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世界

2024-07-07

语文世界(通用12篇)

语文世界 篇1

摘要: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是洋溢着诗意的,而天真无邪的孩子更是最有灵感的小诗人,作为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时时处处引导孩子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诗意。

关键词:诗意,语文,教学,生活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只有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灵魂缔造者——教师,也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然而放眼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如此的不尽人意,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语文课堂毫无诗意可言。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干旱的季节没有绿意的枯涩。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去浇灌我们生命的绿意呢?

一、语文:充满诗意的世界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那霎那间的感受,那入木三分的刻画,那诙谐幽默的调侃……是语言的魔力,更是我们“以心验之”时灵动的勃发。

语文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文本传递给我们的每一处知识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生硬地摔在孩子们的面前,而要用诗的语言去催发这含苞欲放的花朵,让她们诗意地开放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最好方式就是抓住文本诵读。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二泉月夜的美丽景色,他只是抓住课文描写二泉月夜的八个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壁、流水潺潺、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只是让学生反复朗读,便将学生带进了充满诗意的二泉池畔,学生沉浸在如银月光中,流连于一泓清泉畔,此时,阿炳出场了。在王老师的引领下,一个戴着墨镜,终日操着胡琴在无锡街头卖艺的阿炳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当春寒料峭时…”学生读相关句子,“当夏日炎炎时…”“当秋叶飘落时…”“当雨雪霏霏时…”学生陆续读相关句子。一年四季总是略显悲凉,学生眼中的阿炳也越发凄惨。而王老师仍意犹未尽,他要让阿炳更真切地站在人们面前,“一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相关句子,“十年过去了…”学生还是读相关句子。仅这一句话,王老师就让学生读了至少6遍。在反复的吟诵中,还有谁不为之共鸣呢?学生听得陶醉,读得动容,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奏响了他的最高音。

二、语文教师:洋溢着诗意的使者

语文教师是充满着诗意的。做语文教师应该就是写一部曼妙的诗,内容缤纷多彩,语言行云流水。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的诗意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规范、严谨,更要求要文雅、精致,最好能字字珠玑。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诗意的老师必然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去追寻诗意的世界。

比如在教学导入语的处理上尽量将语言诗意化,能增强其感染力。

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怎样描绘的(生背)苏舜钦的《谁中晚泊犊头》一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呢?”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i诱惑力。这样导入,学生必会迫不及待的去赏《春》。

语文教师诗意的表达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洋溢着诗意,才能有着博大的、宽容的、充满人性关怀的诗意的课堂,然而这诗意又不局限于课堂,更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有效载体。

记得期末为每一位孩子所写的评语,我都注意了措辞的诗意化。例如给“个性小子”王鑫龙同学的评语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新龙,还记得老师送给你的这句话吗?虽然你不是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你一定是老师最难忘的学生。你无孔不入的叛逆因子常让老师头痛不已,你肝胆相照的侠义之举又总令老师感动至深,你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更让大家望尘莫及,假如你用一颗平凡谦虚的心生活学习,用一颗锋芒骄傲的心思考创意,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两个字:智者。”

三、孩子:童真诗意的寻觅者

在我寻求诗意的文字时,常常苦思冥想,只要往孩子群里一站,他们,就成了最好的诗人,最有灵感的作者。

在孩子那里,我可以听到这样形容太阳:太阳公公喝醉了,它的脸红通通的。太阳公公与月亮婆婆吵架了,气得火冒三丈;至于天气冷得够戗,孩子们会说,地球进了冰箱,雪花被冻在半空;月亮:弯月/是一个月饼/被谁/咬掉了一半,又如:月儿弯弯像条船/上面装着个白天/轻轻的驶向彼岸,再如:月儿弯弯象把镰/想把云彩收割完……

每个孩子都是蛰伏的天才诗人,内心蕴藏着巨大的潜质.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们久违的诗情,培养“诗意之人”。我启示学生去思考,我和学生一起区讨论交流,我告诉他们:“最短的一段距离/是由我向你启步/是由你向我启步……啊,太阳啊,你的启步/你的奔赴大地/把我们温暖。”我和学生一起寻找春天,我告诉他们:“睁开你明亮的双眼/你眼前的世界无比美丽与精彩/只等着你去发现。”

四、生活:诗意无处不在

语文的诗意,决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诗意,更多的是生活。

诗意地生活着,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双灵性的耳朵和一颗诗意盎然的心灵。所以,我诗意地引领孩子们去感受与体验;感受闹市的一街风景,体验大自然的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欣赏初春萌发的每一枚嫩芽;留心身边每一朵花儿的盛开与凋零;关注每一阵秋风的拂面和游走;捕捉每一声痛苦的呻吟和欢乐的笑声……

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我教学生调动一切感官器官去诗意地欣赏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一俯首一回眸,一顾盼一蹙眉都是我和我的学生关注的对象。处处留心,步步为营,才能把语文的诗意渗透到教学以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语文世界 篇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使大家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

2、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3、培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习惯和能力。

二、活动主题(主题语,有时也可作标语):

1、生活处处有语文

2、语文无处不在

3、爱语文,爱生活

4、学语文,爱语文,用语文

5、关注生活点滴,感受语文魅力

6、学好语文,走遍天下

三、活动名称:同活动主题

四、活动方式:优秀广告词评选大赛“街头语文之我见”演讲比赛 成语接龙比赛 对联集锦对联知识讲座 优秀标语评选 错别字举隅 新词流行语荟萃

五、活动步骤:

1、分头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

2、将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编成小册子。

3、分组在班内汇报。

4、教师总结。

注意具体的单个活动步骤(如优秀广告词评选大赛):

1、主持人宣布活动内容、步骤。

2、各小组推选代表展示本组的搜集成果。

3、评委进行评价打分。

4、主持人公布比赛成绩。

5、语文老师总结。

六、开场白:

1、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语文的存在。不能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我们积极参与“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2、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广告词、商店名称等都是语文现象,让我们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吧!

七、你从街头语文中学到了什么?

1、制造招牌可以巧妙运用谐音达到宣传效果。

2、广告语中的错别字我们要多加留心,规范使用汉字。

八、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之类改动成语的广告?

