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任用(共4篇)
考核任用 篇1
中层干部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上通下达的重任。中层干部主要从基层干部选拔而来, 对基层干部起到示范和指导的作用, 上层干部从中层干部选拔而来, 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决定上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因此, 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的高低之际关系到企业的命运, 对企业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显得极其重要。
中层领导干部的能力与企业未来发展命运息息相关, 因此, 在企业选拔中层领导干部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极其严格的选拔任用资格和考核条件。力求把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选拔到管理岗位上, 使选拔的中层干部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最大的贡献。
一、选拔中层管理干部的基本原则
1. 德才兼备, 重品德。
德才兼备是企业选用管理干部首先应该考核的内容之一, 但二者同时存在却少之又少, 因此, 在考察选用干部时应该把品德放在考察的第一位。德:即是一个人的人品、性格, 体现在工作中, 是忠诚、敬业、负责、踏实、上进。
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才能够在做事、做人上保持正确的方向。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为整个团队着想。如果一个人把工资当成一种使命而不是当作谋生的手段, 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对于这样的人, 委以重任才能使得企业放心、安心。而对于一个才华卓越的人来说, 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 越卓越的才华越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越大的危害。
2. 长处与短处并存, 看潜质。
在对中层领导选拔之初, 应该对候选人员进行考察, 从其长处着眼看清人的本质。在从基层领导选拔中层领导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观察一个人的学习习惯、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在考核中应该看到考核人员的长处和短处, 做到大处看事, 小处看人。此外还应该注重从迹象看一个人的潜质, 迹象出现在事情发生之前, 因此, 选拔人员应该发现被考核人员的发展迹象看其潜质。
3. 临危不惧, 重心态。
对于一个中层领导, 应该做到“以有事之心处无事, 以无事之心处有事, 以做大事之心做小事, 以做小事之心做大事”。因此, 在选拔中层的管理干部时, 应该把心态的考核作为考察的一个重要项目。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控制好自身的情绪还能耐心的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中层管理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不仅要协调好与高层领导干部的问题还要协调好于下属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如果遇到心态差的中层领导是不能胜任该工作的。良好的心态还应该宽容大度,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 善于换位思考, 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亲和心态才能让员工感到亲切和温暖, 并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便于赢得别人信赖。
二、处理好中层干部自己能力问题
1. 处理好学历与能力的关系。
学历作为知识层次标志, 而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但并不能说明具备了学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能力, 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中, 应该处理好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在现在的社会中, 学历作为工作敲门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使得大批具备管理能力而没有学历者被拒之门外, 而有学历者, 但是无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者却被赶鸭子上架。在现实的生活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是不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因而在选拔中层领导干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多种因素, 如学历、能力都应该兼顾不能偏废二者的任何一项。
2. 处理好年龄与能力的关系。
任用选拔年轻干部在企业选拔干部过程中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 就实际选拔来看, 年轻干部在选拔任用新岗位时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主要问题是因为某些管理岗位不适合年轻干部去管理。提拔任用干部年轻化是我们党用人“四化”标准中的“一化”, 但是就实际问题来说, 不能固守死板的教条, 而应该具体岗位具体分析。对于干部的选拔应该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去考察, 力求处理好年龄与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
3. 处理好测评与评价的关系。
对中层干部的选拔过程来说, 进行一定范围的测评是检验被测评者在群众中有无威信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测评中会出现业务型的干部测评分饰高于党政领导干部的测评分数, 这样的测评分数会挫伤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此外, 对于从事组织领导工作的, 往往根据测评分数来判断和衡量干部的优劣。认真分析便会得到这样一种现象, 有魄力的领导分数不高, 一些有事业心的老好人往往分数较高甚至满票。用这样的标准去选择领导不能选择出真正优秀的领导干部, 因此, 应该处理好测评与评价的关系, 在测评中应该注意公众的言论, 但是也不应该把言论当作选拔的唯一依据。
三、完善考核方法, 建立科学的考察机制
1. 策划高质量的领导考核标准。
考核指标体系通常为考核考察要素、评价要素、阶段分标准组成。这些考核指标应该按照比例平均分配。在指标的设置上应该遵循可考性的原则, 最为主要的是在操作说明上具体细致, 尽可能避免用抽象的言词。抽象的言词一般都具有相当大的模糊性, 难以有效的防止考核人员凭主观印象进行打分, 从而导致不同的考核者对同一对象的评定结果相差甚远。只有把考核的标准准确简单的呈现出来才能使得可靠性与可操作性有效地结合, 才能使得每个考核者能够根据被考核者的个体的特征给予准确的辨别和评价。从而大大减少考核者的主观随意性。此外, 对被考核人员的考核应该有人事部门专门组织, 只有这样才能把效益情况、人才培养、开创创新等考核标准综合考虑到。
2. 考核考察信息应该公正客观。
现如今, 政治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速了企业民主化的进程。企业在对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过程中应该以民主的评议为主导。但是应注意到应该科学的确定参加考核人员的范围, 不能盲目的进行考核。此外, 下级员工因惧怕上级的打击报复, 往往对考察持以敷衍的态度, 不能真实的反映考核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在考核的过程中采取抽样考核或者采取推荐考核者进行考核, 尽量的做到公平公正, 此外, 考核人员还应该对被考核人员的考察信息进行比对核实, 这样才是较为科学的方法, 同时也是客观公正的获取考核信息的直接手段。
3. 毛遂自荐, 自我评议为参考。
在现代企业中层领导的选拔过程中, 毛遂自荐、自我评议是考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手段。因为, 只有自己最为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也只有通过个人的毛遂自荐才能看出一个的人的理想和报复。通过毛遂自荐、自我评议可以使得考核者更为了解考核对象, 并且能够与民主评议的结果进行比对, 来看候选人是否能够认清自己、是否诚实。此外, 通过毛遂自荐、自我评议还能了解到考核对象的相关的其他素质, 如:组织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多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虽然该过程不能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 但是它作为一个辅助性的考核方式虽然不能改变考核结果, 但是可以使得考核更加公正。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因而, 在对企业的中层领导的选拔任用与考核考察就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考察人员不能固步自封沿用原来的考核手段对中层领导的选拔进行考核, 被考核人员也不能用过去的考核标准来衡量自己, 需要用一种综合适用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考核制度与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能够选用到优秀的中层管理干部, 同时还能提高中层管理干部的综合能力。
