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劳动

2024-05-22

体力劳动(精选9篇)

体力劳动 篇1

摘要: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合理分级是劳动者得到合理报酬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通过设计劳动负荷实验,进行相关数据组的采集,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男女劳动强度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测量能量代谢率和心率两个指标来确定劳动强度等级,将能量代谢率、耗氧量、肺通气量和心率四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个体间的差异。模型克服了传统体力劳动强度度量方法中存在的“一刀切”、指标过于单一等缺陷,能更准确、客观和合理的对体力劳动强度进行评价。

关键词:劳动强度,评价,人因工程,模型

0 引言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研究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是人机工效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对于作业能力动态分析、作业疲劳的测定、降低疲劳和改进作业方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模式逐渐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这也使得现阶段我们在关注劳动者劳动状态和条件的时候会更加注重脑力劳动。但是在一些较重体力劳动场所,比如煤矿、冶金、化工等行业,依然存在大量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劳动者的利益行为。这通常表现在工人的劳动报酬不合理和工人的生理健康与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两个方面。如何从这两个方面保护劳动者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体力劳动强度的合理科学分级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研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提出了很多度量方法。但这些方法基本上是单一或者较少指标的度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实际上,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身体机能的变化会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虽然这些因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要非常准确和全面的度量某项劳动的强度,应该从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度量。本文将结合人因工程中劳动等级评价相关理论,为体力劳动强度的度量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模型。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在对以前学者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

1.1 国外的研究情况

劳动强度的分级研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Leue of Nations在1935年、OrrJBL在1938年、peheNEEP.A在1952年、Christensen在1953年、日本劳研在1956年、Wells T.G在1957年、NetabetA.A在1964年分别提出用能量代谢率来对体力劳动强度进行等级的划分,一般分成极轻、轻、中、重、很重、极重几个等级,只是不同学者在划分等级时的等级数量和对应的能量代谢率有一些区别。随后,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能量代谢率的标准,按照性别和年龄的不同给出了相应体力劳动强度评级的标准。可以看出能量代谢率在劳动强度度量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国际劳工局也曾建议以最大耗氧量(2.5L/min)为限,以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百分率表示分为四级,即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25%、-50%、-75%、>75%和接近最大耗氧量分别定为轻、中、重、很重和极重五个等级为标准,对劳动强度进行5个等级的评价。可以看出,耗氧量也是作为体力劳动强度等级划分研究的重要指标。Wells JG, Astrand以及Andersan三位学者还根据心率和耗氧量的对应关系提出用心率和耗氧量来划分体力劳动强度的等级[1,2,3,4]。

1.2 国内的相关研究

上世纪60年代于永中提出用能量代谢率为指标衡量体力劳动强度等级;上世纪80年代,于永中在研究中拟合了心率和耗氧量的关系,并根据心率达到一定值时的劳动者的心肺功能状态来划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5,6];1994年,李文选对单项军事体力劳动强度提出了分级,得出了士兵的疲劳程度与心率、心输出量心肌耗氧指数等关系密切,且指出心率、肺通气量与耗氧量呈较明显的正相关[7];1999年,蔡启明在《以动态心率为指标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研究》中根据实验获得了心率和能量代谢率的关系[8];国家标准局在1983年公布的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标准)时,提出用劳动强度指数来对体力劳动强度等级进行划分,这里劳动强度指数是一个与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两个因素相关的函数,所以实质上也是用能量代谢率来分级体力劳动强度;1997年,国家标准局又公布了GB3869-97标准,还是用劳动强度指数来对体力劳动强度等级进行划分,这里用性别系数、工种系数做了区分,而对于环境、年龄及人的个体差异并没有考虑[2]。

通过对国内外的这些关于体力劳动强度等级划分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发现能量代谢率是最常使用的一项指标。另外,心率、耗氧量、肺通气量也是常用的指标。

本文将从能量代谢率、耗氧量、肺通气量和心率四个指标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劳动强度的综合评价。这些名词的有关定义和单位如下:

(1)能量代谢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称为能量代谢率。其单位为千卡每分钟每平方米,单位:kcal/m2·min。

(2)耗氧量:能量代谢需要消耗氧,一般用每分耗氧量来表示。为了消除个体的差异,用每分耗氧量除以人体表面积来表示,单位: ml/(m2·min)。

(3)肺通气量:氧气的消耗来自于人体呼吸的空气。一般用每分钟通气量来表示。为了消除个体的差异本文用每分肺通气量除以人体的表面积来表示,单位:L/(m2·min)。

(4)心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次数,本文用beat/min表示。

2 通过实验数据建立评价模型

2.1 实验方案的确定

实验法是人因工程的重要研究方法。根据实验方法论及人体生理学的分析,本实验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实验设备的选择、被测者、环境及实验方法。因此在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中将重点考虑。