1、赞同。巧妙运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入胜,加强了广告的宣传效果。

2、反对。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不能随便更改,这样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人。同样的还有:一戴添娇(女帽)吃心不改(香肠)衣衣不舍(洗衣粉)

九、就规范街头用字提合理化的建议:

1、广泛宣传使用规范汉字的意义。

2、对街头不规范用字的招牌责令改正,否则没收招牌。

3、对街头用语不规范的予以曝光(在媒体上)。

4、工商行政部门对用语不规范的门店招牌予以处罚。

十、优秀广告词品析:

1、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电扇广告)吸引人,显示出商品的特点。

2、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汽车广告)成功改用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古诗,文字简明,但内涵丰富。一是表明质量之高,二是表明车适应性强,三是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两个“必有”,语气坚定,给人可信赖的感觉。

3、晶晶亮,透心凉。(雪碧)语句简洁押韵,给人印象深刻,说明了该饮料清澈透明,不含色

素,口感效果好凉爽舒适

4、向奥运移动,与世界沟通。(移动公司)这句广告语中的“移动”一语双关,既亮出了移动公司的招牌,又点出向08年奥运会靠拢之意,“沟通”概述了移动公司理念:与世界相通,与生活相接。

十一、积累:

广告:(可用第十题的例子)长城电扇,电扇长城。面对面的爱。(方便面)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农夫山泉,有点甜。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公司)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环保公益广告: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注意给本地特产拟广告:地封黄酒,天下独有天下黄酒多,地封最好喝

标语:知识就是力量。攀知识高峰,登知识殿堂。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小草微微笑,走路绕一绕。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旅游胜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也冲冲,去也冲冲。(公共厕所)

对联:百年大计树人为本,万里长征立志当先迈步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流行语:潇洒走一回该出手时就出手

汉语中的新词:绿色食品电子邮件 粉丝(追星族)瘦身(减肥)海选(初赛)物流(货运)商店名称:小状元书屋 启智书社十二、一班的肖凡同学,晚上常到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召集班干部与小方谈心,让他认识沉迷网游的危害,并请大家都为他题写一句勉词。假如你是班干部,请你给小方题写一句劝勉的话。(必须用上比喻的修辞方法)我的题写:沉迷游戏好比车陷泥潭,会让人玩物丧志;沉迷网游正如沉醉于诱人的罂粟花。

十三、学校组织一次调查社会上常见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假定你是这次活动中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

1、为此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做文明人,写规范字。

2、你准备怎样带领你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请你写出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例:网络调查、街头问卷调查)

3、你们小组调查得来的错别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①锦上天(添)花②签(鉴)定书③枣阳汉光氿(酒)④孤注一置(掷)⑤相形见拙(绌)

《语文世界.作文教程》 篇3

《语文世界·作文教程》按照小学到高中年级分为十二个培训级别,每个级别一套教材,包括一本《写作训练》、一本《写作基础》和两张光碟。《写作训练》主要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难题,采用简单、科学、系统的思维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写作基础》则将简单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深化,注重启发、引导,通过专项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掌握写作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并逐渐积累写作经验,使思维和写作技巧得以升华。

《语文世界·作文教程》依据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编写,教学知识点按培训级别统筹安排,由浅入深贯穿到各个级别当中。这套教程的特色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我手写我心。”

亲爱的同学,当你打开《语文世界·作文教程》的时候,你会发现写作的世界五彩缤纷,其乐无穷。“从此不怕写作文”将伴随着你的语文学习,一切都会是那么轻松、快乐和美好。

读出不一样的语文世界 篇4

一、初步感知时小心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强化语音训练, 确保朗读语音的正确。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 第一要对正字和正音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把关, 特别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以及一些语气助词、儿化音、轻声、变调等, 尤其强调学生不可读断句, 要把语句读完整, 合理把握好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间隙, 读的速度适中、连贯流畅。但这需要教师静下心来, 不急不躁, 平和地、耐心地引领学生小心地读书, 注意停顿和重音, 努力把课文读通顺。通过朗读读懂新词和生字, 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

如小学语文《好学的爸爸》这篇课文, 首先就要把题目中的“好”字读对。告诉一年级的小学生, “好”是多音字, 在这里应该读去声, 即第四声;而“好看”应该读上声, 即第三声;像“好好学习”中第一个“好”应该变调。又如《鲜花和星星》一课中, 读“到了晚上, 花儿睡了”这一句应该注意儿化音, 不同的情况卷舌不一样。再如《秋游》中“笑着喊着”一句中的“着”字是轻声, 要读轻点, 等等。

这个环节一定要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 雁过无痕, 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 教师还要重视评价, 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朗读给出合理的评价, 既肯定当前的读书状况, 又要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步一个台阶, 步步高升。

二、疑惑困顿时再三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好多课文中都有点睛的语句, 含义很深刻, 对理解文章的中心很有帮助, 而学生往往不甚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再三读, 读懂并读好这些含义较深的词语。这里的再三读, 不是表面的重复读。如果只是朗读次数上的增加, 学生肯定觉得索然无味、没有兴致, 自然该有的教学效果就出不来了, 所以教师一定要想尽办法, 比如借助动作、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等, 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 从而愿意读、开心读, 多读, 其义便自现, 因而那些优美句子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就不难理解了。

如《江南》一课中有一句:“莲叶何田田”, 有学生就问:“田田”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也都露出了疑问的表情。此时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再读读, 只读“田田”所在的第2行诗句, 思考“田田”是描写什么的?学生很快又读了一遍, 知道是写荷叶的,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 了解荷叶的样子, 就是一片挨着一片, 数量很多, 很茂盛、很美丽, 那就是“田田”了。这样, 就借助图片帮助小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含义, 为读顺课文扫清了障碍。

三、情感共鸣时深情读

较高层次的朗读应该是“有感情的朗读”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课文, 在学这些课文时, 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经常的做法就是创设情境, 引发共鸣。所谓的“情由境生”, 就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调动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设置相应的情境, 如语言叙述、图画展示、音乐烘托、表演模拟等, 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苏教版第一册课文《升国旗》, 仅有短短的三句话, 可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生活经验也不多, 很难理解“五星红旗, 我们的国旗”。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回忆生活中曾经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 然后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 理解五星红旗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重大的日子出现。因为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国, 象征着我们祖国, 所以说五星红旗是———生 (齐读) :我们的国旗!学生这个时候可能只是字面上了解了意思, 感情可能不深刻。教师顺势可以播放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 领奖时升国旗的录像, 让小学生知道, 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 当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 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豪迈的。然后, 告诉学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心心相印, 此刻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也是激动不已。那么就请同学们充满深情, 自豪地、有力地读:五星红旗, 我们的国旗。

另外, 如果是对话较多, 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 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如《狐假虎威》一课, 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清晰认识角色、理解角色的前提下, 再让学生表演, 这样铺垫之后才能把老虎、狐狸的形象表演到位。

漫游语文世界作文 篇5

可是往往有很多的人语文不及格,还有一些人,他明明其他科都很优秀,但是唯独语文和别人落下了很大的差距,所以有很多的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因为语文是学霸之间落下差距的一个科目。

有很多的人不重视语文,不知道语文怎么学习,我认为语文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接近的了,对于语文,我觉得对他很亲切,不需要刻意的去专研,只是凭着感觉,去一点一点的感受他。

当你漫游在语文世界当中,你会觉得原来语文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你能够学习很多很多其他学科当中学不到的东西,语文是基础,如果你语文学不好的话,你数学做题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读懂题意,你就没有办法做题,因为理科的东西并不是仅仅需要思维,更多的是因为你懂,所以你才会有思路。而语文就是这个前提。

我喜欢语文,喜欢漫游在语文世界之中,开心快乐。

在语文的世界里徜徉 篇6

走进语文知识的百花园,惊叹对仗的妙语天成,修辞的形象生动,欣赏李杜,畅读韩柳,幸识安徒生,奇遇普希金,痛饮伏特加风味诗歌的芬芳,与郭敬明笑看梦里花落知多少……

走进祖国语言的宝库,领略汉字方方正正,内蕴深厚的魅力,领悟汉语音韵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之芙,见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惊叹祖先造字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智慧,看佳词丽句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对联、成语、俗谚如树树繁花让人留连忘返。

