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不是工具书(共12篇)
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篇1
员工不是公司的利润工具, 不是公司的赚钱机器, 那是什么?荣登《卓越雇主——2011年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榜单的20家中国公司比较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员工是公司的目标之一
当你走进玫琳凯公司在美国达拉斯的总部大厅时, 迎面而来的不是油画、雕塑或产品, 而是一幅幅比真人还大的首席美容顾问写真照。亲眼目睹这一别有创意的设置, 人们就会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玫琳凯“我们是一家以人为主的公司”的深刻内涵, 也明白它之所以能入选“卓越雇主”的原因。
玫琳凯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说过, 员工是公司使命的一部分, 员工的全面发展就是公司的目标之一;只有员工全面发展, 公司才能全面发展。因此玫琳凯有专门为员工制定的“关爱计划”和完善的职业培训计划, 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当公司把员工当成目标来经营时, 员工的忠诚度会非常高, 他们会创造非凡的财富。
新员工陈轶婷来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深切地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她踏着粉红色的心形地毯, 看到前台电子屏幕上闪烁着“欢迎陈轶婷进入玫琳凯”的标语, 并收到一束鲜花, 这让她十分惊喜。当她走到办公桌前, 办公用品一应俱全, 电脑系统已经被设置好, 桌上还放着一封部门团队成员的贺卡。公司为新员工特别设立的“伙伴计划”同时启动, 老员工会主动过来帮助她熟悉公司的情况。上班第一天, 她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 而不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适应新环境。
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是公司的宝贵财富, 要把他们作为第一营销对象。只有员工满意, 才会有顾客的满意;而顾客满意了, 企业才能获得利润并持续运行。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一旦有人才加入, 玫琳凯就会千方百计地使其安心在公司工作。如果他们不能在某一部门发挥出自己的才干, 公司会尽量为他们调换合适的岗位。玫琳凯相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无论员工在哪个部门, 都必须花时间使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员工思维和品格的成长是一切的基础, 玫琳凯通过以CREME (沟通、认可、教育、激励、活动) 持续深入地推广“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及“卓越领导力”等培训课程, 积极推行各部门的有效磨合与无缝链接, 推动员工由内到外的成长与企业的持续发展。
而目标和愿景激励是玫琳凯值得称道的HR工具。公司画出明显愿景图, 各个职能部门跟着画自己的愿景图, 然后发动员工来画自己的愿景图。比如“我相信, 那一天, 玫琳凯的爱和事业机会遍布城乡”“我相信, 玫琳凯品牌家喻户晓。”
通过这些, 鼓励员工描绘个人的使命宣言及工作岗位贡献宣言, 并将这些宣言公布在公司局域网上, 每过一段时间去细化, 使之变成具体的工作目标。
通过对员工的持续营销, 帮助她们发掘自身价值。玫琳凯公司已拥有一支苦干、高效、专业的员工队伍, 不仅有下岗工人、医生、工程师、秘书、公司职员, 还有大学教授、律师、社会工作者等。
2009年, 玫琳凯拥有超过200万名销售队伍, 业务遍布全球35个市场, 全球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
员工是具有一定忠诚度的学员
中国卓越雇主之一的京东商城就像一所大学校, 每一个员工都是忠心不二的学员。
员工的忠诚度是公司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最让京东商城骄傲的是, 员工流失率很低。倾注了公司心血的管培生们, 五年来无一人离开。
2010年,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做了一个决定:从这一年起, 公司斥资6000万元, 陆续将中高管送到学校里读EMBA课程。
京东商城的管理层多出自基层, 擅长于流程和细节的把握, 但对宏观层面的判断的掌握有很多欠缺。有时候, 他们只靠个人的经验领悟和摸索, 随着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大, 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危险, 改变已是迫不及待。
但刘强东面临两个现实的问题, 一是读EMBA的学费十分昂贵, 比如中欧商学院目前已涨到50万元, 总计6000万元的巨额支出不是小数, 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运作成本;二是具有EMAB学历的高级管理人员是人才市场的抢手货, 这些人学成之后会不会有“二心”, 弄不好会鸡飞蛋打。
但刘强东说服董事会成员, 大胆实施这一计划, 并作好有30%的管理人员不回来的心理准备。可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 经过EMBA培训的人员, 五年来无一人跳槽。
这得益于京东商城平日的感情投资。很难找到像京东商城这样看重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公司——年薪10万, 有股权, 前半年无任何工作任务, 就是接受培训。
刘强生亲自讲课, 连吃饭这样的事情都讲得透彻, 坐在饭桌前该怎么做, 怎么敬人家酒, 这些最基本的常识都仔细讲解。
培训结束后, 管培生们还要到每个部门轮岗, 熟悉公司的全部流程, 同时“忘掉”自己的专业。半年后再进行第二次选择, 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工作。
京东商城为员工配送股权, 一是直接赠送, 不是花钱认购;二是覆盖面广, 20%-30%的核心员工都可以获得赠股;三是不但有分红权, 还有投票权, 充分参与公司的决策。
在公司的精心培养下, 优秀的人才仅大学毕业4年就可以成为公司华中大区总经理。手机、小家电等4个销售额超过20亿元业务的总监也出自管培生。
俗话说, 士为知己者死。公司如此在乎员工、重用员工, 员工当然对公司忠心耿耿。
员工是与公司患难与共的主人公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从前, 有三个泥瓦匠在盖房子。路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泥瓦匠轻松地回答说:我在砌墙。第二个泥瓦匠的答案是:我在盖一幢楼房。第三个泥瓦匠想了想之后自豪地说, 我在盖一座宫殿。第三个泥瓦匠的回答让许多人大笑不止。20年后, 第一个泥瓦匠仍然是瓦匠, 第二个人成为一个工程师, 而第三个人是前面两个人的老板。
显然, 把公司的使命和个人的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的员工才是公司的栋梁。公司要设法培养员工的主人公精神, 把各自的岗位看成是公司为社会履行宏大责任的一部分, 而不是混口饭吃的谋生手段, 也不是实现个人“野心”暂时栖身之地。
金融危机时, 三一集团的8000多员工主动向公司降薪的请求, 有的甚至提出三个月不拿工资, 体谅公司的处境, 共同分担公司的困难。
员工们表示对公司老总梁稳根非常信任, 相信他会带领大家渡过难关。这让梁稳根流下感激的泪水, 尽管当时公司的业务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员工们表现出的与公司患难与共的主人公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三一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就能大幅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而公司业务的发展又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空间。就像乱世招兵买马一样, 拉几个人来就可以当班长, 招百十号人来就可以当连长。在三一工作的员工, 不会遇到“职业天花板”。
三一千方百计帮助员工成功。三一有两项经费上不封顶, 一是研发经费, 二是培训。在公司眼里, 研发和培训不是成本, 而是投资, 投入就有产出。
三一从上到下建立了层层沟通的企业文化, 建有董事长信箱、员工服务中心、员工论坛、座谈会等机制, 当面与企业高层沟通, 也可以到员工服务中心接受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辅导。
三一对员工生活上的关爱更是让人有点眼红, 三一甚至建立起自己的购物网, 物品五花八门, 涉及众多。所有物品都是从厂家直接进货, 减少了许多中间盘剥, 因而卖价比任何网购都便宜。三一食堂用的菜都是自己种, 猪自己养, 所有的材料都保证安全, 让员工放心。
身处这样的工作环境, 三一的员工都把自己这“一百多斤”交给公司, 形成了员工和公司是一个命运联合体。这样的公司, 能经受任何市场风浪。这也是三一成为卓越雇主的核心所在。
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是公司的宝贵财富, 要把他们作为第一营销对象。只有员工满意, 才会有顾客的满意;而顾客满意了, 企业才能获得利润并持续运行。
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篇2
1.《新华字典》
2.《商务馆小学生写字手册》
3.《商务馆小学生名言警句词典》
4.《通用规范汉字表》
5.《大英百科全书》
6.现代汉语字典 彩色插图本
7.成语大词典
8.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10.王力古汉语字典
10本中小学生必备工具书
1《说话的力量》[美] 弗兰克·伦茨
2《如何高效记忆》[美] 肯尼思·希格比
3《跟各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 》[爱尔兰] 本尼·刘易斯
4《快速阅读术》[日] 印南敦史
5《用图秀演讲》[美] 丹·罗姆
6《写出我心》[美] 娜塔莉·戈德堡
7《完全写作指南》[美]劳拉·布朗
大英百科全书读后感
无边无际宇宙,美丽而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习,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身为二十一世纪新的少年,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学习,了解,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所以,我拿出了这本百科全书。
