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子运动员

2024-10-05

优秀男子运动员(精选12篇)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1

举重运动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总结出了“近”、“快”、“低”、“准”的技术原则。此外,还总结出了“发力”和“发力顺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这些经验在举重训练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如何借助科学测量仪器对这些经验和技术要求进行量化分析和总结,以便在训练实践中更准确的指导运动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抓举运动技术特征及在“近”、“快”、“低”、“准”技术原则等方面的量化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1,2,3,4]。本文通过实测优秀运动员和一般水平运动员的抓举动作,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其中的“发力”、“发力顺序”和“人/杠”重心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借此了解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动作在这些方面的技术特征。

注:(1)预备姿势、(2)-(3)下肢发力、(3)-(4)上肢发力、(5)下蹲撑铃姿势。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训的男子举重运动员15人(n=15),级别从56~85kg级,其中一级以上运动员7人(国际级健将1人,国家级健将2人,一级运动员4人),二级及二级以下运动员8人。一级以上运动员为实验组(A组n1=7),二级及以下运动员为对照组(B组n2=8)。

1.2 研究方法

采用2台JVC9800摄像机以50fps的速度拍摄抓举技术影像资料,其动作方位与坐标轴方向及拍摄情况参阅图1所示。影像资料用美国APAS_2000系统做数据处理,采集三维运动学数据。动力学数据用“逆向动力学分析”方法从运动学数据中获取[5]。受试者使用的杠铃重量为个人极限载荷的90%[6],这样有利于受试者在接近自身最大能力状态下并顺利完成动作。每个技术动作测量2次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进行数据处理,共得运动学及相关动力学数据15例。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15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表达方式为“平均数±标准差”。分析组间差异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标准为P<0.05和P<0.01。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组的抓举技术数据,筛选出具有共性特征问题,针对“发力”、“发力顺序”及“人/杠”重心关系等方面的技术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对相关技术特征问题进行讨论。

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从上下肢主要关节角度变化关系分析抓举发力顺序特征

抓举各动作阶段上、下肢主要关节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1)预备姿势时,下肢各主要关节有较大的弯曲,而上肢处于左右分开的下垂姿势,肩关节角度处于整个动作的最小状态;(2)-(3)下肢发力时,上肢基本保持预备时的姿势,而下肢及腰背部位开始发生动作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髋、膝、踝等主要关节角度上;(3)-(4)上肢发力姿势时,下肢各主要关节几乎完全处于伸直状态,上肢开始做提拉动作而发生姿势变化,主要表现在肩关节角度的变化上;(5)下蹲撑铃姿势时,下肢回到预备姿势状态,而上肢肩关节角度达到最大。

由抓举技术动作结构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抓举技术符合关节运动顺序性原理所要求的基本特征:即它是典型的多关节运动,同时追求最大发力效果。完全满足关节运动顺序性规律所适用的范围[7]。因此,判定该项技术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就是必须符合关节运动顺序性对动作顺序的要求。然而如何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量化的分析运动员的发力顺序及特征,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对15例抓举技术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根据运动员上、下肢主要关节角度变化关系分析抓举发力顺序特征,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铃阶段上、下肢主要关节角度变化的时间差异如表1所示。其中对照组Ⅰ型为“滞后型”,即肩关节的运动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角度之后;Ⅱ型为“过早型”,即肩关节的运动过早的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之前。在相应的“肩初、膝未时差”一栏中,用“+”(或“-”)表示肩关节初始运动瞬间是在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之前(或之后)。

表1中数据显示:在提铃阶段,在实验组(优秀运动员)肩关节开始运动的时间略早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瞬间(平均值为0.12s)。而对照组(一般运动员)肩关节开始运动的时间有两种情况:有的要迟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瞬间(平均值为0.17s,这种情况在本研究中共出现3例);有的则过分的早于膝关节最大运动幅度瞬间(平均值为0.41s,这种情况在本研究中共出现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该项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结合表1反映的膝、肩关节变化情况,通过典型实例实验组(A组)运动员A1和对照组(B组)运动员B1和B2在提铃阶段膝、肩关节变化进行讨论(如图3、图4、图5所示)。一般而言,运动员在提铃阶段肩关节的运动都要在膝关节初始运动之后,但是具体在时间间隔的长短上有所差异。

如图3所示,A1肩关节的运动开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未时之前(本例约为提前了0.12s)。这个提前有助于在膝关节发力之后及时的通过肩关节的发力弥补提铃过程出现上拉力的空缺,保证发力的连续性。

如图4所示,B1肩关节的运动却开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未时之后(本例约为滞后了0.13s)。这个滞后会造成下肢与上肢之间发力衔接上出现瞬间的间断,使发力不能很好的连贯。

如图5所示,B2肩关节的运动过早的开始于膝关节最大运动未时之前(本例约为0.48s)。这种情况说明运动员没有很好的控制发力顺序,上肢过早的产生运动,不符合关节运动顺序原理的要求。由于在提铃初始阶段,杠铃产生的惯性力较大,上肢力量此时还不足以克服杠铃重力,因此便会出现肩关节先产生了一个小幅度运动后,便又松开回复到原来关节角度,一直到膝关节运动到一定程度使杠铃惯性力减少时才又开始产生大幅度的运动。

2.2 从提铃力量的变化状况分析“发力”特征

在抓举提铃阶段,可以从影像测量数据中得到杠铃重心速度变化初始瞬间和未时瞬间的时间及速度数据,配合杠铃的重量数据,然后按照动量定理公式换算力值。换算公式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铃阶段产生的提铃力和惯性力平均值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显示:实验组在提铃力量平均值、惯性力平均值两项数据上要远远大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注:两组均值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注:两组均值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再选择典型范例运动员A3、B3“人/杠”重心速度曲线作更进一步的直观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速度曲线对于量化分析抓举技术的意义,以及深入了解优秀运动员抓举“发力”的技术特征。(见图6)

从“人/杠”速度曲线可以清晰的划分抓举的动作阶段。作一条速度零线,与“人/杠”速度曲线相交点为“人/杠”重心的速度零点。由于人体重心的速度先于杠铃重心速度达到零点,因此在划分提铃动作阶段时更存在两种观点:以人的动作状态划分或以杠铃运动状态划分[2]。本文为了与其它问题的讨论相一致,选择以杠铃的运动状态划分提铃阶段。“人/杠”重心速度曲线能够较好的反映在提铃阶段人与杠的运动关系。从图6中可以看到:当人体速度达到零点时(表示人体对杠铃的提铃动作结束),此时杠铃重心的速度刚刚达到其速度的最大值。此后人体开始做下蹲撑铃动作,而杠铃则在已获得的动量的作用下继续向上做惯性运动直至速度为零,杠铃的这个过程(如图6中“A3提、撑铃转换”所示,即运动员A3在速度零线上从符号“□”到符号“◇”之间的间隔)为运动员从提铃状态转换为下蹲撑铃状态提供了时间机会。再后“人/杠”重心速度为负值的区间表示是下蹲撑铃阶段;“人/杠”重心再从负值变为正值以后的区间则表示是运动员撑铃站起阶段。

结合表2的数据,再从图6典型实例直观分析提铃阶段实验组运动员A3与对照组运动员B3在速度及力值方面的差异。在提铃速度初时与未时速度增量上,A3要明显大于B3(本例A3为174.1cm/s,B3为149.1cm/s);在提铃时间增量上,A3要明显短于B3(本例A3为0.72s,B3为8.6s)。结合运动员使用的杠铃重量(本例中A3杠铃重110kg,B3杠铃重100kg)换算提铃力量可知:A3与B3在提铃力与惯性力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本例中A3的平均提铃力为1344.0N,惯性力为266.0N;B3的平均提铃力为1153.4N,惯性力为173.4N)。较大的提铃力及惯性力除了可以将较大重量的杠铃提拉到一定的高度以外,还可以保证杠铃有一定的向上运动趋势及“滞空”时间,为后续的下蹲撑铃动作提供充裕的时间。同时也反映了运动员提铃能力的储备状况,是抓起更大重量的能力保障。

2.3“人/杠”重心在前、后方向的运动幅度分析

举重技术原则中的“近”指的是杠铃与人体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8]。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杠铃如果在前、后方向偏离幅度太大,必然会造成杠铃重力臂加大,在同样杠铃重量的情况下会使杠铃的重力矩增大,从而加大了人体上提杠铃及上提后支撑阶段控制杠铃的难度。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杠”重心在前后方向的位置数据如表3所示。表中数据显示:(1)在提铃阶段:“人/杠”重心最大间距实验组小于对照组,但是数据不具有显著差异;但是两组的平均间距却具有显著差异。(2)在撑铃阶段:“人/杠”重心最大间距和平均间距实验组均小于对照组,而且数据都具有显著差异。(3)杠铃重心的最大偏移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数据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人/杠”重心间距是指人的重心与杠铃重心之间的距离,该数据反映了杠铃的重力臂的大小状况。距离太大,必然增加提铃和撑铃的难度。表3中的这项数据反映了实验组(优秀运动员)在实现“近”的技术原则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一般运动员)。在提铃阶段优秀运动员能够避免较大的重力矩,在提铃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起更大重量的杠铃,即增大了提铃的效率;而在撑铃阶段,这项数据表明优秀运动员对于维持杠铃的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杠铃重心最大偏移是指从杠铃在前后方向的最大运动幅度,该数据反映了杠铃在前后方向的稳定状况。运动幅度过大,必然会增加在前后方向控制杠铃稳定的难度。表3中的该项数据表明:实验组的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使杠铃向后运动的幅度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组的运动员在维持杠铃稳定性方面的技术优势。

结合典型实例分析:实验组A 1和对照组B1“人/杠”重心前、后方向运动轨迹如图7所示。从图形总的变化趋势看:在抓举过程中,运动员除了向上提拉杠铃外,同时还会使杠铃向后运动一定的幅度。在此过程中,人体的重心先是伴随杠铃向后运动。而在进入撑铃动作阶段后,人体重心会大幅度向前运动,以抵消杠铃向后的运动,保证“人/杠”总重心在支撑面内维持“人/杠”系统的稳定。再从A1和B1各自的技术特点来看:(1)在提铃的初始阶段:A 1的“人/杠”重心几乎是重叠在一起的,而B1的“人/杠”重心有一定的间距。间距越大则杠铃的重力臂越大,提铃付出的肌力也会越大;(2)在撑铃阶段:人体重心向前运动一定的幅度,形成人体重心与杠铃重心的间距。在此阶段,A1的“人/杠”间距(4.5cm)要明显小于B1的“人/杠”间距(9.5cm)。此时的间距表明在维持杠铃稳定性方面A1较之B1要相对容易;(3)杠铃在前后方向最大偏移:杠铃从初始位置到举起后的位置构成最大偏移数。本典型实例中,A1的最大偏移为10.8cm;B1的最大偏移为16.6cm。这项数据越大表明杠铃在前后方向的运动幅度越大,杠铃在前后方向运动幅度太大,除了消耗运动员向上提铃的力量外,还会造成杠铃的不稳定。

