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与保持(共11篇)
激发与保持 篇1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网络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 已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网络学习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 目前网络学习的发展现状表明, 网络学习者学习效果不佳, 且有很多学习者中途退学。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人结合初高中教学特点, 谈谈几点认识。我们知道, 要激发与保持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的动机, 就要从内在需要 (如本能、需要和驱力等) 、外在诱因 (如目标、外在奖惩等) 、自我调节 (归因) 入手, 促使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相互协调。据此, 本人有以下建议。
一、优化网络课程的体系结构与组成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 它是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教材, 根据网上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完整的网络课程应由如下几个系统构成。学习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用户指南、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内容、习题库等。学习环境系统:包括相关内容、参考文献、资源、网址、多媒体素材的提供等学习资源和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等学习用具。学习活动系统:包括自主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协商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室、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学习评价系统:包括系统评价、学习者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等。整体结构 (如并列结构、层次结构、网状结构等) , 可通过结构图或概念地图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概括, 打破只有一种树状结构的设计思维模式, 提供课程内容组织的多种结构视图, 同时允许学习者进行线性学习和跳跃式学习;优化的网络课程结构使用方便, 也有利于调动与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所以, 优化网络课程的结构, 也成为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大策略。
二、分析学习需要, 激发与培养内在需要
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根本内在动力。因此, 只有在认真分析学习者需要的基础上, 在网络课程中不断地满足学习者需要, 这样才能在整个网络课程学习中保证动机不灭。
三、合理地设置和应用外部诱因
外部诱因主要是指行为目标和奖惩。其实, 想要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在没有严格而明确的教学要求下自觉地进行学习, 几乎是幻想。合理地设置和应用外部诱因就是通过设置目标和奖惩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设置目标。确定目标不是随意的。要求做到:首先, 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学习者长期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为之努力的目的和方向, 有助于学习者在既定的学习方向上前进。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一个下属目标, 是学习者近期需要达到的目标, 短期目标的实现可以使学习者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将大目标分成多个小目标, 并一一记录完成学习任务的具体情况, 包括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 对课程学习的资源和认知工具要求, 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动机情绪。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小的学习任务, 具体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让学习者逐渐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步, 增强其继续学习的信心。
(2) 应用强化。强化主要是奖赏的作用。奖赏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物质的如奖金等, 一种是精神的, 如表扬、鼓励等。除了奖赏还有惩罚。有时候失败的威胁同样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惩罚要慎用, 对学习者动机的激发以内在动机为主。因为副作用大, 有时会使学生产生焦虑, 从而破坏学习动机。
四、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包括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活动和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媒体的双向交流两大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整个远程学习过程中为学生与辅导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学机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工具, 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因此, 除在由软硬件支撑的教学平台上及时提供辅导、答疑、讨论和作业评比等动态教学资源和信息外, 还要提供远程学习咨询, 以及由导航、内容浏览、查询、实时和非实时交互教学, 网上的教务、考务管理等构成的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在此基础上, 增加教师角色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 要求教师从目标的确定、路径的选择到减少学生困惑、如何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搜索引擎的选择、培养和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动机等方面提供帮助, 并且配备站点教师, 提供充分的在线及时交流和异步交互, 使学习者实施良好的自我监控, 逐步适应网络学习。
五、加强交互性、协作性
网络课程中的交互一般分为三种:学生和学习材料之间的交互、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第一种交互是为了满足学生认知内驱力的要求, 第二种交互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附属内驱力的要求, 第三种反馈为了满足学生的自我提升内驱力。三种交互相互结合,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网络学习是自主学习, 但绝不是孤军奋战, 它有多种学习方式: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清楚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这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个人学习可以自定步调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这是网络学习的一大特色。可以通过有效支持工具, 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如应用学习文件夹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学习者的瞬间灵感。这些零碎的记录是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资源, 也是促成有效性学习的关键。教师要定期检查学习者的学习文件夹, 并针对学习者的疑问和笔录做一些适当的评价, 能够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促进学习者的求知热情。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由4~6个具有相同学习经历的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将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它主要体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每一章学完后安排一次讨论, 形成小组作品。集体 (班级) 学习。集体 (班级) 学习是具有相同专业更大规模的集中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 (班级) 学习模拟传统的集体学习, 使学习者能够感受到归属感,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程设计时要注意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 例如将学习者的发帖数和发帖的质量同学生的成绩挂钩。
六、提供明确的学习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具有激发学习者行为动机, 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作用。明确的学习评价标准, 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以前的学习评价反馈, 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效率动机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方式必须具备下列性质: (1) 尽可能提供肯定性的评价。肯定性评价能使学习者受到鼓舞, 产生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感, 从而不断地提高成就动机, 焕发热情, 做出更大的努力。 (2) 实行激励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对学习者的评价, 尤其是一些差生以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要降低评价标准, 在其取得相对较小的成功时, 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尽可能挖掘学习者的长处, 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评价要努力着眼于指导和帮助被评对象改进学习, 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 在一定限度内, 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3) 提供对学习和进步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当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个人成就时, 他们就学会了在其能力限度内进行学习。开始学习时, 就把总的学习评价方式明确地告诉给学生。
小结: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课堂, 交流是通过人——机进行的, 比课堂教学中容易分神或产生厌倦情绪。要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而, 在网络教学活动设计中进行动机设计是很必要的。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 针对网络课程的特点, 利用网络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等的支撑进行动机激发与保持策略设计时, 应注意把动机理论分解到可操作性层面, 各动机要素渗透在网络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 各个动机要素之间相互促进, 彼此影响, 形成良性的循环影响, 那么就更能使学生的动机保持在较好的状态, 从而使学习更有效。这需要对课程设计人员、相关技术支持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摘要:网络课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 但是网络课程中针对自主学习的驱动器——学习动机的策略涉及很少, 导致网络课程的使用效率降低, 实际学习效果也随之下降。本文探讨了网络课程学习中激发和保持学习动机的策略, 以维系学习者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动力。
