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2024-06-02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精选12篇)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1

进入2l世纪, 全球经济跌入低谷,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些旧有措施的作用逐渐削弱, 但发达国家并没有放弃贸易保护, 而是趁势调整措施, 采取了以公平贸易和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面目出现的更为隐蔽和“合理”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代呈现出新的特点。

我国加入W T O以来, 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发展依然强劲。由此也引起了美国, 欧盟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激烈抵制, 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制裁措施不断增多, 我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重灾区之一。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学者对新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研究。因此对当前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进行研究, 既具有理论意义, 更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把握当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及特征;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 积极寻求合理合适的对策, 应对各种贸易保护, 从而优化贸易结构, 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一、贸易保护主义特点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而这一阶段的保护主义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些新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卢丹萍认为当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是具有双重性, 更具有隐蔽性, 更加复杂, 具有争议性。钱人森对当前西方盛行的保护主义进行了研究, 并概括其特点:限制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限制的手段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各种非关税壁垒虽然名目众多, 但是“自动出口限制”之类的由出口国实施的非关税壁垒占了极大的比重, 并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刘佳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中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做出了总结:它是以非关税壁垒为手段, 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 形式上的隐蔽性, 手段上的欺骗性, 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国内的学者进行研究所得出不同的结论, 但是从结论来看,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已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也需要我们国家根据国情, 对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新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使我们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

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

针对当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所产生的影响, 国内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吴娟在《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特点和解析》中认为当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的影响主要有:实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施, 使其国家职能中国际职能的加强;保护了落后行业;加剧了贸易摩擦;钳制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学者赵应宗, 董伟坤在《国际贸易学教程》中也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 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借助管理贸易体制, 对缓解国际贸易矛盾, 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保护新兴产业方面,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利的影响。

1、提高了贸易保护程度, 延缓了贸易自由化进程。

2、扭曲了贸易流向, 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3、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损害国民福利。

4、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更加恶化, 南北差距扩大。

5、贸易摩擦增多, 贸易制裁案件上升。

三、针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应对措施, 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 所受到的伤害更大,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的学者研究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来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

其中邓孝宝在《浅谈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和政策》中阐述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他认为我国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政府方面, 我们应该完善立法,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摆正位置, 履行好服务引导职能;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 加强合作。

其次在企业方面, 我们要学习国际贸易知识, 积极应诉;建立行业协会, 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发展绿色经营, 突破绿色壁垒;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 跨越技术壁垒;自主创新, 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看到众多的学者从贸易保护主义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可以发现贸易保护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时代特色, 它所保护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 所表现的特点具有多样化, 手段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众多学者在对于我国怎么样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的新特点时从各个方面给予了答复, 对我国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笔者觉得还有不足之处:现阶段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已经是世界贸易第三大国, 已经有了一批具有强劲实力的跨国企业, 面对美欧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 我们在寻找自身的缺陷时, 也要主动出击。我国的跨国企业要走出国门, 在外国建立生产基地, 这样既节省了成本, 同时也有效的躲避了贸易壁垒。

摘要:贸易保护主义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出更多的新的特点, 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本文对各个理论进行梳理, 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影响及面对保护主义所产生的新特点我国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来应对。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新特点,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应宗, 章伟坤编:国际贸易学教程,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版。

[2]、卢丹萍著:国际贸易壁垒战略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林珏编:涉外经贸关系-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姚东旭:现代国际贸易,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年版。

[5]、何蓉编:国际贸易,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

[6]、沈伯明, 吴 方: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经济问题探索, 2006年第3期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2

摘要:贸易保护主义泛指一国运用各种手段保护本国出口、限制外国进口的政策和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又兴起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措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但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乏力,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对我国这样出口贸易规模巨大且仍在扩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影响更是巨大。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 策略探讨 影响分析

我国货物出口总额143912亿元,增长4.9%,上半年,我国出口总值为6.57万亿元,增长0.9%,总体而言,我国出口总量规模较大且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对于我国的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就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入手,分析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特点,从而分析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措施。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一)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普及和成熟,各国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经济荣衰,各国政府为支持各自国家的发展,各种以环境、文化、民族利益等为名的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尤其在经济下行时期,各国政府面对的政治经济压力持续加大,于是越来越多国家转向新贸易保护主义。这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贸易逆差加重但面对后来居上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竞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发达国家常常更为普遍。

另一方面,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死灰复燃也得益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企业的跨国经营使得公司节约了成本,优化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稳固了自身的扩张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成了贸易逆差和贸易摩擦肆虐的温床,为各国重拾新贸易保护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常见形式与特点

不同于以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以非关税为主,在形式和名义上更具隐蔽性,但却更有影响力。常见的有以技术法规政策等形式出现,通过严格技术体系增加进口难度的技术贸易壁垒,以生态环境、资源枯竭等为借口提高市场准入条件保护本国工业和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以及以保护劳动者相关权益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蓝色贸易壁垒。

与旧贸易保护主义不同,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具独特个性,所谓的“新”,是因为它主要是依赖非关税壁垒为主的手段,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名义上的隐蔽性以及更加深远广泛的影响力。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不利于出口增长。新贸易保护主义常表现为发达国家利用技术、环保等借口凭空拔高贸易壁垒,意图保护本国企业与市场,这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来说,出口必然将受到很大影响,这一点利用数据可以佐证,我国出口货物总额同比增长7.9%,而20为3.4%,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我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多,技术含量较低,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标准的技术规范、检验检疫和环保要求,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出口收到了明显冲击。

(2)加剧贸易摩擦。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已经连续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中国所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数量多年来长居世界之首,继美国对中国轮胎发起双反调查案以来,我国的无缝刚钢管业、纺织服装业、玻璃行业均遭遇贸易摩擦,损失惨重。金融危机爆发后五年以来,世界各国出台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性质的法规政策保守估计逾三百条,几乎均被坚持执行至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不言而喻。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就遭遇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将近四十起贸易救济调查,设计钢铁、机电等多个产业,以美国发起的案件数量为最多,发达经济体总计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7起,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数量为22起。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纠纷一如既往以外,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拉美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程度甚至超过了欧美国家。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的外贸也进入了新阶段,面对新形势下家居的贸易摩擦,需要新政策来应对。

(二)积极影响

一方面,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增加量出口的困难,倒逼我国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在要素价格上涨、传统优势流失的压力下以创新与人才寻求新的出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环境保护标准。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策略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首先,我国应当多参与多边贸易机制进程与谈判,积极为本国争取权益,敦促世界各国平等协商谈判,建立、完善更加开放、公平、公正的贸易秩序和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为我国企业减少、避免遭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

其次,政府要健全贸易保护预警、协调机制。对于国际政策、法规要组织人力、物理、精力花力气研究、吃透,并及时公开、宣传相关信息,加强对企业的舆论引导,并适时提供咨询、帮助与救济。

(2)做好行业建设。作为介于国家与企业之间中观层面的重要联系纽带,行业协会在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时科发挥的潜力巨大,值得挖掘。组织有力的行业协会,首先自身经营管理得当,决策、协调机制健全,针对贸易摩擦,着眼全局,组织企业对抗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提高行业应对能力,同时也要完善、提高行业标准建设,为全行业生产水平、市场份额的提高做出努力。

(3)企业积极应对。首先,面对贸易摩擦企业应当积极应对,不怯于出席应诉,而应该利用相关国际法律条规应对,不放弃为自己伸张权利、争取利益的任何机会。其次,应当积极开拓市场,对于出口企业来讲,稳定原有国家市场和客户固然重要,然而在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动荡的今天,积极开拓新市场、分摊风险无疑是更为有利的选择。此外,本质上来讲,提高产品质量、创新生产技术与管理才是应对的根本之策,以更强硬的实力、更高质量的产品打造更响亮的品牌,无论贸易保护如何进行纷繁复杂的变身,都难以动摇其根本。