2.1 研究中采用的实验设备

(1)意大利COSMED生产的K4b2型心肺功能测量仪。该设备在实验中可快速获得肺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呼吸商、能量消耗、最大摄氧量、呼吸储备、心率储备、动态血压等指标值,而这些指标的获取能满足实验中对能量代谢率、耗氧量、肺通气量和心率这四个指标值的计算要求。

(2)劳动负荷的发生装置选用多功能跑步机,通过调节跑步机速度来实现控制被试负荷大小的目标。

2.1.2 测试对象

被测试者分为男性和女性两大组,各选取20名被试。被试均挑选年龄在18-25岁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男性和女性。

2.1.3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为室内,温度设置为25℃(通过空调进行控制),相对湿度设置在60%左右(通过加湿器和干燥器进行控制)。此为人体较为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从人因学的观点看,应该尽量创建宜人的工作环境。

2.1.4 实验方法和步骤

(1)采用分组分级别的方法进行(男女之间由于生理机能的较大差别,劳动强度的分级应该区别对待)。其中男性组安排20名被试分别进行7个负荷级别(0km/h、1.5km/h、3km/h、5km/h、6km/h、7.5km/h、8km/h)的测试。

(2)劳动者在从事体力作业时,大约经过4-5分钟即可到达与劳动强度相适应的水平,进入作业阶段的稳定期[3],所以本实验设计较为保守的确定每次负荷测试时间设定为8min。

(3)测试后的恢复期时间长短与负荷强度大小、环境以及个体身体状况都有关系,但是一般在15min左右能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3],结合被试的自我主观疲劳感评定,每次测试完后的休息时间比较保守的设置为30min。

(4)数据的采集。每次测试过程中,通过心肺功能测量仪的及时测量出基本值,然后计算统计出能量代谢率、耗氧量、肺通气量和心率四个指标值。RPE量表模式主要有两类:估计模式和输出模式,由于本实验中每名被试在每个负荷级别测试都是一次性的,所以采用估计模式更为合理。所以,结合RPE6-20量表(见表1),要求被试某次测试结束时如实说出对应RPE量表上的值。

每名被试完成每一个负荷级别实验后能得到一组数据,分别为:能量代谢率、耗氧量、肺通气量、心率和RPE值。全部实验完后,男性组会得到20×7=140组数据。而女性组实验设计情况与男性组基本相同,只是20名被试将被安排6个负荷级别(0km/h、1.5km/h、3km/h、5km/h、6km/h、6.5km/h)的测试(考虑女性的负荷极限)[8,9],会得到120组实验数据。

2.2 数据采集和处理

通过对男女两组的测试,可以得到男性140组输入输出数据和女性120组输入输出数据。篇幅关系,这里只给出采集数据少量样本。

在以上数据中,能量代谢率、耗氧量、肺通气量和心率四个指标的具体数值,设为xijk(i表示指标编号,比如1表示能量代谢率;j表示被试编号,比如1表示第一个被试;k表示某次劳动强度测试);主观疲劳感RPE值将作为进行数据分析建立评价模型的输出,设为yjk,表示编号为i的被试在其第k次测试下的主观疲劳感RPE值,比如y12表示第一个被试的第二次测试主观感觉评分。

为了消除个体之间的差异,将采集的原始数据xijk做标准化处理[10]。

Xijk=xijkbij(1)

式(1)中,i=1,2,3,4;j=1,2…20;bij=第j个被试在第i项指标的基础条件取值,得到表3。处理后的Xijk作为数据分析建立评价模型的输入。

女子组数据做同样的处理。

2.3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男女数据组进行回归分析,生成评价模型。分别得到男女两个独立的劳动强度等级评价模型。

初步得到男子劳动强度评价模型:

Y=6.1X1+0.2X2+0.08X3-5.96X4+5.86 (2)

模型拟合度检验,R2=0.988,修正的R2=0.986,模型整体拟合的很好。对模型所有解释变量的t检验来看,x1的显著性概率为0.001,x2的显著性概率为0.19,x3的显著性概率为0.25,x4的显著性概率为0.007,常数constant的显著性概率为0.012。表明在0.05的水平上,x1,x4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存在于模型中。修正后得到男子劳动强度评价模型为:

Y=6.1X1-5.96X4+5.86 (3)

女子劳动强度评价模型:

Y=6.31X1-0.2X2+0.08X3-5.62X4+6.25 (4)

模型拟合度检验,R2=0.962,修正的R2=0.958,模型整体拟合的很好。对模型所有解释变量的t检验来看,x1的显著性概率为0.007,x2的显著性概率为0.35,x3的显著性概率为0.15,x4的显著性概率为0.01,常数constant的显著性概率为0.016。表明在0.05的水平上,x1,x4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存在于模型中。修正后得到女子劳动强度评价模型为:

Y=6.31X1-5.62X4+6.25 (5)

关于模型的分析:

(1)通过实验分别建立起男子和女子劳动强度评价模型,对男女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评价。

