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及可能性

2024-07-13

必要性及可能性(共11篇)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1

过去几十年来, 中国城市的繁荣其实是建立在农村的三大市场要素 (劳动力、资金和土地) 对城市的补贴或倒贴之上。农民进城打工, 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却享受不到和市民同等的权利;他们的低收入又倒流回城市, 而农民自己却很难贷到款, 失去了增收和发展机会, 农民增收难, 农村发展落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小岗村时说:“要根据农民意愿, 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本文就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艰难性进行简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实行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分析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例由1985年的1.86扩大到2007年的3.33, 绝对差距由1985年的342元扩大到2007年的9646元。2001~2007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绝对额是6926.42元, 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1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绝对额是1773.6元, 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9.8%。可见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增长均速上, 农村都落后于城镇。从农民自身的收入增长情况来看, 虽然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和城镇居民比较来看, 城乡收入的基尼系数逐年扩大, 农民收入亟待提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 传统农业增收困难, 急待转变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依赖性、不可移植性、脆弱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弱质性, 加上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种植形式粗放, 小家小户分散经营的特点, 增加了农业的自然风险和深化了其弱质性。此外, 耕作主体的老龄化, 土地浪费现象普遍化, 耕地总量萎缩, 加上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 单纯依靠土地的自然收入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现状更是难上加难, 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困境。

(三) 城市化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城市土地价值激增, 原有用地趋于饱和, 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而我国的土地资源基本分为城市占地和农村用地, 这客观要求农村土地对城市开放。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要求盘活农村土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土地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也应该进行优化配置, 参与市场的竞争。

(四) 扩大内需, 抵御国际经济波动风险的需要

凯恩斯认为, 一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在需求 (包括投资、消费、进出口3方面) , 而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城市发展带动的, 约占全国70%左右的9亿农村人口, 因为收入限制, 仍然把收入的绝大部分投放在基本生活上, 农村市场的整体需求萎靡。当前正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愁云中, 国内生产过剩, 需求严重不足, 经济发展一片萧条。要改善本国经济现状, 增强本国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就必须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 刺激农村需求。

(五) 农村占地多, 存在严重浪费现象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民大量进城务工, 离土又离乡, 留守的是一些老弱病残, 农业用地的耕种效率大幅度降低, 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耕地闲置荒废的现象。房屋建设占用了大片土地却无人居住, 常年虚置。农村住房建设结构和城市相比太铺张, 如果按照城市的格局合理布局, 至少可以节约2/3的土地。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也比较涣散, 效率低下, 农村集体建设非常落后。据统计, 中国9亿农民中有2.6亿人存在饮水困难, 740多万人没用上电, 9万来个行政村没通公路。农用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浪费现象与我国国情极不相符, 存在改革的必要性。

二、实行农地流转的可能性分析

农地流转不仅是利民的, 而且是利国的, 这说明了实行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从现实的角度看, 农地流转的推行又是可能的, 具体理由如下:

(一) 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为激活农村需求提供可能

要想扩大国内的需求, 就必须要挖掘农村广大的消费市场, 想要有效地刺激农民的购买或投资欲望, 就必须要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困境。城市化建设对土地的巨大渴求, 客观地提高了农村土地转让、出租等收益。据统计, 农民出租、转让或出让农地的收益远远大于其进行农业耕种和住宅闲置的平均收益。而租金的取得比较固定, 这就降低了农民经营的风险。以入股形式将土地承包的农民还可以获得红利。此外, 农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 就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融入市场进行求职或创业, 工资或者利润也丰富了农民的收入。

(二) 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对于发生流转的土地而言, 或者出让、出租给一些企业进行经营, 企业通过建厂设企, 引进高科技, 雇佣廉价劳动力等获得高收益高利润;或者将土地承包给其他农民 (如种粮大户) 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通过规模报酬降低个体农户分散经营的风险和成本。对于存在融资困难的农民, 可以在其大片的土地上设定抵押权, 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 便于向银行、企业等单位融资。解决了资金困难后, 农民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来经营农场, 从而提高该片土地的利用效率。

(三) 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决定是否向特定的借方发放贷款前, 一般要对贷方的资产和信用度进行评估, 对于个体农民而言, 他们的信用度很低, 资金实力很有限, 如果以个体的名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其成功率很低。但是对于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农户而言, 他们可以以大片的土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 降低整体风险, 从而提高贷款的成功率。在整个发展过程中, 客观地改善了农村资金市场凋敝的现象, 促进了农村金融业与农民之间的良性循环。

(四) 正常耕地必须集约化、规范化管理, 这是流转的前提

农村土地进行流转的一个必要前提, 就是必须保证约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 不能打破国家的18亿耕地的最低警戒线。而农地流转即经营权转让的形式是多样的, 部分土地流向企业并被商业化, 不再进行农业生产, 这在总量上会减少耕地面积, 因此对未进行流转或者流转后用途未发生变化的土地, 必须进行集约化、节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投入、优良品种的选择、优质肥料的辅佐、专业人才的打理等, 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庞大的人口基数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仍然衣食无忧, 这不仅是进行农地流转要充分顾及的问题, 也是国家制定任何决策所要考虑的一个基础前提。

(五) 有利于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对地区而言, 规模化农业经营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刺激了地区农民的需求, 促使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 另一方面提高了该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理由有以下3个方面:高科技的采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农民, 由于原来分散经营, 现在变为集体经营, 使得农民可以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价能力, 改变了传统的价格接受者地位;规模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减少, 降低了生产加工的成本。

对国家而言,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单位产出和总产出都增加了, 保障了全国人民的粮食供应, 刺激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热情, 拉大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刺激了农民的消费欲望,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土地流转也为城市扩张性建设和工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等。

三、实行农地流转的艰难性分析

虽然理论上很多方面都证实了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并不那么简单, 实行起来具有一定的艰难性。

(一) 农民的传统观念难以转变

实现大范围的农地流转, 必须在农民心甘情愿的基础上进行, 让农民自己放弃土地的经营权, 避免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推行规模化经营。对于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农民来说, 要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是相当困难的。在他们的思想中, 土地是唯一的财富, 是他们的“命根子”, 是生活的基本保障, 离开土地就意味着一无所有, 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诸如城市建设中的“钉子户”现象, 进城务工农民的“落叶归根”思想等。这种传统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 很难改变。