四、小结

本文针对后经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现状,就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形式和双重影响金星路简要分析,并基于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肖黎.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特区经济,,.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3

一、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在国外流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1.技术壁垒。近年来,欧盟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TBT)公告项日益密集,给发展中国家设置与发达国家一样高的门槛,违背WTO的公平性原则。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REACH)法案的生效,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最大的贸易壁垒。2008年10月这一法规再次修订,2009年1月生效,涉及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影响到中欧之间多数贸易项目。2008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召回中国产品58次,居第一位。在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中,2008年我国是涉及通报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前列的国家。在日本的进口食品中不合格产品通报表中,我国也位居首位。

2.绿色壁垒。这是市场准入的环保标准,大多数绿色壁垒内含于发达国家的国内法当中。欧盟用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指令,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重大影响。欧盟用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指令,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重大影响。EUP环保指令成为继WEEE和ROHS以后的又一大环境壁垒。2008年1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非定向家用电灯生态设计要求的指令,不符合最低要求的产品不允许在欧盟销售。从2008年12月15日起,美国实施新修订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进口受限植物与产品包括树浆、纸、音乐器材、家具、伞、玩具、铅笔、工艺品等,以及油籽、杂谷、种子、果实、橡胶、树脂、蔬菜汁等,还增加了一道进口申报审核环节,这对于我国对美出口将形成较大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劳工标准。发达国家逐步强化社会责任壁垒的功能,推行《社会责任标准8000》。这是继质量认证标准、环境保护认证标准、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标准等之后,又一新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国际标准。尽管它不是具有国际法律约束的劳工标准,但它是各国企业用工的一种发展趋势,一种必须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目前,接受和执行这一标准的国家越来越多,但国内通过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很少。

4.利用WTO允许与例外条款进行贸易保护。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后,欧美国家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直线上升。同时,反补贴案件明显增加,一些国家利用WTO反补贴协定和本国的反补贴立法,越来越频繁地对我出口产品提起反补贴调查并采取反补贴措施。与反倾销调查以企业为主要目标不同,反补贴调查的对象包括政府和企业,而且主要矛头指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这些反补贴调查主要涉及我国现行的汇率政策、金融体制、国企改革、外资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水电煤气定价等多种项目,一旦指控成立,就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调控措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被裁定为补贴的项目,还会成为后续反补贴调查的证据,从而诱发更多的反补贴调查,而且它国也容易跟进。目前,欧盟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密切关注美国对华的反补贴动向,准备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国外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涉及补贴项目名目繁多、范围广泛,其中中央补贴项目共涉及贷款类、低价提供生产要素投入、拨款类、税收类、股权类、外汇类和出口限制类等七大类46个项目。

5.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保护成员国的利益。区域性协议、关税升级保护和“灰色区域”措施,使非成员国遭遇高壁垒,我国受到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二、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面对经济困境,欧美等发达国家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贸易保护手段。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1995~2005年间,WTO成员向我国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调查达到716件。我国已连续十几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400亿美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导致我国国际贸易的外部环境日趋恶化。

技术壁垒与环保壁垒,是现阶段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的政策工具。美国近10年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占美国该项调查总数的25%左右。2008年,共有34个WTO成员国向WTO通报了215项技术性贸易措施。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大量与共同采用的是传统手段。我国已连续十几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印度、阿根廷、南非、土耳其等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数增长较快。美国、加拿大对我国钢材﹑地板等产品提起一系列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案。发达国家大量运用WTO所规定的、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使用的反倾销手段对付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1981~2001年这20年间,欧美国家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合计422起,占全球同时期反倾销案的9.43%,这一时期中国尚未成为WTO正式成员国。而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后,欧美国家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直线上升。2002年,各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占全球的16.4%;2003年为22%;2004年为30%;2005年为36%;2006年为35.2%;2007年为38%;2008年为43%。

国外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案急剧增加。2007~2008年,我国涉及的反补贴案件增速惊人。2007年仅美国一国就对我国发起了7起反补贴调查,加拿大也对我国发起了2起反补贴再调查,立案频率之高史无前例。2008年,反补贴延续高发势头,前6个月,国外对我出口产品就发起反补贴调查6起,澳大利亚对我国的卫生纸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成为继加拿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对我国发起“双反”调查的国家。

贸易摩擦频发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一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当地企业与中国厂商的矛盾增多甚至激化,“烧货”、“砸店”事件时有发生,危及中国厂商的正常经营和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历史经验表明,世界经济低迷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催化剂。目前,美国已经陷入经济衰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正在走向经济衰退。因此,今后的一两年中将是贸易保护主义爆发的高峰期。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需要,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贸易摩擦比过去更为严峻。许多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包含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分。法国政府2009年2月9日推出援助本国汽车业计划,接受援助的汽车制造集团作出今年不在本土裁员、停止在国外设厂等承诺。显然,这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经济危机的解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刺激经济方案中有“BuyAmerican”(购买美国产品)的条款,要求所有使用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的公共工程项目所用钢铁与其他材料都必须使用“美国货”。美国国会部分议员近年来不断提出涉华经贸法案,有的已经获通过,有的将可能获通过,正在严重损害中美经贸合作关系。他们的要求不能过分,我国“两会”代表委员也不能集体失语。

三、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无法拯救世界经济。对于日益增加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进行积极、及时与有效的应对。

1.主动防范与避开新型贸易壁垒。政府要建立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我国的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双边和多边交流,及时调整国内相关技术标准与产业政策。关注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缩小我国劳工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企业应积极应对,通过创新工艺和升级设备跨过可能的技术壁垒,确立“绿色”理念,实行环境会计核算管理制度,通过清洁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规避某些新贸易保护主义强烈国家的堵截。要立足东亚、东南亚,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区域一体化。

2.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外汇储备促进对外投资。保持资本流入与流出的平衡,大力发展对外直投资,培养本国的跨国公司,鼓励具备条件的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减少我国经常项目下投资收益的巨额逆差,缓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3.建立管理贸易政策体系。建议国家采取法制手段管理对外贸易,将主要应对举措纳入国内法,使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妥善结合。我们主张开放公平贸易,要充分利用WTO规则下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充分用好评议机会和WTO的例外条款。应通过加强磋商妥善处理,加强政府间双边对话机制,尽量避免打贸易战。

4.磋商与采购优先。我们主张开放公平贸易,应通过加强磋商妥善处理,尽量避免打贸易战。先双边磋商,后诉诸WTO。要充分利用WTO规则下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充分用好评议机会和WTO的例外条款。对于近期一些国家政府正在酝酿限制中国商品进口措施,如果理由不充分,应诉诸WTO解决。支持我国政府继续扩大进口,积极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海外采购,进口先进与适用的设备、商品和技术。但对于日益增多的外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应准备贸易报复清单。没有准备,就会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在特殊情况下,不应排除使用个别贸易报复手段,以获得一定的威慑效果。

5.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专家的作用,增强应诉能力。首先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与相关企业的培训,熟悉反补贴游戏规则,提高产品质量意识、风险预防和控制、普及国外产品检验标准等有关知识。尽快形成政府、企业与社会共同应对的合力。发挥社会科学专家的作用,研究国际反补贴调查案,协助全面审视现行各项政府补贴政策,提出相关政策调整意见,切实增强应对能力。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4

1.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它主要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发达国家利用WTO的相关规则, 打着公平、公正的贸易旗号, 实行国际贸易保护, 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无论是在手段还是形式上更加隐蔽。