打开这本百科全书,就如同踏上了惊奇的旅程,开始探索我们周围的奥秘。遨游在太空之中,发现各星球上不可思议的环境;深入皮肤之下,了解人体运转的各种原理;进入美丽的地球,去发现它鲜为人知的传奇;游进历史的长河,一起去寻找它神奇的秘密...... 不管你抓住那个知识深入阅读下去,或是从头到尾通篇读完,都会从中受益匪浅。
精益不是工具,是思想 篇3
詹姆斯·P·沃麦克:精益改变世界
不断地降低成本,无废品,零库存与无休止的产品变型……这在采取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的企业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种新型生产方式的出现,是企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革新。
一个精益世界的观察者和引领者,以“既是局外人又是局内人”的身份,用哲学家般的思维和严谨的逻辑,将观察的起点——丰田生产方式——从具体的工具、方法提升为一种思维方式。
精益思想如今已经跨出了它的诞生地——制造业,成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理。
詹姆斯·P·沃麦克博士(JAMES P. WOMACK)
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运输系统硕士学位,1982年获得麻省理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学位。
1975~1991年期间,任麻省理工大学全职研究科学家,指导一系列世界制造实践的比较研究。作为麻省理工大学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领导者,沃麦克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创造了“精益生产”一词。
1997 年创办了非营利机构精益企业研究所并担任总裁,这是一个非营利的培训、出版和研究机构,基于丰田生产模式,发展了一系列精益的思想与工具书籍,现在拓展到整个精益的企业体系。
主要著作:《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思想》、《纵观全局:绘制从客户到供应商的价值流图》、《精益解决方案》。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日本企业在国际上日渐赶超欧美,詹姆斯·P·沃麦克参与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来到日本研究其汽车工业。当他们来到丰田公司时,随即就被这里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深深吸引,这种生产方式在后来他们用来总结这个发现的著作《改变世界的机器》里被概括称为精益生产。自此,以丰田公司为蓝本的精益生产方式开始被系统地研究并广泛传播。
在当时,沃麦克及其工作伙伴就大胆地预言:这种生产方式必将成为20世纪的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它将改变几乎所有行业的一切,包括消费者的选择,工作的性质,公司的财富,最终是国家的前途。现在看来这种预言的确在逐步实现,精益生产冲击了100年来工业化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它的诞生实际是一次新生产方式的革命,而精益思想也改变了生产者们的思维。
随后的20多年中,沃麦克以“既是局外人又是局内人”的身份,一直观察着企业们,并以其哲学家般的思维和严谨地逻辑将观察的起点——丰田生产方式——从一些具体的工具、方法提升为一种思维方式,并把其归纳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理论,并不断地将其拓展,使精益思想跨出了它的诞生地——制造业,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理在各个行业传播和应用,从制造业到非制造业,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他成为了精益世界的观察者和引领者。
从大量生产到精益生产
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对比后,沃麦克等人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中指出大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于多种类小批量的新经济环境(这个结论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因为那时的生产者们大多还在对以福特汽车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膜拜不已),而丰田公司把各个生产环节联系在一起,从产品计划开始,通过制造的全过程、协作系统的协调一直延伸到用户,创造出的新生产体系——精益生产,却能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胜出。所谓精益生产方式就是通过企业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适应用户需求而不断快速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各方面的最好效果。
这种生产体系的关键在于对流程的极大关注,是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以客户为起点寻找最佳服务于客户的流程,让员工按照这些流程,以正确的方式做事。
精益生产可以被看作是继大量生产之后生产方式的第二次革新,沃麦克等人研究发现它综合了单价生产与大量生产的优点,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后者的僵化。与大量生产方式比较,一切投入都大为减少。工厂中的劳动力、生产占用的场地和工装投资都减半,用一半时间就能开发出的新产品,其所用的工程设计工时也是一半。同时,现场所需存货还可以大大少于一半,极少量的废品,且能生产出更多的并不断变型的产品。另外,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式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它们的最终目的不同,大量生产厂家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有限的目标——足够好,这意味着可以容忍一定的废品率,可以接受的最大限度的库存量,系列范围很窄的标准产品。而精益厂家则把目光确定在尽善尽美上:不断地降低成本,无废品,零库存与无休止的产品变型。
精益思想的原则
面对信奉精益思想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去做的追随者们,沃麦克和丹尼尔·T·琼斯(以下简称琼斯)在几年之后的另一本书——《精益思想》中,将学习精益生产的关键原则和行动步骤总结了出来,告诉企业如何运用精益的原则去创造价值,同时消减企业中的浪费。这五项原则是:
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价值
企业要克服一种冲动,即不要只从现存的组织、资产和认识出发,去说服客户相信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企业觉得易于提供的。精益思想的关键出发点是价值。价值只能由最终用户来确定。价值只有由具有特定价格、能在特定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定产品(商品或服务,而经常是既是商品又是服务的产品)来表达时才有意义。精益思想必须从一种自觉的尝试开始,通过与用户的对话,为具有特定功能以特定价格提供的产品精确定义价值。这样做就要暂不考虑现有的资产与技术,而要在把强有力的专职生产团队配备在生产线的基础上重新考虑企业。这也需要重新定义企业中技术专家的作用,并重新考虑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创造价值。
对每一种产品定义价值流
定义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概念到投产(通过开发过程)、从订单到交付客户手中(通过履约过程)所需的活动(过程)的顺序。质疑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查看这些步骤是否真的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去除不能创造价值的步骤。
将保留下来的步骤按连续流动的形式加以排列
消除各步骤之间的等待和库存,以大幅缩短开发时间和反应时间。
让客户拉动企业创造的价值
这与一些企业所用的推动方法完全相反。推动方法需要过长的反应时间,且试图使客户相信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就是企业已经设计或生产的东西。
追求尽善尽美
一旦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等得以确立,则要再回到追求尽善尽美的无止境的循环的起点,从头开始。所谓尽善尽美,是以零消费提供完美价值的理想状况。
从精益生产到精益供应
在大量消费的时代,企业以日益增加的产品种类来代替真正的顾客需求,越来越大范围地使用单一业态的供货方式;而现在已经进入新的消费时代,其特征是使解决产品全寿命问题所需的总成本降至最低。沃麦克和琼斯认为如今产品往往不再是问题,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更应该解决的是消费者对所需产品进行寻找、购买、安装、维护、升级和处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烦恼以及付出的时间。
精益供应包含了生产者向客户交付所要求的价值的过程中的所有步骤,这一过程通常横跨若干个组织,其关键是企业应该把消费看作一个“过程”,消费不是一个孤立的、只是为了购买某件产品的决策瞬间,而是一个持续的、把许多产品和服务联系在一起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精益消费就是指使消费者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少的痛苦,从产品和服务中得到所希望的全部价值。要实现精益消费这一目标,就要对供应和消费流程进行精简和密切整合。零售商、服务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方式,重新考虑供应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顾客在这些流程中所担当的角色。精益消费还对消费者提出要求,要求他们改变自己同企业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与供应商展开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成本和被浪费的时间,并创造出新的价值。