注:两组均值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人/杠”重力间距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如图8所示。在抓举时人和杠铃构成一个稳定系统。从理论上讲,不论人的重力和杠铃的重力之间的间距有多大,只要二者合力的垂线落在支撑面的范围内,都能够维持系统的稳定。然而,人体不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机械,对杠铃的支撑是靠人的肌力实现的。当杠铃的重力和人体重力之间的间距过大时,必然会使杠铃产生较大的重力矩,要维持系统的稳定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肌力,这样就会导致维持系统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在本例中实验组运动员A1有较小的“人/杠”重力间距,对于维持系统稳定相对容易;而对照组运动员B1由于“人/杠”重力间距较大,维持系统的稳定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特别是当运动员在抓起自身的极限杠铃重量时,即使出现很小的晃动,就会出现B1的倾倒力矩大于A1的倾倒力矩(倾倒力矩=杠铃重力×杠铃重力臂)。因此B1较之A1会存在更大的不稳定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A1的稳定性要比B1的稳定性要好。

3 研究结论

(1)优秀运动员在抓举提铃阶段,其上、下肢的运动能够较好的遵循关节运动顺序性原理。具体表现为上、下肢的关节运动有着清晰的时间顺序:下肢关节先于上肢关节产生运动,上肢关节运动的初始瞬间略在下肢关节最大运动瞬间之前开始。这种技术特征可以保证上肢、下肢之间发力的连续性。而低层次运动员则往往会出现上肢运动初始瞬间“滞后”或“过早”的现象。“滞后”会造成上、下肢发力的间断;“过早”则违背关节运动顺序性原理而使发力效率降低。

(2)优秀运动员在抓举提铃阶段,其“发力”动作具有发力时间短、力量集中的特点。由此产生的提铃力及惯性力要远远大于一般水平的运动员。这项特征可以保证杠铃有足够的向上运动趋势,为运动员后续的下蹲撑铃动作提供充足的时间。

(3)优秀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其技术动作更符合“近”的技术原则。具体表现为杠铃在前后运动过程中具有较小的杠铃偏移量和较小的“人/杠”间距。该技术特征可以使运动员在较小杠铃重力臂的情况下产生更大的提铃效率,以及在维持杠铃稳定性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秦硒.从力学角度看抓举运动的“近”“快”“低”三原则[J].体育与科学,1998,19(2):34-36.

[2]刘北湘,龙望春,覃宪勋,等.主要特征点数据在抓举技术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51-54.

[3]陆爱云,庞军,伍勰.不同重量下男子抓举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3):58-61.

[4]刘平,张贵敏,佟永典,等.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结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46-49.

[5]艾康伟,李方祥,郝卫亚,等.举重抓举和下蹲翻运动学比较与用力特征分析[J].体育科学,2005,25(7):39-42.

[6]谷忠德.关于举重运动员负荷强度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6,32(7):58-59.

[7]刘北湘.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评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7,93.

[8]刘北湘,龙望春,覃宪勋.抓支撑练习对于训练抓举撑铃能力的作用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53-57.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2

世界优秀乒乓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接发球技术统计研究

通过录像统计等方法,对5对世界优秀乒乓球双打男子运动的.10场41局比赛进行统计,讨论分析乒乓球世界双打接发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乒乓球双打接发球在快摆近网短球、撇底线球、挑打和上手拉技术的运用中,体现得最显著的特点是节奏、旋转、动作(假动作)上的变化;同时接发球主动上手,争取主动,为第4板进攻创造条件.

作 者:谢冬兴 XIE Dong-xing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广州,510830刊 名: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年,卷(期):28(4)分类号:G846关键词:乒乓球 接发球 男子双打 统计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3

关键词:优秀男子英式橄榄球运动员;不同位置;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49.21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33-03

Research on Sports Injuries of Chinese Elite Male Rugby Players

CUI Tie-cheng1,FAN Qing-hui1,LU Zhi-yong2

(1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2 Sports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Beijing 100763,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63 elite male rugby players’ sports injuries a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High incidence of injury is found in male rugby player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cute and chronic injury in terms of the incidences of injury 2) Damag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upper limbs,lower limbs,shoulders and wrists 3) Herald players’ head,neck,and shoulder injuries are much more than the front player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the reasons for the damages are discussed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elite male rugby player; different positions; sport injuries

橄榄球是一项身体对抗激烈,运动技巧繁多,并要求参与者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的团体运动。作为对抗最为激烈,技术繁杂难度大的运动项目之一,橄榄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病率很高,本研究对参加第15届亚运会的中国男子英式橄榄球集训队和部分优秀橄榄球运动队球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对不同位置橄榄球运动员的易损伤部位、常见损伤及原因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防止运动损伤的过多发生,保证运动员进行正常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5年12月-2006年10月期间备战第15届亚运会的中国男子7人制英式橄榄球集训队和国家15人制英式橄榄球队、国内橄榄球三强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解放军体育学院橄榄球队、上海体育学院橄榄球队部分球员,共63人,最大年龄33岁,最小20岁,平均训练年限4.9a,最长运动年限为12a,最短运动年限为2a,位置上前锋33人,后锋30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设计损伤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损伤的部位、性质、时间、原因。同时还向运动员了解从事橄榄球训练以来的运动损伤史、时间、部位、性质、原因等。对国家橄榄球队运动员在队外就诊的病历、诊断证明、X光片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对于较难确诊的病例,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的医生会诊后确定。

1.2.2数理统计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男子橄榄球运动损伤发生率

本文研究的创伤标准[1]为:1)除一般皮肤擦伤、磕碰及轻微肌肉拉伤以外的需要医生处理的任何创伤;2)因伤停训或功能障碍已对训练或比赛构成影响,既使未停一次训练或比赛;3)每个队员相同部位的再伤和慢性劳损均不列入急性创伤。

研究发现63名运动员共发生运动损伤414例次,全部运动员都发生过运动损伤。损伤人均发生率为657.1%,其中急性损伤168例次(占42.03%),慢性损伤207例次(占57.97%)经T检验,两者的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这与其他球类运动项目普遍的慢性损伤发病率较高有着显著的不同,但与橄榄球比赛的激烈的高对抗,受伤的偶然性大的项目特征是相符的。

2.2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和主要病种

2.2.1不同位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

调查发现我国男子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上肢的肩部和手腕部。按发病率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大腿、腰背、肩部、手腕部、头颈、小腿、足、肘关节、胸腹、前臂等部位。对前锋与后锋的损伤率进行差异性检验(P>0.05),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前锋运动员的损伤稍多于后锋。

本次调查发现膝损伤共105例,在全部损伤记录中,膝损伤率居第一位,占伤病总数的25.36%,被调查者中79.37%膝部均发生过损伤。从损伤的病种来看,损伤主要疾病为髌骨末端病和侧副韧带损伤,分别达到了7.25%和13.04%。另外相比较其他运动项目,半月板损伤的发病率(3.62%)也很高。

调查发现87.3%的球员都发生过踝部的损伤,本研究发现踝部损伤共90例,占全部损伤的21.74%。该部位的损伤病种主要是踝部韧带扭伤、撕裂伤以及慢性的踝关节骨关节病,这与橄榄球的专项技术特点是紧密相连的。

从调查情况看,大腿部位的损伤共48例,大腿部损伤主要为肌肉的拉伤,同时调查发现此类损伤多发生在运动员各项素质训练中。

手腕部损伤手腕部损伤共39例,是上肢部位损伤最频繁的部位,运动员多被球戳伤或者倒地的手撑地等致伤。

肩部是橄榄球运动员的易伤部位,此次调查发现,肩部损伤36例,特别是肩部相关的关节脱位发生率很高,共有12例。运动员肩部损伤多由强暴力所致。

2.3不同位置运动员损伤部位的差异

**表示显著性差异,**表示非常显著性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对不同位置的球员受伤部位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发现男子橄榄球的前锋球员与后锋球员之间在头颈部与肩部损伤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前锋球员的头颈部、肩部损伤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后锋球员。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前锋与后锋在场上担负的不同位置职责。其次,橄榄球运动对各位置球员的专项技术要求不同。经T检验,其他部位损伤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0.05)。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我国男子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很高,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的发病率之间无明显差异。

2)我国男子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手腕部。损伤位置的主要分布依次为:膝部、踝部、大腿、手腕部、肩部。我国橄榄球运动员膝部损伤主要疾病为髌骨末端病和侧副韧带损伤。踝部损伤病种主要是踝部韧带扭伤、撕裂伤以及慢性的踝关节骨关节病。大腿部损伤主要为肌肉的拉伤,手腕部损伤病种主要是小关节指间关节的戳伤。

3)我国男子橄榄球前锋球员的头颈部、肩部损伤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后锋球员,两者的损伤发生率之间差异显著。

3.2建议

1)减少下肢部位的损伤是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治的主要措施。在全部损伤记录中,下肢损伤占全部损伤的64.49%,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的损伤。分析其原因:首先,橄榄球运动的运动特点和技术特征决定了我国运动员下肢损伤的高发病率。(1)橄榄球运动对抗激烈,对运动员的下肢及各关节各项素质很高,快跑、急停、躲闪等橄榄球基本技术都是通过运动员的下肢来完成的。在运动员高速变向运动中,膝、踝关节始终处于强力的扭转状态,同时作为对抗最为激烈的运动,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要不断的遭到对手从各个方向来的严重冲撞,在这种状态下,膝、踝关节和下肢的各肌肉群极易遭受暴力损伤。另外,膝、踝关节长期摩擦、负重,骨关节面之间的反复撞击、摩擦,长期的摩擦、撞击必然使骨关节的产生增生,从而导致骨关节病的出现。(2)运动员在完成正集团(即进攻技术)等橄榄球技术时,如果缺乏节奏感,步伐出现混乱也极易造成下肢的损伤。(3)扑搂是橄榄球运动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防守技术。比赛中,扑搂的完成是在双方在高速度的冲击中进行的,其最佳部位就是扑搂对方下肢,因此,扑搂是造成下肢各关节损伤的原因之一。其次,目前,我国橄榄球运动开展的历史较短,运动员普遍运动年限较短,教练员也存在着经验不足,因此国家队球员技术动作的不合理和教练员训练不科学状况的存在是相当普遍。在日常的力量或技术练习中,我们教练员及运动员往往对下肢肌肉力量练习存在偏颇,过量的下肢力量训练常常使运动员的下肢处于疲劳状态,训练后运动员又缺乏一些恢复性的训练,容易出现疲劳累积,长期疲劳积累导致肌张力增加,使周围组织对膝、踝关节牵拉力失去平衡而使膝、踝关节的损伤率增加。从调查情况我们发现,有超过20%的队员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损伤,这主要是由于不重视恢复性训练造成的。

针对运动员下肢部位损伤高发,我们应该做到:(1)系统科学的训练,全面的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应着重加强对下肢等易伤部位的力量训练。(2)完善运动员的各项基本技术,提高教练员素质,重视训练后的恢复性训练。(3)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传授运动员正确的运动医务监督知识,作到防患于未然。

2)防止腰背部损伤,保持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橄榄球运动中,腰背部的损伤占重要地位。橄榄球运动员的腰背部损伤多以慢性的陈旧性损伤为主,虽然对于运动员的正常训练比赛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腰部是整个身体的枢纽,它使上肢与下肢有机结合起来,在球员间的场上对抗中,腰部力量的优势往往是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其发病的主要原因:(1)橄榄球运动员在场上低姿势防守时各种变向、变速都要求腰背部发力,特别是在跳起高空拼落点受到挤、扛或是力量训练时采用大重量负重练习时,腰背部都承受极大的负荷,所以一旦对其保护不好或者运动员练习时间过长,疲劳积累,极易造成损伤。(2)腰背部的肌肉由于其处于人体的解剖位置不容易被触及,训练比赛后期经常不能得到充分放松,长期肌肉疲劳的堆积,就会造成腰肌劳损。另外运动员在完成急停变向躲闪等动作时,突然扭转发力可造成骶棘肌及腰背其他肌肉的急性损伤。