走进语文绘就的自然画卷,欣赏三峡的山峻水疾,小石潭的水清景幽,右溪的佳木异竹,西湖的浓妆淡抹;饱览春的清新靓丽,夏的火烈饱满,秋的西风古道,冬的温暖晶莹。

走进语文的人物画廊。观赏鲁提辖的仗义行使,诸葛亮的雄辩滔滔,林黛玉的冰清玉洁,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令狐冲的沧海一笑,保尔的钢铁意志,简·爱的人间大爱,海伦的光明之旅……

遨游在语文的长河之中,采枷情感浪花朵桑:在关关雎鸠声里,有伊人在水一方;牛郎织士在天街闲游;泪光中的那个蹒跚的背影,让人倍感父爱似海;鲁迅写藤野,传达跨越重洋的师生情谊;艾青的眼里满含泪水,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语文世界的每一座精神高峰都散发着醉人的馨香:孔子的仁义爱人、修齐治平,播洒一代儒家的精神芬芳;屈子行吟泽畔,哀怜民生、热爱故国虽九死而未悔,激荡充塞天地间的是那股浩然之气;岳阳楼上,听洞庭水拍,奏千古之音,忧乐二字总关情;饮冰室内,闻虎啸龙吟,荡不平之鸣,中国少年担大任;且介亭中,横眉冷对,斗士呐喊,迅雷裂石,热血只为荐轩辕……

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世界 篇7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语文教学,不光严重忽视了美育,而且将语文学科的应试技能也夸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不仅束缚了教师教学,也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那么,如何搞好语文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美育,使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成为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渗透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的,它既不同于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欣赏,它是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主要凭借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施的。

一、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具有一贯性

所谓一贯性,就是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它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是指每一节课的开始到终结。另一方面,是指整体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而言,即在语修逻文等诸方面融会着的美都需要教师加以利用,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手段。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具有形象性

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以抽象美为其主要特征的,语文学科中的美,则主要体现为鲜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的直接性,这方面尤以文学作品为甚,这一方面的特点后面还要作详细论述,这里暂不赘述。

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具有情感性

美育以陶冶性情为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陶冶性情的首要要求,就是打动人心,或感动或振奋,或激动,或喜或悲,共同特征是动,即感情因素的参与,学生或者为文章中优美美丽的自然景色所打动,而怡然自得,流连忘返,心向往之,暂时忘却尘世喧嚣,心灵在优美的景色中得以荡涤,达到陶冶的目的;或者为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扼腕叹息,心灵受到更为有力的震撼,于震撼中得到净化和提升,任何美育都需诉诸情感,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显得尤为突出。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世界?

语文美育必须利用语文知识作为载体,渗透到语文知识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具体来说,语文美育要通过以下途径:

1.语音方面,汉语在语音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美育的首要途径。首先,汉语的语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的变化,说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优美动听,其次可以运用章节的配合,使音韵排列整齐,第三,还有一些美文、韵文在语音上讲究在每一句的对应位置用相同或相近的韵,具有押韵的和谐的美。

2.词汇方面,通过理解作者在选择使用语汇方面的匠心,领会他们对这些同义词语意义的准确把握,以及在词语感情色彩方面的合理使用,感受作者在此表现出的鲜明的褒贬倾向,在被感染的同时,思想得以升华。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一个“绿”字,便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生动形象的描画了出来,真可谓,一个“绿”字境界全出。

3.语法方面,掌握各种不同句式的效果。理解它们在不同场合所起到的特殊作用,长句叙事说理可以达到精确、严密、细致的效果,有一种缜密的美;短句简洁、明快,有力是一种简约的美;整句的特点,音律和谐,气势贯通,有一种整齐美;散句、则自由活泼,富有变化,是一种变化美;同一种意思,用变式句来表达,可以突出强调的重点,表达强烈的感情,给人以震撼。

4.文字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惟一可作书法艺术欣赏的文字。这种依照“六书”规则的文字,从古至今已经历了八种字体的演变,每种字体都有其独有的美感。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等古文字的匀圆整齐、屈曲圆转,一直到隶书的结构工整有棱有角,草书的体势连绵流畅灵活,楷书的匀称方正清晰,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至今还以其独特魅力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5.修辞方面,每一种修辞不管是语汇上的,还是句子上篇章上的,以及运用修辞格上,都使学生受到较大的感染,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意。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格的运用可以使抽象变为具体、深奥转化为浅显,树立起形象的美感;夸张、双关、反语等修辞格则以其独特的方式达到强调重点,突出感情的目的,使学生首先从感情上得以理解,排比、对偶、层递,它们或以其强烈的气势,或以其整齐匀称的形式,不仅内容凝炼准确,而且具有外在的形式美。

6.作品方面,小说类作品,或以其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性格为我们塑造一个美的形象,或以紧张起伏曲折迭宕的情节为我们讲述一个美妙的故事,或以其精巧别致出人意料的结构安排为我们奉上艺术珍品,使我们在欣赏到这些美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感情得以升华。散文类作品,或以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俗风情;或借对事物的工笔细描,表达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或对理想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诗歌类作品,或以其强烈的感情使读者受到震撼,或以其独特的意象让读者领略形象美,或以其鲜明的用词色彩整齐的形式,独有的韵律,为我们展现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来。戏剧类作品,或通过美的事物的暂时遭受挫折、失败、甚至毁灭,为我们展示其悲剧的美即崇高的美,或通过对丑的事物的直接否定,如脱离常规、夸张、机械、愚蠢,或让人感到意外的有趣的形式等等,提示其滑稽的美,让我们在讽刺幽默中,批判丑的东西,从而坚定对美的信念。

唯有读书才能走进语文的世界 篇8

一、读为古训

学书画要先临摹, 学技能要先模仿, 学语文就得读书。提到语文课, 人们会很自然联想到琅琅读书声。课堂是书声琅琅的地方。我们的古人是很聪明的, 他们把学生到学校学习就叫读书。古代的私塾学堂里走出无数杰出人士, 他们学习语文几乎就是在教师指导要求下读书、读书、再读书。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是整天大谈道理, 教语文不是通篇讲析而不让学生去多读书, 而是让他们在多读书中模仿、积累, 在多读书中训练、自悟, 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认认真真地抄、老老实实地默、一字不漏地背。“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道理或许就是从这里得出的吧。不读书, 妄图通过教学所谓知识点而完成教学任务, 对付各种考试, 师生围着知识点似乎成了教学的法宝, 这不能不说是当前教育的悲哀。

二、读以悟道

阅读教学过程是对文章客体的一种认识过程, 深入理解这一认识过程的规律是开展好阅读教学的关键, 而让学生多读书是前提。不少语文教师普遍将课文的表里分为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 而把教学的过程理解为以文悟道的认识过程, 表现在指导教学中机械地抓住文章的文句, 要求分析“为什么”, 或者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 大家围绕这个问题讨论表达什么思想, 给我们什么教育。学生因未好好读书, 对课文知识知之甚少, 甚至对文中精辟的词句、精辟的语段不留什么印象,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囫囵吞枣, 收效甚微。不可舍取的做法应是让学生反复阅读, 透过语言文字的符号, 运用形象思维再现形象, 随着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逐渐“复活”, 必然会触动他们的情感, 使之渐入佳境, 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 爱作者所爱, 恨作者所恨, 自然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不自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 从而达到悟道的最高境界。

