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子

2024-11-14

优秀男子(精选12篇)

优秀男子 篇1

举重运动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总结出了“近”、“快”、“低”、“准”的技术原则。此外,还总结出了“发力”和“发力顺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这些经验在举重训练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如何借助科学测量仪器对这些经验和技术要求进行量化分析和总结,以便在训练实践中更准确的指导运动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抓举运动技术特征及在“近”、“快”、“低”、“准”技术原则等方面的量化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1,2,3,4]。本文通过实测优秀运动员和一般水平运动员的抓举动作,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其中的“发力”、“发力顺序”和“人/杠”重心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借此了解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动作在这些方面的技术特征。

注:(1)预备姿势、(2)-(3)下肢发力、(3)-(4)上肢发力、(5)下蹲撑铃姿势。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训的男子举重运动员15人(n=15),级别从56~85kg级,其中一级以上运动员7人(国际级健将1人,国家级健将2人,一级运动员4人),二级及二级以下运动员8人。一级以上运动员为实验组(A组n1=7),二级及以下运动员为对照组(B组n2=8)。

1.2 研究方法

采用2台JVC9800摄像机以50fps的速度拍摄抓举技术影像资料,其动作方位与坐标轴方向及拍摄情况参阅图1所示。影像资料用美国APAS_2000系统做数据处理,采集三维运动学数据。动力学数据用“逆向动力学分析”方法从运动学数据中获取[5]。受试者使用的杠铃重量为个人极限载荷的90%[6],这样有利于受试者在接近自身最大能力状态下并顺利完成动作。每个技术动作测量2次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进行数据处理,共得运动学及相关动力学数据15例。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15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表达方式为“平均数±标准差”。分析组间差异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标准为P<0.05和P<0.01。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组的抓举技术数据,筛选出具有共性特征问题,针对“发力”、“发力顺序”及“人/杠”重心关系等方面的技术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对相关技术特征问题进行讨论。

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从上下肢主要关节角度变化关系分析抓举发力顺序特征

抓举各动作阶段上、下肢主要关节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1)预备姿势时,下肢各主要关节有较大的弯曲,而上肢处于左右分开的下垂姿势,肩关节角度处于整个动作的最小状态;(2)-(3)下肢发力时,上肢基本保持预备时的姿势,而下肢及腰背部位开始发生动作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髋、膝、踝等主要关节角度上;(3)-(4)上肢发力姿势时,下肢各主要关节几乎完全处于伸直状态,上肢开始做提拉动作而发生姿势变化,主要表现在肩关节角度的变化上;(5)下蹲撑铃姿势时,下肢回到预备姿势状态,而上肢肩关节角度达到最大。

由抓举技术动作结构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抓举技术符合关节运动顺序性原理所要求的基本特征:即它是典型的多关节运动,同时追求最大发力效果。完全满足关节运动顺序性规律所适用的范围[7]。因此,判定该项技术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就是必须符合关节运动顺序性对动作顺序的要求。然而如何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量化的分析运动员的发力顺序及特征,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对15例抓举技术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根据运动员上、下肢主要关节角度变化关系分析抓举发力顺序特征,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铃阶段上、下肢主要关节角度变化的时间差异如表1所示。其中对照组Ⅰ型为“滞后型”,即肩关节的运动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角度之后;Ⅱ型为“过早型”,即肩关节的运动过早的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之前。在相应的“肩初、膝未时差”一栏中,用“+”(或“-”)表示肩关节初始运动瞬间是在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之前(或之后)。

表1中数据显示:在提铃阶段,在实验组(优秀运动员)肩关节开始运动的时间略早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瞬间(平均值为0.12s)。而对照组(一般运动员)肩关节开始运动的时间有两种情况:有的要迟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瞬间(平均值为0.17s,这种情况在本研究中共出现3例);有的则过分的早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瞬间(平均值为0.41s,这种情况在本研究中共出现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该项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结合表1反映的膝、肩关节变化情况,通过典型实例实验组(A组)运动员A1和对照组(B组)运动员B1和B2在提铃阶段膝、肩关节变化进行讨论(如图3、图4、图5所示)。一般而言,运动员在提铃阶段肩关节的运动都要在膝关节初始运动之后,但是具体在时间间隔的长短上有所差异。

如图3所示,A1肩关节的运动开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未时之前(本例约为提前了0.12s)。这个提前有助于在膝关节发力之后及时的通过肩关节的发力弥补提铃过程出现上拉力的空缺,保证发力的连续性。

如图4所示,B1肩关节的运动却开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未时之后(本例约为滞后了0.13s)。这个滞后会造成下肢与上肢之间发力衔接上出现瞬间的间断,使发力不能很好的连贯。

如图5所示,B2肩关节的运动过早的开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未时之前(本例约为0.48s)。这种情况说明运动员没有很好的控制发力顺序,上肢过早的产生运动,不符合关节运动顺序原理的要求。由于在提铃初始阶段,杠铃产生的惯性力较大,上肢力量此时还不足以克服杠铃重力,因此便会出现肩关节先产生了一个小幅度运动后,便又松开回复到原来关节角度,一直到膝关节运动到一定程度使杠铃惯性力减少时才又开始产生大幅度的运动。

2.2 从提铃力量的变化状况分析“发力”特征

在抓举提铃阶段,可以从影像测量数据中得到杠铃重心速度变化初始瞬间和未时瞬间的时间及速度数据,配合杠铃的重量数据,然后按照动量定理公式换算力值。换算公式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铃阶段产生的提铃力和惯性力平均值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显示:实验组在提铃力量平均值、惯性力平均值两项数据上要远远大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注:两组均值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注:两组均值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再选择典型范例运动员A3、B3“人/杠”重心速度曲线作更进一步的直观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速度曲线对于量化分析抓举技术的意义,以及深入了解优秀运动员抓举“发力”的技术特征。(见图6)

从“人/杠”速度曲线可以清晰的划分抓举的动作阶段。作一条速度零线,与“人/杠”速度曲线相交点为“人/杠”重心的速度零点。由于人体重心的速度先于杠铃重心速度达到零点,因此在划分提铃动作阶段时更存在两种观点:以人的动作状态划分或以杠铃运动状态划分[2]。本文为了与其它问题的讨论相一致,选择以杠铃的运动状态划分提铃阶段。“人/杠”重心速度曲线能够较好的反映在提铃阶段人与杠的运动关系。从图6中可以看到:当人体速度达到零点时(表示人体对杠铃的提铃动作结束),此时杠铃重心的速度刚刚达到其速度的最大值。此后人体开始做下蹲撑铃动作,而杠铃则在已获得的动量的作用下继续向上做惯性运动直至速度为零,杠铃的这个过程(如图6中“A3提、撑铃转换”所示,即运动员A3在速度零线上从符号“□”到符号“◇”之间的间隔)为运动员从提铃状态转换为下蹲撑铃状态提供了时间机会。再后“人/杠”重心速度为负值的区间表示是下蹲撑铃阶段;“人/杠”重心再从负值变为正值以后的区间则表示是运动员撑铃站起阶段。

结合表2的数据,再从图6典型实例直观分析提铃阶段实验组运动员A3与对照组运动员B3在速度及力值方面的差异。在提铃速度初时与未时速度增量上,A3要明显大于B3(本例A3为174.1cm/s,B3为149.1cm/s);在提铃时间增量上,A3要明显短于B3(本例A3为0.72s,B3为8.6s)。结合运动员使用的杠铃重量(本例中A3杠铃重110kg,B3杠铃重100kg)换算提铃力量可知:A3与B3在提铃力与惯性力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本例中A3的平均提铃力为1344.0N,惯性力为266.0N;B3的平均提铃力为1153.4N,惯性力为173.4N)。较大的提铃力及惯性力除了可以将较大重量的杠铃提拉到一定的高度以外,还可以保证杠铃有一定的向上运动趋势及“滞空”时间,为后续的下蹲撑铃动作提供充裕的时间。同时也反映了运动员提铃能力的储备状况,是抓起更大重量的能力保障。

2.3“人/杠”重心在前、后方向的运动幅度分析

举重技术原则中的“近”指的是杠铃与人体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8]。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杠铃如果在前、后方向偏离幅度太大,必然会造成杠铃重力臂加大,在同样杠铃重量的情况下会使杠铃的重力矩增大,从而加大了人体上提杠铃及上提后支撑阶段控制杠铃的难度。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杠”重心在前后方向的位置数据如表3所示。表中数据显示:(1)在提铃阶段:“人/杠”重心最大间距实验组小于对照组,但是数据不具有显著差异;但是两组的平均间距却具有显著差异。(2)在撑铃阶段:“人/杠”重心最大间距和平均间距实验组均小于对照组,而且数据都具有显著差异。(3)杠铃重心的最大偏移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数据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人/杠”重心间距是指人的重心与杠铃重心之间的距离,该数据反映了杠铃的重力臂的大小状况。距离太大,必然增加提铃和撑铃的难度。表3中的这项数据反映了实验组(优秀运动员)在实现“近”的技术原则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一般运动员)。在提铃阶段优秀运动员能够避免较大的重力矩,在提铃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起更大重量的杠铃,即增大了提铃的效率;而在撑铃阶段,这项数据表明优秀运动员对于维持杠铃的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杠铃重心最大偏移是指从杠铃在前后方向的最大运动幅度,该数据反映了杠铃在前后方向的稳定状况。运动幅度过大,必然会增加在前后方向控制杠铃稳定的难度。表3中的该项数据表明:实验组的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使杠铃向后运动的幅度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组的运动员在维持杠铃稳定性方面的技术优势。

