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系统优化

2024-05-19

流程系统优化(共12篇)

流程系统优化 篇1

0前言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急诊大楼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并按照日均500人次设计。我院自2008年以来坚持运用PDCA (戴明环)理论结合医院实际持续不断地改进门诊流程[1,2,3],将门诊流程同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了较好的整合协同,经过2次优化,如今医院在门诊已成功地实施门诊预约系统、门急诊挂号收费、门诊药房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自动配药取药大屏、排队系统、合理用药监控系统(PASS)、抗菌药物监控、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条码、放射信息系统(RIS)接口、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接口、检验报告自助打印、预付费一卡通、银医通一卡通[2]、自助挂号缴费等数十个系统和接口,整个实施过程一直致力于系统间的无缝整合和有效应用,并在门诊工作中实践着PDCA理论,一方面门诊流程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优化,同时门诊过程的优化又反过来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1 门诊信息系统建设

医院信息化建设一直秉承积极稳妥、稳步推进的方针,坚持构筑一个底层牢固、应用无缝、不留死角、全面整合的应用体系。从2008年至今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主要分3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初步建立门诊信息系统,包括门急诊挂号收费系统、门诊药房管理系统、门诊医生站系统,实现普通就诊一卡通、电子处方的门诊应用,保证病人门诊就诊流程中信息的无缝传递,并通过电子处方降低窗口压力、缩短缴费时间和提高处方合格率;第二阶段围绕已有信息化系统完成了PASS、门诊LIS条码、RIS接口、PACS接口等系统以及医生站电子申请单、门诊自动配药取药大屏、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等应用,此阶段通过一系列接口完善了门诊医生站的周边应用,逐步实现门诊普通就诊一卡通的信息化全流程,有效缩短了门诊病人排队缴费时间,至此我院门诊病人缴费高峰时任一窗口排队人数<10人,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如自助报告打印、排队大屏等提升病人的满意度;第三阶段我院通过前期信息系统实施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过深入调研后适时在医院门诊大力推行预付费就诊模式,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缓解病人“看病难”,并配合实施了门诊预付费一卡通、银医通、自助挂号缴费系统、预约平台等应用系统作为有效辅助。

2 门诊流程优化

2008年之前我院门诊各环节以传统的手工单据为主,在经过了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后,门诊流程得到了第一次优化,优化后的“一卡通”[4]门诊优化流程示意图,见图1。此次门诊优化流程的关键在于以就诊磁卡为载体进行门诊信息流的传递。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将系统间整合推进到一定程度,我院门诊逐步取消了手工单据,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检验条码等依托于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医疗文书载体不仅方便了病人而且提高了医疗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同时结合PASS和抗菌素系统对医生的诊疗进行了有效监控。

2010年我院再次实施了门诊流程优化,在门诊推广“预付费一卡通”[5],“预付费一卡通”门诊优化流程示意图,见图2。

3 门诊“预付费一卡通”的应用

医院实施的门诊“预付费一卡通”有2种:①由医院自主发行的预付费就医卡;②医院和工商银行联合发行的“银医通健康卡”[6,7]。两种一卡通就医卡在医院预付费模式、使用方式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银医通健康卡”为IC卡,主要由工商银行发行,而医院自主发行的预付费就医卡为加密磁卡。

实际应用中建议病人在每次就诊之初,在预付费就医卡中存入一定数量的现金,尽量保证病人在医院的预付费账户中余额足以完成本次就医环节,以避免因为账户余额不足导致的往返充值。同时为避免医生的过度治疗,预付费就医卡内余额医生无法查询,只有当医生开列的电子处方或电子申请单费用总额超过账户余额时会有提示以便让病人及时充值。所有的医疗环节扣费均可在相应的检查、检验和取药时完成,如果病人账户余额充足则完全无需到收费窗口。同时为了满足一部分不愿意使用预付费账户的病人需要,我院的信息系统也支持传统以收费处为缴费终端的门诊流程,以便给病人自主选择门诊流程的便利。同时为了更好地完善预付费门诊流程,我院设置的自助挂号设备、自助缴费设备,进一步丰富了门诊预付费流程的应用效果。医院“预付费一卡通”应用流程图,见图3。

4 总结和体会

我院作为贵州省首家实现“预付费一卡通”“银医通”和自助挂号缴费的医院在利用信息系统缓解医院门诊就诊压力、解决“看病难”问题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医院门急诊量突破130万人次,相较于2008年医院门急诊量83万人次,医院门诊就诊人数以约15%/年的速度增长,在硬件条件和工作人员数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①门诊收费窗口的病人排队数量控制10人以内,相较流程优化前高峰期窗口排队人数平均降低了一半;②“预付费一卡通”和各种自助设备的使用减少了病人在就诊缴费、报告打印等环节的无谓往返次数,病人在门诊收费环节耗费的时间降低了50%,为病人提供了简单、便捷的优质服务[8];③在优化流程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各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和协同,目前医院门诊完全实现电子化应用,医疗质量管理和医院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它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我院认为要坚持积极稳妥、稳步推进的方针,且需在多部门多系统协同运作下无缝整合才能够发挥最大功效。我院以PDCA理论为指导,以门诊流程作为切入点,利用信息化系统作有力支撑,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医院门诊主要问题和信息化程度进行相应门诊流程优化并建立配套信息系统,适时对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总结,为下一阶段的流程优化和配套系统建立制定方案并实施。通过上述实践我们将门诊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推动了医院的门诊流程和信息化的共同发展。

摘要: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基础利用PDCA(戴明环)理论结合我院实际对门诊流程进行了两次优化,逐步建立了配套完整的门诊信息系统,实现了“预付费一卡通”,在医院门诊就诊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拥堵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为缓解门诊“看病难”问题做出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门诊流程,医院信息系统,PDCA循环,门诊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肖思瑜,成洪波,赵军,等.门诊服务中信息化管理流程改革效果[J].现代医院,2012,12(1):147-149.

[2]杨凡,王琦.医院门诊流程再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48-49.

[3]陈晨,赵昶.医院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6):34-35.

[4]马锡坤,于京杰,吴艳君,等.基于“一卡通”的自助医疗服务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5):65-66.

[5]郭石林,邓光璞,杨俊明.医院门诊一卡通预交金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3):69-70.

[6]杨雅各.医院门诊流程改造-门诊“银医一卡通”项目方案[J].医学信息,2008,21(10):1737-1741.

[7]孟君,徐岚,许健,等.医合作模式下一站式服务对门诊流程优化改造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16(2):15-18.

[8]方孝梅,蒋飞,杨婷,等在门诊流程改善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77-78.

流程系统优化 篇2

一、会议的目的:

表决、最终执行方案、分配到人

二、流程设计点:

1、谁参加

① 必须参加:不到席需追究;

② 随意参加:根据会议模块流程进行选择性参加,到或不到随意选择,不追究;

2、谁主持

暂且定副总;

3、谁控制

① 主席人:控制时间以及维持秩序(副总)

② 引言人:集中本部门话题,控制时间(各部门负责人); ③ 观察员:控制全场所有情况/矛盾(总经理);

4、谁先发言

由下而上,由前到后

① 部门-销售部门-运营部门-设计部门-综合部门; ② 组员-部门负责人

5、谁负责谁跟踪

追踪人:整个会议所设计的任务跟踪; 负责人:某一任务具体负责执行人;

6、谁在浪费时间

① 会前资料没有提前准备提前阅读;

② 会前资料没有针对性的准备个人解决方案;

③ 以上2点,造成了利用会议时间去反馈问题、收集问题、思考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即会议时间的有效控制:

① 会议前1天:各部门把问题、解决方案(两个以上)提交综合部

(根据问题优先会议前展开相关小组讨论会,得出解决方案,最终所有人包括总经理,都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一个月内不进行会议讨论; ② 综合部收集部门提交的会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后,第一时间整理后并把会议流程以邮件方式发送到参会每人会前阅读思考。

③ 根据每个提交内容发言模块制定时间点,时间一到,不管说没说完,进行下一个发言,没有发言的只能安排会后继续发言; ④ 会议时间一到,准时散会,另行预约时间重新开会。

(注:会议流程细化到哪个时间点讲哪个部门内容,以便随意参加人员选择内容点到场,靠边坐)

7、谁结论

流程系统优化 篇3

关键词:数字医院系统 流程优化 同源数据 收费流程

中图分类号:TP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218-01

医院数字化是以达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升安全为最终目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在国内几乎没有软件公司能够独立而完整地提供,医院所需要的所有软件系统。因此,在建设中,大多数医院都是采用分系统进行建设,各系统正常运行后,再进行系统间的整合,以达到流程再造、资源共享的目的。我院自2008年开始进行的数字化医院建设,采用分系统建设完成后进行各系统整合。整合过程中,对原有住院病人的检验检查收费流程进行了优化和控制。现将设计思路总结如下供兄弟单位参考。