三、读在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好好读书才能把感受和理解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理解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 根据言语对象的意义, 或作语法、修辞、逻辑与文学知识方面的分析。感受则是充分调动阅读者的感受、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 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趣和旨趣, 化语言文字为语感的能力。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对言语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庄子曾说过, 书不过语,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 不可以言传。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 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实际阅读教学中感受重于理解, 理解又不能取代感受。读“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只有透过那夸张的气势磅礴的诗句去感受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如果只着眼于科学的观念, 那就会认为李白是在胡说八道, 如果着眼于字表注释, 那也毫无意义。

四、读中提升

由模仿到理解, 由掌握到创新, 由感性的积累到理性的飞跃, 这是学习语文不可违背的规律。“文无他术, 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打好感受言语的基础, 进行想象和联想, 从而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境, 领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同时也渗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理性思维活动, 以便鉴别言语的优劣, 认识其表述的本质意义, 并发掘美德深层矿藏和捕捉言外之意。很显然, 如果教学中不让学生好好读书, 要想使学生全面地感受和理解文章的精髓是很难做到的。也有人提倡把多读书与“死记硬背”联系起来, 其实“死记硬背”就 是“吟诵法”, 就是“熟读成诵”。事实上“理解”并不等于记忆, 理解的东西仍要经过“死记硬背”才能真正记牢。理解可以帮助记忆, 记忆也同样可以促进理解, 只有真正记住的东西, 才能加深理解。

当今学生所学科目多, 单学语文时间确实也少, 因此, 我们更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更要注重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要赶快从肤浅的、架空的、重复的、无用的、万宗不变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还是让学生多读书吧。

让语文课堂回归儿童的世界 篇9

一、创设儿童“嬉乐”的情境

在王笑梅看来, 嬉乐不是一味的娱乐, 而是顺应儿童天性的寓教于乐。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 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 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乐此不疲。说到玩儿, 古代的儿童似乎比现在的孩子更会“嬉乐”:“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草地、丛林、荷塘、田野, 无一不是他们嬉乐的家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天性, 结合实际不失时机地创设嬉乐情景, 让他们爱上语文。

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 我让学生们自由结合, 分组创编这一课本剧。课堂上时间不够用, 课间活动来凑, 有的小组甚至利用晚上在学生家里排练。学生的二度创作令人惊叹, 无论道具的制作和呈现, 表情、动作、语言的综合运用, 都体现出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的鼓动下, 学生们用一年的时间编了一本儿童情景剧集锦, 含《狐假虎威》《三袋麦子》《林冲棒打洪教头》《三顾茅庐》等四十多篇课文。小学教材大多文质兼美, 图文并茂, 很多童话、神话、历史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组织学生们演一演、玩一玩。此外, 猜成语动作表演、成语接龙、先游戏再习作等实践活动, 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二、激发儿童想象的情怀

事实上, 哪一个儿童的心灵不闪耀着童话的光泽呢?现行各版本小语教材中, 童话类占有很大比例, 编者正是关切到孩子的切身体会和特点才选取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教学这类课文, 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把一个个美妙的故事、一段段有趣的文字, 还原成一组组鲜活而丰富的画面。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云房子》一课, 深受启发。课堂上, 老师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 而是带领学生饶有兴趣地扮演角色读课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想象课文的意境, 教师和学生合作把《云房子》改编成云房子和小鸟的一组对话。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是, 教师鼓励他们给每一句话加上一幅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一幅幅极具想象力的儿童画配上富有童趣的对话, 让《云房子》无意间成为一篇精美的绘本作品。这位教师懂儿童, 她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这篇课文, 赋予课文新的内涵, 让学生收获了想象的果实。对于孩童来说, 有的时候文字是抽象的,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画面的感觉印记要远远高于文字。通过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 就能很好地将“话”与“画”有效融合,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趣, 继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统一。

三、唤醒儿童自由的本性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是一种童性哲学。而这种哲学, 需要我们用心审视, 倍加珍爱。民主、平等的氛围才会更加和谐, 真诚、友善的课堂才会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自由本性。

学生喜欢玩, 喜欢新鲜的事物, 喜欢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学生喜欢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中的那位刘老师, 喜欢《师恩难忘》中那位爱给孩子讲故事的田老师, 总之, 只要是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自由的老师他们都喜欢。我和孩子们建立起“甜甜的语文”伙伴QQ群, 节假日约他们一道出去游玩, 平时多倾听他们家长里短的烦恼, “师生伙伴共同体”这种特殊的关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我发现, 不想让学生表达都做不到。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 小宇在座位上画画, 小宇对美术的迷恋丝毫不亚于文中的法布尔。我利用一节校本课, 让小宇、同学们、我一起来真诚地讨论这件关于学习兴趣和习惯的问题。于是, 《给小宇的建议》便成为那天晚上的小练笔。让小宇在班里举办画展, 在黑板报的一角给小宇留一块展示台, 请小宇的同桌定时提醒他, 课堂上多安排小宇回答问题……同学们的建议文笔流畅, 观点可爱且富有童趣, 对小宇更多的是包容和关心, 大家对班中的“小宇现象”更是引发了持续的热议。基于孩子的需求和教材的特点, 我注意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广玉兰》, 我把孩子们带到校园里去实地观察数世同堂的玉兰花;教学《螳螂捕蝉》, 我和他们一道去演绎其中的剧中角色;教学《三打白骨精》, 我给他们讲述我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情景;教学《三亚落日》, 我把精心制作的课件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语文世界 篇10

一、理解教材, 透视教材的“真正意义意义”

叶圣陶先生曾谆谆教诲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笔者认为这句话有以下几方面内涵。

1.教材具有示范性。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本, 领悟其思想, 领略其作法, “从文化科学知识的宏观领域看, 现代文化知识的积累速度空前加快。这一事实促使人们考虑如何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增长的知识之间的尖锐矛盾。内容受教学时间限制, 容量是有限的, 而实际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获得的能力却是无限的。”仅靠教材的信息容量难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因此, “示范”的真正意义在于学会运用“示范”的力量让学生跳出例子, 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滋养自身。

2.教材具有引导性。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分析、鉴赏、研究, 传承历史文化。然而, “传承文化”只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而不是教学的全部, 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终极目标。建构主义认为, 作为教学过程要素的教材, 它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因此, “引导”的真正意义在于以传承为基础,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对比、去联系、去发现、去归纳、去总结, 以此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

3.教材具有载体性。

教师教学不可以凭空说教, 教学过程也不能空穴来风, 需要一个载体, 主要载体就是教材。教学过程中, 师生沿着这一载体阅读文本, 体验生活。教材作为载体, 只是中介, 毕竟不同于课程, 无法体现课程的全部, 教材也不同于知识, 它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 “教材 (内容) 是传递教学 (课程) 内容的手段”。因此, “载体”的真正意义在于“载”着师生的思想与教材进行言语, 并在言语中跨越教材的时空, 感悟生命的成长。