考核任用 篇2
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 下文是关于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材料标准参考文本清单》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材料标准参考文本清单(征求意见稿)一(动议
1.动议工作方案„„„„„„„„„„„„„„„„„„„.29
2.拟选拔任用职位职数情况审核意见表„„„„„„„„„33 3.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情况审理意见表„„34 二(民主推荐
1.推荐考察工作方案„„„„„„„„„„„„„„„„35 2.个别谈话推荐情况记录表„„„„„„„„„„„„„41 3.会议推荐表„„„„„„„„„„„„„„„„„„„42 4.民主测评及征求意见表„„„„„„„„„„„„„„43 5.个别谈话推荐情况汇总表„„„„„„„„„„„„„..44 6.会议推荐情况汇总表„„„„„„„„„„„„„„..45 7.民主测评情况汇总表„„„„„„„„„„„„„„„46 三(考察
1.考察对象公示„„„„„„„„„„„„„„„„.47 2.考察谈话情况汇总表„„„„„„„„„„„„..48
3(1).干部人事档案情况登记表„„„„„„„„„49 3(2).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认定表„„„„„„„„„54 4.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实情况表 „„„„„„„„„..56
5.干部任免审批表„„„„„„„„„„„„„„„.57 6(干部考察材料„„„„„„„„„„„„„„„.59处级干
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7.干部考察报告„„„„„„„„„„„„„„„..61 四(讨论决定
1.下级党委(党组)呈报的干部任免请示„„„„„„„..66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
2.拟提请党委(党组)讨论干部名单„„„„„„„„„.70 3.组织(人事)部门上报党委(党组)请示„„„„„„..72 4.正职拟任人选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材料„„„„„„„74 五(任职
1.干部任前公示„„„„„„„„„„„„„„„„„„..81 2.干部任免职通知„„„„„„„„„„„„„„„„„83 六(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责任清单„„„„„„„„..90 动议工作方案
动议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提出启动意见,提出初步建议和形成工作方案”分别作出了3条规定,《四川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动议工作办法》对动议主体职责、工作程序及方案内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形成呈报党委(党组)审定的动议工作方案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标题。鉴于动议方案提及的是初步意向人选,在标题上应与干部任免请示有所区别,一般表述为“关于拟对XXX领导班子或XX职位启动调整补充的请示”,不宜表述为“关于XXX同志职务调整的请示”。动议请示可以是单个职务调整事项独立呈报,也可以是多个职务调整事项综合呈报。
二是主送和落款。此类件均主送党委(党组),落款为组织(人事)部门。三是主送内容。一般应包括动议的主要理由和依据,班子功能结构模型要求、人选分析、相关方面意见。组织(人事)部门建议意见等五个方面内容。
四是附件。主要包括有关人选《干部任免审批表》,相关单位党委(党组)关于推荐人选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意见,与相关人员谈话记录(或征求意见记录)等。
附:参考文本
关于拟对部分省直单位厅级职位 启动调整补充的请示 省委: 根据省直单位职位空缺情况和干部条件,为适应工作需要,拟启动对xxx厅等x个单位厅级职位的调整补充(其中厅级领导职务x名、厅级非领导职务x名)。具体请示如下:
一、厅级领导职务补充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
1、xxx厅
根据“三定”方案规定,xxx厅可配副厅长x名,现有x名,空缺x名。根据班子功能结构要求和当前配备实际,目前需要补充x名分管xxx工作的副厅长。
根据调研情况,经分析研判、综合不选,建议补充xxx副厅长x名,人选从xxx厅内部产生。具体建议人选为:xxx(xxxx出生,民族,性别,学历学位和毕业院校及专业,现任职务,任现职时间,任现级时间。人选若是递进培养学员、后备干部、受过省部级以上表彰等情况,需予以证明)。对该同志的主要特点作简要描述(100字以内)。(说明:重要岗位初步意向性人选,还应说明提前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干部人事档案、排查信访举报、征
求党风廉政意见等有关情况:相关单位推荐人选,还应说明单位出具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意见。)建议人选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xxx同志意见:同意。分管省领导xxx同志意见:同意。
我们意见:根据.......若同意,拟按程序进行推荐考察。
二、厅级非领导职务补充
1、xxx厅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
根据“三定”方案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xxx厅可核配厅级非领导职务x名(巡视员x名),现有x名(巡视员x名),可补充x名。
Xxx厅厅长、党组书记xxx同志意见:根据职位规定和机关干部实际,建议补充副巡视员x名,人选从机关内部产生。具体建议人选有:xxx(xxxx出生,民族,性别,学历学位和毕业院校及专业,现任职务,任现职时间,任现级时间)、xxx(xxxx出生,民族,性别,学历学位和毕业院校及专业,现任职务,任现职时间,任现级时间)。
分管省领导xxx同志意见:同意。第二篇:《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一、民主推荐。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都必须经过民主推荐。
(一)民主推荐的两种情况:领导班子换届推荐、班子缺额推荐(二)民主推荐的一般形式:采用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是按推荐主体分类的。《干部任用条例》中所规定的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两种形式,是按推荐方式分类的。二者并不矛盾。
1、基本程序:(1)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用条件、推荐范围,提供推荐单位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2)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3)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4)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2、参加对象:一般为本单位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直属(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根据各自情况需要参加的其他人员。如本单位人员较少的可以由全体人员参加。
3、结果的使用。推荐人选必须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入考察对象,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三)民主推荐中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的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2、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 料并署名。
3、民主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二、考察。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考察准确,才能用人准确。
(一)考察形式:等额考察、差额考察
(二)考察内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考察其工作实绩。对于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审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三)一般程序:
1、组成2人以上的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2、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3、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4、采取多种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5、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交换意见;
6、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领导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向派出考察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经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本级党委(党组)报告。
(四)基本方法:考察可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表、自测评表等方式,同时可采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对面谈话等方法一并进行。考察的真实性,取决于找谈对象和考察组成员双方的沟通。考察组要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同志组成,考察人员既要出于公心,又要善于
运用好的方法,在考察中要善于引导找谈对象说出真实想法、善于辨别表象与本质、善于判断主流与末节。
(五)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上
级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本单位全体领导成员、单位中层及直属(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视其情况还可以向纪委、监察局等工作部门征求意见。
(六)考察材料: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后,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完善的文书档案。考察材料必须务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包括下列内容:一是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和主要特长;二是主要缺点和不足;三是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
(七)考察反馈:考察中还要注意用好考察反馈制度,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由考察组向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和本人反馈。
三、酝酿。酝酿是讨论任用领导干部前的一个必经程序。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考察前,讨论决定或者决定
呈报前应当充分酝酿。一般情况下,酝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班子成员中进行,有的还要征求上级领导的意见。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应当事先征求协管方的意见,进行酝酿。征求意见一般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协管方自收到主管方意见之日起一个月内未予以答复的,视为同意,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协调,副职的任免由主管方决定。
四、讨论决定。讨论决定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一)坚持集体讨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在党组织讨论决定任免事项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要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表决时,以党组织应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二)基本程序:(1)由党组织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逐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2)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必须持明确态度;(3)进行表决,形成决定。
(三)表决方式:表决可以采取口头、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等表决方式。今后,我们将逐步向票决方向努力。
(四)材料要求:(1)需要报上级党组织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本级党组织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民主推荐材料和党委(党组)会议
纪要、讨论记录,以便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查、备案。(2)讨论干部任免时,必须作详细的会议记录。按照省有关文件规定,从现在开始统一使用规范的《党委(党组)讨论任免干部会议记录簿》,这种记录簿已经发到大家手中了,请大家严格遵守记录簿首页所印的有关纪律,规范记录内容,我们将对规范记录情况进行抽查。
五、任职。任职是选拔任用干部中的最后一道程序。(一)要坚持三个制度:(1)公示制。除特殊岗位和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在公示期间,如接到举报信息,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调查结果不影响任职的,方可办理任职手续。(2)试用制。对非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要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限一般为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才能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3)聘任制。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要实行聘任制,每个聘任期不超过五年,对工作优秀的可以连续聘任。
(二)进行任前谈话:对决定任用的干部,由党委(党组)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与拟任人选进行沟通,提出要求、希望等。
(三)任职时间的确定:领导职务的任职时
间非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自任命或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自当选、任命之日起计算。
六、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对需按有关章程选举产生的干部,要积极做好推荐、提名、协商工作,确保既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又坚持依法办事,还做到尊重民意。第三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
****2010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 县委书记 ***(2011年2月20日)各位委员,各位列席人员: 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2010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请予评议。2010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抓手,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改进作风、改善结构、健全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干部培养和选拔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堪当重任的优秀领导干部队伍,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2010年,县委常委会分*批讨论任用科级领导干部,提拔任用**人,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人,副科级领导干部*人,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人;调整交流*人,其中正科级领导职务调整交流*人,副科级领导职务调整交流*人;机构更名重新任职*人。选拔任用的县管干部中,女干部*人,少数民族干部*人,党外干部*人。总的来看,我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升,结构有了新的改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回顾过去一年来,县委常委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有关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实质内容,进一步增强依规选人用人的自觉性
近年来,县委对学习《条例》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学习《条例》经常化、制度化。特别是今年重点学习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常委班子带头学,业务部门重点学,一般干部普遍学。县党校每年都要把《条例》的内容作为全县副科以上干部及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必备教材。同时,县委中心组结合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表决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等五个法规性文件的学习一同安排。此外,县委通过电视台、报纸开办的党建专栏,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条例》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今年还在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进行了四项监督制度知识
