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景(精选10篇)
文化图景 篇1
摘要:在媒介地理学的视野下,“中心”与“边缘”、主流与“他者”、异托邦等呈现出丰富的媒介文化层理。此外,政治图景与性别、族群等社会空间也借助媒介与物质地理被构建起来,媒介还可以视为社会群体为争夺地理空间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介地理学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意义生成与解读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文化意义,地理学想象力
世界会因为我们观察角度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面目。物质的外观加上无形的意识作用形成了多样的地理。地形、地貌、距离、中心、边缘等指标可以将一个个空间描述为有形的状态,并可能影响人们在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认知。而实际上,地理学中地点、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筑的真实世界更是人们应予以关注的对象。世界图景的形成依靠的是物质的地理景观、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用以描述景观的媒介。在媒介塑造的空间中,到处都充满了地理的隐喻。景观、地域、边界可以被用来描述人们接触到的种种文化现象。媒介、文化和地理在多个层面上联系了起来。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媒介地理学承继了文化地理学中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各种媒介文本中的文化意义的生产。媒介地理学更加关注和重视特定地域产生的特定媒介形态及其相同媒介形态中呈现出的不同地理样本,认同和理解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不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的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地理“看”法。(1)城市、人群、习俗、性别等在媒介中的反映,都能置于媒介地理学的视野下进行解读。
一、作为一种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感官的延伸。(2)这一著名论断极度扩大了媒介的指涉对象并建构起更为广阔的媒介地理空间和生动多样的媒介地形图。随着媒介形式的扩张,触角的伸展,传统的地域界限无可避免地被打破,虚拟与现实的情境更是相互渗透,建构起全新的文化空间。由于媒介在地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媒介与地理的日益交融,使得媒介地理学(Geography of media)这个源于交叉学科领域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它不仅强调人文地理环境对媒介的形塑作用,更重视地理样本在媒介中的呈现。(3)
(一)镜与像:媒介呈现世界
镜与像,可视为对媒介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描述或者是对此种关系的一种比喻。媒介是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世界,只要进入了媒介的视野,便能够显示出现实的某些印象。但它又不完全是镜,因为它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还折射出深藏在表面之下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正如镜面总有边框一样,媒介也有边界,因此媒介总是通过有限的视角来呈现局部的空间景观。当人们面对镜中之像时,就不能不对镜本身予以充分考虑。正是镜与像之间的虚实相生,才构筑起不同的社会认知。而且,人们从镜中去发现世界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媒介中的世界并非简单地反映外面的世界,它对世界图景的描写也并不纯粹客观或直白。媒介中呈现的地理或世界形貌应该被理解为媒介与地理、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单纯的镜面反射。斯图亚特·霍尔曾指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通过表意过程建构意义,呈现给阅听者关于世界的图景。(4)因此,虽然世界是可知的,但在现实中它却是一个被建构的意义的集合体。尽管媒介中的图景未必完全与现实吻合,媒介也未必可靠,借助媒介所进行的观察也许会阻碍我们对事物真实面目的了解,但如果离开了媒介,人们对现实的探知必将有限并残缺不全。
(二)媒介:物质与文化的混合体
媒介从来就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冰冷的工具。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media is message),便在媒介单纯的物质形态上增添了新的意义。而施拉姆在谈到媒介时更是将其比作组成夏夜星空图像的灿烂星云。(5)媒介总是用来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无论是用语言、声音、文字还是图示、影像,都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创造了文化。媒介文化与媒介技术往往紧密相连,从而生成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电影文化等等。而媒介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被受众用来进行信息消费的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某种媒介形态的占有,就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例如,城市与乡村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消费比例和模式上就体现出城乡文化的差异。媒介消费的主要情境与背景还可以被用来描述不同的文化概念和特性。在对网络媒体的使用上,男性与女性网民的数量多少以及关注信息内容的差别也透视出社会中的性别文化。此外,媒介所塑造的公共领域与权力、层级的关系以及社会集群等,都是媒介的技术与文化层面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层面的意味,不仅不会被其物质和技术属性所遮蔽,二者反而会相互影响。
(三)媒介对文化地理的关注
媒介地理学是这样一种视野:它跨过学科的边界,从众多的媒介文本中去深入挖掘地表之外的社会内涵。媒介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表现为对多种地理的关注。除了地理地貌上的差别,一些构想出来的空间比如性别、民族、社群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而形成了差异。这些差异并非自然的反映,很大程度上经由主观意志的投射,并通过媒介文本反映出来。
一些地理学家认为,现象环境(真实的世界)与行为环境(人们根据文化代码和惯例所形成的对世界的感知)二者的结合,世界才获得意义。沿袭文化地理学理念的媒介地理学,打破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固有界限,将文化充分融入地理的景观中,并通过媒介的文字、视像、声音等手段予以描绘。权力的层级关系、政治经济的地缘因素、性别之间的气质差异等等都能被纳入想象的空间中,被媒介绘制成为意义的地图。由于现实中的地理要素与这些文化层面的内容交织构成更为生动的图景,所以这些想象的地理比真实的风景更具有吸引力。
二、基于媒介地理学的文化研究
迈克尔·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一书中,以电影、电视为例描述了“成倍增长的媒体空间”,实际上就是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大卫·哈维则认为各种电影和摄影制造的影像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时空组织的变化,通过媒体形成的国际化空间在影片中无处不在。(6)从电影中提供的世界景观来进行国家、民族以及社会文化认知,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电影地理学(geography of film)。由于存在着与“真实”世界的差异,电影中所展现的世界样貌受到地理学家的质疑。但他们也同样认为电影并非单纯的反映外部事物,而是以影像的视觉方式提供了意义的图景。(7)艾肯与佐恩(Stuart C.Aitken&Leo E.Zonn)主编的《地方、权力位置与奇观:电影地理学》(8)一书对电影的观看场所、电影媒介本身以及电影中的景象所交织而成的复杂地理形式作了探讨。莫利与罗宾斯(Morley&Robins)则更关注电影及其他电子媒介利用文本进行的文化生产。在《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景观与文化边界》(9)中,他们认为电影依靠视觉的表达不仅制造出了电影故事,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出了有关认同的文化政治,因为拥有不同地域背景的电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地理形式。
某些消费社会中所出现的戏剧化的文化事件还引发了关于“奇观地理学”(geography of spectacle)的研究。文化庆典、博览会、运动竞技、主题公园等等本身就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景观,经过了大众媒介的放大,就更成为一种充满诱惑性的“奇观”。当然,“奇观”并非只是单纯的影像,而是被媒介所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集合。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奇观社会》(Spectacle Society,1967)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按照“奇观”概念所建构的媒介社会与消费社会。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则更为具体地展示了大众媒介文本中的奇观文化,并对媒体奇观中所透视出来的国家、民族、政治权力等问题予以剖析。(10)性别的社会差异也是地理学家的研究面向之一。以琳达·麦克道威尔(Linda McDowell)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地理学家从社会空间占有中体现出来的性别权力的不平衡作了大量研究。她于1999年主编的《性别、认同与地方:理解女性主义地理学》深入探究了地理学与女性主义交叉所展示的新型景观。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将技术媒介与人体相结合,提出“电子人”(cyborg)的概念,以审视当前在媒介(尤其是电子、网络媒介)以及父权主义视点作用之下被动的女性生存空间。!"#
台湾学者王志弘译介了大量国外著作,他本人也探讨了媒介城市空间和地理景观。如《影像城市与都市意义的文化生产:〈台北画刊〉分析》(2001)、《流动地景与时空操演:台北捷运系统与都市经验》(2000)。刘纪蕙主编的《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再现策略》(台北:麦田出版,2001)收录了研究电影呈现地理及文化景观的多篇论文。由于台湾新电影的叙事背景与台湾的地域、地方感等联系异常紧密,所以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作品经常被研究者用作媒介地理分析的样本。此外,更多的广告、建筑等作品也与影像相联系,成为城市地理的研究对象,如颜忠贤的《影像地志学》(台北:万象出版,1996)、李清志的《建筑电影学中空间类型的比较与解读》(台北:创兴出版,1996)等。
国内的媒介地理学研究主要涉及媒介技术(如网络)带来的地理形貌的改变以及具体的媒介文本所透视出来的地理层次。邵培仁在一系列论文中论述了网络对媒介地理形貌的颠覆(《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2002)、媒介产业与城市的关系《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集聚》并对媒介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加以探讨《媒介地理学: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陈晓云的《城市电影研究》系列(1990~1992),陈卫星的《再现城市:影像意义和空间属性》(2005)等文章则可视为以电影媒介为立足点对城市中的人群、权力关系以及社会图景所作的研究。
三、结语