企业并不会因为精益供应而付出更多成本,甚至相反,由于消费者比以往需要做出更多的选择,管理更多的产品,而时间紧张和精力却都在下降,精益提供者可以从这种困境中获得巨大的商机。
精益消费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6个原则:
彻底解决顾客的问题——确保所有产品和服务都能发挥正常功效并相互配套
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寻找、获得、安装、整合、维修、处置产品,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付出大量的无偿劳动,因为提供者是相互独立的。精益消费的提供者为消费者配置经过专门训练的员工,他们不仅能够解决专门的问题,而且能够指出问题在整个系统中的根源。
不会浪费顾客的时间
把顾客的消费总成本降至最低,消费总成本包括:支付商品的价格再加上我花费的时间和遇到的麻烦。
精益提供者从消费者的立场看待问题,绘制出解决问题的“消费地图”,找出其中每一个可能无效地浪费时间的环节,考虑如何改变系统以消除时间的浪费。实际上,在节约消费者的时间同时,提供者的成本也能够得到节约。
为顾客准备好他们想要的东西
各行业中,精益供应方法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拉式供应。不是通过精确的集中预测来不定期定购大量产品,而是采用快速补货系统迅速将顾客拿走的商品补上货架。这涉及一个追溯到原材料供应的多重补货环,这个补货环能够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能够随着下游环节需求的调整而迅速做出存货调整。
在顾客需要的地方提供价值
传统的观念认为消费者习惯于从特定的业态购买商品,事实上,消费者购买是在价格和便利进行权衡的。根据情境需要选择不同业态,使得消费的总成本(价格加上获得成本)最小。一般而言,价格与付出的精力是成反比的。现在,精益的物流技术已经成熟,零售商可以通过不同的业态向消费者提供价格相等的商品,以适应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在顾客确切希望的时间,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
消费者一般仅在购买小件商品时才会临时决策,对于大件商品,他们会花很长时间搜集信息并做出决策。这种消费的计划性使得消费者一般愿意与厂家分享需求信息,以取得定制化的产品,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制度使得消费者计划消费的成本反而要高。如果生产商和零售商能够协调,它的大部分销售就可以通过以较低的价格预售实现,同时只需保存较少的生产能力,以满足那种需要立即取走商品的定制化客户的需求。
在解决问题时不断集成各种解决方案减少顾客的决策选择
精益消费过程可以借用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由单一的供应商为消费者就某一方面的问题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消费者生活中常见的难题包括:交通、沟通、住宿、保健、理财、购物等。
(希望进一步了解精益思想的读者,请参见本期第120页“专家书单”)
詹姆斯·P·沃麦克的长期合作伙伴:丹尼尔·T·琼斯教授(DANIEL T. JONES)
丹尼尔·T·琼斯和沃麦克作为精益的领导者,共同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领导两项大型全球研究计划,进行了精益思想应用的研究。他们合作出版了多本著作,已有长达20余年的合作。
丹尼尔·T·琼斯和沃麦克分别在英国与美国成立了精益企业研究院。 并致力于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球的精益网,致力于研究,教育,出版以行动为导向的精益知识。
琼斯教授曾任职于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苏塞克斯欧洲研究中心、加的夫大学商学院。他也是国际汽车分销计划的创办者、百货商店行业高效消费者响应,以及欧洲研究院顾问团成员。
福利院老人不是献爱心的工具 篇4
我相信这则新闻的真实性。这种表演性“爱心”的荒诞在于, 老人已经不是“志愿者”需要付出关爱的对象, 而是他们证明自己“爱心”的工具。照了相, 盖了福利院的章, 学校的志愿者们就可以以此作为凭证, 将之作为社团组织的一项活动成绩进行展示。
但是, 谁敢说出现在佛山市福利院的爱心一幕, 在我们学校教育中没有以其他形式出现过?“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歌那个年代的人都唱过吧?你的同学里有多少人争先恐后地把家长留给自己买冰糕的钱交给了老师, 并撒谎说, 是在马路边捡的?我就干过。当然, 凡是干过这种事的小朋友都有收获, 我的学期评语就多一句“拾金不昧”的道德评价, 有的小孩儿还会额外得到墙壁上的一朵小红花。
这样的经历告诉我们, 爱心是可以用来交换的。那么, 爱心行动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时候会加上投机的色彩, 功利化的事实强于“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的信仰。
学校教育中, 将爱心活动作为个人整体评价的一部分进行捆绑的方式, 必然使爱心活动成为一种短期功利。这样的关爱甚至更类似于一种粗暴。“当天来了五拨志愿者, 身体稍好的黄会珍老人先后3次被志愿者领着在院子里‘晒太阳’, 通过电梯上上下下3次, 老人感到疲惫不堪, 回到房间, 老人已是气喘吁吁。”志愿者们不是以老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而纯粹是以满足自己“到此一爱”的需求为目的。
英汉译者常用工具书 篇5
一、词 典.《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2.《英华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3.《最新高级英汉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4.《牛津高级英汉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5.《英语缩略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最新实用英汉缩略语速查手册》(商务印书馆)
7.《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8.《新世纪英汉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现代英汉汉英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汉汉英双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1.《麦克米伦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2.《汉英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牛津英语搭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4.《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
15.《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6.《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7.《中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18.《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中文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1.《辞源》(商务印书馆)
专业词典
1.《世界人名防翻译大辞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
3.《英语姓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英汉美英报刊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世界报刊、通讯社、电台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
6.《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
7.《最新世界地名录》(外文出版社)
8.《世界知识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9.《国际时事辞典》(商务印书馆)
10.《英汉科学技术词典》(国防工业出版社)
11.《英汉技术词典》(国防工业出版社)
12.《中国组织机构英译名手册》(新华出版社)
13.《国际组织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4.《各国国家机构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年鉴
1.《中国年鉴》
2.《世界知识年鉴》 3.《中国新闻年鉴》 4.《中国经济年鉴》 5.《世界经济年鉴》
百科全书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简明大英百科全书》(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中文版)3.《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ternational)(国际中文版)
(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4.《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华夏出版社)
罗尔奇:艺术是结果,不是工具 篇6
他,曾经凭着对艺术的一股冲劲和热爱,独自出去海外留学,在挫折和被认同中慢慢成长,渐渐形成了平平安安一百年的人生态度,哪怕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满足了,拿青春去搏艺术获得一个存在感,值了。
他,几十年都在抗争中度过,从孩童时代初学绘画就与作为启蒙老师的父亲对抗,到上学与传统教育方法对抗,但每次的抗争又不会太激进,每次都是在取巧的情况下得到自己想要的。
以艺术养身心,以身心养艺术
作为青年艺术家,罗尔奇在圈子里还没有太大的名气,用他自己的话说,“以前试图想跟圈子里的人接近,但是并没有找到归属感,现在闲下来更喜欢躲在家里,平时有几个朋友能随时约出来聊聊,主流圈子的人一年碰个一两次,与同行的沟通一切随缘,也不打算去打天下,这种孤独感很滋养我。”现在的罗尔奇已经和艺术品市场上的机构有两年多没有任何联系了,偏好于用剪纸拼贴进行创作的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长期项目,据他说,坚持每天工作的话完成这三十幅作品要十年,中间再加上一些外界的打扰,时不时开下小差,搞点版画、声音拼贴,这个十年项目一下子变成终身项目了。不想榨取自己来获得作品,希望通过慢慢发酵自然悟出来,像黄酒、奶酪。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在七十岁的时候举办个像样的个展了。