(二) 流转的主体难以准确界定

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普遍很低, 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所以农民不可能成为农地流转的主体。农村的基层政权, 从法理上讲, 是一种公权力, 有为农民群体服务的责任, 但因为其常常存在被滥用的可能, 导致农民在很多时候无法信任政府。而资本 (或者说企业) 从法理上说就是一种自利的力量, 只有为自己牟利的义务, 而农民所拥有的资本量很有限, 因此资本就不可能代表农民的利益。谁应该是指导、协调农地流转的主体呢?谁来监管流转的执行呢?这也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解决不好就可能使农民的利益受损。

(三) 现行法律阻碍了农地流转

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就是说集体建设用地向本村镇以外的企业和个人的流转行为是违法的。还规定, 农村土地实行大规模流转, 必须要经过村委会的一致同意。而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很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名义上是由村民决定, 实际上决定权掌握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手里, 没有经过村民认可通过, 村民对土地流向、用途、收益一概不知。

(四) 土地价值难以核准

对于进行流转的土地来说, 在流转之前首先要进行土地价值的评估, 而资源评估法是基于较长时期的价值发现, 更多地体现在公司或者农户的长期投资价值。但是短期内, 农民种粮的效率很低, 不足以支撑土地成本的上涨。从农民的角度看, 攀比心理往往使农民倾向于土地估值的一致性, 但土地本身由于其地质、种植历史等差异, 价值不可能一致。而同一块地给不同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是不一样的。

(五) 对失地农民的户籍、社保管理上存在困难

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民, 即失地农民, 因为居住环境城镇化, 他们往往要求户籍一元化, 并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但是从政府的角度考虑, 要把大量的农民变成市民, 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是需要花钱的, 要给予农民同样的社保和福利, 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无疑给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压力。

四、政策建议

顺利实现农地流转, 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 改变农民传统观念, 使他们自己认识到流转农地对他们是有利的。二是建立失地农民信息服务站, 为他们提供法律, 科技、思想等援助, 为民解难。三是加强农村银行体系的建设, 为农民提供高效的融资方式, 引导农村保险业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 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抵御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引起的不可抗风险。四是规范对已流转土地的监管,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防止土地滥用。五是以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来完善相关法律。六是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如采用建立工业园的模式) , 加强农民户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 使农民老有所养。七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他们的素质,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 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等。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允许农地流转, 城镇化建设、刺激内需等都急需农地流转, 规模化土地经营具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但是也具有艰难性。文章立足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对实行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可能性、艰难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地流转,增收,城市化,劳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2008-10-12.

[2]、中国统计年鉴[M].2001~2007.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2

试论构建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来的.目标.生态文明理论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新的提法.可以说,生态文明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十年经验的总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作 者:叶长安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期 刊: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Journal:CHINA BUSINESS(JINGJI LILUN YANJIU)年,卷(期):2010,“”(8)分类号:X3关键词:生态文明 自然观 必要性 可能性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3

曲牌体全称“曲牌联缀体”、“曲牌联套体”,是指音乐结构由一系列音乐曲牌按照或紧或松的规则组合成不同的“套曲”。组成套曲的曲牌本身是可以孤立开来演奏的。以曲牌作为基本结构单位,将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联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全本戏又分为若干折(出),即由若干套曲牌构成。

板腔体全称“板腔变化体”、“板式变化体”,是指音乐结构上依据板式的转换、行腔的快慢形成的一种在时间上对音乐没有限制的较为自由的结构,表现为上下句的完全对偶结构,通常是“七字句”对偶或“十字句”对偶。这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很多音乐创作者和理论家都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不再赘述。

两种音乐结构中有一点是明显不一样的,那就是在表达的侧重点—— “字”和“腔”的关系上有所不同。曲牌体音乐大多是“字少腔多”,就是说一个字常常需要连绵很长时间,中间通过换气等方式换腔、转腔等。同时由于“腔多”带来一个字和一个字之间用音乐表达的时候表现为很连续,很柔和,自然地行腔过渡,这是南方音乐的特点。相反,板腔体由于产生于北方,显得“字多腔少”,有时候一个行腔上堆砌很多个字。从字面上看有很多个字,但是“腔”却不多,所以“换腔”也不多,常常同样的对偶句子很多,一个接一个,好似“吐珠”一般。情绪特别激愤的时候,堆字、排腔等用得更频繁,显得表现力浓重强烈。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字少腔多”正是为了突出字,用很多的“腔”来重复表现一个字,是为了突出“咬字”、“音韵”切换等。“字多腔少”正是为了突出腔。用同样的声腔不停地唱不同的词,是为了强化声腔在大脑中的映象,也是为了强化人物的感情。曲牌体音乐细腻、婉约、柔美的特点也正是由“字少腔多”而产生的。板腔体音乐粗犷、豪放、大开大合等特点则是由“字多腔少”所决定的。

曲牌体之所以会体现出“字少腔多”,是由于曲牌体的原始文学形式是格律诗词,像唐诗、宋词等,他们都是字较少,但是很凝练准确地表达感情,比较优雅、缠绵,文字内涵音韵感很丰富,富于变化,跌宕起伏。板腔体之所以“字多腔少”,是由于板腔体的原始文学形式是齐言体诗歌,比如《诗经》、汉代辞赋、长篇古风叙事诗等,他们往往连篇累牍地用同样的音韵吟诵着,给人一种排比强烈、声势很大、颇具古风、叙事性很强的感觉,而且质朴,有不经雕凿之感。

当今的时代是多元的时代,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纷繁多样。文化艺术载体的不断增多、传播渠道的逐步迭加,势必直接冲击到古老的戏曲艺术。为了求生存谋发展,许多北方剧种走出了自己固有的演出区域和观众群,试图开辟一些新的阵地,争取更大的受众面,尝试在新的观众群体面前展现本剧种的艺术魅力。但当板腔体戏曲艺术闯入由曲牌联套体主导戏曲音乐的南方剧种的地盘时,自然就面临了一个大的问题。听惯了曲牌联套体音乐的细腻、柔滑的南方观众,猛然见到大开大合、粗狂豪放的,甚至有些聒噪的板腔体剧种,还会接受吗?