(2)在实际使用模型时可通过测量能量代谢率X1、心率X4来确定劳动强度等级Y。两个评价模型中的Y表示某个劳动者在某项劳动后劳动强度的RPE值,所以具体等级可对应RPE量表的解释进行对照。当然有可能出现分值大于20的情况,很显然这应该当作极限强度处理。

(3)建立模型过程中,X 1、X 2、X 3、X 4分别指的是能量代谢率、耗氧量、肺通气量和心率四个指标值经过式4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但是X 2、X 3在模型中并不显著)来消除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

(4)该模型采用了两个主要生理指标X 1、X 4(能量代谢率和心率)综合评价的模式。

2.4 该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1)本文模型是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负荷的选取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可能缺乏典型性,比如某劳动者的劳动内容是搬运重物,且假设此时他的四个评价指标值与某次跑步运动一致(或接近),但疲劳感可能比跑步运动要大一些。在实际使用时候,可进行适当修正。

(2)实验室内的环境条件的设定与实际生产场所的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模型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修正。

(3)指标值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过于繁琐,这也将会对实际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3 结论

劳动强度等级的合理划分是劳动者得到合理报酬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本文设计劳动负荷实验,通过实验获取样本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用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男女劳动强度评价模型。评价模型能很好的体现男女差异、消除劳动者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双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传统的单指标评价也是一种改进;解决了传统劳动强度评价中等级划分过粗的缺陷(比如在GB3689-83中将劳动强度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使得劳动强度度量结果更加精确、客观和合理。但是,找到一种既能综合、客观评价劳动强度,同时应用又相对简单的方法仍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Mats Hagberg.work load and fatigue in repetitive arm el-evations[J].Ergonomics,1981,24(7):543

[2]吴纪饶.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丁玉兰.人因工程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威肯斯(美).人因工程学导论(张侃等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于永中.体力活动时心率和耗氧量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2,16(3):129-131YU Yong-zhong.The relationship of heart rate and oxygenconsumption in physical work[J].Chinese Journal ofPreventive Medicine,1982,16(3):129-131

[6]于永中.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6,23(4):231-236YU Yong-zhong.The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work in-tensity[J].Railway Occupational Safety Health&Envi-ronmental,1996,23(4):231-236

[7]李文选,汪济民,窦兰君.军事体力劳动强度分级[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12(6):419-421LI Wen-xuan,WANG Ji-ming,DOU Lan-jun.Classficationof labor intensity at military physical work[J].Journal ofPreventive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1994,12(6):419-421

[8]蔡启明.以动态心率为指标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9,5(1):38-41CAI Qi-ming.Study on methods for classifying intensityof physical work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heart rate[J].Chinese Journal of Ergonomics,1999,5(1):38-41

[9]勃洛哈(英).工业劳动生理学(阎宗林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10]汪应洛.系统工程(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体力劳动 篇2

劳动强度分级 职业描述

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

I(轻劳动)字、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

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II(中等劳动)

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等)。

运动饮料补充体力? 篇3

如今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运动时的讲究却越来越多。各个球场运动场的自来水管附近再也看不见一大堆臭老爷们围聚对嘴儿猛灌的情景。碳酸、果汁、茶饮各种饮料五花八门,最不济也得喝矿泉水,讲究点的就要上运动饮料。为什么大家运动后就喜欢喝运动饮料呢?运动饮料真如它宣传的那样,可以补充体力,让身体焕发活力吗?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身体运动时流失的营养物质和运动饮料所具有营养成份说起。

想知道运动饮料到底有没有用,咱们先要了解运动时身体流失了哪些营养物质。首先,运动时身体会将糖分转换成二氧化碳,而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其次,在运动过程中,全身的肌肉及心肺等器官处于高负荷运作状态,跟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一样大量发热。各位童鞋都知道人是恒温哺乳动物,为了降低温度,就需要排出大量的汗水来散热。说白了,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长时间运动后人类就会缺水,具体表现是会出现头晕、身体发软、视线模糊等症状。

说完了水咱们再来说说水在流失的时候一并带走的东西——电解质。咱们每升汗液中一般含有钙、镁、钠、钾和氯化物,这些电解质的缺失会让你感到身体乏力、注意力无法集中,严重时还会导致抽搐。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流失会造成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和各种生理变化。大量矿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就会导致运动能力衰竭的症状,这个时候饮用过量的水分会让人出现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的状况,医学上也称之为水中毒。这是因为运动后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时候饮用补充的水分,常常会直接排出体外,而不能正常的保存在身体以供使用。

从前面两点来看,运动中不光要补充水分,而且还得补充电解质,另外还需要注意提供能量的物质——糖分的流失。在运动量特别大时,肌肉内储存的能量不够,就需要从血液中摄取血糖来进行补充。血糖降低不仅会使人浑身乏力,还会影响大脑的能量供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你可以在大白天看到满天星星,所以糖分的补充也是运动中所必需的。

