们的审美习惯,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幽美、娴静的环境, 是人向往的去所。然而, 英美人讲究的是privacy, 他们讨厌吵闹声, 包括这里的蛙鸣声。因此, 可想而知, 这家宾馆的外宾定会寥寥无几了。再如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 它历来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 而在英语文化中, “dragon”乃一种恐怖的怪物“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

(3) 对颜色和图案的偏好不同, 导致误解。在国际贸易中, 商品的装潢颜色很有讲究。意大利喜欢绿色, 巴西人忌绿色, 日本人忌黄色, 泰国人忌红色, 比利时人埃及人忌蓝色, 土耳其人忌花色, 欧美等国忌黑色。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不尊重这一颜色偏向, 你就卖不出商品, 当然也赚不了外汇。又如, 日本人认为荷花图形不吉祥, 因此, 在设计商品装潢画面时如果能投其所好, 就会有利于扩大出口,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对体态语理解不同, 导致误解。不同民族的人使用相同或相近的体态语, 却表达着不同的语义。比如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点头称“是”, 但也有一些民族摇头称“是”。比如欧洲的阿尔巴尼亚国和亚洲的尼泊尔国, 点头就表示“不”, 摇头表示“是”。

又如, 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 表示OK, 而欧洲人将这种手势视为猥琐下流的动作。美国人两眼正视对方, 眼光直接接触, 表示感兴趣, 波多黎各人则不正视, 避开对方眼光, 以示尊重, 而非洲尼日利亚人甚至把正视别人看成是对人不敬的表现。

再如, 我们熟知的OK手势, 在美国人看来表示“行、可以”, 而在法国人眼中表示毫无价值的“零”, 在日本则代表“钱”。所以, 我们在交流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某些非语言手段的非普遍性, 以及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区性, 以便尽量避免造成歧义。

另外, 体态语也是随着文化的改变而改变的。比如, 在中国, 年轻的同性朋友挽着胳膊在马路上走, 被看成是朋友之间关系密切, 而在美国, 则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

四、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在学生的教材中应当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 多开设一些历史、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

(2)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还可通过给学生观看英语录像、讲座、电影, 阅读现代文学作品, 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等渠道以达到目的。

(3) 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就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习俗的区别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能力。

(4) 课外多鼓励学生与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 多阅读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 并且广泛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或故事剧本, 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5) 定期举办有关各国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如有可能, 举办夏令营等活动, 送学生到外国学习, 和当地人生活一段时间, 切身体会各国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不重视文化知识, 显然会落后于客观的需要。所以, 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 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了解和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以达到更顺畅交际的目的。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一大批既有扎实商务知识又精通各国文化习俗的专业人士。本文从具体分析各类文化的差异入手, 讨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 (5) .

文化瓶颈 篇9

一、文化会展业的作用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限量, 各地区纷纷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而文化会展业被誉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上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第一,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 促进各方的沟通与交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 文化唱大戏也因此而成为各地发展的普遍模式。文化会展业主要是文化品或者富有文化创意内容的会展及活动, 囊括诸如工艺品、艺术表演、书画、经济文化交流等展览、活动以及各层面的文化会议, 也可以归为民间民俗文化类、历史文化遗产类、生态旅游休闲类、文化交流类、产业文化类、宗教文化类、品牌文化类等几大类别。[1]从文化会展业的内容和分类上,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展会和活动的举办, 对于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促进各方沟通与交流将起到重要作用, 将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软实力, 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开放度、竞争力, 促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第二, 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成功、有吸引力的城市必定是文化繁荣、市民生活品味高雅、有内涵的城市。文化会展业以文化为基础, 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展会活动, 诸如民俗文化节、生态旅游节、茶博会、动漫节等等的举办, 使市民长期浸润在文化氛围中, 有利于提升市民的素质和生活品味, 提高市民对举办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同时大量的文化展会活动的举办, 可以改变城市的功能、整体价值取向, 改变城市形象定位, 积淀城市的文化底蕴, 增加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 产生磁场集聚效应, 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向心力和吸附力, 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度。

第三, 助推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会展业以文化产品的流通与消费为主, 可以使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源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要素, 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会展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而快速地引起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同时文化资源、文化产品要走向市场, 进行交易与消费, 只有被赋予了创意, 才能更具有价值, 才能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 文化展会的举办能够产生引擎发动效应, 能为其他产业进行产品创意、研发、交易等提供文化要素和智力支持, 尤其是能改变其他产业的价值创造链条, 提升其他产品和产业的文化价值, 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从而更具竞争力, 促进其他产业高附加值化和高知识化。

第四, 文化会展业呈现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 文化会展业可以培育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与其他产业存在生产、技术、产品、流通、消费等经济技术联系, 与其他产业之间可以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产生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因此发展文化会展业可以带动刊服务业、出版发行印刷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广告业、工艺美术业等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

