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法检测

2024-07-29

捕获法检测(通用4篇)

捕获法检测 篇1

宫颈癌作为一种危害妇女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在妇女中其发病率则仅次于乳腺癌的发病率,位于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的第2位,每年全世界约有50万新发病例,25万死亡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占2/3。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区,占全球宫颈癌总数的10%[1,2,3,4,5]。研究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引起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致病病毒;研究证实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多数伴HPV感染,调查发现妇女宫颈癌患者标本中HPV-DNA的可检出率为90.0%~99.7%,特别是那些高危型HPV感染。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对世界25个国家(不包括东亚地区)的宫颈癌标本的研究发现了15种高危型HPV,而与我国宫颈癌密切相关主要病毒类型依次为HPV16、HPV58和HPV18,HPV58是我国、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高发病毒流行株[6,7,8,9]。所以对存在CIN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感染的筛查检测在临床上对于早期预防及发现宫颈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是目前被FDA唯一批准的HPV感染检测方法,其具有能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感染的方法。近年来,一种新的DNA检测技术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检测获得很大的发展,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 DNA具有试验操作简便,在扩增高危型HPV时结合了核酸特异型探针以进行杂交,该方法提高了实验室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10,11,12]。本研究采用realtime PCR和HCⅡ技术来分别检测100例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TCT)≥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宫颈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不同CIN程度的高危型HPV的检出率,并探讨两种高危HPV检测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标本来源于2011年1-6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ASCUS患者100例。检查者按细胞学分类,ASCUS 48例,LSIL 3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分别采用realtime PCR与HCⅡ检测高危型HPV。及时将临床采集的标本送检,按照操作流程预处理临床采集的标本后置于低温冰箱保存待检。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

1.2 仪器与试药

高危型HPV实时荧光PCR临床检测试剂盒均由上海复星诊断有限公司所提供;采用Line-Gene FQIN33 A型realtime-PCR仪进行DNA检测;HCⅡ基因杂交信号扩大系(美国Digene公司)、HPV-DNA试剂盒(美国Digene公司)、微孔板封面胶膜(Xygen公司)、子宫颈采样器(含保存液)(美国Digene公司)、圆底96孔酶标板(Xygen公司)。

1.3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方法

不同引物和探针(5'端和3'端分别标有荧光报告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只在相应型别模板的型特异性碱基区域与模板发生相互作用,PCR扩增时,兼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的Taq酶将探针降解,荧光报告基团脱离荧光淬灭基团的作用,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由定量PCR仪的荧光监测系统对标本的荧光信号进行实时动态检测,确定模板的型别。realtime PCR法高危型HPV检测反应试剂盒可分辨13种高危型HPV型别(包括16、18、31、33、35、39、32、52、56、58、59、68)。具体操作流程按试剂盒说明书指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其操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样本DNA。(2)配制real-time PCR反应液:将每1份样本标本分别分装到13个PCR反应管中以分别检测13种高危型HPV型别。(3)样本实时荧光PCR扩增与检测:扩增过程为50℃反应进行2 min,在94℃条件下进行DNA变性2进入PCR反应循环,循环温度及时间程序为93℃,20 s,50℃,90 s,共计40个反应循环,反应温度降至50℃时检测反应荧光值。(4)对反应结果进行判断分析。

1.4 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方法

HCⅡ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35、39、32、52、56、58、59、68),按照试剂上所述的操作步骤进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DNA双链解链为单链DNA;将解链的DNA和RNA探针进行杂交,生成RNA-DNA杂交体;RNA-DNA杂交体和微孔壁上固定的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结合的抗体进行磷酸化反应将信号放大;底物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发光,利用读数器读取发光的强弱来判定微孔壁上碱性磷酸酶的含量,进而得出特异性结合的RNA-DNA杂交体的具体含量;最后进行反应结果的读取,判断标准:HPV负荷量≥1.0 pg/ml,则定义为HPV感染阳性。

1.5 病理判断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测:对于检测HPV阳性,或HPV阴性但TCT≥LSIL的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颈管诊刮。病理学家在完全不知道TCT和HPV结果的情况下盲法阅片做出诊断。

1.6 统计学方法

所以统计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及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两种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状况