(1) 形式上的隐蔽性。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和其它为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理由的掩护下来实施贸易保护,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2) 保护主义手段多样化、范围全面化。新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的范围呈现出全面化的趋势, 涉及范围不单单包括传统的货物贸易, 还正在延伸到服务贸易、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另外, 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手段, 那就是通过汇率政策的变化对国内市场和企业进行保护, 通过汇率贬值来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 从而达到削弱其他国家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3) 加强对制造业的保护。金融危机爆发后,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地位凸显, 致使很多国家加强对本国制造业的保护力度, 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 如俄罗斯政府在危机中提高制成品进口关税并增加对制造业的各类补贴。

2.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世界经济的低迷, 同时催生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复苏期, 今后的一段时间中将是贸易保护主义频发时期。由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对我国外贸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表现为:

(1) 对我国相关行业和相关区域产生不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相关出口企业带来一些很难估量的损失,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致使很多国家的市场我国产品不能进入, 严重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业绩。贸易摩擦频发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 而且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2) 破坏了国际贸易环境, 干扰了国与国之间的正常贸易。贸易保护主义破坏了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让一些本可以出口的企业不得不采取观望的态度。同时,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

(3) 影响我国贸易安全和经济运行秩序。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贸易安全和经济秩序产生消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 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主要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这几种形式。其次, 很多发达国家利用自有技术和一些相关标准来限制出口国的产品, 无形中加重了出口国产品的成本, 从而削弱了出口国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 从贸易不平衡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小的贸易摩擦积攒成多就有可能引起大的贸易摩擦, 从而对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3.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的措施

历史经验证明,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 阻碍世界经济的复苏。作为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贸易大国, 我国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针对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 建议我国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 建立贸易预防机制。要时刻关注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研究、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 不断完善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同时, 要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外贸政策, 防止出现我国外贸过度地下滑。

(2) 扩大我国国内需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降低贸易保护对我国影响的根本办法, 在于千方百计扩大国内的消费和投资;而对出口部门, 则不能再通过种种优惠政策鼓励出口。

(3) 将贸易保护措施按其针对对象不同进行分类。其中, 反倾销针对的是企业产品的价格, 反补贴针对的是政府的经济政策, 绿色壁垒针对的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我国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制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进行产业升级, 这样才能有效跨越国际贸易保护设置的种种壁垒。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论文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立法;启示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拥有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正面影响

第一,拥有较多高质的知识产权会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从目前的国际形式来看,贸易出口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要素禀赋不同,一国就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使得在国际贸易中某些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得以发挥。与此同时,它也可以迫使其他国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可以为其带来竞争上的优势,而在此过程中,它可以将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因此,当一个国家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多且质量高时,从一定程度上看,它就拥有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能够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终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将会增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二,拥有知识产权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就目前所知,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行为不仅渗透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中,而且使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贸易形式。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尤其是技术贸易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向专利技术所有人提供权利保护,加大专利技术所有者对自身新产品保护的程度,在一定时期内遏制其他企业对其新产品的模仿和伪造,从而加剧企业产品市场规模的加剧扩张,加大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

第三,拥有知识产权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贸易利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组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进行就是为了利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使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成为他们产品的制造者,而将核心技术在本国自己开发,就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拥有垄断优势———这样既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又可以利用新产品的垄断优势扩大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贸易利益。

(二)拥有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第一,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妨碍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动力。然而,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竞争,而知识产权保护本质上是一种垄断,垄断能够向创新者提供奖励,但同样能够激励昔日的创新者依靠垄断获取高额收益,从而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越大,昔日的创新者的垄断受益越高,进一步创新的动机就日益削弱,这样继续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会妨碍经济的增长,而且会打击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利益转移问题。知识产权的主要持有者是现代产业,而现代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市场跨越多个行政区域,由此导致知识产权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受益者与成本承担并不完全重叠。受益者是企业,销售地政府则需要为此承担较高的执行成本,而受益企业因此而增加的税收未必都由支付执行成本的销售地政府获得,从而产生了利益转移问题。在国内各地区之间,上述问题可以部分地通过某种转移支付机制解决,但在国际之间并不存在这种机制。纵所周知,在我国主张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而从中受益最多的是西方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享受了高于内资企业的.税收待遇,同时其偷漏税规模也相当可观;假如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单纯强化令其收益的知识产权保护,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利于跨国公司母国的利益转移。

第三,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导致贸易争端。将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挂钩是国际的新动向,从而使得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各成员国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知识产权形成的贸易壁垒的合理性、复杂性、隐蔽性和合法性,现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过其本身所具有技术上和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加上他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在贸易领域的巧妙应用,利用专利、标准等建立本国的贸易技术壁垒体系,使得其他国家非知识产权人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临着诸如专利申请被设路障、已生产产品被诉侵权、产品市场进入受专利阻挠等困难,就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的现状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进展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中国起步是比较晚的,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产生并发展的,但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却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路程。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体系。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基本确定,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为主体,辅之以各项保护条例,如《植物新品种保条例》、《集成电路布图保护条例》以及《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成就还可以表现在《民法》、《刑法》中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条款上,以及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中有专章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实践。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开始从只重视行政保护转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均由人民法院最终执行,同时也加大了执法力度。与此同时,企业也开始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自身的防范能力和保护意识。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大量专利等知识产权占领中国国内市场,并控制中国的海外投资和出口扩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第一,国家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战略。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也是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经济、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激励机制之一。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为主的今天,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法律机制之一,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战略,使得知识产权在经济和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二,国家和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及研发投入不够。研发活动是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获得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源头和基础。但是由于国家和企业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够,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开支过小,致使我国企业对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特别是自主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普遍偏低,很多企业走的是一条“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道路,这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结构很难迅速升级换代,因而始终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地位,在关键技术上人主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

第三,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仍然不强,不能及时地自己的研发结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特别是在国外申请知识产权的意识严重不够,致使很多科研成果得不到有关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甚至使得一些国有品牌在国外许多地方被恶意抢注;即使一些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能及时的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导致失败。

第四,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与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不相符。中国的立法体系虽然用比发达国家要短得多的时间就建立起来了,但是中国的立法体系中没有关于反垄断的法律,而与反垄断互为补充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只是侧重于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却没有确立限制知识产权的立法思想。到目前为止,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可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专利权的垄断行为,但是主要集中调整专利许可行为,对其他滥用专利权的行为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调整范围还不够完整。与此同时,中国没有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和占据关键职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中国应对知识产权保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中国在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时候,知识产权保护同样也给我国的发展亮起了红灯。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时候,知识产权危机给这一全球化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经贸竞争和深层的知识产权壁垒面前,努力为开发和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创造有利的环境,不断提高有关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一)将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是知识产权数量大国,但非知识产权强国,尤其是加入WTO后,市场的开放使我国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专利方面构成了威胁。我们只有将知识产权问题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加以重视,才能实现将知识产权危机转变为科技发展良机,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制约贸易发展的障碍。

第一,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为企业构建一个知识产权的制度保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只有这样做,才能调动有关企事业单位及其知识产权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快又好地创造和产生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一定的自身优势。

第二,国家提供资金扶持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和形成。在开发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扰。因此,国家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和形成提供资金支持以此来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利用外贸发展基金、优惠信贷利率、政策性贷款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建立健全创收投资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及其产品的出口。

第三,鼓励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前的知识产权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结果。因此,企业应重视自身的技术创新,认识到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转变观念并加强学习

我国是WTO成员,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应该注意WTO、TRIPS对我国知识产权的规定,同时对主要贸易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实践也应有所了解,掌握其主要法律规定、立法趋势及法院的判例,方可更大限度的避免撞入知识产权保护的陷阱,当然,我们在认真履行自己义务的同时,也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以便充分享受WTO成员国应有的权利,保护我国的产业和市场。

第一,转变观念来积极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案。改变以往消极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案的态度,积极应诉。有不少中国企业本身并不存在侵权行为,但由于害怕诉讼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常常放弃应诉的机会,白白的丢失了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而曾经有过侵权行为的企业,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消极应诉,最后要支付超过正常水平的侵权费用;同时,中国企业界应完善商会的建立和使用,形成一个组织有效、协调一致、参与广泛的企业联盟,这样有利于增强寻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面力量的帮助和支持。

第二,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科技以人为本。开发、拥有和运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首先是要要重视知识资本的作用,而知识资本最集中地体现就是在人的才能和价值上。目前,企业间甚至是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的人才多,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近年来,跨国公司已经加大了对中国的人才掠夺,中国企业如果还不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将会失去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快深化自身的人才制度和结构的变革,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加强学习,尽快熟悉和掌握知识产权方面的各种知识和规则,强化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全社会人民都懂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叶慧霖.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黄晖等.WTO知识产权协定常识问答[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3]郭羽诞.在出口竞争力的基础上挑选和培育上海的支柱产业[J].华东经济管理,,(04).