彼得·杰克逊曾指出:现在我们的地方经历完全经由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什么、读到什么所中介,而媒体却只有到最近才逐渐获得地理学家的认真对待。!"#媒介中所再现的形象,对于人们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大量针对媒介或文化所作的研究来看,虽然没有使用媒介地理学的概念,但实际上已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对经济、文化、政治、日常生活等领域进行分析。尽管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但这种研究视角已经存在并具有几个大致的研究方向:第一,媒介产业化之后形成的经济地理形式。一些大型媒介集团(如维亚康姆、贝塔斯曼、新闻集团等)建立,它们跨越不同形式的媒介形态并将触角伸入不同的地域范围,于是多样化的媒介地理格局随之产生。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这些媒介集团更能显示出其对于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的支配作用与影响力。第二,当承载着文化的媒体通过全球化、跨地域的扩张之后,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资源优势和媒介霸权,也会由此产生文化强势与弱势的对抗。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对东方世界所造成的后殖民主义影响以及由于人口流动、媒介侵袭而导致的文化交叉地带所呈现的复杂情形,往往产生冲击与对抗之间的矛盾,而媒介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不可忽视。第三,对于媒介文本所呈现的地理人们的感知往往会受到影像以及文字等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由于各种媒介形态作为中介,而呈现出复杂的层次。尤其是电影、电视中的地理,常常被用作媒介研究的样本。经由媒介的作用,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元素常常被加入其中,而影响人们的感知结果。例如西美尔(Georg Simmel)与本雅明(Walt Benjamin)等人对城市空间的关注。第四,网络以及数字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地理格局形成不小的冲击,原有的物质地理空间被颠覆并重建,在虚拟空间中产生了有关地理的新的隐喻。因此,媒介对于地理的反映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描写或肤浅的再现,而是从各个层面对其进行空间意义的建构,人们可从中获知想象与真实交织而成的多样的地理版图并解读更深层的文化含义。
注释
1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P.63 ̄66
2[2]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3]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第63 ̄66页
4[4]斯图亚特·霍尔著,黄丽玲译:《〈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体研究中被压抑者的重返》,载于James Curran,JanetWoollacott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第73 ̄122页
5[5]施拉姆著,游梓翔、吴韻仪译:《人类传播史》,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第201 ̄207页
6[6]大卫·哈维:《后现代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 ̄173页
7[7]Browne,Ray:Book Review:Place,Power Situation and Spectacle:A Geography of Film,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Bowling Green:Fall1994.Vol.28,Iss.2;p.215
8[8]StuartAitken and Leo Zonn(eds).(1994)Place,Power Sit-uation and Spectacle:A Geography of Film,Lanham,MD:Rowan and Littlefield
9[9]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10]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11]Haraway,Donna.(1991)A Cyborg Manifesto: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A].Simians,Cyborgs and Women: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New York:Routledge,p149-181
12[12]Peter Jackson:Maps of Meaning,London:Routledge,1994:p22
面向新世界图景的文化自觉 篇2
2007年,我们编辑过一套“《读书》十年文选”,其中一本文选的标题是《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一本的标题是《亚洲的病理》。通过这两本书的标题,我们想传达一个意思:在中国周边所处的地域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如何重构世界图景与历史图景?在我看来,这就是“文化自觉”的意识。 “自觉”,首先是我们对过去图景的反省和批判。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中,我们唯一的模式几乎都是以“西方”为中心,连自我批评、看待自己的唯一参照也是“西方”。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西方”并不是整体意义上丰富的西方文明,而仅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我们发现,“9·11”以后,从伊拉克战争到今天的叙利亚战争、伊朗危机,对于苏东、中亚出现的问题,中国知识界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一种有意义的、有说服力的解释。也就是说,在知识领域,中国没有提供一个重新理解世界的看法。近些年来,我们抛弃了中国在20世纪的传统,对国际主义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以至于在非洲和中国的关系、拉丁美洲和中国的关系这些问题上,缺少历史的理解;对于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形成的独特知识氛围和历史传统,也同样缺少历史的理解。因此,我在《读书》杂志工作的11年中,我们有意识地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亚洲周边国家,以及东欧、苏联国家、美洲和非洲,都重新纳入到我们目光所及的世界里来,重新整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这就是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构的世界图景。 更重要的是,只有对自己的批评才能产生“自觉”,“自觉”意味着对中国历史处境、现实处境、历史传统与新传统进行重新理解。你要想重新构建世界图景,就必须重构对自己的理解。前段时间在访谈中有人问我,围绕中国的改革与工业化,中国知识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高速的工业化会将中国带入世界发达国家俱乐部;另一种认为,现有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最终还是进入不了发达国家的俱乐部。这两个看法我都不能同意。在我看来,中国经历过19世纪以来被殖民的历史、经历过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建国运动,也支持过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中国又是第三世界国家,为冷战的终结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清楚什么叫“发达国家的俱乐部”,那是全球统治的俱乐部,是用金融和其他法权来剥夺和压迫其他国家的俱乐部。因此,中国应该有一个自觉:即中国应该为这个世界在更加平等和更加民主的意义上作出贡献,而不是满足于让自己变成全球统治俱乐部的成员。这不完全是一个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判断,是通过对中国现实的理解得到的“自觉”。而现在中国知识界还在讨论是否加入全球统治俱乐部这样的问题,这意味着对中国与世界完全没有历史的理解,仅仅是将中国的一切都放在西方背景下来看。 事实上,中国也不会顺利地被接纳为发达国家俱乐部的成员。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别。从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帝国及其文明史都经历了一个民族主义化甚至是种族化的过程,其文明、宗教、语言和其他因素都经历了这一历史过程。20世纪以后,文明的混杂性在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方向上、在观念和意识形态上被纯化了。现在提到欧洲文明、西方文明,一般都指基督教文明。事实上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一样,有多元的内部复杂性。就如同儒教是中国的主导文明和文化传统,但是中国文明不能简化为儒教文明。 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和战略家是很清楚中国的独特性的。亨廷顿在晚年明确批评过布什政府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他认为伊斯兰在未来的世界里,并不构成对西方文明的真正挑战,也没有实力去挑战美国的霸权。他认为,在当代世界,只有一个文明具有挑战西方文明的潜力,就是中国。首先,中国的潜力不在于你有没有这个意识,你想不想,而是你有这个实力;第二,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家, 还意味着一种文明,而文明意味着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不可能通过同化解决。欧洲跟美国虽有冲突,但欧洲不会在文明上挑战美国。亨廷顿描述的未必是一个事实判断,但是他代表的是一种对塑造美国政治有影响的意识形态。所以,中国加入发达国家俱乐部,在我看来既不必要,现实上也未必可能。不加入这个俱乐部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发展,而是要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有其自身在文化上和政治上的价值,这个价值也是要通过其自身的历史和与外界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但与中国发展相伴随的价值应是普遍性的,我们应有一个真正的世界图景,有一个对于更加平等的世界的认识,更加理解我们在无限丰富的文明图景中的位置。我们不必要去重复19世纪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通过工业化和全球军事化所完成的历程。中国在这方面应该有巨大的贡献,因为中国不仅有强大的潜力,也有深厚的文明基础。 因此,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通过自己的崛起,来创造不同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图景。我在《中国文化论坛》文集序言里曾写过一段话:“自觉并不仅仅是对某种文化抽象原则的认同,它毋宁产生于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处境的深刻理解,产生于对当代世界的历史形势及其未来趋势的全面把握。因此文化自觉这一命题中的‘文化’涉及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学术和其他领域,这一命题中的‘自觉’表达的是在全球化的处境中对于中国的文化自主性的关切和思考。而这一切关切和思考都不可能不涉及中国如何在开放条件下,寻求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的独特的变革道路这一现实问题。” 鲁迅所谓“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即可看作真正文化自觉的一种态度。既不是简单的复制传统,也不是简单的照搬现在与西方,而是要创造一个新的模式。我们要走一条独特的道路,并不是为了强调自己跟别人多么的不同,而是因为其他的道路(包括我们自己走过的弯路),在西方世界和其他世界都造成了很多问题。我们要想“文化自觉”,就要有一个真正的世界文明的图景来理解这个问题。“文化自觉”并不是一个保守的态度,而是创造性的,是把各种各样的传统重新激发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价值。 这次金融危机后,在对于金融危机和中国模式的思考中,比较缺乏的恰恰是文化的维度。文化应是对整个模式的再思考。现在是金融出问题了,我们就谈怎么去救市、怎么完善银行体系,怎么去做小额贷款……这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倒过来讲,这些也都是修补性的。