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均衡化

2024-10-12

配置均衡化(精选12篇)

配置均衡化 篇1

摘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在逐年缩小,但差距仍然存在。而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优化组合。文章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意义为切入点,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城乡配置失衡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城乡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必须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才能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均衡配置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是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近年来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阶段出现的一个新提法,指的是在城乡之间逐步缩小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笔者认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就是要将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与相互分割,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并形成合理分布,使城乡教育紧密结合,逐步缩小乃至消灭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别,从而促使城乡教育融通并协调发展。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均衡化程度取决于教育资源总量、质量及其配置组合的优劣状态,因此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关键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优化组合。但是就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还比较大,城乡教育均衡化矛盾突出。如何通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2009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就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在义务教育当中均衡发展又是一个重中之重,从这个判断就足以说明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也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才可以使农村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才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二)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是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公民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接受教育的过程的公平。前者是指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它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加大力度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愿望;后者是指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它要求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应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教育资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要求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并协调发展,以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摆脱滞后状态,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三)有利于城市义务教育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大,许多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入读一所好的学校,将来有个好前程,想尽办法将子女送进城里中小学就读,造成农村中小学生大量逆流入城,人为地造成城乡学生数量配置上的失调。而农村中小学生大量逆流入城的原动力就是城市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其教育质量有可靠保障。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可以最大限度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使城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趋于一致,城乡就读差别就缩小甚至没有了差别,因追求优质教育引发的进城就读热潮就失去动力,农村中小学生入城就读热情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有效遏制甚至消除农村学生逆流入城,可以有效避免对城市义务教育造成过大的压力而影响其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制定了多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方面的政策,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专门增加了教育经费保障条款,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加以规定,要求“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规定:“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教育部2010年初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再一次重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而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均衡发展提到更高的地位,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战略性任务。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大大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进程。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我国城乡之间拥有的教育资源差距还非常大,城市比农村拥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始终处于短缺状态,教育资源总量短缺主要表现为占教育投入大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始终低于4%的目标,从2004年至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分别为2.79%、2.81%、3.00%、3.22%、3.33%、3.59%和3.66%,虽然比例逐年提高,但增长缓慢。由于教育资源总量短缺,如何配置教育资源就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为了保证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长期以来选择了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二元体系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使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长期处于失衡状态。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差异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具体反映在城乡教育经费差异、城乡师资质量差异和城乡办学条件差异等诸多方面。

(一)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大

尽管我国现行的国家预算提高了教育经费预算的等级,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并单列到县级,使教育经费列支有了基本保障,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向城镇倾斜的做法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根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虽然农村生均增长速度快于城镇与全国生均数,但绝对数与城镇、全国生均数有较大差距。以普通初中为例,表1中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城镇与农村、全国与农村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仍然有较大差异,而且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2010年城乡差距又开始拉大,如果剔除县镇,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将更大,特别是大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为例,2009年和2010年中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2009年农村分别占北京市的26.09%、27.25%和17.65%、14.62%;农村分别占上海市的22.31%、21.48%和24.94%、19.20%。2010年农村分别占北京市的24.45%、26.26%和16.35%、14.77%;农村分别占上海市的24.71%、23.56%和25.45%、20.21%。这组数据包括北京市和上海市郊区农村在内,如果只计算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市区差距还要大得多。

单位:元;%

表1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数据均来自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城镇包括城市和县镇。城乡差距比=城镇生均经费/农村生均经费。其中城镇生均经费的数据是根据全国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农村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以及全国在校生数、农村在校生数计算得到。

(二)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大

长期的教育资源配置二元体系结构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设备老化、师资水平低,“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仍旧是不少农村学校的现实写照。四川地震中农村校舍的大量坍塌,暴露出农村已经初步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十分脆弱和低水平的,也充分说明农村办学条件还比较落后。虽然进入21世纪后,农村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教育差距也大大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以小学为例,2008年全国、城市、县镇和农村小学生均危房分别为0.244m2、0.062m2、0.147m2和0.342m2,小学生均危房农村是城市的5.52倍,是全国的1.40倍。小学生均计算机、生均图书藏量和仪器设备总值,城市分别是农村的3.08倍和1.2倍和3.41倍,建立校园网的差距最大,城市学校是农村学校的7.97倍。根据表2数据,农村五个项目达标学校比例远远低于城市和县镇,城市分别是农村的1.22倍、1.58倍、1.72倍、1.72倍和1.49倍。西部地区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更大。以广西为例,2007年广西小学生均危房农村是城市的17倍,生均计算机、生均图书藏量,城市分别是农村的8.92倍和1.46倍,建立校园网的差距更大,城市与农村学校相差千倍以上,生均体运场馆面积、生均体育器械、生均音乐器材、生均美术器材和生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等城市也显著高于农村。教学及辅助用房方面,在数量上农村生均数高于城市,但在质量上农村与城市差距很大。农村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中,框架结构仅占6.38%,而城市却占34.10%;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农村学校占14.69%,而城市仅占6.05%。当城市的中小学生在享受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施时,许多边远地区农村的孩子可能连多媒体是啥东西还不知道。

单位:%

表2中数据均来自2008年教育统计数据的办学条件(三)。

(三)城乡师资队伍差距大

目前我国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比例低。以广西为例,2007年城乡初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城市是农村的1.37倍,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要比大专以上学历差距大,城市是农村2.95倍。2007年广西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毕业和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合计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5%,而城市的该项指标达到19.21%,城市是农村的近4倍。2008年初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乡一所距沈阳市区仅100公里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全校173名专职教师中无一名本科毕业或以上学历(资料来自新华网)。(2)农村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比例低。以广西为例,2007年广西农村和城市初中专任教师中拥有中学高级和中学一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4.83%和60.65%,差距非常大。(3)农村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合理,有些课程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教师以传统的语文、数学为主,政治、历史、地理、英语等教师缺少,音体美教师更是奇缺,多由其他老师兼任,教非所学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中数据,2006年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1名外语教师;西部山区农村小学平均10所才有1名音乐教师。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门学科教师平均每校都不足1人,致使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开设规定课程。虽然近年通过特岗教师等措施进行补充,但是教师缺乏的现象没有根本解决。(4)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教师比例大。农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中西部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年轻优秀的教师往往留不住,多数教师来自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任教十几二十多年才转为公办教师,因而年龄偏大。(5)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西部地区。部分地区因财政困难,只能以较低报酬聘用代课人员。2007年全国小学有代课人员达27.2万人,87.8%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广东、广西、甘肃等省区小学代课人员数量最多,超出本地区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10%。即使拥有相同职称的教师,城市教师素质也优于农村。总的来说与城市相比,当前农村教师的素质状态难以适应现代教育需要。

三、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影响

教育均衡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它不仅包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也包括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还包括享受教育发展成果的平等。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不仅使农村学生失去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还会导致教育起点、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大,尽管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均大幅度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但积重难返长期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学校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远不如城市,无论走到哪里,同是小学或中学,城里的教学设施要比农村先进,教学器材要比农村完善和齐全,师资力量要比农村强大,教师待遇要比农村优厚,生活条件更是没法比。因此从整体来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城市,城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极不均衡状态。具体地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农村师资短缺素质偏低

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导致农村学校长期投入不足,使得农村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和环境与城市差别太大,而工资等待遇又比不上城市,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不仅不利于农村学校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原有的教师尤其是年轻优秀教师也大量流失。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城市普通初中教师调入人数为调出人数的134.62%,县镇普通初中教师调入人数为调出人数的109.73%,农村普通初中教师调入人数为调出人数的55.29%。这组数据说明教师总的流动趋势是逆向的,农村向县镇流动,县镇向城市流动。最终优秀教师集聚城市,农村成为教师流失的重灾区。大量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师不仅数量不足,其质量更令人担忧。具体地说,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一是导致农村学校生师比普遍高于城市,农村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农村普遍缺乏教师。中西部农村学校的教师短缺更为严重,留不住的问题非常突出。即使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广东,2008年其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也非常严重,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空编达6万多人,而且补充非常困难。虽然2009年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阳光工资”后,农村教师待遇普遍提高,生活条件也极大改善,但城乡教师实际工资性收入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差距仍然很大,农村教师逆向流动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教师流失严重的地方已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长此以往将导致这些地方农村教育快速萎缩。由于缺乏教师,除数学、语文等基本课程外,许多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很多课程没办法开出。2012年初广西南宁市郊区一所农村小学就是因为缺乏英语教师而不能开出英语课,当记者采访这所学校时学生向记者说出了他们渴望学习英语的心声:我们想学英语,我们要上英语课,谁能为我们上英语课?这还是南宁市郊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情况更糟糕,尤其是教师的结构性短缺。二是导致城乡师资差距扩大。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对农村师资队伍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本来整体素质就偏低的农村师资队伍与城镇师资队伍的差距将继续扩大,最终必将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均衡化的目标就更遥远。

(二)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扩大引发农村学生逆流入城

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将使农村获得的教育资源更为有限,农村学校没有能力来提高师资素质,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低。城乡教育质量上的悬殊差异,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为使子女获得良好教育,稍有经济能力的农村学生家长都会把子女送到城里上学,从而导致农村生源大量涌向城市,“教育移民”现象将越来越严重,结果造成城乡生源配置严重失调。农村学生逆流入城不仅加大城市教育压力,而且将导致部分农村学校因生源流失严重而“空壳化”,最终导致农村教育用房等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三)产生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进而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1. 产生教育起点与过程不公平