戏曲改革势在必行,南北艺术风格的融合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很多剧种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比如豫剧《花木兰》在第三场“大操”中灵活地运用了曲牌体音乐;在第七场“荣归”里花木兰的唱段中巧妙地运用了曲剧的板式唱腔,听起来非常清新自然,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在板腔体戏曲艺术创作当中,剧作者不必改变现有的唱词创作形式,而作曲家完全可以根据剧中人物当时的思想情感,在繁多的曲牌当中,选定一个符合要求的曲牌,来进行创作,“字”未必少,“腔”的变化可以多。有人可能会说,字又多、腔又多、这样一来,一出戏的演出时间可能会持续很长,观众能坐得住吗?这样的疑问是有道理的。而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问题的主要矛盾。我们是在探寻一种改革。板腔体戏曲音乐创作当中并不一定非要太多的唱。剧作者在构思剧本时,就应该精练简洁,删繁就简,合理安排唱段,避免出现倒沫。而旋律可以细腻悠扬,总体的音乐节奏则应是明快、紧凑的。不得不承认,曲牌体结构的音乐中,确实也存在着拖沓的问题,半天哼唧不出来一个字。然而,我们可以运用“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何况,上边的这种情况,未必就是曲牌体音乐的“糟粕”。其实,我们对板腔体音乐的变革,也是对曲牌体音乐的一种变革。完全可以达到一种听上去大气、紧凑、豪放,又保留了曲牌体音乐所有的细腻婉约等特点的曲牌体音乐。将变革后的曲牌体音乐,拿来为我们板腔体戏曲所用。既能让广大热爱北方剧种的戏迷朋友在观赏演出时有新鲜感,又能更好地符合南方观众的口味,使戏曲音乐变革更顺应时代发展和观众的审美标准,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2006年在纪念俞振飞诞辰100周年演出中推出的京昆合演《桃花扇》,京昆同台,亦刚亦柔。杨春霞、蔡正仁两位名家创出新曲,观众反映颇佳,可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的纠葛并非一般的爱情故事,李香君的骨气、正气,用雅致柔婉的昆腔很难表现她的高风亮节,改用皮黄铿锵激越的曲调后,力度方显恰到好处。

京昆两剧种一为板腔体,一为曲牌体,能巧妙地将二者融为一剧,并非易事。京剧名旦杨春霞尚未出场,便于幕后唱一句昆曲“良辰美景奈何天”;昆剧名生蔡正仁一上场便以皮黄唱了一句“文庙前也恁般世风日下”,初听好似“反串”,实则点出了这出戏京昆大融合的特点。该剧将京昆两种曲调较为完美地融于了一体。全剧核心乐句的主旋律是昆曲化的,节奏则是板腔体的。既保持了京剧和昆剧各自的原汁原味,又相互融合。该剧的最后一场采用了欧阳予倩话剧本的情节:侯方域身着清装到栖霞山道观寻访李香君,希望重续前缘,遭到李的断然拒绝,两人决裂。这场“重逢”是京昆合演的重头戏,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有大段对唱吟板,作曲和唱腔设计在寻找京昆的结合点上下了很多功夫。杨春霞唱的是京剧吟板,要求带昆味;而蔡正仁唱的是昆曲,又向京剧味儿靠拢,使之互相渗透。两人唱得慷慨激越,韵味十足,是该剧京昆合体最具代表性的一幕。

由此可以看出,京剧作为板腔体音乐的代表剧种,完全可以融合进曲牌體音乐的元素。甚至可以完全套用曲牌体音乐结构来为京剧作曲。京剧既然都可如此,我们其他的板腔体剧种为什么不能呢?把板腔体与曲牌体音乐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此来赋予各剧种更强的生命力,这个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这种尝试也是值得的。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4

一、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文献综述

借助中国知网 (CNKI) 文献检索系统, 对2001-2012年公开发表在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的文献进行检索, 分别以“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关键词,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9篇、206篇;以“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审计整合”作为关键词, 未检索到相关文献。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 获得代表性的文献如下:张龙平、陈作习 (2009) 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 阐述了两者在业务类型、审计方法、证据的收集、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等多个关键点的区别与联系。谢晓燕、张龙平等 (2009) 总结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要点, 通过对设计思路与要点的详细阐述以及对审计实施过程的具体设计, 为会计师事务所整合审计实践提供了参考。赵红英 (2011) 在分析整合依据的基础上, 提出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实施思路, 说明了在整合中的注意事项。范锰杰、林枫 (2011) 介绍了整合审计这一理念的提出背景, 探讨了整合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对现有的整合审计制度进行了思考。吴秋生、杨瑞平 (2011) 对内部控制审计目的、披露目的、完善目的与财务报表审计目的等四类目的内部控制评价实施整合, 详细论述了整合的内因、基础与必由之路, 并指出了评价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 保持独立性是底线。陈留平、张猛超 (2011) 基于《审计指引》和《评价指引》比较的视角, 指出了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监督, 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马方、冯建海 (2012) 通过比较审计评价模式、结构评价模式、风险控制评价模式、管理控制评价模式等四种评价模式, 从评价思路、标准、指标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内控评价的整合模式, 有利于指导内控评价活动的开展。

显然, 以上作者多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的整合, 鲜见针对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并且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分类不一, 多对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比较分析, 关于两者整合的研究较少。鉴于此, 本文将首先分析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提出整合的关键点与应遵循的原则, 然后尝试建立二者整合的基本框架。

二、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

整合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 进一步限定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保证内部控制整套体系的实施效果势在必行。根本目标和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提供了可能性。

(一) 整合的必要性

(1) 降低执行成本, 提高运作效率。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对同一套内部控制系统开展评价, 它们的评价对象相同, 若二者分别进行, 会带来重复性工作, 不利于节约资源;同时, 大量进行内部控制评估、测试, 使企业的日常工作受到干扰, 不利于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因此,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至关重要。