我们很少对于总体的发展逻辑进行再思考。全球化浪潮中包含着一种支配性的逻辑和同质化的趋势,中国的变革固然离不开向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的学习和借鉴,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开放性中确立自身的自主性。在我们今天的思考中,文化为什么是重要的?自觉为什么也是重要的?因为没有自觉,就没有和之前偏颇看法的断裂。断裂不是要完全撇清和过去的关系,而是说我们需要在这里停下来想一想,进行一个全面的考虑。简单照搬既有模式的方式,已在历史中导致灾难。经历了现代的革命和30多年的改革,中国的变革,必然是一个立足于自身的传统和现实而展开变革与创新的过程。 近代历史上,中国有很多次的“自觉”。晚清时的《海国图志》是一种自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也是一种自觉。新文化运动将文化与伦理置于政治概念的核心,新旧文化上的对立也正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对立。因此,自觉意味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政治的诞生。政治不是单纯的权力,如果我们的文化对今天资本逻辑深入到所有的领域、对一切的支配毫无反省,如果我们的文化同样被其支配的话,我们就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也毫无自觉可言。“文化自觉”,必然包含着对今天处在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的质疑和追问。今天,在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发展模式,对世界各文明的摧毁性都极大。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觉”就意味着立足于今天世界的发展、立足于我们自己古代与现代两方面的历史传统,来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开端。(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nlc202309030108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新图景 篇3
1997年, 德国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创立了协同学, 主要研究系统在由无序走向有序的演化过程中, 其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一个系统可用若干状态变量表示, 系统的演化即状态的变化可用一组微分方程表示, 协同学的支配原理将系统的状态变量分为慢变量和快变量两大类。快变量随时间变化比较快, 它们数目巨大, 但对系统的演化所起的作用不大, 用ξU (t) 表示;慢变量是随时间变化比较慢的量, 其数目虽少, 却控制着系统的演化历程, 用ξS (t) 表示。哈肯用绝热消去法将大量快变量用慢变量表示, 即快变量是受慢变量支配的, 用数学形式可表示如下:[1]
根据协同学的支配原理, 在面对一个复杂系统时, 完全可以忽略不必要的细枝末节, 因为整个系统的性质是由慢变量决定的, 抓住了慢变量就把握住了系统的本质和主要因素。这样, 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认识就大大简化了。对于企业竞争能力来说, 技术、人才、知识、诚信等要素都有所贡献, 而要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首先应该是关于核心资源方面的, 并且是变化较慢、对其他要素的影响较大的慢变量。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主体性要素, 其他要素的利用效率均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 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而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又决定了其是最难驾驭的要素。因此, 与其说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人力资源, 不如说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而影响员工行为的根本性因素是其文化观念, 正如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所说: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 就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 就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 就收获一种性格;你播种一种性格, 就收获一种命运。总之, 一切都始于你的观念。[2]可以说, 价值观念就是一个人的终极关怀。价值观是个体在需要系统的驱动下, 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 在个人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自然地、逐渐地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态度, 而不是具体的、一时的态度, 它位于个体的思想深处, 因此,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正如人类性格能力的冰山理论所认为的, 展现在冰山上面的技能、知识容易改变, 而冰山下面的特性、动机却难以改变。也正是价值观的稳定性, 才使得人们的行为带有个人的一致的方向性。总之, 价值观支配着企业人力资源这一核心要素, 又是变化相对较慢的要素。个人的价值观是自由的, 是可以习得的, 当然也是可以调整的, 企业文化管理就是用企业的价值观来影响员工的价值观, 使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需要。文化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已被企业自觉不自觉地在实践着, 正如劳伦斯?米勒所说的:“管理正在重新寻找它的灵魂, 这个灵魂就是企业文化。”[3]
企业文化被视为群体经验的学习成果, 包括企业中成员共同拥有的行为假定和价值观, 以及建立在这些价值观之上的管理氛围、行为规范和其他象征性作品, 组织成员利用它来完成使命、产生社会行为, 企业文化与组织内许多因素相互影响, 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战略、组织成员的角色期望、工作定义、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由谁决策和对合作与监督的平衡等 (Schein, 1985) 。企业文化在解决组织的基本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企业文化整合着企业内部因素, 保证着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企业文化理论是研究影响员工行为的关键因素——价值观的管理, 而非传统管理理论所注重的对员工行为的直接管理。企业文化理论注重于对人的价值观进行管理, 通过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来影响员工行为, 由此而产生的管理方式的出发点是凝聚人心, 形成的管理效果是:员工具有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认同企业目标, 产生主动一致的员工行为。企业文化管理下员工主动形成的行为一致性和传统管理下员工被动或强制形成的行为一致性所产生的效用已被无数企业的实践证明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对企业的效用更大。对此, 科特 (Kotter, 1992) 的论述也证明了这一点:企业文化力量与企业经营业绩相联系的理论逻辑有三个基本点:第一, 目标一致, 即员工方向明确, 步调一致;第二, 企业成员中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愿意为企业效力;第三, 强力型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从而避免了企业对那些常见的、窒息企业活力的改革思想的官僚们的依赖, 因此促进着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
(2) 企业文化构建着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任何企业必须能够与它所处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构建的企业外部的生存能力, 是通过其在内部的影响力来实现的。企业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的, 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来源于技术、资金和战略等多个方面, 但最重要的是员工。因为技术容易被复制, 曾经有人向惠普公司询问, 惠普的技术能使公司保持多久的领先地位, 惠普给出的答案不是5年, 也不是3个月, 惠普说, 当他们的一项技术被应用于产品之前, 这项技术甚至就可能已经被别人窃取了。在风险投资如此发达的今天, 资金已不是企业发展的难题, 公司的战略被复制也不是难事, 只有人才是最不易被复制的资源, 而企业价值观的复制更是难上加难, 企业价值观的口号也许可以复制, 但却无法复制在企业价值观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共识。
(3) 企业文化蕴涵并积累着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各学科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术语, 目前尚未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定义, 各个学科在使用这个概念时侧重点也不同。在社会运行分析上, 社会资本是沟通个人和制度的中间物。个人行为能否实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 以及制度能否解决集体行为的困境, 不仅取决于个人和制度本身, 还取决于双方联系的中间媒体——社会资本。个人不仅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而且还有追求共同体生活和被认同的需要, 这两个需要被称为是利益最大化理性和行动的逻辑理性。对于中国而言, 社会资本的主要载体是血缘家庭, 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血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然而,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过程中, 我们应提倡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 即建立在公民权利义务基础上的而非传统的血缘基础上的社会资本。这需要寻求社会资本积累的新的载体——不同于家庭的社群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最广泛、最有效地把个人连接起来的社群组织就是企业, 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积累的中观层次, 它能够整合个人的社会资本, 并推进整个社会的社会资本的积累。而成熟的企业文化之中所包含的信任、合作、互惠等价值理念就是局部的社会资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企业文化或企业的社会资本, 它把个人的和整个社会的社会资本联系起来, 并推动两者的建构和积累。[4]在经济学意义上, 简·弗泰恩和罗伯特·阿特金森认为, 在新经济社会中, 社会资本已成为创新的一个关键因子, 社会资本表示的是在一个组织网络能够进行团结协作、相互促进收益的情况下形成的“库存”。弗兰西斯·福山认为, 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发展动力时, 除了应考虑传统的资本和资源外, 也需要考虑相对的社会资本实力, 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的彼此信任蕴涵着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大且更持久的价值。高信任度的社会, 组织创新的可能性更大, 社会中存在高度信任感能够促进大规模企业的产生。
2 企业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场