1 流程优化

1.1 我院原有的收费及退费控制流程

因门诊收费为实时收费,不存在漏费问题,只进行了系统自动划价的流程设计。所以我们重点对住院病人的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原有住院化验单收费流程(见图1)。

原有住院影像学收费流程(见图2)。

我院为了方便病人,在数字化建设以前,将化验项目标准化而省略了划价的流程,最后由检验科将化验单集中交由住院处录入费用。由于检验科工作繁忙或者患者住院时间短,没有及时记费,造成漏费;有时因误记费用而引发纠纷。由于影像检查,具体检查费用(如曝光次数、胶片使用量)必须由影像科室根据申请和检查的情况,进行划价,再到住院处记费。这样就导致患者或者陪护人员要在科室和住院处直接往返。这是正常情况,往返一次。如果在划价完毕,进入检查流程后,病人因病情变化不能够接受检查时,还需要到住院处进行退费。因此,为了方便病人,减少差错,提高效率,我们充分利用系统的优势,最大限度优化流程,在系统整合时进行了如下流程设计。

1.2 优化后的流程

优化后的化验流程(见图3)。

优化后的影像检查流程(见图4)。

2 结果

医生开具电子申请单以后,住院病人或者标本直接送到检查检验科室,完成检查出具报告时,触发系统收费事件,省去了人工记费的环节。流程优化后,有效地杜绝了漏费现象的发生,也减少了划价和住院处手工录入的工作,避免了误记费用的发生。也避免了病人因病情变化不能接受检查时的退费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3 讨论

医院数字化的目的不仅仅是将医院的业务流程电脑化或者网络化,而是要通过流程重组,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消灭重复录入,提高运转效率[1]。达到方便患者,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目的。医院原有的流程,仅仅是将收费信息计算机化,并没有减少中间环节,与纯手工相比在提高收费速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录入环节,增加了错误机率。由于中间环节的存在,直接导致患者和医务人员要多次往返于住院科室、业务科室与住院处之间,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手工书写和录入,导致数据非同源数据,因此各环节都必须耗时进行仔细的查对工作,即便如此,也难免不出现差错。

重组优化后的流程,直接消灭了中间环节,数据均出自医生站,传往各业务科室的数据为同源数据,充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了中间环节的差错发生。新流程中,检验和影像检查在出报告的时候,才触发自动收费事件。在检验检查过程中,到达出报告阶段,也就意味着患者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检查流程,这时收费有效地避免了退费工作,避免了漏费的发生。自动收费也减少了人工划价及人工核对的环节,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

4 结论

优化后的收费流程,废除了手工划价环节,实现住院病人系统自动划价记费。达到了医院数字化通过流程重组,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消灭重复录入,提高运转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流程系统优化 篇4

1 总体流程

就诊时医生通过刷卡,扣除挂号费和诊金,开具相关检查检验电子申请单、电子处方和书写电子病历。就诊完毕,医生打印病历手工签名,医生可以扣除所有费用,成功扣费后的病人去药房取药,或去相关科室执行检查治疗;同时我院在逐步推行门诊预交金系统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患者需求,还实行双轨制,即保留挂号、医生开处方、收费处交费、药房发药传统模式。引导病人逐步接受预交金模式。

2 模块介绍

我院新的就诊模块分为四个系统:预交金处理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药房配发药系统、确认执行系统。

⑴预交处理系统首次病人登记发卡、账户开户、充值、退费、挂失、销户等日常业务。收款员、统计员按指定时间统计各种相关报表,出纳员账户盘点、银行对账报表。发卡登记:采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读入病人基本信息(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口地址、个人照片等),登记员输入病人联系方式、联系地址等。没有身份证的病人可以输入基本信息,通过摄像头采集病人照片。发卡病人一定要有照片信息或联系方式否则不能发卡开户,这一点很关键,扣费时要核对病人照片信息或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同时支持医保卡个人账户对接,在病人自愿前提下,可以将医保个人账户中一定金额转入预交金账户中。退费、销户必须提供第二代身份证或开户凭证,同时提供就诊卡,确保账户安全。

⑵医生工作站系统具备补挂号、开处方、写病历、收费等基本功能。根据出诊类别医生登录普通或急诊模式。病人账户余额够扣除挂号费和诊金的,则医生刷卡后系统调查病人基本信息自动挂号,同时根据出诊类别收取不同挂号费、诊金;医生开出检查电子申请单、检验类的申请单,除这两类以外的项目都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扣费,如果医生扣费后,药房系统在后台开始配药,病人到药房就可以取药。余额不足的到收费处充值或交费;不愿意办理就诊卡的病人可到挂号处排队挂号、医生开单、收费处排队交费、药房发药走传统就医流程。为减少退费,刷卡所扣的费用没有执行的医嘱可以在医生工作站取消扣费,将预交金退回病人账户。

⑶确认执行系统科室执行完后点击保存,统计科室工作量。执行完毕的项目医生、收费员都不能取消收费。

(4)药房系统预配发药模式,扣费完成后,药房开始打单、配药,病人由科室到药房这段时间,药房人员可以预配药,减少病人取药的排队时间。

3 系统安全

病人将现金存入预交金账户,就必须确保预交金账户安全,有卡才能消费,无卡不能消费,有卡有密码才能取现,同时还要考虑方便使用。

⑴消费安全考虑到消费时的效率问题,不用输入密码,也可以消费,但医生有义务核对病人基本照片输入手机号码校对,不符者不给消费;挂失的账户不能消费。

⑵账户安全对开户人要强制设密码。对于丢卡、换卡、忘记密码的用户,必须提供第二代身份证,由读卡器读入病人基本信息对比并记录两者一致时,才能完成挂失、换卡、修改密码等。

⑶退款安全病人可以将未消费的余额取走。但必须提供卡和密码,否则不能取现。

⑷退费安全由于发票和医院的收费业务单据不是一一对应,有的病人不要发票,退费对医院内部收费员的监管就成为了一个问题。我们采用退费申请单的方式,对退费流程进行把关。所有退费都要有医生打出退费申请单并签名,到药房或执行科室确认退费申请单,并在医生申请单上签名,收费处调出已经确认后的退费单系统才允许退费,并打印退款凭证。多步把关,防止退费漏洞。

⑸网络安全所有处理预交金存取的计算机都必须经过授权,否则即使有软件系统也不能处理相关业务。

流程改造优化后虽然系统运行平稳,但新流程开始推行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有一个逐步被人们认可的过程。现在好多人慢慢地接受了这种不要排队挂号、排队交费的流程。相信这种方便病人的新流程也能够在其他医院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摘要:本文阐述我院门诊预交金系统流程,以及如何确保预交金账户安全。

关键词:预交金模式,就诊卡,账户安全,门诊流程优化

参考文献

[1]陈学军.医院门诊预存金消费模式下的安全防范措施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院,2009(6):55-56.

[2]陈凌平.开发预存金缴费对门诊流程重组[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1):78-79.

[3]陈金雄.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数字化门急诊系统[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2):78-79.

[4]周庆逸,等.以病人伟中心优化门诊流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8):491-493.

[5]唐鸿建,等.军队持卡就医流程的优化[J].东南国防医药,2006(8):5.

[6]张征宇,黄锦麦.“一卡通”诊疗模式在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05,18(7):710-711.

[7]姜福康,高录涛.门诊“一卡通”就医结算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6):73-74.

[8]金昌晓,等.“一卡通”系统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J].中国医院,2008,12(2):60-61.

