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的误区及对策

2024-10-12

表扬的误区及对策(共10篇)

表扬的误区及对策 篇1

“玉不琢不成器”, 磨课本为谋求课堂教学最优化而进行的去芜存菁的雕琢, 然而在打造所谓的“精品课”过程中, 由于专业差异及对一节好课的理解不同, 教师们对磨课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只有理性认识磨课, 才能使磨课成为教师教学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推手, 成为探究课堂真谛的有效途径。

误区一:磨课专为公开教学

由于磨课往往与评优课、比赛课、展示课等公开教学活动相联系, 教师们容易走入“有赛则磨, 无赛不磨, 临赛狂磨”的误区, 执教者只为显性的“一节课”而磨, 容易急功近利, 而短期的成果未必能转化为持续稳定的教学技能。

对策:着力常态课堂, 开展自我磨练

诚然, 为公开教学而磨课是需要的, 而针对常态课堂的磨课才是真正有意义、有长远价值的锤炼。“十年磨一剑”, 只有经过常态课堂的一次次磨砺, 教师的教学技艺才会提升。

1.平行班磨课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在几个平行班执教, 这为常态化磨课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就同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数次试教, 对一节课上产生的问题快速进行诊断, 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修正;一天的课结束后, 可以在教案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每次上课时出现的情况、改进的措施和最终的效果;在教后反思中多角度地总结提炼, 为第二天的教学做好铺垫。平行班磨课, 主动权在教师手里, 切入口小, 长期落实能有效提高教师对课程理解、教材解读、学情把握的能力。

2.专项磨课

笔者认为磨课的根本目标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因此更有赖于常态课的磨砺。为此, 笔者建议开展专项磨课。所谓专项磨课, 就是根据执教者自身的特点, 从教学设计、语言语调、表情神态、资源捕捉、师生交流、课堂节奏把握等诸多能力进行磨练, 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某些项教学能力, 拉长短板的长度, 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能力的一种磨课方法。例如, 我校有些年轻教师, 课堂语言比较呆板僵硬, 教研组为他们量身定做了针对教学语言的专项磨课表 (见表1) , 附在教案后, 要求每节课由教师自我评价, 帮助他们逐渐改善语言表达能力。

3.小团队磨课

笔者把区别于大教研组的由几个教师组成的团队磨课称为小团队磨课。小团队磨课范围小、灵活机动, 成员间可以为一个人磨课, 也可以开展同体异构, 几个人就一个课例共同跟进, 集中力量解决一类问题。因为非正式, 教师们可以各抒己见, 自由表达观点。这种磨课每个成员都能以最平和的心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能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提高。

误区二:磨课次数越多越好

从字面上看, “磨”有反复研磨的意思, 有的大型比赛的课确实经过了很多次试上。因此, 教师们逐渐产生了认识的误区:磨课一定是越多越好。事实上, 上课次数太多, 教师们身心疲惫, 最初的激情变成痛苦和焦虑。个别教师把课上“训练”成了表演课, 背离了教学研究的初衷。

对策:追踪分析课堂, 提高磨课效度

笔者认为磨课的成败不在于次数, 而在于效度, 磨课不能囿于低水平重复。笔者所在的教研组首先在教学设计环节上加大研究力度, 确保预设的科学性, 然后再进行追踪式磨课, 教研组教师分工诊断、评议, 并为执教者提供书面的建议, 经过3至5次的追踪分析评价 (见表2) , 高效完成一次磨课。

上述追踪分析表分类细致明确, 每项指标由专人负责评析, 汇总成文字稿, 执教者最后根据大家的建议撰写反思和重建构思, 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口头交流时产生的重复、无序、遗漏, 磨课后留下书面材料, 便于执教者回顾和对照, 提高了磨课的效度。

误区三:磨课偏重权威意见

磨课时, 学校领导、成熟教师往往掌握评课的话语权, 上课教师的设计理念往往被淡化, 教师容易产生磨课偏重权威意见, 自己只需照做的认识误区。

对策:综合处理信息, 吸取有效建议

为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出发点无可厚非, 磨课也需要专业引领, 但是评课时的“一言堂”要不得。上课教师更要清醒地认识磨课的初衷:以比赛、展示为媒介, 通过磨课锤炼教学基本功, 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1.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

教研组或者是分管领导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磨课观:比赛的成绩是短期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长远目标, 只有把教研氛围营造好, 才能引领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理想的磨课首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研究氛围, 能力强者、职务高者应主动维护, 平等对话, 力戒话语霸权。青年教师也应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一群人对话”的磨课氛围。

2.扩大教师评课的范围

有了氛围就要看教师的主动参与。好的磨课组织者会有意识地扩大教师评课的范围, 不会局限于几个人点评, 而是让每一个听课者都充分表达观点, 为执教者提供合理化建议。磨课本身就是一种校本培训, 磨课的效能应该波及所有的参与教师。

3.综合吸收有效的信息

磨课中有时候会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 执教者面对众多评课信息的时候会不知所措, 一片茫然。这时, 需要教师学会综合处理信息, 梳理与自身能力、风格、习惯相匹配的建议, 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方法, 切不可来者不拒, 变成“大杂烩”, 反而令教学失去了灵魂。

误区四:磨课就是折腾教师

对于执教教师来说, 多次试教总会令身心疲惫, 面对一次次的否定、修改、再否定, 教师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情绪也会低落。因此, 教师们会认为磨课就是折腾教师, 种种传言甚至混淆了年轻教师对磨课的认识, 影响了参加磨课的心态。