(2) 发挥管理层的信息优势, 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控制评价由企业管理层实施, 其较为熟悉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 具有不对称信息的优势。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工作时, 管理层详细介绍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特点, 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而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时, 易存在自我选择倾向, 较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此外,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不足, 尚缺乏内部控制评价的经验, 其专业胜任能力值得质疑。注册会计师拥有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能够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其评价的独立性更强, 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但从成本效益等方面思考, 较难全面监控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3) 客观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缺陷。实证研究显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审计定价等存在相关性。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管理层可能会隐瞒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见的, 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普遍缺乏积极性, 尚难以将内部控制评价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使得内部控制报告表述简单, 披露的内容含糊其辞, 缺乏说服力。注册会计师以其所处第三方的立场, 按照内部控制规范提出的各项要求, 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所有内控缺陷, 进而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二) 整合的可能性

从最初的内部牵制阶段到如今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内部控制产生并不断发展, 其本质是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都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区别在于评价视角不同。从审计视角看, 内部控制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的有效手段;从企业管理者视角看, 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管理方法。前者是一种内部评价, 后者是一种外部评价。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最终都应当归结到内部控制本质, 即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而且, 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针对相同的评价客体, 采用类似的测试手段, 在同一基准日搜集相同的证据, 使得工作内容基本一致, 可相互利用, 只是分别进行测试与分析, 各自发表评价意见, 这就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

三、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基本框架构建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 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评价主体等五个方面, 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基本框ÁÁ架, 如图1。

(一) 评价主体

对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 必须明确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二者的责任。《评价指引》指明, 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完整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企业董事会应负责建立并有效执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按照《审计指引》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负责实施审计工作, 检查和测试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并出具审计意见。企业董事会和注册会计师应当作为共同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对内控评价报告与内控审计报告的客观性负责, 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质量。

(二) 评价范围

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针对的是内部控制整体,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地存在的, 它总是与资产的保护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交织在一起, 因而其边界无法确定。会计层面的内部控制与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是相互联系的, 不能割裂开来。但为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可靠性,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关注度更高, 能够运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测试。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 注册会计师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应将重点放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而对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 注册会计师在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上, 应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相关的描述段。所以, 应立足于实际, 将两种范围有效结合在一起, 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体, 兼顾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

(三) 评价标准

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过程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遵循一套框架规则;目标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9]。在以过程导向为标准的评价中, 相比注册会计师来讲, 管理层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情况, 准确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遵循了框架要求。然而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方面,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更强。因此, 评价标准应坚持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 以充分发挥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各自的优势。

(四) 评价方法

风险基础法和详细评价法是内部控制的两种评价方法, 风险基础法的适用范围更广, 它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结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评估内控缺陷, 有利于评价效率的提高, 但对专业判断能力的要求更高。从整合角度看, 管理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应采用风险基础法, 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有效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 首先, 管理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可组成工作小组, 作为内部控制的设计者, 管理人员应注意搜集基础资料;注册会计师与管理人员深入交谈, 设法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其次, 在工作小组中管理人员应总结执行内部控制的切身体会, 如实回答注册会计师的询问, 主动揭露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详细建议。最后, 管理人员应及时弥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注册会计师要通过检查文件、询问、观察、进行实地检验等方法, 查清相关缺陷的性质、产生原因以及后果, 并及时报告。

(五) 评价报告

企业应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分别设计和检查, 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审计指引》列举了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四种形式的审计报告, 每种形式有各自固定的格式。充分反映各自的评价目标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整合的前提, 最终应当分别按照《评价指引》与《审计指引》的规定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而不应当合二为一编制一份报告。

参考文献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借鉴

中国理论界对待民主社会主义长期存在两种错误倾向: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主流理论导向对民主社会主义持全面否定的态度,甚至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繁荣,有些学者开始对民主社会主义持全面肯定的态度,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走的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甚至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认为这两种倾向都缺乏科学性,民主社会主义既非一无是处,亦非完全正确。因此,对待民主社会主义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鉴民主社会主义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借鉴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不发达、政治制度不完善、文化不够繁荣、社会不够和谐、生态问题空前严重,这些方面的问题会影响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国力,对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积极的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鉴与它同根同源的民主社会主义带来了必要性。

(一)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决定

如今,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要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积极的借鉴各国执政党成功的经验。与科学社会主义同宗同源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执政党,特别是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尤其值得中国借鉴。该党长期执政长达64年,这在西方所有左翼政党中是绝无仅有的,在该党领导下,瑞典从原来的海盗国家变成了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社会福利水平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的发达国家。瑞典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与执政党执行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共产党要巩固自身的執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借鉴瑞典社会党的成功经验很有必要。

(二)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搞了60多年,但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相对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这样的国情决定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有经济、外商合资与独资经济多元并存的局面,实行允许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瑞典虽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但在经济结构上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同时并存,相互渗透,“总的区分起来,瑞典主要有四种所有制形式,即资本主义私有、国有、公私合营和合作社所有。从总体上来说,瑞典的公共事业基本上属于国有,而工、农业生产企业大多是属于私有。”①这种混合所有制赋予瑞典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使瑞典的人均GDP长期居于世界前列。瑞典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经验也值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鉴。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社会犯罪率、平均预期寿命等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多年来瑞典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②瑞典社民党崇尚自由、平等、公正和公平,以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为主要指导思想,并结合瑞典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和建构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从福利社会主义到职能社会主义,从基金社会主义到科技福利社会主义。福利是社会主义的象征。在30多年执政实践中,瑞典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建立起了全面、普遍和统一的福利制度,社民党因而得到民众的支持。由于经济的发展,“每个人就能从这块共有的蛋糕中取得更大的一份来满足自己需要填充的胃”。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明确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坚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核心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瑞典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一)社会主义要借鉴整个人类文明的成果