前厅流程优化方案 篇5

在培训成为现代化大企业的支柱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人才是企业当作第一个要务来抓,对以“为人服务”为生命线的酒店行业更加重要。重视人才,有效培训人才可以使员工更好地掌握服务知识及技能技巧,提高团体的合作协调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酒店发展。以溪口银凤度假村前厅总台、礼宾培训员工为素材,我们研究小组制定一份前厅部服务优化方案。

银凤度假村位于溪口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离溪口5公里,地处较偏僻。它是一家具备客房、餐饮、会议接待功能的,拥有众多富有特色康体、休闲项目的一家五星级的旅游度假酒店。其服务宗旨:宾客至上,服务第一。

前厅部一共分成两个小部门:总台和礼宾

先讲讲礼宾部分。礼宾这个岗位包含了很多的部分。其中包含有门童,行李员,引领,灯光控制,领取遗留物品,行李寄存,路线问询,分发报纸以及叫的等代办事项。同时这个岗位也是一个酒店的门面,客人进来的第一眼就是礼宾这个岗位。所以,礼宾的好坏极大的影响到客人是否想要入住一个酒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位臵。

礼宾给客人开门的时候要左手开门,右手护顶,当然有一些客人比较信佛,有佛光这一说法的话就得注意了,通常很少,然后问客人有多少行李,是否需要行李车,如果不多久直接帮忙拿就行了。内岗的人员引领客人的时候要把外岗的人叫进来,接替内岗,在引领的过程中,要告诉客人早饭在哪里,还有娱乐设施的位臵这些,最好是积极向客人推荐一些设施设备。当然,人多客人也会在这个时候向礼宾询问一些有关于酒店的信息。

优化建议:第一,人员一定要充足,不管怎么样,人员不够的话,再好的构想也是空想。

第二,应该把工作责任明确一下,在这里,几乎什么都会来找礼宾,甚至客人想要毛巾也会来找礼宾

第三,礼宾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熟悉这个酒店各个部门,设施位臵,还有各个不同类型的客房。因为礼宾跟客人接触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往往有很多客人会询问一些关于酒店的大小事务。

第五,特别像冬天的时候,开电瓶车的人是非常冷的,给开车的礼宾的大衣应该尽量厚实,还有可以专门把开车的人设立出来,专门送车,当然,没有景观楼的时候就是照常了。

最后,就是人员不足的时候,安排人员的时候要根据各个礼宾员的能力来安排班次时间。

再来讲讲总台。都说总台是酒店的窗口,是客人对酒店产生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的地方,而作为总台服务员,自身的素质水平、对各种服务技能所掌握的熟练程度,对宾客服务的态度等,都会直接反映整个酒店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这就要求了总台服务员需要优秀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服务意识。

银凤度假村的绿化环境得到了广大顾客的赞美。但是也有不少个人反应酒店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应有所改善和提高,不然就与挂牌五星的称号不相符合。并且员工的整体服务质量不高,对一些因知因会还模糊不清,从一些方面还是会给酒店带来一定的损失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第一,没有老员工,在职员工都是刚来不久的,这样每个员工对于酒店的一些应知应会就不是得那么熟悉,而熟悉一点的老员工又因为种种原因离职了;第二,没有很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相关的培训;第三就是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第四,本酒店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担心精心培养一个高级管理者,他不满足现在的岗位会跳槽其他行业,人才的流失对酒店的影响很大;第五,培训内容枯燥和培训方法不合理,方法单一,培训效果不显著。

员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文化水平差异大,真正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寥寥无几;这也是银凤度假村总台员工流失、离职现象多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对前厅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方法与技巧显得十分重要。

虽然有每日十五分钟培训,周培训,月培训,可真正起到作用效果的又有多少呢?培训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内容仅仅局限于礼仪和英语方面的,对客服务技能提高或处理简单投诉的紧急事件的培训内容少之又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出现客人投诉或者抱怨之时,员工不知改如何应对,这样就会让客人对酒店产生不好的印象。同时处理不妥还会受到领导的批评,这样就容易打击员工的信心和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这样一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觉得应该从几方面来培训:首先是知识。在总台,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整个酒店的信息。比如说各个营业点的时间及位臵、客房的价格、房价等等。只有最基本的基础打好了,才能在接待中有良好的表现。

第二个是技能培训。前厅员工的技能都没有问题,主要就是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操作,跟其他五星级酒店比起来就显得有点薄弱了,因此要加强在细节上的指导与培训。我觉得因材施教,一对一的模式会比较好,这种方法对员工的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效果,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竞争力,也可以是使酒店酒店获得更大的利润。

还有就是素质培训。这是酒店员工应该具备的。因为银凤员工的缺少,所以招工时候学历没有那么大的要求,导致酒店整体素质的低下。前厅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思维习惯,较高的目标。素质培训是非常有难度,也是比较抽象不易进行的,这需要同事与同事、领导与员工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平时接触了解一个员工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以沟通的方式来引导员工价值取向。当然素质培训是需要一步步来的,急不得。

培训是主要的,但是培训的方法也很重要。基本上培训就是千篇一律,一个领导在上面讲,然后下面的就听着,听不听都无所谓。可以换种培训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比如采取演讲式、抢答式等,并且对于表现良好的员工采取一定的奖励。

一个好的五星级酒店,没有专业的管理层肯定是不行的。既然酒店内部没有好的人才,那就从外引进一批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领导有能力了,底下的员工就不会不服你,员工服你了,才能听从你的指挥,齐心做好同一件事。但是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积极努力的工作,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酒店的软件设施做好了,同时也要兼顾一下硬件设施。虽然说大规模的改造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对于一些能够该的硬件设施还是需要更换的。因为在职期间,有不少客人反映空调,电视不好,房间设施有点陈旧。还有的客人提到晚上从别墅过来主楼这边有点暗,节能固然重要,可是也要考虑到客人的安全问题。度假村内有不少溪流,万一有客人喝醉了,一不小心掉下去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建议室外的灯光还是需要明亮一点的。

如何进行审批流程的优化 篇6

我说:分析签字原因,风险和效率平衡。

随着企业规模增长,企业高层会面临如何有效掌控企业的困惑,时时警惕规避企业管理失控的风险;而另一方面,内部员工越来越多的抱怨,如什么事情都要层层上报审批,导致业务执行效率低下;中层管理者也很痛苦,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待办工作流需要签字。纠其原因,企业规模扩大,出现更多专业化分工,组织范围、管理层级都不断增加,因此对管控授权,以及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要求提高。

在一个流程优化咨询项目中,我们面临着客户上下管理层不同的要求,领导层及总部职能部门提出要规范管理和规避风险,要求加强管控和审批;下属业务单位要求简化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流程设计优化中,如何既简化流程,同时又满足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这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流程优化目标,如何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经过对问题的分解细化和流程优化方法工具的应用,我们发现,其实“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攻略一:分析是决策点还是沟通点

我们发现,很多管控问题是由于不了解或沟通不到位造成的。在一个大的企业内部,由于一线业务信息不能及时传达,领导层或者总部管理层会由于不知情而产生失控的担心,因此提出要对流程环节增加审批节点,这些其实都是出于知情的考虑。

在流程优化时我们要分析管理目的和需求,然后区分在具体的流程环节应该是决策点还是沟通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考虑优化。如对于知情权的需求,可将决策点改为沟通点,将审批变为定期的报告和备案,使领导定期(比如密度大到每天一次)得到动态情况,从而知情,而不是介入流程、成为流程的一个必经环节(耗时间甚至不增值)。流程直接执行,并行地让领导知情,既解决了高层信息知晓和监管的需求,同时提高流程的效率,不会因为高层出差而产生业务停滞。

攻略二:通过提炼规则实现事前的管理

由于很多企业领导虽身居高位,却办理着很多业务性的工作,对下属不放心,要用自己的丰富经验来把关和判断,这种情况也常见。如一位企业高层所说:“我很想放权,但放权是基于信任和默契,和对能力的信任。现在更多的审批,是避免错误和帮助下属各主管把关,同时,更深入的了解一些新上任主管的能力、风格,增加双向了解的机会,审批的过程就是为了逐步的放权。”可见,流程上的管理授权和企业高层的领导风格、企业面临的组织变革、人事调整等背景相关。

在企业现场开展流程优化时,可以采取的对策:企业领导既然经验丰富,可以把经验要求写成规则和指导,提前发布,让下属来参照执行。对于一些可结构化的规则,还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强制控制。如某快消品企业,每个销售季都会发布营销指导意见,对下一个销售季的销售策略进行明确,如可在哪些媒体投放哪写版本的广告,形成标准化选项,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IT系统上。这样下属业务单位在制定营销活动计划时,就可以选择总部已经规定的营销组合,变事后的核对审批变成事前的控制。当然即使不能通过IT系统去识别,有了明确的指导,也可以授权一个职位相对低的人员去进行相应的核对工作,解放领导的时间,以用于处理更重要的工作。

攻略三:决策流程优化1W2H

当我们明确流程中的决策点时,如何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就成为优化的关注点。关于决策流程优化有以下几种方法:

?WHEN:明确决策时机,实现管理前置

举个例子,在新供应商引入流程中,其主要步骤分为确定入选条件——供应商初选——现场考察确定最终入选者。如果只在最后一个步骤设置决策点,会发现实际业务操作会增加不必要的投入和返工。根据分析,我们对流程设置三个决策评审点,第一个决策点,在招标遴选之前先由决策者对入选条件进行审批;第二个决策点,在初选名单之后由决策者进行审批;第三个决策点,在通过现场考察等进一步的评价之后由决策者进行审批。虽然流程图看起来复杂了,但是通过管理前置,使实际业务执行效率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说,“流程简化≠流程图简化”,而应该是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项目管理流程,分为年度项目规划及预算决策、单个项目立项审批决策两个重要管控环节。项目执行单位会质疑项目年度规划预算中都已经对项目审批过了,为什么单个项目立项时还要再审批?而高层决策者却认为,年度规划预算太粗了,项目目标及预算都不明确,评审也不充分,因此必须在执行立项时进行控制。最终我们提出以下流程优化方案,首先加强对年度项目规划及预算的决策过程,明确项目规划和预算的输出要求和评审决策程序,这样既达成高层风险控制的目的,同时也能够督促项目执行单位提高项目规划和计划管理能力;前端控制好了,单个项目立项审批则只需关注计划预算外的项目,从而使执行层和决策层获得双赢。