对策:理性面对挑战, 实现自我超越

磨课的艰辛是客观存在的, 但不可否认, 磨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各级赛课中, 高效的磨课确保了比赛课的质量。教师唯有理性面对磨课, 用研究的心态看待磨课, 把磨课作为专业发展的抓手。学校的领导和学科专家也要研究磨课的制度和方式, 减少不必要的低效重复, 让磨课成为教研的常规内容。

1.坚定“风雨后见彩虹”的决心

教师们要相信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短时间、高强度的磨课会加快前进的步伐, 很多教师会产生脱胎换骨似的蜕变。学校体育的名师们无不经历了一次次磨课, 最终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 成为教学艺术高超的佼佼者。因此, 教师们不要怕磨课, 而是勇敢接受, 相信磨课的力量。

2.树立从“折磨”走向“琢磨”的意识

磨课是一个不断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螺旋式向前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揣摩和推敲, 直到最后成功。因此, 这里的磨不应该是“折磨”, 而是“琢磨”, 是教师对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技能的思考与研究, 是对教学能力的磨练。既然是“琢磨”, 就应该是一种研究, 它的价值取向是高于比赛结果的。教师有了“琢磨”的意识, 才不会把磨课看成是“折磨”, 磨课的质量才会保证。

3.保持“痛并快乐着”的心态

磨课中快乐与痛苦是并存的。在磨课中有人提供的一个绝妙的金点子令人茅塞顿开;有人纠正了一句过渡语让表达更清晰;有领导夸赞了上课教师的进步;预设的环节起到了理想的效果;孩子们投来专注的目光;课堂呈现出的精彩时刻……这些都足以令人快乐, 而最大的快乐是发现自身的教学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 这种成就感也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来源。

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篇2

关键词小组合作主体高效误区对策

误区一:合坐=合作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到位和对本班学生的了解不全面,在给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实践中也只追求形似,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热热闹闹、形式多样,但美丽的外表却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在,以小组合坐替代了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这种状态下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拒绝“低效合作”。

对策: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学情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学情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时一般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组内异质”指的是同一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能力、个性表现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是能够互补的。所谓“组间同质”,指的是组与组之间的实力相对均衡,在学习能力上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分组时一般以前后4人为宜,组内的人员分工各不相同,具体可分为小组长一人,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纪律委员一人,负责管理好组内活动时的纪律;各科课代表1人,负责本组内学困生的课中指导及课后补偿工作;汇报员一名,负责汇总本组交流讨论后的统一意见并在全班交流。组内成员根据需要可以身兼几职,当然这种设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依据学科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可根据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小组分工后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能体现在组内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岗位设置,使得小组内人人地位平等,便于更好地实现以己之长补组内成员之短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全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当然小组合作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小组内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以及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人人会合作。

误区二:热闹=高效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忽视合作交流的内容和时机,走入单纯追求气氛的误区。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活跃,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合作,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未能精心选择合作的内容,在小组合作时未能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的合作看似热闹,实质上并未真正地围绕需要讨论的内容展开有效的合作。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在教学中融入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在课堂中不管教学内容需不需要讨论,都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走入了单纯追求热闹的误区。

对策: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小组讨论,但小组讨论并不是小组合作的唯一形式。判断一节课是否真正实施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看有没有组织小组讨论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否需要合作,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合作的技巧,是否培养了合作的意识,是否真正形成了合作的能力,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异质学生是否都得到了相对均衡的发展,共同高效地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要使课堂讨论交流有价值、有突破、有发现、有创新,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组织讨论,让学生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处讨论;在思维困惑处讨论;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讨论;在组内意见不统一处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面向全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误区三:主导=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一致时,教师往往担心小组合作学习会影响到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就有意减少学生合作的时间,或者将教学互动设计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内容,这样学生就只能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被动地接受问题和任务,进行表演式的“合作”,小组合作变成了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一种展示活动。有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顺利的执行教学预案,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框架里赶,只关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而不是关注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和结果。教师不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而是变成了合作学习的主导者。

对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学生才是合作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合作学习中的一员,还是合作活动中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需要做的是在学生合作遇到困难时,在学生合作交流中意见不统一时,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对合作的内容更为清晰,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他们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

其次,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和机会。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基石,没有经过个体的认真思考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现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独立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小组讨论才能产生思维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才能真正地探讨知识的本质问题,并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

误区四:个别=整体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胆小而得不到参与机会,或者由于在心理上处于弱势而长期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某些小组为了片面的追求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长直接将结论告诉给小组中的一些学困生,结果课堂气氛很热烈,汇报时正确率很高,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确立正确的教学任务观,把完成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把如何设法教会学困生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这样既没有将学习任务前置,又没有进行有效的课后补偿工作,最终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对策: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兵带兵、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最终实现全班的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了解每组中不同的组员对合作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协助小组长共同帮助小组中的学困生,具体做法是:1.合作中以学困生为主体,小组长指导具体合作的要求,其他组员倾听并补充修正。2.合作结论由小组中的学困生来归纳。3.课后小组长或学科课代表及时提出相关的内容给本组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是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而相互依赖、共同努力,组内成员间相互取长补短,并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秀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更要重视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只有让学困生也取得相应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价值。教学评价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以小组整体的学习情况为评价依据,并以此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技术。作为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教师要通过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观察、评价与反思,发现影响“合作学习”的诸多因素,研究对策,探索出增强“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使课堂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得以发展,促使他们朝着有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的社会人的方向健康发展。

说课的误区及对策 篇3

误区一:理论越多越好

在说课的过程中, 不少教师为了展示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 对本学科的钻研, 将与本课题有关的课改理论以及其他教学理论大段引用。“课程标准中这样表述……”“著名教育专家这样认为……”在说课稿中随处可见。这其中有教育专家的观点, 也有特级教师的见解;有国外大家的深刻认识, 也有国内新秀的独特看法。

