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定位

2024-08-17

课程定位(精选12篇)

课程定位 篇1

开放课程 (Open Course Ware) 是指由名校提供的免费开放的、数字化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课程计划、评估工具和专题内容, 授课人员将这些资源整合成一门课程并发布。每一个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 以满足自我提升的需求。 (1) 开放课程向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 主要有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形式。其中, 视频课件是最主要的课程内容, 也是学习者运用开放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1 开放课程的发展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 (MIT) 于2001年率先启动开放课程的项目, 该项目把MIT大学部和研究所所有的课件和教学材料公布在网上, 供全世界的学习者免费使用。这种全新的教育资源共享理念, 引起了其他学校的关注和效仿, 犹他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开放课程计划。2005年, 旨在促进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课程资源联盟成立, 该联盟吸引了全球一百多家教育机构参与。近年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通过网络寻求免费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学习方式。2007年, 我国开始推行精品课程计划, 希望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研制精品课程共享的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立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以及资源中心, 设立国家精品课程共享和应用机制, 使学习者能够快速访问精品课程的内容, 获得个性化主动服务, 使学习者能够更加便捷地享用优质教育资源。 (2)

2 国外开放课程的典型案例

开放课程的发展使得共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国际上拥有优势教育资源的社会机构和知名大学都在积极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计划, 出现了许多开放课程的成功案例。

2.1 麻省理工学院的MITOCW项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开放课程的首倡者, 在开放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它的MITOCW项目在开放课程的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 资源丰富, 求知者人数多。到目前为止, 麻省理工学院上传的、供学习者免费学习的课程已经有两千余门, 这些课程包括视频学习资料和文本形式的教材。MITOCW的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地, 其中, 56%的学习者来自西欧、东亚、南亚、拉美等非美国地区。在学习者总人数中, 45%的是学生, 42%的是在职自学人员, 教师只占9%。 (3)

(2) 多种检索方式, 便于检索。学习者可以在MITOCW官方网站上, 根据实际情况, 选用课程主题、课程编号、开设课程的院系等检索方式获取所自己所需的课程和知识资源。据大多数学习者反映, MITOCW提供的课程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都能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

(3) 为在职的教师提供服务。此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服务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教师可以将其整合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 为自己的教学计划提供服务, MITOCW还可以给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材料和工具。教师就是将MITOCW课程知识内容带到课堂上的关键人物, 他们可以使更多学习者分享到学习资料。

2.2 斯坦福Courser在线课程项目

Courser在线课程最初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Andrew Ng和Daphne Koller共同创建。 (4) 此项目的目的是吸收世界上优秀的教育资源, 无偿分享给世界上的求知者。该课程的优点在于:

(1) 课程门类多, 有利于自主学习。该项目提供的免费学习课程有20类, 共有200多门。学习者在注册时都会获得自己的电子档案袋, 档案袋可以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自动显示学习进度。学校会在学习者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后, 颁给学习者相应的证书。不开课时, 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视频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该学习管理系统可以自行对学习者的作业本进行批阅, 并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助教通过了解学生答案的分析结果相应地进行回复和指导, 从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辅导需求。

(2) 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 有利于教师的科研和教学。通过这一在线平台, 高校可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本系统完善的学习服务, 能够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同时, 教师可以观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者只有通过课程注册才能获取免费课程, 所以在线平台就会记录下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资料, 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方式、习惯等进行研究。

3 国外开放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的开放课程发展比较早, 在学习资源的组织分类、技术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都积累了成熟的经验。近年来, 我国也在积极推行精品课程计划以促进开放课程的发展。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开放课程建设处于稳定上升的阶段。然而, 与国外成熟的开放课程机制相比, 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为了保证我国开放课程的健康发展, 必须不断吸取国外发展的先进经验。

3.1 完善“开放和共享”的理念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期, 着重于课程的开发建设而忽视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在整个计划中, 学习者没有广泛地参与, 课程开发流于形式, 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开发的精品课程数量庞大而真正用于共享的却寥寥无几。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深入、彻底地了解“开放”的内涵。成熟的开放课程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共享, 用于研发的软件系统等工具也是开放的, 真正的开放是从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研发工具的全面性开放。国家应建立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 统一进行宣传和推广, 采用一致的评价体系, 统一进行管理。以此提高课程的开放程度和共享程度, 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3.2 确保资金支持

开放课程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国外开放课程的开发都会有相关的基金支持, 基金会从科技研发到课程发布的整个环节都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 但是基金会只是负责资金扶持, 而不干预整个项目的运行。我国在建设开放课程的过程中, 应该深度整合资金机构和课程开放项目协调发展的战略, 重视建设有关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寻求基于公共知识产品的多元资金支持, 探索更加经济的开放共享模式。 (5)

3.3 完善资源选择和分类组织机制

为了保证共享资源有稳定的来源, 我们可以不断借鉴国外发展的新经验, 在鼓励资源拥有者无偿提供资源的同时, 也可相应地采用强制措施;在资源评价方面可以采用同行之间相互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确保共享资源的质量。国外的学科分类较适合学生使用, 我们在进行资源分类组织的时候, 可以考虑增加其他方式。 (6) 例如, 学科分类、适用对象和资源格式相结合的分类组织方式;根据教育资源的特点建立用户参与式的组织方式;添加用户批注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自动标引系统的组织方式等。

3.4 完善产权保护

在资源免费共享的过程中, 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资源提供者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有利于提高分享的积极性, 同时对打击剽窃他人资源的不正当行为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参考MITOCW等项目关于开放共享协议 (CC:Cre ative Commons) 的经验。开放共享协议提供6种许可方式, 从严格到宽松分别是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BY-NC ND)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BY-NC) 、署名—禁止演绎 (BY-ND)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BY-SA) 、署名 (BY) 。开放共享协议一方面可以保护资源版权所有者的权利, 另一方面有效地约束了学术剽窃的不当行为。 (7)

4 结束语

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在各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教育资源共享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是未来一个时期内世界各国教育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我国开放课程的发展在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又要勇于迎接挑战,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难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从单纯的资源接受者到资源提供者的转化。

摘要:开放课程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国内外优秀大学的视频课程。国外的开放课程起步早发展迅速, 形成典型的开放课程的案例, 相对于我国开放课程的发展而言更为完善, 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借鉴

注释

114 夏玲玉, 刘爽, 陈俊翰.美国开放课程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小学电教, 2013 (4) .

22 卞文献.开放课程资源对大学生学习观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0) .

33 2011 Program Evaluation Findings Summary[DB/OL].http://ocw.mit.edu/a bout/site-statistics/11_Eval_Summary_112311_MITOCW.pdf.2011-11-22.

45 杨进中, 张剑平.国外开放课程平台及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4) .

56 张春玲, 朱江.国外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情况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 2013 (7) .

67 冯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2) .

