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细胞培养(精选3篇)
大规模细胞培养 篇1
动物细胞培养是生产许多临床和医学上重要生物制品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这些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干扰素、激素、生长因子和单克隆抗体等, 既推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又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 体外大规模繁殖动物细胞要比细菌繁殖困难得多, 如细菌、酵母菌的细胞壁厚, 能耐受搅拌, 不易破碎, 营养要求低, 生长条件易于控制, 增殖周期短, 产品的产量也高。而动物细胞膜薄而娇嫩、易碎, 对营养要求高, 大多数细胞必须贴壁附着生长。而且产物往往需要破碎细胞释出来, 再经浓缩、纯化等复杂工艺, 而使产品的得率受到损失。
常规培养动物细胞的方法是用人工合成培养液加上一定量的小牛血清, 将细胞放在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培养, 如微孔板、培养皿以及各种培养瓶等。一船培养容器的体积很小, 最大培养体积为1~2L。用这种方法培养的细胞所分泌或产出的产物是有限的, 无法满足实验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生产的需要, 而且容易导致产品批间差大, 而且操作劳动强度大。应用细胞工程技术, 建立大规模细胞培养系统生产各种生物活性物质, 是一种比较经济可靠的技术。为了培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优化细胞培养环境、提高产品的产出率与保证其质量,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已成为各生产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具有代表性的有机械搅拌式培养系统、气升式深层培养系统、微载体培养系统、微囊培养系统、大载体培养系统以及中空纤维培养系统, 它们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 但仍需不断完善。
1 大规模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的基本要求
1.1 培养系统的设备要求
大规模培养系统是集中多种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一种机械加工与仪表的结合。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进展、以及传感技术、化学工程的流型研究技术及其他元器件等技术进步, 大规模培养系统--生物反应器技术必将对生物技术产业化做出巨大贡献。培养系统的设备必须满足体外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的技术和经济要求。
1.1.1达到模拟动物体内细胞高密度的生长环境, 扩大体外培养细胞的表面积和增加细胞密度同体内细胞一样生长。
1.1.2无菌操作安全可靠、保温和气体交换系统优良, 可靠的泡沫控制和适于大批量的混合装置, 能保证p H值之稳定。
1.1.3清洗方法简便快速, 制造用料合适, 成本低。
1.1.4体积要小且使用方便, 并适于多种产物的使用, 便于扩大生产等。
1.1.5监视控制自动化, 便于大规模培养控制。
根据上述要求, 研制一台理想的细胞培养系统需要多学科的技术共同研究、设计, 并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才能达到要求。
1.2 细胞株 (系) 要求
1.2.1细胞株 (系) 在体外生长时要保持良好的生长速率和分泌功能。
1.2.2为了保持高产稳产的细胞株 (系) , 应该定期进行筛选工作。
1.2.3支原体对动物细胞培养威胁最大, 它们的感染力很高又不易被检测。因此, 细胞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
1.2.4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应将没有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定期留样进行低温保存。
1.2.5为了减少血清用量, 要逐步驯化细胞, 使其适应于低血清或无血清培养。
1.3 培养液要求
1.3.1根据所采用的不同细胞株 (系) , 选用相应的宜于细胞生长的培养液。
1.3.2使用低血清或无血清培养液。大规模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 血清用量大, 质量不易控制, 生产成本也高, 且使产品的后加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 可尝试低血清或无血清培养液。
1.3.3大规模培养对培养的物质要求极高, 在培养液制备时必须采用高纯度的水。
1.4 细胞生长状况控制
1.4.1 温度控制
动物细胞培养对温度波动的敏感性很大。温度低于37℃, 细胞生长缓慢, 反之则细胞失去存活力。因此, 动物细胞培养比多数微生物培养对温度控制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1.4.2 pH控制