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将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有些学校甚至连必要的教育仪器和设施都不齐全,更不用说像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施的配备,这将使农村学校学生一开始就不能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享受不到像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机会。比如因缺乏教学设施和教师等基本教学资源,许多农村小学无法开设像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等拓展知识面与素质教育类课程。许多偏远地区农村一个老师要负责一个学校或教学点几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这种情况下教育质量将难以保证;即使能够全额配备教师的学校,也会因教师素质偏低而无法保证教育的高质量,这必将导致城乡学生素质差距不断拉大。

2. 导致教育结果不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与决定结果的不公平。学生升学的机会除学生所拥有的先天禀赋外,与其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密不可分。由于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农村学生生均享有的教育资源远低于城市,因此其后天获得的知识和获知能力的培养就不如城市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或者知识的深广度均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其争取上一级学校入学机会的竞争力就不如城市学生,因此农村中学的升学率远低于城市,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甚至“二本”的比例都远低于城市。有记者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即使不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起码也是关键因素。

四、采取切实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状况,城乡义务教育如何统筹发展将是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我们必须理清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从观念、政策、体制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公平、和谐地发展。从上文分析中我们知道,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城乡教育资源长期非均衡配置的直接后果,因此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教育资源在城乡的均衡配置问题。笔者认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应当包括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均衡配置。

(一)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金

1. 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资金需求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教育经费快速增长,但仍然是低水平的,也远低于城市,仅能满足基本需求,要加快发展困难仍然很大。2010年1至9月份社会事业发展运行分析资料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教育仍然面临资源不足问题,而农村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首先要做到合理配置城乡教育经费,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

(1)增加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比较低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多年,但是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这说明虽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在绝对值上是快速增长的,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其所占比重增长缓慢,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博士在《中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一文中的测算,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需求占GDP的比例为3.99%,财政供给能力可以达到4.11%,因而岳博士认为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适当比例应该在4%左右。如果岳博士的测算是准确的,我国目前已经有能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66%,为14670.07亿元,如果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能够达到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应当为16048.08亿元,比现在实际支出多1378.01亿元,比2009年就有大幅度增长,分配到农村的教育经费总量就可以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因而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以便为培养知识型的现代农民奠定基础。而以我国目前的财政供给能力,适当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还是可以承受的,况且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要求,因此今后应当大幅度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总量。

(2)财政性教育经费配置应当向农村倾斜增强农村义务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配置始终是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现在应该是补偿的时候了。因此今后在配置城乡育经费时,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直接向义务教育发展比较薄弱的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只有大幅度增加投入,才能有效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提高师资质量,才能加快推进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步伐。

2. 推行教育投入激励机制多形式多方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需要巨额资金,仅靠财政性投入,短期内恐怕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除加大财政性投入外,要创新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多形式多方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一要充分运用政策杠杆,引导、激励、扶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捐资助学,建立多形式多方式多渠道投入体制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教育,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二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对口支援制度,引导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对子,由发达地区政府和企业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农村发展义务教育事业,定期给予资金或物质支援。对口支援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援建校舍、购置教学仪器和设施、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或帮助培训教师等。教育对口支持制度可以促使发达地区的非教育资金转化为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和教育教学条件的教育资金,从而在不增加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教育投入总量,有效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加强教育经费监管防止教育经费被截流挪用

合理使用资金就等于增加有效投入。不仅要增加教育投入总量,更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即需要开源更需要节流。目前我国教育经费违规使用的问题仍然存在,2008年7月审计署对16省54个县在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行审计调查,审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资金拨付不及时和占用、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在被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29个县的财政、教育部门未按规定期限分配并拨付到相关中小学校资金1.10亿元,占同类经费总额的45.32%。其中有13个县的资金滞留平均超过6个月,最长的超过1年;占用、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八成以上被调查县发现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现象,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46个县的中小学校和教育、财政部门共挤占挪用公用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1.15亿元。因此,政府在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要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一要以义务教育资源审计统筹为前提,成立教育拨款委员会监督义务教育经费直接拨款到学校账户,以避免“雁过拔毛”,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二要严防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迟延拨付、截流、占用与挪用,对违规者要严厉惩处,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及时到位,确保农村学校教育正常运行。

(二)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004年至2007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了旨在普及“两基”的“攻坚”计划,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以及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责任等措施,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质量也得到提高。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实现“两基”的县(市、区)已达到2845个,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也达到了99.5%。但尽管如此,农村办学条件仍严重落后于城市,办学条件的质量与城市相差更大。因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应当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需要大量投入,所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关键是增加投入。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导致资金缺口大,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行政策倾斜,从机制层面上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考虑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加大农村办学条件投入应当成为必然选择。应当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必须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要继续重视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与危房改造,要继续加强教学场馆、实验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建设,配备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所需经费要纳入本年度财政预算,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由教育主管部门按各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使用,确保各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得到改善和平衡发展。中央也要不断增加扶助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专项基金,以满足这些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需要。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构建城乡均衡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在师资配置上采取的是“效率优先”模式,优秀教师优先进入名校,名校优先选拔优秀教师,致使大量的优质教师资源向城市向名校聚集,出现城乡教师资源上严重的“马太效应”。因此,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在师资配置上必须彻底摒弃“效率优先”的配置模式,促进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和合理流动。

1.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确保农村学校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当前农村学校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构建城乡均衡化的师资队伍,就是在师资配备上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既要满足数量需要,更要满足质量要求。

(1)及时补充均衡配置,确保数量需要。在教师数量上满足需要应当做到:一是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引进力度,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政策,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二是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需求情况,并会同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本地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编制,不断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及时满足教师补给需求。因此在具体制定与执行教师编制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根据现行农村的办学点分散、班额小、年级与课程门类齐全等实际情况,从各个学校的班级数量和生源实际情况出发来定编制,保证农村师资动态上的平衡;三是继续实施“特岗计划”,为农村学校及时补充教师提供来源保障。“特岗计划”是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有效的政策举措,该计划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获得了良好效果。当前农村学校特别是中西部边远与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紧缺,合格与优秀教师难以补充的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应当继续坚持实施“特岗计划”,及时地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2)实行质量监控保证质量要求。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监控是关键。一要严把好入口关,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的聘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确保持证上岗,以保证新增教师质量。二要严格管理,教师的岗位采用定期竞岗聘任制度,每次聘任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和教学评比,对不合格的教师及时进行再培训,只有考核合格的教师才能上岗,确保存量师资质量。

2. 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是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应当采取外引、内培以及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相结合的措施。外引就是从外部引进优秀教师。政府不仅要给政策并且要为农村学校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等高素质教师创造条件,使优秀教师进得来也留得住;内培就是对现有农村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针对农村师资素质偏低的情况要建立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以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2006年以来,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教师新课程网络培训计划”、“西部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远程培训计划”和“全国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大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素质偏低的状况。今后农村教师培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继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外,在平时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统筹,抓好农村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并着力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时效性,真正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要继续实施像“援藏”、“援疆”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培训计划,尽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3)要在坚持标准的情况下,实行骨干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定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政策,有效提高农村骨干教师素质和引导一线教师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就是城乡教师交流和城市教师轮换到农村支教制度,这项制度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农村学校输送优质教师资源。实行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城乡师资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指导、带动更多农村教师更快地成长,让农村中小学充满活力。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实行城市教师定期轮换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学习与培训,这种做法可以在不增加教师数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学校对优质教师的需求。教师定期轮换制度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已趋向成熟,已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并将其作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加快推进该项工作。近几年我国正在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沈阳、哈尔宾、十偃、南阳、徐州和铜陵等一批城市都在进行不同模式的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

3. 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引导教师向农村流动

长期以来城乡教师收入差距较大,除去工资部分,较高的地方相差数倍,这是造成农村教师逆向流动,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国家决定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城乡教育教师收入差距缩小,但差距仍然存在。据重庆市有关调查显示,城乡教师工资的差距的根源主要是学校自筹资金的补贴部分。因此,各地政府要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在与公务员工资一样实施“阳光工资”的同时,加强城乡教师工资的统筹,由县、区统一发放津贴,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教师收入差距,防止农村教师逆向流向城镇,稳定农村师资队伍。

4. 合理配置教育管理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管理水平

农村教育管理水平低于城市,这是有目共睹的。城乡教育均衡化除要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外,还要求合理配置教育管理人员,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实行向农村派任高素质管理人员、对现有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和开展城乡校长互访和轮换等方式、方法,尽快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的现代农村教育管理人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促使城乡教育管理均衡发展。

五、结语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与资源均衡配置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资源均衡配置是关键,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需要通过资源均衡配置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必然要求教育资源在城乡间配置合理、均衡与优化。因此,教育资源配置必须适应城乡教育均衡化和服务城乡教育均衡化,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使城乡教育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2005-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R].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聚焦农村教师[R].2008.

[3]国家教育督导报告[R].2008.

[4]广西教育年鉴[Z].2008.

[5]中国教育经费年鉴[Z].2008.