课程定位 篇2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

书,就不知怎么讲;离开练习册,就不知考什么。新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新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是忽视了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不能适应个别情况的需要。二是不能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独特传统和优势,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据研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其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地域性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对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弥补了单一国家课程模式的不足,发挥了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色,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教师必须成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和形成课程开发能力,使开发出的课程能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需要;教师要培养和造就课程评价能力,学会对教材应用的质量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界定。

四、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新课程“教案”问题的定位 篇3

一、 重新确立“教案”的重要性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设计”考虑的不是教书,而是育人。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愿学、爱学、乐学、学好知识;是引导他们探索问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依据,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不能是在形式上抄“教案”应付检查,而应当是编写“学案”(“课堂设计”),教师首先明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考虑的是学生要“学什么”和“如何学”,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要心中有数,对驾驭教材,和调动学生等各个教学环节做到胸有成竹。把教材的思路和学生的思路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构想。然后教师才想要怎么引导,考虑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什么,教师应准备什么,在学习活动中可能会发生什么,评价方式、对策方法,以及教师的教法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等等。再就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既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又要掌握好灵活性。要做到手中有法(教法),胸中有书(教材),目中有人(学生)这样才能使教学要求具体,措施落实。

二、“教案”编写的“实效性”

“教案”是上课的主要依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编写,可详可略,形式多样,便于加强课堂的目的性、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还要精心设置疑问,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施教方法,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议表达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置,要掌握好提问时机,且要难易适度,要具有启发性,并注意如何及时评价学生的问答,以便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学工作中拒绝形式主义的“教案”,倡导写讲求实效、突出个性、风格鲜明的个性化“教案”,注重“实用”、“有用”,使之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教案”的编写,都要求是精心备课的体现,是课堂实际运用的“预案”,显示出导入、呈现、运用与评价、总结的一般过程,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清晰明了、实用。应该允许根据班级上学生的实际灵活性,在具体的“写”法上不拘形式,如知识性的东西可以用一些符号划划、圈圈或批批注注“写”在书上;程序性的内容,策略上的考虑,指导自主学习设计等则“写”在“教案”本上。

三、“教案”编写的创新性

传统教学教师编写“教案”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教“懂”,教“会”上,课堂教学中教师期望的是学生能按“教案”的设想回答问题,至于启发学生应怎样学,怎样想,则考虑不多。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今天,首先考虑的是课堂上学生如何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化和创造性如何得到真正的张扬的提升的过程。

四、单独编写趋向集体备课

由于受教师教学经验、业务水平等条件的制约,教师对教材中难点、重点的理解与把握也存在差异,由于这个差异,教师在个人备课中不可能都准备无误地解决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考虑好学生学法的过程。课前准备不妥,课中就会避重就轻、难易颠倒,课的效果势必事倍功半,达不到教学要求和课前的预定目标。而在集体备课的教师,都是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相同的内容使得老师们有更多共同语言,能够相互帮助、促进,共同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各种困惑,能够坐下来,促膝而谈,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本单元教材设计的特点、教学中的要求,研究教学大纲对教学提出的目标,共同设计方案,每位教师再根据各班学生实际进行二度教学设计,交流教学体验、进行总结反思。

五、注重编写课后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而课后反思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中所作的回顾和总结,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等多方面经验,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细致、科学地写课后反思,不仅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拓宽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面对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4

第一, 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高度赞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宁愿自己毁灭, 也要尽量多地给予。但是却忽略了教师在奉献的同时, 还要不断为自己充实能源, 就是要不断地继续学习。另外, 先天的能源只是“蜡”, 不行, 现代的能源变成“光”和“电”。教师要充电, 要发光。以此来看, 教师是现代知识的继续学习者。

第二,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 赞扬了教师在培育人才方面的辛勤劳作和创造田园生活、自然美景的筹划和求索。但是园丁对待小苗有的爱护, 有的要铲除, 这叫“人工选择”。而教师不同, 面对任何苗子我们都要保留。尤其那些体态不好的, 患有病虫害的, 更要精心修剪, 认真呵护, 多施水肥, 使棵棵小苗都能茁壮成长。所以, 教师是培育一切学生的辛勤劳动者。

第三,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这是必须的, 但是学生绝不是知识的容器。从碗和桶之间灌输和“倒”的方法也太落后。我们要教会学生怎样汲水, 注重汲水的方法与过程。因此, 教师是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者。

第四,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赞扬了教师职业的重要, 关注人的心灵的发展、智慧的发展。但是, 工程师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是机械运动、批量生产、整齐划一, 教师则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要因材施教, 不搞统一模式。这就要求, 教师是指导学生和谐发展的导航促进者。

新课程算法初步的教学定位探讨 篇5

内容摘要:“算法初步”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全新的内容,算法思想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由于算法初步的新生性,目前我们对它的定位把握不够,有很多老师把算法课上成了计算机课,甚至于有些学校干脆请计算机老师来教数学课中的算法.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对算法的要求、学生认知能力及各地的高考要求这三个方面对算法的教学定位做进一步探讨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算法初步;教学定位

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确定了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展和创造的历程。”

算法初步在新课标中是必修模块数学3中的内容之一。算法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数学中就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由于西方演绎数学的常足进步,算法数学曾一度被人们所忽略。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重新焕发出了前所未与的活力,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算法作为新名称,在以前的数学教材中没有出现,但算法本身,学生并不陌生,小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初中的解方程的算法,解不等式的算法,因式分解的算法等等,都是同学们思想的内容。由于算法初步是新课程中新增内容,所以目前我们对它的定位把握不够,有很多老师把算法课上成了计算机课,甚至于有些学校干脆请计算机老师来教数学课中的算法,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算法的教学定位做进一步探讨研究。二 “算法”内容的定位分析

2.1从新课程标准对算法的要求中研究算法教学定位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思想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教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标准》中特别强调:“不要将此部分内容觉得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本模块为选修模块。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从这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两门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数学课程中算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在程序设计语言的要求上技术课比数学课的要求高很多。两门课程的联系在于:所设计的算法正确与否要通过遍程并且运行程序进行验证,借助于程序语言可以使算法得以实现;反之要设计程序就必须弄清算法原理,从这一点上,可以说,算法教学是程序语言教学的基础,程序语言教学是算法教学必要的延续,两者相辅相成。

2.2从学生认知能力来研究算法教学定位

与以往的课程目标相比,新的课程目标着眼于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目标中除规定了外显行为外,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的描述,因此,“算法初步”课程目标需要心理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从“算法初步”课中能学到哪些“有用”的知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 必要学习“算法初步”?短短十二个学时能学会算法吗?“算法初步”课的基础教育性质体现在哪里?它是如何支撑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的?等等。

在高中阶段,“算法初步”课程应该是让学生学习那些具有广泛意义的知识和方法,是“为迁移而教”,其实质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何为认知结构?奥苏伯尔(D.P.Ausubel)认为,所谓认识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学习者学习时,新旧知识通过反复同化,最后形成一个综合贯通的网络结构。从认识心理学的这一基本理论来看,学习者认识结构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认识结构。一般而言,认识结构建立得越合理,有效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认识结构越完善,复杂程序越高,学习者的外显能力就越强。从这方面看,“算法初步”课程目标就是要学生已有的适当观念上,帮助他们建立尽可能合理的算法初步认识结构,学习用算法初步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习算法初步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该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准备。