关键词:网络课程,学习动机,激发和保持策略
参考文献
[1]付丹.关于动机设计与网络教学活动设计整合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04 (5) .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激发与保持 篇2
穆家会小学 赵海燕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强调“学英语,容易又有趣”。心理学认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是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能否主动、轻松的关键。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强英语学习的愉悦性
有人说,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清除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喜欢某个教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二)、利用歌曲活跃课堂气氛。音乐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素材,它能丰富语言学习的艺术美,情感美。欢快轻松的音乐能使学生身心愉悦,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唱、听英语歌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增强节奏感,还可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英语能力。此外,歌曲的教学还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每次学完歌曲后,给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尽可能地给予他们鼓励、表扬,让学生在表演完后有一种成就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他们会表现得更为积极。
(三)、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和体态语。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有的教师的课就很精彩,而有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语言和形体魅力上。富有幽默感的教师上课时,多采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对学生的情感也有调控作用,让他们产生自信,善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当一个学生犹豫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时候,教师用鼓励的目光微笑地看着他,那么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种肯定,得到鼓励,主动回答问题;当一个学生非常准确地回答完问题时,老师走过去跟他握一下手,不但表示对学生的尊重,合作愉快,而且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鼓舞。
(一)、创设情境激趣。创设情境教学,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创设这种环境,在教学中就应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
1、以实物演示呈现情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形象直观,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兴趣倍增。如教“pencil,ruler,bag”等单词时,我们可预先准备铅笔、直尺、书包等实物,边出示实物边教学生说,使学生们很快将词义与读音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这些单词。
2、以教学挂图或简笔画呈现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单词、词组或对话片断,如:zoo,park,duck,bird,climb the hill,fly the kite,go to school等,我用教学挂图或用简笔画进行教学,边画边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3、以体态语言呈现情境。在课堂中,我们应尽量现身说法,借助动作、表情去吸引学生、提示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句子。例如在教 “big,small”时,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表示big,学生感觉挺有趣的,跟着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跟着我说:“Big,big,big,Make your eyes big!”于是我赶紧把眼睛眯成一条线说:“small,small,small!Make your eyes small!”学生也跟着做起来,当我把眼睛瞪大时,学生更知道说“Make your eyes big!”等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就让学生上台表演各种动作,学生对这种活动最感兴趣,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说起来,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人人都在参与、学习。学生在玩、说、学的情景教学中深深感到“英语真有趣”。
(二)、设计游戏激趣。
游戏是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和兴趣的活动形式,能激励孩子们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操练语言的热情。因此,我经常通过游戏创设语言实际运用的情景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游戏教学法常用于给学生提供控制性练习的环节,也可以用于从复习、呈现到练习的几乎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
1、萨姆说(Sam says)。例如:在学生已学了身体五官名称时,可以设计一个“Simon says”的游戏让他们复习、操练所学单词。学生注意听教师发指令,凡是有“Simon says”的指令,如:Simon says “Touch your nose.”学生必须摸自己的鼻子,若没有“Simon says”的句子,学生则不能做该动作,学生很快就记住所学单词。
2、猜一猜。猜一猜游戏可以是猜物、也可能是猜字母、猜单词等。如:在教PEP小学三年级英语“in、on、under”三个单词时,为了巩固运用这一新语言内容,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让一位学生悄悄地把苹果藏在桌子下面让其他同学来猜。学生甲问: “Where’s the apple?”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有的说, “Is it in the desk? 有的说,“Is it on the desk?”在游戏中,同学们热情高涨,既分清了“in on under”的用法,也学会了如何对不缺定事物进行提问。
3、编儿歌。歌谣教学法,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中教学方法,而语法教学却是一种乏味而又枯燥的,如果把语法教学跟歌谣教学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如在教人称代词是我是这样编的:我是I, 你是You, 男他He, 女她She,动物的它是It, 我们We,你们You,他们They, 大家一起真热闹.这种简单的歌谣通俗易懂,学生也喜欢念,他们也根本没有意思到他们是在学习语法,但无形中他们已经记住了人称代词,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再如在教学颜色类单词时,我设计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活动,巩固复习red,yellow,green三种颜色单词。全班学生站起来做小司机,教师分别说三种颜色,学生做出停车、开车、等待的动作,做错的学生坐下,经过多次“考核”后,仍然站立者被评为合格“小司机”。此活动既使学生掌握了这三个单词,又使他们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此外,我还和学生一起编朗朗上口的儿歌:大自然,真美丽,让我们拿起大画笔;画个大海是蓝色,blue blue是蓝色;画条小船,white,white是白色的……让学生在诵读儿歌的同时记住单词,培养了良好的语感,还进行了美育。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直观教学多优于一般的讲解,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电化教育又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原本较为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轻松活泼的互动式交流。如:在新授At the zoo第六单元A部分时,把课文中的图画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一个大苹果与小苹果的画面来比较教学“big ,small”,再出示大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的大耳条与小眼睛,长鼻子与短尾巴,教学“long、short”等单词,当学生会读后,通过几组画面来比较,让学生说,反复几次,学生不仅掌握了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掌握了It has…的句型。我在制作英语多媒体课件时,考虑到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动画场景,配合动听、有趣的音响效果,把文字、语言、图象、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动活泼的动画可让学生兴趣十足,纯正真实的语音会使学生如临其境,多媒体所创造的语言环境为学生增添了无穷的学习乐趣,使教学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
三、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增强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加以肯定。课堂中巧妙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会有助于和谐课堂的生成,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的转变,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趣味性的奖励。
在英语教学中简单的“Good”“Wonderful” 的评价手段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吸引学生。小学生喜欢新鲜,喜欢动身体、动作夸张的活动,对身体的活动感兴趣。如何让评价对学生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呢?利用英语教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我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评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入竞争机制来设计各种奖项,要把评价结果直观化和形象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每回答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动物卡片、笑脸、小红旗或小红花。”把它们及时的发送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我还设置了几项大奖,获得大奖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张相应的奖状,上面清楚的写着获奖的名称。除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和对孩子们听、说、玩、演方面的能力外,还有机地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目标的整合。例如:听录音时,设“模仿奖”、对话表演时,设“表演奖”,这能进一步鼓励学生背诵出课文,而且还能使他们切身的去体会文中人物环境,灵活的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根据课上的整体表现可以评出“纪律奖”、“ 积极踊跃奖”,体现的正是对孩子们学习情感、策略和态度的充分肯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评价更为有效。
(二)、有效性的称赞。
