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图景

2024-10-05

世界图景(精选12篇)

世界图景 篇1

当代艺术表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景象, 一方面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流派的延续, 古典注重再现艺术的当下在场, 另一方面则是新的艺术形式不断涌现, 从波普艺术开始, 有杜尚的现成物品艺术, 大地艺术, 装置艺术, 行为艺术等等。对于艺术的这种巨大张力我们如何在哲学美学上把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丹托在宣称“艺术终结之后”, 随之到来的是一个更为重要也是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 即多元艺术时代, “我指的是某种叙事的终结, 这种叙事已经在几个世纪里展现在艺术史中, 它以某种摆脱了宣言时代不可逃避的那种冲突的自由达到了它的重点”。艺术多元时代的到来在多大程度上是必然的, 而在现实的实现上, 又有多大的可能性, 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艺术多元性的发生, 源于其和哲学的关系。艺术和哲学的关系在于其同源性, 同源于对真理的追寻, 对意义的表达。“艺术这个名称, 既涉及一种不可陈述的审美观念, 一种不能用逻辑论证的想象观念, 也涉及一种不可证明的理性观念, 一种不能在感性事物这里得到显现的理性观念”。阿瑟, 丹托将终结之后的艺术推向了哲学化, “这意味着就表面而言, 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品, 它还意味着如果你想找出什么是艺术, 那你必须从感官经验转向思想。简言之, 你必须转向哲学”。当然这一对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因为对哲学和艺术自身的理解不同几经沉浮, 最后在德里达那里彻底解构了西方历史上哲学与文学之争这一命题, 但是这里的解构不是要哲学取代艺术或者艺术取代哲学, “而是要说哲学与文学都充满了隐喻, 两者应该和睦相处, 不要互相压制”, 这里的文学和艺术是可以相通的。

当艺术和哲学相连于意义时, 艺术的多元化就可以在哲学中找到其必然性。在哲学的第三次转向即语言学转向中, 哲学开始关注语言, 关注哲学对象与语言的关系。对于语言在哲学中的重要性, 海德格尔是无法绕过去的。海德格尔由“此在”与“在”的关系探索“存在”的真理, 而要把握“此在”只有通过“语言”, 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 “语言的本质 (这里指的都是诗意语言) 是人的领悟的一种澄明的投射, 它通过命名, 召唤存在者, 使他们去除隐蔽, 进入开放, 敞亮自身, 显示他们的存在。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命名和召唤, 让它从隐匿不显中走到澄明的朗照之中”。

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可以看出, 哲学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转向语言, 以多义的关注为核心, 为语言意义提出了不同的标准, 意义的多元性必然形成意义表达和追寻的多元性。对道理和意义同样关注的艺术由此走上一条多元发展的道路, 多元艺术世界由此形成。

随着意义的多元化而进入多元世界的艺术, 在新的时代环境的作用下终于现实地形成了多元艺术世界。这里需要考虑三个因素:技术、身体、大众传媒。

大工业时代的来临在各个方面都改变了世界的进程, 特别是对于艺术这一形式化因素很强的活动。大机械时代的加速了艺术的复制, 使艺术品以更多的方式在更大的范围得以传播。艺术品的接受方式发生改变, “机械复制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它对仪式的寄生式依赖中解放了出来”, 艺术以其展示价值逐渐取代崇拜价值, 这种突变就在于艺术“光晕”的消失, 即艺术客体的“原真性”的消失, 每一个复制品就是自身而不再指向原初的本体, 自身即价值的所在, 这样就使艺术在今天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创造自己, 这也是当今波普艺术的成为可能的深刻原因, 艺术以其展示性价值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复制。特别是今天网络技术的发达为艺术的复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今天众多的网络事件在一次次冲击我们的视线的同时得以更快更广泛的传播, 而它的价值也觉不是“光晕”, 而仅仅是一种展示性。展示价值的揭示对于现成品艺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促使当代艺术多元化的第二个视角是身体在当代生活的凸显。在文艺复兴中觉醒的人更多的是一种理性觉醒, 人的全部当然包括还感性的人随着理性在现实的强制和权威的压迫, 在今天终于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在人的生命存在的真实维度上, 感性的本质, 在于人作为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相一致的整体性, 在于这种整体性的和谐发展”, 这样, 真实本性的合法性就在于“它是人为自己所确立的一种价值实践尺度, 人在这一尺度中确定这整合其他多种目标的自我根据, 同时也为自己确定了基本的生存实践形式”, 也就是说, 真实感性在整合了人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基础上, 相较于启蒙时代的绝对理性的推崇是一种矫正, 在标尺的意义上, 对身体自身做出一种彰显。身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具有了自身独立的价值, 这一点对于当今行为艺术的解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颠覆和重建具有一种同一性, 当传统的经验在想像力的颠覆下彻底覆灭的时候, 新的形式、多样的形式、自由的力量就在一种否定的方式中表现出来。今天艺术的多样性其实质也是想像力的杰作, 由此我们得以在天马行空的艺术中获得一种自由的生命体验。

形成多元艺术世界的第三个关键契机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第一, 制造欲望。大众传播媒介的形象复制活动, 在扩大人的日常欲望的可能性方面, 实际上体现了以欲望促销欲望的规律, 使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由极富深度的时间性活动向非时间的、片段的空间当下欲望——形象的召唤——转移。第二, 广泛性。“大众传播方式、过程, 尤其是电视、音像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符号信息空前广泛的介入到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传播方式的广泛性, 使世界连为一体, 大众的视线的更为集中, 信息的受众达到最大化。大众传播媒介方式的广泛性使艺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被大众接受和消费, 面对受众的多元化, 艺术的多向发展成为可能。以形象制造欲望的大众传播媒介, 使艺术感性的形式表达更有用武之地, 而大众传播媒介为了更好的打动大众必然会使形式多元化, 这样, 艺术在形式的作用下多元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发展。■

摘要:艺术在当下的处境以一种我们不再熟悉的面孔出现, 光怪陆离的艺术现象在挑战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方式和观感方式。多元艺术世界因为和哲学的同源性, 因为同样对于多元意义的追寻, 以一种必然的姿态潜在地出现。而当代技术、身体和大众传媒的崛起又为艺术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身处当代多元艺术世界的批评家于是需要用一种描述的方式传达只是属己的观感体验。

关键词:多元艺术,哲学,技术,身体,大众传媒

参考文献

[1][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 (中译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2]刘悦笛.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美学.

[3][斯]艾尔亚威茨.图像时代 (中译本)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第249页.

[4]孙利天.时代的文化意象:“思想者”身上的污秽——兼谈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艺术学前沿.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第6页.

[5]杨波、韩立萍.谈哲学家眼中的哲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视界.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7.

[6]韩震、董立河.论西方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7][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中译本) .重庆出版社, 2006.

[8]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

[9]马尔库塞.审美之维 (中译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世界图景 篇2

2、中国很大,不管你报道什么,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图景。

3、我接受了这个概念,最终在我意识到,我虽然勾画出了这个城市的美丽图景,但它都是垂直的线。

4、他能够看到更远大的图景。

5、但是对于黑洞和他们宇宙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说,这的确是一副闪闪发光的新图景。

6、在一份声明中,哥伦比亚大学拒绝对雷诺兹的声明进行评论,但指出无论论文是谁写的都只是招生委员会考虑的大图景的一部分。

7、然而,它们证实一幅多年来巴基斯坦一直在做双面交易的图景。

8、一个像这样的建议会把一幅悲惨的工作图景改变成为一幅可以忍受的画面,只需一击而已。

9、很多人却认为这对于城市的提升不是一种好的图景。

10、盖茨还勾勒出阿富汗将取得的胜利的图景,将它与在伊拉克最近取得的进步和当前的计划相比。

11、您将对数据进行格式设置和组合,然后在模型中呈现数据,这将使用户对问题领域产生清晰的心理图景。

12、理解更大的图景,其结果通常能产生出客户所需要的东西与客户所要求的东西之别。

13、但是对农民的遭遇的更仔细的`审视显示了一幅更加复杂的图景。

14、在照片的右边,恒星、丝状气体和热尘埃突出了心脏星云红外图景的精彩细节。

15、在整个经济下滑期间,根据国内总收入绘制的经济图景要比GDP显示的疲弱得多:这个情况与就业数据和大多数美国人的经历一致。

16、他呈现给我们看的只是这一旅程中转地的一维图景,有时候接近于偏执。

17、专家组说,他们希望媒体在关于野生鸟类威胁的问题上能够呈现“一个更加平衡的图景”。

18、因为你每天都困在这些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中,所以看不到更大的图景。

世界图景中的中国印象 篇3

4月7日一大早,烟台籍留法学生陈佳(化名)就带上准备好的五星红旗,约上同在巴黎读书的几位中国学生,沿着塞纳河向埃菲尔铁塔进发。这一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传递的日子。

沿路的草坪上,有留学生拉起“奥运会不等于政运会”的横幅,法国某电视台采访组挤进陈佳所在的中国留学生人群中,一遍遍地问西藏问题,并显然对留学生的回答不满,“他们中国人没有民主的,都被洗脑了”,旁边的两个法国人以宗教大法官般的口吻说。发生在一个月前的西藏事件,让不明真相,且戒律般秉持 “民主”“民族国家”观念的法国民众被蝎子蜇了一样反应激烈。

“最让我受刺激的,不是法国政府和媒体的态度,而是法国普通民众的强烈抵触”,第二天,陈佳在博客里回忆当天的情况,“我边上一个法国老头不停问我为什么来法国,滚回中国之类的话。”这篇博客迅速被国内的众多网站转载。根据陈佳的叙述,许多普通法国民众纷纷自发走上街头,表达对西藏问题的强烈不满,一些藏独分子趁机作乱,4月7日这一天遂被视为意义重大的一天,有论者甚至从中看出“80后的爱国青年”是“大有希望”的。

数日后,一篇署名为“王恭纶”的题为《我让西方记者哑口无言的一场辩论》的文章开始在网上流传,作者以不无夸张的口吻说起自己在MSN上与西方记者对西藏问题的辩论,中心思想是他们“不懂中国历史”。

