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频率

2024-10-04

使用频率(共10篇)

使用频率 篇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 大型体育建筑的功能日益复合化, 投资和使用主体日益多元化, 传统的基于单一赛事功能的体育建筑策划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本文从新形势下大型体育建筑的功能构成和发展趋势入手, 结合案例分析, 研究大型体育建筑可持续利用特征和不同功能的使用频率, 以运营为导向, 提出基于使用频率的大型体育建筑功能策划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大型体育建筑,使用频率,功能策划

大型体育建筑具有座席多、体量大、投资大的特点, 往往为承办大型赛事而新建。在我国原有投资管理和审批体制下, 大型体育建筑以政府投资为主,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审批一般依据赛时需求来确定, 设计、建设阶段以赛时需求为导向。大型赛事结束后, 场馆面临赛时、赛后功能的转换, 以赛时需求确定的场馆规模和功能布局往往不能适应赛后运营需要, 造成日常运营成本高企, 看台和大量功能用房闲置。随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 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逐渐常态化, 大型体育场馆建设逐步回归理性,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大型体育建筑功能的认识在逐步转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 大型体育建筑的功能日益复合化, 投资和使用主体日益多元化, 传统的基于单一赛事功能的体育建筑策划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一、政策背景

2014年10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 46号],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 m2,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达到5亿的总体目标。文件提出“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 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 激发场馆活力。推行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 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 拓展服务领域, 延伸配套服务, 实现最佳运营效益。……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 建设体育设施, 开发体育产品, 提供体育服务。……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1]

针对大型体育建筑运营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2013 年开始, 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 体经字 (2013) 381 号]、《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和《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体经字 (2014) 411 号]、《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针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新建体育场馆规模和数量”, 并要求“完善功能设计。大型体育场馆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后期运营需要, 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 融入演艺、会展、商业、休闲等多功能设计,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可采用搭建临时看台、活动座椅等方式, 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空间利用率”。[2]提出“体育场馆应当按照以体为本、多元经营的要求, 突出体育功能, 强化公共服务, 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运营效能。鼓励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商贸、康体休闲、文化演艺等多元业态, 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产业集群”。[3]在上述政策背景下, 未来我国大型体育建筑的投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 PPP等模式将成为体育场馆建设的重要形式。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将更多地以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产业集群为目标, 以赛事为主导的功能定位模式将逐步向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转变。

二、大型体育建筑功能构成和发展趋势

1.大型体育建筑功能构成

从大型体育建筑的建设目的来看, 大型体育建筑的基本功能可分为主体功能和外围功能。主体功能包括体育赛事功能、演艺及社会活动功能、训练教学功能和全民健身功能。外围功能包括办公、商业、会展、培训、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等。

从对建筑主要功能空间需求来看, 大型体育建筑功能可进一步细分为核心功能、附属功能和外围功能 (表1) 。其中, 赛演功能 (包括体育赛事、演艺活动和社会活动功能) 需要使用比赛场地和看台, 是大型体育建筑的核心功能;训练教学功能和全民健身功能一般只需要使用比赛场地, 不需要使用看台, 属于附属功能;办公、商业、会展、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一般以使用附属功能用房为主, 不使用比赛场地和看台, 属于外围功能。

2.大型体育建筑发展趋势

我国大型体育建筑的演变经历了由功能单一到多功能, 再到复合型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前, 体育场馆的设计模式以满足单纯的竞赛功能为主导思想, 功能单一, 场地较小, 座席所占空间较大, 附属用房仅考虑供比赛使用。20 世纪80 年代, 出现了多功能场地的概念, 通过扩大场地规模, 结合活动座席实现多功能转换, 达到兼顾多种类型比赛和群众健身的目的, 场馆对多种比赛项目兼容性、灵活性较大, 附属用房考虑设置部分商业服务设施。从20 世纪末开始, 随着体育日益市场化、产业化, 复合型体育建筑开始出现, 体育场地在多功能使用的基础上考虑与其他功能单元的综合利用, 实现功能互补和联合使用, 附属用房的组成更加多元化, 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比重增多, 服务更全面。[4]进入21 世纪, 可开合屋顶、可变场地和可变看台被视为第四代体育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同时, 体育建筑功能更加多元化、复合化, 构建多元业态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将成为大型体育建筑发展的趋势。

三、大型体育建筑的可持续利用特征

1.与城市共同发展, 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大型体育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 是与城市共同发展的。一方面, 随着城市的发展, 大型体育建筑的区位、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延伸了服务半径, 扩大了服务人群;另一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从基本消费、功能消费步入到体验消费、健康消费阶段, 体育文化消费成为习惯。此外, 区位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场馆商业和办公用房租金越来越高。以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例, 20 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时, 处在城乡结合部, 随着城市发展所在区域现已成为城市中心区。区位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其发展和运营带来巨大影响, 每年接纳近300 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场馆内办公用房日租金达到4~6 元人民币/ m2, 场馆经营直接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经营收入大幅上升, 年经营收入过亿元人民币。

2.功能更新加快, 使用寿命延续

对于现代大型体育建筑而言, 由于竞赛规则变化快, 信息技术和电视转播技术等赛事相关技术发展很快, 再加上运营需求的发展和变化, 对功能更新的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认为, 场馆机能寿命一般维持在20年已是相当不错, 再长则要经受较大的更新改造。[5]要承办国际或全国性综合运动会, 一般建成十年以上的场馆都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以满足竞赛需求。北京的大型体育建筑, 自承办1990 年亚运会以来, 基本上十年左右就经历一次大型改造。为了承办大运会、奥运会等大型赛事,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场馆进行改造, 更新和完善了场馆使用功能, 延续了使用寿命。奥体、工体、首体等场馆设施水平从第二代升级到第三、四代, 从设施条件来看并不落后于“鸟巢”“水立方”等新建场馆, 能够满足新的赛演功能的要求。

3.功能复合化, 赛事功能低频化

随着城市和社会发展, 大型体育建筑功能变得更加复合化, 越来越成为集赛演、全民健身、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综合体。从不同功能的使用频率来看, 最本质的体育赛事功能往往成为低频使用功能, 国内绝大多数体育场馆每年举办竞技体育赛事场次为个位数。对体育建筑而言, 演艺等文化活动、全民健身, 以及商业、办公等功能需求越来越大, 建筑功能的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根据2014 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报告, 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场所中,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工人体育场、五棵松体育馆、人民大会堂、国家体育场 (鸟巢) 、国家体育馆、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等9 个大型场馆, 2014 年实现演出收入5.85 亿元人民币, 占北京市全年演出收入的39%。[6]9个大型演出场馆中, 除人民大会堂外其余8个场馆均为大型体育建筑。

分析目前国内大型体育建筑使用状况, 依据场地和看台的主要用途和使用频率, 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1) 演艺型

在国内一线城市, 由于巨大的人口支撑和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 演艺活动成为部分大型体育建筑的核心功能, 利用率高, 运营状况好。北京的万事达中心 (原五棵松体育馆) 、上海的梅赛德斯- 奔驰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日常运营都是以演艺活动为主, 演艺活动占大型活动的比例在80% 左右或以上 (表2) , 每年举办的竞技体育赛事场次为个位数。对比香港红磡体育馆, 2004 年时已呈现同样的特征, 场馆使用率高达96.7%, 在其举办和承办的187项活动中, 有147项属娱乐性节目, 专业体育性质的活动则只有5 项。[7]

此类场馆一般采用PPP等模式, 由专业运营单位投资和运营, 不属于政府体育部门管理, 因此在全民健身开放、体育活动场次方面无硬性指标要求, 可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运营, 场地一般不作为全民健身场地开放。考虑场馆举行演出活动前3天左右的搭台准备时间, 主场地100场左右的活动安排已接近于满负荷运转, 所以对于大型活动利用率较高的场馆, 比赛厅实际上是不可能作为全民健身场地开放的。

(2) 多元型

大多数体育系统所属场馆属于本类型, 按照“以体为本、多元经营”的要求, 突出体育功能, 强化公共服务, 需要满足全民健身开放时间以及举办体育活动场次等要求。同时, 为了提升运营效能, 也进行多元化经营。以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为例, 2013 年举办竞技体育赛事、群众体育赛事、演艺活动的时间约100 天, 其余时间比赛场地设置20 片羽毛球场向公众开放。重庆涪陵体育场除了承办中国足球甲级联赛重庆力帆主场比赛等体育赛事, 以及各类大型演艺活动外, 常年向公众开放, 全天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8点, 免费开放时段为早上6点至中午12点, 体育场内可进行跑步、篮球、网球、足球等体育活动。

(3) 训练教学型

部分体育系统场馆和体育院校场馆属于本类型, 比赛场地以专业队训练和教学功能为主。比如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承担国家女足驻训任务, 除承担少量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赛事外, 全年大部分时段供国家女足训练和其他运动项目国家队辅助训练使用, 不面向公众全民健身开放。北京射击馆和老山自行车馆在奥运会后以保障国家射击队和自行车队训练为主。