配置均衡化 篇2

二是分班,学生良莠分配要均衡。每学期分班,都有所分班级人数几乎全都发生变化的班级。只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强占优质教育资源。说白了,谁霸道,谁得便宜。

对于分班的恶性竞争,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出言制止,不出面干涉。

三是分班,师资资源要均衡。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也可以年级搞成几个教师组合,采取抓阄的形式完成。教师组合的强弱,决定了这个班级教学班子配备的强弱。

资产配置需重归均衡 篇3

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市场面而言,5-6月都是一个重新布局的阶段,或者说市场和基本面都到了转折点。就基本面而言,3-4月的PMI出现了明显的反季节性,这是由库存周期运行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与2012年四季度的反季节性回升具有同样的库存机理,所以这是新的库存周期向上运动中的波折而已。但就经济的短期波动特征来看,4月的PMI说明库存周期的第二低点可能已经出现,或者无论如何,经济周期在5-6月已经到了趋势性的时间拐点,这一拐点对2013年全年具有决定性意义,从现在远望2013年底的业绩结算时刻,可以说,5-6月是决胜的布局阶段。

从市场的角度看,在周期调整过程中的成长股泡沫化进程本身就说明了市场资金的宽裕,这也是市场活力的表现。但成长股与周期股的估值剪刀差过于明显,也是一种风险。这种潜在风险爆发的突破口需要基本面的变化,而5-6月正是基本面方向选择的时刻。虽然可能经济周期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向去演绎,但就映射基本面的市场而言,价值股需要基本面回归,成长股需要估值回归,因此,后市无论系统性是向上还是向下,成长股与周期股都会先出现一个剪刀差收敛的过程。对于当下而言,配置回归均衡化是必选动作。而后续的经济与资金演化将产生二次分化,分化的起点很可能在5-6月间。

库存周期的双底或已出现

目前看,基本面确实在发生变化,而6月当是诸多基本面问题的转折点。首先是关于国内经济问题,3-4月经济的疲弱态势令本轮库存周期的延续性被质疑。实际上,本来2013年1-4月就是我们定义的本轮库存周期的二次探底阶段,而在这个时候,大宗价格的暴跌又对库存周期扰动非常明显。库存周期的机理就是价格问题,价格下跌自然会产生负面冲击,4月PMI购进价格环比下跌10个百分点以上,历史上看,分别于2005年5月、2008年8-10月、2010年5月、2011年10月、2012年5月出现过单月10个百分点以上的购进价格下跌幅度,而随后,分别于2005年7月、2009年1月、2010年7月、2012年8月见到短周期底部,如果购进价格大幅下跌,代表库存行为“量价齐跌”的最后一环,两个月后很大概率见到短周期的底部。所以,我们对库存周期的理解而言,二季度一定是一个低点。

在价格回落的同时,4月产成品库存不升反降,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说明需求可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这从生产端数据可以得到印证;另一方面,价格下跌推动了再次主动去库存的行为。如前所述,3月产成品库存反弹至50以上不是正常现象,必然要求再一次的去库存行为,而去库存之后,短周期才有可能重新向上。分析可见,本轮库存周期的第二低点将在二季度出现。退一步说,即便这一判断出现了失误,这一失误也将在二季度,最迟6月就明朗,所以,5-6月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布局期。

政策在放松

除了经济的运行趋势之外,政策在6月也是一个观察期。在现有状态下,关于地产产业链的方向,市场一定是纠结的,量价上升有可能出台进一步的政策,量价下跌则又有可能成为行业基本面的最根本负面因素,注定地产在未来一段时期不会成为某种主导力量。但我们认为大概率上不会出现量价上升的现象,所以地产矛盾的缓解也是一种市场的稳定因素。此后,地产重回价值投资轨道,至少对于一些个股是如此的。除此之外,在一季度一系列的政策之后,经过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分析和判断,一些政策的导向可能需要微调,这个微调的时间点应该在6月之后出现。而就目前的经济状态来看,尽管GDP的目标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但这个目标依然是最重要的,所以,政策的调整大概率上不会是朝着紧缩的方向走,这也是二三季度的方向问题。

前期,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判断,中国的经济政策从凯恩斯主义向供给学派转向是个大概率事件,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6月之后,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越来越近,三四季度是政策导向的验证期,但这个问题与市场的估值现状联系在一起,确实没那么清晰。如果我们从现在远望年底结算时刻,虽然众人皆知经济转型是大方向,但估值的泡沫化使得此类方向的超额收益值得怀疑,就算是转型政策导向被验证,也是一个了结的过程。如果考虑到重新布局的问题,那么,估值高低是不可回避的。所以,一方面,就当前低估值的周期品和消费品而言,还是需要基本面变化来推动市场的风格转换,这就显得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导向的变化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成长股本身也需要一个辨识真伪和重新布局的过程,而在这里估值高低和基本面真伪具有同样的布局意义。

美元趋弱和风险偏好回升

我们在前期提出,二季度美元应该是偏弱的。之所以这么判断,因为美国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还不会超预期的好,依然属于疲弱增长的状态。而诸如日本持续宽松、欧洲意大利危机、欧元降息等令美元走强的因素,将在二季度进入一个边际递减阶段,这些因素对美元的支撑在减弱。虽然我们一直看淡黄金和大宗价格的中期走势,但其还没到形成中期加速下跌的时刻,这次的价格暴跌作为短期的情绪宣泄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释放了短期的做空压力,所以,我们倾向于继续认为美元在二季度是偏弱的。而目前来看,欧元、日元的持续宽松,以及美国仍然维持当前的政策不变,都使得全球的流动性依然乐观,我们判断二季度是个风险偏好上升的时点,而这有利于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企稳。

市场面的三种可能

经过前面一番阐述,我们无非是想说明,进入5-6月,基本面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库存周期的第二低点出现,增长担忧缓解;其二,政策压力缓解,地产局面缓和,政策大方向微调中;其三,美元走弱,全球局部风险缓解,风险偏好上升。基本面的鲜明变化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资产配置的结构问题。而在此时,市场面也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成长与周期的估值剪刀差过大,已经成为市场的潜在风险,同时,成长股内部也存在真伪问题,对这一风险的解决方式,则是由上述的基本面变化所决定的。

nlc202309031916

如果我们对二季度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市场的模式则是经济重新开始回升,资金面维持,资金重新向着周期性价值板块配置,成长类股票受到兑现及资金重新配置影响而展开调整,周期股获得超额收益。

但这可能只是个短期现象,到了三季度,不仅仅要思考经济是不是回升,更要思考回升的力度问题。所以,一种可能是经济回升明显,资金面宽裕,价值与成长均有收益,只不过是比较相对收益问题。在这种状态下,应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和外需好转,所以,非地产链的周期品,特别是长期趋弱的外需周期品值得关注。当然,由于我们认为第二库存周期的最终使命就是产业升级,成长股依然会有超额收益。此外,价格回升预期也会伴随增长而提升,与价格上升相关的上游及农业等板块存在机会。

另一种可能是经济触底回升后,下半年维持偏弱态势,此时周期品有相对超额收益,但不知维持多久,成长股补跌之后,伪成长类股票大幅回落,价值类股票因估值较低,跌幅较小,而后市场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继续以成长和阶段主题主导。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经济并未在二季度成功触底,市场系统性风险显现,成长股估值大幅收缩,周期股虽然估值较低,但基本面仍然形成拖累,市场趋势性下行,周期股获得相对收益。

虽然我们有倾向性的观点,但也无法判定在三季度确切会发生什么。所以,当前的回归均衡,是一种对转折的准备,当回归均衡之后,我们可以根据经济走势重新进行方向的调整,而这个均衡化的时点,应该就在5-6月。在这个时点,其一,需要在成长股中辨识真伪,我们依然倾向于产业升级,即我们所指的新中游应该属于真实成长;其二,需要关注周期股企稳反弹的可能,除了金融、地产之外,甚至可以关注一些非地产链周期品反弹的可能,目前看主要是外需链;其三,需要重新关注与价格涨跌密切相关行业的机会,因为如果经济企稳,这个位置当是一个价格低点,由此,上游及相关产业链和农业板块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其四,新一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已经到了渐渐明朗的时刻,由此,诸如券商等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会渐渐清晰。最后,远望年底的结算时刻,可能结果无法预期,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均衡化就是为了年底结构性重新收敛的准备。

个性化资产配置更具价值

均衡即是刚性,是博弈各方能量消耗不得不妥协的结果。这意味着依靠短期内周期与成长自身的力量无法打破僵局,市场对外部冲击的方向与力度的分歧决定了未来非均衡的市场格局。在确定的外部力量中,改革显然较外需的冲击力要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当于胸有成竹的“父母”,静候“女儿”把周期和成长的“贵婿”带到面前。面对“人到中年”的成熟局面,决策者的舍与得已然相当明确,未来的幸福在于共同成长而不是用青春换取存量的财富。相对长的时间内,周期与成长的总量概念越来越失去意义,结构主义将大行其道。周期与成长的各自分化、外围与中心的相互演进使得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僵局的突破,首先要突破的是思维的刚性。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

请发邮件至xincaifu@xcf.cn。

配置均衡化 篇4

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发展的现状

(一) 教师资源数量上分布不均衡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在数量上呈现出城市教师资源的聚集与农村教师资源短缺的不均衡发展态势。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 教师岗位基本饱和甚至出现超编现象。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缺编严重。限于编制, 师范院校毕业生很难补充进教师队伍。而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 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公办教师却严重不足。[1]