本组诊断CIN 35例,CIN现患率为35%(35/100),其中,≥CINⅡ16例,占16%(16/100)。68例病理结果以及两种HPV检出情况见表1。

2.1 两种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的符合率

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2.3%,Kappa指数为0.579,见表2。

注:“-”表示无数据

2.2 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阳性率比较

HCⅡ和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分别为63.0%(63/100)和71.0%(71/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种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两种HPV检测方法对预测高度CIN(CINⅡ以上病变)的临床价值,其临床评价指标见表3。

3 讨论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现的HPV基因型有100余种,大约40种涉及生殖道感染,约20种与肿瘤发生有关。依据HPV致病能力的不同,HPV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当前的流行病学数据证实,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病因为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所致。低危型HPV,如HPV6、11、42、43、44等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和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Ⅰ);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9、45、51、52、56、58、59、68、73等,研究证实这些型别的HPV持续感染与官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HPV16和18型的致癌力最强[13,14]。在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我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研究证实约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在其宫颈组织标本种均可检测到高危型HPV[15,16]。

HC-Ⅱ技术是由FDA认证的用于宫颈癌普查的惟一非放射性检测高危型HPV型别辅助诊断方法(美国Digene公司),目前,一系列研究证实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拥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具有可一次性同时对一份宫颈样本检测13种导致高危宫颈病变的高危型HPV型别,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且成本较低廉的优点。研究证实在进行特异性高危型HPV感染发病危险性的群体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基础上方能进行正规的宫颈癌发病的筛查,但是、当前临床上存在关于HPV基因分型型别试验并不统一,目前关于检测的金标准尚缺乏,因此给比较不同课题组之间将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不便[17]。

Real-time PCR技术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DNA检测新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为在常规PCR原理基础之上使用荧光基团标记的探针(双荧光标记标记的两个荧光基因——报告基因及淬灭基因)来解决常规PCR在进行DNA扩增时由于样本易污染所产生的假阳性问题,该方法使得DNA检测的特异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多重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技术能同时对宫颈标本检测13种导致高危宫颈病变的高危型HPV型别,该技术在那些存在低拷贝数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高危型HPV型别检测方面存在一定优势[18,19]。

若确定两种方法检测的真假阳性可经直接测序法进行评价。本文为分析其对高度CIN的临床预测价值,故以临床病理结果作为评价的参照。在本研究中,笔者分别利用HCⅡ技术与real-time PCR检测100例行T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ASCUS患者宫颈标本中的HPV高危亚型,结果发现,HCⅡ和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分别为63.0%和7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2.3%,Kappa指数为0.579。HCⅡ和real-time PCR对高危型HPV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6.2%和91.7%,特异性分别为92.3%和98.9%。HCⅡ检测高危HPV对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9.3%、88.2%、91.2%、10.1%、99.7%、8.9和0.327;real-time PCR以上各指标分别为100.0%、92.5%、86.7%、8.6%、100.0%、8.7和0。结果显示,real-time PCR与HCⅡ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有较好的相关性;但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显示,HCⅡ的阳性似然比为8.9,高于real-time PCR(8.7),即HCⅡ检测正确判断子宫颈高度病变的机会是错误判断为非高度病变的8.9倍,而real-time PCR为8.7倍。阴性似然比是该筛查方法错误判断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的可能性的多少倍,real-time PCR为0,而HCⅡ的阴性似然比为0.327,两种检测方法的阴性似然比都较小。

总之,对CIN患者宫颈组织标本进行高危HPV亚型检测是十分必要的,real-time PCR与HCⅡ能有效检测CIN患者高危型HPV,能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提高患者的预后。

摘要:目的:比较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在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亚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6月我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进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查,检查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100例,分别采用real-time PCR与HCⅡ检测HPV高危亚型,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对检测HPV阳性的样本或HPV阴性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LCT)≥LSIL的妇女采用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验证两种HPV检测的参考标准。结果:共取病理68例。病理结果证实该人群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5例,CINⅡ级11例,CINⅠ级19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33例。该100例患者HCⅡ和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分别为63.0%和71.0%,二者总符合率为82.3%;HCⅡ检测手段对高危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HPV筛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9.3%、88.2%、91.2%、10.1%、99.7%、8.9和0.327;real-time PCR以上各指标分别为100.0%、92.5%、86.7%、8.6%、100.0%、8.7和0。结论:Real-time PCR与HCⅡ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有较好的相关性;但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宫颈上皮内瘤变

