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程机械化论文(共12篇)
水稻全程机械化论文 篇1
水稻插秧机械化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项精准的农业技术, 可使秧苗扎根深浅一致, 返青快, 分蘖强, 成活率高, 容易获得稳产高产。从建三江管理局多年来生产实践看, 要实现水稻机械插秧全程机械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插秧机的调整
要高质量地完成插秧作业, 需要对插秧机的插植穴数、油压感度、插植深度等进行精确调节。下面以洋马VP-6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为例, 介绍高性能插秧机在操作中涉及的几种调节方法。
1.1 插植穴数的调节方法
机手要把主变速手柄置于“中立”位置, 插植手柄置于“中立”位置, 调节株数变速手柄。
1.2 油压感度的调节方法
根据机插田块土壤的软硬程度, 通过油压感应调节手柄, 改变油压敏感度, 使浮船适度接触地面。调节后, 栽插深度会有变化, 应在调节后重新确认栽植深度, 如达不到要求, 进行再一次调节。若把油压感度置于“软田”侧, 插植深度会变浅;置于“硬田”侧, 插植深度会变深。因此, 油感度调节的同时, 要调节插植深度调节手柄。
1.3 纵向取秧量的调节方法
根据秧苗的条件, 用纵向取秧量调节手柄调节秧苗的单穴株数。取秧量调节范围可在8~17mm进行10个挡位的调节。纵向取秧量调节与横向切换的调节方法配合使用。
1.4 横向切换的调节方法
根据秧苗的条件, 通过载秧台的横向送秧量调节每穴的取苗量。推或拉横向切换手柄, 可切换横向送秧量, 横向送秧量的切换无论载秧台处于任何位置均可进行。
1.5 插植深度的调节方法
根据水田及秧苗条件, 适当调节插植深度。一般插前把插植深度调节置于“2”位置, 作业4~5m后确认插植深度, 若需再作调整, 把插植深度调节手柄置于“浅”位置, 插植深度变浅;置于“深”位置, 则变深。调节插植深度时, 一定要在升起插植部件后进行, 否则, 易损坏机器。若要采用插植深度自动调节, 在插植深度自动调节开关处于“入”位置时, 把插植手柄置于“合”位置, 速度感应型深度自动调节机构即动作, 使插植深度保持一致。当作业田块的水极少时, 浮力无法对浮子起作用, 有时会导致深插情况。此时, 应先停车, 再将插植深度自动调节开关置于“切”位置, 停止自动调节机构。在把插植手柄置于“合”位置上进行作业时, 不能在作业途中把插植深度自动调节开关置于“切”位置, 若在自动调节起作用的状态下断开开关, 则会保持在深插状态。
2 插秧机的使用
2.1 装秧技术要求
一是空车装秧前必须先将插秧机的压秧杆翻起, 必须将插秧机秧箱移动至最左端或者最右端, 否则将会导致秧门堵塞、漏插等故障, 甚至机器损坏。二是在采用硬盘运送秧苗时, 应将带秧片的硬盘平端到插秧机秧箱上, 轻轻放入秧箱后抽出运苗硬盘。三是装秧时秧片底面要紧贴插秧机箱底, 下端紧靠秧门, 不要拱起在秧门上。四是当秧苗插剩到插秧机秧箱内的送秧皮带露出一半时应及时加秧, 加秧后两秧片接头处要对齐、靠紧, 不要有缝隙。
2.2 装秧操作注意事项
一是取用或运输秧苗过程中不要把秧片弄碎或折断秧苗, 以免造成空穴和减产。二是装秧时要让秧片自由滑下, 不要过于用力推压秧片, 以免秧片变形影响栽植质量。三是作业中休息时间过长时, 应将插秧机秧箱内剩余秧苗拿出来并清除插秧机秧门和送秧皮带等处的泥土。
2.3 驾驶技术要求
机手要根据添加秧苗和机械进出的方便性, 选择进出田间作业的路线。在插秧作业时:一是插秧机要保持匀速前进, 不能忽快忽慢或频繁停机, 同时作业行走路线要保持直线性, 行走中尽量不用猛烈扳动方向盘来纠正插秧机前进作业的直线性, 以防急弯造成漏插或重插;二是注意送苗辊在苗箱槽口的工作情况, 若发现槽口有秧根或粘土, 要及时停机清理, 以防影响插秧质量;三是初装秧苗或秧苗全部插完后, 必须把插秧机苗箱移到最左或右侧, 以保证插秧质量。
3 插秧机作业质量要求
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漏插率≤2.2%, 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伤秧率≤1.2%, 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漂秧率≤0.7%, 漂秧指插后秧苗漂浮在水 (泥) 面;翻倒率≤1.5%, 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 叶梢部与泥面接触;均匀度合格率≥95%, 均匀度指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插秧深度一致性, 一般插秧深度在2cm左右;农艺要求早、密、浅、正、直、同步补苗、适时上护苗水。
4 插秧机的维护与保养
插秧机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插秧机能正常工作, 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基础保障。为此, 插秧机在使用后应做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并入库封存, 从而才能保障插秧机各部的性能指标达到正常的使用标准。具体做法: (1) 将清理干净的插秧机停放在指定位置, 检查后, 根据使用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更新机油; (2) 检查插秧机各部注油处, 充分注油; (3) 完全放出燃油箱及汽化器内的汽油; (4) 在插植部件抹油, 以免生锈; (5) 为了延长插植臂压出弹簧的寿命, 插植叉应放在最下面位置保管; (6) 主离合器手柄和插植离合器手柄为“断开”、液压手柄为“下降”、燃油旋塞为“OFF”状态下保管。
水稻全程机械化论文 篇2
演示会上的讲话
副县长 王国良
(2011年7月14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青山铺镇洪河村举办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主要目的是示范推广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进一步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加快实现我县农业现代化。下面,我讲二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带有方向性的战略任务。连续8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明确了发展重点和方向。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是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和引领作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实现了三个“解放”,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多数人靠土地吃饭的局面;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靠人力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 1
方式;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机械化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二是农机化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了替代和推动作用。机械作业使农作物收获时间缩短了8—10天左右,确保了水稻及时收获、颗粒归仓,减少稻谷损耗约3%,相当于每亩增产12公斤粮食,具体测算到我县,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2800万元。三是农机化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发挥了领跑和带头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他们将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跑者、带头人。因此,全县上下要站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扎扎实实把这件事关千家万户的利民、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精神,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精心组织农机化作业,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全县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0.67万台120.46万千瓦,新增0.4万台/4.8万千瓦,分别增加2%和4%;机耕、机收在全县普及,机插得到推广,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03%,提高0.85%,在全省已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县农村处处呈现体面劳动、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
二、扎实抓好当前农业机械化工作