从学科分布来看, 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整体情况比城市严重, 各科均缺编的学校几乎占1/3以上, 其中, 以短线学科的教师最为紧缺, 如专职艺术课教师, 信息技术、英语、体育等学科专任教师, 各地普遍短缺。农村教师的结构性缺编, 既加重了教师负担, 严重影响了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2]

(二) 教师资源质量上分布不均衡

农村偏远地区教师质量偏低的问题, 是制约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学历结构看, 义务教育学校中级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 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中笔者发现, 在初中阶段, 县镇达标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农村达标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 第二, 在高一级学历指标上, 城乡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全国初中教师具备本科学历的比例为46.95%, 而农村教师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仅为0.70%。[3]从职称上看,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比例比城市低很多。2004年, 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 农村初中一级以上职务教师比例为32.3%, 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4]另外, 大量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农村, 而且这些教师观念陈旧, 知识老化, 结构单一,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这不仅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质量都难以保证。

(三) 优质教师资源流向不均衡

许多教师反映, 与分在发达地区、城市中小学尤其是城市重点学校任教的教师相比, 不仅工作与生活条件差、工资低、工作任务重、学习培训机会少, 而且评职称的名额少、难度大。这些必然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千方百计进发达地区、城市、重点学校, 形成了优质教师资源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 即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农村向城市流动, 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 流失的教师通常年龄在45岁以下、正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在各种优质课等教学评比获得一定奖项的优秀骨干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较差、收入较低、信息封闭、学习培训机会少等, 从而导致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二、县域义务教育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师资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师资的非均衡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逐渐衍生出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与城市教育相比, 农村教育各个方面都处于滞后状态。另外, 城乡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福利待遇。虽然农村也实行了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支付, 但很多农村教师也只能拿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县城优越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吸引着农村骨干教师, 同时为了个人发展, 能进入到好学校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搭建了更高的发展平台。所以, 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下, 很多农村优秀教师纷纷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这也是城乡教师差距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 相关政策制度的影响

1. 国家对城乡教师实行不同的待遇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由此可见城市教师的住房由国家规定标准并通过政府拨款予以资助或提供, 而农村教师的住房却缺乏明确地标准。

2.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不同的师资配备标准

2001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制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 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初中阶段, 农村为18.0:1, 县镇为16.0:1, 城市为13.5:1;小学阶段, 农村为23.0:1, 县镇为21.0:1, 城市为19.0:1.这种标准是按照学生数和教师数之比计算出来的, 实际上这是一种为城市服务的标准, 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就农村学校而言, 由于人口居住分散, 加上交通不便等因素, 农村学校, 尤其是小学, 其规模大多是十分有限的。[5]

3.“重点学校制度”的影响

重点学校制度导致了全国范围内优秀师资的非正常流动:从偏远地区的乡村流向城镇, 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 进而更加加剧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教师配置的不均衡, 它是造成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非均衡发展的重要的历史因素。

(三) 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欠缺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合作仅限于城、乡教师资源的交流与合作, 校际之间的合作措施谈到的较少, 且大多都是短期行为。城、乡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中间环节和结果缺乏制度性规定和相关政策保障, 操作起来易流于形式。县域内相关部门应缺乏良好政策进行鼓励, 即便有相关措施, 由于缺乏监督检查机制, 导致很多教育政策的实施不能落到实处。如有些政府部门违反教育政策抽调优秀教师建设重点学校, 造成优质教师资源在重点学校的集中和农村学校的匮乏。农村教师缺乏培训机会, 造成其从业观念和教学能力落后, 而在教师工资发放过程中, 存在城乡双重标准现象, 加之地方政府及学校克扣、拖欠、挪用教师工资, 打击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

(一) 政府方面应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各种保障制度的建立

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以及福利待遇的财政保障机制。特别是在县域内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为农村教师、薄弱学校教师创设良好的福利条件, 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福利的有效发放。

(二) 建立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评估和督导机制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的检测体系, 形成自上而下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监督体系, 以此来加强县级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 定期进行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教师资源配置情况的检测, 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寻求适合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的有效解决措施。各地要把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作为督导评估政府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要开展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督导评估, 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和评估报告, 并接受社会监督。

(三) 完善和落实教师交流与合作制度

为了打破优质、劣质教师资源过度集中的状态, 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我们可以建立县域内校长、骨干教师城乡交流制度, 缩小城乡间教师资源配置的差距。首先, 实行区域内“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去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交流等方法, 带动和促进这些学校提高师资水平。根据实际, 我们建议把“城乡教师流动率”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主要内容, 并将其作为检查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重要指标。

(四) 严格规定教师入职标准, 多途径提高教师素质

我国农村学校教师缺编严重, 代课教师偏多,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为保证从教教师的质量, 必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从业素质进行严格的考核, 所有任课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 积极吸引优秀的人才从教。其次, 还要调控县域范围内优质的教师资源, 充分利用本地区优质的教师资源, 通过一定看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优质师资去相对落后、薄弱的学校任教, 均衡县域内优质教师资源的分布。再次, 完善县域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建立城乡远程教育体系, 使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课堂走进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 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最后, 还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科研与培训工作力度, 尝试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教师培训模式, 积极开展立足学校发展的校本研修制度, 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保障机制, 才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质量的差距, 最终保障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

摘要: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如何更快地缩小教师资源的城乡差距, 更好地实现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分布就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 本人在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城乡差距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

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化

参考文献

[1]陈俊珂.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导刊, 2006 (4)

[2]段晓芳, 慕彦瑾.教育公平视域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2009 (5)

[3]基础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差距之审视http://www.studa.net/Education/100802/1123487.html

[4]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http://www.17xing.com/class/diary/detail.html?diaryid=2861124&id=578223

配置均衡化 篇5

洪湖市新滩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周华明

副组长:李长发 张振涛 胡旭东

成员:程昌云 胡永斌 李永安王 进 张毅君 高加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程昌云同志兼任。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知识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

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 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 ——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5.均衡发展“八大均衡”: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衡发展,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

二、湖北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摘要)

总体目标

到2015年,使我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教育质量一体化。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基本建立。生源分布均衡,择校现象有效缓解。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质量差距缩小,教育质量整体明显提高。

2、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师编制配备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补充渠道畅通、科学。县域内教师的定

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基础设施标准化。学校数量、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符合要求。

实施措施

配套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等“四项工程”。

1、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一是激励“优者从教”。加大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力度。实行“双岗计划”,推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脱岗培训”。实施“启明星计划”,从城镇学校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中小学任职任教。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二是保障“教者从优”。对在农村任教满30年、贡献突出的教师,设立荣誉称号予以表彰奖励。实现农村教师培训全覆盖。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实施“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培养一批教育家型的教师和校长。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养培训,重视后备人才建设。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教师的师德标准和考核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考核的首要内容,实行 “一票否决制”。每年评选十

大“荆楚师德楷模”,树立师德典型。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和查处机制。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全省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统一组织中小学新进教师考试,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逐步建立“省考、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

2、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提升机制,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德育工作,建设一批德育精品课程、一批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一批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和备课组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加强地方课程建设,鼓励学校根据自

身特点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推行小班教学,逐步达到小学每班35人以下、初中40人以下。落实国家体音美课程计划,完善学生升学体育考试和体音美学业水平评价办法。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学习困难生帮扶机制。健全防止与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机制。广泛开展“湖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教师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和免费健康检查制度,加强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提倡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落实体育大课间,深入开展中小学“大家唱、大家跳”等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大力推进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提高农村学校语言文

字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增加课时和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探索率先在小学低年级实现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零负担。

3、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以县域为单位,以乡镇为重点,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按县确定“永久保留”、“过渡性保留”、“撤销”三类学校名单。制定学校建设标准,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学校装备水平。从2010年起,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提高综合效益。在县域内统一义务教育学校的标识。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

育资源共享,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

4、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探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完善随班就读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小学阶段特殊教育原则上集中在县(市、区)进行,初中、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原则上集中市(州)进行;加强特殊教育师

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创新立体帮扶机制,关爱弱势群体。

保障条件

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推进,重点落实“两项机制”,开展“两个创建(评选)活动”。

1、探索建立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筹资政策,探索县(市、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引导,统筹使用中央和省在县域内相关项目的经费,主要投向均衡发展。

2、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评价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库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逐步建立和完善经常性、过程性、客观性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地教育质量监测,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落到实处。开展探索建立省域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改革教育督导运行机制两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3、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对于经过省级综合督导评估认定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要求的县(市、区),授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的称号。2010年开始开展创建活动,2012年开始接受申请。

4、开展湖北省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制定《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办法》,从2010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活动。对于获奖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绩

1.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基础建设经费,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2010年223.7万元新建塑胶运动场、水泥校道、门房安装电动本校门和对教学楼进行装修改造;2012年投入

60万元对学生食堂进行改扩建和校园环境进行改造;2013年投入54万元搭建学生舞台,新建文化长廊和实施校园绿化工程。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生活用房生均达到国家标准,校园环境优美。

2.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校教学设备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学校建成标准化实验室3个,计算机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班班通教室13个,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卫生)咨询室、科技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各室装备按二类及以上标准配备齐全。3.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学生数536人,教学班12