社会主义是人类探索现代社会的思想成果,这种探索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未曾中断,形成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在这一持续几百年的探索过程中,诞生了很多现代思想成果及其制度实践,社会主义只是其中的一个思想成果和制度实践,除此之外,从思想成果来看,还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这些文明成果也都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和建设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社会主义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它也必须具有博大宽广的胸襟,兼容并包的情怀,借鉴人类创造的所有这些思想成果为我所用,才能肩负起这一神圣使命。

(二)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同宗同源的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最初都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直到恩格斯去世后,在伯恩斯坦、考茨基的倡导下,民主社会主义由原来的信奉马克思主义到在实践中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但在其理论纲领中自称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再到二战后民主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民主社会主义逐步演变为反对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改良主义思想。至此,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成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宣扬和传播,用来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和思想意识的渗透。

(三)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相通性

自由、平等和团结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自由包括不受外界的强制和压迫,免受饥饿、无知和对未来的恐惧的侵扰,也包括有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和个人发展的自由,有生活在安全的群体中、有控制自己生活和选择自己未来的自由。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那些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必定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自由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平等要求公平地分配那些对人身自由有着重要作用的东西:经济力量和经济条件、教育和接受文化的可能。“与自由一样,平等要求给予每个人发展和参与的同等权利、同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团结要求人们各尽所能地为社会和劳动生活做出贡献并承担责任。它同时要求,当生病时、在工作中受伤时和年老或失业时,我们作为公民相互给予有保障的生活权利,接受教育、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权利和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尊重每个人作为个人和作为公民的价值。”④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平等和团结旨在保障公民的权利,这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强调的以人为本具有相通性。

我认为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是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成功经验的,但是这种借鉴并不是要抛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和原则,而完全接纳民主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法、管理方法。”⑤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势必要吸收借鉴人类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等一切文明成果。总之,我国在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可以把原则上的堅定和策略上的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认清民主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借鉴其所包含的宝贵的成功经验,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2012

[3]汤益诚.促进社会和谐的瑞典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炎黄春秋,2007(2)

[5]张闪闪.浅谈社会民主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5)

[6]张红霞.北欧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

[7]范广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党国际的人权观[J].兰州学刊,2007(9)

[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译委员会编译.社会党国际局文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汪亭友.应如何看待瑞典社会民主党及瑞典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4)

[10]杨夏鸣.中国视角下的“瑞典模式”[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11]吴兴唐.“瑞典模式”——可资借鉴,但不要神化和照搬[M].当代世界,2007(9)

[12]高峰,时红.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党纲[A].2001

[13]唐海军.论战后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新变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3

[14]李占五,吴强.北欧市场经济[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53

[15]顾俊礼.欧洲执政党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96

注释:

①唐海军.论战后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新变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3

②顾俊礼.欧洲执政党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96

③李占五,吴强.北欧市场经济[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53

④高峰,时红.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党纲[A].2001:6

谈物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篇6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 学生现状的要求。

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学生学习水平的多层次性, 在物理学习中, 不同的学生会在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等方面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和特长。因此,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改革一刀切的物理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2. 教育发展的要求。

实施分层次教学,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教育公平, 所以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3. 教学实践的要求。

同一个教学班级中, 学生存在着知识基础、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如果不实行分层教学, 一些学困生就会因课堂参与不足而成为物理课上的旁观者。而那些基础较好、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又会觉得教学内容简单而对学习失去耐心。因此, 必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各自特长, 相互交流、彼此合作, 才能使学生整体物理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可能性

1. 教育理论的启示。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 即主张“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 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 (或是学习机会) , 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 那么,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可见, 分层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生发展的现实, 也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2. 教学实际的现实性。

首先, 学生分层, 可以优势互补。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各有不同。如果根据学生能力差异, 把优势不同的的学生平衡搭配, 分成若干小组, 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促使他们相互借鉴、互助合作以达到相互提高、共同进步。其二, 教学目标分层, 可使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以《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这一节为例, 基本要求是:知道比热的概念, 能计算有关比热的问题, 能利用比热解释相关现象。但对于学困生, 则只要求能复述它的概念, 知道它的单位、单位的物理意义, 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就可以了。而对于优等生, 则可以拓宽其视野, 发展其思维,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三, 教学评价分层, 更符合学生实际。现代心理学表明:学生对学习成败的主观解释, 影响着他以后学习动机的强弱, 也影响着他学习的成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等,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困生, 多给予表扬, 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 使他们看到希望, 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 指明其努力方向, 使他们不甘落后, 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 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不断取得新进步。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7

一、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学校德育真的必要吗?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 而且大部分学校都会说自己是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然而, 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 学校大量的工作还是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升学率上面, 致使学校德育形式化, 甚至缺乏学校德育。在新时期, 为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学校德育显得更有必要。

1.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需要。

在中国, 学校德育主要是采用“大德育”的方式, 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密不可分。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教育要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在学校教育, 尤其是学校德育中,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改革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它不仅要打碎旧体制的障碍机制, 而且要更新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最根本和最艰难的, 是变革人的价值取向, 所以体制的转轨必然呼唤着相应的深层次价值观念的改变。”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 最终都要走向社会, 都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那么, 学校作为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 作为一个系统的教育机构, 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 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应对未来生活、工作的技能和道德、情感、价值观, 让学生在走向社会时, 能够顺利地适应社会, 适应与人交往合作, 能够为人处世。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 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在精神方面, 社会道德建设明显滞后, 出现了很多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不诚信、不道德的现象, 整个社会呈现一种“信仰缺失”的状态。那么, 学校德育承担着对祖国青少年的培养重任, 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

4. 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对中国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挑战。当前, 世界的主流是发展, 但是世界资源具有稀缺性, 这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我国要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而一个学生仅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强健的身体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否则, 不但不会为社会、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还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 新时期进行学校德育, 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作为个体, 非常必要在学校接受德育。个人的思想道德如何, 或者说做人如何,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人的发展。所谓要做事, 先做人。笔者认为, 个人的道德, 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得到一定的训练的, 或者说, 学校德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的道德, 只是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值得研究并改进。

二、学校德育的可能性

对于“德育的可能性”问题, 黄向阳博士在《德育原理》的第四章开篇就提到:“美德 (道德) 可教吗?”在钟启泉、黄志成编著的《西方德育原理》和檀传宝的《德育原理》中, 都认为“德育的可能性”就是“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来源于源《柏拉图对话录》美诺篇, 是美诺向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美诺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的美德自何而来?美德是教来的, 还是天然所赋, 还是人以别的某种方式得来的东西?’”