现在,咱们已经知道运动时人体主要消耗掉的是水分、糖分、电解质三种东西,因此体力能不能够得到恢复,还要看看运动饮料是否能让咱们补充这些东西。咱们随便从超市中拿一瓶运动饮料的配料表来看,就会发现以下配料:水、白砂糖、葡萄糖、柠檬酸、食用香料、氯化钠、柠檬酸钠和磷酸二氢钾。水是配料中的基本配置,白砂糖、葡萄糖两种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是补充糖分的。至于氯化钠、柠檬酸钠和磷酸二氢钾,有常识的童鞋都看懂了,这是补电解质的。这下可好了,水、糖分、电解质—样不少。看来运动饮料生产厂商还是懂点科学的,知道咱们运动时所缺的东西,都给灌在里面了。咱们已经知道了人体运动时会缺什么,也知道了运动饮料中有些什么成份,那剩下的就是应该来分析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可能有的童鞋有点纳闷了,运动饮料成份跟流失的差不多,两者应该对上号了,还分析啥?你这可就是“瞎子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两者之间成分能够对上号,这是基本要求,不然那运动饮料就是纯粹的卖噱头。另一个就是还要了解这些成份的含量,量足价优那才称得上是好产品。咱们来看看运动饮料中的成份含量,每100ml含能量102千焦、蛋白质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6.0克、钠43.0毫克、钾13.0毫克和可溶性固体物≥6%,其中电解质的含量大概在1.5%左右,基本与人体血液中的电解质持平,便于水分的吸收。102千焦的能量大约是25大卡(大卡路里),一小时步行大概消耗150大卡,刚好是一瓶600mL该运动饮料的能量含量。不过考虑到运动时要比走路消耗的卡路里多,那也就是说30分钟~45分钟就应该喝一瓶600mL运动饮料。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身体及时得到水分、糖分、电解质的补充,从这点来看,将足球比赛半场设定为45分钟也是很有依据的。从成分和成分含量两个方面来看,运动饮料是能够补充人体运动时的体力,为你的运动提供充分保障的。

那是否所有的运动饮料都算是好产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成分含量方面来确定。好运动饮料的水分含量应在90%左右,糖分含量为8~12%,无机盐含量为1.6%左右,维生素的含量为0.2%左右。只有这些成分与人体体液相似,饮用后才能更迅速地被身体吸收,及时补充人体因大量运动出汗所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让体液达到平衡状态。之后运动饮料还应该有一些其他附加成分,如可以促进能量消耗的维生素B系列,减少肌肉酸痛程度缓解疲劳的维生素C,促进蛋白质合成的牛磺酸和肌醇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饮料应该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因为这些成分可能会给大量运动后的身体带来不适感甚至危险。

体力劳动 篇4

关键词:抗感冒药,体力劳动者,风险评估

我国抗感冒药品种众多, 其中许多品种共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伪麻黄碱等成分, 多种抗感冒药同时使用、擅自加量使用, 缩短用药间隔时间等不合理或不良用药方式, 将增加这些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1], 因此, 强调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 是降低该类药社会用药风险的基础。本院位于贵阳市郊区, 就诊患者中相当数量为附近的体力劳动者, 通过对该群体患者抗感冒药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这类药品的使用存在较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与该群体的群体特性极其相关, 为引起相关管理机构的重视, 特依此进行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本院附近体力劳动者生活及抗感冒药使用特性, 分析该群体特性与抗感冒药使用安全性的相关性, 评估体力劳动者抗感冒药社会使用风险。

2 结果

2.1 抗感冒药相关不良反应的严重性

维C银翘片为使用较为普遍的一个抗感冒药, 因其使用的安全性,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注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中药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揭示了抗感冒药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2]。通过CNKI数据库进行相关抗感冒药不良反应收载资料的检索, 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资料极多, 证实了抗感冒药使用中不良反应出现频繁且普遍。

2.2 抗感冒药合理使用与其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通过对《关注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及CNKI收载的部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3], 发现抗感冒药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出现频繁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抗感冒药广泛含有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为例, 肝毒性主要不良反应是其肝谢过程中, 产生的中间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 (NOPQI) 具有剂量依赖性肝毒性[4], 导致对乙酰氨基酚NOPQI生成增加的因素, 均会增加含该成分抗感冒药的肝毒性。而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抗感冒药的联合使用、擅自加量、不按间隔时间用药、服药期间饮酒等不合理或不良用药方式, 都是增加NOPQI生成的因素[5], 因此, 合理使用抗感冒药, 是降低该类药安全风险的最重要条件。

2.3 体力劳动者的群体特性与抗感冒药合理使用的相关性

经济收入较低、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等是体力劳动者的主要群体特性, 这些群体特性可能制约了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2.3.1 经济收入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感冒疾病可导致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迅速下降。对于需要每天工作获得生活所需经济收入的体力劳动者来说, 迅速治愈感冒成为了迫切的心理需求, 在生活压力和心理迫切的驱使下, 频繁服用、多种抗感冒药同时使用、加量使用等不合理或不良抗感冒药的使用, 成为了期望早日治愈感冒的必须途径。