结合典型实例分析:实验组A 1和对照组B1“人/杠”重心前、后方向运动轨迹如图7所示。从图形总的变化趋势看:在抓举过程中,运动员除了向上提拉杠铃外,同时还会使杠铃向后运动一定的幅度。在此过程中,人体的重心先是伴随杠铃向后运动。而在进入撑铃动作阶段后,人体重心会大幅度向前运动,以抵消杠铃向后的运动,保证“人/杠”总重心在支撑面内维持“人/杠”系统的稳定。再从A1和B1各自的技术特点来看:(1)在提铃的初始阶段:A 1的“人/杠”重心几乎是重叠在一起的,而B1的“人/杠”重心有一定的间距。间距越大则杠铃的重力臂越大,提铃付出的肌力也会越大;(2)在撑铃阶段:人体重心向前运动一定的幅度,形成人体重心与杠铃重心的间距。在此阶段,A1的“人/杠”间距(4.5cm)要明显小于B1的“人/杠”间距(9.5cm)。此时的间距表明在维持杠铃稳定性方面A1较之B1要相对容易;(3)杠铃在前后方向最大偏移:杠铃从初始位置到举起后的位置构成最大偏移数。本典型实例中,A1的最大偏移为10.8cm;B1的最大偏移为16.6cm。这项数据越大表明杠铃在前后方向的运动幅度越大,杠铃在前后方向运动幅度太大,除了消耗运动员向上提铃的力量外,还会造成杠铃的不稳定。

注:两组均值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人/杠”重力间距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如图8所示。在抓举时人和杠铃构成一个稳定系统。从理论上讲,不论人的重力和杠铃的重力之间的间距有多大,只要二者合力的垂线落在支撑面的范围内,都能够维持系统的稳定。然而,人体不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机械,对杠铃的支撑是靠人的肌力实现的。当杠铃的重力和人体重力之间的间距过大时,必然会使杠铃产生较大的重力矩,要维持系统的稳定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肌力,这样就会导致维持系统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在本例中实验组运动员A1有较小的“人/杠”重力间距,对于维持系统稳定相对容易;而对照组运动员B1由于“人/杠”重力间距较大,维持系统的稳定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特别是当运动员在抓起自身的极限杠铃重量时,即使出现很小的晃动,就会出现B1的倾倒力矩大于A1的倾倒力矩(倾倒力矩=杠铃重力×杠铃重力臂)。因此B1较之A1会存在更大的不稳定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A1的稳定性要比B1的稳定性要好。

3 研究结论

(1)优秀运动员在抓举提铃阶段,其上、下肢的运动能够较好的遵循关节运动顺序性原理。具体表现为上、下肢的关节运动有着清晰的时间顺序:下肢关节先于上肢关节产生运动,上肢关节运动的初始瞬间略在下肢关节最大运动瞬间之前开始。这种技术特征可以保证上肢、下肢之间发力的连续性。而低层次运动员则往往会出现上肢运动初始瞬间“滞后”或“过早”的现象。“滞后”会造成上、下肢发力的间断;“过早”则违背关节运动顺序性原理而使发力效率降低。

(2)优秀运动员在抓举提铃阶段,其“发力”动作具有发力时间短、力量集中的特点。由此产生的提铃力及惯性力要远远大于一般水平的运动员。这项特征可以保证杠铃有足够的向上运动趋势,为运动员后续的下蹲撑铃动作提供充足的时间。

(3)优秀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其技术动作更符合“近”的技术原则。具体表现为杠铃在前后运动过程中具有较小的杠铃偏移量和较小的“人/杠”间距。该技术特征可以使运动员在较小杠铃重力臂的情况下产生更大的提铃效率,以及在维持杠铃稳定性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秦硒.从力学角度看抓举运动的“近”“快”“低”三原则[J].体育与科学,1998,19(2):34-36.

[2]刘北湘,龙望春,覃宪勋,等.主要特征点数据在抓举技术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51-54.

[3]陆爱云,庞军,伍勰.不同重量下男子抓举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3):58-61.

[4]刘平,张贵敏,佟永典,等.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结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46-49.

[5]艾康伟,李方祥,郝卫亚,等.举重抓举和下蹲翻运动学比较与用力特征分析[J].体育科学,2005,25(7):39-42.

[6]谷忠德.关于举重运动员负荷强度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6,32(7):58-59.

[7]刘北湘.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评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7,93.

[8]刘北湘,龙望春,覃宪勋.抓支撑练习对于训练抓举撑铃能力的作用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53-57.

优秀男子 篇2

有人时常在我所在城市的闹市弹起心爱的三弦。

在陕北,听书是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听到三弦当然很正常了,但是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弹起三弦很少见。好几次路过,听到动人心弦的三弦声,看到以弹三弦者为中心,密密匝匝围一圈听众,却很难看到那中间的演奏者。很想进去看个究竟,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细看。可谓早闻大名,不得见其面。

有一天,下乡回来,天空飘起了洁白的雪花。虽说是初冬的第一场雪,但是来得有些急促,雪花已落了一地。远远听见醉人的三弦声,我小跑着赶过去。听书的人明显没平时多,大约有七八位年迈的老人。顺着音乐声走近,我大吃一惊,弹三弦的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男子。一身中山服有些脏,但还整齐。蓬乱的头发长长的,好久没有理了。他怀抱一把三弦,左腿上绑甩板,右手腕上绑一串小“嘛喳喳”。地下一只不新不旧的鞋盒外面糊了一层白纸,上面写着“爱心箱”,里面放有一角至五元不等的纸币。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七八十块吧。我与几位老人并排站着,他专心致志地弹奏说唱。

雪下大了,白白净净地落了一地。好心人将男子的随身东西收拾起来,我也帮着收拾。他停了下来,一把手将三弦搂回来,紧紧抱在胸前,捋了捋寸把长的胡须,求助在场的人把他的那张喷绘布折叠好。他一说,我才关注到那张铺在地上的喷绘布。白色的喷绘布已经很破很旧了,沿边还粘了一圈塑料胶带。我仔细地看了一遍,才知道他为什么流落街头弹着三弦卖唱。

我准备帮他把三弦收拾好,他说三弦是他的命根子,他自己来保护。他利索地收拾东西,笑着说看来今天老天爷不容许他给大家表演了。周围人纷纷劝他明天再来,他便笑着说:“只要天晴,我肯定来,必须来,只能来。”

男子的三弦声陶醉了我不算,他的故事也打破了我二十多年对流浪者的看法。流浪对他来说是一种非常恰当的生存方式,他以生命的方式行走卖艺,又以卖艺的方式丰富自己生命的色彩。而他的.精彩画卷中,不知融入这座十几万人口城市多少人的爱。我将他的“爱心箱”拿起来,抖掉积雪,整理好钱,又添了五块钱,刚好八十元。

他说他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农村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可是,有年春天,他的家庭发生了一些变故,从此他带着三弦开始了卖艺生活。他给我讲了很多,滔滔不绝,旁边的人像平时听他说书一样,聚精会神地听着。最初三弦对他来说只是爱好,在多年的卖艺生活中,他渐渐地成了行家。我说一个人一种生活,你是盲人,你选择了属于你的路,一定是幸福的。他说在别人眼里他是不幸福的,但是他一直努力在寻找幸福。

“给,这是你今天的收入,总共八十元。”他接过我的钱,揣在衣服兜里。

优秀男子 篇3

关键词:职业网球运动员;训练周期;特征;网球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079-06

Abstract:The research, by applying literature method, discusses the time division pattern of world top-tier professional tennis player case by case, and through interview and induction, studies on the features of training cycle for annual season and offseason tim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1) The length of match time intervals and competition results determines the time and cycle divisions for trainings during the match season. The training procedure is arrang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multi-cycle training and module training pattern. 2) Training at match intervals, as the connection of two matches, plays a transitive role and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body state of player in a dynamic way; tactics, physical fitness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re coordinated during match intervals to ensure that players could engage in match with good physical condition; treating match during intervals as part of training to realize the coherence between training and match. 3) Offseason is the best time period for enhance physical fitness and improve skills and tactics; training load during this period varies in a gradually increasing way; match simulation training can help players adopt objective influence factors. 4)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athletic intelligence is combined with skill, tactical

ATP赛季集中在全年的47周的时间,从1月初到11月结束,11个月中间在世界各个地区安排了177项级别不同的男子赛事,赛事与赛事之间为赛间期,11月底到来年1月初为休赛期。职业网球运动员在11个月间选择25个左右级别不等的赛事,通过参赛获得优异成绩,赚取积分,提高世界排名。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时间相互衔接,赛练交叉,赛事安排密集,训练分散,没有明显的训练期,呈现出“赛中有练、赛练结合”的职业网球项目特征。职业网球运动员将年度训练分为若干周期,训练过程贯穿于赛间期、休赛期,在每个周期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手段、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比例关系。科学的训练周期计划能够提高运动员训练质量,调动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比赛中得到充分发挥。鉴于以上网球运动特点,本研究对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训练、比赛间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为揭示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的共性与规律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网络、图书馆收集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的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重点访谈了国家队教练员、天津队与山东省队教练员。访谈内容围绕世界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与比赛周期划分、赛间期训练特征、休赛期训练特征展开。

1.2.3 逻辑归纳法

运用个案与访谈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出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周期特征的共性与规律。

2 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参赛与训练周期划分规律

国际职业网球运动以年度为单元安排全年的赛事计划,运动员根据赛事时间、级别进行选赛、安排训练与比赛计划。

由表2可见,ATP职业网球177项赛事(包括大师1000赛9项、500赛11项、250赛40项、挑战赛116项)分布在全年的1月~11月之间,每个月份在不同地区举办2~3项赛事,比赛与训练相互交替,形成职业网球项目“赛中有练、练中有赛、以赛检训、赛练结合”的特征。职业网球运动员根据自身的竞技水平选择不同的赛事,制定赛前的训练计划,达到提高参赛质量、获得比赛积分、提升世界排名的目的。

