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策略(通用9篇)
奖励策略 篇1
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英语课堂中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将学习变成学生高兴的事,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靠课堂教学。但小学生活泼、调皮又好动, 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 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英语教师经常会带些小奖品到课堂或组织学生小组比赛, 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或高效的完成作业。但单用此法, 长远看来不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奖惩并用, 效果会更好。
一、建立奖励制度, 做到行之有效
要想使课堂一直有效, 要建立一套奖励的体制,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按课堂纪律、发言、前一天作业情况等方面加星, 得星最多的小组, 全组在英语书上盖印章一颗。十颗印章换一张免作证, 此免作证可以免做任何一次英语作业。每天一节英语课, 十颗印章对优秀的学生触手可得, 对于后进生跳一跳也可以得到, 学生对此兴趣很高。每个学期末我们都会再次统计学生所得印章的总数, 按数量多少再发些课外书、文具或学生一直想得到的小奖品。
二、放大优点, 缩小缺点, 及时鼓励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精神奖励的作用越来越大, 发现优点, 我会及时表扬, 尤其是后进生。王××是本学期的插班生, 刚来时不敢抬头看黑板, 读书不出声, 但书写不错, 做题正确率还行, 我先在全班面前放大他的优点。课后再找他谈心, 鼓励他大胆发言。经过几次的鼓励表扬, 现在发言很积极, 各方面都不错。
三、惩罚的必要性
奖励虽然效果显著, 但个别学生因懒惰, 每天的任务都不能完成。不得不设计出一套惩罚制度。这种惩罚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五 (2) 班的牛××就是这样, 他每天都很忙, 聊天、上厕所, 就是没时间写作业。
四、惩罚的艺术性
多次的惩罚失败后我开始反思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 怎样才能让学生逐渐有进步, 哪怕是一点点。原来惩罚要有艺术性, 要讲究策略。
1.给予于爱的惩罚, 让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钟梁先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爱心。当教师批评学生的时候, 一定要切记心中有爱。罚以爱为中心, 它不是讽刺、挖苦, 应如春风般, 催人奋进;罚不仅仅是指出不足, 更要给学生以希望。罚的目的是为了矫正学生的缺点错误, 而不能打击, 甚至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原则。
2.运用艺术的手段, “适时、适度、适人”的惩罚。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应“三思而后罚”, 精心设计处罚方式。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违纪学生发糖, 让违纪学生在奖励中认识错误, 从而影响了该学生的整个人生!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十分讲究惩罚的艺术, 他规定了五种惩罚方式: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写个人“法院”审判程序。这些惩罚方式无一不是教育家们精心设计的结果。
五、奖惩及时, 效果显著
为达到理想的效果, 奖惩必须及时实施, 而实施得越及时, 对孩子的作用就越大。一次区里调研考,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准备了十只漂亮的铅笔作为奖品, 答应考后发给准备认真的学生, 但事后忘了, 后来, 学生认为我不讲信用, 再用这招也不灵了。总有学生不写作业, 我课上会生气的说“下课去给家长打电话, 或罚写作业”, 课后事多可能就忘记了, 部分学生就因为我不能及时惩罚培养成了钻空子的坏习惯。
六、留心观察,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二年级的英语课注重兴趣的培养, 不要求书写, 能熟练朗读就可以了。就这样王××单词句子不会读, 更不用提小诗和歌曲了。一天我仔细观察这孩子, 他很安静, 课后也不太参与其他同学的活动, 眼神总躲躲闪闪, 不自信。我把他叫到一边, 再三追问下, 他告诉我姥爷负责他学习, 妈妈很忙, 爸爸不管他。当他说出爸妈离婚时, 眼圈红了, 泪珠滚了下来。我安慰他, 其实周围的同学中有不少也是爸妈离婚的, 很平常。也许他们脾气不和, 老是吵架会影响你的学习, 他们都很爱你。我发现你很聪明, 如果用心点, 多练几次就会读了。不信你试试?就这么几句话, 他真的举手发言, 说的不错, 我带头给了他掌声, “你说的真好!这么快就学会啦, 你很聪明!”, 接下来, 每个问题他都举手发言。我想如果没有那番谈话, 我会不会一直忽视他?几分钟就帮助了一位自卑、自报自弃的孩子, 好伟大啊!
作为小学教师, 我们要切实备好每一堂课, 我们除了运用自身的基本功, 能说会唱擅长画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同时, 还要巧用奖励和惩罚。我们只有用心体会, 专心研究, 耐心教诲, 才能真正打造出高效的英语课堂。
摘要:小学生活泼、调皮又好动, 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 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英语教师经常会带些小奖品到课堂或组织学生小组比赛, 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长远看来不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奖惩并用, 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小学英语,奖励,惩罚
参考文献
[1]李华平.从认知不协调理论看对学生的惩罚[J].渝州大学学报, 2011 (4) :113-115.
[2]赵虎.亲子关系与父母性别对子女个性形成影响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 1996 (10) 62-63.