说课是口头表述我们的课堂教学设想, 当然需要教学理论支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在说课的过程中, 要在深入研读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深刻领会课标精神, 及时吸收专家名师的研究成果, 选取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阐述。而不是堆砌成果, 搞课改理论“大展览”, 给人以“空而不当”的感觉。更重要的是, 要努力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不仅要说清楚课堂教学设想, 即教的过程, 而且要说清楚理论依据, 即为什么这样教。如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优化等, 都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让听课的人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误区二:设计越精越好

我们知道, 说课是我们对课堂教学设想的口头表述, 与真实的上课过程不同, 实际上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最理想状态的预设。既然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 不少教师认为, 那我们就可以在教学的设计上做足文章。那些课改理论书籍上面提到的新方法、特级教师用过的金点子, 甚至目前条件还不具备的教学设备都可以为我所用。一句话, 设计越精越好。但是, 稍微有一点教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我们的教学不能搭花架子, 搞形式主义, 一定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教学, 无论是上课还是说课, 都要建立在对学情把握的基础上。试想, 如果设计精巧, 但实施糟糕, 这样的设计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 千万不能说课、上课两张皮, 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要把说课当成预上课, 从上课的角度出发来说课, 抛开花哨的形式, 一切从实效出发, 真正起到说课应有的作用。

误区三:内容越全越好

在平时的说课过程中, 经常出现超时的情况。究其原因, 是因为教师的说课追求大而全, 生怕漏掉一个方面, 内容越全越好。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到目标确立, 从教法、学法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 从课内练习到课后作业, 几乎把教学法方方面面都包括进去了, 给人以教者思维缜密、考虑周全、预设精心的感觉。

高三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4

关键词:高三作文;作文教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37-02

误区一:教师阅读指导的随意性,造成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割裂

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在当下,浅阅读、泛阅读、网络阅读在中学生中较为普遍。许多高三学生缺少自觉的阅读积累,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是依靠学校开设的阅读课和老师整理的大量美文、时文,想以此扩大阅读储备,进而提升写作水平。可是结果就是:对阅读的强化,并未能带来丰厚的回报。究其原因,有两点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推荐的美文、时文随意性强,教师的阅读指导缺乏长远的规划与完整的系统;二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被动性接受,缺乏深层次的阅读和对文本写作技法的借鉴。

在高三功利化教学、应试化的背景下,教师往往引发大量的满分作文让学生阅读,模仿、借鉴,让高考范文代替了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视野狭窄,眼界不宽,写出的文章意蕴不深厚,缺少大气与厚重感。

对策:首先,发挥必修选修教材的最大功用,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意蕴。将教材中的名篇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技法两方面进行归类。对教材中出现的作家,可以合理增加阅读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宽阅读面。如学生在阅读《合欢树》时,可以让他们延伸阅读《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这样有利于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学生既更深刻地理解史铁生的生命哲理和个人情思,又能通过延伸阅读综合分析作家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其次,整合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在比较阅读中深化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第三,关注学生个性化和深层次的阅读体验;第四,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高考满分作文,既要学以致用,也要敢于挑刺。

误区二:重视了作文训练的量,却忽视了作文指导与评价的有效性

在高三这一阶段,许多老师深信作文训练的要义在于“量”的积累,强化训练就能带来“质”的提高,所以“两周一大作”的做法盛行。但是,尴尬的是,“密集”的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一如既往。究其原因,是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评价做得不够。作文课上没有指导,作文写完,只在本子上匆匆写个“阅”或是某个等级,没有评语,没有面批。有的写评语,又因为自身写作水平有限,又疏于写作,写起来总是显得空泛,没有指导意义。学生往往对那些千篇一律、“冷冰冰”的评语视而不见、颇为排斥。

关于训练量的问题,梁启超先生曾指出:“我主张每学期少则两篇,多则三篇,每一篇要让他充分的预备,使他在堂下做。看题目难易,限他一星期或两星期交卷。”由此不难看出,梁启超在作文教学的训练上是主张重质的,他反对只讲“多写”而不讲“实效”,认为在篇数上,与其做得多而草率应付,倒不如少做几篇,抓细抓实,让学生做一篇有一篇的收获。高三的作文训练力度确实应该大些,但应是在“量”与“质”和谐统一的前提之下。

对策:首先,应该将“作文”视作一个反复的动态生成过程:“初稿—讨论、修改—成稿—批改、评语—交流、展示—再修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作文修改有这样的表述:“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在高三阶段,应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其次,应尝试评价体系多元化。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为主、小组评价、学生互评、跟评等方式,评语中多一些鼓励与人文关怀,注重学生对评语的反馈,关注学生完善习作的过程。让学生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第三,关注学生谋篇布局的构思阶段,让学生拟写提纲;第四,教师自身应多写文章,也可以写写限时作文,以写作实践提升评改质量。

误区三:重视了作文指导,却忽视了作文训练与指导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当前,在作文训練序列方面的构建,已引起了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和参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成果本身存在的缺陷,未能成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指导的普遍意识。因此,高三作文课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因人而异,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许多教师考虑较多的是作文训练的内容、过程和方法,弱化了对写作具体能力及写作规范、写作思维的有序指导。对于学生作文训练也往往是较为随意的,缺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作文训练序列。作文的指导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乏整体性和有序性的弊病。