因此,首先在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腰背部的肌肉力量训练,主要是背阔肌、髂腰肌、骶棘肌和腰背筋膜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其次,运动员在进行大力量训练时,要加强自我的保护,在运动员疲劳或者状态不佳的时候,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时段,一定要有足够的保护措施。最后,在每次训练课后,运动员应该都要进行足够的整理放松练习以免造成慢性疲劳,同时我们也应该采取措施,通过按摩等理疗手段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防止疲劳的累积。

3)正确合理的运用技术动作,保护运动员的肩部、头颈部。根据运动损伤部位的统计结果来看,肩部、头颈部的损伤率较高这与橄榄球运动专项技术要求和竞赛的特征是紧密相连的。司克兰技术(即双方各三名前锋队员相互搂抱,半蹲顶架在一起。由获得球权的队向人墙中投球,投球队员将球投进后,双方队员互相顶推的技术)是前锋队员的必备技术,运动员在完成司克兰的动作时对肩部、头颈部的专项力量有一定要求,如果力量不够,局部负荷过重,技术动作不正确,将造成肩部、头颈部损伤。另外扑搂也是肩部、头颈部受伤的原因。橄榄球运动对抗性强,冲撞剧烈,对扑搂的这项技术动作要求快、狠、准,并用肩部撞击对方,如果技术动作的掌握不正确或肩部、头颈部力量较弱,扑搂保护不当及场地条件差很容易使肩部、头颈部发生损伤。调查发现,不同位置队员损伤的发生率存在特征性,即前锋球员的头颈部、肩部损伤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后锋球员。其原因主要是:(1)前锋与后锋在场上担负的不同位置职责。进攻中,前锋队员通常通过身体撞开对方防线达阵得分。后锋队员由于体重较轻,一般通过速度、变向绕过防守队员达阵得分。因此,前锋位置的球员进攻时通常使用肩部撞开对方的动作大大增加了运动员受此类伤的概率。如果运动员在接触对方身体用肩将对方撞开的同时,队员技术运用不够准确、稳定,经常会用头去撞对方,此时由于身体重心失控,而很容易使头、颈部撞伤。(2)橄榄球运动对各位置球员的专项技术要求不同。司克兰技术是前锋的专门动作,司克兰技术的完成完全的依靠双方队员的颈、肩部的力量,由于司克兰技术的使用而产生的头颈部、肩部运动损伤在橄榄球运动中很常见,因而前锋的该病发病率很高。

有效的预防该部位的损伤:(1)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重视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动作技术的失误造成的损伤发生率很高。(2)加强肩部、头颈部的专项力量是减少该部位损伤的一个重要措施。(3)针对的场上不同位置的运动员技术和位置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4)手腕部、足趾部等小关节的损伤不容忽视。从调查情况来看,手足小关节损伤共有48例,占11.59%。其中指间关节损伤有30例,占7.25%,而且30例损伤中多数的发生损伤都处于同一部位,提示我们小关节的损伤在损伤治疗中经常被忽视了。分析原因:(1)首先主要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许多运动员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只对各大关节进行牵拉等,而对指间关节等小关节没有进行充分活动,在激烈的对抗中就很容易损伤。(2)我国的橄榄球运动员普遍的运动年限短,因而球感和基本技术较差,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传接球的失误率很高,大大增加了手指受伤的可能。(3)大多数的小关节损伤对运动员的训练影响不是非常明显,所以运动员损伤后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导致反复损伤。

防止小关节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首先,训练前专门针对小关节的准备活动必须足够充分和合理。其次,增加运动员与球接触的时间,培养运动员良好的球感。最好,做好训练平常的医务监督,对于小关节发生的损伤,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5)合理使用各种保护设备,有效减少训练中损伤发生。调查发现79.37%的运动员在训练中没有使用护具等保护设备的习惯。导致这样情况的原因:(1)英式橄榄球与美式橄榄球不同,运动员比赛时基本上不穿戴护具,这使许多运动员养成了不愿使用护具的习惯。(2)大多数队员缺乏运动医学知识和对易伤部位预先防护的意识,认为护具使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技术动作,只有受伤后才使用。(3)由于橄榄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不高,国内也缺少专项所需的各种有针对性及有效性的护具。其实如果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正确的使用一些护具将大大降低运动员训练中的损伤发生的概率。广大橄榄球运动工作者应致力于提高运动员对于损伤的预先防护意识,培养运动员自觉佩带护具的良好训练习惯,同时,增加投入,引进先进的护具,最大可能的努力减少运动员的损伤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冰雨,等.对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创伤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204-205.

[2]何阳.橄榄球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75-82.

[3]林清忠.心智橄榄球[J].台湾橄榄球协会(季刊),1989(2).

[4]杨锡让,主编.实用运动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55-67.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4

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我国CBA联赛是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最高水平的代表,美国NBA联盟则是美国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聚集的地方。本研究中所指优秀运动员特指CBA、NBA联赛及其国家队的运动员。NBA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篮球运动员,但所占比例并不高;而CBA也仅有少量的外援,因此,本研究不对外籍球员进行单独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中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包括中国国家队以及CBA运动员。

(2)美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包括美国国家队以及NBA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省体育局、相关体育网站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CBA与NBA;中国国家队与美国国家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基础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1.2.3 访谈法

对具有高水平运动经历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进行访谈。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资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进行探讨。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高在竞技篮球中的作用

体形是常用于表示身体形态和身材变化的一个术语。研究表明,有成就的运动员趋向于独特的形体类型,而这种形体类型与运动员的成功关系密切。体形是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对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科学的运动选材就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现代运动员的成材必须经过科学的选材。许多优秀的青年运动员之所以无法达到更高的运动水平,正因受到体形的限制。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篮球运动而言,选材就更为重要。

篮球是“巨人”的运动,身高是巨人的最直接体现。越接近篮圈投篮命中率越高,这是由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因此,高度在篮球运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运动员的身高是高度的基础。对一支球队而言,运动员的水平身高是衡量其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对一名篮球运动员而言,身高对他的竞技水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没有身高的球队将无法立足于世界强队之林,身高不足的运动员也很难在篮球竞技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2 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高变化历程

在篮球运动之初,篮球运动被视为不适合高大队员参加的项目。直到1952年在芬兰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美国男篮派出了两米以上的高大中锋,高大球员在国际大赛中首次亮相,并在比赛中发挥巨大的威力,使其他各队防不胜防。这时,世界各国才对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予以足够的重视,纷纷开始寻找高大队员从事篮球运动,篮球开始成为一项巨人的运动。六十年代高大篮球运动已经能够全面掌握篮球技术,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主要因素,他们控制了比赛。世界各个强队的平均身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了一批身高在两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篮球运动速度加快。此阶段高大队员接受了全面的身体训练,各强队在身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准确、灵活,高大队员已初步具备了小个队员的特点。但是,由于对篮球运动过程中速度的重视,此阶段运动员身高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幅不是很大。到了八十年代,篮球运动进入了激烈的对抗时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篮球运动的对抗性越来越激烈,此阶段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增长缓慢,身高相对稳定。

2.3 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高变化历程

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但是与世界强队相比,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发展晚了一步。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普遍不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篮球运动员身高迅猛增长阶段,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也增长很快,但与世界强队相比,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仍然不足。1956-1966年这十多年间,我国篮球运动迅速发展,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此阶段,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随着世界潮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依然落后于世界强队。1964年,我国男篮的平均身高为191cm,落后美国6厘米。这时,我国篮球运动坚持“快速、灵活、准确”的指导方针,利用小个队员的灵活、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对抗高大队员的身体优势,将小个队员的“快、准、灵”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至,战胜了来访的许多世界强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1966-1976年,因为政治原因,我国篮球运动遭到严重破坏,竞技篮球停滞不前,而此阶段世界其他强队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及其技战术水平却在稳步增长,在表的数据中可以清楚显示。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篮球运动加强了对高大队员的培养,运动员的身高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男篮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篮球锦标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闯进八强,此时,我国男篮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99cm。这也证明了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在比赛中的重要意义。2002年第十四届世界篮球锦标赛时,我国男篮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203cm,位居世界前列。

2.4 我国CBA篮球运动员与美国N BA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比较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项竞技运动不会只靠一两个高水平运动员就能获得好成绩。如若在一项运动上长盛不衰,就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从事此项目的运动员。篮球是一个集体性竞技运动,需要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这些高水平运动要通过高水平的联赛培养出来。在分析中美两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特征时,不光要对两国国家队篮球运动员进行比较,更要结合参加联赛的运动员的整体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2.4.1 CBA与NBA球员身高情况比较

我国CBA联赛也非常重视运动员的身高条件,在1995-1996赛季,我国CBA球员的平均身高为194.8cm。在CBA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球员的身高发展很快,至2008-2009赛季我国CBA球员的平均身高为197.7cm。但与美国球员相比,平均身高差幅达4-5厘米,具有显著差异。我国CBA球员平均身高存在不足。

2.4.2 1995-2007年CBA与NBA各位置球员的身高比较

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各有特点,运动员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置可以划分为后卫、前锋和中锋。不同位置球员的身体形态也各有特点。

中锋是球队的中坚。篮球界有句俗语:得中锋者得天下。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中锋是无法进军世界先进行列的。无论NBA还是CBA,没有优秀中锋的球队都很难获得总冠军。身高是中锋球员的首要条件。在激烈的内线对抗中,中锋球员的身高是对抗的基础。近年来,NBA中锋球员的身高集中在210-215cm,平均身高为212-213cm。而我国CBA联赛中锋的身高集中在204-209cm,平均身高为206-207cm,与NBA球员平均身高相差6厘米,有显著性差异。中锋球员身高的不足使我国CBA联赛的内线对抗的激烈程度与NBA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比赛的精彩程度也因此下降。

前锋球员担任球队主要进攻与防守任务,是进攻的尖刀,又是防守的利盾。今年来,NBA前锋球员平均身高在205cm左右,而我国CBA前锋球员的平均身高只有196cm左右,两者平均身高相差近10厘米,存在显著性差异。身高的不足影响了我国CBA前锋球员在高水平比赛中的竞技水平。

后卫球员是临场比赛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球队的“灵魂”,承担着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守的重任。NBA现役后卫球员的身高幅度跨度很大,有的高达206cm,有的却仅有165cm左右。他们身高集中在190-195cm,平均身高为193cm。我国CBA后卫球员身高集中在185-190cm,平均身高为188cm,平均身高比NBA后卫球员低5厘米,存在显著差异。但我国篮球专家对培养高大后卫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我国男篮后卫球员身高不要高,但是要灵活,身体素质(尤其是速度)优异。

2.5 中美国家男子篮球队的运动员的身高比较

美国男篮于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在国际重大比赛中派NBA职业球员参加比赛。美国梦之队运动员的身高也居于世界前列,平均身高稳定在201-203cm之间。今年来,我国国家男篮运动员的身高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1992年,我国男篮平均身高为197cm,与美国相差近7厘米;2002年,我国男篮平均身高已达203cm,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男子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身高的发展是我国男篮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3 小结