浅谈语文课堂奖励艺术的有效策略 篇2
一、浓淡处皆成妙境——让奖励瞻显艺术美感
当代语文名家们的课堂,奖励无不充满韵味与激赏,巧妙构筑美、生成美。
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最大的麦穗》一课,当一名学生提出有创建性的意见时,孙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银杏叶,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银杏叶,它是我从家乡百年的银杏树上采下的叶。我一直把它珍藏在书本中,如果有一天哪位同学的语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就将这片叶赠给他。”说完,他用双手将这片银杏叶递给学生,班上学生的思维热情被迅速调动起来。此时,另一个学生表达了自己想要考上名校的愿望,孙老师又取出一片竹叶,深情地祝福:“这是我从清华校园摘的。我希望六年后,能读到一封来自清华园的信。而这信正是你写的。”学生激动不已,坚定地说:“一定会的!”孙老师真挚地颔首,主动和这名学生拥抱。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一片树叶,它寄寓教师的信任、赞赏、祝福,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勋章。不能不叹服这是多么高明的奖励,“一切都如春夜喜雨,润物而细无声”。
怎样的奖励方式让课堂流动自然和谐的旋律,涤荡艺术人文的清新之风?它可以是一句诗句。“看到你的进步,我想送你一句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也可以是一个成语。“你的回答令人惊喜。老师送你一个礼物。”说完,潇洒地在学生作业本的扉页上写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还可以是一次高规格的“身份”体验。“你的意见非常具有代表性。老师授予你‘小朱自清称号!”然后,教师郑重其事地在学生课本上写上这个称号。
教育大师魏书生总是别出心裁地用艺术的奖励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的日记本中夹一枚火红的枫叶,文章想象丰富画对飞翔的翅膀,拟人手法用得好给他画个卡通人物……情致动人的奖励无不流露出艺术之美。
二、一片冰心在玉壶——让奖励涌动爱生真情
在学校的教研组研讨课上,两幕情景引起了听课教师的思考。
教师A为了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课始便告诉学生:“今天谁的发言踊跃,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哨子。”下课铃响。教师随手拎出一袋哨子交给班长:“待会儿下课。这些奖品由你来发。”说完,扬长而去。
教师B的课什么奖品都没带,但他在上课伊始告诉学生:“今天谁的发言积极,老师要赠送他神秘礼物。”学生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整节课大家表现积极。此时。一个平时内向害羞的学生回答很出色,教师表扬说:“他能获得我的礼物。”于是,教师走到他身边,弯下腰,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句话。然后教师微笑着站直身体,学生激动地挺直了腰杆。接下来的课,他表现得更出色了。下课了,同事们都好奇地追问他到底承诺学生什么礼物。教师B笑着说:“我什么也没送他,只是悄悄告诉他:‘今天很多老师来听课,我很紧张。我给你的奖励就是——想请你当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怎样才能在这么多人面前不紧张,表现得这么出色!”
的确,老师的态度是奖品的附加价值。在信任与爱的前提下,老师的一丝微笑、一个目光、一次握手、一句言语,都流露出内心的赞赏、鼓励,乃至希望。相反,如果老师心中没有真情,即使奖品再昂贵,学生感受到的也只是敷衍和漫不经心。
三、抛砖引玉留回味——让奖励体现价值导向
奖励不是目的,激励才是最终导向。儿童心理专家鲁杰则指出,奖品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又可能使人只对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了兴趣。克服这一缺点的关键,就是引导学生给奖励“归因”。
看看名师于永正给学生奖状、奖品上的题词:“奖给作文小明星×××。”“奖给小作家×××。”……说话课上,谁说得好,就奖给一张“盖世雄”的卡片;朗读比赛谁读得好,男生就奖一张“盖夏青”的卡片,女生就奖一张“盖葛兰”的卡片。从这些奖状上,我们发现每一个奖励无不强调学生的闪光点和对良好行为的价值肯定。这些暗示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正反馈,时刻提醒他们:被肯定的不是荣誉本身,而是这背后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将不断被强化,最终形成内部动机。也就是说,奖励终将升华为激励。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面对奖励,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不要被奖品迷乱了眼睛,正确认识奖励,直至将外部奖励转化为内部的学习动机,教育的目的才真正实现。
奖励策略 篇3
一、认知评价理论对外部奖励影响内部动机现象的诠释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外部奖励可以分为有形奖励 (比如奖状、文具等) 与无形奖励 (比如言语表扬和担任课代表) , 预期奖励 (提前告知或提示学生完成任务将会得到奖励) 与未预期奖励, 任务伴随奖励 (参加或完成目标活动而得到的奖励) 与非任务伴随奖励 (不是因为参加或完成目标活动而获得的奖励) , 以及根据奖励使用情境划分的竞争条件下的奖励与合作条件下的奖励等。相关研究[1,2,3]发现有形奖励、预期奖励和任务伴随奖励有时会影响学生的内部动机, 而言语鼓励或反馈等无形奖励则对学生的内部动机有促进作用。
Deci等人发展的认知评价理论[4] (CognitiveEvaluationTheory) 认为人有追求自我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的心理需求, 这种心理需求不仅是个体内部动机的表现, 同时也激发和维持着个体的内部动机。外部奖励例如提供奖励、给予评价、设置标准等将会影响个体对于自我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的认知。影响自我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的行为将会影响个体的内部动机。在教育实践中, 学生对自我胜任感的感知主要来自对于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评价, 而自我决定感的感知则来自于奖励或者其他外部事件所传达的信息意义和控制意义两个方面。奖励的信息意义指的是使学生知道自己行为的正误成败, 提供行为结果的正向反馈, 体现学生对活动或任务本身所应付出的努力以及应得到的赞许。奖励的控制意义指的是将学生的良好品行习惯归因于外在的奖励而非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学生的内部动机受到对自我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的影响, 个体对能力信息的感知将会促进学生的内部动机, 个体对信息意义的感知将会促进个体决定感, 促进内部动机, 而对控制意义的感知将会降低个体决定感并降低内部动机。
认知评价理论视域下, 外部奖励影响学生内部动机的过程为:外部奖励的过分引入将会促使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转化, 进而影响到内部动机, 因而外部动机应该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上。秦元东在论述外部奖励作用原理时提到的“兴趣连续体”模型[5]可以用来具体呈现这一过程。在这个模型中, 学生的兴趣由内在兴趣、感官兴趣和中间兴趣构成的动态连续体组成, 学生在某个活动中所具有的感官兴趣 (即外部动机) 的比例决定了外部奖励的合理性大小, 在学生从活动本身获得的内在兴趣足以提供学生活动的动力时活动外部奖励的引入将分散学生注意力, 学生逐渐将关注点从活动本身转到外部奖励, 进而会因过分强调外部动机而忽视了学生对任务本身的兴趣而使内部动机受到的影响。
二、认知评价理论与教师的奖励策略
从认知评价理论出发, 中小学教师在使用奖励时应把握一定的策略。当前中小学教师奖励实践表明, 外部奖励虽然经常被用来奖励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习惯, 但奖励在使用时容易发生以下情况:一是奖励形式多侧重于物质奖励, 容易忽视学生渴望被认可、被信任的心理需求;二是忽视奖励使用的具体情境, 而在不同情境下即使是相同的奖励也会对学生传递的信息不同;三是忽视学生群体在对待奖励方面的内部差异以及同伴因素的影响;四是有时过度依赖奖励行为而忽视了奖励行为的本质目标。针对以上情况, 结合认知评价理论的内涵和要求,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奖励策略。
1.了解学生心理需求, 尝试多种形式奖励