对策:首先,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及现状,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从文体的角度分类指导,在注重作文训练整体性的同时,强化阶段目标的达成,循序渐进,各个击破;其次,加强集体备课,针对各专题拟定各阶段训练的内容,集思广益,精心选择能唤起学生写作激情的题目;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如续写与仿写、整体构思训练、作文升格训练、片段作文写作等;第四,收集各阶段的学生作文,将其连同教师的点评文字印刷成册,分发给学生,将写作理论与学生的语文实践相联系,增强阶段训练的有效性。

远离误区,在矛盾中毅然前行

孙绍振教授说,“作文教学的特点是手工业,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在辛勤付出的同时,要有极大的耐心、恒心与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发现他们文章的个性之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有这样的文字:“写作,是学生最自由的表达与交流方式。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三作文教学却往往是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真正能对文章精雕细琢的老师少之又少,更遑论对自由表达和个性化的尊重,这样的困境是体制下的无奈。但是,高三语文教师不应死死盯住成绩,要在让作文教学远离误区、卓有成效的同时,使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张扬的个性在束缚中翩翩起舞。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作文入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5

当前, 书店里各种各类作文选名目繁多, 什么样板作文、应试作文、获奖作文……可谓琳琅满目, 五彩缤纷。当然, 如能正确对待作文选, 未尝不是好事, 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写作材料及众多的学习机会。学生多阅读些不同类型的文章, 可以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 目前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师让学生读背抄写优秀作文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错误的, 他们是为应试而强迫学生去读、背、抄写的。现在小学考试中的作文考试, 仍然是采用的命题作文, 给学生发挥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狭窄, 改卷教师给学生的作文定级打分。试想, 在短短的三、四十分钟时间内, 大多数小学生能达到那样的水平吗?且不说学生, 据笔者所知, 即使我们多数语文教师在短暂的几十分钟时间内也写不出作文选中那样的作文。各地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学识水平考试中, 语文教师作文的写作状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能达到作文选中优秀作文标准的寥寥无几。学生在作文考试时不加分析, 更不结合当地实际状况生搬硬套, 笑话百出。一位生长在山区的学生, 当地水源并不充足, 但他笔下的家乡依然是稻浪翻滚, 鸭子成群, 俨然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光。

一、造成小学作文教学误区的原因

1. 教师作文教学思想观念陈旧, 为应付考试而教。

2. 作文考试形式陈旧, 大多仍沿袭老套的方法。

3. 教师业务素质低, 写作知识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贫乏。

4. 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范文, 作文思路狭窄。

二、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方法

1. 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

更新观念, 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必须认清应试教育的危害性。所以, 教师应迅速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 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能力。

2. 改变作文考试陈旧的形式。

这里主要指结构形式的陈旧, 即布置一个题目, 便让学生写作文。这是科举时代就开始流行的方法。这种形式当然是需要和必要的, 但长此以往将会堵塞学生的思路, 束缚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 笔者以为作文考试时可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给他们充分选择的余地, 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 写自己最熟悉和最拿手的。教师可在考试时让学生多题自选, 也可给材料让学生叙写、扩写等, 这样变换形式, 使学生跳出所谓的“真人、真事”的圈子。实践证明, 这样可大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 应加强

业务学习, 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不断总结作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不断学习借鉴科学先进的作文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激活学生大脑的兴奋点, 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示范, 学生就一定写出富有创造性的文章来。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可以肯定, 能力欠缺、知识贫乏、素质低下的教师是难以完成这一重任的。所以,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身能力。

4.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模仿范文。

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 模仿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统一的。面对目前多种多样的作文选,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模仿范文, 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作文模仿应以对范文的理解为前提。教师可帮学生先分析范文, 从中归纳出写作方法和技巧, 指导学生仿写, 应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模仿只是学习优秀文章中的描写、刻划方法, 仿照优秀文章的布局结构及写法。这样, 才能在模仿中有所创新, 使仿写成为创造性作文的起步。教师在作文教学训练中, 应坚持遵循大纲的训练原则,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可先从模仿范文的语句开始, 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如教《趵突泉》时, 让学生用“有的……像……有的……好像……有的……”写一段话。只要坚持, 这种模仿是易见成效的。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训练模仿范文的结构方法、立意方法、语言风格等, 逐渐增加模仿的难度。作文模仿还应强调广泛阅读, 综合借鉴。那种一对一的模仿在开始阶段是必要的, 但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 从大量的范文中去领悟写作的真谛。

5. 开阔学生视野, 重视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 接触社会实际少, 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 如果经常让他们坐在教室里, 苦思冥想, 让他们写那些根本没看到的、没做过的, 或虽看到过或做过, 但早已淡忘的事物, 他们是写不出的, 这就造成了学生不是干巴巴的几句话, 就是照抄范文。因此, 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多接触大自然, 观察大自然, 使学生开阔眼界。如让学生参观一些建筑、工厂, 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巨大变化, 身临其境去体味祖国壮丽山川之美, 然后再让学生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一方面学生有内容可写, 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 让学生写出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活动经过。这样就可避免或大大减少学生照抄或生搬硬套范文的现象。教师平时经常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让他们多接触社会, 多了解社会, 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把平时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人、新事、趣事记下来。这不但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 而且又为学生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语文小组讨论的误区及对策 篇6

下面,笔者就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小组讨论”的误区一:置身事外。课堂中常常看到老师布置完小组讨论的任务后,学生们都忙开了。而此时老师该干什么?有的忙于看一下教学环节的设计;有的在一旁悠闲地等待;有的只是象征性地到学生中巡视;更有甚者,此时去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对此,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应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能去干扰。殊不知,没有老师参与的小组讨论缺少思想引领,没有规则的小组学习成了“自由市场”,嘈杂无序,有的学生甚至趁机大谈特谈与本课毫无瓜葛的话题。