捕获法检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机会性筛查的宫颈疾病患者并按自愿原则采用TCT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的不同年龄妇女2400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年龄25~55岁,平均(39.64±8.24)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无急性生殖道炎症,无子宫切除等病史,无妊娠、无盆腔放射治疗史,基本排除混杂因素。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5~55岁曾有过性生活史的妇女。②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该项研究,配合临床调查。

1.2 检测指标

1.2.1 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检测

采用美国Digence公司的HC2技术试剂盒,利用对抗体捕获信号的放大和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一次性检测操作和结果判读按试剂盒要求进行,21种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2类,高危型15种,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低危型6种,包括HPV6、11、41、42、44、81,有2型或2型以上者为多型感染(不论是高危型或低危型)。具体如下:①DNA双链释放并分解成核苷酸单莲;②DNA单链与RNA组合探针结合为RNA-DNA杂交复合物;③捕获特异性抗体与DNA-RNA杂交复合物并固定在微孔壁上;④第二抗体与RNA杂合体结合反应;⑤冲洗并收集信号;⑥判读结果。RLU/CO≥1.0即为阳性结果,即相对于标本中检出的DNA负荷量≥1.0 ng/L,反之为阴性。

1.2.2 TCT检测

采用美国新柏氏公司TCT技术取材制片。由细胞病理学主治以上专科医生阅片,按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TBS分级系统作出诊断报告。①正常范围。②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ASC-US、AGUS)。③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④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⑤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本研究将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定为细胞学异常。

1.2.3 病理组织学诊断

专人负责对TCT异常和HPV阳性和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组织病理学诊断。在阴道镜图象异常区及碘实验阴性区多点活检,如为正常转化区,则在转化区3、6、9、12时点处取活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检阳性者年龄分布

共526例出现阳性结果,其中HPV(+)者426例,患者发病年龄以25~44岁为主;TCT(+)者89例,患者发病年龄以35~55岁为主;HPV和TCT均(+)者11例,占2.09%。因此,本地区宫颈疾病多发于青中年。

2.2 TCT异常与宫颈活检的比较

89例TCT异常者中,随着宫颈活检病理级别的升高,TCT阳性率亦呈上升趋势。TCT的TBS分级中LSIL占26.97%,但其中50.0%的病理结果却是正常或慢性炎。见表1。

注:ASC-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G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宫颈上皮内瘤变;TCT液基薄层细胞

2.3 HPV阳性与宫颈活检的比较

将HPV阳性者按高危型、低危型、其余类型分类,再与宫颈活检比较。高危型HPV的阳性率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低危型及其余HPV感染则集中于CINⅠ~Ⅱ及慢性炎。尖锐湿疣与高危型、低危型HPV都相关。HPV阳性病理确诊为CIN者200例,HPV阴性确诊为CIN者14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8,P<0.05)。见表2。说明HC2联合TCT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但需以宫颈活检病理为标准来验证其筛查异常结果。

注:HC2: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CIN:宫颈上皮内瘤变

2.4 HPV各亚型的分布

HPV16、18、58等亚型在CINⅢ及宫颈癌的阳性率多见,且阳性率较高,说明CINⅢ及宫颈癌主要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在单一亚型和多种亚型感染中,均以高危型HPV16最常见;而在多种亚型感染中,高危型HPV58感染率仅次于HPV16,以下依次是HPV33、56、18等和低危型中的HPV11、43、6等。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中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仅次于乳腺癌。2008年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因发现HPV与宫颈癌的关系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颁奖礼上说:“宫颈癌是一种可通过性传播的疾病,通过HPV传播。从古至今,上百万人殁于此。其病原体的确定,使得开发疫苗成为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降低了死亡率”。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式是采用巴氏涂片以及改进后的TCT技术,这些方法只能从细胞学病变的角度来评估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也就是说,要等到遭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时才可以检测出来。随着对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认识加深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HPV基因检测作为宫颈癌的一种筛查手段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主要寄宿于人体皮肤及黏膜。性接触是其主要的感染途径,除此之外,不干净的手、不卫生的公共浴池等都可能成为HPV的感染途径[4]。HPV主要包括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低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引起生殖道湿疣病变,高危型HPV感染则与宫颈癌、阴道癌相关[5,6]。目前已经发现的HPV有200多种型别,不同型别与不同疾病的相关性也不一样,其中14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与宫颈癌密切相关[7],因此,在检查是否遭受HPV病毒感染的同时,做好HPV基因分型检测也十分必要[8]。