小学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称赞是树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如何让孩子在英语课堂中体验成功,拥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于我们如何在教学评价中运用鼓励与称赞的艺术,进行有效的称赞。我们应根据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把握不同的称赞尺度,即使同一个班的不同学生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性格特点都存在着差异,若用同一评价标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称赞过于频繁而失去因称赞带来的激励意义,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会因为称赞标准过高而无法实现而失去促进作用,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称赞毫无效力,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对学生称赞的尺子衡量的不是任务的大小,而是为了任务的完成,付出努力的大小。一节课内,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背诵对话应该值得称赞,能力较差的学生能记忆单词也同样值得称赞。因为这个我们看来是小小的任务却是某些学生付出努力才能完成的结果。
(三)、多元化的方式。
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要只是由教师评价学生,让学生参与评价,设计师生评价的多种形式,能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如: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间的评价、学生个体相互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再不仅仅是“响应者”,还可以是“小演员”、“小导演”、参与者、质疑者、解答者、评判者等诸多角色,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习热情 保持学习兴趣 篇3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学生,我们要怎样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呢?又该如何去保持他们的持久兴趣呢?下面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准备好高一学生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
无论是什么科目的学习,学生对第一堂课总是充满期待的。因为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充满兴趣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在第一节课的时候都会表现得更积极认真,他们在心底的意识里也想把一门课程学好,也想有个好的开始。就像外面很多辅导机构和辅导班,为了招收学生,通常会用试听课或体验课的方式,先让学生免费去试听一节课,再让学生决定是否参加辅导班。这种试听课都是准备得非常精彩的,去听的学生都会被这种课堂吸引,结果也是可想而知,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这样的辅导班。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如果第一堂课很精彩,就可以一下子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瞬间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相反,如果第一堂课都讲得枯燥沉闷,那么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将会瞬间降至冰点。
因此,教师对高一新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在讲《信息及其特征》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够旁征博引,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有趣的互动和活动,调动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的印象肯定是深刻的,由此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好感,从而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其实都希望老师能够关注到自己,能够关注到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和自己的辛勤付出,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有实验证明,老师的关注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近似地呈正相关的状态。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对自尊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也会在意来自老师方面的关注是否够多,得到老师的关注越多的学生,他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都将大于得到老师关注较少的学生。
教师不但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还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多提问,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这些学生看起来像是在“调皮捣蛋”,其实这也是表现出他们的大胆和另类思维的一面。学习信息技术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要多些鼓励和肯定,这也是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很好的方法。
三、为每节课准备一个计算机小常识,增加教师和课堂的魅力
曾经听到一个学生这样形容他的一个老师:“我们老师太渊博了,知道的东西很多,每节课上课总能学到一些课外的知识,每节课总感觉会有些惊喜,我太崇拜他了。”虽然说这个学生的描述是比较主观的,但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教师表现出来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学生就容易对这个老师产生佩服或者崇拜的感情,自然就会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认真听课。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那么肯定也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堂,对老师所教的科目也会感兴趣,也会学得很好;反之,则是学生对老师和课堂的厌恶。
教师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是联系到一起的。在每节课中教师应为学生准备一些计算机小常识,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和心得。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其他的与计算机无关的常识,穿插在课堂中。这样的“招数”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教师和课堂的魅力。
总之,除了精心准备好学生的第一堂信息课外,教师还要注重平时的每一节课,让学生在平常的课堂也能不断地感受到惊喜,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教师也要持续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学生奇思异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表现自己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生的成就感是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肯定,学生的成就感越高,那么他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会更加有信心和兴趣,这样就可以维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教师还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注意采用多样性的方法来增强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
激发与保持 篇4
一、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两位教师同上足球脚内侧踢球课。
教师甲:1.宣布课的任务;2.散开队形, 带领学生做徒手操;3.教师示范讲解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和要领;4.学生在无球的情况下模仿练习上步摆腿展髋;5.两人一组, 一人踩球, 一人做脚内侧轻踢球的动作;6.两人一组, 面对面进行完整的脚内侧踢球练习。
教师乙:1.宣布任务;2.播放“足球之夜”的音乐, 与学生一起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盘带、各部位的颠球、相互之间的抢 (捅) 球等熟悉球性的游戏练习;3.集合队形, 教师提问:足球比赛中最精彩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临门一脚”, 然后, 安排学生分组并带着“怎样才能射中小球门?”“距离变化后, 踢球的方法有无变化?怎样变?”等问题进行小球门 (宽和高均为35~40厘米) 的射门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并参与小组的练习;4.教师引导, 学生交流总结, 回答问题;5.静止中的原地射门比赛, 具体方法为, 以6~8人为一组, 自由组合, 射门距离分别为2米、3米、4米, 射中分别得1分、2分、3分, 射门距离自己选择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6.二对二的足球比赛。即在10米×5米的场地上, 两个球门中线等距离安置, 各队在各自的场地内接对方未射中或射中球门的球或同伴传过来的球进行射门, 在本方场地内传接球的次数不得超过4次, 可以射任何一个门, 以进球的多少决定胜负。
教师甲的教学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结构完整严密, 按照由浅入深的过程进行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的教学, 循规蹈矩, 没有什么不对, 但整个教学过程平淡, 使得原本一听到练习足球就兴奋的学生对教师上的足球课失去了兴趣, 因此, 教学效果较差。教师乙通过播放“足球之夜”的音乐, 与学生一起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游戏, 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然后又抓住“学生对比赛和射门感兴趣”这一点, 设计了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射小球门, 且教师始终在参与学生的练习,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并通过2个小比赛让学生检验、巩固已学的技术, 通过一系列的渐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原本学生就感兴趣的教材通过教师的教变得更加有趣, 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且利用球门的高度和宽度的限制, 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适当变换形式
当学生适应了教师的教学时, 教师可适时变换教学的形式, 只要符合教与学的规律,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运动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即可。如, 在进行足球局部进攻战术“二过一”的教学时, 学生整队进场后进行简单的准备活动, 然后分组进行足球比赛, 十几分钟后, 教师召集全体学生询问刚才比赛的感受, 学生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 比赛过程中大家只顾自己运球、抢球, 而无法组织进攻, 显得很乱。教师提出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多数学生认为, 是由于大家不懂战术, 不懂配合。这时, 教师适时提出本课的任务:学习足球局部进攻战术“二过一”, 并通过适当的手段进行教学。结果表明, 学生听得认真, 练得起劲, 从而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提高了教学效益。应该说, 这位教师适时变换了教学的形式, 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收到了“变激活”的效果。