“小组讨论”的误区二:草草收场。有时限于时间,老师布置学生围绕一段文字合作学习讨论,或是围绕几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一两分钟后便匆忙收场,让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而此时有的学生文章尚未读懂,甚至还没读通;有的学生还未来得及将问题与文本结合起来,讨论结果从何谈起?此时只能有两类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一类是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由于时间仓促他们汇报的只是个人理解并非思维碰撞的结果;还有一类是乖巧型的学生,为了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事论事敷衍几句。随后老师便草草总结,话题一转,按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下去。此举看似节约时间,其实不然。这样“草草收场”式的合作讨论,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通过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小组讨论”的误区三:形式单一。小组集合讨论是课堂讨论中运用得最多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给大家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讨论时一些优秀学生往往会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中等生及后进生则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这种单一的小组集合讨论形式,达不到提高全体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小组讨论”的误区四:变相灌输。有的教师为了让小组讨论之后的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吻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提示,将自己所希望的结论有意识地暗示给学生,甚至趁机安排好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这样的课堂从表面看,学生积极动手,充分讨论,教师放下架子,参与其中,其实质却是“变相灌输”,教师过早地介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而且介入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和探究结果引导到自己预设的教案上来。

“小组讨论”的误区五:无果而终。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有些老师便匆匆进入新教学环节,既没有让学生展示讨论的成果,又没有对讨论及时总结评价,讨论无果而终。究其原因,还是教者对小组讨论理解不够,驾驭课堂能力不强。这样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脑海里仍在想着讨论内容及争辩的有关问题,陷在自己的思维中。“无果而终”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怎样的小组讨论方式才是科学而有效的?我想,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小组讨论应该是有序的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合作学习”这个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走进当今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随处可见,小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小组讨论要富有成效,在合作的方式上首先是有序的,即是有组织的、有分工的,成员间一段时间后形成默契。讨论结果的汇报展示应该形成小组各自的风格。同时,小组讨论前教师要考虑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求,这个要求不一定是硬性的,主要是告诉学生速度的重要性。过短的时间会使讨论流于形式;过长的时间又会使讨论偏离主题。教师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适时调节。

二.小组讨论应该是交互式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平等中的首席”。若只强调学生主体而忽视自身在小组讨论中的角色地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少,师生间在知识情感层面就不能产生碰撞和共鸣。交流和互动是小组讨论的基本特征。它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要注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各小组的行为,洞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注意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应该是有效的

小组讨论的有效性首先表现在是否全体参与上。其次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讨论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教师应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充分展示其成果,每位学生的发言都代表小组的意见,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思想的交流碰撞是受到老师尊重和认可的,以此来提高学生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展开小组讨论呢?

一.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座位编排上根据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有组长负责小组分工、讨论,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或者采用1+2、1+3等灵活的汇报展示方式,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以好带差,取长补短。

二.借助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是小组讨论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向学生渗透自主、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只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进步,要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七颗钻石》一课时,我让全班同学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交流,课前自主搜集到的关于“爱”的美文、图片,并运用想像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爱”的场景。然后各小组通过各种形式讨论展示,全班交流,“大家教一人,一人教大家”。由于小组同学围绕讨论问题,互相激发感情共同讨论,在讨论时大家思维显得异常活跃,积极表达自己的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满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1.在学生中开展“小老师”活动。在学生中选派一名小老师。这位小老师除了带领学生学习字词等基础知识外,还可以向展示学生提问、追问,对小组讨论的汇报展示加以评价。

2.结合教材选出小主持人。初中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对电视节目里的主持人崇拜得五体投地。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及时在小组之间评选最佳主持人,让他们来主持“语文天地”中的美文赏读、百家争鸣等节目。通过活动,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力、创造性及内在因素都得到了开发,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3.大胆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极为丰富。在教学中尽量多鼓励学生大胆说话,畅所欲言。在学生中通过对某些有价值问题的辩论,学生各抒己见,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使他们的思维得以拓展。

新课标指出:“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小组讨论,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我们老师对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了许多探索, 有的发挥了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也有一些所谓的“小组讨论”, 课堂气氛表面热闹, 实际却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存在很多问题。

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7

如今英语已成为每个完成大学学历的人一生中周期最长, 课时最多, 负担最重的一门课程。但是其弊端却是孩子证书满满, 能力一般。学了十多年的英语, 却连欧美的小学生都不如。致使多少英语学习者最终依然在学习的马拉松中陷入了迷茫和无助。

二、最常见英语教学误区

我们中国学生是世界上对学习外语最重视、投入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最大而收获最小的学习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有:

1. 忽视口语的第一性。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 听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 并形成外语思维, 从而增强语感, 这正符合现代教学法以交际为目的、以实用为宗旨的原则。

2. 忽视文化教学。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将中国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英语上, 造成理解上有偏差的中式英语, 对跨文化交际造成困难, 也就产生了语言的负迁移。

3.“说教式”、“一言堂”。

教师试图以教代学, 讲得太多。外语教学是实践性和交际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三、从家庭教育的点滴改变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

英语教育是一项很专业的事业, 家长要带着对孩子的爱, 对孩子兴趣的尊重从家庭教育的点滴做起, 给孩子营造更加科学、完整的英语学习教育。

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我们学习母语时, 从来就不借助另一种语言, 而且从来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所学内容是什么意思, 因为语言本身既是工具又是内容, 即便需要对所学内容做更多解释, 也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解释, 而不需要借助第二语言。 (同样, 英国人学习英语不需要借助其他语言。) 而且在我们的认知中, “学会母语”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对于英语初学者应该用母语的方式, 通过日常生活中原汁原味素材的输入, 建造第二母语科学体系的游泳池。“不呛水就学不会游泳”。顺应语言学习生理规律, 营造浸沐式类轻柔温婉母语纯英语环境, 激发语言学习本能,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语言逻辑, 并形成终身挥之不去的绝对语感。