表3是世界排名第1的德约科维奇2015赛季参加比赛时间、赛间期训练与休赛期训练周数,共参加16项赛事中,15次闯入决赛,拿到11个冠军,包括澳网、温网、法网3个大满贯,迈阿密大师赛在内的6个ATP1000赛事以及伦敦年终总决赛冠军。全年总共有16个训练周期,15个1~3周短周期训练,1个6周的短周期训练。赛间期训练周数为1周的有7个,占46.7%,赛间期为2周的有2个,赛间期为3周的有2个,赛间期为4周的有1个,背靠背参赛的有3个。可见1~4周的赛间训练是德约科维奇进行休息调整、训练的集中时间。

表4是世界排名第15的法国运动员西蒙参加的21站赛事,从1月4日~11月8日结束赛季。西蒙2015年参赛成绩只获得马赛250公开赛冠军,其他赛事进入8强、16强较多。年度总共有20个多周期性的1~3周小周期训练,1个9周的休赛期训练。西蒙参赛数量多,比赛被淘汰后,提前准备下个赛事,赛间期训练周数控制在1~3周左右。赛间期训练周数为1周的是7个,占33.3%;2周的是12个,占57.1%;3周的是2个,占1.0%。西蒙参加巴黎大师赛失利后,于11月8日开始进入休赛期,为下赛季训练与比赛做准备。

由表2、表3可知,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每年大约有25周为比赛周,1~11月之间运动员没有明显的间歇期。运动员选赛时间间隔长短、参赛成绩决定了运动员在赛间期训练时间的多少与周期划分数量,赛间期训练时间可能是1个周,也可能是4个周不等。

3 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训练周期的探讨

3.1 年度训练以多周期、板块训练周期为主

现代周期训练明显地表现出“两极化”,最大周期发展为多年周期与年度周期,最小周期发展为“单元训练周期”,周期越分越细。ATP职业网球赛事较多,赛事间隔时间短,职业球员一年的参赛数量通常不会超过30个,优秀选手控制在20个左右。职业网球赛事以周为单位安排全年的比赛时间, ATP职业网球运动员每年以四大满贯、ATP1000赛、ATP500赛的时间来划分周期,从年初1月到11月之间,赛间期的训练也都以周为单元进行计划,时间为1周、2周或3周等进行小周期训练调整。11月之后到来年的1月初,8周左右时间为休赛期,年末休赛期是职业网球运动员训练、休息调整的最长时间。

传统训练周期已不适应现代网球训练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由此产生了“板块结构”训练周期。“板块训练”是指一年赛季中,把赛间期作为短周期来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出现的训练与比赛问题,在3~4周时间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素质和能力加以训练。“板块结构”训练周期能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有针对地提高竞技水平的某个方面,年度每个训练板块能够通过体能、比赛、生理生化等指标集中检验训练效果,为运动员接下来的赛事和训练计划提供帮助。ATP职业网球运动遵循“训练—比赛—训练—比赛……”的周期划分规律,高水平职业网球运动员一般按照多周期训练模式或与板块训练模式相结合来安排一年的训练过程。

3.2 赛间期训练特征

3.2.1 赛间期训练是两个赛事之间的衔接,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

ATP职业网球四大满贯、1000赛事以2周为单元,在2周内举办赛事,其他低级别赛事以1周为单元,在1周内完成赛事,同级别赛事、不同级别赛事可能会“背靠背”的举办比赛,也可能有1~2周的时间间隔。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每年需要奔波在世界各地,运动员在一项赛事结束后,会马不停蹄地飞向另一个赛事,适应各种时差、天气、饮食、场地、语言、出席赞助商和组委会等活动。利用赛间期训练阶段,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时总结上一赛事经验,根据下一赛事类型与抽签对手打法特点,制定短期的、有针对性的技战术、体能训练内容,既要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又要争取下个赛事运动成绩获得新的突破。

3.2.2 根据运动员状态的起伏,赛间训练设计要有动态性的变化

动态训练模式能够促使网球训练由单一化走向多元方向发展,这种训练模式要求在每周计划确定的前提下,根据队员的训练计划完成质量和效果,结合伤病、疲劳情况不断修正每天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的比例,训练计划中包括基本计划之外的补充内容,以便随时调整训练的整体结构。世界网球发达国家先进网球训练理念对计划的要求,强调针对性极强的设计,而不是简单的安排,训练要有计划而不唯计划,注重根据训练对象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设计制定个性化计划。网球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突出训练计划的针对性与动态性,避免出现“即兴计划”“随意性计划”。

3.2.3 赛间期技战术、体能、康复训练协调搭配为主,保持竞技水平状态

依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参赛数量,以赛代练,如果运动员比赛强度和运动量比较大,赛间期训练主要以康复和体能训练为主。如果比赛强度和运动量较小,赛间期训练以技战术、体能为主。多周期与板块训练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技战术训练、康复与体能训练协调搭配,保持运动员健康的身体从事训练与比赛。体能和康复要贯穿赛间训练始终,以适应多站次、多轮次的连续高强度比赛对选手身体能力的要求,同时有效避免伤病的发生。1~4周的板块训练能够集中解决技战术的小细节问题,参赛数量增多能够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运动智能。同时重视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与细节的关系,抓住小环节,寻求大突破,逐渐全面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

3.2.4 将比赛看做训练的一部分,做好赛练的连贯性

比赛是检验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状况的一种规范方式,是综合评定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高水平对抗表现形式。职业网球运动员把比赛要看做是训练的一部分,作为训练内容的延续,有时候高水平运动训练无法对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更强的刺激,必须通过比赛来促进运动员达到更高的运动强度与运动负荷。板块训练周期和比赛周期应作为一个整体,保持训练、比赛的连贯性,发挥训练与比赛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作用。

3.3 休赛期训练特征

ATP从2012年开始将休赛期延长至7周,休赛期能让运动员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并得以在两个赛季之间安排更多时间训练,来自ATP医疗服务委员会的分析,延长休赛期将帮助运动员从伤病中完全康复,并提升他们的体能、技战术等状况,为下赛季做准备,帮助运动员延长职业生涯寿命。

3.3.1 休赛期是加强体能、提升技战术竞技水平最佳时期

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根据年度参赛成绩的差别,决定年底休赛期时间的长短,运动成绩一般的休赛期时间较长,如表4西蒙冬季休赛期为9周;运动成绩较好的休赛期时间较短,如表3德约科维奇冬季休赛期为6周。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休赛期基本在8周左右,休赛期训练内容主要是针对本赛季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比赛中弱点技战术、体能、心理、智能等关键环节。运动员在训练前期2~3周以体能储备为核心,剩下的5~6周时间,训练内容要求有针对性的改进技战术弱点,加强优势技、战术的实施,全面加强运动员竞技水平,达到休赛期训练目的。例如2012年11月吴迪在法国网球俱乐部冬训,4周的休赛期训练重点以发球和体能为主。

3.3.2 休赛期运动负荷呈高低变化,负荷强度逐渐增加

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多少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与运动员的需求而定。根据网球项目运动训练特征(如图1),为期6周的休赛期训练中,第1、2、4、5周的运动负荷是不断加大的,第3、6周的运动负荷有所降低,呈现高低起伏的变化规律。这样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更充分地恢复,从而全力投入到比赛中。如图2以加训练强度的训练计划中,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呈现出强度走高、负荷量降低的走势。最后1周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强度相应的增加,训练强度要接近比赛中的负荷强度。避免连续安排大负荷课次的训练,大、中、小负荷的训练课应有机结合,以防止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同时每天密切监控运动员机体恢复情况,边训练、边调控,以最佳的身体状态迎接比赛的到来。

3.3.3 模拟比赛场景训练,适应赛事的影响因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网球运动员选择赛事之后,在安排赛前训练计划时要考虑到即将面临的竞争对手打法类型,还要了解职业网球赛事客观影响因素。网球赛事每天只有比赛的开始时间,采用紧跟前场制,运动员要适应中午烈日、没有午休、晚上熬夜比赛等打破运动员常规训练时间模式的情况,模拟比赛场景训练能够促使运动员更快的适应比赛场地、气候、观众等影响因素。例如,2014年温网锦织圭和拉奥尼奇创造了凌晨2点26分的赛事最晚完赛记录。穆雷承认体能与训练强度是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休赛期在美国迈阿密训练基地湿热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残酷体能训练,另外无法经常和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训练,导致训练与比赛的脱节,无法达到比赛中的强度。

3.4 心理素质、运动智能与技战术、体能训练协调发展,贯穿年度训练计划中

心理素质与运动智能并不是孤立的训练,一定要与技战术、体能训练相结合,心智训练要贯穿在年度训练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在技战术对抗中、在体能发挥的过程中、在训练接近比赛状态的临界下,运动员才能表现出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坚定、自信心不坚决的情况。在训练接近比赛状态的情况下,运动员要长期接受心理素质与运动智能的训练,只有在高水平的训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运动智能才会受到良性的刺激,才能发挥出更加稳定的心理表现能力。不断强化运动员心智的培养,在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培养其战胜自我、战胜强大对手的信心和勇气,实现信心与竞技实力的同步提升。

4 小结

4.1 运动员选赛时间间隔长短、参赛成绩决定了运动员在赛间期训练的时间与周期划分数量。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遵循“训练—比赛—训练—比赛……”的周期划分规律,高水平职业网球运动员按照多周期训练模式与板块训练模式相结合来安排训练过程。

4.2 赛间期训练是两个赛事之间的衔接,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根据运动员状态的起伏,动态性地设计赛间训练计划;赛间期技战术、体能、康复训练协调搭配为主,保持竞技水平状态,保证运动员健康地从事训练与比赛;将赛间期比赛看做训练的一部分,做好比赛、训练、比赛的连贯性。

4.3 休赛期是加强体能、提升技战术竞技水平最佳时期;休赛期的运动负荷呈高低变化,负荷强度逐渐增加;模拟比赛场景训练,能够使运动员适应客观影响因素。[HJ2.3mm]

4.4 心理素质与运动智能并不是孤立的训练,一定要与技战术、体能训练相结合,贯穿在年度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李淑芬.优秀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70-75.