如上文所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不是来自于企业外部, 而是取决于企业组织及其文化。核心竞争力不仅应表现于现有的领域, 而且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什么样的竞争力才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学习的呢 1) 与特定历史阶段或者特定的历史经历有关的竞争力。因为历史是不可以重复的, 例如可口可乐全球化的优势与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美军的历史经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 具有综合性或者体现了综合效能的竞争力。例如具有强大发展能力的GE公司, 其企业文化一直确保公司在竞争环境下进行的企业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可保持的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 企业获得长期高于平均水平利润率的主要途径是不断巩固和发挥自己原有的竞争优势。又如, 我国家电企业长虹, 在改革之初就依靠政府的扶持而建立起了资金、成本优势, 然后就长期依靠和不断地发挥这些优势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但是现在长虹发现其竞争对手“挨打”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在长虹公司所具备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以外的领域, 康佳、TCL、创维等其他竞争对手分别在营销方式、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结果是在长虹公司又一次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时, 其竞争对手在相同的产品上也降价应对, 但在自己开发的新产品上稳定价格, 并且利用自己控制力度较高的优势, 在高中档市场大卖新产品, 这样反而迫使长虹公司面临着市场的冲击。不同的企业会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历中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管理的风格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组织结构。根植于组织和文化的竞争力是很难模仿和学习的, 正如当年英国企业学习日本企业的经历一样, 最后的结果还是证明创造文化比简单模仿要重要得多。
企业对于人才求贤若渴, 它们深感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 很多企业在打拼到一个阶段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时, 发展却趋于缓慢,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企业的人才“瓶颈”, 除了区位、报酬等因素外, 难于物色到合适人才并留住人才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者无法通过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领导作风、良好的企业道德、企业风气、企业精神来奠定企业的文化基调, 建立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个性鲜明的文化并以此满足人才的精神需求。在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要吸引并留住人才, 建立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在其内部构建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 并建立起依赖文化力的全新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的营造, 也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企业的知名度、商业信誉、品牌等企业形象因素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名度高、信誉卓著、品牌影响大的企业, 总是能够在竞争中占据独特的优势, 获得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经营业绩。企业靠什么形成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良好形象呢?这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先进的企业理念决定企业形成良好的理念形象, 先进的企业制度文化必然培育出良好的行为形象, 而优秀的物质文化则对塑造良好的企业视觉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 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文化力) , 其表现形态虽然是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等精神产品, 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即文化力可以转换为经济力。
3 优秀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质
西方学者在研究企业文化影响力时存在以下的困惑。约翰?科特等人的实证研究也充分证明了企业文化存在优劣之分这一事实, 在他们的研究中, 出现了企业文化得分高而经营业绩得分低的公司, 如P&G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库尔斯公司及花旗银行等, 它们均拥有强力型的企业文化, 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它们的企业文化均受到一些经济观察家的批评, 说它们损害了自己公司的经营业绩。这些实例表明, 企业文化的旗手既可能将企业引向成功, 也可将企业带向衰败。显然, 强力型企业文化既有积极进取、职能完善的内涵, 也存在功能紊乱的内容。因此,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明确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企业文化的有效性是优秀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决非是从理论分析上得出的。对企业文化本身进行判断, 就文化而论文化是永远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必须把企业文化放在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历史地、发展地认识它, 从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影响, 即企业文化所产生的效用来评价企业文化的优劣。企业文化的效用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表现在该文化能否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发展, 这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其次, 判断企业文化的有效性必须关注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导向是否能在员工心中建立一种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促使社会文化进步的价值观;最后, 还须评估企业文化带给消费者除物的满足外的精神和情感满足, 是否为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增光添彩。
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的适应性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企业是在某种具体环境中生存的社会机体, 企业价值观如不能与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相适应, 在该价值观下形成的企业文化便无法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企业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文化要与现有的环境相适应。科特等人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经济刊物的文献资料, 收集了22家公司有关企业文化的所有资料, 在考察这些公司之前, 会晤了75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行业经济分析家。这些分析家各自曾对这22家企业中的1家或2家进行追踪过考察, 这些经济分析家们认为, 在经营业绩优异的企业中, 其企业文化与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通常比那些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的适应程度要高得多。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要对企业经营业绩持续保持正面影响, 还应该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将反作用于企业的经营业绩, 甚至导致企业的衰败。20世纪70年代, 施乐公司文化开始不容许各级员工有任何不同的想法, 既不准有改革的思考, 也不提倡发挥自身的领导才能, 公司决策高度集中, 经营中不允许任何失败, 改革试点也遭到冷眼相待, 这种不适应型的企业文化几乎窒息了施乐公司, 导致公司复印机销售收人在世界市场份额从1970年的82%降到41%。 (科特, 1992) 戈登·唐纳森和杰伊·洛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适应性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企业文化要动态的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
4 结语:走向文化管理
当人们在实践中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客观存在并有意识地提倡和培植积极的文化元素, 摒弃和抑制消极的文化元素, 特别是将优秀的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之中时, 企业文化就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不仅受到“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的影响, 同样也受到“无形之手”——文化规律的影响。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高效运营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倚重于“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 现代企业应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管理思想:坚持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 信任人, 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 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 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 以此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企业与社会的最佳组合和动态平衡。企业文化的确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综合:企业文化由自发的现象到自觉的实践, 昭示着现代企业管理—场新的革命。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规则体系, 对企业长期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并逐渐成长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知识经济社会, 我国企业应努力培养以创新和开拓为基本特征的企业文化, 注重将优秀的文化元素渗透到管理之中, 使企业文化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丽, 卫林英, 段兴民.文化是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协同学的解说[J].生产力研究, 2007 (15) .
[2]王兆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4 (3) .
[3]劳斯.米勒.美国企业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1985:143.
[4]蔡志荣.论企业文化的社会效应[J].商业时代, 2007 (23) .