二、福建省文化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福建是文化大省,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船政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 以及武夷山、福建土楼、三坊七巷、鼓浪屿等自然人文景观, 在两岸及海内外影响广泛;工艺美术业、报刊服务业、印刷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广告业等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为发展文化会展业创造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2]

近年来, 福建省大力发展文化会展业, 文化展会规模不断扩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福建省文化会展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就明确表示, 我省将力争到2012年, 福建省主 (承) 办的全国性重要文化会展项目占全省文化会展项目总数的10%以上, 文化会展业年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 推动全省文化会展产业进入全国前列。政府的鼎力支持, 为文化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福建省文化会展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文化会展业加快发展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福建省文化会展业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 福建省大多数的文化会展缺乏创意, 缺乏有创意、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会展产品长期兜售, 对参展商缺乏吸引力。随着展会规模的不断扩大, 展会数量的增加, 展会对参展商的吸引力却并没有随之而增加, 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 大多数展会题材内容大同小异, 形式上相互模仿, 展会设计雷同, 同质性倾向严重, 缺乏创意绊住了文化会展业发展的步伐。

第二, 会展品牌构建意识薄弱, 至今缺乏在全国知名的会展品牌。会展品牌是人们对会展活动的一种心理共识、支持与赞同。参展商对会展品牌的满意与忠诚, 会形成会展品牌的无形价值和核心能力, 最终为会展企业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福建省内会展业知名品牌较为缺乏, 文化会展品牌更是凤毛麟角, 除了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及茶博会知名度较高外, 其它的文化展会大都影响力不大, 辐射效应相应也较小。

第三, 政府角色过于明显, 政府行为多, 市场行为少, 专业化运营公司功能缺失, 展会的运营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展会的内生性市场机制还未能实现良性循环。展会作为文化贸易、推动文化消费和拉动经济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 特色化的文化展会较少, 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福建省拥有较为特殊的文化资源和较强的地域特色, 举办特色化文化展会的优势较为明显, 然而近年来随着展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 同一主题的展会特色化、差异化的竞争越来越难以形成, 对参展商的吸引力也日趋减少。

第五, 产业链不明晰, 对相关联的产业的拉动和刺激作用还未充分显现出来。福建省文化会展业还未形成一条完整的整合上、中、下游的产业链, 对广告、交通、旅游、餐饮、文化消费的拉动作用还未充分体现出来, 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润点还未充分开发。

第六, 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地市文化会展发展水平相差明显, 除厦门、福州发展较快、展会较为集中、影响较大外, 其余地市展会分布较为零星, 知名度也较小。

三、福建省文化会展业发展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 福建省文化会展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已经清楚地呈现, 笔者认为福建省文化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和提出:

(一) 打好“海峡”牌, 彰显福建文化特色

闽台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 “海峡牌”是福建会展业最突出的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 也应是福建会展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福建文化会展业要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妈祖文化为重点, 大力发展海峡两岸 (厦门) 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中国 (莆田) 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中国·福州海峡版权 (创意) 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海峡印刷技术展览会等“海峡”牌文化展会, 为闽台文化交流搭建平台。以海峡两岸文博会为例, 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展览面积从第一届的不足1万平方米发展到3.2万平方米, 签约总额近200亿元, 参展企业达2000家, 台湾地区参展企业逾三分之一。[3]

同时, 福建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 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船政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 都是可利用的资源, 是发挥会展特色的绝好题材, 对这些地方特色文化的展示和相关产品的开发, 可以增强参展商的吸引力, 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主题、题材的同质化现象。可重点发展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 (东山) 关帝文化旅游节、福建土楼文化旅游节、武夷山朱子文化节、福建·永安笋竹文化旅游节、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等。

还可将展会策划、展会内容创意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 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提升文化展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二) 培育文化会展品牌, 增强品牌吸附力

文化会展品牌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 它是文化内涵、文化产品和服务三者结合的统一体。在确定文化会展的目标市场、规模、服务以及目标顾客的基础上, 要对文化会展形象进行准确定位, 以形成独特的品牌个性, 形成品牌影响力, 塑造满足会展长期发展的知名度、美誉度。要重点发展特色化的文化展会, 各地可根据当地文化特色, 从场馆设计、主题的选择、展会的规划、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来促进文化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

而福建目前的情况是同质化现象严重, 盲目趋从, 缺少拳头品牌。可根据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走向和整体格局, 通过调查研究, 确定几个重点会展项目着力进行培养。要关注并充分利用文化会展产品的风格、文化和个性等无形因素给客户带来的精神和情感利益, 来塑造会展品牌独特而有价值的形象, 并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将一个符合会展定位的品牌形象深植于客户的心理。

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区域性、全国性会展, 如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等, 努力扩大覆盖面, 提升品牌的空间拓展力, 提高展览的档次和质量, 完善服务功能, 逐步推向全国推向国际, 与国际会展接轨。

要坚持已有的品牌展品创新。要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

确保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研究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变化, 在营销方式、营销渠道、营销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 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明确政府角色, 推进市场化运作