当前,正值“双抢”大忙季节,同时也是农机具使用的高峰时期。夺取早稻增产丰收,确保晚稻生产计划落实,促进全县农机化发展再上新台阶,是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农机备耕。要积极开展农机作业人员培训,认真组织农机具检修,确保农机燃油供应,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双抢”中。要认真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同时,要切实加大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普及力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是认真落实晚稻生产计划。要严格落实“严禁抛荒、严禁双改单、严禁直播”措施,确保61.5万亩晚稻和生产计划落实到村到组到户。要稳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切实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确保晚稻获得好收成。我在这里强调一下,今年我县粮食生产的目标是:巩固省级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力争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
三是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要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农机安全检修,县、乡农业部门要切实深入田间地头服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同时,要结合“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搞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源头管理,积极防范农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打牢安全基础。
四是确保购机补贴资金落到实处。要继续扎实做好农
机购置补贴工作。要在充分总结上半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资金、机具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确保第二批购置补贴资金及时、合理、高效地落实到位,保证补贴机具在“三秋”生产中发挥作用。
水稻全程机械化论文 篇3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现状;推广
随着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我们凌海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由原本粗放型经营模式逐步向集约型靠拢,而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提高机械化水平,这也是提高集约程度的重要手段。作为辽西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提高机械化水平对于我市有重要意义。水稻作为东北第二大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包括产前的种子处理、秧苗培育、中耕整地、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若实现全程机械化,就可减少劳动力使用率,还可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
1 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稻种植技术已由从前的小户经营逐步向农耕大户转变,从前固有的耕作方式也受到了冲击,已经开始被新形式的发展方向所取代,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发展。在国家惠农政策等支持下,我市2012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241000hm2,总产量达162700t,但我市地形复杂,由于水稻生产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耕作方式、栽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机械化水平发展速度缓慢。目前,我市水稻育苗机械设备约25台,其中,机动插秧机约1175台,各种收获机械164台。但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尚不足。
2 发展水稻机械化的有利条件
(1)以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覆盖程度为目标,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为重点,以培育农业机械新技术为突破点,是现今我市机械化进程的重要工作。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与我市实际状况相结合,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整地、插秧和收获环节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近几年来,随着各级对生产技术机械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多点试验示范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条件已经日趋成熟。
(2)目前,由于我市劳动力减少以及劳动力费用提高等问题,使农户对机械化的应用变得更加迫切,同时也能保证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从而大大调动了农户对购买农业机械装备的积极性。而各个农业部门也抓住了这个契机,加大了农机资金的扶持力度,在争取国家投入的基础上,地方各级也增加相应投入,积极争取多层次发展,加大了技术、资金、项目合作等的培养与支持。
3 制约水稻机械化水平的因素
农机在进行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缺乏对农业工艺方面的支持,加之农机与农村相关部门未能很好地进行交流,致使农机与农艺略有脱节,导致农机技术未能得到更好地推广与普及,影响了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如今,我市依然以土地承包制为主,每家农户发展程度不同,大多农户都是小户经营,收利微薄,很难负担起全程农机的购买与保养,这就致使机械化的系统普及率与使用率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农机的使用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农户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培训,加之保养与维修也比较困难,使得农户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加大,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户购机的想法,阻碍了机械化进程。
4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对策
(1)水稻机械化技术的引进需要资金,这一点就必须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由于大多农户经营规模较小、收利微薄,很难负担起农机的购买和维护,加之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制度很难全面实现机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现在仍有一些地区的机械化进程缓慢,主要原因在于重视的程度和执行力度还不够,推广程度也不高,一些地方资金受到限制,农户无法保证农机的购买数量。对此,相关部门应在原有财政的补贴基础上对关键环节的水稻生产农具适当提高补贴标准,积极扶持农机的技术研发、推广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全程机械化水平提供保障,以鼓励广大农户购买机械的热情与积极性。
(2)积极鼓励农机跨区域作业。农机跨区域作业可延长农机的作业时间和提高利用率,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和积极扩大服务领域,这样既能提高作业水平,又能够增加有农机户的效益。如果能以机械推广部门为首,建立企业化、集团化、网络化的管理,实现一体化经营,就能使机械化更科学、高效的运营下去,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3)加强对农机技术的培训与理论专业指导。如今,农机技术仍然还未被列为一门专门、独立的学科,而且重点在农机的使用主体——农户对农机的使用方法知之甚少,对保养以及维修技术更是不了解,这也延缓了机械化的普及程度。对此,可积极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辅导、技术帮助,使他们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并能够对机械进行保养与故障排除,有能力的大户可对这方面人才进行雇佣,这样也可加大推广力度,进而实现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4)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合作社。虽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但靠各家各户独立实现机械化难度很大。如果建立农业机械合作社,农民相互负担部分费用,或者成立农机租赁维修服务机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资金方面对农户的压力。