HC2检测是目前临床HPV检测领域的金标准[9],HC2阴性预测值很高,因此对于HPV阴性的人群,其筛查宫颈病变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5年,对于持续高危,适当缩短筛查时间至半年,因为这一人群有20%~25%在4年内发展为CINⅢ和浸润癌。20~39岁生育年龄段女性为高发年龄段,另外,50岁以上免疫力低下,易感染HPV,因此必须定期筛查[10,11]。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女性以青中年为主。TCT检查、HPV检测与病理的符合率是随着病理级别的上升而上升的。单次TCT检查的假阳性率达38.89%,假阴性率高达41.25%。CINⅢ及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以HPV16、18、58为主。结果表明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致病因子,HPV16型感染易导致宫颈高度病变;HC2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摘要:目的 探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HC2)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不同年龄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400例,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并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进行对比,异常患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C2法与TCT的诊断效果。结果 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女性以青中年为主。TCT检查、HPV检测与病理的符合率是随病理级别的上升而上升。CINⅢ及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以HPV16、18、58为主。结论 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致病因子,HPV16型感染易导致宫颈高度病变;HPV-DNA联合TCT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捕获法检测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24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 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流血或者慢性宫颈炎。年龄19~69岁, 平均 (39.7±9.3) 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HC-II联合TCT组, HPV检测组, 每组312例。HC-II联合TCT组年龄20~69岁, 平均 (40.0±9.1) 岁;HPV组患者年龄19~68岁, 平均 (39.6±9.2) 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细胞学检查

采用USA公司的Thinprep 2000液基膜式的薄层细胞学检测, 采用超薄层细胞检测系统 (TCT) 。

1.2.2 HPV检测

采用荷兰QIAGEN公司的digene HC-2-HPV技术, 检测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13种高危型的HPV亚型 (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 其中HPV>1.0pg/ml为阳性, HPV<1.0pg/ml为阴性。

1.2.3 阴道下的活组织检查

TCT结果≥ASCUS或者HPV (+) 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由专业医师进行结果判定, 在阴道镜下异常或者出现可疑异常转化去定位活组织检查或者颈管刮取病理组织送检。同期的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的妇女患者, 术前进行TCT以及HPV检测, 切除的子宫标本送病理进行病理检测。

1.2.4 宫颈病变的分组

按照病理学的诊断将宫颈疾病分为: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 (CIN I) ;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 (CIN II) ;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 (CIN III) 级;宫颈癌 (鳞癌、腺癌)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程度病理学与HC-II-TCT的感染率

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HC-II联合TCT技术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见表1。

2.2 HC-II-TCT及HPV检测的效果比较

将TCT结果≥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确定为阳性, 病理结果≥CIN II确定为阳性, TCT联合HC-II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HPV检测, 比较结果见表2。

注: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HPV检测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 宫颈癌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容易发生病变的肿瘤。据资料中统计[4], 在美国14~60岁的女性患者中, 有2900万感染HPV, 超过80.0%的女性患者年龄在50岁之前就获得了感染HPV的机会。大量的研究资料均表明[5], 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与HPV感染关系较为密切。研究显示[6], 约有超过95%以上的宫颈癌主要由HR-HPV所引发。

宫颈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但是可以通过预防、早期的诊断来降低发病率, 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子宫颈癌的癌变过程中出现的不典型增生发展的各种浸润癌可以长达10~20年[7]。有的文献中有报道[8], 宫颈浸润癌五年的治愈率可以达到所占患者的67.0%, 宫颈浸润癌早期发现并且可以治愈的比例高达90.0%。因此, 女性宫颈疾病的病变可以通过临床上医学的治疗或者有效的监测手段降低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预防和控制宫颈疾病病变的关键主要是通过筛查工作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的、规范的、有效的筛查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和诊断女性宫颈疾病。

本次研究中, 当把TCT>LSIL, 病理>CINII确定为阳性时, TCT联合HC-II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HPV检测, 若将TCT结果≥ASCUS, 病理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 (CIN I) 确定为阳性, 采用的TCT联合HC-I检测阴性预测值高于HPV。