测试。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依规选拔任用干部意识。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干部选任工作机制,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在深化改革方面,积极探索运用差额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干部。去年以来,我们在部分科局主要领导缺额补充中运用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等差额选任干部关键环节上进行了创新试点,在检察院开展了环节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工作,均取
得了较好效果,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致认可。
在规范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方面,严把“五关”,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工作提供了重要机制保障。
一是扩大民主,严把“推荐”关。县委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首要的、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不准用其他方式和形式代替,将干部的“初选权”交给群众。在民主推荐上,去年我们继续完善了《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推荐科级后备干部工作的通知》,对后备干部选拔的条件和资格、数量和结构、选拔程序等方面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在年终实绩考核中,各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民主推荐,并报送县委组织部,经考察和公示后符合要求的确定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不符合要求的,不列为后备干部。在干部的提拔调整中,充分运用推荐结果,除特殊岗位外,一般不搞临时推荐。近几年提拔的科级干部均在后备干部队伍中产生。
二是坚持标准,严把“考察”关。在把好考察关上,着重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注重群众参与和考察的广泛性,实行考察预告,做到公开透明。对一些重要岗位实行差额考察办法,对拟提拔人选进行差额考察,并注意倾听退休老同志、老党员等方方面面意见。二是注重公正考察。考察组按有关要求和干部名册指定考察谈话人员,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防止片面性和倾向性。三是注重针对性。在调整干部时,都制定详细的考察方案和意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考察办法和内容,因岗施策,按岗考核,进一步增强了考察工 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注重考察范围的全面性。在考察中,把集中考察、年终考察、提拔考察和日常考察相结合,与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考察相结合,不仅考察干部的工作圈和服务对象圈,还延伸考察其生活圈和交际圈。
三是集体研究,严把讨论决定关。县委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坚决执行《领导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在干部讨论决定中扩大民主,坚持集体决策,做到没有经过组织考察的不研究,人事方案未经充分酝酿的不研究,群众有反映、纪检监察部门没有查清的不研究。
四是主动防范,严把监督关。根据市委《关于干部管理监督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加强干部备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我县印发了《关于干部管理监督若干问题的通知》,确定了分级分类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任用条件及程序,把对执行《条例》的监督关口前移,变事后检查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防范,使监督检查工作贯穿每个重要环节和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选用干部质量,比如,我们实行了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干部提拔任用备案制度、拟任主要领导联审制度、任前廉政谈话制度、试用期制度等,有效防止和制止了在选拔工作程序和拟任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收到较好效果。
五是加强管理,严把试用关。对新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实行
试用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后进行全面考核,经考核胜任所试用职务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同时,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做到了记录完整,考察材料、任免职审批表等资
料齐全、规范,归档及时。
三、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营造踏实工作、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入推行科级领导班子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完善了备案、调阅等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领导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防止重大问题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效地促进了议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完善了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充分运用督查考核结果,对部分考核排名靠后的科级班子和科级干部进行诫勉警示性谈话;对考核获综合奖的科级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鼓舞激励式谈话,从而增强了班子的整体效能,保证了干部的健康成长。围绕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实行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诫勉谈话制度,规范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在完善党组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同时,通过建立县委领导包片制度,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采取“一把手”交流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等措施,强化了对各级“一把手”领导的监
督。去年,我们对10名“一把手”领导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同志们,2010年,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县委的正 第四篇:《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
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姓名,1979年2月出生,族,省县人,1998年9月参加税务工作,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年12月毕业于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经济管理专业。该同志先后在县地方税务局分局、县地方税务局分局工作,XX年6月,任县地方税务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该同志主要表现是:处级干部考察材料