在4月26日见报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上,中国学者汪晖认为,在火炬传递中表现出来的、很多西方人支持西藏独立的现象,除了现实政治原因之外,与西方人的民族主义知识有非常深刻的关联。汪晖指出,民族主义的一个源头就是17世纪以来的西欧民族国家,这些主权国家的基础,是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相对单一民族的君主国。基于这样的历史,欧洲的民族主义知识主要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文明的民族,应该建立一个国家,不要和其他有独特文明的民族混在一起。汪晖认为,这种根深蒂固的知识论是在理解发生在法国的抵制火炬事件时,无法忽略的背景,单一民族的西方现代国家无法理解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复杂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作为制度存在的“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尽管汪晖的理解带有很强的学理色彩,但他指出了一个事实:在欧洲,人们对中国的印象,更多是出于“价值”而非“现实国家利益”的考虑。

2005年,中法文化年,三联书店在“独立出版者联盟”的支持下出版了一套“法国思想家新论”的丛书,弗朗索瓦•傅勒、埃德加•莫兰、吉尔•德拉诺瓦、塔基耶夫、皮埃尔•卡蓝默等法国思想界新秀的著作被译介进来。这些著作中,除一部分关于民族主义的思考以外,更多透显出的,是法国思想界一直以来的学术努力:重新塑造法国或者欧洲的价值观。

近年来,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不仅与美国一样,对中国的经济崛起怀着复杂心态,同时对自身的价值观越来越自信,甚至充满道德优势地刻意打造和输出自己的“后现代关切”。中国学者时殷弘认为,因为在欧洲自身和中近东以外缺乏真正切身的战略安全关切,这加剧了欧洲的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优先的外交姿态,连同非现实的甚或不负责任的浪漫倾向,会使得未来欧洲对中国态度中的负面要素和负面动向大大加强。

英国《金融时报》4月15日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被视作对稳定的最大威胁》的文章指出,根据该报与美国哈里斯民意调查所3月27日~4月8日联合举行的一项民意测验,在欧洲人的眼中,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稳定的最大威胁。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针对西藏的作为,加上中国廉价出口产品带来的竞争,使这一看法更加坚定。根据该调查,自去年以来,视中国为最大威胁的欧洲人所占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在5个欧洲国家中,平均3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全球稳定构成的威胁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在美国,31%的受访者也把中国构成的威胁排在伊朗和朝鲜前面。而去年,受访者还认为伊朗和朝鲜构成的威胁大于中国。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执行会长马克·伦纳德说:“过去5年来,人们看到的都是关于中国经济机遇的报道。但在过去6个月里,人们看到的是关于中国对达尔富尔和西藏构成威胁的报道。”他解释道,欧洲人对中国所知甚少,他们的消息来源是新闻报道。

二、美国:中国是大国俱乐部的新成员

在今年7/8月号的美国《外交》杂志上,美国国务卿赖斯发表了一篇题为《反思国家利益》的文章,文章指出,“过去的8年里,我们经历了如何与正在崛起的中国相处的挑战,我们没有理由惧怕中国,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对待的话。”她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向中国施压,使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但是,赖斯也坦言,“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更多的是基于共同利益,而非共同价值观。”

赖斯这番话是对8年来美中关系的总结,也是对即将卸任的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反思。8年间,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由遏制转为更多地承认中国正在崛起的现实。

而根据本刊编辑部对素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近年来涉华报道的分析来看,《时代周刊》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非常重视对中国的报道,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关于中国的封面故事。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之前,《时代周刊》关注的中国报道多集中在中国内政报道,而在这之后,尤以2000年5月22日的封面报道为代表,正式提出了“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吗”的问题,表明他们开始思考中国发展对美国造成的挑战,并从战略高度来思考美国对华的策略,中国成为美国一个可能的潜在对手,这个命题被纳入《时代周刊》的思维。

经过对“9·11”以来,《时代周刊》436篇涉华报道的统计分析,其中对华正面报道93篇,负面报道165篇,中性报道178篇。所谓中性报道主要是从技术层面分析中国的情况,此类报道呈上升趋势。可以发现,美国媒体在全面认识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倾向和立场,尤其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形象,而宁愿更关注中国实际力量的增减。

尽管美国在选择外交战略时,本身有着“现实国家利益”和“价值选择”之间错综复杂的摇摆,但看得出来,美国更愿意基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考虑,把中国作为一个俱乐部的新成员,正如C. Fred Bergsten在其2008年的新著《中国的崛起:挑战和机会》中所写的,中国是西方大国俱乐部的新成员,而且是一个强有力的新成员。

《纽约时报杂志》今年1月底刊出《别了,美国霸权》(Waving Goodbye to Hegemony)一文,作者卡南那(Parag Khanna)预测,世界将很快面对美国、欧盟和中国三强鼎立的格局,俄国、日本等二流国家都需要在这三强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中国的崛起趋势和美国的衰退苗头似乎已经成为华盛顿人的基本共识。2005年9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所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应是促进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已经成为美国政界的一句名言,也是美国对崛起的中国认识日趋理性的产物和表现,它实际上是接受了中国崛起的事实。如果将这个美国对中国的主流舆论同之前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相比,可以看到,美国人开始将中国的崛起视为难以阻挡的发展趋势,看法越来越务实。既然无法阻止中国崛起的现实,那么就与其接触,把中国拉入美国一手缔造的国际体系中去,把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对美国的对华态度过于乐观。本期作者田方萌在文中提到,当他就对华政策请教著名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福山教授(Francis Fukuyama)时,他的回答令人警醒:他主张美国采取两套机制对付中国,一套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另一套在中国构成威胁时可以联合亚洲盟邦围堵中国。美国政府可能不时倒向遏制派或接触派,但这种“双管齐下”的对华战略应是持久的政策态势。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的亚洲邻邦对中国的态度,以及我们的应对之策。

三、中国形象在亚洲丛林中的重塑

8月23日,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倒数第二天,在韩国留学生密集的北京市五道口地区,几名逛商场的中国学生正指着几名韩国年轻人窃窃私语,他们议论的内容,是最近在互联网上到处转载的“韩国人对中国奥运开幕式的评价”,在这个帖子里,不少韩国人言词激烈,诸如“中国佬是主要的敌人!”“中国佬的开幕式,应该是骑着摩托车,拿着铁盒子,把铁盒子一开,拿出一碗炸酱面,然后一边吃一边跳舞……”之类的侮辱谩骂满眼皆是。在跟帖里,有中国网民认为这是韩国人的“妒忌心理”,也有人敏感地指出,近来中韩两国民间的不友好气氛似乎在加强,比如韩国民间对“孔子”“西施”的文化劫持亚冬会上韩国运动员在领奖时举条幅宣称长白山为韩国领土等事件,都印证了这一说法。

或许由于地缘临近的关系,但更多的是由于战略利益诉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影响的复杂多样,韩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众多国家对于正在不断扩大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中国有着深刻而不尽相同的认知与感受。在本期辑录的“东亚面对崛起的中国”国际研讨会综述里,就有学者认为,开放和不断现代化的中国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片乐土。自2004年,中国就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在中国还是韩国最大的对外投资目的地国。韩国在对华贸易中享受巨额顺差已超过10年。目前在中国居住着60万韩国人和5.8万韩国学生,每周穿梭于两国的航班超过380次。

然而,中国学者时殷弘敏锐地指出,当前中韩两国政府间及国民间的互疑互怨已经比较突出。在这种状态下,要比过去更重视和更努力地去争取减抑两国政治关系中的实在和潜在阴影,正确处理两国间重要的争端、摩擦、不满或猜疑,拓宽双边友好合作,将中韩关系的优化当作中国周边外交的最重要的事务之一。

8月14日,在北京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中,获得银牌和铜牌的韩国选手朴成贤和尹玉姬在奏中国国歌时未脱帽的举动,被《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捕捉到,并撰文梳理近年来中韩之间“对垒”的种种现象,文中引用了国内一些韩朝问题研究学者的观点,认为中韩之间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文化根源之争和历史归属问题上,主流媒体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更加谨慎,并且,“中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要两国的政治家、学者和广大国民共同努力,不是单方面可以解决的”。

比较而言,日本学界试图“去中国化”的努力自近代以来就未曾停歇。对日本来说,进入现代化的过程无异于超越东方的过程,且先要摆脱中国。东方所象征的停滞、封建、落后由中国背负,一旦日本能予以摆脱,则日本加入现代性、普遍性与进步性的愿望,便得以获致实现。自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提出“脱亚入欧”宣告以来,日本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试图走出一条不同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的新路,并且是比较成功的。以“国家形象”为例,日本在文化意义上的国家形象就比中国清晰得多,并且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因此,对中国来说,如何在西方人的“东方想象”和亚洲国家的集体形象之外,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包括文化形象在内的整体国家形象,是值得深思的。

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对中国而言是有其特别意义的,或许中国无法让所有的人都能卸去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和疑虑,但适当的外交软实力的运用会为中国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作出很大贡献。正如时殷弘所强调的,周边,是中国真正和持久的强盛的外部首要平台。

结语:中国与崛起的世界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一系列作品如《伊斯坦布尔》《白色城堡》也迅速被译介到中国,然而这种意义上的土耳其,更多是被作为审美或文学对象的“异邦”来认识的,土耳其之于中国乃至欧洲有何意义?本期作者昝涛的文章对此作了初步解答。昝文认为,土耳其正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及其重要性,一些人士已经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并开始对中国崛起可能带给土耳其的各种影响进行研究;对中国而言,看重的则是由于“东突问题”而需要与土方在安全与反恐领域的合作。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SCO)的成立一方面是为了应对这些安全需要,另一方面,既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崛起的一个自然发展步骤,又是土耳其面临的一个际遇。

如果我们足够客观地来看待这个世界,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中国才面临“崛起”的问题,很多国家如印度、巴西、土耳其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多点崛起”的世界。如何在考虑到美国、欧洲、东亚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中国在“多点崛起”世界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有待崛起国家的关系,是一个紧迫而务实的课题。