根据国外成功的会展经验, 在展会培育初期, 的确需要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持, 要使交通、餐馆、旅游、物流等行业联动起来, 必须要有政府的宏观统筹。尤其是目前福建省文化展会大都处于孵化培育期, 政府须在其中扮演引导、推动扶持的角色, 通过统筹规划定位、政策扶持和制订规则等手段, 建立与市场主体的沟通渠道,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引导和运用市场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当会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政府就应逐渐退出主导地位, 转而扮演公共服务的角色, 以免滥用权力性资源和行政性资源, 推动会展以市场为主来配置会展资源, 招展、招商、展会活动的组织及各项配套服务都应通过市场途径来实现, 通过市场规律来促使展会的内生性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出来, 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 促进展会的优胜劣汰。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竞争的干预, 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提高福建省文化展会的市场化程度, 要把国内有知名度、有影响力拥有优秀文化产品的企业通过招商招展的方式广泛地吸纳进来, 要将具有市场前景和优势的文化产品和投融资项目引进来, 在此基础上找出消费亮点, 引导消费;努力提高展会的质量及交易量, 从而增强展会的吸引力。同时要以竞争力强、具有强大的品牌吸附力的文化展会为会展吸引物, 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展招商, 从而带动文化消费。

文化展会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 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福建文化会展业应选择“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 政府的角色是调控者、监督者和服务者,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扮演的角色是市场的经营者和开拓者, 这种模式既保障市场规范有序, 企业又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能够充分调动起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四) 建立完善的文化会展产业链

会展产业链是围绕某一主题, 借助场馆及周边基础设施, 以所在区域的产业基础为依托, 以资金流、物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相互渗透的价值链为内核, 将会展业的主体方和参与方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企业关系。整个会展产业链涉及参加会展的主体方和参与方, 分别分布在会展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主体方主要分布在中上游, 而参与方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我们将会展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企业归类如下:上游企业, 是指会展活动的开发者或者发起者, 具有会展品牌, 有时候表现为主办者 (PCO) ;中游企业, 是会展活动和项目的具体执行和运作者, 即目的地管理公司 (DMC) ;下游企业指会展活动的参与和支持者, 即一切与除会展发起者和组织者之外的参与会展活动的企业, 包括各种会展产业链上延伸的附属企业等。[4]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是国际知名会展的一大特色。

就文化会展业而言, 其产业链包括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招展商、代理商、参展商、场馆、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装修业、广告业、艺术设计业、通讯业、参观者、消费者等。

福建今后可以依据文化资源优势和特色, 重点培育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文化会展活动。将文化创意与消费需求结合起来, 通过会展及衍生产品的开发等方式, 完成从创意策划、场馆管理、招商代理、广告传播、布展设计到设备租赁等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使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要形成与广告、旅游、宾馆、酒店、展台搭建、礼仪、交通、文化消费等合作伙伴完善的价值链, 保证文化展会的核心竞争力。

(五) 重点突出, 合理分散、梯度发展

梯度推移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在世界范围, 还是在一国范围内, 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 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 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 引进掌握先进技术, 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 推移的速度加快, 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5]

具体到文化会展业, 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条件的差异, 福建省各地区文化会展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各地的文化会展业发展水平相差明显。目前厦门文化会展业处于全省龙头地位, 福州紧随其后, 其它城市发展相对较为落后。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 福建省文化会展业应优先发展资源较为集中、发展水平较快的厦门, 巩固其在全省文化会展业中的龙头地位, 办好海峡两岸 (厦门) 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旅游博览会、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等文化会展项目。加快福州市文化会展业发展, 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等地区推移, 从而带动整个福建文化会展产业的发展, 形成多层次、相互补充的文化会展市场结构层次。同时要加强福建省内各地市文化会展资源整合, 加强联合, 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

摘要: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 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会展业也顺势而起。福建在文化会展业加快发展的同时, 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展会缺乏创意, 品牌构建意识薄弱, 政府角色过于明显, 产业链不明晰, 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要解决上述发展瓶颈, 福建省文化会展业应着重打好“海峡”牌, 彰显福建文化特色;培育文化会展品牌, 增强品牌吸附力;明确政府角色, 推进市场化运作;建立完善的文化会展产业链;重点突出、合理分散、梯度发展。

关键词:文化会展业,发展瓶颈,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郭蕊.关于以文化会展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无锡文化产业的建议[OL].人大代表建议. (2011-08-02) .http://www.wuxi.gov.cn.

[2]省贸会.福建省文化会展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OL]. (2010-09-26) .http://whlg.cei.gov.cn.

[3]何光锐.文化会展业:不可限量的新“引擎”[OL]. (2010-12-07) .http://luojiansq.news315.com.cn.

[4]王羿雯, 何阳辉, 郑蕾娜.试探基于产业链的会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福建论坛, 2011 (4) :100-101.

上一篇:税收筹划方面下一篇:关注中国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