教师在使用外部奖励激励学生时, 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尝试多种形式的奖励, 克服重物质、轻精神奖励的定式。研究者曾经调查了小学生喜好的外部奖励, 结果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奖励种类依次是社会认同类、特权类、学校奖项类与零食类, 排名靠前的奖励依次是书、奖状、好分数和自由活动。[6]学生对教师奖励的不同喜好其实反映了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发生的心理变化使得学生更加关注教师对自己良好行为表现的认可, 以及更加重视教师对自己的精神鼓励和关怀。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仍然惯性式地采取以往单一的物质奖励方法, 则有可能使学生感知不到教师奖励所传达出的信息意义, 相反, 在有些情境下物质奖励甚至还可能让学生感知为控制信息。在这些情况下, 教师的奖励行为不仅没有达到表彰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初衷, 而且可能会因为教师没有能反馈给学生积极、有意义的信息而导致学生内部动机受到损害。因此, 当前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多花一些时间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尝试采用多种形式奖励的方法, 并通过向学生传递信任与支持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
2.根据情境合理使用奖励
在尝试多种形式的奖励对学生进行激励时还应该注意奖励的使用方式, 根据情境合理使用奖励。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任务情境下教师的奖励措施都能达到强化、巩固行为和激发动机的作用。不同任务情境下学生对于外部奖励所传递的能力意义、信息意义或者控制意义也都有不同的认识。有的情境下, 学生得到奖励后会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得到了认可, 这种情况下外部奖励被学生感知为积极的能力意义, 因而促进了此任务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情境下学生把外部奖励感知为积极的信息意义, 教师所给予的奖励是作为自己学习行为的正向反馈和赞许, 因而也提升了该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在有的情境下学生将老师所给予的奖励感知为消极的控制信息而不是自我决定感和能力感, 这种任务情境下学生非但不会得到激励反而影响到内部动机。教师运用外部奖励激励学生时, 对于好的表现应该突出对于当事人能力和努力的肯定而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则应该鼓励所做出的努力。除此之外, 应该合理控制任务的难度, 避开过难的内容, 做到启发学生求知欲与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相结合, 在竞争情境条件下的奖励应侧重学生付出的努力以及活动本身的重要性, 而在合作情境条件下的奖励则更多地传递努力信息, 突出协作的重要性。
3.关注内部差异, 注意同伴影响
教师在实施奖励行为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内部差异和同伴之间的影响。以班级为单位, 学生和教师组成了一个微型的社会组织, 学生群体内部在对奖励的喜好态度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学生集中倾向于社会认可型奖励 (例如表扬或赞许、作业好评、委任课代表等) 和特权型奖励 (自由活动、帮老师收作业、担任班会小主持人等) , 这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但是, 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奖励行为“并不领情”的现象也不可忽视, 例如有学生认为教师的奖励是“小孩子游戏”, 认为“对自己不起作用”。此现象反映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轨迹, 针对部分个性意识比较强的学生, 教师的谈心和沟通显得十分必要, 以避免这部分学生被边缘化。与此同时, 同伴间的认可也会对学生感知积极的奖励信息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同伴的评价, 即自己同学对于自己得到奖励这件事本身的看法很在意, 而往往班级学习情境中来自同伴和同学的不理解甚至是排挤将会降低奖励所传达的积极意义。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们树立对奖励的正确观念, 建立起公平的奖励规则, 积极创建同学之间互相促进、互相鼓励的班级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4.警惕奖励依赖, 设计有效教学
教师通过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行为表现与改变教学方式并设计和组织富有启发性和参与性的课堂教学相比更能体现迅速见效、易于操作的特点, 但使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目标行为的态度。教师奖励本身并不是目标, 而设计有效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行为表现, 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才是教师奖励的目的。乌申斯基建议, 教师通过直观的方式组织教学, 使课堂教学具有条理性和严整性, 控制课堂教学的时间适宜, 教师还要以自身热忱的态度来引起学生对学习责任的重视。[7]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关注学生学习的建构性、主动性、目的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要求教师将教学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支持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学习自主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设定自由的评价目标。可以看出, 教师的鼓励、支持、表扬等非物质奖励将为学生参与教学任务提供内在动力, 而构建主义理论所倡导的自主建构、情境学习、参与学习、自由评价等理念将会给学生提供积极信息意义和能力意义, 在这一层面上来说, 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为学生精心设定的一种激励。
心理学中的认知评价理论也不尽完美, 在那些外在奖励对激发学生学生动机不重要, 或者本身不具有一定内在激励作用的任务情境下, 该理论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解释作用。相反, 在学生本身对学习任务没有兴趣或兴趣不足的时候适当使用物质激励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进而一段时间后有可能使学生慢慢深入学习中并培养出学习兴趣。可以说, 认知评价理论关于教师奖励策略的建议应该与强化理论给予的启示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总之, 奖励在教育实践中被用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良好品行和习惯的做法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要做到用好奖励并不容易, 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任务的性质不断摸索和思考。只有这样, 在使用奖励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不断通过修正和改进奖励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尽量避免奖励本身给学生内部动机造成的消极影响, 从而取得更佳的奖励效果。
摘要:奖励在教育实践中被用来激发和维持学生良好品行和习惯的做法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从现代认知评价理论出发, 提出中小学教师在使用奖励时应把握一定的策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 尝试多种形式奖励;根据情境合理使用奖励;关注内部差异, 注意同伴因素;警惕奖励依赖, 设计有效教学。
关键词:认知评价理论,教师,奖励,内部动机,中小学
参考文献
[1]Lepper M R, Greene D, Nisbett RE.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A Test of the“Overjustification”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3, 28 (1) :129-137.