个,平均班额45人。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分班采用电脑平均分配学生,各班科任教师配备均衡,课程设置按国家标准设置,学生文体活动时间充足,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课业负担安排合理,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4.重视师资培训,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保障教师培训经费,2010年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投入5%。2011年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投入5%。2012年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投入6%。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比教学活动”的开展,宣起校际交流和校本教研活动的高

配置均衡化 篇6

联储减债计划一波三折

美国财政僵局徒增风险

三季度美股走势跌宕起伏,7月初,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联储会议成员相继发表言论压制对联储将开始缩减刺激措施的预期,表示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期,美股展开一波上攻,标普500指数突破1700点,7月份收涨4.95%。

进入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经济增长2.5%,增速意外强于预期,且就业岗位增幅保持强劲,引发了市场担扰美联储将在9月会议中开始缩减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市场指标利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加上叙利亚危机打压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标普500指数8月份收跌3.13%。

9月份,叙利亚紧张局势逐渐缓和,同时,中国、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宏观基本面持续改善,美联储在9月会议中表示,将保持现有货币刺激计划不变,美国国债利率应声下跌,资金重新流入股票市场,标普500一度上涨超过5%,随后美国财政预算案谈判僵局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美股回吐大部分涨幅,整体来看,三季度标普500指数上涨4.69%。

全球经济景气复苏

利好港股稳步回升

三季度,美国、欧元区、中国以及日本制造业活动景气指数连续三月收在扩张水平线上方,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预期乐观,尤其中国内地经济指标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超过7.5%,全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港股市场人气得到提振,资金重新买入低估蓝筹股,三季度,恒指大涨9.89%。

新兴市场方面,多数国家出现经济增速放缓迹象,前期在美联储缩减刺激措施的预期下,欧美资金撤离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印尼股指、泰国股指等一度下跌超过10%,进入9月份,联储意外维持购债计划,新兴市场股票市场逐渐企稳,展开小幅反弹。

边缘政治风险减弱

商品价格先扬后抑

三季度,PMI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保持温和增长,加上中东紧张局势不时推波助澜,纽约油价一度飙升到112.24美元/桶,受避险情绪提振,国际金价亦反弹至 1434美元/盎司。但随后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加上原油库存水平及产能维持高位,油价持续回落,季末报收102.81美元/桶。而通胀维持低位,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国际金价重回下跌轨道,季末报收1326美元/盎司。

债市:

指标利率抬升 信用利差扩大

三季度,全球指标利率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继续上涨,从季度初的2.50%一度上涨至2.98%,刷下近两年新高,随后美联储延后缩减购债计划,季末回落到2.64%,三季度巴克莱全债指数横盘震荡,而受全球经济好转带动,市场整体利差水平持续收窄,美林高收益债券指数小幅收涨。

二、基金市场

消费行业股票基金居首

房地产信托基金垫底

三季度纳入统计的75只QDII基金净值平均增长6.13%,其中易方达标普全球高端消费品指数基金受益于全球高端消费品行业股票持续走高,三季度净值大幅增长16.06%,位居榜首。而同样投资于高端消费品的富国全球顶级消费品净值增长13.62%,位居第三。另一方面,投资于海外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的鹏华美国房地产、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嘉实全球房地产三只基金受指标利率抬升影响,三季度净值均录得不同程度下跌,收益排名靠后。

大中华区股票QDII基金普遍收涨

三季度,中国内地宏观基本面持续改善,全球流动性仍然比较宽裕,二季度大跌给长线投资人提供了逢低买入的机会,三季度港股尤其蓝筹股迎来大幅反弹,大中华区股票型QDII基金普遍大涨,海富通海外精选、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海富通大中华精选、广发亚太精选等三季度涨幅超过10%。而全球股票型基金中,交银环球精选、华夏全球精选、工银瑞信全球精选、南方全球精选涨幅接近8%。

三季度,全球股票市场普遍收涨,易方达恒生H股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广发纳斯达克100、国泰纳斯达克100、华夏恒生ETF、博时标普500等指数股票型QDII基金净值均录得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易方达恒生H股ETF上涨10.09%。

债券型QDII基金大幅反弹 商品型QDII基金上涨乏力

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债券型QDII基金三季度展开反弹,华夏海外收益涨幅超过6%,博时亚洲票息、国泰境外高收益、富国全球债券三只基金亦收获正收益。

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等商品基金三季度先扬后抑,前两个月多数涨幅超过10%,其中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两个月上涨14.22%,步入9月份后,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商品型QDII基金整体回调,易方达黄金主题、诺安全球黄金、嘉实黄金等9月跌幅接近5%。

三、投资展望

四季度,美国政府财政预算案谈判僵局将打压全球市场风险偏好,谈判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对正处于艰难复苏的美国经济造成较大拖累,若不能如期提高举债上限将导致美国政府债务违约,给金融市场造成灾难性影响,并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考虑到违约的巨额成本,我们预期美国将在10月17日的期限前提高16.7万亿美元的举债上限。另外,为了支持美国经济复苏,我们预期美联储在12月之前不会缩减购债计划,短期对稳定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支撑,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将会放缓。

从全球经济的基本面来看,美国制造业活动及楼市仍保持扩张态势,但要注意美国预算案谈判僵局导致美国政府关门,有可能对美国四季度经济增速造成一定拖累。而欧元区国家正从三年多来的主权债务危机中复苏,经济出现改善,但复苏步伐仍不够稳固,欧洲央行继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但增速出现放缓,而随着美联储QE退出计划的启动,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四季度QDII投资,我们建议采用精选为主,均衡配置的策略,以交银环球精选、广发亚太精选、工银瑞信全球精选为核心配置,配置比例在60%左右,以海富通海外精选、富国全球消费品、国泰境外收益、华宝兴业中国成长为卫星位置,配置比例在40%左右。

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对策研究 篇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核心、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手段, 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 我国城乡教育规模和水平显著提高, 但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仍然存在较大不平衡。

1.1 城乡办学条件不平衡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虽然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使农村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但是目前,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现状仍然十分明显。政府教育资源仍然过于倾向于城市, 对乡村学校的投入远不能满足和支持其发展。绝大多数城市学校己经拥有标准化的校舍、实验室、图书馆、语音室等基础硬件。而大部分农村学校大多仍旧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阶段, 教学实验仪器缺乏, 教学辅助设备不足。同时, 农村学校大多不具备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等很多大中城市学校已有的体育设施, 甚至连篮球架、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必要的体育设施也得不到保障。

1.2 城乡师资力量严重不均衡

这种师资状况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和城市学校的教师存在明显差距。同时, 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缺乏, 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明显少于城市, 很难满足农村教师渴望接受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方法的需要, 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较低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很难吸引一些有能力的教师到农村任教。所以现任农村教师一旦业务过硬, 教学水平提高, 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向城市调动, 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这就使得农村学校原本就很少的优秀师资逐渐向城镇方向流动, 导致农村地区优秀教育资源短缺, 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1.3 城乡教育机会公平的差异

现实中我国城乡之间在教育机会公平方面仍然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大量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 据预测, 到2020 年这一数字将在2000 万左右。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虽然一些城市允许办学条件相对较弱的公办学校来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 但较为严格的入学条件规定, 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学习, 只能选择一些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同时, 由于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 大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读完一部分课程后, 不得不离开城市返回原籍读书和参加高考, 再回到当地继续学习和参加高考可能会面临诸多的不适应和不协调。

城乡教育机会公平的差异还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多数情况下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难以得到及时帮助, 与同学交往中出现的矛盾、情感上的困惑无人倾述, 久而久之, 性格甚至心理方面的问题极容易产生, 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危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还会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无论从质量上, 还是从内容上, 都不及城镇院校, 这种先天的“缺陷”直接导致农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始终与城镇学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 并且农村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不及城镇学生。在这种先天不足的发展环境中, 社会变革引发一些新问题, 使农村学生面临许多困惑, 如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造成农村教师流向城镇, 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 以及税费改革牵扯出新的教育经费问题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严重阻碍。

2 原因分析

以上现状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水平总体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但是总体来讲, 我国依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不断增长的经济水平与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是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矛盾。经济作为其他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 它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会从根本上制约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亦是如此。

2.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

城乡二元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依然存在, 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直接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短缺, 并且与城市的教育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 一些城市的区域性招生政策也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进程。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严重影响着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普及。

2.3 固有分级办学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 并且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 特别是基础教育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在实践中形成了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办学格局。结果却形成了巨大的行政壁垒, 不进反退, 使城乡办学差距越来越大。

2.4 监督机制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及相关配套法律, 都提出了一系列增加教育投资和扭转教育差距的措施, 但是在执行环节并未建立配套的监督机制, 使得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滥用教育经费, 农村教育水平依然落后。

3 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差距不只体现在工资收入上, 还有备课环境、培训进修机会等待遇上的不足。实现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不断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严把农村教师入口关。要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同时要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在可操作的范围内, 在教育领域实行“以城带乡”。在教育领域实践“城市反哺农村”, 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可以带动校际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让教师流动起来, 对支教乡村的城市优秀教师进行补贴,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近年来国家多次试点教师流动, 就是要体现教育这种特殊的服务不能局限在一所学校、一个城市, 而是让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政府部门不仅要改善和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甚至达到高于城市教师, 这样才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3.2 对薄弱地区的学校进行教育资源整合