一、勤于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修养。该同志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钻劲,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路线,学习与地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计算机操作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今年9月份,该同志为使干部职工顺利通过全州地税系统计算机等级考试,主动与人事股的干部到县e时代电脑培训学校联系全系统干部职工计算机操作培训一事,分机关和基层举办了两期计算机操作培训班。【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处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在培训学习期间,她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按时完成课后上机操作习题,课余能辅导操作基础差的干部职工,为机
关和基层干部在学习上做出了表率。税收业务上,她虚心向业务股室的同志学习;领导工作方法上,她虚心向班子成员学习,由于她平时坚持学习,勤于思考,政治理论素质、领导水平和业务水平均得到了提高。考核材料
二、思想素质好,政治觉悟高。该同志加强党性锻炼,注重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立场坚定,凡是州、县局党组作出的决定、指示,坚决贯彻执行,始终旗帜鲜明地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该同志来宣恩后,能克服家庭、生活上的困难,做到有事请假,不论是上班时间,还是八小 本文来自第五篇:《副科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
副科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张XX同志于1xxx年7月毕业于XX学校XX专业,同年8月分配到县XX工作至今。其间,2xxx年9月考取省委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参加在职函授教育,于2xxx年7月毕业,取得大专文凭。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作风严谨,听从组织分配,服从管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扎实肯干。【副科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副科级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该同志能够经常向组织汇报思想情况,与科里进行工作交流,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够搞好协调,为科里提出合理化建议,凡事以大局为重,在科里有较好的口碑。工作事迹 该同志积极配合领导工作,能够搞好团结,与组织进行经常性的思想交流,自我约束力较强,能够按时参加监狱及监区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并积极开展自我学习,业务能力强。几年来,在工作
考核任用 篇3
关键词: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策
一、决定任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 党政领导干部决定任用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 党委 (党组) 票决前酝酿不充分
党委 (党组) 会前的沟通是实行好票决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但从一些地方实行票决的情况来看, 党委 (党组) 会前的酝酿工作很不到位, 对拟任用干部的征求意见范围太窄, 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征求党委委员或者有关部门的意见, 不能进行充分的会前酝酿。酝酿工作的不到位, 直接导致票决的前提和氛围难形成, 为票决工作的顺利进行制造了难题。
(二) 个别地方党委 (党组) 票决存在虚假民主现象
主要表现在党委 (党组) 的主要负责人在研究干部时也讲民主决策, 但在研究过程中, 先定调子以己之口堵他人之言。有的“胸有成竹”, 任命方案你赞成也罢, 有异议也罢, 你说你的, 他听他的, 你民主, 他集中, 最后还是个人说了算。
(三) 对任前公示中核实群众反映问题的方法不规范
在任前公示期间, 对群众反映公示对象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是干部任前公示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公示对象已经向社会公布, 调查核实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干部是否被任用。与日常受理群众反映干部问题的调查核实相比, 调查核实公示期间群众反映公示对象的问题, 有着社会关注、时间紧迫、要求高、难度大、责任重的特点。这项工作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制度和可供借鉴的成功做法, 各地采取的办法都不尽一致。有的地方由于调查核实群众反映问题的力量不强、人员素质不高、方法不够规范, 出现了调查核实问题效率低下、调查不够深入细致等问题, 调查核实工作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难以实现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初衷。
(四) 在任前公示中匿名和失实的反映较多
由于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时间不长, 有的群众还有疑虑, 个别群众还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民主权利, 因此, 未署名和失实反映较多, 增加了调查核实工作的难度, 浪费了调查核实工作的资源, 直接影响了调查核实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的组织人事部门对匿名反映简单处理, 不予理睬, 失去了一些重要线索。
存在以上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党政领导干部决定任用工作缺乏严格的程序和一整套具体完备的制度。比如, 在对重要干部的票决中, 就需要有干部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经济责任审计制、诫勉谈话制等多项制度建设与之相配套。但从当前一些地方试行票决制的情况来看, 这些配套制度要么正处于探索中、还没有建立, 要么虽然建立了、但根本就不配套, 这使票决制的科学有效运行面临困境。
二、完善决定任用机制的对策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决定任用机制, 应当从完善党委 (党组) 票决制、任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 完善党委 (党组) 票决制
一要规范程序, 严格实施。从便于实际操作、干事简便、于法周严的原则出发, 明确推荐职务对象, 明确参加人员范围, 加强组织领导, 搞好实施和情况的呈报。在具体操作中, 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首先, 提出票决方案。重要干部的任免在提交党委 (党组) 进行研究决策之前, 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上报党委 (党组) 。进行领导干部的任用投票, 如决定一人的话, 则至少应当确定两名候选人进入最后的表决程序, 也就是实行差额表决。
其次, 会前充分酝酿。确定任免人选以后, 党委 (党组) 在开会之前要进行充分的酝酿, 把工夫下在会下。这种会前酝酿主要在以下层面展开:书记与副书记之间进行酝酿;正副书记与委员逐个见面听取意见, 交流看法;正副书记与有不同意见、特别是与有反对意见的同志进行充分的个别交流, 力求统一意见, 把大的分歧解决在会下。会前的酝酿还应该广泛地征求纪委、政府、人大、政协、群众组织和各界人士的意见, 以对拟任免人选进行充分的论证, 及时修正完善, 以保证将一个成熟的人选提交到党委 (党组) 会上。
第三, 会上充分讨论。在召开党委 (党组) 会进行票决时, 要组织各个委员对拟任免人选进行充分的讨论。讨论中, 每个委员都要对拟任免人选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么表示同意、要么表示不同意, 要么表示一时无法形成决定。
第四, 当场表决投票。经过委员的讨论, 在对拟任免人选基本同意, 没有多大分歧的情况下, 这些拟任免人选就进入表决程序, 由包括书记在内的全体参会委员进行表决。表决最好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投票时, 每个委员都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 投出赞成票、反对票或弃权票。
第五, 当场宣布结果。表决投票结束后, 党委 (党组) 要指派专人对投票结果当场计算和唱票, 得到超过规定票数的拟任免人选获得通过。规定的票数一般应该是到会党委 (党组) 成员的2/3。投票结果出来以后, 书记或指定的人员要当场宣布投票结果, 并把选票封存或销毁, 防止出现“后遗症”。对投票表决未通过的人选, 组织人事部门可以继续跟踪考察, 若条件成熟时可再次提交党委 (党组) 会讨论表决, 但一般半年内不得就同一职务的同一人选提交党委 (党组) 会讨论表决。二要保证投票人有充分的条件了解拟任人选的情况, 正确做出判断。三要加强监督, 确保票决选人的准确性。由于党委 (党组) 会表决制是集体表决, 责任的主体是全体委员, 责任追究较难解决。因此, 必须要加强民主监督。
(二) 完善任前公示制