[2]王宏,李佳薇.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疲劳和运动成绩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6):68-72.

[3]陈晓英.对训练周期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再审视[J].体育学刊,2008,15(11):88-91.

[4]徐本力.对我国2008奥运选手奥运会赛前训练周期调控模式的构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437-441.

[5]戴亏秀,杨栋.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网球上旋球发球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2):101-105.

[6]陈正,等.国家女网周课训练安排及训练效果实时监控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3):103-107.

[7]蒋宏伟.国家女子网球队训练若干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01-104.

优秀男子 篇4

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我国CBA联赛是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最高水平的代表,美国NBA联盟则是美国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聚集的地方。本研究中所指优秀运动员特指CBA、NBA联赛及其国家队的运动员。NBA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篮球运动员,但所占比例并不高;而CBA也仅有少量的外援,因此,本研究不对外籍球员进行单独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中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包括中国国家队以及CBA运动员。

(2)美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包括美国国家队以及NBA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省体育局、相关体育网站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CBA与NBA;中国国家队与美国国家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基础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1.2.3 访谈法

对具有高水平运动经历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进行访谈。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资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进行探讨。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高在竞技篮球中的作用

体形是常用于表示身体形态和身材变化的一个术语。研究表明,有成就的运动员趋向于独特的形体类型,而这种形体类型与运动员的成功关系密切。体形是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对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科学的运动选材就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现代运动员的成材必须经过科学的选材。许多优秀的青年运动员之所以无法达到更高的运动水平,正因受到体形的限制。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篮球运动而言,选材就更为重要。

篮球是“巨人”的运动,身高是巨人的最直接体现。越接近篮圈投篮命中率越高,这是由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因此,高度在篮球运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运动员的身高是高度的基础。对一支球队而言,运动员的水平身高是衡量其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对一名篮球运动员而言,身高对他的竞技水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没有身高的球队将无法立足于世界强队之林,身高不足的运动员也很难在篮球竞技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2 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高变化历程

在篮球运动之初,篮球运动被视为不适合高大队员参加的项目。直到1952年在芬兰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美国男篮派出了两米以上的高大中锋,高大球员在国际大赛中首次亮相,并在比赛中发挥巨大的威力,使其他各队防不胜防。这时,世界各国才对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予以足够的重视,纷纷开始寻找高大队员从事篮球运动,篮球开始成为一项巨人的运动。六十年代高大篮球运动已经能够全面掌握篮球技术,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主要因素,他们控制了比赛。世界各个强队的平均身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了一批身高在两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篮球运动速度加快。此阶段高大队员接受了全面的身体训练,各强队在身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准确、灵活,高大队员已初步具备了小个队员的特点。但是,由于对篮球运动过程中速度的重视,此阶段运动员身高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幅不是很大。到了八十年代,篮球运动进入了激烈的对抗时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篮球运动的对抗性越来越激烈,此阶段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增长缓慢,身高相对稳定。

2.3 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高变化历程

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但是与世界强队相比,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发展晚了一步。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普遍不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篮球运动员身高迅猛增长阶段,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也增长很快,但与世界强队相比,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仍然不足。1956-1966年这十多年间,我国篮球运动迅速发展,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此阶段,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随着世界潮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依然落后于世界强队。1964年,我国男篮的平均身高为191cm,落后美国6厘米。这时,我国篮球运动坚持“快速、灵活、准确”的指导方针,利用小个队员的灵活、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对抗高大队员的身体优势,将小个队员的“快、准、灵”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至,战胜了来访的许多世界强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1966-1976年,因为政治原因,我国篮球运动遭到严重破坏,竞技篮球停滞不前,而此阶段世界其他强队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及其技战术水平却在稳步增长,在表的数据中可以清楚显示。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篮球运动加强了对高大队员的培养,运动员的身高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男篮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篮球锦标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闯进八强,此时,我国男篮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99cm。这也证明了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在比赛中的重要意义。2002年第十四届世界篮球锦标赛时,我国男篮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203cm,位居世界前列。

2.4 我国CBA篮球运动员与美国N BA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比较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项竞技运动不会只靠一两个高水平运动员就能获得好成绩。如若在一项运动上长盛不衰,就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从事此项目的运动员。篮球是一个集体性竞技运动,需要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这些高水平运动要通过高水平的联赛培养出来。在分析中美两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特征时,不光要对两国国家队篮球运动员进行比较,更要结合参加联赛的运动员的整体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2.4.1 CBA与NBA球员身高情况比较

我国CBA联赛也非常重视运动员的身高条件,在1995-1996赛季,我国CBA球员的平均身高为194.8cm。在CBA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球员的身高发展很快,至2008-2009赛季我国CBA球员的平均身高为197.7cm。但与美国球员相比,平均身高差幅达4-5厘米,具有显著差异。我国CBA球员平均身高存在不足。

2.4.2 1995-2007年CBA与NBA各位置球员的身高比较

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各有特点,运动员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置可以划分为后卫、前锋和中锋。不同位置球员的身体形态也各有特点。

中锋是球队的中坚。篮球界有句俗语:得中锋者得天下。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中锋是无法进军世界先进行列的。无论NBA还是CBA,没有优秀中锋的球队都很难获得总冠军。身高是中锋球员的首要条件。在激烈的内线对抗中,中锋球员的身高是对抗的基础。近年来,NBA中锋球员的身高集中在210-215cm,平均身高为212-213cm。而我国CBA联赛中锋的身高集中在204-209cm,平均身高为206-207cm,与NBA球员平均身高相差6厘米,有显著性差异。中锋球员身高的不足使我国CBA联赛的内线对抗的激烈程度与NBA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比赛的精彩程度也因此下降。

前锋球员担任球队主要进攻与防守任务,是进攻的尖刀,又是防守的利盾。今年来,NBA前锋球员平均身高在205cm左右,而我国CBA前锋球员的平均身高只有196cm左右,两者平均身高相差近10厘米,存在显著性差异。身高的不足影响了我国CBA前锋球员在高水平比赛中的竞技水平。

后卫球员是临场比赛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球队的“灵魂”,承担着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守的重任。NBA现役后卫球员的身高幅度跨度很大,有的高达206cm,有的却仅有165cm左右。他们身高集中在190-195cm,平均身高为193cm。我国CBA后卫球员身高集中在185-190cm,平均身高为188cm,平均身高比NBA后卫球员低5厘米,存在显著差异。但我国篮球专家对培养高大后卫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我国男篮后卫球员身高不要高,但是要灵活,身体素质(尤其是速度)优异。

2.5 中美国家男子篮球队的运动员的身高比较

美国男篮于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在国际重大比赛中派NBA职业球员参加比赛。美国梦之队运动员的身高也居于世界前列,平均身高稳定在201-203cm之间。今年来,我国国家男篮运动员的身高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1992年,我国男篮平均身高为197cm,与美国相差近7厘米;2002年,我国男篮平均身高已达203cm,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男子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身高的发展是我国男篮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3 小结

从前面的统数据中可以看出: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近年来,世界篮球强国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已经基本稳定,男篮运动员平均身高稳定在202-205cm。为了保证篮球比赛的可参与性,同时,考虑到人体的生理特点,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不会无限增长。篮球专家认为:未来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还会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会太大。

前苏联著名篮球教练员阿.戈麦尔斯基曾预测到2000年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将很难见到小个子运动员的表演。然而,直到2002年的世界篮球锦标赛上,仍然有小个球员活跃在赛场上,并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NBA现役球员中,身高仅165cm的博伊金斯是勇士队不可缺少的奇兵;76人队身高仅183cm的艾弗森是NBA中出色的得分王。他们凭超人的速度、高超的技术、坚强的意志在强手如林的NBA获得了自己的地位。这些例子说明在篮球运动的某些领域身高只是决定篮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

我国是典型的亚洲流派,我国篮球运动员属于亚洲灵巧型运动员。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篮球运动员身高不足,各级篮球队都认真贯彻“以小打大”、“以快制高”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准确”的风格,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随着“移动长城”的出现,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最显著的就是运动员的身高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应该在客观条件改进提高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保持自己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缩小与世界强队的距离。

4 结论与建议

(1)世界篮球强国运动员的身高已经趋于稳定,男篮运动员的平均身高稳定在202-205cm,运动员的身高不会有太多变化。

(2)我国国家男篮运动员与美国国家男篮运动员相比,近年来平均身高水平接近甚至有赶超之势。但与NBA球员相比,我国CBA球员的平均身高水平明显不足,存在显著差异。

(3)建议我国篮球在注重发展运动员身高的同时,注重各项素质和技战术的培养。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够坚持“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准确”的风格。

(4)建议在篮球运动员选材时除了身高因素以外,还需兼顾球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加强对小个队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2]熊斗寅.比较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A.W.S沃森[英]著.王琳等译.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

[4]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

[5]张宏成等.怎样打篮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6]邓飞.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指导思想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我们家的男子汉》优秀教学反思 篇5

相信学完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应该深有感悟: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的独立,他的伤心,他的沉着,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正如作者说:看着他一点点儿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学生在网上学完这篇文章后,应该会明白这些,但是文章太长,老师讲得又快,学生不好好预习是不行的,是理解不了,也体会不深的,所以,我在一开始就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作业,希望他们熟读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给文章列小标题,再学着把小标题连起来的方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以便在听老师讲课时有放矢,心中有数。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来做,但有些学生还是没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就理解得很透彻,而有的学生就不然。

最后,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让学生摘抄课文中细腻描写人物的有关句子,让他们体会精彩之处。这样孩子们才会再次深入地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精妙所在。

优秀男子 篇6

关键词:3 000 m障碍跑;生理生化指标;身体机能;训练监控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70-04

Analysis on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of Excellent Men Athletes of 3 000 m Steeplechase

GE Bing1,YANG Ming2

(1.College of P.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Jilin China;2.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tes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of men athletes of 3 000 m steeplechase in national team, during basic stage and concentration training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ning pulse, blood pressure, hemoglobin(Hb), serum creatine kinase(CK), blood testosterone(T),blood urea(BUN) and other indexes reflect body function status, exercise amount, exercise intensity, nutrition and recovery state, and have guiding effect for training monitoring in concentration training period. The significance of variation of CK and T is higher, and presented as sensitive to intensity changes and great individual difference. Hemoglobin is closely related to exercise amount, nutrition and recovery.  BUN is related to exercise amount and physical adaptation.