4.教材具有可选性。

任何事物的“例子”是很多的, 不具有唯一性, 如果“唯一”了, 就不是“例子”了。所以, 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 我们不能 套着知识 的“绳索”, 谨慎小心地匍匐、徘徊在“教参、教材”的话语光环里, 而是要求教师善于根据教学需要, 对教材进行重组、重选。“凡是能够促使领会选文的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都可以编为教材内容”。因此, “可选”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 遨游在灿烂的社会天空里。

教师只有透视到教材的“真正意义”,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活化”教材, 用好教材, 迈向语文教材的“意义世界”。

二、“活化”教材, 实现教材的“真正意义正意义”

活化 (activation) 又称激发 (excitation) , 常指某一物质从其无活性状态转变为具有活性状态的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就是强调需要激活教材作为知识的基本物质形态。教材本身只是一种景致的符号, 当教材进入教学活动的时候,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材, 文本中的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风花雪月、金戈铁马这些符号化的文本才会变得活色生香, 才会焕发出活力, 变得有血有肉, 有情有趣。对此, 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学科融合, 激活对教材理解视野的开阔性。

英国语言学家皮特·科德指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也是一个结合的过程”。这里的“结合”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将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让语文教材不再孤立存在, 使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互动互生。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对于菲利普夫妇希望的破灭, 有一句景色描写:“在我们面前,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可要求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思考:为什么将哲尔赛岛写成“紫色”?

生1:我在历史书中看过, 在基督教中, 紫色代表的意义是哀伤。这部小说是法国作品, 西方人大多信基督教, 因此, 这里表达了菲利普夫妇看到落魄的于勒后的悲伤和哀愁。

生2:我看过一本《色彩与性格》的书, 里面说“喜欢紫色的人, 应该是悲哀的人”, 从这里也说明菲利普夫妇悲伤的内心世界。

生3:我们《物理学》上也说“紫色是波长最短的可见光波”, 从这个角度也说明菲利普夫妇的希望就像肥皂泡一样很快就破灭了。

生4:《美术》课本上讲“紫色处于冷暖之间游离不定的状态, 加上它的低明度性质, 构成了这一色彩心理上的消极感。”这就说明此时的菲利普夫妇内心是很消极、悲观的。学生从历史学、心理学、色彩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对“紫色”进行了解读, 激活了教材, 在这一过程中, 培养和丰富了学生个性, 打开了他们的文化视野。

2.思辨质疑, 激活对教材思维的创造性。

“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 许多国家在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应当重视学生对读物的反应、鉴别、批判、评价。教学中, 教师善于把教材作为学生与之言语的对象, 教师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创设平等自由、合作接纳的学习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进行大胆分析、推论、质疑,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舒展和延伸, 从而既激活了教材, 又养成学生把书读“活”的良好习惯。如教学《松鼠》一文时, 对文本最后一句“松鼠的皮毛可以做衣服, 肉是可以吃的”一句, 我要求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说全文表现松鼠可爱的特征, 写其皮毛、肉的用途, 突出作者对其赞美;二说既然表现松鼠的可爱, 但宰杀它取其皮、毛、肉, 与全文感情不吻合;三说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看, 读到此句, 心中有割痛之感, 教材应该删除此句。从这些发言中,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创造思维的闪光。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 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创新的萌芽进行引导。在对教材思辨的过程中, 语文教材从“真理”的讲坛上走了下来, 成为学生思辨的对象和对手。

3.大胆设想, 激活对教材探究的热情度。

“教材的基本要素是生长在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根基之上。学生个性的发展取决于对教材阅读的愉悦性, 因为愉悦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活剂’”。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 会遇到教材中呈现出的各种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以开放的思路和生活 的体验创 造性地探 究问题。如教学《死海不死》就其中“在不久的将来, 南部较浅的地方, 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 数百年后, 也可能干涸, 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一句, 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让他们探讨如何拯救死海。学生有从地理角度谈“引水救海”, 有从历史角度谈“有效救海”, 有从生物学角度谈“植物救海”, 有从科学角度谈“科技救海”。教材被激活了, 师生在语文世界里快乐徜徉, 在美好阅读中幸福漫步, 教材成为引领学生迈向“主人世界”的铺路石。其实, 探究本身没有预定的结果, 因为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比教师确定的结论更有价值, 学生从中迸发出的学习热情超越了教材自身的意义。

4.扩容补充, 激活教材阅读的厚度。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生对教材进行扩容阅读时有一段充满激情的话语:“男女青少年们!你们不仅是读教材选文, 在你们面前有一些世界文学宝库。你们要反复阅读, 从中寻找智慧和美, 得到愉快和美的享受。书籍中集中了人类的瑰宝并把他们传给后代。我们将化作一捧骨灰, 然而这些书籍却如铁铸石雕的纪念碑永世长存。这样, 你们手中的课本才能延长生命”。的确, 语文是一片大海、一片汪洋。教材不能激活, 一学期仅靠一本语文教材, 视觉享受不到多彩多姿的语文世界, 听觉享受不到鲜明多变的语文韵律, 情感享受不到炽热丰富的语文感化, 人生吸收不到语文道德的全面营养。教学中, 要活化教材, 必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容。教学《范进中举》, 就向学生推荐阅读《儒林外史》, 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讽刺小说的艺术;教学《空诚计》, 就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让学生能够更多享受古人的智慧。通过扩容, 教材变得鲜活而丰满, 学生的学习变得有厚度, 有长度。

5.同异比较, 激活教材知识联系紧密度。

就是把教材的某一内容与课内或课外的两种或多种文章对照着阅读, 通过辨析其异同, 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 加深认识和理解。或同中求异, 明确其差别;或异中求同, 探寻其规律。在比较中激活教材,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味, 去发现语文的斑斓色彩, 去享受五光十色的语文幸福。如教学《卖油翁》后, 我就将《卖炭翁》印发给学生, 让学生思考:同为老“翁”, 各自的翁意何在?学生读后领悟到前者用“翁”说明其资历深, 阅历广, 谈理丰富;后者用“翁”说明人已老, 灾难大, 感情凝重。再如, 教学《范进中举》和《孔乙己》时, 将两篇文章同时进行, 引导学生比较两篇小说的异同:相同之处是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范进和孔乙己都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不同的是两个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范进有幸而中举,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趋炎附势, 巴结权贵;孔乙己则屡试不中, 穷困潦倒, 好吃懒做, 迂腐善良, 自命清高。尽管他们的命运迥然不同, 但却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这样, “活化”教材, 避免了教师运用教材的呆板, 避免了学生阅读的困乏, 将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起来, 师生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6.打开生活, 激活教材的生长土壤。

把语文教学限制在狭小的课堂内、有限的课本内, 学生学习语文变成了学习“语文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学生很难接触到社会“大语文”素材, “课堂”几乎与“生活”隔离。因此, 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教材引入广阔的生活中, 让其在生活 的沃土里 生根、开花 、结果。”赞科夫说:“任何一种现成的篇章结构都无法容纳生动活泼的思想, 应该打开窗户, 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脑海, 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教材向生活延伸, 让教材在生活中得到印证, 在生活中导航, 在生活中引领。如学到《海滨仲夏夜》, 就要求学生观察我们当地夏天的美景;当学到《春》, 就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当学到《生命的意义》, 就要求学生到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墓;学习《回延安》, 就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的比兴手法, 抒写自己回家乡、回母校时与亲人、与老师、与同学重逢的真情实感;学了《散步》, 就让学生学习该文的表达方式, 抒写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师生之情, 让学生的情感从笔尖下流淌出来。