5 结语
作为辽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我市农作物的效益、产量一直是农民关心的问题,寻求更高效、成本更低、更科学的经营方式是我市想要达到的目的。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机的技术含量、降低劳动力使用率和成本也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因素,加大对机械方面的补贴与技术、合作项目的扶持,建立与完善农村在机械方面的相关部门和合作社,真正从农民的利益出发,站在农民的立场,这样才能更科学、更实际、更有效地解决农村问题,从而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普及推广与技术的提高,真正做到让农民受益、让国家受益。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篇4
经过多年的水稻机械化生产实践, 经过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反复试验研究、探索, 总结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水稻机械化技术操作规程》, 保证了插秧质量, 提高了插秧劳动生产率, 抢农时, 争积温, 促进了水稻产量的稳定提高。该项技术在我县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它涉及棚盘育秧、机械整地、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等生产环节,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1 水稻棚盘育秧技术
1) 盘土配制。本田土含量占85%, 腐殖土或草碳土占15%, 采用3次混拌法拌匀盘土药剂和化肥, 保证盘土粘结力, 提高秧片强度。
2) 播种。使用人力播种器, 严格控制播种量, 保证播种分布均匀, 秧苗整齐。在插秧机取秧量调至中间位置时, 单臂取秧常规的为3~5株/次, 稀植的为2~3株/次。
3) 盘土规格。厚度应控制在2~2.7cm, 其中:盖籽土厚0.3~0.4cm, 秧片宽度必须控制在于27~28cm, 四边平整, 保证插秧时秧片不卡箱和不出现断苗现象。
2 水田机械化整地技术
1) 基础整地。基础整地应用激光平地技术, 用激光机平地后, 可节省土地9%, 节水20%, 提高产量20%~30%, 并提高化肥利用率等。
2) 插秧前整地。插秧前使用碎土搅浆平地机作业, 具有田面平整、田表无稻茬、作业遍数少等优点。使用碎土搅浆平地机应注意:配套动力应选择284~404型拖拉机, 654型机身质量过大, 轧过后的轮辙难以平掉;选择碎土搅浆平地机作业幅宽要与动力机械相配套, 一般284型配2m幅宽较适宜;提早顶凌整地, 水耙轮在4月20日开始整地, 而碎土搅浆平地机应在4月10日开始整地。碎土搅浆后, 土质较疏松, 尤其是黑土地, 既要防止泡田时间长, 造成机车陷车, 又要争取沉降时间, 所以要把握好时间。
3 泡田技术
根据插秧作业时间决定泡田时间。一般沙壤地泡2~3天, 粘壤地泡3~4天, 放水沉淀后的田面应无硬块, 泥浆呈花达水, 用一节手指划出现沟并徐徐游合时为适宜机插, 过软继续沉淀, 过硬水耙后再沉淀, 直至达到要求。
4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
采用2ZT-9356型插秧机或韩国“水上漂”进行插秧作用, 机插同时可以进行深施肥。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1) 插秧机下田前要考虑好插秧行走路线和转移地块进出时的路线。
2) 插秧时, 靠田边应留出一幅插秧机的作业宽度。插秧到两端地头时, 两端地头各留下一幅插秧机的作业宽度。
3) 在插秧作业转向时, 要切断栽植动力, 完成转向后再接合栽植动力继续作业。
4) 在往秧箱上初装秧片时, 可将秧片截取不等长度装入秧箱, 作业中可错开时间给各箱续秧, 边插边续即可完成, 减少停机次数。
5 水稻机械收获技术
通过对收获方式和现有收获机的调查, 认为收获方式应以6:2:2为宜, 即60%的面积割晒, 20%的面积半喂入收获和20%全喂入收获。3种收获方式的具体运用如下:
1) 寒地水稻站秆成熟, 茎秆量大, 在收获时难以清选;另外, 收获时气温低, 无处晾晒, 所以要以割晒为主。
2) 半喂入方式可提前收获, 糙碎低;全喂入工效高, 后期收获质量也不差, 更重要的是便于拾禾作业。所以半喂入与全喂入并行不悖, 不能互相替代, 要按比例分配。
6 粮食处理机械化技术
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 篇5
昌吉市作为我国棉花种植的重要产区,其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农业机械化种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棉花种植实践中,部分环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而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操作必须与棉花的农机农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使用农学科学技术对棉花的品种进行升级,以实现“矮、密、旱、膜”等棉花种植要求为出发点,培育出更多符合机械化操作的品种。经过实践,我们发现适宜进行大规模棉花采摘的品种能够满足成熟较早、进行集中吐絮以及株型紧凑的特点,而且能够抗倒伏、使用脱叶剂后能够及时脱叶等,因此,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最重要的前提是培育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品种,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激发棉花种植积极性。在棉花全称机械化操作中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操作:运用机械进行整地
整地环节的机械化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开始。整地环节的机械化重点是要对秸秆和残膜的处理以及施肥等。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禁止焚烧秸秆,要不断加强秸秆还田工作,因此,在棉花种植收成以后,要加强棉花秸秆的处理工作,通过利用粉杆机对棉花秸秆进行粉碎,实现秸秆还田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秸秆利用率,还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劳动力。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使用农膜以后,必须对残膜进行回收,防止残膜危害土壤环境,对农作物生产造成危害等,因此,棉花收获以后,可以通过使用粉杆和清膜的一体的机械,对秸秆和残膜进行处理,达到优化棉花种植效果的作用。此外,现代农业发展中,施肥工作已经成为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路径,因此,棉花全程机械化体现在棉花施肥中,要以土壤养分为出发点,通过机械对肥料进行配方,符合土壤特点和种植状态,施肥中全层施肥,达到耕地深度要求,实现增加棉花产量的目的。运用机械进行化除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土壤的封闭性与棉花的产量具有密切关系,因此需要进行高密度的高产模式的栽培。所以,在棉花播种之前,通过使用机械喷雾剂喷洒氟乐灵、禾耐斯等除草剂对杂草进行清除为棉花高效培植提供基础。运用机械进行铺膜播种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棉花种植中铺膜播种的机械化已基本实现,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精量铺膜播种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强铺膜、播种等一次性完成的研发和使用,将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以及铺膜技术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从而有利于棉花的生长。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中耕
由于棉花属于深根作物,根系分布深广,对土壤要求较高。棉花生长前期地面裸露,容易滋生?s草,通过运用机械中耕,有利于调整土壤状况,减轻杂草危害,因此,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中耕时要注意由浅入深,深度不超过20cm,一般进行3到5次,从而达到有效调节土壤状态的作用。在病虫防治工作要加强机械化运用
棉花的病虫防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苗前,通过使用喷雾剂进行喷洒防虫药剂,主要为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第二个阶段是病虫害高发期,通过使用喷雾机喷洒专业药剂,有针对性的进行喷洒,防治和消灭病虫害。运用机械进行打顶整枝
棉花打顶整枝有利于提高棉籽产量,提高种植效益。通过使用专业的打顶整枝机,在棉花打顶期对棉花顶端进行一次性切除,降低棉花高度,有利于降低顶端养分消耗。由于此项技术处于研发实验期,需要不断加强对棉花形状结构的拓展,以达到大规模的应用。运用机械合理调控棉花种植