[4]顾红文,谈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09).

[5]刘嵩等.技术壁垒与我国出口贸易[J].财经问题研究,2008,(01).

[6]黄健.日本企业的专利战略对湖南省企业的启示[J].企业技术开发,2008,(03).

[7]夏先良.出口与国际专利:我国知识产权的差距与对策[J].开发导报,2007,(10).

[8]王江.从“DVD专利事件”看企业核心技术的重要性[J].东北大学学报,2008,(01).

[9]肖巍.得“专利”者得“天下”[J].厦门科技,2008,(02).

[10]董勤.外经贸工作中的专利问题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7,(06).

[11]殷钟鹤,吴贵生.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战略:韩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7,(07).

[12]袁俊.对标准、专利与非关税壁垒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众标准化,2008,(02).

[13]罗飞.中国企业如何走出“专利”陷阱[J].法律与生活,2007,(14).

[14]邹明波.把握专利创新的主动权[J].云南科技管理,2007,(05).

[15]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6]叶京生.知识产权与世界贸易[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7]郑秉秀.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J].国际贸易问题.2007,(05).

[18]张永艾.权利穷竭原则探究,兼论平行进口问题[J].河北法学,2008,(03).

[19]乔生.中国限制外国企业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立法思考[J].法律科学,2008,(01).

[20]魏衍亮.知识产权是企业腾飞的翅膀[N].国际商报.-09-19:(04).

[21]王学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的对外开放[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2]陆亚琴.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云南的开放经济[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6

该法案试图修改美国贸易法,赋予美国商务部更大权限,使之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货币低估”行为视为出口补贴,进而对相关国家输美商品征收反补贴税。参与提出这项法案的议员称,中国人民币对美元严重低估,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影响了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在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国会中期选举的政治压力下,美国近期贸易保护主义行动进一步升温。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的汇率法案将损害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说,目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大,需要各国协调合作。如果各国只想着本国利益,只会对全球经济不利。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美国密集对人民币汇率发起责难时,欧盟也显现出跟风施压的苗头。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前不久曾表示,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仍被低估,欧洲需向中方加大施压,以推动这一状况的改变。而美国财长盖特纳也曾表示,将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人民币施压。

中国有关专家就此表示,要谨防国际上形成对人民币施压的联合态势。不光是欧美,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目前也纷纷表态将采取“弱势货币”策略,压低本国币值,这些实际上是对人民币升值变相施加了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在明确表态的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对话和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从技术上看美元汇率仍有下降空间。而对于中国来说,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维持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专家指出,中国没有背负他国转移危机的义务,因此要坚持人民币汇改的调整方式和方向。中国应加强与美国沟通,同时国内要促进经济调整和转型,这是一个长远任务。此外还要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加强与国际经济体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国家利益、核心利益至上,这是底线,此外发展机遇要抓住。“原则不可丢,行为要低调”。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2日在纽约与美国企业、金融和学术界人士座谈时指出,造成美方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民币汇率,而在两国投资和贸易的结构。只有从整体上加以考虑,采取综合性措施,这一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7

一、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由于欧债危机引起的欧元大幅度贬值, 中国的出口产品在欧盟地区的竞争力被削弱,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少。与此同时, 欧债危机使得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承受巨大的压力, 相对危机前, 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以2012年前8个月为例, 欧盟新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3起, 包括10起反倾销和3起反补贴。在13起新立案件中有4起针对中国产品, 约占案件总数的1/3。3起新发起的反补贴案件中有2起涉及中国产品。2011年和2010年欧盟新立案件数量分别为18起和21起, 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案件分别为10起和8起。此外, 欧盟对从中国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在欧盟RASFF每周的通报中, 中国出口到欧盟地区的产品通常占欧盟通报总数的较大百分比。

近年来, 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有从“反倾销”向“反补贴”为主的过渡趋势。欧盟此前更多采用“反倾销”措施打击中国产品竞争力。由于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在判定中国商品是否以低于成本价在其境内倾销时, 不是以某类产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为参照, 而是以其他类似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为参照。因此, 欧盟对华“反倾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公平性, 对欧盟来说是非常方便使用的一项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但2016年将至, 根据中国入世的承诺, 届时, 15年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将予以取消。“反倾销”的调查中, 将不能以替代国的价格作为参考的依据, 在此背景下, 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重视“反补贴”调查, 往往将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与政府的补贴联系起来, 肇始于2012年的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

二、贸易保护的范围宽泛化

进入后危机时代, 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除了传统领域外, 主要是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 贸易保护的范围更加宽泛。只要本国产业受到威胁, 都会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

(一) 贸易保护再次转向“夕阳”产业

以钢铁这一“夕阳”产业为例。2009年9月,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石油用钢管征收10.9%—30.69%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而近些年来,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钢铁提出了近20起双反调查申请。美国对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再打击, 使得国内许多钢铁行业受挫, 很多钢铁企业放弃了美国市场, 中国对美国的钢铁出口也逐渐减少。

纺织业也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为抵制中国纺织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西方国采取不同的手段对本国纺织业进行保护, 中国纺织品遭受到更多的反倾销调查, 西方各国纷纷呼吁国民购买本国纺织品, 或是提高关税, 或是统一由政府采购, 建立地区性贸易保护区等等。中国纺织企业也因此受到重创。据统计,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倒闭的有1万多家, 这些纺织服装企业也是以对外出口的为主。如中国的蚕丝2012年2月份出口21 125 819吨, 3月出口18 115 763吨, 4月份出口8 916 121吨, 出口量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

(二) 贸易保护涉及到更多的新领域

除了传统领域,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向高技术等新领域扩张。2010年6月30日, 欧盟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倾销及保障措施调查, 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2012年5月17日,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31%到250%的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则始于2012年7月以德国Solar World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申请。2013年6月4日, 欧盟委员会宣布, 欧盟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 届时反倾销平均税率将升至47.6%。庆幸的是, 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博弈, 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最终以中方94家光伏企业作出“价格承诺”而避免了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的局面。

三、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

随着多边贸易协定下各国关税的减让, 反倾销、反补贴等常用的非关税壁垒已经成为了各国普遍实施的贸易保护手段。进入“后危机时代”后, “碳关税”等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在贸易保护手段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 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 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 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 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 建立烦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 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进入后危机时代, 西方发达国家频繁使用绿色壁垒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美国在2009年6月提出的“碳关税”如果全面实施, 中国等发展重国家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欧盟也同样以环境保护借口, 频频对华施压。2012年5月15日, 欧盟对中国的航空公司再次发出警告, 中国航空公司如果在6月中旬前拒绝透露2011年的碳排放量数据, 欧盟将对相关航空公司采取惩罚措施。这是欧美发达国家以“碳关税”和气候变化问题为筹码, 向我国发起的又一轮施压。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称, 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 “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 出口量可能下滑21%。