7.运用多媒体, 激活教材的文字画面。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 文字和图像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 而文字以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倘若将课本的文字变为可视的画面、可听的音响、可赏的小品, 做到文图结合, 让其产生阅读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学生也能潜移默化地在细节处发现美、感受美。

教材有一个生长的过程, 生长是不断前进的。如果把它看作是静止的, 它就得不到生长, 就不能焕发出生机。“活化”的教材, 在学生思维的节点处点醒, 在学生拐点处引导, 在学生思维断裂处穿针引线, 由此得到多元化的运用和解读, 深深打上师生个性创造的印痕。教材只有在接受审美的过程中成长, 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

三、“活化”教材, 迈向教材“意义世界世界”的价值诉求

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是教师教的依据, “教”要建立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基础上。据此, “活化”教材, 迈向语文教材“意义世界”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生在主动建构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富有的情感价值、合作价值、使用价值、思维价值。

1.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价值。

情感是一种心灵感受, 每个人的情感价值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指向和情绪体验, 表现出的是否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 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内容层面看, 内容的唯一化禁锢了教师的思维, 使其思维的触角不能伸向广袤的语文大地。学生多次重复机械练习使其阅读视野狭窄, 师生的阅读身心被“困”在唯一的教材里, 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难以激发。通过教材的“活化”, 让学习内容由单一化变为多元化, 语文的五光十色唤醒了师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从方法层面看,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正是为了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通过“活化”教材进行教学, 既注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倾听理解、探究发现, 又注重了知识形成的体验过程, 给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 让学生的思维轻松地飞翔、快乐地舞蹈。

2.提升师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价值。

《学记》中说:学生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热爱, 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自信心、上进心,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感情, 具有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的生命体。“活化”教材的基点就是“学”, 它改变了课堂单面的活动形式和单一的教材建构, 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强制者”, 而是与学生平等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学习信息的主动“涉猎者”。师生角色的转换, 会让学生内心感受到教师的亲近、亲切, 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3.提升学生对教材的使用价值。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文知识的基本结构, “活化”教材有利于学生把知识点连接起来, 形成知识链接。巴班斯基认为, 最有效的教学是将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一味在已具备的知识区域施教, 那才是最大的失当。在深入课改的教育探索中, 我们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化”教材, 正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从课堂层面看, 教材的使用由依赖变依靠。在很多教师眼中, 课程改革似乎仅仅是用课改的理念处理好现有的教材, 心理上、行动上依赖教材和参考资料;而“活化”教材, 则能打破教材的禁锢, 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把教材中具有极强类同关系的内容适当调整, 揭示知识之间的本质属性,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让学生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 促进学生的认知迁移, 从而领略语文的宽度, 感受语文的温度。

从物态层面看, 教材的使用由静态变动态。教材的本质是静态的, 一旦“活化”后它就成为动态的了。教材中的人物“活”了, 从书本中走出来与师生对话, 师生也可以走进去与之交谈;教材中的一段文字可能“活化”为一组有声有色的动态画面, 一篇文章可能“活化”成一本书, 一本书可能“活化”为一系列丛书;教材可能从书包里走到书架上, 从教室走到图书馆, 从学校走到生活中;教材可以指导师生的生命成长, 也可能因师生的生命成长而变得丰厚, 等等。这时教材不再是没有情感的静态的物质存在, 而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活生生的文化载体。

4.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价值。

语文学习是师生、生生多方交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思维交往是彼此间的重要活动。“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化与多元化并存, 差异与平等共倡。”在这样的背景中, 思维交往的手段不断丰富, 范围也日益广泛, 差异性思维的融通也得以实现。“活化”教材的思维价值就在于强化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批判性、比较性和立体性。

开放性——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思维的开放性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 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 从读一个人到读一类人 (如古代受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等) 、从审视局部到审视整体 (如从学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到《红楼梦》等) 、从一篇文章思考到一类文学作品 (如散文类、说明文类) 、从阅读他人到审读自己 (如莫怀戚的《散步》的“我”与我) , 由已知探究未知 (如《死海不死》如何救海等) ……思考时若以教材中的一个问题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自由扩展, 便能够在已知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批判性——加深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思维的批判性既能体现思维水平, 也凸显了现代人文精神。教材“活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原有教材“批判”的过程, 学习不是停留在对教材表象认识的基础上, 更不是对教材盲目崇拜的心理驱使上, 应或是对教材的补充, 或是对教材的质疑, 或是对教材的评论, 或是对教材的假设, 或是对教材的调整, 等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提问, 互相争论, 打破对教材的消极思维定势, 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激发, 创造品质得到培养。

比较性——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敏度。思维的比较性是根据一定需要和一定规则把彼此有一定联系的人物、事物、事实或事理加以对照、分析和归纳, 找出它们的相似性、不同点以及优劣处, 分析寻找客观的规律, 发现新的突破。如将文质兼美的《晋祠》从教材的说明文单元调整到散文单元, 让学生比较研读;将《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农民形象与《故乡》中的闰土进行比较分析;将《木兰诗》与《回延安》比兴手法比较体味;将《谈骨气》中“朱自清宁可饿死, 也不吃嗟来之食”与现在的引进外资进行区别等等, 学生在比较中增强了思维的灵敏度。

立体性——丰富了学生思维的密度。驰骋于立体空间的思维, 兼收了平面思维和线性思维的特点, 开拓了思维的活动范围, 具有系统性、整体性、敏锐性、指向性和预见性等特点, 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预见未来的能力。如教学《珍贵的衬衫》, 让学生由“一物”想到整个人的品质, 由“一事”想到总理的“一生”, 由总理“一人”想到所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呈现的不仅是抽象客观的语言符号, 它的更深层面是色彩斑斓的生活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体现了鲜活跃动的生命智慧, 洋溢着丰富的情感, 隐藏着血肉的灵魂, 充盈着生命的意趣。教师一旦激活教材, 就会吸引学生走进心灵深度阅读, 走进书籍广泛阅读, 走进生活指导阅读, 走向未来创造阅读, 这时, 语文教材也就迈向了真正的“意义世界”。

摘要:叶圣陶教诲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理解教材的真正意义, 不仅是“教教材”, 更主要的是“用教材教”, 将教材“活化”, 迈向语文教材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教材,活化,价值,意义世界

参考文献

[1]姜庭晨.书本知识与未来知识[J].教材研究, 2009.11

[2]钟启泉.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曾天山.教材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5]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伯里格豪斯和沐恩.国家课程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7]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

[8]江海龙.语文与生活链接[J].内蒙古教育, 2011.