那么,什么样的算法初步认识结构才是合理的呢?合理的算法初步认识结构应该是算法初步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思想方法的学习者认识结构中的合理映射,是利用算法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合理映射,是利用算法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合理映射,同时还是乐于此道的态度的合理映射(延伸、收获、体验),它是一个系统结构,而不是程序框图、方法技巧的简单堆砌,知识、技能、能力间的联系是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一认识结构所映射的是算法的最具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是灵活运用习得的知识改造旧有观念,以及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态度,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继续学习逐步完善这一认识结构。

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结构特点表现为:易于接受具体的、特殊的、有趣的数学知识,难以接受抽象的、一般的、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所以在教材的安排中体现了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教材中也是从具体实例出发引出这一类问题的通法。考虑到这一认知特点,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2.3 从各地的高考要求中研究算法教学定位

1.(07.海南、宁夏卷.5)如果执行 如图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等于()A.2450 B.2500 C.2550 D.2652

2.(07.山东卷.10)阅读如右图所示的程序

框图,若输出的 n是100,则输出的 变量S和T的值依次是()A 2550,2500 B 2550,2550 C 2500,2500 D 2500,2550 以上两道高考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程序框图的应用,以及学生对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理解。

纵观海南,山东,宁夏等省市算法中的高考题可以发现,循环结构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它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定位,不要把难度拔得太高。

三 对算法内容的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要时时联系新课标,注意突出算法思想,使学生经历通过模仿、探索、操作、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等的过程,而不应在将算法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但在教学中要能借信息技术之东风助算法扬帆起航。(2)在教学中要多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 重视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想,多选择实例进行教学.在选取实例教学时要注意:

① 选取的实例是具体的、鲜活的、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或是他们已经积累的知识。如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一个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利用此例引入算法含义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所选的例子不要太难,例子太难容易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选取的例子要有一定的基础性要蕴涵丰富的算法思想,能够让学生从中学习算法的“三基”————基本思想、基本结构以及基本语句。例如:在讲解选择结构时,可以选取比较基础且具有代表意义的分段函数的例子,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选择结构的基本思想,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段函数。(3)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对高考题的积累和对高考要求的准确把握,注意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分散难点。多重视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教学.参考文献: [1]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 容德基教育研究中心.2007年高考卷汇编数学(文科).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6] 王建国、刘彬.高中数学算法教学内容难度的比较与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一卷第六期

文文言选修课程的定位与延展 篇6

【摘 要】 文言文选修课如何体现出与必修课的不同,是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现实问题,各地语文教师也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定位不易,延展更难。作为教师,必须避免因循守旧,而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定位上,在引导学生定位学习的方式上,用深入的研究,创新的勇气,踏出一条新课改之路。

【关 键 词】 文言文;选修;教学

文言文选修课如何体现出与必修课的不同,是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现实问题,各地语文教师也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来教授篇幅长、内容丰富的文言选修文本,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该类文言文本的能力,是我校积极思考并实践的课题。我校通过《刺客列传》这篇范例,探究了课程和教学、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上的三定位三延展,从而在教材内容教学化的转化过程(即把3000多字的大容量文本熔冶为一课时教学内容的操作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和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及创作感情的课程目标。

一、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中,定位教学目标,延展课程能力

语文教师需要建立课程观,一是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二是要有明确的课程内容。语文的课程目标无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课程内容无非就是定篇为教学内容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包含着的分属于三维价值的语文知识。课程观下的教师,重视语文作为课程的存在意义,明确定篇和语文知识之间的关系,不盲目承担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任务而将语文课程内容等价语文教材内容,从而导致在教学内容教学化的转化过程中丧失了明确的目标,产生“用什么去教”的忙乱。

而《刺客列传》这一课例,明确了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化和教材内容教学化是语文教学所应遵守的阶段转化[1],处理好了文言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必修的提升。必修通过文言字词的识记和理解,培养和夯实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无可厚非且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而选修所面对的浅易文言文,其提升学生能力的基点必然高于事实、概念、原理等浅层次的语文知识的获得,应将重点放在技能、策略和态度上。《刺客列传》的教授,根据“模型传神”“千载如生”这八个字的板块教学意义,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深入理解对比、反衬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感受荆轲大智大勇、以身抗暴的英雄形象以及荆轲与高渐离真挚的友情”上:前者力图解决“模型传神”,后者力图标榜“千载如生”。这使教学的方向一直延伸在与课程的契合中,没有走回原有文言文教学的老路。

二、教师和文本的对话中,定位教学内容,延展教学价值

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贯穿于备课和教学之中。同为读者,教师不同于学生之处,在于教师和文本的对话不仅止于站在读者层面上对于文本做出合理的阐释,还必须站在教师的层面上,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来把课文的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读者的阅读,在于获得作者在作品中呈现出的事实或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种作者创作的时候所怀着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就是课文的原生价值。而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获得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教学所应重视的课文的教学价值。[2]由此,教师必须按照课程目的,将“教材内容教学化”,即确定教学内容。

问题在于,相比于在文本原生价值基础上发觉教学价值,语文教学更需要在众多原生价值之中定位具体的教学内容,即你需要传达给学生怎样的文本信息,学生应该提高哪方面的阅读能力。又因为“每一个独立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所负载的言语智慧是全面、综合、整体地体现在其中的。课文的每一个部分,哪怕是一个词语的言语智慧,都与整个文章有关系”,“是由文章的整体性功能需要所决定的”[3],同时还要“涉及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课文所呈现的教材价值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刺客列传》一课的难点,即是定位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走向的确定,正视文本容量和课时之间的严重不对称,通过缜密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众多与荆轲进行对比的人物形象,并将学生分析文本的视角纳入到亲近文字、来于文字又高于文字的范畴,才有了教师温“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中“目”之故意,而知“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中“目”之“瞪视”新意,并以此为关捩抛出问题:刻画盖聂的“怒而目之”,是为了表现什么?由此,学生不难理解此处的反衬作用所描绘出的荆轲形象,并经过反复讨论,发现文本的撰写是以荆轲为中心,时间为经线,人物为纬线,盖聂、鲁氏、鞠武、燕丹、舞阳、秦王、侍臣按出场顺序以顺时针方向围绕荆轲形成了一个辐辏,多角度刻画、丰富荆轲形象。如此教学,真可谓庖丁解牛。