耐久跑是绝大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 一位教师从提高学生耐久跑能力着手进行了设计与安排, 第一次课领着学生进行各种图形跑 (如绕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的各种线条进行跑进) ,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一定的距离, 同时在教学中教会了学生呼吸和调整呼吸的方法;第二次课进行并队走、裂队走接螺旋形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五角形跑, 然后安排进行自然地形跑, 让学生知道极点及极点出现后调整的方法;第三次课进行分队走、合队走、并队走、裂队走的变化练习, 并从走过渡到跑, 用“看谁取球多”的变速跑、追逐跑等来体验变速跑;第四次课, 用定向跑、定时定距跑改进途中跑技术, 同时让学生注意呼吸的方法和节奏, 学会合理分配体力和计时, 并根据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以上设计通过不断变换练习形式, 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使学生在每次练习中都能保持一定的兴奋状态, 从而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提高耐久跑教学的效果。
三、及时和适当的奖励
在假期的高一学生军训中, 笔者观摩了一位部队教官的队列队形训练课, 共52人, 分成了4个班, 每班1名班长。在开始时, 教官示范讲解了包括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齐步走立定、跑步走、跑步走立定的动作和要求, 然后学生集体在他的口令指挥下进行了几次练习, 练习时他要求所有的学生和他一起喊口令, 接着分成4个班进行分组的练习, 要求每位学生轮流指挥, 同时说明在最后阶段各组要进行比赛, 各班班长和教官进行裁判并打分 (轮到自己班比赛时, 该班的班长不能参与打分) , 排出第一、二、三、四名分别进行奖励, 为第一名提供篮球活动15钟, 为第二名提供跳绳活动15分钟, 为第3名和第4名强化队列队形训练10分钟, 加1000米跑, 要求5~6分钟跑完。分组后, 学生练习得非常认真, 他们相互提醒着动作要整齐、要到位, 练习积极性很高。据笔者后来了解, 这位教官从来没有从事过教育, 在部队也只是个士官, 且不说他这种奖励形式是否符合体育教学的要求, 至少他在队列队形这一相对枯燥的教材内容的教学中运用了及时和适当的奖励方法, 且效果很好。也就是说,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及时和适当的奖励, 可以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练兴趣的目的。
四、设置合适的目标
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 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在体育课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力所能及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的设置应该是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努力能够达到的, 使学生可以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 此外,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如, 在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设置不同的远度目标,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显看到自己进步。在排球垫球教学中, 教师可设置如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自垫球时可使球的升起高度不低于2.4米, 且能连续垫6个 (基本要求) 或在3×3米的正方形的区域内能连续垫6个以上 (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要求, 且没有封顶) ;两人对垫, 相距3~4米达到3个回合或以上。再如, 高一新生一般来自某地区的不同初中, 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原有的技能的储备都不同, 即使同样选择了篮球模块, 不同人的学练基础也肯定不同。因此, 在设置目标时既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也要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学生实际为依据, 在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达成基本要求时, 对特优生及后进生也应有所顾及, 可以用适度提高或降低目标梯度的办法, 使教学目标保持一定的弹性。在传接球教学中, 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技能目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比较协调地做出蹬地、伸臂、翻腕、拨指、迎球、接球、缓冲等动作。对于不同方向的来球能向左或向右跨1~2步接好球, 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做出加大难度的四角传球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发展灵敏性、协调性, 提高反应能力。对照以上目标, 教师又设计了相应的达成目标的练习手段:第一, 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要求传球手法正确、球飞行路线平直、落点准确;第二, 向侧方移动后跨步接球的练习。在练习中, 要求学生应有意识地将球传在同伴左 (右) 1~2米处, 主要让学生体会移动中跨步接球及传球给移动同伴时对落点的控制;第三, 将学生分为8~12人的练习小组, 进行四角的传一球并增加至两球同时传, 传完球后顺时针移动, 第一组的第一个学生跑至第二组的最后;第四, 加大难度的四角传球, 方法见下图。要求双手胸前传接球, 移动时弧线跑侧身接球, 可根据水平的不断提高, 增加至两个球同时传。
激发与保持 篇5
一、创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可爱,表现欲强。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声情并茂的表现教材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体验真实情景、感知形象,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讲课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从而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愉快的学习,进而大胆发言,积极思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作好学习准备。如:在Warming up阶段,唱英语歌曲,开展“Let me guess.”、“Free talk.”、“What is missing?”、“TRP” 等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动”起来,包括脑动、身动和心动,以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许多学生学英语时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语义及内容。导致在说英语时,精神紧张,容易用错。只有增加“说”的经验积累、说话环境的适应和开口习惯的养成,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每节课的前2-3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进行“free talk”。这样,既创造了一个英语交际氛围,也巩固了学生已学的英语知识。在学完课文对话后,教师再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熟悉所学的语言,以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吃透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应该从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friut ?”这一内容时,我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实物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兴趣。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天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一经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师生间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爱是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2)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谈。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还要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四、采取有效手段,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
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教师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并时时用“very good,excellent,great,clever”等语言激励他们。
1、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做问答练习、转换练习,对于他们的提问更要保护其积极性,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智力因素突出的学生做阅读性强、推理性强的练习。对部分“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在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总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关心鼓励。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充分利用表扬和鼓励的激励作用,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3、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就能长久地保持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介绍英美风情知识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与保持 篇6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实物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英语教师仅仅是利用语言进行知识的讲解,则学生往往记不住,且认为英语知识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最终的学习效果不佳。然而,在英语教学期间,教师适当地利用实物实施教学,则会活跃课堂氛围,不断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比如,在进行“Let’s learn”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特意事先准备一个实物,包括onion、tomato、potato以及carrot等,将其放到一个大塑料袋中,教师每展示一个实物,就可以学习其相对应的单词,之后再练习:What’s this?It’s a/an...等句型。到课堂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塑料袋中选出一样东西来让学生回答,如果答对了就会有小奖品,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要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是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在该种师生关系下,教师不能够以教育者自居,不可以采用强制性手段进行教学,比如训斥以及向家长告状等手段强迫学生学习。强制性教学,非常容易伤害到小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等,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扼杀其学习兴趣。合作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使学生乐意参加到英语学习中去。其次是互动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属于师生交互作用过程,相互间的互动质量将会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期间总是会由一定的观念包括教育观以及质量观等,不断支配着相应的教学行为。