p H值是细胞培养的关键性参数, 它影响细胞的存活力、生长及代谢。细胞生长的最适p H值因细胞类型不同而异, 范围为7.0~7.5左右。缓冲液系统通常用CO2、碳酸氢盐调节, p H值取决于培养液中的CO2和碳酸氢盐的浓度比。加入CO2即p H值降低, 而加入碳酸氢盐则使p H值升高。在培养初期阶段细胞产生的CO2和乳酸量较少, CO2可以从系统中置换出来。在细胞生长的后期阶段, 细胞密度增加, 由于细胞产生的CO2和乳酸量增加, 使p H值变得偏酸。这可根据需要用加酸或加碱液的方法, 对p H值加以控制。但此法有产生局部p H值和增加培养液渗透压的危险。控制p H的较安全的办法, 是通过供给细胞所需的氧而改变通入反应器气流中的CO2浓度。用CO2控制p H值会强烈地受溶氧控制系统的影响, 这因为控制溶氧 (空气、N2或O2) 而加入的任何气体都将导致CO2的被置换, 从而引起p H值升高。因此, 在设计p H值控制系统时, 应顾及溶氧控制。
1.4.3 溶氧 (DO) 的测量与控制
溶氧是细胞代谢中的重要养分, 它可以影响细胞的产率, 且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细胞的代谢。在低氧压下, 细胞往往生长缓慢。而氧压过高, 使培养液会变得对细胞具有毒性。人们已发现溶氧的最适水平是依赖于不同细胞的类型, 空气饱和度应在10%~100%的范围内。可根据需要向培养液内加入氧气、空气或氮气控制溶氧。值得注意的是, p H值控制可以影响溶氧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应有一种控制器, 通过调节输入反应器的空气、O2、N2和CO2各类气体的混合比例, 使溶氧与p H值的控制结合在一起。
1.4.4 葡萄糖和乳酸的监测
为了及时了解大规模培养细胞的健康状况, 应逐日或隔日吸取培养液样品进行乳酸的产量及葡萄糖摄入量的测定, 以便监测细胞生长的动态状况。
2 几种大规模细胞培养系统类型
2.1 机械搅拌式培养系统
搅拌式培养系统是靠搅拌桨提供液相搅拌的动力, 它有较大的操作范围、良好的混合性和浓度均匀性, 因此在大规模培养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 因此对剪切作用十分敏感, 直接的机械搅拌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害, 传统的用于微生物的搅拌反应器用作动物细胞的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 动物细胞培养中的搅拌式细胞反应器都是经过改进的, 包括改进供氧方式、搅拌桨的形式及在反应器内加装辅件等。笼式供氧是搅拌式动物细胞反应器供氧方式的一种, 即气泡用丝网隔开, 不与细胞直接接触。另外, 采用双螺旋带状搅拌桨, 顶部的法兰盖上安装了3块表面挡板。每块挡板相对于径向的夹角为30o, 垂直插入液面, 挡板的存在减小了液面上的旋涡。改进后的反应器既维持了较小的剪切力, 又能保证良好的混合效果以满足细胞生长的要求。该系统具有几个优点: (1) 设计简单, 操作方便; (2) 细胞密度高, 易于放大生产; (3) 便于无菌操作, 不易污染; (4) 氧的转换率高, 能满足了该培养系统中细胞在生长时所需的要求。其缺点是对细胞损伤较大, 产物含量不高。
2.2 气升式深层培养系统
气升式深层培养系统是在7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培养方式, 首先应用于植物细胞德发酵培养, 而后应用于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中。全自动气升式深层培养系统为全部密闭结构, 混合气体自培养器底部管道输入, 气体沿着培养器中央的内管上升。一部分气体从培养器的顶部逸出, 另一部分气体被引导沿培养器的内缘下降, 直达培养器底部和新吹入的气体混合而再度上升。这样借助气体的上下不断循环搅动培养器内的细胞, 使之不贴壁。通过微机程序控制混合气体的组分, 维持培养液内一定的溶氧张力和p H值。气升式深层培养系统按结构可以分为内环流和外环流两种形式。当气体通过气体分布器进入中心导流筒后, 造成管内流体密度比管外低, 在静压差和进入气体的动量作用下, 使液体携带气泡在反应器内形成循环流动, 从而达到良好的气液混合。
气升式细胞培养系统与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相比, 气升式反应器中产生的湍动温和而均匀, 剪切力相当小;同时反应器内无机械运动部件, 因而细胞损伤率比较低;反应器通过直接喷射空气供氧, 氧传递速率高;反应器内液体循环量大, 细胞和营养成分能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该系统具有几个优点: (1) 完全密封, 没有移动器件; (2) 便于无菌操作, 不易污染; (3) 结构设计简单, 不具反应液泄漏点和卫生清理死角; (4) 便于放大生产, 氧的转换率高。
2.3 微载体培养系统
微载体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是1967年Van Wezel首先创立的, 用于培养锚地依赖性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这种培养技术是在生物反应器内加入培养液和一种对细胞无毒害作用的材料支撑的颗粒 (微载体) , 使细胞在微载体表面附着和生长, 并通过不断搅拌使微载体保持悬浮状态。培养液中大量的微载体为细胞提供了极大的附着表面, 从而实现细胞的高密度培养。由于扩大了细胞的附着面, 能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营养液, 因此大大提高了细胞的生长效率和产量。微载体直径在60~250μm不等, 是由天然葡萄糖聚合物 (葡聚糖) 、凝胶或者各种合成的聚合物组成的, 如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等。由这些材料及其改良型制成的微载体主要参考了细胞的粘附特性, 在其表面带有大量电荷及其他生长基质物质, 因而有利于细胞的粘附、铺展和增殖。微载体培养只需对微生物发酵罐或气升式深层培养系统稍加改进即可, 适合于培养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株, 它对生产重组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该系统具有的特点: (1) 表面积增大, 单位体积培养液的细胞产率高; (2) 生长环境均一, 条件易于控制; (3) 取样及细胞计数简单; (4) 细胞与培养液易于分离; (5) 细胞收获过程相对简单, 劳动强度小。