一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核查问题工作机制。干部任前公示期间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核实工作, 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 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关系到干部的政治生命和切身利益, 稍有不慎, 就可能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给干部造成伤害。首先,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 要认真甄别、综合分析、区别对待。凡组织人事部门已掌握或纪检监察机关已有调查结论的, 匿名反映且无具体事实和线索的, 不安排调查核实。不管是匿名还是署名, 反映问题线索比较清晰、事实比较具体的, 都应安排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工作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有关部门协助;如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 属于严重违法违纪或触犯刑律的, 则应交由纪检机关或检察机关去核查;对此, 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制度规定。其次, 调查核实方法要规范、科学。调查核实可采取查阅与反映问题有关的资料, 与反映问题涉及的有关人员包括反映问题的群众个别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中, 是否与被反映公示对象谈话或由其做出书面陈述, 应视情况而定。原则上, 重大线索和重大问题不宜直接告知被举报人, 只有在组织上已经基本掌握了有关情况后, 需要由本人对有关问题做出说明时, 才可适当予以说明, 而且要以不影响对问题做出客观公正的调查核实为前提。根据规定, 公示时间为7至15天, 实际操作一般为7天, 因此, 调查核实的时机选择和时间安排要科学。由于群众反映公示对象问题的时机是不确定的, 有的在公示的最后几天还反映问题, 因此, 调查核实问题的时机不应过早, 一般应在公示开始的第3天后安排。如果群众反映公示对象的问题较少或问题不复杂, 调查核实的时间可安排1至2天;问题较多或问题较复杂, 可安排3至4天;如果问题多或问题复杂, 调查核实时间则应视实际需要安排, 不能划定在7天之内。对于在规定时间内问题难以核查清楚的, 组织人事部门应向党委 (党组) 提出对被调查公示对象暂缓任用的建议。第三, 调查结果的处理要慎重。反映问题不属实的, 提请党委 (党组) 对公示对象予以任用;反映问题属实但比较轻微, 不影响任用的, 提请党委 (党组) 对公示对象予以任用, 在任职谈话时, 指出存在的问题, 帮助其改正;反映的问题不属实, 但通过调查核实后发现公示对象不适合在拟任岗位任职的, 提请党委 (党组) 对公示对象的拟任职位予以调整;反映问题属实, 影响任用的, 提请党委 (党组) 不予任用, 如问题涉嫌违纪或违法, 向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移交。
二要保护、引导和调动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积极性, 严肃查处诬告行为。没有群众参与或群众不能正确参与,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都将难以顺利实施。党委 (党组) 及组织人事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 既要保护、引导和调动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积极性, 又要严肃查处诬告行为。首先,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不要向组织反映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 更不要诬告。其次, 增加工作透明度, 在公示范围内公布调查核实结果, 向署名和来访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调查核实结果。第三, 保守反映问题群众的秘密, 确保反映问题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第四, 对提供重大举报线索的群众以适当物质奖励。第五, 对不实举报视情况进行处理。
(三) 完善任职试用期制
当前, 要实行好任职试用期制度, 需尽快建立健全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 进一步加强对新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一是尝试建立“试用期干部档案”制度。对试用对象实行动态管理, 将试用期干部在试用期间的基本情况、试用期表现、完成责任目标情况、民主生活会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廉洁自律情况和参加各种教育活动情况等记录存档。所在单位也建立本单位试用期干部档案, 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有情况及时通报。
二是探索建立“跟踪考察”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与试用期干部的任职单位联系, 及时、准确了解其各方面表现, 定期与试用期干部本人谈话,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提出要求。同时, 笔者建议:是否能将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和考察工作分离开来, 将干部考察工作安排在干部试用期满前期进行, 以便使党组织提前对干部试用期间干部表现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如发现问题, 坚决查明事实后作出相应处理。
三是研究实行“延长试用期和戒勉谈话”制度。目前, 已有地方采取这样的做法。例如《西安市市管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暂行办法》⑵规定:对试用期满民主测评中, 不符合“合格”条件, 但又不属于“不合格”范畴的干部, 即优秀票、称职票没有达到60%, 但不称职票没有超过30%, 可视情况采取适当延长试用期或进行戒勉谈话, 帮助他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提高对新岗位的适应能力、工作水平和领导艺术。
参考文献
[1]郭惠毅.关于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几点思考.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8, 第1期.
[2]徐友谅.构建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江苏国税调研, 总第31期.
考核任用 篇4
干部量化考核工作处于选拔任用干部链条的起点,是客观公正识别干部、科学正确使用干部、合理有效激励干部的基础和依据。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量化考核与管理机制,一直是各界、各级、各部队的共性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消防部队人事工作步入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时期,并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值得关注的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和现代人事管理技术为我们重新认识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量化考核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目标考核管理,体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为推动干部管理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关理论和依据。
长期以来,咸阳市消防支队党委都十分重视干部量化考核管理、考评选拔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自觉落实干部考核工作在选拔任用干部、管理干部工作中的政策制度,使一批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同时,围绕干部量化考核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创新从未间断过,但建立科学的干部量化考核管理机制的要求与部队官兵的期待,及部队发展所遇到的难题相比,仍要经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这是事关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事关干部队伍的发展方向,事关消防部队发展长远建设的永久课题。
胡主席多次强调,“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实绩核价标准和体系。只有使干部的工作成绩得到全面、客观、公正的量化核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准确识别、公正核价干部,建立健全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体系,对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良好的人事环境、循序渐进的发展管理,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是当前必须值得重视的现实课题。