[2]Henderlong J, Lepper MR.The Effects of Praise on Childrens Intrinsic Motivation:a Review and Dynthe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2 (5) :774-795.
[3]边玉芳.过分奖励使内部动机转变为外部动机——德西的过分肯定实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 (9) :31-32.
[4]Deci E L, Koestner R, Ryan R M.Extrinsic Reward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Education:Reconsidered Once Agai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1, 71:1-27.
[5]秦元东.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关于儿童教育的外部奖赏合理性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2) :39-41.
[6]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J].应用心理学, 2003 (4) :33-37.
奖励分配方案到底奖励谁 篇4
策划部经理Jacky Han是林溪山庄从海外人才交流会上用高薪招聘来的海归。前一段时间,他给总经理林枫发了一封邮件,提议运用一种新的促销形式推荐奖励计划来提高林溪山庄老顾客的回头率与新顾客的客流量。林枫对这一想法非常感兴趣,并为此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
此次会议之后,林枫了解到推荐奖励计划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而且这种利益的大小会受到关系强度与品牌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新的问题又开始困扰着林枫:具体的奖励分配方案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呢?是应该将全部奖励费用支付给推荐人(现有顾客),还是支付给被推荐人(新顾客)呢?或者双方各得一部分?分配方案的不同会不会影响奖励计划的效果?林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以便规划下一个季度的促销计划,要不然再好的促销策略,一旦错过时机,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星期一一大早,上周在北京参加完2008年酒店营销高层论坛的小韩兴冲冲地走进林枫的办公室,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会议上的一份发言简报。他认为这份简报能够为推荐奖励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何正确设计推荐奖励方案
最近美国的一些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推荐奖励方案中奖励的分配方式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取决于关系强度。新加坡某大学的136位本科生参加了该项实验。实验根据奖励分配方式和关系强度(关系紧密、关系疏远)分为六种情境(如图1所示),其中“奖励我”是指由推荐者获得奖励(一张购物券),“奖励你”是指由被推荐者获得购物券,“奖励双方”是指双方同时获得购物券。
研究结果显示:奖励方案的设计和关系强度共同对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产生影响。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下,消费者在“奖励你”的情况下作出推荐的可能性最大,接下来是“奖励双方”和“奖励我”,当然这种差异并不明显。而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下,各个奖励方案的结果正好相反,消费者在“奖励我”、“奖励双方”、“奖励你”三种情况中,作出推荐的可能性逐步减低。其中在“奖励你”的情境下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奖励双方”和“奖励我”。
因此,在设计推荐奖励计划时,如何选择奖励对象非常重要。在现有顾客和新顾客之间不同的奖励分配方案会对顾客作出推荐的可能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又取决于推荐者与被推荐者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上述实验表明:在两者间关系紧密时,奖励获得者的不同设置不会对推荐的可能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当两者关系疏远时,对推荐者进行奖励更有效。
林枫读完这种文字,显得非常兴奋。他马上让秘书把这份简报抄送给各部门经理,通知相关人员第二天下午召开会议,针对“如何设计推荐奖励计划”这一议题,讨论业务推广事宜。
“奖励我”,还是“奖励你”
会上,Jacky首先对那份会议简报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他认为奖励分配方案涉及两个主体,即推荐者与被推荐者。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公司的推荐奖励计划将所有奖励都分配给被推荐者,因为这样做不合情理。极少有消费者会接受这种纯粹的利他行为,单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不辞辛苦地向他人推荐自己使用过的产品或服务。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向关系非常亲密的家人或朋友推荐时,就会出现这种利他行为,因为消费者在推荐时虽然没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但却在心理上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所以,Jacky认为奖励分配方案其实只有两种选择,其一奖励推荐者,其二奖励双方。
与会者对Jacky的补充说明非常认可。可是究竟是推荐者获得全部奖励,还是双方各分享一部分奖励呢?这两种分配方案的设计对推荐奖励计划的效果会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家讨论起来。
“奖励我”,还是“奖励双方”
市场部经理潘健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推荐者是推荐奖励计划执行的关键,只有打动了那些已经来过林溪山庄的顾客,他们才有可能向其他顾客推荐,促销活动才有可能带来新的客源。林溪山庄的促销经费本来就有限,如果再一分为二,基本上起不到吸引顾客的作用。因此,他觉得推荐奖励方案应该关注推荐者,把全部奖励给他们。
营业部经理冯小雅有些咄咄逼人,她不太同意潘经理的意见。冯小雅认为奖励全部给推荐人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向关系一般的朋友推荐时,被推荐人没有任何利益可言,会觉得自己是为了那些奖励而推荐。在这种情况下,连推荐人都觉得心中有愧,更不要说被推荐人会如何想了。即便是向关系亲密的家人或朋友推荐,推荐人在心理上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没有推荐奖励,他们反而可以轻松地向家人或朋友推荐他们使用过感觉不错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可以预料只奖励推荐人的奖励分配方案执行的效果一定不会太好。
公关部经理李冲言语谨慎,他觉得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案,是“奖励我”还是“奖励双方”,要视不同的情况来决定。比如,推荐人与被推荐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紧密的,还是相对疏远的;被推荐的品牌在同行中是强势品牌,还是相对弱势的品牌。
会议进行到这里,好像陷入了僵局。各位经理的意见听起来都有道理。可是针对目前林溪山庄的竞争地位,针对林溪山庄的消费者来说,究竟应该选择哪种奖励分配方案呢?谁也提不出让所有人都信服的方案。本来信心十足的林枫,又一次感到了问题的复杂与棘手。
案例解析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以下基本概念。