2.4 微囊培养系统
微囊培养技术是在70年代, 由Lin和Sun首先创造的一种培养方法。把生物活性物质、完整的活细胞或组织及生长介质共同包裹在薄的半透膜中, 即称为微囊技术。该技术在无菌条件下, 将活细胞或生物活物质悬浮在1.4%海藻酸钠溶液的生长介质中, 通过特制的成滴器, 将含有细胞的悬液形成一定大小的小滴, 滴入氯化钙溶液中, 形成内含活细胞的凝胶小珠。每一个胶化的小珠, 再用长链氨基酸聚合物、多聚赖氨酸包被, 形成坚韧、多孔可通透的外膜。重新液化胶化小珠, 使其成胶的物质从多孔膜流出, 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留在多孔外膜内, 放入搅拌式或气升式培养系统中进行增殖。营养物质和氧分子可通过膜孔进入囊内, 细胞代谢的小分子产物可排出囊外, 分泌的大分子产物如Ig G, 不能透过膜孔, 积聚在囊内。该系统具有几个特点: (1) 微囊内的活细胞由于有半透性微囊外膜, 可防止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受到物理损伤; (2) 活性蛋白不能从囊中自由出入半透膜, 从而提高细胞密度和产物含量; (3) 细胞密度大, 产物单位体积浓度高; (4) 分离纯化操作经济简便; (5) 膜孔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但微囊技术具有微囊制作复杂, 成功率不高;收集产物必须破壁, 不能实现生产连续化等缺点, 在生产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2.5 大载体培养系统
大载体培养系统, 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培养细胞装置, 配有先进的主要部件, 如溶解氧、p H测定以及培养液输入和产物的收获均由微机程控调节。培养器外面套以水浴玻璃缸加温。混合气体从培养器底部输入使细胞悬浮培养, 通气量大而对细胞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大载体是由海藻酸钠构成, 海藻酸钠含有重复排列的葡糖醛酸和甘露糖醛酸, 在钙溶液中形成适宜于附着的网络状凝胶珠。在收集细胞时, 可用Na-EDTA和枸橼酸钠, 使细胞从凝胶中分离出来。该培养系统连续生产周期约3个月以上, 已培养过1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细胞株, 生产单克隆抗体和干扰素产品获得满意的结果。该系统的优点是: (1) 操作控制方便, 可随机取样检测; (2) 人工增加附着细胞密度高; (3) 消耗用品价格低廉, 产物收获量大, 有明显经济效益。该系统不具有细胞分泌产物的浓缩装置。
2.6 中空纤维培养系统
中空纤维培养系统是从1972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培养系统, 是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三维状态, 利用一种人工的“毛细管”即中空纤维给培养的细胞提供物质代谢条件而建立的一种体外培养系统。
中空纤维是用聚砜或丙烯的聚合物制成, 管壁的厚度约50~75μm, 似海绵状, 管的直径为200μm, 管壁是极薄的半透膜。它能截留住分子量分别为1×104、5×104、10×104道尔顿三种。一个培养筒内由数干根中空纤维所组成, 然后封存在特制的圆筒里, 就组成了一个新颖的中空纤维培养系统。因为这种纤维内部是空的, 纤维之间有空隙, 所以在圆筒内就形成了两个空间:每根纤维的管内成为“内室”, 可灌流无血清培养液供细胞生长, 管与管之间的间隙, 就成为“外室”, 接种的细胞就贴附“外室”的管壁上, 并吸取从“内室”渗透出来养分, 迅速生长繁殖。培养液中的血清也输入到“外室”, 由于血清和细胞分泌产物 (如单克隆抗体) 的分子量大而无法穿透到“内室”去, 只能留在“外室”并且不断被浓缩。当需要收集这些产物时, 只要把管与管之间的“外室”总出口打开, 产物就能流出来。至于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代谢废物, 因为都属小分子物质, 可以从管壁渗进“内室”, 最后从“内室”总出口排出, 不会对“外室”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一般细胞在接种1~3周后, 就可以完全充满管壁的空隙。细胞厚度最终可达10层之多。细胞停止增殖后, 仍可以维持其高水平代谢和分泌功能, 长达几周甚至几个月。该系统的优点是: (1) 培养器体积小, 细胞高密度生长; (2) 浓缩产品的功能; (3) 产物纯度高; (4) 自动化程度高, 细胞生长周期长。其缺点是膜的污染和堵塞, 观察较困难, 细胞生长或过量气体产生会破坏纤维。由于中空纤维每次生产的消耗品价格尚贵, 如果使用不当会增加生产成本。目前中空纤维反应器已进入工业化生产, 主要用于培养杂交瘤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