Key words: 3 000 meters steeplechas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body function;training monitoring

随着现代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日益受到重视,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对运动员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运动项目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也表现出不同特点。因此,探索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3 000 m障碍跑训练的监控、运动负荷结构调整、生理机能评定、营养及恢复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26日~2011年3月16日期间,在云南楚雄体校训练基地,对7名国家队男子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集训期间进行跟踪测试,其中基础期为大奖赛结束后和集训前的恢复调整期,集训期的前7 d为集训前期,集训期的后7 d为集训后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训练年限见表1。

1.2 训练安排 本次集训期为期8周,其中每7 d为一个小周期。第一周以适应高原训练为主,第二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第三、四周训练量达到最大,第五周开始逐渐减少量,开始增加强度,第六、七周训练量减到最小,强度增到最大,第八周为调整训练,为高原训练后的比赛做准备。

1.3 研究方法

1.3.1 实验测试法 生理生化指标由随国家队科研人员完成采集,测试设备主要有: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och100i、POLAR-S810遥测心率表、日本便携式血乳酸分析仪(Lactate ProTMLT-1710)、血压计、Rayto雷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904等,对运动员在集训期间的生理机能指标(晨脉、血压)、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血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进行测试,采集时间在清晨安静、空腹状态下进行。

1.3.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SPSS11.5对所采集的数 据进行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T检验,设定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理机能指标

2.1.1 晨脉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身体机能正常时,晨脉相对稳定;晨脉升高5次/min以上,并持续3 d不恢复,可能训练强度过大或机体未完全恢复,身体机能好转时,晨脉会下降[1]。

对全队平均晨脉统计(图1),晨脉平均值 M= 49.34次/min,标准差 S =1.76次/min,变异系数 CV =3.6%,表明集训期晨脉相对稳定;集训前期晨脉普遍升高,说明全队运动员有一定疲劳产生,但总体晨脉增加小于5次/min,运动员可以适应训练的运动量和强度;在集训中期,晨脉逐渐下降并相对稳定,但在后期采用了大强度训练,晨脉有所增高但仍小于5次/min,通过对运动员LQB晨脉的平均数、标准差统计(表2),基础期晨脉 M =52.3次/min,标准差 S =0.82次/min,标准差较小,说明基础期晨脉稳定,身体机能状态良好;集训前期心率增高,标准差变大,显示出身体对大运动量刺激的结果,表明身体出现运动性疲劳;集训中期和后期晨脉回落,标准差变小,晨脉稳定,说明身体已经适应训练量。此外,在集训监控中,晨脉的变化也应与主观感觉、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才能更为有效地判断疲劳和恢复。

2.1.2 血压的变化 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安静时收缩压升高20%左右,并连续2 d以上时,可能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1]。从全队血压变化看(图2),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步升高或下降,说明运动负荷对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收缩压基本保持在100~120 mmHg以内,舒张压保持在60~80 mmHg以内,整个集训期收缩压和舒张压有一定波动,但都在可控范围内,这是大强度训练导致的结果,说明在整个集训期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良好。

运动员MZC集训期的收缩压 M =113.47mmHg, S =7.07mmHg, CV =6.2%;舒张压 M =68.72mmHg, S =5.68mmHg, CV =8.3%,变异系数较小,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图3是运动员MZC在集训期的血压变化曲线,在1月30日和2月10日出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现象,原因是强化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是加大运动量的结果,此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回落,说明心血管系统疲劳有所恢复,是心血管系统增强的表现。因此,在3 000 m障碍跑训练中,血压可以反映运动员机体的恢复和对运动的适应情况。

2.2 血液指标

2.2.1 血红蛋白的变化 Hb是人体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执行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等功能。Hb是决定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主要因素,其含量直接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男运动员Hb的理想值是16~17 g/dL,此时氧的运输能力达到最佳。当Hb浓度增加,结合的氧量增加,如果由于脱水、营养等原因造成Hb进一步增加,会使血液粘滞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心脏收缩阻力增加,反而对运动不利[2]。

通过对全队基础期和集训各期运动员的Hb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配对数据 T 检验(表3),结果显示,基础期和集训各期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说明全队运动员Hb的含量相对稳定,但全队集训期血红蛋白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为了克服缺氧引起的不利影响,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调节的结果[3]。

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运动量加大,造成运动员有不同程度脱水或营养干预的结果,导致血液浓度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图4)。因此,在集训期,定期测量Hb含量有助于了解运动员的氧运输系统功能、营养和恢复状况。

2.2.2 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 血清肌酸激酶(CK)是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酶之一,正常情况下,肌细胞膜结构完整、功能正常,CK 极少透过细胞膜,血清中的CK浓度较低。研究证明,无论是大强度还是小强度的训练,都会使血清CK活性增加[4],主要原因是运动时骨骼肌局部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自由基增多,细胞膜受损和通透性增加,使肌细胞内的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而增多。

从集训期CK变化特点看,全队平均值( M =375.125 u/L)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集训期的训练强度较大,且标准差 S =135.548 u/L,变异系数 CV =36.13%,表明CK个体差异较大的特点。

图5为集训期全队CK变化曲线,由于第3-5周进行加大强度训练,CK达到最大值614 u/L,结合运动员主观感觉和其他指标监控,仍在承受范围内。经过一周的训练调整,第6周加大运动强度,CK达到531u/L,增加幅度变小,说明运动员逐步适应了训练强度。血清肌酸激酶是反映运动强度的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波浪起伏变化特征,具有标准差大、变异系数高、离散程度大的特点[5] ,因此,CK数值对训练强度刺激较为敏感。

2.2.3 血睾酮的变化 睾酮刺激组织摄取氨基酸,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纤维和骨骼的生长,加强磷酸肌酸的合成,促进EPO分泌,增加肌糖原储备等[6]。

从全队的血睾酮平均水平看,集训期血睾酮( M =676.12 ng/dL)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全队运动员身体机能良好,但标准差( S =118.16 ng/dL)和变异系数( CV =17.48%)较大,显示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负荷安排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通过对7名队员基础期与集训期血睾酮水平的差异比较,并进行配对数据 T 检验,差异显著( P <0.05),集训期血睾酮水平有所下降。

图6为运动员LQB集训期血睾酮变化曲线。集训前期血睾酮平均值为712 ng/dL,集训后期血睾酮平均值为476 ng/dL,血睾酮水平下降,但未出现疲劳症状,运动能力较好,并呈起伏变化趋势,这与负荷结构调整相关,意味着机体的合成代谢过程和恢复速率随之减慢,如果在此基础上仍继续增加训练负荷而不做调整, 将会导致训练后难以及时恢复,影响训练计划的完成[7]。当血睾酮水平下降,说明身体承受负荷能力降低,提示在赛前要调整血睾酮水平,使运动员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2.4 血尿素的变化 血尿素是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产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消除处于平衡状态,血尿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研究表明,训练使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保持较高的水平,我国优秀运动员晨起的血尿素正常参考范围在4~8 mmol/L之间[8]。运动量增大、运动时间延长或疲劳积累时,血尿素增加,恢复也较慢[9]。

表4为全队集训期各阶段血尿素值。集训前的基础期进行了训练调整,进行加大负荷的适应性训练,血尿素水平较高(5.37 mmol/L);在集训前期的大负荷训练,血尿素值(5.87 mmol/L)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集训前期与基础期进行差异性检验,差异不显著( P >0.05),说明基础期和集训前期运动量相当;集训中期血尿素(7.35 mmol/L)增加,接近最高值,与集训前期相比,差异显著( P <0.05),可能原因是大负荷训练使运动员身体没有完全恢复,是疲劳积累所导致的;集训后期血尿素值(5.70 mmol/L)与中期相比,差异显著( P <0.05),出现显著下降,原因可能是通过前一段训练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是身体机能状况良好的表现。因此,血尿素对大运动量训练反应敏感,大运动量训练会使得血尿素显著上升,运动量越大血尿素增加越明显[10]。

图7为运动员 YT集训期血尿素变化曲线。从总体上看,在集训期血尿素( M =7.05 mmol/L)相对稳定,但在2月16日测试晨起血尿素达9.74 mmol/L,分析其原因是前一周的公路跑距离加大,运动量过大,导致疲劳积累,基于以上原因上午大运动量课取消,改为调整训练。可见,当训练量加大,血尿素增加敏感,且血尿素恢复到正常状态需1~2 d。

3 结论与建议

1)监测3 000 m障碍跑集训期晨脉和血压,可以反映机体恢复和对运动的适应情况,但应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训练水平和个体差异相结合,综合评定运动

员的身体机能状态。

2)在3 000 m障碍跑集训期,血清肌酸激酶可以反映运动强度大小,且表现出变异系数和个体差异较大的特点;血睾酮变化敏感,起伏变化较大,在高强度、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期血睾酮水平下降,提示在赛前需对血睾酮水平进行调整,保证运动员最佳运动状态;血红蛋白变化幅度较小,血红蛋白会因运动员高原低氧和脱水等因素而发生改变;血尿素对运动量的变化较为敏感,运动量大和身体不适应,都使血尿素显著升高。

3)集训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训练监控时,应该以“横向比较为辅,纵向比较为主”的原则,关注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建立运动员个体的训练前和训练后、平原和高原生理生化指标评价标准,帮助教练员对训练的合理安排,为实施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 李振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生化指标监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83-84.