推荐可能性:推荐的可能性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后,是否会向其他人推荐该产品或服务。推荐或是不推荐,消费者的这一决定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顾客使用该产品或服务之后是否满意,向其他人推荐可能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以及可能得到的收益等。
关系强度:关系强度是关系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决定着社会情境将如何影响推荐行为。关系从非常密切(如配偶或密友)到相对疏远(如很少联系的普通朋友),强度依次减弱。
品牌强度:强势品牌是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品牌联想。消费者对强势与弱势品牌的态度是不同的,比起低质量(弱势)品牌,高质量(强势)品牌的降价对提高销售额的影响更为明显。
奖励方案:促销利益往往只提供给使用促销的消费者。然而,在消费者推荐计划中,由于存在推荐者(现有顾客)和被推荐者(新顾客),奖励方案的设计会有三种:第一种是“奖励我”,即推荐者(现有顾客)获得奖励,这是商业实践中最常见的;第二种是“奖励你”,即被推荐者(新顾客)获得奖励,这在商业实践中不常见到;第三种是“奖励双方”,即推荐者和被推荐者都获得奖励。
接下来,我们会在上一期案例《推荐奖励计划,谁乐意推荐》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因素对消费者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帮助林枫摆脱促销决策困境。
■奖励方案、关系强度和品牌强度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
“由谁获得奖励”会对推荐的可能性产生影响,即奖励的分配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推荐人在“奖励我”中获得了所有的经济收益,在“奖励双方”中得到了部分收益,而在“奖励你”中没有任何收益,交易的公平感也会相应地有所变化,并在“奖励你”中消费者感觉最不公平。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推荐的可能性直接与公平程度相关。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交易的公平性不会影响推荐的可能性。
不同的方案设计会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现有顾客的个人经济收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推荐者可以获得“奖励我”中的所有收益,或者“奖励双方”中的部分收益,或者“奖励你”的零收益,但与此同时,潜在的社会心理成本也会同向变化。我们用关系强度作为中介变量来进行测量,预期消费者会分别权衡收益和成本并采用不同的交易规则,即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消费者出于自身利益予以推荐并更少关注心理成本。因此,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我们预计“奖励你”的推荐可能性会最小。而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人们期望自己的付出(如推荐)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如奖励)。在“奖励你”中,消费者作出推荐但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消费者会觉得不公平;相反,在“奖励我”时,推荐者获得了奖励,心理得到了平衡,就会提高推荐的可能性。而“奖励双方”的结果处在这两者之间。
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中,消费者会尽可能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不在乎哪一方获得更多的收益。此外,消费者会在不期望得到任何经济收益的前提下帮助关系密切者,并通过帮助关系密切者获得心理收益和社会收益。这个逻辑表明,推荐可能性的次序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中的发生情况与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是相反的。具体来说,我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观点1:奖励分配方案对推荐的可能性会产生影响,双方都被奖励时推荐的可能性最大。有奖励(“奖励双方”或“奖励我”)比没有奖励,推荐的可能性显著提高。
观点2:奖励分配方案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取决于关系强度。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消费者在“奖励我”、“奖励双方”、“无奖励”三种情况下,作出推荐的可能性逐步降低。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中,消费者在“奖励你”的情况下作出推荐的可能性最大,接下来是“奖励双方”和“奖励我”。
观点3:奖励分配方案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还取决于品牌强度。对于强势品牌来说,“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明显高于“奖励我”和“没有奖励”,但“奖励我”与“没有奖励”之间无明显差别。对于弱势品牌来说,“奖励我”和“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都比“没有奖励”高,且“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之间无明显差别。
■实验的引入
甘森等学者以成年人消费者推荐手机服务的真实经历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从韩国大学的总裁班中征募了288个学员参加此项实验。研究人员将奖励方案设计为“没有奖励”、“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三种形式,其中“奖励我”的奖励是价值6万韩币(合350元人民币)的话费,而“奖励双方”的奖励是双方分别获得价值3万韩币(合175元人民币)的话费。研究人员将关系强度分为关系紧密和关系疏远两类。此外,研究人员将品牌强度分为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两种。韩国有3家大的手机服务供应商,市场领导者占有53%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上历史最长,有高质、高价的声誉;两个追随者分别拥有31.5%和15.5%的市场份额,其市场形象分别为中等和低端。市场领导品牌代表强势品牌,其他两个品牌代表弱势品牌。
此项实验的所有参与者对于手机服务都十分熟悉,而且这些手机服务没有性别上的差别。手机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有形商品,它还有许多无形的特征,而且这些无形的特征是需要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来感知的。此外,对手机来说,消费者介入度与市场获得性较高,消费者之间的口碑显得更加重要、更有影响,而且更为普遍。参与者被告知手机服务供应商正在实行一个推荐奖励计划(在没有奖励的条件下不予说明),然后采用9级量表衡量推荐的可能性,分值越高,推荐的可能性越大。
■选择适合的奖励分配方案
当推荐与被推荐双方都被奖励时,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最大;对两者都不提供奖励时,推荐的可能性最低(如图3-C中,“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6.19+6.79)/2=6.49,“奖励我”=6.12,“没有奖励”=5.43)。其中,在“没有奖励”和“奖励我”的条件下以及“没有奖励”和“奖励双方”的条件下差异非常明显,但“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奖励方案和关系强度会共同影响推荐的可能性(见图3-C)。总体来看,相对于关系疏远的情境,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消费者会有更大的推荐可能性(6.13+6.79+6.17>4.72+6.19+6.08)。其中,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双方”时推荐的可能性(6.79)明显高于“奖励我”(6.17)、“没有奖励”(6.13),但“奖励我”和“没有奖励”之间没有差异。相反,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推荐的可能性在“奖励我”(6.08)和“奖励双方”(6.19)时都高于“没有奖励”(4.72),而且“奖励我”和“奖励双方”的差异也不明显。