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基于自己价值取向与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行为做出适当反应。而学生的反应又会强化原有的教学观念。我们可以认为师生间的互动性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小学英语教学期间,借助反馈能够强化正效应,调动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灵活运用英语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会有着相对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模仿性,比较活泼好动,而且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会相对较短,若小学英语教师只是一味地运用传统方式授课,则会使学生丧失兴趣,会错误地认为英语学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心理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第一,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教授pear以及banana等水果单词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是实物教学,从而使学生可以轻松掌握。第二,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当教授一些人体部位的单词的时候,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做touching game,也可以在英语课文学习的时候,组织学生实施角色扮演。第三,运用歌谣教学的方法。在问候语学习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歌曲,比如《How do you do》以及《hello》等。多样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
一堂好的小学英语课应该有一个相对良好的课堂组织教学。英语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前的两分钟到三分钟,提前放录音,从而让学生能够跟着录音唱些节奏鲜明以及简单易学的英语儿歌,也可以朗诵一些英语小诗,或者是观看迪斯尼英语以及GOGO学英语等视频。因为以上教学材料既有声音也有画面,能够从多个方面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从而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在开始上课的五分钟内,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听力训练,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感知英语语言的优美以及英语语调的流畅,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是一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可以使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实物教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灵活运用英语教学方法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小学英语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足,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发展小学生智力潜能的重要契机。因此,激发以及保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英语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激发,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彩云.培养与保持小学高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8:125-126.
[2]苏静.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学英语——浅谈小学英语学生兴趣的激发[J].学周刊,2015,34:134.
[3]魏冬兰.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4,20:34.
激发与保持 篇7
一、积极鼓励学生, 用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要学生达到“乐学”, 就要使他们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类共同的天性。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 也会使学生感到愉快, 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学生学业取得进步时, 我会对学生的成绩给予正确评价,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光荣, 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 我会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 如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说:“Very good”“You are very clever”“Great”, 作为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的口头奖励, 有时还可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就会洋溢在欢乐之中, 学习兴趣也就会有效地激发出来。留作业时, 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布置不同的作业, 批改分数的要求也区别对待。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基本完成自己的那部分作业, 都能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常用的有情境教学法、听说法、阅读法等。在现实的教学中, 我们不能用固定一种教学方法, 而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状态为目的, 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要灵活学习英语, 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学以致用”, 即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妨设计一些情景,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 加以巩固。恰当的情景, 不但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语言现象所使用的场合, 还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熟悉的环境联系起来, 从而产生用英语表达新知的热情。针对中学生好动这另一大特点, 我还常常采用情境活动法, 将生活中的场景搬进课堂, 让学生置身于富于想象的情景之中, 如看病、购物、野餐、问路、借东西、打电话等, 让学生用英语表演, 把学生好动的特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这样既增强了学习兴趣, 又使所学内容得到实际应用, 真正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而且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 针对中学生好强、好胜这一大特点, 选择游戏比赛法, 能让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 尤其是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 同时还能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 在英语教学中, 适时地运用声、形、光、色兼备的电化教学设施, 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达到化枯燥为趣味, 转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的效果, 从而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因此, 根据教材内容, 适当采取活动化教学和多媒体等电化教学, 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办法。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着重于听说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种实际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多接近学生, 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增加对学生的了解, 从而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著名作家冰心讲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亲相爱的朋友。”因此,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 教师都应该将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真心爱学生。这样, 才会使师生之间的心理保持零距离状态, 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不能处处都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 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 这样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讨厌这样的老师, 也会讨厌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 学习兴趣就会因此丧失殆尽。
一般来说, 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因此, 我很重视感情的投入, 以自己真实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中, 我力求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学生不怕出错误, 敢于开口说英语。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的机会, 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制作教具。对英语初学者, 直观教具尤为重要。对于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 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下去, 要求学生用彩笔画在白色硬纸片上, 背面可注明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 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规定。一周后, 这些“作品”被运用到课堂上, 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图片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的那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既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同时还熟悉了将要学的新课, 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真是一举多得。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 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读比赛、单词听写竞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 互相感染, 进而共同提高水平, 长久的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幼师美术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篇8
一、激发学生的美术热情和绘画兴趣
1、明确目的、激活内需——学习行为的本源