2.3.2 受教育总体水平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准确阅读并理解药品说明书中相关内容, 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素养。如:维C银翘片, 以该药是否为纯中药等为题, 对部分使用该药的患者进行调查, 基本所有的被调查体力劳动者均认为是中药, 并且大多数被调查者均会将该药与其他抗感冒药同时使用。这个事例的调查结果显示:体力劳动者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的实情, 制约着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2.3.3 生活方式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体力劳动者恢复体力及解乏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饮酒, 饮酒是该群体生活和交往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资料显示, 饮酒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风险增加[5]。通过对部分体力劳动者的了解, 其不会因为服用抗感冒药而停止饮酒, 也不知道服用抗感冒药要停止饮酒。

2.3.4 重视药物使用安全性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对药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视, 是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整日为保证生理需求劳累的体力劳动者而言, 对其药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视, 也因其生存现实的沉重而被忽视。

2.3.5 重视药物使用期间异常状况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正确识别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异常症状, 是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 其所掌握的知识水平, 较难判别用药期间的异常身体状况与药物使用的相关性, 同时, 上医院确诊的复杂及花费, 都是制约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提高的因素。

2.4 体力劳动者抗感冒药使用风险评价

医院就诊难、花费大等现状, 对体力劳动群体医院就医形成了阻碍。诊所看病、药店自购药品等成为了该群体疾病治疗的最主要方式。缺乏类似于医院医生和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该群体感冒的自我治疗方式, 潜藏着巨大的抗感冒药社会用药风险。抗感冒药OTC品种众多,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期望社会药店合理售卖药品, 降低抗感冒药的社会用药风险是不现实的, 因此, 鉴于抗感冒药社会体力劳动者群体中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 相关管理机构应引起重视。

3 讨论

重视社会公众用药知识教育, 是提高全民用药水平的最佳途径。体力劳动者群体, 因受制于经济收入的缘故, 疾病自购药品治疗的情况是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种类繁多的抗感冒药而言, 处方及主要成分雷同的品种比比皆是, 由于准确识别并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疾病特性的药品, 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 这对于自购药品进行自我治疗的体力劳动者群体, 由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用药风险。提高我国全民用药水平, 不仅是相关管理机构的责任, 也是所有医院药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因此, 基层医院药学从业人员对体力劳动者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患者用药教育, 降低抗感冒药社会用药风险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海英, 张黎, 李玉珍.抗感冒药的临床评价及合理应用.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 11 (4) :295-297.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警示[EB/OL].http://www.sda.gov.cn/WS01/CL0387.

[3]杨跃辉.抗感冒药的现状分析.中国药事, 2009, 23 (12) :1224-1227.

[4]张宝旭, 贾凤兰, 阮明.对乙酰氨基酚诱发小鼠肝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3, 17 (1) :31.

体力劳动 篇5

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

11平均劳动时间率

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

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卡/分·米2来表示。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

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计算方法见附录A。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 Ⅰ≤15 Ⅱ~20 Ⅲ~25 Ⅳ>25

21Ⅰ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850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328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2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Ⅲ级体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746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4Ⅳ级体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2700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附录A

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补充件)

A1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

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应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表A1劳动时间测定记录表

动作名称开始时间(时、分)耗费工时(分)主要内容(如物体重量、动作频率、行走距离、劳动体位等)A2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

根据表A1的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为一类),然后分别计量从事各类劳动与休息时呼出气的体积,按表A2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大卡/分·米2)。 表A2能量代谢率测定记录表 姓名:年龄:岁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体表面积:米2 1采气时间:分秒

2采气量(气量计的终读数减去气量计的初读数)升 气量计的终读数升 气量计的初读数升

3量气时气温℃;气压毫米汞柱

4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由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体积换算表查得

5换算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量乘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升

6换算每分钟呼气量: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时间升/分 7换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体表面积升/分·米2 8计算能量代谢率(大卡/分·米2)logYe=00945x-053749(1)log(1326-Ye)=11648-00125x(2)注:①Ye为能量代谢率(大卡/分·米2);x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

②每分钟肺通气量30~73升时采用公式(1);每分钟肺通气量80~309升时采用公式(2);②每分钟肺通气量73~80升时采用公式(1)和(2)和平均值。 A3劳动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I=3T+7M

式中: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 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大卡/分·米2); 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 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注:净劳动时间,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全部时间。 附加说明:

训犬是个体力活 篇6

Q:对今天的圆梦体验之旅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吗?

A:因为这个是个从小就有的梦想,当初问我小时候的梦想,一下子想起自己还曾经想过要做训犬师,所以算是了了一个埋了很久的心愿,有点小激动也有点小感动,不过今天来了之后才发现,是有点小招架不住,原来觉得带着一只听话的狗狗很帅气很拉风,现在发现训狗真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掌握的安逸事,太累了,我已经跑不动了。最特别的感触是,训犬师真是个体力活,每只狗狗也都很聪明。

Q:经过这一天的实践,现在还抱有这个梦想吗?