此外,奖励方案和品牌强度也会共同影响推荐的可能性(见图3.D)。对于强势品牌,“奖励双方”(6.90)的推荐可能性比“没有奖励”(5.80)的高,“奖励我”(5.90)与“没有奖励”之间的差别不明显,而“奖励我”与“奖励双方”之间的差异明显。对于弱势品牌,“奖励我”(6.41)和“奖励双方”(6.02)的推荐可能性都比“没有奖励”(5.01)高,但“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奖励推荐者(“奖励我”,即奖励现有顾客)的奖励分配方案会提高关系疏远情境中的推荐可能性,但不会提高关系密切情境中的推荐可能性。由弱势品牌提供奖励时,推荐的可能性会更高。另外,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奖励双方”和“奖励我”的结果差别不大,而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比“奖励我”时要高。
对于强势品牌,“奖励双方”比“奖励我”的效果明显好得多。对于弱势品牌,“奖励我”的效果稍微(而不是明显)比“奖励双方”好。对于强势品牌的消费者,由于他们拥有较高的品牌承诺和强烈推荐的内在动力,“奖励我”导致消极的自我意识;相反,“奖励双方”会减少推荐人的心理成本,而且,使用强势品牌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因此他们不在意“奖励我”比“奖励双方”多出的经济收益。
■营销启示
提供奖励能提高消费者推荐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但大额奖励或小额奖励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企业应当用心确定奖励额度的大小。
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现有顾客(“奖励我”)并不会增加推荐的可能性。对于营销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挑战。推荐奖励计划倾向于明确以关系紧密者为目标(如手机的“家庭与朋友计划”)或者以关系紧密收尾(因为人们与亲密的人交流最频繁,这样关系紧密的人也更有可能接受推荐)。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新顾客或同时奖励新顾客和现有顾客都能增加推荐的可能性(但不是很多)。
相反,奖励对于提高关系疏远情境中的推荐可能性是很重要的。关系疏远情境中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激励来提高,因此重点是如何设计出针对疏远关系的计划。消费者作出的第一个推荐可能是家人或朋友(这种推荐是不需要奖励刺激的),而随后的传递,假定是对关系疏远者,可能就需要激励。一种可能是,随着推荐数量的增加,增加奖励。细分的方法可以是针对自然发生的推荐(如关系紧密)给予最小的奖励,而针对最不可能自然发生的推荐(如关系疏远)给予最大的奖励。此外,对于疏远的关系,作为推荐的回报,推荐者需要获得一些奖励。不同的奖励设计方案会导致推荐者不同的推荐可能性。随着奖励从“奖励双方”到“奖励我”的转变,关系紧密者之间的推荐水平会急剧下降。因此,强调对推荐者的奖励会促使他们向更多的关系疏远者推荐。
奖励计划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随着品牌强度的变化而不同。在有奖励的情况下(与没有奖励相比),弱势品牌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比对强势品牌的增幅更显著。这些结果显示,推荐奖励计划对弱势品牌更为重要。假使企业关注品牌强度的长期提高,弱势品牌也可以通过奖励计划在短期内提高推荐的可能性(或产品试用)。我们建议管理者在选择奖励方案时应当考虑品牌强度,弱势品牌应当采用“奖励我”的方式,强势品牌应当采用“奖励双方”的方式。
奖励策略 篇5
1. 奖励的消极影响。
埃尔菲·艾恩曾用大量的证据, 分类说明了奖励的负面作用, 如奖励可能让人忽视动机, 在短期内治标但不治本;降低兴趣, 缺少内在动力;阻止人的创新思维发展, 人只有在有奖励的条件下才去做那些事情。在一次戒烟的研究实验中, 实验人员将一千名烟民随机分成两组, 让他们参加一个为期八周的戒烟课程, 其中一组被许以很多的物质奖励, 另一组没有任何奖励。一开始, 奖励措施非常奏效, 那些获得奖励的实验参与者对于戒烟这一活动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然而一年后, 当实验人员对他们进行回访时却发现, 获得奖励的那一组复吸的人数, 较之没有奖励的那一组复吸人数要更多。同样, 也有人研究了奖励在校学生读书的案例, 实验结果表明奖励并没有真正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也没有对孩子的阅读能力产生长效积极的影响。
奖励, 也许在初期的确能起到积极快速的收效, 如激发戒烟者非比寻常的戒烟热情, 提高学生大量广泛的阅读积极性, 但这些奖励系统或者没有长效, 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阻碍人们做出值得鼓励的行为, 给人们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前所述, 用奖励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的案例中, 不少孩子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阅读一定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 所以老师才会用奖品来鼓励我们阅读。从而, 部分孩子为了获得老师的奖励, 片面追求阅读的数量而忽视了阅读的质量, 忽视了书本本身所蕴含的知识乐趣, 长此以往, 阅读兴趣越来越低, 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提升。而另外那些没有获得奖励并能坚持阅读的孩子, 反倒能真正体会到书本带给他们的快乐。奖励把原本有趣的阅读变成了艰难枯燥的任务, 使学生“被迫”地参与进来, 甚至可能产生逆反行为, 从而抑制了正能量的产生。可见, 奖励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 奖励的局限性。
奖励的外在化和工具化也难以产生正面积极的效果。通过奖励吸烟者戒烟和奖励学生积极阅读, 实验人员其实是在鼓励他们表现得仿佛自己并不想戒烟、并不想阅读一样, 戒烟和阅读只是为了获取物质上的奖励。结果, 如果不再有奖励的话, 人们往往会不再做那些之前获得奖励的行为, 奖励此时甚至起到了反作用。目前, 各种奖励都多以物质化的形式呈现。在企业, 老板多许以员工年终奖金、分红等福利。在学校, 老师多许以学生糖果、文具等小礼物。这种外在化的奖励形式, 常常会使他人产生急功近利的想法, 从而忽视了自身内在的驱动力。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对于企业员工来说, 可能就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对于在校学生来说, 可能就是对知识世界的渴求探索和执着追寻, 而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是可以在没有任何外在奖励的情况下, 仍能刺激人类乐此不疲、孜孜以求地进取的持续的长效动力。也许从短期来看, 奖励机制是有效的, 而且往往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惊喜, 但是从长远来看, 相关组织不得不为此提供源源不断的甚至是不断升级的奖励措施, 一旦这些奖励措施没有了或是失去吸引力了, 人们的动力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综上所述, 奖励的确是存在有负面影响和其自身局限性的, 如果使用不合理的话, 还有可能给他人带来负能量。那作为老师, 我们怎样才能合理运用奖励,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尽量发挥其正面积极的效果, 并消减其负能量呢?
二、如何合理运用奖励手段
1. 了解奖励的分类。