规模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防制 篇2
1 流行病学
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6-10月份, 冬春两季发病较少,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 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疾病, 如饲养管理不良、天气突变、换料、更换圈舍、密度过大、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或患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疾病时, 最易并发和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
2 传播途径
猪附红细胞体病有多种传播途径, 可分为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和媒介昆虫传播。
接触性传播主要是通过舔食断尾的伤口、配种、相互殴斗或喝病猪的尿液而传播, 这是规模猪场此病传染快的原因之一;
血源性传播主要是使用消毒不严的注射器、外科手术器械、耳标钳等将病猪血液中的附红细胞体注入健康猪导致感染发病, 这给我们日常消毒等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垂直传播指患病怀孕母猪血液中的附红细胞体可通过胎盘而直接传给仔猪, 这是规模猪场附红体病不易净化的原因;
媒介昆虫传播是通过蚊子、疥螨、虱子等吸血昆虫叮咬而造成的传播, 这是附红体病被普遍认为的最主要传播途径, 也是本病为什么在高温高湿的6-10月 (蚊蝇大量繁殖生长的季节) 高发的原因。
3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0.5~42℃, 皮肤发红, 指压褪色, 故有“红皮病”之称。
初期, 病猪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怕冷聚堆, 咳嗽、流鼻涕, 呼吸困难, 尿液淡黄。
中期, 病猪行走时后躯摇晃、喜卧恶立, 便秘或拉稀, 精神沉郁, 呼吸困难;血液稀薄, 色淡, 血液凝固不良;皮毛枯燥, 背腹部毛色铁锈色, 皮肤苍白, 耳内侧、背侧、颈背部、腹侧部皮肤出现暗红色出血点, 可视粘膜轻度肿胀, 初期潮红, 后期苍白, 轻度黄疸。尿液淡黄、淡红或呈红褐色, 卧地不起;
后期, 病猪耳尖、四肢末端皮肤呈蓝紫色、坏死, 排血便和血红蛋白尿, 最后四肢泳动, 呼吸困难, 衰竭死亡。
4 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可见皮下粘膜、浆膜苍白、黄染、全身淋巴结肿大;血液稀薄如水, 颜色变淡, 血凝不良或不凝, 皮下脂肪黄染、全身肌肉色泽变淡, 胃粘膜黄染有散在出血斑;肝、脾肿大, 有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灶;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多汁;心包、胸腔, 腹腔有积液;肾肿大、质地脆弱, 外观黄染。急性死亡仔猪表现尸僵明显。
5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
附红细胞体是生活在猪红细胞表面的一种病原微生物, 侵入机体以后, 影响红细胞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到猪的各组织器官, 带走CO2等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 造成猪各组织器官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 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运走而蓄积, 逐渐减弱猪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最终引起猪发病。其危害表现为:
5.1 降低生猪免疫应答水平
猪的网状内皮系统由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运走而功能降低, 使接种疫苗后反应中生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滴度不同程度降低。
5.2 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及繁殖
猪附红细胞体可使胎儿在腹中非正常死亡, 或产出后呈弱仔, 或者出生后7 d左右时发生黄白痢, 必须在用止痢和抗菌抗病毒药的同时, 注射抗附红细胞体的药物才有效;生长育肥猪生长时, 常在100 d或200 d左右激发附红体病 (可能与红细胞的寿命有关) , 病猪高热稽留食欲减退或废绝, 病程长;公猪的精液质量差、数量少, 导致性功能减退和失去授精能力;哺乳母猪乳汁稀薄、质量差, 停止泌乳后, 卵子发育不良而推迟发情期或者不发情, 假发情等。
5.3 诱导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程长,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易确诊, 目前采用治疗猪体内的附红细胞体病的方法是, 长期或间断的用西药拌料或注射, 特别是应用土霉素类、磺胺二甲、六甲等拌料, 不但提高了养猪的成本, 而且还会打破胃肠系统的微生态平衡, 在抑制有害菌生长的同时也抑制了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 同时也使许多病原体产生耐药性。通常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疾病与附红细胞体病发生混合感染, 协同发病。