只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获得隐藏于文字背后的作者“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的同时,语文教学特殊性还要求注重师生以怎样的言语智慧传达出他所理解的“作者‘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这就是课本教学价值的延伸价值。教师应以其自觉行为唤醒学生对自我言语智慧的追求。诸如“‘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这两个‘请,充分暴露了太子丹的性格弱点。而荆轲恰恰与之相反,看似谦逊退让、优柔寡断,实则深思熟虑、谋定后动,并非暴虎冯河、鲁莽逞勇之徒。也正因如此,荆轲之急人之难、独身赴秦,才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危险艰难,徒逞匹夫之勇,岂能称为英雄?”之类的评价,其文字的优美、句式的整饬、点评的精炼,不仅只是美的享受,更是对文字的亲近和切身的触摸。

三、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定位学习方式,延展阅读能力

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生成者,需要通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历史生成者的带动,去除阅读文本时的“套板反应”[4],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或感动层次。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过程。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不仅是指两者的对话,即师生互相撞击思想、冲撞心灵,吸纳对方观点来圆融自己已有认知,更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可能,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实践方案,使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方式,延展自我文本阅读能力。

如《刺客列传》这一文本,一些文言字词和从其他阅读途径而来的关于荆轲的概念化形象信息形成了学生的前认知,而这些信息,往往会阻碍他们进入到社会阅读主体的角色之中,而只将文本视为社会阅读的客体。教师则从三处出发让学生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延展阅读能力。

首先,明确文本阅读角度的切入方法:从“目”在文本中所生发出的独特的文本分析、形象把握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用相应的方式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分析“荆轲与高渐离真挚的友情”处,学生就独立自主地抓住了“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中的“爱”字,因为它与原有知识结构中表示二人交好的“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味不同。通过分析,明确了“爱”和“善”在程度上有区别,“爱”在感情上表达得更深厚、更真挚,从而为分析荆轲和高渐离的友情找到了切入点。

其次,感受文本阅读分析的有效方法。通过盖聂这一片段引出“模型传神”的对比、反衬手法后,学生主动寻找文中涉及对比、反衬手法的形象刻画语段,通过对其中精彩语句的分析,论证了衬托和对比的妙处,从而感受、熟习了文学评论中引述、分析、议论等方法。

再次,追求文本阅读评论的精雅语言。教师的评论语言所流露的对典雅和精炼的注重,在学生心中荡出了共鸣,击出了向往。而学生的评论,其对表述的锤炼和精确,对文字的尊重、敬畏之情,是可感可见的。而教师也努力地通过对学生评论的点评,不断地纠正、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定位不易,延展更难。作为教师,必须避免因循守旧,而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定位上,在引导学生定位学习方式上,用深入的研究,创新的勇气,踏出一条新课改之路。

【参考文献】

[1][2][3][4] 王荣生.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6~17,18,20.

[5] 邓明洋. 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品质的突破[J]. 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2).

[6] 耿吉倩. 浅议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定位问题[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0).

ESP课程定位及设计原则 篇7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基础阶段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的缩减,改革的重心不断向四级后提高阶段转移,以及社会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ESP研究方法,课程设置、教学,以及师资培养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焦点之一。[2]

但在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师往往把ESP与双语课程混淆起来,认为重新开始一个新专业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这极大地打消了他们进入ESP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对ESP的教学目的认识不清,也给课程的设置带来了困难。故本文从ESP的准确定位入手,并提出在课程设计中,不仅仅要做学生的需求分析,还要对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找到他们有能力开设、让学生满意的ESP课程。

1 ESP的定义

关于ESP界定有多种,其中一种是由Hutchinson&Waters提出的:ESP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s a content and method are based on the learner’s reason for learning.[3]从其定义来看,ESP首先是一种教学方式,其次学习者目的的基础是内容和方法。秦秀白还强调ESP是英语的一种教学途径,一种教学主张、教学方针和教学理念。

ESP是相对于EGP而言的概念。ESP的教学理念是以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为基础,以社会语言学,行为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满足各种学科领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为目的。

2 EGP、ESP、双语课程之间的关系

ESP课程究竟以专业为主,还是以英语语言为主?英语教师们对此非常迷惑。要明晰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EGP、ESP和双语课程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EGP(通用英语)、ESP(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三者的关系,才能明确各个阶段教学的目的、特点,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

随着大学生入校水平的不断提高,英语四级教育阶段将不断缩短,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向ESP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为众多专家学者所提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是基础,专业英语教学是过渡的桥梁,双语教学才是最终的目标[4]。

ESP不是双语教学。在实践中,我们不能按照双语教学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英语教师既懂外语又懂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更快更好地吸收最新的专业知识,其次才是附带提高英语水平。而不是相反。[5]

ESP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它不但涉及语言本体和语言学相关理论,还涉及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6]

综上所述,ESP是EGP和双语教学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在完成EGP基础教学后,进一步加强专业和英语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双语教学,实现让学生直接通过英语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在ESP阶段,教学重心仍然应该侧重于语言,但与学习内容联系松散的EGP比较这种通过以英语为媒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具有逻辑体系英语语言知识。

3 ESP理论下的课程设计原则

基于上述对ESP的定位,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原则: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通用英语课程一样,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有着各种语言技能的要求,同时有着独立的语体特征。两者在基本词汇、句法、语篇方面具有共核部分。ESP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它具备通用英语的一切基本特征和要求。在课程设计时应注重以下两个原则:

3.1 需求分析原则

Hutchinson&Waters[3]认为ESP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将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大纲、课程、教材选择设计以及教与学都应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

在做需求分析时,应包括背景需要、目标需要、学习需要三个方面的分析。背景需求分析主要涉及到课程设计所面临的环境、语言学理论等方面;目标需要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对该语言学习的需要;学习需要分析是分析学习者为达到某个目标而学习的过程。

根据这一观点,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即分析学习者将来必然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等;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包括学习者缺乏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哪些技能和知识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方法等。

完成需求分析后,还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因素。目前ESP授课基本采取了2种方式:专业教师或者英语教师来教授。这带来了2个问题,专业教师专业知识背景支持,但语言教学方面仍有欠缺;英语教师语言教学能力支持,但专业知识欠缺,往往会犯一些低级的专业错误。对此,一方面教师应该尽量学习扩展新的知识,但必须认识到教师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了解专业度过强的知识,更何况一般高校都开设了多个专业,无法一一满足。

所以关于课程的开设应该考虑学生的意愿、要求,同时也要结合本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比如知识结构等,开设教师有能力教授的ESP课程。

另外,在ESP课程开设时点、顺序和种类方面也应该有分年级、专业,有梯度、循序进行。殷学侃[7]提出EPS可以按开设阶段可以分为普通用途的ESP和专业用途的ESP。“在普通用途ESP阶段,教材的选择应该是科普性质的,教材的内容应该是反映该专业领域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张梓慧[8]主张依次开设通用学术英语,专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张鸰[9]也提出了阶梯式ESP课程模式。他们的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ESP课程的开设应根据学生基础水平,逐步开设难度、专业度逐步加大的ESP。

3.2 真实性原则

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理论主张知识是情境化的,学生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在ESP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设置真实的情境,以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采用各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解决问题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教师应该提供各种手段让学生要对新创设的情境给予充分理解,让他们置身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教师还应该引导与启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及疑问。