就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而言, 奖励的形式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区分。低年段应多以物质奖励为主, 精神奖励为辅, 高年段则应多以精神奖励为主, 物质奖励为辅。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尔伯格的研究, 他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小学低年段的孩子应当大部分都处于第一个水平段, 即“前习俗水平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没有形成自己的是非道德观, 主要是服从权威 (通常是父母和老师) , 服从于获得奖赏, 特别是物质方面的奖赏, 具有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所以作为低年段的老师, 往往发现通过物质方面的奖励, 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在早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班级管理更加高效有序。而高年段的孩子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 已经开始慢慢地向第二个水平段, 即“习俗水平阶段”过渡, 他们的道德标准开始慢慢地与社会和他人挂钩, 以能否获得他人的赞美和表扬来作为自身是非判断的标准。所以作为中高年段的老师往往会发现, 单纯的物质奖赏已经不像低年段时那么奏效了, 这些孩子可能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 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所以老师们的奖励措施也应随着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作出相应调整, 由之前的以物质奖励为主向以精神奖励为主慢慢转变。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 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 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 从而获得老师的称赞, 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 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 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 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由此可见, 相对于较低阶段的物质性奖励, 其实学生更希望获得来自自己所喜爱的老师的尊重、认可和赞美, 这种精神层面的奖励似乎更能长效地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所以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认知水平的高年段学生来说, 我们应当更为侧重其精神上的奖励。作为老师, 我们应当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应当毫不吝惜地去赞美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鼓励教师学会赞美学生。他相信, 教师的赞美能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 激发他们学习上的热情, 唤起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使得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在心理上彻底解放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在人类本性中, 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学生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好奇心强但自信心不足, 他们对自己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非常在乎, 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 特别是来自老师的肯定。老师的认可和奖励, 将成为他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2. 内化奖励的形式。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 应尽量规避其外在性和工具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将奖励内化成一种对学生成就的认可, 使孩子获得一种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作为老师, 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是否比他人做得更好来对学生进行奖励, 而是应该根据学生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是否勇于解决困难任务及坚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奖励不应该是单一的外在物质性奖赏, 也不应该是评价学生成绩表现的简单工具。
(1) 奖励应该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所以对每一个学生的奖励都应该是个性化的。对那些平时内向沉默的学生来说, 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就应当得到老师的表扬;对于那些调皮捣蛋但渴望得到老师关注的学生来说, 取得点滴进步就应当得到老师的注意;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 与自己过去的成绩相比取得了进步, 就应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 批评有时也是一种奖励,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 批评可能意味着老师认为他们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好。
(2) 奖励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奖励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之前提到的那些物质性的奖励以外, 一段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 一句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 一个关注的眼神, 一次亲切的握手或是激情热力的击掌等等, 这些都可以是对学生莫大的奖励。成功的奖励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认可的机会, 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成功的奖励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 能给人以自尊和自信, 让学生心情愉悦且斗志昂扬;成功的奖励同时也可以让老师神清气爽, 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真正实现与学生的教学相长。
奖励教育收获多 篇6
“好啊!走, 我们到教室去看看。”我知道是一年一度的全国小学生英语初赛结果出来了。
走进教室, 带英语的杨老师也在, 讲台上站着满脸通红的尚佳妮, 可能是激动, 也可能是高兴吧!她高兴地对我说:“谢谢刘老师, 谢谢杨老师, 谢谢同学们!这一年来我取得了以往不敢想的成绩, 英语成绩好了, 数学成绩也赶上来了, 我现在感觉到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在复赛中取得好成绩, 为学校、班级、老师争光。”她边说边向我们鞠躬, 全然没有了去年获奖后的扭捏、不自然的神态。
说实话, 尚佳妮这一年来的变化非常明显。去年她在全国小学生英语初赛中取得第一名, 复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是学校唯一的一个取得复赛资格的人选。一年来, 她不仅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就是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以前的不及格变为年级第三名, 期末还被评为“学习之星”, 今年又获得了英语竞赛初赛一等奖。其实在我的印象中, 她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上一年级时, 学习差, 经常迟到, 脾气暴躁, 动不动就和同学打架, 还出现过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 被视为“问题学生”。