从前面的统数据中可以看出: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近年来,世界篮球强国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已经基本稳定,男篮运动员平均身高稳定在202-205cm。为了保证篮球比赛的可参与性,同时,考虑到人体的生理特点,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不会无限增长。篮球专家认为:未来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还会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会太大。

前苏联著名篮球教练员阿.戈麦尔斯基曾预测到2000年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将很难见到小个子运动员的表演。然而,直到2002年的世界篮球锦标赛上,仍然有小个球员活跃在赛场上,并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NBA现役球员中,身高仅165cm的博伊金斯是勇士队不可缺少的奇兵;76人队身高仅183cm的艾弗森是NBA中出色的得分王。他们凭超人的速度、高超的技术、坚强的意志在强手如林的NBA获得了自己的地位。这些例子说明在篮球运动的某些领域身高只是决定篮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

我国是典型的亚洲流派,我国篮球运动员属于亚洲灵巧型运动员。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篮球运动员身高不足,各级篮球队都认真贯彻“以小打大”、“以快制高”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准确”的风格,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随着“移动长城”的出现,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最显著的就是运动员的身高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应该在客观条件改进提高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保持自己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缩小与世界强队的距离。

4 结论与建议

(1)世界篮球强国运动员的身高已经趋于稳定,男篮运动员的平均身高稳定在202-205cm,运动员的身高不会有太多变化。

(2)我国国家男篮运动员与美国国家男篮运动员相比,近年来平均身高水平接近甚至有赶超之势。但与NBA球员相比,我国CBA球员的平均身高水平明显不足,存在显著差异。

(3)建议我国篮球在注重发展运动员身高的同时,注重各项素质和技战术的培养。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够坚持“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准确”的风格。

(4)建议在篮球运动员选材时除了身高因素以外,还需兼顾球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加强对小个队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2]熊斗寅.比较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A.W.S沃森[英]著.王琳等译.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

[4]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

[5]张宏成等.怎样打篮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6]邓飞.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指导思想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 篇5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1

1、致男子标枪运动员

长长的标枪如银梭,你曾在遥远的古战场走过。带着昔日的豪放与荣耀,穿过漫漫岁月的河。今日赛场换身形,充当和平竞赛的使者。长长的标枪如金梭,承载阳光少年的嘱托。腾空疾飞冲向前,奏响一曲拼搏奋斗歌。

2、致男子标枪运动员

你充满激情地颠簸着,在运动员手中,你简直是一根魔术杖,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弦。 你被失败者愤恨地高高抛起, 你被成功者激动地甩出很远, 但你 ,毫无怨言。

3、致男子标枪运动员

心中坚定的信念,脚下沉稳的步伐,你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不变之理,没有走不完的路,没有过不了的山,成功正在终点冲着你高高的招手,用你那顽强的意志去努力,去迎接终点的鲜花与掌声,相信成功一定是属于你。

4、致男子标枪运动员

是体育场上游走的火焰,是来去不息的脚步,是风中飞舞的树叶折射的金色光芒,藉此,可以诠释运动员兴奋的脸庞。那轻盈的步伐似飞鸟的翅膀,那清脆的枪声响彻天际,它粲然升起那跃动的渴望,起跑、加速、超越、冲刺,一步一步延向胜利的曙光。那是力的比拼,素质的较量,是石榴树上,跃动的心脏。

5、致男子标枪运动员

超越对手,超越自我,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信念,在清凉的初冬,在喧嚣的田径场上,。你们点燃了似火的热情,,无论成败,我们都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6、致男子标枪运动员

真心祝愿机会是什么?是不可错过的刹那间。呐喊是什么?是为那刹那间的.真心祝愿。加油 加油你肯定听到了那一声声呐喊你肯定看到了那双双期待的眼睛你肯定感受到了那发自内心的祝愿。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2

青春的脚步,青春的速度,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激情,将会在你们的身上尽情体现。迎接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加油吧,运动员!终点就在眼前!时间在飞快流逝,赛道在漫长延伸,成功在你面前展现心脏的扑通跳动,热血在身体里沸腾,辉煌就在你的脚下铸就。加油吧,健儿们!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3

跑道上,

无数次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

无数次抬眼望着前方,

无数次品位失败的苦涩,

无数次品尝胜利的甘甜。

这就是你,百米运动员。

辉煌的背后是汗水,

成功的背后是艰辛,

为了这短短的一百米,

你曾无数次的起跑与冲刺。

这一片天地属于你,百米运动员。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4

在美丽的操场上,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倚坐在碧绿的草坪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突然,几个身影飞驰而过,如同猎豹一般,拥有闪电似的速度,紧接着便一面袭来一股强大的风,使大家的眼睛一眨。但是,当再次遥望远方时,你们却以变成豆粒般大小。

你们就是运动健将,你们就是在操场上奔跑着、练习着、努力着的4×100米的运动员。

咦?!这时又跑过来一个人,手里还多了一样东西。奥,是接力棒啊!只见接力棒在你们手里熟练地传递着,没有一点儿失误。原来这是团结的力量,才使得接力棒从未跌落到跑道上。

金秋时节,祝愿你们取得如愿以偿的成绩,加油!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5

枪声伴你踏上征程,

你昂着自信的头,

带着必胜的信念,

冲去,奔去。

那一刻时光仿佛都为你停住,

你的勇气振动了一切,

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终点。你赢了。

虽然只是那短短的十几秒,

但你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永恒。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6

你们跃起,矫健若青龙,你们落下,敏捷若白马,那优美的弧线,是青春的号角,那飞扬的汗珠,是初升的朝阳!看呐,你们走过,那脚印,是奋斗在歌唱,那笑容,是努力在奋发,听啊,那呼喊,是期盼,那喝彩,是祝福!那一瞬虽短暂,却绚丽,那跃起,虽片刻,却恒久留念!加油吧,运动健儿们,我们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7

你们,是运动的健儿,是跳跃的白马,是展翅的雏鹰,看呐,身姿多么挺拔,朝气多么蓬勃,斗志多么昂然!我们为你骄傲,为你自豪,你们代表着班级荣誉,展示着个人风采,英姿奋发,青春澎湃!听,那是啦啦队的加油,看,那是亲友们的祝福!加油,亲爱的运动健儿们,你们象征着明天,奋发,亲爱的运动健儿们,你们代表着希望,拼搏吧,你们的汗水有青春最美的光环!

致男子运动员的加油稿8

枪声伴你踏上征程,你昂着自信的头,带着必胜的信念,

冲去,奔去。

那一刻时光仿佛都为你停住,你的勇气振动了一切,

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终点。你赢了。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6

关键词:掷标枪;最后用力;男子;运动学;环节;满弓;特征

中图分类号:G824.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5-0137-04

A Kinematic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lite Men Jav elin Throwers' Final Push

DONG Hai-jun1, ZHANG Ying-bo2, HAO Yong-xia1

(1.Xi'an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an 710068, Shaanx i China;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Abstract: By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Chinese15 thro wers'32 attempts, the paper finds out their arms shift early or late over the s upport point in final push, and their right shoulders, especially right elbow ac celerate early, as well as the order of force in each element is irrational. Bef ore the “full bow" formed which means the “arch" has not been stretched, the s tart of arm force destroys the quality of “full arch" and the order of force.

Key words: javelin throwing; final push; men; kinematics; element; fullbow; characteristics

最后用力是掷标枪完整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掷标枪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 ]。完 善的掷标枪技术是人体上下肢与左右侧各环节、各器官协调用力的结果,因而最后用力技术 动作也直接影响着投掷的成绩。最后用力中器械的出手速度主要来源于右腿,关键在于髋关 节的加速和上下肢各环节的协调配合用力,在“满弓”的幅度尽可能大的情况下完成“鞭打 ”用力动作。根据生物力学的原理,环节的用力要求是:下一环节在上一环节达到峰值后再 加速,始终保证远端环节的速度是由近端动量传递和速度依次叠加而成,始终在最远端处于 游离状态直到上一环节达到峰值时再开始加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参加2005-2007年间的全国性比赛的标枪运动员,共计15名32人次的试掷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为右手投掷),基本上代表了现阶段我国男子标枪的水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掷标枪技术的文章23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 论依据。

1.2.2 三维运动分析法 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分析系统对影片进行解析,硬件采用EIMG-70型图像仪,软件采用人体模型DLT运动图像测量分析系统(HBMDLTA),人体模型采用俄罗斯的扎齐奥尔斯 基模型,按照模型关节点和附加点的方式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

1.2.3 近景动态立体摄影法 用两部高速摄影机,拍摄频率为50格/s,两台摄像机的主光轴相交于跑道中央纵轴线上, 镜头中心距离地面1.20 m,主光轴的夹角约80°左右。一台摄像机置于助跑道的右侧与跑道 垂直的位置,另一台置于助跑道的右前方,拍摄运动员从“交叉步”结束到标枪出手的整个 过程。

1.2.4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数据用office2003中的Microsoft-Exc el进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最后用力的过程分为:1) 准备阶段(针对身体姿势而言):右 脚落地后单支撑阶段的屈膝缓冲到开始蹬伸结束;2) 左脚落地阶段:即右脚开始蹬伸到左 脚落地;3) “满弓”阶段(包括形成和发力两个阶段):即左脚着地后经过被迫性的屈膝 缓冲到开始蹬伸发力;4) 甩上臂阶段:即整个身体带动大臂投掷的阶段;5) 甩小臂、标 枪出手阶段:即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标枪的“鞭打”阶段[5]

2.1 身体重心速度的分析 重心速度是运动员身体环节合成的整个人体的速度,反映了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整个人体的 加速情况和速度在最后用力过程的损失情况[4]。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脚着地瞬间运 动员处于 低重心位置,上体后倾,由于人体在助跑中获得了较大的冲量,右腿必须屈膝进行缓冲。如 果身体重心此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前移了,投掷动作的作用也会减小,其后果就是缺少形 成“满弓”动作的支撑力。随着向前的冲量,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会逐渐移过右脚支撑点,在 重心移过支撑点瞬间开始右腿开始蹬伸发力,加速左脚的着地[7]

从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交叉步”结束右脚着地瞬间的重心平均速度为(6.04 ±0.41)m/s,据 资料显示世界优秀运动员此阶段的速度在6~7 m/s[1],这表明我国大部分运动员 虽然在此 范围之内,但普遍存在偏小的现象。我国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的重心速度平均为(5.34±0.5 7)m/s,从右脚着地到左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速度下降了0.70 m/s,损失率为12.10%±7 . 73%,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左脚着地瞬间的重心平均速度为(6.00±0.50)m/s。运动员在左脚 着 地后由于承受的垂直作用力相当于体重的7.2倍(5500±430)N,水平作用力相当于体重 的5.5倍(4280±190)N[1],左腿必须进行缓冲才能够进行蹬伸,所以身体重心的 速度会进一 步下降。我国运动员“满弓”瞬间的重心速度平均为(3.91±0.63)m/s,从左脚着地到“ 满 弓”形成瞬间的速度损失率为26.73%±7.94%,这种“满弓”姿势又是成功完成“鞭打” 动 作的保证。从“满弓”阶段到标枪的出手阶段运动员由于要完成鞭打用力的一系列动作,所 以身体重心的速度会进一步下降,这一阶段是投掷过程中重心速度下降最多的阶段。我国运 动员的重心速度从左脚着地阶段的(5.34±0.57)m/s下降到出手阶段的(2.97±9.03)m/s , 平均下降了2.37 m/s,损失率为(44.43±9.19)m/s。此阶段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速度也从 左脚着地时的(6.0±0.5)m/s下降到(3.2±0.5)m/s。