在教学中应该避免使用传统的呈现式、灌输式和简单翻译的教学法或使用精读或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应该强调学生在课堂中应该对所学语言进行输出(output)。输出是EST/ESP课程任务型教学语言输出能力的训练。语言输出并不是语言习得的必然结果,而是语言习得的必要过程;语言输出能强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巩固,输出可以采取口头表述或者文字表述。对输出的评价不仅要求考虑语言本身,还应该考虑任务的完成度。

另外教师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也应该遵循该原则,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改编材料、收集材料、开发材料。只有不断更新的真实素材才能吸引学生兴趣。

4 结论

ESP课程教学已成为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不是单纯教授英语,也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真正让英语成为工具的一门语言实践课,让大学生真正掌握英语,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EGP教学应该采取有别于EGP和双语课程的方法、原则,在这一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摘要:ESP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但其定位模糊,给其深入开展带来了种种困难。该文通过分析专门用途英语(ESP)与通用英语(EGP)和双语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ESP应起到衔接EGP课程和双语课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设计应该注重需求分析和真实性原则。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原则,需求分析,任务型,案例型

参考文献

[1]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0.

[2]姜怡,吴爱丹,吴卓娅.从EGP向ESP转型中英语教师知识体系的调整与构建[J].大连大学学报,2011(4):121-125.

[3]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 er-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4]封桂英.大学公共英语、法律英语与法律双语教学的关联性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7.

[5]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4-12.

[6]严明,冯莉.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家高教研究,2007(4):44-47.

[7]殷学侃.大学低年级开设ESP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9(7):136-139.

[8]张梓慧.ESP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8):101-104.

《基本乐理》课程定位之探微 篇8

1.从深层次完善对《基本乐理》课程的性质的认识

《基本乐理》的课程性质, 就是“催化剂”式的音乐理论, 与实践技能相辅相成、互相融合、赋有“生命”的辅助平台, 它是一种能力性培养, 而绝非单一的“理论一刀切”。因此, 在实践教学中, 应彻底摒弃“理论一刀切”的教学理念, 充分突出理论的指导性、辅助性、实用性以及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性, 既重视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 又重视实践技能的应用, 使理论与实践技能达到相对的和谐与统一。

2.进一步明确《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基本乐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本课程领域的理论和提供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能力和素养。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点:

(1) 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 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 丰富自身的理论修养。

(2) 能力目标。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其教育目标, 即职业教育力图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 使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工作能力。强调理论必须能应用于实践技能,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的基础上, 积极地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理论层面完善并指导实践技能,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化成长。

(3) 情感价值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知识”是一种“催化剂”, 它的最终目标是形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形成绝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来获得, 它是在与相关技能课互惠互溶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谓“能力”, 更多的是强调《基本乐理》课程的实用性, 学生能够从中提炼其中的“使用价值”, 真正地应用于实践技能课, 否则, 空谈理论, 不能用于指导实践, 就会失去这门课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情感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就是对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与其老师被动去教, 不如学生主动去学。所以, 应从教学理念上首先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要位置,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基本乐理》课是必需的、必要的、具有乐趣的。诚然, 这其中又涉及到教学方法的相关话题, 但不管怎样, 兴趣始终是学习的前提, 能力提高的保证。

可见, 不能仅仅把“知识目标”放在首位, 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而是应该把三者有机地融合, 突出课程本身的“能力”和“价值”, 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和注重。

二、做好课程定位, 摈弃“教条化”的教学思想, 以体现其实际应用价值为导向

1.《基本乐理》课程是音乐技能训练的辅助手段

这是一个课程定位问题, 所有的理论内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不能把一个学习音乐的学生培养成“华罗庚”、“毕达哥拉斯”, 而是要通过这些辅助手段激发学生潜在的音乐潜质和才能, 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融为一体, 真正做到“做、学、用”一体化。所以, 如何使《基本乐理》课程与其他诸如《视唱练耳》、《键盘》等课程紧密的结合, 切实做到《基本乐理》为辅, 使之更好的为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理论给养”, 作为音乐技能训练的辅助手段, 这也是《基本乐理》这门课程的价值体现所在。

2.《基本乐理》课程应是一门“有声化”课程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脱离了声音的音乐理论就仿佛失去了“生命”, 给人的魅力就会黯然失色。试想《键盘》、《视唱练耳》、《声乐》等专业技能课为什么一直会保持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散发鲜活的生命气息?重要的原因之一莫过于这些课程都是“有声化”的课程, 都包含着能带给人愉悦的物质元素——“乐音”, 在“乐音”的作用下, 音乐的功能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陶冶了人的情操, 激发人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反观《基本乐理》课程, “一度创作”几乎占据我们的全部视野, 通篇累牍的五线谱、音符、和弦, 大量文字性的表述看上去与实际的音乐毫不相关, 所有这些音符都是“无声化”的, 毫无生命力的, 很难与“二度创作”中的学生产生共鸣, 因为它们之间缺少感情传输的“纽带”——声音。

笔者做过调查, 90%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 《基本乐理》课就如同数学课, 课堂上感受不到音乐的存在, 除了计算还是计算, 与他们向往中的音乐理论课大相径庭, 相去甚远。“无声化”元素占据了他们的脑海, 提不起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以致造成厌学的不良心态。针对上述现象, 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包括把键盘、民乐等乐器引入课堂, 把音乐中的“有声化”元素传达给学生, 注意在讲解理论的同时穿插系统的实践讲解, 把“无声化”化的理论与“有声化”的音乐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感受音乐对自身心灵的洗礼, 这样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 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实践证明, 《基本乐理》课程应是一门“有声化”课程。“有声化”教学是在明确本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不足之处, 使学生认识到《基本乐理》课应该是一门“有声化”的而非“无声化”的、“理论化”的音乐课程, 这门课程同样有“血”有“肉”, 具有生命力。所以, 积极探索“有声”的教学法对《基本乐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结语

《基本乐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首先应做好课程定位。应从根本上纠正本课程传统教学理念中对本课程歪曲化、片面化的认识, 应进一步完善《基本乐理》课程的性质、目标、方法和规律, 抛弃“教条化、本本化”的僵化思想和单纯的“为学理论而教理论”的教学理念, 做好学科定位, 尝试探索“有声”方法和手段, 促进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摘要:《基本乐理》是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音乐理论基础课。长期以来, 《基本乐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性质不明确、目标不完善、定位不准确等诸多不妥之处, 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拟在对《基本乐理》课程性质和目标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 对本课程的学科定位重新做一下界定, 以求更好地促进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基本乐理,课程定位,“有声化”

参考文献

[1]袁枚, 周海燕, 马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0) :31-32.