研究表明,有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机缺乏。导致相当多的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与小学相比,我们职中的情况要严重得多。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有巨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推动力量。一般地说,学习目的越明晰,推动力就越强;推动力越强,学习兴趣就越浓。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目的的学习就缺少永恒的动力。
我们知道,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迸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是第一位应考虑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美术的重要地位及学习美术的重要性说明白讲透彻。让学生懂得,学好美术,对自己以后工作的重大用处,也是幼师必须拥有的技能。
也许有人会说,这算哪门的学习目的呀?说的不都是个人方面的需要吗?不错,我们职中生在回答为谁而学的问题上,无须避讳,我听到的全是“为了自己”。如果学生一旦感到自己的学习首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为老师,那么父母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谆谆教导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反感。因此,要解决好为谁而学的问题,必须首先坚定“为自己”的信念,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为他人”、“为祖国”,才是一种高层次的、无功利色彩的学习动力。无视、忽视学生的自身学习需要,无论教师怎样卖力气,无论教学的设备条件如何优越,得到的都将是无效教育,甚至是负效教育。
2、寓教于乐,诱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我注意结合教材特点、周围的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美术的兴趣。
(1)创设竞技情景,增强美术兴趣。学生的竞争心和自尊心都很强,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我的做法是: (1) 设立竞赛小组。或以四个学习组为单位,或以男女分组。 (2) 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或抢答、或必答,或进行其他竞赛活动,如让学生欣赏录像片段,然后分小组上黑板比赛作画。 (3) 评分打分。 (4) 对优胜者进行表扬。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加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包容、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美术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学习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放开手脚,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地学习,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巧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强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人需要吃饭,但吃饭需要不一定就转化为吃饭的动机,在工作特别忙的时候,人可以忘记吃饭。但是,把香喷喷的食物放在眼前,人的吃饭动机就一下子被激活起来。教师要为学生准备这样的食欲刺激。我在教学中,常用手抄报展示、评选之类的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效果比说一万遍“要努力学习”好得多。
3、合理的课业安排和恰当的课业评价方法
课内外的作业布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水平巩固所学知识内容的有效方法。课业布置量的大小以及教师的课业评价方式与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存有很大的关系。我按照巩固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要求,精选作业题。课业布置注意分量适度,量过大过多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减退其美术课学习的兴趣,就像酒足饭饱之后,又有人请你赴宴,吃饱了还吃,就变成活受罪。而过小则不被学生重视,发挥不出作业的作用,那美术课程的开设就形同虚设。因此,适当的课业布置有很大的必要性,不求以多为主,只求有利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良性发展。课业布置还要讲究灵活性,或课堂现场创作,或课外写生作业等。
教师要重视课业评价,并且注重评价方式,注重课业评价的技巧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信息动机,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因此,教师应采用以鼓励、表扬、帮助的基本评价方式,多鼓励、多帮助,少批评、少指责,通过表扬和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产生参与美术活动与学习的热情,学会自主有效的参与美术活动。
二、兴趣的保持
美术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激发学习兴趣并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能影响兴趣持久的往往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学习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无聊感。特别是学习过程中没有进步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不适合画画,上课发呆。对于这样的情况,往往要更加细心的指导,发现她在画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指导。这样往往会取到很好的一个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对分数很感兴趣,打低了很容易不高兴、打击她们的信心,所以我打分的时候都不要太低,给她们有信心有兴趣再继续努力,让她们自己觉得在画画方面是可以有所成就的。就像坐在毛驴身上,在前面挂一萝卜。当然,要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历久不衰,做好如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1、合适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保证学生发展空间的必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根据以往正常的教学方法外,还需要联系生活,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意,发挥举一反三的自我学习方式。因为当她们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面对小朋友活跃的思维,小朋友往往是想到什么就想画什么,就需要老师有这方面的能力,说到什么物体就能简单的绘画出来,也是她们必须具备的技能。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她们在我教的绘画方法基础上,自我创作一个相应的图画,这样容易把图案记牢,省了死记硬背的过程,得到的效果更加丰富、理想。例如:当我以等腰三角形的方式教学生画了一条热带鱼之后,我会布置她们用这个方法画出自己认为漂亮的鱼出来,得到的成果是五花八门、大大小小的各种鱼类都有。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及其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在美术教学中, 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 从而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火花。
3、转变传统观念, 建立民主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 师生关系不平等,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更像看守与囚犯, 教师对学生是“我讲你听”, 学生完全听任教师摆布, 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 学生稍有不对, 就会受到教师的训斥, 这不利于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 不利于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 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生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 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在课后, 我还和学生做成好朋友, 无形中让她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地减轻了学习压力。4、增强自身的知识修养, 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由于时代的日新月异, 对职中教师的知识面有了很大的要求, 不单单是专业上的知识, 还要掌握许多课外的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收更多的知识, 从而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趣味性。所以我课后利用上网、书店等多元化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提升自己也帮助了学生。
激发与保持 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兴趣,策略
教学中, 很多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开始都是兴致勃勃地学英语, 然而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 学习要求的提高, 知识的难度也增大, 再加上学习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锐减, 甚至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 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乐意去学习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直观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直观教学生动、形象, 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1.体态语, 启发想象力,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一般采取课堂授课的方式, 小学班级学额大、学生年龄小, 抽象不发达, 学生又是在掌握一定母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的, 所以体态语在学生理解和使用第二语言中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而在用动作表示语意的过程中, 手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象形、指示、表情、达意等多种功能, 是体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中, 手势应做得舒展自如, 手的动作使用合理, 如手心向外, 左右轻轻摇摆表示“Hello!”“Hi!”;手心向下压表示“Sit down!”;手放在胸前介绍自己:I'm……这些内容可以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
2.多媒体教学, 调动多种感官的配合, 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直观教学多优于一般的讲解, 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很容易, 使学生产生新奇感, 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如在教学打招呼用语时, 用自制课件, 将孩子们喜爱的卡通猫制成小动画, 并拟人化, 加以配音。小猫的卡通形象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动画一播放, 小猫的顽皮与可爱立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只见小猫边做鬼脸边说:“Hi!大家好!我是cat!想和我交朋友吗?那就先记住我的名字吧, cat!”小猫一说完, 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练习起来, 很快就记住了cat这个单词。这时教师适时点拨:“想和小猫交朋友吗?那你必须要有礼貌地和它打招呼, 这样小猫才会高兴, 才愿意和你交朋友。谁想先和cat交朋友啊?”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 争着打招呼。每说对一个, 小猫就会给他奖励, 翘起它的大拇指, 说“Hello!你真棒!”或“Hi ! Good!”听着小猫的夸奖, 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 说得就更起劲了。因此, 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简笔画的妙用, 激发学习兴趣