综合上述可知, 虽然有资料显示, HC-II在检测过程中有一定的缺点[9], 但是通过与TCT技术联合应用后, 其在临床上对宫颈疾病的筛查效果显著, 作为筛查的第一步具有可靠的阴性预测值,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杂交捕获技术 (HC-Ⅱ) 联合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TCT)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24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 采用HC-Ⅱ联合TCT技术, 同时采用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技术作为对照组, 每组例312例, 考察联合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若将TCT结果≥ASCUS, 病理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 (CINI) 确定为阳性, 采用的TCT联合HC-Ⅰ检测阴性预测值高于HP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HC-Ⅱ联合TCT技术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将TCT结果≥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确定为阳性, 病理结果≥CINⅡ确定为阳性, TCT联合HC-Ⅱ检测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高于HPV检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TCT联合HC-Ⅱ技术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 其阴性预测值与HPV技术比较, 可靠性更强, 可以广泛的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杂交捕获技术 (HC-Ⅱ) ,液基超薄层细胞检测技术 (TCT) ,HPV,宫颈病变

参考文献

[1]田杰, 高原.液基薄层细胞学 (TCT) 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4) :425-426.

[2]张燕玲, 乔志强, 李隆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的临床分析.实用癌症杂志, 2006, 20 (2) :161.

[3]王秋伟, 虞斌, 许培箴.HPV DNA HC II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山东医药, 2009, 49 (6) :44-46.

[4]俞剑敏, 李海川.基因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9, 9 (1) :46-48.

[5]许超, 周家德.HC2-HPV检测辅助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5 (1) :4350-4352.

[6]张秀卿, 王晓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T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 (3) :176-177.

[7]徐伟莉.病理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3) :106-108.

[8]戚秀秀.TCT技术与HPV分型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 :2696-2698.

捕获法检测 篇4

氯消毒过程是一种在城市水供及水处理中广泛采用的消毒手段。然而, 此过程中氯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而产生各种含卤素的附产物。

三卤甲烷的分子式为CHX3, X可为任何卤素或卤素混合物。由于其所具有的长效致癌性, 水中三卤甲烷浓度须尽可能控制到最低。根据USEPA安全饮用水法案, 水中三卤甲烷的最高含量为80μg/L。

为了有效控制水中的三卤甲烷, 采用稳定可靠的分析方法来对它们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通过各种进样方法如动态顶空, 液-液萃取, 固相微萃取 (SPME) , 检测限为μg/L级。但是由于受到空气和溶剂的干扰, 上述方法通常给出较高的空白样品值。

因为采用高纯度惰性气体来进行三卤甲烷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吹离和富集, 吹扫捕集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以上问题。一旦样品进入系统, 将不再与外界气体接触。同时, 由于吸附载体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和浓缩作用, 吹扫捕集技术将能进行超痕量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

迄今为止, 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而质谱技术则由于其结构鉴定的强大功能而被普遍应用。本文就不同性质的水样, 如工业废水, 地表水, 引用水及超纯水中的三卤甲烷的分析, 采用吹扫捕集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联用, 来实现所须的检测限要求 (图1) 。同时, 本文也就样品的采集和存放进行了一些探讨。

2 实验部分

(1) 化学试剂。

三卤甲烷标样浓度为2000μg/L于甲醇。所用氦气纯度为99.999%。配标样所用去离子水产生于自来水经过USF-ELGAoptima15系统 (反渗透膜水) 及USF-ELGAMaximaHPLC系统 (超纯水, TOC<2μg/L;电阻>18.2MW.cm-1) 处理。

(2) 仪器。

P&TGC-MS采用HP6890GC与HP5973质谱联用, HPAX16自动进样器及Tekmar 3000样品浓缩器, 其中浓缩阱填料为CarbopackB/Barboxen1000&1001.GC柱为DB-624 (15m×0.2mmID×1.12μm) 。P&TGC-ECD采用HP6890GC与HP-μECD联用, 并与AQUATek70自动进样器及Tekmar 3100样品浓缩器相联接。其中浓缩阱填料为Tenax硅胶活性碳复合填料。GC柱为HP-5 (30m×0.2mmID×1.12μm) 。

3 结果与讨论

(1) 系统性能。

对于P&TGC-MS及P&TGC-ECD系统, 吹扫捕集效率基本一致。对于氯仿的吹扫捕集效率为100%, 对于CHCl2Br及CHClBr2而言, 其吹扫捕集效率均大于95%。对于溴仿而言, 它们的吹扫捕集效率分别为为75%及71%。此结果与以前文献报道类似。本实验还证实CarbopackB/Barboxen1000&1001填料与Tenax硅胶活性碳复合填料均可用于三卤甲烷的吸附。