[9]列·符·赞科夫, 俞翔辉, 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孙双金的语文世界 篇11

孙双金语文教学的大气,是种大智慧。

庄子给大智慧下了个定义:“大智闲闲。”闲,空也;空也,无限大也。他是说,大智者关注世界,关注人类,有大胸襟,有大视野。

孙双金正是循着“大智闲闲”去探索、研究,去追寻、生长大智慧。于是,他走进了语文世界,而且,他正在努力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世界。我们不妨把他的语文教学叫做“孙双金的语文世界”。

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应当是一个世界。但实践中,我们常常将语文狭窄化、封闭化,用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来说:“我们在自己的四周筑起了一道墙,然后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秘密的世界里。”这种狭小的、秘密的世界,使学生的“语文呼吸”逼仄、急促,“语文边界”越来越收缩。而孙双金的语文世界,放开了边界,敞开了视界,他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有了大格局、大手笔,让学生拥抱一个大世界。

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应当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这样,语文,总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语文生活,总是为别人的,而不是为自己的。用梵高对自己弟弟的话来说,不能总是在巴黎的大街上徘徊,而没有自己的麦田;用海明威的话来说,不能不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而孙双金的语文世界,是他带领学生共同建构的,他和学生都有自己的麦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句子。

这是孙双金的大智慧,是他语文教学的一大突破。孙双金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启发我们,一个优秀的、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应当去开辟一个语文大世界。当语文世界建构起来的时候,语文教学就会进入一个智慧的审美境界。

一、“13岁以前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让学生拥有当下语文生活的幸福,而且拥有未来美好的人生

“13岁以前的语文”,是孙双金自己建构的概念。概念不只是一个符号、概念的变化,抑或重建,而是意味着理念的变化和文化的重构。毋庸置疑,“13岁以前的语文”指的就是小学语文。初看,两者无甚大的区别,但继而细想,“13岁以前的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意蕴。13岁以前是人生开初的一段,但它已将这开初的一段融入了人生的长河,而人生的长河连绵不断,汩汩而流,流向人生的大海。显然,“13岁以前的语文”已链接了人的一生学习,纳入了终身学习的框架,融入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其眼光之长远,其视野之开阔,是显而易见的,已经超越了“小学语文”。这是其一。“13岁以前的语文”,更凸显了这一段语文学习的特殊性、紧迫性。因为,13岁以前是人的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用孙双金的话来说,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在童年期播下什么种子太重要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啊!孙双金用“13岁以前的语文”来提醒我们,在大千世界里,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唯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大。显然,“13岁以前的语文”更富使命感、责任感,也更富时代的色彩和要求。这是其二。小学,是学制系统的概念,而“13岁以前的语文”,则更多的是融合生理、心理元素的文化理念,它所指向的是儿童及其童年生活。这样,“13岁以前的语文”强化了童年语文学习的价值,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儿童立场和本质特征,将会一扫僵化的、成人化的语文教学所造成的童年阴霾,而充溢着童年语文生活的阳光。这样,儿童的未来是会幸福的,当下的语文学习也是快乐的。这是其三。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13岁以前的语文”提升了语文教学的理念,它将会革新当下的语文教学。

孙双金明确地说,“13岁以前的语文”应当“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就是一个世界。孙双金用体系的建构,给孩子们一个童年的语文世界。这个语文世界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幸福的礼物?孙双金说,一是国学经典,二是诗歌经典,三是儿童文学经典。他又把这三种经典称作三根支柱,是这三根支柱支撑了童年的语文世界,而且将会支撑孩子们未来的人生世界。经典,总是与时间的磨洗、积淀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来说,经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至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因此,孙双金的这一命题自然涉及到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对传统有一个精辟的阐释:“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行事方式、文化力量、创造性想象的沉淀,传统这三个要义告诉我们,传统,尤其是经典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孙双金把文化传统、文化经典送给孩子,就是把他们带进了文化历史的长河,孩子们领受幸福的礼物,在人类优秀的文化天空里翱翔,这,当然是幸福的,而且为孩子们一生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会提问,难道“13岁以前的语文”就是这些经典吗?现有的课程呢,教材呢?孙双金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因而对现有的教材作了处理,把现有教材与所编制的教材融合在一起。这样,“13岁以前的语文”体系自然包括了语用文体的内容,语文的实用功能并未被边缘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并未被减弱,可见,体系是科学的、完善的。同时,新体系的建构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概括起来是:现有教材通读全文、理解关键内容、背诵精彩词语片段;国学、诗歌经典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以适当讲解,理解大意,“不求甚解”;儿童文学重在引导,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语文作业基本形式为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笔记。如此等等,孙双金作了整体思考、系统设计、具体安排。确实,这是个体系,是一个变革后的语文世界,充满新意。

二、“情智语文”:重构语文课堂教学,在童年语文世界里,让儿童情智互动共生,拥有发展的本领和智慧

如果说,“13岁以前的语文”是一个大世界,那么,可以说“情智语文”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相对来说是个“小世界”;如果说,“13岁以前的语文”,主要是体系建构,是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一种重构,那么“情智语文”则侧重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态、方式,指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孙双金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由此,进一步丰富了孙双金的语文教学风格。可以这么说,正是语文“大”“小”世界的建构与融合,孙双金语文教学,显得更为大气,更为从容,更为优雅。孙双金又用他的发展与深入研究告诉我们,教学风格形成和丰富的背景应当是一个开阔的、开放的语文世界。于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或日语文名师都应当向自己追问:你建构了一个语文世界了吗?

问题还在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孙双金寻找并把握了语文世界的两个主要元素,那就是情与智。是情与智在语文世界里的相遇、碰撞、互动和共生,才使语文世界洒满阳光,充溢幸福,成为一个灿烂无比的世界,

也才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

首先,情智语文所构造的世界是一个“人”的世界,是关乎人的生命的世界。孙双金常用“人”来作比,他说“人”的一撇上写着五个大字:“高尚的情感”;一捺上也写着五个大字:“丰富的情感”。他深入地说,情与智的和谐是为了造就“全人”,而不是唯智,或唯情,或唯理的“半人”。显然。情智语文是关于人发展的语文,是为了培养“全人”、健康人的语文,这是情智语文的宗旨。有人一定会有这样的质疑:语文教学本来就是关于人的,是为了人的。是的,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立意、使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常常在语文教学中让人缺席,让人边缘化,让人工具化。把“人”立于情与智两个重要元素上,正是让人在情感与智慧的交融中,再次拥有人的感觉,拥有人的价值,拥有属于人自己的尊严和幸福。如果,当你抬起头仰望语文这一片星空的时候,你一定会在情与智的闪烁中发现一个大写的“人”字。

其次,情智语文构造的世界是一个“童年”的世界。孙双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堂好课的外部表征,其内在的意蕴是,这才是真正的儿童。是的,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儿童也是充满智慧、“未被承认的天才”,总之,儿童是本能的缪斯。如果仍用人来作比的话,那么,儿童的双翼是由情与智共同组成的,或者说,儿童有情的右翼和智的左翼,两翼的张开、扇动,才会使儿童这一艺术之神飞翔起来。但遗憾的是,在日复一日、天长日久的语文教学中,儿童的情被消磨、压抑,儿童的智被挤压、驱赶,剩下的,我们所关注的,而且所见到的,只是苍白、平庸的语言文字,只是一片符号。当语文成了符号世界的时候,儿童已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和意义,他们面对的是一片荒漠,儿童的心灵也成了灰色的世界,枯燥、干瘪,情与智均被风干了。而当你在情智语文世界里仰望星空的时候,你看到的是童年舞动的蓝天,蓝得透明、蓝得旷远,蓝得就像儿童纯净的心灵。于是,情感的王子在情智语文中回来了,充满智慧的天才被承认了。