简笔画是指以简练、概括的线条勾画出物象形态与特征的图画。简笔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全面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解释词义。如在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 One和Unit Two中出现的十二个人体部位和水果、学习用具等名词。在讲解单词时, 教师可利用简笔画, 让学生通过形象与词汇发生关系, 易于记忆, 既可避免以母语为中介, 又培养了学生直接运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2) 造句、问答。教师利用简笔画教学, 除了容易使学生明白词汇所代表的事物外, 还可以利用简笔画, 开展像造句、问答等练习。 (3) 字母教学。学英语首先要接触的是二十六个字母。在进行字母教学时, 借助简笔画深深地吸引住学生, 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提高想象力和表现欲, 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所处的是汉语环境,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恰当的情境, 引发实际活动, 让学生感到这不仅是学习, 而是生活。
1.创设良好的学习英语环境
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上, 能张口说出英语, 伸手摸着英语。例如, 教室周围的实物、教学用具、学习用品以及家用电器, 甚至”全家福”上都可贴上英语彩色卡片, 还可以家庭、学校开设英语角, 等等。
2.创设一个欢快的情境, 渗透德育教育, 寓教育与娱乐之中
抓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 通过角色扮演渲染学习气氛, 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 轻松愉快, 使每个孩子都对英语萌生兴趣。
三、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 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游戏教学。
1.课初游戏热身,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往往为了能将学生的注意有效地转移到课堂中来, 快速进入语言环境和状态在课堂开始阶段常常设想一些办法, 如值日生报告, 有的教师进行一些口语的开场白等。这些开场白存在着一个缺点:仅是一个人或一小部分人在表演, 其他人则充当观众。因此, 教师可以尝试运用集体游戏, 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为一堂课的正式进行作好全员准备。
2.课中游戏操练, 促进学习兴趣发展
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过程与学生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 教学任务和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表现出来, 就为他们吸收新知识, 发挥特长和潜在表现力提供了条件。教师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合的游戏能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单调的内容如学单词、句型、语音等。游戏教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特别是重点和难点。
3.课末游戏, 升华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 临下课前5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 注意力分散。为了使学生始终维持饱满的情绪,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类游戏, 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身心疲劳, 也可以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这节课, 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乐学而不倦。
四、唱英语儿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机械性记忆强, 善模仿, 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特长, 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英语儿歌有助于语音的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 通过国际音标进行语音教学, 往往显得枯燥乏味, 背唱英语儿歌, 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语音材料, 加深感性认识, 渐渐掌握了英语的语音规则和饿要领, 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语感.
激发与保持 篇10
一、激发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
体育教学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学习活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主要途径。笔者在教学中常采取下列方法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1.给予信号
体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教师及时给予信号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凝视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并站立其旁边,轻摸一下学生的头、轻拍一下肩背或轻说一句警语等等。
2.提出问题
教师启发式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可以让不注意听课的学生的旁座回答问题,再提问不注意听课的学生。但提出的问题应该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关,切忌提出“你说对不对呀?”“你在干啥?”之类的问题。这种提问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注意,反而使学生厌倦或反感,降低注意强度。
3.特殊安排
有些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在练习中完成了教师统一布置的任务后会无事可做,很可能违反课堂纪律。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事先做出特殊安排,例如:让他们完成练习后再做些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或做小组长负责帮助和指导其他同学的练习等等。
4.提出批评
学生不注意听课不认真练习,教师要加以提醒并要求他们遵守教学常规。但要注意不能对学生的人格进行侮辱,并且批评最好在课下个别进行。
二、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可采用以下方法。
1.在确定课堂教学任务时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是:明确每堂课的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同时,确定任务时应该检查一下,学生是否接受并理解它。例如:在跳远时,学生不注意跳远的要领,只顾跳得更远些。所以,教师在确定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从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2.在讲解练习方法时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是:(1)教师在讲解各项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时,要遵循体育课的教学原则和理论,才能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如果整个相互联系的推断陷入某一环节,并且使学生的认识进入了死胡同,那么他的注意就会减弱和转向其他的对象,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2)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讲解,而要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做好回答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准备。
3.在完成练习任务时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1)选择适宜的活动节奏。活动节奏太慢会引起注意力分散;节奏太快,学生没有时间去集中注意力,会很快疲劳,导致注意强度下降。所以适宜的活动节奏,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最佳方法之一。(2)制定有适宜的活动范围的授课计划。活动范围太小,学生的注意力会由于单调或者疲劳而变得不稳定;活动范围太大,又会使学生负荷不足出现空隙,从而开始分心。如学生在为完成体操器械练习而长时间依次等待时,注意的指标会下降,互相交头接耳。(3)对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带有比赛测验和游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4)在上课时,强调一下运动技能练习的重要性能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5)练习到熟练程度时逐步地表现出越来越新的微小的差别,已经学会的练习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将会激起学生的注意。(6)消除造成学生对练习持消极态度的因素。例如:低年级学生害怕完成在倾斜的板上行走并跳下的练习,这时采用提示、保护与帮助、团队激励的方法,会减弱或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只有消除了恐惧感,并初步懂得了该动作的要求时,注意力才指向技术要求,而不再指向个人情绪体验,他们的有意注意才能得到加强与保持。
综上所述,只有教师根据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设法消除引起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巧妙地应用各种教学艺术,持之以恒地对有意注意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稳定的有意注意才会被激发出来,并得以保持。
激发与保持 篇11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1.基础弱
外来务工子女多数来自于各地农村, 他们在来到城市入学或转学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英语, 对英语的语音语调毫无感觉, 当本地学生对所学英语朗朗上口时, 他们却南腔北调.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才转学来的英语零起点的外来学生, 他们大部分26个英语字母不会读, 不会写, 更没有单词的积累和基础的英语听说能力, 导致拼读能力差, 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差;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贫乏, 这就直接导致他们难以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 英语阅读能力缺失.
2.兴趣低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引起学生兴趣时, 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 从而获得较多的知识技能, 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有着学习的喜悦和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然而由于外来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 知识面较窄, 接受能力较差, 上英语课常常听不懂、没自信、怕出错、不敢读.他们认为词汇难背, 句型难记, 致使情绪波动大, 思想包袱加重, 成绩上不去.这样经过多次失败, 对学习慢慢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从而产生了自卑、恐惧、畏难甚至叛逆的心理.