A:算是了了心愿,实现了这个梦想了,以后也知道训犬师是个很累的事情,不是轻易说做就做的,如果真让我做可能我还不能胜任,尝试过就可以了,以前小时候的想法有点太幼稚了。

听话,让我离梦想越来越远

任谁第一眼看到Doria都想不到这个柔弱的女孩子竟然想当驯犬师,真不知道她要怎么用实在是厉害不起来的声音驾驭猛犬,不过据她本人回忆,想做驯犬师,其实是有一些历史渊源的。在Doria出生的时候,老爸买了一只跟她同年同月出生的小狗,伴随着Doria一天天长大,小狗也跟着一天天长大,所以Doria对狗情有独钟,不过Doria也直言不讳地承认,训犬师的确不是她成长历程中唯一的一个职业理想,“明星、设计师、化妆师,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业我都曾经幻想过”,不过最终,现实照瞎了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大学时候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了更加实际的会计学,“随后,我就走上了财务管理这条不归路……”听着Doria在陈述完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远的原因之后,记者狂笑。一片宽阔的草场上在面前,Doria愣了一下,转过头用疑惑地目光看着训犬师杨勇,怯生生地问了一句:“要跑?”

你喜欢它,还要看它喜不喜欢你

Doria家里现在还养了一条小泰迪,虽然在来时的路上,她一直抱怨自己喜欢大型犬,不喜欢小狗,但是在面对狗场里一群凶猛得随时可以冲出来在瞬间就把我们几个撕成碎片的大型犬时,Doria还是回归了女性的本色——胆怯了。让她选狗之前,Doria原本兴冲冲地朝着狗舍跑过去,想挨个跟它们“Say-Hello”,结果却被怒吼声给“劝退”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致认为应该给Doria选一只温顺一点的狗,于是拉布拉多犬辛巴被选中了,Doria异常兴奋,很想跟辛巴亲近,但是辛巴并无此意。

训犬的第一步是要增进主人和狗之间的信任感。在杨勇的指导下,Doria开始学着跟辛巴相处,学着杨勇的口气喊口令,用尽全力攥着锁链,带着辛巴一圈一圈地走,可是十几分钟下来,辛巴还是只听杨勇的口令,对Do-ria的口令充耳不闻。杨勇认为有必要换一条更听话的狗,于是马犬Sunny出场了。虽然Sunny是受训时间更长,对口令执行得更好的狗,但Doria仍旧没能完美地让Sunny听从她的指令。在她和狗半生不熟的情况下,只好进行下一步训练,杨勇补充:“如果真的想要达到完全熟悉和信任,最少要经过三天时间的接触。”Doria遗憾又无奈地吐了吐舌头。

跑!当然要跑!

接下来让Doria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那就是要让狗在得到口令之后完成障碍跑,Doria也要伴跑。她就地就把记者的运动鞋扒了下来,开始做热身动作,跃跃欲试。与其说这让她担心,还不如说这是她期待已久的,毕竟完成这样一套障碍跑会很有成就感。

听杨勇讲完了要领,Doria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出去,一趟跑下来,Sunny需要翻越障碍,Doria都没能跑赢,她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第五次障碍跑结束之后,Doria终于挨不住了,平时缺少锻炼,这样强度的运动已经让她有点吃不消了,相信Doria先前肯定没考虑到其实训犬师也是个体力活。

论体力行为能力 篇7

早期, 以罗马法为代表的古代民法以人的身份作为主体制度的基础, 关于行为能力仅有一些零碎的规定。但值得说明的是, 在这些零碎的规定里不仅以主体的年龄 (比如罗马法的成年年龄为25岁) 和智力 (比如过错、善良家父的概念) 为基础, 而且以其体力为基础 (当然这是我们归纳出的观点, 因为看遍它的规定我们也找不出类似的字眼) :

关于女性适婚能力的规定, 罗马法采用了“经得起男人”的表达, 也就是有能力和体力完成性生活的女性才可以结婚。其同时规定, 精神病患者因无法做出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也不得结婚。不妨可以说, 就结婚这一事项而言, 罗马法要求当事人具有体力和智力两方面的行为能力。

关于给慢性病患者指定保佐人的规定。慢性病患者不知道自己何时病发、何时没有能力独自完成民事行为, 也就是说当这些人体力不支的时候, 就会导致他们的行为能力缺陷, 因此罗马法中为慢性病患者指定保佐人为他们体力不支时补充行为能力。