[4] 冯连世,李开刚.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 崔玉环,刘丹,安楠,等.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特征与评价[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3)48-55.

[6] 杨明,田野,赵杰修.中国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备战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2):21-25.

[7] 马丽华,孟宪华,周军.北京市中长跑队运动员冬训阶段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4):50-52.

[8]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9] 张爱芳,唐玉成,姚国强,等.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冬训期间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35-38.

优秀男子 篇7

竞走运动是田径项目中对技术有特殊技术要求的一种运动项目属于耐力性项目,在任何距离的比赛中,最终是看谁用时最少,最先完成比赛距离。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在高强度下连续快走的能力是核心,是典型的技战术与耐力相结合的周期性竞速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相群。目前世界三大赛的竞走项目男女20 km竞走及男子50 km竞走三个项目,我国男子竞走的体能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提高成绩的一大难题,现阶段我国体能训练还是处于落后的阶段,由于忽视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有很多竞走运动员从一开始接触竞走时只注重单一的专项训练,成绩提高虽然很快很短的时间就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但由于体能基础训练的缺乏,运动员在柔韧、灵敏、协调性尤其是专项力量上跟国外高水平选手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迫使再往更高水平发展受到限制,所以,我们要敢于突破创新,更新训练理念实现技术与专项体能共同提高。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我国竞走小将王浩在男子20 km竞走比赛中获得银牌,也是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在世锦赛上获得的首枚奖牌,可以说这个成绩是可喜的,在专项体能的提高与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相信我国男子竞走项目会取得更多优异的成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竞走专项训练和与之相关的资料10余篇,为研究工作打下了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

1.2.2 对比分析法

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竞走50 km竞走前八名和我国选手全程比赛进行比较分析。

1.2.3 录像解析法

对竞走比赛进行了录像拍摄与分析,得出一些共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为研究工作获得了实践支持。

1.2.4 访谈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就竞走比赛中体能情况,访谈运动员跟教练员。

2 研究结果

2 . 1中外优秀竞走运动员全程走速对比

如表1所示,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50 km竞走前八名运动员比赛成绩,我国选手只有孙超一人进入前八名,其余两名优秀竞走运动员都因为犯规而被罚下,通过分析犯规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后半程因为体能下降过快导致技术变形才被罚下的。

如表2所示,2007年世锦赛50 km竞走前八名运动员分段成绩的速度来分析,基本上都是采用匀加速的节奏,在30~40 km时达到最高速,大多数运动员在最后10 km出现了体能消耗过多降低了速度的特征。此表所示国外优秀竞走运动员普遍后程速度比前程略快一些,而我国竞走运动员普遍是后程比前程慢,而我国运动员孙超则例外,因此能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情况在比赛中合理的安排比赛节奏,使体能消耗分配更合理,例如运动员50 km竞走水平在3小时55分时,他的比赛速度要是按照3小时50分走很可能会过早的出现体能消耗过快后程越走越慢。还是应该采用前程按照匀加速的一个时间来走即按照4小时~3小时55分的速度来走,后程在根据自己体能储备及消耗情况来逐步提高速度走,这样能有效的控制体能过早的消耗。

3 分析与讨论

3.1 体能的定义

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肖秋平认为体能可以分为广义上的体能和狭义上的体能,广义上的体能是泛称的身体能力,它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状态、身体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等因素;狭义上的体能是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中,主要是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或比赛中的运动能力[3]。

3 . 2竞走项目的体能特点

竞走是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肉眼可见的腾空。支撑腿从着地一瞬间到与地面垂直过程中,必须充分伸直,即膝关节不能弯曲。竞走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4]。在体能特征方面:竞走运动是克服自身体重向前位移的项目,与长距离耐力项目运动员同样要求运动员具有相对较轻的体重,比赛中连续运动时间长是竞走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对运动员机体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改善机体能源物质的存储状况、提高机体的物质代谢功能、提高运动器官的运动功能,以及提高心理耐受度。

3 . 3男子竞走专项体能训练的现状

竞走项目的体能训练应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体能训练是人体基本素质的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等基本内容;第二,体能训练应结合专项特点才有实际意义,竞走的体能训练必须结合专项所需才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实际能力。

3 . 4男子竞走专项体能训练应采取的措施

3.4.1 加强基础身体训练

竞走长距离速度耐力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比赛能力、专项耐力、专项力量、专项速度、速度耐力、柔韧与灵活性”是竞走运动员训练的重点[5]。在日常训练中多以基础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加强腰腹背肌、侧肌及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小力量练习等。

3.4.2 结合专项特点增强体能

男子竞走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也应结合起来。核心力量的不断增强,能有效的改善运动员的基本运动技能,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创造坚实的“中枢”力量。就竞走的专项特点来说,中枢部位的稳定性(骨盆和躯干)、关节稳定性、髋关节前后运动时的平衡能力、克服自身重力的相关肌群的练习,尤其是腰、背臀肌肉的发展作为重点[6]。

3.4.3 身体各部位力量的协调发展

在训练中我们总结出,在长时间快速走的过程中,谁的下肢动作越放松省力坚持快速走的时间就越久,下肢快速省力技术表现在前脚着地瞬间腿必须伸直,具体所指就是伸膝动作,膝关节必须伸直;在两腿交替过渡的一瞬间膝关节充分要放松,由于竞走大多数在公路上进行训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也应考虑到突出重点、抓住细节、防止伤病的出现。

4 结论与建议

(1)目前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步够,还停留在单纯的技术动作的阶段,专项体能的训练应该从基层训练单位的运动员抓起,增强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这项传统优势项目可以发扬光大。

优秀男子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11月12日ATP排名前100且在青少年阶段2006年—2012年期间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的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 共计51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www.itftennis.com/juniors、www.itftennis.com/mens、www.atpworldtour.com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选用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对2015年11月12日ATP排名前100的100名运动员、2006年—2015年期间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的共计87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赛数量和世界排名进行统计, 对达到符合研究对象要求的共计51名运动员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且ATP世界排名进入前100的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对符合该标准的网球运动员进行了筛选, 共计51人符合该条件。基本成长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达到ATP最高排名时的平均年龄是23岁 (最小为18.8岁/最大为26.5岁) , 从ITF年终前10到ATP排名前100所用的平均时间为4.3年 (最短为1年/最长为9年) 。首次取得ATP年终排名时的平均年龄为17.6岁 (最小15岁/最大22岁) , 首次进入ATP前100的平均年龄为20.8岁 (最小17岁/最大25岁) 。运动员停留在ATP前100位内的平均时间为3.7年 (最短为1.0年/最长为10年) 。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 运动员参加了平均36 (最少12/最多61) 项锦标赛, 平均110 (最少36/最多188) 场青少年比赛。在15~18岁期间, 参加了平均41项 (最少0/最多95) ITF18岁以上年龄组锦标赛, 平均84场 (最少32/最多152) ITF18岁以上组比赛。在ITF青少年比赛中, 运动员比赛赢输比平均为3.3:1 (最小1.7/最大6.3) , 在ITF18岁以上组比赛中的赢输比平均为1.9:1 (最小为1.1/最大为3.7) , 在ATP巡回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2:1 (最小0.3/最大4.1) , 职业生涯的赢输比平均为1.6:1 (最小为0.1/最大为3.9) 。

2.2 青少年阶段年龄与每年参赛数量的关系

以13岁为节点, 对13—18岁每个年龄阶段的参赛数量进行了统计, 如表2所示。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有78%的运动员在14岁时参加了ITF比赛, 15岁时, 比例为95%, 达到了顶点。在16岁时开始下降至88%。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 继续下降, 17岁时为84%, 18岁时为46%。

有57%的运动员在15岁时参加了ATP及ITF18岁以上组别的赛事。这一比例在16岁时上升至82%。随着年龄的增长, 运动员在17岁和18岁时达到了顶点, 高达96%。

2.3 运动员年龄与每年参赛总数的关系

以15岁为节点, 对15—18岁每个年龄阶段的参赛总数和青少年及成人赛事的比例进行统计, 如表3所示。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 优秀职业网球选手在15岁时, 共参加了11项赛事, 所参加的青少年的比赛和成人比赛的比例分别为65%和35%, 以青少年赛事为主体;16岁时, 参赛数量增加到了18项, 比例分别为60%和40%;17岁时, 参赛数量是25项, 比例却变为50%和50%;到18岁时, 运动员参加了30项赛事, 比例分别为25%和75%, 更多地以成人赛事为主体。5%的16岁青少年、10%的17岁青少年和25%的18岁青少年参加了成年人比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在2006-2015年期间, 在ITF年终排名前10的选手中, 有59%的运动员进入到了ATP排名前100位, 首次取得ATP排名的平均年龄为17.6岁, 4-5年之后 (22岁之前) 进入到ATP前100位。从首次取得ATP排名, 到进入ATP前100位, 所用时间平均为4.3年, 约20.8岁。从进入ATP前100到达到个人最高排名的平均时间约为2年, 即23岁。在ATP前100为保持的时间平均为3.7年。

2) 优秀运动员参加青少年赛事和成人赛事的参赛比例的分水岭在17岁。17岁两种类型比赛基本各占一半, 17岁以前, 以参加ITF青少年赛事为主体;17岁以后, 以参加ATP和ITF18岁以上组别的赛事为主体。

3) 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比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6:1。ITF青少年赛事赢输比平均为3.3:1, ITF18岁以上组比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9:1。

3.2 建议

根据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 科学制定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参选赛特征和比赛胜负比率, 对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合理评估。

摘要:本文对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 分别找出青少年阶段和成人阶段的参选赛规律、年龄和排名规律和比赛胜负规律, 为科学制定男子网球运动员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参选赛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1]Advanced Coaches Manual[S].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ITF Ltd.