看着激动不已的尚佳妮, 我也激动万分。曾有人说, 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也有人说“严师出高徒”, 的确, 经验告诉我, 一张奖状、甚或一次表扬对小学生, 尤其是小学学困生来说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养殖蟾蜍收“衣”奖励 篇7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 养殖研究_蜍多年, 经验丰富, 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給蟆, 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 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 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 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 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 以蟾治虫, 以虫养蟾, 即降低养殖成本, 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农技师采取收购蟾衣的方法, 并且向出售人进行奖补, 推动养殖利益最大化。 (李新锦)
养殖蟾蜍收“衣”奖励 篇8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 养殖研究蟾蜍多年, 经验丰富, 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痛蛤蟆, 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 一只母蟾涂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 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 每只蟓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II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 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 以蟾治虫, 以虫养蟾, 即降低养殖成本, 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农技师采取收购蟾衣的方法, 并且向出售人进行奖补, 推动养殖利益最大化。 (李新锦)
西方教师如何奖励学生 篇9
“抓住你了!”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 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 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 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 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
红黄绿卡制。每名学生都有一张绿卡、黄卡和红卡。每天一开始, 所有学生都持绿卡, 如果出现行为问题, 则相继收回学生的绿卡、黄卡。如果学生在1周内都能保持放学前拥有绿卡或黄卡, 在星期五便被奖励25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他们可以在自由时间内玩耍、玩电脑或户外休息。
发奖励券。学生的奖励券积累到一定数量, 便可以领取“奖品”, 如跟教师一起吃午餐, 从奖品盒里抽取奖品, 星期五获准喝软饮料、吃爆米花等等。随着一学年时间的推进, 逐步提高要求, 学生要获得更多的奖励券才能得到这些“奖品”。到学年末, 即便没有奖励, 学生也可能表现得很好, 这时教师可以时不时给学生“意外的奖励”。
胜利之舞。帮助班里的学生设计一套本班专用的“胜利之舞”。当你要奖励时———无论是一个学生还是一组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两分钟的时间跳“胜利之舞”。
班级经济制度。让学生在班里管理自己的“金钱”。如果学生按时完成班里的任务, 有好的行为表现, 取得优异成绩或进步显著等, 就“挣钱”。如果没有按时交作业, 在课堂上走神或出现行为问题, 则会被“罚钱”。学生可以用自己的“钱”换取相应的奖品。到了学年末, 让学生们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如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带到班里来, 组织一场拍卖会。学生们用自己的“钱”来竞拍这些物品。
给爸爸妈妈电话报喜。如果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或表现得特别好, 可准许他们打“报喜电话”, 及时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
发“通行卡”。教师也是会犯错误的。当学生给你指出了一个错误, 就给他们一张“通行卡”。持该卡可以插队一次。
答题奖励。将招贴纸裁剪成小的纸片, 把有趣的题目写在纸片上, 用一个大信封装起来, 把信封挂在一个小黑板的旁边。如果全班学生都表现得很好, 或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表扬, 或有特别出色的课堂表现, 就从信封里取出一张纸片, 把它贴在小黑板上。如果学生们回答对了纸片上的题目, 就给全班同学一个特别的奖励。
惊喜!将SURPRISE (惊喜) 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课堂上, 如果出现学生吵闹或未经允许离开座位, 便从末尾开始擦去一个字母。如果出现所有人都表现得很好, 则按顺序添回被擦去的字母。结束时, 如果这个单词是完整的, 那么就给学生们一个惊喜的奖励。 (可用一句中文来替代“SURPRISE”, 如学生正好需要学习的成语或诗句, 例如“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多姿多彩的“奖品”
坐老师的座位 (讲台) ;照顾班里饲养的小动物一天;让学生和他最喜欢的人一起吃午餐;教师给学生的家长打表扬电话;排队站在最前面;减少作业量;挑选午餐音乐, 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磁带或CD;把班里的录音机带回家一晚;使用彩色粉笔;邀请校外嘉宾来班里做客;随时可以喝水;随时可以用卷笔刀;把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带回家一晚;在低年级学生的班里做服务;给图书管理员做帮手;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给老师选择一本书, 让老师读给大家听;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把动物玩具放到桌子上;跟老师共进午餐;午餐第一个吃饭;获准用班里的录音机录一个故事;在游戏中做主持人;获得更多休息时间;读书给低年级的学生听;休息的时候第一个挑选活动器材;为班里选择课堂上观看的影片。
奖励学生的十条建议
1.奖励制度要尽量简单。如果过于复杂, 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 且费时间。
2.给学生的奖励要对他们有意义。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是特别有效的一种奖励。
3.用奖励来促使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
4.循序渐进。一次只聚焦一个行为, 让学生们一起来选择。
5.特别奖励那些表现出责任感的学生, 把课堂管理的任务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
6.一开始可以奖励得比较勤一些, 然后逐渐减少, 一直对学生保持高要求。
7.对学习成绩要保持一贯的奖励。
8.随着学生的进步, 逐渐提高获得奖励的标准。
9.奖励要及时。迟到的奖励不会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