由于棉花的生产过程具有种植高度矮、种植密度大,耐旱的特点,因此要实现棉花的高效生产和稳定生产,必须对棉花种植进行合理调控,在棉花调控中,需要以“旱、轻、勤”为原则,最终达到棉花调控种植的目的。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脱叶、催熟等
由于棉花具有不同的农艺性状,在棉花种植中,对棉花进行脱叶催熟,有利于增加棉花产量,减少棉花采摘中对棉花的污染以及可以消灭部分害虫对棉花的危害等,因此,在棉花种植中,棉花的脱叶催熟对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对棉花进行脱叶催熟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喷雾剂喷洒脱叶剂,由于喷洒脱叶剂受脱叶催熟的药剂效果以及喷洒时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时间和环境不同,脱叶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脱叶催熟技术的研发,使棉花脱叶催熟取得更好地效果。运用机械对收获棉花
使用采棉机进行棉花采摘有利于提高棉花的收获效率。采棉机进地采摘需要在使用脱叶催熟剂20田以后,棉花的脱叶率基本达到85%以上,棉花的吐絮率达到90%以上,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采棉机的机械效果,减少彩棉机采摘中对棉花的品质的损害。因此,为了使棉花采摘机充分发挥作用,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采摘之前,需要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加强对棉花种植田中杂草、地桩、埂子的处理,同时,为了便于采棉机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在棉花种植地中清理出一块25到30米宽的地块,能够使采棉机在棉花地中进行转弯和机器检修等工作。现行的棉花采摘机主要是以色选和气吸为原理进行采摘的,因此,棉花的采净率与棉花的脱叶率、杂草、吐絮率等具有密切关系。为了棉花采摘的高效进行,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棉机机械化技术。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清理加工
推广棉花全程机械操作,需要在棉花清理加工中推广机械化的使用。由于采棉机在采摘棉花过程中,会出现杂质混入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棉花清理加工中使用机械进行清理,保证棉花的清理质量,提高棉花的品质。
水田全程机械化机械 篇6
【关键词】 水田 机械化 配置
1.垦区水田生产特点
1.1经营体制 垦区水田生产的经营体制是土地采用租赁经营,经营方式是“四到户,两自理”,种植户独立经营。
1.2生产规模和土地条件 由于垦区人少地多,分户经营规模相对较大,地块规整、面积较大,适合机械作业。
1.3生产技术 黑龙江垦区水田生产属于寒地水稻种植,是水稻生产积温临界地区,采用的是旱育稀植技术,生产技术应用有高台做床,钢骨架大棚旱育苗,机械整地,机械插秧,生产期分段施肥,水稻恒温催芽,机械收获等。
1.4 现有机械状况
1.4.1动力机械 12马力手扶拖拉机占一定比重,是现有水田生产的主要机械,主要用于水整地和运输作业; 25~80马力轮式拖拉机承担基础整地、水整地、运输和收获作业,是水田生产的主力军。其中25~35马力拖拉机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在基础整地作业上表现为功率不足,作业质量差。
1.4.2整地机械 有平翻犁、旋耕机、动力圆盘旋耕犁、搅浆灭茬机、平地板。平翻犁、动力圆盘旋转犁适于不同作业条件,在水田翻地中占绝对比重;旋耕机适用于低茬收割地块的基础整地;平地板承担水整地作业;搅浆平地机能适应各类收获作业的水整地,可实现高留茬还田和原茬水整地。
1.4.3收获机械 水田主要有200马力以上的全喂入式收割机,收割机收获质量好,效率高,但是数量相对较少;100马力以下全喂入收割机占水田收获机绝大比重,另外还有少量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2.垦区水田生产对机械的要求
2.1水田基础整地对机具的要求
垦区基础整地方式主要以翻旋为主。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的平翻作业形成了坚实犁底层,加之现有动力机械功率较小,耕层逐年变浅,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水田生产急需要解决的是茎秆还田,培肥地力问题,随着水稻收获逐渐走向机械化,茎秆还田已经得到解决。但是由于水稻产量高,茎秆量大,加上收获机械功率小,只有高茬收获才是降低收获损失的最佳办法,却给基础整地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量茎秆留在地表,水整地不易整平,插秧时秧苗插在容易茎秆上造成死苗和飘苗,因此要求水整地机具具有灭茬功能。
2.2插秧对机具的要求
垦区水田插秧方式是以机械插秧为主,人工插秧将逐步被淘汰,主要是由于人工插秧易引起的保苗不足,插秧深度不标准,影响水稻产量。
2.3 水田收获作业对收获机械的要求
2.3.1水稻茎秆量大,成熟后籽粒、茎秆脱水难,适合直收时间短。安全水分收获一般都是在枯霜期后3~5天,随着气候变暖,垦区枯霜期的年份很少而且逐年延后,一般年份在10月15日,而垦区初雪在10月20日,这就给水稻安全收获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2.3.2水稻产量高,粮食数量大,晒场面积不足,水稻成熟就收获容易出现捂粮、烂粮,惟一的解决办法是采取分段收获。水稻分段收获是在水田刚起步阶段的主要收获方式,主要采取人工割晒、机械割晒、人工打捆、码垛、脱谷。随着大马力收获机械的逐渐引入,这种收获方式已被淘汰,虽然大马力收获机械能够满足拾禾作业,但是适合的割晒作业机具较少。主要是由于水稻种植行距宽,而且植株矮,顺着插秧方向割晒容易造成塌铺;另外水稻茎秆水分大,收获季节正直秋季,气温低,阳光不足,茎秆不易脱水。因此,如何放铺既能有利于机械拾禾又能在短时间内脱水,这是个关键问题。
2.3.3水稻效益高,种植分散,生产规模较旱田种植规模小的多,随着农户收入的不断增加,资金的不断积累,种植户渴望以户为单位的配套机具,给统一作业带来较大难度。
3.机具配置建议
3.1动力机械 要选择40马力以上的四轮驱动拖拉机。
3.2整地机械 选择平翻犁、旋耕深松机、深松机、动力圆盘耙、搅浆灭茬整地机。
3.3插秧机 选择8行插秧机。
3.4收获机 重点选择大马力全喂入式的联合收割机(80马力以上),既能实现茎秆还田,又能满足水稻分段收获;半喂入式收割机应占少量比重,用来满足收获种子的要求;小型橡胶履带联合收割机占有一定比例,满足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获方式。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7
1 育秧
目前, 绍兴市水稻机插育秧, 通常分工厂化育秧 (用客土, 诸暨、嵊州采用) 、大田育秧 (用本土, 绍兴、诸暨采用) 、大田无盘简易规格化育秧 (客、本土兼用, 绍兴采用) 、大棚设施育秧 (客土, 省内个别地方已采用) , 现主要阐述大田水稻育秧技术。
1.1 精选品种
择优选择当地政府确定推广种植的品种。
1.1.1 早籼稻。
要求该品种具有苗期耐寒性较强, 中熟熟期 (即可在7月20日左右能收获的品种) , 分蘖较强, 生长旺盛, 中秆,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穗大粒多, 千粒重较高, 结实率较高, 抗病性较好, 高产, 中等质量等特点。如金早47 (中熟早籼稻) 、嘉育253 (中熟偏迟早籼稻) 、中嘉早32 (中熟偏迟早籼稻) 、中早22 (迟熟早籼稻) 等。
1.1.2 单季稻。
要求该品种 (组合) 具有分蘖中等偏强,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成穗率高, 穗大粒多 (重) , 结实率高, 早熟晚粳类型, 且抽穗期耐高温性能强, 抗病性好, 米质优等特点。如秀水09 (中、迟熟晚粳稻) 、浙粳22 (中、迟晚粳稻) 、秀优5号 (中、迟熟晚粳杂交稻) 、嘉优2号 (早、中熟晚粳杂交稻) 等。
1.1.3 连作晚稻。
要求该品种 (组合) 具有熟期早 (早熟晚粳类型) , 苗期耐高温性能强, 插种后起发快, 分蘖力强, 田间生长繁茂性好, 中秆, 茎秆粗壮, 穗大粒多, 结实率高, 后期耐寒性强, 抗病性强, 米质优等特点。如嘉优2号 (早、中熟晚粳杂交稻) 、秀水03 (特早熟晚粳稻) 、宁88 (早、中熟晚粳稻) 等。
1.2 种子处理
1.2.1 晒种。
浸种前2~3d将水稻种子在太阳下晒2~3h, 增加种子活力, 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催芽整齐度,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良种标准 (GB4404.1~1996) 。纯度标准:杂交水稻在96%以上, 常规稻在98%以上。发芽率标准:杂交水稻在90%以上, 常规水稻在92%以上, 发芽势均在85%以上。
1.2.2 浸种。
将晒过的种子倒入事先用的确灵, 或2 000倍“402”杀菌剂, 或50kg水加30m L锐劲特再加选菌清杀菌剂等配制好的溶液中浸种2~3个昼夜 (早稻3个昼夜) 。再用清水淘洗后进行催芽。
1.2.3 催芽。
(1) 早籼稻:用热水淘种后带热入坑 (堆) 进行高温催白, 时间一般为一昼夜, 温度不超过38℃, 破胸后进行适温催芽, 温度保持在30~35℃, 然后将芽谷摊薄炼芽。 (2) 单季和连作晚稻:用热水淘种或将浸过的湿谷在太阳下放几个小时后, 带热倒入用湿麻袋作垫底的温床, 然后再盖上湿麻袋等进行催芽。切忌将种子用蛇皮袋装催芽或不加保温措施乱丢乱放。催芽后将芽谷摊薄炼芽。上述方法均力求2d内催好芽, 并做到芽谷快、齐、匀、壮等。
1.3 播种