[2]www.itftennis.com

优秀男子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2007第11届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前三名的运动员和2005南京十运会男子跳远前三名运动员的比赛数据为研究对象。把经统计处理的我国运动员有关数据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数据相对比,结合专项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取的运动员比赛数据均来自于国际田联、中国田协官方网站及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

2 结果与分析

2.1 踏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分析

跳远的摆动腿落地和蹬离动作是助跑最后一步开始的,根据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变化规律,大多数运动员在助跑倒数第1-2步,由于步长加大和身体重心降低,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踏板瞬间重心水平运动速度下降。因此,踏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参数是判断运动员最后几步助跑技术和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关研究表明,跳远运动员踏板瞬间、重心水平速度与有效成绩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6。表1可见,我国运动员在踏板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值为10.19±0.33m/s,比国外优秀运动员10.75±0.28m/s低0.56m/s,差异非常显著(P<0.01)。由此可知,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尚有明显差距。由于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实践中许多教练员大多倾向于把速度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上。事实证明,这种训练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也正是这个原因,构成阻碍我国跳远运动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多年的测试结果,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5m能达到10m/s以上速度的并不多。根据王清、冯树勇、赵国雄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已接近99%,明显高于世界运动员的利用率(92%-94%),即目前我国运动员在现有的速度能力基础上,助跑速度利用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若仍通过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方法来提高成绩是不科学的。注重选拔具有较大速度发展潜力的运动员和重视发展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是今后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

2.2 起跳阶段身体重心速度、垂直分速度及腾起角度分析

起跳是整个跳远技术中最为复杂的技术,其任务是在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情况下,创造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使运动员获得较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速度的变化反映了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和技术特征。

我国运动员在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度分别为9.98±0.24m/s,比国外优秀运动员10.18±0.21m/s低0.20m/s,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在离板瞬间,我国运动员身体重心垂直分速度和腾起角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却是非常大的,分别相差0.31m/s和2.10°,尤其在离板瞬间垂直分速度的比较上面差异更为显著(P<0.01)。波波夫研究发现,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每增加0.2m/s或腾起角增大1°,运动员的起跳力量需增加2%。由此看来,我国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在训练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仍然是今后训练工作的重点。

(单位:m/s)

从表2可见,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离板瞬间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我国运动员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度、垂直分速度和腾起角度3个运动学参数综合分析,垂直分速度较低是影响我国运动员运动成绩继续提高的重要技术因素之一。

2.3 助跑最后两步着地角、离地角的分析

着地角、离地角是反映助跑姿势的指标,对助跑速度有很大影响。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外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着地角都在减小,离地角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国外运动员的减小幅度比我国选手要大。中国运动员最后两步着地角都小于国外运动员,离地角都大于国外运动员,并且最后一步表现更明显。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着地角,在倒数第二步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后一步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离地角在倒数第二步无差异(P>0.1),而最后一步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着地角小,相应的身体重心高度降低,着地距离增大。身体重心高度的变化必然造成原有助跑节奏被破坏,影响运动员水平速度的保持和发挥;着地距离增大,则支撑缓冲阶段水平阻力作功距离加长,从而增大该步支撑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离地角大,相应的蹬地水平分力减小,造成蹬伸效果差、向前性不够,影响蹬伸阶段水平速度的回升。研究表明,倒数第二步、倒数第一步着地角与该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71(P<0.01)和-0.73(P<0.01)均呈高度负相关;倒数第二步、倒数第一步离地角与该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6(P<0.01)和0.68(P<0.01)均呈正相关。我国运动员最后一步较小的着地角和较大的离地角,形成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缓冲阶段水平阻力做功距离加长,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在蹬伸阶段,又由于蹬伸效果差、向前性不够,损失的水平速度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两者共同作用,使最后一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大幅度下降,最终造成离地速度(踏板速度)偏低。

3 结论与建议

1.踏板速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踏板瞬间重心水平速度相对较低,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跳远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点,也是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能力上明显低于国外选手。表现在我国选手的起跳能力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不相适应,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腾起角太小,不能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作用,这是制约我国跳远选手跨进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问题。因此,提高快速起跳能力是今后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关键。

3.我国优秀运动员着地缓冲阶段动作消极、重心下降过大、致使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过多;而在蹬伸阶段蹬伸的幅度、速度不够,向前性不好,损失的速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偿,造成踏板速度偏低。

参考文献

[1]张玉泉.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J].田径,2000,(1).24-25.

[2]黄继珍.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水平速度损失率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3):115-117.

[3]陈木火.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73-75.

[4]王清,冯树勇,李爱东.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若干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5,15(3):62-66.

优秀男子 篇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2007第11届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前三名的运动员和2005南京十运会男子跳远前三名运动员的比赛数据为研究对象。把经统计处理的我国运动员有关数据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数据相对比, 结合专项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取的运动员比赛数据均来自于国际田联、中国田协官方网站及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

2 分析与讨论

2.1 助跑最后9—10m段落的速度

我国3名男运动员助跑最后9—10m段落的速度虽比国外3名顶尖运动员低, 但在速度利用率方面, 却比他们高出1.2—5.4个百分点 (见表1) 。是不是助跑速度的利用率越高, 跳远成绩就越好呢?竞技跳远的最高目标是提高跳远的成绩, 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原因是基于高助跑速度利用率可以提高助跑到速度, 而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 因此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提高成绩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但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 使运动员以接近本人最大平跑速度助跑, 这就会造成了起跳技术难度加大以及垂直腾起的速度变小, 反过来影响了跳远成绩的提升。从最后9—10m的助跑速度与运动员跳远成绩的对应值看, 我国男运动员的适应度不及萨拉蒂诺、豪伊和菲利普斯3人。由此看来, 速度利用率高并不足以补偿速度落后的差距。

2.2 助跑最后6—10m段和1—6m段的速度

萨拉蒂诺那8.57m的一跳, 起跳前1—6m段的速度不及豪伊, 但成绩比豪伊好, 其原因在于萨拉蒂诺更有效地完成了踏跳, 获得了腾起角度的最佳值。我们从中可以看出2种不同特点的类型:以豪伊为代表的速度型;以萨拉蒂诺为代表的速度力量型。2种类型的特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表2显示, 萨拉蒂诺和豪伊的各2次试跳, 起跳前1—6m段均较6—10m段的速度快, 在最后段落的加速性方面, 萨拉蒂诺比豪伊稍好。我国3名运动员助跑最后2个分段的速度差均为负数, 最后5m段的减速, 使水平速度受到较大的损失。我国运动员张鑫跳出7.95m时, 其水平速度达10.65m/s, 但未能比速度稍慢的另1跳的成绩 (7.99m) 好。上述情况说明, 在助跑速度提高的情况下, 不能高效地完成踏跳, 运动成绩也将受到影响。

2.3 助跑最后2步水平速度

大多数男子运动员水平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助跑倒第2步及倒第3步, 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倒1步的运动员则很少。通过对助跑最后2步水平速度的比较, 反映了某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外运动员最后2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 萨拉蒂诺和豪伊倒第1步比倒第2步的速度分别慢了0.18m/s、0.10m/s和0.11m/s, 而张鑫、李润润和顾俊杰则分别慢了0.19m/s、0.22m/s和0.27m/s (表3) 。由此看出, 我国男运动员助跑最后1步水平速度的损失比较大, 使本来落后的速度进一步拉大了差距。

由表4可以看出, 对最后两步着地瞬间, 两组数据经统计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着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分别为10.19m/s和10.75m/s, (P<0.01) 统计检验两组数据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 由于最后一步技术的差异, 造成中外运动员踏板速度的差距。

2.4 助跑起跳的垂直速度

助跑水平速度的重要性已成为国内跳远界的共识, 另外一个共识就是起跳阶段应该在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条件下尽量增大垂直速度, 从前面对起跳速度利用率的论述也可以看出增大起跳阶段垂直速度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中外运动员的平均腾起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和平均腾起角度, 我们可以看出中、外运动员在跳远起跳技术方面存在差异。在平均腾起水平速度方面, 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平均值为8.71m/s, 我国运动员为8.60m/s, 平均差值0.11m/s;在平均腾起垂直速度方面, 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平均值为3.38 m/s, 我国运动员为3.11m/s, 平均差值0.27m/s;在平均腾起角度方面, 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平均值为21.15°, 我国运动员为19.78°, 平均差值1.37° (表5) 。

上述数据表明中外运动员的腾起水平速度存在较小差距 (P>0.1) , 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的差距较大 (P<0.1) 。可见, 我国运动员的腾起角度和腾起垂直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是影响我国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这说明了我国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多重视技术训练, 对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垂直上升爆发力和腿部绝对力量训练重视不足, 影响了我国跳远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1.助跑水平速度的差距, 不仅表现在最后9—10m段落上, 也反映在最后5m段的加速与减速上。国外运动员出现最后5m段的速度高于倒第2个5m的速度, 我国男子运动员最后5m段的速度处于下降状态。

2.助跑最后1步的速度比倒第2步速度, 绝大多数运动员虽呈下降情况, 但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下降幅度要比中国运动员小。

3.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 是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今后训练中应解决的课题。

摘要: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绝对速度水平落后、最后5m段的速度处于下降状态、助跑最后1步的速度比倒第2步速度的下降幅度较大以及起跳垂直速度过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落后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跳远,助跑,速度,优秀运动员,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清, 冯树勇, 李爱东.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1992, (7) :1-5.

[2]姜孟春.跳远运动中的速度研究[J].体育科学, 1997, 17 (1) :44-47.

[3]赵丙军.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1998, (6) :26-29.