(4) 全民健身型

此类体育场馆由于区位和场馆条件限制, 举办体育赛事和演艺活动条件较少, 比赛场地日常使用以全民健身功能为主。北京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比赛池和热身池全年面向公众开放, 仅承办少量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赛事, 自主经营的游泳项目收入占到经营收入的60% 以上。北京大学体育馆等大学场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 以校内使用和面向公众全民健身开放为主。北京大学体育馆比赛厅设置12 片羽毛球场地向公众开放,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不仅把比赛场地作为全民健身场地开放, 还将部分临时看台拆除, 加设隔墙改为2个多功能训练馆开放。

四、基于使用频率的大型体育建筑功能策划

体育建筑策划的要素包括功能、形式、经济、时间四个方面, [8]其中功能策划是核心。我国的大型体育设施建设已步入“后奥运时代”, 大型赛事日益常态化, 同时, 发展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 体育设施投资和使用主体日益多元化, 传统的基于单一赛事功能的体育建筑策划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应正视赛事功能低频化的现状, 以市场为导向, 从各项功能的使用频率入手进行功能策划 (表3) 。

1.功能定位

“后奥运时代”大型体育建筑的定位应更倾向于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 设计建设之初应在市场调研基础上, 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建设运营目标。政府投资的体育场馆、PPP模式的体育场馆、民营投资的体育场馆定位会有较大差异, 建设运营目标也会在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有所不同。应从大型体育建筑主体功能的使用频率出发, 充分考虑项目以何种功能为主, 明确是以演艺功能为主导的演艺文化综合体, 还是多元型、训练教学型或全民健身型的体育服务综合体。上海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一开始就定位为以演艺文化活动功能为主, 体育赛事为辅, 充分考虑运营需要和商业设施布局,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运营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北京万事达中心 (原五棵松体育馆) 在设计时考虑以赛事功能为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运营方AEG公司介入后, 针对演艺功能需求提出整改方案, 业主方投入2亿元人民币进行改造, 才满足日常运营以演艺活动为主的需要。

2.功能策划和设计策略

功能策划应在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场馆的功能构成, 明确高频功能和低频功能, 以运营为导向, 增加高频功能配置。从场地、看台、附属用房、设施设备等方面向高频功能倾斜, 通过临时设施等手段解决低频功能使用问题。设计策略应以功能的适应性为目标, 采用现代技术手段, 满足复合性功能需求。

(1) 看台适应性

基于赛事功能低频化的现状, 重点考虑可变看台的使用。包括减少固定看台, 增加临时看台和活动看台, 设置可分隔看台等。国家游泳中心、北京老山自行车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赛后都拆除了大量临时看台, 改作其他功能空间使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设置了可分隔看台, 最大容量18 000 座, 活动隔墙降下后, 可分别转换为12 000座、10 000座、8 000座、5 000座、4 000座的剧场。

(2) 场地适应性

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 综合考虑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的布置, 从场地尺寸、场地材料、布局等方面, 增加场地适应性。北京万事达中心、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体育馆等场馆场地尺寸按满足冰球比赛和体操比赛要求设置, 地面采用水泥地面, 满足制冰要求, 根据不同赛事和演艺活动需要铺设活动木地板或搭台, 适应性较强。汕头游泳跳水馆考虑日常运营需要, 游泳池和跳水池采用分厅布置方式, 既降低了能耗, 又有利于日常全民健身开放。北京万事达中心、国家体育馆等场馆在热身场地设置看台, 满足了日常运营中歌迷见面会等小型演艺活动的需求, 提高了使用率。一般大型体育馆场地面积仅占比赛厅面积的30% 左右, 比赛厅作为全民健身开放, 表面上看增加了利用率, 但真正得到利用的面积所占比例较小, [9]空间和能耗浪费严重, 因此, 以全民健身功能为主的体育建筑应尽可能增加运动场地所占比例。

(3) 功能用房适应性

目前, 国内许多大型体育场馆大部分经营收入来自于功能用房的租赁收入, 使用频率远高于场地和看台。功能用房布局应充分考虑租赁和经营需要, 一方面, 要合理分区和组织人员流线, 满足日常运营需求;另一方面, 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采光, 考虑分隔和灵活使用的可能性。单纯考虑赛时功能需求, 容易造成赛后功能用房的大量闲置或拆改, 比如国内某大型游泳馆平时运营开放使用的更衣、淋浴用房是利用赛时的管理用房改建而成, 赛时的4套运动员更衣室被改作他用。

(4) 设施设备适应性

为满足赛演功能需要, 大型体育建筑在灯光、音响、计时计分、电视转播等设施设备方面有其特殊要求, 不同功能定位的场馆, 各类设施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要求差异较大。应结合日常使用的实际需求, 合理配置设施设备, 避免投资浪费和闲置。

(5) 临时设施解决赛时需求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包括临时看台、地板、房屋, 以及计时计分、音响、照明等赛事技术设备都可以采用临时设施方式解决, 在使用频率不高的情况下, 采用临时设施解决赛时需求将极大地降低初始投资和日常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 B/O L]. (2014-10-20) [2015-06-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2]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EB/OL]. (2013-11-05) [2015-06-04].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08/n33448/n33793/4771055.html.

[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EB/OL]. (2015-01-22) [2015-06-04].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08/n33448/n33793/6120554.html.

[4]刘志军, 仲德崑.复合化的体育馆设计[J].华中建筑, 2010 (1) :42-46.

[5]梅季魁.梅季魁:场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建筑技艺, 2011 (2) :52-53.

[6]北京演出行业协会.2014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R/O L]. (2015-01-19) [2015-06-04].http://yule.sohu.com/20150119/n407896473.shtml.

[7]徐长红, 吕赟.大型赛事后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运动, 2010 (5) :150-151.

[8]庄惟敏, 苏实.策划体育建筑—“后奥运时代”的体育建筑设计策划[J].新建筑, 2010 (4) :12-15.

[9]马佳, 庄惟敏.国内大型体育建筑固定座席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分析研究[J].建筑学报, 2004 (5) :70-72.

使用频率 篇2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管理,规范无线电频率使用行为,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以下统称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以及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实行有偿使用。使用无线电频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无线电频率占用费。

第四条 使用无线电频率应当取得许可,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至第三项所列的频率除外。

第二章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申请和审批 第五条 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所申请的无线电频率符合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使用规定,有明确具体的用途;

(二)使用无线电频率的技术方案可行;

(三)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对依法使用的其他无线电频率不会产生有害干扰;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使用卫星无线电频率,还应当符合空间无线电业务管理相关规定。

第六条 申请办理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应当向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无线电频率的书面申请及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二)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开展相关无线电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和管理措施等;

(三)拟开展的无线电业务的情况说明,包括功能描述、通信范围(距离)、服务对象和预测规模以及建设计划等;

(四)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拟采用的通信技术体制和标准、系统配置情况、拟使用系统(设备)的频率特性、拟采用的通信技术体制、频率选用(组网)方案和使用率、主要使用区域的电波传播环境、干扰保护和控制措施,以及运行维护措施等;

(五)依法使用无线电频率的承诺书;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无线电频率拟用于开展射电天文业务的,还应当提供具体的使用地点和有害干扰保护要求;用于开展空间无线电业务的,还应当提供拟使用的空间无线电台、卫星轨道位置、卫星覆盖范围、实际传输链路设计方案和计算等信息,以及关于可用的相关卫星无线电频率和完成国内协调并开展必要国际协调的证明材料。

无线电频率拟用于开展的有关无线电业务,依法需要取得有关部门批准的,还应当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七条 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批权限,实施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第八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对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材料进行审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受理申请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九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依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并综合考 虑国家安全需要和可用频率的情况,作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无线电管理机构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可以组织专家评审、依法举行听证。专家评审和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许可期限内,但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实施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需要完成有关国内、国际协调或者履行国际规则规定程序的,进行协调以及履行程序的时间不计算在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许可期限内。

第十一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作出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决定时,应当明确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期限。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临时使用无线电频率的,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

第十二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由正文、特别规定事项、许可证使用须知、无线电频率使用人的权利义务等内容组成。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正文应当载明无线电频率使用人、使用频率、发射类别、使用地域、业务用途、使用期限、使用率要求、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及签发时间等事项。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的具体内容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制定并公布。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的内容。

对于临时使用无线电频率、试验使用无线电频率和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确定的其他情形,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颁发无线电频率使用批准文件,并载明本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无线电频率使用批准文件与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由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人签发,加盖发证机关印章。

第十四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样式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统一规定。

第三章 无线电频率的使用

第十五条 使用无线电频率,应当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的要求,接受、配合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应当妥善保存。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冒用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第十七条 国家根据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需要依法实施无线电管制的,管制区域内的无线电频率使用人应当遵守有关管制规定。

第十八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人不得擅自转让无线电频率使用权,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或者改变用途。