将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并综合利用, 严格落实标准化办学理念。如各镇建立一所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小学、几个乡镇联合办一所办学条件标准化中学。优化调整办学条件能有效改善农村学生的求学状态, 同时也能为优化设计农村教育发展格局,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是有助于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规模化教育格局。

3.3 完善城乡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完善城乡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加大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力度城乡教育经费合理分配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保证。显然, 当前我国有限的教育投入在分配上还存在着城乡分配不均衡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为此, 一方面, 要扩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实施教育经费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确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 要扩大农村教育融资渠道。在政府拨款有限的情况下, 各地农村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实现农村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3.4 关注和帮扶城乡教育弱势群体, 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首先, 各级政府应当把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 统筹安排更多有条件的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 使其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尝试把学生的学籍作为参加高考的判断依据,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其次, 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为留守儿童营造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承担机制, 建立对各级政府落实贫困生生活费补助经费情况的审计和监督。国家将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继续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同时, 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中央财政适时提高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

3.5 建立法律等保障机制保证

关于我国对教育投入的合理比例与公平分配, 要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来充分保证发挥财政投入对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 才能切实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真正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而不至于使这两个战略仅仅成为口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近日印发, 从2016 年1 月1 日起, 我国将通过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 首次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开启义务教育发展的新里程。

摘要: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 当前我国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城乡互补, 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在对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国内城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通过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参考文献

[1]尹贞姬.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城乡教育差异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3 (06) .

[2]何山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6) .

配置均衡化 篇8

一、广西义务教育师资的配置现状

(一) 教师资源配置结构的城乡失衡。

案例 (1) :N市第XX学与G市XX乡中学教师结构对比数据。N市第XX学中学现任教师135中, 特级教师2人、优秀教师3人、中教高级28人、中教一级38人、中教二级69人, 研究生8人, 本科108人、专科16人、中专及以下3人, 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7人、市级20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 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98人、市级125人。G市XX乡中学61人, 中教高级1人、中教一级19人、中教二级11人, 学历本科12人、专科28人、中专及以下21人, 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0人、市级2人、县级0人, 特级教师0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0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0人, 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教师0人、市级2人、县级26人。

从以上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结构对比数据看出, 城乡教师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农村地区教师的职称、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数量明显低于城市, 第一学历水平偏低, 大多是中专毕业, 尽管一些中专学历的教师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职后教育, 提高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 但其专业性与全日制学历确实存在差别, 从专业角度上说, 学历偏低的教师难以精、准、深地教授专业知识点, 这样的差异在不同的城市和乡镇中小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这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

(二) 教师资源配置结构城乡失衡。

案例 (2) :XX市某实验小学, 目前在校学生2, 000多人、教师150人, 师生比为1:13, 教师学历达标率98%。该校每年还选派百余名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现有国家级优质课教师1人, 省级优质课教师25人, 市级优质课教师142人。学校开设的课型全面、课时充足, 并开设了书法课、形体课、游泳课和低年级英课等特色课程;专任教师中有48人参加过“国培计划”培训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 , 120人参加了市级岗位培训。教师人均月收入 (含津贴) 2, 800元。而地处乡镇的XX县XX乡XX小学, 现有5个教学班, 在校生150人, 教师10人, 平均2个教师负责1个教学班的所有课程, 5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进修培训, 县级优秀教师1人。教师人均月收入 (含津贴) 1, 400元。在走访的一些乡镇小学中还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代课老师, 这些代课老师的工资仅有微薄的几百块, 对于物价日益高涨的当下来说, 这些工资也是杯水车薪。

从以上案例得知目前广西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进修培训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致使一些乡镇中小学教师想方设法往外流动, 对于乡镇教师队伍的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而使乡镇中小学教师流动总是处在一种“循环”状态, 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最终影响了乡镇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三) 教师资源配置结构的科际失衡。

案例 (3) :本案例是笔者与广西玉林三心镇XX中学y老师的访谈记录。问:你学的是什么专业?Y老师:汉语言文学。问:那你现在教的是哪一门课?Y老师:我现在教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那你一周有多少节课?Y老师:我一周上22节课, 平均每天5节课左右, 并且晚上我还要上晚自习。问:为什么你学汉语言文学, 现在教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呢?Y老师:学校语文老师饱和了, 思想政治老师现在很缺, 学校就把我调配去教政治了。

通过本案例得知, 目前在乡镇的一些中小学中, 教师所学专业与授课专业不一致的现象比比皆是, 同样在与广西G市XX小学的L老师访谈中了解到, 她所学专业是体育, 但目前所教授的课程却是语文。如果是一些副科课程, 比如音乐、美术等, 这些课程直接由语文或者政治老师兼上。“专业不对口”现象是广西义务教育师资配备科际失衡的一个重要现象, 很多老师都是应学校的“需要”, 被调配到另外一个学科教其他非本专业的课程。教师所学的专业没有得到运用, 为了应付学校的“需要”, 要到另外一个学科科目去重新学习, 所教给学生知识的专业性得不到保障, 某些知识点也没有得到合理的专业解释, 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影响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师资配置改进措施

(一) 继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

义务教育师资不均衡是经费投入不均的恶果, 有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 统筹广西区域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的问题,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可持续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水平, 避免城乡学校因经费投入的差距造成更大的影响。同时不断提高乡镇学校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

(二)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国家为了吸收应届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就业, 设立了“特设岗位”相关政策, 鼓励更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就业, 同时也壮大了乡镇学校师资队伍, 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同时继续实施城乡支教、帮扶互助机制,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的共享。

(三)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后培训作为教师自我提升的途径, 要积极鼓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 如“区培”、“国培”顶岗置换培训等项目, 通过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鼓励教师通过在职学习,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升学历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配置均衡化 篇9

一、改革开放前的财政均衡配置政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区域经济差距、群体利益差距巨大。改变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极不平衡状况,均衡区域间、群体间利益,特别是围绕均衡群体间利益,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均衡政策。

一是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围绕人群利益划分阶级成分,施行了在城镇围绕剥夺资本家剥削的以均衡劳动者利益的阶层管理制度,在农村围绕剥夺封建地主剥削的以均衡农民利益的农村土地全民所有制度。这些政策围绕发挥以广阔农村巨大能量提携城镇发展能力的均衡指导思想,在执行中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哺育城镇、以农业哺育工业的城镇工资与农村工分分设的劳动报酬政策,这种政策把社会主义均衡思想推向了极致。应当说,这种政策的设计初衷是相对均等或均衡的,对具有生活资源的农村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按“工分”取得劳动报酬的农民将剩余的农副产品按规定价格统一卖给国家,由国家按计划统一供应以劳动工资购买生活资料的城镇居民[1]。按此分配制度,财力短缺的政府承担了供应城镇群体的“粮票”、“布票”、“煤票”、“肉票”等项“暗补”性质的财政支出,努力维持以挣工分直接分取农副产品等生活资料的农村群体和以挣工资购买生活物品的城镇群体之间利益分配的平衡,财政资源配置政策围绕均衡群体利益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二是平衡区域发展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围绕改变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工业集聚沿海地区70%、内陆地区30%的区域非均衡布局[2],在均衡区域发展上财政实行了以“统收统支”为主的财政体制,围绕区域间财政资源均衡调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财力供给,财政予以通力支撑,区域发展按计划通盘进行。虽然一些学者认为该时期只有六个年头实行了“统收统支”财政体制(1950—1952年,1966—1968年),大多时期实行了“分类分成”、“总额分成”等项财政体制,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始终不变的观点是缺乏分析的[3]。但“统收统支”体制作为中央集权的代名词,尽管1950—1978年预算管理体制多次调整,只是中央集中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中央与地方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隶属关系控制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4],以“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发展演变作为衡量这个时期财政政策导向的主要依据应当不再有异议。作为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这一时期财政体制政策的实施如果加剧在“分类”上弱化或否定均衡群体利益、均衡区域发展的财政职能作用,就影响了均衡治国方略、均衡发展制度的实施,这不是方法上的问题,而是路线上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均衡思想主导的历史条件下,现代学者所认为的“分类与总额分成”的体制不但没有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动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该时期倡导该体制的相关领导人的政治包袱,加剧了其政治风险。即使类似体制安排有益于经济的活跃,但作为经济基础的财政不能脱离政治要求。毕竟,财政体制安排难以脱离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再进一步的财政“分类”体制必定成为该时期均衡思想的“异类”体制。

三是事无巨细的财政保障制度。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基本指导思想的财政管理体制和以“统收统支”为主的中央集权财政收入划分体制的实施,在均衡区域发展上围绕沿海工业过于集中的状况,在鼓励内地发展工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企业没有投资权,财政代替企业成为社会投资主体,包括基本建设拨款、企业流动资金支出等重要支出项目,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0%以上的情况下,财政包揽了各项社会事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系,并与统收统支、高就业、低工资体制相适应,国有企业为职工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福利则建立了由财政直接支出的财政保障制度。[5]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制度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均衡制度的实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逐步演化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协调的格局,特别是追求区域发展齐头并进,致使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重点没有形成,群体生活改善幅度较小,“大锅饭”使群体之间的收入水平没有形成多大差距,贫困程度基本相似。这些情况表明,这一时期区域均衡理念、群体均贫富观念与实践,在政策实施中所带来的整体贫穷和城乡群体待遇差距过大等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改革僵化了的社会福利政策、资源配置政策已经迫在眉睫。