数据 图景 篇4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1年来月度新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说,2008年1月份CPI较高,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是春节因素。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前夕食品类价格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第二是在1月份发生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因素。第三与2007年1月CPI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多重因素叠加导致1月份CPI创新高。
50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通用汽车2007年总销量突破50万,达到500308辆,同比增长22%,成为国内首家年销售突破5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连续三年蝉联年度总销量冠军。据介绍,上市仅三年的雪佛兰是2007年上海通用的重要增长点,总销量为16.05万辆,增长率高达56.4%。另外,凯迪拉克销量达到7040辆,新推出的SLS赛威贡献了62%的销量。
9.7亿
艾瑞网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为9.7亿元人民币,其中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络招聘收入位居市场前三甲,分别达到29%、25.7%和15.3%,行业细分类和地方性招聘网站收入虽然也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限。艾瑞咨询分析认为,中国网络招聘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促使网络招聘网站提供更专业化、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221亿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及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最新年报显示,2007年三星超过摩托罗拉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生产商,仅次于诺基亚。2007年三星共卖出1.61亿部手机,销售额达221亿美元,比前年增长22%。而摩托罗拉同期售出1.59亿部手机,销售额为190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三星能超越摩托罗拉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得益于其在新兴市场销售收入的增加。
克莱斯勒-铂锐闪亮登场
日前,克莱斯勒公司宣布:继300C之后,在中国制造的第二款轿车铂锐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作为D级车市场的后起之秀,铂锐不仅沿袭了典型的美国元素,拥有强劲的动力系统和合理的价格,更进行了特别的省油设计,堪与日系车相媲美,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对美系轿车外形粗犷、耗油的传统印象。针对中国市场,克莱斯勒对铂锐进行了特别的改进与调校,使其非常适合中国路况和气候条件。
七星引领“网上逛街”新风尚
近日,上海七星网络购物有限公司所倡导的“网上逛街,送货到家”理念,引发了网络购物的新高潮,每天销售额都在1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七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涵盖了化妆品、保健品、儿童用品、家庭用品、数码产品等领域。作为全国首家交互式动态销售平台和最大的视频购物网站,七星通过最新的互动式视频网络购物模式,使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声音进行信息沟通,并运用Internet、IPTV、3G网络为产品提供全方位形象展示。
联想出售手机业务
近日,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1亿美元的价格,把联想移动全部股权出售给以弘毅投资为首的多家私募基金。联想移动本次出售的权益包括全部资产、知识产权、商标等。联想集团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2007年联想移动销售额同比下滑31%,综合销售额为1.08%,占集团总销售额的比重进一步缩小为2%。联想集团称,出售手机业务是为了更加专注于PC业务。
恒源祥FAZEYA休闲服签约会隆重召开
文化图景 篇5
1. 蛇 ( змея)
蛇 ( змея) 无论对中国人, 还是对俄罗斯人来说都具有“邪恶、阴险、毒辣、狡诈”的文化特征。俄语谚语: Змеяменяетшкуру, нонеменяетнатуру 或者Хотьзмеяи вновойкоже, асердцеунеё тоже都指的是蛇皮在变, 但是蛇的阴险性情不变。成语“Отогрелзмеюзапазухой. ”指帮助忘恩 负义的人。又 如: “Змеяодинразв годменяеткожу, апредатель-каждыйдень . ” ( 蛇用一年的时间蜕皮, 而每天都在出卖别人) “Выкормилзмейку, насвоюшейку。” ( 你养好了蛇, 到最终却得到了坏的报应, 蛇却咬了你的脖子)
在中国, 蛇也是拥有着令人憎恶的坏形象。带“蛇”字的汉语成语和谚语中无一例外地表现了这一点, 例如“打蛇七寸”, 比喻打击敌人要击中要害; “拔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 自找麻烦;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强龙不压地头蛇”, 指的是有本领的人也难敷衍盘踞本地的恶势力, 还有成语“蛇蝎为心”, 描述心肠狠毒。不难看出, 以上列举的蛇的形象都是贬义。然而在古人的意象中蛇也是有灵性的, 被奉为神明。在中国北方农村, 老房子里有蛇是不能打的, 怕冲撞了“神”。《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一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蛇的形象, 这个善良的敢爱敢恨的蛇精形象的产生可能与古代的神话小说有关。
2. 狗 ( собака)
在俄汉文化中собака ( 狗) 的形象具有两重性。狗在人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看家狗”给人看家护院, “猎犬”帮人守猎, “警犬”帮人侦察, “役犬”帮人牧羊、拉车执行军事任务。因此, 狗在俄汉文化中形象有好的一面。人们常把狗比作为人忠实的朋友与助手, 人类的保护者。
俄罗斯很多作家都自喻为狗, 以表示对狗的喜爱。例如: 契诃夫 ( Чехов) 这位俄国伟大的小说、戏剧家, 曾把列夫·托尔斯泰 ( Толстой) 、巴尔扎克 ( Бальзак) 这样的作家比喻为“大狗”, 而把像他自己一样的一般作家比喻为“小狗”。Знает собака, чьё мясо села ( 狗知道吃了谁的肉, 这里也暗指: 狗记得昔日的恩情) 。汉语也是如此, 如“狗吠非主”, 指的是臣子更忠于自己的君主, 这里将狗比喻成大臣。另外, 汉语谚语“儿不嫌母丑, 狗不嫌家贫”、“好狗护三邻, 好汉护三村”等都展现了狗的忠诚和高尚品德。
狗也有形象不佳的一面。在汉文化中“狗”字常用以骂人, 例如: 狗东西、狗崽子、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等。坏人在走投无路时不择手段地蛮干, 叫“狗急跳墙”; 形容骂人的言语刻毒, 叫“狗血喷头”。在俄罗斯文化中人们也对狗存在着不好的印象, 如: 俄国人常用собака比喻不懂得感恩、狼心狗肺的人。谚语“Хорошо, когда собака–друг, но плохо, когда друг—собака. ” ( 狗是朋友的时候, 不错; 但当朋友是狗的时候, 很糟糕) 充分体现了狗的双重文化象征意义。
二、俄汉语中共有动物所反映的文化世界图景部分相同
1. 熊 ( медведь)
熊 ( медведь) 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是具有多重形象的:既力大无比, 又笨拙憨痴。克雷洛夫在寓言《隐士和熊》 ( 《Пустынникимедведь》) 中把熊的憨痴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人把 欲益反损 的帮助, 称之为“帮倒 忙” ( медвежьяуслуга) 。Медведь力大无比, 笨拙憨痴。熊的这些文化形象出现在俄罗斯的许多谚语中, 如: Недалбогмедведюволчьей смелости, аволкумедвежьейсилы. ( 上帝没有给熊狼的勇气, 却给了狼熊的力量) 展现了熊的力气大, 但却有点笨拙; Богатыйсилен, чтомедведь ( 熊力大无比) ; Отволкаушел— намедведянапал ( 远离狼, 攻击熊 ) 。此外, медведь还代指 未婚夫, 如: “Видетьмедведявосне—значитскоро будетсвадьба. ” ( 梦见熊意味着快要举行婚礼了)
人们喜爱熊还体现在以熊取名上, 诸如: Медведев ( 梅德韦杰夫) 、Медведков ( 梅德韦德科夫) 、Медведников ( 梅德韦德尼科夫) 等等。
在汉文化中, 熊所反映的文化世界图景含贬义, 既可引起笨头笨脑的联想, 同时也有力大无比的联想。提到动物—熊, 会让人想起“虎背熊腰”这一成语。人们常用“熊腰”比喻粗壮的人。熊还可喻指无能庸碌之辈, 如谚语“宁养一条龙, 不养十个熊”, 意为宁可用心培养少数的人才, 也不收罗为数众多的庸才。
2. 母绵羊 ( овца) 、公绵羊 ( баран) 、公山羊 ( козёл) 、母山羊 ( коза)
羊在俄语中分别用四个词表示: баран、овца、ковёл、коза。它们是贬义形象: 懦弱、无能, 有的时候还有点奸诈。这一形象在俄语成语谚语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如: Неприкидывайовцой: волксъест. ( 不要做绵羊, 狼会吃羊, 转义为不能太温顺, 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等。在俄语中, 还用козёл比喻“忘恩负义的人”Козласколькони корми, аонвсев огородлезет ( 无论把公山羊喂得多饱, 它依然会去菜园子里的) , 也表示没有用处的人或者物, 例如: Откозланишерсти, нимолока ( 在公山羊身上, 没有毛也没有奶) 。
在俄语中还会遇到这样的表达: козлиныйголос ( 山羊嗓子) , 指的是嗓音又尖又细, 让人听了非常不舒服。Умныыйидуракне могутбеседовать, верблюдикозанемогут бодаться ( 聪明人与愚蠢的人不能交流, 而骆驼和羊不能博大) , 这里将羊比作自不量力的一些人。用козлинаяборода ( 山羊胡子) 来形容稀疏的长胡子, 给人一种不美的感受。
羊在中国文化中是灵兽, 是吉祥物的象征。例如“三羊开泰”是在中国羊年春节, 人们相互问候时使用频率最高的祝福语。另外, 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 善良、温顺的羊往往是猛兽的猎物, 因而羊也就有了“懦弱”的一面。成语“羊质虎皮”意指外面披着虎皮, 实质上还是一只羊, 比喻外表装得威风强大而内心却很怯懦。因而不难看出, 羊的象征意义在中俄文化世界图景的交差处就是: 羊代表了“懦弱”的一面。当然, 许多的俄汉谚语虽然形象各异, 但是寓意却相同。
三、俄汉语中共有动物所反映的文化世界图景不同
1. 龙 ( дракон)
龙 ( дракон) 在中俄两国所反映的文化世界图景是完全不同的。在俄罗斯文化中, дракон ( 龙) 的外形像恐龙, 但是却有翅膀, 并且口中射着火焰。龙象征残忍没有同情心、凶恶和不幸福。龙有着像蛇一样的否定色彩。在基督教文化中, 龙代表着邪恶。《圣经》 ( Библия) 记载龙是被乔治用梭镖杀 死的。与上帝 作对的恶 魔撒旦 ( князьмирасего) , 被称作“大龙” ( большойдракон) 。在民间传说中, 龙被描绘成与人作对的怪物和恶魔。像蛇一样, 它们盗雨, 使人受到干旱之苦; 吞食日月星辰, 使世界陷入黑暗。在民间创作中, 龙被说成是демон ( 魔鬼) , 如: злойкакдрокон ( 向龙一样的凶恶) 。总之, 它为恶多端, 十恶不赦。
中国的龙与俄罗斯不同, 不仅时间久远, 形象、作用也不一样。中国的龙是“人龙合一”人化了的神物。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人民的保护者, 是吉祥的象征。关于龙的民间传说与艺术创作十分丰富。龙也是我国封建帝王的象征, 我国历朝皇帝处处以龙的形象来装扮自己, 树立最高的统治权威, 巩固自己的统治。
2. 猫头鹰 ( сова) 和喜鹊 ( сорока)