1.3.1 选好秧田, 精耕细作。
秧田选择朝南向阳 (指早稻) , 土壤肥沃, 排灌方便, 交通便利, 杂草、残渣少, 田间无石子, 灌溉水无污染的田块。提前5~8d做好秧板, 施好基肥, 一般可用45%复合肥300kg/hm2或碳酸氢铵375kg/hm2加过磷酸钙300kg/hm2, 或壮秧剂150~225包/hm2均匀撒在秧板上。直接从秧沟取泥育秧, 秧板规格为板面宽1.5m, 秧沟宽0.5~0.7m。秧田四周沟宽约30cm以上, 沟深约25cm, 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好的秧板能增加其透气性, 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达, 白根多, 是提高秧苗素质的关键步骤。
1.3.2 精铺秧盘。
机插一般用塑料硬盘, 早稻为330~375盘/hm2, 单季杂交水稻为225盘/hm2左右, 单季晚粳稻为300盘/hm2左右, 连作晚稻为330~375盘/hm2, 秧田比一般为1∶80~120。1hm2大田用秧苗所占面积为90~120m2。因此, 要合理科学地用好每寸秧板。做法:整齐横排在秧板上铺2盘, 盘盘要贴紧, 中间不留空隙, 以防杂草生长, 铺塑盘3.00~3.75万盘/hm2。
1.3.3 备泥上盘。
机插育秧的秧泥举足轻重, 但简易育秧与工厂化育秧工作有较大的区别。简易育秧是改客土为本土, 就地取泥就地应用, 大大节省操作环节、人工和生产成本, 但田泥必须做到无杂质、无烂草、无小石子的要求, 以避免机插秧苗时遇石子撞断插秧针带来损失和插秧缺株现象。
1.3.4 筛网的制作。
选用筛网孔约为15mm×15mm的铁丝网制作成一般长1.5m、宽1.5m且四周用木条固定的网筛, 用3~4人操作过滤。
1.3.5 秧泥准备。
将0.5~0.7m秧沟中的田泥提前搞糊, 待播种前1d将沟泥带泥带水过网筛, 均匀筛在事先铺好的塑料硬盘内, 装满泥后淌平, 沉淀0.5~1.0d后即播种。
1.3.6 适时播种。
根据种子发芽情况, 及时播种, 并做到到边到角均匀播种。 (1) 早籼稻:做到适时早播, 让季节给连作晚稻, 播种时间掌握在3月下旬, 用种量为75kg/hm2左右, 按大田机插375盘/hm2计算, 每盘播200g。 (2) 单季稻:做到适期播种, 播种时间掌握在5月底至6月上旬。用种量:杂交水稻为18.75kg/hm2, 按大田机插225~270盘/hm2计算, 每盘播70~85g, 常规晚粳稻用种量为45kg/hm2, 按大田机插300盘/hm2计算, 每盘播150g。 (3) 连作晚稻:做到适时迟播, 播种时间掌握在7月8~10日。用种量:杂交水稻30kg/hm2左右, 按330~375盘/hm2计算, 每盘播种量为80~90g。常规早熟晚粳稻60~75kg/hm2, 按375盘/hm2计算, 每盘播种量160~200g。上述任何时期播种, 播后均要搭谷, 使种子与泥土充分接触, 以免影响成秧率。
2 秧田管理
2.1 早籼稻
2.1.1 抢晴播种, 保温保湿育秧。
早籼稻播种搭谷后, 一定要用拱棚地膜覆盖保湿保温。一般采用3 750根毛竹片、150~165kg地膜用于1hm2秧田覆盖。做到高温高湿促齐苗 (最高棚内温度不超过35℃) , 适时揭膜炼壮苗。一般从2叶1心开始, 根椐气温变化掌握揭膜通风时间、揭膜程度。为防治烂秧和烧苗, 膜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5~30℃。待气温正常, 可于插秧前2~3d取膜炼苗。
2.1.2 加强肥水管理。
播种至揭膜前应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 做到缺水补水, 1叶1心左右建立平沟水, 保持盘土湿润又透气, 以利秧苗发根。2~3叶要做到晴天满沟水, 阴天半沟水, 雨水排干水, 倒春寒灌满水保温护苗, 转晴回暖逐步排水防青枯死苗, 整个秧田期间以保持秧板湿润为主, 切忌长期灌水而造成烂根死秧。移栽前3~5d要控水炼苗, 如起秧前遇雨, 要盖膜遮雨, 防止因盘土含水量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插种。注意避免施肥不当造成肥害。施用断奶肥时, 先上水进秧盘, 用尿素22.5~37.5kg/hm2加水泼浇或洒水壶洒施, 尽量在傍晚进行, 施肥后用清水冲洗。移栽前3~4d, 施好起身肥, 用尿素30.0~37.5kg/hm2, 并做到前面施肥, 后面用洒水壶洒清水冲洗。
2.1.3 加强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
秧田期应根椐病、虫、草发生情况, 早稻育秧要重视立枯病的发生, 可用1 000倍的敌克松药剂喷施。通常在秧苗二叶期后及时用药防治稻蓟马、灰稻虱等害虫, 用杀稗王等除草剂防除稗草等。移栽前1d,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加锐劲特乳剂750m L/hm2等农药, 对水600~900kg喷雾, 做到带药下田。
2.2 单季稻、连作晚稻
单季稻和连作晚稻通常采用露地育秧, 不需要保温育苗。单季稻重点是保证秧盘湿润和防治病虫害, 如稻蓟马、灰稻虱等害虫的防治。连作晚稻重点要防止如高温烫芽, 造成烂秧, 尽量做到傍晚播种, 第2天再用遮阳网盖至2~4d。该时期种子播种后一般3~5d即可齐苗。播种至秧苗一叶一心期盘土湿润不发白, 缺水补水;二叶期后建立平沟水, 保持盘土湿润又透气, 结合灌水施断奶肥, 施后洗苗, 防治烧苗肥害。二至三叶期要看天灌水, 做到晴天满沟水, 阴天半沟水, 雨天排干水, 整个秧田期以保持秧板湿润为主, 切忌长期灌水而造成烂根死秧。施好起身肥, 同样做到先施肥, 后洗苗, 防止伤苗。移栽前2~3d控水炼苗, 如起秧前遇雨, 要盖膜遮雨, 防止因盘中水分过高影响起秧和插秧。
3 栽插
3.1 插秧机类型
机型分行距30cm坐式插秧机, 行距30cm步行式插秧机和行距23cm坐式插秧机。前2种多数为日本和韩国产, 后一种为浙江湖州产。前2种机型适宜于单季稻插秧, 即通常所说的宽窄行30cm×10cm, 江苏在单季稻上应用的很广泛。在绍兴单季稻通过几年试插, 表现也不错。23cm机适宜于早稻和连作晚稻插种, 尤其是连作晚稻, 在近几年30cm机插的试验中总是存在着基本苗不足, 有效穗少, 影响产量。2008年从湖州购买1台23cm的插秧机, 从上、下半年的试插来看, 均表现较好的丰产性, 基本苗较足, 有效穗超300万穗/hm2, 穗大粒多, 生长清秀。
3.2 壮秧指标
要求苗齐、均匀, 无病虫危害, 无杂株杂草, 秧龄15~18d, 早稻18~20d, 连作晚稻14~16d, 叶龄3.5~4.0, 秧苗高15~20cm, 苗挺叶绿, 碳氮比适中, 移栽时单株绿叶3.5叶左右, 其秧苗基部粗扁有弹性, 根部盘结牢固, 提起不散, 单株白根10条以上, 1cm2成苗2~3株 (见表1) 。
3.3 起秧运苗
由于机插秧的秧苗既小又嫩, 在起秧、运秧的过程中要防止萎蔫, 防止秧苗折断。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 (1) 秧苗搬动次数要尽量减少, 保持秧块不变形; (2) 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不栽隔夜秧; (3) 运秧时秧块要平放, 堆放层数不宜过多, 一般以2~3层为宜, 层数过多容易压伤折断秧苗, 也可卷叠运输; (4) 起运过程中, 如遇烈日高温、干风或下雨要用设施遮盖, 以防秧苗失水萎蔫或秧块过烂而影响机插质量; (5) 卸秧时要平卸平放于田埂, 以利于机插。
3.4 栽插规格
根据秧苗实际情况, 按时插种。 (1) 早稻。4月中下旬看天气及时栽插, 移栽密度为23cm×13cm或30cm×10cm, 每丛插3~4本。 (2) 单季稻。6月中下旬插种, 移栽密度为30cm×13cm, 每丛杂交水稻插2本, 常规水稻插2~3本。 (3) 连作晚稻。7月22~25日插种, 最迟也不能迟于7月30日。插种密度为23cm×13cm或30cm×10cm, 每从杂交水稻插3~4本, 常规水稻插4~5本。
4 大田管理
4.1 大田整理
机插秧苗矮小、幼嫩, 不同于手拔大秧。因此, 大田必须平整, 杂草或稻草要少。做到稻草还田不超过1/3, 并切碎, 均匀甩撒, 施足基肥, 最好用有机肥或碳酸氢铵375kg/hm2拌过磷酸钙300kg/hm2作基肥。四周挖好边沟和大田中间的操作沟。
4.2 浅水插种
灌水扶苗, 返青后薄露灌溉, 促早发。后期干干湿湿, 保根养叶, 确保青秆黄熟。
4.3 早施追肥
机插秧苗施肥一定做到早、速, 力争在10d内将二次肥施好。中、后期看苗施肥, 但尽量做到单季稻7月20日以后不再施氮肥, 连作晚稻8月15日以后不再施氮肥。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管理与一般大田管理方法相同。
参考文献
[1]陆萍, 程梅初.水稻小苗机播秧栽培技术要点 (5) [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4) :31-32.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8
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是国家“863”科研成果, 为国内首创, 属原始创新, 达到国际同等领域先进水平。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 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与交变电磁场相结合, 在机器内部形成宇宙等离子体环境, 种子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垂直流过机器, 接受光辐射、电磁辐射和臭氧的共同作用, 种子的生命力被激活, 病菌被杀死, 离子交换能力增强, 酶的转化加速,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增加, 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 苗期提前1~3 d, 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根瘤菌增多, 有效促进作物后期生长。植株粗壮, 生长旺盛, 增加有效分蘖, 促进早熟, 改善品质, 可提高产量8~12%。