2.2 运动员右髋速度的分析

从理论上说,在一个合乎要求的最后用力动作过程中,运动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相继发力。开 始是由髋部主动发力,然后由较大的肌肉群,如躯干、肩部、上臂肌肉发力,接着是较小的 肌肉,如小臂,腕关节肌肉的发力[2]。由表2可知,我国运动员右脚着地瞬间右髋 的速度为 (5.82±0.46)m/s。在左脚着地瞬间的右髋速度为(6.04±0.72)m/s,平均增加了0.22 m/s。 但是并非都是如此,其中部分选手速度反而减小了,这在最后用力中是极不合理的。右腿积 极的蹬伸和左脚的着地,促使了运动员由“反弓”向“满弓”阶段的转换。右髋的速度在经 历了急剧的加速后会有明显的下降。我国运动员在出手瞬间右髋的速度为(3.16±0.84)m/s ,比左脚着地瞬间下降了2.85 m/s。运动员左脚着地前右脚已在地面上形成了“拖拉”的状 态,也可以说在左脚着地后右脚基本上已没有再蹬伸的条件,这表明右髋的峰值应该出现在 左脚着地瞬间后着地前,而不应该出现在左脚着地后。我国选手32人次试掷中有22人次右髋 速度的峰值出现在左脚着地前,5人次出现在着地后,5人次出现在左脚着地瞬间。本文选取 具有代表性的李荣祥、孙世鹏、刘小兵的右髋速度曲线进行比较,从图1、2中看出李的右髋 速度峰值出现在左脚着地前0.02 s,孙的峰值出现在左脚着地前0.15 s,而刘的峰值出现在 左脚着地之后的0.06 s。右脚着地后右髋速度会逐渐增加,如果右髋速度在左脚着地前早早 的达到峰值,说明运动员在下肢的推动下,上肢会过早的移过支撑点,从而不利下一步的加 速和超越器械及“满弓”状态的形成。如果峰值出现在左脚着地后表明运动员对右髋的急剧 加速是在左脚着地以后完成的,由于左脚着地强有力的双支撑形成,右髋的加速必然会加大 左腿的负荷,破坏了“满弓”的形成,不利于最后用力。2.3 运动员上肢环节和标枪速度的分析

投掷臂各个环节的速度反映了运动员在最后用力过程中上肢环节加速的过程和加速的时机 是否合理,它是由用力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加速组成[3],每一个环节的加速都有一 定的时间 和先后顺序,特别是投掷臂的肘关节和腕关节,它是运动员用力的最后环节,只能在人体的 其它环节加速完成后才能加速发力,否则就会出现提前用力的现象。世界优秀运动员右髋、 右肩、右肘、右腕和标枪速度变化之间具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即右髋、右肩、右肘、右腕 和标枪的速度依次达到本环节的最高速度[7]。运动员左脚着地后,在右髋的推 动下,右 肩开始加速,从表3可知,我国运动员在左脚着地瞬间右肩、右肘、右腕、标枪的平均速度 分别为(6.89±0.97、6.44±1.03、6.85±0.80、6.94±0.72)m/s。从这一阶段各环节的速 度来看,标枪速度反而超过了右肩和右肘、右腕的速度,右腕速度超过了右肘,从理论上讲 这是不合理的现象,因为下一环节都是在上一环节的带动下来完成加速的,上一环节的速度 高于下一环节才算合理。从左脚着地到“满弓”形成各环节的速度变化是很重要的,对于运 动员来说此阶段处于末端的环节即标枪和手腕有一个小的减速,对运动员此阶段各环节速度 变化的研究可以看出运动员是否推迟了对末端环节的用力,是否有“延缓”动作的出现。

右肩的速度从左脚着地后开始急剧上升,在“满弓”形成瞬间以前达到峰值,我国运动员基 本上都符合这一要求。右肩平均峰值为(8.33±0.89)m/s,其它环节右肘、右腕、标枪的速 度分别为9.06±1.71、8.35±1.19和(8.07±1.41)m/s。此时右肘速度是超过了右肩,这表 明我 国运动员普遍存在着右肘发力过早的现象。根据力学原理,在这一阶段除右肩以外的上肢各 环节速度出现加速是极为不合理的,因为右肩在达到峰值时“满弓”状态还没有形成。

我国运动员“满弓”形成瞬间右肩的平均速度为(7.68±1.15)m/s,肘、腕和标枪的速度 分别为11.53±0.76、10.70±1.20、和(10.98±1.47)m/s。在这一阶段右肩速度经过了峰 值并下降,从表4可知我国运动员达到峰值的时机都在左脚着地后“满弓”形成以前,为左 脚着地后的(0.055±0.022)s。由于运动员在“满弓”形成瞬间以前“延缓”动作的出现, 再次向后引伸投掷臂,必然会引起上肢各环节速度的减小,但这又是形成良好“满弓”状 态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右肩达到峰值到“满弓”形成瞬间由于右肩速度的下降,使得腕、标 枪等末端环节更好的向后再次引伸,这样才能使从下肢到上肢所形成的“弓”拉紧,这是相 对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动作。如果此时投掷臂参与了主动发力也只能是通过肘部的弯曲来完成 , 因为此时关节已被充分拉紧,肘关节处于上翻状态,肩关节已失去再加速可能。而在肘关节 处弯曲又是肌肉正常的生理机制,肘关节的弯曲必然会引起投掷臂末端环节的加速,从而破 坏了理想“满弓”状态的形成。这也是我国部分运动员“满弓”形成不好的主要原因。

对运动员右肘关节各个时相速度变化的研究能反映出运动员肘关节在最后用力中的用力情况 。从表5可知我国运动员在左脚着地瞬间右肘速度平均为(6.44±1.03)m/s,“满弓”形成瞬 间为(11.53±0.76)m/s,趋于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右肩速度的增加达到峰值后急速的 制动,相应下一环节肘关节速度必然会上升。右肘速度的峰值出现在“满弓”形成后(0.027 ±0.011)s,孙世鹏等选手出现的时机基本上是在“满弓”瞬间,李荣祥等选手出现的较晚 , 从技术图片中也可以看出孙等选手的肘关节在左脚着地后到“满弓”形成瞬间屈的非常严重 。我国运动员在右肘达到峰值(12.41±0.99)m/s时右肩、右腕、标枪的速度为6.85±0.95、13.19±1.28和(13.77±1.57)m/s,右肩的速度减小是正常的,但标枪速度反而高于右肘和右 腕是不合理的。

随着大关节加速到制动的完成,对标枪的加速就只有小环节了。从表5可知,我国运动员的 右腕速度在左脚着地、“满弓”形成瞬间和出手时分别是(6.85±0.80)、(10.70±1.21)和(14.65±2.09)m/s。右腕速度在“满弓”形成瞬间到出手之间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峰值 出现在“满弓”形成后的(0.05±0.014)s,当达到峰值(16.921±1.549)m/s时肩、肘、标枪 的速度分别为(5.44±0.55、10.30±1.35、21.24±1.91)m/s。这表明运动员在右腕达到峰 值瞬间右肩速度在进一步的减小。

从右肩的速度曲线可以看出李荣祥的峰值出现的就较快也较为明显,其余三名运动员的较慢 ,到“满弓”形成前达到峰值。从右肘的速度曲线来看,李荣祥是唯一一个从左脚着地到“ 满弓”形成右肘速度小于标枪速度的运动员,其余几名运动员在右肩没有达到峰值时就开始 上升,超过了其它环节的速度。特别是孙世鹏和刘小兵右肘速度上升得更早更快,这也更进 一步说明他们右肘提前用力的现象。从右腕的曲线来看刘小兵的右腕和标枪同时达到峰值, 李和陈在达到峰值后并没有急剧下降而保持到标枪出手。从标枪的曲线来看,李荣祥、陈奇 在左脚着地到“满弓”形成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标枪速度上升较为平缓并有一个小的波 谷,波谷值低于左脚着地时和“满弓”形成以前。图4中孙和刘的标枪曲线从左脚着地开始 就上升,并没有出现波谷,从整个曲线的情况看还是李荣祥的较为理想,各环节速度曲线层 次分明,鞭打动作合理。

3 结 论

1) 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左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偏小的现象,在各个技术阶段的速度也 较小,特别是器械的出手瞬间。左脚着地到器械出手瞬间身体重心的速度损失率小于世界优 秀选手。建议我国选手在一定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持枪加速的能力,使“人-枪”在整个用 力过程中合一,在完成用力动作的情况下提高身体重心在各个技术阶段的速度。

2) 我国运动员在左脚着地瞬间的右髋速度比右脚着地瞬间有一定的增加,但部分选手的右 髋速度反而减小了,这是不合理的。我国选手普遍存在右髋速度峰值出现过早的现象,32人 次试掷中有22人次出现在左脚着地前,使上肢过早的移过支撑点,影响了超越器械的程度和 “满弓”状态的形成,部分选手的右髋峰值出现的过晚,破坏了“满弓”状态,不利于最后 用力动作的完成。

3) 我国运动员在左脚着地瞬间上肢各环节中标枪速度反而超过了右肩和右肘、右腕的速度 ,右腕速度超过了右肘,这是不合理的现象,下一环节都是在上一环节的带动下来完成加速 的,上一环节的速度高于下一环节才算合理,正确的加速顺序应该是右肩—右肘—右腕—标 枪逐一进行叠加。建议我国运动员正确理解掷标枪用力技术,进一步认识该项目最后用力动 作的形式和本质。

4) 我国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右肘的速度超过了右肩,普遍存在着右肘发力过早的现象。这 一阶段除右肩以外的上肢各环节速度出现加速是不合理的,使最后用力中从下肢到上肢所形 成整个“弓”不能拉紧,投掷臂参与了主动发力,没有做出“延缓”末端环节的用力,提前 对标枪进行了加速,从而破坏了理想“满弓”状态的形成。这也是我国部分运动员“满弓” 形成不好的主要原因。

5) 我国选手普遍存在环节用力不合理的现象,在“满弓”状态没有充分形成即“弓”没有 拉紧的情况下开始了上肢环节的用力。其中只有李荣祥整个用力各环节的曲线比较合理,速 度层次分明,鞭打动作合理,右肩的峰值出现的较快也较为明显,也是唯一一个从左脚着地 到“满弓”形成右肘速度小于标枪速度的运动员,其他选手上肢各环节都有不同程度提前用 力的现象,特别是右肘关节。

参考文献:

[1] 文超,主编.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516-518.

[2] 国际田联组编.现代田径技术[J].田径指南,1990(10):290-295.

[3] 卢竟荣.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从交叉步到出手技术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 0,(20):37-45.

[4] 刘冰,纪仲秋.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缺陷的原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 学报,2003.12(4):101-102.

[5] [德国]P•伯尔纳.最佳标枪技术的特征—最后用力前的“延缓”动作[J].田径技 术与训练译文专辑,1998(6):156-161.