?HOW:明确决策方式,提高决策科学性

决策的过程如果都是靠主观判断,那么不管增加多少审批环节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流程中的每一个决策点,都要明确决策依据和决策方式是什么。比如广告宣传片的评审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决策过程。这类评审应该是以消费者测试或专业机构评审意见为决策依据,发挥群体智慧的科学决策。

?HOW MUCH:分析流程频率,管控和成本的平衡

基于银医自助系统的门诊流程优化 篇7

1.优化门诊就医流程

现代医院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的技术, 信息化不仅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还可有效提高医院医疗质量, 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丰富医疗服务手段,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在医院新门诊投入使用后, 虽然门诊量增加了, 但优化医院门诊就医流程后得统计数据显示, 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医院并没有满足现状, 为了能更进一步提高对患者服务的服务, 加大了对门诊自助服务系统的建设, 着眼未来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医院与银行等对此项目建设方案优化了医院就诊流程, 引导分流业务处理, 减轻业务窗口手工处理压力, 减少排队, 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和质量。

2.门诊“银医”自助服务系统

2.1“银医”自助系统的实施过程

本次项目由中国银行漳州分行携手易联众公司为医院制定一套集自助建档发卡、预交金充值、门诊预约、门诊费用结算、报告单打印、就诊信息查询、社保信息查询、住院预交金充值、住院清单信息查询打印、满意度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银医”自助就医系统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看病难, 看病时间短、结算、预约来回奔波之苦, 为广大患者营造了一个高效、温馨、舒适的现代化诊疗环境, 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开拓医院与银行合作领域, 达到多方共赢。

2.2“银医”自助系统的系统设计

本项目建设方案优化了医院就诊流程, 引导分流业务处理, 减轻业务窗口手工处理压力, 减少排队, 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和质量。系统在非诊疗环节实现了自助发卡、预缴金充值、门诊挂号、医保结算、取药确认、报告单打印等自助式服务, 所有功能始终贯穿整个非诊疗环节的就医服务。

患者进入医院进行就诊前, 首先在医院窗口或自助服务终端上通过社保卡或者就诊卡进行预交金充值, 其次可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进行就诊信息查询、预约挂号等操作, 再次根据预约挂号单的信息找到相关科室和医生进行诊疗, 诊疗结束后到自助服务终端进行自助结算, 打印发票等操作, 最后, 患者根据医生的嘱咐到相关医技科室进行化验检查或者到药房进行取药等操作。

2.3“银医”自助系统的功能模块

2.3.1自助建档发卡为了方便患者就诊, 尽量减少患者卡片携带和管理的繁琐, 本方案中医保卡和金融社保卡直接使用作为就诊卡, 不需要另外办理就诊卡;对未参保或者外来患者, 则需办理就诊卡进行诊疗。患者就诊建卡可采用自助终端建卡方式。

2.3.2自助充值缴费系统支持现金充值和银行卡充值2种方式。在使用现金充值时, 系统可实现现金的识别、接收等功能, 患者可以在终端上对预交金账户进行现金充值;在使用银行卡账户充值时, 患者可持有任何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 在终端上直接进行刷卡充值, 便可将银行卡上的账户金融转入医院账户中。

2.3.3门诊预约挂号系统实现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急诊的预约登记功能, 操作过程可以显示专家或科室预约情况、专家资料、就诊时间等;预约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子身份识别处理, 提示使用者输入预约必要信息, 最终打印凭单把预约结果反馈给患者。

2.3.4门诊费用结算门诊费用结算可分参保患者和非参保患者的结算, 患者在取药或做医技检查前需要进行医疗费用结算, 使用者获取时操作应尽量的简便, 非参保患者无需与医保交互, 所有费用直接从预缴金账户或银行卡支付。参保患者门诊自助结算功能, 患者只需插入医保卡或社保卡并根据提示操作就快速完成医保门诊费用结算。系统在处理过程中自动识别对应的医保机构, 然后读取医院HIS系统中的处方信息按医保的标准上传, 并把医保处理结果反馈给医院业务系统, 以进行医院业务系统的结算处理。整个过程确保所有业务及数据的完整性。如果结算过程中发现医保系统尚未挂号登记则自动进行医保挂号登记处理, 个人现金支付支持预缴金支付、银行卡, 同时终端可以显示结算结果并打印结算发票或凭单。

2.3.5信息查询同时系统自助终端还提供就诊信息查询、医保信息查询、银行卡交易查询等业务的查询服务。

2.3.6自助打印终端应用软件结合终端实现门诊、医保、检查报告单、住院清单的查询与打印, 系统通过接口方式实现医院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患者可以根据需打印内容的类型打印不同格式单据。

2.3.7满意度评价自助终端提供服务满意度评价功能, 患者在医院完成就诊及缴费后, 可对医院的医生、护士、各医技科室等的服务情况做出评价。系统提供“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的评价功能, 患者对医院做出评价后, 评价结果将直接通过终端传输到控制中心的数据库中, 方便医院领导、卫生局等监管人员的检查、监督。

2.5“银医”自助系统存在问题

由于“银医”系统的结构复杂, 除了医院本身的网络外, 还包括银医与一卡通公司的网络互联, 任何一方出现故障, 都将直接导致自助系统的功能缺失, 让患者只能通过老旧流程进行门诊就医。所以在“银医”自助系统的不断完善过程中, 需要医院门诊部、财经中心、信息科等多个部门紧密合作, 同时医院管理部门也需加大对患者引导与宣传, 患者的自愿使用也直接影响到“银医”自助系统的效果[2]。

3.小结

综上所述, “银医”自助系统有助于优化门诊流程, 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是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未来的模式应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 将患者唯一标识、医保功能、金融功能、健康档案融为一体, 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刚, 吴志锦, 周志彬, 韦英婷.门诊自助服务系统助力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中国医学创新, 2014-01-16

流程系统优化 篇8

目前,对空分装置的节能措施还是以其工艺流程各部件的结构和状态的改进为主,这样的措施在某一个层面上可以较有效地应用并且带来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内部机理复杂的空分系统来说并不能达到长久的收益。同时对于不同的空分系统,各工艺的改进也各有不同,也就是说不能达到共性。但在控制领域就涉及不到不同系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运用较好的控制系统就可以达到长期的运行状态,维护起来也较为方便,同较繁琐的工艺改造系统涉及的问题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1]。当然,如果可以将先进的控制理论与较好的工艺改造过程相结合就会使系统性能更加稳定,更好地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笔者针对空分装置各工艺流程的生产状况,把工艺流程中的每一部分都加以优化控制,来协调整个控制系统,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1 空分系统的组成及现有节能措施的不足

1.1 空分系统工艺流程概述

空气分离技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采用低温精馏来制取氧、氩、氮和其它稀有气体。其原理是:先将气体混合物(空气)冷却冷凝成液体,然后根据氧、氮、氩各组分蒸发温度的不同,将其精馏分离。该方法技术成熟,经济性好,产品多而纯度高,易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因此,低温精馏方法是实现空气分离制取氧、氮及氩等产品最主要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2]。

1.2 现有节能系统存在的不足

空分设备是许多个单元设备和部机组成的成套机组,主要由空气压缩机、空气预冷系统、分子筛纯化器、主换热器、精馏塔、低温液体泵及阀门等组成。现有节能系统多以工艺的改造来实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并降低配件材料的费用,从而实现节能。然而空分设备最主要的消耗还是以电能为主,仅靠设备改造和单一的控制不能实现空分系统的高效节能,该系统在控制领域内还是以独立分散的方式进行控制,难以形成各过程和各工作点的协调优化,作为主要耗能设备的空气压缩机,其励磁仍是常规控制方式,电能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巨大[3,4];空气滤清器不论负载需求与否都按恒速连续运转,造成空压机运行效率低;预冷系统的拖动电机没有调速,大量的能量浪费在阀门挡板上,而且各系统不能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生产线上的任何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停机,都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行,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所列项目进行合理的节能控制,使整个系统达到有效的节能降耗目的。