水稻种子采用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时, 应采用电流强度为1.0 A, 连续处理2次。处理后5~12 d内播种。等离子体处理种子作物的后代不能做种子。处理后的种子超过播期不能重复处理, 不能处理已经萌动的种子。
2 简塑盘育苗技术
2.1 床土准备
最好选用山地腐殖土, 其次是水田土和旱田土;用土数量:根据育苗数量决定用土量, 一般每盘床土4 kg;水田土和旱田土做床土应加入适量草炭, 土与草炭以4∶1的比例均拌[1]。
2.2 床土配制
加入营养土, 根据比例要求均拌, 每盘床土含氮、磷、钾各l.0~1.5 g。床上调酸, p H值以4.5~5.0为宜。床土结合浇水进行消毒, 用敌克松1 500倍液每盘浇0.7 kg, 敌克松数量每盘不得超过0.5 g。提倡用“水稻育苗营养土母剂”, 按说明拌匀。
2.3 机械化播种
用2SB-500型自动播种机, 或用2BD-840手推式播种机机械化播种, 保证芽种2.3粒/m2;底土厚度为2.0~2.5 cm, 覆土厚度为0.5~1.0 cm。
2.4 秧苗管理
出苗至1.5片叶时, 应保证白天温度28℃, 不能超过30℃, 夜间不能低于5℃, 1~2 d浇1次透水;1.5~2.5片叶时, 白天棚内温度应保证22℃, 防高温徒长;2.5~3.5片叶时, 白天棚内温度20℃, 夜间不低于10℃, 可昼夜通风炼苗;1.5~3.5片叶时, 每天浇2次水。分别在1.5、2.5叶和插秧前期, 结合浇水每盘追纯N l g之后水洗。
3 水田机械化旋耕技术
水田旋耕可一次性完成水田机翻、机耙, 降低机械作业成本, 减少作业环节, 省工, 省时, 省油, 而且节省泡田用水, 可节水30%~50%。其旋耕作业碎土能力强, 地表平整。稻茬覆盖严密, 工效高, 油耗低, 一次旋耕能达到一般犁耕和耙地作业几次的碎土效果, 耕层透气、透水性好, 有利于根系发育[2]。其技术要求:一是水田旋耕, 一般在当地插秧前 (5月) 20 d左右进行, 待水灌田后, 加以平整即可插秧;二是耕作时, 尾轮内管伸出处管的长度不能超过100 mm, 同时操作时应站着手扶扶手架, 使犁刀离地过田埂或过沟, 以免内管弯曲;三是操作时, 勿使杂草在旋耕刀上缠绕过多, 否则将消耗拖拉机的功率和增加零件的磨损;四是清除杂草时, 需关小油门, 将离合、制动手柄放在“离”的位置上, 将变速手柄和旋耕刀操作手柄放在空档的位置, 然后清除杂草[3]。
4 机械化整地插秧技术
田块要耙平、耙细, 水深2~4 cm, 一般沉淀1~2 d, 视不同土壤而定。土壤要耙细、整平、泥烂、无杂物, 水深2~4 cm, 耙后需沉淀一定时间, 一般为1~2 d;插秧的行距为30 cm, 株距根据品种调试。插2~4株/穴, 后期插5~7株/穴。插秧深度以2~3 cm为宜, 不能过深, 以免影响分蘖。
5 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
东方红牌抛秧机可一机多用, 既可抛秧, 又可施肥和喷药, 达到防病、虫、草害等效果[4]。
6 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
水稻机械化收获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一次可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与人工收割相比, 水稻机械化收获。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收获损失、节省费用, 降低劳动强度, 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摘要:从应用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简塑盘育苗、水田机械化旋耕、机械化整地插秧、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方面, 介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以为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参考文献
[1]杨文, 王春生, 苏勋利, 等.高寒地区水稻机械化栽培不同盘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垦殖与稻作, 2006 (5) :27-29.
[2]项霞.浅析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 2006, 32 (4) :14.
[3]王忠友, 许连喜.友谊农场水稻机械化栽培经验总结[J].现代化农业, 2001 (1) :37-39.
水稻全程机械化论文 篇9
日前, 记者从在福州召开的全省农机购置补贴业务培训班获悉, 全省将对水稻生产农机具敞开补贴, 对水稻机插、烘干等关键薄弱环节农机具实行省级累加补贴, 今年力争使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 并带动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50%。
为此, 福建省将在南平、三明、龙岩等粮食主产区, 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功能区, 建成36 个300 亩以上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福州、泉州、漳州、平潭沿海地区, 建设旱地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功能区, 建成7 个100 亩以上旱地作物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以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地区为主, 建设茶业、蔬菜、水果、禽畜、水产、林竹、花卉等7 大产业农机化生产功能区, 建成7 个1000 亩以上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今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11 亿元, 目前这些资金已全下达到县 (市、区) 。
建三江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调研 篇10
1 水稻生产的特点
建三江分局水稻生产属于寒地稻作生产, 主要表现出“三低”、“三多”的特点。“三低”即气温低、水温低和地温低。年有效积温在2 300~2 500℃, 98%为井水灌溉, 无霜期仅为125~130天。“三多”即地上水地下水多、平坦连片的土地多和适合水稻种植的肥沃耕地多。
辖区内三江环绕, 七河贯通, 年降雨量为450~550 mm, 丰富的水资源为种植水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灌溉条件。15个农场85%以上的耕地较为平坦, 1万m距离的高低差仅为1 m, 而且条田区划合理, 连片成形, 适合机械化作业。土壤结构80%以上为草甸白浆土和浅易白浆土, 其缺点是生、冷、硬, 优点是保水性较好, 土质肥沃, 具有发展优质绿色水稻的卓越条件。
2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在寒地水稻种植上, 建三江分局已探索出适合本地区栽培和管理的先进农艺、农机模式。即“三化一管”栽培模式, 包括品种优质化、旱育壮秧模式化、全程机械化和叶龄进程管理模式。
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就是要在育秧、整地、插秧、灌溉、植保、收获、种子加工和生产准备等全过程实现机械化, 以达到抢农时, 争主动, 上标准, 提质增产, 节本增效的目的。总体技术路径见图1。
3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
3.1 育秧过程
(1) 种子加工。水稻种子要在种子加工中心经过初选———烘干———脱芒———精选 (风筛选、比重选) ———谷糙分离———入库贮藏, 以上程序全部为机械化加工。
(2) 浸种催芽。合格的种子 (盐水选出率低于2%) , 经过大型搅拌机, 搅拌包衣后, 自然晾干, 然后按农时要求适时应用大型浸种催芽设备进行浸种催芽, 确保低温浸种, 高温催芽, 程序控制, 标准一致, 芽齐芽壮, 为育壮秧奠定基础。
(3) 秧田播种。利用大型浸种催芽设备生产的芽种, 应用水稻电动精量播种器进行秧田播种, 其特点是效率高、质量好、播种均匀、密度合理, 为插秧机作业时减少空穴、保证株数,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4) 秧田管理。利用太阳能自动调温系统, 在秧苗不同生育时期调整秧田浇水的温度, 促进了秧苗的健壮生长;水稻育秧大棚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时时监控秧田温湿度变化, 科学指导秧田管理人员适时按照水稻秧苗叶龄进程实施调温、控水, 保证了秧苗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健壮生长, 确保了在旱育壮苗上实现突破。
3.2 本田整地机械化
(1) 抽水泡田。每年4月8日前后开始放水泡田, 建三江地区基本使用柴油机 (如295、2100、2105、495) 配轴流水泵或9.2~18.5 k W电机配潜水泵进行抽水泡田。根据土壤化冻浅、温度低、土壤湿的特点, 早放水可以减轻土壤失水后形成糗泥增加整地难度, 放水后可以先进行平地, 待化冻深度达到20 cm左右时再进行搅浆整地。
(2) 搅浆整地。建三江分局基本从4月12日开始水田整地, 5月5日前整地结束。水田整地主要机具为搅浆平地机, 配套动力为33.1~69.8 kW (45~95 hp) 四轮驱动的中型拖拉机配高花胎轮进行作业, 具体配套搅浆机型号为454、484型拖拉机配2.2 m搅浆机, 504、554型拖拉机配2.6 m搅浆机, 654、824型拖拉机配3.0 m搅浆机, 904、954型拖拉机配3.5 m搅浆机。搅浆深度在14~16 cm为宜。一般本田搅浆为2~3遍, 搅成糊状, 98%以上残留秸秆和杂草均匀地搅拌到泥浆5 cm以下的耕层中, 到头到边。搅完的田块田内高低差不大于3 cm, 搅浆平地完的地块需沉淀15~20天, 保持水层5~7 cm后即可进行插秧。