需要转让无线电频率使用权的,受让人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提交双方转让协议,依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程序报请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

第十九条 依法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受到有害干扰的,可以向无线电管理机构投诉,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协调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投诉人。

第二十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人拟变更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所载事项的,应当向作出许可决定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一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期限届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限届满30个工作日前向作出许可决定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延续申请。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第九条的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对无线电频率使用行 为进行监督检查。

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可以组织开展无线电频率使用评估,对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使用率等进行检查。

第二十三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人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末前向作出许可决定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报送上一的无线电频率使用报告,包括上一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执行无线电管理规定的情况等。无线电频率使用人应当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或者违法使用无线电频率的行为,有权向无线电管理机构举报,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许可决定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撤销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一)无线电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除因不可抗力外,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后超过2年不使用或者使用率达不到无线电频率许可证规定要求 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其他情形。无线电频率使用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办理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期限届满未书面申请延续或者未准予延续的;

(二)无线电频率使用人在无线电频率使用期限内终止使用频率的;

(三)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被依法撤销,或者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四)因不可抗力导致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无线电管理机构注销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同时收回无线电频率。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无线电管理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许可。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无线电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视情节轻重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许可。

第二十八条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擅自转让无线电频率、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无线电频率占用费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人违反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的要求使用频率,或者拒不接受、配合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伪造、涂改、冒用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人在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期限内,降低其申请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时所应当符合的条件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将上述情况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二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人对无线电管理机构作出的行政许可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三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实施无线电频 率使用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涉外事宜,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

辨析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篇3

例1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20% B.40%

C.60% D.80%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的题目。从题意中可知,该种群共有果蝇1000只,基因型为vv的个体有400只,Vv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即400只,VV有200只。依据基因频率的定义计算可得出:v的基因频率=(400×2+400×1)/(1000×2)=60%。

答案 C

点拨 这两道例题考察的就是根据定义计算基因频率。所谓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而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占种群内全部个体总数的比率。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法:①根据定义计算:若某二倍体生物的某一基因位点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则该物种种群中的相关基因型可能有AA、Aa和aa三种,如果他们的个体数分别是N1、N2和N3,那么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2N1+N2)/2(N1+N2+N3),a的基因频率=(2N3+N2)/2(N1+N2+N3)。②根据基因型频率进行计算: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则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例2 在豚鼠中,黑色对白色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 )

A.81%、18%、1% B.45%、40%、15%

C.18%、81%、1% D.45%、45%、10%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的题目。根据题意,按照遗传平衡定律可以得出基因型BB=90%×90%=81%,基因型Bb=90%×10%×2=18%,基因型bb=10%×10%=1%。

答案 A

点拨 这道例题考察的是已知基因频率,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型频率。利用遗传平衡定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种群足够大、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迁入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设p、q分别表示基因A和a的频率,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p2,基因型Aa的频率为2pq,基因型aa的频率为q2。

[ 伴性遗传要小心]

例3 根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的基因型比例为XBXB∶XBXb ∶XbXb ∶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

解析 这是一道基因频率的计算与伴性遗传相结合的题目。假设该小学共有100人,则基因型为XBXB、XBXb、XbXb、XBY、XbY的个体数分别为44人、5人、1人、43人和7人。则Xb的基因频率=Xb的基因个数/(Xb的基因个数+XB的基因个数)=(5+1×2+7)/(44×2+5×2+1×2+43+7)=9.3%。

答案 D

点拨 我们以伴X隐性遗传疾病为例,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则:

XB的基因频率=[2XBXB+XBXb+XBY2(XBXB+XBXb+XbXb)+XBY+XbY]

Xb的基因频率=[2XbXb+XBXb+XbY2(XBXB+XBXb+XbXb)+XBY+XbY]

[ 自交随机杂交莫混淆]

例4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O][P][F1][F2][F3][F4][F5][Fn][1][Aa基因型频率][Ⅰ][Ⅱ][Ⅲ][Ⅳ]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解析 杂合子连续自交时每自交一次,Aa的概率变为上一代比例的1/2,图中曲线IV符合,代表连续自交。自交n代后得到的Fn中Aa的概率为(1/2)n,则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Fn-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1,两者相减为(1/2)n,故选项C错误。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F1中Aa的概率为2/3,F2中Aa的概率为2/5,F3中Aa的概率为2/9,曲线III符合,故选项B正确。随机交配并淘汰隐性个体后,F1中Aa的概率为2/3,F2中Aa的概率为1/2,F3中Aa的概率为2/5,曲线II符合,故选项A正确。由于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没有外界因素的作用,因此整个过程中其各代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曲线I是杂合子随机交配过程中各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曲线,符合遗传平衡规律,因此整个过程中A、a的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D正确。

nlc202309051545

答案 C

点拨 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这四种情况下,基因型Aa在Fn中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

[ 遗传系谱图中概率要细心]

例5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人体不能利用半乳糖,导致半乳糖在肝脏堆积及心智发育迟滞的遗传病。下图为某半乳糖血症家族系谱图。根据系谱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2][3 4][5 6][7][8 9][10 11][12 13 14]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带有致病基因的男性个体不一定患病

C.10为杂合体的概率为2/3

D.若14与一患者婚配,所生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3

解析 根据正常的8号与9号生有患病的儿子和女儿可以判断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选项A和B正确。假设半乳糖血症的致病基因为a,则1号基因型为AA,2号基因型为aa,6号基因型为Aa,7号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是Aa的概率是2/3,因此6号与7号生下10号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1/2+2/3×1/2=1/2,故选项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8号与9号的基因型都为Aa,则生下的14号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是Aa的概率是2/3,14号与患者婚配所生儿子患病的概率为:2/3×1/2=1/3,故选项D正确。

答案 C

点拨 在高考中,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也往往会与遗传系谱图有机结合起来考察同学们综合分析的能力。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伴Y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伴Y遗传的特点是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代代相传。若有女患者的出现,则可以否定伴Y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母亲患病,后代中不论男女一定都患病。出现反例即可否定。若两种遗传方式都不是,则看第②条。

②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无病却生出有病的后代,则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有病生出无病的后代,则一定是显性遗传)。

③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在确定了性状显隐性的前题下,一般先通过否定伴X染色体遗传的方式来肯定常染色体遗传。若判断为隐性遗传病,则找患病的女性,观察其父亲、儿子的性状,只要有一个正常,则不可能为伴X遗传,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判断为显性遗传病,则找患病的男性,观察其母亲、女儿的性状,只要有一个正常,则不可能为伴X遗传,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若不能排除在X染色体上的可能性,则可能是位于X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

④确定个体的基因型,再计算基因型频率(概率)。

[练习]

1.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A.1/88 B.1/22

C.7/2200 D.3/800

2.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3. 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最准确的叙述是( )

[Ⅰ

Ⅲ][1 2][5 6][3 4][7 8][9 10] [正常女性][正常男性][男性患者][女性患者]

A.该病的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B.Ⅲ9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

C.若Ⅲ9与男性患者结婚,生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其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的概率为1/8

D.若Ⅲ9与一男性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Aa

[参考答案]

1. A 2. B 3. C

TD-LTE频率规划与使用 篇4

一、TD-LTE频率规划特点与方案

TD-LTE在频率规划方面与2G/3G系统有很大差异。TD-LTE信道带宽可变,包括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支持对已使用的频率资源的重复利用,信道带宽的选择可根据运营商拥有的频率范围以及用户业务量需求来决定,选择最合理的信道带宽来组网。我国在LTE频率规划中采用20MHZ作为最基本的分配单元。在TD-LTE系统中基本使用同频组网方式进行网络规划,有个别需求的区域可采用异频组网方式或移频组网方式进行网络规划。中国移动TD-LTE网络宏基站采用F+D频段,工信部将保留F频段1880MHZ-1900MHZ共20MHZ作为移动4G频段建设使用;D频段2575MHz-2635MHz共60MHz频率3个频点分配给中国移动使用,原则上,2个频点用于室外宏基站进行蜂窝组网,1个频点用于补盲、补弱,进行底层覆盖。在进行频段选择时,需因地制宜地结合系统间干扰排查、TD-SCDMA频率资源需求以及网络结构及系统内干扰分析等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频段选择。通过对不同频段优缺点的分析:F频段具有建网速度快、路径损耗小、室外覆盖能力强、覆盖范围大、建站成本低以及建站难度小等优势,适宜在短期内形成规模;但F频段也存在频率资源有限、受干扰程度高等问题。D频段由于频段较高,其覆盖能力、室外覆盖室内能力均弱于F频段,达到同等覆盖水平需要更多的基站,而且由于D频段需要新建天馈等原因,使得其建站难度和投资均较高;但是D频段频点资源更为丰富,系统间干扰较少,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F频段在TD-SCDMA基础上易于升级,建设成本低,但资源不够丰富,适用于偏远郊区站点,来满足覆盖需求;但从综合长期的发展需求,D频段拥有更高的容量,在未来容易实现载频扩容,并且能进行独立优化,适用于话务量较大的密集市区使用。