技术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类, 它以技术为支撑条件, 即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 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 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 增加进口难度, 最终达到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根据2012年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 24%的企业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对企业出口影响最大的因素;56%的企业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列为位列前3位的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 中国因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统计显示, 我国有多达60%的家电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技术壁垒, 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失约500亿美元, 超过年出口总额的25%。

四、贸易保护主体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由于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屡屡受挫, 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重视双边贸易协定和地区经济贸易集团的建设。后危机时代, 贸易保护主义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竞争优势的丧失, 一些国家纷纷结成各式各样的经济贸易组织, 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在此背景下,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 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众所周知, 区域化和集团组织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贸易保护性, 组建区域性经贸集团一方面可以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促进内部经贸的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 抵制贸易对手的入侵, 保护成员国的市场。同时, 可以凭借组建经贸集团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国家的报复与竞争。在当今世界上,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安第斯条约组织, 东盟、西非共同体等经贸集团遍布全球。2013年, 美国政府正式启动“美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将建立超过全球GDP40%的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而另一项重大贸易协定正蓄势待发, 这就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 它将美国与亚太地区几个最活跃的经济体联合在一起, 这其中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和日本。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 从而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给区外国家产品的进入设立了很高的贸易壁垒。

结语

后危机时代, 西方各国为了尽快从经济衰退的泥潭中摆脱出来, 同时面临中国等新兴国家产品激烈竞争时, 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了它们的一个必然的选项。然而, 各种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只不过是“新瓶装老酒”, 以“公平贸易”为借口, 来保护本国的市场。

摘要: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新的特点: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保护范围更加宽泛;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贸易保护主体的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参考文献

[1]范兆斌, 苏晓艳.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1) :15.

[2]刘旭“.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 2012, (1) :18.

浅谈保护主义之于国际贸易 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一、引言

自1973年的石油危机爆发以后,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自由化迅速转向为贸易保护主义, 众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竞相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导致国际贸易中各国的贸易摩擦与日递增, 贸易战此起彼伏, 保护主义俨然成为国际贸易的巨大绊脚石, 对国际贸易的危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很多国内学者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理论学说及其重大危害均有深刻研究, 但是针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应对方案却相对缺乏, 因此, 本文通过研究保护主义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最终旨在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指出一条光明的前行道路。

二、文献综述

针对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内许多学者都做出了相关的研究。

我国经济学家王亮亮、苗永旺对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和2008-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为由于在危机爆发后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等方面与大萧条时期存在着不同, 国际经济界要防微杜渐, 应采取有利措施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而张东云先生则在两国贸易模型的模拟条件下, 从外貌乘数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干预下进口量的改变会导致国民均衡收入的变化, 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乘数越大, 贸易保护战中则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各国应该及时抛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国家之家应加强协调沟通与协作。

王金南先生表示,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在贸易战中, 交易成本大幅增加, 竞争和创新也受到抑制, 新一轮的贸易战势必加速全世界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的恶性循环。

从以上的文献简述概览中可以看出, 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对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的系统分析;二是缺乏对贸易保护主义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三是对我国频遭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应对措施缺乏探究。

三、重新认识贸易保护主义

(一) 贸易保护主义基本概述

所谓的保护主义, 就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判断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根据, 一切损害本国利益的人与物, 无论其国籍与区域, 都将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 使其得到该国认为其应有的惩罚, 在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中以保护本国产业为出发点的经济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 当时的流派推崇国内货币财富的积累, 主张抑制进口, 形成贸易顺差。18世纪末19世纪初, 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大量从海外市场进口廉价原料的需求, 于是自由贸易政策逐渐兴起。然而, 19世纪中后期, 美德等后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抵制英国的竞争, 保护民族工业, 仍然奉行对外贸易保护政策。

(二)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成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亦可称之为新重商主义政策, 在20世纪中后期逐渐兴起, 主要表现为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国际经济秩序下世界经济不平衡的结果, 同时也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组成的一部分, 主要在于通过贸易保护政策, 规避多边贸易的条条框框, 进而保障本国就业水平, 保护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与交换中的主导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假借保护的名义, 实质上带有战略上的进攻性与手段上的欺骗性。

当然,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来说的, 指所有能够阻碍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通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而这些壁垒主要又是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进行设置, 而欠缺生产技术与经济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深受其害。

(三)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与对象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可以集中概括为:

1.绿色壁垒, 一些发达国家假借环境保护的名义, 加之雄厚的经济与技术基础, 制定了一系列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技术的环境质量标准以及苛刻的市场进入条件, 将国内市场与产业有效地保护与隔离起来;

2.技术壁垒, 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基础, 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 进而形成产品与服务的进入障碍;

3.贸易管理及其他, 发达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本国对外贸易, 从而改变市场结构与市场环境, 用政府的力量来支撑本国产业, 带动其战略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 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保护对本国经济长足发展与独立自主有重要影响的工业。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 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各类产业中的重中之重, 工业生产力会带动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他表示, 国家应该重点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应予以保护, 需要保护的应该是那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幼稚工业, 是那些需要大量投资来拉动且参与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业。

(四) 保护主义的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探索

规律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贸易保护主义当然也不例外。它经常出现在这些时候:当一国经济比较落后或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当一国原有的优势面临威胁或即将失去的时候;爆发战争期间。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基本呈现交替进行的态势, 自由贸易政策的施行期往往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与繁荣阶段, 而贸易保护则常见于世界经济的萧条与低谷阶段。

近年来, 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从关税壁垒逐渐向非关税壁垒转移, 这些非关税措施往往非常灵活与隐蔽, 极大地限制了世界贸易总额。除此之外, 各国的保护政策也越来越带有强烈的针对性, 比如限制工业品的种类与总量, 但是对农产品的保护却鲜见松动。保护政策针对的区域也愈发明显, 一国往往对本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更为苛刻, 而对其他国家与地区则适度包容。保护主义俨然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巨大绊脚石, 并形成下列发展趋势: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涵盖的产业和领域将慢慢扩大。从家电、纺织业扩展到钢铁、汽车、化工等新兴产业, 从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会逐渐蔓延至新兴市场。从欧盟、美日等传统市场蔓向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

3.各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名目更加繁多冗杂。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 由最初的“各国增加实施的贸易限制和贸易扭曲措施是有限的”形势逐渐过度到“向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滑落”的趋势, 再进一步演变为“各成员国出台更多限制和扭曲的政策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4.资本保护主义的兴起。资本保护主义表现为本国资金回流, 把银行给国外的贷款调回国内以弥补虚拟经济带来的金融断链, 在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各种投资方面也注重使用本国资本, 排斥外国资本。

5.利用多种贸易规则的灵活性模糊地带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四、中国深受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显然, 贸易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更剧烈, 以我国为例, 它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 贸易保护主义将不利于我国开拓国际市场, 使得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我国出口商品中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商品, 科技与质量含量相对较低, 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往往制定高于我国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 从而大大打击了我国“价廉”商品的出口。其次, 贸易保护不利于我国对外投资, 严重挫伤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积极性。比如2005年, 美国曲解及滥用WTO的国家安全条款, 以不利于国家安全为由, 阻碍我国中海油集团竞标收购美国尤尼科。

五、结论:保护主义弊大于利, 我们要正面迎击

(一) 弊大于利的保护主义

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 不过我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 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1.使得经济全球化逆转, 已经形成的金融体系、全球性分工体系、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链条断裂,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国家都会受到打击;

2.极大冲击全球贸易, 并掀起又一轮贸易战, 加剧国际贸易的争端与摩擦;

3.阻碍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 多哈回合将久拖不决;

4.贸易保护主义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大受打击, 进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产生消极反作用, 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恶性循环;

5.带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造成政治动乱和社会动荡, 形成新萧条。

(二) 正面迎击保护主义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 我国要积极行动应对挑战, 积极抓住有利的契机, 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形势, 反思自身不足之处,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保持平稳客观的心态面对贸易保护, 促进本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同时,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积极抵制不良风潮, 利用政府的信息优势帮助国内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鼓励企业联合与协作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借鉴国外经验, 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则, 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 维护自身权益;建立不同种类的产品的相关行业协会, 积极参加国际谈判;此外, 还应具体研究运用WTO规则, 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相关保障制度, 理智地保护本国企业免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当然, 我国还应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 在WTO中积极推动形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 充分利用WTO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优惠待遇及相关优惠条款, 发展我国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李文增, 李拉.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J].港口经济, 2010, (1) .