“我不要规定死时限,感觉来了就工作,任其自然生长。我现在才完成一幅半,总的创作思路,就跟树生长一样,自然而然,不想刻意去炮制他。所以将来我作品的周期都会很长。”罗尔奇说:“如果说艺术是一份职业的话,我以前一直以为艺术跟社会上其他职业是一样的,你工作八小时,我就要画八小时,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下来,我发现并不是这样,这个职业不需要每天上班八小时,艺术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当然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比其他职业舒服,也会有苦的时候,各行各业都一样。总而言之,艺术这门工作也有一定的节奏性,很不简单,每个艺术家的工作方法也不一样,像我这样的,精力不是很旺盛,年轻的时候拼过,折损了,现在不行了,眼睛、脖子、腰都受伤了,要根据自己的物理条件去搞事业,养养动物、种种花草蔬菜,躲在学院里养护了一段时间身心之后,我得到不少益处,比之前坐得住,现在作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平心而论,现在的东西跟两年前的差距拉开了。”
如果没有自由,那就没有艺术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罗尔奇的眼神时不时的就会变得很深邃、忧郁,他很健谈也很坦诚。“二十四岁那年,身边很多同学、朋友从国外回来,带给我的信息让我感觉自己是个井底之蛙,于是和父母说了留学的想法,一咬牙就出去了。留学法国的这个时期让我初次体味到了人生挫折,自我感觉各方面良好,投遍了申请却只有两家处于边陲的不知名学校肯给面试机会,自信心第一次受到严重打击。第一家学校在一个常年看不到阳光的位于法国最西面的海港小城,呆久了会让很多人产生自杀倾向,在这里学习时感觉很压抑,于是放手一搏,退学之后跑到了法国最东面的贝桑松从头开始学起。”
“那段时间每时每刻我的脑子里都在思考,自己究竟是不是做艺术的料,也想过改专业,但最后也没有撑下去,做任何艺术创作以外的事情都感觉很痛苦。后来两位法国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也逐渐定下心来在艺术创作这条路上走到黑了。”罗尔奇的抗争在这个时候又一次被激发了,“法国读书的环境是很自由的,学生做出来的东西看似五花八门,其实是千篇一律,观念艺术、前卫艺术,都是教条好的、模式化的,可能面貌上很新颖,但是都是规范化的东西,违背了艺术是自由表达的本质,我又要抗争了。”
罗尔奇对法国教育的评价很犀利,法国的主流艺术是观念艺术,很少有人像现代艺术家那样从造型艺术出发,通俗点,就是画画和做雕塑的人都看不到了,全部都在玩概念。学生整天抱着书本,出来的作品都脱离了传统媒介,仅剩思想性和观念性。直到他突然发现,艺术语言的存在就是为了弥补文字语言的范围、限度等地缺陷性,从艺术语言开始,直接表达,那就是直接画画,这个过程似乎让他触碰到了某些本质。画之前不要思考,就是直接画,思考就是文字语言来控制艺术语言了,艺术品就成了观念的插图或说明书。但是抗争归抗争,我斗不过法国教育体制,还是要拿文凭,所以不得不一面暗地里继续我的艺术做法,一面明里装个傻,寻找一些取巧的事物去说服老师给我学分。”这个过程也不能不说罗尔奇确有几分时运,“法国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不管这个学生怎样,最后还是作品说话,我是抓住这点,其他法国学生玩概念,做观念艺术,拿不出东西也是不行的,在我快毕业的时候,教授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个个学生都变成哲学家,可是都实现不了,作品体现不出来,没有造型能力,没有艺术能力,不太会画,不太会雕,观念再好,体现不到艺术上,也是白费。于是我顺利的毕业了”
罗尔奇
1979年 生于上海
1998-2002年 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4-2008年 留学法国贝桑松美术学院艺术系获DNSEP法国国家高等造型表达文凭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展览时间表
2013 《视觉的维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上大美院展厅,上海
2013 《版画言说》群展,土山湾美术馆,上海
2013 《中国当代版画展》群展,维也纳应用美术大学,维也纳,奥地利
2012 《art bang 事件IV》邀請展,朱屺瞻美术馆,上海
2012 《SOUFFLEURS DE REVES》群展,REDZONE 艺术中心,日内瓦,瑞士
2011 《中欧版画展》群展,虹桥当代美术馆,上海
2011 《越界》当代版画群展,土山湾美术馆,上海
2010 《勾勒》个展,上海1933博雅珊艺术馆
2010 上海1933博雅珊艺术馆群展
2010 《罗尔奇个展》,博雅珊中国当代艺术中心,上海
2009 《变形记》个展,博雅珊中国当代艺术中心,上海
2009 《谁在动艺术史》YCA艺术展,顶层画廊,上海
2009 《私语》三人展,博雅珊中国当代艺术中心,上海
2008 ORNAN五人联展,法国
2007 戏浪当代艺术展,多伦美术馆,上海
2006 arret sur image联展,贝桑松美术学院画廊,法国
2005 bar marulaz四月联展,贝桑松,法国
2002 8人联展,外滩艺术馆,上海
1999 青年美展,上海
上大美院点评:
罗尔奇用剪纸拼贴进行创作已经五年多了,每次看到他的作品,都能发现很多绘画性语言,只是不是用的颜料而是用现成的碎片来展现,给人的整体感觉依然是在画画中。他是一个很喜欢观察的人,正如他大多数作品的灵感出自对以前观察过的事物的回忆(视觉回忆、听觉回忆、触觉回忆),当这些所需的素材被“等”到的时候,也就是他的回忆得以被重新还原的时刻,但是“等”的过程注定是漫长的,有人说这也算是“野路子”了。
工具书的检索 篇7
工具书是人们在工作、学习时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工具书不仅包括传统的字、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组织机构指南和名录等纸质图书及其电子版, 也包括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
1 工具书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1.1 定义
关于工具书, 《辞海》的解释是:“专供读者检索查考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 按一定排检次序加以汇编的书籍”。
1.2 工具书的作用
检索数据与事实信息需要使用参考工具书。
1.2.1 工具书为读者提供事实的检索
例如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人物的生平资料,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前因后果等。
1.2.2 工具书为读者提供数据的检索
例如, 物理常数、调查常数、统计常数、人口常数、国民生产总值、外汇收支等;
1.2.3 工具书为读者提供参考资料
例如, 索引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 (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 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 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1.3 工具书的重要性
工具书是知识宝库的钥匙。如果把知识比喻成一座宝库, 那么工具是就是打开宝库之门的钥匙。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 是大学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了解工具书的概念、分类, 掌握基本的检索方法和途径, 为资料的搜集整理指明方向, 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也为今后的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 是现代社会基本技能之一。
2 工具书的形式和分类
2.1 工具书的形式
按照载体形式可以分为纸质和电子两大类。以前人们检索相关信息需要使用大量纸本书籍, 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许多工具书出版了与纸本图书对应的电子版, 有的还提供网络在线检索服务, 不仅提高了检索速度, 也使得资料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2.2 工具书的分类
参考工具书有很多类别, 常见的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书目、索引名录等。
2.2.1 字典、词典
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中国古代字典都称为“字书”, 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的。最早的一本汉语字典是《尔雅》。“尔”也写作“迩”, 是接近的意思, “雅”是“正”的意思, 指“雅言”, 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近代字典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综合性的, 如《新华字典》;一类是专门性的, 如《异体字字典》。
词典又作“辞典“, 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当然, 词典和辞典还是有些区别的, 一般来说, 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称词典;收录术语、专有名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称辞典。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时编的苏美尔-阿卡德语双语难词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12卷, 又补编1卷 (1884~1928) 是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
2.2.2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Encyclopaedia, 也作Encyclopedia) 是指一种大型参考书。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著名的三大百科全书ABC包括《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 (简称EA)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简称EB) 、《科里尔百科全书》Collier‘s Encyclopedia (简称EC) 三部。