在“多点崛起”的世界中,需要处理的国际关系将更为复杂,各种隐晦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潜在关系也将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比如在处理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上,从来没有引起过我们太多的重视,但是对美国来说,拉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外交领域,因而对我们也具有了别样的意义。

世界图景 篇4

在众多的经济学家中,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 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他在2001年率先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 囊括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全球最大的4个新兴市场国家, 被称为“金砖之父”。目前, “金砖四国”的概念不仅已经广为接受, 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也正在逐渐形成, 还将南非加入到机制之内, 2012年2月28日至29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第四次会晤, 发表的宣言, 也将核心从强化合作机制扩展到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已深深地影响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世界经济未来的新图景将是怎样的?吉姆·奥尼尔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 先是批判“新兴市场教父”马克·墨比乌斯的概念, 说“新兴市场”所包含的国家太广泛, 经济前景参差不齐, 已经不实用了, 于是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2005年, 他又推出“新钻11国”的概念, 认为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越南这11个国家的前景也将一片光明;2011年初, 吉姆·奥尼尔又提出了“成长型市场”的概念, 以此来囊括经济体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1%的所有还具备上升潜力的国家。

在《高盛眼中的世界》这本书中, 吉姆·奥尼尔对这些概念的提出和分析框架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并结合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做了许多激动人心的乐观描绘, 说“成长型市场将支撑世界经济”, 2050年“金砖四国”将主导世界。当然, 书中一些关于中国的预测, 可能更让我们感兴趣, 比如他预测:到2035年, 中国将超越美国, 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直到2050年, 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将为5.5%, 但在最后的10年中, 增长率会降到3.5%;2050年, 中国的GDP将达到70万亿美元, 人均GDP将约为5万美元, 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百万富翁……

关于中国的分析, 吉姆·奥尼尔说中国众多劳动人口提高生产力是实现持续强劲增长的关键因素;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正在快速上升, 将成为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人们会以更快的速度竞相改善生活, 相互分享知识;政府愿意追求更加温和、更加优质的经济增长;中国具有忧患意识, 看到问题能够采取积极措施。对饱受担忧的“投资支出过高, 效益过低, 不具有可持续性”、“城市房屋空置过高, 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崩溃”、“中国可能遭遇日本式的失败”、“能源短缺”等, 吉姆·奥尼尔都一一进行了辩护。

当然, 在《高盛眼中的世界》这本书中, 吉姆·奥尼尔指出的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风险, 值得我们思考。他明确指出, 环境保护是中国必须尽快解决好的大问题, 通货膨胀是中国短期面临的最大问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下产生的结构失衡问题, 重要要素价格的非市场化问题, 房地产价格高企蕴藏着对未来经济增长和金融系统的风险问题, 贫富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对社会稳定的挑战问题, 人口老化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和自主创新的匮乏问题等, 也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对成长型市场国家之外的世界经济大势, 吉姆·奥尼尔也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与判断。他说, 成长型市场国家的增长, 对西方国家、对全世界都有利;欧元危机影响被高估, 西方经济模式并没有走到尽头, 消沉情绪很快就会消失;美国经济不会像日本那样出现“失去的10~20年”, 很快就会东山再起, 还会成为世界头号产油国, 令人们感到惊喜;如果能够避免发生危机和冲突, 俄罗斯在2030年可能会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 甚至会加入欧盟;我们目前正处于全球经济增长最高速的10年, 股市将迎来世纪良机, 接下来几年将上演一轮持续上涨, 现在可能是一生一次的最佳买股时机……这些预测, 无论准确与否, 对开阔我们的眼界, 拓展我们的思维, 都是大有好处的。

得人之鱼, 不如得人之渔。透过《高盛眼中的世界》, 可以轻易地发现, 吉姆·奥尼尔对经济趋势预测的核心分析框架, 主要是人口和生产力两个因素, 他将GDP增长分成3个部分:就业增长、股本增长和技术进步。就业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股本增长也就是可用于投资的累积资本的增长;技术进步是衡量生产力的指标之一。但在他的分析框架里, 他对人口因素中的“刘易斯拐点”几乎没有提及, 对我们常说的“制度红利”与“路径依赖”也几乎忽略。吉姆·奥尼尔可能是乐观主义者, 他认为人类历史一到紧要关头, 任何迫在眉睫的问题都会找到解决办法。但中华民族在对未来憧憬激动人心的同时, 不能不独立深入思考。

同时,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 高盛的研究, 绝不仅仅是单纯为世界画一张美好图画, 吉姆·奥尼尔治理下的高盛资产管理公司, 账下管理资金就高达8 400亿美元。就如《干掉一切对手》一书中说的一样, “高盛, 实在是高。从一开始到最后, 无论是面临怎样的质问, 无论是面临如何的危机, 都能准确地把握机会, 化危机为转机, 做的无可挑剔, 做的天衣无缝, 做的非常漂亮, 干掉一切竞争对手, 成为最后真正的赢家”。高盛的背后操纵导致了雷曼兄弟的破产, 美国财政对许多银行的一系列救助之后, 回过头来, 发现无论是美林的新掌门人约翰·赛恩、AI G的新首席执行官埃德·李迪, 还是Wachovi a的新主席罗伯特斯·蒂尔、花旗银行的新董事长鲁宾, 原来都是高盛的人。

高盛让我们吃大亏的事情, 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甚至可以说是“恶贯满盈”。目前, 高盛在亚洲的收入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超过了日本。双汇的高管MBO交易、雨润的股权、中航油的新加坡巨亏等中间都有高盛的身影。2004年, 高盛连续发表文章, 说中国的国有银行坏账太高, 不值钱, 结果他们以很低的价格买了建行上市的股权, 在2007年建行上市, 就净赚1 300亿元。在以人民币9 615万元价格的投资西部矿业之后, 发布研究报告鼓吹大蓝筹, 自己套现了70亿元。2007年, 高盛的研究报告大称“原油要涨到200美元一桶”, 并与一些中国公司设下“对赌协议”, 自己却悄悄抛售原油, 到了年底, 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 中国股民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满仓中石油”。2010年, A股最高发行价的海普瑞上市, 高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浮盈65.89亿元, 获利93倍……

一汽大众百万辆图景 篇5

一汽大众百万辆图景

摘要:经过了金融危机,一汽大众在取得了66万辆的产销成绩.“这对一汽大众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在参加首届中国经济年会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这标志着一汽大众从30万辆规划、15万辆起步,已经逐步拓展到60万辆生产能力.作 者:宋雪莲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 期 刊:中国经济周刊   Journal:CHINA ECONOMIC WEEKLY 年,卷(期):, “”(6) 分类号: 

世界图景 篇6

关键词:人体成语;глаз;голова;语言世界图景

一、人体成语的定义

“人体成语”是指含有表示人体各部分器官名称及关于人的知、情、意、行等语素的成语。人的人体器官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其各部位和身体的外形、所处位置和功能一直被用来命名与认知世界,可以说,人体器官词语本身就夹杂着民族文化,夹杂着民族对周围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因为人体器官是感知世界的最直接方式,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最简单最直观的工具。“人体成语”概括了人们在探寻客观世界奥秘中对人本体的认识和思考。

二、举例分析带“глаз”的人体成语所折射出的语言世界图景

在现代俄汉双解词典中,“глаз”的意义有:眼睛;眼光,目光,视线;照管,照料;监视;眼,孔;不同的词条折射出了俄罗斯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各个层次。

(一)“глаз”代表最珍贵之处

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中“глаз”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珍贵最需要特殊保护的器官,例: Хранить( беречь )как зеницу ока.,这个成语直译为“像保护眼内的瞳孔似的。这句话转义为珍视、保护某个人、某件事。

(二)“глаз”承载着人物特征或形象

“глаза”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文化图景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人体器官的存在,它还是一种美丽、魅力的象征,例:Ради (для) прекрасных глаз,(为了漂亮的眼睛)。

(三)“глаз”承载着识别功能

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中,“глаз”作为一种人体器官还带有识别与认知功能。例:“аза в глаза не заешь”直译为“眼睛里没有字母A”,也就是“目不识丁”。

(四)“глаз”承载对人和事物的态度

在俄罗斯民族的語言世界图景中,“глаз”是纯洁的、不容污秽的、不掺杂质的。就像我们汉语常说的“眼里不揉沙子”。 例:Как бельмо на глазу,该成语常用于指某人在谁的眼中如眼中钉一般,即形容对某人恨之入骨。

三、举例分析带“голова”的人体成语所折射出的语言世界图景

在现代俄汉双解词典中“голова”的意义有:头,脑袋;头,;头脑,聪明才智;人;领导人,首脑,首长,首领,头目;做主的人;排头,前头,前部;一颗,一块(指圆形,圆锥形食品);。

(一)“голова”承载着思考能力的凭证

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中,“голова”首先是脑力活动的运行器官,是检验一个人智商高低的凭证。成语“голова садовая” [俗,骂] 常用来形容人的头脑不灵活、办事不利等。与此同时还有Одна голова – хорошо,а две – лучше. 等等。

(二)“голова”代表整个人

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中,“голова”作为人体器官“头部”,还代表着人的整个身体,即“整个人”,在我们汉语成语中也有类似的成语,如“出头之日”,即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这里的头也是指“整个人”。“例如“на голову”就意指“在……的身上”。

(三)“голова”是生命的象征

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中,“голова”指的不仅仅是人体器官,还是个体生命的象征,这体现出在俄罗斯的民族意识中“голова”是极其脆弱与珍贵的,具有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如成语“О двух головах”翻译为“好像长了两个脑袋似的”,比喻“天不怕、地不怕、胆大包天”。

(四)“голова”反映当时的文化背景

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中,“голова”是要特别保护的地方,不能随便触碰。这和叶卡捷琳娜大帝施行的服兵役有关,成语“Намылить голову”指“往头上抹肥皂”,也就是指即将前往服兵役。因此该成语的转义为呵责、批评、痛骂等。

四、结论

人的人体器官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其各部位和身体的外形、所处位置和功能一直被用来命名与认知世界。因此,人体成语中所夹杂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思想是形成俄罗斯民族语言社会图景的基本单位,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在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中。“глаз”首先是有视觉功能的,其次是珍贵的,纯洁不惨杂质的,展现魅力的,有识别与认知功能这样一个感官器官。而“голова”是人体身体部位最上端的,有思考功能的,能体现智商高低的,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可以代表人的身体整体的脑部器官。

参考文献:

[1]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彭文钊,赵亮. 语言文化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陈历荣.现代俄语中带глаз一词的成语[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1).