二、D+F双频网的基本原理

2.1 F频段与D频段的优势对比

相同无线环境下D频段的速率优于F频段,再加上D频段插花组网,没有什么同频干扰,而F频段是同频组网,同频干扰较大,这就使得D频段速率的优势明显。同时,D频段比F频段频率高,链路损耗更大,在共天面、同功率的前提下,相同位置下D频段的电平要低于F频段约5d B,而覆盖面积F频段则更大。为充分发挥F、D频段各自的优势,建议在DF共站区域内,距离近或中等距离的采用D频段,提供更优服务;距离远则采用F频段,提供基本覆盖。

2.2连接态下双频网优化策略的改进

F频段到D频段采用A2+A4策略,设置较高的A2门限,让F频段尽早开启测量,同时设置合理的A4门限(如D>-100d Bm),让终端在好/中点尽快切向D频段;D频段到F频段采用A2+A5策略,让D频段较难切向F频段(如需要同时满足D<-105d Bm且F>-95d Bm)。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共用A2时,需要尽早开启测量,当占用D频段时,仍会不断测试异频,对速率有一定损失;D频段到F频段需满足2个绝对门限,少数DF覆盖较弱的区域可能导致终端在D频段被拖死,门限值设置比较困难。

针对连接态传统双频网优化采用A2+A4、A2+A5策略的弊端,可以做适当的改进:F频网切D频网时采用A2+A4策略不变,D频网切F频网的策略变为A2+A3,通过在现网重新配置一条A2并让D频段小区引用,可以自由控制终端采用D频网时何时启动异频测量,不再受F频网到D频网时需要设置A2来尽快启动异频测量的限制,当D频段减弱到需要启动异频测量时(如D<-100d Bm),通过A3事件的相对强队来判断D频段何时切到F频网,避免了拖死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调整频率偏移控制D频网到F频网的难易程度。

2.3空闲态下双频网优化策略的改进

将D频段优先级设置高于F频段,让终端尽可能驻留在D频段。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由于空闲态异频异系统的服务载频低门限是一个参数,如果保留当前设置(如-118d Bm),则需要在D频段低于-118d Bm时才会重选至F频段,由于弱场信号的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在D频段被拖死,假如抬高服务载频低门限,用户又会较容易互操作至2G/3G。针对空闲态传统双频网优化采用高低优先级的弊端,建议保留现网同优先级设置,通过功率设置和频率偏移对D频段进行补偿,使用户更容易占用D频点。

摘要:随着用户对无线上网速度要求的提高,2G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移动实行的TD-SCDMA而言,本身存在诸多缺点,例如频带范围小,频率利用率低,TD-SCDMA移动速度慢。TD-LTE能够充分利用频谱,功耗较低,覆盖范围广等优点。本文主要研究TD-LTE频率规划方案。

关键词:TE—LTE,D频段,F频段,优化

参考文献

使用频率 篇5

我们的价格比其他制造商开价优惠得多。这一点你可以从我们的价格单看到,所有价格当然要经我方确认后方有效。

We offer you our best prices, at which we have done a lot business with other customers.

我们向你们报最优惠价,按此价我们已与其他客户做了大批生意。

Will you please tell us the specifications, quantity and packing you want, so that we can work out the offer ASAP.

请告诉我们贵方对规格、数量及包装的要求,以便我方尽快制定出报价。

This is the pricelist, but it serves as a guide line only. Is there anything you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这是价格表,但只供参考。是否有你特别感兴趣的商品?

Do you have specific request for packing? Here are the samples of packing available now, you may have a look.

你们对包装有什么特别要求吗?这是我们目前用的包装样品,你可以看下。

I wonder if you have found that our specifications meet your requirements. I’m sure the prices we submitted are competitive.

不知道您认为我们的规格是否符合你的要求?我敢肯定我们的价格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Heavy enquiries witness the quality of our products.

大量询盘证明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

We regret that the goods you inquire about are not available.

很遗憾,你们所询货物目前无货。

My offer was based on reasonable profit, not on wild speculations.

我的报价以合理利润为依据,不是漫天要价。

Moreover, we’ve kept the price close to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再说,这已经把价格压到生产费用的边缘了。

Could you tell me which kind of payment terms you’ll choose?

能否告知你们将采用那种付款方式?

Would you accept delivery spread over a period of time?

电视台无线频率的合理使用及规划 篇6

1. 无线频率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无线传声器使用频率的规定, 允许电视台使用的频段为470MHz~510MHz和630MHz~787MHz。在各种无线设备投入电视台使用的初期, 首先, 占用固定频段的大功率无线台站和微波车较少, 无线话筒、无线对讲的通道数较少, 充足的无线频率资源可以任意支配, 造成了频率使用的随意性;其次, 在无线设备选型时, 不同品牌的无线设备其频率分配自成体系, 在选择不同品牌无线设备时, 其频率频段分配组合不是最佳优化方案, 势必造成频率资源的浪费。

上述原因使得无线设备激增的过程中, 出现使用频段重叠的现象, 这些无线设备如果用在远距离无干扰的演播室录制节目, 不会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在电视台演播室集中区域, 在节目的录制或直播过程中, 若其他邻近演播室开启这些设备将会对节目录制和安全播出存在重大的隐患。这势必使一些通道的无线设备无法使用, 造成无线频率使用的无序和资源的浪费。

2. 无线频率干扰理论分析

下面对无线设备间相互干扰原因做出简要分析。

当一个周期性无线信号 (形如) 在非线性系统内, 由于非线性负荷的存在, 可以分解成一个基频正弦波与许多谐波频率正弦波之和, 可以用傅里叶级数来表示。

在上述展开式中, 常数A0表示直流分量, 周期与原函数周期相同的部分称之为基波, 周期为原函数的周期整数倍的部分称之为高次谐波, 如三次谐波、五次谐波等。

当两个频率比较接近的无线信号用在一个系统中时, 各自的基波与谐波由于相互之间的混频会产生出新的频率信号。如频率ƒ1的二次谐波2ƒ1与频率ƒ2的基波信号混频会产生2ƒ1-ƒ2这个频率的信号, 同理也会产生2ƒ2-ƒ1这个频率的信号, 这两个三阶互调信号与ƒ1、ƒ2频率比较接近, 会对原基带信号造成干扰, 如图1所示。由于越高阶的干扰信号强度越弱, 三阶互调干扰成为被主要考虑的干扰信号。

当有三个或多个频率接近信号同时工作时, 同理也会产生多信号之间的互调干扰。在无线频率频点的设计中, 在每个频段内通过精确计算各频点之间产生的多次谐波, 合理地设置每个频点, 使所有频点在同时使用时不会互相干扰。

二电视台无线频率测试及规划方案

1. 避开固定干扰源

采用频率测试设备在不同演播区进行电视台可用频段的全频段扫描, 确定固有频率信号, 在规划中避开这些信号。

目前, 主要的固定频段的干扰源主要有公共广播电视信号、微波车等无线设备。所用的所有无线频点要避开干扰源, 并且预留出安全隔离空间, 确保不被现有固定干扰源干扰。一般情况下, 工作频段与模拟电视开路广播的视频载波之间的最小间隔为2MHz;与模拟电视开路广播的伴音载波之间的间隔小于500kHz的, 必须保证工作频点不被伴音载波频率干扰;工作频段与数字电视广播频段的最小间隔为1MHz;与微波车占用工作频段间隔4MHz以上。

2. 演播区、演播室之间隔离测试

演播区、演播室之间隔离度如果达到相互不干扰的标准, 就可以不单独占用频段。但一般情况下距离较近的演播室之间会有串扰的情况。如果演播区内的演播室之间无线串扰比较严重, 就需要严格规划频点, 而且演播区的无线话筒必须单独使用, 不可跨区混用。

测试演播区、演播室之间隔离度时, 将频率分析仪器固定在一个演播室, 设为测试基准点, 测出本演播室一个无线设备信号的强度, 再将此无线设备移动至该演播区其他演播室和演播区, 记录频率分析仪器显示的信号强度, 如果信号强度的差值达到一定数值, 就可以视为相互之间无干扰。一般情况下, 隔离度大于50dBm判定为无串扰, 小于或等于50dBm判定为串扰。

3. 无线设备频率、频点规划

在频率规划时, 避开干扰频段并留出相应间隔, 每个可用频段均单独使用, 不与其他频段发生任何干涉, 保证空间隔离或频域隔离或电路滤波隔离良好, 不存在串扰的状况。这样也为将来的发展留出预留空间。

对于避免互调干扰, 一般情况下, 参数的设置如下:最小载频之间的间隔为300kHz, 双发射器互调干扰产物与载频的最小间隔为150kHz, 三发射器的互调干扰产物与载频的最小间隔为25kHz。