2.2.3 政书、年鉴、手册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政书一般分两大类, 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 名称中一般有“通”字, 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一为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 称为会典、会要, 如《唐会要》、《元典章》等。历史上著名的“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等十部政书的合称。
年鉴是按年编撰出版的参考性工具书, 汇集一年之内的新闻、事件、数据和统计资料, 按类编排。如:世界知识年鉴、教育年鉴等。具有信息密集、出版连续、准确度高等特点, 包括综合性年鉴、专门性年鉴、地方性年鉴、统计性年鉴等多种类型。
手册, 是汇集一般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参考书, 如各种事实、数据、图表等等。通常按类进行编排, 便于查找。
2.2.4 书目、索引
书目即图书目录, 是揭示与记录一批相关文献的工具书。书目著录文献的基本特征, 反映了某一时期某一学术领域的概貌和文献的出版收藏情况, 优秀的书目能指示读书门径。历史上著名的《绛云楼书目》, 现存通行本《绛云楼书目》为钱谦益撰、陈景云注, 通行本为四卷。钱谦益 (1582-1664) , 字受之, 江苏常熟人, 明末著名文人学者官僚。绛云楼藏书73柜, 多宋刻珍本。
索引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 (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 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 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2.2.5 表谱、图录
表谱是以表格、谱系、编年等形式反映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工具书。它主要用于查考时间对照、人物、史实基本情况、地理等资料。包括年表、历表、人物生卒年表等。著名的有陈垣编著的《中西回史日历》和姜亮夫编、陶秋英校《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图录, 又称图谱, 是用绘画、摄影等方式反映事物或人物形象的工具书, 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类型有历史图录、人物图录、艺术图录、文物图录、科技图录、地图等等。
3 重要工具书介绍
3.1 世界三大百科全书及《中国大百科全书》
《美国百科全书》于1829-1833年问世, 初版13卷, 1918-1920年增补扩充到目前的30卷, 全面介绍美国各方面概况的综合性国别百科全书, 它向所有对美国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美国过去和现在的一般知识。自1923年起, 每年出版《美国百科年鉴》 (Americalla Annual) , 以增补新资料。《新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 号称百科全书之王, 由世界各国、各学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 (包括众多诺贝尔奖得主) 为其撰写条目。1768~1771年初版于苏格兰爱丁堡, 由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只有3卷。1920年12版时, 版权全部转让美国。现共32卷。《科里尔百科全书》这是一部20世纪新编的大型英语综合性百科全书, 为著名的三大百科全书之C。全24卷, 以更新及时, 注重重事实著称。书后所附的参考书目为各百科全书之冠, 每年会出版一本《科里尔年鉴》 (Collier's Year Book) 作为更新与补充。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 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 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时15年, 于1993年出齐, 共74卷;第二版历时14年, 共32卷, 于2009年出齐。
3.2 CN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为了方便人们检索, 许多年鉴提供了网络电子版检索。CN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是CNKI的一个子数据库,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续更新的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最早的年鉴可追溯到1912年。内容覆盖基本国情、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外交、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疗卫生、社会生活、人物、统计资料、文件标准与法律法规等各个领域。年鉴按级别分类可分为中央年鉴、地方年鉴、行业年鉴、统计年鉴、企业年鉴、学科年鉴、世界年鉴。年鉴内容按行业分类可分为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外交、法律、经济总类、财政金融、城乡建设与国土资源、农业、工业、交通邮政信息产业、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科技工作与成果、社会科学工作与成果、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药卫生、人物等十六大专辑。地方年鉴按照行政区划分类分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出版的年鉴专辑。
摘要:本文从工具书的概念入手, 详细阐述了工具书的分类和重要工具书, 强调了掌握工具书检索方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具书,检索,分类
参考文献
[1]曹文兰.中文工具书检索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03 (09) :39-41.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ZcAilXuGXhkD8NfYANl0FNcI5eIy9qx7JkkM jkaAi8RmzjAJdf7Hz3Sas197zJR.2013-12-01[OL].
[3]http://baike.baidu.com/view/133499.htm.2013-12-02[OL].
游戏区域的“工具书” 篇8
游戏区“工具书”的制作方法是:选用16开纸尺寸的透明文件夹, 在文件夹内每一透明插袋中放入一幅说明某一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或者是制作某作品所需的范例、工具、制作步骤、方法的彩色图片。根据需要, 有的图片上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 随时调换工具书的画页。工具书放置在游戏区域内的伸手可及之处, 方便幼儿随时查阅和使用。我们还提供了书夹, 让幼儿在翻阅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夹住一些画页, 以便其更好地观看、理解画面的内容。目前, 我园所设计的工具书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创意美工区”的工具书
根据我园“创意美工区”的活动内容和材料, 我们提供的工具书有《元素篇》, 内容为点、线、面的基本画法以及实际运用策略;有《纹样篇》, 内容为表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对称的基本方法;有《折纸篇》, 内容为对折、折双三角等基础折法和一些简单的折纸步骤图;有《范例篇》, 内容为各个画种的范例, 如儿童画、民俗画、水粉画、线描画、水墨画, 也有各类主题装饰的范例和各种美工造型的范例。这些工具书图文并茂, 既方便幼儿欣赏, 又能激发幼儿自主尝试与创作的欲望, 引导幼儿的自主性探索学习。
二、“主题建构区”的工具书
“主题建构区”要求幼儿围绕一定的主题搭建物体, 对幼儿有较大的挑战性。我们根据建构材料的不同种类, 如积塑、积木、沙水建构材料、竹棒建构材料、金属建构材料, 分别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和制作了工具书。如围绕小班幼儿学习“建构单一物体, 发展基本的建构技能”的目标, 制作了工具书《建构物》, 内有房子、火车、花坛、围栏等单一物体的建构形象及基本的建构方法和技能, 包括堆高、平铺、围合、加宽、延长等;围绕中班幼儿学习“简单的主题建构, 发展组合建构的基本技能”的目标, 设计和制作了工具书《主题篇1》《架空篇》《连接篇》《排列、组合篇》;围绕大班幼儿学习“创造性的主题建构”的目标, 设计和制作了工具书《主题篇2》《架空》《插接和镶嵌》和《编织和黏合》。我们在大班的工具书里有机地融入了艺术、科学、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元素, 帮助幼儿在使用工具书的同时能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
三、“快乐表演区”的工具书
快乐表演区的表演类型多样, 既有语言类表演, 也有歌舞类表演, 还有乐器类的表演;表演的内容更是丰富, 既有剧本表演, 又有绘本表演和故事表演, 还有创意表演。为此, 我们结合不同年龄段的表演主题, 尝试设计和制作不同种类的表演“工具书”。如《故事表演工具书》, 各年级组请幼儿在学习过的故事中选出可以用于表演的故事, 师生合作为这些故事设计表演工具书, 在书中提供表演的主要角色形象、场景、情节和发展线索。该工具书的最后一页, 是一个表示“想象”的图示, 提示幼儿可以通过想象, 延伸和拓展表演的内容和情节。再如《音乐创意表演工具书》, 是由幼儿已经欣赏过的打击乐谱和幼儿创作的乐谱汇编而成, 书中还提供了自主创作页面, 启发幼儿自主创编。表演区中配置了迷你音响和i Pad, 我们还设计和制作了乐曲检索目录单, 幼儿借助目录单可以轻松地在音响和i Pad中找到自己表演所需要的音乐。
用工具设计工具 篇9
分好组后,我们小组成员个个兴致勃发,首先我们再次尝试了老师刚刚演示的“利用几何画板构造轴对称图形”及“利用‘反射’变换,轻松地设计美丽的图案”这两项内容. 当完成第二个图案,一只美丽的蝴蝶挥翅而出的时候,笑容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原来,数学中的对称美竟是那样迷人,设计图形如此轻松有趣.