[4]金城,郭芳睿.俄语“人体成语”的认知语义分析[J].西伯利亚研究,2008(1).

[5]现代俄汉双解词典.外研社,2010.

世界图景 篇7

关键词:俄汉语,颜色词,普遍性,民族个性

导言

语言世界图景通常被认为来自洪宝特提出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理论假设。语言世界图景是人对世界的复合认识、阐释过程及其作用结果, 是现实世界在语言中的总体体现, 是一种语言中呈现出来的世界形象。

人类思维有其同一性, 人类的物质生产有其一致性, 不同的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 各个国家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各异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俗风俗、宗教信仰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造就了各具独特个性的民族语言世界图景。

俄汉两个民族对于颜色的认知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相异之处。有相同之处是因为, 颜色是一种视觉效果, 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 所以颜色及其颜色词理论上应无本质上的区别, 有差异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对语言的影响, 及在不同的国情文化影响下积淀后的语言对文化的独特反映。

本文试以颜色词“红色 (красный) ”和“黄色 (жёлтый) ”为例, 分析异同, 由此浅谈俄汉颜色词的语言世界图景。

一、俄汉颜色词语言世界图景探析

(一) 红色 (красный)

1. 体现两民族相同的价值取向。

红色是太阳喷薄欲出的颜色, 象征着热烈、奔放、激情、活泼、喜庆, 给人们带来无限生机, 在俄汉两民族中都是受欢迎的颜色。在俄语中, красный原指“прекрасный, красивый” (漂亮的, 美丽的) , 如Краснаяплощадь (红场) 实际上意为красиваяплощадь (美丽的广场) 。俄罗斯人认为红色象征吉祥、喜庆, 常用红色描绘喜爱的人和事物。如краснаядевица (红颜少女) 。在俄国古代民间诗歌里, красный (红色的) 取义为“晴朗的、明亮的”:красная (明朗的春天) , красноесолнце (明亮的太阳) 。красный还旧指愉快的、幸福的、无忧无虑的:ВбоюзаРодинуисмертькрасна.<谚语> (为国捐躯, 死而无憾)

汉民族自古偏爱红色, 红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是“正色”。在一些重要的场合, 人们总要披红燃灯, 以驱邪消灾。过年时贴大红对联、悬挂大红灯笼、燃放爆竹等其实都有驱邪的意思。结婚时的红盖头、红嫁衣、红帐幔也都是为了保佑新人的安康。红色被称为“喜色”, 新年或春节时华人有派送“红包”的习俗, 恰取“红色”象征“红火”的寓意。

2. 俄汉两种语言中“红色”所体现的革命倾向。

“红色”在俄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象征革命的表意特征。红色是血液的颜色, 象征着鲜血、烈火和热情。随着共产主义运动从苏联传入中国, “革命”的象征意义开始成为现代汉语中“红”的一个重要义项, 中国革命和“红”紧密相连, 第一支军队称“红军”, 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被称为“红都”, 中国革命胜利后,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总以写红、唱红、演红而感到无上荣光。

3. 汉语中“红色”体现的社会心理——趋吉避凶。

这个心理的起源和“年”的传说有关。古时候, 每到腊月三十夜, 一种叫“年”的怪兽都要闯进我们祖先的村庄, 伤害人畜, 肆意妄为。为了逃离“年”的攻击, 祖先们只好在这一夜离开村庄, 躲进山林。有一年腊月三十, 正当祖先们携老幼按惯例避“年”大撤离的时候, 一位白胡子老人走进村庄, 安抚大家不要惊慌, 说自己有办法制服年。祖先们不相信, 迅速撤进了山林, 村里只留下了不听劝的老人。老人住进一间屋子, 在大门上贴上红纸, 在屋子里点起红灯笼, 静候“年”的到来。是夜, “年”按惯例准时入侵。当它看到门上的红纸和红灯笼, 大为惊恐, 狼狈逃窜。第二天早上当祖先们返回村庄时, 迎接他们的是安然无恙的老人。祖先们急问其方, 老人据实以告。从此, 祖先们再也不用逃进山林“避年”, 而是效仿老人的方法, 贴红纸, 点红灯, 安然度过“年”来之夜, 叫做“过年”。由此, “红色”被赋予“吉祥”“辟邪”之涵义。因而在不吉利的本命年人们会着红装、穿红袜、束红腰带等, 以期逢凶化吉。

(二) 黄色 (жёлтый)

1. 体现的颜色理性意义。

从色彩感观上看, 黄色是落叶的颜色, 落叶飞, 秋已至。俄语中“黄色”有“悲伤”之义。Симонов的诗歌《ждименя》就有一句:Жди, когданаводятгрусть/Желтыедожди。

在俄罗斯, “疯人院”都是特有的黄色建筑, 所以“жёлтыйдом”在俄语中专指“疯人院”。在现代汉语中黄色有“病态”这一伴随意义, 如“面黄肌瘦”“脸色蜡黄”。

2. 俄语中“黄色”揭示的情感因素。

“黄色”在俄罗斯文化中是一种禁忌色, 在俄语中表示“背叛”“出卖”。以30枚银币的价格出卖耶稣的犹大时常穿着黄颜色的外衣。穆罕默德也是通过送妻子的玫瑰由红变黄, 确定了妻子的不忠行为。因此, “黄色”在俄语中象征夫妻、情侣之间感情的破裂, 所以俄罗斯情人间忌讳送黄色的鲜花。

3. 汉语中“黄色”所体现的等级观念。

“黄色”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颜色, 是“帝王”和“权力”的象征。“黄色”是五方中中央的颜色, 还对应于五行中的土, 土处于中央, 所以黄色被称为“尊色”, 象征着国家、社稷。后来人们把黄色与等级贵贱联系起来, “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 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袍 (皇袍) ”。

4. 汉语中, “黄色”还常喻指“失败”“落空”“垮台”, 如:事儿黄了。

二、小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储存民族心智的编码。每个民族都以其特定的思维方式勾勒独特的世界。所操语言不同, 各民族对世界的接受认识也不同, 所形成的语言世界图景也就不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强调, 语言与客观外部世界不构成对应性, 语言不能直接表征现实世界, 需要具有语言能力并把它作为中介认知的人的加入, 语言世界图景反映的是经过人的思维折射了的世界。语言世界图景的形成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言语中的固化过程。因此通过对文本的分析, 可以发现操某种语言的人对世界的看法, 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思维特点。

本文以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为基础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结合宗教、习俗、历史背景等因素对语言世界图景建构的影响, 确定了俄汉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本文以颜色词作为研究对象, 因为颜色词不仅给人以五彩缤纷的视觉感受, 它还有一定的文化意韵, 是民族个性积淀后的产物, 可以揭示某个时代民族所具有的特征, 是当时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及审美标准的形象展现。尝试借助语言世界图景理论这把钥匙, 来打开俄汉民族对色彩认知的大门。

参考文献

[1]Маслова.В.А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Академия, 2007.

[2]吴国华.俄语与俄罗斯文化.军事译文出版社, 1998.

世界图景 篇8

一、语言世界图景的共通性和民族性

(一) 共通性

不同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具有共通性。每个民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共性, 这是各民族和各种文化之间正常交流的基础。

(二) 民族性

各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语言世界图景形成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和文化原型的影响, 因此具有不同的风格, 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个语言的世界图景。语言世代相传的过程中, 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语言世界图景, 因此语言世界图景具有深刻的民族性。

二、含有“眼睛”的成语对比中看俄汉语言世界图景的异同

成语是世代积累并流传应用至今的语言精华。通过分析俄语和汉语的成语, 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俄汉丰富的世界图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天下众生,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 都是通过眼睛看世界, 俄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和眼睛有关的成语。但由于文化和历史的不同, 两种语言中含有“眼睛”的成语在表达方式和内涵上存在差异。本论文借助《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中国成语大词典》中的释义, 试图以含有“眼睛”的成语为例, 来揭示俄语和汉语在语言世界图景上的异同。

(一) 俄语成语中“глаза”和汉语成语中“眼”都具有的意义

1.“眼”和“глаза”象征“视线”“视觉”“视力”

俄语: (1) глазаразбегаются:在多种多样的选择中, 无法将视线集中或停留在某一处。

(2) наглазахукого-либо:在可见范围内。指事件发生在当事人面前 (通常用于不好的事件) 。

(3) глаздаглаз[нужен]:需要一直观察着。指的是某人或集体需要一直的监督。

汉语: (1)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 眼睛都看不过来。

2.“眼”和“глаза”象征“对某个客体的注意力”

俄语: (1) бросатьсявглаза:吸引注意力, 特别显著。

汉语: (1) 引人注目:吸引人的注视。

(2) 众目睽睽: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3.“глаза”和“眼睛”象征“视野”“通过经历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俄语: (1) открытьглазакому-л.:让某人清晰看见某事或某物。指的是某人错误认识了某事或某物, 之后借助他人认识了真相。

(2) глазанаметан:有丰富的经验。

汉语: (1) 大开眼界:开阔视野, 增加见识。

(二) 俄语含有的“глаза”成语特有的意义

1.“глаза”和言语及行为的真诚与否相关

(1) говорить/сказатьвглаза:直截了当地说。指的是某事和他人坦白自己的观点, 一般用于坦白让他人不愉快的观点。

(2) заглаза1 (говорить, называть) :背着某人 (说)

(3) прятатьглаза:感到惭愧, 指的是某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真诚或不足, 但没有拒绝。

2.“глаза”作为人体上部的器官, 象征着“丰富”“富于”