此外, 还要根据所选择的无线设备的具体性能指标、工作场地所需通道数量、整个系统的配置状况以及所使用的频段组合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三频率测试及规划案例

无线频率规划日益得到各电视台的重视。省级以上电视台陆续开展了无线频率规划工作, 央视在新大楼技术区搬迁前, 对整个大楼所处的无线环境及无线话筒的频率分配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频率规划。黑龙江电视台也完成了全台范围的无线频率测试及规划工作, 具体过程如下。

1. 各区演播室现场固有的无线干扰测试

选用Marconi 2945A射频综合分析仪和Sennheiser A2003天线。在各演播区分别选取一个固定的演播室作为测试基准点, 对可能使用的频段即460MHz~860MHz进行扫描, 如图2所示。各时段的干扰是固定而且一致的, 未发现临时出现的干扰源, 外来干扰主要是公共广播信号。

2. 相邻无线话筒使用区域之间无线串扰测试

选用Marconi 2945A射频综合分析仪、Sennheiser A2003天线和SKM5200无线话筒。将测试天线放置在作为测试基准点演播室内, 连接测试仪。打开一只SKM5200话筒 (功率50mW) , 测量其位于测试基准点的最大信号值, 考虑到实际使用时, 接收端RF信号的不稳定性, 有时会相差10dB~20dB以上, 因此, 将测得最大值减去15dBm作为基准电平。将开启的SKM5200话筒移动至相关测试区域内, 记录下该话筒在此区域内的RF信号电平。计算二者的差值作为两个区域的隔离度数值。隔离度>50dBm判定为无串扰, ≤50dBm判定为串扰。

(1) 单一演播区内相关演播室及可能使用无线话筒的区域之间的隔离度测试

以黑龙江台E区为例, 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E区测试基准点位于二层、七层及地下一层及一层远端的演播室隔离较好, 没有串扰。二层及一层近端的相关区域隔离较差, 存在串扰。

(2) 演播区之间最小隔离度测试

黑龙江台演播室集中在A区、D区和E区, 选取D区1号演播室为测试基准点,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各区之间隔离较好, 没有串扰。

3. 规划可用频段及可用最大频点数

从串扰测试结果看:各演播区之间隔离度较好, 可以不单独占用频段;演播区内的演播室之间无线串扰比较严重, 需严格规划频点。

本次规划为将来发展留出预留空间, 各演播区统一规划频率, 使各区无线设备可以相互调用, 并留出一定的频段作为各演播区的共用资源, 配置一定数量的无线话筒通道, 以备调用。

表3是某品牌无线话筒在可用频段的最大频点数。

四结束语

使用频率 篇7

由于频率在各个地市可以复用, 因此在进行共网和专网频率规划时, 各集群网对频率的需求以满足一个省内大城市的集群覆盖需求为参照进行频率规划。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 面积大、需求高, 因此本规划以满足郑州的集群覆盖需求为参照进行频率规划。

1 频率分配思路

频率分配思路及考虑因素如下:

(1) 引导和推动河南省数字集群产业发展;

(2) 满足各种体制的需要;

(3) 将省内816-82l MHz/861-866MHz频段 (频段号从401-600) 进行划分;

(4) 考虑满足数字集群共网和专网的通信需求, 分配时尽量按频段连续分配给频率使用单位;

(5) 设置集群基站应采用小功率、低天线, 提高频率复用率;

(6) 本次规划方案应符合国家对共网与专网频率使用的相关规定, 与之冲突的应逐步进行调整;

(7) 在省内2x5MHz的800MHz数字集群频率资源满足不了需要时, 酌情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增加频率。

2 覆盖规划

2.1 覆盖设计方法

频率规划是在基站覆盖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覆盖设计可以大致了解郑州市数字集群网络所需基站数量和分布情况。

覆盖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传播模型、取定覆盖参数, 通过链路预算确定覆盖范围和基站数量;其次根据话务密度划分的不同区域, 对基站进行初始布局, 确定基站的经纬度;最后将设定的覆盖参数和基站经纬度输入网络规划软件, 通过软件完成无线覆盖预测计算, 并根据计算结果反复调整以上各种参数, 直至得到满意的覆盖预测要求。

覆盖设计要考虑三个设计参数:覆盖场强、覆盖半径, 边缘可通概率, 这些参数又与下面各类参数有关:系统余量、快衰落及人为噪声引起的恶化量的储备、各类损耗、路损、基站天线输入功率、天线参数、分集增益、塔放、移动台射频性能、上下行链路平衡的计算等。

2.2 覆盖基站规模

最大链路损耗代入Okunmura-Hata模型后可以得到最大覆盖半径, 也就是小区半径,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小区覆盖面积和需要的基站数, 由郑州市总面积可以估算出覆盖所需基站数量为70个。

3 频率复用规划

从理论上来讲, 小区覆盖是一种近似六边形的覆盖区域, 多个这种小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区群, 每个这样的一群小区适用一组频率, 在整个系统的服务区内实现对这一组频率及小区群的同时复用。

根据资料, 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的政务网采用23小区复用, 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若采用19小区复用, 则是最低的要求。郑州城市的无线环境较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要好得多, 高层建筑对无线信号的阻挡没有上海、北京那样严重。因此在对郑州市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频率复用设计时, 采用19小区复用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4 频率需求

4.1 系统服务质量目标

(1) 网络容量。我们根据历史及经验数据, 预测郑州市共网数字集群市场规模约1.89~2.72万户, 专网数字集群市场规模约0.14~0.2万户, 因此, 郑州市共网系统设计容量:30000户。

(2) 通信概率。主要街道、路面的通信概率:>95%。

(3) 系统服务等级。无线信道呼叫等待概率:45%。

(4) 呼叫建立时间。系统内呼叫建立时间:≤500ms。

4.2 呼叫模型

(1) 用户分配比例为:调度呼叫85%, 电话呼叫10%, 数据呼叫5%。

(2) 调度用户忙时话务量:0.012Erl/户;

(3) 电话互联忙时话务量:0.018Erl/户;

(4) 数据用户忙时话务量:0.01Erl/户;

(5) 集群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0.012×85%+0.018×10%+0.01×5%=0.0125Erl/户。

4.3 频率需求

从频率规划的角度, 基站数量估算只需以省会城市郑州为例进行即可满足全省频率规划的需要, 根据基站规模估算, 郑州市覆盖基站数为70个。

因此按上述基站数量进行计算, 平均每基站话务量为3.63~5.21Erl。根据Erl表可知, 每基站需要信道数为7~9个。如果采用TETRA体制组建商用共网 (注:Go Ta体制无需规划, 但需要根据每载扇能支持的用户数量规划所需要的频谱量) , 则平均每基站所需载频数量为3对。假定共网平均组呼发起基站数量为2个。如采用19小区复用模式, 考虑5%的余量, 则共网所需频率约为120对。

5 频率分配方案

本次规划的频点范围为401-600号, 在制定数字集群通信频率使用规划时, 根据有关标准考虑不同数字集群系统 (体制) 之间所需的频率保护带宽。

5.1 共用800MHz集群通信网频率分配方案

根据上述频率需求测算, 可知共网需120对频点, 因此, 本着以“共网为主, 专网为辅”的原则, 在保证专网需要的前提下, 频率分配向共网倾斜, 共网使用该频段低端的频率, 共网指配401~540, 共140对频点, 3.5MHz带宽。

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的专用集群通信系统使用350MHz和380MHz频段的专用频率。若需要使用800MHz集群通信系统, 则可利用虚拟专网技术加入面向社会服务的数字集群共网平台, 但要自行采取保密措施。城市应急联动和政务网等建议使用数字集群共网平台。

5.2 专用800MHz集群通信网频率分配方案

专网在816—821MHz/861—866MHz频段中从高端向低端安排, 专网分配25KHz的信道60对, 分配的频段为865.9875-864.5125, 即600-541号之间的频点。

专网需要连续频率时, 应将覆盖范围予以限制.不影响总体规划。

5.3 800MHz集群模转数规划

河南省模拟集群系统通过近两年的大力清理, 模拟集群系统占用的频点得到有效的释放, 目前在使用的模拟集群系统, 建议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模拟集群用户, 采用多种措施鼓励用户尽快模转数, 转入共网, 比如可以采取回购频率、收回没有充分使用的频点等。在共网指配的140对频点中, 10对作为模转数的频点, 频点号为401~410。

5.4 各地市频率的协调

河南省内相邻地市之间频点的使用为防止干扰, 应分隔开来, 如一个地市, 可从规划频段内低号开始使用, 另一个地市则可从规划频段内的高号开始使用。

不同城市间的专网和共网可使用同一频段, 只需注意相邻地市频点的使用顺序;同一城市内的不同集群网络之间的频点使用也应考虑防止邻近频点的干扰合理分配。

6 结论

本次规划针对专用网、共用网, 将200对频点的5MHz带宽总体进行规划, 在实际频率分配中, 对于共用数字集群网, 从200对频率的低端频点开始向高端分配, 共分配140对频点, 即401-540号频点;对于专用数字集群网, 从200对频率的高端频点开始向低端分配, 共分配60对频点, 即600-541号频点。同一地区不可能同时使用4种技术体制, 可根据用户选用的技术体制, 做适当调整, 以推动河南省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郑州市的数字集群系统分共网、专网进行容量设计、覆盖设计和频率需求测算, 了解了一个城市对集群频率的需求, 进而再对整个省的频率使用方案进行规划。通过本次频率规划, 使河南省宝贵的集群频率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为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频率指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数字集群,频率规划,共网,专网

参考文献

[1]1992年1月30日发布的《800兆赫无线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国无管[1992]3号) .