接着我们找准一个方向,动手研究用几何画板设计角平分线仪器. 以往我们寻找角平分线通常是借助量角器进行度量,老师今天要求我们利用两组相等的线段设计一个角平分线仪. 我组成员开始了讨论: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借助几何画板来设计呢?
一番热烈的讨论过后,我组明确:老师给的是两组相等木条,用它们来找角平分线,那么可以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证明角相等.
理论框架有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
1. 构造任意大小的圆;
2. 在圆上任取两点,构造两条半径,隐藏圆;
3. 分别以圆上两点为圆心,任意相同的长为半径构造圆,构造交点并隐藏圆;
4. 连接圆上两点与交点的线段.
经过以上几步的设计,我组完成了如下图的工具.
为了进一步验证工具的有效,我们进行了多次演示,发现无论何种三角形,要找角平分线,只要把工具上相等的两边拉伸到与原三角形两边重合,然后再连接相等的两边的交点,角平分线就有了. 还有小组成员,更是精益求精地拿出量角器多次测量,结果都是正确无误. 一种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
试论工具书在文献整理中的作用 篇10
一、工具书在图书分类与文献编目中的作用
(一)工具书在图书分类中的作用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的必备程序,也是图书整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进行图书分类工作,进行分类排列图书、编制分类目录和分类统计等工作。进行图书分类就要有相应的分类标准和依据。图书分类法是图书馆进行图书分类的依据。“图书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通过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的分类体系。它是图书馆用以类分图书、组织藏书的工具。”相应的工具书有2010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005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和电子版等等。这些是揭示图书馆藏书,分门别类系统组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必备工具书。另外一些诗文别集往往以斋堂等别名著录,这是往往需要借助相关的工具书加以考证,以方便分类著录,各学科门类的图书资料,丛书、字典、词典、索引、文摘,期刊等的分类标引同样要依据《中图法》等等。
(二)工具书在图书馆文献编目中的作用
在图书馆工作中,图书分类与文献编目工作即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概念不能等同,也不能完全分割。确切的讲,“图书分类已成为图书编目的主要手段,而图书编目则是图书分类的直接应用。”图书分类侧重从内容上揭示藏书特征,而图书编目侧重从形象上揭示藏书特征。古代文献整理有许多方法,如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目录,辑佚等等,这些文献整理方法在当下仍有沿用。目前图书馆文献整理工作还要涉及更多内容,如文献编目整理等工作。图书馆往往利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进行编目工作。此外还有针对编目的专门性工具书,图书馆图书资料编目时,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作为分类标引的依据,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等为标准,以《汉语主题词表》为主题标引的依据。以上都是图书馆文献编目回朔建库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例如进行民国图书编目可通过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工具书可大致确定某种图书的正确分类。又如在民国图书编目整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丛书系列的编目。如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该丛书为1929年至193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影印本,共有两集1700余种,4000册。另有《万有文库》第一二集简编五百种(包含了第一集、第二集的重要部分和内容)。该丛书书背上印有书目种类号码,如第一集编号为0001至1000,第二集编号为001至700,。在整理编目该系列丛书时,由于种种客观因素,该丛书次序被打乱,书背、封面出现磨损、撕裂等情况,此时可利用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可查阅该丛书每种书目的种类编号,从而快速有效地整理、编目此套丛书。此外《中国丛书综录》也是查找丛书目录和子目较为重要的工具书。在古籍和近代文献编目时往往遇到一些生僻字,查阅由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的《康熙字典》可轻松解决类似问题。
民国期刊编目整理过程中,工具书的运用同样必不可少。如伍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期刊大词典》,该书收入自1815年至1994年期间出版的中文期刊共33036种。利用该书可查阅某一种民国期刊的编辑者、创刊号、卷期编号、出版周期、出版社、出版地、曾用名、刊物类型、内容、主要栏目等信息。为系统、完善地著录民国期刊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书。此外《中文期刊大词典》可补《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之不足,是全面了解中文期刊的重要资料。此类工具书还有1961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该目录收藏1833至1949年期刊共19115种。著录内容包括刊名刊期、编辑出版信息、创刊停刊信息、馆藏信息等,该目录书前有检字索引,方便查找期刊目录。
又如在西文图书编目中,常常要借助工具书查询一些比较陌生的概念和专业术语,确定其类目位置,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等。又如利用1983年西德索尔出版社出版的《国籍出版商指南》查考世界各国出版商等等。
(三)工具书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
在古籍整理过程中,有些书目没有出版年代,但有著者姓名,此时通过查找《人名大词典》等工具书,可大致确定其出版年代。又如利用《四库简明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工具书了解古籍书目内容的科学类属。利用《四库全书总目》、《书目答问补正》、《贩书偶记》、《中国丛书综录》等可查阅古籍版本、古籍内容提要和流传情况等内容,这些都是撰写古籍书目提要及古籍书志的重要参考依据。利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山本书目》、《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八千卷楼书目》、《明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宋元旧本经眼录》等工具书可鉴别古籍版本。此外,类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书,利用类书可以辅助辑佚校勘。“类书,是各种书上相关的片段材料的分类汇编。”汇集方方面面的各种资料,是查找原始资料的重要工具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共收集有1431种古籍,明代的《永乐大典》共收集有宋元以前的古籍七八千种。类书在文献整理辑佚校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类书编纂严格遵循“述而不作”的原则,所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文献的原貌,所以众多亡佚的古籍可以从类书中查找。此外,史书或政书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也是整理查阅古籍源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此外,出土文献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书。如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可用于与传世文献互证,在陕西出土的金石文字,如毛公鼎,大盂鼎,秦钟等众多铭文可与《尚书》的内容相互补充印证;又如上博楚简《周易》与今本《周易》的互证互比,郭店楚简《老子》与《老子》的比较等等。在古文献校勘整理中,出土文献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颜氏家训·书证篇》中即有颜之推运用出土文献校正《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文字之误的例子。整理研究出土文献也离不开相应的工具书,如由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的《甲骨文合集》是集甲骨文字资料之大成的古文字学工具书,对于研究整理古文字和商周史文献有着重要的意义。
又如文献标点也是文献整理的重要内容。进行断句之后,往往应用最新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为规范。进行地方旧志整理时,往往涉及众多古今字、异体字等,需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汉字为基本规范,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异体字整理表及四批《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准进行规范整理。
二、对工具书库建设的设想
有些工具书具体清晰的反映文献所藏,如《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为读者系统研究、整合相关文献资源提供较为完善的资料指引。利用地方文献书目可方便查阅整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如《山西文献书目》、《安徽文献书目》等,这些工具书往往涵括了相关地方的著作、论文等地方文献资源。基于工具书对文献整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馆藏文献资源特色,编制相应的目录、索引等工具类图书,方便读者充分认识了解馆藏文献资源。如《某某馆藏民国图书目录》、《某某馆藏民国期刊目录》、《某某馆藏民国期刊篇名目录》、《某某馆藏古籍善本书目》、《某某馆藏地方志人物资料索引》、《某某馆藏地方志地名索引》等等,书刊目录的编制过程本身也是文献整理的一个过程,完成书目登记、书目推荐通报等目的,整理形成综合性书目、专题性书目、地方文献书目以及各类索引等工具书,以此充分反映文献收藏情况,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工具书的职能。
三、总结
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篇11
那天烈日当头,一位老农站在水渠中洗澡,一头牛拴在路边的桥头。多么难得的画面!阮义忠想把这一幕拍下来,便慢慢走过去,和老农搭讪,获邀后,他卷起裤脚下水,装模作样地洗手洗脸,满心却在想如何说服对方同意拍照。
后来他什么也没说,只在取毛巾时特意将相机拿出,放在显眼处,再缓缓举在胸前,让老农有拒绝的机会。老农倒是镇定自若,只用双手轻掩“重要部位”。快门“咔嚓”一响,阮义忠一头冷汗,如同告解的罪人等待发落。谁知老农竟向他鞠躬,说了声:“真多谢!”