[6]1995年世锦赛男子标枪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域外来风,1995:44-48.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11月12日ATP排名前100且在青少年阶段2006年—2012年期间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的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 共计51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www.itftennis.com/juniors、www.itftennis.com/mens、www.atpworldtour.com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选用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对2015年11月12日ATP排名前100的100名运动员、2006年—2015年期间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的共计87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赛数量和世界排名进行统计, 对达到符合研究对象要求的共计51名运动员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且ATP世界排名进入前100的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对符合该标准的网球运动员进行了筛选, 共计51人符合该条件。基本成长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达到ATP最高排名时的平均年龄是23岁 (最小为18.8岁/最大为26.5岁) , 从ITF年终前10到ATP排名前100所用的平均时间为4.3年 (最短为1年/最长为9年) 。首次取得ATP年终排名时的平均年龄为17.6岁 (最小15岁/最大22岁) , 首次进入ATP前100的平均年龄为20.8岁 (最小17岁/最大25岁) 。运动员停留在ATP前100位内的平均时间为3.7年 (最短为1.0年/最长为10年) 。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 运动员参加了平均36 (最少12/最多61) 项锦标赛, 平均110 (最少36/最多188) 场青少年比赛。在15~18岁期间, 参加了平均41项 (最少0/最多95) ITF18岁以上年龄组锦标赛, 平均84场 (最少32/最多152) ITF18岁以上组比赛。在ITF青少年比赛中, 运动员比赛赢输比平均为3.3:1 (最小1.7/最大6.3) , 在ITF18岁以上组比赛中的赢输比平均为1.9:1 (最小为1.1/最大为3.7) , 在ATP巡回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2:1 (最小0.3/最大4.1) , 职业生涯的赢输比平均为1.6:1 (最小为0.1/最大为3.9) 。

2.2 青少年阶段年龄与每年参赛数量的关系

以13岁为节点, 对13—18岁每个年龄阶段的参赛数量进行了统计, 如表2所示。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有78%的运动员在14岁时参加了ITF比赛, 15岁时, 比例为95%, 达到了顶点。在16岁时开始下降至88%。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 继续下降, 17岁时为84%, 18岁时为46%。

有57%的运动员在15岁时参加了ATP及ITF18岁以上组别的赛事。这一比例在16岁时上升至82%。随着年龄的增长, 运动员在17岁和18岁时达到了顶点, 高达96%。

2.3 运动员年龄与每年参赛总数的关系

以15岁为节点, 对15—18岁每个年龄阶段的参赛总数和青少年及成人赛事的比例进行统计, 如表3所示。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 优秀职业网球选手在15岁时, 共参加了11项赛事, 所参加的青少年的比赛和成人比赛的比例分别为65%和35%, 以青少年赛事为主体;16岁时, 参赛数量增加到了18项, 比例分别为60%和40%;17岁时, 参赛数量是25项, 比例却变为50%和50%;到18岁时, 运动员参加了30项赛事, 比例分别为25%和75%, 更多地以成人赛事为主体。5%的16岁青少年、10%的17岁青少年和25%的18岁青少年参加了成年人比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在2006-2015年期间, 在ITF年终排名前10的选手中, 有59%的运动员进入到了ATP排名前100位, 首次取得ATP排名的平均年龄为17.6岁, 4-5年之后 (22岁之前) 进入到ATP前100位。从首次取得ATP排名, 到进入ATP前100位, 所用时间平均为4.3年, 约20.8岁。从进入ATP前100到达到个人最高排名的平均时间约为2年, 即23岁。在ATP前100为保持的时间平均为3.7年。

2) 优秀运动员参加青少年赛事和成人赛事的参赛比例的分水岭在17岁。17岁两种类型比赛基本各占一半, 17岁以前, 以参加ITF青少年赛事为主体;17岁以后, 以参加ATP和ITF18岁以上组别的赛事为主体。

3) 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比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6:1。ITF青少年赛事赢输比平均为3.3:1, ITF18岁以上组比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9:1。

3.2 建议

根据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 科学制定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参选赛特征和比赛胜负比率, 对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合理评估。

摘要:本文对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 分别找出青少年阶段和成人阶段的参选赛规律、年龄和排名规律和比赛胜负规律, 为科学制定男子网球运动员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参选赛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1]Advanced Coaches Manual[S].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ITF Ltd.

[2]www.itftennis.com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8

男子100m的比赛具有比赛过程极短、比赛结果最难以预测等特点, 因此它也是最刺激、最具有吸引力的比赛项目之一。但中国短跑运动员与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 中国共参加了7届亚洲运动会, 还没有在亚洲运动会上夺得过男子100m的金牌。本文通过中外优秀运动员百米速度节奏等方面参数的比较研究, 探析中国运动员100m跑在速度节奏方面落后的原因。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世界及中国优秀男子100m跑运动员 (指世界级比赛前6名或国家比赛前3名的男子100m运动员, 其中外国运动员8人, 中国运动员6人, 共14人) 。

2.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阅读了大量有关男子100m跑速度节奏相关资料 (收集了近3年来的比赛资料) ;上网查阅有关中外运动员比赛的相关文章资料并进行分类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中外优秀男子100m跑运动员速度节奏整体差异分析

3.1.1、0~40m阶段:

我国选手与世界选手的速度变化均为上升阶段, 我国选手最大速度为10.99m/s, 达到最高程度97.8%;世界选手最大速度为11.23m/s, 达到最高速度的96.6%。因此, 我国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并不弱。另外, 前40m平均速度与各自最高速度的比值来看, 也可证明这一点。

3.1.2、50~100m阶段:

我国运动员与世界选手表现出明显差别。我国运动员40m以后速度处于下降阶段, 上升期的速度与下降期相比相差并不大, 表现出“匀速”跑进的特征。

3.1.3、维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弱于世界选手, 我国运动员只有1 0 m, 而世界选手则有20m保持最高速度。

世界选手只有20m的下降期, 其他距离呈上升趋势, 尤其引人注意是他们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明显高于我国运动员。

中国运动员加速过程短, 最高速度出现较早而且水平较低, 降速过程长, 基本上是在较小步长基础上, 以步频为主变量进行调控, 全程速度曲线落差较大, 特别是加速过程呈现1次性。这种跑法导致的后果是神经系统容易疲劳, 运动系统的供能物质消耗较快, 技术动作容易紧张僵化, 后半程速度曲线明显下降。从表1可以看得出我国运动员后程跑的能力明显不足, 保持较长距离的加速能力不够, 导致最大速度上不去.因此, 提高运动员较长距离的加速能力及最大速度的保持能力和增大最大速度的水平是提高我国男子100m成绩的重要因素。

3.2、中外优秀100m跑运动员速度节奏个体差异分析

从这一个分段速度与最高速度的比值分析, 周伟保持高速跑的能力并不落后于格林, 相反还比他好, 特别在冲刺跑阶段。途中跑和冲刺跑平均速度与最高速度之比分别是周伟98.68%, 99.12%;格林是99.12%, 98, 38%。依然高于世界选手。但周伟的启动疾跑比格林的差67.2s%和69.53%。这说明周伟在加速节奏上有所控制, 没有像以前中国优秀运动员那样一出去就拼, “一气呵成”。在加速节奏上也有点过慢, 比格林差。假如周伟按照格林的速度节奏跑, 周伟可能跑得比l0.17s还好, 因为格林的“堤坝型”速度节奏比较科学合理。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运动员跑的节奏在全程技术和速度力方面要符合“整体最佳化”的要求, 而我国运动员全程节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加速过程短、最高速度出现较早而且水平较低, 降速过程长, 全程速度曲线落差较大, 特别是加速过程呈现一次性。这种跑法导致神经系统容易疲劳, 运动系统的供能物质消耗过快, , “整体最佳化”的效果不佳。这就是国外短跑运动员百米全程速度高于国内短跑运动员的关键之所在.

3.3、中外运动员速度全程节奏分析

国外选手全程的速度节奏表现出了“堤坝型”的特征, 从起跑至达到最大速度约40m, 这段距离内采用接近于匀加速的方式跑进, 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跑进30m, 最后30m, 速度递减较均匀。可见, 世界运动会前6名选手途中达到最大速度匀速跑进的距离却有较大增加, 最大速度后充分利用跑动惯量, 竭力保持速度, 控制速度下降。不难看出“堤坝型”速度节奏, 重点强调全程速度节奏的整体最佳化和体能经济有效的合理运用。

中国百米跑运动员基本都采用加速至最高速度后尽力保持至终点的跑法。这种跑法使全身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肌肉很难放松, 直接影响ATP, 的再合成。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 我国选手周伟在启动疾跑上刻意的放慢速度节奏而导致途中跑和后面的冲刺跑有足够的能量。他的整体速度节奏和格林的“堤坝型”速度节奏还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头轻脚重。因此, 我国男子100m跑落后于世界选手关键因素是最大速度低。

短跑是一种高频极限速度的运动, 运动成绩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跑的过程中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快速转换。短跑要求主动肌与对抗肌及相关肌群有很高的协调性, 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快速转换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灵活性及各种神经中枢间的协调性有密切关系。神经系统发放兴奋与抑制的冲动频率过快过强都容易引起疲劳。合理地控制速度, 采用恰当的速度节奏, 减缓最高速度出现的时间, 对于减少神经系统的能量消耗和减轻大脑的皮质的疲劳程度都十分重要。我国运动员最高速度出现早, 加速过程用力过大, 直接导致了神经系统的过早疲劳, 能源物质的过早消耗, 从而引起运动僵硬, 动作变形, 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

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原理上看, 构成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步频及协调性。其中, 步频与步长是两个变量, 提高或改进其中任何一个变量都能提高跑速。理论上讲, 这个观点已被广大教练员及体育工作者所接受, 但在实际训练和比赛中, 发展步频与步长是否有主次和比例变化的量有关系等问题在短跑学界有很大的争议。据文献资料显示:男子最有效的步频为5.1步/秒, 女子4.8步/秒。在训练开始阶段, 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步长, 而步长又随身体训练水平变化而变化。如果达到了适宜的步长, 那么跑的速度主要是提高步频与技术。

由表3可知, 在加速阶段偏重于步频, 以便迅速摆脱静止状态, 并为全程的速度奠定良好的高步频基础。在最佳组合阶段, 在60m, 70m分段处, 步频和步幅表现出1种更为合理模式, 由此产生了速度最高峰。 (多数优秀的运动员在此达到最大速度, 如1997年世锦赛6名选手) 最高速度与速度耐力段节奏更偏重于步长, 以保证在机体相对疲劳的情况下尽量减轻神经肌肉的紧张程度。

4、结论与建议

4.1、我国男子百米跑技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加速能力差、加速距离短、最大速度水平低、保持最大速度的距离短、全程跑节奏较差等方面。

因此, 在今后的训练中, 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重点加强全程节奏方面的训练, 逐步形成全程速度曲线落差较小、整体效果最佳的水平。

4.2、我国男子百米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步长能力的差距相对较大。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 注重步长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挖掘步长潜力, 争取能大幅度提高我国百米成绩。

4.3、速度节奏是100m跑不可忽视的技术因素。

重视和加强速度感知的训练对提高运动员速度节奏的控制力有一定帮助。

4.4、根据个人特征, 合理的步频和步幅来控制速度的节奏。

同事加强运动员体能的训练, 科学合理分配体力, 采取“渐加速”的方式。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分析了中、外优秀男子100mm跑运动员速度节奏的特点, 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中国男子100mm短跑运动员成绩落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差及最大速度出现的时机不合理。

关键词:中外短跑运动员,速度节奏,变化与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淑华.我国男子百米跑成绩落后原因分析[J].J山东体育科技, 2001, (4) .