由于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于溴的响应比氯大得多, 因此其在三卤甲烷的检测中, CHCl2Br及CHClBr2总是比氯仿具有最高的检测灵敏度。其对于溴仿的相对较低的检测灵敏度可能来自于溴仿的相对较低的挥发度与被吹扫捕集能力。P&TGC-ECD能方便地对三卤甲烷进行ng/L级别的检测, 其对三卤甲烷的方法检测限均为次ng/L级。因此, 对于干扰物较少的超纯水的分析而言, P&TGC-ECD因其所均有的高灵敏度而得以适用。

P&TGC-ECD系统的高灵敏度也导致它的检测器较易饱和。当样品中三卤甲烷的浓度高于10μg/L时, P&TGC-ECD由于检测器过饱和已不能对其进行直接检测。因此对于有较高含量的三卤甲烷的工业污水及处理水而言, 在预扫描的基础上对样品进行稀释必不可缺。但是由于没有定性数据支持, 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由于多干扰物的存在, P&TGC-ECD就显得有些困难。

在扫描状态下, P&TGC-MS系统可在次μg/L浓度级别对三卤甲烷进行检测, 其接口温度和离子源温度分别为280oC和230oC。质谱扫描速度为6.1次/秒, 扫描范围为此m/z30-550。定量计算的碎片离子为:m/z82.9, 84.9 (氯仿) ;82。9, 84.9 (CHCl2Br) ;128.8, 126.8 (CHClBr2) ;172.7, 170.7 (溴仿) 。在对于三卤甲烷的分析中, 氯仿通常能取得最高的检测灵敏度, 其余的三卤甲烷灵敏度随CHCl2Br, CHClBr2和溴仿的次序递减, 与它们的沸点递增相刚好相反。

对于具有高挥发性有机干扰物的污水样品及处理水样品, 由于三卤甲烷很难与干扰物完全分离, 在普通检测器上不易进行定量分析。此时, 质谱检测器因其较强的鉴定和定量分析能力而更能适用。其对三卤甲烷的标准曲线范围为1-200μg/L, 已符合USEPA的要求标准。

(2) 现场采样。

P&TGC-MS及P&TGC-ECD系统被用于对不同地方的水样进行监测。在整个分析过程中, 采样瓶均须无保留任何顶空, 以避免采样现场空气的干扰以及样品中挥发性物质逸入顶空部分所造成样品流失。对于水中有残余氯的水样, 可加入NaS2O3以除去残余氯的影响。水样通常保存于4oC并于7天内进行分析。

地表水样采集于张家界澧水河流。处理水样品采集于张家界污水处理厂。超纯水来自USF-ELGAoptima15系统及USF-ELGAMaximaHPLC系统。地表水与超纯水因含有较少的挥发性有机干扰物质, 均可采用P&TGC-ECD系统进行检测。污水及处理水则可用P&TGC-MS检测

对于所有被分析的样品, 三卤甲烷中氯仿含量最高而溴仿最低。这是与在水处理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氯消毒过程有关。

4 结论

吹扫捕集技术非常适用于水中三卤甲烷的分析。分别与GC-MS或GC-ECD相联结, 吹扫捕集系统可对于处理水或污水中的三卤甲烷进行μg/L级的检测, 或对超纯水进行ng/L级的检测。CarbopackB/Barboxen1000&1001填料与Tenax硅胶活性碳复合填料均为三卤甲烷检测的合适吸附材料。在所分析的水样中, 三卤甲烷中氯仿含量最高而溴仿最低。这与在水处理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氯消毒过程有关。

摘要:以吹扫捕集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P&TGC-MS) 及电子捕获 ( (P&TGC-ECD) 技术来测定水中的μg/L级和ng/L级的THMs, 并用此二系统装置进行了各种类型水样的检测。还就一些特殊步骤, 如采样品采集, 空白样品制备及标准样品进行讨论。在所检测的水样中, 最常出现的THMs成分为来自于水处理中氯消毒过程所产生的氯仿 (CHCl3) 。

关键词:三卤甲烷,吹扫捕集法,气相色谱,质谱,电子捕获

参考文献

[1]Norin, H.;Renberg, L.WaterRes., 1980, 14, 1397.

[2] Castello, G。;Gerbino, T。;Kanitz, S。J。Chromatgr。1986, 351, 165.

上一篇:企业减负下一篇: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