当前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9

在学校教研组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各位老师畅所欲言,针对“函数的实际应用”(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学活动设计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①通过实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列表法、图像法和解析法表示;②引导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性质的理解,能够借助函数知识和方法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③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何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本单元教学实践中感到,新课程在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尤其是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应该符合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结构是“综合性”“平衡性”和“发展性”,课程内容是“现代化”和“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体验”,课堂实施是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是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从以上的观点出发,可以概括教师的角色定位必须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学的组织者”“团队的领导者”“课程的研制者”和“文化的创造者”。

二、言传身教—一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引导者

现在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课程与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知识授受”模式,因而提出现代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了。其实从教育与课程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和核心,教师的首要角色必然是“知识的传授者”。不过,教师必须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不能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传授。根据新的教育理论的观点,教师还应关注“隐性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讲:“言传”是侧重“显性知识”的传播,“身教”是关注“隐性知识”的积累。所以,教师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还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世界观。“函数的实际应用”是在学生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奇偶性”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既要理解数学知识点,也要理解实际问题的意义。教师的角色定位决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讲数学”与“教数学”有机结合,“讲”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体会,“讲”实际问题的背景特点,“讲”今后工作与生活中知识的要求。如探究“土豆施肥”“服药后血液含药量的变化”“安全行车的车距”“销售最佳方案”等问题。教师通过“列表法”,表示“农作物三大基本肥中钾肥和磷肥施用量一定时,氨肥的施用量与土豆产量”的关系,从列表的对应数据关系中,教学生认识数据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数据的关系思考农产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丰富生活阅历和体验,从而对枯燥的变量数据产生兴趣。教师通过“图像法”,表示“服药后血液含药量的变化”,教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实际含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抽象的拆线(曲线)反映实际问题的具体意义。总之,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用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步掌握。

三、组织合作——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团队的领导者

新课程强调构建新型的民主化课堂,呈现师生合作教学的形态。教师要定位自己是课堂成员中的特殊一员,他应该是师长和领导者,能在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对于课堂活动中更多的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的任务、要求及收获需要教师在课程与教学的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组织教学活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因此,组织所有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组织师生之间合作教学是教师角色定位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函数的实际应用”的教学中,教学的计划和设计要将“函数的实际应用”中师生合作教学的“探究问题”梳理清楚,重点解决设计问题提问梯度的递进、渗透构建函数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建模思想,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等等。教学实施时要确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内容融合于教学媒体与知识结构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学习。教学评价要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功,学生在活动中都发挥哪些作用,完成了哪些任务,收获了哪些成果。如探究“一辆客车在运营过程中会与很多数量发生关系”的问题时,教师要设计出各种函数表示方法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要设计“客车速度”“行驶时间”“行驶路程”“耗油量”“之间关系式”……种种设计要注意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利用其中的一个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入,教师以领导者的角色带领全体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扣紧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本章前几个小节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如函数表示法、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解析式等等,在解决问题中渗透建模思想,渗透数学方法、渗透例题教学。这样组织教学,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四、资源开发——既是课程的研制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

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宏观性的,不能直接进入课堂组织实施。教师要制定具体的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确定学生重点学习内容,分配和掌握不同主题所用的时间等等。“函数的实际应用”这一单元,为教师研制课程提供了良好教学环境。其中,有三个阶段可操作研制课程:一是课程规划阶段,可从网络中搜寻完成教学内容的参考资料,丰富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发展潜质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增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原理,设计课堂因材施教的途径,配合职业学校专业特色,研制校本化教材;二是课程实施阶段中选用符合教学实际环境的教学设备和媒体,使用有利于学生的材料和信息的最佳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策略;三是课程评价阶段确定教学计划是否满足课程目标,适时进行诊断性测验,评估学生发展状况,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表现的评价。对教师来讲,课程的研制者是对课程为基础的,跳出课程的领地,构筑课程的文化无疑会使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在教育的文化创新过程中,教师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扮演文化创造者的角色。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不断发展,大家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丰富和深刻。数学文化也不例外,在“函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函数的实际应用”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个人行为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富有想象力,经验丰富,跨学科知识广博;教师有活力,精力充沛,思维发散;教师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超群,教师的团结友善,和蔼可亲,耐心平和……都是文化的创造者所必备的条件。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定位分析 篇10

一、课程特点分析

1. 应用具有宽泛性

建筑材料内容涉及建筑工程大部分环节、大部分专业和诸多职业技术岗位。

(1) 建筑材料涉及建筑工程的大部分环节

建筑材料的生产涉及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检验;工程设计涉及材料的种类选择、功能、性能、质量等级等因素;工程造价与工程概预算涉及材料的种类与价格等因素;工程施工涉及材料的质量验收;工程管理涉及材料的购买、验收、使用、保管等因素。

(2) 建筑材料课程涉及大部分建筑专业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大都开设建筑材料相关课程, 如: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公路交通运输等专业。

(3) 建筑材料内容涉及诸多职业技术岗位和部门

无论从建筑五大员建筑材料培训考试内容来看, 还是从企业岗位职责来看, 大部分技术岗位都涉及建筑材料。如材料员、取样员、检验员、造价员、施工员、保管员等。建筑类学生就业后的岗位无论是管理、监理、施工或是职能部门大都涉及对建筑材料的检验、检测、验收等工作[1]。

(4) 建筑材料课程涉及许多重要专业课程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与概预算、房屋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2. 内容具有广泛性 (1) 教学内容广泛

一般包括:概述、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绝热吸声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石材、木材等, 以及一些检测项目和涉及的诸多标准等。

(2) 概念术语多, 涉及基础知识广

建筑材料内容涉及大量概念和术语, 是学生日常生活所很少接触的, 教材文字叙述多应用实例少, 学习起来感觉抽象难懂。建材性质、性能、检验、应用等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知识。例如,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具有“耐硫酸盐和软水腐蚀”的性质, 涉及混合材料活性成分的化学反应;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涉及物理知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各项检测试验的数据处理涉及数学运算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是靠经验给出的。这些特性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3) 知识点多

每一种材料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 如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性质及应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材料的检验、储存和运输等[2]。

(4) 实践性强, 操作要求高

课程内容涉及材料的认知、检验与应用等实际能力。课程的检测项目涉及检验标准、取样方法、试验条件、养护方法、试件制备、检测步骤等环节, 还涉及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调试。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比较复杂, 如液压机、电脑显示万能试验机, 有的有操作时间要求或试验时间较长, 如水泥的凝结时间。还有的操作步骤需要凭经验掌握, 如轻轻振动几下。

二、学生学习特点及就业岗位分析

1. 学生素质与学习特点

目前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经历缺乏、学习主动性差、耐力不持久等学习特点。一部分能认真听课并思考, 一部分不善于思考, 还有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习惯溜号或开小差。对教师直接讲述的知识缺乏耐性, 如果实训条件允许, 大部分愿意动手实际操作, 一部分学生不怕脏累积极动手实践, 但也有一部分不愿意动手, 习惯于只看不做。在实践基础上进行讨论归纳式的学习方式比演绎式的教学更容易接受。