[2]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9

1、完善四级联动机制,

进一步培养一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工作的业务队伍。近期,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成立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领导小组”, 建立了与商务部、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直通车, 由轻工业WTO事务协调办公室进行对口业务联系, 初步建成了政府、联合会、行业协会、地方企业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 形成了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应对格局。面对贸易摩擦, 行业团结、积极应诉、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牵好头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还需要四方密切联系与深入合作, 加强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业务上的相互交流, 进一步增强执行力度。

2、尽快设置轻工产品出口总量预警。

建立轻工产品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加强对主要国家贸易保护政策和法规的研究, 总结国内外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和教训, 监控和更新有关信息, 及时向有关企业发出预警, 帮助企业避免相关损失。建议设置主要轻工产品出口总量预警线, 即同一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量预警线, 一旦发现出口产量有较大增幅、出口价格下降明显, 就应及时向国内生产企业发出预警。通过有组织的行动, 获得信息, 主动分析国外市场情况, 并与国外相关企业进行沟通, 达成协议, 避免将来国外企业找上门来再花大力气去应对不必要的贸易救济。

同时, 企业要做好应诉准备工作, 特别是行业中出口量较大的“龙头老大”, 由于很有可能被选为强制应诉企业, 更要及早做好准备, 出手越早越能掌握主动权。

3、加强学习和熟悉掌握游戏规则。

目前我们对国外贸易救济信息关注度不够敏感, 搜集不及时、不到位。应组织专门的人力和物力, 加强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和法规的研究, 建立有效的获得信息的通道, 探索与国内外相关组织的联系,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 切实做好为行业、为企业服务工作。

4、加快增加轻工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

鼓励企业“走出去”。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 再到品牌输出, 最后到资本输出, 这是我国外贸型企业必经之路, 也是减少贸易摩擦的关键。鼓励企业“走出去”, 打破单纯以贸易方式扩大出口的传统模式, 通过资本输出创造出口需求。以“走出去”带动出口, 鼓励企业对外投资。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实现企业更大规模的发展, 并带动产品的出口。

今年11月份, 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管部门, 商务部已提出将加快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制订, 做好战略规划和宏观指导。我们轻工行业应抓住这一机遇, 发挥轻工的优势, 鼓励轻工龙头企业走出去, 拓展国外市场。

5、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重视品牌建设,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着力打造民族品牌,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金融危机使我国外向型加工企业面临较大困难, 有些企业最终倒闭, 但也有大量企业绝处逢生。广东的东莞和顺德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同样面临危机, 同样在珠江两侧, 但结果不同:东莞企业倒闭较为严重, 顺德虽受影响, 但产业大体完整。主要原因, 在于二者拥有技术和品牌的程度不同。东莞多属“三来一补”, 贴牌生产, 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而顺德的企业多有核心技术和品牌, 如格兰仕微波炉、美的空调、科龙电器、万家宝热水器等。为此, 轻工行业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建设的扶持力度, 大力培育有技术、有品牌、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帮助企业合理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 从根本上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

6、研究轻工产品贸易均衡问题,

重新思考和定位轻工产品进出口的合理比重。一是调整轻工产品的出口结构, 避其锋芒, 补其短项。二是轻工行业应在进口上做文章, 抓住我国扩大进口的机遇, 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引进高端技术和设备, 配合“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发展方式重点是在结构、质量、技术、标准上进行转型, 通过进口, 合理享用国际资源, 储蓄行业的后发实力。

7、重视案源工作,

运用WTO规则主动出击。做好立案工作, 善用规则, 主动出击, 学会打贸易牌, 从规则上消除对我国出口不利的根源, 从源头上降低贸易摩擦的风险, 变后期应对为前期预防。在世贸组织中, 迄今我国被动应对较多, 主动出击较少。为了降低贸易摩擦案件数量, 争取控制贸易争端的主动权, 我们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贸规则的制定与修改。在制定和修改规则时, 国内产业和行业组织应有更大的发言权, 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我们的行业利益。

8、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有规则体系的, 这是游戏规则, 是应该参与利用的。作为非WTO成员的俄罗斯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拉美国家也频繁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影响中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是技术法规、产品技术标准、产品合格评定程序、产品包装、标签、标识要求等, 例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欧盟的CE标志认证等;影响中国农产品、食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主要是《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议》 (简称《SPS协议》) , 例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食品添加剂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细菌等卫生指标要求, 以及加工厂、仓库注册要求等。

9、重视产品召回问题。近年来,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召回通报、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的数量都在快速增长。我国轻工产品已成为美欧日召回/通报的主要对象。2006~2009年,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 共发布召回通报1570起, 其中对华905起, 占57.6%。欧盟对华通报产品数也呈稳步上升态势。2006~2009年, 欧盟RAPEX (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 共对欧盟市场上存在严重危险的消费品发布5502起通报, 其中涉华2964起 (不包括对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 , 占53.9%。玩具、电器、服饰产品和照明设备成为欧盟对华通报重点。农副产品成为日本食品扣留通报的主要对象。2006~2009年, 日本共启动4922起扣留通报, 其中涉华1555起, 所占比例高达31.6%。

近日, 美国进口消费品监管机构的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 主席伊内兹·特南鲍姆称, 如果中国玩具制造企业不根治安全隐患的话, 将会遭遇美国安全监管机构更多的召回。美国市场上80%的消费品都是来自中国。每5个召回的消费品中有4个是中国生产的。据悉, 美国进口公司发现产品有缺陷, 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通报给CPSC, 经过检测之后, CPSC就会和公司进行自愿性的联合召回。美方严格的检测和频繁的“召回”事件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由技术壁垒转化为了贸易壁垒, 这对中国长期的贸易发展产生深层影响。CPSC监管的中国产品份额已从2008年的43%增至2009年的46%。

此外, 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及一些国际标准制定组织正在试图提高消费品安全标准, 同时尝试将标准统一起来, 争取在全球范围内保证消费品安全。这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0、全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不断扩大国

内市场需求。我国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在巩固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 大力开拓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拉美、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同时, 要努力开辟国内市场, 着力解决部分企业、部分产品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问题。为此, 需要政府从土地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 对企业加强扶持和引导。在宏观政策上, 要注意适当调整投资、消费结构, 适当调整社会分配关系, 从根本上扩大国内市场有效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后, 许多国家都在加大研发投入,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这必将进一步提升后危机时代的综合实力和外贸竞争力。轻工行业应尽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积极培育轻工产品的竞争新优势。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10