“他永远是我的老师。”直至今天,阮义忠还记得当年的震动,“他教会我书本上学不到的智慧:做人本分,做事实在,知足,感恩……我何其有幸!”
秉承着从老农那里得到的智慧,阮义忠一步一步在摄影领域做了许多事情:30年来,他拍摄了大量以台湾传统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照片,出版影集《北埔》《八尺门》《台北谣言》《四季》《告别二十世纪》《人与土地》等;1980年代陆续撰写《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将西方摄影引介至华语世界,尤其对当时信息匮乏的大陆摄影界影响巨大;1990年至2000年主办《摄影家》中英双语杂志,影响力及于欧美。
2012年2月,他的新书《人与土地》出版,将当年同名画册中的照片一一配文,与更多人分享影像背后的故事和因缘。在序言中,阮义忠写道:“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这些价值在今天还留下多少?”
日前,《望东方周刊》采访了正在北京参加相关活动的阮义忠先生。
相机是赞叹的工具
乡间孩童的开怀玩耍、农人们的辛勤劳动、拜佛敬神的虔诚信仰、老人家的沧桑智慧,构成《人与土地》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讲述着乡土社会中朴实纯良的风景与民情:
南投鱼池乡的头灶村,农民们赶着坏天气来临之前栽秧。午餐摊在田埂上,足足五菜一汤,田主一直等到所有帮忙干活的村民都吃饱了,自己才进食;
渔乡大丰收的时候,渔人们会赶紧敲锣吹螺,希望镇上的人都听到。只要赶来投入拔河队伍,双手拿得动的鱼都算自个儿的……
“我喜欢拍真挚、美善的事物,假的、恶的、丑的,我就不拍。无论到哪里,我都努力去发现那里的好,不愿意揭伤疤。”阮义忠说。对于那些假、恶、丑,或者让人感到不公、愤恨的事情,他总是抬不起相机,宁可一走了之。
他的作品打动了不少人,但也有批评家认为这是仅停于感动层面的“滥情主义”,说他美化了充满社会问题的原住民村落,说他对农村与都市,有着过于简单的善恶二元判断。他不以为意,娓娓写道:“证严法师说:‘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是鞭打别人的鞭子。’对我来说,相机是赞叹的工具,不是批判的利器。”
他自称从来不与台湾摄影圈子打交道,摄影道路、理念都自成一路,属于独特的个人经验。
台湾摄影在早期的几位大师如郎静山、张才、郑桑溪之后,进入相对贫瘠和空白的时代。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资讯闭塞。与之相应的,60年代的西方现代思潮、70年代的回归乡土呐喊、80年代“解严”后的解放、90年代岛内逐渐兴起的“统独之争”与族群矛盾,也都给文艺创作者们以影响和挑战。
但在出生于1950年的阮义忠身上,似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他始终将镜头对准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与可贵的人性,用英国摄影师布莱恩.坎贝尔对他的评论来说,他的照片“有一种永不妥协的尊严和正直”。
从土地逃离又回归
很难想象这么热爱土地的人,早年间最大的愿望就是逃离土地。
阮义忠出生在台湾宜兰县,家里世代都是木匠,有几分在河堤附近的薄田。孩童时期,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兄弟姐妹去田里捡石头,扔出去,等下次大水把石头冲回来之后再重复一次。“就像西西弗斯。我那时厌恶透了这种生活,一心想离开土地,做个知识分子。”
祖父擅长神案雕花,家里放着各式图样,由此引发了阮义忠绘画的兴趣。初中二年级时,他曾花一整年画了三本连环漫画书,向台北出版社投稿。当然未中。所幸后来得到高中美术老师的鼓励,他画了许多钢笔画,参加各种比赛,同时拼命读书,读了小镇上几乎所有能找到的读物,连罗素的《数理哲学》都不放过。
这些积累打下很好的基础,高中一毕业,自知考不上大学的他前往台北求职,很快受到诗人痖弦的赏识,留他在其主编的《幼狮文艺》绘制插图。《幼狮文艺》当时在台湾所有大学、中学每个班级必须订阅,堪称当时台湾最普及的文学杂志。阮义忠因此迅速成名。
“太早成名使我变得目空一切,以为这全是因为自己才高八斗,完全不知道其实与时代背景相关。”如今回首往事,他认为痖弦“是我生命中第一个贵人”,并遗憾自己从未当面对痖弦说出这句话。
这段工作被兵役打断。服役结束,他到《汉声》杂志(当年还是英文版
这是1973年,接触摄影彻底改变了阮义忠的人生。当他第一次外拍,拿着相机到了台北手工业者聚集的万华社区时,发现自己站在那里完全傻了眼,对着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却不知该拍什么。
“那时我有一种巨大的羞愧心,因为发现以前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别人,完全在自己的理念中打转。”
那一天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开始学着正视自己所见,落实于现实生活。而由拍摄台湾乡村而来的对土地的情感,也恰成为对自己成长时代的反思。
办杂志是一生最骄傲的事
聊天时,阮义忠常常用的一个句子是:我何其有幸!他的有幸在于,总是在合适的时机,做成最想做的事。
与太太袁瑶瑶的相遇应该算是最有幸的事情之一。那时阮义忠与诗人管管相熟,后者正与台湾的散文作家袁琼琼恋爱,阮义忠见面时便央她帮忙介绍女朋友,没想到她将自己17岁的妹妹介绍来了。两个人之前都没谈过恋爱,从初恋到结婚,一直相守到现在,觉得对方“越来越可爱”。
《摄影家》杂志的创办也是不可思议的因缘。
1990年阮义忠夫妇去法国南部图卢兹市参观“水之堡”摄影画廊,那里正举办摄影诞生150年特展,全世界数百张重要的大师作品都在此汇集。阮义忠与画廊创办人尚.杜杰德一见如故,并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些重要展览出现在台湾。没想到回台湾第三天,就有文化官员打来电话,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在半年内组织一场国际摄影活动。阮义忠心下暗喜,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就发传真给杜杰德,希望能把“水之堡”的展览全部搬来台北。对方惊喜不已,居然有这么快的行动力!