一、当前干部量化考核工作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消防部队历史使命任务的拓展和应对多种复杂任务的准备,以及消防部队职责形势的变化,对干部考核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干部量化考核核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馈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亟待解决。
(一)片面化倾向。主要体现“四多四少”。一是肯定显绩多,分析潜绩少。对摆在面上的,看得到、易把握的明显成绩肯定核价的多,对在短时期内不能立竿见影、产生轰动效应的一些经常性、基础性、长远性和创新性的工作难于充分肯定。二是反映现实多,体现历史少。核价现岗位的工作实绩较多,纵向延伸考察干部历史表现的较少,缺乏考核的纵深度和历史的空间感。三是定性核价多,量化说明少。考核结果多是对实绩的定性描述,缺乏量化的数据分析和事例印证,很难对考核对象做出客观具体的核价。四是点上考核多,面上核价少。领导和机关干部被参与考核的机会多,基层官兵参与考核的少;谈话对象中工作层面的较多,生活交往层面的较少,广大干部参与考核广泛性还不够,考核存在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倾向。
(二)主观化倾向。目前,消防部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相对还比较原则,概念定位和条件标准比较模糊,硬性不足弹性有余,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导致领导干部识人用人过程中的自由裁定权相对较大。加之量化考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消防业务职能部门具体规定的主观理解和执行出入较大,往往以主观感受和自我理解为基础,了解情况容易凭直觉加以判断,凭亲疏好恶办事,惟领导意见是从,得出的结论有人为化随意化倾向。
(三)程序淡化倾向。受各种因素影响,相关的量化考核程序在实践中得不到完全落实,量化考核工作在基层甚至机关局部圈子内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主要表现:个人述职往往是述而不议、民主测核往往是测而不核、民主推荐往往是忽略不计;考核结果不公开、核议走过场、推荐不公示。由于广大干部对考核作用缺乏信心,对考核者缺少信任,事不关已、从众心理和老好人思想比较普遍,民主测核时,速度之快,根本就谈不上慎重思考和负责任的态度;个别谈话时,往往顾虑重重、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很难谈出深层次、有价值的意见。
(四)雷同化倾向。量化考核的结果缺乏个体特质和差异,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雷同现象还较为普遍。对干部的核价比较模糊,往往过于“公式化”,定位比较笼统抽象,不能做出实质性的定论,缺少针对性和可比较的客观标准,缺乏对干部实绩的取得与主观努力、客观条件、个人作用、集体贡献和原有基础因果关系的理性分析,不易区分和把握干部特点,特别是难于对素质、政绩相近的干部做出准确的核价区分。在干部量化考核中发现的优秀干部也要及时表彰和提拔,不能使干部考核成为花架子,出现“年年评先进,年年不提拔不表彰”的怪现象。对经考核认定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要查明原因,问题出在谁身上,就调整谁,绝不手软。对经考核认定德才表现和政绩突出的,要大胆提拔重用,对经考核认定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比较差,要进行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要把考核管理与实效结合起来。通过考核,注意发现一些一如既往的、扎实可靠的、稳重实绩的干部,并予以奖励,使考核切实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
二、原因分析
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量化考核核价主体不够完善。考核组的构成比较单
一、互补性较差,干部部门往往“唱独角戏”,各职能部门人员一般不参与考核,纪检、审计等职能部门也很少同步参与,考核主体缺乏多元性、立体性。量化考核时没有充分把与被考核对象工作难易程度、工作氛围联系密切、将知情度高的广大干部纳入核价主体,对广大干部参与的范围、人数缺乏合理的界定,随意性较大,广大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难于保证,核价主体缺乏广泛性、代表性。
(二)量化考核核价操作不够具体。《干部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的干部考核内容过于宏观,缺乏科学细化的定性定量比较和分析,难以对广大干部的德才表现、个性和发展潜力做出公平准确的核价。特别是针对各级各类各业务的干部而言,过多的项目要求使得自身工作开展受到限制,究竟是围绕《考核》而工作,还是围绕具体实际工作成为问题。没有便于的、具体的、简单的、操作性强的核价标准。新近颁布的《干部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文件之前《量化》对此做出一些比较明确的规定,是指导部队干部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但如何在各级各类各业务干部考核实践中正确贯彻运用,还有待于检验。
(三)量化考核核价方法不够科学。现行的干部量化考核主要以个人述职、民主核议、民主测核、按照计量打分等方式为主。这些考核方法比较简捷,容易操作,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核往往停留于感性的阶段性认识,信息采集不够丰富,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计量打分划归于某一系统内部或本单位内,容易造成人情分、蒙混分、过得去分。在考核方法的运用上,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不够紧密,实绩分析和综合比较不够充分,静态考核较多,动态考核较少,现代化考核技术手段还比较缺乏,给准确识别人才和判定优劣、考察历史表现和发现潜在能力、掌握被考核对象的深层次真实情况带来一定困难。
(四)量化考核核价结果要有效运用。量化考核结果的形成和运用往往受个人行为影响较大,该公开要公开,让广大干部知道各单位间的考核情况,该履行反馈程序要严格履行,要建立个人申诉机制,特别是要将考核结果和干部的升降奖惩有效地挂钩,让广大干部对考核工作产生信任感,不要让广大干部认为考核就是走过场或例行公事,等考核核价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广大干部信服度大打折扣了,那在一定程度上就严重影响了今后量化考核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甚至再出台此类《办法》执行力上就已经减半了。
(五)对量化考核核价监督制约要给力。量化考核核价全过程的监督制约体系是保证结果公正性、权威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没有形成有力的组织监督、广大干部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格局,那么再好的《办法》都是纸老虎。监督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堵漏”上面,要偏重于对被监督者的事后惩戒,提前预知“不良”行为的发生前预防和进行中的控制;量化考核核价工作要公开性、要透明度、要满足不了广大干部的知情权,自下而上的监督要成为主体,民主监督应有针对性和广泛性。就以往的情况来看,纪检部门作为唯一的量化考核监督机构,在目前的体制下,对考核核价工作的监督缺乏实际的约束力,舆论监督在消防干部选拔任用领域还无法体现。
三、基本对策
科学准确核价干部的德才和政绩,防止量化考核失真失实,避免干部“带病上岗”和“弄虚作假”,需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切实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的运行下体现量化考核的效果,使得量化考核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发挥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干量化部考核核价工作的思想指导体系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考核核价行为是否科学准确,关键是要看指导思想是否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考核者能否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衡量德才、政绩、日常表现等等,以实实在在的政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表现作为奖惩干部的依据、以公开透明的执行作为落实考核的提前抓手、以有效的反馈实际的回报作为贯彻考核的诚意。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干部量化考核中,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干部量化考核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又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干部量化考核的重要导向,更要考虑实际的要求和干部所需所能,使干部考核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便捷、公正、透明、有效。