在中国的文化中, 猫头鹰和邪恶黑暗是紧密相联系的, 人们俗称猫头鹰为“夜猫子”。俗语有“夜猫子进宅, 无事不来”的说法。中国人认为猫头鹰进宅就会有灾祸发生。然而在俄罗斯的文化中猫头鹰 ( сова) 是智慧的象征、贤明的化身, 这在很多的童话故事和寓言中都有表现。喜鹊在我国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有这样一句谚语: “喜鹊枝头叫, 家有喜事到。”中国人常用“鹊桥相会”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的相聚。但是在俄罗斯文化中, 喜鹊 ( сорока) 却没有这么好的意境, 喜鹊通常作为“爱嚼舌、长舌妇”, 传播谣言这样的人的形象, 还有сорока-воровка ( 喜鹊贼) 的坏名声, 在成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Сорокаскажетвороне, воронаборову, абороввсемугороду. ( 喜鹊告诉乌鸦, 乌鸦告诉公猪, 公猪传遍全城) 也许我们中国人是无法理解俄罗斯人的这种表达方式, 因为在我们的眼里, 喜鹊带来的总是好事, 人们认为嘴快而倒霉的只会是乌鸦。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复杂的, 语言记载文化, 透过语言现象和语言自身可以感知文化。所以, 对两个国家语言现象的研究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异同。对俄汉两种语言中以动物名称为喻体的比喻性表达的对比不难发现, 俄汉文化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因而, 要掌握一门外语, 需要更多地了解这门语言所在国的文化, 语言和文化这两者是不可分割并相互依存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光准.俄汉语言文化与习俗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3]吴国华.俄语与俄罗斯文化[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1998.
[4]韩全会.趣谈含动物形象的比较短语[J].俄语学习, 2005, (5) .
[5]吴裕成.中国生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6]叶芳来.俄汉谚语俗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7]吴国华, 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0.
[8]海淑英.俄汉语动物形象的民族文化差异[J].俄语学习, 1998, (2) .
[9]张广杰.奇异的动物行为[M].北京:文汇出版社, 1998.
如何创设物理图景 篇6
一、简化确定“参与物”是建立正确物理图景的基础
“参与物”是参与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客体。由于实际参与的客体众多,影响因素繁杂,因此在建立物理图景时,首先需要对客体进行简化,抓住其主要特征,舍弃次要因素,即建立物理模型。比如质点、场、光线等。因此,要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首先应具有将实际的物理问题简化成理想模型的能力。
对于多个物理客体参与的物理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各个“参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现状和所求结果入手,找出一个(或一组)关键的客体,作为研究对象,它们是物理图景中的“主角”。比如,对一列水平横波的研究。如果研究质点的振动,可选取某个质点(如振源)为研究对象;要研究波的周期性,可选取水平距离是波长整数倍的两个质点来研究;要研究质点的振动与波动的关系,就要选取某个质点的波动形态为对象,就可以得到这样一幅简单、清晰,且为学生所理解的物理图景:质点在竖直方向作简谐振动,波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质点的振动方向决定了波的传播方向,在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内,波恰好向前移动了一个波长。
二、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是建立物理图景的关键
物理过程是指“参与物”发生物理变化的历程。在物理图景中所体现的是:通过对实际过程的想象和模拟,所出现的连续、动态的变化过程。应该说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是建立清晰、正确物理图景的关键。
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往往表现出这样的特点:短暂性、隐藏性及交叉性。这样的过程难以被学生所获知,是建立物理图景的难点所在,同时也是关键所在。针对以上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反复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慢镜头”显示法。
主要是针对短暂的物理过程,通过想象,使短暂的物理过程变缓,从而使隐含于其中的因素得以展现、外露。如,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下落,A木块顺利下落,B木块在下落到一半距离时被一颗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木块的下半部(未穿过),问两木块下落的时间谁长?由于子弹与木块碰撞在瞬间进行,学生错误地认为:子弹射中木块后,使木块获得了水平方向的速度,但对木块竖直方向的运动没有影响,所以很多学生误认为时间相等。如果我们把镜头放慢,可以看到子弹射入B木块下半部分后,B木块做斜上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先上升;后下降。因此,B木块下落的时间要长。
2.“模拟”显示法。
对有些难以被人们所感知的物理过程,通过“模拟”显示的方法,也可以建立形象的物理图景。比如,在讨论分子力的大小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变化时,我们就可以针对分子力的特点,建立起“弹簧模型”。“模拟”显示法虽然有助于物理图景的建立,对理解物理现象起着辅助作用,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帮助学生利用这一模型理解所讨论的物理问题之后,还及时指出模拟的局限性。
3.“进退搜索”显示法。
当一个物理过程结束后,很可能隐藏着另一个过程,在建立物理图景时,“镜头”不能就此停止“扫描”。“进退搜索”就是要求我们运用思维的方式,全面严谨地分析问题,这也是展现隐含过程的常用方法。比如,物体沿主光轴向凸透镜运动,“像长是物长的2倍”可能出现的就应该是两种物理图景,因为像既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三、准确选取物理状态是建立物理图景的保证
我们知道,准确选取物理状态,是建立物理图景,并能最终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那么选取物理状态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1. 与研究对象相对应。
我们所要确定的状态是针对研究对象而言,只有先确定研究对象,才能选取此对象所处的状态。比如,我们选取封闭在某容器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状态参量(P、V、T)就应对此气体而言,而没有必要去研究容器所处的状态。但若由于容器及活塞的受力和运动影响了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时,可能就要选取容器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讨论其状态,并找出它们的状态参量与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2. 与已知量和所求量相对应。
在选取物理状态时,必须考虑已知量、所求量的关系。这是选取状态时最常用也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一个原则,即不论建立何种物理图景时,状态应该与过程相对应。比如Ft=mvt-mv0, Ft表示外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描述的是t时间的整个过程,那么mv0和mvt应该是对整个过程的t时间前后的两个状态。
高考改革:理想图景与现实困境 篇7
作为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 高考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 也是上至高层领导人、下至基层老百姓都关心的大事。高考改革是一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 一有风吹草动, 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 就会在门户网站的首页看到相关新闻。高考改革被全社会寄予高度的期望, 但改革又具有巨大的难度, 可谓任重而道远。
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不仅是一个考试古国, 而且是一个考试大国。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招生考试只是一种测量手段, 只是引起小范围的关注, 只是一种少数人关心的话题。然而, 受传统和现实的制约, 中国人却将高考变成了文化, 变成了经济, 变成了产业, 变成了盛大的仪式, 变成了一种各方面关注的社会活动, 变成一种惯例式的全民动员。它不仅是一种考试, 也不仅仅是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说, 高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经济, 有时高考甚至还会成为一种政治。当你看到全国上下为高考让路, 当你看到高考牵动着千百万人的神经, 当你看到高考成为地方政府关切的大事, 当你看到考试季节所有媒体都聚焦于高考的时候, 你一定会承认, 高考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高考是一个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考上联高等教育, 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起点, 关系到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下引基础教育, 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 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推进, 在整个教育中起到枢纽调节作用。作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桥梁, 高考一头连着教育, 一头连着社会, 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每个高中生选择职业和未来生活的方式, 因此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所有教育改革问题中, 高考改革是最受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表面上看, 高考只是一种为高校选拔新生的考试制度, 但高考还有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因此, 高考还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它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当今高考改革已成为一个重大民生议题, 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改革全局的关键问题, 有时甚至成为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 抓好了高考改革, 就像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时期, 以往为选拔少数精英的高考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终身化、国际化等趋势的到来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 高校招生考试的内容、形式、录取办法等方方面面也必将随之进行调整。过去以选拔或淘汰式为主的招考机制, 将转变为展示才能和全面评价的招考机制。
由于高考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 改革涉及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 高考竞争往往成为教育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矛盾集合点, 因而其改革难度大、影响深、波及面广, 是一项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高考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 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 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运行, 高考的利弊得失都十分显著, 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制度, 对待同一项高考改革, 不同的群体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作为一种大规模选拔性考试, 高考是一个谁都说得出看法的问题, 社会各界, 各行各业的人, 任何家长、任何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某一个角度看可能都有道理, 都可以谈出自己的道道来。但是将这些意见集合起来, 有些可能是互相对立的。