二、改革开放后的财政非均衡配置政策

改革开放前中国财政经济资源均衡配置政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所带来的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人民生活整体上处于艰苦状态,后代教育中“反潮流”、“白卷先生”成为时髦,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为解决这些经济社会问题,以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的讲话,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的观点为标志,非均衡资源配置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

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非均衡财政政策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94年的非均衡政策实施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分灶吃饭”体制到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非均衡财政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但“分权让利”体制在调动地方积极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的同时,削弱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并导致财政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

在改革开放初期,继承“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思想,首先确立了激发农民积极性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业“大包干”政策为短缺经济注入了活力。继发的企业承包制度进一步释放了城镇职工的活力,平均主义分配思想、“铁饭碗”的打破,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形式所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育,激活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围绕改变农村按劳动日挣取工分和城镇职工按平均工作量计酬的“养懒汉”机制,以鼓励多劳多得为目的的劳动工资“大包干”制度从乡村扩大到城镇,调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制度逐步纳入了经济社会运转的正常轨道。

非均衡发展战略把推进东部沿海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在财政体制、资金投入、项目摆布、建设项目上实施了大力倾斜,先后创办了4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开辟了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海南岛等经济地带,形成了拥有41万平方公里、2亿多人口的沿海开放地带,1994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投入东部地区的比例高达62.9%[6],区域发展重点更加明确。在财富增长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在分配形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放权让利”的财政资源配置政策一度发挥了巨大作用,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壮大财政实力的积极性,全国经济建设大局进一步活跃。

在这个进程中,财政在计划时期对经济社会事务事无巨细、无孔不入的资源分配职能逐步萎缩,对国有企业从流动资金供给到折旧和工资审批等具体事务的管理中逐步淡出,财政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逐步减少为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同时,以行政分权为主要特征的从“分灶吃饭”到“包干上交”财政体制的实施,也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壁垒,阻碍了地区间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向地方过度倾斜的一系列非均衡政策逐步带来了以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双下降”为突出表现的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大幅度减弱的问题,成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的“瓶颈”,引发了1994年以经济分权为主要特征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第二阶段是1994—2003年的非均衡政策回调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围绕提高“两个比重”、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和政府间财政利益关系,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对非均衡的财政资源配置政策进行了回调,努力使财政政策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围绕规范市场与政府边界、各级政府间的利益边界,1998年进一步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并与围绕刺激经济增长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紧密呼应,在扩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围绕改革财政支出管理方式、优化支出结构、实施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政策在“分税制”体制改革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并取得预期效果后,转为规范群体间利益关系。这种转变标志着以非均衡政策为主的公共财政体制,围绕促进社会公平、群体和谐的协调理念和资源配置方式与结构的优化,正在向规范区域间、政府间、群体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上快步推进。

三、21世纪以来的财政非均衡协调配置政策

伴随着1998年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提出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改革重点逐步转到改变财政支出管理方式上来。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政府采购制度的全面实施、国库支付制度等项财政改革相继推出,对于规范政府内部管理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但只在管理方式上进行超前改革,还难以带来显著的即期效果,而财政支出所体现的各种利益关系却不断走向复杂化。虽然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维持了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占全国财政收入的较高比重,但中央财政对地方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持等保障性措施没有相应跟上,导致在21世纪初发生了大面积的基层公教人员工资不能及时发放的问题;城镇群体间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失业下岗人员、低收入人员待遇反差较大;地区间不同的财政收入划分体制使区域壁垒问题出现了新动向,经济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出现了新的问题。因此,加大对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政府之间利益的协调,已经刻不容缓。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围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围绕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自此,财政资源配置政策以“五个统筹”和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由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非均衡政策转为协调。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作为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统筹协调区域间、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必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在协调群体利益关系上,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在协调区域利益关系上,围绕国土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近年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地区间、群体间的协调力度。财政投入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财政惠农政策补助标准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财政财力性转移支付体制加大了解决地区间不合理基数所带来的不均等对待问题,政府专款加大了向不发达区域的倾斜,围绕不同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正在谋划实施区别对待的财政体制政策。财政投入向困难群体倾斜,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财政政策服务于社会各类群体的力度不断加大。均衡或均等目标作为非均衡资源配置政策的实施方向,已经贯彻到财政政策的实施之中。

总之,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财政均衡配置政策到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配置,再发展到新时期的非均衡协调配置,财政资源配置实践实际上已经走过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路径(见图1)。非均衡协调实质上追求的是均衡,但这种均衡不再是瓦尔拉斯的市场一般均衡,所蕴含的非均衡也不是凯恩斯的反均衡,而是着眼于社会和谐的非均衡协调。非均衡协调政策手段应当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在社会经济运行的非均衡发展常态下,以非均衡手段努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达到均衡,这应当是财政政策体制安排的恒久主题。

摘要: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西方国家对财政资源的配置走向了古典均衡理论下的政府不干预和非均衡理论下的政府强力干预两个极端。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财政资源实行了计划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在保证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问题,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按照“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要求,对财政资源实行了非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等社会经济问题。为此,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以“五个统筹”的提出为标准,财政资源配置政策进入了非均衡协调时期。所以,非均衡协调应当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在社会经济运行的非均衡发展常态下,通过非均衡手段努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达到均衡目标。

关键词:财政,资源配置,非均衡协调,路径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当代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94.

[2]杨秋宝.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0年:从平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5).

[3]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61.

[4]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当代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92.

[5]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当代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96.

[6]张深溪.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J].学习时报,2003,(6).

配置均衡化 篇10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问题, 导致两极教育差距严重; (2) 基础教育的重点校、重点班问题, 继续在人为地制造和扩大资源投入、教育条件、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并引发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腐败现象; (3) 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待遇问题, 特别是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公平的问题, 使义务教育的实施面临难题; (4) 教育歧视现象的现实问题的存在, 使众多学生因为考分、性别、家庭出生、社会经济地位、生理条件等原因, 继续在学习与发展、升学与就业等方面遭遇不公平的待遇。针对这些不均衡情况, 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该怎样来界定这些不均衡出现在我国的哪些地域、哪些城镇、资源配置的哪些方面, 即:寻找木桶理论中的“短板”;其次, 找出了这些短板之后, 应该怎样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和增长“短板”, 从而提高基础教育的综合水平, 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最后, 当基础教育的质量都达到相应的水平时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相应的进行资源的最佳优质均衡配置, 以实现公平、平等、效率三赢的目标。

二、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中“短板”的“水落石出”

近几年来, 国家一直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 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 教育资源极度短缺与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却依然无处不在。这不禁让人们设想这些有限的资金究竟该怎样有效的、最大化的利用起来以逐步解决当前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是采用各中小学平均分配, 还是直接投入贫困的西部、亦或是西部的某些地区?如果投入到西部, 是否西部地区所有中小学都应该投入?如果不是, 那究竟应该投入到西部的哪些中小学呢?只有这些问题被各个击破, 我们的决策者才能对症下药, 从而事半功倍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效率性、均衡性。

步骤一:首先, 通过建立二维坐标系, 对我国目前各区域 (省份) 综合的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坐标定位。

根据董泽芳、沈百福2000年采用专家咨询法和人均教育经费相结合作为主体指标, 对教育经济区域进行划分, 其结果为:全国30个省市 (本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按照教育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划分为四种区域类型:北京、天津、上海, 定位到图1中 (1) 区;发达地区包括辽宁、吉林、江苏等8个省定位到图1中 (2) 区;中等发达区域:包括河北、山东、内蒙古等10个省、区定位到图1中 (3) 区;欠发达区域:包括安徽、广西、四川等9个省、区定位到图1中 (4) 区。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这对教育的经济区域的划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重庆进入到直辖市的行列, 有些省份的发展速度相对加快, 而有些省份则相对缓慢。即使是2000年对教育经济区域的划分, 仍然基本适用于今天。即:当今我国的教育经济区域依然呈现出2000年的整体趋势。我国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的是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模式。因此, 划分我国教育经济区域之后, 还应该继续渗透到更小的单位中去寻找教育的“短板”。

步骤二:以县为单位, 对全国范围内各县采用如下表1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等级划分。

到目前为止, 各地教育发展的步伐参差不齐, 表现在基础教育方面尤其如此。然而, 教育资源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投入的差异、教育环境及条件的差异、生均教育费用的差异、教师收入的差异、师资水平及教学质量的差异。根据这几个指标的差异, 我设想将全国基础教育情况以县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估, 分为优秀、良好、中等、极差四个等级如表1:

如何判断各个县城是否拥有某一项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根据国际上基础教育平均水平和我国相应的一些指标来进行判断, 再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本评估主要采取自评为主, 他评为辅。将各县评估的情况进行定位, 找出基础教育薄弱县以及薄弱县的各学校相应的资源配置情况、各等级县城学校之间的差距对比、以及各优秀学校与较差的学校的极差对比。于是, 基础教育的“短板”以及具体“短板”在也就相应地水落石出。