如果是小学生, 多听故事多看动画, 多听句子多唱歌。如果是中学生, 把好的课文念得准确, 流利, 用英语做梦, 睡梦中会说出来, 作文中会用出来。如果是成年人, 像婴孩一样对自己宽容, 不要苛刻自己。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 要与环境中的语言融为一体, 终生不再剥离。

四、英语教学的真知灼见及走出困境的准则

语言不是背诵的, 是在尝试犯错的过程中习得的。如果一开口就被批的体无完肤, 会越学越没信心。语言的表达能力受心理的影响很大, 对自己或别人矫枉过正反而会产生反作用。

英语学习过程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划分, 而不是年龄或年级。语言学习是先天赋于我们的本能, 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轻松的掌握。忽略了本能效应, 致使事倍功半, 苦不堪言。

任何语言的本质准确地说, 是以这种语言的声音为主的思维。如果做不到像婴儿般的用英语思考就永远不能用英语正常交流。“翻译”和“语法”反而会阻碍思维。

语言速成的前提是你用这种语言来思考。正如我们生活中思考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母语。因此, 外语学习要经历一个“化蛹成蝶”的阶段, 即语言的储备。

学英语推荐方式看原声电影、电视肥皂剧、唱英文歌曲就可以学习到语言。从母语字幕———英文字幕———无字幕过渡, 什么时候摆脱字幕了, 语言功底就到家了。

表扬的误区及对策 篇8

一、误区梳理

长期以来, 诗歌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其教学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病。

1. 教学观念保守。

诗歌的语言凝练、高度概括, 极富意蕴, 而且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部分教师就认为, 只要扫清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因而在教学时也只是一味的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的确切含义。教师对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 不仅使其在教学时把一首优美的诗歌搞得支离破碎, 使学生无法感受诗人内在的情感, 无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意蕴美, 而且也大大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 导致教学结果的乏味与低效。

2. 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 必然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忽略诗歌的文体特征, 采用与其它文体同样的教学方法, 操作方法很是机械, 即“解题释词+交代背景+理清段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总结艺术特色”的“五段论”式的僵化模式。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僵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无法从文字符号背后, 观赏到诗人内心闪现的灵光, 获得一种曾经有过或未曾有过的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1]。而且, 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诗歌丧失了自身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 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教学目标模糊。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于是在诗歌教学中便出现了几种极端:一是朗读课:整堂课都在读, 教师读、学生读、录音读、分组读、集体读、单独读……看上去整堂课读得沸沸扬扬, 但由于没有在朗读的方法上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和点拨, 因而这种读实际上是失去方向的瞎读, 其结果只能是偏离教学目标, 曲解诗歌的真意。二是拓展课:教师对诗歌内容进行一番很是粗糙的讲解后, 就开始对文本进行拓展。如有位教师讲《孔雀东南飞》, 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焦仲卿为什么休掉刘兰芝。学生思路是打开了, 但这堂课的重点在哪里, 我们不得而知。这种拓展, 给人的感觉是没了边际, 实际上是一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胡乱拓展。三是鉴赏课:为了将“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这一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教师对文本进行一番蜻蜓点水的讲解后, 就让学生轮流朗读从网上下载的或是从一些鉴赏辞典中摘抄的有关那首诗的赏析文章。气氛热烈, 文采飞扬。殊不知, 下载与抄袭永远不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王家新教授指出:“多年来,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忽视并背离‘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 (1) “中学诗歌教学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要注意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真正把诗歌当作诗歌来教, 让教学回归诗歌本身。” (2) 这几种极端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背离了诗歌教学应有的目标, 让学生难以适从, 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远离了诗歌, 远离了文学, 远离了语文。

4. 教学氛围沉闷。

诗歌是无声的音乐, 是无形的图画, 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 它们的魅力可以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 教师往往为了达到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 创设课堂氛围, 给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满堂问中, 尽管学生有机会发言, 但教师仍是权威的代言人, 他们按照预先设定的框架, 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 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 把诗歌的每一个细节贴上标签, 一清二楚, 以教师的独断专行代替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课堂貌似活跃, 其实相当沉闷。因为我们从中听不到学生的心声, 更不用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味诗歌的神韵和优美的语言, 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熏陶[3]。

5. 教学手段极端。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比起来, 略显单一、平面, 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发挥诗词教学的理想效果, 而借助录音、录像、幻灯、电影等集声光电色于一起的诸多种媒体, 则可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为学生营造特殊的情境, 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审美共振和极大的学习兴趣。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 有些教师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上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即进行诗歌教学一味地依赖多媒体, 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点击鼠标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事实上, 过分使用多媒体, 会使教学过程呆板,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而且, 过多使用多媒体, 不利于引导学生感悟丰韵的诗歌意象, 品味凝练隽永的诗歌语言, 体会作者内心炽热的情感,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此外, 多媒体课件过多的强调形象、直观, 学生在直观感觉的冲击下, 会逐渐丧失鉴赏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无法深入体味、揣摩诗词的妙处, 当然也就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二、成因分析

诗歌教学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误区, 其原因在于:

1. 文艺理论知识滞后。

当前的诗歌教学, 大多不同程度地患有文艺理论滞后症, 诗歌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鉴赏方法, 几乎没有涉及任何新的艺术理论, 方法单一贫乏, 令人担忧。孙绍振先生就曾指出:“文艺理论水准落后于当代文学理论的成就二十年左右” (3) 。许多语文老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 他们对诗歌的了解, 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末在大学《文艺理论》里得到的知识, 在他们的课堂上, 我们几乎看不到各种现代诗评方法, 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那种重思想内容评价而轻艺术技巧分析的单调的社会学的解读方法。李海林认为:“知识创新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4) 解读诗歌, 如果不吸收当代文论成果并加以转化, 其课堂教学只能呈现手工作坊式的“原地踏步”或“闭门造车”的状态。

2. 教师学识素养贫乏。

语文教师的诗歌素养, 直接关系到诗歌教学的质量, 然而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对诗歌的疏离与隔膜, 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不争的事实。不少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视野狭窄, 对诗歌的阅读量小, 对诗歌的解读缺少准确理解与深入感悟, 加之文艺理论知识不能与时俱进, 因而也就使得教师没有深厚的诗歌艺术修养和驾驭诗歌理论的底功,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时简单照搬教参“指点”, 套用机械的教学流程, 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 切割了诗歌所蕴含的精髓、激情和韵味, 其课堂的干瘪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 考评机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 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诗歌教学功利倾向十分明显。由于诗歌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日常教学中, 诗歌常常受到其他文体的挤压, 不被师生重视;平时的作文训练, 教师几乎从不安排诗歌的写作 (因为前几年中高考作文题注明得很清楚:“除诗歌外, 体裁不限”, 这几年这方面的限制虽然取消了, 但为了求稳求胜,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依然要求学生避免写诗歌) ;即使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 诗歌同样受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冷遇[4]。诗歌教学就这样在现实与浪漫、感性与理性、急功近利与精神建构之间徘徊不定, 甚至停滞不前。

三、对策指引

要革除诗歌教学的弊端,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夯实文论知识。

语文教师的文艺理论水平, 对诗歌的鉴赏有很大的影响, 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论修养对诗歌鉴赏十分必要。为此, 语文教师平时要多看一些诗歌理论专著, 如中国古典诗论文论、西方文论尤其是西方20世纪新起的许多人文新学科以及文学、文化和哲学理论, 如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等, 都会对我们从事文本解读有帮助。可以说,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可以促使我们以新的眼光来看诗歌。 (5) 当然, 提高教师的文艺理论素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短平快的做法是教师要细心研读每册书配有的若干篇由著名专家撰写的知识短文, 或是教师教学指导用书上编排的学者的赏析性文章, 认真领会其中涉及到的文体知识、考点知识和鉴赏知识[5]。同时, 教师还要善于搜集整合相关研究成果, 细心揣摩诗歌的内在情感, 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才会让学生“诗意的栖居”于课堂之上。

2. 提高艺术修养。

语文教师首先要爱好诗歌, 然后才能教好诗歌, 会教诗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 也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为此, 语文教师平时要多逛书店, 多读一些中外诗作, 多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网络诗歌 (因为网络诗歌版块多, 内容丰富, 搜索便捷, 新作上传迅速) , 多积累一些诸如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建筑器物等的古代文化知识及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诗歌理解起到关键作用的意象知识。只有诗读多了, 读熟了, 知识储备雄厚了, 语文教师才会对诗歌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 语文教师的诗歌修养也才会逐渐得到提高, 自身的教学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工作来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应根据诗歌的特点, 遵循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认知的规律, 通过点拨引导, 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建构[6]。具体说来,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通过知识性的拓展讲解, 使学生达到拓展阅读的目的, 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拓展讲解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 应尽量简单准确, 点到实质, 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其次, 由于诗歌具有多义性、含蓄性和暗示性等特点, 因而诗歌教学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 这种开放式的读是一种考虑时代背景、历史现实、文化内涵以及字句中复杂幽蕴的意蕴等因素的既有深度又有准确性的“细读”与讲解, 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读、随意解读或曲解原意的误读[7]。最后, 教师要注意运用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运用这种方法时,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从各种角度, 如主题角度、风格角度、感悟角度、构思角度、艺术形式角度、历史文化角度等, 对不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特征进行比较, 这样反复的比较鉴赏, 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鉴赏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使课堂教学有深度、有宽度、有温度。

4. 开辟实践机会。

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 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 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同时, 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并将自己的作品以朗诵会、创作比赛会、诗歌欣赏会等形式呈现出来, 努力为学生营造诗歌教学的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并最终为学生诗情的飞扬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纵深的空间。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 也是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书写能力, 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思考时代……因而诗歌教学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发挥独创精神, 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 并让诗歌教学最终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8]。

注释:

(1) (2)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上) [J].中学语文教学, 2005, (2) :57.

(3) 转引自王尔楷.略论当前诗歌教学中的三种流弊[J].语文教学通

讯, 2007, (9) :18.