高考是一个关系多元利益主体的教育考试制度, 高考改革时常陷入左右为难、举步为艰的两难境地, 其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牵涉的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矛盾不容易调和。例如, 在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各地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差距相当大的国度中, 对招生指标分省区定额分配、尤其是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问题的意见, 便聚讼纷纭, 争论激烈, 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不同地区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高考改革不仅应考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还要考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中国中学生有三分之二左右是在县及县以下中学, 农村中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很大。他们很少媒体资源可以利用, 在高考改革的议论中往往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需要有学者为他们发声。在一个现代的民主社会, 任何改革都必须考虑大多数人的意志, 而不能仅由少数人的主观愿望来主导。我们在考虑推行高考改革时, 应顾及城乡公平, 特别要注意防止改革使农村和弱势家庭的孩子减少上好大学的机会。
全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图景 篇8
我们可以了解, 全媒体时代, 一家新闻机构不再只拥有一个或者一种类型的媒体, 而是可能既有传媒媒体也有新媒体, 既有平面媒体也有电子媒体, 这对于广播来说, 其实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一、全媒体化可以弥补广播的先天弱势
全媒体时代, 关键词是融合而不是消亡, 媒介可以在原有形态中容纳尽可能多的新的媒体形态, 比如说报社可以提供数字报纸、网络版, 电台、电视台也可以办报纸、杂志, 站在全媒体的起跑线上, 各类媒体形式都有机会, 而关键的是看哪一个调整的速度最快。对于广播来说, 全媒体化其实为其提供了一个弥补天生弱势的大好时机。
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曾使得电台的核心竞争力下降, 互联网一度成为广播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 但是在全媒体融合的情况下, 这些都已经不成为广播的劣势, 因为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 广播与各种新媒体融合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也可以最高, 互联网为广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目前, 全国大部分省级以上电台都有自己的网站, 都可以在线直播甚至点播所有频率的节目。
如今, 受众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差异化、多元化, 通过全媒体化, 广播节目除了音频一种形式外, 还可以伴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出现, 因此可以实现最大的传播效应。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为例, 龙广每一次大型品牌推广活动都融入广播、纸媒、网络、手机媒体、户外等全媒体的元素, 同时拥有“新闻报道+创意广告+网络视频+手机直播+杂志嵌入”等多种角度的支撑, 特别是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报道中, 网站的视频直播与手机媒体的同步直播, 扩大了广播的传播渠道。如今, 龙广在线网站每天的流量达400多万, 在全国广播网站排名第二, 成为电台提升舆论引领力的新锐力量。
同时, 广播实现全媒体化后, 能更好地结合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不同的传播形式, 将先前单一的大众传播扩展到多种传播形式, 像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就顺应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业新趋势, 成为省内率先尝试“微革命、微传播”的媒体, 不仅成功地在大型广播直播节目中实现了微博传播, 而且在全台记者、主持人中实现了台网互动, 采编人员的微博总数量、关注度和粉丝数量都以每天10%的速度递增。
二、广播全媒体化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说, 广播全媒体发展可以通过两个平台, 一个是网络、一个是手机, 因为通过这两个平台就可以轻松地解决广播只靠声音传播和稍纵即逝的弱势。通过这两个平台, 广播的音频内容可以配以记者采访中获得的图文内容, 实现“图文化”, 可以通过在线点播实现重复播放。听众的互动, 可以改变广播的单向传播。
除此之外, 黑龙江电台在2008年就开通了手机广播业务, 探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除了最基本的在线点播广播节目的功能外, 还可以查询到有关交通、餐饮、医疗、娱乐等等的相关资讯, 在专业性广播节目上进行了深入开发。手机记者、手机播客、手机线人、手机社区、手机拍客等等角色的出现, 延展了广播的传播空间, 扩大了广播的新闻资源, 也丰富了广播的内容。
同时, 手机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 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时, 手机广播可以用音、视频及时且详实地报送灾害信息, 就是充分结合了广播和手机这种新媒体的优势。
三、广播全媒体化的意义
1. 广播的全媒体化增强了更多人对广播的兴趣
与其他媒体相比, 广播的传统受众的年龄偏大,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 更随着网络与手机的普及, 传统的广播内容通过网络和手机在3亿网民和7亿手机用户群体中吸引了更多的原广播听众以外的新生受众。
2. 全媒体化丰富了广播的内容
大量的来自民间的原创内容, 通过拍客、播客、博客、微博等方式丰富了广播节目的素材, 提供了多元的观点。
3. 全媒体化突破了广播发展中最大束缚———地域局限
勿庸置疑, 传统广播是一种区域媒介, 而全媒体化后的广播, 则通过网络或手机可以轻松地突破地域的束缚。
4. 全媒体化将听众变成了用户
全媒体化时代, 广播会表现出媒介融合的特有特征, 那就是实现用户化。原来的受众分为“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等等, 而这些概念都将被用户取代, 广播用户化其实就是把听众当做用户来经营, 根据他们的收听习惯提供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服务。
四、广播全媒体化提出的要求
全媒体发展对广播的内容生产、管理模式、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内容上, 必须有能力进行有效整合, 形成统一的平台。其组织架构在全媒体背景下可能有所转变, 比如按照业务流程来重新组织。
从技术上来说,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是广电媒体在全媒体时代拓展传输渠道的必要方法。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 NGB (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为广播的全媒体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 全媒体发展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播记者不仅要会熟练使用录音机, 还需要熟练使用摄像机、照相机, 甚至手机等其他媒介记者所使用的采访设备, 要会熟练上网等。当采访获取的新闻素材传到编辑部时, 编辑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发布终端和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 对素材进行差异化的编辑和制作, 要了解平面媒体甚至是手机媒体等领域的工作程序。
数据 图景 篇9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指出:在过去的1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并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逐年扩大。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近万元。专家表示,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务之急是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获得更多实现平等就业和收入的机会。
52.7%
日前,海关总署的统计报告显示,由于近期宏观政策调整和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等因素相互叠加,玩具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1~7月,中国有玩具出口业绩的企业有3507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2.7%。海关总署建议,玩具企业应提升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以电影、动漫等衍生品为切入点,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国家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环保标准和检测体系,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9.9%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GDP增长了9.9%,同比回落3.2%,创下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鉴于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国家刺激内需的相关经济政策将很快出台。目前,国内需求(投资+消费)还有较大潜力。投资方面,农业、交通、城市建设,西部大开发都需要大量资金。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改善住房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汽车等主要耐用消费品以及各层次服务的需求也比较旺盛。
388亿
日前,财政部、商务部正式下发了《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实施省份从原来的山东(含青岛)、河南、四川扩张到14省市,而下乡的产品也在原有的彩电、手机、冰箱(冷柜)的基础上增加了洗衣机。据统计,这14省市覆盖的农村人口超过4亿,家电消费潜力超过300亿元。如果进展顺利,此次家电下乡将极大地启动和拉升农村市场潜在的内需,这对面临严峻出口形势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图景
淘宝逆市增资50亿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将向淘宝网追加投资50亿元。这笔资金将在未来5年内分批投入,瞄准人才、技术和平台3个方向。目前,淘宝网在免费交易的情况下,仅靠广告等收入就实现了收支平衡,似乎已经找到了“过冬”之道。专家认为,随着拉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网络购物行业将成为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重要桥梁。相对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中国网购业还存在极大的增量空间。
海尔奥运营销彰显社会责任
近日,全球最大的调研机构益普索发布了《北京2008奥运赞助效果跟踪研究报告》。在其中的奥运赞助活动总体认知度调查中,海尔的“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计划以58%的认知度高居榜首。在北京奥运会上,海尔另辟蹊径,创造性地提出“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计划,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将奥运精神与公益事业高度结合的品牌,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阿迪达斯欲部分撤离中国