三、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浅析

根据定长———圆面积最大的数学理论 (给定若干条定长为a的直线, 分别围成一个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图形, 其中圆形的面积最大为) 。假设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定值a, 其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即为基础教育的综合效果情况, 那么, 圆形则为其最终极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我们建立如图2的模型: (1) 取出圆的1/2 (半圆) 来进行建模, 以垂直的两条半径作为坐标轴 (x, y) , x轴代表各校拥有教育资源的项数, y轴代表各学校的经费投入情况 (x=y) ; (2) 将x, y轴平均分为4等份 (设最基础资源为单位1) ; (3) 对应连接x、y轴各点做辅助线 (虚直线) , 并以各点为半径做圆 (取1/4) ; (4) 然后过原点O做各虚线的垂线, 则x, y与圆心O组成的各三角形的面积的大小代表不同等级基础教育的实际综合情况, 1/4圆代表各等级教育资源均衡值。于是模型右半部分建立完成。现在进行左半部分的建立: (1) x轴向左, y轴与右半部分共用; (2) 连接x轴与y轴的端点 (如虚线L) ; (3) 分别过y轴的等分点做平行于x轴的平行线相交于虚线L。于是, 整个模型就建立完成。

根据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当给予一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时, 在模型的圆弧处将取得基础教育的最佳优质均衡 (因为此时圆弧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最大) 。 (2) 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 也即是模型中右边坐标轴的端点连线, 这样的优质均衡意味着全国基础教育基本达到相同的办学层次, 并且部分学校还表现出该校独有的特色。 (3) 目前, 我国各地区基础教育呈现出极大的不均衡, 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距极度明显。S△MON-S△AOB=极差;越是发达的国家, 其基础教育综合实力极差对比则越小。 (4) 模型左边, 各个梯形面积的大小代表基础教育各等级学校的数量情况以及比例, 此时, 薄弱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优质学校比例非常小;而当达到最佳优质均衡时 (圆弧处) , 各等级学校的数量中, 虽然薄弱学校的数量也在增加, 但其比例却大大的减少, 中等和良好的学校总和增加迅猛, 占整体的比例非常高 (由面积计算得知:占70%左右) , 优质学校的数量也相应的有所增加, 和相对薄弱的学校所占整体的比例相当。像这样, 在全国所有基础教育学校中, 等级优秀与较差学校占总数比例为30%, 等级中等与良好学校占总数比例为70%, 并且其数量关系满足:优秀≧较差, 良好≧中等, 我认为这将是最佳的基础教育结构模式, 简称三七模式。

根据三七模式分析可知:资源的最佳优质均衡最关键的一步是:找出基础教育中较薄弱的学校具体薄弱的方面 (共5个方面) , 国家、政府再相应地进行大力扶持, 使其不断提升, 最终进军到中等和良好的学校队伍中, 实现70%的目标;其次, 原本优秀的学校, 则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协作创新、互利共赢的新型教学模式研发;最后。中等、良好的学校则采用高额奖励制度与一定扶持力度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

摘要:通过建构我国区域定位四分法以及各县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 制定出我国2851个县基础教育等级划分的步骤及方法。在此基础上, 根据定长——圆面积最大的数学理论, 建立了各县基础教育情况等级差模型, 直观表达出最佳优质均衡的三七模式、极差对比, 得出实现基础教育资源最佳优质均衡配置中最关键的策略是实现70%的目标。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等级差,三七模式

参考文献

[1]姜丽琼.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

配置均衡化 篇11

王老师的故事,是全国各地努力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一个缩影。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包括办学条件的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学生资源的均衡配置。在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和学生资源相对均衡的形势下,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物质资源的配置,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和决心,就能够做到。而人力资源的配置,则要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难度之大,无须赘言。多年来,优秀教师由西部向中东部地区流动,由内地向沿海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地区流动,已成为困扰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就教师个体而言,多数教师的流动或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或是为了改变环境和氛围,或是为了子女的成长。要解决教师的无序自主流动问题,就要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上下工夫,在研究教师流动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引导优秀教师向资源薄弱地区有序流动。王老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就是他在青羊区教育局的政策引导下作出的自主选择。实践证明,他在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使当地的学生受益、教师受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呢?2006年以来,“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围绕城乡学校结对交流共同评价、教师交流及支教、教师工资规范化、农村教师培训与专业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与山东,北京、四川成都、辽宁沈阳等地合作进行实验和调研,积极探索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制度与模式创新。这些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当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他们的初步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值得各地参考和借鉴。他们的探索,也提示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思考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

◇均衡的必要性。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责所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利于把教育办成面向人人、面向大众的教育。

◇均衡的条件性。各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起点是什么,本地的资源优势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创造哪些条件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各地在制定具体政策时。一定要充分调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开拓创新,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均衡的成本性。我们进行任何制度与政策设计,都应该对实施该政策的成本、可能达到的效果等进行深入的评估与分析。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论提示我们,实现边际效益的最大化是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均衡的优质性。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不是教师个体在物理意义上的流动,不是现有资源间的简单平均。我们要实现的是高位的均衡、优质的均衡。无论是城市教师还是农村教师,都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均衡的人文性。教师是制度设计的客体,更是具有鲜活的生命意识的主体。在制度设计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关注教师的发展需求,关注教师的价值追求,这样的设计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配置均衡化 篇12

一、破难点:抓源头,搭平台,重众筹,以提能提质促均衡

一是抓源头,打好教师补充“组合拳”。目前,我县边远乡镇教师中“民转公”教师居多,且老年化严重,36至55岁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2%,55岁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结构性矛盾突出,理、化、生等学科教师和幼师严重不足。为此,我们打出了一套农村边远学校新教师补充的三式“组合拳”:“定向式”培养,近五年通过竞争性委培等培养“一专多能”的本土化紧缺科目乡村教师500人;“订单式”培训,近三年培训幼师等200余人;“引进式”吸收,近三年共吸收外地外校教师30余人。所有新补充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

二是搭平台,解好教师成长“综合题”。在教师培训上传统与创新并举。作为全省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首批试点县,我县建成了高标准的教育城域网和中心机房,互联网接入所有教室,中小学校教室均装备了信息化终端,85%以上的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我们还以申报省“国培计划”项目县为契机,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了3个功能齐备的省级培训示范基地。以此为依托,一方面,全面实行在线教研。在城区示范学校新建录直播教室,为偏远学校量身设计专递名师课堂,并依托中庆纳博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各乡村学校,让城乡教师在线交流,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个性化培训。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教师“点菜式”培训:开展幼儿教师“影子培训”,2015年共培训园长、骨干教师88人;开展骨干教师信息化暑假培训班,两年共培训青年骨干教师240人;开展学校用水用电安全知识培训,为全县各学校培养合格水工、电工近70人,全县近6000名教师基本实现了“按需培训”。2015年,先后组织9506人次参加“国培”“省培”等各级各类38个大项目、161个子项目的培训,先后有28人次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近120场次。

三是重众筹,构建教师激励“助推器”。第一,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于2012年启动“名优教师名优校长”评选工作,共评出名优教师72人、名优校长8人,两年一个任期,任期内享受特殊津贴,有力地促进了名优教师“沉校入班”,带动乡村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第二,做强县教师奖励基金会。近五年,我县教师奖励基金实现翻番,总量已近1300万元,在岳阳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奖励、帮扶、慰问优秀教师、特困教师和贫困学生数千人次。第三,成立乡镇助教协会。先后指导成立了10多个乡镇助教协会,募得资金近1000万元,在扶助、奖励乡村教师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封中学等20多个学校还创立了由乡友校友赞助的奖学基金,奖励帮扶优秀贫困师生。

二、抓重点:强师德,控流动,重引领,以公平规范促均衡

一是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组织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优秀教师巡回演讲、师德标兵评选等系列活动,五年来共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等近1000人次,引导和激励教师敬业爱岗、潜心教学。2015年,“国培计划”“送培到县”示范性培训走进华容,通过视频直播方式,组织全县城乡教师同步观看了师德巡讲报告会,反响热烈,效果显著。

二是科学有序推进轮岗交流。教师向城区和近城区集中是造成乡村教师难以均衡配置的现实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坚持实行三个“一律”:教师一律顺向流动,超编单位坚决不进一人;干部一律定期交流,定期对学校行政干部和局机关股室负责人进行交流轮岗,近三年全县交流学校行政干部120多人,2014年顺利实施股室负责人轮岗、局长办公会成员分工调整并精简了股室数量;城区学校一律支教,城区学校每年均按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到边远农村学校支教、走教,近两年全县共有200多名教师参与了交流。

三是不断强化行政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紧紧抓住教育行政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结合督学责任区建设,分学段强化督查考评。先后出台了《学校行政干部九项规定》等制度,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学校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突击督查,及时下发通报,督促整改;坚持“学段划分、专兼结合、在线管理、依法督学、提质促优”的督学责任区建设模式,构建了“县—区(督学责任区)—校”三级督导管理网络和季、月、周三时段督导运行机制,用信息技术手段督干部作风、督德育创新、督常规到位。2015年,组织常规督查2次、突击督查3次,通报处理违纪违规行政干部20多人。

四是切实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月报制,坚持常规核岗和突击清编。2015年,通报批评在编不在岗教师26人,扣发绩效工资15万多元,对226名不在岗人员作出了自动离职的处理决定;督促返岗78人,全部安排到边远学校任教,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创亮点:开展打井饮水行动,启动“五小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幸福提升工程,以安居安心促均衡

上一篇:电网运行监控系统下一篇:黑客与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