美诺向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个问题, 理解为“人是如何具有 (获得) 道德的?”会更加恰当, 而不是“将德育可能性问题简化为‘道德可教吗’, 事实上只是提出了构建二者关系的一条思路, 即人之德能否通过教而获得, 否定了人之德的先天由来渠道和其他可能渠道, 比如通过‘学’获得”。在学校实施德育,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或者渠道具有 (获得) 一定的道德是有可能的, 而且, 在学生时期接受学校德育,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非常关键。

1. 学校德育的优越性。

一般来说, 中国学生在6—12岁接受小学教育, 12—15岁接受初中教育, 15—18岁接受高中教育, 18—22岁接受大学教育。6—22岁, 正是青少年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也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并基本定型的时期, 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后天培养的“较为可控”的时期。这段时间,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会在学校接受教育, 和老师、同学交往相处, 在这种时空条件下, 使得学校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 具有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 学校时时刻刻、处处都有德育, 学生潜移默化中都会受到德育。学生在学校、在班级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学习并遵守一些行为规范, 并逐步感知到自己的行为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的, 要遵守游戏规则。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就在接受学校德育。

其次, 学校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现实的平台, 因为学校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机构, 使得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安排的系统性和较强的可控性。

再次,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在学校, 学生要与教师交流, 学生要与同学相处, 在这些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着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也在接受着一定意义上的德育。

2.“教师的教”。

通过“教师的教”, 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道德熏陶。“教师的教”,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显性的科学文化知识、道德理论等方面的传授, 另一个方面是隐性的道德影响, 即教师在言传身教中, 以及自身的榜样示范、个人魅力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的道德影响。

显性的知识传授, 尤其是关于爱国主义、道德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是可以教给学生的, 这种教, 可以通过课堂, 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德育活动。笔者认为,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善或者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因为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 从“知之不多”到“知之更多”, 而在这个过程中, 学校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也在改造着人, 使人向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隐性的道德影响, 也是在“教师的教”的过程中,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方面, 在教师具体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 就会潜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另外,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风格和魅力也会感染学生, 尤其是一些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 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加显著。

3.“学生的学”。

通过“学生的学”, 学生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道德教育。“学生的学”,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个是在学校德育活动中, 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有所体悟, 并内化到自身行为方式和道德体系中;第二个是在“教师的教”的过程中, 成为一个更加具有理性和社会性的人, 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第三个是在与老师、朋友、同学的相处过程中, 懂得一些行为规范, 懂得为人处世的准则。总之, “学生的学”也是获得道德或者提高道德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正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即通过“学生的学”, 使得德育成为一种可能。所以, 笔者认为, 学校德育的对象, 即学生, 具备学习的能力和改进的能力, 这种主观能力使得学校德育不会成为对牛弹琴, 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学校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 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 社会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不成熟的条件下, 出现了诚信危机和信仰缺失等问题。当前, 我国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 在机遇增加的同时, 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发展任务。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就显得更加重要, 具有深刻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1. 有助于抵制西方腐朽文化, 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安全。

开放, 使我国得以广泛地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 吸取其先进技术和一切优秀成果。但与之相伴随, 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其实, 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忘记过从社会主义阵营争夺人才,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 把和平演变战略重点转向我国, 尤其是高等院校。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培养“亲西方的下一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有助于抵制“西化”及其文化侵略, 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安全。

2. 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学校德育,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互相尊重等优良品质, 以及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而且, 通过学校德育, 有助于学生抵制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这样, 学生作为市场主体时,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 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 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和稳定, 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有助于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4. 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学校德育的对象是学生, 是祖国年轻的一代, 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新时期,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树立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 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社会责任和理想道德, 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有助于教育青少年学会适应社会, 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5. 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 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也不仅仅是把学习成绩搞好了就可以了。“实践证明,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要求, 也是人才的首要条件”。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有助于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助于青少年将来更好地发展, 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爽.关于“德育可能性”问题的思考——从柏拉图美诺篇说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2]梁继光.论强化高校德育重要性的认识[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7, (2) .

[3]刘彬.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5, (3) .

[4]陈瑞瑞.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0, (2) .

[5]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8

一、学校后勤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目标模糊

目前, 学校后勤部门具有教育和企业双重身份, 因此, 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根据目前学校后勤财务部门的层级和对象不同, 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划分为分级目标和具体目标。目前, 我国各大高中后勤财务部门对于上述目标并未明确, 一方面, 学校后勤部门与学校之间的隶属关系, 直接决定后勤部门承担了更多的行政责任, 除此之外, 由于学校后勤部门难以积极适应目前社会市场的发展形势, 进而导致后勤财务工作的管理目标十分模糊;另一方面, 学校后勤部门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由于缺少明确的目标导向, 因此, 导致管理人员管理工作过于盲目, 不利于实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 管体体制不够完善

伴随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学校后勤工作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以往从未涉及的问题, 因此, 学校后勤部门在执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会计体制难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进而导致会计机构以及从业人员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此外, 学校后勤财务工作受到经营实体的影响, 严重缺少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 进而导致后勤财务的核算体制未能统一, 不利于财务人员更好地开展核算工作。同时, 由于学校后勤财务工作人员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 对于预算成本意识淡薄, 管理力度较为薄弱, 在此情况下, 将会导致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影响后勤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学校后勤财务工作的改革措施

(一)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学校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整个财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内容, 一旦财务管理理念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将会严重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因此, 我国高中学校后勤部门应该积极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如:以全面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风险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管理理念。与此同时, 加强后勤财务部门的队伍建设, 帮助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岗位职责和义务, 积极鼓励其在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 更新陈旧管理理念, 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进而推动后勤财务部门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二) 确定管理目标