[2]2000年12月28日公布的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标准.

[3]2001年3月22日发布的信无简函[2001]35号.

[4]2001年7月发布的《关于800MHz集群频率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信部无[2001]518号) .

[5]2002年至2003年, 相继发布的《关于调整800MHz集群系统频道配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387和《关于调整800MHz集群频率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112文件.

使用频率 篇8

互联网发展至今, 已相当成熟, 众多网络应用深入网民生活, 互联网经历“广泛化”向“深入化”转变。2014 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网民人数发展至6.32 亿, 比去年底增长1442 万人, 互联网的遍及率达46.9%。移动通讯、移动金融等新兴移动应用全方位迎合网民需求, 实现网民生活“全方位网络化”。此报告还指出, 中国手机网民用户以5.27 亿, 占总网民比例的83.4%, 初次超越传统PC网民用户比例, 手机一跃成为第一上网终端 (CNNIC, 2014) 。

作为以手机为主要上网终端的“微信” (Wechat) , 是目前最受中国网民青睐、用户使用频率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APP。微信的主要功能有:即时通讯、添加好友、资源共享、个性展示、娱乐休闲等。微信的成功源于它的产品实质刺激因素 (如质量、价格、特性、可用性和服务等) 和网民个人因素 (如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等) , 这两个因素均对微信的使用频率有所影响。使用频率的设定源于消费频率, 即消费者购买决策后有“重复购买行为”。微信一般功能的使用次数不涉及消费频率而是使用频率。

如何提高产品的使用频率, 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影响微信使用频率因素是个复杂的过程, 基于霍华德———谢思模式将影响因素定格为具代表性的产品实质刺激因素与个人因素, 研究结果将更细化、深化。微信为国内当下最流行、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移动即时通讯工具, 对影响微信使用频率的因素研究, 对产品使用价值、用户满意度、企业市场占有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极大的推助作用, 希望给予其它企业发展有借鉴和参考之处。

二、文献综述

本文采用霍华德—谢思模式“刺激因素→内在因素→反映”的理论构架, 结合微信实例, 将“刺激因素”具体化为微信产品实质刺激因素, 包括微信的质量、价格、特性、可用性和服务;将“内在因素”具体化为微信使用主体———用户的个人因素, 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将“反映”具体化为微信使用频率。

(一) 产品实质刺激因素

1.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所具备的特性满足生活使用和适应社会生产, 它是衡量产品使用价值的标准。产品分为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两种类别, 产品外在质量能够发挥真正意义是建立在内在质量有保证的基础上。

质量在企业竞争之中起关键作用, 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息息相关。良好的质量, 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 促使消费者重复使用。目前, 质量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考虑的首选因素 (菲利普.科特勒, 2013) 。

2.价格

产品价格是指消费者使用产品所消耗的费用。消费者内心有客观估价, 依据产品对自身效用大小而定, 估价是一个范围值 (Indrajit Sinha, 2005) 。当产品价格能够满足消费者期望值, 使用产品满意度高, 促进消费者重复使用。当产品价格不能够满足消费者期望值, 消费者会拒绝再次使用 (Richard, 2006) 。

3.特性

产品特性是指对产品的基本性能进行补充的性能, 即为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性能。企业可以挑选适当的新型特性, 并依个计算潜在特性的企业成本和客户价值。营销者应估量客户的需求量、推新的历时和竞争对手的效仿难度 (Marco Bertini, Elie Ofek, and Dan Ariely, 2009) 。企业应提前对产品特性、用法和益处向客户说明, 以远离“特性疲劳” (Paul Kedrosky, 2006) 。企业还应在较高成本、定制化特性与较低成本、标准化的产品之中做出合时宜的选择。

4.可用性

可用性是衡量IT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心理学角度解释可用性。有效性:使用软件的过程中, 用户能够集中知觉与思维在完成任务上, 不受软件结构、界面、图标、输入的束缚。高效率:用户使用软件完成任务耗时少。好学习:用户操作软件简单、易上手。少失误:用户使用产品过程稳定性好, 信息交互安全性高。总之, 产品的可用性是吸引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动机, 对消费者使用或消费产品频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 (菲利普.科特勒, 2013) 。

5.服务

产品服务, 是指以推动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增值服务。产品服务是附加的、延伸产品, 促进产品功能充分使用, 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使用或消费频率。科学技术的发展, 产品的功能呈多样化, 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的服务许诺、服务态度、服务效率, 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基于差异化战略, 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为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可变性和易逝性四大突出特点。无形性:服务在购买之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购买者寻求服务质量的依据以降低不确定性。因此, 服务提供者应对此类依据管理“化无形为有形” (Theodore Levitt, 1981) 。而服务营销者应把“无形服务转化为完善体验和具体利益” (Lewis P. Carbone and Stephan H. Haeckel, 1994) 。不可分离性:服务的不可分离性体现在生产与消费同一性, 即双方同时进行, 因此, 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间的互动, 作为一个典型特征, 存在于服务营销中。可变性:服务的质量与时间、地点、提供者密切相关, 因此, 存在极大的可变性, 针对消费者感知的可变性, 提出对顾客满意度监控, 具体可采用调查顾客满意度、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等。企业还可以通过对顾客信息数据库管理, 支付高质、定制、人性化服务, 尤其是在线服务 (Jeffrey F.Rayport, Bernard J.Jaworski, and Ellie J.Kyung, 2005) 。易逝性:服务具有不能存储的特征, 需求的变动, 使企业所面临服务易逝性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 谋求需求与服务生产匹配, 即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价格, 向恰当的顾客提供恰当的服务 (W.Earl Sasser, 1976) 。

(二) 个人因素

人口统计变量 (demographics) 是个人因素中的一个分支, 含有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子。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使用频率的重要因素, 在细分消费者市场方面应用广泛 (Korgaonkar and Wolin, 1999) 。

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对于网络使用频率的影响, 通过研究表明:收入高、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人对创新的消费使用模式有更好的接纳性。他们具有注重使用便捷, 承受网络风险, 价格敏感低的特点 (Peterson, 1989) 。美国网络使用逐渐拥有大众化特征, 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在网络使用影响作用弱化。体现在网络使用者在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与总人口特征相符 (Zellner, 2000) 。

1.性别

性别对使用动机有明显影响, 使用动机越多, 使用频率越大。2014 年, 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5.6:44.4, 与往年相比, 基本一致。 (CNNIC, 2014) 这说明网络使用者男性多于女性。

2.年龄

消费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需求和爱好有所不同。年龄对新型的消费使用模式影响显著, 研究表明, 年龄大的消费者对新事物认知慢, 而因循守旧, 接受变化慢。年龄与新技术接受呈负相关 (Gattiker, 1992) 。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提供数据显示, 截止至2014 年, 中国网络主要使用人群年龄为20—29 岁, 与2013年相比, 20 岁以下和50 岁以上使用网络人群有小幅增长 (CNNIC, 2014) 。这说明, 网络使用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 并向低龄和高龄人群渗透。

3.收入

收入是消费频率的基础和前提。消费频率取决于使用频率。人们可支配收入越多, 消费频率就越多。调查表明, 2014 年中国网络消费者月均消费额为566.6 元, 占月总支出18.1%。一线城市低、中、高人群的网络消费金额与收入水平成正比。网络消费占总月收入的比例中, 高收入人群所占比例最低。原因是, 高收入人群购买力强, 线上线下消费都高 (ICTR, 2014) 。

4.受教育程度

网络使用需要上网终端及其相关技能。因此, 网络使用者拥有一定的受教育水平。调查显示, 网络使用者中, 本科比例最高, 为35.9%, 其次是大专25.7%, 高中占23.7% (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2013) 。

三、研究设计与分析

为检验研究模型的可行性, 计量尺度的有效性, 对微信用户进行探索调研。此次调研以泰国博仁大学作为探索调研地点, 对15 名在校学生发放纸质问卷进行调研。通过探索调研, 征集了被调查者得反馈建议与初步分析结果, 经与导师讨论, 对调查问卷的结构、内容、措辞的合理性进行了调整, 确定了正式的调查问卷。