[2]王涛.现在男子100mJ速度节奏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1, (1) .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2007第11届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前三名的运动员和2005南京十运会男子跳远前三名运动员的比赛数据为研究对象。把经统计处理的我国运动员有关数据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数据相对比, 结合专项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取的运动员比赛数据均来自于国际田联、中国田协官方网站及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

2 分析与讨论

2.1 助跑最后9—10m段落的速度

我国3名男运动员助跑最后9—10m段落的速度虽比国外3名顶尖运动员低, 但在速度利用率方面, 却比他们高出1.2—5.4个百分点 (见表1) 。是不是助跑速度的利用率越高, 跳远成绩就越好呢?竞技跳远的最高目标是提高跳远的成绩, 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原因是基于高助跑速度利用率可以提高助跑到速度, 而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 因此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提高成绩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但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 使运动员以接近本人最大平跑速度助跑, 这就会造成了起跳技术难度加大以及垂直腾起的速度变小, 反过来影响了跳远成绩的提升。从最后9—10m的助跑速度与运动员跳远成绩的对应值看, 我国男运动员的适应度不及萨拉蒂诺、豪伊和菲利普斯3人。由此看来, 速度利用率高并不足以补偿速度落后的差距。

2.2 助跑最后6—10m段和1—6m段的速度

萨拉蒂诺那8.57m的一跳, 起跳前1—6m段的速度不及豪伊, 但成绩比豪伊好, 其原因在于萨拉蒂诺更有效地完成了踏跳, 获得了腾起角度的最佳值。我们从中可以看出2种不同特点的类型:以豪伊为代表的速度型;以萨拉蒂诺为代表的速度力量型。2种类型的特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表2显示, 萨拉蒂诺和豪伊的各2次试跳, 起跳前1—6m段均较6—10m段的速度快, 在最后段落的加速性方面, 萨拉蒂诺比豪伊稍好。我国3名运动员助跑最后2个分段的速度差均为负数, 最后5m段的减速, 使水平速度受到较大的损失。我国运动员张鑫跳出7.95m时, 其水平速度达10.65m/s, 但未能比速度稍慢的另1跳的成绩 (7.99m) 好。上述情况说明, 在助跑速度提高的情况下, 不能高效地完成踏跳, 运动成绩也将受到影响。

2.3 助跑最后2步水平速度

大多数男子运动员水平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助跑倒第2步及倒第3步, 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倒1步的运动员则很少。通过对助跑最后2步水平速度的比较, 反映了某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外运动员最后2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 萨拉蒂诺和豪伊倒第1步比倒第2步的速度分别慢了0.18m/s、0.10m/s和0.11m/s, 而张鑫、李润润和顾俊杰则分别慢了0.19m/s、0.22m/s和0.27m/s (表3) 。由此看出, 我国男运动员助跑最后1步水平速度的损失比较大, 使本来落后的速度进一步拉大了差距。

由表4可以看出, 对最后两步着地瞬间, 两组数据经统计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着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分别为10.19m/s和10.75m/s, (P<0.01) 统计检验两组数据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 由于最后一步技术的差异, 造成中外运动员踏板速度的差距。

2.4 助跑起跳的垂直速度

助跑水平速度的重要性已成为国内跳远界的共识, 另外一个共识就是起跳阶段应该在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条件下尽量增大垂直速度, 从前面对起跳速度利用率的论述也可以看出增大起跳阶段垂直速度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中外运动员的平均腾起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和平均腾起角度, 我们可以看出中、外运动员在跳远起跳技术方面存在差异。在平均腾起水平速度方面, 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平均值为8.71m/s, 我国运动员为8.60m/s, 平均差值0.11m/s;在平均腾起垂直速度方面, 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平均值为3.38 m/s, 我国运动员为3.11m/s, 平均差值0.27m/s;在平均腾起角度方面, 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平均值为21.15°, 我国运动员为19.78°, 平均差值1.37° (表5) 。

上述数据表明中外运动员的腾起水平速度存在较小差距 (P>0.1) , 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的差距较大 (P<0.1) 。可见, 我国运动员的腾起角度和腾起垂直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是影响我国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这说明了我国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多重视技术训练, 对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垂直上升爆发力和腿部绝对力量训练重视不足, 影响了我国跳远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1.助跑水平速度的差距, 不仅表现在最后9—10m段落上, 也反映在最后5m段的加速与减速上。国外运动员出现最后5m段的速度高于倒第2个5m的速度, 我国男子运动员最后5m段的速度处于下降状态。

2.助跑最后1步的速度比倒第2步速度, 绝大多数运动员虽呈下降情况, 但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下降幅度要比中国运动员小。

3.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 是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今后训练中应解决的课题。

摘要: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绝对速度水平落后、最后5m段的速度处于下降状态、助跑最后1步的速度比倒第2步速度的下降幅度较大以及起跳垂直速度过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落后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跳远,助跑,速度,优秀运动员,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清, 冯树勇, 李爱东.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1992, (7) :1-5.

[2]姜孟春.跳远运动中的速度研究[J].体育科学, 1997, 17 (1) :44-47.

[3]赵丙军.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1998, (6) :26-29.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10

对运动项目能量代谢特征进行研究, 并应用“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的研究成果指导运动训练, 可以取得显著成绩[1]。检测与评价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对于客观地分析与评价运动员的身体运动能力、检测运动训练的效果以及深入探讨无氧代谢对运动训练的适应规律和特点均具有重要意义[2]。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 100M、200M、400M项目所需时间差异大, 所以其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方式理应存在差别。目前对不同项目短跑运动员无氧代谢特征方面的研究还未见到。通过研究探讨不同项目短跑运动员ATP-CP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特征, 掌握其基本规律, 对科学指导训练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东北三省男子短跑运动员共26人, 其中100m项目8人, 200m项目11人, 400m项目7人。受试者均为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 平均年龄:18.85±1.49岁, 平均身高:178.81±2.63cm, 平均体重:72.18±3.10kg, 专业训练年限4.42±1.58年。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解目前无氧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研究了大量国内外能量代谢相关的文献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

2.2.2 访谈法

请教运动生理、运动训练方面的专家及资深田径教练员, 了解短跑运动的特点及能量代谢的相关问题, 为本文的实验设计和指标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2.3.3 实验法

测试设备:采用瑞典产MONARK 894E无氧功率自行车进行无氧功率测试;血乳酸 (Blood Lactic Acid, Bla) 采用美国产YSI-1500乳酸仪进行测试;心率 (HR) 测试采用芬兰产SU-UNTOt6c Polar心率表。

测试要求:受试者在测试前需进行5-10min一般性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以身体微出汗为准。测试前调好自行车座高、脚踏扣, 让受试者戴好polar心率表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适应自己负荷的准备活动2-3min, 期间要求受试者做2-3次全速冲刺动作, 自行车阻力系数设定为0.083。当心率恢复至100次/min时可开始进行测试, 将自行车负荷设置成自动释放, 即正式测试开始后, 自行车将自动迅速由零阻力加到预定阻力, 要求受试者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必须保持本人的最快速度蹬车;用Polar表测定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3min心率;血乳酸取10s无氧功率测试后3min、5min, 30s无氧功率测试后5min、7min, 60s无氧功率测试后7min、9min指尖血或耳血测试。

指标选取:最大功率 (Pmax) 、相对最大功率 (Pmax/Weight) 、最大圈数 (Cmax) 、到达最大圈数的时间 (T-Cmax) 、平均功率 (Pave) 、相对平均功率 (Pave/kg) 、功率下降速率 (Pdrop) 、安静心率 (HR) 、最大心率 (HRmax) 、运动后3min心率 (HR-3min) 、血乳酸值取10s无氧功率测试后3min、5min, 30s无氧功率测试后5min、7min, 60s无氧功率测试后7min、9min。

实验地点:东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实验室。

2.3.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Independent Sample T检验, 显著性水平为P<0.0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00m、200m、400m短跑主要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 时间从10s、20s到40几秒不等, 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基本处于无氧代谢状态。无氧代谢能力 (Anaerobic Capacity, AC) 对于短跑运动员极为重要, 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指标能很好地反映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 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 而运动训练中运用血乳酸指标结合无氧功率测试结果评价无氧代谢能力被公认为是可靠和更为准确的[3]。研究表明, 实验室内测得的Wingate指标与运动场上无氧运动的能力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因此通过实验测试可以全面了解短跑运动员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4]。

3.1 不同项目男子短跑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特点

磷酸原系统是人体极量运动条件下的直接能量来源, 不消耗氧气, 不产生乳酸, 是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的物质基础, 但只能维持约6-8s左右。所以, 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对短跑等爆发性项目尤为重要。测定磷酸原代谢能力, 一般是通过10-15s最大能力持续运动实验来完成。基本评价标准是:无氧功率输出越高, 血乳酸上升越少, 其磷酸原供能能力越强[5]。

注:10s、30s、60s测试中:100m运动员与200m运动员比较, ap<0.05、b P<0.01;100m运动员与400m运动员比较, cp<0.05、d P<0.01;200m运动员与400m运动员比较, ep<0.05、f P<0.01。

注:10s、30s、60s测试中:100m运动员与200m运动员比较, ap<0.05、b P<0.01;100m运动员与400m运动员比较, cp<0.05、d P<0.01;200m运动员与400m运动员比较, ep<0.05、f P<0.01。

表2显示:10s无氧功率测试中, 100m运动员Pmax 1093.71±115.44W高于200m运动员Pmax 1014.21±134.01W, 且两者均显著高于400m运动员Pmax928.33±124.91W (P﹤0.05) ;100m运动员Cmax168.64±11.84 rpm高于200m运动员的162.33±14.69 rpm但无统计学意义, 却非常显著高于400m运动员的151.43±12.37 rpm (P﹤0.01) 。这说明100m、200m、400m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快速启动能力依次减弱, 即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100m运动员强于200m运动员, 200m运动员强于400m运动员。100m运动员的Pave764.12±42.59W高于200m运动员的757.44±51.17W但无统计学意义, 却显著高于400m运动员的689.31±49.61W (P﹤0.05) 。

以上数据均说明:100m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无论是Pmax的输出能力还是维持Pmax的能力均高于200m运动员和400m运动员, 且100m、200m、400m运动员呈依次递减趋势。100m运动员Pdrop 26.74±4.01 w·s-1低于200m运动员的27.87±6.45 w·s-1和400m运动员的29.78±5.65 w·s-1, 且与400m运动员呈显著性差异 (P﹤0.05) , 这表明100m运动员在10s无氧功率测试中表现出更为稳定的功率输出能力, 这可能与测试时间更接近于100m项目运动时间有关。

表3可见:从不同项目短跑运动员10s无氧功率测试后的血乳酸值看, 100m运动员低于200m运动员、200m运动员低于400m运动员。这与磷酸原代谢评价标准“无氧输出功率越高, 血乳酸上升越少, 磷酸原代谢能力越强”一致[5]。100m运动员HRmax大于200m和400m运动员且与400m运动员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01) , 200m运动员HR-3min显著低于400m运动员 (P﹤0.05) , 这可能提示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越强, 极量运动中心肺功能调动越快、恢复也越快。

3.2 不同项目男子短跑运动员糖酵解系统代谢能力特点

当运动时间大于10s以上且强度很大时, 磷酸原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求, 此时运动中所需能量主要依靠糖酵解提供。若以最大输出功率做功, 人体依靠糖酵解系统供能支持时间为33s左右, 不需要氧气, 产生乳酸。糖酵解代谢能力的测定一般通过30~90 s的最大能力持续运动实验来完成, 而做功的功率越大, 运动后血乳酸增值越大, 表明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越强[6]。