学校后勤财务部门通过处理财务关系以及组织与财务有关的活动, 进而达到所制定的管理目标, 不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导向作用, 同时, 还能够明确每一人员的工作职责。就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而言, 主要是通过合理配置资金, 进而达到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和获取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分级目标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总体目标而提供服务和监督的管理工作。

(三) 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后勤财务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 学校后勤部门通过积极落实预算体制, 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管力度, 全面监测预算环节中的薄弱部分, 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另一方面, 加大鼓励和制约双向机制的实施力度, 积极做好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 并由专门人员进行考核核准, 对于财务人员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制约, 进而达到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的积极目的。

三、结语

伴随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学校后勤部门的改革, 为了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需要建立管理体制、明确管理目标等措施, 才能够确保后勤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诸葛筱戬.论学校后勤财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6) .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9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党的十七大有关论述为理论指引, 大胆借鉴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 在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 再接再厉,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创立新方法, 采取新措施,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正确回归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观点, 是人们对世界的最基本的哲学观点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则是自然观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立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 特别是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创立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在传统自然观的影响下, 由于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导致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面对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 时代要求给以哲学的思考和解答,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并取得迅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整体性的自然观。它认为人的世界, 包括人和自然, 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世界。也就是说, 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世界的本原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界, 也不是纯粹的人, 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生态系统作为有机整体, 它包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 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 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这不仅是自然规律所要求的, 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要求的。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的共存共生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离不开自然, 人时时刻刻同自然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一旦离开自然界, 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 人不仅把自然看作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同时也把自然看作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自然界自从产生人类以后, 其自然化的过程就受到了不断强大的人化自然的威胁, 人化自然使自然界产生了“反人化”的倾向, 人类必须消除这种自然的“反人化”, 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在认识方面要重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观念, 然后在实践方面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 才能使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20世纪60年代, 伴随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能源危机等等, 接踵而来。面对严峻挑战, 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决定为人类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做出努力。1968年, 意大利经济学家、企业家佩切伊发起组织了一个世界性的民间团体—罗马俱乐部, 宗旨是通过对全球问题进行开拓性的整体研究, 试图了解这些问题的动力学特性, 进而为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探索可能的方向与途径。

我国是率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国家。在1992年8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这是全世界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1999年7月, 在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 江泽民主席强调指出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此,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理论探索即将走向贯彻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 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属性角度来分析, 就是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要求是在不超过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要求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 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可持续发展条件下, 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系统。建设生态文明, 应在更广范围内, 开发更有效地使用矿物能源的技术, 提供安全而又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来限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C02的排放, 并通过恰当的技术选择, 停止某些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 以保护臭氧层, 逐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 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 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我国建设惠及全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 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短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是协调人与自然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 又相互依存,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 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 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 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 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 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 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 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 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综上, 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 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理论是实践的指导, 正确的观念指导正确的实践。建设生态文明, 一定要首先树立正确的理论意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上至党委政府, 下至普通百姓,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乐山生态文明意识, 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2]十七大报告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 2007.

[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 2009.

[4]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学习出版社, 2008.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两极化:无必要也无可能 篇10

不称霸:一种远见和一种清醒

几十年前,中国就向世界宣示了“不称霸”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更进一步明确了和平崛起、永不争霸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这是依据历史经验、对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前瞻性判断、对“合作共赢”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的深刻认识而作出的抉择,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惟一正确道路。中国在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承诺“不称霸”是一种远见,而在国力明显增强时坚持“永不争霸”则是一种清醒。

所谓“两极化世界”,无非是世界上的国家分别在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下形成两个理念迥异的阵营,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秉持对立的立场,相互间进行全面的竞争,甚至对抗,以期最终决出高下。这种格局同两强争霸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带这个头,而只要中国不当头,未来的世界就不可能是两极化,而只能是多极化。

退一步说,即使中国有构建两极化世界的心,也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客观条件。

美国成为西方联盟的盟主,是因为其有超强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软实力,这使它能为众多联盟成员提供军事、经济和道义支援,以换取联盟成员对其霸权的支持。美国通过参加两次世界大战打破原有的国际体系,并通过后来的若干次局部战争实现对外扩张,经济实力几度翻番,才最终确立了霸主的地位。显然,要想成为两极世界的盟主之一,光有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美国当年崛起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全球化、国际政治民主化、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深入发展促成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随着美国的霸权地位逐渐衰落,一个群雄崛起的时代正在形成。群雄之间——包括它们与美国之间——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基本没有可能形成几个大国联合起来一致对美的两极格局。新的历史条件使得产生一个取代美国的新霸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霸权主义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它终将结束。中国在被别人捧为“第二大国”的时候,拒绝“构建两极化世界”的诱惑将是对终结霸权主义历史的重大贡献,亦是对自身国家利益的坚守。

未来的中美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应该拒绝“构建两极化世界”诱惑的另一个原因是,未来的中美关系不是完全对立对抗的关系,更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谁也吃不掉谁,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依存关系。

美国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存有疑虑和不安,未来的中美关系仍将充满磨擦,“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两国国内情况与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美关系的总趋势是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成熟,中美之间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双方都把与对方的关系看作自己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这有力地说明,两国的政治家和社会精英都认识到,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符合自身的最大利益。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好处会越来越大,中国参与塑造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中美关系会继续向前发展,而发生全面对抗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在多极化世界里要善结“议题联盟”

可以展望,多极化的世界必然有多个核心。各个大国都有自己的“个性”,相互之间的博弈更多地表现为根据议题分化组合,或聚或散。比如“金砖国家”,就是几个新兴国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议题上因共同利益而结成的“议题联盟”,中国和印度都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另一些问题上,中国和印度之间又存在较大分歧,印度是和美国联手制衡中国的。这就是多极化世界大国关系的一个特点——“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而且这“盟友”和“对手”的内涵也已经与冷战时期的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