一般地, 学生对具体的、实际的和可操作的事项容易参与执行, 对泛泛的叙述不感兴趣, 对于没有实践作基础的教师课堂讲述, 学生不容易集中精力听讲, 而给学生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 更容易驱使学生产生行动, 完成学习任务。有实践作基础或应用目标具体明确的知识更易于掌握。

2. 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状况调查分析

从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看, 本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岗位为放线员、技术员、施工员、测量员, 部分从事资料员及内业、预算员、质检员, 少数从事材料员、绘图员、安全员, 一部分学生岗位有所轮换, 部分后期成为工长、项目经理助理。工程监理专业约一半从事监理员, 部分从事技术员、质检员, 其余分布在其他各岗位中。实习或就业岗位呈现宽泛状态。

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一般都应建立相应等级的检测机构, 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数量根据检测机构等级决定。公路工程检测体系除企业具有等级检测机构外, 在施工现场还要设立工地试验室, 根据工程规模由若干名持证检测人员上岗从事检测工作。工地试验室按频率对进场建筑材料检查验收, 监理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检, 频率小于施工单位。当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测结果发生争议时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第三方专门等级检测机构进行仲裁, 该检测结果为最终结论。

实习学生在等级检测机构或工地试验室实习期间, 依据个人独立工作能力和业务熟练程度, 可以做取样员, 也可以参与材料验收工作, 一般主要从事辅助性工作, 如保存和传递样本及票单促签等, 在工作中逐步学习材料和结构检测业务。一般而言, 建筑材料检测属于常规检测项目, 难度相对不大, 一般检测员即可胜任;结构性检测工作比较复杂且责任更重大, 一般由专业检测人员来完成。

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与定位

结合职业岗位需要和课程特点, 对课程作用进行定位, 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尺度。

1.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定位

从上面论述及实际应用看, 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在建筑专业中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为建筑职业各工作岗位提供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必要的能力和知识, 二是要满足专业课程对建筑材料知识与能力的需要。

建筑职业的诸多岗位需要从业者具有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的能力与知识, 而各岗位工作内容有所差异, 学生从事工作岗位具有广泛性, 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这些特性表明, 建筑材料课程不可能只针对某个岗位所需内容来设计, 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满足所有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建筑材料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 只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来设计, 并突出重点。

2.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对于专业面向比较窄的专业, 如公路交通运输专业, 涉及建筑材料品种较少, 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比较容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由于面向的职业岗位较多, 工程监理专业由于涉及的工程建设过程环节较多,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选取相对较难。

建筑主要技术岗位关于建材的主要职业能力, 是建筑材料的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我们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监理专业, 开设《建筑材料识别与检测》课程。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为:为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岗位, 培养必要的建筑材料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基本能力及素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 打下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3.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

课程内容的选取, 采取针对性与兼顾性相结合的原则, 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后续工作及发展。以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和检测项目为主要内容, 其它内容以典型材料为主进行学习, 具备常用主要材料的识别、选用和检测能力, 掌握主要知识 (如性质、性能等) , 以点带面了解其它材料。有关材料价格内容涉及国家和地方定额标准, 与工程造价与概预算结合紧密, 一般放在工程造价与概预算课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现在一般工程中较少见到, 要在课程中有所了解, 为学生后期发展提供基础。

水泥、混凝土、钢筋、砂浆、防水材料、陶粒砖等是建筑中常用材料, 作为重点内容, 其它材料可通过典型材料适当了解。检测项目可参照国家或地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内容及资质标准》, 在第二项《见证取样检测》中对必检内容进行适当选取, 使其包含常检项目又具有一定代表性。检测项目的设立, 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 另一方面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和素质, 为学生从事试验员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在此基础上, 可以通过顶岗实习在其选择的岗位范围内,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扩展建筑材料内容和提高材料识别、选用与检测能力, 更好地适应技术岗位的需要。

内容适当精简, 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训练和掌握, 有利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岗位调查, 及对学生学习特点、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特点等进行分析, 论述课程地位与作用定位, 为后期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特点,课程地位

参考文献

[1]杨福云, 陈铁军.浅谈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J].大家, 2012, (7) .

[2]徐友辉.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 .

[3]郑迎春.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教学研究[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1, (1) .

课程定位 篇11

关键词:《舞蹈鉴赏》;定位;作用;途径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加强,提升学生审美教育、学生艺术素养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舞蹈鉴赏》作为艺术课程体系的一门限定性选修课程,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丰富其内心世界和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塑造美的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一门艺术类课程。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开始走进高职院校课堂,并受到了高职学生欢迎,这一现象让许多从事或者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高兴和鼓舞。但是,要怎样才能使得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出它应有作用,这也成为摆在每个从事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人面前问题。

1 《舞蹈鉴赏》课程的自身定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将《舞蹈鉴赏》这门课程定位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由于开课时间短暂,很多人认为他是该课程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学手段也比较简单的一门课程,这也代表了高职院校很多领导、师生十分普遍的想法。在这一大背景下,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选择也就十分传统,往往就是依靠多媒体欣赏来进行传统教学。教学模式的过度简化,使舞蹈的审美价值无法进一步挖掘。而作为该课程受体——高职院校学生,在这种的定位下,也只是仅仅只会把这门课程简单地作为补充学分的手段之一。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此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应该进一步重新定位课程并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舞蹈鉴赏》这门课程应该是一门综合艺术、文学、历史等学科门类,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和通用性,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舞蹈去感知艺术、了解艺术作品,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深厚丰富的人文底蕴。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以舞蹈及艺术基本理论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舞蹈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等活动,深入了解、深入挖掘蕴含于舞蹈艺术本身的美学知识,并从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艺术作品评价、鉴赏。通过欣赏教学、体验舞蹈教学等手段加强学生对舞蹈等艺术作品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舞蹈美学等基本概念的认知,对不同舞蹈种类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促使学生通过在欣赏过程中了解舞蹈、喜欢舞蹈、爱上舞蹈。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从而改变舞蹈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提升舞蹈素质教育的地位。

2 《舞蹈鉴赏》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2.1 《舞蹈鉴赏》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鉴赏》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限定选修课,《舞蹈鉴赏》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欣赏者通过感受舞蹈本体所传递出来的思想与情感,从而让学生在其中发现美、体验美和感受美,从而提升学生对舞蹈乃至藝术的整体审美素养。

2.2 《舞蹈鉴赏》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言一般包括声音语言、肢体语言及眼神,对于舞蹈来说,肢体语言是舞蹈这一艺术门类最重要的展现方式。通过肢体的舞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是舞蹈最本质的特征,古人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谓之舞蹈。”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舞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切身体验和感受到舞蹈艺术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进行舞蹈欣赏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舞者通过肢体语言所表达出的内心情感及思想情操,这也是其他姊妹艺术无法替代完成的。因此,《舞蹈鉴赏》课程在高职院校审美教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舞蹈鉴赏》提升高职学生审美能力途径探析