再次,情智语文所构造的世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语言文字是让人想象的世界,汉字更是一个让人思想飞翔的世界。情智语文,让儿童凭借着语言文字去想象,在想象中创造,在想象中腾跃和飞升。人不能没有想象。但,我们常常误读想象,总认为想象是肤浅的,是全感性的。雨果为想象正名,他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还把想象比作“伟大的潜水者”。古哲亚里士多德也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为什么?爱因斯坦的解释是:“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被折断了翅膀,这一知识和创造活动的源泉正在逐步萎缩、枯竭。我们需要拯救儿童的想象力,需要拯救人类的想象力。也许情感与智慧是拯救想象力的良方。是的,孩子们怀着情感去学语文,定会在语言文字的温度里敞开想象的心灵;孩子们用智慧去触摸语言文字的时候,语言文字里定会升腾起想象的云彩。于是,“伟大的潜水者”,让我们进入了语文世界的深处,而“伟大的潜水者”也在语文世界里探了个究竟。

其实,语文教学并不是一个“小世界”。大与小,有时候是很难区分的。由情与智编织的世界同样是个大世界。由此,儿童在情智语文世界里也不仅仅是一个待启蒙的小孩,而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

三、爬山与登峰:孙双金为儿童进入语文世界铺设了道路

孙双金构造的语文世界,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应当进入这个世界,而且应当浸润于这个世界。不过,现实是孩子们常常在这个语文世界的门前徘徊,摸不着门道,进不了世界,抑或刚进入,又会因种种原因退了出来。原因何在?原因很多,缺乏一条道路,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严格地说,缺少一条道路,缺少通向世界的梯子,孩子们进不了这个世界。如果这样,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个世界是无意义的,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

孙双金明白这一点。他要让孩子去拥抱语文世界,着力铺设一条道路。他认为这是一条登山之道,而且提出了登山理论。其理论是由一连串儿的问题构成的。为什么登山?登什么山?登山的路径由谁选择?怎么上山?登山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山脚下,山腰中,山顶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一连串儿的问题,串起了我们的思考之链。是的,学习,语文学习好比是一次又一次的登山,只有站到了高山之巅,才能看到遥远的地方,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才会“一览众山小”。此时,儿童的情智才会得到升华,情智语文才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孙双金的登山理论,又具体化为积累之道、训练之道、濡化之道、不求甚解之道等。

积累之道。语言文字是一个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的过程,语文学习不是一次性过程,只有在不断吸收中不断积累,才能逐步形成语文素养。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孙双金为什么主张现有教材与教学要背诵成语、句子、片段,为什么主张国学、诗歌经典教学要以诵读、背诵为主,为什么主张儿童文学教学要以自主阅读为主。积累多了,积淀厚了,孩子们才会有语言文字的功底,才会生长起语文能力,在语文世界里游刃有余。

训练之道。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中才会有意义,才会获得生命活力。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言说表达的方式是语言”,“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他还说,语言常常有一种“语言的宣告”,那就是“语言作为这种允许活动着”,那就是“语言的本质存在是作为显示的说”。言说表达,活动,显示,等等,这些词语无非是在说一个道理:语言文字是需要训练的。孙双金向来重视语文的训练。当然,他追求的是科学的训练,是满含情智的训练。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们有能力去爬山登峰。

濡化之道。从心理学角度看,濡化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从文化学角度看,濡化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从伦理学角度看,濡化是一个道德的过程。孙双金用情与智把多种学科知识和原理整合起来,通过朗读、字词句篇的训练,领会、体验,在语言文字及其所构造的语文情境里濡化,受到感染,悟语言文字之魅力,学运用语言之能力。

不求甚解之道。不求甚解,不是不理解,而是没有必要追求所谓“深入”的、“透彻”的理解。不求甚解,就会给学生留下很大的空间。其实,这个空间是留给学生的,是留给学生未来的。这是一种智慧。

语文世界 篇12

而“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更为学生由教室走向“生活的知识宝库”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但正是因为全新,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时难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住课堂的着力点,有时把语文综合实践课上成了科学课,有时把它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时甚至把它上成了班队课。而语文课所应有的情韵味、学科味和文化味却消失殆尽。但毋庸置疑的是,语文综合实践课必须立足于语文,凸显语文本色。要凸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语文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活学生的情感,渲染活动的情韵味

“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激活学生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捕捉住学生内心独特的感受,才能使语文课具有足够的“情味”。程少堂老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的流泪,这是语文的独特任务。”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能够凸显语文情味的点,并且努力去实现课程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如《逛水浒城,识梁山好汉》这节课中,老师上课伊始就播放了《好汉歌》来创设情境,学生们在气势磅礴的音乐中,逛着气势恢宏的水浒城,一下子就被宋代独特的历史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所感染了,他们心中对《水浒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进入文本。我相信随着课堂的展开,这节课必会情韵味十足。

二、丰富语言的运用,增强活动的学科味

语文综合实践课归根结底是语文课,而语文课的“语文味”离不开语言的运用。所以,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理应是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且有意思的实践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中。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方面为听、说、读、写创造了有意思的情境,而学生在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里运用语言,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

如《逛水浒城,识梁山好汉》这节课,在“走近林冲,赏读外貌”环节中,学生们在阅读和赏图中逐步感知人物外貌的写法;又在“走近武松,品味动词”环节中,学生们在听京剧和看连环画中品味积累动词。相信这样有趣而又充满学科味的活动课,不仅会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如《说名道姓》这节课的第一板块“文人的雅号”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小短文来探究李白名号的由来,进一步学习了提取主要信息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要点的能力。在第二板块“侠士的诨号”的学习中,结合名号的知识,相机进行简单的古文教学,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初步体会名著的魅力。接着,在学生了解了侠士诨号的特点后,学生又用四字词语写写水浒好汉的特点,凸显了语用训练。这节课学生在兴致盎然学习的同时,又进行了一定的语言运用,真正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学科味。

三、促成文化的积淀,丰富活动的文化味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弥漫着文化气息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要立足语言,给课堂注入浓浓的“文化味”,促成学生的文化积淀。

姓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说名道姓》这一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作了这方面有益的尝试。老师选择了“文人的雅号“”侠士的诨号“”我们的网名”三个板块的内容,打开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一道门。这样使得学生不仅对古人、名人、名著中的人物的名字产生了好奇心,又对新时代中别人的网名,开始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逐步爱上了这浓浓的姓名文化。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在课例《逛水浒城,识梁山好汉》中,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更是别具匠心,中国味十足。教师分别选用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民间艺术来展现不同的好汉,如:连环画、京剧、古文、脸谱、泥塑、剪纸……有些学生甚至是第一次欣赏过这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一次又一次惊叹声中,学生们的兴趣被不断点燃,不断被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折服。同时我也相信这浓浓的“文化味”不会成为“过眼云烟”,定会扎根于学生们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甚至会在每一个家庭中种下一颗“中国味”的“种子”。

上一篇:针对土木工程发展下一篇:职业院校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