2 能耗优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1 除尘系统的节能控制

空气通过湿式滤清器时,其中的灰尘和机械杂质粘附在丝网和拉西环的油膜上或纸质过滤器微孔处,随着粘附物的增多,吸入阻力增大,这样负载发生了变化。如果湿式滤清器不论负载需求与否都按恒速连续运转,势必会给系统带来影响,如果阻力变大,在单位时间内吸入的气体量就会减少,这样继续按原有的速度运转就会增加空压机的能耗。因此,可以根据阻力大小,通过对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来实现滤清器的间歇节能控制。

变频调速拖动系统是由变频器供电的电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系统,是描述转速n与转矩T之间的关系,表达式n=f(T)称为机械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的稳态工作取决于电动机和负载的机械特性。由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公式n=(1-s)60f/p可知,调节三相交流电的频率也就调节了同步转速和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5,6]。变频调速的最大特点是:电动机从高速到低速,其转差率始终保持最小的数值,因此变频调速时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都很高,使系统容易控制且实现有效节能。

2.1.1 湿式滤清器变频调速方案分析

2.1.1.1 滤清器改造前运行状况

湿式滤清器主要由浸过机油的金属滤网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经油浴滤清后的空气在通过浸过机油的金属滤网时细小的尘粒被阻留、黏附,部分尘粒随机油一起滴落到油盘中。原有滤清器的操作过程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顺序重复运行的,无论负载大小都按恒速连续运转,具有一定的间歇性。然而在不同的情况与环境中,所吸附的杂质量会有所不同,如果按统一标准运行,势必会影响空分的正常运行,不利于节能。

2.1.1.2 变频节能改造方案

选取一台容量相当的变频器驱动异步电动机,通过检测空压机的入口压力p,实现系统的压力闭环控制,自动调节异步电机的转速。系统工作时,压力变送器将空压机入口压力p转变为电信号传送到智能调节仪与压力设定值p0比较,并根据差值按既定控制模式进行运算,产生的控制信号送变频调速器,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入口压力p始终接近设定压力p0(图2)。在负载很小时,通过变送器返回的信号经变频器调速,可以控制电机低速运行,继而降低电量损耗,达到节能的效果;在阻力变大时,通过变送器返回的信号经变频器调速,可以控制电机高速运行,以确保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吸入足够量的空气,以维持正常运转。

在进行变频改造的同时,可以增加微机监控功能,将空气压缩机的入口温度、压力及流量等主要参数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再经过变送、转换电路转换成标准信号送计算机系统处理,并进行实时显示、定时打印和报警提示。由温度、压力和流量传感器检测出的参数经信号转换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与相应参量设定的报警值作比较,若越限则输出报警信号(指示灯指示),同时在显示器画面上进行报警提示;若连续越限,则自动停机并声响报警。

2.1.2 节能效果

通过上述改造,系统将具有如下特点:

a. 除尘后进入空压机的压力变化幅值变小;

b. 节约空气滤清器的润滑油;

c. 操作简便;

d. 提高运行可靠性;

e.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f. 改善工作环境。

2.2 空气压缩过程中的优化控制

空气压缩机现有的优化控制方法有:提高功率因数,改善和提高供气系统的效率,变频技术的应用。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节能降耗,并且得到了普及应用。

随着DCS技术的发展,空气压缩机可以实现在线检测与控制(图3)[7],解决了空气压缩机组操作间噪音大、环境温度高及灰尘大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随着工况点的不断变化,可以实时地对空气压缩机组进行调节,以适应新的工况状态参数要求。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空压机更为耗能的一种情况是喘振现象。喘振的发生使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同时机械运转特性发生变化,不但对设备有所损坏,而且能耗也随之增加[8,9]。因此必须对空压机进行有效的防喘振控制。常规的防喘振控制方法有固定极限流量法和可变极限流量法。在采用固定极限防喘振控制时,即决定了它只是以防喘振为目的,而不是根据工艺状况调整负荷的大小,一般适用于定转速或转速变化范围较小的机组。如果机组转速在较低的范围运行,会造成流量裕度过大,能量浪费严重。而可变极限流量控制方法则是建立一条安全操作控制线,留出一定的安全裕度。固定极限流量控制和可变极限流量控制都是不精确的近似方法,通常都提供一个很大的额外安全空间,保证机组在理想的工况下运行,这种额外安全空间可能导致压缩机回流过多,降低了效率。

通过运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可以实时地对流量进行控制,保证实际流量都不小于喘振极限所对应的最小流量。在线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对模糊逻辑规则的结果处理、查表和运算,完成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校正[10]。根据压缩机的实际参数建立如下传递函数:

undefined

图4所示为普通PID控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5所示为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单位阶跃仿真曲线。由仿真曲线对比可以看出,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仿真曲线响应速度快、波动小,系统状态稳定;而普通PID控制的响应时间较长,波动较大。通过使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代替常规PID的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改进系统性能,使系统更加稳定。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运用到防喘振系统中,既降低了喘振的发生几率,也降低了系统的能耗。

2.3 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

预冷空气在冷却塔内经过温水和冷却水两次冷却,以保证进入精馏系统的温度达到要求。如果冷却水的流量太大,浪费能源,并可能引起冷却塔液位超高,造成分子筛带水事故发生;如果流量太小,冷却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因此,需要通过调节流量实现预冷系统的最优控制。

由于预冷系统的作用是将空气冷却到工艺加工所需要的温度,故流量调节就需根据系统的温度进行控制。对预冷控制系统进行Simulink仿真,其输入量为进入预冷系统的温度值(30~50℃),输出量为进入纯化系统的温度值(3~5℃)。主调节器采用PID控制,取kp=3.50、ki=0.59、kd=0.10;副调节器采用P控制,取kp=200。干扰为正弦信号,通过切换开关的切换可以实现常规PID控制和串级控制,其中串级控制系统输出响应如图6所示,常规控制系统响应如图7所示。从仿真图可以看出,该串级控制系统可以对流量进行实时控制,使输出温度维持在规定的3~5℃之内。而普通PID控制效果存在明显的超调,且响应时间长,有一定的滞后,控制效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工艺过程的需求。

3 结束语

笔者根据空分系统各工艺流程状况和现有空分系统节能措施存在的不足,运用变频调速技术对湿式空气滤清器进行优化控制,保证进入空压机的参数稳定,以降低空压机的能耗。另外,还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对预冷系统的流量和温度进行优化控制。经过对吉林铁合金有限公司空分装置现有运行状况的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空分系统实际的能耗标准还是以电能为主,如果能够将上述研究合理设计,同时把相应的优化参数整理拟核出来,并运用到空分系统中,是能够把电能损耗降到最低的。

摘要:空分系统的工艺流程可分为除尘、压缩和冷凝以及精馏,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节能控制策略。在除尘过程中,根据空气滤清器的阻力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实现对空压机入口参数的优化调节;在预冷过程中,通过调节流量来实现预冷系统的节能控制。通过对各部分的优化控制,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节能降耗。

关键词:空分系统,节能控制,变频调速,空压机入口参数,流量调节

参考文献

[1]李华银,赵均,徐祖华.多变量预测控制在空分装置自动变负荷中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9,36(4):64~67.

[2]林玉波.合成氨生产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郑华东.中小型空分设备节能增效的途径[J].深冷技术,2000,(4):35~40.

[4]万建余,徐福根,杨志鹏.空分设备有效能损失分析及节能改造[J].深冷技术,2007,(5):35~39.

[5]何超.交流变频调速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6]刘瑞国,彭延生,陈艳.变频调速技术在矿山空气压缩机中的应用[J].煤矿机电,2005,(1):61~63.

[7]姜磊.基于空分装置节能运行策略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09.

[8]李方涛,李书臣,苏成利等.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38(5):589~592.

[9]高路,张喜杰.空气压缩机喘振原因分析及对策[J].化工机械,2009,36(5):509~510.