(3) 机械撒肥。水田基肥按照设计施肥量在最后一次水田整地前使用意大利马斯奇奥撒肥机将底肥均匀撒入田中, 此撒肥机配套动力为454型拖拉机, 每天工作面积为33.3~66.6 hm2。
3.3 水稻插秧机械化
建三江分局现使用较为普遍的插秧机为延吉产6行、8行缩垄增行乘坐式和6~8行洋马、久保田高性能插秧机。进口高性能插秧机与普通乘坐式插秧机相比有通过能力强, 作业效率高 (高性能0.4~0.8 hm2/h, 普通0.13~0.33hm2/h) ;操作简单, 设计人性化;插秧质量标准高, 插深一致, 伤秧率低;调整简单, 保养便捷, 适应性强等优点, 今后在建三江分局高性能插秧机将逐步取代普通插秧机得到推广应用。机械插秧在插秧质量上要达到:早、密、浅、正、直、满。早:适时抢早;密:保证田间基本苗数;浅:插秧深度在2 cm以内;正:秧苗栽得正;直:插行要直;满:池内要插满插严。有条件的插秧机配带侧深施肥装置, 在插秧的同时, 将底肥施入秧苗侧2 cm、深3 cm的土壤中。
3.4 水田管理机械化
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主要是抽提水和植保机械化。目前, 抽提水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主要采用中小型柴油机或电动机配轴流泵和离心泵及潜水泵来完成抽提水任务。提水量为6 000~7 500 m3/hm2, 抽提水时间为120~140天, 在提水的同时还要增设井水增温设施, 有效增温在达到10~16℃。“二江一湖”项目启动后, 使用江湖水灌溉, 可大大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植保机械为两种形式, 一是采用农用飞机进行连片航化作业, 其优点是作业效率高、喷洒均匀、保证农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田病虫害防治及喷施叶面肥等方面。二是采用弥雾式机动喷雾机作业, 此项措施已在建三江广泛使用。16.7 hm2 (250亩) 配备1台, 防病时可3~5天防治1遍, 特别是在防治稻瘟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三江分局还配有日本产水稻本田高地隙自走喷药施肥机和田间除草机械。
3.5 收获机械化
收获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寒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 尤其是在建三江地区, 水稻成熟时茎穗含水量大, 脱水缓慢, 如遇霜期拖后, 收获农时更短, 不仅损失大, 还面临早雪的危险。收获已成为水稻丰产能否丰收的关键环节。
因此, 转变收获方式至关重要。建三江分局采取多种收获方式并存和“4个结合”的原则, 即在收获时间上霜前霜后结合;在收获手段上, 分段 (先割晒后拾禾) 收获与直收相结合;在机械配备上, 大中小结合;在机械选型上, 全喂入与半喂入相结合 (以全喂入为主) 。
目前, 建三江分局水稻收获机械主要是以全喂入收割机、轮式拖拉机配套割晒机为主, 半喂入收割机为辅, 全喂入收割机有JD3518、JD3316、JL-6和JL-5型, 半喂入收割机有洋马、久保田等。
分段收获就是人为地延长水稻的收获期, 所以要适时早收。目前, 主要采用JD3316、JL-6、JL-5型收割机配套4 m割晒机、自走割晒机及554~824型轮式拖拉机采用前悬或倒向驾驶的方式配套3.6~4.0 m割晒机进行割晒作业, 此种收获方式占总收获面积的60%。割晒、拾禾的优点是, (1) 降低水分提高粮食品质。 (2) 减少场院压力。 (3) 增强抗灾能力, 抵御自然风险。 (4) 保证及早收获。
JD3518、JD3316、JL-6、JL-5型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水稻霜后一次完成收割、脱粒, 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 此种收获方式占总收获面积的30%。优点是费用低、省时、省力、损失小。缺点是不能在霜前收获, 收获时间短, 风险大。
采用洋马、久保田等半喂入收割机在霜前进行收获或用做抗灾机型使用。其收获优点是收获质量好, 田间损失小, 对本田土壤破坏小, 割茬低秸秆还田效果好。
3.6 整地机械化
(1) 翻地。建三江地区水田翻地作业要求秋季进行, 机具主要选用454、504型拖拉机配4铧水田专用犁, 554~724型拖拉机配5铧水田专用犁, 824~954型拖拉机配7铧水田专用犁。耕深在18~20 cm, 扣垄严密, 80%以上的高茬和秸秆要扣入耕层中。到头到边, 不重不漏, 不留生格。水田犁田间作业采用离心垫, 最好采用双向水田犁梭形作业, 以减少开闭垄。在犁的选用上应选用单铧翻幅在25~27 cm的水田专用犁。
(2) 旋耕。对于土质透水性好或已连续翻耕3年的地块可采用旋耕, 机具主要选用404~554型拖拉机配套1.8 m旋耕机, 654~724型拖拉机配套2.3 m旋耕机, 旋深应在12~16 cm之间。
(3) 旱平地。对新改稻田或高低差大于10 cm的需扩池的地块, 采用刮板、推土铲和激光平地机等进行平整田块。根据本田实际情况, 积极扩大格田面积, 达到每个格田面积0.33~0.67 hm2, 逐步扩大到1~2 hm2, 以利于机械化作业, 降低成本。
(4) 打埂。主要是对新改稻田打埂和本田埂子破坏严重的需要重新修补田埂的一项机械打埂作业, 作业时要做到埂要直、高度要够、占地要少、打埂要实、埂台要平。打埂机要使用符合现土壤类型的打埂机械。
4 水田机械化发展特点
建三江分局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 总结出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的特点, 大量引进、应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 努力提高应用设备的科技含量, 向大型化、科技化、高效、低耗方向发展, 有效推进了规模经营,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实现了高效率、高标准、保农时、保增产这一农机化发展的目标, 为现代化农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5 存在的问题
(1) 产中部分作业项目无法机械完成, 没有相应的作业机具, 如田间运苗机、秧田平地机、一次成型筑埂机和池埂割草机等。
(2) 产前、产后机械化发展较慢, 如种子烘干、包衣和清选设备, 粮食烘干和储存设备等。
(3) 部分先进机具不能得到相应的补贴政策, 如功率在73.5 kW以下的拖拉机、大型浸种催芽设备、电动精量播种器和背负式割晒机等。
(4) 配套抗灾和适用设备补贴不足, 如半履带收割机和玉米割台等。
6 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1) 要扩大补贴机具范围, 增加对功率在73.5 kW以下先进适用中型水田拖拉机的补贴力度, 让农垦有机户和地方享有同等补贴政策。
(2) 建议对水稻电动精量播种器给予适当补贴, 重点是在集中秧棚区推广应用。
(3) 建议对大型浸种催芽设备给予补贴, 加大应用力度, 提高芽种质量, 减少种子用量, 实现优质低耗。
(4) 建议对背负式割晒机给予适当补贴, 确保割晒面积, 保证粮食安全, 实现提质增效。
(5) 建议对机械配套设备进行补贴, 如玉米割台和半履带收割机等。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篇11
【摘 要】玉米是我国北方普遍种植的作物,是农作物中重要的品种,在玉米种植实现机械化的今天,如何使种植玉米高产高效为农民增产增收,我们为此研究出一套比较科学的玉米种植模式,供农户在实际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玉米作物;种植模式
为了适应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通过多年实验研究总结出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三年生产上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证明,该模式,适应玉米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与核心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现将该模式技术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整墒期
1.1秋季深松整地起垄
要求秋季进行深松整地起垄达到待播状态。秋整地应在适耕期内进行作业。即:土壤水份达到田间持水量的40-60%,此时,土壤表现为干湿相间,脚踢地面土块易碎。抓一把耕层5-10cm处的土用手紧握成团,不出水,手无湿印,落地散碎。实行松、旋、翻、耙、起相结合,交替使用,创造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达到蓄水保摘抗旱涝的目的。首先将农田中的秸秆、叶片清理干净,使用210马力纽荷兰拖拉机牵引格兰LZ360型复式联合整地机和东方红1804拖拉机牵引SQTN-420联合整地机深松、浅耙或浅旋、起垄、施肥作业,深松深度30-40cm,深度误差为±lcm,浅耙浅旋深度不超过5cm,过深的翻搅,尤其是深旋,破坏土壤的自然恢复能力,不利于保持土层的稳定。垄距66.7cm,垄面平整无坷垃,各垄距误差为±lcm。起垄之后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1.2秋季配方施肥