заглаза2:完全, 有富余。

3.“глаза”具有神秘的力量。可能使人中邪, 带来不幸。

(1) худой (дурной) глаз:会带来不幸的眼睛。指的是某人具备可以用眼睛给他人带来各种灾难的能力。

(2) класть/положитьглазнакого-, что-либо:希望拥有。指的是某人或集体想获得某人或某物。

(三) 汉语含有“眼”的成语特有的意义

1.“眼”象征“眼力”

眼疾手快:目光迅速, 动作快捷。

2.“眼”象征“心灵”“思想”“思维”

心明眼亮:看问题清楚透彻, 不受迷惑。

3.“眼”象征“对他人的态度”

(1)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骄傲自大。

(2) 目无尊长:不把地位或辈分高的人放在眼里。

(3) 横眉竖眼:怒视的样子。形容愤怒或强硬的神情。

4.“眼”象征“情绪”

(1) 愁眉苦眼:愁眉:紧皱眉头的样子。紧皱双眉, 哭丧着脸。形容忧愁苦恼的样子。

(2) 眉开眼笑: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三、结论

综上, 我们可以看到俄汉两种语言的成语中“眼睛”既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 也有各自具有的特殊意义。这正是语言世界图景普遍性和民族性的体现。

摘要:本文立足于语言世界图景这一语言文化学的核心概念, 从其普遍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出发, 通过对比含有“眼睛”的成语, 来分析俄汉语言世界图景的差异。

中国式社区的时间图景 篇9

因此,“社区”这样一个西方舶来概念,在中国就经历了一条中国式的历史变迁之路。这条路并不是单一的纵向前进的路:很显然,我们可以为中国式社区大致梳理出这样一条“线”性的纵向路径,即“农耕时代的宗族社区→计划时代的行政社区→改革开放以来当下社区”。然而,就在这样的路径中,始终都有些如少数民族村寨等社区的独特存在,它们在进程的线性路向上没有明显变化,而在“面”上构成了中国式社区更宽广、更多样的存在。而对比进程中前后不同的社区,我们总能在一些新时代社区那里看到旧时代社区的影子,这也许就是历史的某种延承、迂回甚或回潮了。简而言之,这实在是一条复杂而无法穷尽的路——然而难道不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更为丰富从而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吗?

真实的历史脚步就是这样:它并非一直向前,有时候,它会脱离既定的轨道,或停在原处,或往别处去,或往回走。或许也只有时间才能捕捉得到它飘忽不定的脚步。因为无论如何,时间总是第一性的,它是历史的现场,既是它的见证者也是它的亲历者。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这样的时间——一种中国式的时间,去探寻社区在中国(或中国式社区)的行走脚步。

第一辑 宗姓宅院

深宅大院里的血统政治学

在中国,姓氏是一种具有特别意蕴的标签。中国人相信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他们交流的第一步是先问姓氏,有时候在异乡,在互告姓名之后你极有可能跟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攀上亲戚关系。相传三皇之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开宗明义,其一大贡献即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婚嫁”。《通志·氏族略》说:“姓氏分而为二,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姓氏规训着华夏文明,应该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可以写成一部中华民族的姓氏史。所谓的中国式社区,其历史的开端处,也是从姓氏开始的。

如若要在传统中国里寻找“社区”,那些以宗姓名之的院落、庄园、村落等应该首先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今天,一些这样的建筑群落还留存在传统中国的历史遗址上,如陕西韩城党家村、陕西米脂姜氏庄园、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山西栖霞牟氏庄园、四川成都大邑刘氏庄园、河北井陉于家村……它们背后最初的建造者大同小异,或是一个地位荣显、资财雄厚的大户家族,或是官极一品、声名赫赫的权势人物。里面的居住者,不用怀疑都是同宗同姓的本族人家,族内各人各户的长幼尊卑、血缘亲疏等等级和人伦关系则构成了整个建筑群落的规划和建造的基本秩序。而在极致有序、森严古板的建筑秩序的构建下,它们建造了一个几乎隔绝于外界的宗族群体的生活场域:那里不仅有住宅,更有自己的公共祭祀、公共活动场所、自己的防护系统……其整体俨然就是一个社会,甚或一个小型的国家。这种建筑聚落模式流行于传统中国,特别是在传统的汉族地区,作为一种社区,它们几乎构建了整个华夏农耕文明,是中国农耕社会的微型标本。

深而究之,宗姓社区的构建模式和它在传统中国“大一统”式的昌行,其实反映了在这一国度里的某种已成历史定势的政治学:一种血统治国的政治哲学观,国家被当作一个大家族,而社区则是一个缩小的微型的国家。然而,无论如何,社区却由此被禁锢在血缘和家族的伦常桎梏里,断绝了向更宽广的、滕尼斯式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发展的可能性。最终,它也为中国式社区,甚或整个中国农耕文明史奠定了最基本的历史基调: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而保守的、亚细亚式的农耕生活方式。

山西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清代著名晋商乔致庸宅第。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北方民居的代表之作,主次分明、严谨有序的规划格局和功能空间布局,使其成为现存的传统中国宗族式社区的历史标本。

乔家大院院落内的封闭式砖墙。院墙为大院构建了一个隔绝于外界的宗族生活空间。

乔家大院西北角小花园,为乔氏宗族家塾和其他的公共生活之场域——一种自我封闭的、后花园式的中国士大夫家族生活。

繁复华丽雕琢下的豪府门第及深锁在宅门深处的“大户”生活……这里曾是曹雪芹和那个不知名的兰陵笑笑生的书写场所;在娱乐中国,它又变成张艺谋和国产电视剧们玩弄“中国风”、臆想旧时风流的暧昧场所。

陕西韩城党家村。全村多数为党、贾二姓,党家村其实有“党贾村”之谐意。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后合伙经商成一方巨富,因而在此大兴土木,始成今日之党家村。党家历代曾有人中举做官,然而和其他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深宅大院一样,其规模格局得有今日之煌煌大观,实为经商致富所致。有意思的是,商业活动和资本财富没有使这些大院的主人走向开放,他们最终都习惯性地选择了回到故里建屋居住——或说建造一个空间,将自己连同自己的财富、权柄与荣耀守护、藏纳和封闭起来。

福建山区闻名于世的客家土楼建筑群落,为客家人在此地独有的群居建筑,同时具有居住与防御的功能,是宗姓式社区和亚细亚生活方式的极端表现。

第二辑 民族村落

化外之地的民族生活文本

无论是基于地域的还是历史的,抑或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活方式的,民族首先是一种差异性的共同体——在德里达看来,差异性意味着另外的可能,意味着多样与丰富的文明整体。华夏文明之构建,正是基于这样充满着丰富、多样的差异性的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上的。而这一点,我们在历史上的民族建筑、民族社群建设方面亦可窥得一二。

这里所说的民族村落,在通常的当下语境中被称作“少数民族村落”,有时候,它们还被套上“特色”、“风情”等具有消费隐喻的名头,成为各旅游榜单上的热门名词。它们大多分布于边陲地区,离华夏的中心十分遥远。如果在“社区”的话语框架下拿它们与宗姓社区考查比较,我们或能有这样的发现:较之前者,它们仿佛更接近于“社区”,因为无论其内向的共同体或外向的张力、辐射力,它们比前者都更宽广、强大,更具有“社区”特性里那种扩张与融合的特质。然而,吊诡的是,从产生的年代上看,它们较之前者却要古远得多——几乎在有人群的时候开始,它们就以一种原始的、充满荒野气质的秩序力量整合成型,并最终留存下来。

在1949年之前,民族村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一种与整体历史轨迹迥异的状态,一种滞留不前的状态。这其实与中国历代统治者的疆域政治观有关:在他们看来,这些村落所在的地区(如岭南、西南、湘西、新疆等地)属于“化外之地”,不在其日常的政治视野里。国家力量的薄弱使得它们始终得以维持原状,成为中国式社区“面”上的多样化存在,以一种“化外之地”的民族文本留存了下来。

散落在桂西北—黔东南国道公路两侧山野里、田地阡陌间的民族村落,多以白裤瑶村落为主。此区域为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地,有汉、壮、苗、瑶、布依等民族,多个村落仍保持着原始的民族社区的状态。

白裤瑶村落里房屋旁的谷仓,吊脚离地而建,以防地气潮润和山鼠偷吃。话说把粮食这样摆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不怕盗米贼偷米吗?原来一村里住的都是本族人,没人会偷——社区精神的构建,首先是要依赖于对邻人最基本的信任的。

白裤瑶“砍牛”仪式。“砍牛”是白裤瑶丧葬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丧葬和为亡者送行是白裤瑶社区最大的公共事件:一家里有人离世,全村人及远近各处的亲朋好友必来送丧,而“砍牛”是为祭送亡灵同时款待客人。近年来为发展旅游,即便没人逝世,村子里和政府也常常为游客们组织举行“砍牛”仪式,庄重肃穆的仪式变成一种风情表演,一个可供围观、消费的旅游文化项目。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苗族传统群居生活方式,以手工艺作坊为主要生产链,银制品特别是苗族银饰的制作远近闻名。

被夜色和灯光装点的西江千户苗寨,俨然一派都市夜生活景象。旅游业的发展和外来人的到来,给传统古老的民族社区注入了新鲜活力。

第三辑 村镇与城市

从村子、镇子到城市的社区进化史

固然,除了宗姓宅院和民族村落,传统中国的社区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在这些封闭的宅院和与世隔绝的村落之外的地方度过的。这些地方是一些自然村、镇子和城市,它们遍布于史上各个时期的华夏大地的各个地方,为中华居住史构建了一幅广阔的多民族杂居、交汇、冲突与融合的图景。它们形式松散,在很多人看来,它们甚至没有什么“特色”——因为它们与前面说的两种社区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特定的个人与群体是它们的主人,它们也完全没有任何身份与标签。然而反过来说,这不正是真正的社区应具备的特质吗?无论如何,它们的历史存在,对于今日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村子—镇子—城市,这其实是一组由小而大、从无到有的排列词序。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呢?一种简单粗暴的理解,城市形成的过程大致如此:人们住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村子,村子慢慢变大于是形成了镇子,镇子再慢慢变大最后终于形成了城市。这是一种进化,是什么力量驱动了这一进化呢?除了地理交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力量因素,社区共同体的内在扩张与融合力量亦不可忽视。人是不堪寂寞的,他总是希望到人群里去,和更多的人住在一起——这或许才是城市产生、成型直至今日的占据着大半地球大陆版图的真实动因。