流程系统优化 篇9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企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 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企业能源工作的使命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自身节能, 而是要通过节能建立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为社会构筑节能体系,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1 用能系统现状分析

能源审计是对一个工厂的能源利用和损失的综合调查, 也就是对工厂能源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统计、计量、计测、计算及评审。能源审计这种方法在欧美已实行多年。在1982年的中国—欧洲经济共同体节能技术学习班上首次将能源审计这一名词介绍给了中国[1]。

东北制药总厂作为沈阳市能源消耗大户, 每年都需支付高额的能源费用。要强化能源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建立能量管理目标和评定能源使用情况就要借助能源审计方法, 开展企业自身的能源审计工作。通过能源审计, 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厂的能源消费构成。并根据产品的过程特征分析, 显示出生物发酵产品即维生素C是主要耗能产品, 占全厂能耗的60%以上。因此改变维生素C产品的用能现状,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将是提高全厂用能水平的关键。

同时通过能源审计还发现了原用能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如发酵压缩空气的有效利用率及大量的工艺用水回收利用度不高,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等高耗能设备往往根据习惯运行, 缺少科学指导, 部分热交换系统设计不完善, 余热利用度不高等。

2 用能系统的过程集成与流程再造

2.1 压缩空气系统的非结构控制模型

环隙气升式反应器 (AALR) 作为一种节能型反应器由于具有较高的体积氧传递系数和优良的消泡作用而更适用于微生物发酵, 目前在国内的维生素C生产中, 多采用气升式发酵罐。向发酵罐中输送的无菌压缩空气, 一方面用于满足细菌生长的代谢需要, 另一方面为发酵液的搅拌提供动力。

根据维生素C一步发酵和二步发酵过程中细菌生长代谢的曲线变化以及边界通气量的基本要求, 实现对压缩空气供入量的前置控制;通过排气含氧量的监测对压缩空气供入系统的操作参数进行修正, 实现对压缩空气供入量的反馈控制, 从而建立了新的非结构模型, 改变传统的固有操作模式 (见图1) 。非结构模型的建立提高了压缩空气的有效利用率, 大幅度降低压缩空气的供入总量。单位时间内压缩空气消耗与发酵液体积比分别降为原来的39%和30.7%。

2.2 冷却系统的调优

为了保持细菌生长、代谢的适宜环境, 发酵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细菌代谢产生的热量带走。正常的气候条件下, 普通循环水足以满足热交换需要。但是在夏季, 由于气温较高, 加之长期以来的生产习惯以及缺少足够的气象参数和有效分析, 所以以往每年夏季都要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简称溴冷机组) 制取低温冷却水来满足发酵生产的需要。由于溴冷机组高额的运行费用, 使得夏季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为科学调整冷冻系统的运行, 收集沈阳市近10年的气象资料, 对6~9月份气象参数加以整理分析, 总结地区气候特征, 分析对生产的可能影响。根据现有设备及工艺配置下生产过程系统热力学分析, 确定过程传热温差, 与地区气候特征结合, 制定气象参数指导生产用能操作的方案。实践中根据当日、当时的气象参数及节能速查图表资料, 与确定的用能操作控制标准匹配, 以此调整溴冷机组、凉水塔的启停时间及运行方式, 实现了冷却系统的科学运行 (见图2) 。

2.3 压缩空气除湿系统设计

压缩空气除湿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除菌;二是为了防止湿空气的水分打湿高效滤芯, 影响过滤效果。传统工艺流程先将压缩空气经过循环水一级冷却, 降温至t1, 再用冷冻水 (0℃以下的盐水) 冷却至露点后除湿, 最后用蒸汽加热至温度t2, 经过滤进入发酵罐。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盲目性很大, 科学性不强。低温冷媒水常使压缩空气温降过低, 再用蒸汽加热, 就造成冷量和热量的双重损失。而用冷冻盐水对热空气进行降温, 同时存在高品位能源的严重浪费。

针对上述情况, 改变系统结构参数, 采用新型气液换热设备即内展翅片空气冷却器[2], 取代原有列管换热器, 通过增加空气侧传热面积, 提高了气液交换的总传热系数, 实现常温循环水代替低温冷冻盐水的目标。

2.4 工艺水的回收利用

维生素C发酵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工艺用水, 而这些工艺用水要经过三效蒸发器进行浓缩, 产生的冷凝废水日均量就有1600t左右。在以前的过程系统中三效凝结废水通常选择直接排放, 这不仅是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由于三效凝结废水的pH值较低, 并且含有较高的COD, 给环保的废水处理增加了大量的负荷。

通过对三效凝结废水采样、化验和分析, 确定其主要指标范围。水中除含有一定量发酵副产的小分子有机酸, 严重影响pH、COD及电导率等指标外, 其他指标均较好。通过试验证明, 将三效凝结水简单处理后用于树脂柱再生, 对树脂交换容量、产品收率等指标基本没有影响, 完全可以替代纯水使用。为此, 在基本没有投入的前提下, 将三效凝结水单元与树脂柱再生单元进行集成, 不仅充分发挥了其二次价值的有效利用, 而且日减少纯水用量1400t左右, 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整合。

2.5 其他

根据能源审计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如确定最佳供冷温度及供冷边界曲线, 减少用冷却度过剩情况;对空调系统等用电设备, 根据负荷变化采用变频器控制;对于频繁启停的离心机, 采用电能回馈装置等, 有效降低能耗。

3 技术平移与经验推广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 为在全厂范围内开展系统节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功的经验和系统节能技术不仅适用于生物发酵产品, 对于合成原料药及制剂产品同样有着广泛的可借鉴性。项目实施及推广的三年间, 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增长, 能源消耗却基本保持不变, 三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了24.58%;产品单位能耗环比累计节能创效6000多万元, 折合标准煤12.41万t, 取得了较好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

4 结语与展望

工业企业用能系统的优化与流程再造项目的实施, 降低了产品成本, 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企业再发展赢得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 因产品用能水平的提升, 节约了能源消耗, 减少了环保废物产生, 在能源日益紧张、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 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

对以生物工程为主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能源成本在其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 当前医药市场竞争激烈, 提高医药产品节能降耗水平对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原料药药品生产, 工艺过程虽不完全相同, 但是消耗能源种类相同, 主要用能设备、用能工序类似, 产品间用能操作控制方法彼此相通, 因此系统节能技术具有广泛的可借鉴性和可扩散性。

参考文献

[1]唐克嶂.工厂能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流程系统优化 篇10

一、 免疫系统论下审计职能的内涵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和社会对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审计活动不再只是发挥事后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而是要起到从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到事后审计整个过程中全方位、 深层次的作用。“免疫系统论”的提出, 拓展了现代政府审计的职能, 在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补充了审计的“防护、清除、修补”三大功能 (时现等, 2009) 。政府审计职能的拓展要求相应的审计流程随之进行优化,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免疫系统论的观点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因此, 审计作为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 正如生物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一样, 对国家的经济安全起到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

(一) 揭示功能

审计“免疫系统”也是如此, 现代审计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和具体的审计程序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漏报风险, 并搜集和获取相关审计证据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揭示。在免疫系统论下, 审计更加强调全过程的动态监督, 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揭示和反馈, 注重审计的时效性。因此, 审计揭示功能的内涵是揭露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破坏环境和资源、损害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危害国家安全和扰乱社会秩序等各种行为, 从而保护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

(二) 抵御功能

这是现代审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传统审计只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处理和解决, 并未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故而无法在问题重复出现时形成防御机制, 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在“免疫系统论”下, 现代审计的功能不仅是揭露问题, 更重要的是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及时归纳审计的经验和规律, 不断促进相关制度和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因此, 审计抵御功能的内涵是在发挥揭示功能的基础上, 及时处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破坏环境和资源、 损害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危害国家安全和扰乱社会秩序等各种问题, 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预防功能

这是现代审计最基本的功能, 随着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健全, 审计职能的发挥不再局限于事后的监督和检查, 而是更多地将其预防性的功能置于首位。 传统审计虽然对于审计事项的审查和评价比较全面和客观, 但是对问题的揭示和处理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往往会存在诸如发现问题不及时、 已经造成的决策失误和形成的损失浪费难以挽回等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免疫系统论”下, 审计机关有能力并且有责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及早感知风险, 提前发出预警, 并可以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时地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和反映, 以便更好地予以应对。因此, 审计预防功能的内涵是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前进行预警, 防止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发展成趋势性的问题, 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性建议, 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运行。

审计“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要着手于揭示、着重于抵御、着眼于预防, 形成审计全方位、 深层次、全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在揭示问题的同时也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建立预警机制, 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最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二、节能减排审计流程的内容分析

节能减排审计同其他审计类型一样, 审计过程都需要经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及后续工作阶段。若按照审计进行的时间先后顺序, 则会经过审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审计内容和侧重点都是不同的。

(一) 审计准备阶段 ( 对应于事前阶段)

在这一阶段, 审计机关首先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和内部控制情况, 包括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履行节能减排与管理活动的责任, 是否建立了充分、有效的节能减排管理系统, 是否保证了与节能减排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 是否清楚知道现行有关节能减排标准的法令法规。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有了相应了解之后, 就要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 确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漏报风险的领域, 尤其关注与能源统计、计量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其次, 在编制节能减排审计计划时, 应当特别考虑以下因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以及业务复杂程度;被审计单位以往年度的节能减排审计情况;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年度内经营环境、内部环境管理的变化及其对节能减排审计的影响;国家最新出台的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对于节能减排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审计小组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程度等。同时还应当聘请能源计量和统计方面的节能减排专家对审计小组成员进行审前培训, 以便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数据有清晰的认识, 发现存在的浪费资源和能耗高的问题。

(二) 审计实施阶段 ( 对应于事中阶段)