(4) 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 2006,

(5)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9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误区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24-001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

1.重均衡用力,轻主次分明

初中的英语词汇通常由常用词、根词等组成,它们虽然在英语总词汇量中只占一小部分,但用途却非常广泛,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的本义、转义、比喻义、引申义、修辞义等。英语教学大纲对每个单元的单词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出不同等级的要求。

2.重讲解词义,轻创设语境

在初中英语词汇中,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完全不同,如:He goes to work by bus. He is going too fast. I must be going now.因此,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这个词,怎么用。

3.重字面意义,轻文化内涵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许多情况下,也会出现与别人沟通不了或出现尴尬的场面。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对策

1.input:注重音读规则,善用联想法和构词法

音标是单词教学的关键。掌握扎实的音标知识,了解和学习字母组合的规则,掌握拼读规律,学生才能轻松记住和拼写出单词,并记得更牢固。

比如教《英语》译林版8A Unit4 Reading的单词时,我设计了一个话剧情景,让学生联想演绎。这一课的主题是Do it yourself。这是一个非常时尚又贴近生活的题材。所以笔者把自己创设成主人公,给学生呈现了一组笔者参加素食烹饪培训的图片,并告知学生I take a course (课程 n.) in DIY . I attend(参加 vt.) the lesson every Tuesday. I am crazy about(对…着迷 adj.) doing DIY. I not only learn how to cook food by myself but also try to decorate house by myself (not only… but also… 不但… 而且…). I painted the wall and ceiling(天花板 n.) myself. But I’m not careful enough. I cut the wires(电线 n.) and hit the pipes(水管 n.). So the house had a power cut (停电). And I fill the room with water (fill…with… 使…充满…). My friends advise(建议 vt.) me to repair them carefully.整个单词的新授过程一气呵成。又由于笔者所创设的情景是以学生所熟悉的老师为主人公,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极佳。

2.intake:创设语境,挖掘文化内涵。

《英语》译林版7A Unit 6是有关“Food and lifestyle”的话题,我结合课文内容及出现的新单词,以Kitty 和Daniel 为主人公,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段短文填空: My name is Kitty. I have ____ and _____ for breakfast every day. I eat ____ and ________ for lunch and dinner. Sometimes I have an _____ or a ____ between meals. I seldom eat ____ or ______. I am Daniel.

Key:1.milk 2.bread 3.fish 4.vegetables 5.apple 6.pear 7.cakes 8.sweets 9.hamburgers 10.Cola 11.beef 12.fruit 13.vegetables 14.fish

以上所填内容都是本单元的词汇及重点句型。通过把词汇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就能够融会贯通,很快掌握其用法。

3.output:阅读与写作

阅读特别是泛读能有效地扩展词汇。写作也是积累词汇的直接方式。如学完《英语》译林版7A Unit5之后,为了让学生把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落实到实际运用中,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基础写作。

以Mid-Autumn Festival 为题,写一篇短文。要点如下:

1.中秋节通常在九月或十月;

2.都聚在一起庆祝;

3.晚上,吃月饼,赏满月;

4.它是最喜欢的节日,我可以吃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月饼。

以下是参考例文: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Most Chinese families celebrate it.

It is alway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It is often cold at this time of year, but people are happy.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and then have a big dinner. After dinner, people like to watch TV. There is a great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TV every year.

养殖生产中的误区及对策 篇10

1 建 场

1.1 误 区

选址随意, 不考虑是否远离公路、村镇、工厂和主要水源地, 也不考虑当地的风向和地势高低, 只要有空地就建场, 导致人流、车流、物流以及垃圾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困难, 增加了疫病传播的机会。部分养殖场建设不够规范, 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紧密相连, 未作有效隔离, 饲舍间距过小, 缺少绿化带, 消毒设施薄弱, 安全隐患大。

1.2 对 策

选址一定要考虑环境因素, 如远离城镇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主要交通干线500 m以上。场舍布局要合理, 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应分开, 并有隔离设施;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必须分设, 各养殖栋舍之间应距离5 m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等。

2 消 毒

2.1 误 区

对消毒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重药物治疗轻消毒预防;认为场内没发病则可不必消毒;对消毒的依赖性过大, 认为已经消毒的畜舍就不会发生传染病;随心所欲消毒;错误地认为消毒就是治病。选择消毒剂时, 对不同种类消毒剂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认为消毒剂的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 有的长期固定使用一种消毒剂;有的认为只要能杀菌随便哪种都可以;有的任意将2种不同的消毒剂混合使用。保存及配制消毒剂不当, 有的将消毒剂随意放置;有的认为浓度越高越好;也有的配制时仅凭感观判断, 很难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和剂量。

2.2 对 策

应根据不同消毒场所、消毒对象、消毒方法、气候条件、环境卫生、有机物等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购买时, 必须弄清楚消毒剂的成分、效力和安全性, 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但不能完全贪图价格便宜或听信夸大宣传。配制、使用消毒剂时, 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操作。

3 投 药

3.1 误 区

主观臆断和凭经验用药;见病就用药, 见效就停药;病轻则小剂量用药, 病重则大剂量用药;治疗无效时, 频繁更换药物;对药物的适应性不甚明了, 如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给药途径不当, 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而达不到防治效果;用药过量而引起动物中毒;当个别畜禽发病时, 则对整群畜禽长期超量用药, 其结果往往是动物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反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缺少用药“安全”意识, 不太注意用药期、休药期或认为人药要比兽药效果更好等。

3.2 对 策

发现疾病要及时确诊, 查明病因, 准确用药。坚持科学原则, 根据药物的种类、性质、使用目的、副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动物的饲养方法, 选择适宜的用药方法 (混水、混料、注射等, 但应尽可能避免注射) ;还应注意核算成本, 选择疗效显著、价廉易得并能兼顾养殖业经济效益的药物。

4 防 疫

4.1 误 区

疫苗使用不当;不按浓度要求稀释疫苗, 或用自来水稀释疫苗;注射时一个针头用到底;注射剂量不足 (如免疫时太匆忙、释放动物太急等) 或盲目加大剂量;免疫方式不当, 常打飞针;接种疫苗前后3 d内带体消毒或投服消毒灭菌药物;去势与免疫同时进行等。

4.2 对 策

上一篇:无人驾驶之路下一篇:虚拟仿真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