以科学的观点、合理的标准、健全的手段、有效的分析,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核价干部某一时期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广大干部公认的优秀干部更要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树立全面的识人观。要坚持用全面的、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要把成长的“轨迹”、现实的“能力”和发展的“潜力”统一起来,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原则和依据,对在工作创新中因经验不足出现失误、因敢抓敢管招致非议、埋头苦干疏于沟通的干部,要客观分析,慎重对待,看主流,看长远,防止求全责备。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是确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核价体系的重要导向,只有以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干部、衡量干部、引导干部,才能促使干部正确地创造政绩,并因此推动干部考核工作良性发展。牢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广大干部公认”的用人导向,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把准干部考核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导向。
(二)以扩大民主为基础,科学设计干部量化考核核价体系 科学合理地确定干部量化考核主体范围,是从组织上保证考核结果全面、客观、准确的重要一环。考核主体的构成要多元化。考核组是组织实施考核的主体,为避免以往考核人员组成相对集中于干部部门的情况,应建立一个有干部、纪检、审计、熟悉各职能部门业务的人员参加,集考察、核价、监督于一体的考核组织,并全程参与考核工作,在组织内部自然形成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监督链条。此外,随着干部量化考核专业化程度的日渐提升,在考核主体中应不断吸纳各部门专业人员参与,避免业务性的常识错误,增强考核主体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计量考核项目主体的确定要多样化。界定考核项目主体,必须根据有无责任、是否关联其职责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确定,最大限度地把与被考核对象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密切关联的任务和表现体现在主体范围之内。在确定参与考核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工作关系的相关性、业务结构层次的多样性、参与考核项目的公正性和难易程度。要考虑到被考核对象单位的人员构成成分,尽量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要考虑到被考核单位所处的外部经济、内部环境,在剔除经济发展、基础硬件、外部人为因素的条件下,将个体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作为首要参考。考核主体权重的划分要合理化。对于被考核主体群中的个体而言,责任度、关联度、知情度越高,所赋予的权重应该就越大,反之亦然。比如,被考核对象上级站位高,掌握情况不一定及时准确;同级多属工作平行关系,掌握情况不一定客观;下级工作联系紧密,掌握情况直接、真实。因此,在上级、同级、下级和考核组等考核主体的权重建议以比例划分为宜。这样,既可体现领导和考核组的意见,又可实现扩大民主的目的,避免由于权重分配的不合理性造成考核结果不公。
(三)坚持以实绩为核心,完善干部量化考核核价内容体系 只有解决好“考什么”的问题,才能使量化考核有的放矢、增强实效。量化考核内容指标要有现实性。考核干部实绩,要突出量化考核的高科技素质、信息化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体现适应消防部队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实现“靠得住”的谋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着眼于干部的发展潜力,把工作思路、执行效果、进取精神、品德修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完成特殊情况下任务的能力等情况作为核定实绩的重要指标。考核内容指标要有全面性。既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又要突出对能力、实绩的要求,还要注意勤奋敬业和身体心理状况;既要有战斗力方面的内容,也要有官兵全面发展进步的指标;既要有对消防部队建设效益的核估,还要有对其所付出辛劳成本的核算;既要有前瞻性的标准,又要有现实性的要求。考核内容指标要有针对性。在考核指标设臵上应体现干部岗位职责的差异性。要按照条令条例和消防警官岗位职责规范的要求,把共性目标大众化、岗位目标责任具体化,建立分级分类、定岗定责的实绩量化考核体系。使考核内容本身既能体现共性目标,又能体现个性特点。考核内容指标要有可操作性。对每一项内容指标进行不断的细化和分解,直到细化、分解的内容指标具有计量的数字可测性,要通过划分考核内容要素分值区间进行量化,并合理确定考核内容要素的权重。考核内容各要素在考核内容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要以计量分数的形式反映这种差异,有效克服考核中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考核误差。
(四)坚持以比较分析为主要手段,创新干部量化考核核价方法体系
要把干部量化考实核准,须在传统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和完善新的考核办法,包括使用高科技技术手段或信息化数字处理。要注重比较分析。一要客观比较。要将量化考核工作臵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中工作条件中,找出其被考核行为及结果与所处环境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不仅应考察被考核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而且还应分析单位历史基础、政策环境导向、领导的能力和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防止那些因单位客观条件好而主观不努力的干部“坐享其成”,单位客观条件差而主观努力的干部“错失良机”。二要全面比较。一个德才素质好的人,也可能有过失误;一个素质一般的人,也可能做成一些事。对待这样情况,就要坚持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比较干部的成长经历,避免“一次性”的失误,给干部留下阴影。三要历史性的纵观比较。可以通过查阅一个干部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档案材料、谈话了解其老领导老同事等方式,深入了解其在不同地方、不同单位工作期间的德才表现情况。要从一个干部成长的历史过程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内在联系中,去了解其一贯的德才表现或变化发展情况,从中把握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全貌。要注重辩证分析。一是要坚持广大干部公认与党管干部相结合。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把组织核议与广大干部核价、领导决策与广大干部公论结合起来。二是要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考核实绩,既要注重加大考核的量化计分力度,又不能简单地以量以分定性,应先对量化考核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区分等级,并制定赋分标准,依据赋分标准将定性考核信息量化成定量结果,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既有质的判定、又有量的描述的定性结论。三是要坚持静态考核与动态考核相结合。把工作表现和日常工作的能力与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完成重大任务、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衡量。既要看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又要跟踪关键时刻的表现;既要看考核时得出的结论,又要看平时的一贯表现,防止以偏概全。要重视采用现代科技方法。改进考核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设计出用于干部考核的应用系统,对干部在每个任职期间或不同任职阶段的思想素质、工作热情、学识水平、能力表现和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储存、分析和核估,对考核测核内容的核分标准和权重比例等相关数据进行信息处理,借助现代人事考核技术、运用数学模型,科学量化标准和条件,建立数字化的核价体系。
(五)以确保量化考核权力有效运行为目标,构建干部考核核价统计监督制约体系
【考核任用】推荐阅读:
人员任用08-18
选拔任用制度07-30
教师任用制度09-28
干部任用问题10-21
高校学生干部任用10-18
人才选拔与任用07-05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06-02
选拨任用干部必须做到06-19
个人提拔任用考察材料06-30
####医院干部选拔任用办法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