(一) 问卷设计

结合调研对象微信用户的基本特征使用互联网为前提, 最终选择网络调查问卷为主要调查方式。正式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微信用户基本情况, 即微信用户人口统计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经济状况。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用李克特五点量表 (Likert Scale) 计量。第二部分测量微信用户使用频率, 分别为非常低、很低、一般、很高、非常高, 相应赋值为1、2、3、4、5。第三部分测量用户使用微信的看法, 即微信用户对产品实质刺激的满意度, 分别为非常不好、很不好、一般、很好、非常好, 相应赋值为1、2、3、4、5。围绕着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产品特性、产品可用性和产品服务5 个维度来设置用户满意度的问题。

(二) 数据采集

考虑到研究对象特征与问卷发放便利,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首先, 用问卷星制作网络问卷, 然后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发放问卷, 最后回收完成的问卷。在调查问卷提交后, 被调查赋予网上抽奖机会, 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2014 年新媒体蓝皮书》指出, 2013 年微信用户24岁以下人群占33.7%, 为主要使用人群, 呈用户年轻化走势。为确保问卷调查的有效性, 此次调查以青年群体为主, 样本发放对象范围于在校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以及上班族, 发放渠道通过网络进行发放, 定位为使用微信的人群。此次问卷共发放问卷250 份, 有效问卷为233份, 问卷有效率为93.2%。衡量问卷有效的标准为:是否回答了问卷中的大多数问题;是否问卷中的回答出现连续相同的答案;是否为独立IP。

(三) 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与统计软件对微信用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判断所设计问卷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样本的基本情况和一般特性描述展示。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产品实质刺激因素5 个因子和使用频率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最后检定产品实质刺激因素、个人因素和使用频率之间关系, 用了多元回归分析。

四、实证分析

(一) 信度分析

鉴于 α 信度系数法, 适用于意见式、态度式量表信度分析, 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信度系数, 故选用此方法测量本调研量表的信度。α 系数对量表中各题项的一致性进行描述, 是内在一致性系数中的一种。总量表中, α 系数在0.7-0.8 之间属可接受范围, 0.8 以上为最佳。采用统计软件对总量表27 项变量信度分析, 总量表的Cronbach α 为0. 947, 于0.8以上, 说明总量表信度很好, 即总量表相关变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很好。分量表中, α 系数在0.6-0.7 之间属可接受范围, 0.7 以上为最佳。倘若 α 系数低于0.6, 问卷应该重新编写。采用统计软件对分量表产品实质刺激因素22 项变量信度分析, 分量表的Cronbach α 为0. 967, 于0.8 以上, 说明产品实质刺激因素分量表信度很好, 即分量表相关变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很好。

(二) 效度分析

KMO适用于判断多元统计因子分析的合适度。KMO值在 (0, 1) 之间, 当KMO值趋近1 时, 表示变量间相关性强, 适合做因子分析;反之, KMO值趋近0, 表示变量间相关性弱, 不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了检验数据是否源于正态分布总体, F值的显著性是判断的标准。KMO值为0.948, 0.9 以上, 说明该组数据做因子分析非常适合。Bartlett的F值为0.00, 显著相关, 说明该组数据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 适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法得到因子方差分解表, 5 个主成分的累积奉献率达到80.14%, 说明这5 个因子能对各指标变量80.14%的信息较好的反映, 有约20%信息流失。因子旋转后得到载荷矩阵, 该矩阵可以对各变量因子表达式进行描述, 并显示公共因子载荷系数。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 5个公因子所包含的维度与概念模型基本一致, 说明所设计的量表测量构思合理, 测量效度有效。

(三) 描述统计分析

人口统计变量是个人因素中的一部分, 包含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子。在性别方面, 微信用户性别相当, 女性比男性多2%, 略多于男性。原因是, 女性比男性更喜欢聊天、交友、分享个人心情和状态。在年龄方面, 微信用户的主要使用年龄层在21—30 岁, 其次是31—40 岁。在学历方面, 微信用户的学历情况, 本科学历最多, 其次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初中及以下学历使用人数最少。 在月收入方面, 1000 元及以下用户居榜首, 5001 元及以上用户居第二, 1001———2000 元用户居末位。通过过观察, 居前列的1000 元及以下用户与5001 元及以上用户收入相差甚远, 综合学历与年龄因素, 作者推测, 1000 元及以下用户主要为没有工作收入的学生, 5001 元及以上用户收入主要为白领。

微信使用频率是衡量用户满意度及微信使用价值的指标。微信用户使用微信频率情况, 使用频率一般为最多, 其次为使用频率非常高, 使用频率很低、非常低分别占最小。这说明, 微信用户对微信的使用频率比较频繁, 微信已融入生活, 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产品实质刺激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特性、可用性和服务。衡量该因素通常由用户使用产品后的感知, 即用户满意度为参考标准。在产品质量方面, 用户对微信“使用过程稳定”“聊天功能质量好”“界面设计简洁大方”、“操作简单方便”主要持满意态度, 其次持很满意态度。这说明, 微信在质量方面做得不错, 用户对此满意, 但仍应精益求精, 做到让用户很满意。

在产品价格方面, 用户对微信“注册用户不缴费”持很满意态度, 说明微信沿用QQ这一软件思维, 不收取普通用户费用, 受到用户高度认可。用户对微信“使用流量费用少”主要持满意态度, 其次持一般态度。由于微信上网使用流量是通信运营商收取, 而微信开发商只能在软件设计时控制使用流量的多少。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使用微信消耗的流量设计合理。

在产品特性方面, 用户对微信“功能多样化”“创新快”“信息推送量大”主要持满意态度。用户对微信“通讯安全性好”大部分为一般态度, 其次为满意态度。这说明, 微信功能多样、创新快速、信息推送海量符合用户要求。而微信的通讯安全系数值得重视, 需要加强。

在产品可用性方面, 用户对微信“庞大用户群”、“满足日常聊天”和“满足工作沟通”均主要持很满意态度。这说明微信可用性相当高, 并得到用户认可。

在产品服务方面, 除了“订阅号”大体令用户很满意外, “游戏”“滴滴打车”“京东精选”“手机话费充值”“理财通”“微信红包”“吃喝玩乐”“信用卡还款”用户持一般态度居多。这说明, 微信在产品服务这一块儿存在较多的问题。作者认为, 主要是服务推广度不够, 服务水平与用户期望存在差异, 与相同服务相比有所差距, 服务质量跟不上形势变化。

(四) 相关分析

微信产品质量因子与微信使用频率相关度为0.462, 为中等程度正相关;微信产品价格因子与微信使用频率其相关度为0.222, 为弱等程度正相关;微信产品特性因子与微信使用频率相关度为0.361, 为弱等程度正相关;微信产品可用性因子与微信使用频率相关度为0.433, 为中等程度正相关;微信产品服务因子与微信使用频率相关度为0.250, 为弱等程度正相关。

(五) 回归分析

R方=0.244 说明微信产品质量、微信产品价格、微信产品可用性、微信产品特性、微信产品服务, 微信产品实质刺激因素解释了24.4%微信使用频率的变化程度。

R方=0.068, 说明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 微信用户个人因素解释了6.8%微信使用频率的变化程度。

R方=0.315, 说明产品质量, 产品价格, 产品可用性, 产品特性, 产品服务, 性别, 年龄, 学历, 月收入即微信产品实质刺激因素与微信用户个人因素解释了31.5%微信使用频率的变化程度。

1.方差分析

F值检验用Significant level即显著水平判断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F值输出于方差分析表。一般情况下, Sig.0.05 以下, 均有意义。F值检验通过, 说明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回归系数显著, T值检验可以验证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因此, 该模型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

2.归分析结果

在产品实质刺激因素与使用频率独立回归中, 其表达公式为:

在个人因素与使用频率独立回归中, 其表达公式为:

在个人因素、产品实质刺激因素与使用频率多元回归中, 其表达公式为: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基于霍华德———谢思模式为理论基础, 腾讯微信为实证分析, 研究影响使用频率的主要因素, 其中, 产品实质刺激为自变量, 个人因素为控制变量, 使用频率为因变量, 得到以下结论。

微信产品质量为首要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微信用户年龄为第二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微信产品可用性为第三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微信产品价格为第四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微信用户性别为第五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不显著正相关;微信产品服务为第六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存在不显著负相关;微信用户收入为第七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显著正相关;微信用户学历为第八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不显著正相关;微信产品特性为第九影响因素, 它与微信使用频率存在不显著正相关。

(二) 建议

就以上的研究总结, 作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产品实质刺激因素方面, 产品质量:微信要持续管理和改进产品质量, 设计的质量要与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相适应, 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收入;产品价格:微信沿用QQ免费使用的模式能吸引、维持、发展用户, 对微信现有盈利模式:微信VIP、LBS推荐、APP应用、客户关系管理、搜索引擎流量引导、硬广展示等模式要广泛推广和深入发展;产品特性:微信可以对新特性进行筛选, 并计算潜在特性的企业成本和用户价值, 是否合适;微信的可用性拥有庞大QQ用户基数是微信独天得厚的优势, 但也要通过联合通用账号, 如手机号、邮箱号、微博号等, 避免用户流失;微信提供服务种类虽多, 但服务质量要与用户满意度呈负相关, 可以采用调查用户满意度、用户投诉和建议系统对用户满意度进行监控并调整服务质量。重组自助服务和人工服务, 即识别机器和人工最适合的工作, 使服务水平更合理化。提供的服务质量要与用户期望持平或高于期望。