3.1 从审美角度进行鉴赏

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很多学生以前很少接触过舞蹈艺术,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先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入手,提升他们对舞蹈兴趣并让学生愿意深入了解舞蹈艺术。初期的教学应该教一些舞种的入门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最基本的欣赏舞蹈的方法,如果可以最好将这些欣赏方法编成口诀,以便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曾有一个学生说:“在没有上舞蹈鉴赏课之前,从不知道可以用舞蹈的眼光欣赏美,从未真正体会艺术能这样打动人的心灵,真应该早点接触舞蹈,这样能让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多彩,人生体验更加丰富。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看舞蹈,真美!”当然舞蹈也有自己的语言,是一种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方式。

3.2 从肢体语言角度进行鉴赏

为了达到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舞蹈艺术所带来的美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只是讲授者,更应是一个舞动者,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即兴秀一段舞蹈让学生近距离欣赏舞蹈艺术,可以拉近学生和舞蹈的距离,让他们感到新奇,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尽管学生的舞姿可能会不是十分协调,但可以营造学生相互体验舞蹈、切磋舞技的氛围,还有学生把刚学会的舞蹈动作秀给家人、同学、朋友看是那一份自豪,这些都可以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这课程开设是有意义的。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近距离的学习舞蹈基本动作,可以增强他们对舞蹈的体验感,还感受到了舞蹈所带来的美与快乐,并且可以激励学生用舞蹈肢体语言去与他人进行沟通,将舞蹈作品以视频的方式向其他人展示,向其他人传递美、分享快乐。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录制的视频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点评,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角度欣赏、理解舞蹈之美。

3.3 从创作角度进行鉴赏与开放的考试方式

对于课程的考核,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应建立以学生自主欣赏、自主创作作品为主的考核方式。很多高职院校现在对于《舞蹈鉴赏》课程考试方式普遍的是让学生拍下一个自己认为最美的舞蹈动作,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这个动作可以是自己独自展示,可以使团体合作,也可以是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实践结果有的学生独自展示,有的是老师展示的舞蹈动作,也有根据视屏或其他途径欣赏到的动作再加入自己的改编。最后,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审美有一定缺陷,对舞蹈知识知之甚少,到课程结束时,同学们审美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舞蹈知识也有了认识,学会了欣赏舞蹈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吕艺生.舞蹈大辞典[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课程定位 篇12

一、医用化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相对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病原学、免疫学以及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 医用化学则属于普通基础课。从我国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 普通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在总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地位, 通常人们认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一起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主干部分, 而普通基础课只是对后继主干课程提供服务功能的辅助性或从属性课程。因此大多数高校 (当然也包括我校独立学院———杏林学院)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往往会进行功利性的衡量, 会优先安排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 并且不断削减医用化学这些普通基础课的授课学时, 将普通基础课置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边缘化地位。

二、医用化学课程目标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按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共同构成全面的教育目标体系[2]。由于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课程目标的定位会对该课程在总的课程体系中所占地位产生影响。所以上述医用化学课程的从属与边缘化现状应该归因于其课程目标长期以来的片面定位, 将课程的认知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放大成为几乎全部的目标, 而严重忽视了其应有的能力目标和情感人文目标, 认为医用化学仅仅是为了提供学习后继医学主干课程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开设。这种片面性的课程目标带有专才教育的功利色彩, 与我国长期实行以专才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模式不无关系。按照这一课程目标定位, 医用化学自身的课程个性必然被淡化, 妨碍其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具体实践上自然会造成人们对医用化学这种普通基础课的不重视、学生消极应付的学习状态以及本课程授课教师的群体失落感。这种被边缘化的倾向, 呼唤着有关方面加大普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 而改革的关键则在于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只有强化普通基础课自身独立的品格, 并立足于实现全面性课程目标, 才是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

时下,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大学生实施全面性教育, 核心是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使他们学会综合运用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 提高创新开发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独立发展能力。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如今, 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拥有的知识信息量, 而在于处理和运用知识信息的综合能力, 像医用化学这样的普通基础课在大学生全面性教育中应该大有用武之地。

三、如何实现医用化学全面性课程目标

1. 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入学初期会发现他们原先在中学阶段熟悉习惯的学习环节在大学的课堂上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而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往往还停留在高中的层面, 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特别是独立学院的生源层次相对偏低,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 他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转变更加亟待解决。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医用化学恰逢其时, 可以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 逐步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中学课堂教学容量较低, 教师注重精讲多练, 而大学教学内容则大幅增加, 课堂讲授速度快, 学生易处于被动接受的低思维态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 实现由教师向导师的转变, 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转变。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向主动掌握的角色转化, 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尽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转变, 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后继课程, 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们在走出校门后的人生岁月中, 可以独立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更新知识, 实现终身教育。

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品质。

医用化学课程内容中有很多经典的科学史传, 教学资源很丰富。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必须重视体现科学探索和创造的教学内容,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要提供学生塑造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所必需的精神营养。按照这种全面性课程目标作导向, 不仅可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而且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响应。比如在讲授基础化学部分原子结构一章时, 我们常常只介绍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基本结论, 而对20世纪初人们探求物质结构奥秘的历程, 认为与后继课程关系不大, 在教学中常常简单带过甚至省略不讲。其实在课堂上着意渲染从波尔的量子化轨道模型到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 从戴维逊、革末的电子衍射实验到玻恩关于电子几率波的统计诠释, 从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到薛定谔的波动方程等一系列重大的学术突破, 如此群星璀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科学史, 如此科学发现接力赛般的历史佳话, 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极大地激发他们对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倾慕及对科学研究的向往热情。

生动活泼的科学史传的讲授,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对科学创造过程的学习和鉴赏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培养科学的审美观。科学的审美赋予科学以艺术的品位与价值、人性与人情的元素, 因此, 审美的维度在科学的客观性与人文的主观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沟通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从这一点出发, 科学史的教育具有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类毕业生除了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 还需要有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医用化学的实验教学则可以对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课教学是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并尝试参与实验研究,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既学会动手, 更学会动脑, 学会根据研究目的主动去考虑实验设计, 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热情和感悟,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原先我校医用化学课程结构中理论课与实验课合成一门课开设, 以理论课为主, 实验课处于从属地位。为了突出化学实验对于医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进行教学改革, 把医用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剥离, 提升化学实验的地位, 将化学实验单独开设为与医用化学课程并列的医用实验化学课程。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没有做过化学实验, 动手能力比较差, 而且我们使用的实验教材验证性实验过多, 而技能操作的训练和综合应用性实验太少, 且与医学专业的特点联系不太紧密,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 不断完善和更新实验内容, 并适当开设研究性实验, 改革考核方式,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提升学习效果。这些改革完善都旨在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热情和感悟, 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国, 杨力, 王桂叶, 等.医学基础课程评价改革目标及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 .

[2]李先佳, 任丽平, 崔燕兵.目标教学法在专科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8) .

上一篇:可变模糊下一篇:战略成本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