6 防治措施
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循“及时了解、全面分析、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
6.1 加强饲养管理
规模养猪场根据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生长阶段, 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 提供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的饲料, 注意圈舍环境卫生, 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尽量减少因气候突变、高温、高湿、换料、防疫等因素对猪只产生的应激, 不断提高猪体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对已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 对病重猪与死猪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
6.2 坚持自繁自养, 谨慎引种
规模养殖场应走自繁自养的发展道路, 建立繁殖生产群, 尽量不从染病猪场引种。确实需要引种时应当谨慎引种, 引进的种猪应具有免疫档案, 对引进猪只进行严格检疫。
6.3 加强免疫接种
由于该病常为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链球菌、猪喘气病、猪瘟等疾病的并发病和继发病, 做好上述猪病的免疫接种, 对预防该病至关重要。
6.4 定期驱杀体内外寄生虫
采用给猪舍添置纱窗、药物喷洒等减少蚊虫叮咬, 采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肌注或内服灭螨, 用1%环丙氨嗪预混剂按每吨饲料添加500 g剂量杀灭蚊蝇, 是减少该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6.5 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严格消毒制度
规模养殖场应推行全进全出的养猪模式, 建立批量生产制度, 生猪进出前后1周要对猪舍和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饲养期间坚持每星期消毒1次, 同时对使用的针头、注射器、剪牙钳、断尾钳、去势刀等器械也要严格消毒, 防止传染。
6.6 正确选用防治药物
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可选用10%土霉素或0.03%~0.04%强力霉素预混剂, 每月添加1次, 每次饲喂5~7 d。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可选用的敏感药物有20%土霉素水针, 注射剂量为0.1~0.2 m L/kg;20%强力霉素水针, 注射剂量为0.1~0.2 m L/kg;还可用贝尼尔粉针, 注射剂量为5~10 mg/kg。在治疗过程中, 还应注射安乃近、安痛定等解热, 口服补液盐、静注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等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衡和酸血症, 灌服芒硝通便, 针对原发病的不同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7 小结
近几年, 猪附体细胞体病及其混合感染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严重疾病, 猪只感染后不易彻底消灭病原体, 从治疗反馈结果分析和生产实际观察, 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免疫较好的猪场发病率低且疗效明显;较差的猪场则难于控制, 易复发, 损失严重。在生产实际中, 特别在夏季本病高发期, 采取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因素, 定期驱杀吸血昆虫和体表寄生虫, 合理使用治疗和预防药物, 切实做好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猪喘气病、慢性猪瘟等易继发附红体病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规模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有效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周云林, 周利.预防净化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对策.中国畜牧兽医报, 2005 (12) :1~3
[2]李国兰, 杨玉芝, 郭岭, 等.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 3 (8) :629~630
[3]刘兴发, 田红, 侯顺利, 等.附红体人畜感染及传播途径的调查.中国兽医杂志, 1997, 23 (10) :23~24