在个人因素方面, 用户性别:男女性别在使用需求上存在差异性, 要满足性别需求差异, 男性女性兼顾;用户年龄:低龄化人群和高龄化人群仍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可以根据这两类人群的使用特点和使用需求对微信进行改良;用户学历:微信的使用实现低学历门槛, 使操作更简单便利;用户收入:创造使用微信能给用户收入带来更多改善的机会, 打造O2O模式, 例如微商创收, 实现用户企业间的多赢。

在未来研究中, 可以考虑对每个年龄层用户均衡分配, 进行用户使用频率影响因素研究;可以对潜在用户进行使用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可以完善实证研究, 对量表完善化, 被调研人数扩大化, 使原始数据代表性和规范性最大化。最后, 希望在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 增添新的变量和理论依据, 做理论的延伸, 使研究结果具体化、可操作。

参考文献

[1]CNNIC,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4.7.http://www.cnnic.net.cn/.

[2]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3]Indrajit Sinha.Reference Price Research:Review and Proposition, October, 2005.

[4]Richard L.Oliver.Custom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2006.

[5]Paul Kedrosky.Simple Minds.Business 2.0, 2006.

[6]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7]Lewis P.Carbone and Stephan H.Haeckel.Engineering Customer Experience.Marketing Management3, 1994.

[8]Jeffrey F.Rayport, Bernard J.Jaworski, and Ellie J.Kyung.Best Face Forward:Improvinng Companies’Service Interface with Customers.Journal of Interactivve marketing19, 2005.

[9]Korgaonkar, Pradeep K.and Lori D.Wolin.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Web Usage.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99.

[10]Zellner, Wendy.Wooing the Newbies.Business Week.New York, NY, 2000.

[11]Gattiker, U.E.Computer Skills Acquisition:A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2.

使用频率 篇9

笔者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于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的掌握存在很大的阻碍, 更不用说让学生将之应用于日常的口语和写作练习当中。此外, 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也发觉, 现在完成进行时甚少出现在英语本族语者的听力、阅读和写作材料当中。为此, 笔者大胆提出一个假设: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在英语国家的使用频率是非常低的。笔者将通过语料库的方法来验证这一假设的真实性。而语料库是一个有大量在真实情况下使用的语言信息集成的专供研究和使用的资料库 (Leech, 1991) 。它以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准确等独特的优势在现代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安平, 1997) 。这也为笔者的检验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二、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七个语料库:LOB (英国英语书面语语料库) 、LLC (英国英语口语语料库) 、BROWN1 (美国英语书面语语料库) 、ICLE (国际学习者语料库) 、USTM (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 、USSS (大学生口头语料库) 、USSW (大学生笔头英语语料库) 。这七个语料库包含了英国和美国两个主要的英语国家语料, 同时还囊括了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和大学生口头和笔头语料。因此, 本次研究的语料可比性较强。

2. 研究问题。

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在英语国家和中国学习者中的使用频率是否非常低?

3. 研究方法。

在七个语料库中分别检索以下检索项:<have been*ing>、<has been*ing>, 然后删除一些不是“V-ing”的项目, 最后统计出七个语料库中检索项<have been*ing>和<has been*ing>的出现频率, 并做出对比分析。

4. 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了Wordsmith3.0作为本次研究语料的检索工具。Wordsmith3.0是由Mike Scott开发的一个功能强大的语料库检索程序。而本次研究主要使用其中的Concord工具 (语境共现检索工具) 。

三、研究结果

如下表所示, 七个语料库中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出现频率: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USSS和USSW中两个语料库体现了中国大学生几乎没有在其口头或者笔头使用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而在大学生英语教材语料库 (USTM) 中, 现在完成进行时出现的频率也很低, 平均每64515个单词中才出现一次。此外, 在英美两国的书面语语料库中 (LOB, BROWN1) , 现在完成进行时出现的频率也非常低, 其频率分别是:1/16428和1/18306。而在国际学习者语料库 (ICLE) 中, 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 为1/11843, 但范围仍旧是平均一万多个单词中才出现一次。换言之, 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在英语国家和中国学习者中的使用频率是非常低的。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采用LOB、LLC、BROWN1、ICLE、USTM、USSS、USSW七个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现在完成进行时的频数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在中国学习者当中的使用频率十分低。究其原因, 中文的动词没有时态之分, 中文使用者是通过介词和副词来区分时态的, 受母语迁移的影响, 中国学习者并不习惯于使用这么复杂的时态。

2.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时态在英语国家的使用频率也是非常低的。为此, 在日常英语教学当中, 英语教师注意不要过分强调这一时态的用法。建议收集一些本族语者经常使用的例子, 通过分析这些例子中所表达的感情和含义,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并学以致用。

3.对于英语教师而言, 语料库是英语教学的好帮手, 与时俱进的语料库更是佼佼者。所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要善用网络资源, 要积极面对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消除技术恐惧症。教育信息化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 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 努力提升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方可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语料库对于研究语言的使用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工具和语料库配合课堂教学和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 从而能更好地把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Leech G.The State of the Art in Corpus Linguistics, in Aijmer K.and Altenberg B (.eds.)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M].London:Longman, 1991.

[2]HE, Anping.Corpus Study[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1997, 111 (5) :21-26.

使用频率 篇10

本文将比较中文原文小说和日语译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以此验证金田一春彦的说法,并且从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分析具有丰富词汇的日语第一人称代词为何使用频率却很低。

一.关于第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的定义

『現代日本語の表現と語法』中写道「人称代名詞は、自称、対称及び他称の三通りの「称」または「人称」を保有していて、話し手が自分自身を指していう場合と、話し相手、言い換えれば聞き手を指していう場合と、それ以外の人を指していう場合とに、それぞれ分けて用いられる次第である」。

《现代中国语大辞典》中写道“在语言(书面或口语)行动中,指说话人自身的即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 :我、我们等”。

综上可知,第一人称代词即指说话人,属于一种自称。

2.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

关于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笔者首先利用“中日对译语料库”统计了小说《家》的中文原文和日文译本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此文以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文第一人称代词“我”及复数“我们”为对象,结果如下——“我”(1294)、“我们”(226),合计1520。

以上是中文原文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的频率,而它们在被翻译成日文的时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结果如下——「わたし」(142)「あたし」(136)「俺」(130)「僕」(258)「自分」(85)「私たち」(16)「あたしたち」(24)「俺たち」(124)「われわれ」(39), 合计954。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知,日文译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要比中文原文低很多。这正验证了金田一春彦“日本人在说话的时候,一般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说法。

二.从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分析其原因

为何中文原文中出现了第一人称,在日文译文中却没有出现。日语第一人称代词词汇很丰富,为何使用频率却很低。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将从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分析其原因。

1.关于语用论及其“社会指示功能”

“语用论”也称为“语言语用论”或“语言实用论”。如今也称为「プラグマテイクス(Pragmatics)」。

小泉保在『入門語用論研究―理論と応用―』一书中指出「直示」(もしくは「ダイクシス」)(deixis)は、発話が行なわれている状況のある特徴を直接指示する行為である。此外,关于“社会指示功能”,小泉保是这样论述的——「話し手の社会的身分を基にして、聞き手と話題となる人物の社会的地位の比重を判定し、その差を語形に反映させるのが「敬語」(honorific)である。敬語はどこまでも話し手の社会的身分が中心となるので、直示体系の中で扱うことになる。さらに、授受動詞も話し手を中心として、物の受け渡しが行なわれるので、直示に入る」。

2.从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分析其原因

关于日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很低的原因,以下将从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中的“敬语”及“授受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敬语

敬语是在言语中表现说话人、听话人、第三者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语法现象。主要分为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三种。其中,自谦语是向对方讲述自己事情的时候使用的,本身就包含了第一人称的含义。

(2)授受关系

日语中有一种表示物体、动作授受关系的表现。表示对谁进行动作的句子叫做“授受句(やりもらい文)”。例如,「して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文」、「してくれる(くださる)文」中的授予恩惠者是主语 ;「してもらう(いただく)文」中的接受恩惠者是主语。根据上下文的关联性,动作行为的实施者和被实施者都是能够推断出来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确实很低,其在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中的原因有二。

一是,日语敬语中的自谦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尽管第一人称代词在句中没有出现,但是根据自谦语,就能判断出动作的实施者及被实施者。二是,日语可以通过授受动词表示动作的实施者及被实施者。没有必要像中文那样用“给我”、“为我”、“我给”、“帮我”来表示。

上一篇: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下一篇:混合二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