审计机关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后要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就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和审计内容以及评估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沟通。一方面审计人员需要搜集和整理与能源消耗和废物处理相关的数据资料, 核查相关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 并与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能源利用消耗的标准进行比对, 发现差异所在并分析原因;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当现场进行监测和调查被审计单位能源利用情况和废弃物排放达标状况, 利用相关专家的工作对被审计单位能源结构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获取能源利用率、排放达标率、能源成本等相关指标。 此外, 在实施具体审计程序前, 应当获取有关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有关证据, 尤其是与节能减排相关的环境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信息。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完整且健全的内部环境控制并在实际操作中有效运行, 则需要实施控制测试, 适当地减少实质性程序;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相应的内部环境控制制度或是未有效执行, 则可以减少或不进行控制测试, 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通过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并对审计证据进行相应的收集、鉴定和综合分析, 初步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意见。在这一阶段需要就收集审计证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沟通。

(三) 审计报告及后续阶段 ( 对应于事后阶段)

该阶段审计机关需要对已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筛选和整理, 选取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汇总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然后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并编写节能减排审计报告, 在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前, 审计人员还应当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沟通审计结果, 并最终发布审计意见。最终, 审计机关需要对此次审计的情况进行质量评价, 并整理汇总所有的审计资料, 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同时, 审计机关应该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找出原因所在, 并能够提供给被审计单位有关节能潜力分析的报告以及应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整改建议和措施。之后, 审计结束后还应当建立审计后续跟踪制度, 主要针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纠正, 是否根据审计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是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节能减排机制来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以及节能减排审计的效果是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后续审计可以采用实地检查或者了解、 取得并审阅相关书面材料和其他方式等进行, 以便达到纠正改进的目的。

三、“免疫系统论” 下节能减排审计流程优化研究

免疫系统论使得审计由事后监督和评价逐渐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揭示和事后防御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 使审计职能和审计活动的外延不断扩大, 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预防。在节能减排审计过程中, 注重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而且能够不断完善审计机制并产生免疫力, 这对于贯彻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对应于免疫系统的预防、揭示和抵御三种主要功能, 可以将节能减排审计过程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完善。

首先, 对于节能减排审计而言, 审计事前预防功能对于真正做到节约能源、 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意义尤为突出。一方面, 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已有的财务数据和被审计单位能源情况统计数据, 针对其节能潜力进行事先分析, 并将在审计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能源计量、利用率和消耗指标以及审计标准等评价方法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 以便提醒被审计单位重点关注高耗能、 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 提前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 另一方面, 节能减排审计完成后审计机关要与被审计单位召开总结会, 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 并出具相应的节能潜力分析报告和节能减排审计报告, 同时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整改措施和建议, 促使被审计单位及其人员树立科学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意识, 真正发挥审计事前的预防性功能。

其次, 审计机关应该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其节能降耗的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 判别其能源利用的薄弱环节, 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在能源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和缺陷; 然后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投入产出比率进行计算分析, 找出高投入、低产出、高排放的不合理环节, 排查其节能障碍和浪费原因, 进而对其节能潜力进行分析;同时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对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控制系统进行评价, 发现和揭露存在的能源管理体系不合理、 能源管理制度不完善抑或能源控制系统未得到有效执行的问题。 审计的揭示功能贯穿于节能减排审计的全过程, 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将其予以反馈, 并进行深层次的因素分析, 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揭示功能。

再者, 审计是一个连续不断反复循环的过程, 在审计过程中所发现和揭露的问题, 应该及时找出问题的源头所在, 进而提出整改措施解决问题, 并不断修复审计机制、体制和制度。 对于节能减排审计而言, 一方面通过审计不断增强被审计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 督促其能更好地执行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还要加强能源管理制度建设, 更新和制定企业能源管理文件, 为企业用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 以提高公司的能源管理水平, 切实做好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 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被审计单位的自我纠正和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 可以建立起相应的预警和风险机制, 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的抵御功能。 此外, 审计机关还应建立后续审计跟踪制度, 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并不断完善其能源管理体系, 从而保证类似问题不再出现。这就将审计的抵御职能与之前的预防功能、揭示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而可以将其结合节能减排审计流程并对其进行优化分析。

在节能减排审计流程中, 每个阶段都会侧重于审计的某一种职能, 但是审计作为经济和社会的 “免疫系统”, 其作用的发挥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当中, 并非简单的只体现其某一项职能的作用。 比如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建立审计后续跟踪制度, 一方面可以督促被审计单位解决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起到抵御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醒被审计单位在日后的生产运营中关注类似的问题, 从而建立起预警机制, 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时在后续审计中也会不断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节能减排意识薄弱、 行动懈怠抑或是不执行相关能源法律法规的情形, 起到揭示的作用。在审计实际操作过程中, 将免疫系统论融合于审计流程中, 在密切关注被审计单位节能减排现状的同时, 还可以及时针对能源利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予以反馈并解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 还能够在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之前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从而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如左下图所示) 。

在实施节能减排审计时, 要实现审计“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要强化预防并树立风险意识, 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时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 寻求问题的根源, 在这些问题发生“病变”之前, 及时报警, 起到预防的作用。 其次, 要不断反馈发现的问题并揭示隐患, 通过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审计人员能够更加近距离地观察审计对象, 因而更容易发现和揭露问题。同样地, 对于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和措施, 只有在不断的监控中才能真正发挥效力,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后续对审计处理结果的跟踪检查, 把审计建议落到实处, 促进规范整改, 推进体制的完善和制度的健全。最后, 要妥善处理问题并不断完善机制。通过审计作用的发挥, 能够很好地抵制不良因素的破坏和侵蚀, 从而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 提高经济社会的免疫力, 最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Z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 2008, (3) .

[2] .蔡春, 陈晓媛等.环境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3] .王爱华, 张承承, 宋晓玮.基于免疫系统论视角的能源审计职能初探[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2, (12) .

教学设计流程及优化 篇11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 教学控制

一、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教学控制的辨析

1. 教学设计: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形成导学案,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①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

②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③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④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指导;

⑤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⑥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2. 教学系统: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动态要素是教师、学生及心理环境,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是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进行的关键因素;相对静止的要素是教学媒体和物理环境,是物的要素,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载体,而心里环境是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⑴教师:在教师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其活动主要包括:计划,教师要设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活动;组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要组织好与学习任务有关的材料,并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辅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评价,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合格的教师必须在教学态度、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个性品质等多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并使彼此间达到最优的组合。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信心。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对教学成效也有显著影响,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教学成效也影响显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⑵学生:学生是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者,是学习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学成效的最终体现者。学生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因素。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生成绩呈中等程度的相关,智力水平对学习数量和质量有影响。但智力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学生的智商与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完全一致。同等智力条件下,造成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是情感品质。因此,教师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情绪,养成负责、认真、求实的优良学习品质。

⑶书本(教科书):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是在教学系统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教材和教科书之中。

3. 教学控制: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教师、学生、教材、考法等)进行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成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控制不是压制,而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对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适时调控(包括对教学具体环节,层次的控制,错误的纠正等),其中主要指对学生自由度的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系统的组成

1. 课前子系统(备课):备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考试标准、教学参考;备学生——学生认知水平,已有基础,心理特点;设计具体的,准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编写教案,学法指导,编写导学案,教学媒体。

2. 课中子系统(上课):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导入新课,教学各环节利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合作、创新学习,交流展示实现;课内巩固练习,及时反馈总结、点评;时序设计合理,课堂调控适度;课堂小结具有发散性,精选习题,作业布置适宜。

3. 课后子系统:教学评价、反思。

4. 教学设计的思考

⑴如何设定具体的合适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⑵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⑶教学设计的文本内容是否越详尽越好?

⑷设计课堂教学时为什么要预留空白?

⑸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及时反馈与评价?

⑹如何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抗干扰能力?

三、教学设计系统的优化

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教师素质、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教学环境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率高低的关系?