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为了使本国经济不至于受到国外经济的冲击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其通过对关税的增减和限定进出口往来贸易减缓国内经济压力的经济政策。其与自由商贸方式恰恰相反, 前者是限制国际间进口贸易的定额和增加国际间贸易进口关税而后者主要是使进口产品的关税尽可能降低甚至免除, 让国内经济体系能够和国外的经济体系进行接轨, 而避免本国制造业厂商的赋税过于沉重的一种经济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很容易与进口替代和重商主义相联系。重商主义人为保持一个可观的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国际外贸中实施进口限制措施以保护国家商品在本国市场里免受国外产品的冲击, 并且对本国产品提供多种优惠措施, 以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的政策和主张, 在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过程中其主采取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这两种手段。前者包括采取配额进口制度和许可证进口制度等一些非关税手段来对国外产品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后者主要是依靠高额的进口关税来阻止国外产品大量的涌入国内, 对国内制造业带来影响。以上两种经济政策也是不发达经济国家发展国内经济和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有效措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则是将国际间的贸易逆差进行纠正和收支的一个工具。在国际贸易竞争相对自由的阶段, 发展较晚的国家通常会对贸易保护政策大力推行, 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其提倡的是贸易自由理论, 发达国家人为贸易保护理论只是在国内经济遇到危机的时候采取的临时性政策。但是就国际间各国发展的形式不难看出, 如果发展中国家只是在国内经济遇到危机的情况下才去才去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 那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最终导致达到国家不断输送他国产品, 致使本国产业受到致命的打击。

二、演变过程

很多国家对贸易的保护起源于十五世纪。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是国际资本主义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中, 由于产业革命和地理开发的影响, 导致欧洲的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出现了社会分工, 使得西欧各个国家的封建经济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并被不断壮大的货币经济替代。当时的财富形态都是用金、银来衡量的, 因此使得人们不断追逐金、银, 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是不会生产金、银的, 再加上和东方国家贸易的逆差, 所以当时的金银在西方国家十分紧缺。为了更好的解决金、银缺失的问题, 西方国家开展了殖民地行动, 通过不等价或掠夺的手段获取金、银, 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大量资金, 并最终促使资本主义发展。

直到十八世纪后期, 西方国家与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致使资本注意形式完全确定。但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发展程度的不均衡, 致使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出现, 其目的是主要为保护本国正在成长的产业, 给本国工业留有发展的空间。制造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不尽可以使生产单位快速发展, 同时也可以产生连锁反应, 促进国家其它领域的发展, 使国家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但是在这一阶段, 保护的产业不尽有一定选择性, 同时还限制时间。而且在这段时期, 普遍主张的论点是工业成长以后就必然会拆掉保护壁垒。

随着时代的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向第三阶段过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 使国内经济达到平衡, 同时政府阶层也向外贸领域进行干涉, 通过提高或降低进口赋税来增强本国国民的收入。通过政府调节进出口税赋, 使国内产品较比进口产品价格要便宜很多, 极大的促进了本国产业的发展, 通过政府干涉, 引导人民积极购买国货, 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 国民会将更多的收入都花费在购买国有产品上, 极大的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在正统贸易理论描述的完全竞争世界中, 行为主体多而各自的规模较小, 因而决定不了经济运行的结果。在该市场环境下, 经济政策主要依据的是商品特点、质量以及价格。而在此期间, 战略环境会有极个别的行为主体控制市场环境, 其强有力的能力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造成重大影响。其次, 因为技术改革, 技术成为了国际间竞争最主要的竞争因素, 而对于利益的比较基本是人的行为, 同时在该阶段, 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个产业的外溢情况已经存在, 并且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对提高国家技术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政府大力保护和支持这些对国家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组织。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WTO组织的运行, 促使国际贸易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时代的贸易保护注意虽让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上一阶段贸易改革的某些特点, 比如像公平贸易等, 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其保护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对于国家经济的原有发展现状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最终致使现今贸易保护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旭.“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2 (01)

[2]顾国平.金融危机阴影下的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经济和贸易政治的视角[J].国际论坛.2011 (04)

[3]蔡月姬.中外贸易摩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浅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16)

贸易保护主义之战 篇11

Finbarr Bermingham报道揭秘了自由贸易的神话,

并且指出了几十年来我们究竟距离自由贸易还有多远

科菲·安南曾经举过一个著名的实例,他的立场是将全球化比作“违背万有引力”。当金融危机犹如野火般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时,人们就很难不同意这种意见。当今世界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连接在一起,从2008年到现在的5年时间里,全球化正在以超出很多人预想的方式演化成了不同的局面。

多年来,全球化这一概念的导向就是自由贸易。这一观念形成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后者明年将迎来20周年纪念。然而,正如我们所观察的那样,中国的国有资本遍及非洲和拉美,以及西方世界日益高筑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在使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这两个概念愈发任重道远。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早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过去一年中,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指控的频率和中伤尤使人担忧。“在2008年我在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遭遇到如此汹涌的贸易保护主义。” Aline Doussin,欧华律师事务所(DLA Piper)的律师对GTR这样说。他说,2013年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

上年10月,一份美国国会报告建议,由于存在“潜在安全威胁”,应该取消中国两家电信供应商的资格。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官方媒体惯用的冷战思维和贸易保护主义也存在于美国国会大厦。2013年5月,一家印度IT公司起诉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此时正值美国一份新的移民法案出台,其主要目的是限制国外的技术移民来到美国。

不管是中欧之间的连续不断的光伏组件贸易战,还是葡萄酒贸易战,都没有快速得到解决。6月,欧盟对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强征反倾销税,声称中国产品的价格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这对于欧盟制造商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电池板,这对欧盟的制造商造成了打击。不出意料地,中国对从欧盟进口的葡萄酒也开始征收反倾销税。其中,法国占据了中国葡萄酒进口的半壁江山,因此法国认为中国此举是“不恰当的、应该受到指责的”。

2008年以后,事态的发展使“自由贸易”的僵局更加突出。“不可避免地,当你看到经济下行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牛津经济研究院新兴市场主任Rain Newton Smith说,“某些产业比其他产业更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但是,当人们谈论中国的错误的时候,他们正在寻找一个替罪羊。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说,如果追问当前的形势能否变好,这取决于欧元区的某些国家对于自己的产业保护是否更加牢固,而不是经济形势下行时自己原本的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一直利用较低的资本及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进行出口,其中有些产业可以得到政府补贴。但是,正如Newton Smith告知GTR所说:“中国的补贴比起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还差很多,中国已经受到了过多指责,但是显然并不只有中国才进行补贴。”

自由贸易将死?

抛开争议不说,当前仍有很多努力因素致力于打造自由贸易协定,每一个协定都不同程度低地增加贸易的自由度。4月,中国同冰岛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在冰岛根据自由贸易协议可以向其同盟国家出口更多鱼类的时候,怀疑论者也揣测中国也可由此更多地从北极区获得更多的资源。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和欧盟宣布在6月举行的G8峰会上,他们将坐下来解决横跨大西洋的贸易自由协议,这是潜在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在自由贸易协定中,进口关税在两方之间通常很低。然而,很多经济学家告诉GTR,原本规划的自由贸易协议条款的达成通常比人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早期的贸易协定大都关注关税,两方在关税问题上很容易达成一致。然而,一旦涉及非关税壁垒,事情就变得复杂得多。例如,欧美之间的关税本来就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为了从自由贸易协定中获取最大价值,协定的双方必须解决非关税壁垒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棘手。在这一点上,欧盟和美国表现得很不相同。“最主要的障碍在于面对美国的利益,欧盟要代表28个国家的利益。美国是在统一的、强大的文化背景下高度组织起来的国家,这种高度的组织性在欧盟却较少地表现出来。” 欧华律师事务所的Doussin说。

举例来说,要使欧盟28个国家都相信上面提及的巨大障碍是可以克服的看起来并不可行,由此欧盟需要对农业进行补贴用来确保农民“正当的生活水平”。对于美方来说,巨大的绊脚石源于取消非美国人购买美国航空公司的法律资格,以及对于海外企业来说,进入美国保险市场的巨大障碍。