亩施优质鸡粪颗粒100kg,在整地前均匀抛洒。64%磷酸二铵20kg、46%尿素10kg、60%氯化钾15kg做底肥,底肥在起垄时一同施入,深度20-25cm。据试验表明,10月末至11月上中旬期间,在土壤5cm深度处,温度等于或小于4℃时,进行秋施肥最适宜,因为施肥后不久,土壤可立即结冻。过早施肥会使地温过高,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旺盛,尿素分解快,易损失;过晚施肥表层土上冻起块,与尿素接触不紧密。尿素秋施的关键是深施,施浅了不能和根系密集层相遇,易挥发损失。
2.播种期
2.1品种选择
选用良种,需有效积温2750-2800℃,生育期在128-130天,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宜密植。首先做发芽试验,保证种子芽率在95%以上,于播前7-10天将种子于平铺阳光充足的地方,厚度5cm,经常翻动,晾晒2-3天,促进种子后熟,提高芽率和芽势。
2.2种子催芽
播前5天,将种子在缸、桶或盆中用井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装在麻袋中,于暖屋地面上,下铺塑料布,上盖麻袋或棉被,室温下催芽60-72小时,所有种子刚拧嘴即可。
2.3包衣处理
将种芽平铺于屋内地面上晾芽,待水膜完全消失后,用63%乌米毙干粉种衣剂按药干种比1:200均匀包衣,阴干后待播。提高玉米田间出苗率、促进壮苗,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顶腐病及苗期害虫。
2.4机械播种
要根据气温、土壤水份、作物品种确定播期,适时播种。一般在土壤5cm深处,温度稳定在8℃-10℃,含水量(0-10cm)在13-18%时可进行播种。播种选用大型气吸式播种机作业其优点是不嗑籽,播种质量好,播种镇压一次完成。气吸式播种机与机械式播种机相比,技术性能具有较强的优势。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播种适应性强,对长、圆、扁、大、中、小等各种形状的种子都能满足播种要求;二是对种子几乎不造成伤害;三是可实现高速作业。要求穴距20cm,播种密度5000株/亩,用种量3kg/亩。
3.植保期
3.1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后拱土前,亩用990克/升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38%莠去津悬浮剂300克,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喷嘴型号11003,间距67cm,距垄台高度45-50cm,作业压力0.3兆帕,单喷嘴流量1.18L/min,作业速度4公里/小时,喷液量15-20kg。施药时干旱应及时喷灌,以保证除草效果。
3.2深松定苗
苗后深松25-30cm,放寒增温、抗旱保墒;玉米3-4叶期,及时间定苗,留大苗、正苗,株距均匀,定苗后叶面喷施硫酸锌和细胞酶(100克加50克)。
3.3化控调节
玉米8-10叶期,亩用30%胺鲜酯·乙烯利25-30毫升,对水15kg玉米叶片均匀喷雾,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降低株高、促进根系发达,防止倒伏。
3.4追肥封垄
玉米拔节期,结合封垄亩追施尿素20kg,距玉米植株10cm,深度15cm,为充分发挥肥效,封垄后及时喷灌。
3.5防螟促熟
玉米大喇叭口期,田间玉米螟卵块孵化率达30%,幼虫群居于玉米心叶内危害时,使用3WX-280G型自走式高杆作物喷杆喷雾机喷洒BT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螟,亩用50000IU/毫克BT可湿性粉剂30克。共10个喷头,喷嘴型号TP11003VP,间距67cm,作业喷幅6.7m,距玉米顶端高度为40-45cm,工作压力0.3MPa,单喷嘴流量1.18L/min,作业速度3.5km/h,亩喷液量20L。施药时亩用磷算二氢钾100克,促长、促早熟。
3.6及时喷灌
玉米穗分化期(5月末6月初,玉米5-6叶期)、抽雄期(7月20日-30日)、灌浆期(8月10日-30日),遇旱及时喷灌。
3.7 扒皮晾晒
9月15日-20日,玉米蜡熟中期,进行站杆扒皮晾晒,促进玉米脱水。
3.8适时晚收
10月10日后,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适时晚收,降低籽粒含水量,促进后熟。
4.结束语
突破瓶颈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篇12
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把粮食安全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担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之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数据显示, 早在2002年,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生产就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虽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水稻机械种植难度巨大, 从2009年起已沦为三大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水稻) 耕、种、收机械化环节中, 机械化水平最低的“瓶颈”环节。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转变水稻生产方式, 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 对解决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问题,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季稻区是我国稻谷面积和产量最多的稻谷主产区, 但在几大稻区中, 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机收水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插秧机装备水平, 双季稻区都是最低的。因而双季稻区成为我国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非常重要、难度很大、任务非常艰巨的攻坚地区, 可以说, 双季稻区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我国就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广东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同属双季稻区, 与这几个省份相比, 广东仍未占据第一阶梯的位置, 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近年来, 尽管广东省的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但是短板仍非常明显, 尤其是机插秧环节已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主攻机插秧”, 这一要求或成为推动广东机插秧水平提升的最强动力。在业内人士看来, 政策的利好是有利导向, 但是更重要的是配套政策的完善与职能部门的强力推进。
目前, 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 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我国的平均机插秧水平也已达到35%左右, 而广东省仅达到11%,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由于双季稻区独特的气候条件, 如倒春寒、寒露风、台风、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使育插秧、烘干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需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在机插秧和育秧过程中还有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由于育秧设施和烘干设备投资大, 一般农户无法承受, 要实现机械化应从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育秧中心和烘干中心建设上寻求突破。此外, 育秧取土破坏了农田或林地的耕作层, 甚至会耗竭土壤资源, 最后造成无土可取, 因此, 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发非常重要。目前, 我国机插秧主要的育秧基质包括泥炭、作物秸秆、农杂肥、沼渣和其他一些基质, 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在全省各地出现了一些企业和种植大户, 在机插秧和育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想取得更大规模的效益并被广大农民接受仍需假以时日。
此外, 正如许多专业人士提出的, 在技术体系的确立上, 仍需从顶层设计入手, 对水稻全程机械化进行科学规划。例如育秧中心或基地用地审批难问题;育秧设施 (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塑料小棚、育秧生产线等) 补贴额度少, 或补贴不到位、补贴没有标准的问题;育插秧机械化作业补贴标准问题, 甚至包括设立育插秧机械化作业风险基金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纲领性意见, 关键在于广东省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省的配套政策及细则。