3.习惯差
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一大家人住一个小房间, 没有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督促与管教, 更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极不稳定, 经常更换工作地点, 因此他们的子女也常常转学.也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且奔波于生计, 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 对子女的英语学习不重视, 也不知如何重视.种种原因促使外来学生的行为习惯比较自由松散, 课前不预习、上课不专注、不做作业、不听不读不背的现象大面积存在.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现状的对策
综合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笔者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探索扎实有效的方法, 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步扎实基础, 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达到培养他们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的目标.
(一) 、端正学习态度, 诱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大部分怕学英语、厌学英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好英语这门语言, 首先就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认可这门学科, 了解英语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进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我专门准备了一节课来介绍和讨论英语的重要性, 并做了图文并茂的PPT.目的是告诉学生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而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必须学习英语.同时用他们更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们学习英语的重要理由是为了升学和找到更好的工作, 报答父母:升初中、高中、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都需要把英语学好, 才能在种种考试中顺利通过.是面向未来, 许多工作都离不开英语:做科研工作查资料需要英语, 做经济贸易工作需要英语, 文化等等许多领域都需要英语.然后让学生也来谈论一下英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让他们自己的理解说说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有相当部分的孩子说要学好英语, 考上好的中学、大学, 找到好工作让父母为自己骄傲;有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读书不多, 不懂英语, 所以才要做体力劳动的工作, 自己决心好好学习, 将来报答父母;还有有一些孩子说不管是什么学科都得均衡发展, 不要让英语成为成功的绊脚石……通过这样的教育, 触动了他们的内心情感, 转变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英语漠视的态度, 明确了学习英语的目的, 端正了学习态度, 让他们从想学到乐学, 诱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让他们更快摆脱消极情绪, 我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激励, 让他们在学习有畏难情绪的时候对自己说:“I believe I can.” (我相信我能行.) 慢慢地, 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消除了, 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兴趣的火花开始跳动了!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转变了学生的思想, 还有重要的一方面要转变家长的观念, 寻求家长的配合和帮助.我利用家长会和一些网络通讯工具, 加强和家长联系和沟通, 转变他们“英语无用论”的观念, 让他们认识到英语是孩子将来升学、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学科, 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工具, 让家长能从思想上重视这个学科, 鼓励和督促子女踏踏实实学习英语, 为孩子尽量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如复读机、录音带等, 帮助养成天天听读英语的习惯.
(二) 、培养学习习惯,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放在课程任务的首位.有了高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有助于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英语习惯, 学生就会自觉地学习英语, 运用英语.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我尤为注重从以下四方面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从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 努力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任何语言的学习,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培养学生认真听录音的示范或者教师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录音机和录音带是最经济最实用的老师.要求学生坚持天天定时听录音模仿, 指导学生从看书认读模仿到脱离书本能听懂并模仿.除了听录音, 鼓励学生在一周两次的英语课上积极参与.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吸引学生认真倾听老师和授课和同学的发言.如, 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 “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 不听, 就无法参与.如, 教师问某生: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Where is he from?How old is he?What’s his favorite subject?又如, 请学生用英语自述, 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 该如何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学习及日常生活, 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 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教材内容的特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英语的习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做到仪表大方、音量适度.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媒体 (实物、图片、录音机、电脑课件等等) 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中体验英语, 在良好的氛围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把语言的运用活动中延伸到课外.如:开辟英语角、开展英语主题小报比赛、举办英语兴趣小组, 表演英语情景剧等等;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 对能大胆并坚持使用英语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以此营造校园和课堂学习英语的氛围, 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良好的英语认读能力, 能为其今后的英语阅读铺平道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渗透这样的理念:学会与英语文字交朋友, 才能把英语学好.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板书和卡片是使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首要途径.所以教师教授新词时要有效地利用教学卡片训练学生对词汇的反应和认读;在教学新句型和讲解知识点时, 一定要出示规范的板书.板书是训练学生整体认读的主要手段.除了卡片和板书, 课文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资源, 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英语课文时, 就强调学生要养成跟读时用手指着相对应的句子的习惯, 听到哪指到哪, 读到哪指到哪.这个习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尤为有效, 用手指着认读, 久而久之, 认读能力就会有很大的进步.为了加强认读,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及时听录音看书跟读, 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 坚持每天朗读课文, 做到能有感情熟读, 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认读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这一方面比较欠缺,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按正确的规范和格式书写, 不能工整清晰地书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对书写的指导.要求学生工整书写英文的手写体, 在四线三格内进行正确、熟练、清楚地书写, 做到大、小写、笔顺、词距、标点和格式正确, 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例如, 字母略向右倾斜度一致;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国家名、人名、地名、月份、星期、节日等特殊词语的首写字母要大写等.此外,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书写时字母与字母的位置关系, 训练学生在没有四线格的情况下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学生良好的英语书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培养和学生长期积累.教师可以通过优秀作业展示, 开展英语书写比赛, 让学生画简笔画, 再写上英文单词和句子, 保持学生的书写兴趣, 让学生得到充分练习, 从而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书写习惯.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课前勤预习、课后勤复习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勤于背诵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 以及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等.从点点滴滴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习惯, 才能促进他们不断地进步, 让他们在知识、兴趣、习惯这个立体的联系网络中, 螺旋上升.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 使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英语学习习惯、态度和兴趣上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客观地看到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并且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年下来, 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更重要的是, 相当多的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 但他们渴望通过在城市读书, 接受教育, 从而获得文化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平等.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以诚相待,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他们与城市的孩子一起共同沐浴在阳光雨露下, 一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周萃.如何消除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J].基础教育研究, 2007, (0) .
[2]熊芳红.农民工子女的英语教育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周刊, 2012, (02) .
[3]朱丽丽.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 2012, (04) .
【激发与保持】推荐阅读:
兴趣培养与保持10-30
方言保持与传承11-30
培养与激发07-08
激发与维持11-19
激发与整合12-11
知识的获取与保持09-05
与虚拟保持距离的作文06-11
保持足够的激情与自信09-25
满足需要与激发需要07-12
培养与激发的方法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