日前,阿迪达斯表示,鉴于中国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为降低成本,公司准备将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采购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地。据悉,耐克、彪马等企业也有类似打算。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受访公司都认同“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已经部分被其他低成本国家取代”这一说法。同时,一些企业正打算将产品制造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吉和遭遇“人才瓶颈”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图景探微 篇10
新媒体的内涵及其形态
不难发现在近些年间,新媒体已经成为传媒领域里人们非常热衷探讨的一项话题,它的崛起更是带动了传播业市场和产业的结构化调整。那么新媒体究竟是一个应该怎样定义的概念呢,是我们一些人提到的那些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还是虚拟社区、博客、播客、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亦或是这一切的总称?对此,专家学者们把新媒体概括为: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实现传播的新型媒体。它的形态很多,难以严格区分,既有属于媒体形式的,也有属于新媒介硬件、新媒介软件,或者新媒体经营模式的。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事物,如何给它进行准确的定位,如何认识其发展趋势、推动其实现科学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新媒体融合汇聚的优势
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讲,它是传播技术的融合,目的是通过组织和制度重构,对新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开发。在现今新媒体时代,由于融合了多种媒体的传播形态,于是媒体之间、社群之间的界限都得以消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频繁且直接,关联度也随之增强,每个人既是大众传播者,又是信息生产者。同时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互联网或者是移动通讯工具获得自己喜爱的节目内容,受众已经完全摆脱了从前要想看一个节目,就得必须按照固定的节目表去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束缚。传播开始多渠道,接收也开始多方式化了,这一切的转变,极大地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今天一个不可小觑的传播现象是,在新媒体的介入之下新闻传播的态势变得越来越开放,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过程中新闻的全貌也越来越清晰。在过去的一两年,公众借助迅捷的大众传媒,目睹了许多突发性事件:汶川大地震、贵州瓮安事件、新疆“7·5”事件、大连海上原油泄漏、南京废弃塑料厂爆炸、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这些突发事件因其事起骤然,短时间内各方力量交集,各种新闻媒体密切关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凸显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新媒体正在以其锐不可当之势,给传媒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回顾传媒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五六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是广播;七八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是报纸;八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是电视;而近几年,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则是门户网站。一种媒介造就一个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正在大步赶超传统媒体,这种趋势是绝对不可阻挡的。
坚守社会使命推动新媒体科学发展
1、引入有利因素拓展新媒体
虽说我们看到了新媒体的诸多优势,但不可否认,目前相当多的新媒体毕竟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新媒体只有借助传统媒体的有利因素,才能迅速发展和更加强壮起来。具体而言,首先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需要有海量的信息内容来支撑,而当前节目内容的版权却大多掌握在传统媒体的手中。其次要借助于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新闻宣传人才、节目制作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媒体管理人才,而这也将是发展新媒体迫切需要的关键和核心人才。再次新媒体还要借助于传统媒体花费多年心血打下的品牌优势,因为这些传统媒体经过岁月的积淀和累积,在传播领域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们拥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密切关注广播电视的受众人群。除此之外,传统媒体在信息上的条理性和选择性、内容的权威性及公信力以及信息的原创性等方面都是新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如今当新媒体热情真挚地综合吸取了这些有利的因素之后,新旧媒体便可以从此整合彼此的资源,使对方的有益因素“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2、运用新形式发展新媒体
在如今这个新媒体的时代里,作为媒体人应该看到随着新技术条件的不断提高,各媒体之间的竞争己经开始。同时这一轮竞争,更具挑战性并考验媒体人的智慧,媒体生态的再构建、再组合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它更具全局意义。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里,谁具有超前的意识、跨区域的新闻触角,以及行之有效的掌握运用好新技术,谁就能获得先机。因此对于当下这些网络电视、付费电视、高清电视、IP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属于新媒体的多种业务形态,应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适度竞争”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推进新媒体业务,使新媒体成为广播影视新的增长点。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应在扩大覆盖、增加内容、拓展服务上下功夫,尽快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网络电视应采取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壮大其实力;中国网络电视台应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建成国际领先的综合性音视频网络媒体;高清电视应抓住内容生产这一核心,大力提升高清频道的节目质量,推动高清频道向品牌化发展。简言之:广播影视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新媒体成为广电系统继广告、有线电视收视费、电影票房之后的第四大创收来源。
3、三网融合推进新媒体发展
时至今日,在如此多的政策、技术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之下,由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相结合的这种三网融合浪潮已开始汹涌澎湃起来。这种融合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的超级性能。
当然,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和三网融合脚步的日趋加快,并不是一夕之间造就而成的,早在2006年,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和明确时间表,三网融合正式进入了试点推进的新阶段。不难看到三网融合突破了传统媒体行业内部以及与电信等相关行业的技术壁垒,广电与电信互联互通、业务双向进入,一根网线就能够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服务,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按照方案要求,广播影视正在加快网络整合和城市有线网络的升级改造,到2015年所有城市基本完成数字化,同时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和对综合业务的支撑能力,努力建成全功能、全业务网。如此前景,新媒体应抓住这一契机,实现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交互传播转变,从单一终端向多终端转变,走多媒体综合集成的发展道路。
摆正发展方向规范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确实是比之于以往那些传统的传播方式的一次华丽转身,但任何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在其未来成熟之后都难免存在着些许瑕疵,不会尽善尽美,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其中的不足,分析它背后的原因,让事物发展得更好。
1、媒介的信任度遭到严峻考验
时下由于大多数的新闻都是通过整合别家媒体的信息编纂而成,而非职业记者现场采写,因此常常会出现错误的信息甚至是虚假新闻。受众想从网上获取些新闻信息也往往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且那些罗列出来的信息常常是“天马行空“、“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情绪化色彩浓郁。同时,无序的网络炒作、偏向低俗的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毒瘤,严重腐蚀着大众的灵魂和道德准则。那究竟是何种原因令网络新闻变得如此泛滥呢,确切地说不外乎网络媒体传播者的匿名性和被准入的门槛过低。相比之下,传统大众传媒却拥有着专门的记者队伍和严谨的新闻运作体制。然而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渐深化,传统媒体与网络的界限会愈来愈模糊,这种结果势必影响到整个传媒业的可信度。因此未来的传媒业应必须定制出一项良好的网络新闻约束机制,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加以过滤和控制,如若不然,受众对于媒介的信任度笃定会进入到空前低迷的状态。
2、建立健全新媒体的体制机制
传媒是一个国家的“喉舌”,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为确保它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并建立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媒体管理体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促进新媒体健康有序地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引导,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协调机制和提醒机制,增强从业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制度建设,抓住准入、监管和退出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新媒体行业自律,推动从业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抑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强管理,大力查处淫秽、暴力、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网络视听节目,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真正把新媒体变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平台。
结语
【文化图景】推荐阅读:
世界图景10-05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07-12
文化消费文化产业10-22
企业文化≠老板文化10-28
中原文化齐鲁文化05-24
旅游文化文化产业06-23
地产文化与文化地产06-25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08-08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