由此我们可以直接地表明一个观点:城市的发展是社区和社区共同体的内在力量的迸发要求,是这种力量不间断地扩张与融合的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所有的城市,最初都是由一个个的村子、一个个的镇子发展而成的。在这些村子、镇子或小城镇里,社区脱掉了它身上的那些历史形成或人为强加的宗姓的、阶级的、种族的、民族的甚或国家的标签,从而也打破它自身的枷锁,真正完全解放它的力量。

婺源县古村落的风光景致。除了徽式风格的建筑群,它最令人迷恋的地方在于整体建筑与周边山水的完美融合,这无疑在暗示它内核里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和山水美学的建造原则。据说为保护景观,村里从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条村规,无论谁砍了山上的一竹一木都将受谴责和惩罚——社区共同体式的公共契约,在传统中国其实很早就可以实现了。

浙江乌镇,中国名镇之一。曾名乌墩和青墩,其历史可上溯六千余年,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文昌阁,在乌镇的城市社区公共生活中占有某种“中心”的地位。旧时,文昌阁或其他一些读书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实是封建科举制度延伸到基层城镇社区的产物,它们为中国文人“学而优则仕”的科举生活提供了社区空间上的可能性。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人游玩的地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镇人的新闻传播中心。

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戏台,是镇里道观修真观的附属建筑。唱戏在传统中国是一种大众化的公共娱乐、祭祀活动,而乌镇的戏台除年节的“大戏”外,平时还演出一些“罚戏”——来自于乌镇传统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

山西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更宽阔的视野里的平遥古城内景,可一窥城里齐整、严整的布局规划。

古城墙墙头。城墙被誉为平遥古建筑“一宝”,所有的中国古城都会有一道气势雄伟的墙——一种防御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性的根深蒂固的自我封闭思维。

古城街头的商号、酒肆和客栈,或会令人有重返它的昔日繁华的恍惚感。明清时期,因为晋商的崛起,平遥经历了它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旅游包装的结果罢了。

云南丽江酒吧一条街,由酒吧老板、老外、度假白领、文艺青年、二流文艺工作者们和现代旅游产业合谋构建的中国式小资生活。

海南斋戏,据说是琼剧的前身。这种“特色”民俗活动在中国这几年突然越办越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娱乐——然而这只不过在说明一个事实:那个时代真的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第四辑 单位

从单位的数学计算开始

单位,佛教徒坐禅的座位,一种统计与运算的数学方法。在中国,“单位”一词的意思远不止于此,很多时候,它被用来指称人们工作的地方,可能是国家军政机关、部门,可能是文教科卫的各类机构,可能是企业公司,也可能是工厂农场……从1949年一直到1978年,单位规整着计划经济里的中国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接纳着城市里的绝大部分人群,在规整着他们的祖国的同时,也规治和驯化着他们。

由此,单位也为这一时代的中国和中国城市规划出一片片大小不一的单位社区,它们或是城市中心各军政机关的大院,或是医院学校里的生活区,或是工业区里的工厂宿舍区,又或是因为安置某大型工程项目的员工及家属而被搬出城市建在乡村里的“工程局”社区。它们构建的要义是给予劳动的同时,也致力于对劳动者的赡养、管理和训治(用波德里亚的话说,这是一种将劳动“缓存”下来的方法),以便让他们能持续性地、齐整有序地投入到计划经济和国家政治体里去,这样的赡养与管治并不仅是劳动者,还有他们的家庭,以树立他们对于单位绝对信任意识和依赖感——就这样,单位和单位制度就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中国构建了一个一个齐整有序的行政化社区,从而达到计划经济体和国家对于人民的整体管理。

如果将1949年定为中国城市的当代史的开端,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个历史其实是从一种数学的方法—一种单位制的计量与运算的方法开始的,它其实与计算机“二进制”代码构建方法同源,都是源于一种对于人与事物的绝对理解和掌控的技术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单位为当代中国构建了一个时代,它已经过去,但远远仍未结束。

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军大院里的青春记忆。军大院是一种为驻扎在地方城市的军队配备的社区院落,在姜文与王朔他们看来,这里充满了激情、刺眼灼人的阳光和青春荷尔蒙的汗味,在严谨古板、整齐划一的军队机构的生活模式下,自有青年混子们另一番热闹天堂。

岁月的堆积下,筒子楼褊狭逼仄的内部空间更显破落阴暗。它又称兵营式建筑,风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构造大都是由一条长走廊串联多个单间构成,每个单间约十几个平方米,卫生间、厨房、厕所都是公用。它是计划经济时代典型的单位社区住房样式,曾经有无数中国人住在里面结婚生子,奏鸣着锅碗瓢盆的生活交响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筒子楼里的单位生活。过道、洗漱间成为住户公用场所,狭小的空间,吃喝拉撒,邻里长短,构成了一代中国人最深刻的社区记忆。

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哈尔滨制氧机厂厂区,曾经盛极一时的东北老工业区的一个缩影。

广西贵港市贵港糖厂老厂区员工社区里待改造拆建的苏式风格宿舍楼。老贵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它的辉煌,有自己的住宅区,市场、医院、学校、银行、电影院等各种公共生活设施、场所一应俱全,厂区员工及其家属说着不同于当地方言的语言——糖厂白话,俨然一个鲜明区别于当地的社区体。

曾经被报刊媒体热烈登载的有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宣传老照片,车间里的生产和“革命”。这些照片被当作“抓革命、促生产”全国总动员的宣传素材,在这里,劳动成功地与革命达成合谋,成为后者的一部分,成为中国人描绘革命乌托邦蓝图的一支画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城市街头玩桌棋的人们和单位托儿所里的小孩儿。

20世纪80年代,北京街头跳“迪斯科”的人群。旧的时代正在过去,新的时代正在到来,社区生活从单位自发地走向街头,人们也争相用各种时髦的方式去表达这种生活。

21世纪的中国,公共澡堂里的下棋老人,过去的单位时代仍未结束的单位生活。因为住房条件的限制,单位时代的中国北方公共澡堂大受欢迎,它不仅是洗澡的地方,也是休闲、娱乐、聚会的公共场所。

第五辑 公社

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农民乌托邦

无论如何,公社对于我们来说,在今天仍然是一个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辉与激情的词语。这其实来自于一种对于集体群居生活的依恋,是人性里先天的原始本能的需求与冲动——前面说过,人们总是希望与人在一起,住到人群里去,成为集体或社区的一员。

然而,公社并不全然就是单纯的集体或社区,而是制度化了的集体社区。

如果说计划时代的中国城市是被单位规治的,那当时的中国农村就是被公社所规治的。这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社区,它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权来到中国,对中国农村千百年来一盘散沙式的政治、经济格局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整合,将中国农民拢在一起,管理着他们的劳动、物质的精神的生活,并最终在他们心中塑造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国度——一种社会主义的、革命的乌托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区,当时的公社在行政规划里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一个行政乡,它下面还有大队(村)、生产队(屯),由上而下,系统整体地规整着每一户人家、每一个人。本着那种乌托邦式的集体激情,当年的公社既消除了封建剥削,实现了土地公有,造就了以极少的耕地面积养活全球1/4人口的壮举,同时也制造出“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等历史闹剧与悲剧。

1978年,随着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公社制度逐渐消解;而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公社早已消失在绝大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上。今人对于公社的记忆,除了大饥荒的恐惧恐怕再也没有什么了——然而,当我们要去讨伐它时,新的问题却也已经令我们窘于应对了:社区在中国农村社会整体性的土崩瓦解,这既有传统农耕社会的宗姓、族群社区的瓦解,同时也有公社时代的集体社区的瓦解。

1959年初春的安徽,安庆市锡麟人民公社挂牌成立,当天很多人拥挤加入的场景。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因为毛泽东一句“还是人民公社好”,中国农村迎来“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

“人民公社”时期,天南地北的中国农村集体劳作场景。

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正在领取工资。公社按“工分制”给社员计工资,由公社领导根据个人当天的劳作情况记分,然后以得分为标准发放工资。时至今日,“挣工分”至今仍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农民诉苦的口头禅。

公社公共食堂里社员们聚在一起吃饭。公共食堂起于1958年夏秋之际,止于1961年的大饥荒。中国人素来信奉“民以食为天”,公共食堂的失败其实是“人民公社”的乌托邦理想在中国农民饭桌上的失败。

农闲时的民兵操练和文艺表演活动,一种革命化、军事化的社区文化生活。

一组记录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集体体育活动的老照片。这些体育活动多发生于田间地头,由公社组织或由社员自发组织。今天,随着公社的消失,这些社区活动也早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很多为取悦游客和观光者而制造的伪民间、伪民俗表演活动。

第六辑 商品住宅小区

被传媒和营销学构建的超现实社区生活

一圈围墙,大概在正对街路的中间开一道门,门都是豪华装饰过的,门口站着军装制服保安,制服很是齐整,然而却总是不怎么合身;墙里圈着几幢十几幢数量不等的楼房,大多是欧陆风或新古典的,中间铺着不给人踩的草坪,种些树木,间或有个小广场、池子亭子什么的……里面往来一些彬彬有礼的人们,他们照面时或会匆忙地微笑点个头招呼一下,然而私下里,他们或许更愿意独来独往,老死不与人相往来——这一些,大致就是当代中国大部分城市小区的大概模样了。

这类小区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产生的,其盛行始于1998年的“住房分配货币化”,至今未见衰势。它们为中国中上城市阶层提供住宅,更为近年来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中流砥柱式的作用——换而言之,它们是为了经济的目的而来的,身上带着商品的天然属性与使命,因此它们应该命名为“商品住宅小区”。商品的存在,即为促成人们的消费,而在现代传媒和营销学看来,消费和消费者是可以分类、有级别的。有一地产广告说,“羊跟羊住在一起,狼跟狼住在一起”,它道明了当代城市小区作为一种社区的首要任务:分类圈人,即把人们贴上标签,然后一类一类地分开,分门别类地圈在一起。传媒与营销学在今天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种高度:不再向人们展示我在售卖什么,而是教会你们应该去买些什么。在地产广告行业,贴标签和把人群类别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屡试不爽的招数,它是消费时代的传媒和营销学在完成它们的教谕之前须先完成的第一项工作。