优秀男子 篇11

跳远是一项速度、爆发和技巧为一体的田径跳跃项目,力量素质是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是跳远运动员最重要身体素质[1]。高水平跳远运动员技战术的提高与发展都离不开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基础保证。在跳远项目中,力量训练通常被分为三种训练方法分别是:一般力量训练、专项力量训练和专门力量训练。每一种方法都有不同的力量训练内容,因此一般力量训练在一般准备阶段进行,专门力量训练在特点的准备阶段进行,而专项力量训练在赛前阶段和主要比赛阶段进行。

抛射体的远度S的大小与抛射初速度V0和抛射角α有关。抛射初速度V0是在助跑中获得的,它的大小直接影响起跳的质量。在起跳前身体水平位移速度越快,起跳腿对地面的冲量值越大,起跳时间越短,且表现出良好的爆发性,增加对地面的作用力,从而更好的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这就对运动员力量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除了力量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快速力量(即爆发力)以及全身的协调能力,并且合理的跳远技术作为保障,这样才有可能使跳远运动员跳的更远。由于专门力量训练在李金哲力量训练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本文主要从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个角度探讨李金哲的力量训练安排情况,并对其训练效果进行检验。

2李金哲冬训计划中一般力量训练的安排

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一般力量是專项力量的基础,一般力量强 ,专项力量才会提高。应先练一般力量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转化到专项力量中去。在(附件1)可以看出,正常训练中运动员每次训练课上都会安排一般力量训练的内容。跳远运动员的一般力量方面要求全面,包括肩、腰、腹部、髋和上下肢的力量,在一般力量训练中,特别要注意发力的部位(如腰、腹部等),因为它起到上下肢衔接的作用,如果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会影响上下肢不协调,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2.1李金哲冬训计划中一般力量训练的特点分析

在上肢力量训练计划中可以看出,卧推和高翻是发展上肢力量较好的方法之一。李金哲卧推和高翻的练习以最快时间完成教练制定次数。卧推练习时主要采用6—8次分四组进行训练,强度在80%左右。而高翻练习时采用力量累加进行练习,强度在80%左右。

在李金哲躯干力量训练计划中发现,除了高翻为主要的训练手段之外,还有很多辅助手段。例如,提拉、抓举、仰卧起坐、背卧挺身、侧提壶铃、髋部练习等。这些辅助练习手段对躯干力量训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能提高上下肢的协调性,使上下肢的力量链接更加紧密。

跳远运动员不仅要求下肢的力量大、速度快,还要具备加速、制动及协调能力,因此跳远运动员的腿部力量非常重要,它是运动员移动、踏板以及腾空时发力的基础。在李金哲下肢力量训练计划中全蹲在计划中占的比例很大。

3李金哲冬训计划中专项力量训练的安排

专项力量是指在运动员比赛动作技术和战术所要求的时空条件下,人体参与运动的肌肉或肌群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3]。专项力量的练习只有在接近、符合专项技术动作要求时,才会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从跳远技术动作分析,运动员从静止开始加速以最大速度踏起跳板将整个身体腾起做抛射运动,要求肌肉具备良好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水平。因此,专项力量训练中肌肉爆发力的训练尤为重要。

从李金哲的力量训练计划中可以看出,训练的手段丰富,目的性强,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力量训练的强度,训练手段和训练方式很好的结合,不盲目的去追求大力量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员力量,对以后进行大力量的练习有了基础,也对未来的成绩有了保障。

4李金哲冬训计划中下肢前后肌群力量训练方法分析

李金哲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杠铃负重(全蹲)训练虽然是一种好的锻炼下肢的方法,但是杠铃负重(全蹲)训练会导致跳远运动员大腿前后肌群力量比例失调。直接制约了跳远运动员用力和发力,导致股四头肌收缩速度变慢,影响抛射初速度,进而也影响成绩的提高。然而杠铃负重训练方法之所以存在,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每一个训练方法都有两面性,它也有利的一面,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绝对力量方面上是不可缺少的训练方式。杠铃负重(全蹲)只是一个训练的手段,教练员要清楚的认识到训练方法的利于弊,训练的特点和跳远项目特点相结合,制定出一个符合运动员训练的要求,改进力量训练的手段,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好的训练效果。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李金哲上肢力量训练手段主要以卧推和高翻为主,采用6-8次每组,强度控制在80%左右。

李金哲躯干力量训练中除了高翻为主要的训练手段之外,还有很多辅助手段。更能提高上下肢的协调性,使上下肢的力量链接更加紧密。

李金哲下肢力量训练中全蹲为主要手段,跳远运动员不仅要求下肢的力量大、速度快,还要具备加速、制动及协调能力,因此跳远运动员的腿部力量非常重要,它是运动员移动、踏板以及腾空时发力的基础。

李金哲2009-2014年每年专项力量都有所增强,成绩也稳固提高。虽然在2010年度李金哲跳远成绩有所下滑,但是从整体上看,成绩还是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

5.2建议

跳远运动员要重视下肢力量的发展,注重力量和技术动作的相结合。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水平,结合运动员个人能力特点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杠铃负重(全蹲)训练手段存在一定的不足,教练员要认清力量发展特性,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大力量的训练。但杠铃负重是一种发展力量素质不可缺少的手段,教练员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辅助力量训练的方法,使力量训练存在的不足达到平衡。

力量训练手段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很多好的方法都有利于力量的成长,只是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力量训练计划,要根据运动员个人的特点,来制定力量训练计划,这样才有利于运动员的成长,才会使运动成绩提高。

【参考文献】

[1]龙越玉.男子跳远运动员力量训练与生物学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李老民.田径运动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李智.对部分跳远运动员的部分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优秀男子 篇12

1、CUBA男子篮球队优秀后卫队员技术核心能力的分析

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通常会在选材时将身高放在第一位,这就会使得许多的小个子球员被拒之门外。但是对于一个优秀的篮球队伍来说,后卫队员的身高不仅仅与身高有关,其灵敏、速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材标准,因此传统的过分强调身高的观念必然会使我们吃亏。因而从量的角度考虑,考察后卫队员的技术核心能力一般从得分、助攻、抢断、失误、篮板(二次篮板球的控制)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1)得分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后卫队员必须要有一定的攻击手段,作为外线要有中远距离投篮能力和带球切入能力。纵观前两届CUBA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前八强的队伍,凡是队中后卫队员在比赛中得分能力表现较好的队伍一般名列前茅。可以这样说一些强队在锋线的技术水平基本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各队实力的差别或者某场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在后卫线的能力对比和谁在比赛复杂情况下的统筹全局。由此可见得分是一切技、战术运用的最终目的,也构成了后卫队员能力的核心要素。现代篮球比赛,没有纯粹的组织后卫,后卫队员一旦缺少得分能力,不管哪一类型的后卫,都难以打出满意的数据带领全队取得胜利。

(2)组织能力。临场组织能力和日常组织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但临场组织能力主要是反映在赛场上的。首先作为一名CUBA男子篮球队优秀后卫队员要具有较强的战术执行力,明确全队的攻防特点,能够充分调动球队其他队员的场上积极性,在赛场上充分发挥全队的技战术水平。认真贯彻教练员的意图把握战局,并且能够及时调整临场战术方面的出现的问题,能在逆境中带领全队进行奋战。

(3)防守能力。“赢球靠防守”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所以作为一名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优秀后卫队员也应当具有良好的防守技术和积极的防守意识。在比赛中作为一名防守队员要注意:防守重心低、脚步移动快、防守预见性高、能够及时抢占合法防守位置、手部动作不能随意。在现代高强度、高对抗的篮球比赛中,犯规是在所难免的。但作为一位真正高水平的优秀后卫队员要学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犯规次数,以保证自身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4)控制球能力。在篮球场上,对篮球的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球的技能上,运球能力不仅是运动员从快攻转向突破防线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其调整协调位置、组织配合的最佳手段。因此,对于一名优秀的后卫队员来讲,能够快速隐蔽的传出多种多样的球,是形成进攻威胁的有效手段。

2、优秀的后卫队员必须是一个全面型的多面手

一名优秀后卫队员竞技能力中某一决定因素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其总体能力的发挥和提高,从而最终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水平以及能力的正常发挥。这就使得一个优秀的后卫队员必须具备反应快、速度快、思路敏捷、头脑清晰、基本功扎实等基本技能,成为一个球场上各项技能均衡的球员,为整个球队的竞技能力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1)优秀后卫的进攻手段。在篮球比赛中,后卫队员较强的进攻手段是在比赛中成功的关键。核心后卫队员不仅要成为一个巧妙的传球者,同时也要进行助攻,要有开阔的视野,能够将赛场上的一切尽收眼底,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最佳的进攻契机。这就要去后卫队员要有扎实的投、传、切等基本能力。在比赛中,只有非常高的命中率才能够将防守队员吸引到自己的身边,从而在好的时机形成突破,进而能够使防守人拉开防守距离从而给自己带来较好的传球空间。

(2)优秀后卫的防守能力。在篮球比赛中,如果能够成功的防守就是赢得比赛的关键一步,好的防守就如同进攻一样能够控制住对手的得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反击机会。尤其是在全场比赛时,在对手快攻反击时后卫的防守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他的位置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对于后卫队员来讲,不但要能防住自己的人,同时还要承担起以一防多的责任。

3、结论

优秀的后卫队员要求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进攻能力。在一支篮球队伍中,优秀的后卫是一个举足轻重角色,其技能是最杰出的,同时后卫队员也是是比赛场上的灵魂,是教练员的助手,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领导者和进攻的作用,既能带动球队的迅速进步,同时也能阻碍球队的提高。因此,只有重视组织后卫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更好的发挥篮球后卫的威力。

参考文献

[1]丽萍,马春林,康少杰.第14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外优秀后卫队员技术运用能力的比较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 (04).

[2]阳剑.优秀篮球后卫进攻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上一篇:改进处理下一篇:糖尿病患者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