(1) 规定为有身体器官上的缺陷的聋、哑人指定保佐人。

(2) 为70岁以上的人指定保佐人。

最早在1810年的《奥地利普通民法典》“由于未成年、心神耗弱或其他原因不能适当照管自己事务的人享有法律的特殊保护”的规定中, 我们可以看到体力行为能力的身影。这一条中提到“未成年、心神耗弱”, 是将年龄和精神病所造成的智力上的缺陷合并处理, 形成了统一的智力行为能力标准;笔者认为奥地利民法典是以“其他原因”的表达向我们传达出了体力行为能力的讯号的。不过, 而后的《瑞士民法典》规定“成年且有判断能力的人有行为能力”, 只有取得行为能力的年龄条件和智力条件。再发展到意大利制定新的《民法典》时, 其在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劳动能力的范畴。我们认为, 劳动能力除了体现出保护达不到法定年龄的人的利益, 最主要的就是体现了体力行为能力的理念, 可以说, 劳动就是一种体力活。

以此可以看出, 除了《奥地利普通民法典》之外, 大多数的民法典仍然都把行为能力理解为一种智力和意志上的无缺陷状态。但是, 比如《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规定“聋哑人、盲人以及其他因慢性病不能自己照料自己或者管理自己财产的人, 可为了自己的利益援引为精神病人提供保护的法律之规定”, 《瑞士民法典》规定“被判处1年以上徒刑的成年人丧失行为能力, 要接受监护”, 这些条文其实都涉及到了体力行为能力的问题。这些国家的民法典在介绍能力制度中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时仅提到唯智主义的行为能力判断标准, 但笔者认为, 这些相关条文本身是前后矛盾的, 且相关国家的民法理论已经意识到了仅以智力和意志作为行为能力判断标准的不足之处, 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确定的标准, 而是另外地对仅以智力和意志作为行为能力判断标准无法解释的现象做了特殊规定。

体力, 是指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由于人们的外部活动主要靠体力来实现, 所以对于健全人来说, 身体的差别主要就是体力的差别。体力是劳动能力的基础, 所以我们说《意大利民法典》中的劳动能力首先就是一种体力行为能力。但是, 一味地根据这种文义解释会使我们陷入一种困境, 如前文所述, 一个被判处一年以上徒刑的人, 他智力、意志都有, 自然意义上的体力也是同样存在的。基于此, 对于体力行为能力制度中的“体力”, 我们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纵是一位年轻力壮的男子, 关在监狱里便是什么都做不了, 他自己的事务, 也只能让别人去做了。这样的一种理解, 同样适用于老年人、盲聋哑人。

从以上论述来看, 体力行为能力主要能更加完善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体系, 以致建立起一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 能更好地解决“哪些人的行为可以具有法律意义”的问题, 将划分标准更加细化有利于对社会中更多的群体种类进行保护。对于我国民法的现状, 如何做到对那些行为能力存有缺陷的成年人既进行不妨碍自由基础上的法律行为上的限制而又进行保护, 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引入体力的划分标准无疑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应是今后成年人行为能力限制与保护制度完善的方向。

摘要:现代民法中存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统一的能力制度, 各国民法规定的权利能力大都与我国规定的“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近似, 而关于行为能力的要素则多有不同。从世界各国对体力行为能力或多或少的涉及中, 可以对我国的行为能力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体力,保佐,劳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倪娜.老年人监护制度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

[2]徐国栋.从身份到理性[J].法律科学, 2006 (4) .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4]朱涛.自然人行为能力制度之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0.

思维力与体力 篇8

思维力像体力那样地存在着, 体力存在于肌肉中, 思维力存在于大脑中。人人生而有体力, 人人生而有思维力。人的体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到一定年龄它便处于稳定, 不再增加了, 然后就走向衰退。思维力也一样, 幼儿时的思维力水平是很低的, 逐步长大到青年期, 思维达到高峰, 老年期的思维力逐渐下降。人类体力的大小呈正态分布, 即大多数人都差不多, 能够挑一百多斤的重担, 特别有力与特别无力的人都占少数。思维力也一样, 大家都差不多, 只要孩子是正常的, 就用不着担心是笨还是聪明, 一般来说人的思维力都够用。

思维力像体力一样可以培养。运动员的体力好于一般人, 因为他们得到了专业培训;农村人的体力好于城里人, 因为他们锻炼得多。广义的思维无处不在, 而狭义的思维力是指思考某一问题或现象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学校的学科教育, 学生的作业训练、看书都是培养思维力的过程, 教师教得越科学, 学生思维力培养的效果就越好。

思维力像体力一样不能持续。干体力活需要及时休息, 以便恢复接着再干, 连续地干就有无法承受之重。思维力也要休息, 不能连续作战, 学校40分钟一节课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课间10分钟是为了让思维力得到休息。体力的休息就是使身体处于平静状态, 而思维力的休息最好是要让身体活动起来, 要让学生课间活动起来。“劳逸结合”指的是体力劳动, 也指的是脑力劳动。

运用思维力要像运用体力一样量力而行。能挑一百斤重的人, 绝挑不起二百斤的重量;能挑二百斤的人, 让他只挑五十斤也起不到锻炼体力的目的。培养思维力也要循序渐进, 太难或太易的学习内容都无益于学生思维力的培养。“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等说法都强调了这一点。