表2可见:在30s无氧功率测试中, 200m运动员Pmax1208.12±102.02W高于100m运动员的1174.33±144.30W和400m运动员的930.31±98.43W, 且与400m运动员呈非常显著差异 (P﹤0.01) ;Pmax/kg指标显示出和Pmax趋势一致的结果;而运动后5min Bla 400m运动员8.67±1.32 m mol·L-1高于200m运动员的7.94±2.01 m mol·L-1和100m运动员的7.49±1.94 m mol·L-1, 且与100m运动员呈显著性差异 (P﹤0.05) 。这说明400m运动员较之于200m和100m运动员表现出更为优秀的糖酵解代谢能力, 而200m运动员的Pmax等无氧功率测试指标高于400m运动员, 这可能与30s更接近于200m项目的运动时间有关。

在30s无氧功率测试中100m运动员的Pdrop42.51±7.21w·s-1高于200m运动员38.54±4.56 w·s-1和400m运动员的36.12±8.27 w·s-1, 且与400m运动员呈显著性差异 (P﹤0.05) 。60s无氧功率测试中, 100m运动员Pdrop 51.28±4.56w·s-1与400m运动员Pdrop39.41±6.32 w·s-1呈非常显著差异 (P﹤0.01) , 200m运动员Pdrop47.55±5.32 w·s-1与400m运动员Pdrop39.41±6.32 w·s-1呈显著差异。这说明100m运动员在超过10s以上的大强度持续运动及糖酵解代谢能力明显低于200m和400m运动员, 即200m和400m运动员表现出更好的速度耐力。

表3可见:100m运动员在60s无氧功率测试后7min Bla值9.55±2.56 m mol·L-1, 200m运动员9.75±2.06 m mol·L-1, 400m运动员10.48±0.45 m mol·L-1, 100m运动员与400m运动员比较呈显著性差异 (P﹤0.05) ;9min Bla值同样呈现100m运动员与400m运动员比较呈显著性差异 (P﹤0.05) 的结果。同样表明400m运动的糖酵解代谢能力>200m运动员>100m运动员。

3.3 不同项目男子短跑运动员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特点

表2可见:30s无氧功率测试中200m运动员Pave763.68±49.12 W大于100m运动员Pave757.55±52.31 W和400m运动员Pave645.42±62.01W;200m运动员的Pmax1208.12±102.02W大于100m运动员Pmax1174.33±144.30W和400m运动员Pmax930.31±98.43W。60s无氧功率测试中200m运动员Pave687.92±49.15W大于100m运动员的673.05±54.22W和400m运动员的652.97±45.65W;以及Pave/kg显示和Pave一样的趋势。

这是否说明200m运动员的混合无氧供能能力大于100m运动员和400m运动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4 结论与建议

1.不同项目短跑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存在差别, 100m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最强, 其次为200m、400m运动员。这与其项目特点一致, 说明100m运动员需要强大的磷酸原代谢能力, 而200m运动员则同时需要更好的乳酸能供能能力, 400m运动员则主要是依靠乳酸能代谢提供能量。这提示在运动训练中应更加注重不同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 有针对性进行选材及训练。

2.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后血乳酸值得出:10s无氧功率测试中100m、200m、400m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差异不明显, 而30s、60s测试后血乳酸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10s无氧功率测试适合对磷酸原系统代谢能力的评定, 30s、60s无氧功率测试更适合对乳酸能系统代谢能力的评价。

3.评价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 除应注重其项目时间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外, 结合运动后血乳酸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将更为客观、实际。

4. 运动中最大心率及运动后恢复心率对评价如100m等要求爆发性较高的项目无氧代谢能力是否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以26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采用MONARK 894E无氧功率自行车分别进行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 并对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和安静状态、运动中、运动后心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研究100m、200m、400m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磷酸原、糖酵解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为合理制定发展专项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计划、科学进行运动监控提供服务。研究结果显示:100m、200m、400m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具有显著的项目特征;100m运动员的磷酸原代谢能力最强, 200m和400m运动员次之;400m运动员的糖酵乳酸能供能能力强于200m运动员, 200m运动员强于100m运动员;100m、200m、400m运动员各自在接近于自己项目所需时间的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专项特点。

关键词:男子,短跑运动员,不同项目,无氧代谢,特征

参考文献

[1]林静.不同项目类型运动员上下肢无氧功率测定及比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1, 6 (4) :1-3.

[2]王键, 洪峰.无氧能力间接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 1999, 35 (6) :11-14.

[3]王步标, 华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13.

[4]吴昊, 冯美云.Wingate测试法的代谢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1997, 20 (1) :30-37.

[5]孙红梅, 张茂林, 崔树和.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8, 28 (8) :34-49.

[6]赵光圣, 高炳宏, 郭玉成等.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26 (3) :46-49.

[7]房冬梅, 冯美云.女子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和体成分的初步研究[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3, 11 (33) :63-67.

[8]秦学林等.不同专项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15) :44-45.

[9]张香花, 代宝珍.无氧代谢能力与500m皮艇运动成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35 (3) :90-91.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11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结合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以湖北省男子400米跑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分析并研究影响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速度与速度耐力会对400米跑成绩的成绩产生重要影响,速度与速度耐力的提升是400米跑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提出要坚持并强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提升,并且重视运动员速度能力与速度耐力的提升,从而对发展400米跑成绩的提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对运动员速度与耐力的训练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以便提高男子400米跑的训练技巧和训练水平。

【关键词】400米 速度耐力素质 对策建议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田径代表队400米跑优秀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其中国家健将2名、一级运动员4名。发放6份调查问卷,回收6份,有效的问卷回收率为100%。

1.2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从所研究的课题内容及目的出发,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同时,将湖北省田径代表队400米跑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调查对象。有效的被访问者共计6名,包括2名国家健将、4名一级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发放6份调查问卷,回收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文献资料法

以“速度耐力”为切入点、以“400米跑运动员”为参考范围,通过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电子资源超星电子图书以及读秀知识库,查阅运动学专著。

1.2.3数据统计法

通过运用统计软件,主要将许龙飞、王飞、郭润豪、黄家舜、朱家琪、罗陈的训练数据,进行统计,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将回收的有效问卷通过运用百分比等方法进行分析统计。

1.2.4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针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经过整理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湖北省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素质分析

2.1.1对湖北省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400米优秀运动员健级别占百分之30,而一级运动员所占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70。从而看出一级运动员所占的比例是一个省的根本所在。

2.1.2对湖北省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素质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通过记录6名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不难发现,6名运动员水平不相上下。总体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6名运动员的第一阶段100米都要快于第二阶段,这说明了在400米跑中第一阶段要进行起跑,全力启动的速度会更快,而第二阶段是一个依靠惯性保持速度的阶段,运动员在这个阶段调整自身的呼吸、调整跑的节奏,从而为最后的两百米冲刺做好有利的准备。通过对运动员监测记录,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运动员在第一个100米与第二个100米的成绩对400米全程跑的成绩有直接影响。

2.1.3对湖北省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素质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速度都开始下降,在第三阶段还能勉强可以维持一个快速的阶段,在跑道最后一个100时速度都普遍的下降,这说明从第三阶段开始身体内的乳酸开始堆积,肌肉内部开始充血,身体的供养严重不足,在这个阶段就形成了一种从有氧到无氧的转换。

2.2对湖北省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素质分析

2.2.1 速度耐力素质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人体要想保持长时间高速跑,速度耐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短跑中没有比400米跑跑程更长的项目了,他不但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跑的强大爆发力,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速度耐力。任何一个400米跑运动员,无法做到从起点至终点用最好的速度水平跑完全部跑程,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一个良好的速度耐力,以此作为跑步全程发挥速度能力的保证。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将第一阶段100米与第二阶段100米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第二阶段的速度普遍都是慢于第一阶段的速度。

3.1.2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速度开始下降,尤其是最后一个100米时,6名运动员的速度都普遍下降。

3.2建议

3.2.1在400米跑中第一阶段要进行起跑,全力启动的速度会更快,而第二阶段是一个依靠惯性保持速度的阶段,运动员在这个阶段调整自身的呼吸、调整跑的节奏,从而为最后的两百米冲刺做好有利的准备。

优秀男子运动员 篇12

1 优秀跳远运动员跳远成绩与专项速度多元回归

为了建立跳远成绩专项速度与成绩的匹配模型,我们收集了18名8米以上的优秀跳远运动员相关参数(表1)。然后应用SPSS V for windows软件对18名运动员跳远成绩与专项动作速度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表中的自变量引入采用向后剔除法。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跳远成绩与专项速度多元回归方程:y=-0.186+0.422V0+0.244V1+0.511V2(V0代表最后10米速度;V1代表腾起速度;V2代表垂直速度)。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26.932>Fa,p<0.01说明了回归方程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为了检验该方程的精确度,我们将最后10米速度、腾起初速度、垂直速度实际值代入方程,计算出跳远成绩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见精确度只有2号和4号精确度较低,其它精确度都较高,这充分说明方程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2 优秀跳远运动员跳远成绩与专项速度优化控制系统模型的构建

根据多元回归模型确定优化控制系统的目标成绩(),然后应用SPSS计算出18名跳远运动员最后10米助跑速度平均数与标准差(V0=10.51±0.30)和腾起初速度平均数与标准差(V1=9.61±0.41),根据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值确定的三组数据V0=10.21;10.51;10.81及V1=9.20;9.61;10.02,最后由方程y=-0.186+0.422V0+0.244V1+0.511V2,推导出V2=(y+0.186-0.422V0-0.244V1)/0.511,根据推导公式计算出各组垂直速度值(表3)。

例如表中说明跳远V0(助跑速度)是不可变量,(跳远成绩)、V1(表腾起速度);V2(垂直速度),当和V1=9.20时,由公式,推导出,然后将三个变量代入公式求出V2=5.1518,这说明如果运动员如果想跳出9.00m的成绩,则助跑速度为10.21m/s,、腾起初速度为9.20m/s,腾起垂直速度为5.1518m/s。以此类推,如果运动员预定成绩为8.95m,则助跑速度为10.21m/s,腾起初速度为9.20m/s,垂直速度为5.0539m/s。同样还有当V1=9.61和V1=10.02的各种组合。教练员可以依据跳远专项速度优化控制系统,为运动员制定合适的模型。

3 结论与建议

对18名优秀跳远运动员跳远成绩与专项动作速度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得出了跳远成绩与专项速度多元回归方程:代表最后10米速度;V1代表腾起速度;V2代表垂直速度)。根据多元回归模型确定优化控制系统的目标成绩(),然后应用SPSS计算出18名跳远运动员最后10米助跑速度平均数与标准差(V0=10.51±0.30)和腾起初速度平均数与标准差(V1=9.61±0.41),根据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值确定的三组数据V0=10.21;10.51;10.81及V1=9.20;9.61;10.02,最后由方程,推导出,根据推导公式计算出各组垂直速度值。

参考文献

[1]王建伟.跳远技术运动学诊断系统的初步构建[D],2000:65-68

[2]Hiroyuki Koyama,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men's and women's long jump at the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OSAKA 2007:A brief report

[3]宋跃先,彭支玉,黄庚跳远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144

上一篇:世界图景下一篇:Moodle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