谈定展览事宜,阮义忠突然想到,自己一直希望能办一本杂志,现在有这么多优秀资源在手,何不就此跨出第一步?念头一起,他就停不下来了,先是决定拿半期内容刊登展览作品,另外一半刊登华语世界最好的摄影作品。他找到大陆的摄影师吕楠,选用了他的作品《被人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实录》—— 这是这位如今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摄影师第一次在华文刊物亮相。
有了好作品,阮义忠决定必须用最好的纸、最佳的开本,必须中英双语,向全球发行……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像孩子一样,非常单纯,遇事不考虑太多。”袁琼琼这样评价阮义忠。办杂志就是例证,那时为了筹款,他们连房子都抵押了,而且第一期办完,还不知道第二期的内容在哪里。阮义忠却不发愁,他总是全心投入,有完美主义者的要求。他相信歌德作品里描述的理念,“只要你态度正确,很多人都会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摄影家》一办就是十年,仅凭他们夫妇及三四位工作人员。62期刊物在数码时代到来之前,对世界范围内的胶片摄影做了系统梳理,在国际摄影界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
“如果说我做过什么可以骄傲的事情,就是这本杂志了。”阮义忠说。
他本来期许能做到100期,没想到1999年9月21日,台湾大地震突如其来。“我觉得我的照片成了一片废墟。你拍了半天也没办法帮助别人,艺术工作者有用吗?”他回忆当时自己的困惑。
没有希望更要做事
在北京的5天时间里,阮义忠要参加4场评选活动,主讲3个讲座,接受7家媒体的专访。许多故事、想法他一遍遍讲,虽然疲倦,却不抱怨。“这方面我是受了师父的影响。她有些话讲过不止一百遍,但每一次讲都像第一遍一样认真。”
他的师父,是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证严法师。9.21大地震之后,基金会的大爱电视台找到阮义忠,说希望录制知名文化人去灾区的系列节目,以鼓舞台湾人民的士气。
而此时的阮义忠正处于低潮期。一来大地震带来的灾难使他心痛;二来对台湾社会那几年的状况十分失望,政客煽动民众滥用民主自由,造成族群认同的分裂;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物欲膨胀,又让人们越来越不知珍惜美好。他以前一贯以温暖、美善的内容为拍摄题材,那两年能拍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他甚至在北京昌平买了一块地,做好了移居的准备。
出于这样的心情,他不想再参与救灾,对大爱电视台总监姚仁禄坦言道:“我其实觉得台湾没有希望了。”没想到对方回答:“你说的很对啊,不只是台湾,照人类现在的贪念走下去,整个地球都会分崩离析。可是,如果我们能做一点事,让它的毁灭速度慢一点,也是值得的。”
袁琼琼用“五雷轰顶”形容阮义忠当时听了此话的感受。他立即答应去灾区,在日后的时间里,他与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越走越近。“他一向单打独斗,因为觉得别人都不够认真。但是见到慈济人个个都很认真,他就佩服了。”袁琼琼说。
阮义忠后来见到了证严法师,深受触动,更发愿要拍下慈济所有认捐的学校。三年时间里,他一个人拍下50所学校从建设到启用的全过程,用了3000多卷底片,并撰写了数十万字相关文章。
2003年,他与太太皈依证严法师,并在每期的《慈济月刊》发表《随师行脚,摄影笔记》,袁瑶瑶撰文,他拍照片,记录对证严法师的近身观察。
“这既是工作,又是慧命的滋养,每次跟随师父都是学习。”阮义忠又一次感慨,“我们何其有幸!”
不少摄影同道惋惜他自加入慈济后就停办了杂志,也不再有以前那样的专题摄影,对此,阮义忠只是说:“什么事情都有阶段性,每个人都有该交棒的时候。不管世界哪个角落要办有理想的好杂志,我都愿意像当年杜杰德启发我那样,尽可能给与协助。”
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篇12
1. 工具书的重要性。
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 工具书的使用非常广泛。熟练地使用工具书,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学校的书籍配备以学生需求为主, 兼顾教师。学生在图书馆里看书学习, 遇到了难字难词、不懂的成语典故, 就得查字典、词典;教师写文章, 必须广泛地收集材料, 常常借助于各种书目、索引、类书、政书。对于师生来说, 工具书是自学和独立钻研问题的良师益友。
2. 如何利用工具书。
汉语里的字和词本来是有区别的, 可是在一般的字典和词典里并没有做严格的区分。所以, 汉字字典和词典有区别, 又有共同的地方, 常常可以通用。查找常用字, 可以利用《新华字典》、《同音字典》;查找一般词汇, 可以利用《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查找普通综合词汇, 可以利用《辞海》、《辞源》等。
师生在阅读古代文献、历史著作时, 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字、词, 在一般情况下, 查阅《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就可以解决。
查找成语、典故、方言、俗语这些专门词语, 在一般的综合词典中如查不到时, 必须借助于专门词典, 如《汉语成语小词典》、《方言》、《诗词曲语汇释》。
师生们平时读书、看报, 常常会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及各门自然科学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一般性问题, 查阅普通字典便可;而比较专业一些的问题, 则要查阅专科性词典, 如《简明哲学词典》、《政治经济学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查找外文词汇, 一般查找《英汉小词典》、《新英汉词典》、《汉英词典》等。
教师写文章, 常常借助于索引, 索引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迅速检索到书刊资料, 分为书籍的索引、报刊资料的索引和其他资料的索引。
以上是我们学校的师生常用的工具书。我们要引导师生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 熟练掌握工具书, 培养师生收集、整理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二、提高馆员业务技能和素质, 提供优质服务
1.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以求全面发展。
图书馆是一个多学科的信息源。身处当今信息时代, 图书馆员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精通图书馆学、文献学、目录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馆内重点藏书和一般藏书的情况, 了解丛书、多卷书、多版书及收藏情况, 掌握各种检索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学习和研究素质教育理论, 掌握素质教育理论和方法, 博览群书, 兴趣广泛。
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 这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 依靠的是图书馆员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因此, 无论从哪方面看, 读者、馆员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图书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馆员必须不断更新观念, 塑造自我。
当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网络服务将成为现代化图书馆服务的显著特征。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攀登思想高峰, 而且要攀登科学高峰。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加强思想锻炼, 树立正确职业理念的同时, 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刻苦钻研专业技术, 不断更新现有知识, 逐步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拓宽知识面, 提升专业素养, 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
图书馆员应珍惜时间, 通过参加正规培训、在职轮训、自学自训等形式, 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做到爱岗敬业、业务拔尖。图书馆员在不断提高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还应主动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学术研究能力。图书馆员更要以自己为人师表、管理育人的意识和水平, 以自己的爱心焕发学生成才的热情, 让读者满怀希望而来, 载着满意归去。这样, 图书馆员自身的素质、形象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 正是由于图书馆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 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双过硬的队伍, 才让图书馆更靠近了学生, 才使图书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2. 图书馆员应积极、主动配合学校, 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知识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工作, 需要图书馆员在平凡的工作中提高认识, 热爱图书馆事业, 热爱读者, 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
美国图书馆学大师谢拉说:“服务, 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图书馆事业首先是一种服务性事业, 从其创立时起, 始终是这样。”众所周知, 图书馆工作平凡而琐碎, 大量的细节构成了服务的主体。对于中学图书馆员来说, 更是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树立“读者第一, 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配合学校教育, 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工作, 为培养、选拔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 中学图书馆应在现有条件下对现行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等应积极探索研究, 改革创新。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 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开展宣传、指导工作。如利用活动小黑板定期介绍新书专刊, 并把小黑板置于图书馆进门大厅显眼处, 使出入图书馆的学生能及时了解图书馆近日购置了哪些新书。同时, 还应在阅览室摆放新书专架, 展示新到的图书杂志。
(2) 改进借阅方式, 对学生实行开架式借阅。这种做法可直接展示馆藏图书, 使学生广泛接触各类图书资料, 增加对图书的选择机会。还可通过外借、阅览、复制、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服务活动。
(3) 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还可以利用图画、摄影、录像、录音等各种宣传手段对学生进行宣传, 使学生在课外学习中, 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个性、特长和爱好, 增强对新知识、新事务的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 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进行科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4) 图书馆员还应加强与各学科教研组的联系, 熟悉各科教学大纲及课程进度, 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阅读需要和阅读特点, 及时向学生推荐有关学科必读的教学参考书, 给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奉献。这样既提高了个人素质, 又为学生提供了优质服务, 使他们能够正视现实, 克服困难, 安心学习, 立志成才。
【工具书不是工具书】推荐阅读:
科技工具书05-29
用工具设计工具11-26
工具书的检索10-07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01-07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10-23
ps切片工具怎么用_工具08-28
评价工具05-19
工具方法05-21
法律工具05-23
思维工具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