不管乐意不乐意,小区居住者们最终都会接受这种标签,接受这种被传媒和营销学规整了的居住服务。由此而产生的社区也就成为一个贴满各种标签、指称着各种等级不一品位各异的消费内容的超现实社区。人们活在一个虚构的共同体里,时刻感受着一种比真实的生活更真实的超现实体验。用波德里亚式的话说就是:不再是标签或符号去指称真实,而是真实去指称标签或符号,后者比之前者更为真实。在商品住宅小区,社区共同体甚或物品(建筑物、各种配备设施等)不再那么重要,比之更真实的是代表身份、地位、品位的标签与符号——于是,中国城市中产阶级超现实的社区生活就此开始了。

某别墅楼盘的沙盘模型,在光线效果和特级数码相机的镜头下,它呈现出实境般的景象。在房地产市场,沙盘和效果图这样的东西是比房子更真实的:开发商将它们展现给居住者,居住者根据它们去买房、装修房子、规划自己的居住——他所做的一切,至多只是为了验证它们的真实性而已。

几则房地产广告,标志着强悍无朋的财富、权势、身份、地位、品位……中国广告业大概都不得不叹服地产广告做得比别人好,然而事实只是:他们不过更善于圈人和将人分类罢了。

广西南宁,某高档别墅楼盘一个名为“名流汇”的推广活动现场外等候进场的人们。对于商品住宅小区来说,文化活动其实是一种给产品和顾客“贴标签”的加冕仪式,经过这一番身份的验证与确认后,居住者进入“圈子”,名正言顺地过上一种超现实的社区生活。

商品住宅小区里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遗憾的是,它们多是由开发商、居委会、物业等行政部门或管理机构举办,少有居民自发组织。因此,它们也不可能常态化地成为居民公共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七辑 街头与其他

一些不能概括不能规整的地方

对于那些热爱街头的人们来说,城市化之一大事功,即是他们的街头日益丰富、有趣而迷人。按照一般人对于社区的理解,街头与社区大概扯不上什么关系,然而在一个真正成熟的城市里,它们其实是紧密相关的:街头需要社区的存在,只有这样它才会真正地丰富起来;而社区也需要街头,那里是它们活动的地方,唯有在那里,社区才能得到解放,才能变得宽广与辽阔起来。街头犹如社区的母体,包纳滋养着它——甚或至于,只有在街头,滕尼斯所想望的那个跨越一切界限的无限宽广的社区共同体才可能实现。

除了街头的日益丰富和迷人,中国城市化的独特历程还给我们带来一些独特的社区形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它们没有固定的社区形态,其松散的组合方式令它们看起来没有任何结构可言——这或许让它们看起来不太像我们常所说的那个“社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地方滋养着在中国占人口基数最大比例的中下层草根阶层。或许由于社会条件不成熟等种种原因,这一阶层作为共同体的共同诉求、凝聚力等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明显的表现和释放,然而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它们的潜力其实是相当可观的。

近些年来,随着公民意识在中国的觉醒,这些社区正在经历着一些可喜的变化。这其中就有“自治”理念在社区里的传播,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已经有意识在民间引导和培植这一理念。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值得期待的。过去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仍未到来,然而在现在,我们仍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区将走向街头,走向城市,走向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我们真正的家。

北京胡同里的对棋者和观棋者。人们喜欢——不如说是需要——与人在一起,这是所谓的“社区共同体”的内在力量的秘密所在,也是城市得以形成的真实动因。

成都琴台路老街街头的京剧演唱者。街头之丰富,在于它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更在于它为不同的人群与共同体提供活动的场地。

中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城中村,它们正在以松散生猛的方式,经历着转型中国最可期待的社区嬗变。

广东东莞农民工住区。在这里,这些外乡人会不约而同地按照相同的籍贯住在一起,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正在悄然成型。

高考改革:理想图景与现实困境 篇10

作为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 高考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 也是上至高层领导人、下至基层老百姓都关心的大事。高考改革是一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 一有风吹草动, 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 就会在门户网站的首页看到相关新闻。高考改革被全社会寄予高度的期望, 但改革又具有巨大的难度, 可谓任重而道远。

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不仅是一个考试古国, 而且是一个考试大国。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招生考试只是一种测量手段, 只是引起小范围的关注, 只是一种少数人关心的话题。然而, 受传统和现实的制约, 中国人却将高考变成了文化, 变成了经济, 变成了产业, 变成了盛大的仪式, 变成了一种各方面关注的社会活动, 变成一种惯例式的全民动员。它不仅是一种考试, 也不仅仅是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说, 高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经济, 有时高考甚至还会成为一种政治。当你看到全国上下为高考让路, 当你看到高考牵动着千百万人的神经, 当你看到高考成为地方政府关切的大事, 当你看到考试季节所有媒体都聚焦于高考的时候, 你一定会承认, 高考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高考是一个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考上联高等教育, 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起点, 关系到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下引基础教育, 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 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推进, 在整个教育中起到枢纽调节作用。作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桥梁, 高考一头连着教育, 一头连着社会, 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每个高中生选择职业和未来生活的方式, 因此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所有教育改革问题中, 高考改革是最受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表面上看, 高考只是一种为高校选拔新生的考试制度, 但高考还有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因此, 高考还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它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当今高考改革已成为一个重大民生议题, 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改革全局的关键问题, 有时甚至成为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 抓好了高考改革, 就像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时期, 以往为选拔少数精英的高考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终身化、国际化等趋势的到来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 高校招生考试的内容、形式、录取办法等方方面面也必将随之进行调整。过去以选拔或淘汰式为主的招考机制, 将转变为展示才能和全面评价的招考机制。

由于高考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 改革涉及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 高考竞争往往成为教育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矛盾集合点, 因而其改革难度大、影响深、波及面广, 是一项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高考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 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 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运行, 高考的利弊得失都十分显著, 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制度, 对待同一项高考改革, 不同的群体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作为一种大规模选拔性考试, 高考是一个谁都说得出看法的问题, 社会各界, 各行各业的人, 任何家长、任何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某一个角度看可能都有道理, 都可以谈出自己的道道来。但是将这些意见集合起来, 有些可能是互相对立的。

高考是一个关系多元利益主体的教育考试制度, 高考改革时常陷入左右为难、举步为艰的两难境地, 其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牵涉的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矛盾不容易调和。例如, 在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各地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差距相当大的国度中, 对招生指标分省区定额分配、尤其是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问题的意见, 便聚讼纷纭, 争论激烈, 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不同地区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高考改革不仅应考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还要考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中国中学生有三分之二左右是在县及县以下中学, 农村中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很大。他们很少媒体资源可以利用, 在高考改革的议论中往往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需要有学者为他们发声。在一个现代的民主社会, 任何改革都必须考虑大多数人的意志, 而不能仅由少数人的主观愿望来主导。我们在考虑推行高考改革时, 应顾及城乡公平, 特别要注意防止改革使农村和弱势家庭的孩子减少上好大学的机会。

数据 图景 篇11

136亿——易观国际最新研究显示,随着中国线上B2C电子商务宏观环境逐步改善,预计到2011年,中国线上B2C市场规模将达到136亿元。此外,2007年可以看做B2C市场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线上B2C用户在线购买的商品种类以图书、音像等出版物以及虚拟产品为主,当当、卓越,云网一直占据市场份额前三位。进入2007年后,随着红孩子、PPG、北斗手机网以及京东商城等垂直领域线上B2C厂商的进入,母婴用品、男士衬衫、手机以及3C产品等商品开始获得线上B2C用户的认可,中国线上B2C领域已进入用户细分市场阶段。1亿——尼尔森公司(Nielsen/Netratings)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16日,优酷网日视频播放量突破1亿。日独立访问用户数高达1200万。优酷网自2006年12月正式上线以来,在短短12个月里,其业务发展规模增长已经超过20倍。尼尔森分析师表示:“优酷网的表现标志着互联网在经历了图文门户网站和图文搜索引擎网站时代之后,视频主流影响力时代的真正到来。” 双百——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显示:“云烟”品牌入排行榜第35位,位列烟草行业第二名;品牌价值达到210.18亿元。2007年,“云烟”单一品牌年产销规模突破百万箱、年创税利过百亿元,成为中国卷烟品牌中绝无仅有的“双百”品牌,再一次用数字和实力证明了“云烟”在中国烟草行业日益提升的领先地位。2007年,“云烟”推出高端产品“云烟(硬珍品)”,标志着“云烟”系列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4.2亿欧元——日前,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接连获得上海、广州地铁共计4.21亿欧元的订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地铁车辆领域的竞争优势。凭借技术和营销优势,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已成为中国铁路工业领域主要的国际供应商之一。过去的10多年中,西门子参与建设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和大连的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

图景

媒介地理:文化图景的媒介再现 篇12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文化意义,地理学想象力

世界会因为我们观察角度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面目。物质的外观加上无形的意识作用形成了多样的地理。地形、地貌、距离、中心、边缘等指标可以将一个个空间描述为有形的状态,并可能影响人们在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认知。而实际上,地理学中地点、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筑的真实世界更是人们应予以关注的对象。世界图景的形成依靠的是物质的地理景观、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用以描述景观的媒介。在媒介塑造的空间中,到处都充满了地理的隐喻。景观、地域、边界可以被用来描述人们接触到的种种文化现象。媒介、文化和地理在多个层面上联系了起来。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媒介地理学承继了文化地理学中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各种媒介文本中的文化意义的生产。媒介地理学更加关注和重视特定地域产生的特定媒介形态及其相同媒介形态中呈现出的不同地理样本,认同和理解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不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的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地理“看”法。(1)城市、人群、习俗、性别等在媒介中的反映,都能置于媒介地理学的视野下进行解读。