教师素质越高,备课越充分,学生内趋力越大,教学目标设定越准确合理,教学环境越好,教学效率就越高。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时间分配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要及时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及时调控课堂节奏,以确保当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各子系统的作用可以用以右图示表示:

四、方案实施及改进

实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并对其功能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完善一课时教学设计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章节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endprint

【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导致课堂教学形式,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而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教学设计流程及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 教学控制

一、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教学控制的辨析

1. 教学设计: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形成导学案,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①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

②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③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④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指导;

⑤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⑥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2. 教学系统: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动态要素是教师、学生及心理环境,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是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进行的关键因素;相对静止的要素是教学媒体和物理环境,是物的要素,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载体,而心里环境是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⑴教师:在教师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其活动主要包括:计划,教师要设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活动;组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要组织好与学习任务有关的材料,并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辅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评价,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合格的教师必须在教学态度、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个性品质等多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并使彼此间达到最优的组合。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信心。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对教学成效也有显著影响,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教学成效也影响显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⑵学生:学生是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者,是学习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学成效的最终体现者。学生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因素。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生成绩呈中等程度的相关,智力水平对学习数量和质量有影响。但智力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学生的智商与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完全一致。同等智力条件下,造成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是情感品质。因此,教师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情绪,养成负责、认真、求实的优良学习品质。

⑶书本(教科书):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是在教学系统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教材和教科书之中。

3. 教学控制: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教师、学生、教材、考法等)进行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成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控制不是压制,而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对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适时调控(包括对教学具体环节,层次的控制,错误的纠正等),其中主要指对学生自由度的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系统的组成

1. 课前子系统(备课):备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考试标准、教学参考;备学生——学生认知水平,已有基础,心理特点;设计具体的,准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编写教案,学法指导,编写导学案,教学媒体。

2. 课中子系统(上课):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导入新课,教学各环节利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合作、创新学习,交流展示实现;课内巩固练习,及时反馈总结、点评;时序设计合理,课堂调控适度;课堂小结具有发散性,精选习题,作业布置适宜。

3. 课后子系统:教学评价、反思。

4. 教学设计的思考

⑴如何设定具体的合适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⑵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⑶教学设计的文本内容是否越详尽越好?

⑷设计课堂教学时为什么要预留空白?

⑸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及时反馈与评价?

⑹如何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抗干扰能力?

三、教学设计系统的优化

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教师素质、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教学环境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率高低的关系?

教师素质越高,备课越充分,学生内趋力越大,教学目标设定越准确合理,教学环境越好,教学效率就越高。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时间分配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要及时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及时调控课堂节奏,以确保当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各子系统的作用可以用以右图示表示:

四、方案实施及改进

实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并对其功能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完善一课时教学设计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章节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endprint

【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导致课堂教学形式,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而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教学设计流程及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 教学控制

一、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教学控制的辨析

1. 教学设计: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形成导学案,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①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

②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③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④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指导;

⑤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⑥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2. 教学系统: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动态要素是教师、学生及心理环境,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是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进行的关键因素;相对静止的要素是教学媒体和物理环境,是物的要素,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载体,而心里环境是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⑴教师:在教师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其活动主要包括:计划,教师要设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活动;组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要组织好与学习任务有关的材料,并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辅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评价,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合格的教师必须在教学态度、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个性品质等多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并使彼此间达到最优的组合。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信心。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对教学成效也有显著影响,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教学成效也影响显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⑵学生:学生是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者,是学习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学成效的最终体现者。学生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因素。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生成绩呈中等程度的相关,智力水平对学习数量和质量有影响。但智力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学生的智商与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完全一致。同等智力条件下,造成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是情感品质。因此,教师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情绪,养成负责、认真、求实的优良学习品质。

⑶书本(教科书):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是在教学系统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教材和教科书之中。

3. 教学控制: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教师、学生、教材、考法等)进行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成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控制不是压制,而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对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适时调控(包括对教学具体环节,层次的控制,错误的纠正等),其中主要指对学生自由度的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系统的组成

1. 课前子系统(备课):备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考试标准、教学参考;备学生——学生认知水平,已有基础,心理特点;设计具体的,准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编写教案,学法指导,编写导学案,教学媒体。

2. 课中子系统(上课):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导入新课,教学各环节利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合作、创新学习,交流展示实现;课内巩固练习,及时反馈总结、点评;时序设计合理,课堂调控适度;课堂小结具有发散性,精选习题,作业布置适宜。

3. 课后子系统:教学评价、反思。

4. 教学设计的思考

⑴如何设定具体的合适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⑵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⑶教学设计的文本内容是否越详尽越好?

⑷设计课堂教学时为什么要预留空白?

⑸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及时反馈与评价?

⑹如何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抗干扰能力?

三、教学设计系统的优化

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教师素质、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教学环境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率高低的关系?

教师素质越高,备课越充分,学生内趋力越大,教学目标设定越准确合理,教学环境越好,教学效率就越高。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时间分配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要及时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及时调控课堂节奏,以确保当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各子系统的作用可以用以右图示表示:

四、方案实施及改进

流程系统优化 篇12

关键词:供电企业,管理信息软件,流程,优化设计,应用

供电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应从多个角度出发, 要确保管理的时效性, 减少各种问题发生的概率, 不断的研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通过对流程的优化设计, 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水平提升。

1 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优化设计方法

供电企业为我国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迎接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从管理方面分析, 随着员工的增加和工作环境的改变, 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 绝对不能固步自封, 而是要按照客观的工作变化来实施优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 是必要的优化环节, 且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 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的更大进步, 就必须对供电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设计实施优化。

1) 传统的优化方法。供电企业的发展成果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 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所完成的。为了在设计方法的优化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必须在传统的优化方法上有所借鉴。传统的优化方法, 主要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是应用模块化的技术, 实现分而治之。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会对整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进行优化, 范围广泛、优化彻底。但传统优化方法会将系统按照功能分解成若干的模块, 并且在具体的优化工作中, 应用子程序来实现模块化。这样一来, 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同时某些不需要优化的模块, 也会“随波逐流”, 导致优化的成本增加, 并不利于供电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 面向对象的优化方法。在目前的工作中, 供电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优化设计, 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就, 同时不能影响总体工作的走势和发展。为此, 面向对象的优化方法, 比较值得肯定。以现有的工作成果来看, 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的优化设计中, 实施面向对象的优化方法, 能够更好的将数据、操作有效的结合为一个整体,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相互依存的效果。该方法可以在功能抽象、数据抽象方面进行努力, 并运用较多的技术, 把问题的求解, 完美的变成分类演绎的过程。因此, 采用面向对象的优化方法, 更容易解决问题, 且问题的再次发生概率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 面向对象的优化方法, 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有时候一个问题的研究, 将拖慢整体的优化进度。

2 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优化的应用

供电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并不能单纯的从一个方面来努力, 而是要将传统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 进行综合应用, 实现互相弥补的效果。这样一来, 既可以解决棘手的问题, 又可以在优化速度、质量上有所保证。总体上取得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1) 平台架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得到优化后, 实际的应用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本文认为, 平台架构是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础的支持部分。通过对平台架构进行优化后, 实现了以下的积极成绩:第一, 优化后的平台架构, 具有比较灵活的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用户管理机制、授权管理机制等等, 在应对工作需求的时候, 可实现较高的水平, 减少日常的矛盾和冲突。第二, 在平台架构的优化中, 通过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传统的方法相结合, 项目整体的架构获得本质上的提升。主要是按照SO A的思想来进行规划的, 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 应用J2EE标准架构进行设计和分析, 总体上的工作效率非常高, 充分告别了以往的各种问题和不良情况。

2) 通用技术支持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的优化应用, 除了比较基础的平台架构外, 还应该在通用技术支持平台方面有所努力。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 认为通用技术支持平台, 在获得优化后, 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第一, 用户管理包括对用户的新增, 修改, 查询和删除以及用户密码修改等功能。管理员用户具有为其他用户重置密码的权限。第二, 角色/权限管理按照角色的分配来管理用户权限。用户担当了某个角色就具有了该角色对应的权限。角色权限管理包括角色的增加、修改、查询和删除以及角色权限分配的功能。第三, 基础数据管理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日志功能主要是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系统事件, 错误信息, 授权操作, 登录信息, 审批过程等操作信息。用户必须使用账号及密码登录系统后, 才能对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操作。系统提供忘记密码和退出系统的功能。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由此可见, 通用技术支持平台在获得优化后, 实际的应用表现出了较大的进步, 无论是功能还是工作能力, 都要比以往更加高端。

3) 网络系统改造。考虑到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 我们还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的一些细节上有所优化, 并积极的应用。网络系统的改造, 一直都是优化中的细节部分, 主要是因为各个供电企业的本身存在差异, 所以在优化和落实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 否则势必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在现阶段的工作中, 网络系统的改造, 应表现出持久性的特点。本文认为, 局域网是企业内部信息传输的基础平台, 所以局域网的建设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第一步。通过局域网可实现企业资源共享, 网络内的各个桌面用户可实现共享数据库、实现协同办公及培训中心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中的各项功能。针对培训中心的网络现状, 采用现有网络线路适度改造的做法。既满足了系统运行的要求, 又节约了建设成本。由此可见, 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优化和应用的过程中, 网络系统的改造, 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今后, 应对网络系统的改造更加重视。

3 总结

本文对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展开研究, 在目前的工作中,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已经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应用的效率有所进步。员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流程的优化, 工作能力和效率, 均有所进步, 为供电企业创造了更大的效益, 实现了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我们应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其他方面进行优化, 以此来完成供电企业的完美蜕变, 并且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馨宇.业扩报装系统流程优化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4.

[2]刘根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上一篇:时间序列建模下一篇:吊销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