[4]刘家峥, 刘小燕, 李召展, 等.对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研究和讨论.河南畜牧兽医, 2003, 24 (1) :26~29
大规模细胞培养 篇3
1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发生于温热、潮湿季节, 常呈地方性流行。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该病, 但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其它日龄段的猪常呈隐性感染。该病多在其他传染病的诱发下临床爆发。隐性感染和带病原的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饲养场内的苍蝇、蚊子、疥螨、跳蚤等昆虫; (2) 被带病原的猪血液污染的针头等器械; (3) 带病原的母猪通过胎盘感染垂直传染给仔猪; (4) 公母猪在配种时的相互传染。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期
仔猪阶段易发。临床上突然死亡, 口鼻流血、全身发紫、指压褪色。个别猪突然瘫痪、食欲下降或废绝、尖叫、肌肉颤抖、四肢抽搐。死亡时口腔、肛门出血。这是由于机体高度贫血导致的血凝时间延长、血栓数量增加而引起机体出血。
2.2 亚急性期
体温升高达42℃, 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病程前期大便干燥, 粪便如算盘珠状, 有的带肠粘膜;后期腹泻, 排黄色或褐色水样稀便;尿色加重, 呈褐色或浓茶色;一部分猪颈部、耳部、鼻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的皮肤发红, 指压不褪色, 严重的全身出现紫斑;个别猪两后肢不能站立, 流涎, 呼吸困难, 咳嗽, 眼结膜发炎。
2.3 慢性期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贫血和黄疸。病情不同, 黄疸程度不同, 皮肤或眼结膜呈淡黄色至深黄色;皮肤和粘膜苍白;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弱仔增加、产仔数下降、不发情等繁殖性障碍;母猪临产前后发病率较高, 乳房、外阴水肿, 产后泌乳量减少;育成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全身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 生长发育不良, 消瘦, 同时易继发其它疾病;公猪出现性欲减退, 精子稀薄, 受胎率低下。
3 病理变化
主要为贫血、黄疸。血液稀薄如水, 不易凝固, 全身肌肉色淡, 皮上脂肪黄染;体表、肝脏、肾脏、肺脏、脾脏肿大, 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脏可见黄条状坏死;脾脏边缘不整, 有粟粒大的结节;胆囊膨胀, 胆汁浓稠;心包积液, 心肌苍白柔软, 心外膜及心冠脂肪出血黄染, 有少量针尖状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 切面外翻, 浆液渗出, 切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或出血点。
4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特征的临床症状、明显的病理剖检变化, 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则需要实验室做血液学检验。
4.1血液直接镜检
取高热期的病猪前肢或耳静脉血一滴与生理盐水按1:2的比例混匀, 取少量置于载玻片上, 加盖玻片后, 于低倍 (400~600倍) 镜头下观察, 发现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游动的各种形态的虫体, 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虫体大部分围成一个圈, 呈链状排列, 使镜下的红细胞呈星状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血液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 置于高倍的
4.2 血片染色镜检
血液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 置于高倍的油镜下检查, 发现大部分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变形, 表面及血浆中有多种形态的染成粉红色或紫红色具有折光性的虫体。
5 治疗方法
5.1 贝尼尔肌注
贝尼尔也称血虫净。按5~10mg/kg·bw, 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溶液, 深部肌肉注射, 1次/d, 连用3~5d。
5.2 土霉素口服
土霉素按10~20mg/kg·bw (或金霉素按15mg/kg·bw) 口服, 连用7d。
上述两种治疗要同时进行, 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病情严重的要采取补液、强心的治疗手段。
6 预防
6.1 做好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工作, 减少应激因素的存在。
6.2 改善饲养环境, 加强环境消毒, 杀灭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