一、作为一种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感官的延伸。(2)这一著名论断极度扩大了媒介的指涉对象并建构起更为广阔的媒介地理空间和生动多样的媒介地形图。随着媒介形式的扩张,触角的伸展,传统的地域界限无可避免地被打破,虚拟与现实的情境更是相互渗透,建构起全新的文化空间。由于媒介在地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媒介与地理的日益交融,使得媒介地理学(Geography of media)这个源于交叉学科领域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它不仅强调人文地理环境对媒介的形塑作用,更重视地理样本在媒介中的呈现。(3)

(一)镜与像:媒介呈现世界

镜与像,可视为对媒介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描述或者是对此种关系的一种比喻。媒介是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世界,只要进入了媒介的视野,便能够显示出现实的某些印象。但它又不完全是镜,因为它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还折射出深藏在表面之下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正如镜面总有边框一样,媒介也有边界,因此媒介总是通过有限的视角来呈现局部的空间景观。当人们面对镜中之像时,就不能不对镜本身予以充分考虑。正是镜与像之间的虚实相生,才构筑起不同的社会认知。而且,人们从镜中去发现世界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媒介中的世界并非简单地反映外面的世界,它对世界图景的描写也并不纯粹客观或直白。媒介中呈现的地理或世界形貌应该被理解为媒介与地理、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单纯的镜面反射。斯图亚特·霍尔曾指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通过表意过程建构意义,呈现给阅听者关于世界的图景。(4)因此,虽然世界是可知的,但在现实中它却是一个被建构的意义的集合体。尽管媒介中的图景未必完全与现实吻合,媒介也未必可靠,借助媒介所进行的观察也许会阻碍我们对事物真实面目的了解,但如果离开了媒介,人们对现实的探知必将有限并残缺不全。

(二)媒介:物质与文化的混合体

媒介从来就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冰冷的工具。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media is message),便在媒介单纯的物质形态上增添了新的意义。而施拉姆在谈到媒介时更是将其比作组成夏夜星空图像的灿烂星云。(5)媒介总是用来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无论是用语言、声音、文字还是图示、影像,都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创造了文化。媒介文化与媒介技术往往紧密相连,从而生成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电影文化等等。而媒介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被受众用来进行信息消费的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某种媒介形态的占有,就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例如,城市与乡村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消费比例和模式上就体现出城乡文化的差异。媒介消费的主要情境与背景还可以被用来描述不同的文化概念和特性。在对网络媒体的使用上,男性与女性网民的数量多少以及关注信息内容的差别也透视出社会中的性别文化。此外,媒介所塑造的公共领域与权力、层级的关系以及社会集群等,都是媒介的技术与文化层面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层面的意味,不仅不会被其物质和技术属性所遮蔽,二者反而会相互影响。

(三)媒介对文化地理的关注

媒介地理学是这样一种视野:它跨过学科的边界,从众多的媒介文本中去深入挖掘地表之外的社会内涵。媒介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表现为对多种地理的关注。除了地理地貌上的差别,一些构想出来的空间比如性别、民族、社群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而形成了差异。这些差异并非自然的反映,很大程度上经由主观意志的投射,并通过媒介文本反映出来。

一些地理学家认为,现象环境(真实的世界)与行为环境(人们根据文化代码和惯例所形成的对世界的感知)二者的结合,世界才获得意义。沿袭文化地理学理念的媒介地理学,打破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固有界限,将文化充分融入地理的景观中,并通过媒介的文字、视像、声音等手段予以描绘。权力的层级关系、政治经济的地缘因素、性别之间的气质差异等等都能被纳入想象的空间中,被媒介绘制成为意义的地图。由于现实中的地理要素与这些文化层面的内容交织构成更为生动的图景,所以这些想象的地理比真实的风景更具有吸引力。

二、基于媒介地理学的文化研究

迈克尔·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一书中,以电影、电视为例描述了“成倍增长的媒体空间”,实际上就是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大卫·哈维则认为各种电影和摄影制造的影像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时空组织的变化,通过媒体形成的国际化空间在影片中无处不在。(6)从电影中提供的世界景观来进行国家、民族以及社会文化认知,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电影地理学(geography of film)。由于存在着与“真实”世界的差异,电影中所展现的世界样貌受到地理学家的质疑。但他们也同样认为电影并非单纯的反映外部事物,而是以影像的视觉方式提供了意义的图景。(7)艾肯与佐恩(Stuart C.Aitken&Leo E.Zonn)主编的《地方、权力位置与奇观:电影地理学》(8)一书对电影的观看场所、电影媒介本身以及电影中的景象所交织而成的复杂地理形式作了探讨。莫利与罗宾斯(Morley&Robins)则更关注电影及其他电子媒介利用文本进行的文化生产。在《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景观与文化边界》(9)中,他们认为电影依靠视觉的表达不仅制造出了电影故事,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出了有关认同的文化政治,因为拥有不同地域背景的电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地理形式。

某些消费社会中所出现的戏剧化的文化事件还引发了关于“奇观地理学”(geography of spectacle)的研究。文化庆典、博览会、运动竞技、主题公园等等本身就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景观,经过了大众媒介的放大,就更成为一种充满诱惑性的“奇观”。当然,“奇观”并非只是单纯的影像,而是被媒介所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集合。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奇观社会》(Spectacle Society,1967)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按照“奇观”概念所建构的媒介社会与消费社会。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则更为具体地展示了大众媒介文本中的奇观文化,并对媒体奇观中所透视出来的国家、民族、政治权力等问题予以剖析。(10)性别的社会差异也是地理学家的研究面向之一。以琳达·麦克道威尔(Linda McDowell)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地理学家从社会空间占有中体现出来的性别权力的不平衡作了大量研究。她于1999年主编的《性别、认同与地方:理解女性主义地理学》深入探究了地理学与女性主义交叉所展示的新型景观。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将技术媒介与人体相结合,提出“电子人”(cyborg)的概念,以审视当前在媒介(尤其是电子、网络媒介)以及父权主义视点作用之下被动的女性生存空间。!"#

台湾学者王志弘译介了大量国外著作,他本人也探讨了媒介城市空间和地理景观。如《影像城市与都市意义的文化生产:〈台北画刊〉分析》(2001)、《流动地景与时空操演:台北捷运系统与都市经验》(2000)。刘纪蕙主编的《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再现策略》(台北:麦田出版,2001)收录了研究电影呈现地理及文化景观的多篇论文。由于台湾新电影的叙事背景与台湾的地域、地方感等联系异常紧密,所以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作品经常被研究者用作媒介地理分析的样本。此外,更多的广告、建筑等作品也与影像相联系,成为城市地理的研究对象,如颜忠贤的《影像地志学》(台北:万象出版,1996)、李清志的《建筑电影学中空间类型的比较与解读》(台北:创兴出版,1996)等。

国内的媒介地理学研究主要涉及媒介技术(如网络)带来的地理形貌的改变以及具体的媒介文本所透视出来的地理层次。邵培仁在一系列论文中论述了网络对媒介地理形貌的颠覆(《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2002)、媒介产业与城市的关系《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集聚》并对媒介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加以探讨《媒介地理学: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陈晓云的《城市电影研究》系列(1990~1992),陈卫星的《再现城市:影像意义和空间属性》(2005)等文章则可视为以电影媒介为立足点对城市中的人群、权力关系以及社会图景所作的研究。

三、结语

彼得·杰克逊曾指出:现在我们的地方经历完全经由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什么、读到什么所中介,而媒体却只有到最近才逐渐获得地理学家的认真对待。!"#媒介中所再现的形象,对于人们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大量针对媒介或文化所作的研究来看,虽然没有使用媒介地理学的概念,但实际上已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对经济、文化、政治、日常生活等领域进行分析。尽管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但这种研究视角已经存在并具有几个大致的研究方向:第一,媒介产业化之后形成的经济地理形式。一些大型媒介集团(如维亚康姆、贝塔斯曼、新闻集团等)建立,它们跨越不同形式的媒介形态并将触角伸入不同的地域范围,于是多样化的媒介地理格局随之产生。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这些媒介集团更能显示出其对于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的支配作用与影响力。第二,当承载着文化的媒体通过全球化、跨地域的扩张之后,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资源优势和媒介霸权,也会由此产生文化强势与弱势的对抗。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对东方世界所造成的后殖民主义影响以及由于人口流动、媒介侵袭而导致的文化交叉地带所呈现的复杂情形,往往产生冲击与对抗之间的矛盾,而媒介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不可忽视。第三,对于媒介文本所呈现的地理人们的感知往往会受到影像以及文字等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由于各种媒介形态作为中介,而呈现出复杂的层次。尤其是电影、电视中的地理,常常被用作媒介研究的样本。经由媒介的作用,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元素常常被加入其中,而影响人们的感知结果。例如西美尔(Georg Simmel)与本雅明(Walt Benjamin)等人对城市空间的关注。第四,网络以及数字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地理格局形成不小的冲击,原有的物质地理空间被颠覆并重建,在虚拟空间中产生了有关地理的新的隐喻。因此,媒介对于地理的反映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描写或肤浅的再现,而是从各个层面对其进行空间意义的建构,人们可从中获知想象与真实交织而成的多样的地理版图并解读更深层的文化含义。

注释

1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P.63 ̄66

2[2]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3]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第63 ̄66页

4[4]斯图亚特·霍尔著,黄丽玲译:《〈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体研究中被压抑者的重返》,载于James Curran,JanetWoollacott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第73 ̄122页

5[5]施拉姆著,游梓翔、吴韻仪译:《人类传播史》,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第201 ̄207页

6[6]大卫·哈维:《后现代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 ̄173页

7[7]Browne,Ray:Book Review:Place,Power Situation and Spectacle:A Geography of Film,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Bowling Green:Fall1994.Vol.28,Iss.2;p.215

8[8]StuartAitken and Leo Zonn(eds).(1994)Place,Power Sit-uation and Spectacle:A Geography of Film,Lanham,MD:Rowan and Littlefield

9[9]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10]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11]Haraway,Donna.(1991)A Cyborg Manifesto: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A].Simians,Cyborgs and Women: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New York:Routledge,p149-181

上一篇:最优孤岛划分下一篇:优秀男子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