在欧美两方坐下来进行商谈之前,你能够听到猛烈的急刹车的声音。法国正要求其高度受保护的电影产业可以得到豁免。在美国政府存于国家内外的监听事件细节被曝光后,欧盟的阁僚门需要美国进行解释,并声称间谍活动足以摧毁任何自由贸易协定。随着欧盟明年投票的临近,其民族主义倾向很可能一步步加剧。“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将先于欧洲议会的选举浮出水面。” Doussin说,“从失业率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地说,财政紧缩将会持续。不仅如此,由于民众的不满情绪,欧洲议会中的平民政党将会获得极大支持。”

找到平衡

世界上不存在100%的自由贸易协定。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是最接近自由贸易的协定。但是,法国和加拿大都在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用来保护本国文化领域,而墨西哥当前正卷入向美国出口西红柿的贸易口水战中。当美国和韩国于2011年签订贸易协定的时候,有段话非常有趣:“本协定力求以进取、按部就班的方式削减工业和农业方面的关税壁垒。只有少量的农产品被排除在关税削减之外。”

即使在经济形势最好的时期,自由贸易协定也显得支离破碎,而并没有形成整体气候。美国和韩国的贸易协定面对现实做出衡量,存在诸多的妥协退让。当美国和欧盟宣布进入自由贸易协定的商讨中时,两国受到了怀疑论者的广泛质疑。两者的贸易关系已经成熟,如果两者要将贸易关系进一步深化,就需要两方自愿地将经济复苏放置到相同的水平之上。按照实际情况来说,美国经济恢复得较好,而欧盟经济仍在继续挣扎。既然美国已经拿得一手好牌,显然欧盟就要做出更多的妥协退让。

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篇12

谈到经济开放所带来的好处, 北京可能是全球最恰当的地方之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我们更要采取公开的态度来谈市场的开放。危机与机遇是这次论坛的主题, 我参加过美国和欧洲许多经济危机的论坛, 他们的主题更多的是谈风险、谈危险, 大都是一些负面的因素, 而在中国我看到的却是危机也可以创造机遇。所以, 我今天演讲的内容将会围绕WTO与国际金融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系展开。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危机的起源以及对贸易的影响, 其次, 谈一谈贸易措施的趋势, 即在金融危机下, 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首先, 有关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 但它影响到了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并迅速成为了全球的灾难, 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各国之间的联系致使没有一个单一的国家和经济体可以免于这场危机, 其中, 影响最明显的就是贸易的流动。

在今年第二季度世界贸易出现了一些稳定的迹象, 这得益于许多国家, 包括发展中国家, 采取的积极的经济刺激措施, 从第三季度开始, 经济情况有了一些改善, 发达国家的生产增长了, 出口也加速了,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贸易流动的迟缓。2009年世贸组织预测所有出口会下降10%,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过去也从没有如此大的下降幅度, 这个10%是全球贸易额的下降数, 我们预测发达国家下降的幅度是14%, 而发展中国家的数字会好一些, 但是也会有7%左右的降幅。所以很明显, 贸易是国际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金融危机以及需求的下降导致了经济的低迷, 从而导致了商品贸易的下跌, 速度和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和前几年增长数字来比是更加明显了, 2008年我们的增长率是2%, 2007年是6%,

在亚洲,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复苏的现象, 但是并不能由此确信复苏已经开始。我们目前预测贸易是可持续地逐渐复苏, 而贸易下降速度为什么那么快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许多人都认为是一些不利的因素共同影响了世界贸易, 而这其中包括需求的下降, 贸易金融的下降等, 当然这也是贸易流动主要的原因。

对于贸易保护主义, 在今年年初时, 尤其在世贸组织里有许多的想法, 有人预测金融危机的结果会导致我们可能回到30年代的贸易水平, 于是, 世贸组织成员决定建立一个特殊的机制, 用于监测成员方在政策方面将会怎么样做,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现象其实不会发生。世贸组织已经准备了一系列的文件用来阐述这个问题。因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许多国家已经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并同时决定建立一个多边贸易体制来共同应对, 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 它只能加速并且恶化全球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状况, 而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各国共同的努力, 任何保护主义导致的好处都是短期的。当一个国家阻止外来商品进入的时候, 其他国家就会进行报复, 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因此, 世贸组织准备了四个监测报告, 我们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 就像金融危机之前那样开放, 新的限制政策不是罪魁祸首, 他们只能起到有限阻止贸易流动的作用, 并不能导致贸易的停滞。但是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大多数世贸组织国家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抵制措施, 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许多成员方仍在继续开放市场、鼓励投资, 他们都在积极地想方设法抑制消极的因素, 这对贸易是有着重大影响的, 他们帮助了世界贸易的提升, 同时对这些生产领域注入大量资金, 通过国家援助和政策诱导等方式, 能够对国内的生产者起到极大的促进意义, 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尽管这些刺激政策引起了世贸组织层面上的一些担忧, 但对于发展经济还是好的。

人们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对贸易政策中出台的一些干预政策, 这在彼兹堡G20领导人会议上已经显示出来。彼兹堡会议宣言说要在2010年底的时候减少或者阻止贸易保护组织的措施, 这是政策的声明和序言, 我们必须在时间层面进行跟进, 直到真正看到的经济复苏。根据世贸组织的报告, 我们认识到一些限制性的措施, 限制被维护得很好, 也有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现象, 最近我们看到更多的贸易救济调查, 尤其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方面, 以及反补贴方面的案件,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这是合法的。这样的做法并不是预测之外的, 从历史来看, 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这些政策会更多地用到, 当然这种趋势被加强和加速的话, 贸易保护主义就有可能加剧, 因此有两个方面我们必须警惕:其一是限制措施的增加, 虽然每个限制措施都是各自采取的, 我们认为他们对贸易的限制是局限性的, 但是随着它的累积, 它会减少降低措施的有效性, 而且对全球贸易的增长是有害的, 当全球经济像现在这么脆弱的时候, 采取限制性的措施我们就必须经常进行回顾和评议, 关注到他们对其他国家贸易的损伤, 这是世贸组织一直关注的事情。其二是危险, 限制措施和扭曲措施实施得越长, 他们对经济利益的损失就会越大, 而取消这些措施的困难度就越大, 这也是所有世贸组织贸易监测报告都提到的一点。

多边贸易体制正在进行, 在经济危机下为了帮助经济复苏, 我们也引入一些政治上的影响来减缓贸易限制措施, 所有世贸组织的成员都要采取没有歧视和非限制性的贸易措施, 但是在过去12个月里我们看到的则是这种政策似乎看起来有一点过时, 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和更新这些政策, 比如在政府采购和补贴方面, 以及与贸易相关的其他方面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多哈回合来解决的, 承诺的贸易政策和实施的贸易政策要减少之间的差距, 这在危机开始的时候的一个报告中也进行了说明, 如果我们的成员可以在不损害WTO规则的情况下降低他们的税收, 那么全球的平均税率就会增加一倍, 而流量就会减少8%, 所以说, 各方的一点努力就会对世贸组织的规则遵守做出巨大贡献。

如果我们能尽早结束多哈回合谈判, 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经济刺激计划, 创造更多的就业, 这个刺激计划并不需要由各国财政支持, 多哈成功谈判会为消费者带来好处, 同时还会提供全球这样一个大平台来进行部分结构性的调整。龙永图先生今天早上也承认, 在最近的APEC领导人会晤上, 各方都认为多哈回合是一个机会来应对目前的情况, 如果我可以引用的话, 那就是有效并且成功地结束多哈回合谈判, 是最有效的应对保护主义的压力和建立一个全球的刺激措施来进行可持续和安全复苏的办法。

上一篇:朗读教学创新设计举例下一篇:社会性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