必要性及可能性 篇11

一、“慎刑”思想的积极意义

在中国广袤的历史星空中, 文化总是像璀璨无比的银河系。而“慎刑”思想就是其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恒星。早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左右皆曰可杀, 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 勿听;国人皆曰可杀, 然后察之, 见可杀焉, 然后杀之。”这是“慎行”思想的雏形, 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基于优化统治秩序的初衷, 在司法制度中设定了许多体现“慎刑”思想的制度, 比如汉律中的乞鞫, 唐律中复奏、登闻鼓, 明清的会审、监侯等等。“慎刑”思想是对死刑的一种谦抑的态度, 对于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国前后, 深谙中国历史文化的毛泽东同志就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的精华, 在政治斗争中头脑清醒地提出了“少杀慎杀”政策, 这成为我国死性政策中的一个亮点。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犯罪率大幅增加、社会治安恶化的形势下, “少杀慎杀”政策一度被束之高阁, 但是我国的政治决策者以及学者这些精英群体对这一政策是认同度是极高的并且还在不懈努力使其复苏并成为我国对死刑的主流认知。中国历史遗留的传统“慎刑”思想是我国推进死刑改革的“润滑剂”, 为我国限制死刑的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对于公众舆论和集体意识中对死刑的偏好和狂热能发挥减缓的积极意义。

二、重刑实践的失败

受到刑法万能、重刑主义的传统影响, 我国现阶段社会公众仍然对期待以死刑来打击和控制犯罪存在着广泛的公众认同, 赋予死刑道德以及法理上的正当性并对其顶礼膜拜仍然是我国的“主流民意”。但是我国在重刑思想的影响下所采取的一系列疾风骤雨式的“严打”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大规模遏制犯罪的效果, 除了严打初期犯罪率略有下降之外, 我国的刑事犯罪活动非但没有得到控制, 反而愈加猖獗, 实际上出现了刑罚量与犯罪量同步增长的“两高”局面。我国重刑实践的失败印证了贝卡利亚的名言:“严峻的刑罚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罪犯所面临的恶果越大, 也就越敢于规避刑罚。”这也证明了在社会治安恶化和民众呼声的压力下所做的扩张死刑适用、迷信严刑峻法的做法只是一种非理性的、对犯罪增长本能、直觉的反应。这种没有任何实证根据的做法, 一方面纵容了社会中对他人生命麻木不仁的“死亡文化”, 另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压力。重刑实践的失败所导致的高昂的社会代价, 迫使决策者反思死刑在我国究竟应以何种姿态存在, 结论必然是限制死刑已成了势在必行之举。

三、废除死刑的国际潮流的冲击

死刑作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日益被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重视, 废除或者停止死刑的使用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现实选择。据统计, “截止到2005年2月, 世界上已有86个国家与地区在法律上明确废除了所有罪行的死刑, 10个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事实上废除了死刑 (过去10年内没有执行过死刑、并且确信其不执行死刑的政策将继续下去或者已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不再使用死刑) 。换言之, 现今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废除死刑或废除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已多达134个, 而相应地只剩下相对少数的61个国家和地区依然在法律上保留并实际适用死刑。”这样全球性大规模废除死刑的运动对中国的死刑走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给中国的死刑形成了改善与改良的压力与动力。

死刑是一种残忍、不人道的刑罚几乎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而作为世界上的大国, 中国却以现行《刑法》68个死刑罪名以及非常高的死刑执行数量受到很多发达国家以及人权组织的指摘, 虽然这些指摘中不乏一些不怀好意的攻击和玷污, 但是中国目前的死刑立法以及司法现状与国际潮流相左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有必要从维护我国大国形象、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角度反思、检讨自己的死刑政策。

四、民意引导必要且可行

民意与法律是双向互动的。国家为了平民愤而杀人, 放纵民众的报复心理会误导公众死刑的执行意味着正义的恢复, 这样只会使民众的心灵更加残忍, 教化出更为强烈的报复观念。恶恶相报只会滋生民众对死刑的依赖和崇尚心理, 反而会左右死刑的立法及司法。因此, 国家不能一味顺从民意, 盲目追随和满足民众的本能而感性的观念, 而是应该利用国家的力量从各个途径尽量引导民意, 培养民众的宽容、善良的心灵。

引导民意, 首先政府的坚定的立场和权威能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例如, 加拿大政府曾在宣布废除普通死刑一年后承受了民众要求恢复死刑的呼声的巨大压力, 但最终议会还是以其坚定的政治意志抵挡了民意的浪潮, 成功维持了废除普通犯罪的决议。再如法国总统密特朗在法国多数民众主张保留死刑的情势下力排众议认命了以反对死刑著称的巴丹戴尔为司法部长, 毅然废除了死刑。

引导民意, 其次国家的治国理念作用不容小觑。我国近年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表明国家对于人权日益重视。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 这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民众尊重个人生命权的观念, 使生命权是包括罪犯在内的个人最重要的人权的理念得到逐步接受, 为我国刑事法领域限制与废除死刑提供坚实的理念基础。

引导民意, 再次传媒成为不可或缺的方面。我国的传媒一直以来在死刑民意引导方面所起的作用大都是非正面的。在刑事案件尤其是涉及到被害人的人身权利被侵犯的案件中, 传媒往往浓墨重彩地对罪犯的残忍、罪行的恶劣加以描述,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断强化了民众对犯罪的恐惧、憎恨以及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从而使民众更为强烈地要求通过死刑来满足自己的报应观和所谓的“正义”观。

可见传媒的辐射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力量, 那我们恰恰可以利用媒体的这种作用来宣传限制死刑的必要性。传媒可以通过对个人权利尤其是生命权的价值以及死刑控制死罪作用薄弱、错案难纠等弊端这两方面的大力宣传, 使民众获得权利意识方面的启蒙, 淡化民意中认为死刑万能, 能维护社会治安及其自身安全的观念。

摘要:死刑存废问题是我国刑事法治领域的热点话题, 虽然废除死刑在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可行性, 但是限制死刑的适用既必要又可能。中国传统的“慎刑”思想为我国限制死刑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重刑思想下“严打”政策的失效否定了死刑对犯罪的预期的震慑和遏制作用;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促使我国为了维护大国形象而与国际接轨;放纵民意只会滋生民众对死刑的依赖和崇尚心理, 民意需要有效且理性的引导。

上一篇: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下一篇:仿真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