思维力的运用像体力一样需要有意志的跟进。尽管人人有体力, 可还是有一部分人学会偷懒, 不愿去运用自己的体力, 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能坚持完成任务。那些作业不愿做, 或做一会儿就东看西瞧的同学, 都是思维的意志力不够坚定的表现。

以上我们借助体力来简单认识了人的思维力, 即人人都有思维力, 思维力需要培养, 需要休息, 需要意志的参与。那么又该如何合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呢?我觉得新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课堂教学是培养思维力的最主要阵地。知识是思维的载体, 知识是标, 思维力是本, 没有思维力的知识是死知识。在语、数、科学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思维力培养更为明显。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思维力的角度出发, 把学生教得思维灵活, 能力提升, 我们也可以从应试的角度出发, 把学生教得“高分低能”。相比可知, 以思维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是“取法乎上”的, 而以高分为取向的课程是“取法乎下”的。作为新入伍教师, 一开始就应“取法乎上”, 这样才能有长久的发展力。

(2)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设计。根据思维力的特点, 应该合理安排学生一天、一周、一学期的学习活动。一天中不能让思维紧张得没有休息时间, 一周中要安排班级中学生感兴趣的特色活动, 一学期中要利用学校安排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放松。那些只关注作业的教师, 学生不喜欢, 也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静时能静, 动时能动是最好的学习品质。鼓励孩子安静、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的这段时间里, 不开小差, 独立思考。要毫不吝啬地给孩子活动的时间, 学习任务完成后可以玩自己喜欢玩的项目。“玩”能够促“静”, 而有“静”的能力, 便争取到了“玩”的时间, 能静、能动, 各有时间, 这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3) 有规律地生活,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力劳动的人天天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不感到特别累, 如果没有了这一规律, 或让体力劳动者经常脱离劳动, 那么反而会厌恶或惧怕劳动了。思维力也是这样的, 每天有规律地生活, 有规律地学习, 就不会觉得学习有多么累, 因为这些学习任务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保证孩子正常的生活规律, 那么学习习惯也就被打破了。因此, 教师要与家长配合,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让学生的思维力能像体力一样保持适当的张力。

我们看学生学习, 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成绩, 而要看到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力, 从思维力方面来设计教学及课外活动, 会使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涯受益匪浅。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晨曦小学)

熬夜后如何快速恢复体力 篇9

1. 早上7点要准时起床

很多熬夜者会用推迟起床来保证8小时的睡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推迟起床会造成人体生物钟的紊乱,从而影响晚上入睡,形成恶性循环。故熬夜者早上应正常起床,然后利用午睡来补充睡眠。

2. 7点10分站在窗前晒晒太阳

早晨的阳光有利于人体调整自身生物钟。早晨起床后可以打开窗子,享受一下早晨的阳光和清爽的空气,这会让人神清气爽。冬天日出较晚,也应按时开窗通风,日光不足时不妨用灯光弥补一下。

3. 7点30分喝杯温开水

早晨起来喝一杯温开水,能够消除疲劳感,并能促进身体排除毒素。

4. 7点45分吃份早餐

早餐不宜吃得太早,醒后1小时左右吃早餐对新陈代谢更有好处。并且早餐不宜进食煎炸、干硬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可以喝些牛奶、豆浆或稀粥,吃些面条、馄饨等。

5. 10点喝一杯咖啡

咖啡有助于提神醒脑,能够帮助人消除疲惫。即使是不爱喝咖啡的人,也可以闻闻咖啡的香气。咖啡的香气能够快速地提高人体的警觉度。需要注意的是,咖啡不宜在下午喝,否则会影响晚上睡眠。

6. 12点午睡30分钟

中午30分钟的小睡可以弥补夜间缺失的1小时睡眠。午睡能够更好地补充体能,调节情绪,提高人的警觉度和行动能力。

7. 12点30分吃一顿清淡的午餐

在身体过度疲劳时不宜进食太过油腻丰盛的食物,所以午餐最好以清淡为主,多吃点蔬菜。清淡的午餐在补充人体能的同时,还可使人在餐后避免出现昏昏欲睡的疲惫感。

8. 15点散步10分钟

下午3点是大多数人体能一天中的最低谷,即使没熬夜的人也很容易在这个时候感觉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劳。在这个时候散步10分钟,能够迅速提高身体的能量,并使好的精神状态保持两个小时以上。

9. 16点做做深呼吸

感觉疲劳时,做做深呼吸有助于缓解压力,还能促进肺部排出浊气,增加肺活量和血液的携氧量,加快血液循环。

10. 17点下班尽量别开车

对疲劳、睡眠不足的人来说,下班最好不要开车,可改乘公交或步行回家。因为回家的路况过于熟悉,熬夜者很容易因为疲惫而放松警惕,使大脑处于“关闭”模式,一旦出现问题大脑难以迅速反应,极容易发生车祸。

11. 20点到22点期间应少看电视

上一篇:后勤装设备论文下一篇:两个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